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的4宣传画是几一辆大客车上原有车的轮廓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 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
&&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
&& 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
2.以下四幅图是中国古代四个时期的人口密度图(注:图中颜色深浅表示人口密度大小,颜色越深代表人口密度越大;颜色越浅代表人口密度越小),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③&&&&&&&&&&&&&&&&&&&&&&&&&&&&&&&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3.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称《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这说明《诗经》
A.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B.开创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
C.推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D.是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4.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消失&&&&&&&&&&&&&&&&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
5.从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看出
图一:传统的华夷观&&&&&&
图二:1793年乾隆帝接见英国使节马嘎尔尼(单膝下跪)
A.马嘎尔尼拜见方式折中了东西方外交礼仪&&
B.乾隆帝开始放弃了传统华夷观
C.中国传统的华夷观是清朝衰落的主要原因&&
D.传统华夷观在鸦片战争后消失
6.李鸿章晚年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既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茸,亦可支吾对付……”。这主要是说明其
A.肯定了西方先进技术&&&&&&&&&&&&&&
B.主张开办洋务运动
C.对清朝统治失去信心&&&&&&&&&&&&&&
D.希望实行政治变革
7.近代某思想家在其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该思想家的观点是
A.反对中体西用,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
B.认为中西方文化各有各自独特的体用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主张中体西用
D.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可
8.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民革命运动&&&&&&&&&&&&&&&&&&&&
D.南昌起义
9.右图是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对此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个人崇拜现象非常严重&&&&&&&&&&&&&&&&&&&&&
B.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
&C.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猖獗&&&&&&&&&&&&&&&&&&&&
D.“左”倾错误不断升级
10.收藏家余超伦说:“票证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灿烂之花,每一枚票证都是洞见历史的窗口。”右侧这张证明直接反映了(图片内容:证明
兹有某某人因外出,前来兑换全国粮票二十斤,请予以解决。某某粮管所)
& ①中国当时实行计划经济②文革政治影响依然存在
&&③文革严重破坏经济建设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2009年,奥巴马总统的访华受到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时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德国《图片报》说:“人们看到,奥巴马在中国的演出是多么的温顺和谦虚,这是因为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远去。我们必须转向中国。”对此理解正确是
A.表明美国已开始放弃其霸权主义政策 B.表明中国成为能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
C.反映出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 D.说明国家实力强弱影响着其国际地位
12.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又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据此可知罗马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是
A.疆域的不断拓展&&&&&&&&
&&&&&&&&&&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法学理论的丰富
13.据《邮史趣闻》一文记载:日,哥伦布率领船只,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件,准备前往中国,但到的是美洲新大陆,因担心回不到欧洲,便把装有地图和信件的瓶子掷入大西洋。1815年,一位船长在直布罗陀海峡拾到这个邮瓶,这就是世界有名的第一次“瓶邮传书”。对此记载,我们应持的态度是
A.证据确凿,真实可信&&&&&&&&&&&&&&
B.孤证不立,没有价值
&&C.野史信息,虚假传言&&&&&&&&&&&&&&
D.存疑,寻找更多佐证
14.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材料主要说明
A.工业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机&&&&&&
B.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英国的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D.自由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
15.“由实验和天文观测普遍地确立,地球附近所有的物体有向着地球的重力,……再者所有的行星彼此有重力,此外彗星有向着太阳的类似的重力:由这个规则必需承认所有物体普遍有着朝着彼此的重力。”这一理论成果属于
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
C.量子论&&&&&&&&
16.列宁后来在评价十月革命时指出“我们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问题,作为我们主要的和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主义工作的‘副产品’顺便便解决了”。&
下列措施中能体现他的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和平法令》&&&&&&&&&&&&&&&&
B.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C.颁布《土地法令》&&&&&&&&&&&&&&&&
D.发表《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17.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①大国强权&&&&&&
②两分天下&&&&&&&&
③冷战对峙&&&&&&&
④美苏争霸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8.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林德贝克批评说,“这种经济患上了‘动脉硬化症’,对劳动缺乏刺激作用,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放慢或停滞”。他所批评的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高度发达的福利经济
19.针对欧盟的发展,1994年法国外长阿兰·朱佩阐述“建立一个三重联盟”的概念,提出“‘伙伴’国家的外环由东欧和中欧国家组成;中环由同意接受某些领域的共同规则(单一市场、关税同盟等)的成员国组成;内环由那些愿意并能够在防务、货币一体化、外交政策等方面比其他成员国走得更快的国家结合而成”。这样的考虑
①基于成员国各自实际情况&&&&&&&&&&&
②加剧了国际格局的剧烈变动
③深化同环成员国间的合作&&&&&&&&&&&
④体现了“利益差别性”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毕加索《弹曼陀铃的少女》
20.关于右图所示绘画作品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追求一种由几何形体构造的美感B.注重从一个视点观察和表现事物
C.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D.表现轮廓与块面堆积交错的趣味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2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14分)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 &&材料二
&概括地说,美国宪政发展与政治妥协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
——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向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1)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特点,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实现“政治妥协的?试以州权规定为例,说明1
787年美国宪法“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4分)
(3)政治妥协也曾被成功应用于外交领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3分)
22.(14分)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批判。……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 材料二
&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民国易服,“拿来”洋装》
&&& 材料三
&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2分)
(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2分)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的)三个重要特点”,任选其一进行阐释说明,并举一例予以佐证。(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2分)
23.(12分)批判继承是文化传统与文化创新之间关系的历史规律。在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社会背景中,西欧文艺复兴对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进行了批判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启蒙运动也延续了这一文化发展思路。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在构建新型的人本观时,人文主义者对神学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层次发掘与创造性阐发。他们将神学传统中的那个惩罚人类、否定现世人生的“上帝”,诠释成为人造就了世界、将世界交给人自己主宰并赋予人自由意志与伟大力量的神圣权威,进而鼓吹人用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追求世俗幸福,由此而有力地揭示了人的尊严、高贵与人的自由、力量,将人的思想、感情从正统神学之“原罪”与“来世”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 ——孟广林《西欧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
&&& 材料二
&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古希腊式的爱欲冲动与个性自由、基督教式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水乳交融,基督教文化在剔除了极端的禁欲主义成分后显示出自然人性的活泼与亮丽。早期历史剧在肯定人的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莎士比亚的创作集中表现了世俗人本传统与宗教人本传统的融合。
——蒋承勇《“旧人”与“新人”的融合: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新论》
洛克与启蒙运动的关系,就如同彼特拉克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关系。就是说,他堪称启蒙运动第一人。……在《基督教的合理性》(1696)中,洛克用启示来补充理性主义,因为他认为理性是不够的。……在他看来,“启示乃是用上帝直接传达的一系列新发现来扩充了的自然理性,通过它所给予的见证和证据,理性就保证了其来自上帝的真实性。”
——何光沪《启蒙运动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
(1)据材料一,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构建新型的人本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的实质。(4分)
(2)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论证“批判继承是文化传统与文化创新之间关系的历史规律”这一观点。(8分)(要求:把握论点;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将选做框涂黑,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治维新的性格规定着近代以来日本的性格。阅读下列材料:
1861年闰4月27日公布了《政体书》。这是明治政府的政治体制和组织法令。它根据《五条誓文》原则,参考了《令义解》、《西洋事情》(福泽渝吉著)等。规定:“天下权力皆归太政官,使政令无出二途之患”,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太政官(相当于总理大臣)之下,设议政(立法)、行政、刑法(司法)三官(权)。……体现君主和官僚构成的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原则。
——吴廷璆《日本史》
&&& 材料二
&在统治人民方面,在公布《五条御誓文》(即《五条誓文》)的同时,对一般平民公布了《五榜揭示》。此文规定:要遵守“五伦之道”:严禁结党、强诉(指人民的团结和向政府提出要求);基督教被作为邪教而加以禁止等等。
——(日)依田憙家《简明日本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为建立近代政治体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政治体制的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变革社会关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平民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双重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存在怎样的“性格”?(2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二十世纪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的三位伟人,他们领导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材料二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不能否认,毛泽东同志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摘自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峻局面,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在千头万绪中首先抓住决定性环节,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摘自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实质上高举的是哪两面大旗?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他领导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式有何特点?邓小平同志评价毛泽东同志的方法是什么?(3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应从三位伟人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3分)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古代时期的图像、殖民时期的文献以及一个多世纪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使我们了解到玉米神在玛雅神话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志资料不断提及这位神祗及其在其他中美洲社会群体中的对应体,……那些看起来平常世俗的玉米播种、耕作和制作食物的准备工作亦是玉米神话的重要方面。
——MichaelD.Carrasco《玛雅农业神话:玉米和人的生命轮回》
&&& 材料二
&宗教信仰在玛雅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透过铭文释读与雕刻装饰的综合解读,研究者发现山丘是玛雅人的重要崇拜之一。山丘一词厂“泛的出现在地名、文献、雕刻装饰之中。同时,玛雅人将金字塔神庙看作是山丘。这些建筑物被设计成山丘,并且复制了神圣性地理景观到城市之中。藉由山丘崇拜,统治者增强了统治权威,塑造自己作为人间世界与超自然世界中介者的形象。
——蔡佾霖《地理景观与宗教:古典玛雅人的山丘崇拜》
(1)据材料一,分析玛雅人的哪些方面可以成为研究其社会生活的着手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方面在玛雅文明中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分析“山丘”在玛雅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玛雅城邦的统治者采用哪种统治方式?(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为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并探索玛雅文明的未解之谜,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2分)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昆曲”,说她是古典艺术的范例,不会有人反对。……昆曲文学高品位的佳作很多,它熔铸了前代韵文文学的精华,以文学的抒情为长,又以戏剧的“当行本色”为本,在代言体中融入了作家的主观感情,意味深长,常有弦外之余音。……正是在历史的音乐文化的递传的基础上,昆曲的歌唱音乐体系在昆山腔的改革及其发展中逐步形成。……在长期形成的民族的表演理论和艺术美学的基础上,构成了一个整体,已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完美的表演艺术体系。
——李晓《昆曲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
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者们深知:“昆曲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它的表演方式和音乐等各方面已经达到了高度的精确、精美、精致,这种风格一直传承下来——这就决定了我们做青春版的时候,应该是把传统的、精髓的表演方面的东西留下来。但是,要留住观众,还要赋予它现代的、青春的面貌。”……走向市场,成为文化消费市场的一个著名品牌,……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应该可以超越特定的地域或文化圈,换言之,它可以走出国门,受到非华语地区观众的喜爱。
——邹红《在古典与现代之间: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诠释》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昆曲被誉为“古典艺术的范例”的原因;(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昆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1分)
(2)据材料二,分析怎样的制作原则促成了“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成功可以解决拯救和保护昆曲中的哪些问题?(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昆曲兴盛和衰落的过程,谈谈你对当今保护和促进昆曲的发展的认识。(2分)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2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14分)
(1)理由:“光荣革命”保留了国王。(2分)
表现:议会是权力中心;国王统而不治。(2分)
(2)妥协:三权分立,相互制衡。(2分)
举例: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国会议员分配照顾大小州利益;& (2分)
(3)共同愿望: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和平)(1分)发展经济(1分)。
策略:求同存异(1分)
(4)有利于造就和平政治;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的重大问题;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政治文明的发展。(3分)
22.(14分)
(1)过度消费;追逐时髦;违礼逾制。(3分)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封建社会传统习俗。(2分)
(2)革除封建习俗,推行新式服饰;倡导西学,追求人人平等。(2分)
民国政府的推动;先进人士、商人的示范;商家和媒体的宣传。(3分)
(3)移植性指:直接吸收西方习俗文明,如穿西装、喝咖啡、看电影、握手等在中国的流行。
变异性指:中、西习俗文明碰撞、融合,如中西合璧的婚礼仪式、中山装等在中国的流行。
传承性:保留并传承中国传统习俗文明,如春节中的传统习俗等的保留。(任一例2分)
(4)习俗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习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习俗变迁中应注重传承、借鉴、创新;习俗会因时因势而变。(任答2点,2分)(若言之有理,同样给分)
23.(12分)
(1)主要内容:人是世界的创造者;追求世俗幸福;追求人性解放。(3分)
实质:反对宗教束缚,解放人们思想。(资产阶级文化兴起)(1分)
(2)一等(7—8分):论点把握准确;论据充实、有力、典型;论证严谨、清晰、精当;符合字数要求。
二等(4—6分):论点把握基本准确;论据基本充实;论证基本清晰;基本符合字数要求。
三等(0—3分):论点把握不够准确;能够列出基本论据;论证不够清晰;100字以上。(如果字数不够,可适当扣分,30字以下,一律O分。)
参考论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批判神权统治,提倡人的自然本性和思想自由,例如,莎士比亚在批判宗教极端禁欲主义的同时,继承了基督教文化中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提倡人性的解放。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批判宗教神权,提倡理性。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宗教神权,同时又从宗教中发展理性,例如,洛克主张用基督教启示(感性)来补充当时理性主义的不足。
24.A(10分)
(1)措施:政令统一(中央集权);三权分立;废藩置县。(3分)
影响: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1分)
(2)措施: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保留封建统治原则。(2分)
影响:平民享有政治权的同时,也受到了严格限制。(2分)
(3)性格:开放性与封闭(保守)性并存。(2分)
24.B(10分)
(1)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两面大旗。(2分)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2分)
(2)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1分)
和平改造。& (1分)
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1分)
(3)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善于抓主要矛盾。(3分)
24.C(10分)
(1)着手点:玉米、宗教。(2分)
影响:玉米是玛雅文明的物质基石;宗教是玛雅文明的精神基石(宗教的极端发展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玛雅文明的创造力)。(2分)
(2)角色:宗教信仰、建筑模仿、城市规划的对象。(3分)
统治方式:政教合一(1分)
(3)多学科、多领域综合研究。(2分)
24.D(10分)
(1)原因:具有较高的文学品味,传承历史音乐文化,是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3分)
地位:奠定了中国戏曲的基石(或: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1分)
(2)原则:尊重古典,利用现代。(2分)
解决的问题:资金短缺,昆曲改革。(2分)
(3)坚持特色,面向观众(群众)。(2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佟某驾驶一辆大客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