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 电视剧三眼花铃是几品官

近日,重看了次《康熙王朝》,随后逛逛百度康熙王朝吧时发现有不少看官咒骂李光地。有点看不下去,遂发表愚见为光地鸣不平!我们不去考证其历史原型,就谈谈光地在剧中的形象!   
李光地原为布衣,因容妃南巡时,聚集沿海众孤儿拦驾上万民书陈迁界禁海之弊及官吏之贪腐及不作为而被康熙所知!容妃南巡完毕抵京后向康熙详述了南巡所见原禁海区百姓迁徙后生活的艰难及吏治的腐败,并建议康熙起用李光地!思虑后,康熙决定采纳容妃建议,用李光地整肃迁界禁海中的不法官吏!   
光地志在鸿儒,本不愿做官!无奈皇帝严旨,地方官只得将光地绑缚至京!在蓝琪儿的软磨硬施下以及康熙晓以大义后,为百姓民生计,光地终决心走出书房入仕为官并领命整肃迁界禁海中的腐败及遗留问题并发展生产,安定民生。   
光地为官后即因在收复台湾一役中功勋卓著,不久即获重用。此时,党争尚处于初期,党争之祸尚未完全显现! 明珠,索额图都在尽力安插培植自己的党羽,并极力拉拢李光地等重臣到自己的阵营来!光地深知两边均非善类,也无心加入党争,他想保持中立,那样只会得罪双方,自己也不见得有好果子吃!起初,他去找苏麻拉姑希望能通过她让开康熙了解自己的苦衷与无奈,被拒!最后,只得寄希望于直陈康熙。不过他的算盘落空了。当时,党争尚未构成大患,又适逢康熙亲征噶尔丹,为了维稳,从大局出发,康熙只得暂时牺牲李光地个人利益。至此,光地身陷囹圄!   
直陈佞臣之过,忠臣却下狱,这叫什么事。各位看官,这发生在你身上,你作何感想!冤不冤呐?!至少,李光地觉得冤!   
康熙不愧为圣君,康熙知光地的拳拳之心,为防党人乘自己西征离京之机报复迫害光地顺便消磨下他那身傲气,故令光地戴罪随行顺便!无奈,虎落平阳被犬欺,一路上光地受尽羞辱!   
后,光地重获重用。明珠,索额图结党营私,误国篡政及因两党构陷而身陷囹圄带来的的苦难与羞辱让他啊对两大权臣及其势力集团的痛恨达到了极端,并暗自立誓不扳倒索额图和明珠两大权臣誓不罢休!从后来光地和苏麻的谈话中可知,这种想法于私亦于公!   
说李光地阴险,用心狠毒,我赞同。权臣玩弄权术靠无非是对上级极尽阿谀奉承谄媚之能事,对心腹大加庇护,擢升以培植自己的势力,对异己挟私报复!光地之前就吃了大亏,这次他学聪明了,要斗跨权臣就得向权臣学习权谋之术!但,光地不是个彻底的阴险小人,至少这个所谓的阴险小人并非纯粹顾及个人私利!我认为,光地做事还算光明磊落:从他向苏麻直言自己将要“学习权谋之术以扳倒明珠和索额图”可见其磊落的一面;向明珠表示“在下将向明相学习权谋之术”足见其耿直性情,当然或许还有几分挑战的意味;而在明珠60大寿上公开宣读弹劾明珠疏亦可见其磊落之处,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过火也太不近人情!   
实话实说,张廷玉我也喜欢,廷玉为官之道和最初的光地如出一辙,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中庸之道 」。 “枪打出头鸟”,我们这个古老国度里,出风头的人,即使很有才能也不怎么受待见,反而更易成为众矢之,规矩听话的人即使无所建树也挺受欢迎!   
但有人喜欢拿李光地和后来的张廷玉相比,用廷玉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来反衬光地的唯唯诺诺,甚至虚伪阴险!这我就不敢苟同了。我认为,二者为官之道与两人入仕时政局不同有很大关系!   
同李光地类似,张廷玉也是康熙看重的青年才俊,也是被明珠索尔图列为重点拉拢的对象,但时局已大不一样:康熙西征病危期间,皇太子胤礽的势力集团中竟有人制好龙袍,准备迎接太子登极大宝,索相同期密调直隶三营铁骑进京准备应变;西征期间,上书房形同虚设,政令均出自索相府;此外,太子和也索尔图肆意裁撤内臣,奖拔外官,且均无奏明康熙;明珠亦乘索尔图赴沙皇俄国谈判之机,打击异己,培植党羽,等等。种种迹象表明清廷党争已经愈演愈烈,不能再坐视纵容了!康熙遂决定采用光地进言的“纳新,不吐故”的方式,使用自己的人以架空明珠,索尔图的势力!   
康熙赋予李光地的使命本是治世之臣!因此,光地和权臣发生了冲突时,康熙这个总领全局的“大帅”权衡再三后,最终还是舍弃了他这颗小卒子!但张廷玉这拨臣子是康熙特地选拔以架空党争集团势力的,康熙帝相比也面命了其使命。因此,他们大可不必忧虑自己的前程,不必忧虑自己需要加入哪方!有皇帝老儿这个强硬的后台撑腰,自然底气足。而光地复出后,在决心复仇的同时,吸取以往的教训,知道自己势单力薄直接抗击两位权臣无疑以卵击石,关键时候反而皇帝也不向着自己。转而研习权谋之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后来,我们也看见了李光地张狂的一面。李光地在明珠60寿宴上宣读弹劾疏让明珠极其难堪,这和胤褆私自决定刺死噶尔丹并斩下葛尔丹首级何其相似,大半都是出于报复的私心。康熙听后,对2人的行为件都严加斥责!后来,李光地奉命操了大阿哥胤褆府邸,复命康熙时还特地提出四阿哥,八阿哥闭门谢客,烧毁来往书信有嫌疑等等,大有欲将权贵们弄得惶惶不可终日的嫌疑。或许康熙冷静下来细想后感觉到了光地心性逐步变得暴戾,他日可能会发展成为一大权臣,遂在其可能为祸之前就将其远远的调离政治中心,直接贬到台澎任知县。此举,让我们不得不服:康熙,真乃千古圣君!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路过...看贴要回..这是美德........  [url][/url]
  楼主对康熙这一鞑酋的吹捧也太过吧  恶心不恶心啊
  顶下。。
  就电视论电视,楼主讲的李某人还是不妄的
  还是很喜欢这个人物的,确实塑造得不错。  这部电视拍得确实不错。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康熙王朝&&中康熙怒斥百官的经典片断是哪一集_百度知道
&&康熙王朝&&中康熙怒斥百官的经典片断是哪一集
那句“那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才几年啊陈道明演的太好啦,忘啦?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康熙王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康熙王朝经典台词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康熙王朝经典台词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6|
上传日期: 04:38: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康熙王朝经典台词.PDF
官方公共微信清朝康熙大帝被后人尊称为“千古一帝”。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千馊宴上敬了三碗酒:一敬孝庄皇太后和列祖列宗;二敬大臣和子民,是君、臣、民三者同德,上下一心,才使大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清朝康熙大帝被后人尊称为“千古一帝”。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千馊宴上敬了三碗酒:一敬孝庄皇太后和列祖列宗;二敬大臣和子民,是君、臣、民三者同德,上下一心,才使大
清朝康熙大帝被后人尊称为“千古一帝”。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千馊宴上敬了三碗酒:一敬孝庄皇太后和列祖列宗;二敬大臣和子民,是君、臣、民三者同德,上下一心,才使大清百业兴旺;三敬他的死敌,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是他们造就了自己、逼着自己立下丰功伟业,恨他们,也敬他们。(1)材料中康熙二敬大臣和子民、三敬他的死敌可以看出康熙盛世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中离不开竞争与合作。你认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君、臣、民齐心协力、上下合作。“家合万事兴”,合作使人进步,使社会兴旺发达。②竞争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正是在与死敌的竞争中激发了康熙的斗志,挖掘了康熙的潜能,使他不断进取,奋发向前。(2)①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竞争的基础在合作,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②双赢是竞争最理想的结果,良好的合作创造竞争中的双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天子之康熙王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