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的女武神歌剧(女武神)第一幕歌词

通过百度音乐客户端轻松下载
如何添加新设备?
登录 “百度音乐” 移动客户端,即可添加设备,刷新页面就可以看到新设备。
收取短信不会扣除你的话费,下载歌曲需要你支付相应的无线上网费用
百度音乐客户端听歌,随时随地
感谢您使用手机百度音乐
下载会在几秒内自动开始,如浏览器长时间没有响应,请点击
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下载百度音乐手机版
微信扫一扫精选音乐每日推送!广州交响乐团音乐季
广州交响乐团
音乐季即将拉开帷幕,光阴似箭,我也即将进入就任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以来的第 10 个音乐季。
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演出季
热门推荐 »
推荐作品 »
赞助商链接 »
关于 广州交响乐团音乐季 相关说明
本页资料,歌谱/曲谱/乐谱/简谱/五线谱/歌词/mp3/mv/伴奏/视频/mtv/英文版 可能由网友提供或网上收集。
本页内容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页内容用于私下交流学习之用,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如有《广州交响乐团音乐季》相关格式乐谱请发送给我们,如:jpg/gif/txt/PDF/midi/ove/gtp/word/Enc。
本页创建: 13:44:09,最后更新: 14:23:17,,更多内容请关注本页面更新。
注:相关资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
 |  |  |  |  | 
Copyright © 2008 -
All Rights Reserved&幽默笑话百态军事探索娱乐女性健康旅游互联网&&专辑英文名: Furtwangler dirigiert Opern von Richard Wagner
专辑中文名: 瓦格纳系列之五 富特文格勒指挥瓦格纳歌剧
艺术家: Furtwangler
古典类型: 歌剧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原版黑胶唱片抓轨
发行时间: 1983年
地区: 美国
[url=http://www./bt/detail_80616.html][img]http://image./bt/9.jpg[/img][/url]
作品作曲:Richard Wagner
乐团指挥:Wilhelm Furtw?ngler
乐队演奏:Orch.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Orch. Der Staatsoper Berlin, Stockholms Konsertforenings Orkester,
     Orch. Des Opernhauses Covent Garden, Staatskapelle Berlin, Orch. Der Staatsoper
录音时间: (详见专辑曲目)
唱片公司:ACANTA
唱片注明:German Pressing (德国压片)
发行时间:1983
唱片编号:40.23 520 FK (5LP)
资源出处:Jimdrp 原版黑胶唱片私人收藏,直刻CD转制,VeryCD原发
专辑介绍:
我的瓦格纳系列停发了一年半。又一年的中国新年到了总该发点什么,最后决定还是发个瓦格纳来祝贺新春吧。
我记得最早听到瓦格纳的乐曲还是在我学龄前,我妈咪给我唱的瓦格纳婚礼进行曲,那是出自一本世界百首歌曲集之类的谱子,附有钢琴伴奏,是我妈咪经常翻阅和弹奏用的。当然那时我是不可能知道什么瓦格纳的。到六三年我大约小学五年级时有一部我一直难忘的西德影片“神童”,已是彩色影片时代还搞个黑白电影,屏幕故意弄得小小的,讲一个二战时的投机分子,情节中有个房客一直在吹瓦格纳罗恩格林的小号,把别人搞得很烦。后来,这个影片的剧本在文革那段空闲年代加上我对戏剧特有兴趣的时候,还曾抄了一本在手。可是瓦格纳的音乐到底是个什么样却一直糊里糊涂。
回想自己开始听瓦格纳的初端有个满有趣的遭遇。大概在文革末期的约一九七五年,当时的上海外文书店二楼专设一个内部门市部,必须出示工作证方能入内。楼内绝大多数是官方盗版书,各类书刊都有,还有一个柜台陈列了一些原版古典音乐磁带,品种不多,大约只有二十几种,差不多都是美国VOX品牌的廉价小磁带,价钱好像在二三块人民币,但对当时一般的百姓消费来说已是高价。我有一次买了个理查?施特劳斯的“蒂尔恶作剧”,回家一放吱吱的杂声不断无法聆听,过了几天我便回去跟店里说要求换一盘,店员说这碟就此一盒没得换,要不就退了。这时旁边有位约三十岁出头的大哥就插嘴来搭腔,问我可知此施特劳斯非那施特劳斯也,我说我当然知道,那老兄似乎有些许惊讶,说会听理查?施特劳斯的人可不多,于是便谈论起来。当谈到歌剧时那仁兄便说,听歌剧不能听意大利的,非得听德国的才行。我问那你的意思就是要听莫扎特咯,他说得听瓦格纳,然后说了好些我从不知晓的瓦格纳歌剧的事。以后我还遇到过他两次,他自称是龙潜的儿子,给了在淮海公寓的地址要我去串门白相。门我是一直没有去串,但对瓦格纳的歌剧倒是从此开始注意了,但那时候听的都还只是一些瓦格纳的序曲和选段。
也是在上海外文书店的二楼门市部,我第一次买到了瓦格纳的乐谱,是本钢琴伴奏的歌剧唱段精选,外文原版,那已是文革以后了。可是在文革刚过的几年内,瓦格纳的音乐很少听到,我最初对瓦格纳的了解便是那两本歌剧精选集。之后,开始有了盗版的总谱,瓦格纳的大陆第一本盗版总谱是“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大开本,由光华出版社署名,编号是T000070,这是一个德国莱比锡版的翻版,我居然还保存至今。但我现在假如听录音看谱则是看由美国Dover Publications公司出的“瓦格纳序曲和前奏曲”。当然有充分时间的话,还是看全剧的总谱更有劲。
这五张黑胶的集子是在我一年半前发了瓦格纳系列之四后不久觅得的。原来准备发的系列之五CD“女武神”(Wagner Die Walkure – Act 3) [1937 London] MYTO公司 (1998出版) 的曲目已在本集之内。
这五套装的黑胶及标签见如下贴图:
[url=http://www./bt/detail_80616.html][img]http://image./bt/3.jpg[/img][/url]
ACANTA公司出的CD套装也是五张,首版编号是43 121。再版编号为44 1055,每张唱片的编号从44 0。以下CD版的封壳照片由Francis兄提供:
[url=http://www./bt/detail_80616.html][img]http://image./bt/3.jpg[/img][/url]
但这套ACANTA公司出的富特指挥瓦格纳有好几个早期录音存在日期及演职人员与所知记录有所出入甚至完全错误。这套黑胶集子的前收藏者在唱片的说明书上写了一些注释,那老外写道他的更正出自“Fanfare, Vol 8, No 2. pp 395-396, for further info & other possible misattributions”。我认为他的勘误较为可信。
但黑胶版的目录顺序与CD不同,现详尽抄入黑胶唱片目录 (德文),并附上Francis兄对比《富特文格勒编年史》及《奥尔森录音目录》等权威资料后提供的中文译名和注解(出自”小巴辣子”网),加上【】为本集前收藏者的注释,拖在后面括弧内的是我的解释。
现按黑胶版的目录次序列表如下:
(第一面):
TRISTAN UND ISOLDE
1) Vorspiel zum 1. Aufzug
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piele
Aufgenommen 1931, Bayreuth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一幕前奏曲,1931年拜鲁伊特,拜鲁伊特节日管弦乐团(奥尔森编号:O 21)
【注:Commercial recording, Berlin, Phil., 1938】(即,日 / 柏林爱乐 / 柏林贝多芬音乐厅)
2) Vorspiel zum 3. Aufzug
Orchester der Staatsoper Berlin
Aufgenommen 1947, Admiralspalast Berlin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选段,日柏林,国立柏林歌剧院管弦乐团(奥尔森编号:O 123.5)
3) Isoldes Liebestod (Konzertfassung)
Stockholms Konsertforenings Orkester
Aufgenommen am 25.11.1942, Stockholm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爱之死”,日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奥尔森编号:O 76)
(第二面):
1) Orchestereinleitung zum 2. Aufzug und 1. Auftritt Isolde – Brangane: “Horst du sie noch?”
2) 2. Aufzug, 3. Auftritt: “Tatest du’s wirklich?” bis Finale 2. Aufzug
(第一面):
1) 3. Aufzug: “Dunkt dich das? Ich weiB e sanders” bis Ende Tristans Tod (gekurzt)
(Ludwig Suthaus)
Konig Marke
(Gottlob Frick)
(Erna Schluter)
(Jaro Prohaska)
(Margarete Klose)
(Kurt Rehm)
(Gerhard Witting)
Orchester der Staatsoper Berlin
Aufgenommen am 3.10.1947, Berlin, Admiralspalast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选段,日柏林,国立柏林歌剧院管弦乐团(奥尔森编号:O 123.5)
(第二面):
1) Vorspiel zum 3. Aufzug – Brautchor – “Das suBe Lied verhallt”
2) “Heil Konig Heinrich – Habt Dankt, ihr Lieben von Brabant”
3) “In fernem Land” (Gralserzahlung)
4) “Mein lieber Schwan – Fahr heim! Fahr heim!” (Finale)
Konig Heinrich
(Franz Volker)
(Margarete Klose)
(Margarete Klose)
Chor und 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Aufgenommen 1936, Bayreuth
《罗恩格林》选段,日拜鲁伊特音乐节,拜鲁伊特节日管弦乐团
(第一面):
TANNHAUSER
1) Ouverture
Orchester der Staatsoper Berlin
Aufgenommen 1936, Berlin
《唐豪塞》序曲,1936年柏林,国立柏林歌剧院管弦乐团
2) Fragment aus dem Sangerkrieg auf der Wartburg
Tannhauser
(Gotthelf Pistor)
(Alexander Sved)
Orchester der Staatsoper Wien
Aufgenommen 1936, Wien
《唐豪塞》选段,Francis推测为日维也纳,国立维也纳歌剧院管弦乐团(奥尔森编号:O 38.6)
(jimdrp注:这个36年维也纳录音与奥尔森编号O 38.6演职人员不同,应该不是一个版本)
DIE WALKURE
3) Orchestervorspiel zum 3. Aufzug
Orchester des Opernhauses Covent Garden
Aufgenommen 1937, London
《女武神》第三幕,日伦敦,科文特花园乐团(奥尔森编号:O 44)
(第二面):
1) 3. Aufzug (2. Teil)
《女武神》第三幕,日伦敦,科文特花园乐团(奥尔森编号:O 44)
(第一面):
1) 3. Aufzug (Finale)
(Rudolf Bockelmann)
(Maria Muller)
Brunnhilde
(Kiraten Flagstad)
(Elsa Stenning)
(Mae Carven)
(Thelma Bardsley)
(Linda Seymour)
(Edith Coates)
Rossweisse
(Evelyn Arden)
(Gwladys Garside)
Schwertleite
(Gladys Ripley)
Orchester der Opernhauses Covent Garden
Aufgenommen 1937, London
《女武神》第三幕,日伦敦,科文特花园乐团(奥尔森编号:O 44)
(第二面):
1) Vorspiel zum 1. Aufzug
Staatskapelle Berlin
Aufgenommen 1940, Berlin
《帕西法尔》第一幕前奏曲,1940年柏林,国立柏林歌剧院管弦乐团(《奥尔森目录》与《编年史》均无记载此次演出)
(jimdrp注:这个演出时间有误,是日。阿杜安已在书中注明)
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
2) “Halt! Meister! Nicht so geeilt!”
3) “Was duftet doch der Flieder – Guten Abend, Meister!”
Hans Sachs
(Rudolf Bockelmann)
Veit Pogner
(Josef von Manowarda)
Konrad Nachtigall
(Erch Burger)
Fritz Kotner
(Georg Hann)
Sixtus Beckmesser
(Eugen Fuchs)
(Tiana Lemnitz)
(Ruth Berglund)
Orchester der Staatsoper Wien
Aufgenommen am 5.9.1938, Nurnberg
《纽伦堡的名歌手》选段,日纽伦堡,国立维也纳歌剧院管弦乐团(奥尔森编号:O 53)
(第一面):
1) Zwischenaktmusik
Staatskapelle Berlin
Aufgenommen 1940, Berlin
《齐格菲里德》选段,1940年柏林,国立柏林歌剧院管弦乐团(《奥尔森目录》与《编年史》均无记载此次演出)
【注:1953 RAI Ring Broadcast】(即,、13、17日 / 罗马RAI广播交响乐团 / 罗马的意大利广播电台)
GOTTERDAMMERUNG
2) Siegfrieds Rheinfahet
Staatskapelle Berlin
Aufgenommen 1940, Berlin
《众神的黄昏》“齐格菲里德的莱茵之旅”,1940年柏林,国立柏林歌剧院管弦乐团(《奥尔森目录》与《编年史》均无记载此次演出)
【注:La Scala Ring, 1950】(即,、4、6日 / 斯卡拉歌剧院交响乐团 / 米兰斯卡拉)
3) “Brunnhild’, die heerste Frau”
Brunnhilde
(Frida Leider)
(Lauritz Melchior)
(Herbert Janssen)
(Ludwig Weber)【注:not L.W., but Emanuel List】(据查不是Ludwig Weber出演,而是Emanuel List)
(Maria Nezadal)
Orchester des Opernhauses Covent garden
Aufgenommen 1936, London
《众神的黄昏》选段,1936年伦敦,科文特花园乐团(《奥尔森目录》与《编年史》均无记载此次演出)
【注:not conducted by Furtwangler, but by Sir. Thomas Beecham, May 14, 1936】(不是富特,应该是比彻姆日的演出录音)
(第二面):
1) “Her den Ring! – Schweigt eures Jammers jauchzenden Schwall – Starke Scheite schichtet mir dort”
Brunnhilde
(Kirsten Flagstad)
(Maria Nezadal)
(Ludwig Weber)
Orchester des Opernhauses covent Garden
Aufgenommen am 1.6.1937, London
《众神的黄昏》选段,日伦敦,科文特花园乐团(奥尔森编号:O 45)
以下是本黑胶集子的目录,上面手写的英文是前收藏者的注释:
[url=http://www./bt/detail_80616.html][img]http://image./bt/5.jpg[/img][/url]
以上提到的一九三七年伦敦科文特花园两个二战时期的传奇录音 (女武神第三幕和众神的黄昏选段) 一直比较引人注意。除了这里发布的女武神第三幕录音,在我手中另有几个不同版本CD。一张《女武神》CD是Grammo Fono 2000编号为AB 78512 (有些中文目录错写成AB 78515) 的“Furtwangler in London”。该CD和英文首版“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同时出版于一九九四年,早于二〇〇二年的中文版发行,但中文版没有收入该发行记录。这张Fono Enterprise公司的唱片讲明是从78转唱片和母带(original tapes)直接转制而成,用CEDAR sound system remastered and audio restoration。Fono版声音显然比另一张MYTO公司的《女武神》清晰,但不知怎么这张CD的音质较窄,MYTO版虽略有杂音背景,但音质更接近黑胶。据阿杜安“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所载,MYTO公司的《女武神》是第一版的CD,编号是MCD 91443,而我手上的那张MYTO公司一九九八年重新发行的CD编号却是981.H003,是一张再版碟。
Fono版CD的曲目分成三段,而MYTO版则分成十六段,1-5即相当于Fono版的一,6-8是相当于Fono版的二,9-16是相当于Fono版的三。两张CD的曲目都没有标出play的时值。
下面是这两张CD的封面:
[url=http://www./bt/detail_80616.html][img]http://image./bt/6.jpg[/img][/url]
就这个三七年女武神录音来说,发行过的黑胶唱片据称有如下四个版本:Ed Smith的EJS 450,Japan JPL的,Discocorp的RR 417和这里发布的Acanta 40.23 520。但我手上还有另外两个黑胶版本,一九七六年德国版BASF编号为HB 22 863-0的4 LP套装“100 Jahre Bayreuth ”(选段),德国Merian / BASF编号98
LP套装“BERLIN die 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 ”(选段),出版年份不详。
一九三七年的科文特花园《众神的黄昏》精选尽管不是全剧,但却是该曲目富特留给后世的最早录音,共计33转黑胶唱片两张四面,而这里发布的Acanta 40.23 520 只有一张两面。本人收藏的Discocorp RR 429 (2 set) 是现存录音四个黑胶版本之一,将作为下一个的瓦格纳系列发布,那是个完整的遗留录音。
而据称是富特于一九三六年科文特花园《众神的黄昏》的录音选段之真伪似乎让人疑惑,除了录音的聆听比较,还得从演职人员的名单上来作些比较。
三六年的科文特花园录音在《奥尔森目录》与《编年史》中均无记载,为此Francis兄曾估计该录音应该是日的录音。但是,确认是富特文格勒指挥的那场三七年六月的演出,歌手们是:布仑希尔德Brunnhilde由弗拉格斯达德Kirsten Flagstad扮演,古德伦Gutrune由纳扎戈尔Maria Nezadal扮演,哈根Hagen由韦伯Ludwig Weber扮演,出演者还有梅尔吉奥Lauritz Melchior (扮齐格菲尔德),詹森Herbert Janssen (扮昆特)和 索博格Kerstin Thorborg (扮瓦特劳特)。
而在这个集子(ACANTA唱片编号40.23 520 FK) 以及上面提到的BESF编号HB 22 863-0 中,写成一九三六年由富特指挥的那场演出,重要的女高音布仑希尔德Brunnhilde则由莱德尔Frida Leider扮演,其余演员则大致相同。而哈根Hagen的扮演者在以上的这两个版本都注明是Ludwig Weber,但本唱片前收藏者在Booklet上加注说哈根扮演者在三六年的不是Ludwig Weber而是Emanuel List。至少,剧中的演职人员并不一样,尤其是女主角。经我比较三七年科文特录音和这个三六年录音,我倾向于信任我这套黑胶唱片的前收藏者在Booklet上的注释,即这个三六年录音的指挥不是富特而是比彻姆或其他人,这个录音的曲目应属于“富特文格勒的赝品录音”范畴。同时,这个录音也不同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到八月的由莱德尔出演的另一个富特赝品录音。
下面是富特文格勒与莱德尔及瓦格纳家人等合影。
自左起:W. Klose,W. Furtwangler,W. Wagner,F. Leider,M. Lorenz,F. Wagner,Fr. Lorenz。
[url=http://www./bt/detail_80616.html][img]http://image./bt/9.jpg[/img][/url]
一年半的时间过得真快,VC上的变化也不小,好多当年活跃的乐友都因VC的改革而销声匿迹。新的一年来到之际,我倒是挺怀念那些从未谋面的朋友,他们是 CATS,弌个(ILMC),Marcelproust,古典音乐爱好者,以及上文提到的FrancisZhou,他们都曾在温馨的论坛内给过我很多鼓励和帮助。Francis在之前的VC上的活动,相比于很活跃于富特评论但收藏并不多的Cats来说一直比较低调,Francis是个很精于富特研究的人士,不仅收藏甚丰还致力于翻译与编写好些有关富特演出与录音的目录,对大陆的富特研究贡献不小。我虽然也算个富迷,可实在是没有一心一意,也还不到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时在店里看到富特的片子即使还没有收藏也不是非得背回家,好像已有些个麻木了。
(Jimdrp原创评论,写于二〇一〇年二月中国新年)
上一帖 [瓦格纳系列之四] : 《富特文格勒指挥瓦格纳歌剧选粹》
下一帖预告:
[瓦格纳系列之六]:《富特文格勒三七年在科文特花园指挥众神的黄昏》
[url=http://www./bt/detail_80616.html][img]http://image./bt/5.jpg[/img][/url]
附录 :阿杜安《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中文版“全部录音录像资料”及其它的错误更正和增补 [, Jimdrp更新]
阿杜安所著“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The Furtwangler Record) 一书的英文版于一九九四年出版,在书末附录的“富特文格勒之声——全部录音录像资料 Discography”是由英国富特文格勒协会主席约翰o亨特编订,英文版中还有约翰o亨特一篇说明。中文版于六年后的二〇〇二年翻译出版。中文版的编者在“富特文格勒录音作品目录增补说明”中说,人民音乐出版社在出版该书的中文简体字版时,便特请日本富特文格勒协会会员,著名富特文格勒作品收藏家田中昭先生及北京富特文格勒录音文献研究家乔小兵,周士红先生依据二〇〇二年三月之前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对其内容进行了增补。
我於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因在VeryCD制作《富特文格勒指挥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专辑时,为了说明阿杜安《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中文版内编者增补部分的不同之处,对照了一九九四年英文原版和二〇〇二年十二月中文第一版两个版本,发现由申元先生翻译的中文版书末“全部录音录像资料”有很多错误和遗漏,这些错误或区别看来有些好象是出版印刷部门疏漏,有些可能是译者工作过于仓促,当然也不能排斥或许个别是出于译者作的更改,还有些甚至是英文版本身的错误。
此外,我在自己本人的收藏中发现有些富特文格勒的录音,是在经过了编者增补后的二〇〇二年译文版中仍属遗漏的。基于“此书是绝大多数中国的乐友认识了解大师的唯一文字途径,书中的错误和遗漏无疑是很令人无法释怀的”原因,我希望让富特文格勒的乐迷能得以了解这些区别。现在,我借在VeryCD发布专辑的机会,特罗列如下,以供富特文格勒乐迷参考。
更正的尾部标明的P. 是中文版页码,[注]是我提供增补或修改的版本,所有增补和修改的注脚部分均以我Jimdrp个人收藏的原版正版CD或黑胶唱片为依据。
当然,这些工作本该是原译者的事。我很喜欢富特文格勒指挥时所表达出的那些激情与音乐的感受,但我充其量不过是个普通的粉丝,在美国二十几年来陆续也仅仅收藏了富特一百五十多张CD和一百多张黑胶唱片,远没有狂热入迷到看见富特唱片非买不可的程度。我非常感谢众多乐友对我作的勘误表所表达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Cats和FrancisZhou两位乐友。在此,我欢迎大家一起来为本勘误表添砖加瓦。
现我将更新的增补归于勘误表的页码顺序,重新发表。
(Jimdrp二〇一〇年中国新年更新,原创评论)
“勘误表”——中文版“全部录音录像资料”的错误更正和增补 :
1)巴赫《D大调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BWV 1048),应改为《G大调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BWV 1048)。P.305
2)[注] 增补版本,《G大调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二乐章,1929年-1930年 柏林 / 柏林爱乐乐团 / 发行记录:HISTORY
20.3093-HI。P.305
3)[注] 增补版本,巴赫《第三管弦乐组曲》(BWV 1068),1929年-1930年 柏林 / 柏林爱乐乐团 / 发行记录:HISTORY
20.3093-HI。在日本DG公司编号MG
827, 七十年代初的唱片版位) 的LP唱片上标明为1929年。P.305
4)巴赫《马太受难曲》日5月2,6,7日,在英文原版是日。P.306
5)巴赫《马太受难曲》-17日,在英文原版有标明演出地是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注],在VIRTUOSO公司编号269 9212的唱片中标明合唱团是Vienna Singverein Vienna Boy’s Choir。P.306
6)贝多芬《第一交响曲》5,日。[注],在VIRTUOSO公司编号269.7162的唱片上标明日。P.307
7)贝多芬《降F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8,-27日,发行记录: EMI公司编号CDH 763 9332。[注],原版唱片上标明 CDH 763 0332。P.309
8)[注] 增补版本,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日Herkulessaal Munich慕尼黑 / 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 / 发行记录:EMI
75 2 5。P.309
9)[注] 增补版本,贝多芬《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日 维也纳 / 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 / 发行记录:EMI
67491。P.310
10)贝多芬《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6,-25日,应改为-25日。P.312
11)贝多芬《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8,日,中文版在年与月之间错插入“日”应除去。P.316
12)贝多芬《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10,-10日,在英文原版是日。P.316
13)贝多芬《菲岱里奥》(作品第72号),在英文原版的发行记录上共有五段,中文版把第四段日期演出加上了第五段的发行记录。英文原版的第四段和第五段如下。P.321
4. 日 维也纳的维也纳歌剧院 / 维也纳爱乐乐团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唱团,莫德尔,尤里纳克,温德加森,舒克,波埃尔,弗里克,埃德尔曼等演唱 / 发行记录:Fonit Cetra CDC 12; Priceless D 20902; Rodolphe RPC 32494; 唱片录有《列奥诺拉》序曲第三号的:Virtuoso 269.7182
5. -17日 维也纳的维也纳歌剧院 / 维也纳爱乐乐团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唱团,莫德尔,尤里纳克,温德加森,舒克,波埃尔,弗里克,埃德尔曼等演唱 / 发行记录:Toshiba CD25 5819-20; EMI CHS 764 4962; 唱片录有《菲岱里奥》序曲的:Toshiba CC30 3364-9/CC33 3468; 唱片录有《列奥诺拉》序曲第三号的:Toshiba CC30 3364-9/CC33 3468和Toshiba CE28 5580
14)贝多芬《列奥诺拉序曲第3号》4,日,在英文原版是日。(注,经由Francis Zhou查证LP唱片MB 4405及《奥尔森目录》,感谢! )。P.322
15)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12,日,在英文原版是日。P.325
16)勃拉姆斯《D小调第二交响曲》4,-25日。[注],在DUTTON
CDEA 5024的唱片中标明, 23 & 25日。P.326
17)勃拉姆斯《F小调第三交响曲》1,日,在英文原版是-15日。P.326
18)版本 - 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日? 柏林 / 柏林爱乐乐团 / 发行记录:Arkadia
WFE 365.2 (注,经Cats乐友核实该版本与四三年版是同一录音,感谢! )。P.327
19)布鲁克纳《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2,日,发行记录: DG公司编号427 4022。[注],原版唱片上标明 427 403-2。P.331
20)布鲁克纳《C小调第八交响曲》1,日。[注],在HISTORY
的唱片中标明(arr. by Furtwangler由富特文格勒改编)。P.332
21)[注] 增补版本,亨德尔《D大调大协奏曲》日 柏林 / 柏林爱乐乐团 / 发行记录:HISTORY
22)[注] 增补版本,欣得米特《交响协奏曲》日 柏林 / 柏林爱乐乐团 / 发行记录:HISTORY
20.3093-HI。P.336
23)[注] 增补版本,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KV550),-3日 维也纳 / 维也纳爱乐乐团 / 发行记录:HISTORY
20.3091-HI。P.341
24)莫扎特《D小调第十二钢琴协奏曲》(Op.466),应改为《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P.342
25)莫扎特《降B大调第十小夜曲》, 19, 26日和12月3日。[注],在EMI
06 2 6的唱片中标明, 19, 26日和12月3日。P.342
26)佩平《第二交响曲》日-11月3日。[注],在Arkadia
WFE 365.2的唱片中标明日,与汉森演奏的第四钢琴协奏曲录於同一场演出。P.345
27)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3日。(注,页码由heeler乐友指正,感谢! ) [注],在DG公司编号427 779-2的唱片上标明日。P.352
28)[注] 增补版本,舒曼《D小调第四交响曲》2,日 卢塞恩 / 卢塞恩节日交响乐团演奏 / 发行记录:MUSIC & ARTS
CD-1018。P.352
29)在P.355《梯尔…恶作剧》上面的“理查 o 施特劳斯”应当除去以免混乱,因为在P.353已经写了。
30)[注] 增补版本,瓦格纳《罗恩格林》第一幕前奏曲,日 卢塞恩 / 卢塞恩节日交响乐团演奏 / 发行记录:MUSIC & ARTS
CD-1018。该条目应插在原来的条目3与4之间。P.362
31)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1,-24日,发行记录: LAUDIS公司编号LCD 44008。[注],原版唱片上标明 LCD4. 4008,第一个4是表明共有四张唱片,4008是编号。但原版纸盒外标明的STEREO显然错误。P.362
32)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选段Fanget an!,日,在英文原版是日。P.362
33)[注] 增补版本,瓦格纳《汤豪瑟》序曲1940年 柏林 / 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奏 / 发行记录:33s LP/Acanta 40.23 520 FK。P.365
34)[注] 增补版本,瓦格纳《汤豪瑟》选段“Fragment aus dem Sangerkrieg auf der Wartburg”[经查证这唱段应是“die mir in Engels Schone tief in die Seele drang!”] 1936年 维也纳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奏,皮斯托(Pistor)、斯维德(Sondor Sved) 演唱 / 发行记录:33s LP/Acanta 40.23 520 FK。P.366
35)韦伯《欧丽安特》序曲1,XXXX年3月6日,在英文原版是日。P.370
36)沃尔夫《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日。[注],在VIRTUOSO公司编号269.7312的唱片中标明日。P.372
中文版“富特文格勒的赝品录音”的增补 :
瓦格纳《众神的黄昏》选段“Brunnhild’, die heerste Frau”
1)1936年 伦敦 / 科文特花园乐团,莱德尔、梅尔吉奥、詹森、韦伯 (可能是李斯特)、纳扎戈尔等演唱 / 发行记录:ACANTA公司编号40.23 520 FK (LP密纹唱片);BESF公司编号HB 22 863-0 (LP密纹唱片)—— 经比较三七年科文特录音和这个三六年录音,我倾向于信任我这套黑胶唱片的前收藏者在Booklet上的注释,即这个三六年录音的指挥不是富特而是比彻姆或其他人。
中文版正文部分的错误更正 :
[说明,对正文部分的全书查核工作是远远超出我的能力,以下只能是因“巧遇”而发现的错误。]
1)EMI取得RAI《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发表权,于1937年予以公开出版。[注],在英文原版是1973年。P.217
当今社会的许多现场录音CD都是用几天的录音剪接而成,演出日期写成某日到某日不足为奇。而富特年代的现场录音应该都是确定的某一天才对,在《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中英文版的演出时间有些其实写的是富特音乐会编年史的日期资料,只是一个讯息而已。
中英文版书中发行记录提及到的许多原版CD上注明的日期却与书上写得不同,我认为这些原版CD上注明的日期才是真正的录音日期。
以下是我以本人有限的收藏所作的一些补充说明,列举如下:
1)贝多芬《第一交响曲》3,, 27-30日。[注],在EMI公司编号CDH 7630332的唱片上标明, 27-28日。P.307
2)贝多芬《第四交响曲》1,-30日。[注],在DG公司编号427 777-2的唱片上标明日。P.309
3)贝多芬《第五交响曲》4,-30日。[注],在DG公司编号427 775-2的唱片上标明日。P.311
4)贝多芬《第七交响曲》1,, 31日与11月3日。[注],在DG公司编号427 775-2的唱片上标明日。P.313
5)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1,-12日。[注],在DG公司编号427 780-2的唱片上标明日。P.318
6)贝多芬《科里奥兰序曲》1,-30日。[注],在DG公司编号427 780-2的唱片上标明日。P.319
7)布鲁克纳《A小调第六交响曲》1,-16日。[注],在Music & Arts公司编号ARPCD 0106的唱片上标明日。P.332
8)亨德尔《D小调大协奏曲Op.6 No.10》1,-8日。[注],在DG公司编号427 777-2的唱片上标明日。P.337
9)舒曼《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1,-28日。[注],在DG公司编号427 779-2的唱片上标明日。P.351
10)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1,-3日。[注],在DG公司编号427 779-2的唱片上标明日。P.352
11)理查o施特劳斯《家庭交响曲》1,-12日。[注],在DG公司编号427 782-2的唱片上标明日。P.353
12)理查o施特劳斯《唐璜》1,-17日。[注],在DG公司编号427 782-2的唱片上标明日。P.354
13)理查o施特劳斯《艺术歌曲四首》1,-17日。[注],在Arabesque Recordings公司编号8082的LP唱片上标明或17日。P.356
14)瓦格纳《齐格弗里德》1,日。[注],在VIRTUOSO公司编号269.9092的唱片上标明日? 。P.364
(Jimdrp原创评论)
此外,我想在这里谈一谈有关阿杜安所著“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书末“全部录音录像资料”中瓦格纳一节的曲目编排。
在这一节内,书中的瓦格纳曲目并没有象贝多芬,勃拉姆斯或布鲁克纳的曲目那样编排得有条有理。首先,瓦格纳的曲目没有按创作时间顺序去编排,最著名的指环四连剧也被搞得东插西拆的,如果是个不太熟悉瓦格纳作品的乐友,看了这种序列肯定摸不着头脑;再细一点看,一个乐剧内有多个选段的,也似乎是信手拈来乱排一气,没有给人一种剧情前后的顺序感,也看不出有任何以录音日期编排的考虑因素,尤其在选段最多的《汤豪瑟》的编排上更显混乱。
为了方便乐友们查找与对照《汤豪瑟》曲目与录音,我在此以剧情的顺序重新列出这些选段,有关的发行记录在此略过。
选段曲目尾部的注释是,[原“录像资料”选段之顺序和译名],该段位置:(索尔蒂版CD分段号码 / 巴伦鲍依姆版CD分段号码)。
《唐豪瑟》序曲(Overture &Tannh?user&):
日和22日 / 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 / 维也纳爱乐乐团(录音室)
日 / 罗马 / 柏林爱乐乐团
-3日 / 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 / 维也纳爱乐乐团(录音室)
日 / 加拉加斯的阿姆菲剧院 / 委内瑞拉交响乐团
《唐豪瑟》选段(Extracts from &Tannh?user&):
第一幕第一景 “Bacchanale” [1,“饮酒歌的芭蕾舞曲”] / (CD1-1 序曲后的第一景开场音乐 / CD1-2)
日 / 柏林 / 柏林爱乐乐团(版本可疑)
第一幕第二景 Tannhauser / Venus唱段 “Dir tone Lob!” [9] / (CD1-3 / CD1-4)
日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 维也纳爱乐 / 洛仑兹(Max Lorenz), 缪勒(Maria Muller) 演唱
第一幕第四景 Wolfram唱段 “Als du in kuhnem Sange” [7] / (CD1-10 / CD1-13)
日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 维也纳爱乐 / 斯维德(Sondor Sved) 演唱
第二幕第一景 Elisabeth唱段 “Dich, teure Halle” [2,“亲爱的大厅”] / (CD2-1 / CD2-1)
日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 维也纳爱乐 / 芭丝(Anna Bathy) 演唱
第二幕第四景 Landgraf唱段 “Gar viel und schon” [3] / (CD2-4 / CD2-7)
日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 维也纳爱乐 / 霍夫曼(Ludwig Hoffmann) 演唱
第二幕第四景 Wolfram / Tannhauser唱段 “Dir, hohe Liede”, “Dir, Gottin der Liebe” [5] / (CD2-8后半段和9 / CD2-13第四句起唱和14)
日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 维也纳爱乐 / 皮斯托(Gotthelf Pistor), 斯维德(Sondor Sved) 演唱
第二幕第四景 Wolfram / Tannhauser唱段 “Fragment aus dem Sangerkrieg auf der Wartburg”
[经查证这唱段应是“die mir in Engels Schone tief in die Seele drang!”] [增补版本] / (CD2-8后半段/ CD2-13第五句起唱)
1936年 / 维也纳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奏,皮斯托(Pistor)、斯维德(Sondor Sved) 演唱
第二幕第四景 Elisabeth唱段 “Vernehmt durch mich, was Gottes Wille its” [4] / (CD2-11 第四句起唱 / CD2-14 最后一句起唱)
日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 维也纳爱乐 / 芭丝(Anna Bathy) 演唱
第二幕第四景 Landgraf, Sanger, Ritter / Tannhauser等唱段“Ein Engel stieg aus lichtem Aether” [6] / (CD2-11后半段 / CD2-16第二句起唱)
日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 维也纳爱乐 / 芭丝(Bathy), 皮斯托(Pistor), 霍夫曼(Hoffmann), 斯维德(Sved), 麦凯尔(Maikl), 马克霍夫(Markhoff), 沃尼格(Wernigk), 伊托(Ettl) 演唱
1936年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 / 皮斯托(Gotthelf Pistor), 斯维德(Sondor Sved) 演唱
第三幕一景 Wolfram唱段 “Wohl wusst’ ich hier sie im Gebet zu finden” [8] / (CD3-2 / CD3-2)
日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 维也纳爱乐 / 斯维德(Sondor Sved) 演唱
第三幕第二景 Wolfram唱段 “O du mein holder Abendstern” [8] / (CD3-6 / CD3-6)
日 /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 维也纳爱乐 / 斯维德(Sondor Sved) 演唱
(Jimdrp原创评论,更新)
附帖,绘画介绍 :
这次刊登的附帖绘画作品是 弗拉o安吉利戈的木板胶画“崇拜上帝的天使”。
[url=http://www./bt/detail_80616.html][img]http://image./bt/9.jpg[/img][/url]
[url=http://www./bt/detail_80616.html][img]http://image./bt/4.jpg[/img][/url]
安吉利戈 (或译为安琪利科,Fra Angelico) 是个僧名,意为“天使的兄弟”。一般介绍都称安吉利戈生于1387年死于1455年,但也有称他诞生于1400年的。安吉利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重要画家,锡耶纳画派的代表人物。安吉利戈二十岁进入修道院为僧,一生过着虔诚的宗教生活。安吉利戈继承了乔托Giotto的艺术样式和马萨乔Masaccio的新技术,发展了中世纪的细密画,并使作品线条更富有节奏感和明快的装饰性。
这两张对画的原作藏于法国罗浮宫德农馆(Denon) 二楼展览厅。原作旁的标签写着作品法文名称,左边那张是“Dieu le pere”,标签上注明原作画于年,右边那张是“La Decollation de saint Jean Baptiste et le Banquet d’Herode”,标签上注明原作画于1430年。两个天使面对面地挂在墙上,每幅尺寸都是37cm X 23cm,木板胶画 (那时还没有发明油画技术)。这两幅著名的木版画“崇拜上帝的天使”上方悬挂着安吉利戈另一幅著名的园形画“耶稣祝福”,请参见《里盖蒂-音乐剧“大恐怖”》所附介绍。
(Jimdrp原创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王朝网络无关。王朝网络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王朝美图& 02:51:11&&&&&&&转载本文&UBB代码&HTML代码复制到剪贴板...&更多内容··········&&&&频道精选
&&&网友关注··········&&热点推荐&01&&02&&03&&04&&05&&06&&07&&08&&09&&&&王朝女性&&|&&|&&|&&|&&|&&|&&|&&|&&|&&|&&|&&|&王朝分栏&&|&&|&&|&&|&&|&&|&&|&&|&&|&&|&王朝编程&&|&&|&&|&&|&&|&&|&&|&&|&&|&&|&王朝导购&&|&&|&&|&&|&&|&&|&&|&&|&&|&&|&王朝其他&&|&&|&&|&&|&&|&&|&&&&2005-&&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瓦格纳 女武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