beyond去的是去肯尼亚要打什么疫苗哪座城市

beyond那首歌最好听?_百度知道
beyond那首歌最好听?
....详细说明理由.不然恕不给分.
提问者采纳
理由就是这首歌可以带给很大的鼓舞…
如果你要找前期四人时代的,有这么一些。光辉岁月 海阔天空 真的爱你 大地 不再犹豫 长城 无悔这一生 岁月无声 情人 灰色轨迹 冷雨夜 喜欢你 全是爱 无声的告别 无尽空虚 谁伴我闯荡 再见理想 农民 亚拉伯跳舞女郎等等 如果你要找后期三人时代的,Paradise,抗战二十年,缺口,仍然是要闯,总有爱,活着便精彩,声音,请将手放开,回响,GOOD TIME,不见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beyond的相关知识
其他13条回答
光辉岁月真的爱你我觉得这2首是最经典的!
情人最好听
光辉岁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永远请相信自己!我们的 光辉岁月! 不要害怕 勇敢向前!
当然是光辉岁月啦
我认为是海阔天空吧??
他们的歌我都喜欢,光辉岁月
传唱率较高
“最喜欢《情人》”!理由?这句话是家驹亲口说的要说传唱度,首曲其指《AMANIZ》,这首歌传到非洲肯尼亚去了要说专辑,我个人最钟爱《继续革命》,节奏极具爆炸力
(一说是爱国情怀...总之十分经典~~~)
个人喜好。大家说最好听的歌,真的会成为你认为最好听的歌吗?
报答一生,听着这首歌,想到了我老爸突然会想哭...原来路上尽是缺口,原来不知天高地厚,父亲总是无怨驱赶了逆流....
灰色轨迹,尾奏是beyond歌曲中最经典的
几乎所有的歌都很有意义,绝大部分的歌都很好听,特别是四子时代的歌
我觉得:真的爱你,海阔天空,喜欢你,大地,长城,光辉岁月,AMANI,情人,冷雨夜,不再犹豫。。。。。。。。。。。。。。。。。。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黄昏时分,我们从苏黎世的飞机准点降落在内罗毕国际机场。虽是国际机场,风格却很有一些咱国家二三线城市机场的意思。一瞬间置身黑哥们的海洋,我开始对自己的脸盲症感到有一些忧心。你知道的,非洲哥们长得有时候看起来,难免是一样的。落地签证异常顺利,事实上排队签证的人比肯尼亚公民入关那条队伍还短,准确地说根本就没排队,直接上直接走。50美金或者40欧元搞定,完全没有发生传说中签证官刻意刁难好讹钱这等闹心事。来接机的非洲哥们叫Paul,长得很黑,举着我的中文拼音在等候厅笑得一脸憨厚。我原本满以为他会冲上来说你好我的名字叫马里索乌鲁塞提一类我完全没可能记住的,没想到居然都有正儿八经很英文名的英文名。出了机场外旅行社的客服经理也在热情等候迎接我们,哥们长得也很黑,也没叫马里索乌鲁塞提一类的愁人名字,叫做Vincent。肯尼亚哥们都热情得让人招架不住,又搬行李又递水,个个英文还都倍儿溜也能侃。坐上车跟Paul聊天才知道英文是肯尼亚的官方语言,国语是斯瓦希里语 (Swahili Language)。肯尼亚之前是英国殖民地,所以很多习惯都遵循英制传统,譬如车靠左行,驾驶座在右侧,爱喝下午茶之类的。Paul送我们到了入住的酒店Eka Hotel。进酒店大门时居然有持枪警卫带着警犬绕我们的车细细检查。非洲哥们牵着警犬转了一圈,绕到我窗户前检视车里状况,一抬头跟我正好大眼瞪小眼。哥们长得很黑,只见他非常严肃地盯了盯我,更加严肃地以慢动作立正!敬礼!礼毕!我给逗得不行了,顿时觉得心情大好。走进酒店我又惊了,这是非洲吗?整个一活脱脱现代化的西式酒店阿。来来往往也一水儿的外国人。正是晚饭时间,西式自助餐的香味阵阵袭来,我瞬间想起我妈非担心我来非洲受苦死活往我箱子里塞进的两包方便面,觉得它们应该是没有见到天日的那天了。我们在肯尼亚的总行程是8天7晚,包括内罗毕和两个国家保护区。早前听说肯尼亚Road trip颇为耗时,因为很多都还是沙石路,动辄就是大半天的时间,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游玩时间,我们全程都选择飞机来往。这个决策即英明也不英明,这是后话。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司机来接我们去机场。哥们长得很黑,康夫转头问我,这是昨天见到的Vincent吧?我虽然看着完全不像,但因着脸盲症的关系,略有迟疑不敢回答。哪想这边厢我还思忖着呢,那边康夫已经掉头热情而又激动地冲上前去跟他握手了: 是Vincent吧,你好你好啊,谢谢阿,来来行李给我一个吧。司机哥们执拗地一路微笑着把我们所有行李都提上车,才略羞赧地说,你们好。我叫XXX (这哥们就叫了个类似格里斯多纳鲁一类长不拉吉的名字, 为了简化,我就叫他G了) 你们昨天见到Vincent了是吗,他是我们客服经理。我瞥一眼此刻在一旁石化的康夫,瞬间觉得对我的脸盲症不那么忧心了,有的是比我更盲的嘛!Wilson Airport是肯尼亚大部分国内航班的所在地。Eka Hotel正好在内罗毕国际机场和Wilson机场的中间,开车各20分钟左右,很是方便。到了那才发现真是我见过最小的机场了,停机坪还停了一堆我见过的最小的飞机,除了那种只能坐两个人的直升机,就是我们即将乘坐的那种4排最多坐12人的小飞机。所谓登机牌就是一个有颜色的牌子,不同颜色代表的是不同的登机时间。工作人员跟我们说你们要记得在第二站下,我说阿对不起,什么站?工作人员说,第。二。站。我跟康夫对视了一眼,神奇的非洲!飞机跟公车似的还带停停走走。 跟公车似的不要紧,但是看着飞行员手动操作开飞机就很要紧了。我真心建议像我这样对飞机这种东西存在一定恐惧心理的女性就千万不要选择坐飞行员正后方了。平时坐的飞机机长室完全关闭绝对是有道理的,虽然知道飞机起飞之后就基本都是由电脑操控的,但知道是一回事情,看到是另一回事情。这么小一个看起来很不现代的飞机还在空中噼里啪啦地抖动着呢,机长已经悠闲地腾出双手捡起地上一本杂志,还拿支笔勾勾划划,那种忐忑岂是语言可描述。机长旁边坐了个副手,看起来像个实习生,没事儿就把屏幕上一堆按钮挨个按一遍,我心里默默打鼓,真的可以都随便按不会按错了哪个吗?到了第二程,我惊讶地发现换成那个实习生飞了,旁边机长只是偶尔给个口头指令。飞机飞得阿,在风中瑟瑟发抖啊。起飞完全是副手独立操作的,降落是机长把手搭他手上,手把手跟那推啊拉啊带着他操作。紧张得我把安全带都揉搓成了一条线。飞机停稳后我骨碌碌地逃了下去,发誓再也不闹心地看飞行员操作了,我要从此坐最后,眼不见心不烦。我们选择的第一站是桑布鲁动物保护区 (Samburu)。除了众所周知的马赛马拉,肯尼亚还有若干动物保护区,譬如以乞力马扎罗山和大象闻名的安波塞利 (Amboseli ), 以火烈鸟闻名的纳库鲁Lake Nakuru,还有位于赤道线上因电影Born Free而出名的玛鲁(Maru National Reserve)。朱丽亚是我们在Gamewatchers的旅行顾问,同时自己也是一个Safari爱好者,几乎去过非洲所有的动物保护区。我在做旅行计划的时候问她,所有的动物保护区里她最爱哪一个,她答桑布鲁。很巧的是,后来我把同样的问题问了一遍我们在桑布鲁的向导(他之前在马赛马拉工作过4年),他也回答桑布鲁。当然我们最终选择桑布鲁的原因是因为这里的特殊动物们。游玩下来我觉得桑布鲁还是非常适合第一次来非洲的人。桑布鲁位于肯尼亚北部临近赤道线的地方,伊瓦索尼罗河(Ewaso Nyiro)贯穿而过。桑布鲁拥有和马塞马拉或是安博塞利迥然不同的地貌。如果用广袤形容马塞马拉,用蛮荒形容安博塞利,那么桑布鲁大概配得上“精致”了。和其他保护区单一的地貌相比,桑布鲁的层次和色彩都丰富了许多。地势高低起伏,有山丘,有灌木,有河流,也有平原。桑布鲁的地貌在非洲,就算是极端秀气了:我们选择桑布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能看见南部保护区所看不见的“Special Five”。小飞机颤抖着降落到Oyrx Samburu Airstrip后,我骨碌碌地爬下飞机,在余惊中受到了前来接机的向导Dominic的热情欢迎。之前我让茱丽亚帮我预定最好的向导,她就推荐了她个人最爱-Dominic。“从机场跑道回到我们的住处大约是1个半小时的车程,沿途会经过村舍然后进入桑布鲁动物保护区。桑布鲁有五种独有的动物。譬如细纹斑马 (Grevy’s Zebra)。。。。哦,也就是那边那只。”车刚刚开动不到两分钟,Dominic还在热情地做开场白,我们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五米外一只悠然自得的斑马。“啊!一只斑马!”我和康夫很激动,因为完全没想到机场跑道20米外就是野生动物,所以连相机都没拿出来,这会儿开始手忙脚乱地从包里取相机。“啊,二只斑马!”我眼尖地发现后面又出现了一只,激动得不行。但见Dominic微微一笑,相当宽容地稍微地往前开了开,越过一片灌木的障碍,我们赫然发现那不是一只斑马,也不是二只,而是一群斑马!我跟白痴一样地在那儿1234地数了起来,大大小小一共十五只。惊喜来得过快,相机也没调试,导致相片质量略差。然后我更加白痴地来了一句,快看,有两只在打架,一只爬到另外一只背上了。Dominic的职业素养真是高啊,面对这种白痴言论,也仍是微微一笑:“They are mating”。Mating?Mating!不是吧,我后知后觉地感叹自己的运气,刚出机场两分钟就给我上演难得一见的细纹斑马交配,而且距离之近,导致在图片质量略差地情况下,还是清晰到略有些少儿不宜。此处不多说,自己看图。和传统斑马不同,细纹斑马的黑色纹路是细长而且几乎垂直与身体,条纹到肚子处戛然而止,整个腹部呈现全白色,而不象普通斑马那样条纹绕身一周。除此以外,仔细看,细纹斑马的嘴是棕色的而普通斑马是黑色的。从整体形象上看,细纹斑马无疑在斑马族群里算高贵的,所以又有斑马王子的美称。当然一开始就少儿不宜的形象应该是看不出高贵了,特此还原一下平日的高贵形象。单人照:双人吃草照:光这15只斑马我们就拍了得有半小时,最后还亏得Dominic又微微一笑,委婉提示后面动物多了去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他们。若干天后,当我在马赛马拉看了一整天成千上万的斑马看得我眼皮都抬不起来时, 回想起第一天在15只斑马上就花了半小时简直了。当然这是所有第一次safari人的通病,后来在Porini Camp我们跟同住的couple们交流了一下,大家都有回想到自己傻不拉叽对着一只斑马或者一只长颈鹿几十分钟,几天后看动物看到审美疲劳而导照片导了几百张却还都是同一只的斑马或长颈鹿那种想死的不幸遭遇。开着开着,又路过了一只傲娇的骆驼。然后是一群呆傻的狒狒。再然后是我们在桑布鲁五大特殊动物中最喜欢的长颈羚 (Gerenuk)。长颈羚和一般羚羊的区别在他们修长的脖子和腿。这让他们看上去简直象是长颈鹿和羚羊的混血,而且随时随地有一种傲娇的姿态。是不是很傲娇?他们有几个相当有趣的特点:1.他们从不喝水,对水份的摄取完全靠清晨时分吃叶子时顺便吸收一点叶子上的湿气。2. 他们吃叶子时会用双腿站立,而且他们大概是能双腿站立最久的羚羊。少则半小时,多则两小时。傲娇君吃叶子中:肚皮是雪白的:告别了傲娇君,我们继续往帐篷酒店方向开,又看见了Special Five中的第三种:索马里鸵鸟。索马里鸵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野生鸵鸟,和普通鸵鸟不同,索马里鸵鸟的颈项和腿是灰蓝色的,尤其是雄鸟,身体是黑白两色,搭配灰蓝,很拉风。这只是雌鸟,是灰色的。很快Special five中的第四个也印入眼帘,一只呆萌呆萌的网纹长颈鹿 (Reticulated Giraffe)站在路边对我们行注目礼。Dominic告诉我们,在非洲长颈鹿一共有三种。网纹长颈鹿,马赛长颈鹿 (Massai Giraffe) 和内罗毕长颈鹿庄园里面的那种罗特希尔德长颈鹿 (Rothschild’s Giraffe)。其中罗特希尔德长颈鹿是最濒危的长颈鹿品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目录。我在飞机上看的Africa杂志里面有一篇详细报道,谈及长颈鹿近年来的大量灭绝。最新数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罗特希尔德长颈鹿不到800头,还是近年来在野生保护项目的干预下略有升高。而在过去的十年,世界范围内的网纹长颈鹿也因为偷盗,生态破坏等等原因剧减80%。Dominic说最后一次估算全世界大概只剩下2500只左右。动物保护组织已经成立了研究和保护网纹长颈鹿的项目,地点就设在桑布鲁。三种长颈鹿的区别主要在他们的花纹,网纹长颈鹿非常好辨别,全身都是菱形方块并且是完整连接的。马赛长颈鹿的花纹远看就像一只一只分离的深色的蝴蝶印在身上。而罗特希尔德长颈鹿脚部是全白色,没有花纹分布。在到达入住的酒店之前,我们顺利看到了Special five中的最后一种:东非直角剑羚 (Beisa Oyrx)。这哥们还是挺酷的,羊角那叫一个笔直,身体两侧还有头部腿部都有粗粗的黑线,颇有一种在混黑社会的感觉。在从机场跑道回到酒店的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一下看全了所有Special five。Dominic打趣说,我宣布你们的safari结束了,跟酒店好好睡觉吧,于是我们就当真睡了一大觉。我们住的酒店是Samburu Intrepids。朱丽亚推荐说是很好的过渡,我深以为然。如果从美国突然入住马塞马拉草原上的帐篷,跳跃太大。Samburu Intrepids仍然是帐篷酒店,但却是永久性帐篷,而且设施齐全,有真的喷头洗澡,咦?为什么说真的喷头呢,因为后面有不那么真的喷头。和大多数帐篷酒店一样,这里所有电力的提供都来自太阳能,为了节省电力,下午4点到6点以及凌晨12点到5点都会切断电源。但是下午4点到6点正好是Game时间,晚上睡觉也不用电,所以基本完全不造成影响。在肯尼亚,看动物叫做Game Drive。一般各个动物保护区有自己的规定,比如桑布鲁是一天两次,早6点半到9点,晚4点到6点半。剩下的时间可以自费参加各种其他活动,比如参观桑布鲁的村落,看桑布鲁民族舞蹈,听野生动物讲座。如果是住在私人动物保护区,那么时间由帐篷酒店自定。我们一天两次,三次,全天Game drive都尝试了,说实在的我觉得一天早晚两次足已。我们85%筛选出的照片是在这两个时间段拍摄的。不仅仅是光线,野生动物也是在这两个时间段进入活跃期,白天就算看见N头狮子他们也一定在睡大觉,而清晨和黄昏动物全部出动,吃草的吃草,捕猎的捕猎,玩耍的玩耍,乐趣全然在此。剩下的时间不如好好吃饭睡大觉。酒店帐篷超出我想象的舒适。尽管肯尼亚冬日的中午气温能高达30摄氏度,帐篷里面却异常得清凉,特别适合午睡。因为帐篷门前就是伊瓦索尼罗河,时不时会有动物来喝水。躺在床上伴着帐篷外此起彼伏的各种鸟叫声,动物声竟然特别好眠。Samburu Intrepids(注:酒店照片来自官网) 最让我吃惊的除了这里极度人性化的服务,就是这里厨师的水平。每天晚上都是真正的Four-Course大餐。soup, appetizer, main course加上desert。第一天晚上服务生把菜端上来时,我就吃了一惊,也许是之前的预期实在太低了,完全没想到在这里可以有这么完整好味的fine dining。摆盘和味道,不多说请参考官网图自行脑补: 三点半起床喝准备好的下午茶,基本就是红茶咖啡牛奶和小点心。早前就听说肯尼亚红茶非常的好喝,一尝之下真的味甘香醇。Dominic生长在肯尼亚的茶乡,他告诉我最好的红茶就是他们用的这种Ketepa Black Tea。奇怪的是我回来之前特意去超市扛了N盒Ketepa,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味道还是和在非洲时喝的不一样,淡了许多,一开始我以为是我心理作用,问了康夫,他也有同感,明显不如在非洲喝的醇厚,不明所以。下午四点Dominic准时在帐篷外等侯。Game Drive开始。没想到我们的好运气继续蔓延,看到了第一只big cat,花豹 (Leopard)。这里真的要感叹一下这些专业向导的眼神,各个都是鹰的眼睛。恨不得几百米外,Dominic就说,看一只花豹。你说这哥们一身豹纹,还藏在跟身体颜色如此接近的草丛里,居然也能被一眼瞄见。Dominic说这是只非常大的花豹,不常见。Dominic告诉我们,总的来说,花豹即便在保护区也非常不好看见。一来花豹不是群居动物,向来独来独往。二来其性格孤僻,没事就自己跟树上呆着,三来即便他下地,也非常会隐藏。花豹的速度比不上猎豹,所以猎杀时候需要离动物非常近,因而锻炼出一身潜伏隐藏自己的好身手。可是,可是就在他还在给我们边开车边普及知识的时候,我们又看见了一只花豹!这次,是在树上!Dominic直接果断开到了树侧,第一次跟大猫近距离接触,还是颇让人畏惧。凌厉的目光。伸个懒腰:时候不早了,该下树打个猎了。下到一半突然决定来个自挂东南枝。照片左下那坨绿色的就是我们的车。搜寻猎物中:独行侠。花豹是捕猎界一把好手,别看他们独来独往,体重也比不上狮子,但能上树的大猫只有他一位。猎豹只能爬矮枝,花豹则是树高任君爬。此外,花豹还善游泳,不象狮子在水里武功还是弱了大半。所以树上呆的譬如狒狒,地上跑的譬如黑斑羚,水里游的譬如鱼和蟹它无所不猎手到擒来。而且花豹一旦得手,便会将猎物拖上高树,叫鬣狗或是狮子什么的干羡慕无能为力。此外,花豹猎杀的方式也非常的侠客,标准的一剑封喉。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就是用锋利的牙齿直接冲上去咬断猎物的喉咙,一招致命。这位略有喜感的动物叫做水羚 (Waterbuck)。习惯生活在水边的一种羚羊。他们总给人一种穿越感,因为非洲很热,而他们无论何时都呈现一种爱斯基摩人来到热带的不知所措的感觉。又遇到几只傲娇君:长颈羚忘记了名字的鸟:和一只非洲大羚羊 (Eland),身上有细白线。这是珍珠鸡的一种,叫做鹫珠鸡(Vulturing Guineafowl)。特点是身上有蓝色的羽毛,真鸡很美,尤其是略微张开翅膀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接下来看见了我们一下午遇到的第三只花豹,此刻正要下树。这次这树干干净了很多。这只花豹比之前的体型略小,能够完美体现花豹的矫捷。他们在树上的灵敏简直无猫能敌,看这位只靠树上那一点点凸起支撑整个身体,而身体婀娜的曲线搭配斑驳的树干,简直象画的。Dominic刚跟我们普及完花豹非常不容易看到,转眼我们就近距离看到了三只花豹,我不由地沾沾自喜,也没传说中那么罕见嘛。Dominic只好诚恳地说你们真的运气大发了,即便在以大猫闻名的马塞马拉,一天看到三只花豹也是非常难得的,更不用说在桑布鲁。据说有很多游客来这里第二次第三次的原因都是,尚未看见花豹。事实证明他所言非虚。后来在马塞马拉碰到的其他游客,几乎个个都在找寻花豹。而哪怕是我们自己,在马拉呆了整整3天,还花了一个下午找寻他们的身影,也只又看到了一次而已。桑布鲁的黄昏时分,捕猎最活跃的是非洲猎犬 (African Wild Dog),又叫hunting dog。一群起码得有20多个由首领犬带领同时追逐猎物。他们捕猎的方式是一直跑动,哪怕还没有出现猎物,也会来回跑,没有一刻消停。一旦发现猎物,就会通过叫声呼唤同伴,然后围剿它。非洲猎犬进攻中。非洲野犬别看个头小,集体作战能力高,Dominic说他们捕猎成功率非常高。日落时分是摄影的最佳时刻,这照片可以隐约看出车子对摄影的重要性,我们的车是这种open-sided和open-roof的4WD,侧面可以低到让镜头跟外面动物的眼睛保持同一水平线,从高处拍的话,侧面帘子卷上去就是相当于豆袋的作用,可以用来给相机做缓冲和支撑。大约快7点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回到帐篷里,发现白天出门前还是乱糟糟的房间已经被收拾得整整齐齐。卷起的帐帘都放了下来,洗手间的灯也贴心地打开,此外床头柜上还放上了手电筒,洗衣篮被放在床上,只需要把脏衣服投进去,当天就会洗好熨烫好送回来。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服务真的很细致和贴心,你几乎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但是事无巨细又都被照料得很好。7点到7点半晚餐前的半小时是提拉斯的野生动物和民俗文化讲座时间。说真的,在肯尼亚呆的8天我觉得我得到的野生动物知识比我前20多年的都多。第一天的讲座是关于special five的特征和习性。第二天是桑布鲁民族的文化。提拉斯本人也是最好的向导之一。晚餐是不用说的丰盛,最惊喜的是肯尼亚的芒果汁。如果去肯尼亚旅游,请一定要点芒果汁好吗?请每顿都点好吗?我和康夫尝试的第一次就彻底惊艳。特别特别的creamy然后香甜,形容不好,自己尝才知道。而且一杯芒果汁居然比一杯矿泉水还要便宜,我们都非常上瘾,忍不住每一顿都点。饭后会有server贴心地询问你明早的叫醒服务订在几点,他们会准点在帐篷外叫醒你,并且送来咖啡奶茶和点心稍微果腹以便开始6点半的早晨game drive。吃完饭康夫先回去导照片,我溜达了会儿在security guard的陪同下走回帐篷。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啊,他突然说,你正上方的树上有猫头鹰。啊?Nani?他把手电往正上方一扫,赫然看见树上两只很小很小大约象麻雀一样小的鸟。这?这是猫头鹰?麻雀点大啊你骗我呢吧?我顺着雪白的手电光仔细端详那两只鸟,简直难以置信。但它长得确实是猫头鹰得样子,就是小人国里的猫头鹰版本。走出去两步,我突然又想起来什么,“等等,你刚才不是拿手电照前面路吗?黑不隆冬的你是怎么看到头上有猫头鹰的。”我们的桑布鲁guard居然给我回说我们桑布鲁人就是头顶的东西也能看见的。好嘛,也就是说你们桑布鲁是头上也长眼睛的意思是吧。我又诧异又佩服。他又继续问我,你会看星座吗?我老实回答不会。他啪一下关掉手电,四周顿时一片彻底的黑暗。“你现在闭一下眼睛,然后睁开看天。”我依言照做,然后就看到了令我瞠目结舌深深震撼的绝美的星空。以前我认为我看过最美的星空是在波多黎各维克斯岛的荧光湾,如今我重新修正了这个最字。不不,桑布鲁的星空才是我见过最最美的。真的,马塞马拉的星空也完全无法与其相比,无比清晰闪耀的各种星座和银河啊。我这才后悔刚才提拉斯来叫大家去star gazing的时候我说没兴趣要回房睡觉了。好在他们每晚都会带大家出去看星星, 我激动地冲回帐篷,跟康夫汇报了一下。“明天,明晚一定去看星星。你带的三脚架总算能有派上个用场了!”
回复iceyer:So nice pixes and essay, so like it!
回复iceyer的图片:好一场动物世界!!!!期待楼主更新
第二天六点我们准时被叫醒,迅速洗漱喝了点奶茶吃了点点心走出帐篷酒店,门口已经停了一溜等待接客人开始morning drive的车。我扫了一眼,发现只有我们和另外一对夫妇的车子是这种全开放式的,其他的都是另外的车型。我还在思忖是不是朱丽亚特意交代过,所以我们的 车比较好,就看见康夫一脸热情地盯着另一辆车子的司机笑得一脸阳光,那司机赶紧也回以灿烂的微笑。康夫边笑边朝那辆车走了过去,我还纳闷。这哥们怎么来了 非洲这么自来熟了,这一大早就跟人搭讪去。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康夫一边走一边大声地打着招呼。
“Great great….”司机和座位上的一对老夫妇赶紧也亲切问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康夫此刻已经走到了车前,竟然是准备抬脚上车的节奏。我嗖一下冲过去赶在他上车前一把拉住他,“嘿嘿嘿,嘛呢嘛呢,咱车是前面那部啊。。。。”
此时此刻前面车里的Dominic都无法淡定了,从车里走下来,微笑着叫着康夫的名字。天那,这哥们脸盲的啊。居然人家Dominic头天带我们转 大半天了,第二天他还能把唯二两部一样的车子里的另一个司机认成Dominic。我此刻感觉由衷的骄傲。我错怪自己了,我真的不是脸盲好吗。康夫还有点委 屈,“车子也一样,人。。不是Dominic吗?”&我都快无语了。
近距离遇见大象一家,拿手机也拍拍:
围观车子被大象们包围了。
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近距离突然见到象群的时候,每次都会被他们庞大的身躯给震撼一下。只是照片上那种震撼力减弱了许多。这次去非洲因为也没有网络电视,稍有空闲就是在帐篷里面看关于非洲的杂志书籍。
有一期Travel Africa杂志谈到了近十几年来象牙偷盗的愈演愈烈并且给出了一张照片:
这是BIG LIFE的著名摄影师Nick Brandt在日拍摄的安波塞利国家公园的明星象群。为首的这一只是这个象群的母系首领,叫做Qumquat。1968年生,是安波 塞利大象基金会研究过多年的一只标志性大象。身后是她的女儿们,外孙和外孙女。在这张照片拍摄后的不到24小时内,Qumquat和她的两个女儿被象牙偷 盗者残忍杀害了。而且为了尽可能取得完整的象牙,她们的整个脸部被割得只剩下一半不到。她的一个外孙直到今天下落不明,唯一剩下的外孙女现在被内罗毕的大象孤儿中心收养。
Qumquat家族的死,引发了国际社会关于保护大象和抵制象牙制品的热烈讨论。要知道非洲象是母系社会,杀害掉一只象群首领,相当与灭绝了那个 象群。因为象群如何迁徙,在哪里寻找食物,怎么躲避捕猎者类似的经验都是由大象首领传承下去。丧失了这样智慧的后果,就是一群象的死亡。
眼睛有一种悲伤的感觉:
这个鸟的名字我也忘记了,应该是Starling中的一种。
然后看见了一只孤独的母狮子:
休息了片刻之后朝我们走了过来,立刻感觉到万兽之王的威慑力:
淡定地从游客的车后面走过。
又见细纹斑马:
这样看是不是还是挺帅的?
然后是长颈鹿一大家。其中一些排成一条斜线:
另一些组成连体鹿:
还有一些走双人对称路线:
最后长颈鹿家族所有成员来个赛跑比赛。排排站,预备备。。。
黑斑羚 (Impala) 算是桑布鲁最常见的羚羊了。别看他们长的很娴静的样子,奔跑和跳跃都是一把好手。在跑曲线的情况下还能达到40迈每小时。速度是他们保护自己不被狮子花豹等吃掉的最大法宝。当然这也意味着,他们是速度快过他们的猎豹的最爱。
这群黑斑羚中还有一个小羚羊在吃奶。呵呵。
肯尼亚一共有42个民族部落,桑布鲁(Samburu) 是其中生活在中部到北部的一支。Samburu的原意是蝴蝶,而他们最鲜明的特色也在于他们象蝴蝶一样色彩斑斓的服饰。这个部落和马赛人有一定的共同性, 譬如说主要也是以吃牛肉羊奶喝牛血的游牧生活为主。也是奉行一夫多妻的父系部落。他们的舞蹈也很类似。以女人们前后伸缩脖子以及男人们一起比跳高为主要动 作。。。
这是桑布鲁女性的典型打扮。大量使用鲜艳的明黄,玫红,还有海蓝色。脖子上会有很多很多个圈圈。
这是在跳前后伸脖子舞中。。。。
桑布鲁武士在额前脖子上有大量装饰。
Ben在给我们示范钻木取火。
武士大集合,准备开始跳高。
和鸵鸟在一起。这只鸵鸟超可怜。本来是鸵鸟一家,鸵鸟妈妈和俩出生没多久的小鸵鸟,结果妈妈被狮子杀掉了,然后她姐妹居然被野猫给杀掉了。她就成了孤儿,现在就和在Samburu Intrepids的桑布鲁工作人员生活在一起了。
Dominic带我们在日落时分开到一片极其空旷的草原,和之前在桑布鲁看见的灌木河流类型的地貌迥然不同。
我们的向导Dominic。 晚上吃过晚饭,我兴致勃勃地拉着康夫扛着三角架去拍星星。结果!康夫对着天空用B门曝光了个2分钟吧,相机里面一片漆黑。试来试去不同的曝光时间都 是一。片。漆。黑。原来拍星星不是象我们想的对着天空随便长曝光就可以了呀。土人两个,折腾了半天全是黑,真真是望星兴叹啊。就这样一张星空照都没有我们惆怅地踱回帐篷睡了。
第二天一早照例6点半出发Game Drive,只不过这次我们是沿着机场方向开,然后搭乘9点整的飞机离开桑布鲁前往马塞马拉。
晨光里所有的动物都仿佛跑了出来跟我们告别。首先黑斑羚们在一只公羊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阵容在路边吃草。乌溜溜的大眼睛,直窜人心。
嘿,看的就是你。这就要走了吗你们?这张照片有没有集体在穿高跟鞋的感觉?
连珍珠鸡们也集体来到了我们开的路上说再见,这两只是普通珍珠鸡。
一群珍珠鸡里面混了一只特务,鹫珠鸡。看出差别了吗?珍珠鸡头是蓝色的,鹫珠鸡身上是蓝色的,头是灰的。
一群瞪羚?在路边欢快的跳来跳去。
对面的旅游车。这就是一般旅行社使用的Van了。
象妈妈带着小象在路边吃草,顺便也跟我们说再见。
晨光中一只寂寞的母狮子,惆怅地望着远方。
剑羚家族们也加入。这张可以看出他笔直的羊角,特别的锋利。
这时候我心里还在念叨,哎呀,就差雄的索马里鸵鸟没看到了。几乎同时,Dominic指着路边说,一只雄的索马里鸵鸟。哈哈。我们赶紧举起相机,这 次鸵鸟稍微有点远,照片质量一般,不过还是可以看出雄性索马里鸵鸟的灰蓝色脖子和腿。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只鸵鸟在我们的视线里突然展开了翅膀,悠然悠然 地边走边跳起舞来了。
走着走着突然开始抖翅膀:
我前呀。。。。
我后呀。。。
我又往前蹦呀。。嘿嘿,哥们屁股都露啦。
我又往后缩呀。。。
就这样他一直左摇右晃前俯后仰抖来抖去循环交错的足有3分钟。这会儿我跟康夫已经在车里面快要乐疯了,照片仅仅只能表现一点点的瞬间,整个过程这鸵鸟哥们的疯狂舞蹈以及自high程度不亚于在跳hip pop。你以为这哥们是突然抽风了吗?其实不是,Dominic告诉我们,这是在求欢呢,附近必然有一只雌鸵鸟。雄鸵鸟吸引雌鸵鸟以及求交配的方式就是 疯狂跳舞。虽然这会儿已经早晨8点40了,Dominic还是淡定地停在路边让我们等着看下文。
果然很远处的一只雌鸟慢慢地被吸引了过来,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并且心甘情愿地俯下了身。就这样!跳个舞就俯身了啊您!(灰色那个头低下来的就是雌鸟)
雄鸟一看大功告成,赶紧欺身而上。。。从这个翅膀和欢快的姿势可以看得出这哥们心花怒放迫不及待吗?
交配中。。。还挺文雅的嘛。哈哈。雄鸟会一直张开翅膀就象个被子覆盖住自己。
不解释。提醒,看口型看口型。。。
结束之后,雌雄鸟居然象弹簧一样瞬间弹开,然后雌鸟飞也一样地逃离现场。。。为什么搞得跟偷情一样呢?
Dominic总结。这是一个圆满的旅程,你们刚出机场时,桑布鲁五特之一细纹斑马以交配迎接你们,你们刚要去机场时,桑布鲁五特之二索马里鸵鸟以交配欢送你们。。。。
看完这场少儿不宜演出,已经几乎9点了。我开始担心是不是会赶不上飞机,要不要过安检,要不要重新检查包裹等等。但是Dominic还是不紧不慢地开着车,间或还停下来跟村落的人打声招呼。等到了“机场”,我才发现,我真的多虑了。。。。
一辆飞机停在out of nowhere的一个沙石地上等着我们。没有安检,没有工作人员,就是一飞机,和一飞行员。这里的飞机是真的比公车还人性,因为还等旅客的。
准备上机。
飞啦。桑布鲁再见,马塞马拉我来了。
上了飞机,飞行员核对完我们的姓名后,告诉我们要在第5站下的时候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原来我们要先去Lewa保护区接一拨人,再去Lake Naivasha接一堆人,然后飞往马塞马拉,可是即便在马塞马拉里面也有好多好多个机场跑道(当然,反正只要有片地就可以停了嘛),需要把客人们送往离他 们帐篷酒店最近的那个,而我们是悲催的最后一站。&如果说坐这种小飞机是略恐怖的话,那么在2个半小时里面坐这种小飞机6次起飞降落简直算噩梦了。尤其是到马赛马拉上空以后,几乎每20分钟起降一次,起飞和降落花去10分钟,在空中10分钟。因为时间短,飞的都非常低,稍有气流,连康夫都快被颠吐了。这还 不算,之前我们并不知道需要绕来绕去接人,非洲白天又那么热,我俩都灌了不少水,而飞机上是没有厕所的!知道这个真相的我们都快流下泪来。我问飞行员那 怎么办,他说去到帐篷再说。去了帐篷再说!?以我已有的经验,从机场跑道再回到各自的帐篷酒店也至少要1个小时的车程。到第三站的时候我真的快要哭了。看到这次路边仿佛有一个商店似的东西,可能有洗手间,赶紧求飞行员把我们俩放了下去。这才感觉重回人间,直接后果是后来坐飞机之前我死活都不敢再喝水了。
不管怎么说,马塞马拉,我们终于来啦。
下飞机后,我们的向导和司机已经等候多时了。
从飞机跑道回帐篷的路上,一望无边的大草原,孤零零地伫立着一颗树。这就是马塞马拉大草原的经典形象。早晨起来的时候Gamewatchers给客户们都发了信,说大迁徙的先锋部队已经正式抵达马塞马拉了,而我,也摩拳擦掌准备好在马拉的一切惊喜了。
我们的帐篷叫做Porini Lion,位于一个叫做Olare Motorogi的私人动物保护区。请允许我在这里啰嗦一下私人动物保护区这事儿。我们的帐篷和邻居Kicheche Bush是最早发起私人动物保护区概念的两家酒店。促使这样一种运营模式开始的原因是前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生态破坏。马塞马拉这一大片的土地都是归马赛人所有的,他们在这里以放牧为生。因为经济和教育的落后,对他们而言,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养足够多的牧群支持生计,而没有任何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随着牧群的增多,无控制食草导致草量的剧减以及人为的破坏,不少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是需要在经济和教育上对马赛人进行扶持,二是需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出于这样的动机,这两间帐篷在2006年向277个马赛的土地所有者租赁了马塞马拉国家公园北部的35,000英亩的土地用来进行“低影响”的旅游业。他们的运营模式是:首先,马赛的这些土地所有者每个月将收到固定的租金收入,不因帐篷有没有客人而变动。其次,帐篷里所有的员工,从导游,服务生,到司机都只雇佣当地的马赛人,并资助他们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如上导游课,学习语言,接待游客等)以提高他们的家庭收入和文化教育。再次,严格控制帐篷酒店的数量,在当时签约的只有这两家酒店,总共10+6间帐篷,可以接待最多32个游客。在确保客人可以受到绝对私人化服务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持这些区域的生态。再再次,这些帐篷本身都不是永久帐篷,随时可以撤离。事实上他们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搬离一次原来的地址,使得原本驻扎帐篷地方的草可以重新生长,维持生态。这个运营模式后来受到了巨大的成功,并且成为马塞马拉其他私人动物保护区的模版。到今年为止,总共有4家酒店在Olare Motorogi这个私人动物保护区签约(还有Mara Plains和Olare Mara Kempinski)。今年下半年应该会迎来第五家酒店,也就是维京航空老总投资的一家最新奢华帐篷。住私人动物保护区除了是对这种理念的支持,对游客来说也有切实的好处。首先是旺季太挤这个问题就不会出现了。私人动物保护区只有签约的这几家酒店可以进入并且随意驾驶,14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最多100来个游客,从看动物的角度,是非常的自由自在的。其次,马塞马拉国家公园内部6点半game就停止了,在私人保护区是游客说了算,可以全天在外面到夜里回来也没关系。再者可以随意驾驶不一定要在道上,上山下河,都不在话下,所以一般都会离动物非常的近。而比如我们住的Olare Motorogi保护区在北部和马塞马拉是接壤的,中间也没有任何的门啊或者栅栏,动物是可以随意穿梭的。事实上Olare Motorogi因为对生态的保护做的不错,似乎现在是动物密度最大的一个私人保护区了。我们的帐篷每辆车配一个向导和一个司机也是spotter。我们的向导叫做William,Spotter叫做Keterek。接上了我们,William问,“所以让我们听听看,你们来马塞马拉最想看的是什么呢?”“狮子花豹猎豹河马犀牛,还有。。。捕猎,随便什么捕猎都行。当然最好是大猫。” 我把能想到的一股脑全说了。“哈哈” William听完一阵大笑,“那得看你们运气了。。。no pressure, ok?”回营地的路上经过一片水塘,一股恶臭袭来。象是臭鸡蛋味,威廉一边跟我们解释这是硫化物的味道一边把车停了下来。顿时被臭味包围了。。。我勉强憋出一句,“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停在这儿。。”“你不是要看河马吗?这是河马的大本营啊。。下来看看。”啊?我们跑下车一看,哇噻,一水塘那灰灰的还真的都是河马。真的不知道河马君是怎么忍受这种恶臭的呢。打个呵欠:到了入住的帐篷,经理Juma热情地在门口迎接。Porini Lion的地理位置很好。看它的名字也知道,这个帐篷周围生活着不少狮群 (Lion Pride)。后来我们得知马塞马拉一共有6个狮群,而我们这个私人保护区内就有3.5个。众所周知,狮子是领地动物,一般占领完自己的领地后轻易就不移动了。所以在这个保护区内看到狮子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看不到才略有些奇怪。Porini Camp (酒店照片还是官网的)夜晚的帐篷:帐篷内部,非常的宽敞舒适,带一个洗手间。那些帘子工作人员都会按照你的日程安排在你睡觉前放下,白天卷起。餐厅区域和接待区。一般晚餐会在帐篷里面吃,中饭帐篷外吃,也就是他们说的Al fresco dining.午饭的地方:al fresco lunchJuma给我们介绍了帐篷的设施,前面说了他们是“低影响”的旅游运营商,怎么个低影响呢?比如他们不会向大自然排放任何的垃圾,不管是帐篷还是餐厅,用过的纸巾废弃的垃圾,他们都会整理然后空运回内罗毕进行垃圾回收。这个帐篷也是没有任何栅栏的(unfenced), 也就是说最大限度的保护动物的自由,这里动物是主人,你只是客人。动物可以自由在帐篷周围走动,什么河马在门口吃草啦那简直是一定的,所以要随时拉上帐篷帘子并且不管听见什么声音都不要出帐篷。再次呢,为了节约水资源,每天的洗澡水会由马赛工作人员烧好,倒进一个帐篷外的小纸桶里,用绳索拉高再流入帐篷的水管,并且从所谓的”喷头”里面出来。每人每天的洗澡水限制在10升。当时我对10升还没有概念,满口答应着没问题没问题。Environmental-friendly嘛我懂的我懂的。午饭时间,Juma和我们一起在户外用餐,并且跟我们天南地北的胡侃。他也算游历各国,在坦桑尼亚,博兹瓦纳等地方都工作过,回到肯尼亚之前,他定居在瑞士,因为想念丛林生活,他说,我于是又从城市里面回到了肯尼亚的草原。他本人在走上管理行业之前是一个金牌向导 (向导也是分级别的,需要考试也需要经验累计,从铜牌开始,通过铜牌考试再执业4年可以有资格参加银牌考试,如果通过了再执业四年才有资格参加金牌考试)他告诉我们不远的帐篷邻居Mara Plains的拥有者其实是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的驻扎探险家(Explorer-in-Residence) 夫妇Dereck and Beverly Joubert。他问我听说过吗,我土兮兮地表示完全没有,只是感叹了下我早就听说Mara Plains是最适合专业摄影师的帐篷,连各种镜头都直接可以在那个帐篷租,敢情就是国家地理的专业摄影摄像师开的啊。结果等我回来一查,才发现自己弱爆了。原来他们就是我之前看过的那部著名国家地理纪录片《最后的狮子:The Last Lion》的拍摄者,而且他们的纪录片已经获过四次艾美奖了。好笑我还一路跟康夫嘚啵得The Last Lion拍得剧情啊感叹人家拍得好啊,结果连拍摄人都不知道。Juma对即将开张的维京老总的酒店有些不以为然,“他之前来过,住在我们帐篷,把这套经营模式全了解清楚了之后,走了。不久后回来却是来开自己酒店的。” “奢华,要追求奢华来马赛马拉干嘛?”Juma对于新酒店的运营模式有些不赞同,“我们是为了保护,他是为了享受。享受去博兹瓦纳不是更好 (据说博兹瓦纳更贵因为专门是英美有钱人的狩猎去处)”。不过人各有志,否则他大概也成不了富甲一方的成功商人。吃过午饭我们又睡了一觉,养足了精力,4点起床喝完下午茶,正式开始了我们在马塞马拉的第一次Game drive。首先是茫茫草原上一只孤独的转角牛羚 (Topi)。他们屁股和腿上有些蓝色,马赛人戏称是穿着蓝色牛仔裤 (wear a blue jean)。悠哉悠哉散着步的长颈鹿。和桑布鲁不一样,马塞马拉的动物基本都是用几十只计。遍地都是一群一群的动物,从数量上确实完胜。呆萌的长颈鹿后面是一群斑马。瞧这只,吃的唾沫都变成了泡泡。这就是马赛长颈鹿,身上的花纹象一只一只的蝴蝶,是分离的。没过多久,我们看见一辆车在山脚下徘徊,开过去一看,发现山脚的草丛里躲着一只猎豹 (Cheetah)。等待了一阵看她仍然没有想要起身捕猎的样子,我们决定离开寻找下一个目标。在车上对对焦。很快,William和Keterek就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凑近一看,我们简直啼笑皆非。笑嘛,是因为刚才是一只猎豹,现在突然是一片地上四只猎豹。啼嘛,是可惜他们连起身都没有,全都四仰八叉地睡得那叫一个香喷喷。车外睡了一家猎豹。瞧这困得。脑袋直坠。很显然他们刚刚饱餐过一顿,旁边不远处放着啃得干干净净的猎物骨头。此刻是酒足饭饱只想睡觉。小猎豹眼睛都困的睁不开了。威廉说他们今天应该是到此为止了,吃的这么饱,不会再有什么活动了。于是我们再次撤离,寻找下一个目标。威廉和Keterek开着车子开始缓慢地爬山,我们不知道他们想带我们看什么,又好奇又紧张。到了一个小坡的时候,车子突然停了下来,威廉和Keterek开始吸吸鼻子,一边吸一边还问,你们闻到什么吗?我赶紧也有样学样开始吸吸鼻子,问题是,不就是带了尘土的空气嘛,还能闻到什么,我正疑惑着,车子突然继续往前开了,然后一个猛的左拐弯,三个物体骤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山坡上。那感觉真的是迎面扑来,因为实在太近了。大约只有2米。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他们的样子就是这样的:这张照片几乎是出于本能的举起来就卡擦了一下,所以曝光什么的都不理想,但是这三位朋友出现得太突然,距离又太近,再加上出现时的表情又如此这般惊恐,我感觉当时车里的我们表情应该跟他们也差不多。就在这当下,狮子们突然开始快速移动,像是要下山坡朝我们奔来的节奏。我本能地站起来后退,当时脑子里面就是有点恐惧,因为我们的车子是全开放的,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见正在活动中的万兽之王,心情还是很紧张,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被我们吓到了,要对我们做点什么。感受到我的移动,威廉立刻对我做了一个嘘的手势,打断了我要后退的步伐,并且示意我立刻停住不要有任何动作。我忐忑不安地重新坐下定格,发现那边的狮子也停住了,这回我终于看清了他们的目光方向,看得并不是我们,而是某个更远的地方。威廉小声地跟我们说,千万不要动,她们根本没看见你们,她们现在是发现了猎物了(事实上是远处的两只落单的角马),如果你们想看到一场捕猎,就不能引起她们的注意,打乱她们进攻的节奏。我们赶紧点头。观察了片刻之后,两只母狮子再一次出击了。这次她们坚决地下坡了!这是我们在她们奔跑起来前能抓到的最后一张照片,之后两只狮子全速奔跑,隐匿进灌木丛,向着角马进攻,我们的镜头逐渐捕捉不到她们了。威廉举着望远镜还在跟踪她们的身影。2分钟后,他放下了望远镜,有些遗憾,“失败了,那只角马逃过了小溪。”果然,不一会儿,之前看见的这两只母狮子又慢慢回到了我们车子所在的地方。威廉说这是这个私人保护区里第二大的狮群,叫做Enkoyanai Pride。这张图可以看出这个私人保护区各狮群的领地。我们的camp Porini Lion基本位于保护区的中心位置,左右分别是第二大狮群 Enkoyanai以及第一大狮群Moniko Pride。Kicheche bush和Mara Plains帐篷周围主要是Moniko 狮群和两只被放逐的狮子:Mama Kali和她的孩子Nguru。她们原本是属于Moniko狮群的,但是后来被驱逐了。只能开始在夹缝中生存,在各大狮群的压迫下艰难地讨一点生活。大部分时间她们游走在无人之境 (No man’s land) 指望会有一些猎物在那些境内偶然性的出现。生活对她们,无疑是艰辛的。更北部是小一点的狮群Lokuro pride,在北的那个Motorogi Pride因为离帐篷营地比较远了,所以也不常见。粗一点的红线代表的是这个私人保护区的边界,可以看到保护区南边是直接和马塞马拉国家公园接壤的,而Moniko狮群的领地范围覆盖了这个边界,所以他们会在公园里面或者在保护区内出现。 Enkoyanai狮群一共有3只母狮子,我们看见的是其中的两只。而那只小狮子只是这个狮群里九只小狮子之一。“其他小狮子呢?”“就在附近,应该被母狮子藏在某些灌木树下。”此刻天色又暗了一些,暮霭的光线下,我才注意到刚才的那只母狮子脸上竟然还有血迹,显然近两日才经历过一场恶斗。虽然有伤,她脸上的神情却异常桀骜,暮色中威风凌凌。她的视线重新投向了我们。威廉解释说,不用担心,草原上除了狒狒和长颈鹿,其他动物都分辨不出颜色。她们看我们就是一个黑色的大盒子似的东西,只要人不要在车里快速来回移动,她们是不会注意到是人类的,只是觉得是个黑色的不动物体,而近年来私人保护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让她们开始习惯周围会有一个不伤害她们的黑色大盒子(就是车辆)。此刻天又暗了一些,已经快到日落时分,她慢慢地踱到一颗树下,坐了下来。脸上的伤,像是浴血的蝴蝶绽放。而两只母狮子中的另一只也回来了,开始发出轻微的叫声,呼唤刚才去捕猎而丢下的小狮子。见到妈妈的那一刻,小狮子非常亲昵地冲上去抱住了母狮子。超级温馨。这边厢太阳渐渐落下了地平线,而刚才在树下休憩的母狮子也冲回了小土坡。夕阳西下,绿色的灌木在橙色的光线下摇曳生辉。带着血渍的狮子骄傲地立在草丛里,那幅画面真的美得超乎想象。在一片橙红的日落背景,她慢慢地张大了嘴,河东一声大狮吼。
看到最棒的一篇肯尼亚游记,可惜我8月5日出发了,希望之前可以完成你的精彩指引!
这会儿更多的狮子的低声呼叫传来,我问威廉,这是在干嘛?他举起望远镜看了看,说之前不是告诉你们这个狮群有3只母狮子吗?两只回来了,一只没有,还留在那边捕猎,这会儿还是捕到了一只角马。所以她在叫这边的其他狮群,集结部队。果然不一会儿,更多的小狮子从草丛里钻了出来,组成一条线,咕噜咕噜地朝刚才捕猎的方向跑去了。这会儿太阳已经完全落下了山,天空呈现一片绛紫色。回营地的路上又经过早晨路过的臭水塘,发现河马君们都上岸了。一颠一颠地跑着,肥硕的身躯又笨拙又可爱。我从前还从没见过在陆地上吃草的河马,所以拼着6400的ISO也愣是掐了一张:威廉问我们是打算回帐篷先洗澡再吃饭还是想吃完饭再洗澡。我还有点没反应过来,为什么洗澡这事儿需要提前决定呢?不能回去了想洗就洗吗?威廉提醒,你忘了,我们是Bucket Shower啊。啊!对了!Juma告诉过我的。虽然洗手间有一个喷头,但那个喷头本身是没法出水的,只是个开关而已。水都是马赛工作人员提前烧好倒到一个桶里拉高,再从上往下灌罢了。我犹豫了一下,说那就立刻洗吧,不得不说草原的风沙是真大,尤其是这种全开放的车。后来发现我这个决定真是太英明了。太阳一旦落山后,温度下降的那叫一个快。如果你和我们一样住在这种保护环境的bucket shower帐篷,一定要尽早洗澡,否则分分种冻成冰棍。这个小桶里面就是你洗澡所有能用的水。。。是不是很小呢?对于一个长发的女性,这水真的是很少啊。水温也无法调节,工作人员烧成一个适宜的温度,基本他们往里面倒以后,你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洗澡,否则夜里,水哪怕在外面放个5分钟也凉了一半了。话说我本来打算按照Juma教的,保护资源的草原洗澡方式:打湿就立刻关水。结果水一关冻的我啊直哆嗦,只好又重新把水打开,而这样的后果是。。。。。我满头还是泡沫的时候水就没有了啊!!好在工作人员基本是一直在外面侯着的,水一没了,他就问,现在可以放第二桶水了吗? (是给康夫的)我点头如捣蒜。。。请~请~然后你就能听见外面把水倒桶里的哗哗声,完了再用绳子拉高的嘎吱嘎吱声,整个过程得有个3分钟,而我则一直哆哆嗦嗦满头是泡的等着。等到我终于以从小到大最快的速度冲洗完毕后,康夫悲催的只剩下大概不到5升水洗澡了---我用掉了他的一大半。其实这些帐篷价格真的不便宜,但如果你觉得每晚快2000美金的住宿应该是一切设施完善,恨不得房内都带按摩浴缸的话,那你一定会失望。就像我之前说到的,他们价格的昂贵并不是贵在这些设施上。相反,很多设施都以保护环境为第一考量。洗完澡我拿围巾把自己包得跟穆斯林妇女一样只露出眼睛(因为没有吹风机)跑去餐厅吃饭,遇到了来自马拉西亚的另一对客人Ann和Jim。我跟Ann切磋了半天关于洗澡如何省水的事情,Ann耸一耸肩,告诉我解决办法就是别洗头。我当时真想大喊一句:皇上,臣妾做不到啊~~~~草原风沙那么大,用毛巾擦把脸毛巾都是土色的,我实在是无法容忍不洗头。于是在后两晚我开始跟那小桶水斗智斗勇,此为后话。好在悲催过后总有欢乐。如果说Samburu Intrepids的厨师技术让我惊讶,那么Porini Lion的厨师技术就让我佩服了!仍然还是完整的西式3-course晚餐。说实话,作为俩吃货,又定居在美国,我们对西餐的品鉴不谦虚的说,算是比较有把握的。他们的晚餐水准足够在任何一个北美大城市的fine dining类别评到4星以上,而且他们能够私人化服务到什么程度呢?晚餐时我才发现每个客人的主菜居然是不一样的,有人是鸡肉,有人是牛肉,有人是鱼。原来Porini有好几个帐篷酒店,光马塞马拉就有俩,还有一个叫做Porini Mara, 在安博塞利等等其他国家公园也都有。很多客户会住不止一家他们的帐篷,但是不管你住的是一家还是四家,你每个帐篷是住一天还是三天,他们都会确保你无论如何辗转去了哪家国家公园,只要你还住在他们旗下的帐篷酒店,你就绝不会吃到任何一顿重复的菜单。这可是一项大工程,需要非常细心的统筹管理。想想看一个酒店可以住20个客人,这些客人里有不吃鸡肉的,有上一晚刚在Mara 帐篷吃过牛肉的,有人在之前两个帐篷吃过大部分菜色的,等于说他们需要纪录每一个客人每一顿饭的配菜,并根据客人逗留的时间做出合理的安排,不同国家公园的厨师之间还需要有一个总厨统一调配。真真是费了心思呢。晚餐后,Juma开始和我们讨论我们明天的安排。一般来说,住私人保护区的帐篷酒店3晚的价格里面都包括了一次马塞马拉公园的门票,也就是说你可以去马塞马拉国家公园里面也可以选择一直呆在私人保护区。因为第二天一早我们安排了热气球,所以第二天的起床时间定在了早上4点半!爬上床睡觉突然发现被子里面有一个暖乎乎的东西。哎呀妈呀,居然是热水袋!非洲冬季的夜晚温度还是挺低的,有个热水袋真是太贴心了。半夜里我被帐篷周围各种此起彼伏的动物声给吵醒了。因为新奇,我竖着耳朵仔细辨别都是什么声音。。。嗯,这应该是河马在吃草,那这是什么动物?怎么感觉就在帐篷外?那又是什么动物?这是在干嘛?胡思乱想了半天导致根本没怎么睡。第二天起来我给向导学:“Wu~~~Wuh!这是什么叫?”“这是鬣狗(Hyena) 群捕猎时呼唤对方的声音。”“啊!昨晚在我帐篷外的原来就是鬣狗群啊!” 想到鬣狗群昨晚就在帐外捕猎我还是打了个冷颤。从我们的帐篷到热气球起飞的地方还有大约40分钟的车程。离开帐篷时,天完全还是黑的。车的两束大灯是茫茫草原里唯一的一点光亮。这时候的草原简直成了个魔幻世界。原来动物在沉睡的黑夜里是这样的!几百只几百只的斑马聚集在路的中央,一些打着瞌睡,一些警醒地守卫。远处一只不紧不慢像是漫步的长颈鹿,走着走着却突然奔跑了起来。四脚交错离地。我从来没有见过跑起来的长颈鹿,以至于后来回想起那日夜色的沉沉和动物的欢快那巨大的反差,犹觉得象梦境。到了热气球基地,接受完简单的安全培训,我们准备出发。之前我们都没有坐过热气球,第一次尝试,感觉十分新奇。原来所有人都得躺倒了平着爬进篓子里。康夫在躺着的情况下还在坚持不懈地把相机举过头顶拍倒置的照片,真是精神可嘉呀。点火啦。然后放倒的篓子会慢慢竖起来。使得我们基本呈现坐在篓子里的状态。我们的热气球飞行员来自英国,一口浓重的伦敦腔,“Now you can all stand up。”啊这就站起来拉?我们不明所以地站了起来,一站吓一跳!离地这么高拉!啊什么时候起飞的啊我怎么都不知道啊。一气球的人都在大呼小叫,这也平稳到太不可思议了吧。之前埃及热气球失事,我和康夫还纠结了一下要不要把我们的热气球取消,结果发现真的是没有必要太担心。比想象中平稳太多。在马塞马拉坐热气球这事儿总看见很多人问值不值得,我觉得热气球本身和马塞马拉公园一样,没有绝对的值得或者不值得。就像你来到马塞马拉,没有人可以保证你可以看到什么动物,会不会精彩。你坐上热气球,也没有人知道今天草原下面会有什么景象,热气球会被风向推着往哪边飞。在我看来,这种未知和探索的机会本身,就是最大的值得。气球渐渐升高,远处三个奔跑的身影逐渐清晰,居然是三只正在追跑打闹的狮子,太阳的霞光缓缓出现在地平线边缘,柔和的色彩流淌在草原上,象雨水浸润落叶。一个夜晚的干涸在清晨的光照下开始渐渐舒展。沉睡的草原也慢慢清醒。晨曦中的草原和车。热气球的影子和蜿蜒的路:徐徐风声在耳畔响起。鸟儿的偶尔清脆成为这个静谧早晨的唯一奏鸣曲。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微笑,深呼吸,静静沉醉在这无边的草原此刻无与伦比的温柔的美。身后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在热气球上看下面的角马和斑马们还有大象。热气球飞过一群大象的时候,他们先是抬头观察了一下这个不明飞行物。发现热气球在越飞越低,大象们居然立刻移动阵型,一改平日里迟缓的动作,迅速把小象护了个严丝不露。眼神中充满了警觉。远处空中另一个热气球降落的过程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颠簸,在地上突突突突地抖了大概6-7下,就平稳地停下了。结束热气球之旅已经快8点了,接我们去bush breakfast的车已经静静地在草原上等候。金黄的草丛,碧蓝的天,军绿的车,调色板也调不出的和谐却被大自然信手拈来。坐上车,出发吃早餐去。所谓bush breakfast顾名思义就是在草丛中吃早餐。不少私人保护区的帐篷也都提供bush lunch/bush dinner。早餐设在茫茫草原的一棵合欢树边。咖啡奶茶蛋饼培根火腿番茄各种果汁酒水一切应有尽有。吃饭时候跟旁边的游客聊了聊天,说起自己的职业,结果坐我对面和旁边的居然都是金融行业。对面哥们在南非的一家基金公司,主要帮助国外投资者投资非洲股市。真是习惯使然,即便在这个连网络和讯号都没有的非洲草原,我们还是不由自主地聊起了关于市场的看法。专有名词越蹦越多,搞的飞行员哥们都郁闷了,“你们到底在说什么!”我猛然意识到,是啊。This is Africa!好容易休个假跑到无边无际的马拉草原,居然还职业病发作聊起无趣的市场,真是太辜负良辰美景了。吃完饭,一人领了一张热气球证书。证明你曾经飞过马塞马拉清晨的天空。再转头,我们的向导和司机居然算得分秒不差地开抵接我们了。今天的行程全天都会在马塞马拉国家公园里面,我问威廉,那我们今天要看什么?威廉答,大。迁。徙。
回复harry:谢谢鼓励!我尽量快点更新完毕。
说起大迁徙,虽说一直是大部分人在旺季来肯尼亚的重要原因,但是我觉得真的要抱平常心。跟Juma聊天的时候也聊起这个话题,野生动物的世界除了迁徙还有太多无与伦比的美,所以一切看缘分。我们来的日子是迁徙季的开头,先锋部队才刚刚抵达马塞马拉的南部。尽管曾经在各种纪录片中看过无数次大迁徙的画面,并且在来之前心里也觉得很平常心,真实处在迁徙动物的正中心还是能够感觉到那种强大的震撼。不夸张的说,密集恐惧者真的不太适合来看迁徙,漫山遍野的角马简直就象蚂蚁分布在一望无际的草原。车子停在荒野中,四周全是是或追逐打闹或休息睡觉的角马,入耳皆是铺天盖地的哞哞声。
照片能够表现的真的只是冰山一角。深处其中,也大约能够体会到这为什么可以称为世界几大奇观之一。
隐没在苍茫草原中的迁徙大军。
角马君特写。长得真的是有够丑的。
角马角马全是角马。
正在哺乳的角马。
角马是迁徙的主力军,每年的迁徙季,大约有200多万只角马会随着雨水的变化从坦桑尼亚一路跋涉到肯尼亚,寻找新的草源。进入肯尼亚马塞马拉地区后,他们会在境内开始绕着圈的迁徙,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得以一遍一遍地看见他们渡河,直到雨水的变迁继续引导他们回到坦桑尼亚。他们的生理特性又或者是在迁徙生涯中优胜劣汰的结果使得他们拥有如此长距离迁徙的天然优势。因为他们的一生几乎都在不断的周而复始行走,生长交配生育死亡都在迁徙的路上,所以有许多惊人的生理特点。譬如小角马大概是世界上最快能够行走的动物。一只小的角马在出生后仅仅几分钟内浑身湿漉漉地就可以开始跟着大部队正常前行,因为无法前行的新生角马唯一的结局就是死亡。
奔跑的小屁股。
除了角马以外,斑马君也不少。
稍微喝个咖啡奶茶还有甜点补充一下体力。
吃完继续跟踪角马君们,看他们今天要不要渡河。
大军迁徙中:
尽管前锋部队还没有到达位于马塞马拉公园北部的马拉河,也就是人们每年最期待看到的马拉河之渡,但并不代表他们并不渡河。事实上马拉境内从南到北大大小小很多条河,也偶尔都会有鳄鱼出现,只不过马拉河大概是最深的一条(最深处有3-4米)而且鳄鱼等在那里比较多。但是真正渡过马拉河的时候往往现在也因为围观车辆实在太多而削减了渡河的观赏性。
这一天在几次徘徊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他们有序地渡过位于南边的一条小河。
角马渡河很有意思,他们是非常胆小的动物,一点点外界的干扰都能够扰乱他们渡河的决心。所以经常能够看见河边排起了蜿蜒的长队,领头的却迟迟下不定渡河的决心,折腾半天又掉头回去。促使他们渡河的一来是对于草源的迫切程度,而来是他们觉得渡河的成功程度,而一旦领头的一只跳进了水里,后面的就完全盲目地只跟着往里跳。
因为全天都在马塞马拉境内所以午餐自然也是picnic lunch。摆盘子的是威廉,后面的是spotter Keterer。
马赛人直到现在都维持着自己的习俗和传统。不当导游的时候威廉会回到自己的家,继续放牧希望能够逐渐壮大自己的牧群。
“要那么多的牧群干嘛呢?”
“有了牧群才能有更多的老婆啊。。。”
“。。。那你们能有几个老婆呢?”
威廉得意洋洋地笑道,“一般不超过12个。。。”
“12个!!”我和一起的爱尔兰女生异口同声。康夫和爱尔兰女生她老公声儿比我们还大。当然了,我们是震惊,他们是什么情绪自己体会。威廉摆出一副很懂的表情贱兮兮的举起手要求跟他俩high five,“这事儿是不是很不错?”
我继续发问,“那你有几个了?”
“目前只有一个。。”目前。。我注意到了他的关键词,继续八卦,“牛羊还不够?你有多少只了?”
威廉略有羞赧,“才15只。。”
“多少只才差不多够取第二个老婆。”
威廉想一想,“差不多50只吧。”
“喔~~”我和爱尔兰女生落井下石,“Long way to go ah….”
说起来马赛男人真是全世界的幸福群种。譬如我们另外一个Porini Camp的老板今年都60多了,娶进来的第六个老婆才27岁。而且马赛男人是不干活的,马赛女人不仅需要负责衣食住,连盖房子这种事情都是女人盖(虽然全是土胚房), 所以会发生老婆主动要求再娶老婆进来这种事情,“因为事情太多做不完了!”
奇特的民族啊!
吃过午饭继续Safari,路过一只吃草吃得非常香的长颈鹿,瞧这咀嚼的。
然后是一群嘭嘭。话说野外的嘭嘭非常不好抓正面,因为他们非常的胆小和怕人,几乎只要有车辆经过就立刻撒着小短腿咕噜咕噜的跑了。
天苍苍野茫茫中,突然天外飞仙一样地出现了长颈鹿一家:
这一家堪称模特一家。跟我们离得非常近,还各种摆Pose。
舔屁股。。。
杂技表演之双头鹿喔。中间是不是有两只头,一只往左边。
再来一个双头鹿往右边。
另一边一位兄弟开始表演劈叉。
诶?是说我吗?看到了吗?表演得不错吧。
最后还给我们全部聚拢到中间,摆出一个ending pose.
模特一家大合影。
观赏完长颈鹿一家的表演,我们继续在马塞马拉搜寻动物的影子。前面有说到,马塞马拉真的太大了,所以在公园里面的时候感觉车程都拉得很远,中午之后气温急速上升,说真得还晒得满辛苦的。
远处看见一个黑影躲在一个树丛下,威廉乍一看以为是狮子,跟踪了过去,发现是一只落单的水牛 (buffalo)在树下打瞌睡。我们当时离得很近,原本想拍一下,结果威廉他们迅速小心地开车倒出去了。原来水牛这哥们才是草原脾气最不好的。尤其是落单的水牛,威廉说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就易怒,并且会不管不顾地进攻,听起来很没头脑不高兴的感觉。
没想到开出去没多远又是一只水牛,这只没在睡觉,在吃午餐呢,而且这次我们得以拍到他的大正面。谁想到没头脑不高兴的水牛正面长得完全是一副东北老大爷的憨厚啊。
听见我们快门卡擦声而懵然抬头的水牛。呆傻的啊,口里还含着一口呆到忘记咀嚼的草。。。
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牛。。水牛。。
回程的路上看见的母子象。
草原的天气极其多变,我们在的位置还是一片灿烂,不远处却是阴云密布,酝酿着一场暴雨。阴霾里漏下的天光,照着草原上的斑马和更远处的角马,只觉得美仑美奂。
回复iceyer的图片:棒 背景啥音乐
回复iceyer的图片:精彩的动物世界,楼主继续发哦~~~
我的天啊~我想请问下,你们是几个人去的!崇拜!楼主!这种地方,我估计我一辈子都去不了。希望您在发些,,,这样震撼的游记。
回复iceyer的图片:。。。。。。。。。。。。。。。。。。。。。。。。。。。。。。。。。。。。。。。
回复iceyer的图片:这张意境很棒,大爱!
回复iceyer的图片:这家酒店很有特色,可是这种帐篷式的不怕动物闯进来吗?
对于喜爱动物的人来说,肯尼亚就是天堂啊。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向往。不过现在先跟LZ精神上走一圈,哈哈哈。
网速有些卡,尽管有些照片没刷出来,不过还是坚持看完了LZ的大作,很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肯尼亚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