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功臣在监狱快要被被砍头时唱的一首歌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监狱离你很远,也很近
[南国狱警手记] 1月9日和19日,南国狱警分别发了二篇博文《监狱离你有多远?》,因“题材好,很受教育”(网友语),也如网友所说:“文章很好,很有教育警示意义”,而广受网友关注和热评。其中,南国狱警谈到与朋友相聚,聚会的人基本上是来自行政机关的朋友。大家相聚一起,无非说到又有谁提拨了、谁又有想法了等等。但有一个朋友感叹道:现在的领导干部结局不外乎有三种去向:要么是人大,要么是政协,要么是监狱。最近,南国狱警又读到梅丛阁先生的佳作《监狱离你很远,也很近》,很有哲理阐述了监狱离你很远,也很近。正如文中所说:监狱是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的。不犯罪,一辈子就进不了监狱;但冥冥之中,人似乎都有进入牢狱的可能。为此,特转载这篇文章,供研究学习参考。在此,特此感谢梅丛阁先生。当然,敬请你的关注和评论。
监狱离你很远,也很近
监狱是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的。
&这句话有点损,不中听,却不无道理。
我想起美国美国20世纪初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名篇《警察与赞美诗》的主人公索比。一个流浪汉在严寒的冬天,饥寒交迫,无处容身,他一心想进监狱换取三个月的食宿,几次三番为非作歹,警察却视而不见,不予理会。等他在一条僻静的路边听到教堂里传出的赞美诗的音乐,并受到感染,决心弃旧图新自食其力时,警察却无缘无故地逮捕了他。
&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行。人生是一出戏,许多事情在巧合中孕育着必然。索比是一个悲剧,看似一个笑话,却包含着苦涩和无奈。这种“索比现象”是穷人迫不得以而所为,为了温饱不惜毁掉自己的名声,囚饭也是饭,囚房也是房,囚衣也是衣,一切为了满足人生最基本的需求而已。当一个人为了生计,不顾廉耻和尊严的时候,随时都可以迈进监狱的大门。不管美国多么富有,也避免不了索比的问题,不管索比是有意识犯罪,还是被动性犯罪,有一个事实必须承认,监狱离你很近。
&监狱是可怕的。事实上,旧监狱的残酷和煞气,令人毛骨悚然。一听到监狱二字就令人想到阴暗潮湿的牢房,发霉的饭团,暴戾的狱警,特别是残无人道的刑罚,令人生不如死。在传统文化中还有另一所监狱,便是地狱,或者说阴间地府,面目狰狞的小鬼,恐怖的阎王,上刀山、下油锅、大卸八块,石碾碾尸,好不可怕呀!
这些文化的传播,客观上起到了震慑作用,人必须学好、行善,不能做坏事,更不能犯罪,否则便有牢狱之灾,更为可怕的是,死后还要在阴间遭受惩罚,被凌辱和折磨。因此,从小便对监狱产生恐惧感,从小便有远离监狱戒备心。
从这层意义上讲,监狱代表着国家暴力,同时又是一个警示符号,尽管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却相当刺眼,那高耸的四面墙和电网、枪刺,高调地宣称这里囚禁的是社会的另类,这里是一个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法定时空,要不,你进来试试!
被囚禁在这里的人,表面上比较老实,心里却在说,这鬼地方,这破地方。恨不得一脚把高墙踹碎,一抬腿迈出去,这一辈了有谁会想到与监狱结缘。
类似索比的人是有的,有时会看到报道说,某人为了治病故意抢劫犯罪,到监狱享受免费的的治疗,也有人为了躲避家庭暴力或他人追杀而犯罪入狱的。我所在的监狱,一个快释放的罪犯越狱了,被抓后要求加重刑期,他说自己无依无靠,回家没法过下去。这荒唐的事情毕竟是少数,因为被剥夺的痛苦,被囚禁的无奈,是何等的煎熬。
&说监狱离你很远,是句实话。不犯罪,就进不了监狱。
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一个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一日早朝,问群臣:“何人最快活?”文武百官中有说“当官最快活”的,有说“有钱最快活”的,有说“有福最快活”的……朱元璋听后一言不发。这时,一位大臣说:“启禀皇上,臣以为,畏法度者最快活。”闻听此言,朱皇帝龙颜大悦,赞赏有加。
时刻将法度置于心中的人,不仅是幸福的,必将远离牢狱。
&说到监狱离你很近,也是句实话。无数的事实证明,冥冥之中,人都有进入牢狱的可能。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会产生犯罪,人类的一切存在形态也会产生犯罪。社会精英会犯罪,低贱者会犯罪,才子佳人会犯罪,愚钝之人会犯罪,国王总统会成为阶下囚,平头百姓更会被推上被告席。有明明白白犯罪的,也有糊里糊涂犯罪的。有为犯罪而犯罪的,也有因做好事犯罪的。有故意的挑衅法律的,也有压根就不想犯罪而犯罪的。自古以来,监狱什么样的人没有关过?
世界上最牛的人是谁?是皇帝!九五之尊,金口玉言,天之骄子,谁都作梦想当皇帝。既然人人都想当皇帝,所以皇位便有随时被人取代之危险。世界上最牛的人也是最容易进监狱的人。细看有历史,凡是以暴力更新的王朝,旧主们不是被杀,就是坐监。有意思的是,当年掌握法度的皇帝,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说关谁就关谁,说杀谁就杀谁,说谁有罪谁就有罪。在被推翻后,却又成了囚犯。今天是天王老子,一夜之间变成囚犯,从权力狂欢中跌入人生的最低谷,这种转换虽说残酷了点,请君入瓮的事情历史上不为鲜见。残酷的政治斗争,权力斗争,兴起腥风血雨,你杀我,我杀你,甚至夫妻间、父子间、母子间、兄弟间,兵戎相见,杀戒大开,完全没有丁点的亲情。不说被杀的,历史上在皇家的监狱里都关着皇亲国戚真是不少。
商纣王发明了国家监狱,囚禁了周文王。吕后发明了女子监狱,囚禁了刘邦的爱妃戚夫人。秦始皇嬴政,在闻之自己的母亲赵后和外人通奸后将其锁在宫中,永不出门。清朝的光绪也计划将慈禧软禁在颐和园,可惜失败了,自己反到被软禁在圆明园。汉代的那个叫刘病的,是在监狱长大的,后来做了皇帝。最可怜的是,宋徽、钦二帝,被人掳去,在北国坐井观天,受尽折磨与凌辱。大名鼎鼎的拿破伦,在滑铁卢之后,二次退位,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6年之久,失去自由,郁闷而死。屈指算算,多少年来皇帝和国家元首坐监狱的比例,是远大于平民百姓的。
&有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样,随时有杀身之祸或有牢狱之忧。君王的嘴巴就是法律,随意说出的话关系一个大臣的生死,即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脱不得祸端。古语说,“商不亡道,官不获狱”是人生最大的运气,意思是经商的别死在道路上,当官的别去坐牢,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古代经商路途险恶,宦海沉浮,身不由己。
江山易改,监狱的本性难移。同样一座监狱,多易其主,不同的统治者体现了同一意志,监狱是统治者的暴力工具,谁侵犯统治者的利益,谁敢于挑战统治者所订的条条框框,谁就有可能被送进监狱。过去是如此,现代社会也是如此,以后也是这样。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在监狱里坐了27年。利比亚原总统卡扎菲,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主,在被反对派打倒后,反对派组成的政府很快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国际刑事警察组织卡扎菲发出“红色通报”,在188个成员国间通缉抓捕。这种结局,卡扎菲做梦也不会想到。最后的下场是身负重伤,被俘后死亡。韩国民主化后选举产生的全部四位总统都不可避免的前“腐”后继无一幸免。我国台湾的所谓总统陈水扁,也因经济问题被关进监狱。乌克兰的美女总理季莫申科,因在乌俄两国天然气供应协议中滥用职权被判处7年监禁。法院并要求季莫申科偿还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在交易案中近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其实,权力越大,获取利益的机会越大,犯罪的机率也就越大。权力越大,造成的犯罪危害越大,进监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权力越大,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胆子越大,自毁前程的机会也就越大。权力越大,意味着责任越大,承担法律后果风险也就越大。这是自古以来再三证明的铁定道理,人家和坤,因为位高权重,贪污受贿,富可敌国。三国时一个叫马谡的人,领受先锋官之职,镇守街亭时,骄傲轻敌。不听别人的建议,结果因为部队驻扎在了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被人围困断粮断水,全军溃败,被诸葛亮挥泪砍头。
&越有权越要“慎用”。权力用对了方向,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说明当权者忠实地履行了职责。权力用错了方向,当权者首先是以自我为目的,视权力为资本,乱用滥用职权的现象也在所难免了。打开现代贪官的卷宗,哪一个都是握有特权,大笔一挥巨额资金说落谁家就是谁家,舌头一卷说网开一面就是一面,为了所谓的政绩劳民伤财,为了权威瞎指挥,带来巨大损失,为了面子和享受,大肆挥霍公款。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平安无事,用不好,监狱的大门敞开等着你。
&有个笑话说,几个官员在研究一个议题,是给学校拨款,还是给监狱拨款,在争论不休时,一个官员问“你们想一想,咱们这些人是有可能进学校,还有可能进监狱?”大伙觉得这话问得有道理,一致同意给监狱拨款。说是个笑话,其实也笑不起来,因为这几个人在心里已经藏着“鬼”了。据说,有的官员在家供神,不供菩萨,不供佛祖,专供狱神,是不是等进了监狱时请狱神保佑,不言而喻。
现代社会对法纪责任的追究是严厉的。当年,关云长大意失了荆州,尽管是大意,也酿成严重后果,荆州一失,刘备政权全线陷入被动,主观上关云长没有故意,客观上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不管关云长如何义气,如何神威,功劳如何大,他的错误甚至罪过是脱不掉的,甚至远大于马谡。按今天的说法,关云长要承担“渎职”的罪名,检察官肯定要对他提起公诉。当人们把关老爷当做神来供奉,求他保佑时,殊不知,他也是个职务犯罪的人。在法制社会中,只要发生了责任事故,就必须有人出来买单,无论成本多高。有些领导干部和企业主在睡了一宿觉后,第二天早上,便成了罪犯,原因是他的责任没有尽到,失职渎职酿成大祸。高楼起火、列车脱轨、工厂爆炸、桥梁瘫塌,顺藤摸瓜,责任追究,论过行罚,法定的规矩,谁也不例外。我的一位同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二监狱的监狱长张和平,因为监狱发生了四名罪犯杀害狱警强行越狱案件,法院认定张未尽到监狱长监督落实的职责,管理流于形式,犯玩忽职守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负责监狱管理的人,又回到监狱服刑,这不是玩笑。发生一次责任事故,要处理一大串责任人,看似冤枉,实则法制社会文明之举。
有人提出“权力犯罪”的论点,指出这种犯罪的发生既与权力本身具有的强制性、辐射性、工具性、限定性等特点有内在的联系,又与权力运作过程中主体的牟利性、客体的顺受性及行使的隐蔽性密切相关。必须承认,“权力”产生“犯罪”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宿命。
&有人说,我有钱就能“摆平”一切,打通关节,免去刑事处罚。这种现象是古往今来客观存在的。有了钱可以去腐蚀相关人员,也可以让人顶罪,暂时躲避过去。但这些人的狂妄和藐视法律的本质,有恃无恐,为所欲为,又令他们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自食其果,面对更严厉的法律制裁。
禹作敏,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原党支部书记,一手把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改造成盛极一时的中国“首富村”。后因犯窝藏罪、妨害公务罪、行贿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1999年10月去世,结束了自己“改革风云人物”的一生。禹作敏的悲剧昭示着这样的道理,“善以善待,恶以恶待”,不怕今日闹得欢,就怕日后拉清单。
说实在的,从地狱到天堂很难,几乎不可能。从奴隶到将军很难,世间少见。如果从天堂到地狱却也简单,举手投足之间,实现转换。从将军到奴隶,也很简单,旦夕可见分晓。法律这东西是位绅士,你不犯它,它不会犯你。监狱尽管形象暴力,甚至令人不自在,但监狱绅士风度犹在,它不会轻易招惹任何人。话又说回来,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等你来犯,建设监狱的目的,也是等你来住。
&犯罪是相对的。因为法律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文化特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场境,法律对犯罪的界定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行为,是否犯罪的推定完全相反的。男女的通奸行为,在封建社会是大逆不道的,不仅是法律,就连家法、族规也不容许,被捉的男女大都受尽酷刑而死。今天,对这种行为从刑法上也找不到罪名了,只从《婚姻法》等等法律法规中找寻依据了。一夫多妻制,在旧时代和某些国家、地区是可行的,而在我国严格禁止的,否则是要以重婚罪来审判的。当年,好汉武松打死一只老虎,成了英雄,被歌颂了多少年,现在要是打死一只老虎,肯定要吃官司。在美国,州与州之间的法律规定差异很大,同样的行为,州法院的认定标准不一。就拿婚内的强制性行为来说,有的州视为配偶间的正常行为,有的州则规定为是强奸行为。在过去偷一辆自行车,就可能是被判有罪,而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偷辆汽车才会定罪。
著名音乐人、导演高晓松,创作的《同桌的你》,脍炙人口,深受欢迎。2011年5月,高晓松因酒后驾驶,造成四车追尾。导致因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六个月,罚款四千元。在5月1日前,酒驾尚未入罪,即便是你喝得天旋地转,一塌糊涂,也构不成犯罪。当高晓松5月1日以后再酒驾,谁也救不了他了。他只得哼着《同桌的你》,在监狱里待上六个月了。
同样是杀人,杀人者的身份和动机、目的不同,获得的评价不同,归宿也不同。比如,战争,双方是以杀人为对抗形式的。杀人多的,这边是英雄,那边就是罪犯,这边授勋,那边砍头。自古以来,“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军事家的荣誉二字,要用血写的,受勋台是用多少无辜的生命构建。秦朝能征善战的军事天才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一生也没打过一次败仗。他曾命令众将士一夜之间屠杀了45万俘虏。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杀死的就占二分之一。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杀人最多的,就是白起。他究竟是威武的英豪?还是杀人的魔王?要看你站的立场和角度了。
袁崇焕,战功卓著,是明朝大功臣,但在崇祯皇帝中了人家的反间计后,将其逮捕定罪。最后以凌迟处死,据说是剐了3543刀,当时京城的人们群情激昂,以为他真的是卖国贼,都以亲口啖其肉为快。当历史还原事实后,袁又被尊为英雄,那些吃人肉的主,一定会悔得吐出五脏六腑。
&抗日战争胜利后,军事法庭审判了日本战犯,依法判处他们的刑罚。但在日本的靖国神社,一些罪恶累累、恶贯满盈的战犯,仍然在那里接受着祭拜。多年来,贪官外逃现象十分棘手,由于政见和法律制度的不同,某些国家和地区客观上为他们提供了“避风港”,导致一些人逍遥法外。
&法律就是这样,谁制定了它,它就为谁服务。如果不问政治,不问战争的话,就刑事犯罪而言,全世界的观点是一致的,联合国有个刑事警察组织,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其重要的职能是协助成员国侦查犯罪、缉捕罪犯。
&犯罪又是绝对的。“法无禁止即可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不准”的事情,可以为之。但法律规定“不准”的事情,超越底线就会犯罪。我们常说,“法律是无情的”,“法律不相信眼泪”。因为法律是以事实说话的,而这事实便是行为人引起或造成的后果。“后果很严重”,法律自惩之。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不管你知道法律规定,还是不知道法律规定。
老狱警在给罪犯讲课时,说得很通俗。他说,什么是犯罪呢?不该拿的东西你拿了,不是你的东西,你拿回家了。不该用的东西你用了,不该行使的权力你行使了。公家的东西放在大街上,大家共享,结果你拿回家了。放在人家口袋的钱,你非要放在自己口袋。给你一把刀子,杀鸡宰羊可以,杀人就不行了。犯罪取决于你的行为强度,特别是后果,有时候,一时糊涂,连自己都没想到,如果触犯了法律,只能自食其果。对此,刑法中就有过失罪的规定。
有一个罪犯是个足球迷。一次,主队输球后,许多球迷因为不服气,围攻了客队“大巴”。当警察干预时,球迷与警察发生了冲突。激情之下,他喊了一声,“砸他妈的车”,并带头砸车,之后不过瘾,又砸了一些其它的无关车辆。被捕后,他说“后悔的肠胃都青了”。心爱的球队输得很惨,一肚子委屈和怒火,在当时的情形下,不自觉地发作出来,没有控制好情绪。从兴冲冲地去看球,到被戴上手铐,不到两个小时,他过“山车般”地中的跌入人生的低谷。
&&&有时候,自以为不关自己的事,依法追究起来,却被罩入了法网。2009年,温州一名出租车司机李文凯,在搭载一名少女和同村堂兄时,其堂兄对该名女子进行强暴。在整个过程中,司机仅劝阻了几句,并未停车也未报警。几个月后强奸犯落网,以强奸罪获刑7年6个月。李文凯因协助犯罪被诉强奸罪。
李文凯冤枉?他喊过冤,也有人也犯疑惑。法官的判决便是最好的解释。主观上他没有动机和行为,客观上,已经为犯罪者提供了条件,袖手旁观,冷酷无情,助纣为虐,依法判决顺应民心天意。
有一个罪犯与人打赌开玩笑,在盛满水的汽油筒内,钻入头比憋气,在他憋完气后,同伴赖账说不玩了。他不依不饶,硬是按住同伴的头憋气,结果将同伴活活地憋死。一个玩笑,一条生命,代价也忒大了。
我曾管教过一个罪犯,一直不认罪。他认为,在几个同伙去抢劫时,只是在酒醉状态下去的,自己始终没有动手,也没有说话,因此获罪不合理。尽管我给他讲过许多道理,合理和合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律是强势的,强势得令人没有话说,不管你当时是如何想的,只要因为你的存在而使犯罪得逞,就会构成犯罪。但他一直是“一根筋”,听不进去。
&其实,在监狱里这种人何止他一个。在主观上并没有犯罪的企图,客观上形成了犯罪事实,你便是“死牛蹄子”般的不认罪,也无济于是,改变不了法官的态度。有的人抓住小偷,百般折磨,游街示众,甚至脱掉人家的衣服。有的人发现行窃者正沿自家的落水管向上爬,便用开水浇其头,导致行窃者坠楼身亡。有的人生情残暴,虐待打骂家人等等。都是在主动申请监狱的入场券,都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人驾车闯红灯,被交警抓住。交警训斥他,你难道没看见红灯,他回答说,我看见红灯了,但没看见你。他明知闯红灯是违犯交通法规的,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闯了红灯。这是人的普遍心态,在个人利益面前,当没有强力的监督时,都有一种心理惯性,或许就能得到便宜。只要人有这样的心态,违规违法甚至犯罪的事件便很难杜绝。&&&&&&&&&&&&&&&&&&&&&&&&&&
大家常说,“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人这一辈子,柴米油盐,喜怒哀乐,衣食住行,龙门也要跳,狗洞也要钻,春风得意,丧魂落魄,发财享福,破财倒霉,金榜题名,名落孙山,洞房花烛,妻离子散,不管你的生存状态如何,有一个地方你是万万去不得的,那个地方就是监狱。人们见面时,有一句客套话,“抽空到我们那里去”。而每当这句话到我嘴边时,总是顾忌人家听了不舒服,这辈子还是离监狱越远越好。
&人类追求着文明,也制造着犯罪。法人可以犯罪,是因为他们会被利欲熏黑了心。战争产生犯罪,是因为胜者王候败者寇。权力产生犯罪,是因为权力可以出卖。贫穷产生犯罪,因为穷人也要吃饭。文化产生犯罪,是因为犯罪产生文化,文化又助长了犯罪。经济产生犯罪,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犯罪空间。政治产生犯罪,因为政治伴随着暴力,一个阶级任何新的解放,必然是另一个阶级的新的压迫。人的优点会产生犯罪,是因为优点会令人产生傲气。人的弱点会产生犯罪,是因为人都是可能会大意、轻信、自私、懒惰、暴躁。人活着,就会产生犯罪,因为人知道为什么活着。
尼采曾说过,“当你看向深渊够久时,深渊也会回看向你。”我们每个人都站在深渊的边缘,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是成熟的人生。
我又想起孔子的话,“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知之知辟也”。意思是人人都说知道,但他们都象禽兽那样落入网罟木笼陷阱之中,而不知道躲避。
&大家知道,法律不是儿戏,监狱是要关押人的。为何,总是有人挑战法律,锒铛入狱呢?
这绝对是个问题!
★&&&
★&&&&&
★&&&&&&&
看对联&&说攻心&&&&&(4)
我的更多文章:
( 07:31:15)( 08:23:43)( 06:16:10)( 07:46:55)( 08:05:10)( 07:20:35)( 06:16:48)( 07:01:33)( 07:29:13)( 08:01:3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朱元璋残忍戏耍死刑犯:赐解毒药后第二天砍头
本文摘自《大开眼界:明朝性情》 作者: 路卫兵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洪武年间,锦衣卫里有个叫王宗的厨师,因犯了错怕被杀头,于是托家里人向医生王允坚买了一
来 自 西 陆 军 事 本文摘自《大开眼界:明朝性情》 作者: 路卫兵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洪武年间,锦衣卫里有个叫王宗的厨师,因犯了错怕被杀头,于是托家里人向医生王允坚买了一包毒药,想自我了断。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下令逮捕了王允坚,并让他把卖出去的这包毒药当场吞下。王允坚手拿毒药,吓得面无血色,哆哆嗦嗦不敢吞服,最后在武士的催逼呵斥下,王允坚才不得已把毒药吃了下去。之后,朱元璋开始慢条斯理地问他,这毒药是怎么配制的?吃下去之后多长时间会死?如果你中毒死了还有什么留恋?等等问题,王允坚一一作了回答。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又问:&这毒药有没有办法消解?&王允坚说:&用凉水、生豆汁、熟豆清掺合在一起服下,可以解毒,如果用&粪清插凉水&,则解毒更快。&于是朱元璋叫人取来凉水半碗,粪清少许,在旁边等待。不一刻,王允坚开始出现中毒症状,眼神四顾,烦躁不安,两手不住地在身上搔来搔去,朱元璋见状,又开始喋喋不休地询问中毒的感觉,以及多长时间之内可解毒,过了多长时间就不可解了等问题,直至看到王允坚脸色发青、奄奄一息了,这才叫人给他灌下解毒的粪清和凉水。王允坚受尽折磨,痛苦不堪,最后总算侥幸活了过来。王允坚走了趟鬼门关,以为躲过了此劫,没想到第二天,朱元璋却又下令将王允坚处以斩立决,并枭首示众,原来之前只不过是为了看看毒药的效力。
标签:王允坚熟豆朱元璋
本栏目最新文章
圣诞节(Christmas或Cristo Messa ),译名为“基督弥撒...
热门关键词方舟子《国子的监狱》一文抄袭吴晗《朱元璋传》 (9610 查看)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帖。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元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