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craft类似游戏mine讲的那样的电影

影视资讯地图∷∷∷∷∷∷∷∷∷∷∷∷∷∷∷∷∷∷∷∷∷∷∷∷∷∷∷∷∷∷∷∷∷∷∷∷∷∷∷∷∷∷∷∷∷∷∷∷∷∷∷∷∷∷∷∷∷∷∷∷∷∷∷∷∷∷∷∷∷∷∷∷∷∷∷∷∷∷∷∷∷∷∷∷∷∷∷∷∷∷∷∷∷∷∷∷∷∷∷∷∷∷∷∷∷∷∷∷∷∷∷∷∷∷∷∷∷∷∷∷∷∷∷∷∷∷∷∷∷∷∷∷∷∷∷∷∷∷∷∷∷∷∷∷∷∷∷∷∷∷∷∷∷∷∷∷∷∷∷∷∷∷∷∷∷∷∷∷∷∷∷∷∷∷∷∷∷∷∷∷∷∷∷∷∷∷∷∷∷∷∷∷∷∷∷∷∷∷∷∷∷∷∷∷∷∷∷∷∷∷∷∷∷∷∷∷∷∷∷∷∷∷∷∷∷∷∷∷∷∷∷∷∷∷∷∷∷∷∷∷∷∷∷∷∷∷∷∷∷∷∷∷∷∷∷∷∷∷∷∷∷∷∷∷∷∷∷∷∷∷∷∷∷∷∷∷∷∷∷∷∷∷∷∷∷∷∷∷∷∷∷∷∷∷∷∷∷∷∷∷∷∷∷∷∷∷∷∷∷∷∷∷∷∷∷∷∷∷∷∷∷∷∷∷∷∷∷∷∷∷∷∷∷∷∷∷∷∷∷∷∷∷∷∷∷∷∷∷∷∷∷∷∷∷∷∷∷∷∷∷∷∷∷∷∷∷∷∷∷∷∷∷∷∷∷∷∷∷∷∷∷∷∷∷∷∷∷∷∷∷∷∷∷∷∷∷∷∷∷∷∷∷∷∷∷∷∷∷∷∷∷∷∷∷∷∷∷∷∷∷∷∷∷∷∷∷∷∷∷∷∷∷∷∷∷∷∷∷∷∷∷∷∷∷∷∷∷∷∷∷∷∷∷∷∷∷∷∷∷∷∷∷∷∷∷∷∷∷∷∷∷∷∷∷∷∷∷∷∷∷∷∷∷∷∷∷∷∷∷∷∷∷∷∷∷∷∷∷∷∷∷∷∷∷∷∷∷∷∷∷∷∷∷∷∷∷∷∷∷∷∷∷∷∷∷∷∷∷∷∷∷∷∷∷∷∷∷∷∷∷∷∷∷∷∷∷∷∷∷∷∷∷∷∷∷∷∷∷∷∷∷∷∷∷∷∷∷∷∷∷∷∷∷∷∷∷∷∷∷∷∷∷∷∷∷∷∷∷∷∷∷∷∷∷∷∷∷∷∷∷∷∷∷∷∷∷∷∷∷∷∷∷∷∷∷∷∷∷∷∷∷∷∷∷∷∷∷∷∷∷∷∷∷∷∷∷∷∷∷∷∷∷∷∷∷∷∷∷∷∷∷∷∷∷∷∷∷∷∷∷∷∷∷∷∷∷∷∷∷∷∷∷∷∷∷∷∷∷∷∷∷∷∷∷∷∷∷∷∷∷∷∷∷∷∷∷∷∷∷∷∷∷∷∷∷∷∷∷∷∷∷∷∷∷∷∷∷∷∷∷∷∷∷∷∷∷∷∷∷∷∷∷∷∷∷∷∷∷∷∷∷∷∷∷∷∷∷∷∷∷∷∷∷∷∷∷∷∷∷∷∷∷∷∷∷∷∷∷∷∷∷∷∷∷∷∷∷∷∷∷∷∷∷∷∷∷∷∷∷∷∷∷∷∷∷∷∷∷∷∷∷∷∷∷∷∷∷∷∷∷∷∷∷∷∷∷∷∷∷∷∷∷∷∷∷∷∷∷∷∷∷∷∷∷∷∷∷∷∷∷∷∷∷∷∷∷∷∷∷∷∷∷∷∷∷∷∷∷∷∷∷∷∷∷∷∷∷∷∷∷∷∷∷∷∷∷∷∷∷∷∷∷∷∷∷∷∷∷∷∷∷∷∷∷∷∷∷∷∷∷∷∷∷∷∷∷∷∷∷∷∷∷∷∷∷∷∷∷∷∷∷∷∷∷∷∷∷∷∷∷∷∷∷∷∷∷∷∷∷∷∷∷∷∷∷∷∷∷∷∷∷∷∷∷∷∷∷∷∷∷∷∷∷∷∷∷∷∷∷∷∷∷∷∷∷∷∷∷∷∷∷∷∷∷∷∷∷∷∷∷∷∷∷∷∷∷∷∷∷∷∷∷∷∷∷∷∷∷∷∷∷∷∷∷∷∷∷∷∷∷∷∷∷∷∷∷∷∷∷∷∷∷∷∷∷∷∷∷∷∷∷∷∷∷∷∷∷∷∷∷∷∷∷∷∷∷∷∷∷∷∷∷∷∷∷∷∷∷∷∷∷∷∷∷∷∷∷∷∷∷∷∷∷∷∷∷∷∷∷∷∷∷∷∷∷∷∷∷∷∷∷∷∷∷∷∷∷∷∷∷∷∷∷∷∷∷∷∷∷∷∷∷∷∷∷∷∷∷∷∷∷∷∷∷∷∷∷∷∷∷∷∷∷∷∷∷∷∷∷∷∷∷∷∷∷∷∷∷∷∷∷∷∷∷∷∷∷∷∷∷∷∷∷∷∷∷∷∷∷∷∷∷∷∷∷∷∷∷∷∷∷∷∷∷∷∷∷∷∷∷∷∷∷∷∷∷∷∷∷∷∷∷∷∷∷∷∷∷∷∷∷∷∷∷∷∷∷∷∷∷∷∷∷∷∷∷∷∷∷∷∷∷∷∷∷∷∷∷∷∷∷∷∷∷∷∷∷∷∷∷∷∷∷∷∷∷∷∷∷∷∷∷∷∷∷∷∷∷∷∷∷∷∷∷∷∷∷∷∷∷∷∷∷∷∷∷∷∷∷∷∷∷∷∷∷∷∷∷∷∷∷∷∷∷∷∷∷∷∷∷∷∷∷∷∷∷∷∷∷∷∷∷∷∷∷∷∷∷∷∷∷∷∷∷∷∷∷∷∷∷∷∷∷∷∷∷∷∷∷∷∷∷∷∷∷∷∷∷∷∷∷∷∷∷∷∷∷∷∷∷∷∷∷∷∷∷∷∷∷∷∷∷∷∷∷∷∷∷∷∷∷∷∷∷∷∷∷∷∷∷∷∷∷∷∷∷∷∷∷∷∷∷∷∷∷∷∷∷∷∷∷∷∷∷∷∷∷∷∷∷∷∷∷∷∷∷∷∷∷∷∷∷∷∷∷∷∷∷∷∷∷∷∷∷∷∷∷∷∷∷∷∷∷∷∷∷∷∷∷∷∷∷∷∷∷∷∷∷∷∷∷∷∷∷∷∷∷∷∷∷∷∷∷∷∷∷∷∷∷∷∷∷∷∷∷∷∷∷∷∷∷∷∷∷∷∷∷∷∷∷∷∷∷∷∷∷∷∷∷∷∷∷∷∷∷∷∷∷∷∷∷∷∷∷∷∷∷∷∷∷∷∷∷∷∷∷∷∷∷∷∷∷∷∷∷∷∷∷∷∷∷∷∷∷∷∷∷∷∷∷∷∷∷∷∷∷∷∷∷∷∷∷∷∷∷∷∷∷∷∷∷∷∷∷∷∷∷∷∷∷∷∷∷∷∷∷∷∷∷∷∷∷∷∷∷∷∷∷∷∷∷∷∷∷∷∷∷∷∷∷∷∷∷∷∷∷∷∷∷∷∷∷∷∷∷∷∷∷∷∷∷∷∷∷∷∷∷∷∷∷∷∷∷∷∷∷∷∷∷∷∷∷∷∷∷∷∷∷∷∷∷∷∷∷∷∷∷∷∷∷∷∷∷∷∷∷∷∷∷∷∷∷∷∷∷∷∷∷∷∷∷∷∷∷∷∷∷∷∷∷∷∷∷∷∷∷∷∷∷∷∷∷∷∷∷∷∷∷∷∷∷∷∷∷∷∷∷∷∷∷∷∷∷∷∷∷∷∷∷∷∷∷∷∷∷∷∷∷∷∷∷∷∷∷∷∷∷∷∷∷∷∷∷∷∷∷∷∷∷∷∷∷∷∷∷∷∷∷∷∷∷∷∷∷∷∷∷∷∷∷∷∷∷∷∷∷∷∷∷∷∷∷∷∷∷∷∷∷∷∷∷∷∷∷∷∷∷∷∷∷∷∷∷∷∷∷∷∷∷∷∷∷∷∷∷∷∷∷∷∷∷∷∷∷∷∷∷∷∷∷∷∷∷∷∷∷∷∷∷∷∷∷∷∷∷∷∷∷∷∷∷∷∷∷∷∷∷∷∷∷∷∷∷∷∷∷∷∷∷∷∷∷∷∷∷∷∷∷∷∷∷∷∷∷∷∷∷∷∷∷∷∷∷∷∷∷∷∷∷∷∷∷∷∷∷∷∷∷∷∷∷∷∷∷∷∷∷∷∷∷∷∷∷∷∷∷∷∷∷∷∷∷∷∷∷∷∷∷∷∷∷∷∷∷∷∷∷∷∷∷∷∷∷∷∷∷∷∷∷∷∷∷∷∷∷∷∷∷∷∷∷∷∷∷∷∷∷∷∷∷∷∷∷∷∷∷∷∷∷∷∷∷∷∷∷∷∷∷∷∷∷∷∷∷∷∷∷∷∷∷∷∷∷∷∷∷∷∷∷∷∷∷∷∷∷∷∷∷∷∷∷∷∷∷∷∷∷∷∷∷∷∷∷∷∷∷∷∷∷∷∷∷∷∷∷∷∷∷∷∷∷∷∷∷∷∷∷∷∷∷∷∷∷∷∷∷∷∷∷∷∷∷∷∷∷∷∷∷∷∷∷∷∷∷∷∷∷∷∷∷∷∷∷∷∷∷∷∷∷∷∷∷∷∷∷∷∷∷∷∷∷∷∷∷∷∷∷∷∷∷∷∷∷∷∷∷∷∷∷∷∷∷∷∷∷∷∷∷∷∷∷∷∷∷∷∷∷∷∷∷∷∷∷∷∷∷∷∷∷∷∷∷∷∷∷∷∷∷∷∷∷∷∷∷∷∷∷∷∷∷∷∷∷∷∷∷∷∷∷∷∷∷∷∷∷∷∷∷∷∷∷∷∷∷∷∷∷∷∷∷∷∷∷∷∷∷∷∷∷∷∷∷∷∷∷∷∷∷∷∷∷∷∷∷∷∷∷∷∷∷∷∷∷∷∷∷∷∷∷∷∷∷∷∷∷∷∷∷∷∷∷∷∷∷∷∷∷∷∷∷∷∷∷∷∷∷∷∷∷∷∷∷∷∷∷∷∷∷∷∷∷∷∷∷∷∷∷∷∷∷∷∷∷∷∷∷∷∷∷∷∷∷∷∷∷∷∷∷∷∷∷∷∷∷∷∷∷∷∷∷∷∷∷∷∷∷∷∷∷∷∷∷∷∷∷∷∷∷∷∷∷∷∷∷∷∷∷∷∷∷∷∷∷∷∷∷∷∷∷∷∷∷∷∷∷∷∷∷∷∷∷∷∷∷∷∷∷∷∷∷∷∷∷∷∷∷∷∷∷∷∷∷∷∷∷∷∷∷∷∷∷∷∷∷∷∷∷∷∷∷∷∷∷∷∷∷∷∷∷∷∷∷∷∷∷∷∷∷∷∷∷∷∷∷∷∷∷∷∷∷∷∷∷∷∷∷∷∷∷∷∷∷∷∷∷∷∷∷∷∷∷∷∷∷∷∷∷∷∷∷∷∷∷∷∷∷∷∷∷∷∷∷∷∷∷∷∷∷∷∷∷∷∷∷∷∷∷∷∷∷∷∷∷∷∷∷∷∷∷∷∷∷∷∷∷∷∷∷∷∷∷∷∷∷∷∷∷∷∷∷∷∷∷∷∷∷∷∷∷∷∷∷∷∷∷∷∷∷∷∷∷∷∷∷∷∷∷∷∷∷∷∷∷∷∷∷∷∷∷∷∷∷∷∷∷∷∷∷∷∷∷∷∷∷∷∷∷∷∷∷∷∷∷∷∷∷∷∷∷∷∷∷∷∷∷∷∷∷∷∷∷∷∷∷∷∷∷∷∷∷∷∷∷∷∷∷∷∷∷∷∷∷∷∷∷∷∷∷∷∷∷∷∷∷∷∷∷∷∷∷∷∷∷∷∷∷∷∷∷∷∷∷∷∷∷∷∷∷∷∷∷∷∷∷∷∷∷∷∷∷∷∷∷∷∷∷∷∷∷∷∷∷∷∷∷∷∷∷∷∷∷∷∷∷∷∷∷∷∷∷∷∷∷∷∷∷∷∷∷∷∷∷∷∷∷∷∷∷∷∷∷∷∷∷∷∷∷∷∷∷∷∷∷∷∷∷∷∷∷∷∷∷∷∷∷∷∷∷∷∷∷∷∷∷∷∷∷∷∷∷∷∷∷∷∷∷∷∷∷∷∷∷∷∷∷∷∷∷∷∷∷∷∷∷∷∷∷∷∷∷∷∷∷∷∷∷∷∷∷∷∷∷∷∷∷∷∷∷∷∷∷∷∷∷∷∷∷∷∷∷∷∷∷∷∷∷∷∷∷∷∷∷∷∷∷∷∷∷∷∷∷∷∷∷∷∷∷∷∷∷∷∷∷∷∷∷∷∷∷∷∷∷∷∷∷∷∷∷∷∷∷∷∷∷∷∷∷∷∷∷∷∷∷∷∷∷∷∷∷∷∷∷∷∷∷∷∷∷∷∷∷∷∷∷∷∷∷∷∷∷∷∷∷∷∷∷∷∷∷∷∷∷∷∷∷∷∷∷∷∷∷∷∷∷∷∷∷∷∷∷∷∷∷∷∷∷∷∷∷∷∷∷∷∷∷∷∷∷∷∷∷∷∷∷∷∷∷∷∷∷∷∷∷∷∷∷∷∷∷∷∷∷∷∷∷∷∷∷∷∷∷∷∷∷∷∷∷∷∷∷∷∷∷∷∷∷∷∷∷∷∷∷∷∷∷∷∷∷∷∷∷∷∷∷∷∷∷∷∷∷∷∷∷∷∷∷∷∷∷∷∷∷∷∷∷∷∷∷∷∷∷∷∷∷∷∷∷∷∷∷∷∷∷∷∷∷∷∷∷∷∷∷∷∷∷∷∷∷∷∷∷∷∷∷∷∷∷∷∷∷∷∷∷∷∷∷∷∷∷∷∷∷∷∷∷∷∷∷∷∷∷∷∷∷∷∷∷∷∷∷∷∷∷∷∷∷∷∷∷∷∷∷∷∷∷∷∷∷∷∷∷∷∷∷∷∷∷∷∷∷∷∷∷∷∷∷∷∷∷∷∷∷∷∷∷∷∷∷∷∷∷∷∷∷∷∷∷∷∷∷∷∷∷∷∷∷∷∷∷∷∷∷∷∷∷∷∷∷∷∷∷∷∷∷∷∷∷∷∷∷∷∷∷∷∷∷∷∷∷∷∷∷∷∷∷∷∷∷∷∷∷∷∷∷∷∷∷∷∷∷∷∷∷∷∷∷∷∷∷∷∷∷∷∷∷∷∷∷∷∷∷∷∷∷∷∷∷∷∷∷∷∷∷∷∷∷∷∷∷∷∷∷∷∷∷∷∷∷∷∷∷∷∷∷∷∷∷∷∷∷∷∷∷∷∷∷∷∷∷∷∷∷∷∷∷∷∷∷∷∷∷∷∷∷∷∷∷∷∷∷∷∷∷∷∷∷∷∷∷∷∷∷∷∷∷∷∷∷∷∷∷∷∷∷∷∷∷∷∷∷∷∷∷∷∷∷∷∷∷∷∷∷∷∷∷∷∷∷∷∷∷∷∷∷∷∷∷∷∷∷∷∷∷∷∷∷∷∷∷∷∷∷∷∷∷∷∷∷∷∷∷∷∷∷∷∷∷∷∷∷∷∷∷∷∷∷∷∷∷∷∷∷∷∷∷∷∷∷∷∷∷∷∷∷∷∷∷∷∷∷∷∷∷∷∷∷∷∷∷∷∷∷∷∷∷∷∷∷∷∷∷∷∷∷∷∷∷∷∷∷∷∷∷∷∷∷∷∷∷∷∷∷∷∷∷∷∷∷∷∷∷∷∷∷∷∷∷∷∷∷∷∷∷∷∷∷∷∷∷∷∷∷∷∷∷∷∷∷∷∷∷∷∷∷∷∷∷∷∷∷∷∷∷∷∷∷∷∷∷∷∷∷∷∷∷∷∷∷∷∷∷∷∷∷∷∷∷∷∷∷∷∷∷∷∷∷∷∷∷∷∷∷∷∷∷∷∷∷∷∷∷∷∷∷∷∷∷∷∷∷∷∷∷∷∷∷∷∷∷∷∷∷∷∷∷∷∷∷∷∷∷∷∷∷∷∷∷∷∷∷∷∷∷∷∷∷∷∷∷∷∷∷∷∷∷∷∷∷∷∷∷∷∷∷∷∷∷∷∷∷∷∷∷∷∷∷∷∷∷∷∷∷∷∷∷∷∷∷∷∷∷∷∷∷∷∷∷∷∷∷∷∷∷∷∷∷∷∷∷∷∷∷∷∷∷∷∷∷∷∷∷∷∷∷∷∷∷∷∷∷∷∷∷∷∷∷∷∷∷∷∷∷∷∷∷∷∷∷∷∷∷∷∷∷∷∷∷∷∷∷∷∷∷∷∷∷∷∷∷∷∷∷∷∷∷∷∷∷∷∷∷∷∷∷∷∷∷∷∷∷∷∷∷∷∷∷∷∷∷∷∷∷∷∷∷∷∷∷∷∷∷∷∷∷∷∷∷∷∷∷∷∷∷∷∷∷∷∷∷∷∷∷∷∷∷∷∷∷∷∷∷∷∷∷∷∷∷∷∷∷∷∷∷∷∷∷∷∷∷∷∷∷∷∷∷∷∷∷∷∷∷∷∷∷∷∷∷∷∷∷∷∷∷∷∷∷∷∷∷∷∷∷∷∷∷∷∷∷∷∷∷∷∷∷∷∷∷∷∷∷∷∷∷∷∷∷∷∷∷∷∷∷∷∷∷∷∷∷∷∷∷∷∷∷∷∷∷∷∷∷∷∷∷∷∷∷∷∷∷∷∷∷∷∷∷∷∷∷∷∷∷∷∷∷∷∷∷∷∷∷∷∷∷∷∷∷∷∷∷∷∷∷∷∷∷∷∷∷∷∷∷∷∷∷∷∷∷∷∷∷∷∷∷∷∷∷∷∷∷∷∷∷∷∷∷∷∷∷∷∷∷∷∷∷∷∷∷∷∷∷∷∷∷∷∷∷∷∷∷∷∷∷∷∷∷∷∷∷∷∷∷∷∷∷∷∷∷∷∷∷∷∷∷∷∷∷∷∷∷∷∷∷∷∷∷∷∷∷∷∷∷∷∷∷∷∷∷∷∷∷∷∷∷∷∷∷∷∷∷∷∷∷∷∷∷∷∷∷∷∷∷∷∷∷∷∷∷∷∷∷∷∷∷∷∷∷∷∷∷∷∷∷∷∷∷∷∷∷∷∷∷∷∷∷∷∷∷∷∷∷∷∷∷∷∷∷∷∷∷∷∷∷∷∷∷∷∷∷∷∷∷∷∷∷∷∷∷∷∷∷∷∷∷∷∷∷∷∷∷∷∷∷∷∷∷∷∷∷∷∷∷∷∷∷∷∷∷∷∷∷∷∷∷∷∷∷∷∷∷∷∷∷∷∷∷∷∷∷∷∷∷∷∷∷∷∷∷∷∷∷∷∷∷∷∷∷∷∷∷∷∷∷∷∷∷∷∷∷∷∷∷∷∷∷∷∷∷∷∷∷∷∷∷∷∷∷∷∷∷∷∷∷∷∷∷∷∷∷∷∷∷∷∷∷∷∷∷∷∷∷∷∷∷∷∷∷∷∷∷∷∷∷∷∷∷∷∷∷∷∷∷∷∷∷∷∷∷∷∷∷∷∷∷∷∷∷∷∷∷∷∷∷∷∷∷∷∷∷∷∷∷∷∷∷∷∷∷∷∷∷∷∷∷∷∷∷∷∷∷∷∷∷∷∷∷∷∷∷∷∷∷∷∷∷∷∷∷∷∷∷∷∷∷∷∷∷∷∷∷∷∷∷∷∷∷∷∷∷∷∷∷∷∷∷∷∷∷∷∷∷∷∷∷∷∷∷∷∷∷∷∷∷∷∷∷∷∷∷∷∷∷∷∷∷∷∷∷∷∷∷∷∷∷∷∷∷∷∷∷∷∷∷∷∷∷∷∷∷∷∷∷∷∷∷∷∷∷∷∷∷∷∷∷∷∷∷∷∷∷∷∷∷∷∷∷∷∷∷∷∷∷∷∷∷∷∷∷∷∷∷∷∷∷∷∷∷∷∷∷∷∷∷∷∷∷∷∷∷∷∷∷∷∷∷∷∷∷∷∷∷∷∷∷∷∷∷∷∷∷∷∷∷∷∷∷∷∷∷∷∷∷∷∷∷∷∷∷∷∷∷∷∷∷∷∷∷∷∷∷∷∷∷∷∷∷∷∷∷∷∷∷∷∷∷∷∷∷∷∷∷∷∷∷∷∷∷∷∷∷∷∷∷∷∷∷∷∷∷∷∷∷∷∷∷∷∷∷∷∷∷∷∷∷∷∷∷∷∷∷∷∷∷∷∷∷∷∷∷∷∷∷∷∷∷∷∷∷∷∷∷∷∷∷∷∷∷∷∷∷∷∷∷∷∷∷∷∷∷∷∷∷∷∷∷∷∷∷∷∷∷∷∷∷∷∷∷∷∷∷∷∷∷∷∷∷∷∷∷∷∷∷∷∷∷∷∷∷∷∷∷∷∷∷∷∷∷∷∷∷∷∷∷∷∷∷∷∷∷∷∷∷∷∷∷∷∷∷∷∷∷∷∷∷∷∷∷∷∷∷∷∷∷∷∷∷∷∷∷∷∷∷∷∷∷∷∷∷∷∷∷∷∷∷∷∷∷∷∷∷∷∷∷∷∷∷∷∷∷∷∷∷∷∷∷∷∷∷∷∷∷∷∷∷∷∷∷∷∷∷∷∷∷∷∷∷∷∷∷∷∷∷∷∷∷∷∷∷∷∷∷∷∷∷∷∷∷∷∷∷∷∷∷∷∷∷∷∷∷∷∷∷∷∷∷∷∷∷∷∷∷∷∷∷∷∷∷∷∷∷∷∷∷∷∷∷∷∷∷∷∷∷∷∷∷∷∷∷∷∷∷∷∷∷∷∷∷∷∷∷∷∷∷∷∷∷∷∷∷∷∷∷∷∷∷∷∷∷∷∷∷∷∷∷∷∷∷∷∷∷∷∷∷∷∷∷∷∷∷∷∷∷∷∷∷∷∷∷∷∷∷∷∷∷∷∷∷∷∷∷∷∷∷∷∷∷∷∷∷∷∷∷∷∷∷∷∷∷∷∷∷∷∷∷∷∷∷∷∷∷∷∷∷∷∷∷∷∷∷∷∷∷∷∷∷∷∷∷∷∷∷∷∷∷∷∷∷∷∷∷∷∷∷∷∷∷∷∷∷∷∷∷∷∷∷∷∷∷∷∷∷∷∷∷∷∷∷∷∷∷∷∷∷∷∷∷∷∷∷∷∷∷∷∷∷∷∷∷∷∷∷∷∷∷∷∷∷∷∷∷∷∷∷∷∷∷∷∷∷∷∷∷∷∷∷∷∷∷∷∷∷∷∷∷∷∷∷∷∷∷∷∷∷∷∷∷∷∷∷∷∷∷∷∷∷∷∷∷∷∷∷∷∷∷∷∷∷∷∷∷∷∷∷∷∷∷∷∷∷∷∷∷∷∷∷∷∷∷∷∷∷∷∷∷∷∷∷∷∷∷∷∷∷∷∷∷∷∷∷∷∷∷∷∷∷∷∷∷∷∷∷∷∷∷∷∷∷∷∷∷∷∷∷∷∷∷∷∷∷∷∷∷∷∷∷∷∷∷∷∷∷∷∷∷∷∷∷∷∷∷∷∷∷∷∷∷∷∷∷∷∷∷∷∷∷∷∷∷∷∷∷∷∷∷∷∷∷∷∷∷∷∷∷∷∷∷∷∷∷∷∷∷∷∷∷∷∷∷∷∷∷∷∷∷∷∷∷∷∷∷∷∷∷∷∷∷∷∷∷∷∷∷∷∷∷∷∷∷∷∷∷∷∷∷∷∷∷∷∷∷∷∷∷∷∷∷∷∷∷∷∷∷∷∷∷∷∷∷∷∷∷∷∷∷∷∷∷∷∷∷∷∷∷∷∷∷∷∷∷∷∷∷∷∷∷∷∷∷∷∷∷∷∷∷∷∷∷∷∷∷∷∷∷∷∷∷∷∷∷∷∷∷∷∷∷∷∷∷∷∷∷∷∷∷∷∷∷∷∷∷∷∷∷∷∷∷∷∷∷∷∷∷∷∷∷∷∷∷∷∷∷∷∷∷∷∷∷∷∷∷∷∷∷∷∷∷∷∷∷∷∷∷∷∷∷∷∷∷∷∷∷∷∷∷∷∷∷∷∷∷∷∷∷∷∷∷∷∷∷∷∷∷∷∷∷∷∷∷∷∷∷∷∷∷∷∷∷∷∷∷∷∷∷∷∷∷∷∷∷∷∷∷∷∷∷∷∷∷∷∷∷∷∷∷∷∷∷∷∷∷∷∷∷∷∷∷∷∷∷∷∷∷∷∷∷∷∷∷∷∷∷∷∷∷∷∷∷∷∷∷∷∷∷∷∷∷∷∷∷∷∷∷∷∷∷∷∷∷∷∷∷∷∷∷∷∷∷∷∷∷∷∷∷∷∷∷∷∷∷∷∷∷∷∷∷∷∷∷∷∷∷∷∷∷∷∷∷∷∷∷∷∷∷∷∷∷∷∷∷∷∷∷∷∷∷∷∷∷∷∷∷∷∷∷∷∷∷∷∷∷∷∷∷∷∷∷∷∷∷∷∷∷∷∷∷∷∷∷∷∷∷∷∷∷∷∷∷∷∷∷∷∷∷∷∷∷∷∷∷∷∷∷∷∷∷∷∷∷∷∷∷∷∷∷∷∷∷∷∷∷∷∷∷∷∷∷∷∷∷∷∷∷∷∷∷∷∷∷∷∷∷∷∷∷∷∷∷∷∷∷∷∷∷∷∷∷∷∷∷∷∷∷∷∷∷∷∷∷∷∷∷∷∷∷∷∷∷∷∷∷∷∷∷∷∷∷∷∷∷∷∷∷∷∷∷∷∷∷∷∷∷∷∷∷∷∷∷∷∷∷∷∷∷∷∷∷∷∷∷∷∷∷∷∷∷∷∷∷∷∷∷∷∷∷∷∷∷∷∷∷∷∷∷∷∷∷∷∷∷∷∷∷∷∷∷∷∷∷∷∷∷∷∷∷∷∷∷∷∷∷∷∷∷∷∷∷∷∷∷∷∷∷∷∷∷∷∷∷∷∷∷∷∷∷∷∷∷∷∷∷∷∷∷∷∷∷∷∷∷∷∷∷∷∷∷∷∷∷∷∷∷∷∷∷∷∷∷∷∷∷∷∷∷∷∷∷∷∷∷∷∷∷∷∷∷∷∷∷∷∷∷∷∷∷∷∷∷∷∷∷∷∷∷∷∷∷∷∷∷∷∷∷∷∷∷∷∷∷∷∷∷∷∷∷∷∷∷∷∷∷∷∷∷∷∷∷∷∷∷∷∷∷∷∷∷∷∷∷∷∷∷∷∷∷∷∷∷∷∷∷∷∷∷∷∷∷∷∷∷∷∷∷∷∷∷∷∷∷∷∷∷∷∷∷∷∷∷∷∷∷∷∷∷∷∷∷∷∷∷∷∷∷∷∷∷∷∷∷∷∷∷∷∷∷∷∷∷∷∷∷∷∷∷∷∷∷∷∷∷∷∷∷∷∷∷∷∷∷∷∷∷∷∷∷∷∷∷∷∷∷∷∷∷∷∷∷∷∷∷∷∷∷∷∷∷∷∷∷∷∷∷∷∷∷∷∷∷∷∷∷∷∷∷∷∷∷∷∷∷∷∷∷∷∷∷∷∷∷∷∷∷∷∷∷∷∷∷∷∷∷∷∷∷∷∷∷∷∷∷∷∷∷∷∷∷∷∷∷∷∷∷∷∷∷∷∷∷∷∷∷∷∷∷∷∷∷∷∷∷∷∷∷∷∷∷∷∷∷∷∷∷∷∷∷∷∷∷∷∷∷∷∷∷∷∷∷∷∷∷∷∷∷∷∷∷∷∷∷∷∷∷∷∷∷∷∷∷∷∷∷∷∷∷∷∷∷∷∷∷∷∷∷∷∷∷∷∷∷∷∷∷∷∷∷∷∷∷∷∷∷∷∷∷∷∷∷∷∷∷∷∷∷∷∷∷∷∷∷∷∷∷∷∷∷∷∷∷∷∷∷∷∷∷∷∷∷∷∷∷∷∷∷∷∷∷∷∷∷∷∷∷∷∷∷∷∷∷∷∷∷∷∷∷∷∷∷∷∷∷∷∷∷∷∷∷∷∷∷∷∷∷∷∷∷∷∷∷∷∷∷∷∷∷∷∷∷∷∷∷∷∷∷∷∷∷∷∷∷∷∷∷∷∷∷∷∷∷∷∷∷∷∷∷∷∷∷∷∷∷∷∷∷∷∷∷∷∷∷∷∷∷∷∷∷∷∷∷∷∷∷∷∷∷∷∷∷∷∷∷∷∷∷∷∷∷∷∷∷∷∷∷∷∷∷∷∷∷∷∷∷∷∷∷∷∷∷∷∷∷∷∷∷∷∷∷∷∷∷∷∷∷∷∷∷∷∷∷∷∷∷∷∷∷∷∷∷∷∷∷∷∷∷∷∷∷∷∷∷∷∷∷∷∷∷∷∷∷∷∷∷∷∷∷∷∷∷∷∷∷∷∷∷∷∷∷∷∷∷∷∷∷∷∷∷∷∷∷∷∷∷∷∷∷∷∷∷∷∷∷∷∷∷∷∷∷∷∷∷∷∷∷∷∷∷∷∷∷∷∷∷∷∷∷∷∷∷∷∷∷∷∷∷∷∷∷∷∷∷∷∷∷∷∷∷∷∷∷∷∷∷∷∷∷∷∷∷∷∷∷∷∷∷∷∷∷∷∷∷∷∷∷∷∷∷∷∷∷∷∷∷∷∷∷∷∷∷∷∷∷∷∷∷∷∷∷∷∷∷∷∷∷∷∷∷∷∷∷∷∷∷∷∷∷∷∷∷∷∷∷∷∷∷∷∷∷∷∷∷∷∷∷∷∷∷∷∷∷∷∷∷∷∷∷∷∷∷∷∷∷∷∷∷∷∷∷∷∷∷∷∷∷∷∷∷∷∷∷∷∷∷∷∷∷∷∷∷∷∷∷∷∷∷∷∷∷∷∷∷∷∷∷∷∷∷∷∷∷∷∷∷∷∷∷∷∷∷∷∷∷∷∷∷∷∷∷∷∷∷∷∷∷∷∷∷∷∷∷∷∷∷∷∷∷∷∷∷∷∷∷∷∷∷∷∷∷∷∷∷∷∷∷∷∷∷∷∷∷∷∷∷∷∷∷∷∷∷∷∷∷∷∷∷∷∷∷∷∷∷∷∷∷∷∷∷∷∷∷∷∷∷∷∷∷∷∷∷∷∷∷∷∷∷∷∷∷∷∷∷∷∷∷∷∷∷∷∷∷∷∷∷∷∷∷∷∷∷∷∷∷∷∷∷∷∷∷∷∷∷∷∷∷∷∷∷∷∷∷∷∷∷∷∷∷∷∷∷∷∷∷∷∷∷∷∷∷∷∷∷∷∷∷∷∷∷∷∷∷∷∷∷∷∷∷∷∷∷∷∷∷∷∷∷∷∷∷∷∷∷∷∷∷∷∷∷∷∷∷∷∷∷∷∷∷∷∷∷∷∷∷∷∷∷∷∷∷∷∷∷∷∷∷∷∷∷∷∷∷∷∷∷∷∷∷∷∷∷∷∷∷∷∷∷∷∷∷∷∷∷∷∷∷∷∷∷∷∷∷∷∷∷∷∷∷∷∷∷∷∷∷∷∷∷∷∷∷∷∷∷∷∷∷∷∷∷∷∷∷∷∷∷∷∷∷∷∷∷∷∷∷∷∷∷∷∷∷∷∷∷∷∷∷∷∷∷∷∷∷∷∷∷∷∷∷∷∷∷∷∷∷∷∷∷∷∷∷∷∷∷∷∷∷∷∷∷∷∷∷∷∷∷∷∷∷∷∷∷∷∷∷∷∷∷∷∷∷∷∷∷∷∷∷∷∷∷∷∷∷∷∷∷∷∷∷∷∷∷∷∷∷∷∷∷∷∷∷∷∷∷∷∷∷∷∷∷∷∷∷∷∷∷∷∷∷∷∷∷∷∷∷∷∷∷∷∷∷∷∷∷∷∷∷∷∷∷∷∷∷∷∷∷∷∷∷∷∷∷∷∷∷∷∷∷∷∷∷∷∷∷∷∷∷∷∷∷∷∷∷∷∷∷∷∷∷∷∷∷∷∷∷∷∷∷∷∷∷∷∷∷∷∷∷∷∷∷∷∷∷∷∷∷∷∷∷∷∷∷∷∷∷∷∷∷∷∷∷∷∷∷∷∷∷∷∷∷∷∷∷∷∷∷∷∷∷∷∷∷∷∷∷∷∷∷∷∷∷∷∷∷∷∷∷∷∷∷∷∷∷∷∷∷∷∷∷∷∷∷∷∷∷∷∷∷∷∷∷∷∷∷∷∷∷∷∷∷∷∷∷∷∷∷∷∷∷∷∷∷∷∷∷从一张“户部”明星片说下去
&&&&&&&&&&&&
从一张“户部”明星片说下去
这是一张标有“Finanz
Ministerium Peking Ministry of Finance ”的明星片(图01)。
Ministry of Finance, Finanz Ministerium&
从其德文和英文的标注,可以判定这是一张体现清末“户部”的老照片。照片拍摄的时间也一定是清末,也就是日的辛亥革命之前。
首先细看图中的内容,作为分析和断定的依据。
图中的彩色是后来制作时人为添加,不能作判断图片建筑的唯一依据。
图中有一堵砖砌的围墙和大门,门前有几个码放整齐的砖堆,图左类似的“脚手凳”尚未搬走,表明这堵墙刚刚砌好。
大门的式样是晚清典型的“西洋款”。这在当时的北京城是不多见的。
图中围墙后的背景是一座宫殿式的“绿色”大屋顶,图左有一个“黄色”的,更高的,类似“宫殿式建筑”。从图中建筑的比例,可以断定这是一栋“七开间歇山式单檐宫殿式建筑”
如果图左“黄色“是建筑,那么从高度,依据传统建筑规制看,这一定是一栋“九开间的正房”。那么这座“七开间”就可能是“正房”两侧的“翼房”。
假设图01的画面没有印反(这种现象在外国人拍摄中国的老照片中并不少见),中式正房的正面应该面南,一般翼房建在正房南面的东、西两侧。
的右边并无正房,判断这座“七开间的翼房”和“九开间的正房”之间的位置有两种可能:
如果“七开间的翼房”位于图中正房的北面,也就是后面,翼房就位于正房的东北方,西洋门朝东。
如果“七开间的翼房”位于图中正房的南面,也就是前面,翼房就位于正房的西南方,西洋门朝西。
能把“翼房”建成“七开间”,这在清朝来说“此建筑可不一般”:它一定是皇家建筑。
依据图片中的标注,判断这个建筑会不会是“户部”呢?
大清朝的“户部”为六部之一,位于天安门的南边,千步廊的东侧(图02)。
1800年京师城内首善全图
户部的最大人物是“尚书”,是“从一品”。据此官阶,户部主要建筑应为“五开间”。
从《乾隆京城全图》(乾隆十五年-
1750)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户部建筑的格局(图03)。
图03 《乾隆京城全图》 -&
户部建筑平面图 ( 1750年 )
户部正房的规格是“五开间”,翼房和次等建筑只能是“三开间”。图中的东边有一处南北向的“长房子”,那是“廊坊”,是附属建筑,规格较低。
很显然,图03中的建筑没有“七开间”,也没有“九开间”,主要建筑的朝向也不吻合,从大清衙门的等级和与之相匹配的建筑级别上,可以断定:明星片标注错了。图01
的建筑不是“户部”。
那么图01明星片中的建筑是什么地方呢?
从主建筑为“九开间”看,这个建筑一定和“皇帝”直接有关。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末京城中“皇家建筑”被外国人占据的只有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至御河一带,除了六部之外,还有翰林院,銮驾库,太医院,钦天监,会同馆(外语学校),教习庶常馆。在这些机构当中,建筑最大的就是“銮驾库”。
在《乾隆京城全图》中(图04)的北御河桥西南方向,可发现翰林院和銮驾库。
图04《乾隆京城全图》 -& 翰林院和銮驾库平面图 (1750年)
銮驾库内的建筑格局比较奇特,正库大门朝北(随大门),其余四个“次库”位于正库的前后左右。根据銮驾库的布局,我们可以假设图01中的“西式门”在“红圈”地方(见上图),图01中的建筑在图04中可以找到相应的位置。尽管布局和建筑结构相似。但还不能作为论证的唯一依据,还需要更多资料加以佐证。
从当时一些外国人绘制的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的平面图中也能找到依据:
第一个依据是1903年3月德国人出版印制的“Gesandtschaftsviertel in
Peking”(北京公使馆区平面图)(图05)。图中在英国公使馆北墙(即原翰林院北大门迆南的位置)和英兵营(即原銮驾库)的隔墙北端有一个门(断线豁口处)。
图05 Gesandtschaftsviertel in
Peking& 1903年东交民巷平面图
第二个依据还是一张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平面图(图06- 1、图06 -
2),此图绘于1912年。
Peking legation quarter (1912年) 北京公使馆区
图06 -&2 Peking
legation quarter (1912年) 北京公使馆区 (局部)
从以上图证可以推想,图01的门可能是位于英国公使馆西侧英国兵营的东北门,洋式门内的“中式建筑”就是銮驾库内的东前次库。
一张1929年从北京饭店的向西南方向拍摄的照片(图07)为图05和图06提供了实景画面。
图07& 鸟瞰东交民巷公使馆区西北段 -
长安左门-长安东三座门-方门
尽管图07图像小,有点模糊,它还是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公使馆的北墙(东西向的墙)上可见隐隐的整齐射击孔,围墙的西段和兵营东围墙的北延形成“L”的拐角,在北延的围墙上开有门洞,向北略略上扬的雉堞和图01
中“洋式墙”相似,这个上扬的墙角就是图08
中“W”形建筑的东北角楼,图中还可见到与其互为夹角的西北角楼,这套防御系统可以有效地观察和控制东、西、北的动向。从图07
的鸟瞰照片中,也可以看到这个防御系统。
图08 图D07&
英国兵营北墙的“W”防御系统
图07的照片毕竟太小,还不能有一个直观的概念。
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藏有两张照片:1900年8月在翰林院的废墟上,英国陆战队中的印度锡克教士兵建造带有防御工事的“英公使馆围墙”。(图09、图10)
图09 图D03&
英国军队中印度籍士兵正在毁坏的翰林院旧址上修建带有防御系统的北围墙 (1900年8月)
图10 图D04&
英国军队中印度籍士兵正在毁坏的翰林院旧址上修建带有防御系统的北围墙 (1900年8月)
英公使馆重建后这道围墙就是从御河的右岸向西与东长安街平行延伸,位于原翰林院大门迆南的位置,使新建的英公使馆北围墙和东长安街之间形成一个开阔地,这块开阔地也是英国练兵场的一部分。
这道带有密集射孔的围墙,具有典型性。在英国Bristol大学的图书馆网站,通过“中国-北京”的搜索,找到唯一一张可见到北墙带有射孔的围墙(图11),图中“L”围墙前的空场,空场的西边有一座门,这张照片与图07的显示相吻合。唯一不同的是背景的“大屋顶”没有了。经查资料,1911年之前具体讲在1905
-1907年和1912年 & 1915年之间英公使馆内曾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原銮驾库的主要建筑相继拆除了。
图11 - 1 图D02 -
英国兵营东大门(1928年-1929年)
图11- 2 图D02 -
英国兵营东大门(1928年-1929年)局部
到这里为止文章开始的问题可以告一个段落了:图01“户部前的大门”就是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内原英公使馆西边的英兵营东北大门。
在继续说下去之前,我们先欣赏一下英公使馆北墙的几张照片。
图12标注了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北御河桥到英国兵营西北角这一小段的建筑设施。图中带有“图D0X”是指本博文中带有同样标示的照片所表现的近景实图。
图12&& 东交民巷北墙西段的建筑
D06是东交民巷北门(御河左岸),由于紧靠原意大利公使馆,这座门为意大利士兵守护,进入此门须先左拐,再右拐进入沿河道。
东交民巷北门(御河左岸)&
是公使馆区的北门(御河右岸),位于英公使馆的东北角,由英国人把守。从图中可见一个斜坡式的楼梯,横挡在入门的路上,入门后须先向左拐,再向右拐进入右岸的沿河道。这种“S”形的入口是“防御措施”的一种。(图15).
图14& 东交民巷北门- 御河左岸门(图左)和御河右岸门(图右)(
图 B14 鸟瞰英公使馆,中御河桥和北御河桥
(老北京网ZHAOHQ先生提供)可以鸟瞰到东交民巷使馆区的西北角,位于户部街的东侧,图中的户部街北口已建有袁世凯为庆祝登基而建的“履中”牌坊(1917年建成)。
图16& 东交民巷 -
英国兵西北角,往北是袁世凯下令所建“履中”水泥牌楼。户部街已经向北打通,可直通东长安街。
欣赏完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英公使馆和兵营的北墙图片后,可能又有新的问题提出来了:为什么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
銮驾库的建筑怎么会如此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呢?
在外国人介绍“庚子之乱”时,不仅有“銮驾库”(Imperial Carriage Park
)名字,还有那奇特布局的五栋大库房(参看图05、06、43)。
所谓銮驾库,就是平日里存放帝、后出行时大驾卤簿用具的地方。皇帝是讲究脸面的,出行不可轻觑,出行是什么季节,到什么地方,距离的长短,仪式的重要程度等决定使用什么样的乘载工具和仪仗的规格。这套“规矩”比较复杂,非专业人也很难弄清楚。简单地说在銮驾库里主要是“辇”,“辂”。“辇”原指“人拉的车”,清时多专指皇帝专用的“金辇”和“玉辇“,这时的“辇”其实是“辇舆”,是用人抬的一种轿子。玉辇最高档,去天坛祭天要用玉辇,玉辇配四根“辇杆”,须三十六名“辇夫”,前后各十八,内五,外四。“辂”多指帝王出行用的“象拉车”或“马拉车”。
在銮驾库里存放的大型乘载工具中,带轮的是“辂”,带“杆”的是辇。
我们先看几张八国联军日进京后在銮驾库里拍摄的几张照片,从照片中树木的枝叶,可推断时间的先后,但时间大约在
至1901年三、四月之间。在没能查阅到相关的资料之前,为介绍方便,我借用《乾隆京城全图》中“銮驾库”的平面图,对其中的建筑注上名称(图17)。
图17 《乾隆京城全图》-
銮驾库平面图& (1750年)
图18 銮驾库 - 大门内侧 - 辇
是銮驾库大门。銮驾库的大门朝北,大门外是一条东西方向的主要通道,应该是东长安街的前身:这条大道的东端就是“(东)长安街牌楼”,过了牌楼与崇文门大街汇合,东长安街到此为止。西端到千步廊围墙,随墙只能走户部街南行,户部街的北端当时无路直通“天安门”前的“T”字形广场。这条东、西方向的大路北面是皇城墙东段、长安左门和长安东三座门之间一个封闭场院的南墙,南墙上辟有两座“方门”:一座对兵部街,方便“六部”官员进出皇宫;一座正对“銮驾库”,可能也是方便这些大型车辇的进出(图19)。在那个时期外国人绘制的地图中也有这两个方门的存在。(参看图05、图06)
图19 《北京全图》(1875年)(局部) 长安左门 -
北御河桥示意图
图18中銮驾库大门门上方已经挂上英国国旗。原銮驾库大门还没有拆除,做“W”形防御堡垒的改建。照片中军人身穿大衣,院内树叶已掉落,时间可能在1900年的十一月底之后。照片中的大门内有两座“辇”,辇顶四角为“凤头”,可能是“皇后”用的辇,从插入辇底座的“辇杆”位置,可见此辇也是“四杆辇”估计是三十二人抬,前后各十六,每杆前后各四人。图右的“凤辇”可能多年不用,已经残破。这些辇本应存放在“库”内小心保管的。只是八国联军进了城,銮驾库成了英国的兵营,人要住房,这些“銮驾”当然要请到露天了。
图中门西墙内,有一个“带有架子的铜钟”,这会不会是皇帝卤薄出行时,前列演奏军中雅乐使用的乐器“二金”?
拍摄于銮驾库北大门的内侧,照片中门西侧那乘带“圆顶”的“凤辇”依然在原处,只是多了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队员和大炮。在大炮筒下方的地面上,放着两个卤簿中“宝象”驮的“宝瓶”,细看还能辨认出宝瓶下面“鞍鞯”的形状。
图20& 銮驾库 - 大门内 -
的照片很清晰。拍摄的时间可能更早一些(树上有叶)。图中可见中间的甬道,根据图右树杈和“大屋”边(图左)有一个与“正库”同方向的人字坡顶小屋,参照《乾隆京城全图》,可以推断图中的“七开间”可能是“西前次库”。图右可能是銮驾库最高级的“辇”,从辇顶带“星点”看,可能就是大清皇帝每年南郊祀(天坛)乘坐的
“玉辇”(图21 - 2)。图中有四个宝象驮的“宝瓶”(图21 - 3)。
图21 - 1 銮驾库 -
中间为甬道,图左为南,图右为北。图中“七开间”是“西前次库”。&
次库前是玉辇和宝瓶
图21 - 2 《唐土名胜图会》(
1805年)玉辇
图21 - 3 《唐土名胜图会》( 1805年) 宝象 -
图22和图23拍摄的是“九开间”的“正库”大门(正库的大门朝北。“正库”和“次库”门有区别)。门前陈列的是“辂”。,天子车辂中有五辂,即:玉辂、金辂、象辂、革辂和木辂。根据其中有“三辕”判断,应该是“象辂”和“木辂”:三辕为套两匹马。
图22 &銮驾库 -
正库,门朝北, 面阔九间 库前是两乘 “辂”
图23 -&1 銮驾库
“九开间”正库
《唐土名胜图会》(初集 6卷)冈田玉山等编绘 日本文化二年刊 (1805年) - 辂
图23 - 3 《唐土名胜图会》(初集
6卷)冈田玉山等编绘日本文化二年刊 (1805年) - 辂
从以上老照片可以说明:八国联军进京前,銮驾库还保存着这些法驾卤簿的辇辂,原建筑保存基本完好,没有明显的过火痕迹。同时也说明銮驾库并没有受到八国联军炮火的摧毁。
正如起初英国公使馆的外交人员认为的那样:銮驾库是大清国皇帝出行的脸面,翰林院是中国的精神脸面,有这两处大清王朝的物质和精神的“天然屏障”,英公使馆的北面和西北面相对会安全些,所以早期在设计防御措施时,这两处没做重点考虑。
然而事态的发展出乎洋人的意外。
我们先回顾一下日东交民巷公使馆区围攻之前,北京城内的政治局势。
日开始,义和团大举进入北京。在慈禧太后下旨后,入城的10万义和团由
庄王载勋、大学士刚毅统一指挥。此前义和团的“鲁莽行动”可视为“草莽之举”,而收编后的“义和团”一举一动在外交上都会被视作“官方授意”。(图24)(图25 )
图24& 1900
年活跃在天津的义和团
手持义和团队旗的队员
为了加强与洋人作战的力量,提升宫廷的安全保护能力,
6月9日甘军提督董福祥(图26)奉旨率部进入北京外城,驻守永安门。据载甘军(图27)是一支来自甘肃“视杀人放火如同儿戏”被官府收编的土匪军。
甘军提督董福祥
董福祥的甘军士兵
一支是“装神弄鬼”的狂热的“乌合之众”,一支是“杀人如儿戏”的土匪军汇合到了一起,在京城必然是“轰轰烈烈”。
6月11日,董福祥奉命进入内城。同一天,董福祥部下一营官杀死一位经清廷总理衙门批准,准备出城看望日本警卫队的日本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Sugiyama
6月13日,义和团开始围攻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当晚,焚毁崇文门内的教堂,杀死教民数百。
6月14日,义和团焚毁顺治门外的教堂和大栅栏几家卖洋货的商铺。
6月15日,义和团进攻奥国公使馆。同一天,义和团开始进攻西什库教堂。这是当时京城内唯一一座在8月14日解围前没有被攻破焚毁的教堂。
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发展异常迅猛,一些独自居住在中国人当中的外国传教士被杀,大量的教堂被烧毁(图28
宣武门内的南堂)。在清廷称无法控制局面的情况下,允许300名外国军人进入东交民巷,实行自我保护。
1900年6月被义和团烧毁的南堂 -& 宣武门教堂
6月16日,义和团在大栅栏再次放火,火势迅速蔓延到前门大街和正阳门上,正阳门城楼着火,同时烧毁店铺住宅四千多家。可以说,这场大火过后,昔日繁华的前门大街(图29、30)变为一片废墟。(图
31, 32, 33,34,35,36)
1900年前的前门大街的商铺(188?年)
1900年前的前门大街的商铺 (1880年)
日正在燃烧的前门大街的商铺和民居
日前门商业街的大火殃及到正阳门的箭楼
图33 烧毁后的正阳门箭楼侧面
烧毁后的正阳门箭楼的正面和正阳桥(洋人称“乞丐桥”)
前门大街(路西)烧毁后的商铺和民居(1900年8月)(远处为“西闸门楼”)
图36 1900年6月-
8月间庚子之乱后的前门大栅栏一带
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Baron von Ketteler图37)走出公使馆区(图38
1900年前德国公使馆在公使馆区的位置),前往总理衙门就义和团杀害外国人、焚毁教堂等事件向清政府提出交涉。克林德的轿子走到东单牌楼,遭遇满洲兵丁恩海的盘查时,被一枪打死(图39、
40)。在克林德被杀的当天,中国政府的“正规军”,倾向义和团的甘军,开始加入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各国使馆的行列。
图37& 克莱门斯·佛雷赫·冯·克林德 (C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日-日)
1900年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公使馆区示意图(德国公使馆的位置)
图39& 一枪打死德国公使克林德男爵的正白旗参领 -
图40& 一枪打死德国公使克林德男爵的正白旗参领 -
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世界各国正式宣战。义和团和清军开始大规模围攻使馆。连续几天义和团在京城的所作所为,令驻京的外国人和中国教民人心惶惶,极度恐惧,纷纷逃到使馆区寻求保护。(图41,
逃进公使馆区寻求避难的中国教民
义和团围攻期间躲在肃王府内避难的中国教民
从6月20日甘军加入义和团进攻公使馆区开始,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势,洋人的阵地一点点失守。这场围攻和坚守的争夺战一直打到8月14日,八国联军进城解围。
关于这五十五天的守卫战,各国亲历洋人都有大量的回忆和详细记载。
早年我在看到一些不同版本的公使馆区被围局势图时(图43、44,45,46):英公使馆的范围地界画得比较笼统(图43、44),对其中英国公使馆北墙的绘制总存疑惑:为什么在反围攻期间或八国联军来解围时,英公使馆的北墙却在翰林院内(图45、46)。
图43&& Peking Legation Quarter
(北京公使馆区图)
图44 Legations Peking 1900
(1900年北京公使馆区)
1900年德国公使馆平面图(德文)
1900年庚子赔款前后东交民巷地区平面详图
后来,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参谋部制作的“北京东交民巷1900年围攻图( &
8月14日)”中找到了答案(图47)。
图47制图者依据美国公使馆提供资料,并亲自向当时亲历的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亲自参加保卫战的外交和军事人员全面调查核实绘制的图,因此这张图在众多的1900年东交民巷公使馆区平面图中,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对要好些。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根据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的《天津条约》中相关条款规定1861年3月英国公使正式入住东江米巷的惇亲王府(当时名为梁公府。也有写成“淳王府”的,这个称呼在“官方”介绍中有点乱)。
原来的惇亲王府(或“梁公府”)是什么样子?连1750年乾隆时期的《京城全图》中都无标示(图48),只能以1900年围攻时的平面图,参考当时各国人员绘制的图,和今能查阅到的历史照片对1900年之前的英国公使馆有个感性的了解。
图48 《乾隆京城全图》 - 惇王府的位置
图49是1900年庚子之乱前英国公使馆的平面效果图和位于东交民巷公使馆区的位置。
图49 <font COLOR="#FF年7月英公使馆效果图
图49是一幅1900年英国公使馆未被义和团围攻前最为直观的图,由于原图太小,原标注的文字无法辨认齐全,除了公使官邸之外,其它房子的作用,较难对号。图50是根据原图(图47)截取的英国公使馆部分,并加上译注。
图50 北京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保卫战( -
8月14日) - 英国公使馆平面图
图51和图52能清楚地看出日 义和团围攻前后,英国公使馆区域范围的变化。
北京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保卫战( - 8月14日) - 庚子之乱前英公使馆范围示意图
北京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保卫战( - 8月14日) - 庚子之乱前后英公使馆范围变化示意图
现在我们细细地看看图53,这是图47的局部放大图:北墙的“防线”随着日期在变化。
图53 北京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保卫战( -
8月14日) - 英国公使馆北墙向北移动示意图
从这些变化就可以发现其中更深层的内容:
在6月23日前,英公使馆的北墙依旧是“红线”以内,也就是当初与清政府划定的范围。只是在此之前,翰林院“敬一亭”东侧的一个小院,因房屋年久失修,早已经废弃,后因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为Oliphant出版商出版有关中国文化的书,向翰林院借用了这个小院,有些英国学者也在那里工作。当义和团围攻时,这一小院也纳入守卫的范围。
中的注释,可以发现北墙位置的变化是在6月23日。(见图47注释中带红色方框的文字)。
原来在英国公使馆的北墙并无防御措施,为什么一夜之间,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不仅把北墙移进了翰林院,而且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6月23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先摘录几位亲历者的日记和回忆录。
据《庚子国变记》)(李希圣著)载,翰林院被焚之前的三两天,公使馆区
“……炮声日夜不绝,屋瓦自腾,城中皆哭。拳匪助之,巫步披发,升屋而号者数万人,声动天地。”
《庚子北京事变纪略》(鹿完天撰),“几乎逐日都有大炸炮轰击使馆区的记录,少则一日发射十数炮,多则数面夹攻,处处崩墙倒屋……”
《庚子使馆被围记》(Indiscreet Letters from
Beking),作者:笛南姆·威尔(Putnam
Weale)1906年出版)书中中卷第三章的日记写道:“昨日有一放火者,伏行如猫,用其灵巧之手术,将火种抛入翰林院,只一点钟间,众公使居住之地英使馆,顿陷於危险之域。”有说,“中国放火人逃走之时籍树及房屋之掩蔽,一面逃走,一边抛弃烧油之火具,亦有且逃且放枪者。”
《围城北京》( 作者
Peter&Fleming 多少表达了当时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火烧翰林院的不可思议
“许多世纪以来,翰林院……它的大厅和庭院是中华学者精华的聚集地……那里各处有华美的木雕屋檐。外交官们觉察到了这种危险。但是他们觉得,中国人对文化、传统和建筑美的崇尚,会阻止他们以任何手段毁灭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悠久、收藏最丰富的图书馆。”
继续叙述:“次日清晨,风从北面强劲吹来。外交官们的判断再次被证明是错的。中国人在翰林院点燃大火,他们有条不紊地一个庭院一个庭院地烧。当董福祥率领的甘军放火,浓烟烈火从一个个窗户冲天喷发,并发射出密集的散弹时,怒吼声淹没了持续不断的枪声。这座古老极易燃烧的建筑群在怒吼中熊熊燃烧了。”
曾在英国公使馆内避难的马丁(Lizzer Martin)在《义和团之乱》(The Boxer
Rebellion)一书中也作了同样的描述“翰林院是他们所珍贵的文学馆,我们不认为会有什么危险。因为中国人没有必要摧毁它……
我们相当耽心敌人会把我们烧死,因为他们自己在这个地方(翰林院)点燃了大火。”
曾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的英国汉学家,时任英国驻华记者莫里逊(George Ernesr
Morrison)见翰林院被大火焚毁后,在《The Boxer
Rebellion》记述道“……灰烬中大堆的残骸、木本与残枝败叶一齐飞散,散落在这座中华帝国辉煌书馆的废墟上。” 此情此景令他极感愤怒
“为了向外国人泄愤雪耻,不惜毁灭自己最神圣的殿堂建筑。而这座建筑数百年来是这个国家及其学者们的骄傲与荣耀所在!对于作出这等事的民族,我们能够作何感想?这是一次辉煌的灾难圣奠。如此亵渎神圣,骇人听闻!”
从以上文字不难看出,甘军在攻打英国公使馆时,使用了“火攻”,他们知道翰林院内有很多大树,大树很容易把火蔓延到的英国公使馆内。最初翰林院和英公使馆之间的围墙是高八英尺、厚二英尺。一旦围墙北面着火,很容易殃及紧靠围墙南边的英国公使馆内的建筑,如学习外语的学生楼,教师宿舍和小卖部。
当23日的大火烧到了翰林院的最后一个院落 &
敬一亭时。英国人不得不破墙而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是怕火殃及公使馆?还是为了抢救中国宝书?从现存的老照片看,敬一亭并没有烧毁。残存的《永乐大典》,就是藏在那里。当时在英国公使馆里有的是人知道这套书的价值,比如英国公使窦纳乐(图54)。如果英国人想掠走这些书,他们也绝不会把从大火中抢救出来的书,全部交给“总理衙门”,否则今天的英国应该是世界上藏有《永乐大典》最多的国家。尽管今天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内收藏了几本,那是个人收藏而捐献的大英博物馆的,和“八国联军”集体放肆掠夺毫无关系。
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Sir Claude Macdenald )
现在我们明白了英国公使馆北墙北移的原因:6月23日甘军企图用火攻,想利用翰林院的大火达到烧毁英国公使馆的目的。为了保卫自己,英国人在大火即将殃及公使馆时,进入原翰林院的后院,也就是敬一亭的院落,救了火,使得翰林院解围时唯一的一栋建筑得以保存下来。英国人在占据了敬一亭的正院之后,利用原院墙,进行了提高增厚的加固,形成翰林院大火之后,面对开阔地的第一道防线(图55)。为防止对方挖地道进入守方阵地,英国人在中国教民的建议下,在围墙内侧挖了深达15英尺的壕沟。
8月14日期间,英国公使馆北墙北部被烧毁的翰林院空地 (Clearing Hanlin)
在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中,英公使馆北墙外移的目的是很容易理解的。
翰林院是什么样子?毕竟已经消失了一百多年,生活在今天的人已经很难想象。
在1750年的《乾隆京城全图》中,翰林院有比较完整的建筑平面图(图56),遗憾的是平面图中建筑是什么名称,没有任何标识。
图56 《乾隆京城全图》 -&
翰林院&& ( 1750年)
在《钦定日下旧闻考》
(卷六十四官署三)
中也有详细的介绍。由于文字表达的方式和今人不同,加之“左”“右”的表达是以建筑大门的朝向为准?还是以“东”“西”方位确定?还是以主建筑的朝向来定方位?一旦弄不准,就是“左右颠倒”“前后不分”了。
另外,日本人冈田玉山等编绘,日本文化二年(1805年)刊的《唐土名胜图会》有一张《翰林院署图》(图57)。尽管两图只相差五十年,院内的建筑布局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钦定日下旧闻考》的介绍还是有对不上的地方。所以我也不敢妄自多加注了。
图57《唐土名胜图会》 -&
翰林院署& 日本文化二年(1805年)
如果我们细看图47中英国公使馆北墙迆北翰林院位置,会发现和 《乾隆京城全图 &
翰林院》中“敬一亭”非常相似的建筑布局(图58)。
在目前国外图书馆珍藏的“翰林院”老照片中有“敬一亭”的实照:
图59、60、61来自不同的馆藏的同一张照片。
图59& 翰林院 - 敬一亭-
图60& 翰林院 - 敬一亭- 正面
图61 - 1& 翰林院 -
敬一亭- 正面
图61 -&2& 翰林院 - 敬一亭-
正面(加注释)
这张照片都能体现挂有“敬一亭”殿匾。在北京御河西侧的翰林院内,敬一亭的正门,也就是挂有殿匾的门是朝北的,永乐大典曾存放在这里。图左地面有砍落的树枝,义和团开始围攻英公使馆时,曾在弓箭上绑上点燃浸有煤油的棉纱,射到大树上,为防止燃烧的树枝殃及大殿,不得不砍下燃烧的枝杈。殿前有一道“防地道深沟”,义和团曾试图从銮驾库东后次库的南山墙附近挖地道进入英国公使馆,后被发现,所以很快就在沿公使馆围墙内侧都挖了“防地道深沟”。图右有一堵用木棍支撑的加固墙,墙的中央有一个瞭望岗哨,并配备连发机枪。(参看加说明和注释的图61
其中图61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有比较多的文字介绍。
Showing the only
good building left in the hon lin yan. The other were almost all
destroyed by the boxer in their efforts to burn the legation
buildings. Also showing the outer and inner lines of defence , with
a countermine between
(大意:图中左边是翰林院保存一栋唯一完好的建筑,而图右(译注:北面)的建筑全被义和团企图烧毁英国公使馆时摧毁。图中可见对外防线,和内侧的防地道壕沟。)
根据图61中表现的场景,还发现另一张照片(图62),有如下文字介绍:
In the han Lin
Yuan. A sentry-post on the outer (northern) Line of fortifications.
Native Christians digging countermines. Just this side of the
building shown in picture (in the adjoining court to the west) the
enemy was discovered undermining our post , and was driven
(大意:翰林院内对外(译注:北面)的岗哨和中国教徒挖的为防止敌方挖地道攻入的深沟。图中小院曾为敌方占据,他们试图从那里攻破我们的防线,后暴露被驱赶。)
图62 - 1 翰林院 -
敬一亭& 北面 - 北墙防御工事和防地道壕沟
图62 - 2 &翰林院 - 敬一亭& 北面 -
北墙防御工事和防地道壕沟
这两张照片中的注释,说明了两个意思:
解释了图47中英国公使馆北墙内侧挖的深达12-
15英尺深沟的目的:为了防止敌方挖地道进入自己阵地。在图47中銮驾库“东后次库”的南山墙位置注有“敌方挖的地道”。地图和照片相互印证了:义和团曾试图在銮驾库东围墙挖地道进入翰林院内(图63)。
北京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保卫战( - 8月14日) 图61和图62拍摄位置和环境示意图
“敬一亭西院”原属“翰林院”,当英国人进入“敬一亭正院”救火时,并没有占据“西院”,为防止有人挖地道进来,才进入“敬一亭西院”,并在沿围墙内侧挖了深沟。
这两张照片为我们准确勾勒出英国公使馆北墙位置变化提供了依据:我们由此可以了解到敬一亭北围墙和銮驾库“东后次库”方位关系,以及东北角沿御河凸出的瘦长地段的变化。(图63、图64)。
在《乾隆京城全图》标出庚子之乱前后英国公使馆北墙变化示意图
通过英国公使馆这堵北墙的变化,展示了1900年东交民巷平面图背后的故事。
再看一张“敬一亭”背面(南面)的照片(图65)。图中殿堂正对的就是翰林院的南墙,南墙迆南就是英国公使馆。图中可见“亭”内倒地凌乱的书架,“亭”外撬起的石阶,和西边的“碑亭”
图65& 翰林院正堂
-& 敬一亭背面(朝南)
图66是目前能见到唯一一张“敬一亭”内的照片。图中可见后墙镶嵌的石刻,地上凌乱的书籍,不知道其中是不是有《永乐大典》。图62中的“垫脚”的木架,莫非是存放《永乐大典》的大木柜?
从以上“敬一亭”殿前、殿后的三张照片,都能见到带有“过火痕迹”的树木。
尽管在网上搜索,还能找到与翰林院有关的老照片,可惜多是断垣残壁和丑陋的工事(图67、68、69),
图67&& 翰林院内 -
敬一亭前北墙上一位意大利轻机枪手在哨位上(1900年8月)
图68&& 翰林院 -
敬一亭东边的防御工事(1900年8月)
图69& 翰林院 -
敬一亭前的防御工事&&
(1900年8月)
这些图片很难和“神圣殿堂”联系在一起,看到劫后的废墟,总有一种伤感,希望在残烟碎瓦中找到些什么。
透过一张张老照片,我似乎在东交民巷北门(御河右岸)找到我需要的答案。(图70 - 1)
图70 - 1&D05
北京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北门(御河右岸)(1929年)
图70 - 2& 图70 - 1
穿过挂有“Slow”(车轿慢走)的门,可见一个斜坡台阶(图70 - 2),台阶后侧的围墙上刻有“Lest We
Forcet” (永远铭记)(图71)。
北京东交民巷外国公使馆区北门(御河右岸)内的“Lest we forget”墙
这堵墙就是原英国公使馆东北角狭长部分北端墙的外侧(参看图12,
63等),看着墙上被炮弹打成的大洞和密密麻麻的弹孔(图72、图73),可以想象曾经发生的激战。这个墙角曾是公使馆区遭到围攻最为残酷的堡垒之一,这里的顽强坚守为整个公使馆坚持到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
图72 英国公使馆东围墙上的 “Lest we
forget”墙(1900年8月)
图73 英国公使馆东围墙上的 “Lest we
forget”墙(1900年8月)
日英公使馆解围后,很快在这堵墙上就出现了“永远铭记”的刻字,刻写这段文字是谁的提议?是谁的书法?落款是谁?没有答案:没有任何说明。其实对于真正亲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这一切都不重要。
后来为了建岗楼,沿墙角修了一个楼梯(图74),再后来要拓宽沿河路,英国公使馆的东围墙需要向西移动,那堵“永远铭记”墙也不得不拆掉一半(图75),但那段文字还是保留了下来了。因此我们能在美国传教士甘博(Gamble)拍摄的照片中(图76)(拍摄时间1917
- 1919)再次看到这段刻铭。
图74& 英国公使馆东围墙上的
“Lest we forget”墙 (1900年8月) - 正在修建沿河路路东口的岗楼
图75 “Lest&
We& Forcet” 墙的变化
图76& 美国传教士甘博拍摄的“永远铭记”墙 (1917年- 1919年)
历史的发展把很多痕迹湮没掉了,这堵墙也早已不存在了。
但是,刻在那堵墙上的历史不能忘记!
无论是谁都要“永远铭记”!(图77)
图77 & “Lest we
forget” (永远铭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班牙电影 min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