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无云浅唱这首歌是什么意思题是什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初冬翻书最入心捧一本散发着墨香...”,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生的春池莉(1)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却只是一种苏醒。这样的苏醒,如偏僻乡村篱笆上的野玫瑰,花朵开得烂漫,意象上却单单只有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2)不要以为意象上的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容易得到。更不要以为有了偏僻乡村,目的就八九不离十了。不是的。这种意象不是浅显的看图说话。能够形成这种意象的,要木篱笆,要野玫瑰,要好阳光,要一道碎石小路,从篱笆下面蜿蜒伸出,远远地,远远地深入到了起伏的山坡,要山坡上有茂密的针叶林,要林子里淡淡地散发着松香。(3)说的是人呢,说的是人生的春呢,因此这样的比喻也就是说:人生的春,天衣无缝,浑然大气,是先天的天地精华与后天的着意磨砺融会贯通了。(4)用一种更加日常的话来说,人生的春便是一种懂事。(5)有一句成语,叫做“少不更事”,可见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这就是熬了。这个“熬”的意思相当于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熬”:煎熬。于是,可以说,意象是煎熬出来的,苏醒是煎熬出来的.人生的春是煎熬出来的。(6)玄妙的是,需要多久的煎熬呢?法海和尚,老得白胡子一大把,也还是无法彻底圆通,喜欢纠缠白娘子和许仙的家庭婚姻之事。六祖慧能,3岁丧父,自小卖柴养母,连文字都不认识,偶然得闻佛语,于刹那间便明心见性,立刻出家,然后修成正果。像我这样,写作半辈子,也算受了不短的煎熬,且不谈自己的写作,单说艺术鉴赏方面,在十余年前,我就觉得自己也算是知春了。不少著名作家的作品。看上去或巍峨。或工整,或灵动,或俊秀,诠释一个什么道理,都披挂在作品的形式上,十分易于让评论家一眼就看出好了。这些艺术家和评论家都在玩可爱,装童稚气,于大庭广众之下,一个人假装很复杂地把玩具藏起来,而另一个人假装很深刻地找到了它。这种把戏非常容易迷惑具有发言能力、并且乐于表现发言能力的泛知识阶层,大家一热闹一追捧,一伙子人都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名利。于此,我会马上露出不屑甚至公开厌恶。我要求文如其人,要求道德文章真而不伪。也就是十余年前,我的态度是坚决的激烈的,我会忍不住要与人争论,乃至一言不和便会拂袖而去。我坚信自己看得懂作品也看得出人品。(7)大约是在五年前左右吧,我的坚信开始动摇。后来我想明白了,便知道自己最多也就只有一部分的知春。我可以肯定自己的只有两点,一是有了一些阅读经验,二是有了自己阶段性的艺术标准。别的,就不能被肯定了。我道行再深也就是一个法海和尚,远远不是六祖慧能。(8)还是要把知春放在人的范畴检验.哪怕仅仅是鉴赏艺术作品。正如烧秋一般,若是一把大火烧尽所有季节带来的芜杂繁复,深秋的田野袒露出来的,就是单纯的田野。就这一个道理,一个极其简单明确的道理,足可教我知春。这就是:我可以拥有自己的鉴赏经验与艺术标准,但是我却不可以拿自己的经验与标准当作正确本身。(9)事实上,偏偏我们太容易把自己当作正确本身。我们一不小心就会疾恶如仇,因为那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被灌输到血液中的美德标准,我们会非常自然地去苛责、要求和打击别的人。(10)原来我要说的,还就是我自己,是我自己渴望知春。(11)那一天上午,我在阅读以赛亚的书,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倚靠在篱笆上休息,目光散漫地随着炊烟望到了灰蓝色的天空。武汉深秋与初冬的晴空是这样的好,颜色是很贵族气的灰蓝,温润又傲慢,空间却有着童话一般的神秘高远和无尽辽阔,万里无云又似一个能干俏女人晾晒出来的洁白床单,有说不出的洗练与明亮。好东西往往就是有气魄,就是要这样地打动人心。我心一动,便有了心得:我得先于一切地承认,人的观念、喜好、志趣与理想都是没有通约性的!(12)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以我愚钝的资质,悟也用了十余年,想要修养成为人生的态度,还不知道需要经历多少年煎熬了。还敢比法海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善男子善女人罢了。(13)原来,人生的春是这样地难得啊。(选自于《熬至滴水成珠》,有删改)【小题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人生的春往往和年龄没有关系,但是“少不更事”却又说明一个人要想知春,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做到。B.作者池莉在十余年前就觉得自己知春了,但是后来觉悟到自己最多只是部分知春,要想真正达到人生的春天还需要不断“煎熬”自己。C.作者不赞成对不好的艺术作品嫉恶如仇,主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学会包容作为一种人生态度。D.作者所写的春天有野玫瑰烂漫地开放,作者笔下的秋天有烧秋的火红。这是一种烘托的手法,烘托出人生的春需要灿烂辉煌。【小题2】文中多次提到法海和尚和六祖慧能,请简要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小题3】作家池莉的文章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第(11)段加以赏析。(6分)【小题4】结合全文。谈谈什么叫“知春”。怎样才能达到“知春”。(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2分)初冬翻书最入心  捧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好书,翻阅在天气微寒的初冬,也许最易入目也最易入心。浮躁的心情已被初冬凉飕飕的空气覆上了一层薄薄的霜片,想动弹,却缺乏力气了。这是季节为读书人开出的一份令人感动的优惠单。  眺望窗外。眺望那些世界上大同小异的人间风景。  没有风的黄昏,窗外的风景就如一幅静物素描,灰绿色的基调并不让人颓丧而启示人平静地去想一些总也弄不清楚的世事。这时候,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不约而至,在这幅偌大无比的素描里停顿了一下,然后振起双翅,在天空里划下一道漂亮的弧线,飞得无影无踪。  岁月就如鸟影般呼啦啦从我们的面前一滑而过,拽也拽不住。十年、二十年、一百年、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太过漫长,但在天地间,就如雪片飘落在一望无垠的大平原的黑土里,能听见雪入泥土"滋滋"的声响的,至少是位感觉不错的诗人。  一滑而过的岂止岁月,还有我们的黑发、亮肤和嫩如葱白的手指。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  思想变老了。  我们的思想总也不能在快乐中嬉戏。她在经典中喘着粗气跑步,在世俗里大汗淋漓地乱撞一气。落日的光晕如梦般照在长满木香树的土冈上。我和我的思想一起坐在土冈松软潮湿的顶上,茫然不知所措。  似乎还是窗前的那只鸟。她飞来了,轻轻,不打一声小小的招呼。  她在土冈上空盘旋了几圈,然后调整好身姿,"呼"地一声直冲而去,小鸟迎着落日飞去,慢慢融入桔色的光晕。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只鸟儿真的很快乐。  现在开始有些风了。轻灵的木香树叶被风吹得乱糟糟的,像一群疯跑的孩子。但是木香树顶上那道优美的羽痕在我眼前抹也抹不去。尽目力所及追寻羽痕的尽头。落日的光晕里如果有一处安睡之所的话,鸟儿会安睡在那里吗?  自由的鸟儿,自由的飞行。她并不迷恋落日美丽的光晕,她在追寻光明和光明下生动的细节。  羽痕便如丝,扯也扯不完。  捧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好书,翻阅在天气微寒的初冬,最易入目也最易入心。但是我愿意暂时放下她们。我喜欢看只鸟儿从我的书窗或者长满木香树的土冈上悠悠飞过。                               (《写作》2002.10)13."这是季节为读书人开出的一份令人感动的优惠单","优惠单"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什么?(6分)(1)、她在经典中喘着粗气跑步。(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她在世俗里大汗淋漓地乱撞一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作者认为,在微寒的初冬翻阅一本好书最易入目也最易入心。为什么又说"但是我愿意暂时放下她们,我喜欢看只鸟儿从我的书窗或长满木香树的土冈上悠悠飞过"呢?(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文章从小处着眼,大处着笔,写了"我"和"我"的同龄人感慨年华易逝的生命意识。B.作者构思巧妙,把那好像"一幅静物素描"似的初冬的黄昏的"窗外风景"作为前景,又以那只在"落日的光晕"中自由飞行的鸟儿为触媒,触动了对随着岁月流逝而改变的思想的审视。C.在思想沉睡之时,岁月对"我们"来说,似乎"太过漫长",而当思想觉醒过来后,才深感生命"一滑而过"的无谓浪费,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痛苦。"我"停留在无奈的叹息中,被传统沉重的生命意识压得喘不过气来。D.这篇散文的好处,不仅表现在立意上,而且表现在写景抒情上,作者写景历历如绘,善于"以景述情"和"缘情叙景",在简洁的抒写中含不尽之意于言外。E.这篇散文在剪裁材料方面,也有独到的地方,作者为了表达主题,打破常规,不考虑详略,而是巨细兼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初冬翻书最入心捧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好书,翻阅在天气微寒的初冬,也许最易入目也最易入心。浮躁的心情已被初冬凉飕飕的空气覆上了一层薄薄的霜片,想动弹,却缺乏力气了。这是季节为读书人开出的一份令人感动的优惠单。眺望窗外。眺望那些世界上大同小异的人间风景。没有风的黄昏,窗外的风景就如一幅静物素描,灰绿色的基调并不让人颓丧而启示人平静地去想一些总也弄不清楚的世事。这时候,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不约而至,在这幅偌大无比的素描里停顿了一下,然后振起双翅,在天空里划下一道漂亮的弧线,飞得无影无踪。岁月就如鸟影般呼啦啦从我们的面前一滑而过,拽也拽不住。十年、二十年、一百年,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太过漫长,但在天地间,就如雪片飘落在一望无垠的大平原的黑土里,能听见雪入泥土“滋激”的声响的,至少是位感觉不错的诗人。一滑而过的岂止岁月,还有我们的黑发、亮肤和嫩如葱白的手指。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思想变老了。
我们的思想总也不能在快乐中嬉戏。她在经典中喘着粗气跑步,在世俗里大汗淋漓地乱撞一气。落日的光晕如梦般照在长满木香树的土冈上。我和我的思想一起坐在土冈松软潮湿的顶上,茫然不知所措。
似乎还是窗前的那只鸟。她飞来了,轻轻,不打一声小小的招呼。
她在土冈上空盘旋了几圈,然后调整好身姿,“呼”地一声直冲而去,小鸟迎着落日飞去,慢慢融入桔色的光晕。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只鸟几真的很快乐。
现在开始有些风了。轻灵的木香树叶被风吹得乱糟糟的,像一群疯跑的孩子。但是木香树顶上那道优美的羽痕在我眼前抹不去,尽目力所及追寻羽痕的尽头。落日的光晕里如果有一处安睡之所的话,鸟儿会安睡在那里吗?
自由的鸟儿,自由的飞行。她并不迷恋落日美丽的光晕,她在追寻光明和光明下生动的细节。羽痕便如丝,扯也扯不完。捧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好书,翻阅在天气微寒的初冬,最易入目也最易入心。但是我愿意暂时放下她们。我喜欢看只鸟儿从我的书窗或者长满木香树的土冈上悠悠飞过。1.“这是季节为读书人开出的一份令人感动的优惠单”,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优惠单”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 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什么?①她在经典中喘着粗气跑步。 ②她在世俗里大汗淋漓地乱撞一气。 3.作者认为,在微寒的初冬翻阅~本好书最易入目也最易入心。为什么又说:“但是我愿意暂时放下她们,我喜欢看只鸟儿从我的书窗或者长满木香树的土冈上悠悠飞过”呢?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从小处着眼,大处着笔,写了“我”和“我”的同龄人感慨年华易逝的生命意识。B.作者构思巧妙,把那好像“一幅静物素描’’似的初冬的黄昏的“窗外风景”作为背景,又以那只在“落日的光晕”中自由飞行的鸟儿为触媒,唤醒了久已沉睡的生命意识,重新审视了已逝的岁月。
C.在思想沉睡之时,岁月对“我们”来说,似乎“太过漫长”,而当思想觉醒过来后,才深感生命“一滑而过”的无谓浪费,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痛苦。“我”停留在无奈的叹息中,被传统沉重的生命意识压得喘不过气来。D.这篇散文的好处,不仅表现在立意上,而且表现在写景抒情上,作者写景历历如绘,善于“以景述情”和“缘情叙景”,在简洁的抒写中含不尽之意于言外。E.这篇散文在剪裁材料方面,也有独到的地方。作者为了表达主题,打破常规,不考虑详略,而是巨细兼收。页面即将载入....
页面即将载入
你刷新页面的速度过快。请少安毋躁,页面即将载入...New Page 1
鸟为什么要迁徒
  大雁南飞,秋去春回。古往今来,人们被鸟类迁徒的景观所感染,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但是,人类很久都不明白那些大雁、野鸭和白鹭为什么一定要飞来飞去,不在一个地方安居呢?人们只是根据鸟的迁徒和气候变化有关的现象,把这些鸟称为候鸟。因为它们的来来去去,都是在季节、气候变化之时。
  候鸟差不多都是在每年同一时间迁徒的。触发它们开始迁徒的信息,并非只是温暖或寒冷气候的来临。实际支配鸟类开始迁徒的是外来刺激(包括气候)和体内“生物钟”所构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鸟类能知道现在是一年中的某一季节,决定是否开始迁徒。
候鸟一般根据感觉的光量来计算季节,对春季白昼的延长和秋季白昼的缩短作出反应。科学家们曾利用人工延长及缩短白昼的方法,来伪造和当时季节不同的假季节对候鸟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当白天的时间延长至相当于春天的时候,这些被试验的鸟真的显示出急于迁徒的迹象;当进行相反的试验时,鸟类又相信秋天已经来临,也表现出急于迁徒的迹象。然而,当同一类的鸟被关在一个人造的白天和黑夜长短一直保持12小时循环和环境中,这些鸟类虽然没有受到白天时间延长或缩短的影响,却仍然配合天然季节,显现出急于迁徒的迹象。很明显,它们还拥有某一种其他类型的体内计时器,这种体内计时器并不受光周期现象的影响,一直在自行计算日子。
注:图1候鸟的迁飞是令人感动的景观。
   2鸟类为什么要不得千里迢迢地迁徒?科学家们对此作了许多研究。
候鸟与留鸟
  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有迁徒的习性。全世界约9000多种鸟类中,迁徒的种类约占1/3,也就是3000多种,每年参加迁徒的个体数在100亿只以上,相当于全世界人口总数的2倍。我国的迁徒鸟占全部种类的1/2,计565种。根据鸟类有无迁徒习性和迁徒情况,人们把它们分成留鸟和候鸟。
留鸟是常年居于一地而不迁徒的种类,最常见的有乌鸦、喜鹊、麻雀等。这些鸟的适应能力大都很强,不在乎周围环境的变化。候鸟是在春秋两季沿着比较稳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迁徒鸟类。其中在某地度夏的叫该地的夏候鸟。在某地越冬的,叫该地的越冬鸟。
注:图美丽的天鹅也是一种候鸟。
漫长而充满风险的生命之旅
  对鸟类来说,迁徒并不是一段浪漫的旅程,而是鸟类生活中最大的冒险。每年会有数以亿计的候鸟在途中因为风暴或意外而丧生,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当它们在迁徒路线上遇上侧面吹来的大风,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将它们吹到很远的海上,使它们第二天早上无法返回陆地。雾也能使它们的航线选择发生混乱,当晚上有浓雾时,它们往往被光源吸引,直撞在灯塔、发光的纪念碑或高楼上。现代的航空事业也会影响鸟类的迁徒,当机场上测量地面与云间距离的仪器发光时,经过该仪器的鸟类往往被其吸引而向地面俯冲。在美国一个空军基地,有一次仅一个晚上,竟有5万多只鸟因此而毙命。飓风对鸟类威胁也很大,它能把海鸟从其熟悉的海面吹到3200千米之外,使它们筋疲力尽,堕入水中淹死。因此,在鸟类迁徒的季节,一次飓风往往会造成数百万只鸟的死亡。
候鸟迁飞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不同种类的鸟迁飞距离差别是很大的,甚至同一种类的不同个体也有不同。迁飞距离最长的鸟是北极燕欧,它们在北极附近的苔原上营巢产卵,而在南半球南部地区越冬,有些甚至到达南极水域,选种达2万千米。在迁徒过程中,有些鸟取的路线是越过太平洋,其他的则沿着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向南飞。有的甚至误入下歧途,飞到印度洋。
注:图1这是爪哇翡翠鸟。翠鸟大约有90种。分布在世界各地,它们都有十分漂亮的羽毛。此种翠鸟栖息在印尼爪哇岛和巴里岛的水边,体长26厘米。
   2在候鸟迁徒的旅途中充满了风险。一只鸿雁呆立在夜鹭和红嘴欧群中。它在风雪之中显得有些孤独。
不会飞的鸟儿
  如果在南极洲举办奥运会,那么选择什么动物作为奥运会的吉祥物呢?
我相信,十有八九的小朋友都会举双手攒成,企鹅是最理想的吉祥物。
的确,一提起南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可爱的企鹅,它那白色的前胸。黑色的背部羽毛,加上全身直立,摇摇摆摆的模样,和身穿黑色燕尾服、白衬衣的绅士几乎没有区别。而且最有趣的是,企鹅一点儿也不怕人,我在南极生活的日子,不止一次看到成群结队的企鹅大模大样地跑到我国的科学考察站,东瞧瞧,西看看,像是专程前来参观的贵宾。你跑到它们跟前,它们也不惊慌,反而停下脚步,歪着脑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仿佛是问:“喂,你是谁?跑到南极来干嘛?”
企鹅是南极的象征,也是这个冰雪王国的宏儿。全世办约有20种企鹅,绝大部分居住在南极洲,但是在非洲南端、南美和大洋洲的某些岛屿,也有企鹅的踪迹。
南极洲有7种企鹅,其中身躯最大的是帝企鹅,堪称世办企鹅之王,它平均高1.22米,体重约40千克,脖子下面有一片橙黄色的羽毛,异常醒目。另外,占南极企鹅数量最多的是阿德雷企鹅。阿德雷企鹅身高只及帝企鹅的一半,仅有45-55厘米,体重才4.5千克,它的外貌也很特别,眼圈为白色,头部呈蓝绿色,嘴巴和爪子均为黑色,嘴角长有细长的羽毛。南极洲现有5000万只阿德雷企鹅。
数量仅次于阿德雷企鹅的帽带企鹅,大小和阿德雷企鹅相近,最明显的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羽毛,像是一条帽带。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的企鹅岛上,栖息了数以千计的帽带企鹅,前苏联人戏称它是“警官企鹅”。
除此之外,南极洲还有金图企鹅(又称巴布亚企鹅)、王企鹅、喜石企鹅、浮华企鹅等。
企鹅背披黑色羽毛,腹部为白色羽毛,身体呈流线形,它虽然有翅膀,却不会像别的南极鸟类那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这是因为它的翅膀已经退化,变成了像鳍一样的形状,企鹅就是靠这一对完全退化的翅膀在海里游泳的,它的翅膀变成了划水的双桨。
凡是到过南极的人都会惊异地发现,企鹅在岩石上行走,或者在海边漫步,走起路来摇晃摇晃,显得有些笨拙,但是一旦跳入海中,企鹅却是游泳的能手。我在南大洋考察的日子,经常看见成群结队的企鹅在波浪中出没,它们像是跳集体舞一样,非常整齐地跃出水面,然后又潜入水中,隔不多久,又从前方的波涛中跳出,节奏感很强,仿佛是在表演精彩的水上芭蕾。据科学家相告,企鹅的游泳速度每小时可达20-30千米,和现代化的轮船速度不相上下。
企鹅还是跳高的能手。我曾好几次见到企鹅跳上陡峭的冰崖和海中飘浮的冰山。那些在海中游泳的企鹅常常借助波浪涌起的推力或者潮水的涨落,用它那有力的尾部作支撑,迅速跃上2米多的冰崖。而且企鹅的毅力非常顽强,锲而不舍,有时因没有掌握好波浪或潮水的时机,跳高失败,它们也不气馁,仍然一次又一次重复,直到成功。
一次,在南设得兰群岛南部海域航行时,我见到一座不大的冰山顶端有黑鸦鸦一群企鹅,还有些企鹅正在奋力跳上滑溜溜的冰陡坎,这时冰山周围的海上出现几只海豹,原来这些企鹅是为了躲避海豹的袭击跳上冰崖的。企鹅们跳上冰山后,海豹也就无计可施,只得怏怏而去。如果没有跳跃的本领,企鹅肯定会变成海豹的盘中餐了。
企鹅还是滑冰的能手。由于企鹅的双足在冰上行走比较吃力,有时它们借助风力,在冰面上滑行一段距离,颇像一个滑冰运动员。不过企鹅在滑冰时主要依靠两个翅膀,腹部贴着冰面,双翅像桨一样迅速划动,动作很像我国北方的儿童冬季玩耍的冰爬犁。在南极大陆越冬的考察队员,有机会看到这样有趣的场面:当南极黑暗的冬季终于过去,温暖的夏季即将来临之际,企鹅便成群结队从远方奔向它们世世代代栖息的陆地,为了占领地盘,企鹅们把肚皮贴着光溜溜的冰面,双鳍像桨一样飞快拔动,速度比冰上摩托还快,那幅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劲头,绝不亚于奥运会的滑冰竞赛。
不过,话说回来,企鹅虽然会游泳,会跳高,会滑冰,但作为一种鸟类,它们毕竟失去了自由翱翔的飞行技能,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活动范围,也使得它们容易遭到其他动物的伤害,这不能不说是企鹅的不幸。
你也许会产生这种的疑问:企鹅的祖先会不会飞翔呢?这个问题同样也是研究企鹅的生物学家深感兴趣的。在南极的地层里,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类似企鹅的动物化石,这种类似企鹅的鸟类,据研究,具有两栖类动物的某些特征,它高1米左右,体重约9千克,也许它就是企鹅的祖先。
不过,企鹅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在进化过程中它是如何逐渐演化的?所有这些有关企鹅的起源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这仍然是一个有待探索的科学之谜。
风雪之夜诞生的小生命
  生命的诞生,从来都是生物世界的一件大事。
  地球上的众多鸟类,总是选择气候宜人、食物充裕的季节,在最安全的地方营建巢穴,为雌鸟下蛋作好准备。在春天的树林里,人们不难发现许多鸟儿飞来飞去,忙个不停。甚至在乡村的屋檐下,燕子衔泥筑巢穴的情景,使人深受感动。因为这一切都在表明,鸟类为了新的生命的降临,是多么不辞劳苦,又多么郑重其事。
但是,对于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企鹅来说,小企鹅的诞生不啻于一次生与死的考验。这里的环境太严酷,太荒凉了,没有办法找到一块可以聊避风雪的温暖地方,也没有任何植物的枯枝落叶可供建造巢穴之用,企鹅们要繁殖后代,需要经受难以想象的磨难;寒冷、暴风雪,还有饥饿的煎熬和体力上的折磨,似乎没有痛苦就不能换来天伦之乐的幸福。
别的鸟儿大都选择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繁殖后代,而企鹅偏偏是在南极气候最恶劣的冬季下蛋孵雏。我们知道,南极的冬季是漫漫的长夜,好几个月甚至半年见不到太阳,黑暗笼罩冰原,只有五彩缤纷的南极极光不时在夜空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企鹅就是在黑暗的世界生下它们的“婴儿”的。
   以南极最漂亮的帝企鹅来说吧。
每年的3月,南极的冬天开始来临时,帝企鹅们纷纷从海上回到它们的栖息地。帝企鹅和别的企鹅一样性喜群居,有的帝企鹅一群就有5万多只,无异于一个嘈杂热闹的市镇。科学家发现,企鹅具有的眷恋故乡的习性,尽管在南极的夏季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海上生活、捕食、嬉戏,一旦进入初冬,它们成群结队登上岸来,然后拖着蹒跚的步伐,向着茫茫冰原开始远征,不管离开家乡有多远,它们都会回到原先的栖息地。
雌企鹅怀卵2个月左右,到4-5月份开始生蛋,这时正是严寒的冬季。帝企鹅每次只生一个蛋,由于雌企鹅在下蛋前后一个来月没有进食,体力消耗很大,所以生下小宝宝之后,雌企鹅便把孵蛋的任务交给了雄企鹅。
天寒地冻的南极冬天,生活在冰原上的帝企鹅怎样才能保证企鹅蛋不会活活冻死呢?
雄企鹅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尽职的爸爸,为了小企鹅安全诞生,它们在孵蛋时往往排成一排,背对着狂风袭来的方向,形成一堵用身体筑成的挡风墙。这还不算,雄企鹅必须想出办法不让它的小宝贝冻死,因为把小企鹅从蛋里孵化出来可不是一、二天的事,而是需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可是,有什么办法才能保证小生命的绝对安全呢?要知道,在南极奇寒的天气里,哪怕只是几分钟,放在露天里的企鹅蛋就会冻坏的。
脚下是坚实的冰层,雄企鹅究竟把企鹅蛋放在哪里孵化呢?
有了,你瞧,雄企鹅一个个双脚并拢,笔直地站立着,然后用嘴巴拔弄着足有半公斤重的企鹅蛋,小心谨慎地将它放在自己的脚背上。好了,企鹅蛋不会直接接触寒冷的冰面了。这时,雄企鹅用尾部支撑着身体,全身保持平衡,等企鹅蛋稳当地停在脚背上之后,挺胸缩腹,从自己的腹部放下一块长长的软肚皮,像包裹襁褓中的婴儿,将它的小宝贝严严实实地盖住。这样一来,企鹅蛋再也不会受冻,它在雄企鹅温暖的怀抱中安眠了。
但是,雄企鹅再也不能移动一步,它像被钉子钉在冰面上,只能湾着脖子,低着头,守护着放在脚背上的小生命。不管暴风雪多么凶猛,不管狂风如何呼啸,哪怕山崩地裂,它都不能动弹。
这时候,正值冬季最寒冷的日子,气温降到零下50度以下,风力常常在每秒40燮以上,超过了我们熟悉的热带风暴(俗称台风)的风速,而且南极的漫长极夜更增加了环境的恐怖,企鹅们佝偻的身躯抗拒着咆哮的狂风,满天飞雪打得它们睁不开眼睛,甚至它们那黑色燕尾服般的羽毛也沾着厚厚的雪,有时大雪差不多将它们掩埋起来,但是,它们毫不畏惧,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全神贯注着腹下的小生命,用令人难以置信的耐性静候着小企鹅的诞生。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帝企鹅更具有“父爱”的动物了,整整60天,雄企鹅尽心尽力地孵蛋,用它们全部的爱心,也用它们自身的性命为代价。据科学家观察研究,在两个来月的孵蛋过程中,雄企鹅完全靠消耗身体内的脂肪提供热量,以致体重减少了一半。
不仅如此,当毛茸茸的小企鹅破壳而出时,雄企鹅还要精心护理这赢弱的小生命,一直要等到雌企鹅回来“换班”。只有当雌企鹅回到身边,饿了3个月的雄企鹅才能放心地奔向大海,去美美地饱餐一顿。
你也许会感到奇怪,企鹅为什么偏偏要在气候恶劣的冬季孵蛋呢,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实际上,企鹅选择南极的冬季繁殖后代,也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企鹅的自卫能力很弱,很容易遭到其他动物的伤害。为了避开天敌的侵袭,躲开海豹和其他鸟兽,它们只好选择最寒冷、最黑暗的冬天去繁殖后代。
   这是多么聪明而且勇敢的选择啊!
南极鱼抗冻的秘密
  在南极洲的海里钓鱼,可有意思呢!
九十年代头一年,我随中国第7次南极考察队去乔治五岛的中国长城站,在那迷人的冰雪世界过了一个短暂的夏天。这是我第二次去南极,旧地重游,百感交集,最忘不了在海里钓鱼的情景。
南极科学站的生活是挺单调的。频繁而至的暴风雪一刮就是几天几夜,这时候队员根本不能外出。风雪弥漫的日子,从站区的宿舍楼到另外的房屋去,也得小心翼翼,有时得拉着绳索摸索而行,否则就有性命之虞。虽说是南极的夏天悄然而至,但山岭海滩堆满了厚厚的冰雪,长城站的几栋孤零零的房屋雪掩门窗,到处是一片银色世界。
不过,封冻了一个冬天的海湾却悄悄地化冻了,不知不觉间,那堆在海湾外面的犬牙交错的冰山随风而去,不辞而别。长城站面对海湾露出了蓝色的波浪,只是碎玻璃似的浮冰依然在飘泊,但已经成不了气候了。
这时候,只要风雪停消,憋闷了一个漫长冬天的考察队员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向积雪残存的海滩,找一处乱石成堆的海岸,穿上厚厚的南极服,脚上套上胶皮雨靴,就可以做一回南极渔翁的美梦了。
在南极钓鱼,工具是极其原始的,因为谁也没有现代化的渔竿,想买也无处可买,一切只有靠队员们的心灵手巧了。最要紧的是做鱼钩,长城站在金工车间,只要找几根结实的铜丝,用锉刀将顶端磨砺锋利,鱼钩就大功告成。鱼线比较容易,找一根很长很长的尼龙绳就可以对付,绳子越长越好。因为海湾里的水很深,南极鱼都是底栖的。至于鱼饵,在长城站的厨房里不难找到,无人问津的肥肉弄上几块就可以,因为饥肠辘辘的南极鱼是饥不择食的。
我来到静静的海边,将挂上肥肉的绳子抛向浮冰飘浮的海里,便悠然地坐在冰凉冰凉的石头上,像姜太公一样等候“愿者上钩”的鱼儿了。据站上的生物学家讲,南极周围海洋的鱼类有5大类近20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是南极(月鲞)鱼、鳐鱼、鳕鱼、无须鳕和冰鱼。南极鱼类个头比较小,而且都喜欢栖息在深水层里,这大约是由于水瘟低的缘故。
尽管我对钓鱼是门外汉,可是我的运气并不坏,鱼儿频频上钩,伴随着阵阵惊喜。不大一会儿功夫,脚边的雪地上已有好几条贪食的猎物。它们扑腾几下,便不再动弹,因为天气寒冷,它们一出水就冻僵了。我后来得知南极鱼类所以容易上钩,是因为海湾里缺少饵料,尤其是冬天漫长,海湾封冻,它们恐怕早就饿坏了,所以才饥不择食,并不是我的钓鱼技术多么高明。
我钓上的南极鱼都是同类,这种鱼头大呈三角形,背鸟里且与褐色相间,鳍尾均有褐色条纹,极似淡水鲶鱼,腹部白色,体长约20-25厘米,煮食肉质粗,鱼汤尚鲜无异味,但由于长城站没有鱼类专家,谁也无法鉴定这种鱼的学名,只是笼而统之称为底栖鱼。我看其他幸运的渔夫的收获,他们的猎物也都是这种鱼,似乎海湾里的南极鱼种类并不多。
在南极钓鱼,仅是一种消遣,目的不在鱼的收获大小。但是对于生物学家来说,南极鱼的生态习性却是他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这里面学问大得很。
据南极鱼类专家研究,多数南极鱼的血液不是红色的,而是呈灰白色,这是由于没有血蛋白的缘故。有趣的是,鱼类学家研究了南极鳕鱼,发现它们在南大洋分布范围很广,甚至在南纬82度的寒冷海洋中也有它们的踪迹。
南极鳕鱼有搞冻的本事。一般的鱼类,海水温度达到-1℃,它们就冻僵了,失去了生存能力。可是南极鳕鱼不然,海水温度下降至-1.87℃,它们仍然若无其事地嬉游,似乎天生具备抗寒冷的本领。
秘密何在?经过鱼类学家研究,原因还在南极鳕鱼的血液中。它们的血液里面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化学物质,即抗冻蛋白,它能够降低水的冰点,缓解体液的冻结。南极鳕鱼有了这种特殊机能,因而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抗低温能力。
南极鳕鱼的抗冻蛋白给予人们很大的启示,能不能进一步解开抗冻蛋白的分子结构,能而人工合成抗冻蛋白呢?这个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因为如果能够大量生产抗冻蛋白,那么对于食物保鲜、器官移植等低温技术,都是非常有用的-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高技术的课题了。
乌鸦通情吗
  有人在深山采药时看到一个奇怪的情景:一群乌鸦在山坡上排成弧形队形,中间横躺着一只死乌鸦,另一只像首领的乌鸦站在旁边“呱呱”直叫,其他乌鸦好像在聆听它的讲话。突然,两只乌鸦飞过去衔着死乌鸦飞到附近一个池塘上空,将它抛在水中。随即飞回原来的地方站着,这只乌鸦首领又继续在“呱呱”直叫。最后,在它的率领下,集体飞向池塘上空盘旋几圈,并发出声声哀鸣,再各自飞去。这仿佛是乌鸦在为死去的同伴开追悼会和举行水葬仪式。
乌鸦的这番情景似乎很像人类那样通情。事实上,只要人们用正确的方法驯养乌鸦,它们就能为人所用。
  前苏联的科学家曾对乌鸦作了人工饲养试验,结果这批“寒鸦”同人相处得很好,显得通情达理。它们住在一个院子里,会看门,陌生人来了,就不客气地用喙尽攻。在院子里,它到处乱跑,不怕猫,也不怕狗,有时主动发起进攻,然后掉头就跑。人们驯养的另一只乌鸦,会按照主人的意图去作各种各样的事:摇铃、翻图册、打算盘和摆积木玩具等等。甚至还会学说话,含含糊糊地叫出自己的名字来。
  欧洲的鸟类学家把乌鸦和(木坚)鸟烈为最进化的鸟。然而,乌鸦的这种“通情”很难说是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它们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同胞”表露出这种近似人的“情感”呢?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才能解开这个谜。
  在埃及首都开罗,勤劳的皮鞋匠哈斯也许是白天太辛苦了,这天晚上特别好睡,一到床上就进入了甜密的梦乡。
  突然,一阵刺耳的鸟鸣声刺破了寂静的夜空,使人毛骨悚然。
  鸟叫声是从哈斯家里传出来的,它那急切高亢又非常可怕刺耳的叫声把周围的邻居都惊醒了。也许是太疲倦了,过了好一会哈斯才睁开睡眼惺松的双眼。他搞不懂自己是怎么被惊醒的。就在这时,又是一阵声嘶力竭的鸟叫声传来,把哈斯彻底惊醒了,他很清楚地听出这叫声是从自己家的客厅里发出来的。可是,客厅里只有他养了多年的一只犀鸟呀,它的叫声可不是那样的,这是怎么一回事?
   他从床上起来,走出卧室,满腹凝虑地向客厅走去。
  “哇呀、哇呀!”又是几声怪嚎。这时,哈斯终于弄明白了,也看清楚了,正是那只犀鸟在吼叫。他虽然感到吃惊,但内心放心多了。
  犀鸟望着主人,一个劲地扑腾着翅膀,烦燥不安地又叫了几声,声音可比风才轻多了,但显得有点儿紧张。
看见犀鸟这副不安的样子,哈斯仔细地检查了它的餐具有食物。食物还有许多,水也不少。哈斯查看了一番后关了客厅的电灯,准备回卧室。
   谁知,犀鸟又“哇呀、哇呀”地大叫起来,而且显得十分紧急的样子,两只翅膀不停地拍打着鸟笼。这时,哈斯冷静地思考起来,这宝贝可从来没有这样过,会不会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难道是小偷进屋了?他拿起一根棍子,他仔仔细细地检查每一间屋子,查呀查,后来终于在厨房里查到了险情:原来是煤气的阀门没关紧,在“咝咝”地泄漏。哈斯大吃一惊,赶忙关紧阀门,打开屋内的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好险哪,要不是犀鸟发现,漏到明天,全家人可就永远起不了床啦!
忙碌一阵后,哈斯又重新来到客厅。这时,犀鸟却非常安静,不吵、不闹,只是对着哈斯轻轻地叫唤了几声,仿佛在说:“老兄,这下该明白了吧,要不是我提醒你,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从此,哈斯一家对犀鸟照顾得更好了,真的像对待救命恩人一样,倍加宠爱。
另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96年6月29日,夜晚的暴雨驱走了白天赤日的酷热,把人们带进了甜蜜的梦乡。30日凌晨3点半,安徽省歙县三阳李安清一家也同千家万户一样,仍在酣睡,谁也没有料想到一场大祸将会来临。这时,李家养的一只小花猫跳上了床,一反常态,对李乱抓,李被搅醒了,一怒之下,将猫拔下地。不料小猫再次一窜上床,抓住李的大腿,把他腿上的皮肤都抓破了,似乎非把人弄起床不可。李痛不过,以为猫将临产,便起身将猫捧进篓筐。谁知,小猫一下蹦了出来,直窜楼下,径直冲进李母的房间,也对其乱抓。这时,似乎有什么响声,李母以为猫把房间内的器具碰倒了,即开灯起床,她估计猫可能是饿了,便动身到厨房取猫食,刚迈出房门,猛听屋后一声巨响,山坡上一块几吨重的巨石塌了下来,连同大批泥土一起,把李家二层楼房的后墙,自上而下整个儿击毁。李母的住房顿成废墟,她当时就被吓瘫在地。
  等一家人清醒过来,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他们才十分喜悦的地说:“是小花猫救了我们。”
鸟类的迁徒和识途
  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有一种叫田纳西鸣雀的小鸟,体重只有15克左右。每年秋天,树叶枯落时,它们总要飞越5000多公里,到南美去过冬。到了第二年春天,叶绿花红,这种鸟和许多候鸟一样,又飞回到北方原来生活过的地方。令人惊奇的是,这种田纳西鸣雀往往还能回到当年营巢育雏的同一株树上。
还有一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大型海鸟,叫华丽军舰鸟,它能飞达1200米的高处,不停留地飞抵离巢1600公里的远方,最远的可达4000公里。即使遇到12级狂风,此鸟仍能不迷失方向,安全地从空中降落。
全世界会迁徒的鸟类超过总数的1/3。这些鸟为什么这样浪漫,或这样疲于奔命?有的说是“自然淘汰”,有的说是“追求光”,至今未有令人满决的答案。然而,它的另一个大谜:这些鸟类穿洋过海,行程数千公里,是依赖什么而不迷失方向的呢?许多学者也众说不一。
最初,一些科学家说,鸟儿是依靠地面上突出、明显的标志,如高大建筑物、纪念碑等来辨别方向。于是就有科学家把一批海欧带到不同的地方放飞,照样,海鸥能飞回远隔重洋的“老家”。又有的说,飞越大海时,是依靠灯塔和岛屿来识别方向的。可是,有的候鸟是在夜间飞行的,它们又怎么识别目标呢?
50年代初,科学家在试验中有了新的发现。人们将一种鸥椋鸟放在一个特殊设计的鸟笼内,这个笼子有6个距离相等的窗,每个窗都可以看到天空。他们发现,春天时,欧椋鸟感到烦燥不安,都面向东北面,这是它迁徒时应飞的方向;秋天到来时,它们又都面向西南,这也是迁徒的正确方向。当将周围一切物体都遮住,只能让岛看到阳光时,鸟类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秋季向西南。然后又用反光镜把窗口的太阳光90度角,结果鸟立即把面对的方向转90度。
   这项试验证明了鸟类是利用太阳作为“指南针”辨别方向的。那么,太阳在白天不断改变位置,鸟是如何去调整的呢?科学界经过试验发现,鸟类有高度准确的生物钟,当它们知道当时所见到的太阳位置时,就能判断出所要飞行的航向。
为了揭开夜间飞行的鸟类导航之谜,科学家还作过有趣的实验。他们把北欧的白喉莺只要见到一些星辰,就能选择正确方向。如果遇到阴云密布,它们就辨不清方向而拍翅乱飞了。再把白喉莺放进天文馆的天象厅里,那里类似北欧的夜空,满天星斗。白喉莺就在人造的星空里飞翔着,很快找到了南方,朝着过冬的方向飞去。科学家把“天空”向水平方向旋转180度时,斗转星移,白喉莺就调头向着相反方向飞去。
   就这样,“天空”的位置一连变换了好几次,白喉莺总是毫无差错地朝着星座指示的方向南飞或北返。这证明了这种鸟在识别星座时,不是以某一个星星或星座为标志,而是根据体内的生物钟与当时所能见到的整个天空中的星座分布情况来判断航向的。
在人们用雷达追踪候鸟的迁飞时发现,有些鸟可以穿过农密的云层,虽然它们那时无法看到陆地和天空,但依然十分准确地沿着路线飞行。这种现象表明,鸟类还有另一种非视觉导航辅助系统。以后,科学家又作了另一实验,将磁棒和铜棒分别缚到一些鸽子身上,然后运往远处,先择在阴天放飞。结果发现,那些绑有铜棒的鸽子,飞行方向正确,安全返家;而那些绑有磁棒的鸽子,竟不知所措,就向四面八方飞散而去。因此认为,鸽子还有另一种生物钟,阴天时按照地磁来导航。
科学家还发现,太阳耀斑会导致飞鸽迷航。1988年6月7日初,太阳附近出现了很大的黑子群,7月1日,太阳上出现了耀斑,持续了90分钟。恰巧这一天,4万只鸽子在法国参加一年一度的“北――南”国际北赛,结果使许多鸽子迷向,未能返航,没有回到鸽房。7月3日,太阳发生相当大的射电噪声,那天放飞的5000只鸽子,仅有285只被找到,许多鸽子死后冲上海岸。这是因为太阳活动增强,地球产生磁暴,地磁场发生变化的结果。
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鸟类长途飞行不迷航,是利用天上的太阳、星晨,地上的地形、地貌和地磁场,还有自身的生物钟、感觉器官来导航,人类或许只了解其中一部分,那还有其他未认识到的呢?
不迷路的企鹅
  在南极大陆,冰层的平均厚度约2000米,人称地球的“冰库”,却生活着一种不会飞的鸟――企鹅。每年冬季,南极的企鹅就出海去,在冰丛附近捕鱼过活。到了春回大地的时候,它们便长途跋涉几百公里,重返故乡的岩岸群居筑巢繁殖地,总是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在冰天雪地的银色世界,在找不到地面目标的地区,企鹅又是怎样迁徒的呢?它们在无特殊地形标志的情况下,怎么能横越陌生的大地而找到通向故乡之路的呢?
1959年,一批美国科学家在库罗萨亚岬的南极企鹅繁殖地,捕捉到5只成年企鹅,待给它们身上作了特殊的标志后,再带到远离筑巢地1900公里以外的被冰雪覆盖的五个不同地方放掉。只见这5只企鹅全部面向北方前行,10个月后,这几只企鹅靠步行、滑行以及退化了的翅膀当浆划行而横贯毫无标志的大陆,又回到了自己的筑巢地。
  美国动物学家埃姆林和柏尼用一系列的试验记录了企鹅神奇的航行本领。他们在远离企鹅故乡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分别将一只只企鹅放入洞穴中,盖上盖子。洞穴周围的地面是平坦的,没有任何特征和标志。他们分别从三个观测塔来观察它们。最初,这只企鹅走出洞穴后不知所措地在地面徘徊着,不一会便将头转向同一方向――北方。当乌云遮住太阳后,企鹅便迷失方向而乱走。黎明时,再把企鹅放在陌生的大地上,它们又全部面对太阳右边的方向,即北方。过12个小时后,南极夏天的太阳虽已转到企鹅的左侧,但企鹅仍朝着北方前进。
  这些试验表明,企鹅体内有一个“指南针”,这个指南针似乎是以远在1.5亿公里之外的太阳作定向的,而同周围外界的情景毫不相干。这样看来,企鹅必须自身装有能调整“太阳指南针”的体内时针,能随时从某一特定时刻的太阳位置来推定哪儿是北方。但是,这一体内时针到底是什么?人们至今还不清楚。
  企鹅究竟为什么全部面向北方而不选择其他方向?又根据怎样一种信息,能在茫无航标的情况下校正路线,准确返回故乡?当前科学界对动物的“指南针”之谜仍无法作出解释。
“死亡之海”飞出白天鹅
  1995年8月,《新疆军垦报》上划出一条百余字的惊人消息:有人在号称“死亡之海”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竟然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天鹅。
  不少人说这绝不可能!因为这种珍禽仅能生长在湖泊或有水草的地方,一离开水就完了。那么,在这热浪灼人的大沙漠里怎么会有白天鹅生息?它们又是怎样生存呢?但这却又是活生生的事实。
1994年6月15日早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四团农场职工刘学平,他赶着马车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捡枯柴,忽然刮起大风,只见大漠上沙浪滔天,遮天蔽日,一片尖利的呼啸声。风停后,他在一个小沙丘旁,意外地发现3只浑身长满绒毛的幼岛。他忽然眼睛一亮,这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天鹅吗?!此时,一只已经死去,另外两只也受重伤,奄奄一息。这位职工发现白天鹅把窝搭在了附近的枯枝堆上,因风过大,窝被刮了下来。当时老天鹅已不知去向。他连忙将两只受伤的小天鹅带回家,请来医生为它们打针、喂药抢救。两天后,这两只小天鹅转危为安。刘学平和家人又买来小鲫鱼等喂养它们。
9月上旬,两只小天鹅已逐渐长大,羽毛丰满,能独立在空中飞翔。刘学平一家就高高兴兴地把它们放归大自然。
  还有,新疆军区某部班长1994年秋天带领5名战士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上执行任务,在返回途中,忽然发现4只长着长颈、羽毛雪白的大鸟从沙漠里飞出。事后才知道,这种鸟就是白天鹅。
   两位记者曾冒险闯入在漠,对“白天鹅事件”进行了追踪采访。一路上,我们在沙漠里又发现了白天鹅的窝巢和粪便等,由此可以推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白天鹅并非个别。
专家们针对这个奇特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意见很不统一,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种分析认为,“死亡之海”的白天鹅来自于“中国的天鹅湖”,即新疆天山南麓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因“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距离天鹅湖不算十分遥远,一个在南,一个在北,相距不过几百公里。最近一二十年来,由于巴音布鲁克这个天鹅湖地区经济开发和交通发展,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白天鹅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于是,首先受到威胁和惊吓的白天鹅便逃到了沙漠。还有,天鹅湖一带新近外来的居民、驻军、工程部队逐年增加,很多人没有当地牧民那种爱护白天鹅的习惯,又没有自然保护的常识,所以见蛋就捡,见巢就毁,见天鹅就追,严重地干扰了白天鹅的生活,导致白天鹅被迫“移民”而误入“死亡之海”。
另一种分析同样觉得是属于误入,因为死亡之海发现的白天鹅毕竟数量不多,不像是大量迁入生息。但他们不认为是来自于巴音布鲁的白天鹅,而是属于南方迁徒时北上返回天鹅湖的白天鹅中的一小部分,原因是它们迷失了方向,无可奈何之下才误入沙漠一带安营扎寨。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意见对,却都有一个相同的问题摆在面前,这就是,“死亡之海”夏季地表气温高达六七十摄氏度,热得能烤熟鸡蛋,溶化蜡烛,又缺乏水源和饵食,娇贵的白天鹅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直至今日还没有人解开其中的奥秘。
群岛集体自杀
  此事发生在印度东部阿萨姆邦边远地区的一个叫贾廷加的小村里。1905年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一村民家的大水牛不见了,一些村民举着火把去帮助寻找失踪的牛,找啊找,大水牛还未找到。突然一大群一大群的岛飞来,像雨点一样莫名其妙地落在火把周围,任凭人们捉、赶、怎么也不飞走。捉来的鸟也不吃东西,不到两天时间,这些鸟就全部死去。
自那以后,这里的村民注意到,每年一定季节的风雨之夜,人们点燃火把时,就会有几百只各种各样的鸟,昏头昏脑地向所有明亮的火源冲去。它们不仅懒得飞走,甚至也懒得啄食投给它们的食物,往往一两天就命归“西天”。开始几年,人们用木材和竹子点火,后来用煤气灯作光源,甚至用电灯了,同样也能招来飞鸟。村民们由于遇到这奇特的现象而感到高兴,他们把这村叫做落鸟村,后来干脆把一年一度的捕鸟活动变成当地人的狂欢节。
这个村白天很少见到鸟,在无云、无雨的夜晚,鸟儿们也难得光顾,其他季切的有雨的晚上,鸟儿也极少,但为什么到一定季节的风雨之夜,就会发生这样的奇迹呢?
这样的怪事惊动了鸟类学家和其他研究生物的科学家,他们纷纷专程赶到了这个村子实地考察。经过考察,他们发现,在风雨之夜里,没有任何光亮的地方,很少有鸟落下,而有光亮的点,平均每个点有20只以上的鸟儿飞来,而且,风雨越大,飞来的鸟儿就越多,都不吃不喝,也不再起飞,直至死去。遗憾的是,除了这种现象重复以外,他们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解开这个谜的钥匙。
  印度动物学家曾把考察结果写信告诉美国和欧洲的50多位著名的鸟类学家,许多科学家对贾廷加村之谜都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列举其他地方类似的现象。
后来,科学家们对这个村子所处的环境、地质地貌进行了仔细研究,经过较长时间的综合调查,似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这个偏僻的贾廷加村,四周被一座1万米长、2000米宽的巴顿山环绕着,像是一个严密封锁的谷地。巴顿山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磁铁矿,使这个谷地磁感特别强。当大群的鸟类飞到贾廷加村上空时,因地心引力和地磁发生瞬间变化的影响,致使鸟类的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于是在黑暗中瞎飞乱撞,后来突然看到村子里火把的光亮,便自然而然地向着光亮飞来。因光亮更接近地面,磁力更加强烈,鸟类体内的神经系统遭到更大程度的破坏,以致使鸟类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和饮食的欲望。这样,势必坐以待毙了。
还有一些人认为,可能是大气电的变化,使鸟晕头转向而发生“自杀”现象。但是,这种观点不能解释为什么这种现象只发生在这个小村附近,而不发生在其他地方。
  1982年,印度林业部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村子一头竖起一座钢塔,在塔上装有高亮度灯泡,希望以此把鸟吸引到塔上来,然后再放掉,以免被村民打死。然而塔的诱惑力很有限,只有少数鸟飞来,大多数鸟仍然飞到村里去。
  因而,迄今为止,贾廷加村的鸟为什么集体自杀?还未找到科学的答案。
  1984年5月4日,湖南省洞口县左楼乡的林目力家,发生了一起鹌鹑集体撞壁自杀的“惨案”。人们闻之惊奇不已。
左楼乡位于湘西雪峰山脉南麓,海拔约600多米。那天上午11点半左右,突然从四面八方飞来一大群鹌鹑,分次分批地径直向林目力家的房屋木壁上死撞,撞死也不回头,不死不罢休,就这样一直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左右,有100多只鹌鹑自杀身亡。
   像这样莫名其妙的“自杀事件”,还不知谁能揭开它的谜。
最小的鸟你知道吗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蜂鸟的种类很多,约有600多种,几乎全部分布于南美和中美。尽管在非洲有许多与南美环境相似的地方,却连一只蜂鸟也没有。蜂鸟中最小的一种产于古巴及潘斯岛,其成年公鸟平均翼展为2.82厘米,体重仅2克,还不如一只大飞蛾。这种鸟体长约5.79厘米,而喙和尾却占了4.06厘米,身子只占1.73厘米。
蜂鸟眼睛很大,嘴细长呈管状,大多弯曲,刚孵出的雏鸟嘴稍短些。其舌头分叉,很发达,象啄木鸟一样。羽毛通常极其鲜艳,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泽,有的还有一对随风飞舞的长尾巴,在阳光下显得绚丽多彩。
最大的鸟你知道吗
  现代鸟类中最大的种类,是产于北非的鸵鸟。它分布于阿特拉斯山的南方,从上塞内加尔等地方,横越苏丹至埃塞俄比亚中部。雄性体重达156.5千克,高达2.74米。鸵鸟的双翅已退化,没有飞翔能力。它是一种胆小的鸟类,具有惊人的视力,喜欢成群活动于旷野上,以灌木和小树的叶子为食。一旦受惊,即飞速奔逃,连哺乳动物中跑得最快的猎豹也难以追上它。
  飞鸟中体重最大的,是非洲东部和南部的柯利鸨,如将这种鸟翼展开,可达2.56米。据报道,在南非射杀的一只雄性柯利鸨,体重达18.1千克。我国产的一种疣鼻天鹅,同样是很大的鸟类,一般体重可达8~10千克,有时能到18千克以上。
最多的鸟你知道吗
  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干旱地区的红嘴“几利鸟”,尽管每年约有十分之一被害鸟控制机杀死。但因斯繁殖量十分可观,现有的总数估计可达到100亿只,可以说,是鸟类中为数最多的一种。
家禽中数目最多的是鸡。鸡的品种现在很多。家鸡的祖先叫原鸡,是产于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一带的一种野生鸡类,在我国云南、广东一带,也有人叫它茶花鸡。这种野生鸡类与家鸡十分相似,但略小,栖息于热带林区,成群活动。乍看起来,和家鸡很难区分。
海鸟中数目最多的是威尔逊海燕。虽然没有统计数字,但可能得以“亿”来计算。这种鸟类主要生活于南极洲海岸沿线和附近的鸟屿,冬天在澳大利亚附近的海上活动。
最早的鸟你知道吗
  早最的鸟类化石,迄今已发现了六个个体,而且保存完好,这些鸟化石,即“始祖鸟”,是世界上最早的鸟,出现于晚侏罗纪,距今1亿多年了。自1861年发现第一个化石标本,至今只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索伦霍苏附近的印板石石灰岩中。当然,这里是一个热带浅水珊瑚礁泻湖,偶然的机会,始祖鸟类跌落在水中,保存为化石。由于这里的石灰质地致密细腻,适于石印用材,因此成为一个采坑。第一个标本在1861年于坑深20米处采到,骨架完全,羽毛秀丽,形象逼真,前翼有爪的残留,尾椎骨很长,嘴内长有牙齿,因此显示了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过渡性质,成为生物进化史的难得实例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好材料。可是始祖鸟的飞行能力很差,大概与现代的鸡、鸭差不多。
飞得最远的鸟你知道吗
  候鸟在迁徒中究竟飞了多远?据说1740年,有人在鸟腿上缚环,然后将它们捕回以研究迁徒现象。有的国家迄今为止已积累了几千份资料。从中人们了解到大部分候鸟都飞得非常远。而其冠军则是北极海鸥,它们要从距北极点仅700公里的地方飞到南极洲,往返行程达4万公里。澳大利亚羊鸟也堪与媲美,它们从塔斯马尼亚附近经日本飞到白令海,再沿美洲西海岸返回,整整绕太平洋一圈。
有些小候鸟的飞行能力也很惊人。如北美洲的黑鹦鹉要从加拿大飞到南美洲,往返行程达16000公里,其中要不着陆地飞越宽3500公里的海面,这段艰难的海上飞行持续86小时!它相当于要求一个人以平均每15秒钟跑完100米的速度不间断地奔跑80小时。
嘴长得最大的鸟你知道吗
  在阿根廷与墨西哥之间的热带森林中,生活着一些鸟。它的外形象我国西双版纳的犀鸟,但嘴的部分要比犀鸟大得多。特别是分布在巴西亚马逊河口一带,有一种体长只有50厘米的鸟,而它的嘴长就有24厘米,嘴宽竟达9厘米,因为这种鸟嘴大得出奇,所以叫它巨嘴鸟。
  巨嘴鸟的嘴这么大,身体这么小,怎么会支撑得住身体呢?其实,巨嘴鸟的嘴长得虽然大,但重量还不到30克。因为它的嘴外面是一层薄而硬的壳,中间贯穿着极纤细、多孔隙的海绵状的骨质组织,里面充满着空气,因此对巨嘴鸟来讲并不沉重。
  巨嘴鸟除了嘴大得出奇以外,嘴的颜色也极为引人注目。嘴的上半部是黄色,略带谈绿,下半部是蔚蓝色,喙尖则是一点殷红。
向鸟学习飞行
  人类研究鸟的羽毛结构和鸟翼,已有很长历史。我国在1900年前,就有人尝试模仿鸟类的飞行。国外有人根据鸟翼的原理试制滑翔机,终于在1903年12月制成第一架由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现代飞机很多地方都借鉴鸟类的特征。除模仿鸟翼外,还模仿鸟骨质硬而多空隙的特点,在机身和机翼内部彩蜂窝夹层结构。飞机升空后,起落架收回到机舱内,以减少飞行的阻力,也是模仿鸟类的习惯。飞机尾部的形状,也是受鸟的尾羽启发而设计的。
  现代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虽然大大超过飞鸟,但其机动性和灵活性仍然远不及鸟类。同时在如何节约并充分利用能量上,人类制造的飞机与鸟类也差得很远。鸟飞行时,每千克体重所消耗的能量,相当于同体重飞机所消耗能量的1/15。有一种叫金(行鸟)的鸟,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连续飞行40个小时,在海上飞3000多千米之后,体重只减少60克。而现代化的喷气机,仅起飞一次,就要消耗几吨航空汽油。所以,人类应该继续虚心地向鸟类学习,进一步研究鸟类的飞行,以改进人类的飞行器。
注:图1展翅翱翔的鸟。
   2这是一架米格27战斗机,其飞行姿式也是从鸟那里学习而来。
鹦鹉  鸽
  也叫鹦哥,羽毛艳丽,有红色的、白色的、绿色的、黄色的。嘴壳像一把钳子,能咬碎坚硬的果壳。脚步有四个趾爪,攀爬时,外侧的一个前趾,可以向后旋转。训练后能模仿人类简单的语音。
            羽毛有白色、灰色、茶褐色等。飞翔力、记忆力和视力都很强,能从几千里外飞回自己的巢。人们常驯养它来传递信件。鸽喜欢成群在天空飞翔,回巢时成对在一起,孵出小鸽后,亲鸽从嗉囊吐出乳糜来喂养刚孵出的小鸽。
银鸥  金(行鸟)
  属大型的鸥类。不但飞行能力强,而且也能游泳,喜欢成群结队在海面上飞翔,以海中鱼类为食,有时也吞食船上抛弃的食物及陆地上的野鼠和昆虫。
金(行鸟)
              雄鸟体长约24厘米。夏季全身羽毛大都呈黑色,因为背上有金黄色斑纹,又叫“金背子”。翅膀又尖又长,飞行能力很强,秋天迁徙飞到很远的地方去越冬。脚步长善走。孵小鸟时,遇到敌人会把翅膀摊开装死,引开敌人,保护小鸟。
猫头鹰  蜂鸟
  种类很多,头上有两簇耳羽的称做耳(号鸟)。眼睛长在脸部的正面,远看很像猫的头。猫头鹰白天睡觉,晚上活动。它的视觉和听觉视极好。能在微弱的光线里发现目标,飞起来没有一点声息,是捕鼠的好手。
  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有的甚至比黄蜂还小。蜂鸟巢只有核桃大,蛋小如豌豆。飞行时能停留在空中,把又细又长像管子的嘴插进花心去吸食花蜜,并吃小昆虫。它吸花蜜时,能传播花粉。
阿苏儿  翠鸟
  又名娇凤。身体长约20厘米,颈部和背脊有黑色的细横条斑纹,因此又叫虎皮鹦鹉。上嘴钩曲。能攀缘和倒挂在树枝上。尾羽狭长,雄的和雌的常成对在一起,外国人称它们为“情鸟”。
         身长约16厘米,嘴壳又直又尖,背部的羽毛翠绿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的巢常筑在岩坡洞穴中。爱吃水中小鱼虾,善于贴着水面飞翔。
大杜鹃  戴胜
  比鸽子小些,羽毛暗灰色。播种季节,它在田野间发出“布谷、布谷”的鸣叫,故称布谷鸟。大杜鹃自己不会做巢,常把蛋产生别的鸟巢时,让别的鸟替它孵化小鸟。大杜鹃最爱吃毛虫,对树木有好处,是著名的森林益鸟。
   羽毛艳丽,头上有羽冠,有时竖起张开,好像一把扇子。嘴细长弯曲,能伸进树木和岩石的缝隙中捕食昆虫。育雏期的戴胜,尾部脂腺能散发出奇臭的分泌物,使敌害不敢靠近。它是著名农业益鸟。
琴鸟  家燕
  翅膀短而圆,不善于飞,常在地面落叶中寻找昆虫、蠕虫吃。雄琴鸟有16根美丽修长的尾羽。外面的一对最宽,顶端是弯曲的。这些羽毛竖起张开时,像一把竖琴。
   通常叫燕子。身体羽毛黑色,喉部红色,腹部白色。翅膀尖长,尾巴像叉。春天从南方成群飞来,衔了湿泥、草根、羽毛,在屋檐或横梁上做巢、产卵孵雏,秋天飞回南方去。爱吃昆虫,是著名的益鸟。
黄鹂  伯劳
  全身羽毛为金黄色,雄鸟的嘴鲜红色,头旁有一道黑斑,翅膀和尾是黑色的。黄鹂经常在绿荫树丛中鸣叫,声音婉转动听。主要吃昆虫,每年消灭大量害虫,是益鸟。
   种类较多,其中棕背伯劳为常见的一种,体长约28厘米,性情凶猛,有像鹰一样带钩的嘴和尖利的爪。主要吃昆虫,也吃老鼠、蛙和小鸟,食量很大。食物吃不完时,挂在窠边的树枝上,慢慢地撕着吃,它能学小鸟叫声,把小鸟引来,然后捕食。
啄木鸟  犀鸟
  嘴又硬又尖,能啄开坚硬的树皮;脚趾能攀住树干;尾羽粗硬,可以支撑住身体。如果发现树干里有蛀虫,就啄开树皮,用长长的舌头把蛀虫钩出来吃掉。啄木鸟是护林的益鸟,人们常称它为“树医生”。
   嘴壳像犀牛的角。以果子、昆虫为食。生殖季节,雌犀鸟在树洞里孵卵育雏,雄犀鸟把洞口封住,只留小孔喂食。几个月后,雌犀鸟才和小犀鸟一起飞出洞来。
极乐鸟  八哥
  像黄鹂那么大,雄极乐鸟有一身艳丽的羽毛。尾羽中央的两根卷曲的羽轴,好像两根蓝色闪光的金属丝。雌鸟的羽毛并不美丽。在夏天有云雾的早晨,极乐鸟常常成群地集体鸣叫、跳跃。
             身体长约24厘米,全身黑色,翅膀上有白斑,飞行张开翅膀呈八字形,故名八哥。它常常停在牛背上,啄食牛身上的虻、蝇和虱等昆虫,有时会尾随在耕牛的身后,吃泥土中的虫子。八哥善于鸣叫,经训练能模仿人类简单的语音。
园丁鸟  画眉
  比鸽子小些,繁殖时期,雄鸟在空地上衔细枝搭成拱形的窠,再衔些鲜花、碎玻璃、彩色贝壳、鹦鹉的羽毛等,把窠前空地装饰成美丽的“花园”。同时边跳跃边发出好听的鸣叫声,招引雌鸟来。所以叫它园丁鸟。
  羽毛以褐色为主,眼圈白色并向后延伸,好像长长的眉毛。画眉的鸣叫声婉转好听,而且能模仿其它的鸟的叫声。通常在灌木丛中穿插飞行,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有时也吃植物。
喜鹊  乌鸦
  背部羽毛黑色,并带有蓝绿色的光泽。肩上和腹部羽毛白色。尾羽较长,停栖在树枝上时,常常上下翘动。喜鹊主要吃害虫,也吃植物的种子。鸣叫的声音单调,但人们很喜欢它的叫声,认为是吉利的象征。
  全身羽毛黑色。春夏季节,雌雄乌鸦在树上筑成像碗似的窠,在窠里生蛋孵小乌鸦。一棵树上往往有十几对乌鸦做窠。冬季,成百上千只聚集在一起,又飞又叫,叫声难听。主要吃有害昆虫,有时也吃种子和幼苗。
吐绶鸡  丹顶鹤
  头颈没有羽毛,裸露的皮肤上生有小瘤。喉下有肉垂。雄鸡的肉垂为火红色,因此又叫火鸡,翅膀可垂到地面,尾巴竖起时状如扇子。常常在原地踏步、旋转,因此也叫七面鸟。
            又叫仙鹤,是春秋两季要迁徙的候鸟,栖息在沼泽和芦苇滩上,全身羽毛白色,头顶露出红色的皮肤,翅膀羽毛尖梢黑色,覆在背上。丹顶鹤的嘴、颈、腿都很长,姿态优美。鸣叫声响亮。
缝叶莺  黄雀
  很活泼,常常不停地跳来跳去,在树上树下找食。它会挑选一二片大叶子,以植物纤维或棕丝等做线,用自己的长嘴当针,再靠脚来帮忙,把大叶子缝成像口袋似的窠,垫上枯草、绒羽和苔藓等,在里面生蛋孵小鸟。
  也叫芦花黄雀。身体长约12厘米。雄黄雀羽毛浅黄绿色,嘴圆锥形,粗而短,吃松杉种子、幼芽和昆虫。常在松树顶上筑巢,巢似杯状。鸣叫声婉转动听,是人们喜爱的笼鸟之一。
白头翁  大山雀
  又叫白头鹎,头顶黑色,眉及头后的枕羽为白色。年岁越长,白斑越白,所以称它为白头翁。白头翁喜欢结群,常常成群结队在田野上和树林中找昆虫、草籽和浆果吃,是益鸟。
  身体比麻雀小些,头黑,面部有大白斑,又叫白脸山雀。因为鸣叫的声音“(口子)黑(口子)黑”,又称它“(口子)(口子)黑”。经常在果树、松林、阔叶林或灌木丛中间活动,一边飞一边捕虫。是保护树木的益鸟。
织布鸟  麻雀
  外形像麻雀。繁殖时期,雄鸟和雌鸟先选定一根合适的树枝,再像织布一样把软草一根根编上去。雌鸟在里面,雄鸟在外面,互相配合,织成一个好像瓶子那样的窝,然后在窠里生蛋、孵小鸟。
  又叫家雀,全身灰褐色,羽毛上有斑点,常在屋檐下或墙洞、树洞里做巢。以谷粒和杂草种子为食。哺育小鸟时也捕捉害虫。15天后,小鸟就能自己出巢找食。
(辟鸟)踢  大鸨
(辟鸟)踢
  种类很多,形状像鸭,栖息湖泊、池塘边草丛中,筑的巢漂浮在水面上。(辟鸟)踢游水和潜水的能力都强。潜水时,水面只露出嘴尖和眼睛,好像甲鱼游水。遇到敌害,它能用翅膀挟着幼雏,潜水而逃。
  也叫地(甫鸟)。身长可达1米,样子像大雁。常群栖草原地带,腿很长,不善飞行,善跑,鸣管退化,几乎是个哑巴。大鸨以吃野草为主,也吃甲虫、蝗虫等。
温文尔雅的企鹅
  企鹅的品种很多,如阿德里企鹅、皇帝企鹅等,不论那一种企鹅,它们总是向着四季常新的燕尾服,走路时摇摇摆摆,一幅风度翩翩的模样,它们的一举一动,总是让人看不够。可是,在它们很斯文的背后,却有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事情。
  我们先来看看阿德里企鹅,这种号称“偷窃成性的‘正人君子’”们喜欢群集繁殖。这们会找一片比较安全的营巢地筑巢,各巢间靠得很近,建巢时企鹅夫妇的分工很明确,雌个鹅负责建巢和护巢,雄的供应食物与建筑材料――小圆石。小圆石作为它们特殊的建筑材料,随着企鹅群的不断集中而越来越少,甚至供不应求。这时候,这些温文尔雅的企鹅就人批起坏主意,去偷“邻居”的小圆石,
它们先是若无其事地靠近邻居的巢,等邻居疏乎大意时,便闪电般的用嘴衔起一块小圆石慌忙放到自己的巢内,然后装出一幅“正人君子”的样子――目不斜视。专心守在自己的家里。在偷窃时,若被邻居发现,它便会像触电一样,立刻缩回脖子,然后装出像在欣赏什么似的,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地方,那样子令人可气又可笑。更怪的是,它们一旦有了“偷”的念头就很难打消,因此,在偷不到时就抢,抢一块便跑,这时候,免不了一声风波,它们互相追逐,竞相捉拿小偷,倾刻间所有的企鹅都会放上平日绅士的架子,开始相互偷窃小圆石,有的发现自己的小圆石被偷走后,还会大打出手,互相啄咬起来,整个营巢地乱成一片,久久不能平息。
  还有一种皇帝企鹅更会装洋相,它们在孵化幼鸟时,都是由雄鸟担此重任。但是,并不是所有雄企鹅都能得到蛋孵,那些没有蛋孵的雄鸟很不甘心自己做不成父亲,便会拿一块石头或冰块放在自己腹下的皮囊中,慢悠悠的,装成孵卵的样子,使人们无法辩认出真假父亲。它们不论是走路、还是跳跃、总是很小心,万一不注意,蛋滚落到地上,就会被早在一旁窥视而不见假孵卵者、飞快地扔掉假蛋而将真蛋抢孵起来,一眨眼的工夫,它又昂首挺胸地站在那儿,好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这边那不幸的“父亲”实在找不到自己的蛋,只好垂头丧气地捡起一块石头放进自己的皮囊中。
  看看,它们多有意思!
白鹤放牧羊群报答主人救治恩
  前苏联的赫拉普科沃村有一位牧羊人,一天救了一只翅膀受伤的白鹤,带回家给它治好了伤,并精心喂养它,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若拉”。牧人每天放牧羊群也带着它,形影不离,它帮主人放羊。后来,它就能单独放牧羊群了。如有羊企图离群,它会立即张开双翅将赶回群内,因而没有走失一只羊。晚上又把羊群赶回住地。
鹦鹉机智救主荣获金牌奖赏
  美国麻省有一个叫阿高的人养了一只蓝色鹦鹉,起名叫艾略特。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艾略特主人阿高家中煤气炉发生故障,泄漏出大量的有毒气体。这时阿高一家都已熟睡,悲剧随时都会发生。
  在这危急时刻,艾略特放开喉咙,发出鬼一般的叫声,惊醒了阿高。阿高心知有异,连忙下楼去看究竟。忽然,阿高闻到一段难闻的气味,他庆幸艾略特的警觉,使他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煤气爆炸,一家人不致在熟睡中死去。
  艾略特的机智英勇行为,受到麻省有关机构的奖赏,并颁发它一个好市民金牌。
  我国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公园附近的铁路39宿舍马明鉴家曾经出现了一件有趣的事。
  1986年6月1日,老马的三女儿把一只虎皮鹦鹉送给老人喂养。三天后,屋内飞进一只鸟,翠蓝的背,长长的嘴,粉白肚皮,见人不惊不飞。马家起初并没有当回事,就把它放进笼子喂养起来。不料,11月又飞来一只翡翠,一只柳叶。以后不断有鸟飞来。10月8日是老马的60大寿,全家正在为老人祝寿时,呼啦飞来一群鸟。说来也凑巧,这天飞来的鸟正好100只,光是鸟还不算,还来了一只刺猬,四只窜来窜去的松鼠,两只毛茸茸的荷兰猪,从始至终,共飞来各种鸟类150多只,跑来小动物七只,邻居说:“百鸟祝寿,福星高照”。这些鸟,其中一部分来送给了幼儿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痒这首歌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