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影碟中谍5观看免费3》中,在交通部工作的帅哥间谍是:

如何评价《碟中谍5》?
《碟中谍5》将于日同步北美在全球许多地区上映,中国内地9月8日上映。
按投票排序
191 个回答
图兰朵与卡萨布兰卡 | 碟中谍5为53岁了依然热衷于挑战动作电影新高度的汤姆克鲁斯先生点赞。从1996年第一部到现在第五部,20年过去了,其他演员都歇着了,只有他还在拼命。   但本文主要讲女主角。   1、图兰朵和本片   影片最精彩也是逼格最高的段落是歌剧院刺杀奥地利大使。   伊森亨特与敌方特工在舞台高处的布景架上徒手搏斗,架子的升落与控制室产生联系,而控制室里另一个刺杀者则又与塔里的llsa产生联系。这是一场联动很好的小规模群戏,因为不能声张,所以始终控制在压抑的空间里(舞台上空)进行,更加剧了紧张感。   外观改造成乐器的枪,燕尾服和晚礼服,都为这场刺杀披上了一件优雅的外衣,但最优雅的莫过于歌剧本身——图兰朵。   | 歌剧图兰朵讲述的是元朝时期,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叫图兰朵,她因痛恨其他国家虐杀自己的祖先,所以针对各个国家的王子贤孙们玩起了猜谜语的游戏,三个谜语全猜对就可成为驸马,只要有一个猜错便立即处死。死在这三个谜语之下的男人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各国权贵的子嗣。   流亡的鞑靼王子卡拉夫在异国他乡巧遇父亲和侍女。在看到图兰朵的惊人容貌后,不顾众人劝阻,毅然加入猜谜,三个全对,激怒了图兰朵。为息事宁人,卡拉夫也提出一个谜语,要对方猜出自己的名字,限期是天亮前。于是全城草木皆兵,鸡犬不宁,卡拉夫站在高高的宫廷上看着满城的百姓,唱起了著名的《今夜无人入眠》。   最终拉卡夫的父亲和侍女被抓获,图兰朵公主的手下对他们严刑拷问,两人始终不说,侍女更是惨死刑具之下,图兰朵问其为何如此倔强,侍女说是因为爱(Amora,蒙语为恋人或太平之意)。   次日早晨,图兰朵以爱之名,宣布与卡拉夫结婚,因卡拉夫的爱之吻消融了她冰封的心 |   这样一个发生在元朝中国的故事为影片加入了不多但是较为自然的中国元素,也讨好了金主的心(阿里和电影频道为本片投资方),更主要的是图兰朵的故事暗合了伊森和Ilsa的关系。   美丽的llsa受制于背后的组织,不得不数次利用伊森对她的信任来做出伤害伊森的事,好在这个男人心胸和本事都很大,身边还有个由死忠粉组成的强大团队,所以屡屡化险为夷。最后组织坍塌,llsa重归自由,与伊森冰释前嫌。   只不过歌剧中是爱消融了积怨和仇恨,矛盾冲突极其强烈,而电影中的矛盾相对较弱(llsa纯粹是身份限制,本心是善良的),但好歹意思在了。简单说两者的相同之处便是:   女主虐男主千百遍,男主待女主如初恋。   2、卡萨布兰卡和本片   影片和经典间谍片《卡萨布兰卡》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同一个城市,其次,女主名字都叫Ilsa,再次,两个女主长得很像。   不过本片的女主可比英格丽褒曼能打多了,尤其在歌剧院的塔里,从两腿中间抬枪一杆大枪这一幕,很性感。而且她还在片尾一个人搞定了骨科医生,可以说是本片的动作戏担当。   3、关于影片的动作和视听效果   本来怀有很大期望的扒飞机结果不尽兴,好不容易登了机,也不肉搏一下就匆匆离开了;   暴力摩托反方人数不够多,就两个,怎么够,前面巷道飘逸解决掉太多了,应该留几个到高速公路上打;   水下憋气那一段拍得还不错,配乐去掉,只剩水流和心跳的声音,处理手法让我想起伯恩3杀手追杀尼基、伯恩紧追不舍那一段,当然,没那么扣人心弦,但也挺让人为伊森担心了。   结尾比较草率,全拜托llsa对战骨科医生的时候秀了一下拳脚功夫,但没和伊森好好过过招始终是个遗憾,因为老大莱恩毕竟是个斯文人,只会打打小手枪,不带劲。   另外,本片的音效差评。我看了一遍普通厅感觉声音不够立体不够厚重,二刷IMAX以为会改观,结果还是很扁平。够硬,但是不够厚。   4、这一部在系列中的地位   碟中谍系列一直有一点保持的很好:高科技隐藏在旧物之中,比如电话亭,唱片,等。这都让人想起朴素、但是绵密的第一部。   第四和第五部故事都有部分发生在火热的中东,但第五部迅速拉回了冷峻的伦敦,即便是伊森只身躲藏的巴黎,窗外也是景物暗淡,这都让我想起了第一部。   个人感觉这一部的动作不如4,剧情不如1,虽然中间一环扣一环,但其实拿掉一环也没问题的,总体位列系列第三。   不说了,这就去重温经典。
我就想知道,伦敦据点那个开场就挂掉的美腻女特务是谁演的
碟中谍5最让我喜爱的地方就是大场面不多。在电影的大多数情况下,主创们都尝试通过情节来表现紧张的效果。如此复古的做法,在动辄CG特效满天飞的时代实在是太难得了,这可能不会讨一些观众的喜欢,但是却更接近该系列的开山作碟中谍1。现在看来,比起最受赞誉的碟中谍4,碟中谍1仍是我心中的系列最佳。第四部确实让整个系列和阿汤哥起死回生,但由悬念大师布莱恩德帕尔玛执导的第一部是确立碟中谍系列风格而使之独特的存在。悬念丛生的故事、紧张刺激的段落和雷打不动的阿汤哥从此就成为碟中谍系列的三件宝。在向第一部看齐的第五部里,确实做到了紧张刺激的段落,至于悬念丛生的故事,只在一些情节上稍稍体现出来,这方面倒是有点第四部的意思,最后一宝阿汤哥,老了但是并不是过时了。片中我最喜欢的段落在前半段,歌剧院暗杀段落。电影的节奏随着图兰朵的音乐而起伏,杀手们也根据乐章来等候暗杀的最佳时机。事实上,这一段是向希区柯克的擒凶记致敬,在这部电影里音乐厅暗杀是全片的高潮,希区柯克尝试的正和碟中谍5如出一辙,只不过在碟中谍5里,这只能算一个前章而已。所以真是让人感叹观众的进化,原来的大餐变成了现在的前菜,不过好在经典电影够多,现在的电影人们有无数的材料可以借鉴。在故事上,其实大多数动作电影都类似,就如同碟中谍系列片头点燃的引线一般,只是串起一个个动作段落的线索而已,所以其实没必要太较真的。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它的故事却多了一点新意,主要在于电影里女主不再只是花瓶,她很有主动性,她和阿汤哥若即若离的关系也增加了电影的神秘感。而细化到本片的每个动作场景奇观段落,就是所谓的“任务—完成”模式,故事带来一个任务,而在段落里就展示任务是如何完成的。起源于冷战时代的间谍特工类电影在全球化的今天确实是有点不合时宜了,于是好莱坞也求新求变,把邪恶方由苏联换成了恐怖主义。而现在更流行的,就是把邪恶方换成间谍自己,直指间谍组织存在的合理性。而碟中谍5就如同007:天幕危机一样,都有着这样的主题。它们的结局也极其相似,间谍组织还是要存在的,电影还是必须拍下去的。系列电影的灵魂人物阿汤哥已经略显老态了,但是一如既往的拼命,在第四部里的攀登迪拜塔在这里变成了高空扒飞机。电影里无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年逾五十的阿汤哥都亲自完成,这无疑使得电影里的动作场面更加真实。在电影的动作场面上,导演的拍法也很复古,他并没有采用流行的写实感的晃动镜头,而是尝试了一些单镜头的纵深调度。在追车戏上,摩托追逐显然是致敬吴宇森执导的第二部,但当他们开上宝马车直接落下时,那膨起的气囊,让我很难不想到第四部最后时刻阿汤哥在车库开车垂直落下的宝马车广告。然而到了电影的结尾,却不以动作戏为主,在伦敦的黑夜,沿着第一部的路子,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熟悉的音乐响起,反转最佳道具换脸术再次登场。阿汤哥再次展现智商上的压制,在人性的博弈上完美复仇,收尾呼应,全片结束。最后,我还得加一点,碟中谍的第四宝,就是经典配乐。在看完电影的第二天,它仍然在我脑海单曲循环,分分钟让我想起,阿汤哥扒在直升飞机上,拿出口香糖,一字一顿的说道,“red light,green light”,然后怒拍屏幕。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咚。
阿汤哥桃花不断,英首相又怂又惨。女主角身手不赖,技术帝逗逼依然。三分钟憋气简单,相同卡一眼分开。宝马车千摔不坏,飚摩托简直小菜。I M F 不会解散 , C I A 十分脑残 。高科技无处不在,大反派必定失败。
系列第一女主——班吉
为什么我就关注到了首相的那句 You’ve got a very warm hand……把腐国黑的漂亮!~------我是分割线------PS: 阿汤哥大概是唯一一个一米七内的男神~……太喜欢这种逗比话唠Benji了怎么破……啊又想到了Riley in National Treasure~
所有人用的手机都是windows phone, 所有人用的电脑都是surface,当然还有运行windows的戴尔。玩的游戏都是halo 5。我软。
男神来引出下文。作为一个已经把碟中谍1-4刷过10遍以上的人想发表一下外国朋友给我录枪片我观完“影”的感受。其实谍战电影看多一遍之后知道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再看就没有激情了,但碟中谍这个系列不同,它有着它特色,每一部有至少三个不同的地域,每一部都有新颖的道具,每一部都有比上一部更艰难的任务,所以每一部的场景几乎都是经典,值得刷几遍。夸完了1-4,也不想喷2,好好说说5。 自从听说把碟5档期从12月圣诞档提到暑期档,激动难以言表。预告片其实告诉我们很多,有三大场景。第一是徒手扒飞机A400,第二是没有氧气瓶的潜水,预告里说是多少多少加仑的水,不能携带任何金属,第三是汤哥飙摩托那场戏。相比于碟4里攀爬哈利法塔那样眼前一亮,碟3偷袭柏林的节奏,无人机袭击车队的紧张,在上海从中国银行那一荡,可能碟5里最紧张场面最大的动作会让我们有些许失望,最大的爆炸也只是引爆了一辆汽车,但汤哥一把年纪,不用替身扒飞机,在高度上是超越了整个系列的。而为了潜水替换信息卡憋气六分钟时不太可能的,憋三分钟倒是有可能,但也是尽力。这些,足以告诉我们,碟5诚意十足。而歌剧舞会的刺杀,也是向007致敬。而且整部来说也觉得风格向碟1致敬。总之,碟5是不失激情但又充满怀旧的一部。碟中谍又被翻译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一部都有不可能。碟4中Ethan的小组失去了IMF的支持,其实已经把他们逼到绝路,我当时就觉得不能会有再难的任务,毕竟不能再让他们被组织抛弃吧。结果碟5中出现了另一个组织要挨个刺杀IMF成员,IMF也被CIA合并,其实这和碟4营造的大前提相似,(其实要是说渗透的话和碟1也略相似)。Benji也说过,没什么对Ethan来说是不可能的。而在这一部中是汤哥于死神接触最近的一部,就先不剧透预告之外的故事啦。副标题是rogue nation,最开始的图也写着go rogue,暗示这次汤哥是要拼了命的。这次也反映出人物之间的感情。Brandt Benji Luther 他们在Ethan被捕并定义为Cindicate的卧底是都十分支持,就连Brandt暂时被归为IMF指挥追捕Ethan的时候也在暗中帮助Ethan,Luther对Brandt说你没有我了解Ethan,也是对他们俩从1-5感情的最好诠释。看过5之后就知道在危机生命的时候能帮助你的朋友才是真朋友。这次也是女主气势完爆汤哥的一部。从预告看出女主用腿干掉人,说话的语调就不难猜出女主肯定是整个事件的核心。先不剧透,先告诉大家,女主美而且厉害吧。总之,碟5绝对能对得起你的期待。不像复联2 不像变4。这是一部充满回忆致敬和激情的碟中谍。但也不是最后一部。很喜欢汤哥的一句话。Desperate times desperate measures. 非常时期 非常手段。也希望大家能体会在动作电影横飞的时代,碟中谍为了捍卫整个系列的尊严,导演也是非常手段。期待碟6。看汤哥卖命最后一回。以上。创建于
汤姆·克鲁斯,就是一个活生生大写的帅!!!分享一篇叫知影(ID:zhiying2048)的公众号的干货。。。被迷死了遥想11年的《谍4》,阿汤哥还在徒手攀登迪拜塔,在130层玻璃外墙狂奔,而现在,他已经和上天能扒飞机,下地能潜水6分半的IMF的王牌特工“伊森·亨特”完美交融,变为了现实版无所不能的男人。从碟中谍第一部到第四部,这个系列玩的就是心跳,要的就是肾上腺狂飙!!!隧道生死搏杀、上海夜市追击、迪拜塔徒手攀爬,阿汤哥上天入地高潮瞬间层出不穷。这个一直进行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演员就是汤姆·克鲁斯,似乎只要有他在,这世上就不存在不可能这三个字。1994年《夜访吸血鬼》中的阿汤哥,满脸的胶原蛋白在《谍5》中,阿汤哥继续发挥“劳模”精神,拒绝绿幕,拒绝替身。见识一下谍5超逼真的“徒手扒飞机有多么的惊心动魄!!!对!这些戏就是实拍完成的,并且由阿汤哥本人亲自实拍!!!这段戏阿汤哥自己也说“被吓尿了”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帅不过汤姆·克鲁斯,而是,他长的那么帅,还那么拼命!!!阿汤哥设计独白:让我静静的帅一会儿而且,这次被吊在机舱外拍摄完全是阿汤哥自己的想法,他的理由是,希望在《碟中谍5》的系列中不断超越自己。还有还有,在整个特技动作完成之前,阿汤哥都要求不要停止拍摄。这个戏当时一共拍了八遍,阿汤哥在1500米高空的飞机外壳上悬挂了20多分钟,而他和飞机之间仅仅用一条非常细的绳索相连。安全措施就是那根黑线按照好莱坞的剧情发展模式,在扒飞机这种惊险刺激的时刻,外国人的幽默总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影片里,飞机就要起飞了,伊森跳上了飞机翅膀。然后班吉问伊森:“你是不是上飞机了?”伊森特别淡定地说:”不, 我在飞机上面!”小影被食物链顶端的阿汤哥深深地刺痛了,明明可以靠脸,非要这么拼命!!!收拾收拾心情,继续来看这个惊心动魄的电影!!!狭窄小巷上演追逐漂移一向“要戏不要命”的阿汤哥居然在狭窄逼仄的小巷中大玩漂移,这惊现指数丝毫不亚于徒手扒飞机!!!难怪英国卫报形容阿汤哥是“当代拍动作片最拼命的明星”。不过,开着宝马左冲右撞,这招神龙摆尾真是漂亮!!!特技协调说,阿汤哥亲自完成所有驾驶戏份的理由是——没有比他更专业的司机。恩恩,男神就是要这么有自信。不过,从另一场骑着摩托车飙车的戏份就可以看出阿汤哥的车技是真的杠杠的赞!!!在摩托车特辑中,阿汤哥驾驶摩托车在落差1000英尺的阿特拉斯山上狂飙,年过半百的阿汤哥压弯的姿态还是一如既往的帅。在一向“逗比”的西蒙表示自己都要怕哭了的时候,“作死”的阿汤哥却嫌不够刺激,去掉了机车的所有安全装置,只为“方便撞车”。我想西蒙当时的心情肯定是崩溃的......不过,害怕归害怕,好基友西蒙对阿汤哥的认真敬业简直佩服到底。“阿汤简直就是个劳模!他和伊森一样,不知疲倦,我在片场从来没有见过阿汤坐着——除非他在做深蹲!”女主角丽贝卡·弗格森也是第一次跟阿汤哥合作,她说“只要是阿汤哥说的,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所以当阿汤哥说他要绑在A400飞机上时, 那他肯定是要这样干了。”继续说第三个惊心动魄的拍摄瞬间。在《碟5》中,汤姆饰演的特工伊森为了深入敌后而要跳入26万升容量的压水反应堆中,争取两分半的时间内更换芯片,否则前功尽弃。其实对小影来说,扒飞机就够惊险刺激了,飙车什么的已经是生理极限了,结果不疯魔不成活的阿汤哥又来了个无氧潜水,还是无装备!!!而这个水下憋气6分半的镜头也是阿汤哥一镜到底完成的!!!据悉,普通人的憋气时间通常为30到40秒钟,潜水深度越大,憋气就越困难。而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在深水下一边憋气的阿汤哥还要一边游泳,可以说已经挑战了人类极限.影片中不断强调剩余时间与阿汤哥的身体含氧量,交叉剪辑让气氛无比紧张。这么拼命只是为了营造最逼真的效果,这样的认真的男人怎么会不帅!!!阿汤哥虽然没有多少学院派奖项的殊荣,但他也没有像其他好莱坞动作男星那样,只有定型的硬汉形象。对待每一部作品,阿汤哥都能表现出一个敬业而且专业的演员态度。而那股“拼命三郎”的精神也正是《碟中谍》系列电影长盛不衰的原因,“铁打的阿汤”更是成为了电影的“金字招牌”。诞生至今20年,《碟中谍》系列电影的每一部都可以说是好莱坞电影工厂流水线上的诚意之作,而前不久,阿汤哥又证实了《碟中谍6》的筹备消息。小影真的很难想象,已经“逆天”的阿汤哥还将完成什么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小影打心底里希望《谍6》的阿汤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女主的腿能送三大碗饭,但全片最亲热的片段只有鹰眼与英国首相 (;′⌒`)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碟中谍 5》:尊重反派的智商等于尊重观众的智商
一部娱乐大片系列电影拍到第五部,还能靠什么吸引观众?《碟中谍5》告诉你狠辣的反派、不是花瓶的女配、延续的经典元素,外加一点幽默就够了。
看《碟中谍5》(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之前,其实是没抱太多期望的,因为之前对上一部颇为失望。《碟中谍4》看到最后之所以没嗨起来,在于大反派不给力,确切地说,总Boss明明是个斗智型反派,最后却和特工亨特玩起了拳脚上的最终对决。这要么是编导黔驴技穷、编不出足够高智结局的无奈之选,要么是角色设定有偏差,让大反派承担了他不应该具备的功用。
而《碟中谍5》在这方面就做得相当不错,以至于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可以算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惊喜。这并不是说《碟中谍5》的大反派设定得有多么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实际上,爱好间谍片的影迷,会觉得本片中由西恩·哈里斯(Sean Harris)扮演的大坏蛋,其身份与行事“相当熟悉”。
由西恩·哈里斯饰演的阴狠的大反派为影片加分不少
说得更明白点,《碟中谍5》的大反派与《007黄金眼》和《007大破天幕杀机》中邦德的死对头们的性质是一样的。这让反派在智力、体力上一开始就具备与正面英雄全面抗衡的资本,再加上反派多在暗处且掌握不为人知的秘密,更让他在影片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占上风,将英雄一步步逼至绝路——唯有这样,才能将这一类型片应有的紧张悬疑感保持到最后,电影故事才会有张力。
而且,由于反派在体能上的对等性,即使最终不能免俗地与主角直接身体对抗,也不会像《碟中谍4》那般不像话。一旦选准了反派的角色性质,影片的剧情架构就能搭得比较扎实,不至于虎头蛇尾。同时,文武全能型的反派也保证了观众能看到一个有力的“豹尾”,而非敷衍了事的“银样蜡枪头”。
当然,反派定位给力还只是成功的一方面;如果没有细节铺排上的用心,反派的形象不仅立不起来,反而会显得很可笑——《007大破天幕杀机》(Skyfall)就给我这种感觉,哈维尔·巴登(Javier Bardem)饰演的反派最后的行动计划以及邦德的应对策略都幼稚低级到了一个境界,也许这是文艺片导演山姆·门德斯(Sam Mendes)想要的境界,但对我这样的粗人而言,那样的情节有些不尊重智商。
要让反派的言行有说服力主要应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其行为动机在剧情设定的架构内有个合理的解释,二是令其实现目标的行事风格与具体行动方案符合常人能理解的逻辑推断。在我看来,这两点《碟中谍5》都做到了。
而西恩·哈里斯的精彩演绎也为影片大大加分,他完美体现了一位顶级“阴狠”的特工应有的特质。尤其是他的眼神,直勾勾看似瞪着别处、却让你浑身不自在,以至于回忆起来,会有他的眼睛是两个“黑洞”的错觉。
瑞典女演员瑞贝卡·弗格森惊艳抢镜
同样令人意外的是由瑞典女演员瑞贝卡·弗格森(Rebecca Ferguson)扮演的女配角。她可能让很多人想到《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中的Furiosa,同样不让须眉的强悍,同样惊艳的抢镜。
稍微不同的地方,可能在于编导的立意:Furiosa形象的突出是文本原来就有意凸显的女权主义,而弗格森的角色,至少在剧本层面并没有想夺取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的主角光辉,但在实际演绎中,她做到了与男主角交相辉映。
考虑到这样一个传统花瓶型角色本身有诸多限制,能达到影片中的这般效果尤为难得。也许,今年夏季档头尾这两股强悍的女性动作风,会是今后好莱坞动作片的走向。
作为系列电影,每一部《碟中谍》中都有一些共通的元素或桥段。比如,从第一部以来就成为该系列标志性特色的“高难度潜入”,到第四部时,以迪拜塔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达到高峰。
第5部中的“水下机库”的潜入,无论表演风险、现场调度难度,还是桥段编排的巧妙程度,并没有超过第四部;此前影片宣传时强调克鲁斯能动态闭气六分钟,看完这段会觉得是个没甚必要的噱头。话说回来,这段和第四部迪拜塔那段相比,精彩程度虽有落差,但单独来看并不弱,相信大部分纯真的观众还是会紧张到手心出汗。
刺激的追逐,同样也是该系列的特色桥段。让我小小意外的是,《碟中谍5》的编导居然将两段追车戏安排在一起,让那些想稍微松口气的观众大为惊喜。也许不少读者已经从关于该片的前期报道中了解到汤姆·克鲁斯如何拼了命亲身上阵完成包括这两段追车戏在内的特技动作,如此搏命的确能增添影片的“卖点”,但不构成影片好看的核心元素。
53岁的汤姆·克鲁斯拼了命亲身上阵完成的追车戏的确能增添影片的“卖点”
就最终画面呈现而言,电脑特效与真人实景之间的差距小到肉眼看不出来;比如本片开场被炒作成“逆天”的扒飞机场景,如果不提醒那是实拍,绝大多数观众会认为是特效,因为特效的确可以做出与之无二的画面;此外,本片其他所谓“实拍”场景中,也混杂有大量特效元素,比如高速摩托飞车段落,不仅路上的大部分车辆都是特效生成,连敌方摩托车手被主角逼得失控撞车、倒地的镜头也全部用数字替身完成。
所以,片方宣传时所强调的“大胆真人特技”只是给事先了解情况的观众提供了一种“先验”的刺激,要真正发挥画面的冲击力更多还得靠导演的调度功力。
比如说在本片的摩托追车段落,是导演选取的镜头景别、视角、时长等因素在提醒观众“这只能是实拍、不可能造假”的基础上,通过电影语言加深了他们对这场戏的融入感,大量特写镜头的运用,让你感觉仿佛就贴在角色身上随之一起风驰电掣似的,很是过瘾。
片中“维也纳歌剧院”一场,也是体现“技术流调度功力”的另一个华彩篇章。编导此时有如催眠师,用行云流水般的镜头运动以及如有韵律般的剪辑,引导观众放弃分辨究竟是片场布景还是剧院实景的努力,而全身心沉浸到情节演进当中。如有电影教学机构每年从新片中选取案例来讲解好莱坞式调度为什么好看,个人觉得这一段足以入选。
亚历克·鲍德温和西蒙·佩吉两位笑匠的加盟为影片频添了笑点
从第四部开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蒙·佩吉(Simon Pegg)的加入,原本是典型的动作类型片的《碟中谍》多了几丝轻松与幽默。本集还额外增添了另一名笑匠亚历克·鲍德温(Alec Baldwin),他所引领的以中情局为代表的美国国家安全那条线被处理成颇为轻佻的组织。这更像是美剧如《政局边缘》(The Brink)的手法,冲淡了全片的紧张氛围,不过从该系列的发展来说,也的确让影片变得更好玩。
我估计克鲁斯的主要目标是将该系列打造成一块商业招牌,恐怕也没有野心将每一部打造成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膈应的喜剧桥段也是可以接受的。
也许,当一部作品“膨胀”成一个系列后,“去风格化”会是不可避免的结果。系列的特色就在于打造一套观众可以预期的固定娱乐模式。《碟中谍》的前三部与最近的这两部可以看出比较明显的分野:前三部不管质素如何,都带有导演本人强烈的风格。
而最近的这两部看起来像是同一个导演拍的,至少对我而言没有风格的差别。《碟中谍5》缺少上一部迪拜段落的奇峰突起,但整个结构无论是情节的严密性还是角色的丰满程度都更为稳固均衡。所以,该系列五部在我心中的排位是1→5→4→3→2。
【本文来自《外滩画报》(微信号:the-bund),作者:红袖添饭,编辑:程晓筠】
About The Author
红袖添饭,非电影专业,非电影相关工作。蹲点米国帝都为接应英勇的人民解放军而作准备。看电影主要为怡情,顺便码字写些废话骗奶粉钱。《看电影》《环球银幕》《电影世界》《大众电影》《中国新闻周刊》、网易、时光网、搜狐、腾讯、凤凰等诸多媒体都被骗过,目前正以凌波微步逃避各方人马追杀ing。
拇指阅读 (支持iOS和Android)
做最纯粹的阅读社区。边读书、边分享笔记、读完再来谈心得,社交让阅读更有乐趣。
(C) ,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群:【实境碟中谍】真实世界中的间谍冒险:CodeRunner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碟中谍类似的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