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几个陪酒女出道的女明星最后成为大明星的微电影

曾经的“中国电影22大影星”(转)_老电影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922贴子:
曾经的“中国电影22大影星”(转)收藏
“22大明星”这个词对于四五十岁的中老年观众来说并不陌生。六十年代初,在我国的一些城市电影院中,曾悬挂过22位神采奕奕的优秀男女电影演员的大幅黑白照片。这些演员,我们熟悉;他们主演的电影,我们看过;岁月流金,往事蹉跎;让我们透过银幕内外的故事,来共同体验那如梦如幻也如歌的绝代风华…… 岁月流逝的是旧痕,脑海铭记的是永恒,经典电影、著名影星的影响力、感召力,一辈子、一代代,生生不息、永刻不忘,那曾经熟悉的面容,曾经熟悉的情节,还有那曾经储存在记忆深处清晰不忘的电影故事,都在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心头,演绎出不同的华彩、哀愁和美丽。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文化部,同时在首都北京的新侨饭店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目的是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总结“大跃进”运动以来的经验和教训,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方法,并讨论文艺工作和电影创作的有关条例。这就是在中国文艺界和电影界有名的“新侨会议”。因“两会”的主会场均设在北京崇文门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新桥饭店举行,故得此名。
日,周恩来总理在“新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周总理共讲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问题”、“阶级斗争与统一战线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文艺规律问题”、“遗产与创造问题”、“话剧问题”、“领导问题”等七大纲领性问题。这次重要讲话以后,周总理又在6月22日约请各地电影厂的一些编剧、导演和演员们,到中南海西花厅他自己的家中进行座谈,并在建党四十周年来临之际的7月1日,亲自同与会代表游香山。在游香山的最后一天,大家和总理进行了一次轻松愉快的座谈讨论,总理突然郑重地说道:“现在我们的电影院里,都挂着苏联的22个大明星照,我们建国都已经12年了,为什么不能挂我们自己明星的照片?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明星嘛!”周总理第一次提到了明星的问题。
随后,四大电影制片厂纷纷把名单送到总理的手中进行审核,最后由文化部统一确定。因为苏联的“22个大明星”照悬挂在全国各大电影院进门处的大厅里,所以最后挑选出中国的明星也是22人,周总理对“22大明星”逐一挑选,主要突出新中国影坛的老、中、青演员队伍,再结合当年能轰动一时、在民间引起空前反响者,最后确定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李亚林、张园、庞学勤、金迪;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田华、王心刚、王晓棠;上海“青年艺术剧院”的祝希娟22人定名为“新中国人民演员”,俗称“二十二大明星”。在这里颇为遗憾的是,曾在五十年代末《上海青年报》举办的“全国十名优秀演员评选活动”中荣获第五名的著名演员赵联,因为北影厂的名额有限和青年演员过多,再加上要综合四大电影厂的人员比例,使这位曾主演轰动一时的《虎穴追踪》、《国庆十点钟》的男演员,与“22大明星”擦肩而过。这22人的大幅照片在1961年年底全部以“标准照”冲洗放大,1962年年初取代苏联的22个大明星大幅照片,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乃至乡镇的电影院里悬挂。日文化部电映局发出通知,悬挂于全国各大城镇电影院里的“22大明星”照片全部取下。
这“22大明星”的巨幅照片在全国各地电影院悬挂以后,立即掀起了一股更为庞大的“追星”旋风,由衷喜爱这些明星的广大观众前往电影院观看电影之前,都会不由自主地停留在他们的巨幅照片前,把他们的闪亮风采与在此之前所塑造的银幕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赵丹扮演的李时珍《李时珍》、林则徐《林则徐》、聂耳《聂耳》;白杨扮演的素芬《一江春水向东流》、祥林嫂《祝福》;张瑞芳扮演的母亲《母亲》、李双双《李双双》;上官云珠扮演的符若华《南岛风云》;孙道临扮演的李连长《渡江侦察记》、觉新《家》、李侠《永不消逝的电波》;秦怡扮演的马兰《马兰花开》、林洁《女篮五号》、芳林嫂《铁道游击队》、林红《青春之歌》;王丹凤扮演的鸣凤《家》、简素华《护士日记》;谢添扮演的张金龙《新儿女英雄传》、马金龙《六号门》、张副官《洪湖赤卫队》;崔嵬扮演的宋景诗《宋景诗》、战长河《老兵新传》、朱老忠《红旗谱》;陈强扮演的黄世仁《白毛女》、南霸天《红色娘子军》;张平扮演的张排长《钢铁战士》、孙玉亮《风暴》、顾青《停战之后》;于蓝扮演的向五儿《翠岗红旗》、周莲《革命家庭》;于洋扮演的曾泰《英雄虎胆》、肖队长《暴风骤雨》;谢芳扮演的林道静《青春之歌》;李亚林扮演的高振武《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庞学勤扮演的雷振林《战火中的青春》;张园扮演的孙莹《地下尖兵》;金迪扮演的孔淑贞《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田华扮演的喜儿《白毛女》、李玉梅《党的女儿》;王心刚扮演的张敏《海鹰》、洪常青《红色娘子军》;王晓棠扮演的小黎英《神秘的旅伴》、玛诺《边寨烽火》、阿兰《英雄虎胆》、吴玉芬《海鹰》;祝希娟扮演的吴琼花《红色娘子军》。
在此之后的短短两年,这“22大明星”中的佼佼者赵丹在《烈火中永生》中塑造了许云峰,孙道临在《早春二月》中塑造了肖涧秋,上官云珠在《早春二月》中塑造了文嫂,王丹凤在《女理发师》中塑造了华家芳、在《桃花扇》中塑造了李香君,谢芳在《早春二月》中塑造了陶岚、《舞台姐妹》中塑造了竺春花,于蓝在《烈火中永生》中塑造了江雪琴,于洋在《大浪淘沙》中塑造了靳恭授,最为著名和突出。其中,王晓棠和王心刚又以其俊男靓女的“银幕最佳伴侣”的青春组合,在中国电影经典名片《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塑造的金环、银环和杨晓冬的银幕形象,达到了他们演艺事业的又一个顶峰。王晓棠由此获得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主角奖”。
这些演员,我们熟悉;这些电影,我们看过;岁月流金,往事蹉跎;让我们透过银幕内外的故事,来共同体验那如梦如幻也如歌的逝去风华,还有那影人影事戏剧性真实人生跌宕起伏的曲折而特殊经历,那悲欢离合、常人难以理喻的人生遭际。面对这些老电影的经典作品,面对这些老影星的群体代表,今天我们蓦然回首,会再一次惊奇地发现,这些消失了大半个世纪的老电影和老影星,依然会有一种异常浓香的味道,向我们扑面而来。在这些已经磨损和褪色的电影故事库里,惟有不变的是我们的真爱和痴情。
崔嵬、上官云珠、赵丹、谢添、李亚林、张平、白杨和张圆这 8位明星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健在的 14位明星中,像孙道临、王晓棠等虽然早已淡出银幕,但近年来作为导演他们同样出色。孙道临执导的电影《詹天佑》、王晓棠执导的《芬芳誓言》都曾获得过华表奖。
健在的 14位明星中,上影厂的张瑞芳、孙道临、秦怡、祝希娟;北影厂的于蓝、于洋、谢芳;长影厂的庞学勤、金迪;八一厂的王晓棠、田华,他们的身影还会出现在一些大型电影活动中。陈强三年前患上脑血栓后,在家养病,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王心刚随子女在海外生活;王丹凤随丈夫柳和清定居香港,经营着一家素食馆,常常与香港电影明星李丽华、陈云裳、夏梦、龚秋霞等交往。
视频来自:
原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原名杨成芳。1931年入联华影业公司北平第五分厂演员养成所,翌年在影片《故宫新怨》中饰演小丫环,从此踏上演艺生涯。1934年起,白杨先后在中国旅行剧团、中国舞台协会等表演团体任演员,参加过《回春之曲》、《黎明之前》等进步话剧的演出。因主演《梅罗香》、《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等世界名剧而崭露头角,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华。 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参加左翼电影表演,1937年与赵丹联袂主演《十字街头》,她成功地塑造了杨芝瑛这一充满幻想、单纯幼稚的小资产阶级青年女性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是她的成名作。接着,她又主演了《神秘之花》等影片。 抗战爆发后参加上海影人剧团到大后方,1938年在重庆入中央电影摄影场,参加了《中华儿女》(1939)、《长空万里》(1940)和《青年中国》(1940)等影片的拍摄。1942年后,她在重庆、成都等地主演了一批在当时轰动山城的优秀话剧,如《屈原》、《天国春秋》、《日出》、《雷雨》、《复活》等,被誉为话剧舞台的“四大名旦”之一。1946年回上海,先在“中电”拍摄了《还乡日记》和《乘龙快婿》两部喜剧片。后加入昆仑影业公司,相继主演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新闺冤》。她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扮演的素芬,出色地创造了这个具有中国妇女传统美德的优美形象,在表演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949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著述有《电影表演探索》、《白杨演艺谈》、《我的影剧生活》和散文集《落入满天霞》等,成为中国影坛上负有盛名,卓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 主要参演影片:《社会之花》(1937)、《长空万里》、《青年中国》(1940),《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还乡日记》(1947)、《乘龙快婿》(1947),《新闺怨》(1948)、《山河泪》(1948)、《火葬》(1948)、《民主青年进行曲》(1950)、《团结起来到明天》(1951)、《南岛风云》(1955)、《祝福》、《春天来了》、《为了和平》(1956),《金玉姬》(1959)、《春满人间》(1959)、《只要你说一声需要》(1960)、《冬梅》(1961)。 1996年 9月 18日,从艺六十载的白杨去世,享年 76岁。
原名陈庆三,1918年生,河北宁晋人。1936年在太原并州中学读书时参加业余剧团。1938年至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黄世仁。1947年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专修班学习。因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南霸天,1962年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获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1998年又在《鬼子来了》一剧中演了角色“一刀刘”。 他表演反派人物的最大特色,是善于从生活出发,探索反面人 物的内心世界和独特个性,揣摩角色的心里活动。他演黄世仁,一方面表现他作为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对母亲的孝顺,另一方面表现黄对佃户杨白劳的残忍。在《红色娘子军》中他扮演“地头蛇”南霸天。为了与黄世仁这一角色在个性上作区别,陈强将北方军阀的外貌和南方地主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找出南傲慢、目空一切而外强中干的个性特征,使这一人物栩栩如生。 主要参演影片:《留下他打老蒋》(1948)、《桥》(1949)、《白毛女》(1950)、《红色娘子军》(1961)、《魔术师的奇遇》(1962)、《大河奔流(上下集)》(1978)、《瞧这一家子》(1979)、《二子开店》(1987)、《爷儿俩开歌厅》(1992)。
山东诸城人,原名崔景文,1930年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学习编剧,1932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1938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1949年任武汉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后任中南文化局局长。1954年转入电影界,主演影片《宋景诗》,1956年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和导演。在《海魂》、《老兵新传》等片中饰演角色,其性格鲜明,爱憎分明,既激情洋溢,又朴实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在《红旗谱》中塑造的朱老忠形象最为出色,荣获1962年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其间,先后导演了《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张嘎》、《天 山上的红花》等故事片。他导演的影片有一种气势磅礴、浓郁粗犷的艺术风格。在环境的渲染上,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在人物刻画上,既善于表现强烈的戏剧动作,又努力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在《青春之歌》中这一风格得到完整的体现。他导演的《小兵张嘎》,手法纯熟,画面流畅而富有韵味。 还先后导演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洲》等戏曲艺术片。在传统的戏剧程式化表演中,溶进了对角色的体验因素,在镜头的角度和运动方面,采取中国写意画的构图,虚实相间,镜头的分切,既符合戏曲音乐的节奏,又发挥电影的时空特征,大大增加了原戏的感染力。《杨门女将》于 1962年获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主要参演影片:《宋景诗》(1955)、《海魂》(1957)、《老兵新传》(1959)、《风从东方来》(中苏合拍片1959)、《红旗谱》(1960)、《北大荒人》(1961)。 1979年 2月 7日去世。
原籍江苏苏州,1933年生于上海。原名金慧琴,曾用名金秋。1950年参加东北鞍山市文工团任舞蹈演员。1952年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表演系学习。1953年起任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演员。1956年参加第一届全国话剧汇演,曾获第一届全国话剧汇演演员奖。1958年拍摄影片《花好月圆》后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在影片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热情大胆、勇于追求理想与爱情的农村青年孔淑贞,深获好评。1975年入峨眉电影制片厂。1987年调往深圳电视台工作。 主要参演影片:《花好月圆》(1958)、《笑逐颜开》(1959)、《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集)(1959)、《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1963)、《我的十个同学》(1979)、《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1)、《大雁北飞》(编剧、主演1985)。
李亚林()
生于辽宁金县,1951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是建国后经过正规电影学校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演员。1955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在处女作《虎穴追踪》中扮演一个狡猾的特务,后接连在《芦笙恋歌》、《患难之交》、《神秘的伴侣》中担任角色,《徐秋影案件》(1958年)演侦察科长汪亮受人瞩目。1959年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成功地塑造了复员军人高占武,是新中国10年来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1975年起任峨眉电影制片 厂导演。与张其合导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哥们儿折腾记》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独立执导的《为什么生我》获首届“童牛奖”优秀导演奖,《井》获意大利第19届陶米尔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二等奖。 主要参演影片:《如此多情》(1956)、《徐秋影案件》(1958)、《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集)(1959)、《前哨》(1959)、《烽火列车》(1960)、《炉火正红》(1962)、《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1963)、《南海的早晨》(1964)、《钢铁巨人》(1974)。 1998年李亚林因病去世,享年 67岁。
1929年生于江苏阜东,1944年参加阜东文工团任演员。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文工团。建国后入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表演班学习,毕业后任北京电影演员剧团演员。《边寨烽火》(1957)中的边防军指挥员是他在银幕的第一个角色。1958年以《古刹钟声》中的解放军侦察科长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1956年起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86年任珠海市文化局局长。 主要参演影片:《边寨烽火》(1957)、《古刹钟声》(1958)、《战火中的青春》(1959)、《炉火正红》(1962)、《甲午风云》(1962)、《独立大队》(1963)、《兵临城下》(1964)、《花园街五号》(1984)、《追赶太阳的人》(1991)。
1922年生于上海,原名秦德和。1938年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任实习演员,并参加中国万岁剧团、中华剧艺社等话剧团体,在重庆、成都等地演出《大地回春》、《钦差大臣》、《茶花女》、《天国春秋》、《桃花扇》、《清明前后》等20余部话剧,曾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的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抗日胜利后回上海,参加国泰影业公司,作为“特约演员”参加拍摄《忠义之家》、《无名氏》、《遥远的爱》、《母亲》等影片,开始从事电影表演。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是中国影协第二至五届理事。 1983年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上海屋檐下》(兼任艺术顾问),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本人获首届电视金鹰奖优秀女演员奖。其表演细腻、质朴、自然,具有东方女性的神韵。 主要参演影片:《好丈夫》(1939)、《忠义之家》(1946)、《遥远的爱》(1947)、《无名氏》(1947)、《失去的爱情》(1949年)、《铁道游击队》(1956)、《马兰花开》(1956)、《女篮5号》(1957)、《林则徐》(1959)、《青春之歌》(1959)、《摩雅傣》(1960)、《北国江南》(1963)、《浪涛滚滚》(1965)、《征途》(1975年)、《苦恼人的笑》(1979)、《海外赤子》(1979)、《张衡》(1982年)、《雷雨》(1984)、《闺阁情怨》(1990)、《千里寻梦》(1991)、《梦非梦》(1993)。
上官云珠(68.11.23)
江苏江阴人,上官云珠原名韦均荦、韦亚君,1938年5月到上海,为生计所迫,进何氏照相馆任职。1940年考取华光戏剧学校,首次在洪深的独幕剧《米》中登台亮相。不久,又进入新华影 业公司的演员训练班。1941年,在艺华影业公司拍摄了她的处女作《玫瑰飘零》,从而走上银幕。在主演由名导徐欣夫掌镜的新片《王老虎抢亲》时,著名导演卜万苍专门为她取了“上官云珠”的艺名。抗战胜利后,她为中电二厂和文华影业公司拍片,在《天堂春梦》中塑造了一个奢侈、凶狠的腐化女人,在《太太万岁》中又塑造了一个放荡,骄骚的女子。后进入昆仑影业公司为基本演员,这是她在人生和艺术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1947年入昆仑影业公司。 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饰演了满身珠光宝气的“汉奸夫人”何文艳;在《万家灯火》中饰演了传统型的贤淑主妇又兰;在《希望在人间》中饰演了坚定沉着的教授夫人、妇科医生陶静寰;在《乌鸦与麻雀》中饰演了忍辱负重的华太太,她所精心创造的这些银幕形象,人各有貌,性格鲜明,真切感人,受到舆论界的高度赞扬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为表彰其在《乌鸦与麻雀》中的出色表演,1957年于文化部年优秀影片评奖中曾获得个人一等奖。1995年获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奖,1994年获宝钢高雅艺术奖。 1955年,上影厂开拍《南岛风云》。让上官云珠这样的演员去扮演英姿飒爽、老练果敢的革命英雄形象,白沉导演力排众议,上官云珠不负众望,一改在银幕上似乎早已定型了的“交际花”、“阔太太”形象,把一个历经千难万险的女人公演绎得让人信服,精湛演技让那些一向歧视并带有偏见的人也不得不折服。在五六十年代,她参加了一系列影片的拍摄,其中以《枯木逢春》中的冬哥妈、《早春二月》中的寡妇文嫂、《舞台姐妹》中的商水花最负盛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天我休息》中的儿科大夫,戏虽不多,却依然光彩照人。在一些译制片中,如《曙光照耀着我们》、《玛丽娜的命运》、《世界的心》、《牛虻》等,担任过配音演员,她的诗歌朗诵,如《他在我们中间》等,也曾在群众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主要参演影片:《玫瑰飘零》(1941)、《鸳鸯泪》(1942)、《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天堂春梦》(1947)、《太太万岁》(1947)、《万家灯火》(1948)、《群魔》(1948)、《希望在人间》(1949)、《乌鸦与麻雀》(1949)、《丽人行》(1949)、《太平春》(1950)、《南岛风云》(1955)、《情长谊深》(1957)、《今天我休息》(1958)、《香飘万里》(1958)、《枯木逢春》(1961)、《早春二月》(1963)、《血碑》(1964)、《舞台姐妹》(1965) 上官云珠在“文革”中遭到百般侮辱和残酷迫害, 1968年 11月 23日凌晨 3时,身心极度疲惫、万念俱灰的上官云珠跳楼自杀。
孙道临()
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平。1938年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曾参加燕京剧社的演出。演出话剧《雷雨》、《日出》、《家》、 《茶花女》等。抗战胜利后复学,1947年燕京大学毕业,翌年入清华影片公司及昆仑影业公司。参加拍摄影片《大团圆》。后参加远东影业公司、昆仑影业公司,拍摄《大雷雨》、《乌鸦与麻雀》等影片。 因在《乌鸦与麻雀》中扮演华先生,1957年于文化部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84年后兼任导演。导演。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先后主演《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10余部影片,塑造了各种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银幕形象。表演深沉、自然,富有激情。其嗓音圆润,吐字清晰,感情丰富,曾为《王子复仇记》、《白痴》等20余部外国影片配音。执导的电影《詹天佑》获得过华表奖。 主要参演影片:《大团圆》(1948)、《乌鸦与麻雀》(1949)、《民主青年进行曲》(1950)、《渡江侦察记》(1954)、《南岛风云》(1955)、《家》(1956)、《不夜城》(1957)、《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革命家庭》(1960)、《早春二月》(1962)、《李四光》(1979)、《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982)、《雷雨》(1984)、《非常大总统》(1986)。
1928年生于河北唐县,原名刘天花。1940年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先后演出秧歌剧、话剧。1950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影片《白毛女》中饰演喜儿,开始参加电影表演。1955年入中 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深造。毕业后到沈阳军区抗战敌话剧团任演员,1959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1年《白毛女》获卡罗维·发利六届特别荣誉奖,1957年在文化部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 主要参演影片:《白毛女》(1950)、《花好月圆》(1958)、《党的女儿》(1958)、《江山多骄》(1959)、《风暴》(1959)、《碧海丹心》(1962)、《夺印》(1963)、《白求恩大夫》(1964)《秘密图纸》(1965),《奴隶的女儿》、《峥嵘岁月》(1978),《法庭内外》(1980)、《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通天塔》(1985),《党小组长》、《决策》(1986),《柳菲的遗书》、《多梦时节》(1988)。
1925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16岁时因娇小、甜美的外形,被导演朱石麟看中,让她饰演影片《龙潭虎穴》中的丫环。朱石麟为她改艺名王丹凤,其后影片《肉》中扮演角色。由于她扮相 很甜、表演纯真、自然,影片上映后效果不错。不久又在《新渔光曲》一片中主演渔家女一角,一举轰动影坛,被影界称为“小周璇”,名噪一时。1941年在合众影片公司开始电影生涯,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主演《三朵花》、《丹凤朝阳》、《教师万岁》等影片。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泰、中电一厂、二厂主演《青春河边草》、《肠断天涯》、《无语问苍天》等影片。影片《青青河边草》,是一部根据美国影片《魂断蓝桥》改编的。王丹凤将女主角不幸遭遇及内心感情,揭示得含蓄,真切,成为她表演走向成熟的代表作。1948年赴香港,在长城、南国等影片公司主演了《无语问苍天》、《琼楼恨》、《方帽子》等10几部电影。 1951年返回上海,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57年她以优秀的演技,又出演了《护士日记》一片,细致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在护士岗位的思想发展与变化,在《女理发师》一片中,又以夸张、自然、可信的喜剧手法处理女主人公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美好心灵。在主演古装片《桃花扇》中饰演才气横溢的俏丽多情名妓李香君,将女主人公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演得真挚,感人。1981年,在《玉色蝴蝶》中,从少女演到老年,角色跨度之大又成为她演员生涯中一次新尝试,也是她最后一部银幕之作。1985年,王丹凤夫妇应美国白宫邀请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里根总统就职典礼。90年代初移居香港。 主要参演影片:《春》、《秋》(1942)《丹凤朝阳》(1944)、《红楼梦》(1944)、《民族的火花》(1946)、《青青河草边》(1947)、《鸾凤怨》(1948)、《琼楼恨》(1949)、《锦绣天堂》(1949)、《夜来风雨声》(1949)、《王氏四侠》(1950)、《彩凤双飞》(1951)、《家》(1956)、《海魂》(1957)、《护士日记》(1957)、1958:《你追我赶》、《春满人间》(1959)、《风流人物数今朝》(1960)、《向阳花开》(1960)、《女理发师》(1962)、《桃花扇》(1963)、《儿子、孙子和种子》(1978)、《玉色蝴蝶》(1981)。
原籍江苏南京,1934年生于河南开封。1952年考入总政文工团,翌年调入话剧团。1955年在影片《神秘的侣伴》中扮演黎族姑娘黎英为观众所喜爱,1957年因在影片《边寨烽火》中饰演玛诺,而获得第十一届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艺术家奖。1958年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最成功的角花当数《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金环和银环,即有一贯的泼辣大胆,又有罕见的细致审慎,不同人物性格演绎得活灵活现,至今让人难忘。与同仁合著《电影演员语 言初探》,1982年后任导演,历时4年自编自导自演了《翔》,2005年执导《芬芳誓言》,起用非职业演员主演全片。198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92年为厂长,任期八一厂投拍了反映中国革命胜利的史诗巨片《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系列,规模空前。现为少将军衔,是我国电影界之唯一。1998年离休。 主要参演影片:《神秘的旅伴》(1955)、《边寨烽火》(1957)、《英雄虎胆》(1958)、《海鹰》(1959)、《碧空雄师》(1960)、《鄂尔多斯风暴》(1962)、《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翔》(1982)、《老乡》(导演1986)。
1932年生,辽宁大连人。1949年入东北军工局文工团任演员,曾在《李闯王》、《三个战友》等话剧中饰演主要角色。1956年从事电影表演,1957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寂静的山林 》中饰男主角,后又主演影片《牧人之子》。195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因在影片《知音》中扮满蔡锷,1982年获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曾任八一厂副厂长。 1990年与菲利浦·博萨斯合作导演影片《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 1965年由他在《烈火中永生》拍摄当中所留下遗憾,让人痛心不已。王心刚参加了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著名小说《红岩》改编的故事影片《烈火中永生》。扮演原定的男主角之一成岗,只是 后来这个剧本在有限的时间段里,要以重点突出和表现剧中的女英烈江姐和另外一个男主角许云峰,而把小说中的三个主角之一的成岗给完全删除了。王心刚在影片中扮演的仅是配角刘思扬,待到影片完成之后再几经修改,王心刚的这一配角不但没有“成活”,而且成为没有任何特点的无名难友之一。由于受到外界的严重干扰和“文革”风暴前夜的冲击,最终本该让王心刚可以在银幕上绽放光彩的又一个英雄形象,就这样被人为地扼杀在摇篮中。 主要参演影片:《寂静的山林》(1957)、《海鹰》(1959),《勐垅沙》、《哥俩好》(1960),《红色娘子军》(1961)、《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秘密图纸》(1965)、《侦察兵》(1974)、《南海长城》(1976)、《绿海天涯》(1979)、《知音》(1981)、《伤逝》(1981)、《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1987)、《惊涛骇浪》(2002)。
原籍湖南益阳,1935年生于湖北黄陂,原名谢怀复。1951年中学毕业后入中南文工团,后任武汉歌舞剧院歌剧演员。曾演出《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歌剧。1959年被著名导演崔嵬选中,在影片《青春之歌》中饰演林道静,23岁初登银幕的谢芳并没有让 崔导失望,她的表演认真细致,恰到好处,电影获得了成功,她也从此开始电影表演。1963年起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其表演细腻含蓄,擅长扮演知识分子形象。著有自传体艺术杂文自传体艺术回忆录《银幕内外》、《往事匆匆》等。 主要参演影片:《青春之歌》(1959)、《早春二月》(1963)、《舞台姐妹》(1965)、《山花》(1976)、《泪痕》(1979)、《第二次握手》(1980)、《李清照》(1981) 、《血总是热的》(1983)、《清水湾淡水湾》(1984)、《明姑娘》(1984)、《幸运的人》(1986)、《阿罗汉神兽》(1989)。
广东番禺人,1914年生于天津,原籍广东番禺。原名谢洪坤,早年在天津参加剧团演出。1936年谢添初登银幕,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夜会》、《清明时节》、《生死同心》等影片。1937年八 一三事变后,随上海业余旅行剧团赴四川。1939年在成都任西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参加拍摄了影片《风雪太行山》,并演出话剧《芦沟桥》、《太平天国》、《钦差大臣》、《重庆二十四小时》、《小人物狂想曲》、《金玉满堂》等。抗战胜利后在中电三厂拍摄的影片《追》中饰演角色。 解放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先后在《民主青年进行曲》、《新儿女英雄传》、《六号门》、《无穷的潜力》等影片中饰演了老教授、地主恶霸、封建地头和老工人等性格迥异的形象。1958年,参演中法合拍儿童影片《风筝》并与桑夫合作导演了影片《探亲记》,同年在影片《林家铺子》中,谢添成功地塑造了林老板这个既是被压迫、被剥削者,又是压迫、剥削者的旧社会小商人的艺术形象,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这个人物的双重性格,尽管他善于辞令,精于算计,对做生意很内行,但在社会动乱,经济崩溃的现实面前,在反动统治者的欺压和压迫面前,他只能走向崩溃。谢添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特定人物的复杂心态,以精湛的演技从不同侧面刻画了江南小镇林老板的独特性格。 作为演员,谢添被称为“银幕上的千面人”;而作为导演,更是被誉为“中国的卓别林”。导演影片10余部,1962年,编导了三部儿童片:《花儿朵朵》、《小铃铛》和《三朵小红花》。其中《小铃铛》于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甜蜜的事业》于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七品芝麻官》于1981年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茶馆》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和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由他导演的电视连续剧《那五》,于1989年获全国电影制片厂优秀电视剧一等奖。谢添的作品风格多样,感情真挚,富于幽默感,他还参加了《洪湖赤卫队》、《老人与狗》等影片的演出。 主要参演影片:《生死同心》(1936)、《追》(1947)、《民主青年进行曲》(1950)、《新儿女英雄传》(1951)、《六号门》(1952)、《风筝》(1957)、《林家铺子》(1959)、《洪湖赤卫队》(1961)、《老人与狗》(1993)。 2003年 12月 13日谢添因心脏衰竭在京逝世。
辽宁岫岩人,原名于佩文。1938年北平辅仁女子中学高二肄业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女子大学学习。1940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艺术工作团任演员,演出舞台剧《粮食》、《带枪的 人》等。1946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主演影片《白衣战士》。1951年在影片《翠岗红旗》中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妇女向五儿的艺术形象。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4年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学习,1956年毕业后任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演出舞台剧《百丑图》及高尔基的《小市民》等。1958年回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影片《林家铺子》中饰演角色。1961年因在《革命家庭》饰演母亲周莲,从青年演到老年,表演细腻、深沉、含蓄,获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81年起任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后改名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1987年任艺术指导。是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第五届副主席。 主要参演影片:《龙须沟》(1952)、《烈火中永生》(1964)、《侦察兵》(1974)。
山东黄县人,1930年生,原名于延江。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1942年,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一部儿童片挑选临时儿童演员, 于洋被选中,接触了电影表演。1945年,东北解放,他哥哥随部队来到长春,找到了他,并引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15岁的于洋参加革命队伍后,当过公安战线上的侦察员,参加过暴风骤雨般的土改运动,以后又作为解放军的文化干事,参加过四平保卫战、长春围歼战,并在某部炮兵团获得过四野颁发的渡江战役纪念章。 1947年11月,于洋奉命来到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留下他打老蒋》的拍摄。在这部短故事片里,他扮演我军连长。从此,他正式开始了电影演员生活。《留下他打老蒋》的导演伊琳,作为于洋在电影艺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首先教给于洋的是:“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一革命文艺宗旨。并且还告诉他,在表演中生活是基础,没有真实感受,表演就不可能真实。同时,陈波儿、王滨等都对于洋有过殷切的希望和具体的帮助。 1948年我国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桥》开始拍摄。在这部影片中,我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国家的主人出现在银幕上。于洋在影片中饰演了青年工人吴一竹。他的表演纯真、质朴,表现出获得翻身解放的炼钢工人,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勇于克服困难的可贵品质。 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文化大革命”中,于洋曾参演了《火红的年代》(1974)、《第二个春天》等影片的拍摄。1977年转任导演。 《万里征途》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这是一部表现工业支援农业题材的影片。《戴手铐的旅客》(1980)是他导演的第二部作品, 1989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 主要参演影片:《留下他打老蒋》(1947)、《桥》(1949)、《卫国保家》(1950)、《走向新中国》(1951)、《葡萄熟了的时候》(1952年东北厂)、《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英雄虎胆》(1958)、《飞越天险》(1958)、《生活的浪花》(1958)、《青春之歌》(1959)、《矿灯》(1959)、《水上春秋》(1960)、《暴风骤雨》(1961)、《大浪淘沙》(1964)、《侦察兵》(1974)、《大海在呼唤》(1983)、反映内蒙人情风俗的影片《驼峰上的爱》、《大海风》(1990)。
原籍北京,1918年6月生于河北保定。1935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习,与崔嵬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 同台演出话剧《黎明》、《放下你的鞭子》,以及《名优之死》等剧。1938年至重庆参加进步戏剧活动,在怒吼剧社、中国万岁剧团、中华剧艺社等表演团体任演员,在《棠棣之花》、《屈原》、《家》、《北京人》、《大雷雨》、《安魂曲》等20余部话剧中饰演主要角色。1940年在重庆参加拍摄影片《火的洗礼》。她在舞台上塑了众多经典角色,被誉为话剧舞台的“四大名旦”之一。 抗战胜利后,她由北平赴长春加入以金山等同志以国民党中宣部名义接收成立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特约演员,继续在国统区坚持进步的文艺活动。她在影片《松花江上》扮演主角妞儿,她创造的这个角色很有激情,真实质朴,思想发展变化清晰自然,人物情感的表达准确可信,是她早期的代表作。 1949年,她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任演员。1951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上影演员剧团团长、名誉团长。先后在《南征北战》、《母亲》、《家》《李双双》、《大河奔流》、《怒吼吧!黄河》和《泉水叮咚》等十几部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62年主演的的影片《李双双》,于1963年获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并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1993年获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特别荣誉奖; \ 1995年获表演成就奖、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奖。 张瑞芳曾任上海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三届理事、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长。 “演员除了拥有正确的思想、生活,还须拥有丰富的表现手段,这就是技巧。而技巧也来自生活,是从生活中长期体验提炼,和在艺术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结果。” ——张瑞芳 主要参演影片:《东亚之光》(1940)、《火的洗礼》(1940)、《松花江上》(1947)、《南征北战》(1952)、《三年》(1954)、《母亲》(1956)、《家》(1956)、《凤凰之歌》(1957)、《三八河边》(1958)、《聂耳》(1959)、《万紫千红总是春》(1959)、《李双双》(1962)、《李善子》(未发行)、(1964)、《年青的一代》(重拍片1976)《大河奔流》(上、下集1979)、《泉水叮咚》(1982)、《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6)。
河南卫辉人,原名张祖泽。1926年生于河南卫辉县。1949年先后在华北大学三部和中央戏剧学院学习。1950年考入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学习,1953年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演员。 1955年,她参加了故事片《祖国的花朵》的拍摄工作,第一次走上银幕,创造了少先队辅导员冯老师的形象。接着。在《沙漠里的战斗》中饰张珍,《地下尖兵》中饰地下工作者孙莹,《徐秋影案件》中饰国民党特务邱涤凡,《水库歌声》中饰记者张虹、《船厂追踪》中饰安全组长,《探亲记》中饰打字员:1958年她被调入长 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曾在影片《笑逐颜开》中饰家庭主妇何慧英,《羌笛颂》中饰红军组长董永贞,《炉火正红》中饰工程师年凤仪,《兵临城下》中饰地厂工作者杨玉芳,《景颇姑娘》中饰李医生,《雁红岭下》中饰青琥妈。 1975年改作副导演,担任了故事片《熊迹》、《谁戴这朵花》的副导演。1979年导演了故事片《红牡丹》(同薛雁东合作)。她与于彦夫联合导演的影片《16号病房》、《黄山来的姑娘》曾获政府奖,《16号病房》还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影片。 主要参演影片:《祖国的花朵》(1955)、《沙漠里的战斗》(1956)、《寻爱记》(1957)、《地下尖兵》(1957)、《笑逐颜开》(1959)、《羌笛颂》(1960)、《炉火正红》(1962)、《景颇姑娘》(1965)、《雁鸿岭下》(1966)。 2000年 8月 10日张圆因病去世。
原籍山东肥城,生于扬州,后居南通,原名赵凤翱。中学时曾与顾而已、朱今明、钱千里等组织“小小剧社”。193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习国画,同时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1932年被明星影 片公司著名导演李萍倩看中,在无声片《琵琶春怨》中扮演一纨跨子弟,从此成为明星影片公司的基本演员。1933年起开始主演左翼电影,改名“赵丹”。 1936年到 1937年,赵丹主演了《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两部优秀影片,并正式成为电影演员。 1939年参加影片《中华儿女》的拍摄。1939年6月,他与徐韬、王为一等前往新疆开拓进步戏剧工作,后被反动军阀盛世才监禁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上海,主演了影片《遥远的爱》和《幸福狂想曲》,并导演了一部讽刺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下山摘桃”进行掠夺,标榜接收,实为“劫收”的影片《衣锦荣归》,先后在中电二厂、昆仑影业公司任演员,1948年后,在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关不住的春光》、《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影片。他在《乌鸦与麻雀》中饰演的“小广播”肖老板最负盛名,他把这个生活在旧社会都市里的小市民典型,刻划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1957年获文化部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解放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79年完成了《银幕形象创造》和《地狱之门》等著作,以及《赵丹书画选》等。 主要参演影片:《时代的儿女》(1933)、《上海二十四小时》(1933)、《十字街头》(1937)、《马路天使》(1937)、《中华儿女》(1939)、《幸福狂想曲》(1947)、《关不住的春光》(1948)、《乌鸦与麻雀》(1949)、《丽人行》(1949)、《武训传》(1950)、《为了和平》(1956)、《李时珍》(1956)、《海魂》(1957)、《聂耳》(1959)、《林则徐》(1959)、《烈火中永生》(1965)。 1980年 10月 10日凌晨 2时 40分,赵丹因病故去。
原籍江西南昌,1938年生于江西赣州。少年时代曾在赵丹导演的影片《为孩子们祝福》中演过一个小角色。1956年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61年毕业后任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青年话剧团演员。与其他“22大”当选者不同的是,她被评为“22大” 之一时仅演过一部电影——《红色娘子军》。琼花的浓眉大眼、充满野性的生命力、宁折不弯的精神,以及经过革命锤炼后由一个压迫的、目的简单的复仇者成长为成熟、带领妇女翻身的军队指挥的过程激起了新中国观众的强烈的共鸣,在在影片《红色娘子军》公映三年后,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1983年任深圳电视台副台长。 主要参演影片:《红色娘子军》(1961)、《燎原》(1962)、《青山恋》(1964)、《无影灯下颂银针》(1974)、《啊!摇篮》(1979)、《模范丈夫》(1981)、《男性公民》(1986)、《最后的贵族》(1989)。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星陪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