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的铅座怎么调鱼漂吃铅大号还是小好

太空豆 漂座 铅皮座 卷铅 竿止 分别都什么用 还有这些分别是怎么绑鱼线上的 绑什么位置的,最好有图_百度知道
太空豆 漂座 铅皮座 卷铅 竿止 分别都什么用 还有这些分别是怎么绑鱼线上的 绑什么位置的,最好有图
新手钓鱼 请大家帮助,还有主线和子线 怎么绑 回答的图文清晰 看着很明白的,追加100分!
提问者采纳
卷铅是卷到铅皮坐上。太空豆中间有一根钢丝;铅皮座的.baidu.hiphotos:(两粒太空豆+漂座+两粒太空豆)+(一粒太空豆+铅皮座+一粒太空豆)+8字环+子线。子线和主线是靠8字环连接,竿止是上到杆子底节防止杆子放在竿架上时滑落水中的://b.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fe96fd1a87da3ec1ed21b0ef41bd5d4fcb38db3dec,上面的圈绑主线,把鱼线穿过钢丝一拉太空豆就穿到与线上了://b。<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卷铅也就是铅皮是用来配重调漂的.com/zhidao/pic/item/7c1ed21b0ef41bd5d4fcb38db3dec.hiphotos.baidu,可以直接穿到鱼线上太空豆是用来固定漂座&nbsp://b,下面的圈绑子线.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7e9f74a91f30e924cff0/7c1ed21b0ef41bd5d4fcb38db3dec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使鱼钩落底太空豆和漂座是穿在线上的,是为了加重鱼钩的重量,可调节。铅皮座是绑在鱼线扔下水的那头,卷铅就是卷在铅皮座上的,按水的深浅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精确调整鱼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如何精确调整鱼漂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中国钓鱼论坛网官方QQ群: ①
⑥ 1508555
您所在的位置: >
带饵调漂法,风大怎么选择浮漂
(1)调灵钓灵----增加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一目,这样,浮漂反应就灵一些。
  (2)调钝钓钝----减少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三目,这样,浮漂反应就会迟钝一些。
  (3)调灵钓钝----增加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三目,一个灵,一个钝,数量相同,相互抵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如果盲目地把调四目改为调五目钓三目,那就会成了多此一举的无效劳动。其实为了取得这个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铅坠的重量,也就是不需要改变调的目数,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捋一目,为调四目钓三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自找麻烦。
调漂应根据天气、温度、鱼情、水情等不同情况,施用不同的调整方法,有经验的钓友总结出几点:
(1) 调灵敏,钓迟钝。水面浮漂保持四目以上;垂钓时水面上浮漂保持二目以上。
  (2) 调迟钝,钓灵敏。水面上浮漂保持四目以下;垂钓时浮漂保持二目以下。
(3) 调灵敏,钓灵敏。水面上浮漂在四目以上;垂钓时水面上要保持二目以下。
  (4) 调迟钝,钓迟钝。水面上浮漂在四目以下,垂钓时水面上浮漂二目以上。
 如何才能说明你的调漂是准确的呢?
(1) 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扬竿有鱼,显示调整正确。
  (2) 浮漂一上一下,缓慢无力,扬竿无鱼,或鱼钩刺在下颚,说明铅片太重,应减轻铅片,增加灵敏度。
(3)浮漂一上一下,多扬竿无鱼,应加重铅片,减少灵敏度。
  (4)漂浮抖动激烈,扬竿无鱼,应加重铅片。
(5)浮漂上下快慢不一,扬竿无鱼。应减轻铅片.
双饵调漂&&&&&&&&
(1) 此调法多运用于浮钓。其在浮钓中属于偏钝,而用于底钓却是最灵敏的。但此法找底有一定的难度;即使找到底后,也会因技术动作、水底不平等原因,无法确保饵团每一次都能触底。而且挂双饵调的漂,只要双饵不到底,理论上是很灵敏的,有鱼游近,浮漂就会有反应,便于及时掌握鱼情,做好上鱼前(起竿)的准备。但同时也存在假口现象,鱼越大,假口就越明显。是不是吞口,判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 顾名思义:双钩挂饵后钓组的总重量,等于或小于浮漂的上浮力,使双钩挂饵后悬浮于水中,在此基础上,调整铅皮到平水或漂尾露出水面一定目数(一般不超过2目)&&称为&挂双饵调漂&。依此法调好漂后,可轻易地将双饵置于各个水层。由此不难看出:其优势就在于钓浮。如钓离底上浮的鲫、鲤,以及属中上层水域的草、鲢、鳙等。如今也有人把它运用于底钓(多为双饵调平水):一饵轻触底,一饵离底状态。
(3) 那如何找底呢?钩上挂双饵找底时,可先将漂粗调到漂尾露出水面2&3目(一定要大于半水时的调目),即可确保下饵已触底。然后再将浮漂往下移一点点,最好将钓目调成调目,如:调2目就钓2 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离&这就是渔人们常说的反调法。若是挂双饵调成平水,找底时只要能看到漂目,就说明下饵已肯定到底了。饵动漂即动,抓鱼吞饵的瞬间,即可抬竿中鱼。这也是浮漂底钓法中,较为灵敏的一种。尤其适用于钓快鱼。
(4) 但是在有鱼靠近而未吸饵时,鱼鳍的煽动会使水流产生变化,必然会影响线组的平衡,从而产生假的鱼讯,造成钓手的误判。因此,很好的分清真假鱼讯,尤为重要,这也是此种调法的瓶颈所在。同样,因池底不平或饵料大小搓拉不均等因素,钓目会在调目上下变化,纯属正常现象。应灵活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而且,如果风浪水流影响较大时,再运用此法就不太明智了。
挂单饵调漂:其又分为挂上钩食调漂和挂下钩食调漂两种
`  (1) 不论上钩还是下钩挂饵调漂,都是半水将漂调成平水或漂尾露出水面一定目数(一般不超过2目)。在此单饵钓组平衡后,如果再加挂一饵,整个钓组就一定会往下沉,直到下饵触底,上饵轻擦底或悬离(上饵状态与子线粗细、软硬程度有关)。这个问题,有机会我再细说。
   (2) 单饵调漂:不存在找底的问题,只要漂尾所露目数大于或等于调目即可。此种调法,比之双饵调漂,更容易掌握,鱼讯更加真实,适用鱼种也更为广泛。而采用这种调法较之空钩调漂(即传统的台钓法,俗称调4钓2法)的好处,就在于它已加了一个可调变量(饵重)进去,灵敏度更高,钓得也就更加精准些。
 经我长时间的摸索发现:钓组的搭配,也是一个决定因素。大线(母线)与脑线(子线)的型号最好接近或相同。这样搭配,其讯口清晰、准确了许多(尤其是浮钓)。钩子,最好用中号偏小的(大号或过小,都不好用)。带饵调漂,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适用于竞技钓!其对于休闲钓,尤其是杂鱼居多的水域,那难度就不言而喻了!当然,多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水平,纳其利而溶己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由此不难看出,在浮标调钝后,钓目由钓灵到钓钝,鱼吃食的四个过程是很清晰的。简单的总结一下:单饵离底&&钓&探口&讯息;上饵触底,下饵卧底&& 钓&吞口&讯息;双饵卧底&&钓&走口&讯息;双饵卧底且子线弯曲&&钓&老口&讯息,但这些只是一种理想的假设。在实际的活动中,由于鱼体的大小、饵料的可口性、饵团的大小、浮标的材质&&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鱼的这四口讯息并不会固定在某一钓目上,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变化和调整。
 单纯的追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都是不可取的,而是要根据鱼口与标讯对应中的真假程度,来适时调整浮标,找到最佳的上鱼点,而获取骄人战绩。特被注意:&最佳的上鱼点&不一定就是钓组的最灵点,而是有标讯就中鱼的最灵点,它对应的是鱼的吃口(或&探口&、或&吞口&、或&走口&、或&老口&),随着鱼情的变化它不是固定的。所以很难说你应该钓几目、钓灵好还是钓钝好。有许多钓友就是没有弄清浮标的鱼讯语言与鱼吃饵之间的关系,而走入了追求&调几钓几&&钓灵还是钓钝&的误区。明确了浮标的调目、钓目与鱼吃食过程之间的关系之后,如何很好地在实际的垂钓之中运用得当,需要钓友们不断的实践和摸索。认真地分析浮标所提供的每一个鱼讯语言,很好地理解实际垂钓过程中鱼吃食的状态,充分调配好鱼讯与上鱼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提高鱼获的关键所在。明确你的上鱼点对应的是鱼吃食的那一个阶段,是你在鱼口发生变化时,应该如何应对的主要依据(是该钓灵还是该钓钝
一) 窝引:钓赛规则不允许用工具打窝,但不等于不能做&诱窝&。开赛时,混养池可视鱼的大小或密度,以钩挂法下足乒乓球大小的饵团诱鱼汇集。
二)逗引:开始时在前几竿见标有反应鱼快吞饵时,故意扬空竿,使钩上的料饵散落。这样,只吃到&雾化饵&,不过瘾的鱼儿见到此后落下的饵粒就会吞吃。
三)持续引:在鱼密度较高、气候、鱼情正常情况下,抛竿后饵钩到底稳住,5秒钟内浮标应有摇摆,上下缓缓游动,咬钩等信号反应,若钩饵落底1分钟后浮标还纹丝不动,说明鱼儿没有引到&位&。遇此,钓手应每分钟不停地持续向钓点投饵,饵粒可偏大些。
四) 暂停引:钓赛中不小心就会把鱼引得太多,反而钓不上鱼。这时明显的反应是,当抛竿后钩饵快到底时,池底突然浮起一片鱼星或窝区鱼星层层,但不咬钩。可采取暂停引鱼,只用稍硬些的饵装钩或上单钩垂钓,或双钩装黏些的饵在窝区外钓,暂停向窝区补饵。
&&& 休闲台钓怎样用饵。过去我玩休闲台钓,钓饵是用的死面砣子。为了加强诱鱼能力,还配合使用了包饵和蘸粉。这在上鱼很慢时这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我称之为&粘散结合、软硬兼施&。但是近来我发现,特殊鱼情时,用松散的包饵或用拉饵也是完全可以的。拉饵钓有诱鱼快的特点,钓半水还能避免虾子的干扰。今年正月初五,郑州钓友樊松旺的拉饵钓鲫术让我加深了对拉饵的认识,后来用拉饵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了,当然效果越来越好。
对休闲台钓而言,人们都认为选择适宜的灵敏度是最重要的。我以为,选择适宜的灵敏度固然重要,但是最为关键的,是要根据钓场鱼的大小,和不同季节的摄食强度,选择适宜的钩和饵。在确定了这些以后才能确定合理的灵敏度。比如用大钩大饵钓小鱼,不论怎样调都是钓不好、钓不快的。今年元月我在北湖闸钓了20多次手竿,先是用千秋袖0.5号、关东2号无倒刺小钩,在调二目钓二目和调二目钓七八目的迟钝极限时(钩子附近添加了小坠子),均有相当好的提竿成功率。特别是在几个出鱼的地点,稍迟提竿还常常有一竿双鱼的情景。这在春天时也是少有的&&用蚯蚓饵时,灵敏度可高可低,这是蚯蚓饵的一大好处。
 使用面类的饵,灵钝情况因饵的粘度或者是附钩能力而定。粘饵、拉丝粉多的饵附钩能力强,钓的稍迟钝无妨,当然也可以钓灵敏。而太松散的饵,就只能钓比较高的灵敏度。
风天野钓用漂;
在风浪钓时,最好使用短脚、短尾的收身大号标。因为只有这样,浮标才能快速入水,不会被风吹倒。还有这标,在风浪还相对稳定
立调:在风浪时,调标要一反常规,不用正常的调标方法,直接加重铅坠,但不要加得太重,调平水就够了。调钓目时,调一目。斜漂和卧漂调:立漂可能大幅度剧烈地摇晃和随浪花上下浮沉,看漂就很困难。因此,有的钓友就干脆改立漂为斜漂或卧漂。斜漂和卧漂的调法,一般都使用较大的浮漂,较重的活动坠子,短脑线或者取消脑线改用连坠钩,坠子的重力比浮漂深入水中时的浮力稍为大一点点,下钩后,钩、坠沉入水底,浮漂没入水中,然后把浮漂座两旁的太空豆往上捋,增长水线,漂尾露出水面,直至与水面倾斜一个角度,成了斜漂。如果再继续上捋太空豆,增长水线,浮漂就会横卧在水上,成了卧漂。
立标:在浮标大幅度剧烈地摇晃和随浪花上下浮沉,这时你不要管它,只要你看见你的浮标不见了或成支露出水面时。这就是鱼讯,迅速提竿可得鱼。
斜标:浮漂除了受风浪的影响,不停地摇晃、沉浮外,如果遇上鱼咬钩,斜漂就可能出现像仪表盘上的指针上下舞动一样,忽然翘起来,忽然倒下去或下沉,不同于风浪产生的摇晃,这时提竿就可能中鱼。
卧标:卧标跟斜标的情况差不多,浮标横卧在水面上,随风浪摇摇摆飘浮,只要发现浮漂漂尾忽然上下摇晃,竖起来,倒下去或比下沉,一般就是鱼咬钩的讯号,这时就可以起竿可得鱼。
来源: 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 【】 【】
网站声明:频道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钓鱼者参考,并不构成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By 中国钓鱼网 All Rights Reserved.您现在的位置: &
浮漂的调法
发布人:风一般   拍币:2800   日 20:51   浏览次数:-
1、台钓在正常情况下,对浮漂的调整通常是调四目钓二目。调整浮漂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将浮漂座捋近铅片座,使鱼钩至浮漂标示杆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然后,在空钩的状态下,在铅皮座上增加或减少铅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自漂尖端起4个小格)。这时,鱼钩和铅皮座都悬浮在水的中间,而不是沉在水底,故称“悬坠钓法”。
  在开始调整时,要在铅片座上多卷些铅片。投入钓点水中后,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说明铅片过重,可用剪刀把铅片剪去一点再试,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钩坠的位置悬在水中,就算符合标准了。
  第二步,在调好四目的基础上,两只钩子都挂上饵,投到钓点,并将主线全部压入水中。这时浮漂就会慢悠悠地全部沉没在水里。然后将浮漂上捋,直至露出水面二目,并且双钩沉底。调整浮漂的工作就算全部完成,可以开始垂钩了。鱼若吸饵,则浮漂的标示杆全部沉没于水中。对于高质量的浮漂,如果鱼饵在水中溶解掉二分之一,则浮漂会在水中上升一目,倘若鱼饵已全部溶于水中,则浮漂应是四目浮于水面,表示此时饵已溶化,变成空钩子浮悬于半水,就应及时换饵了。
  正常情况下为什么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调三目钓一目或者调五目钓三目行不行呀?回答是可以的,下面一节也将证明这三种调法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因为如调五目、六目的话,快要到尽头了,再要调灵的话就没有多少余地了,而且垂钓时漂尾露出水面太高了,受风的影响就会大一些;如果调三目,钓的目数范围就小了,只能钓一目,要调灵的话只能再调半目了。
  为什么钓二目呢?这个"二"字是由调四目这个"四"字决定的,因为两目产生的浮力与双钩的两小团饵料的重量(扣除本身产生的浮力)大致差不多,调四目钓二目,钩、饵接地轻,保证了适中的灵敏度。
  2、特殊情况下的调漂
  实践证明,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效果是比较好的,是最基本的调法。但是随着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的变化,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调四目钓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调整。例如,气压低、水质不好、鱼过饱或胃口不好、觅食行动缓慢轻微,往往鱼饵被吃光了,浮漂可能还没有明显的反应,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更灵敏一点。
  反之,如果天气好、水情好、鱼的胃口很好,或者小鱼多,抢着找着吃的,而浮漂反应又很灵敏,甚至鱼游动对水产生的冲击都会使鱼饵移动,鱼还没咬钩,浮漂就有反应,以致起竿总钓不到鱼,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迟钝一点。
  调的目数多少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钓的目数多少也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这样,除了调四目钓二目这个基准外,就可能出现四种不同的调法:1、调灵钓灵;2、调灵钓钝;3、调钝钓灵;4、调钝钓钝。
  从形式上和理论上讲,这几种调法是存在的,但从实际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讨,有的调法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强求照搬照套就会使操作复杂化,成了无效劳动。现在以调四目钓二目作基准,分析如下:
  (1)调灵钓灵。增加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一目,这样,浮漂反应就灵一些。
  (2)调钝钓钝。减少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三目,这样,浮漂反应就会迟钝一些。
  (3)调灵钓钝。增加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三目,一个灵,一个钝,数量相同,相互抵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如果盲目地把调四目改为调五目钓三目,那就会成了多此一举的无效劳动。其实为了取得这个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铅坠的重量,也就是不需要改变调的目数,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捋一目,为调四目钓三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自找麻烦。
  (4)调钝钓灵。与调灵钓钝刚好相反,减少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一目。一个钝,一个灵,效果相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这样调在垂钓还没有开始时是可以的,但从调四目钓二目改为调三目钓一目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怎样调才灵?怎样调才钝?要记住两点:一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二是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
  调的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消相成的。调、钓都是灵的话,浮漂反应就更灵;调、钓都是钝的话,浮漂反应就更钝。如果一个灵,一个钝,效果就会互相抵消,以致效果低甚至没有效果,在垂钓中一般不应采用。
  3、结论和应用
  (1)用台湾钓法进行塘钓,为了提高效果,必须讲究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因此要求选好漂,更要调好漂。讲究灵敏度,不是说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越灵越好。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大体有灵、中、钝三个范畴。但是,中的范畴是正常情况下适用,是主要的、大量采用的;灵和钝的范畴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只有在鱼情、水情、天气等不正常的情况下,才需要调得更灵一点或钝一点。调四目钓二目与调三目钓一目或调五目钓三目灵敏度是一样的,属中的范畴,在一般情况下灵敏度是适中的,但是比较起来,调四目钓二目优越性更多一些,所以用这个调法的人也多。
  (2)怎样调才灵?怎样调才钝?要记住两点:一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二是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
  调的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消相成的。调、钓都是灵的话,浮漂反应就更灵;调、钓都是钝的话,浮漂反应就更钝。如果一个灵,一个钝,效果就会互相抵消,以致效果低甚至没有效果,在垂钓中一般不应采用。
  (3)实际上如何应用呢?一般地讲,到达钓场以后,应先按正常情况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进行调漂。垂钓过程中遇到问题,再根据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需要再调整的话,先不要改变调的目数(即不改变铅坠重量),而是上下移动浮漂的位置,增加或减少钓的目数。倘若这样调还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动大一点的"手术"的话,那就只好增减铅坠的重量、改变调的目数,再加上调整钓的目数。调灵钓灵、调钝钓钝就属于这种情况。
  说得具体一点,垂钓中发现浮漂反应迟钝,影响上鱼时,把浮漂下捋一点,把原来钓二目改为钓一目或半目。如果还不够灵,再去掉一点铅皮,增加调的目数,使其成为调灵钓灵。反之,如果感到浮漂过于灵敏,需要迟钝一点,可以把浮漂往上捋一点,把原来的钓二目改为钓二目半或三目,如果还不够迟钝,再在铅坠上做文章,增加重量,使其成为调钝钓钝。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钓者都喜欢在家中水桶里用自来水调试浮漂,这样做虽然方便,但调试好的漂拿到钓场应用,常出现不准确的情况,结果是"闭门造车",出而不能合辙。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不同的池塘垂钓,水的清浑、酸碱度不同,水的比重也有差异,高灵敏度的漂坠匹配,对此是有所区别的。所以,调试浮漂,最好在垂钓的现场进行,才能保证调试精确无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正常情况下的调漂
发布钓鱼技巧文章并通过审核每篇可获得300个拍币
浮漂的调法相关文章
钓鱼技巧最新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漂和铅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