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源吗

&&&&&&&&&&& &旅游综合开发
石阡县历史悠久,早在秦嬴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就置夜郎县。石阡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名胜众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是历史文化名城和黔东重要的特色旅游城市,是贵州东线旅游重要节点和梵净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境内的喀斯特山水资源、溶洞景观、大面积的森林和处于深山幽谷中的民族村寨,至今都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原始古朴的韵味,具有神秘的色彩,令人向往。
佛顶山、鸳鸯湖、葛闪渡乌江山峡、凯峡河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太虚洞溶洞群蔚为壮观,深幽瑰丽;万寿宫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构思奇特,在同类建筑中实属罕见;仡佬族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石阡温泉群“全国独有,世界少有”,享誉全国。
凭借石阡独有、数量众多的旅游资源,县政府正规划将石阡打造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石阡将成为世界温泉旅游的新亮点、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基地、温泉疗养基地、营养健康示范基地和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石阡旅游资源概况
石阡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主要旅游资源共有204个景区、景点或资源点,包括了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8个主类的全部,31个亚类中的23个,占74%;155个基本类型中的73个,占48.3%。其中:
主要的自然资源有:
(1)石阡温泉 (2)佛顶山
(3)溶洞 (4)洋溪河峡谷
(5)凯峡河峡谷 (6)石林
(7)葛闪渡乌江山峡 (8)龙川河
(9)五老屏山 (10)鸳鸯湖湿地公园
(11)马屯河瀑布群& (12)龙塘万亩有机苔茶示范园
主要的人文资源有:
(1)石阡古城(万寿宫、府文庙、禹王宫、启灵桥)
(2)红军长征旧址遗迹 (3)印把山与泗寨屯
(4)成氏墓群 (5)龙塘古镇
(6)尧上民族文化村 (7)楼上古寨&
(8)鸳鸯湖村 (9)扶堰村
(10)民族文化(仡佬、侗、苗、蒙古族文化和傩戏文化)
(11)民族民间工艺与地方特产
石阡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特色,品质高且具有组合优势,总体可概括为“天然温泉群、历史古名城、佛顶原生态、文化底蕴深、养身长寿乡”,其中温泉、古城、佛顶山和长寿文化是最具开发潜力的优质资源。
石阡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旅游功能性价值,满足了人们游览、休闲娱乐、求知、科学考察、探险、健身、医疗保健以及开展商务活动等方面不同需求的功能,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功能优势明显。
石阡旅游资源与全省及铜仁市比较,资源之间既有差异,又集聚形成资源组合,优势互补,凸显了石阡旅游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和开发价值。
目前石阡旅游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业发展缺乏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旅游业发展不充分,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资源开发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虽然石阡旅游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开发建设投资、旅游产品打造等方面的挑战,却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更好、更新的机会和选择。
◎&&石阡旅游业发展前景
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人们已不满足于在各个旅游点之间长途跋涉、疲于奔命的旅游方式。
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度假旅游将更为盛行。&
贵州规划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将达到2.2亿人次以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200亿元以上。
2012年,石阡县共接待游客人数达2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354%。
预计到2015年石阡接待游客人数将达到300万人次左右,其中接待5万人次入境游客,年均增长30%以上。
预计到2020年石阡接待游客人数将达到600万人次左右,其中入境游客15万人次,年均增长15%以上。
石阡旅游项目依托石阡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优质的温泉和淳朴的少数民族文化等资源,全力打造休闲度假基地、温泉疗养基地、营养健康示范基地和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符合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高速公路建立起与珠江三角洲、成渝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北部湾经济区以及黔中城市群的快捷交通联系。石阡将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介入机会良好,黔东区域旅游发展具备了雄厚的市场基础。
石阡未来的旅游市场发展非常可观,大有作为!
◎&&石阡县旅游发展规划
按照建设旅游大县、培育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要求,石阡旅游业坚持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立足石阡、依托武陵、融入黔中、面向全国,大力实施“旅游活县、精品驱动、开放带动、融合发展”的战略。
依托优势旅游资源,以发展中高端休闲养身度假旅游为主线,重点打造温泉、佛顶山、古城三张“旅游名片”,重点发展休闲度假、生态体验和古城文化旅游,配套发展观光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着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石阡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形成以温泉度假休闲为龙头的大旅游产业新格局。
力争经过5至10年的建设和发展,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石阡重要的支柱产业,把石阡打造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著名的温泉旅游度假休闲中心和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把石阡县城建设成为旅游型历史文化名城和黔东重要的特色旅游城市。
石阡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一心四区多点五线”的空间布局,即:
以石阡县城为核心,规划布局为区域性旅游服务和集散中心,规划布局温泉旅游新区、古城旅游区、佛顶山旅游区、龙塘旅游区等四个重点旅游区。
以县城为中心形成五条放射性旅游线路,通过旅游流汇聚产业要素形成发展轴,围绕四大重点旅游区和五条旅游线路,规划布局楼上村、河口村、凯峡河、鸳鸯湖、葛闪渡乌江山峡、太虚洞、洋溪河峡谷等众多小型景区和景点。
重点打造的跨区域旅游线路:
贵阳—瓮安—石阡—梵净山
贵阳—镇远—石阡—梵净山
重庆—石阡、广州—石阡、长沙—石阡
梵净山/铜仁—江口—石阡
张家界—凤凰—梵净山—石阡—贵阳
重庆—武隆—思南—石阡—梵净山/镇远
长沙—凤凰—梵净山—石阡—贵阳
重点打造的县内旅游线路:
县城—楼上—甘溪—扶堰—佛顶山
县城—中坝—河口—尧上—佛顶山
县城—龙塘—困牛山
县城—凯峡河/鸳鸯湖
县城—龙井—白沙—本庄—河坝/葛闪渡
结合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县城—甘溪—聚凤—白沙—龙井—龙塘—凯峡河—五德镇—坪山—县城的旅游环线。
◎&&政策背景及优惠政策
一、《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把贵州建设成“黔中地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烟草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二、“国发2号文件”中关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第二十四条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三、《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政策。
四、《石阡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的相关政策,如:
土地政策: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和强度,对企业用地所缴纳的土地价款实行先缴后奖。
税收政策:凡属于国家和省鼓励投资的领域,其税收减、免按照国家及省相关政策执行。
财政扶持政策:凡在我县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房地产项目除外),自投产纳税之日起,按规定所征收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县级财政所得部分实行先征后奖,分年度按比例对企业进行奖励扶持。
?项目实施区域介绍
◎&&区位介绍
石阡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南部,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面积2173平方千米,东临江口、岑巩县,南接镇远、施秉县,西连凤冈、余庆县,北交思南、印江县。全县辖7镇11乡302个村9个社区,总人口45.6万人,其中仡佬、侗、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8%,森林覆盖率67.5%。
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石阡将成为连接黔中、成渝、长株潭的贵州东北部经济快速发展区。
石阡已获得“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重点县”、“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等国字品牌。
◎&&交通介绍
交通一直是制约石阡发展的“瓶颈”,之前一直是通过石阡至铜仁、岑巩、镇远、余庆、思南、凤冈、印江等公路通道与外界联系。
现在,这种状况已经结束。思南经石阡至剑河高速公路已建成投入使用;江口经石阡至瓮安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石阡至大龙连接长株潭快速通道即将规划建设。兴义经石阡至黔江、重庆万盛经石阡至广西、玉屏经石阡至开阳铁路已列入国家规划。
到“十二五”期末,三高、三铁、两机场将形成安全、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2小时到贵阳,1小时到铜仁,30分钟到镇远、思南、余庆的目标,石阡将成为铜仁市的西大门。
石阡的交通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将使得资本快速涌入,地价等投资成本迅速上涨。因此,在石阡高速公路全面通车的前夜,是前来石阡投资,回报比最佳的时机。
◎&&相关资源介绍
◆&气候条件
石阡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长达303天。全年日照总时数1233.2小时。
◆&电力资源
石阡电力于1995年并入南方电网,现建有110KV变电站2个,35KV变电站8个,正在建一座220KV变电站,县内还自建有32个小水电站,历年电力供应充足。
石阡县地处乌江流域上游地区。境内有河流溪沟117条,其中乌江水系112条,沅江水系5条。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且河流在10千米以上的干支流有26条,河流总长度498千米,河网密度23千米/百平方千米,河流水系呈树枝状分布,从东南向西北走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2173平方千米,其中:
耕地547.17平方千米,占25.2%;
林地1128.28平方千米,占52.1%;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0.96平方千米,占3.2%;
未利用土地228.70平方千米,占10.6%。在未利用土地中,尚有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面积19.37平方千米。
◆&劳动力资源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石阡县总户数107407户,人口456411人,其中劳动力人口大约为24.6万。
石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高中、中职入学率不断提高,推动了劳动力素质的大幅提升。外出务工人员近年受东部经济影响开始返乡,为石阡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型工人。
◎&&&政务环境
石阡围绕建立“清廉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务实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开放型政府”,开展了政府提速工程、投资环境整治、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等活动,创立了行政服务中心。
全县28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各项审批均实行“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为投资者提供便捷服务。
温泉、古城、佛顶山、湖泊、红军故地、自然村寨、民族文化、长寿文化等等,构成了石阡丰富的旅游资源。
由于交通原因,这些石阡独有的资源,都还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原生态的处女地,正等待着有远见卓识的投资者前来探寻、开发。
?精装项目推介
石阡县旅游资源富集,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给广大的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好的投资平台,还将着重对文化旅游资源和长寿村寨旅游资源进行特别推介。
◎&&项目(一)游客集散中心建设
项目名称:游客集散中心建设项目
实施地点:石阡县坪山乡
建设内容:项目占地100亩,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包括宾馆、商场、办公楼、休闲广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投资方式:独资&&合资
◆&市场概述
作为“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石阡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已然成为了石阡的支柱产业,每年的游客人数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设是提高石阡旅游接待能力,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引导游客游览的重要设施和必要手段。项目建成后将会有50%以上的游客通过游客集散中心中转和分流。
项目主要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交通、娱乐、购物、游程安排、信息服务、导游讲解等综合性服务,集购物、参观、休闲于一体。
◆&优势分析
项目地处石阡县城规划区,游客的各种需求将在集散中心得到实现,同时集散中心还是通向各景区的中枢,是游客的必经之地。
在石阡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有着巨大的人群基数和市场空间。
◆&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总额10601.26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6000万元,年利润2955.14万元。
1)销售预计
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接待游客60万人,拟定平均每人综合消费为100元,年产值6000万元,以后每年接待量增长10%,于第六年保持平衡。
2)投资分析
项目总投资10601.26万元,其中包括土地出让金100亩×10万元/亩=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925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500万元,设备采购及安装费用275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51.26万元。
详见附表1:固定资产投资及折旧摊销表。
3)成本费用估算
项目建成后年总成本1729.82万元,固定成本891.03万元,变动成本838.79万元。其中:
工资及福利:100人×2.65225万元/人·年=265.23万元/年
营运费用:修理费用+资产折旧=29.80万元+596万元=625.80万元
管理费用:销售收入×0.02+5万元=125.00万元
营业费用:销售收入×0.01+5万元=65.00万元
详见附表2:成本及费用估算表。
4)税金及附加预测
税金(达产年)包括:营业税(税率5%)、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7%)和教育费附加(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3%)。
详见附表3: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5)利润预测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以后按每年10%增长,于第六年保持平衡。营业税金及附加330万元,所得税(税率25%)985.05万元,净利润2955.14万元。
详见附表4:利润估算表。
◆&项目投资分析
1)投资回收期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3.1年。
2)投资利润率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利润率为30.6%。
3)内部收益率
经测算本项目内部收益率为34%。
详见附表5:现金流量估算表。
◆&财务分析结论
上述各项指标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和抗风险能力,财务评价可行。
◎&&项目(二)鸳鸯湖旅游度假观光开发
项目名称:鸳鸯湖旅游度假观光开发项目
实施地点:石阡县枫香乡鸳鸯湖
建设内容:项目占地50亩,在鸳鸯湖景区修建高级休闲度假酒店、观光亭、养生度假中心等配套项目。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市场概述
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向是感受式旅游,也是旅游项目收益最高的经营模式之一。
在依山傍水的田园风光中感受淳朴的民风和享受无污染的美食,在恬静、舒适的氛围中荡涤城市的喧闹和浮躁。通过营造温馨、舒心、健康的环境氛围,吸引游客逗留度假,实现游客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和身心放松,让经营者获取最高效的稳定收益,市场目标定位精确,收益有保障。
在鸳鸯湖畔开发度假观光项目,充分发挥了鸳鸯湖鸳鸯集聚、山水一色的资源优势,依托石阡优良的自然条件和空气品质,能够吸引高端度假、感受型消费群体。
◆&优势分析
1)鸳鸯湖时常可以看到上千对鸳鸯在湖中嬉逐戏水的场景,在现代社会这是难得一见的奇观。
2)交通便捷,距县城仅8千米。
3)鸳鸯湖是全国45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地之一。
4)鸳鸯湖风光秀丽,生态良好,是不可多得的度假、避暑胜地。
◆&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总额1.17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3025万元,以后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年利润1328.44万元。
1)销售预计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12.1万人,拟定平均每人综合消费为250元,年产值3025万元,以后每年接待量增长10%。
2)投资分析
项目总投资1.17亿元,其中包括土地出让金50亩×10万元/亩=500万元,设备采购费用2570万元,基础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842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27.41万元。
详见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及折旧摊销表。
3)成本费用估算
项目建成后年总成本1087.37万元,固定成本265.23万元,变动成本822.14万元。其中:
工资及福利:100人×2.5万元/人·年=250万元/年
营运费用:修理费用+资产折旧=33.04万元+660.88万元=693.92万元
管理费用:销售收入×0.02+5万元=55.00万元
销售费用:销售收入×0.01+5万元=30.00万元
详见附表7:成本及费用估算表。
4)税金及附加预测
税金(达产年)包括:营业税(税率5%)、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7%)和教育费附加(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3%)。
详见附表8: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5)利润预测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025万元,以后按每年10%增长。门票税金及附加每年平均166.38万元,所得税(税率25%)442.81万元,年净利润1328.44万元。
详见附表9:利润估算表。
◆&项目投资分析
1)投资回收期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5.9年。
2)投资利润率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利润率为16.8%。
3)内部收益率
经测算本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5%。
详见附表10:现金流量估算表。
◆&财务分析结论
上述各项指标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和抗风险能力,财务评价可行。
?重点推介项目
&&&&&&&&&&&
&&&&& 项目(三)五峰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五峰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旅游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项目现状:
1、建设条件:
石阡有着“山峡之幽、溪河之秀、温泉之古、文史之久、民俗之纯”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独特的魅力,五峰山内景色秀丽怡人,森林茂密,沟壑纵横,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是五峰山生态园建设的有利条件。
2、产业条件:
石阡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特色,品质高且具有组合优势。随着石阡大力发展旅游业,交通网的完善,前来石阡观光旅游的人数会大幅度增加,五峰山优美的风景将会吸引人们的眼光。目前石阡还没有开发五峰山生态园区,前来开发将独家获得五峰山生态资源。
3、市场前景预测:
近年来“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等品牌进一步彰显,石阡旅游发展十分迅猛,旅游人数快速增长,2010年达到60万人次,五峰山生态园区会成众多游客的旅游之地,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4、项目选址及规模:
项目地址:石阡县五峰山
项目建设内容:
1、维修3条上山公路:临城正面公路,从新田湾至三昧禅院只有5千米左右;维修北面公路,从汤中经北坪至三昧禅院公路12千米;维修东面公路,从花桥至三昧禅院公路13千米。2、维修上山人行道(花岗石人行道)从县城至峰顶,北面人行道,从半山至“三昧禅院”。3、维修景区观光人行道10千米。4、通往各个峰顶的栈道10千米。5、新建休闲观光亭30个。6、新建景区公厕20座。7、根据需要沿途设置垃圾桶数个。8、景区文化广场建设。9、景区水利设施建设。10、景区供电设施建设。11、景区游客接待中心2个。
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5亿元
引资金额:5亿元
年销售收入:2.5亿元
年利润:1亿元
投资回收期:5年
投资利润率:20%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
享受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政策及2012年国发2号文件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县中的相关优惠政策,特殊领域或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
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旅游局
联系人:李玲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地址:石阡县行政大楼四楼
联系人:王 志
邮编:555100
&&&&&&&&&&&
&&&&& 项目(四)夜郎牂牁文化旅游开发项目
项目名称:夜郎牂牁文化旅游开发项目
行业类别:旅游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项目现状:
1、建设条件:
乌江古渡口历史文化遗迹众多。西岸现存康熙、雍正、光绪年间石碑四口碑碣“老道岩修路碑记”、“陈公义渡”、“吴公义渡”、“水佛寺修庙宇”,有碉堡、暗道、祠堂、庙宇、奇石、溶洞等自然景观及古遗物等,是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
2、产业条件:
石阡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但单一的风景无法满足所有游客旅游的目的。石阡所有的牂牁文化将会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感受历史文化,感受当地风俗民情,建成后将会成为石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目前还没有对古渡口进行系统的开发建设,前来投资将独占古渡口的开发资源。
3、市场前景预测:
古渡口村民依山临江居住,建休闲的旅游山庄,可一边享用可口美味的乌江鱼,一边观赏风光秀丽独特的湖光山色。山庄北面有葛闪渡电站,南面有石阡至凤冈三级油路、乌江大桥和正在修建的乌江电站。葛闪渡是开发前景巨大的旅游胜地。
4、项目选址及规模:
项目地址:石阡县本庄镇葛闪渡
项目建设内容:
修建1、葛闪渡古码头景点(1平方千米)古码头渡口博物馆,休闲别墅宾馆,四星级宾馆,及相关基础设施。2、各溶洞建设区。3、碗架岩夜郎发祥地之一修复。4、沿江景点及人行路点亭台楼阁。5、民居改造。
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3亿元
引资金额:3亿元
年销售收入:1.2亿元
年利润:6000万元
投资回收期:5年
投资利润率:20%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
享受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政策及2012年国发2号文件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县中的相关优惠政策,特殊领域或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
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旅游局
联系人:李玲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地址:石阡县行政大楼四楼
联系人:王 志&
邮编:555100
&&&&& 项目(五)花山水库旅游度假开发项目
项目名称:花山水库旅游度假开发项目
行业类别:旅游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项目现状:
1、建设条件:
库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利。两面环山,上有余庆县的方竹电站拦截,下有花山水库大坝阻塞,形成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2、产业条件:
石阡作为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但与水相关的旅游项目却偏少。建设水库旅游度假村,能够灵活使用水资源,建立多种观光游玩项目,丰富游客的旅游经历。目前库区还没有进行开发,前来开发将会独享这片美丽的湖光山色。
3、市场前景预测:
根据石阡县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开发石阡县花山水库库区渔业养殖、垂钓、旅游休闲产业,打造石阡西部精品渔业养殖、垂钓、旅游休闲产业。
4、项目选址及规模:
项目地址:石阡县河坝场乡
项目建设内容:
综合打造别墅休闲山庄、渔业养殖、垂钓和水上观光。
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1亿元
引资金额:1亿元
年销售收入:4500万元
年利润:2000万元
投资回收期:5年
投资利润率:20%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
享受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政策及2012年国发(2)号文件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县中的相关优惠政策。特殊领域或重大招商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
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地址:石阡县行政大楼四楼
联系人:王 志&
邮编:555100
?文化旅游资源
◎&&石阡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石阡古称山国,秦嬴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县于今县境西部,为石阡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使石阡成为了贵州文化和管理体制的起源。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寿州于石阡,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石阡府,“石阡”沿用至今。由此,成就了石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夜郎文化发源地的地位。
石阡的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底蕴深厚,主要有古建筑文化、古温泉文化、仡佬族民俗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等。
古建筑文化以万寿宫古建筑群和国荣楼上村古建筑群为最。万寿宫古建筑群由万寿宫、禹王宫、观音阁、龙王庙、玉皇阁、忠烈宫及启灵桥组成,与汤山古街道、古民居、古商号和古码头形成一个良好的历史文化空间,包涵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信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楼上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集梓潼宫、天福古井、明清古民居于一体,整个村寨以“北斗七星”的天枢至摇光交天权与天玑形成四个系象限,划分为不同的四个分区,功能分区明确,让人惊叹。
石阡县尧上仡佬族民族文化村坐落于石阡佛顶山脚,仡佬族人民传承了祖先留下来的习俗,并保持了他们独特的民族风俗,村中的邓氏宗祠、仡佬图腾、居民建筑、敬雀节、古树、风雨桥、神仙豆腐、烤全羊、贡茶、上刀山、下油锅、竹球比赛等处处体现着仡佬民族的文化特色。
石阡温泉文化最早可上朔到三国时期,历朝都对石阡温泉的开发利用作有记载,通过数百年的温泉开发利用,形成了独特的“温泉文化”,素有“温泉之都”美誉。
◎&&石阡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前景
石阡县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名胜众多,县内有多处国家级、省县级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其旅游地位在贵州乃至在全国都是独特的。
以汤山镇为核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构成了石阡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品牌。
为了更好的展示和宣传石阡的历史文化、温泉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石阡县成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工作组,制定了石阡县文化旅游产业工作方案,将石阡的古建筑文化、古温泉文化、仡佬族民俗文化、苔茶文化、红色文化、摩崖文化、古墓葬文化和民间艺术通过旅游业对外推介宣传。
近年来,石阡县组织专门队伍对石阡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保护和修缮一批文物古迹;建设了共和国记忆粮食制度博物馆、会馆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及石阡历史人文馆;发掘完善石阡仡佬族、侗族、苗族等民族民间歌舞文化和木偶、花灯、绝技等文化表演节目;打造了楼上历史文化村、尧上仡佬族文化村、龙塘苔茶旅游公园等旅游景区;研发生产剪纸、刺绣、木雕工艺、民族服饰、银饰等具有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为发展石阡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石阡的文化产业创造了众多的题材和广阔的市场。
?文化旅游精装项目推介
◎&&项目(一)苔茶文化研究中心
项目名称:苔茶文化研究中心
实施地点:石阡县城规划区
建设内容:修建占地25亩的苔茶文化研究中心。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市场概述
石阡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石阡苔茶钾天下”的地位。
在石阡建设苔茶文化研究中心,对苔茶植株的扶壮、基因优化、品种扩繁、苔茶焙制等进行全面研究,为石阡苔茶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开展苔茶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建设,是做大石阡高端茶叶品牌和市场的保障,符合石阡茶产业发展趋势重要构成体系。
宣传石阡苔茶文化,鉴品石阡苔茶,展示苔茶制作工艺,使石阡苔茶产业的发展多元化,跟上当代茶产业发展的脚步,将不断吸引茶商、游客来到石阡体验苔茶文化,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优势分析
石阡苔茶是国内少有的茶树良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产品已获国家级奖项10余个,是石阡高端茶叶的代表性品种,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石阡苔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史书、方志都从不同侧面记载和描述了石阡苔茶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状况。石阡是“中国苔茶之乡”,“阡尊佛顶”、“石苔天草”、“云顶净界”和“贵绿”等品牌,远销北京、上海等地,上等茶还漂洋过海,打入了国际市场。
因此,研究、探寻、发掘、丰富和发展石阡的苔茶文化,具有现实的市场需求和深远的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将会促进石阡苔茶产业升级,促进苔茶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0769.71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5000万元,净利润2308.50万元。
1)销售预计
项目达产后,每年为本地苔茶企业进行课题研究或转让研究成果,总收入为4600万元,并吸引20万游客进入研究中心参观苔茶博物馆,门票价格20元,门票总收入400万元,达产年总收入为5000万元。
2)投资分析
项目总投资10769.71万元,其中包括土地出让金25亩×20万元/亩=5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7000万元,设备采购及安装费用3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69.71万元。
详见附表11:固定资产投资及折旧摊销表。
3)成本费用估算
本项目建成后,年总成本费用为1647万元,固定成本798.31万元,变动成本848.69万元。其中
工资及福利:50人×2.65万元/人o年=132.61万元/年
营运费用:修理费用+资产折旧=31.70万元+634万元=665.70万元
管理费用:销售收入×0.02+5万元=105.00万元
营业费用:销售收入×0.01+5万元=55.00万元
详见附表12:成本及费用估算表。
4)税金及附加预测
税金(达产年)包括:营业税(税率5%)、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7%)和教育费附加(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3%)。
详见附表13: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5)利润预测
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后按每年10%增长。税金及附加275万元,所得税(税率25%)769.50万元,净利润2308.50万元。
详见附表14:利润估算表。
◆&项目投资分析
1)投资回收期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3.5年。
2)投资利润率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利润率为23.7%。
3)内部收益率
经测算本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9%。
详见附表15:现金流量估算表。
◆&财务分析结论
上述各项指标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和抗风险能力,财务评价可行。
◎&&项目(二)民族风情体验文化创意基地建设
项目名称:民族风情体验文化创意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石阡县城规划区
建设内容:建设石阡民族文化创意和现代传媒创意为一体的创意基地,包括文化创意孵化园、文化表演秀场和文化旅游纪念品销售市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市场概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消费结构中旅游、娱乐、信息、体育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着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机会。特别是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民族地域文化风采的创意活动和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
石阡拥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无穷的自然风光,在石阡建设民族风情体验文化创意基地,可以不断挖掘地方文化潜力,发展独具石阡特色的创意文化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优势分析
1)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石阡将成为连接黔中、成渝、长株潭的贵州东北部经济快速发展区,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
2)近年来,石阡组织专人对石阡古建筑文化、古温泉文化、仡佬族民俗文化、苔茶文化、民间艺术资源等进行了深度挖掘,建设了文化博物馆,这些文化资源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本项目位于石阡县城内,随着石阡新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本项目在县城内的位置优势将愈发明显。
4)本项目依托石阡特有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民族风情体验文化创意基地,对全县的文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将获得当地政府及民众的大力支持并充分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15705.68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6000万元,净利润为2490.20万元。
1)营业预计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接纳100家企业入驻,每年可向每户入驻企业收取10万元的房租和综合服务费用,总收入1000万元;开展民族风情文化表演,每星期表演3场,每场观众500人,票价180元,每场表演收入9万元,表演获得总收入为1350万元;将旅游纪念品销售市场商铺出租,出租价格70元/M2·月,总共出租4.35万平方米,总收入为4000万元,达产年总收入为6000万元。
2)投资分析
项目总投资15715.68万元,土地出让金80亩×17万元/亩=13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其中基础工程建设1亿元,设备采购及安装费用4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55.68万元。
详见附表16:固定资产投资及折旧摊销表。
3)成本费用估算
本项目建成后,年总成本费用为2349.74万元,固定成本1200.99万元,变动成本1148.75万元。其中
工资及福利:100人×2.65万元/人o年=265万元/年
营运费用:修理费用+资产折旧=44.56万元+891.20万元=935.76万元
管理费用:销售收入×0.02+5万元=125.00万元
营业费用:销售收入×0.01+5万元=65.00万元
详见附表17:成本及费用估算表。
4)税金及附加预测
税金(达产年)包括:营业税(税率5%)、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7%)和教育费附加(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3%)。
详见附表18: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5)利润预测
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年营业收入6000万元,以后按每年10%增长,于第六年保持平衡。税金及附加330万元,所得税(税率25%)830.07万元,净利润2490.20万元。
详见附表19:利润估算表。
◆&项目投资分析
1)投资回收期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4.1年。
2)投资利润率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利润率为17.7%。
3)内部收益率
经测算本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3%。
详见附表20:现金流量估算表。
◆&财务分析结论
上述各项指标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和抗风险能力,财务评价可行。
?文化旅游o小结
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长寿文化、古建筑文化等共同构成了石阡丰富的文化内涵,温泉、古城、佛顶山等构成了石阡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日俱增的旅游人群将带来源源不断的文化消费者。旅游、文化将会在石阡这片古朴的土地上相映生辉,创造出广阔的市场和灿烂的未来。
?文化旅游重点推介项目
&&&&&&&&&项目(三)石阡县文化产业园项目
项目名称:石阡县文化产业园项目
行业类别:旅游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项目现状:
1、建设条件:
石阡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傩戏文化、悄悄年文化、养生文化等,这些构成了建设文化产业园的人文基础。
2、产业条件:
石阡历史文化丰富,具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台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之美誉,是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石阡的魅力不仅在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在于历史文化的沉淀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建设文化产业园,在吸引游客的同时,更能向外界详细的展示石阡。目前,石阡还没有建设文化产业园。
3、市场前景预测:
文化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大趋势,而石阡独有的文化在进行系统的研究、保护、利用过后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市场前景广阔。
4、项目选址及规模:
占地面积:200亩
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项目地址:石阡县城规划区
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民俗文化表演中心、生态文化、长寿养身基地及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5亿元
引资金额:5亿元
年营业收入:2.2亿元
年利润:1亿元
投资回收期:5年
投资利润率:20%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
享受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政策及2012年国发2号文件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县中的相关优惠政策,特殊领域或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
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文体广电局
联系人:李星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地址:石阡县行政大楼四楼
联系人:王 志&
邮编:555100
&&&&& 项目(四)成氏墓群古迹保护利用项目
项目名称:成氏墓群古迹保护利用项目
行业类别:旅游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项目现状:
1、建设条件:
成氏墓群位于石阡城北约12公里的大沙坝乡西坡,为清道光年间江宁布政使司、护理两江总督成世碹等人之墓。由风洞坡、牌头、烟岗岭、雪峰塘4个墓葬点组成,共11座古墓,且保存较为完整。
2、产业条件:
成氏墓葬群是石阡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石阡历史文化构成的一部分。整合成氏墓葬群的资源,建设相关的旅游项目,能够宣传石阡的历史文化,同时丰富石阡旅游的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目前在石阡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及开发。
3、市场前景预测:
成世瑄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去世后葬于石阡,后家人也葬于此,遂成成氏墓葬群。对成氏墓葬群加以保护及开发,不但可以起到保护历史文化的作用,还可以创造巨大的旅游价值,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4、项目选址及规模:
占地面积:30亩
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项目地址:石阡县大沙坝乡
项目建设内容:
1、建设4个墓葬点、无公害蔬菜区和精品水果区景区连接省道道路,全长6200米,宽3.5米的标准水泥路。2、古墓周边居民搬迁工程。3、古墓内道路采用规整石料硬化,同时解决好排水,供电、环境卫生、建设停车场地等设施。
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3亿元
引资金额:3亿元
年销售收入:1.8亿元
年利润:7500万元
投资回收期:4年
投资利润率:25%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
享受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政策及2012年国发2号文件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县中的相关优惠政策,特殊领域或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
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文体广电局
联系人:李星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地址:石阡县行政大楼四楼
联系人:王& 志
邮编:555100
&&&&& 项目(五)红色文化体验开发项目
项目名称:红色文化体验开发项目
行业类别:旅游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项目现状:
1、建设条件:
石阡是红军当年长征的重要经过地之一,现有石阡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甘溪战场遗址、困牛山革命遗址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色故事。
2、产业条件:
石阡是历史文化名城,红色文化的传承不仅对本县人民十分重要,对整个中国历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与红色文化体验有关的开发,能够吸引游客和本地人民,将红色精神一代传一代。目前石阡遗存下来的多数革命遗址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及利用。
3、市场前景预测:
红色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奋力拼搏。石阡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地之一,加以保护及开发,不但可以起到传承红色文化的作用,还可以创造可观的旅游价值。
4、项目选址及规模:
占地面积:25亩
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项目地址:石阡县城、甘溪乡、龙塘镇
项目建设内容:
完善红二o六军团指挥部遗址,整合甘溪战场遗址、困牛山革命遗址,建设红色文化旅游专线项目。
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1亿元
引资金额:1亿元
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
年利润:2500万元
投资回收期:4年
投资利润率:25%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
享受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政策及2012年国发2号文件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县中的相关优惠政策,特殊领域或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
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旅游局
联系人:李玲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地址:石阡县行政大楼四楼
联系人:王& 志
邮编:555100
&&&&& &项目(六)非物质文化体验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非物质文化体验中心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旅游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项目现状:
1、建设条件:
石阡作为西部多民族混居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如傩戏文化、悄悄年文化、红色文化、养生文化等,亟待开发和保护。
2、产业条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要求已不仅是在物质生活层面,而是提高到了精神文化层面。各地关于文化旅游的建设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石阡拥有丰富的非物资文化资源,只要善加运用,就能在吸引游客及当地人民眼光的同时,传承非物质文化。石阡目前还没有非物质文化体验中心。
3、市场前景预测:
文化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大趋势,石阡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悄悄年文化、仡佬族传统文化等在进行系统的研究、保护、利用过后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市场前景广阔。
4、项目选址及规模:
占地面积:30亩
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项目地址:石阡县规划区
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一座石阡非物质文化文化体验中心。
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8000万元
引资金额:8000万元
年销售收入:4500万元
年利润:2000万元
投资回收期:4年
投资利润率:25%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
享受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政策及2012年国发2号文件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县中的相关优惠政策,特殊领域或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
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文体广电局
联系人:李星
座机:7652101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地址:石阡县行政大楼四楼
联系人:王 志&
邮编:555100
?长寿村寨旅游资源
◎&&石阡的长寿现象
石阡有45.6万人口,60岁以上老人有55180人,占人口总数12.3%,80岁以上老人6382人,占人口总数1.4%,百岁以上老人有39人,这些老人大多耳聪目明,身体健康,有的甚至还能下地劳作。
在石阡任何村寨里寿星级的老人随处可见,百岁以上的寿星人口指标都超过了世界长寿之乡标准。
石阡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健康长寿提供了环境基础。石阡人口的各项长寿指标,均已超过联合国人口组织对长寿人口划分的标准,完全符合中国区域长寿标准。素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苔茶之乡”美誉的石阡再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石阡的原生态民族古村寨
石阡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越,在这里聚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石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饮食文化和养身文化。
仡佬族三大聚居地之一就在石阡,尧上仡佬民族文化村是一个典型的仡佬民族村落。邓氏宗祠、仡佬图腾、民居建筑、敬雀节、古树、风雨桥、溪水、神仙豆腐、烤全羊、贡茶、上刀山、下油锅、竹球比赛等处处体现着仡佬民族的文化特色。仡佬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有节日都要燃起篝火,男女老幼齐聚于篝火旁欢歌起舞。
楼上古寨是一处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风貌的古村落。该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村中颇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民间传统技艺和古汉族遗风,令人赞叹。古寨位于石阡县城西南的廖贤河畔,距县城15千米,距国荣乡政府8千米,从石阡县城出发大约45分钟车程。景区面积4.2平方千米,村民皆为侗族,至今仍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唱山歌、哭丧哭嫁、吹唢呐等。
楼上古寨的文化底蕴可以用一个“古”字来概括。寨中古树星罗密布,由紫薇、丹桂、红枫、柏树组成,据专家考证,树龄均在300年以上。最为奇特的是七株枫树呈“北斗星”形状分布,树上栖息着上千只白鹤,而白鹤们从不到其它古树上居住。古树林边的高坡上建有梓潼宫和戏楼。家家户户的木窗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或梅花,或蜻蜓,或蝴蝶,或喜鹊,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楼上古寨是中国乡村历史文化的缩影,流传了数百年,至今保存完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石阡的空气质量
广西巴马长寿村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很高,其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高达2到5万个。
耸立于铜仁市境内的梵净山,每立方厘米所含的负氧离子更是高达6到12万个,最高含量竟然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标准的63倍,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天然氧吧。
而石阡佛顶山地区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超过8万个,有的地方达到16万个。数据背后反映的是石阡无工业和化学污染,生态环境良好。
◎&&石阡原生态民族村寨概况
石阡生态良好,民族风情浓郁,保留有多个乡村风貌完好、田园风光秀美的村落和小镇,适合开发乡村旅游。现已开发尧上仡佬族民族文化村、楼上古寨和河口苗族村等。
由于全县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受财力所限,政府对项目地的投资额较小,且没有形成合力,因此各项基础设施较差,宣传力度不够,致使优势资源不为外界所知。目前除尧上村主要靠本地客源的支撑经营较好外,其他村寨接待量都比较少。投资石阡村寨旅游项目,占据优势旅游资源,市场前景光明。
◎&&石阡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已有初步规划及建设。旅游开发整体上仍处于初期阶段,尚需进行整体提升建设。
其次,民族文化传承较好。楼上村的地域风貌、民居建筑、古老用品、院落、工艺制品等物质性文化遗产中,民族文化有着明显的优势。以民族艺术、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性方式传承的人文遗产,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和丰富的内容。
有“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优势。石阡长寿人口多,百岁老人数量超过国际标准。石阡的人居自然环境好,是休闲养生的绝佳区域。
石阡县已经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核心景区的吸引力,以重点村寨为示范,统筹规划、集中建设、完善配套、突出特色,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情、乡村休闲、农耕文化、农家餐饮、民族节庆、古民居建筑、农业观光等多样化乡村旅游产品,加快把乡村旅游发展成为石阡旅游新的增长点,促进特色农业、农村服务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长寿村寨旅游精装项目推介
◎&&&项目(一)佛顶山千户仡佬古寨景区建设
项目名称:佛顶山千户仡佬古寨景区建设项目
实施地点:石阡县坪山乡尧上村
建设内容:完善基础设施,修建包溪河湿地景观,改造服务设施,修建停车场,建设民族风情长廊,修建完善道路设施,建设配套酒店等。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市场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人在闲暇时间选择外出旅游,尤其是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最得游客的钟爱。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由此可见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佛顶山仡佬族古寨自然生态好。民风淳朴的环境,是城市所没有的,是游客们向往的乡村旅游地。开发佛顶山古寨符合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将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往游玩,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优势分析
1)地处佛顶山脚,生态环境好,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具备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的条件。
2)仡佬族聚居地,独特的民风习俗,文化底蕴深厚,能够提供为游客带来精神层面的感受,满足度假过程中的精神需求。
3)项目处于佛顶山东线门户位置,能够共享前往佛顶山旅游的客源,为项目实施的前期提供客源保障。
◆&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10292.52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4250万元,年利润1774.27万元。
1)销售预计
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8.5万人,以后每年接待量增长10%,拟定平均每人综合消费为500元,达产年产值4250万元。
2)投资分析
项目总投资10292.52万元,其中包括土地出让金150亩×10万元/亩=15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8500万元(设备采购费用2500万元,基础工程建设6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92.52万元。
详见附表21:固定资产投资及折旧摊销表。
3)成本费用估算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总成本1650.56万元,固定成本904.17万元,变动成本746.39万元。其中:
工资及福利:150人×2.12万元/人·年=318万元/年
营运费用:修理费用+资产折旧=27.90万元+558万元=585.90万元
管理费用:销售收入×0.02+5万元=90.00万元
营业费用:销售收入×0.01+5万元=47.50万元
详见附表22:成本及费用估算表。
4)税金及附加预测
税金(第三年)包括:营业税(税率5%)、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7%)和教育费附加(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3%)。
详见附表23: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5)利润预测
该项目建成达产年销售收入4250万元。税金及附加每年233.75万元,所得税(税率25%)每年591.42万元,年净利润1774.27万元。
详见附表24:利润估算表。
◆&项目投资分析
1)投资回收期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4年。
2)投资利润率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利润率为19.2%。
3)内部收益率
经测算本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3%。
详见附表25:现金流量估算表。
◆&财务分析结论
上述各项指标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和抗风险能力,财务评价可行。
◎&&&项目(二)楼上千年古寨旅游开发
项目名称:楼上千年古寨旅游开发项目
实施地点:石阡县国荣乡
建设内容:建设旅游商品展示中心,民俗表演中心,会务中心,古建筑群修缮及其配套设施。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市场概述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压力,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以村寨旅游的方式释放压力,村寨度假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石阡县的游客数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正是石阡抓住旅游发展机遇,壮大村寨旅游的好时机。
本项目利用楼上古寨传统民居与古寨建筑,结合周围山水景观,充分挖掘楼上村民风民俗文化与历史,打造具有民族风情历史底蕴的旅游村寨。该项目迎合了消费者需求,符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将吸引国内外的大量游客前往,市场前景喜人。
◆&&优势分析
1)楼上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有400多年历史,村内古建筑保存完好。房屋独特的建筑构造,古老的民风民俗,优美的自然环境会对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2006年6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上千年古寨有优异的无形资产资源。
3)楼上村是石阡县的长寿村寨,具有独特的长寿文化,将构成村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有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不可复制的重要旅游资源。
◆&&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10250.31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4000万元,年利润1660.22万元。
1)销售预计
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8万人,以后每年接待量增长10%,拟定平均每人综合消费价格为500元,达产年产值4000万元。
2)投资分析
项目总投资10250.31万元,其中包括土地出让金100亩×10万元/亩=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9000万元(设备采购费用2500万元,基础工程建设65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50.31万元。
详见附表26:固定资产投资及折旧摊销表。
3)成本费用估算
项目建成后达产年总成本1566.37万元,固定成本812.78万元,变动成本753.59万元。其中:
工资及福利:100人×2.12万元/人·年=212万元/年
营运费用:修理费用+资产折旧=28.60万元+572万元=600.60万元
管理费用:销售收入×0.02+5万元=85.00万元
营业费用:销售收入×0.01+5万元=45.00万元
详见附表27:成本及费用估算表。
4)税金及附加预测
税金(第三年)包括:营业税(税率5%)、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7%)和教育费附加(税率为上交营业税的3%)。
详见附表28: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5)利润预测
该项目建成后达产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每年220万元,所得税(税率25%)每年553.41万元,年净利润1660.22万元。
详见附表29:利润估算表。
◆&项目投资分析
1)投资回收期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4.1年。
2)投资利润率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利润率为18.1%。
3)内部收益率
经测算本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4%。
详见附表30:现金流量估算表。
◆&财务分析结论
&&& 上述各项指标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和抗风险能力,财务评价可行。
?长寿村寨o小结
充分利用“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优势,依托区内特色乡村,推动石阡乡村旅游的发展,打造贵州村寨最佳旅游目的地。把发展村寨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繁荣农村经济,推进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创新,以游促农,促进村寨旅游社区发展。
?长寿村寨旅游重点推介项目
&&&&&&&项目(三)“候鸟族人”民居村落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候鸟族人”民居村落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旅游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项目现状:
1、建设条件:
石阡县秀美的风光,优质的自然环境和空气品质,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天然食品,古朴的村寨,居住着众多的寿星,成就了石阡“中国长寿之乡”的美名。项目将依托石阡的自然条件和村寨资源,在部分村寨建设供游客长期养生度假的民居村落,供给需要较长时间定居、休养的人群使用,类似于候鸟换区域生活一般,建设专项的“候鸟族人”民居村落,满足市场需求。
2、产业条件:
石阡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候鸟族人”民居村落项目是充分发掘石阡长寿文化和自然资源后,细分旅游市场,开展差异化经营,满足了高端人群度假、休闲、养生的需求。
3、市场前景预测:
项目精准锁定高端消费人群养生、度假的需求,利用长寿村寨的无形资产,发挥石阡的自然资源优势,创造优良的生活度假条件,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4、项目选址及规模:
项目地址:石阡县佛顶山村
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20栋村民建筑和接待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景观和环境。
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2亿元
引资金额:2亿元
年销售收入:1亿元
年利润:4000万元
投资回收期:5年
投资利润率:20%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
享受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政策及2012年国发2号文件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县中的相关优惠政策,特殊领域或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
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旅游局
联系人:李玲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地址:石阡县行政大楼四楼
联系人:王 志&
邮编:555100
&&&& &项目(四)生态文化休闲健身疗养基地项目
项目名称:生态文化休闲健身疗养基地项目
行业类别:旅游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项目现状:
1、建设条件:
石阡县地处黔东丘陵过渡带,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水质酸碱度适中,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山水之间绿树茵茵,满目苍翠,水流汩汩,有迷人佛顶山飞瀑,有奇山秀石,空气清新湿润,让人心旷神怡。
2、产业条件:
作为“中国长寿之乡“,石阡拥有别的旅游城市没有或缺乏的养生文化,有关养生文化的历史也更具有信服力,能够吸引大批关注养生之道的游客。依托本地餐饮文化资源,建设以食疗养生为主的生态文化休闲疗养基地,将休闲、娱乐、养生集于一身。
3、市场前景预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健康的生活环境。石阡作为“长寿之乡”则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良平台,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4、项目选址及规模:
占地面积:100亩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项目地址: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
项目建设内容:
修建文化中心、千人广场、绕村渠道,集休闲养生、保健娱乐、游戏游艺、素养净美、餐饮购物、戏剧演艺、停车场于一体的生态文化休闲健身疗养基地。
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3亿元
引资金额:3亿元
年销售收入:1.4亿元
年利润:7500万元
投资回收期:4年
投资利润率:25%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
享受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政策及2012年国发2号文件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县中的相关优惠政策,特殊领域或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
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旅游局
联系人:李玲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地址:石阡县行政大楼四楼
联系人:王& 志&
邮编:555100
&&&&& &项目(五)蒙古族生态文化村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蒙古族生态文化村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旅游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项目现状:
1、建设条件:
石阡中坝村目前有部分蒙古族聚居,是比较少见的情况,通过整理并系统开发,将会在石阡构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产业条件:
中坝有1000多户蒙古族居民居住,项目有建设的基础条件。中坝镇具有优良的温泉资源,是石阡重要的游客聚集区域,人流量大。在该区域进行别具一格的蒙古生态文化村建设,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居住,领略特有的蒙古民族文化习俗。
3、市场前景预测:
别具一格的蒙古风情为项目创造了独特的产品和切实的生活感受,依托温泉带来的人群,项目的市场前景良好。
4、项目选址及规模:
占地面积:100亩
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项目地址:石阡县中坝镇
项目建设内容:
利用石阡蒙古族群众聚居的中坝村建设蒙古族文化村。
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6000万元
引资金额:6000万元
年销售收入:2800万元
年利润:1200万元
投资回收期:5年
投资利润率:20%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
享受武陵山区扶贫攻坚政策及2012年国发2号文件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县中的相关优惠政策,特殊领域或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
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旅游局
联系人:李玲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地址:石阡县行政大楼四楼
联系人:王 志&
邮编:555100
E-mail: 分享到:&&&&&&作者:编辑:招商局,投资促进局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资源属性包括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