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 p7 香港验血 美亚什么地方可以买到,国内卖得太贵了,比美亚贵了1000多,最近回去香港验血 美亚,想问问香

查看: 15115|回复: 36
b&w p7使用感受
p7是过生日时老婆送的礼物,也是我唯一一个确定不会出手的耳机(有满满的老婆大人的心意在里面),听了大约有一个月/100小时左右,和大家分享一下使用的感受。
佩戴:最一开始试过h6,这个耳机的舒适度让我到现在还念念不忘,但是网上都评论h6的声音要差一些,所以选择的p7。很多人说这货佩戴不错,为啥到我这是满满的槽点啊。一开始有一些夹头,重量也是超过了绝大多数随身耳机的(毕竟这货身上就没啥塑料零件),所以戴着实在有点累。现在头梁撑开了一些,夹头现象好了很多,但是第二的问题凸显出来,p7的耳罩实在是有些窄,和头部接触的地方压强很大,所以戴上需要调整很久才能保持一个比较舒服的感觉。建议b&w出一个大一些的耳罩,在与头部接触的地方增加耳罩的宽度,这样会舒服很多的。
做工&质量:我手里做工最好的耳机,整个耳机除了皮革就是金属,不锈钢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高端感,整体性很好,不会感觉松松垮垮的,配的线材很有弹性,苹果线mic部分很细致,比我之前的1r要精致很多。因为耳机接口造型比较奇怪,没有换过线,也不知道线材质量到底如何,有待高手解释。
驱动性:标称22欧的阻抗,感觉应该是很好推的,其实不然,用ipad mini2推用一半的音量也可以听,但是能很明显感觉没有喂饱,纵向声场推不开,声音的扎实程度也不够。用ar m1高增益档推能明显感觉好很多,起码声音的密度与空间感提升明显,控制力也进一步上升。总得来说,建议用稍微有些推力的前端伺候比较好。(本人屌丝一枚,没钱上系统,所以台机下p7表现如何不得而知,现在正努力搬砖攒钱上hugo中)
声音:个人觉得随身大耳到p7这一个档次就顶到头了,t5p/ed8虽好,但是与其花钱买那个不如弄个好一些的台机上t90/he560,也会比随身好很多。入耳型耳塞我是一个都没有,虽然有些耳塞声音确实很不错,但是那种被半软不硬的棒状物插入身体孔洞的感觉实在让我很不爽,所以我更倾向于头戴随身。我之前的随身耳机是1r,拿到p7的第三天我就把1r出掉了。虽然1r的舒适度让我一度有些纠结,不过声音的差距还是战胜了身体的感觉。p7的透明度要比1r好很多,也不会有1r声音里那种稍显廉价的塑料感。声场相对随身封闭式耳机而言不小,而且横向纵向都很规整,解析也算不错,但是声音刚开声的时候整体比较硬。刚开声低频量很大,而且有点混而且有桶音,100小时以后低频收了很多,总体来说量感中上等,速度比较快,但是下潜还有待继续开发。中频不算薄,线条感很好,算是不近不远,问题是相对而且声音不够温暖,好在ar m1是个典型的暖声型播放器,能把声音中和一下。高频不错,有延展,有泛音,相对封闭式耳机来说声音算是很通透的。总得来说确实如前人所说,属于素质流,不过我个人比较喜欢清新透明一些的声音(但是要有低频),所以p7还是比较对我的胃口的。
对比x1:我手里能够随身推的大耳只有X1,一个褒贬不一的耳机,不过我个人认为在不到2000元档的耳机里算是性价比不错的了。在ar m1下,我能确定X1没推饱,p7能推几成也是个未知数,所以只是一个个人听感的对比,老烧请无视。ar m1的推动下p7和X1算是一个档次的声音,总得声音风格也比较相似,都是没有太多音染,有较大量的低频但是比较通透的类型。相比之下,X1的声音宽松度更好,更自然,开放式耳机的优点显露无疑,声场也向外延展的更宽些,感觉是没有固定边界的那种声场,p7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声场的边际,给人感觉更像是在一个大屋子里面。p7的人声更近一些,线条感也更好,流行摇滚听感更好些。大编制p7有些hold不住,乐器有些杂乱,这点X1会好一些(个人不喜欢大编制,听人声比较多),通透度上很相似,p7作为一个随身封闭式耳机能做到这一点很不错了。佩戴上p7被秒几条街,那个窄窄的耳垫比老婆平时听的压耳10rc都要差很多。不过人都是喜新厌旧,所以最近我还是用p7听的时间多一些。
性价比:老婆买的价格2700,号称国行,不过没坏的情况下是否国行意义不大。相对同档次耳机,上放的情况下估计是不如的,随身的话估计能这个价位能超p7的也不会很多吧。算上这个价位上数一数二的做工用料和品牌溢价,我觉得这个价格我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要是原价的情况下,果断出门左转T90了。
p7对于我来说是随身烧到头的一个耳机,有一定素质,听感看搭配,外形不错但是佩戴相对坑爹。下一步是退烧攒钱还是进一步hugo+大耳要看明年的花销情况。
(74 KB, 下载次数: 4)
13:34 上传
(54 KB, 下载次数: 2)
13:34 上传
(56 KB, 下载次数: 2)
13:34 上传
(56 KB, 下载次数: 2)
13:34 上传
外观无爱。
疑问:hugo推P7是不是。。。。。
引用第2楼萧萧雨于 15:50发表的 :
疑问:hugo推P7是不是。。。。。还会推别的耳机啊
恭喜楼主具有特殊意义的新耳机。
我也是最近入了B&O家的H6,感觉H6声音也很不错,硬素质不差的情况下有一个好的调音,低频质感和弹性很好量也足,且声音自然一点也不被稍多的低频影响,另外感觉B&W和B&O这类以音箱为主的品牌,似乎做出来的封闭式耳机声场都不错,感觉跟他们的研发团队注重结构和气流相关,毕竟在音箱领域,单元只是其中1环,结构更是非常核心的。
另外这俩品牌在用料上都是良心的,大部分都是金属+真皮皮革。这个特别是P7,基本上没什么塑料部件。H6也仅有单元罩上有一圈塑料。耳罩的皮革基本上没什么杂点,非常平整和均匀切很柔软,感觉使用的是相对优质的羊皮。
H6的声音让我觉得性价比很高,声音素材和调音档次都是比较有水准的,感觉素质比手头的Q701差不了多少,属于差不多水准(除去开放式大耳机因结构差异导致听音感不同),这很让人欣慰。
入了H6之后,现在反而对B&W C5 S2感兴趣了,以前有过C5第一代,话说调音也是有特色和欣赏性的,性价比相对传统几大厂来说也算高,看官方介绍,C5 S2优化了单元,所以非常感兴趣~~,就看看美亚圣诞打不打折!
引用第4楼airx于 17:51发表的 :
恭喜楼主具有特殊意义的新耳机。
我也是最近入了B&O家的H6,感觉H6声音也很不错,硬素质不差的情况下有一个好的调音,低频质感和弹性很好量也足,且声音自然一点也不被稍多的低频影响,另外感觉B&W和B&O这类以音箱为主的品牌,似乎做出来的封闭式耳机声场都不错,感觉跟他们的研发团队注重结构和气流相关,毕竟在音箱领域,单元只是其中1环,结构更是非常核心的。
另外这俩品牌在用料上都是良心的,大部分都是金属+真皮皮革。这个特别是P7,基本上没什么塑料部件。H6也仅有单元罩上有一圈塑料。耳罩的皮革基本上没什么杂点,非常平整和均匀切很柔软,感觉使用的是相对优质的羊皮。
H6的声音让我觉得性价比很高,声音素材和调音档次都是比较有水准的,感觉素质比手头的Q701差不了多少,属于差不多水准(除去开放式大耳机因结构差异导致听音感不同),这很让人欣慰。
入了H6之后,现在反而对B&W C5 S2感兴趣了,以前有过C5第一代,话说调音也是有特色和欣赏性的,性价比相对传统几大厂来说也算高,看官方介绍,C5 S2优化了单元,所以非常感兴趣~~,就看看美亚圣诞打不打折!呵呵谢谢啊!我也试过h6,就舒适度而言真心比p7好很多,声音也有种箱子感,老婆也喜欢那个造型,不过我对自己的p7也很喜欢
引用第5楼zysnowbow于 18:08发表的 :
呵呵谢谢啊!我也试过h6,就舒适度而言真心比p7好很多,声音也有种箱子感,老婆也喜欢那个造型,不过我对自己的p7也很喜欢
看介绍视频,P7的单元振膜的材料比较特殊,有点想D7100那种纤维振膜。。黑色的夹杂着小麻点。
看H6的官方拆解图,H6的单元材料也是特殊的,黑色的振膜,振膜表面有很多小颗粒。
其实我还比较欣赏B&W和B&O这类品牌开发产品时的严谨程度和认真程度。感觉P7和H6在尝试把属于大耳机的优秀素质和宽大声场做到大众话的可便携耳机中。
引用第6楼airx于 18:33发表的 :
看介绍视频,P7的单元振膜的材料比较特殊,有点想D7100那种纤维振膜。。黑色的夹杂着小麻点。
看H6的官方拆解图,H6的单元材料也是特殊的,黑色的振膜,振膜表面有很多小颗粒。
.......所以我觉得随身到了这个档次已经到头了,花再多钱就应该上系统了,呵呵
如果H6的外观加上P7的音质,我觉得就完美了 [s:2]
[quote]引用第8楼焦点音频于 14:40发表的 :
如果H6的外观加上P7的音质,我觉得就完美了
p7相对于p5真的是飞跃, 感觉是更加的宝华了, 中频的细腻度难忘.
话说c5换个佩戴舒服的外形该多好...我都不关心它换不换单元...
引用第10楼cadenza42于 16:23发表的 :
p7相对于p5真的是飞跃, 感觉是更加的宝华了, 中频的细腻度难忘.
话说c5换个佩戴舒服的外形该多好...我都不关心它换不换单元...宝华应该再钻研一下怎么提高产品舒适度了,这个真是我现在最不满意的一点,声音对我而言真没啥槽点
听过一回,印象里面P7的声音很正。不过封闭式的,可能是腔体关系,刚大动态、大编制的话先天有些吃亏。
引用第12楼foxglt于 17:28发表的 :
听过一回,印象里面P7的声音很正。不过封闭式的,可能是腔体关系,刚大动态、大编制的话先天有些吃亏。虽然是封闭式的,但是p7声音还是很通透的,听大编制确实有点控制不住,有些乱,不过小编制和器乐还不错,人声也听得
[quote]引用第8楼焦点音频于 14:40发表的 :
如果H6的外观加上P7的音质,我觉得就完美了
引用第10楼cadenza42于 16:23发表的 :
p7相对于p5真的是飞跃, 感觉是更加的宝华了, 中频的细腻度难忘.
话说c5换个佩戴舒服的外形该多好...我都不关心它换不换单元...
C5单元还容易因为碰撞有些掉漆。希望二代有所改善。
以下地址是耳机吧一个网友对P7的测评,里面还有一个国外网站对对便携带耳机的排名。一些做箱子的老牌厂家做的耳机排名都靠前,我有KEF M500,又定了NAD HP50,商家活动才1480元,只可惜现在只有白色的,在等黑色的。
感觉7太大了买了二代5,c5我也有个散货,声音与其他人说的差不多但也不懂真假。5的声音如同外观一样,低调慵懒,有种流动性,但所谓素质一般。价格还是太贵了,我跟bw员工拿的价也就感觉勉强接受。做工那是真心叼,跟a8一样,艺术品般。在hd600之类身上随处可见的模具毛刺,装配公差估计在bw厂里直接拿火烧了
引用第18楼massive于 00:47发表的 :
感觉7太大了买了二代5,c5我也有个散货,声音与其他人说的差不多但也不懂真假。5的声音如同外观一样,低调慵懒,有种流动性,但所谓素质一般。价格还是太贵了,我跟bw员工拿的价也就感觉勉强接受。做工那是真心叼,跟a8一样,艺术品般。在hd600之类身上随处可见的模具毛刺,装配公差估计在bw厂里直接拿火烧了没听过p5,不过听说和p7差别挺大的,我个人喜欢相对清亮些的声音和大一些的声场,不过p5听说播流行很有一套啊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美亚预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