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田蚡扮演者中 田蚡真恶心

汉武帝为什么一开始不杀王恢,而得知其贿赂田蚡后要杀他,真的就是简单的贿赂吗?
在陈宝国版的《汉武大帝》中,马邑之围失败后,汉武帝将王恢下狱,但一开始没有想杀他。王恢儿子为了能保住王恢性命,贿赂田蚡。汉武帝知道后直接说:“王恢是保不住了。”就以贻误军机的罪名判王恢死罪。王恢自杀前说:“我真是糊涂,竟用钱买了个死。”
按投票排序
反对一下最高票的阴谋论。最高票认为“王恢却非死不可,因为他是田党”,而王恢是田党的依据一是王恢曾和韩安国一同出兵平定闵越叛乱,二是王恢向田蚡行贿千金以求活命。这种论据疑点太多了。其一王恢和韩安国共同平定闵越叛乱,韩安国是后党无疑,这不能断定两个人共同出差就是同党了。而王恢和韩安国共同出征征讨叛军,很有可能是汉武帝想安排自己的人来牵制韩安国也就是后党,要不然为什么平定一场叛乱要有两个将军共同领导呢?王恢和韩安国同时作为出征的领导人,也许是帝党和后党妥协的产物。其二王恢向田蚡行贿千金,这更不能说明王恢是田党或后党啊,如果真是田党的话,王恢还何必行贿,他不用行贿,田蚡也自会想办法保他性命啊,同党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那么为什么王恢要向田蚡行贿呢?一是因为田蚡在朝中势力最大,在王恢心及当时很多大臣的心目中只有田蚡有让自己活命的能力;二是因为,田蚡这个人喜欢钱财,只要有足够的钱,他就会办事。仅从最高票的答案来看,并没有太多的证据支撑王恢是后党或田党的观点。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非杀王恢不可?这个答案还要从史记本身下手。廷尉对王恢的判死刑的依据是”当恢逗桡,当斩”,翻译过来就是廷尉判他曲行避敌观望不前,应当杀头。那么为什么同时出行的五个大将军,单单对王恢一个人逮捕判刑呢?这和当时的战略布置有关,王恢在马邑之围的主要任务是“从代主击其辎重”,汉武帝让王恢带领三万人截断匈奴的后面的辎重,而韩安国的等主力在马邑包围匈奴主力。但是汉军的计谋被匈奴识破了,匈奴的主力并没有进入汉军的包围,这个时候王恢要是对匈奴开战的话,面对的就是匈奴的主力,所以“王恢等兵三万,闻单于不与汉合,度往击辎重,必与单于精兵战,汉兵势必败,则以便宜罢兵,皆无功。”汉武帝之所以判王恢而没有判其它将领“曲行避敌观望不前”,是因为王恢和匈奴最为接近,而且王恢眼睁睁的看着匈奴大军从自己面前回行,而其它将军则是“塞下传言单于已引去。汉兵追至塞,度弗及,即罢,”,等其它将军得到这一消息时,已经追赶匈奴不得了,所以真正曲行避敌观望不前的就只有王恢一人而已,按汉律确实当斩。那么汉武帝斩杀王恢是否就单单因为王恢”曲行避敌观望不前”呢?在马邑之围之前,汉朝一直奉行的是和亲的屈辱政策,由于国力强盛,再加上汉武帝想做一个有为之君,所以他继位以后就想由和亲政策而改为征战政策。但是这个时候反对和匈奴战争的声音很大,一是因为汉初尊崇无为而治,二是因为历次对匈奴的战争都是以失败告终,汉朝人心理有阴影,不敢对匈奴发动主动攻击。而汉武帝就是想通过马邑之围来破除人们对匈奴的畏惧之心,所以这一次马邑之围关键不在于胜负,而在于汉军是否敢向匈奴军队发起主动攻击,这才是汉武帝的战略着眼点,汉武帝想通过此战来鼓舞士气与民心,可惜王恢没有理解汉武帝的真正意图。王恢的畏敌让汉武帝感到很痛心,对于求战心切的汉武帝来说,任何畏敌心理都不不能存在呢。所以汉武帝非杀王恢不可,而王恢也非死不可啊。
这个问题已有专业回答了,现在不自量力,仅提出一种可能。马邑之围的背景是:窦太后薨,窦家开始失势;王太后上台,田蚡担任丞相;汉武帝开始执掌朝政;汉与匈奴刚刚和亲;南方的叛乱已被平定,精兵北调防御匈奴。这大致就是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当此主少国疑、内局不稳之际,王恢首倡马邑之围,汉朝廷在激烈争论后决定出兵。而在此之前,汉朝廷为了与匈奴和亲之事也进行了一场大争论,结果是维持和亲。两次争论的双方代表是御史大夫韩安国和大行令王恢。韩与王都是干将,还一起率兵平过南方叛乱。从马邑之围的规模看,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部署的,必须做大量的前期准备。电视剧中,编剧安排了不少剧情,是合理的。而这么长时期的预谋,要说汉武帝不知情,是不可想象的,应当说王恢是奉了上意而谋划的。那么韩安国作为反对派又代表谁呢?一是汉朝奉行的对匈和亲政策,二是无为而治的大政方针,三恐怕也代表了王太后和田蚡的意思。韩安国是老臣,与田家的关系非同一般,与窦家也还过得去,为人比较持重,他的意见可以说是代表了大半个朝廷的意思。王恢首倡,皇帝“一意孤行”,所以马邑之围成功与否都对皇帝的威信有极大的影响。汉武帝是怎么点将的呢?“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汉武帝打仗用的都是最棒的将军,但让“反战”的韩安国做统帅恐怕还有一层“处心积虑”的意思。谋自王恢出,功自安国成。打赢了,韩安国有大功;打输了,韩安国也得一块兜着。总之这浑水,韩安国必须得去趟。王恢的任务是击敌辎重、断敌后路。围歼战的关键就在于阻击的成功与否,汉武帝对王恢寄予厚望,才将此重任交给他。说实话,五将军中能担此任的,王恢最合适,韩安国最不合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任务只能交给心腹。可是,马邑之围落空了。匈奴不入套,仗没打起来。汉朝廷不得不面临追究责任的问题。“上怒恢不出击单于辎重也。恢曰:始约为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今单于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祗取辱。固知还而斩,然完陛下士三万人。于是下恢廷尉,廷尉当恢逗桡,当斩。”王恢在阵前,君命有所不受。作为一名干将,他的判断能力不会比年轻的汉武帝差。汉武帝不听其解释,让廷尉处理,表现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廷尉当恢逗桡,显然有汉武帝的意思。汉武帝把事情定了调子,是想让王恢独自把责任全担起来,掩盖自己决策失误之过。电视剧中,卫青向汉武帝分析马邑之败的原因时说,马邑之围要是成功的话也属侥幸,数十万人埋伏,等着敌人入套,不被发现实在太难。“恢行千金丞相田蚡,田蚡不敢言上,而言于太后曰:王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诛恢,是为匈奴报仇也。上朝太后,太后以田蚡言告上。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于是恢闻,乃自杀。”王恢为了求生,向田蚡行贿。汉武帝对匈开战,本就有很多人等着看笑话,田蚡就是一个。窦家与田家、王家,此消彼长,斗争不断,而帝党势力夹在其中并不占优势。皇权不集中,汉武帝是决不会为马邑失利负责的,只能丢车保帅。“从其言为此”,汉武帝撇的多干净!只要王恢死了,就能给朝廷一个交代,并掐断了别人挑事的由头。王恢向田蚡求助,是汉武帝所不能容忍的。汉武帝不想让田蚡抓住自己的过错,也不想让这个他所看不惯的舅舅把事情弄得更糟。汉武帝是决不允许别人拿这事做文章的,不管这人是母亲、舅舅还是其他人。王恢此举真是犯了大忌。王恢在为自己辩解之时也说了“固知还而斩”,但被定为死罪后又走后门求生。从这点可以看出,王恢的求生欲很强。甚至可以大胆推测,面对匈奴大军,王恢不出战确有怕死的因素。那么汉武帝是否因看到这一点才毅然决然地杀王恢?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即使有可能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至少从他与王太后的对话看,基本上是推卸责任的意思。而且汉武帝似乎也没有那么伟光正,这与他支持马邑之围的侥幸心理十分不符。马邑之围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汉对匈的政策也就在客观上转变了,但汉对匈奴的战略进攻还需要做些准备。轻开边衅,责任至大。王恢之死,与他的谋大智疏有关,与汉武帝丢车保帅有关,与政治斗争也有关。如果汉武帝能够乾纲独断,王恢尚有一丝可能不死。可朝政纷扰,汉武帝没有足够的威信。我们可以看看后来李广全军覆没,公孙敖损兵折将,公孙贺“公费旅游”,韩安国渔阳失守,张骞失期……也没见谁死啊!不出战而已,何须必死。王恢的辩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私心揣度,王恢真要是出战,导致全军覆没,那就是惨败而不是无功了,怕是连汉武帝自己都承担不起责任,还得回上林苑“面壁”去。而给王恢一个逗桡的罪名,既贴近王恢的行径,也为即将到来的战略大转变定了规矩,客观上威慑了以后的将军,使他们在征战之时不敢逗桡不前。那么,汉武帝自始至终有没有保过王恢呢?史书记载似乎没有保过。最后,王恢是怎么死的?《史记-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恢闻之,乃自杀。”《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汉以恢本造兵谋而不进,斩恢。”《汉书-武帝纪第六》:“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汉书-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恢闻之,乃自杀。”《资治通鉴-卷第十八汉纪十》:“于是恢闻,乃自杀。”自杀,或许是王恢最有尊严的结局。
同反对最高票答案,不过楼上几位说的有未尽的地方。最高票答案引《韩长孺列传》却并没有引马邑之围的起因,原文如下:则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显见这位马邑豪强“聂壹”是马邑之围的重要策划者和执行者,而将这个计划递到武帝案前的则是“大行王恢”,所以王恢在马邑之围的角色并不同于其他将领,其他将领仅仅是计划的执行者,他还有计划倡导者的身份。最高票答案提到了韩安国与王恢的辩论,却并没有具体引原文,我引一段《通鉴》吧:雁门马邑豪聂壹,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上召问公卿。王恢曰:“臣闻全代之时,北有强胡之敌,内连中国之兵,然尚得养老、长幼,种树以时,仓廪常实,匈奴不轻侵也。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然匈奴侵盗不已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韩安国曰:“臣闻高皇帝尝围于平城,七日不食;及解围反位,而无忿怒之心。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功,故遣刘敬结和亲,至今为五世利。臣窃以为勿击便。”恢曰:“不然。高帝身被坚执锐,行几十年,所以不报平城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也。今边境数惊,士卒伤死,中国槥车相望,此仁人之所隐也。故曰击之便。”安国曰:“不然。臣闻用兵者以饱待饥,正治以待其乱,定舍以待其劳;故接兵覆众,伐国堕城,常坐而役敌国,此圣人之兵也。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驱,难以为功;从行则迫胁,衡行则中绝,疾则粮乏,徐则后利,不至千里,人马乏食。《兵法》曰:‘遗人,获也’,臣故曰勿击便。”恢曰:“不然。臣今言击之者,固非发而深入也。将顺因单于之欲,诱而致之边,吾选枭骑、壮士阴伏而处以为之备,审遮险阻以为其戒。吾势已定,或营其左,或营其右,或当其前,或绝其后,单于可禽,百全必取。”上从恢议。这一段是王恢与韩安国的辩论,大体上也可以视为“主战”与“持重”两方的代表意见,高票答案将这一段和后来任命韩安国为主帅视作韩王一党的证据,并以“韩王曾经共同出兵”作为佐证。然而这种观点却很难经得住认真审视,说这一点还需要更朝前推一下,看看在聂壹建议之前朝堂局势:匈奴来请和亲,上下其议。大行王恢,燕人,数为边吏,习故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背约。不如勿许,举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即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足,怀鸟兽心,迁徙鸟集,难得而制。得其地不足为广,有其众不足为强,自上古弗属。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势必危殆。臣故以为不如和亲。”群臣议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这是《汉书》的记载,发生在聂壹提议“马邑之围”的前一年,这时匈奴经请求和亲,武帝下令讨论,于是进行了“战”与“和”的辩论,辩论的主角还是王恢与韩安国,可见韩安国和王恢在战和问题上的不同并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不同,而“一党”最重要的一点就“结党”的这些人必须具有相同的利益、接近的政治立场,从这两场辩论来看,韩安国与王恢可以说是汉武早期对匈政策“战”与“和”的两面旗帜,仅凭上面的那些“证据”说韩王一党,实在是不够充分。既然两人算不得“一党”,为什么武帝还要派韩安国这个主和派来做主帅呢?上面引文里面说的很清楚:“群臣议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武帝“下群臣议”的行为说明了武帝想要听从各方面的意见,所以才有这场“战”与“和”的辩论,然而结果却是“群臣议多附安国”,也就是说朝堂内主和派的意见是大多数,所以才会有“上许和亲”的结果。这是一年前的那场辩论,一年后如何呢?上文并没有明确说明,只说“上从恢议”。这里不是“群臣议多附恢”这样体现朝堂势力对比的口径,而是“上从恢议”这种乾纲独断的表述,可见在“马邑之围”这件事上主战派依然不具备优势,这个计划的推行靠的是武帝对王恢计划的信任而非朝堂主战势力的胜利。这样一来,事情就很清楚了,武帝想要改变长久以来“和亲”的策略而转为主动进攻,但是群臣却多不支持他,所以武帝虽然采用王恢的策略强硬的搞了“马邑之围”这样一场军事行动,然而毕竟还要考虑主和派的意见,因此韩安国才被任命为主帅,这不是什么“韩王一党”的证据,反而是主战主和两派彼此制衡的一个范例。马邑之围的计划与各人的安排也说明了这一点,王恢的计划是“将顺因单于之欲,诱而致之边,吾选枭骑、壮士阴伏而处以为之备,审遮险阻以为其戒。吾势已定,或营其左,或营其右,或当其前,或绝其后,单于可禽,百全必取”,所以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诱敌深入,然后以精兵伏击,从而达到消灭匈奴主力的目的。由此可以推出,若是计划成功,其他军队不过是起到诱敌、拖延的作用而已,只有伏击的这支军队绝对是首功,那么这支军队由谁统帅呢?还是看《汉书》:当是时,汉伏兵车骑材官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约单于入马邑纵兵。王恢、李息别从代主击辎重。于是单于入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觉之,还去。语在《匈奴传》。塞下传言单于已去,汉兵追至塞,度弗及,王恢等皆罢兵。  上怒恢不出击单于辎重也,恢曰:“始约为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今单于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祗取辱。固知还而斩,然完陛下士三万人。”于是下恢廷尉,廷尉当恢逗桡,当斩。恢行千金丞相蚡,蚡不敢言上,而言于太后曰:“王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朱恢,是为匈奴报仇也。”上朝太后,太后以蚡言告上。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犹颇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于是恢闻,乃自杀。在给王恢定罪时王恢自己说“始约为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可见王恢带领的军队就是承担伏击任务的那支,也就是成功的话就能得到首功的那支。此外,从“王恢、李息别从代主击辎重”这句还可看出虽然名义上诸军均归韩安国调遣,但是武帝为了防止韩安国干涉,还是给了王恢极大的自主性,也就是武帝远不像高票答案所说的那样放手让韩安国“辅助”王恢,恰恰相反,韩安国除了担个主帅的名头之外其实并不能真正节制王恢,武帝真正的部署是所有人配合王恢来打这一仗,王恢承担着如此重任,所以失败后要担最重的罪也就并不奇怪了。整个事情到此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王恢提议发起“马邑之围”,然后自己在其中又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决胜负”的角色,但是马邑之围虽然劳师动众却一无所获,朝堂里面本身就占上风“主和”的势力必然会大做文章,所以王恢自己也说“固知还而斩”,其实他未必是料定自己必死,不然也不会贿赂田蚡意图保命,但是这次失败会带来“主和派”的反扑、他会因此而担上重罪这一点他绝对是料到了的。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题主说“汉武帝为什么一开始不杀王恢,而得知其贿赂田蚡后要杀他,真的就是简单的贿赂吗?”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于是下恢廷尉,廷尉当恢逗桡,当斩”这句话发生在贿赂之前,所以是武帝先要处死王恢,此后才有田蚡劝谏,武帝不听,王恢才最终被处死。或许有人以为廷尉的处理并不代表武帝的心意,那就看看武帝是如何定性王恢行为的吧,“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犹颇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看到了吗?武帝的不满就是因为王恢没有出击,这与廷尉定的“逗桡”就是一个意思,所以廷尉就是秉承着武帝的意见定罪的,田蚡的劝谏并不是王恢之死的决定性因素,当然了,同样也没对“救王恢”起到什么作用。其实田蚡在这件事上的错误在于,他以为武帝想要对匈奴用兵,所以对于王恢这样可用的人还有情分,因此才会从“王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朱恢,是为匈奴报仇也”这个角度来劝谏,大意就是以后还要讨匈奴,还是留着这样熟知边事的老臣吧,你因为这件事就杀了他,只会亲者痛仇者快啊,田蚡正是自以为抓住了武帝这个心态才会进谏。换个角度想,或许王恢的考虑也是同样的,当他看到匈奴未曾入伏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然完陛下士三万人”,这个考虑是基于军事上的,他或许觉得这是个减轻罪责并让武帝看到他军事眼光的地方,所以虽然“固知还而斩”,却并没有真做“被斩”的准备,直到被定死罪后才想起来贿赂田蚡,以求逃生。然而武帝的考虑与他们都不同,武帝想要改变政策,所以他需要一场胜利,退一步讲,至少需要一场战争来开启汉匈新局面,所以他重用王恢,想的是要得到一场大胜或者一场大战可供夸耀,然而王恢却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居然把好好的一场大战变成了边境游行,所以不杀也得杀了。所以这就是各方考虑完全不同的问题,王恢预料到了“主和派”的反扑却没料到武帝根本不保他,田蚡看错了武帝的心意所以劝谏无效,至于武帝,王恢令他大失所望再加上面临着主和派的压力,杀王恢既出气又能平息舆论,何乐而不为呢?当然,王恢最后还是弄明白了自己错在哪里,所以在廷尉说他“逗桡”的时候他还想着求生,直到他听到武帝的意见之后方才知道自己再无生理,在这种情况下,自杀算是“有西汉特色的体面”了
因为这事武帝知道了,那么下面的人自然就更知道了。如果不杀,犯事的人不会知道武帝的本意,只知道是行贿了之后才得救的这样一来就助长了行贿的风气+田的影响力这两样都是武帝不想看见的,以上。
如此严重的事情发生了,总得有人承担责任,武帝肯定不能自担其责,而能找到的唯一可以替罪的,就只有王恢,所以王恢不死,不足以谢天下,武帝这话说得没错,你总不能让武帝自杀来谢天下呀。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这两部连续剧中与真正的历史有一些差别,请找出它们的失实之处。_百度知道
《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这两部连续剧中与真正的历史有一些差别,请找出它们的失实之处。
家帮帮忙。如果答案好的话,分高没有问题。只求速度+质量,但是请求速度。历史作业要,我追加一百分都没有问题
提问者采纳
第三集中,和他讨论削去吴国豫章会稽两郡不可行之事。至于康熙大帝,要知道这句话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所说的话,真实不知道为何汉朝的人居然会说出一千七八百年后的才有的话来,十三岁的时候嫁给皇太极,康熙说,则是外国人给起的。临死的时候:&quot:“前面这条道500年前铁木真从此攻进北京城;.董鄂妃其实是旗人 《康熙帝国》第二集;,但是;,真是不可思议,得了重病.比如,殿顶通天柱下方会有刻有龙尾鱼或者鸱吻。她于康熙二十六年12月25日病逝?,居然说出“天下兴亡,错的有点离谱 2;武大&quot?北宋是金给灭的.剧组在横店秦王宫取景也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袁盎去见窦婴.该剧把李自成起义灭明说成清兵攻破明宫;汉-武大-帝&quot.第三集中:司马迁的胡子,所以“大帝”这个称呼只用来称呼孙权.汉武大帝的说法也值得商榷,也是对她一生的评价,佟妃恨恨地对孝庄太后说,除了一个人,虽然在第一部里没有点明董鄂妃的身世! 正确的是&quot,但在第四部第十章《懦太子避祸推责任勇胤祥御前受皇帝封》里清清楚楚有一句“满汉不能通婚”。 4;;世宗&quot。6.电视剧里的有些用语是不太合时代的,谥号是&quot。其实,使大宋王朝只剩半壁江山……”铁木真!汉文帝视察细柳营后第二年,叫周亚夫统率军队,就成了未央宫了: 1;大帝&quot,这也说明康熙帝在欧洲还是有点名声的。二月河的原著都没敢采用这种说法。无非在原来的四海归一殿上挂上块匾额! 汉武大帝的失实之处,汉朝的宫殿,而不是&quot,西柳营的故事. 如果用&quot。 3,可是汉武大帝中。那个宫殿一看就不是汉朝的: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有关人员搪塞说那是司马迁还没受宫刑前。 3,准错不了,最后一集老司马迁觐见刘彻他那一撮山羊胡子啊~比刘彻的还长~2:一个汉女把皇上迷得七晕八素的,那就是孙权: 1;汉-武-帝&quot,孝庄太后自己不可能用谥号来自称《康熙王朝》,谥号是死者的哀荣;孝武&quot,匹夫有责”的话来.孝庄太后不能自称谥号 孝庄太后知道顺治出家心思已定不可挽回后的一段独白,他把太子(后来的景帝)叫到跟前,虽然殿厅面积显小4;这个词,其中说到“我孝庄……”?或者说金被编剧给忽略不计了,一般是,前面加一个名词。最标准的汉代宫殿是涿州的铜雀台,康熙给祖母上尊谥,宫殿房顶却十分的平坦.刘彻的庙号是&quot。但他的谥号就叫“大帝”,不是&quot,顺治宠爱的董鄂妃患天花?灭北宋,特地嘱咐说.最大的笑话;康熙-大帝&quot,明明是汉文帝视察细柳营的故事为何变成了他儿子汉景帝;。孝庄太后本名布木布泰. 大帝这个称呼中国一般不用。孝庄文皇后是这位太后死后的谥号,真是震得我肝胆俱裂,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塞桑的女儿,董鄂妃是汉女(董小宛)这种民间传言早就被史学界否定。比如“贵妃”(当时的后宫没有这个称呼)5.某集里;:“如果将来国家发生动乱,崇德元年被封为永福宫庄妃
提问者评价
厄,谢谢了。其实每个人回答得都很好,我都不知道该给谁,后来想想,你打这么多字也不容易,选你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康熙王朝里面的周培公简直是半仙,历史上的这个人物是个小角色(或许才能比小说和电视中更突出,但其命运却远没那么辉煌)
容妃母女都是杜撰的,连小说里都没有。
明珠在康熙24年(貌似是26年,记不得究竟是哪年)就给抓起来了,掌朝12年,并没和索额图斗一辈子。
捉拿熬拜是让一群亲信少年给摔地上了,打了个措手不及,不是电视里的械斗,还杀了个血流成河
康熙收复台湾时,台湾的主人是郑克爽,不是郑经,郑克爽是主动投降,也没有自杀
汉武大帝里最恶心之处,就是为了遮盖汉武帝和卫青公孙敖的无耻安排李广战死,而不是被卫青排挤安排加入右路军而迷路最终自杀。一个悲情的李广才是为历史所铭刻的,李广的悲情不是因数奇而不得封,而是因为一生招人排挤,因为他没有裙带关系而被排挤而不得封,最终郁...
汉武大帝中.....1卫青事急甘泉宫救驾是历史上根本没有的2李广在漠北大战中是走失了迷路,而不是电视剧中的被当作诱饵3那段韩焉冒充皇帝(30集)也是虚构的4卫青还是骑奴时对汉武帝大呼:“汉朝没希望了...”等等,也是虚构的(以卫青的个性,小心谨慎何况当时还没发达,不可能是史实)
我知道的并不多,但是有一点,在康熙王朝中,那个苏麻在真正的历史中是孝庄皇后的贴身侍女,她和康熙的年龄差的好像四十多岁,并且很有才华,负责教导康熙,至于汉武大帝,我根本不看这个……补充一下,我下面的回答很好···改天去看看汉武大帝
没有必要去找什么“失实”之处,如果一部电视剧和历史一模一样,那还叫电视剧吗?是电视剧就允许存在艺术加工。
《康熙王朝》里有个人物整个写反了,张庭玉,,,历史上,是个真汉奸,,,明史是此人所做,,把明朝说的比地狱还恶,,
汉武大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回复第25楼,
@捂被子笑  @卢眉娘0
18:38:20  汉朝是汉族最强大的朝代,可惜皇帝的私人品质实在不敢恭维,性取向极为变态,滥交,对人民威风八面,对外和亲了近百年。四大美人的王昭君就是被皇帝老子送个匈奴那些老粗了。  -----------------------------  二了不是,帝国经常用宫女,让敌对小流氓政权的继承人变成自己外甥  --------------------------  @卢眉娘0 26楼
19:12:04  然后被自己的外甥打的屁滚尿流,参见吐蕃虐唐朝的故事。  -----------------------------  那个地方真正是无解 去过西藏的都知道 人家从高原下来很舒服 你想上去?对不起 先适应适应吧
现在旅行社去西藏的团都是火车去飞机回 怕直接飞过去整出高原反应来 别说唐朝那时候了
  @jiangjl0912 95楼
17:11:35  SB,汉武大帝、卫青、霍去病等为我们汉人打下广袤国土,其恩泽惠及后人千年,从此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民族归属--汉族,你这SB如是汉族,责辱没祖宗;如不是,就是恶毒攻击华夏汉族的伟大先人。  -----------------------------  楼主那傻逼定不是汉人!!!!!!!!!!!
  @卢眉娘0
18:59:25  写完了,洗澡去,然后读会汪精卫文集。  -----------------------------  @爱我血汉 18楼
19:03:53  原来汪先生是阁下的偶像啊  -----------------------------  难怪。  亚历山大大帝也是同性恋,不妨碍他开疆扩土。
  @卢眉娘0 17楼
18:59:25  写完了,洗澡去,然后读会汪精卫文集。  -----------------------------  买勾子的,那个地方来的?你看过汉武帝做爱,你他妈了解的比司马迁都多?
  回复第2楼,
@飞天柴刀  难道lz就是传说中的jy?如此臭不可闻的p都能放出来  --------------------------  @卢眉娘0 3楼
18:33:12  这是司马迁曝光的,汉武帝是双性恋,汉朝很多皇帝都是双性恋,表面上卫青是大将军,实际上卫青只是汉武帝的玩物而已,小受。  -----------------------------  西汉所有成年帝王都有玩男宠的嗜好,这倒不是什么双性恋,而是当时的社会风尚,贵族高门家里都会养几个男宠的。
  @卢眉娘0 8楼
18:43:50  说白了,汉武帝手下的卫青霍去病和贰师将军李广利都是靠皇亲国戚的身份才牛掰,不过是通过裙带关系的关系户。真正有才华的李家将反而被害的家破人亡!  -----------------------------  《史记》李广的列传写得好,所以觉得李家有才华。但是仔细研究,李广善守不善攻(出征几次而无功),在武帝时期对匈奴主动进攻的局势下,并不显眼。武帝刚开始也挺重视李广老将军的,而且也给过机会。李老将军的悲剧,也该从他身上找找原因吧。
  “大将军侍中,上据厕而视之",厕有注释为床边,并不是厕所。。。。。。这句话出自《汲郑列传》,不是《佞幸列传》啦。  《佞幸列传》提到卫青,我感觉只是提到外戚,举个例子而已。
  楼主犯贱
  毫无营养的贴子,还是个发错板块的毫无营养贴子。  
  @卢眉娘0 ————————恶心不啊,二千多年前的古人在干什么,你都看见了?无聊不啊。
  楼主要是知道凯撒是双性恋、亚历山大也是双性恋,手下还有一只同性恋军团还不得自杀了  
  回复第111楼,@speedneeder  楼主要是知道凯撒是双性恋、亚历山大也是双性恋,手下还有一只同性恋军团还不得自杀了   --------------------------  
  不知道楼主是无知还是无耻。  如果是无知,拜托多看书,眼光不要那么狭隘。  如果是无耻,拜托早点滚出中国去,投奔你的美爹日爹。
  你这样的傻逼估计就是你爹被人艹了屁眼儿生下来的。  
  回复第70楼,
@klong01  @卢眉娘0
18:59:25  写完了,洗澡去,然后读会汪精卫文集。  -----------------------------  @卢眉娘0
19:05:19  错,我看他的文章是为了批判他  -----------------------------  @林红石
22:46:17  **************************************  你是在找汪精卫和常凯申搞基的证据吧。  -----------------------------  真相了,真相帝你好。  --------------------------  @卢眉娘0 71楼
23:00:04  扯淡,蒋委员长和汪主席是孙中山总理的左膀右臂。  -----------------------------  楼主,你准备好被大家K吧,再这么说下去,不止汪三他爹和常公要被爆菊,连楼主都要被牵连,快逃吧:P
  @卢眉娘0 尼玛的,还有谁没被黑的?你家克林顿还在白宫办公桌上干莱温斯基呢
  楼主这个鞑子去死吧
  @彼岸浮灯毛豆 86楼
09:18:04  补充一下,上面说恋情也许不合适,卫青的身份是奴隶,哪怕后来因为战功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但他毕竟是臣子,汉武帝是皇帝。这种关系,由不得他自己选择。可以说没有汉武帝,也就没有后来的卫青。真相到底如何,太史公这个八卦大神估计也不会清楚。顺便提一下,太史公是站在李家那边的,李广李陵。李广射个石头都让他写得英雄无比,卫青七战七捷的战绩却是平平带过。不要太偏心。  -----------------------------  不算挖坟吧,偶尔看到了,顶一个,你应看过三眸子吧
  @元光五年 107楼
19:52:23  “大将军侍中,上据厕而视之",厕有注释为床边,并不是厕所。。。。。。这句话出自《汲郑列传》,不是《佞幸列传》啦。  《佞幸列传》提到卫青,我感觉只是提到外戚,举个例子而已。  -----------------------------  楼主要是没看过书在这乱说,你解释了他根本不会相信,要是他看过书还这么乱说,你解释了他更不会听,所以摆事实说道理有什么用呢?就看看无知或是别有用心的人狂欢就好。
  女人就是女人,懂个屁,尤其是稍有点知识和姿色的女人、女人你要记住。你是汉人,何为汉人?就是强汉的延续。别他妈的背弃历史,背弃祖宗了
  天涯也不管管,什么人都放进来.
  @卢眉娘0
18:41:14  对汉朝忠心耿耿的李广被汉武帝的同性恋人卫青和霍去病排挤致死,李广的孙子一个被霍去病那小人射死一个被迫投降匈奴。  -----------------------------  李广确有才能但运气奇差,基本上属卖十年彩票都中不了五块那种,功劳在眼前他居然能迷路,还迷过两回,汉武帝迷信得很,连巫蛊都信,他放心重用李广吗,还有,被霍去病射杀的李敢,是李广的小儿子,不是孙子,他打了人家的舅舅才种下杀身之祸~~~这样子的水准还谈历史,真是:无知不是错,无知还出来挑战别人的智商就不太好了
  罗马史关于凯撒的私生活的评价是人尽可夫,人尽可妻...lz怎么看
  网特美分抹黑侮辱中国的英雄人物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天涯小编版主为虎作伥丧尽天良  
  @卢眉娘0
18:38:20  汉朝是汉族最强大的朝代,可惜皇帝的私人品质实在不敢恭维,性取向极为变态,滥交,对人民威风八面,对外和亲了近百年。四大美人的王昭君就是被皇帝老子送个匈奴那些老粗了。  -----------------------------  任何朝代都是这样,只不过司马迁敢于说真话罢了
  @卢眉娘0 8楼
18:43  说白了,汉武帝手下的卫青霍去病和贰师将军李广利都是靠皇亲国戚的身份才牛掰,不过是通过裙带关系的关系户。真正有才华的李家将反而被害的家破人亡!  -----------------------------按照你的逻辑,要想成为"强汉",必须靠提倡裙带关糸,害死真正有才华的将领,明末、宋末就是因反其道而行之灭的国?  
  @林红石
22:35:36  楼主:卢眉娘0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时间: 18:26:00 点击:3954 回复:62  楼主发言:18次  发图:0张  回复 收藏 更多 楼主  这两人原来有一腿,而且汉武帝上厕所的时候卫青都敢进去,这比汉哀帝和董贤的断袖之恋也不遑多让。  *******************  不要以为屎记记述的都是真实的
,不要以为太屎公就是真理的化身。  太屎公的生殖器归汉武帝的管,汉武帝割了太屎公的蛋......  ---------  班固也记载啊,玩几个男人对皇帝来说不算什么事,不要拿现在的道德标准要求古人--------------------
  顶  
  多年老帖竟然有人顶,着实令我喜出望外。  
  @xiaow
13:05:16  罗马史关于凯撒的私生活的评价是人尽可夫,人尽可妻...lz怎么看  -----------------------------  这在古代不算什么事,有钱男人玩男人很正常,不过凯撒被别的男人玩了算一个小小的污点
  无聊的人真TM多  
  @卢眉娘0
18:59:25  写完了,洗澡去,然后读会汪精卫文集。  -----------------------------  @爱我血汉
19:03:53  原来汪先生是阁下的偶像啊  -----------------------------  @游骑兵老马甲
18:23:07  难怪。  亚历山大大帝也是同性恋,不妨碍他开疆扩土。  -----------------------------  亚历山大不搞同性恋就会显得很与众不同,因为古希腊大家基本都搞,你不搞同性恋就不能得到将士的拥护
  楼主是高级黑!  
  楼猪你的美爹同性恋都可以结婚呢!恶心不?还想用什么方法黑汉人的先祖呢?
  小哼哼,,,
  看了史记才发现司马迁的龌龊,才发现汉武大帝阉他一点不冤,汉武大帝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把司马迁砍了,或者夷三族!
  @坑底平头
13:30:29  楼猪你的美爹同性恋都可以结婚呢!恶心不?还想用什么方法黑汉人的先祖呢?  -----------------------------  中国也可以啊,只能和异性哦。中国的先进性在西方文化的侵袭下所剩无多,西方一夫一妻,中国也学着一夫一妻,也就那些泥腿子连一个女人都捞不着的才支持一夫一妻制
  @卢眉娘0 17楼
18:59  写完了,洗澡去,然后读会汪精卫文集。  ------------------------------  汪这个汉奸公认的,楼主本性暴露无遗。
  匈奴是被谁打败的?  
  @卢眉娘0
18:36:00  汉朝的开创者刘邦就是个双性恋,有一次病得要死刘邦和一个太监睡觉,别人都不敢进去,只有樊哙推门进去了。  —————————————————  人家可以建立一个王朝,你呢?  
  奇怪什么?中国古代皇帝一半都是双性恋,士大夫也一大帮是。   中国其实是世界历史上同性恋最普及的国家,而且汉朝之前也不算什么
  @卢眉娘0
22:37:00  回复第53楼,@老娘与你拼了   楼主真是配不上你这文艺的ID。   --------------------------   如过我配不上还有谁配得上?  —————————————————  我  
  @不喜欢异族 102楼
17:37  @jiangjl0912 95楼
17:11:35  SB,汉武大帝、卫青、霍去病等为我们汉人打下广袤国土,其恩泽惠及后人千年,从此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民族归属--汉族,你这SB如是汉族,责辱没祖宗;如不是,就是恶毒攻击华夏汉族的伟大先人。  -----------------------------  楼主那傻逼定不是汉人!!!!!!!!!!!  -----------------------------  一看就是什么螨遗 或者倭寇  
  @07的火柴 117楼
16:57  楼主这个鞑子去死吧  -----------------------顶  
  @卢眉娘0 71楼
23:00  回复第70楼,@klong01  @卢眉娘0 19楼
18:59:25   写完了,洗澡去,然后读会汪精卫文集。   -----------------------------   @卢眉娘0 21楼
19:05:19   错,我看他的文章是为了批判他   -----------------------------   @林红石 64楼
22:46:17   **************************……  -----------------------------  先总统孙中山何时成老顽童隔代第子。  
  在五毛看来 叶帅有9个女人 江x给耄办舞会找x伴也肯定是jy捏造的  
  @aura_tang
18:58:31  瑕不掩瑜,  -----------------------------  掩瑜尼玛头,不会思维的蠢货。  据史书记载,你妈跟楼主他爸通奸,才有了你。  瑕不掩瑜
  lz和你什么仇什么怨?搞得好像你看见了一样?好笑  
  @卢眉娘0
18:41:14  对汉朝忠心耿耿的李广被汉武帝的同性恋人卫青和霍去病排挤致死,李广的孙子一个被霍去病那小人射死一个被迫投降匈奴。  -----------------------------  被霍去病在甘泉宫围猎时射死的,是李广的儿子郎中令李敢,箭尽援绝被迫投降的才是李广的孙子李陵
  @卢眉娘0
18:41:14  对汉朝忠心耿耿的李广被汉武帝的同性恋人卫青和霍去病排挤致死,李广的孙子一个被霍去病那小人射死一个被迫投降匈奴。  -----------------------------  @远山遥望不知名
15:17:06  被霍去病在甘泉宫围猎时射死的,是李广的儿子郎中令李敢,箭尽援绝被迫投降的才是李广的孙子李陵  -----------------------------  关内侯李敢这个关内侯就是跟着嫖姚将军霍去病出征才得到的,如果他一辈子跟着他爸混,估计屁也得不到。  司马迁在李陵的问题上吃了大亏,把对汉武帝的气转嫁到卫青霍去病身上了。黑两位大将军纯粹是泄私愤。  要说真正有问题的是重用外戚这个制度,不是个人。但这个制度很快就有了现世报——贰师将军李广利
  收了多少钱开黑啊  
  娄猪的亲妈是隔壁老王家的公猪。
  娄猪这个傻逼是卖P眼的。
  楼主大造谣的忠实粉吧  
  嘴脸好恶心  
  楼主多次被汉武帝爆菊,所以他言之凿凿用事实说话。  不然他为什么这么肯定????
  回复第2楼,
@飞天柴刀  难道lz就是传说中的jy?如此臭不可闻的p都能放出来  --------------------------  @卢眉娘0
18:33:12  这是司马迁曝光的,汉武帝是双性恋,汉朝很多皇帝都是双性恋,表面上卫青是大将军,实际上卫青只是汉武帝的玩物而已,小受。  -----------------------------  卫青是靠军功出名的,比那个跪舔寡妇以求富贵的美国佩剑圣人华盛顿强多了。  华盛顿为了荣华富贵给弗吉尼亚州最有钱的寡妇当面首,在军功上乏善可陈。当年跟法国人打,一仗下来华盛顿就当了法国人的俘虏,在痛哭求饶写下保证书后才被法国人放回去,但华盛顿一回去立刻又翻脸跟法国人打。后来华盛顿以大陆军总司令的身份跟英国人打也是惨败连连,他除了给寡妇当面首外真的没什么其他本事了。最后是靠着法国舰队逼退英国舰队才暂时获得了区域制海权,然后靠法国陆军的大炮摧毁了英国人的防线,才迫使康华利斯部投降。要没有法军帮忙,华盛顿也就是个被英国人捆着骑木驴的货。
  @卢眉娘0
18:43:50  说白了,汉武帝手下的卫青霍去病和贰师将军李广利都是靠皇亲国戚的身份才牛掰,不过是通过裙带关系的关系户。真正有才华的李家将反而被害的家破人亡!  -----------------------------  司马迁为了给李家说好话,小弟弟都没了,投降了都能写得心怀汉朝,硬是写不出李广有啥战功,打一次败一次,不是迷路就是被抓,还不听将令,这叫有才华的李家将,李家将是弄死自家士兵的才华吗?
  @卢眉娘0 楼主真乃神仙之睾丸也!
  @卢眉娘0
18:43:50  说白了,汉武帝手下的卫青霍去病和贰师将军李广利都是靠皇亲国戚的身份才牛掰,不过是通过裙带关系的关系户。真正有才华的李家将反而被害的家破人亡!  -----------------------------  @晴川L
22:37:17  司马迁为了给李家说好话,小弟弟都没了,投降了都能写得心怀汉朝,硬是写不出李广有啥战功,打一次败一次,不是迷路就是被抓,还不听将令,这叫有才华的李家将,李家将是弄死自家士兵的才华吗?  -----------------------------  谁说司马是李粉来着,李将军列传里写“与匈奴大小70余战”,70余战啊,卫青大将军才打了6战,霍去病骠骑将军也就4战,这堂堂70余战,愣是一笔没记,倒反而记了笔李老将军杀降,公报私仇杀了陵霸尉,有这样的粉吗?明明是高级黑嘛!
  没名分不承认
  顶  
  @voila660 29楼
19:26  双性恋=龌龊?  -----------------------------  龌龊是龌龊了点,不管刘彻这事属于私德。。。  
  卫青霍去病都是的,  这个在史家圈子不是秘密,
  @卢眉娘0
18:43:00  说白了,汉武帝手下的卫青霍去病和贰师将军李广利都是靠皇亲国戚的身份才牛掰,不过是通过裙带关系的关系户。真正有才华的李家将反而被害的家破人亡!  —————————————————  你妈也找个皇亲靠靠嘛,若也靠出大片疆土,你丫也是名人  
  @卢眉娘0
18:38:20  汉朝是汉族最强大的朝代,可惜皇帝的私人品质实在不敢恭维,性取向极为变态,滥交,对人民威风八面,对外和亲了近百年。四大美人的王昭君就是被皇帝老子送个匈奴那些老粗了。  -----------------------------  我来解释一下和亲政策的优越性。  和亲具有普遍性有效性,全世界都这样,近古欧洲有一段时间号称所有君王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古代秦晋之好,为晋国崛起提供了很大的助力。秦楚联姻甚至是这两个国家衰落时期还能存在的保障之一。  和亲具有双向性。中央王朝的皇帝也是娶外国公主贵女的,只不过贵族讲究血统认为这不体面,特别是古代时候中央王朝的优越感是现在的人很难理解的。  所谓“黄头鲜卑奴”,晋代就有人用血统说事,来质疑皇帝的合法性。而明代的朱棣其生母就是高丽人,他压根就不敢承认,只说是马皇后的儿子。  你贬低和亲用的是宋朝以后儒教的价值观,而你这样的神棍往往又反儒。哇哦,这就未免有点变态怪异了。
  娄猪你个傻缺,那是司马迁下笔黑人家而已。  
  @liuyw001
19:55:32  娄猪你个傻缺,那是司马迁下笔黑人家而已。  -----------------------------  哦?你怎么知道?
  楼主有何惊咤,你家隔壁王老五已在你老婆床上还不赶快回去  
  @卢眉娘0
18:43:50  说白了,汉武帝手下的卫青霍去病和贰师将军李广利都是靠皇亲国戚的身份才牛掰,不过是通过裙带关系的关系户。真正有才华的李家将反而被害的家破人亡!  -----------------------------  军法无情,最是结果导向的地方了。  输就是输,赢就是赢。李广利皇亲国戚,还不是明知道打的不理想自己要倒霉,而孤注一掷才一败涂地的吗?因为他知道,什么身份也抵消不了军法。  话说,要不是这种玩法,能不能立下万世不拔之基就不好说了。毕竟,我天汉是还活着的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生存空间还是比犹太人波斯人大出不少吧。
  @卢眉娘0
18:43:50  说白了,汉武帝手下的卫青霍去病和贰师将军李广利都是靠皇亲国戚的身份才牛掰,不过是通过裙带关系的关系户。真正有才华的李家将反而被害的家破人亡!  -----------------------------  多看点历史再说,首先当年草根是很难有出头之日,什么都是看家族名望的。其次,就算是靠裙带卫青和霍去病也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将领。李广虽然出色,但是问题却太多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武大帝田蚡扮演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