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滔河乡集镇新农村移土配肥,给农民每人发多少钱

沃土搬家再肥田――重庆市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纪略
沃土搬家再肥田――重庆市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纪略
中国国土资源报
】【】【】
8月29日,长江三峡工程通过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标志着三峡枢纽工程建设任务已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全面完成,三峡工程可全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
喜讯振奋人心,也让重庆库区淹没涉及的12个区(县)农民长长地舒了口气:移土培肥二期工程提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土地被淹了,土地上那层沃土却被“抢”上了山,再造了良田。
与蓄水赛跑
三峡库区重庆段,自然条件独特,江岸地势较平,土地肥沃;靠后则山高路难行,“地无三尺平”。
三峡工程蓄水到175米,重庆库区淹没涉及22个区(县),淹没良田20227公顷,100多万移民要搬迁。
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容量限制,移民安置“靠后、向上”。移民新区耕(园)地多为新开发的土地,坡度大、贫瘠,数量和质量无法和原来比。
能否把被淹没的优质耕(园)地耕作层土壤剥离转移到“靠后,向上”的瘠薄耕地上?重庆市委、市政府根据有关专家建议和一些群众实践经验,提出在三峡库区实施移土培肥工程,得到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按照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务院三峡办的统一部署,一场大规模的移土培肥工程在2006年7月正式启动了。
重庆市移土培肥工程项目实施区域为渝北、巴南、长寿、涪陵、万州、丰都、石柱、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12个区(县),工程项目涉及80个乡镇,取土区376个,土地面积4153.8公顷,取运土871.89万立方米,覆土区394个,覆土面积7647.45公顷。
这是一项大工程,不仅要把优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出来,而且要转移到交通便利、海拔在182米以上,平均距库岸6公里左右的瘠薄耕地上。更重要的是时间紧,位于库区139~156米水位以下的耕作层土壤必须在日三峡工程蓄水前抢救出来。
为按时和提前完成任务,重庆市根据三峡工程蓄水计划,把移土培肥工程分两期实施,与蓄水时间展开了赛跑。
移土培肥一期工程实施范围为万州、涪陵、石柱等9个区(县)45个乡镇,主要抢救139~156米水位以下的耕作层土壤;二期工程涉及巴南、万州等12个区(县)73个乡镇,主要抢救156~175米水位的耕作层土壤。
为把移土工作抢在三峡工程蓄水前,重庆市政府与工程项目区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责任;各级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督察室、国土资源、农业、监察、财政、移民、水利等部门组织联合督察组进行督察;在决定工程实施的取运土关键阶段,实行倒排工期,加强检查、考核,严格奖罚。
移土培肥工程深受库区视地如命的农民欢迎,他们不顾风吹日晒,男女老少齐上阵,人拉肩挑、马驮车运,打了一场抢救沃土的“人民战争”。据不完全统计,两期工程共投入运输机动车6105辆、挖掘机532台、推土机62台,参与施工的农民达3.46万人次。经过艰苦奋战,移土培肥一期、二期工程分别抢在三峡工程156米和175米蓄水前完成了。
“三跑田”变“三保田”
移土培肥工程有剥离、取土、运土、存土、覆土几个主要环节。把沃土抢出来,运到海拔182米以上的耕地里,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土壤如何保存问题。
工程项目区的耕地以坡地为主,陡坡耕地比例较大。据测算,6度以上坡耕地占81.17%;15度以上陡耕地占49.56%;25度以上极陡坡耕地占12.18%。耕地坡度大、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基本上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这样的自然条件,辛辛苦苦把优质耕作层土壤运上山,一场雨就可能冲得精光,前功尽弃。
为让沃土能在山上不被流失,他们配套实施了坡改梯工程。一期、二期工程共实施配套坡改梯项目19个,实施规模6135.99公顷;新修了小型蓄水池1242口,机耕道15万米,农村步行道46万米,砌石坎250多万立方米,修沟渠水系38万米。
重庆市移土培肥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配套坡改梯工程不仅解决了抢救出来的优质耕作层土壤的存土、覆土问题,而且提高了土地质量和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坡改梯,零碎小土变成了连片大田,坡耕地改成了平耕地,“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据测算,耕地田面坡度降5~10米,水土流失量从强度、极强度侵蚀等级降到了轻度、微度侵蚀等级;土层增厚10~20厘米,一般增厚12厘米,平均每亩可增加15~20方水的保蓄能力,增强了抵御伏旱等自然灾害能力;原土和覆土保住了,耕地肥力质量普遍提高了2~3个等级;有机含量每亩增加800~1000千克,主要养分供给总量增加30%左右,耕地自然生产能力提高三成。
――后靠移民耕地条件较差,人均耕地数量比安置前少,但通过坡改梯工程的零星地块整理和优化工程布局减少工程占地,新增耕地603.57公顷。
――科学规划“田、水、路、林、村”,灌溉条件好了,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抗旱天数可达25天以上,还可抵御10~15年一遇的暴雨侵害,耕地保产、保收能力大幅提高。农产品运输和农民生活出行条件改善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
农民得到双重实惠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有关领导介绍,由于市、区县和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库区移土培肥工程进展顺利。一期工程实施后,各部门按分工和职责选取了多个样点进行调查,着手对工程项目的实施效益进行评价。目前,一期工程项目区已种植两季农作物,从调查评价看,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明显提高,农民得到了实惠。
比较明显的效益是农民经济收入增加了。移土培肥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吸收当地农民参与,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又让农民增加了收入。项目区的农民通过在工程施工中劳动,每人每天可挣30~80元。工程完工,部分农户务工收入近3000元,有车辆的农民收入达8000多元。据测算,在库区移土培肥工程10亿元投资中,当地农民以劳动报酬和青苗损失赔偿方式获取收入近3亿元。移土培肥两期工程实施,重庆库区80个乡镇受益,受益农户4.22万户,农业人口15.43万人,其中移民1.15万户,移民人口4.02万人。尤其是一期工程实施时,恰逢重庆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农作物减产,农户损失严重,而移土培肥工程项目区的农民,由于参与工程实施,获取了较多报酬,因而总收入基本没减少。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民有了长远生计。市移土培肥办公室负责人说,长江两岸耕地耕作层土壤质量特别好,加之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多种经济作物和名优特产品涪陵榨菜、奉节脐橙、长寿沙田柚等园艺作物生长。实施移土培肥工程,把江岸沃土搬到山上,瘠薄的耕地当年就变了样。记者在山上看到,实施移土培肥的玉米林,高大、粗壮,绿油油一片,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涪陵被誉为“榨菜之乡”,对移土培肥工程深有感受的王正英大妈告诉记者:“以前山坡上都是石滩滩,土很薄,种的榨菜一个只有三四两重;现在这地土厚了,有劲了,生长的榨菜头,一个就有两斤!”
重庆库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北靠大巴山,南依云贵高原,山高坡陡,耕地瘠薄,既怕雨水冲刷,又怕伏旱。据介绍,移土培肥土层一般增厚10~20厘米,不仅有机质等主要养分供给总量增加1/3,而且耐旱时间可延长7~10天。加上配套田间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覆土区耕地大大提高了抗旱、抗涝能力和产出效益。据初步测算,实施移土培肥工程后,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可提高两三成。(记者& 谢必如& 特约记者& 白文起)
&&发表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技术支持: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既要清水绿山也要金山银山
淅川“移土培肥”力保水清民富
&&&&本报讯(记者胡心洁通讯员张本贵高帆夏季风)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了,移民群众安置了,留置群众怎么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淅川县,通过实施国字号“移土培肥”工程,力保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提升和留置群众生活富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在水源地丹江口库区生活着7万多留置群众。他们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且大多是山坡薄地,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为从根本上解决库区生态环境、调水水质和留置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国家参照三峡库区的成功做法,在丹江口库区将淹没线170米以下优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转移到172米以上瘠薄耕地上。&&&&据悉,淅川县“移土培肥”工程是该县建县以来最大单体财政性项目,总投资规模19.94亿元,建设规模52.57万亩。项目实施后可培肥耕地14万多亩,新增耕地近0.2万亩,每年可新增粮食产量1.2亿斤,同时可净化丹江口水库水质,增加水库库容。&&&&“移土培肥”工程自2013年6月开工以来,淅川县严格按照项目确定的“省政府组织、县政府承担、乡镇实施、农民参与”的组织方法,实行了县处级领导包责任片区的责任制,落实了现场监督、监理巡查、单体工程专项检查的质量管理模式。经过一年半的紧张施工,截至今年12月15日,一期工程取土、移土任务已全部完成,二期工程200个施工标段全部进场施工,并完成总工程量的40%。&&&&“‘移土培肥’工程明年5月底全部完成后,将有利于抢救保护不可再生的耕地资源,改善库区留置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既要清水绿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目标。”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说。③11&&&&更多内容详见??7版·特别关注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滔河乡移土培肥二期工程建设高效推进
作者:&&&发布时间: 09:45:33&&&来源:
&&&初冬时节,在滔河乡移土培肥二期工程工地上,到处彩旗招展、机器轰鸣,铲车、挖机来回穿梭,30个村级工程监督员、现场施工监理仔细查看着施工质量,工地上一片忙碌景象。&&&&“要进度、要质量、要安全”,滔河乡党委书记严富强对二期工程建设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按照“三要”要求,该乡通过落实“五个加强”,做到“五个到位”,多方凝聚合力,确保了移土培肥二期工程建设高效推进。不到两个月,30个行政村、40个标段全线开花,日上机械100多台、人员300多人,工程建设高速高质量推进,坡改梯工程量累计完成1万多亩,占坡改梯总量的41%。滔河乡掀起了“百日会战”的第一个高潮。&&&&领导力量加强,确保责任到位。该乡移土培肥二期工程总投资1.82亿元,总建设规模2.4万多亩,含坡改梯、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电力配套5项工程,涉及30个行政村、41个标段和2个监理标段。面对艰巨任务,在工程还未实施前,该乡多次召开筹备会,对实施方案、人员配备、工程管理、资金拨付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充分借鉴一期工程的成功经验,在广泛听取意见不断调研的基础上,抽调精兵强将,调整充实了指挥部。党委书记严富强任政委、乡长何丽任指挥长,在原有一名副乡长任分管领导的基础上,配备主任科员刘丰增任常务副指挥长,加强对移土培肥二期工程建设的领导。乡指挥部下辖综合协调、外业技术督导、现场质量监督、资金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报道等6个工作组,由班子成员任组长,配备30多名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志为成员,8个服务区成立分指挥部,另外对涉及全乡的电力标和不在8个服务区内的工程分别明确专人负责,确保领导全覆盖,层层有责任人。实现责任明确,任务到人。&&&&宣传引导加强,确保认识到位。移土培肥是我县为改善库区留置移民生产生活条件而争取的全国最大单体财政性扶贫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可培肥耕地、净化水质、增加库容,实施移土培肥意义重大。为提高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认识,争取最广泛的的支持,该乡于9月15日召开了由各村三大主干、施工企业、乡机关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传达方案、宣讲政策,以会代训。出动宣传车20多台次巡回项目村组进行宣传,组织宣传组50多人次到矛盾纠纷多的村组进行重点宣传和政策解答,依托矛盾纠纷化解宣传引导群众,争取最大群众支持面。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赔青款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提前谋划。通过提前吹吹风、介绍县赔青款政策和其他乡镇做法,牺牲十一长假时间聘请县测绘队厘清土地权属,对赔青款拟发放明细表进行张榜公示等,取得最大群众满意度。同时印发宣传单6000份、悬挂横幅、宣传标语500多幅,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工程管理加强,确保监管到位。一是抓好开工组织。切实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通过督导、下发通报狠抓各标段项目部搭建、版面制度上墙、五大员到岗到位、施工图纸资料完善、机械进场等。二是抓好施工环境。各村明确一名义务协调员,排查化解施工矛盾纠纷,创设优良施工环境。目前累计化解矛盾纠纷79起。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规划设计不够合理、不贴近实际的问题,确需变更设计的,服务施工标段做好设计变更准备和申报工作,专门邀请设计方到现场查看、变更设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抽槽整地、大变小等问题,及时向县指挥部反映,并做好群众解释工作。三是抓好施工管理。各村工程监督员、各标段施工负责人、现场监理、企业五大员、各分指挥部上前,五位一体,形成合力。乡指挥部抓监理、分指挥部和工作组,监理部抓施工方,分指挥部抓村,工作组抓分管事项,村抓施工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督促各施工企业设置安全标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确保进场车辆、机械证件齐全,确保施工规范,符合安全生产技术要求。监督各标段倒排工期、建立台账,按照台账要求进行现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督查指导加强,确保奖惩到位。一是加强督导检查。为督促各标段按时开工,10月10日―13日连续三天,乡指挥部马不停蹄地对40个标段进行三次督导,连续下发3期通报,敦促了已签订合同的标段按时开工。为督促施工质量和进度,每周组织分指挥部、监理督导一次,表扬先进,督促落后。二是组织现场观摩评比。乡指挥部每周从安全、质量、进度、宣传氛围、施工环境、内业资料等主题中选定一个,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激发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为督促施工企业的积极性,先后组织了以安全、质量、进度等为主题的3次观摩;为激发各服务区的积极性,先后组织了以宣传氛围、施工环境为主题的观摩;为激发各监理部、各服务区、各施工企业争先的积极性,组织了8个分指挥部推荐的示范点现场观摩。每次观摩,该乡主要领导都亲自带队,逐项点评。通过6次现场观摩,打分排序,公开曝光,奖先罚后。各监理部借鉴乡指挥部作法,先后组织施工企业到施工质量高、进度快的9标、24标等标段进行现场观摩学习,推广对标段内坡改梯、田间道路等所有项目建设进行通盘谋划、做一处成一处的成功经验。三是坚持专题例会。每周一召开移土培肥专题例会,施工企业负责人、总监和指挥部成员参加,指出督导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现场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对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督导中,下发通报5期,落实6个标段各奖2000元,4个标段各罚10000元,5个先进服务区、2个落后服务区分别下发通报表扬和批评。&&&&资金管理加强,确保保障到位。指挥部成立资金管理组,明确有责任心、有会计证的人员担任专职报账员,出台《滔河乡移土培肥二期工程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拨付流程,按照“专户储存、转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度和办理程序拨付资金,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目前,对工程量已满20%的12个标段,正在组织验收,申请拨付一期施工资金,对加班加点工作的工作人员,正在申请拨付工作补助,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该乡通过落实“五个加强”、做到“五个到位”,使业主、施工方、监理方、各服务区、各村、干部职工、群众监督员、广大群众等各方力量共同汇聚,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齐心化解矛盾纠纷,创优施工环境、监督施工质量和安全,形成明争暗赛的工作局面,使该乡移土培肥二期工程建设高效推进。
相关热词搜索:第10版:种养参谋
测土配方施肥土样采集方法
1-5亩采土点位图
5-10亩采土点位图
10亩以上采土点位图
土壤采集深度位置图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  
1、采土工具:平板锹、布袋(塑料袋)、标签等。  
2、采样深度:大田采样深度一般为0-20厘米,果园采样深度一般为0-20厘米、20-40厘米两层分别采集。  
3、采样路线: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位置。果园采样要以树干为圆点向外延伸到树冠边缘的2/3处采集,每株对角采2点。  
4、采样方法:面积为1-5亩,采样为5个点;面积超过5亩,采10个点,面积超过10亩,采20个点。  
5、混合土样制作:混合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挑去石头、树叶等杂质,铺成正方形,划对角线将土壤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样品依然很多,再用四分法处理,最后取1公斤左右于样品袋中,放入标签寄来检测。  
6、填好标签:姓名、采样深度、地点(县/镇/村)、采样时间、前茬作物、现茬作物。标签一式两份,袋内外各一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淅川滔河乡集镇新农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