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有希特勒,还有以下不是唐朝皇帝的是策略性手机游戏叫什么

来自子话题:
1.你知道嘛叫院系调整么?帝都要不是沾首都的光,估计也就北大、清华、燕京这几所学校。&br&2.迁到河北一堆,迁到帝都一部分,以天大为例&br&&img src=&///2fc31d0afb5fdd8127dc42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2fc31d0afb5fdd8127dc42_r.jpg&&&br&3.高校数量不少,只不过有名的不多,所以给人一种高等院校不发达的感觉,天大何尝不是寂寂无闻,南开何尝不在衰落。。。
1.你知道嘛叫院系调整么?帝都要不是沾首都的光,估计也就北大、清华、燕京这几所学校。2.迁到河北一堆,迁到帝都一部分,以天大为例3.高校数量不少,只不过有名的不多,所以给人一种高等院校不发达的感觉,天大何尝不是寂寂无闻,南开何尝不在衰落。。。
来自子话题:
这个问题非常大,但是挺有意思的。学渣表示先答自己知道的部分。这是我最认真答过的问题啊!&br&&br&&b&首先定义史前。结合上下文,我们就认为是从早期的猿人出现到一万年前吧。非洲发现早期的猿人的时间我们且认为是2.6Ma(Ma:百万年,时间有争议,暂取这个时间节点,方便与第四纪的气候环境结合来讲)。&/b&&br&&br&&br&&b&1.史前气候与现代气候的区别。&/b&&br&第四纪气候最大的特点是:气候高频、大幅度的波动,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在某些地方,寒冷期和温暖期的温度变化幅度可能超过15℃,而且这种温度变化往往非常迅速,仅仅过去的80万年中变发生了10次完整的冰期-间冰期的转换。&br&气候变化的效应十分强烈。在中高纬度地区,大陆冰盖和山谷冰川以及受冰缘寒冷气候影响的地区,随着气候变化会做出相应的扩张或收缩。而低纬度地区的沙漠和荒漠边缘,随着干旱期和多雨期的交替,往往会有好几个纬度的伸缩变化。在整个地球上,风化速率和成壤过程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河流的水文状况也相应剧烈地波动,海平面的垂直起落幅度高达150m,动植物群落也大规模地迁移以适应气候变化。&br&想想在百万年尺度上,这是一幅怎样壮阔的情景吧!!!&br&&br&而近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则相对来说温暖且稳定。虽然有小规模的寒冷期——称为小冰期,但实在是不能和史前百万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大开大阖相提并论。&br&哪怕与最近的十万年相比,也就是现代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迁徙的过程,如今的气候也是相当的稳定。从十万年前到一万年前,气候处于距今最近的一个冰期,称为末次冰期。现代人就是在这一时期从非洲深入到南美腹地,完成了全球的扩张。&br&&br&&b&2.史前气候变化与人类迁徙的联系。&/b&&br&考古的证据表明,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迁徙浪潮,前两次时间分别发生在1.8-1.6Ma和1Ma左右,第三次发生在10万年前到1万年前——这次是现代人的迁徙。&br&其中受气候剧烈影响的主要是前两次迁徙。先说前两次。&br&第一个阶段,1.8-1.6Ma,古人类演化为直立人并开始走出非洲,迁徙至其他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第二阶段,1.0Ma,直立人开始迁徙至高纬度的温带和干旱-半干旱地区。&br&这两个时期也是第四纪气候发生转型,环境产生重大调整的时期。&br&&img src=&///6ce474232aced486dc16a07dd7d293c5_b.jpg& data-rawwidth=&903& data-rawheight=&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3& data-original=&///6ce474232aced486dc16a07dd7d293c5_r.jpg&&
这是根据深海岩芯以及黄土中记录的气候事件与人类迁徙的关系图,这个图不用看懂,反正能卡出来气候是变来变去时冷时热,在某些事件节点附近,发生了人类的扩张。&br&&br&2.6Ma前后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气候转型,当时北美和欧洲等北半球地区的陆冰迅速积累,非洲大陆气候干旱程度大大加强,全球气候变冷变干。有学者认为,正是这一重大气候事件使得猿人走出森林,直立行走。(&b&存疑&/b&。古人类学者对最早的人属出现得时间存在争议,考古发现在2.6Ma以前就有猿人活动的遗迹)&br&之后在1.8-1.6Ma前后又发生了一次气候转型。在漫长的地球历史时期中,气候总在寒冷和温暖之间变化,在此之前,变化的周期是较为复杂的。而在1.8-1.6Ma前后,气候变化转为叫稳定的4万年大周期,也就是天文因素中黄赤交角的周期性变化对气候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一事件使得非洲大陆的干旱程度进一步增强,降水量总体上趋于减少,草原扩张。由于环境变化,资源紧张,人类被迫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开始向外迁徙。这一时期的直立人和其他人属相比,脑容量增加,有较大的体型,具备了长距离迁徙的可能。元谋人出现在170万年前,即是这一时期。&br&在1.8Ma前后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大多集中在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与人类起源地区气候环境相似。而此时,早期人类还不能够适应中高纬度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季节变化、冬季和夜晚的延长及食物资源较少。&br&到了1.0-0.8Ma前后,全球气候变化再次发生重大变化,气候变化周期由4万年变为10万年,天文因素导致温度变化幅度增大,冰期-间冰期的对比加强。同时这一时期青藏高原剧烈隆升至3000米的高度,高原的热动力作用引起了全球大气环流的重大变化,冬季蒙古高压大大增强,而夏季由于高原的热力作用,东亚季风得以长驱直入到亚洲腹地。夏季风气候显著增强,冬夏之间反差增大。&br&早期人类开始了第二次迁徙过程。由于间冰期更加温暖,早期人类开始有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迁徙至中高纬度的温带和内陆地区。这一时期,欧洲还出现许多新的有蹄类,说明这些动物的迁徙很可能是由气候向暖湿的环境转变。&br&&br&而到了第三次迁徙,非洲现代人全球大扩张发生在10万年前-1万年前。这是根据Y染色体追踪出的现代人迁徙路线和时间图。&br&&img src=&///f02cf993b2ce3d6a252e043a_b.jpg&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f02cf993b2ce3d6a252e043a_r.jpg&&&br&这一时期是距我们最近的一个冰期,总得来说气候相对现代都较为寒冷。对应冰芯中的同位素如图:(一般来说,冰芯中的同位素越偏负,对应的温度就越低)&br&&img src=&///c9d8ccc9ca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c9d8ccc9caf_r.jpg&&&br&现代人于10万年前开始从非洲中部迁徙向各地。其中较为重要的几条分别是M168,M130和M3。&br&M168和M130:有学者认为,约从10万年前,现代人开开始走出非洲,约6万年前到达了澳大利亚,4万年前到达亚洲。从同位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6万年前,气候条件应该相对较为寒冷,海平面比现在低很多,当时澳大利亚和伊利安以及美拉尼西亚许多岛屿连在一起。现代人在沿海捕捞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木筏,木筏帮助他们从非洲到印尼半岛,再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等地,他们一代代向前推进,可能是为了寻找食物、水或者制造工具的石头。这次离开的人群,形成了我们后来所称的棕色人种,他们到澳洲的时间可能是6万年,在东亚大陆散布开则是4万多年前,被称为早亚洲人。&br&2.6万年前,地球进入末次冰盛期,是末次冰期中冰盖覆盖范围最大的一个时期。白令海峡结冰或由于海平面下降成为地峡,西伯利亚人得以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br&1万年前后,发生新仙女木事件,全球气温急剧下降,北半球冰盖再次扩张,现代人再次通过白令海峡穿过阿拉斯加向美洲长驱直入,一路杀到南美,至此,现代人完成了在各大洲的扩张过程。&br&&br&&b&3.各大洲气候演化。&/b&&br&不考虑天文因素,气候主要受纬度、海陆变化、地表地形的影响。天文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往往是全球性质的。对各大洲来说,主要是纬度、海陆变化、地表地形的变化。&br&我们只从2.6Ma以来说说各大洲的相关因素的变化。&br&2.6Ma前后,印度板块已经与亚欧板块碰撞,古特提斯洋已经闭合,全球海陆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各大洲的纬度也与今天相比没有巨大的变化。唯一的变量就是地形因素。(该图不准确,巴拿马地峡在3.6Ma前后就已经关闭。)&br&&img src=&///03d1f4cbe323ed_b.jp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03d1f4cbe323ed_r.jpg&&我们来分别看看各大洲的重大地形因素。&br&1.美洲大陆: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隆起于白垩纪末期至第三纪的阿尔卑斯运动,至2.6Ma前后造山运动已经结束,南北美大地形基本形成,除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了五大湖之外,并无重大的地形变化。&br&而第四纪五大湖的产生对北美气候最大的影响就是产生了大湖效应。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这情形以在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地区沿岸的降雪最为著名。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加拿大的哈德逊湾和圣劳伦斯都会产生大湖效应暴风雪。图为大湖效应使得密歇根湖周边暴雪,大量水汽凝结在湖周围的建筑上宛如冰封王座。&br&&img src=&///12b94ec524c1d56ab0ea8c8ec7150bc1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12b94ec524c1d56ab0ea8c8ec7150bc1_r.jpg&&&br&&br&2.非洲大陆:撒哈拉沙漠形成于中新世,在2.6Ma以前也早已形成,第四纪向南扩张,但对非洲大气候格局影响并不大。&br&3.欧亚大陆:&b&青藏高原隆升!!!&/b&青藏高原自2.6Ma以来发生了几次剧烈的隆升,特别是在0.8Ma前后,隆升到了3000米高度。高原的强烈隆升对全球气候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隆升产生的强烈热力效应使得亚洲季风大大加强,长驱直入到欧亚大陆腹地。冬季蒙古高压增强,季节分异变得更为显著。中亚地区由于青藏高原阻挡印度季风水汽的进入热变干。&br&但是,青藏高原隆升不是一个区域性事件,而是全球性事件。这一事件除了对亚洲气候产生影响外,也对全球大气环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奠定了全球如今的气候格局。&br&&br&&b&所以总的来说,自2.6Ma以来,各大洲的气候除亚洲外并无明显的差异性演化。而亚洲除受到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有区域性气候格局的变化外,更主要是受控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前提——也就是受天文因素的控制,与各大洲一起在冰期与间冰期旋回中走过了漫长的地质时期。&/b&
这个问题非常大,但是挺有意思的。学渣表示先答自己知道的部分。这是我最认真答过的问题啊!首先定义史前。结合上下文,我们就认为是从早期的猿人出现到一万年前吧。非洲发现早期的猿人的时间我们且认为是2.6Ma(Ma:百万年,时间有争议,暂取这个时间节点…
来自子话题:
&img src=&///c14c18efc6db509ca6ac55_b.jpg& data-rawwidth=&4288& data-rawheight=&2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8& data-original=&///c14c18efc6db509ca6ac55_r.jpg&&好吧,没有人回答,我就来答一下吧,去年8月开始养苔藓之前都是小打小闹,搞些小瓶子,今年6月看到豆瓣上上有人晒了苔藓缸,决定也搞个苔藓缸。&br&&br&准备材料&br&1. 宜家温室,好像99一个&br&2. 苔藓,当时准备了大灰藓和白发藓&br&3. 其他植物,当时比较黑心,准备了很多,网纹草,红的白的各三棵,千叶吊兰一棵,迷你椰子2棵还是3棵&br&4. 石头,岳父大人路边捡的,话说这石头对缸还真是增色不少啊&br&5. 当然蛭石,珍珠岩,陶粒,水苔若干&br&&br&然后就是把各种基质像苔藓瓶一样铺好,因为宜家温室比瓶子大多了,所以比较容易形成层次&br&接着放置石头和其他植物,尽量错落有致吧,我是尽量吧植物放在侧面和后面,本身当中和前面就比较低,用来放置苔藓&br&最后在空着的地方铺上苔藓&br&&br&基本就完成了,然后第一次要浇透水,因为水可以从下面漏出来,所以第一次水漫过苔藓也没问题,等水漏得差不多了,把底盘里的水也弄出去,因为有陶粒和水苔,所以基本不用担心水土流失的问题&br&&br&可以在里面放个温度计和湿度计,有和在一起的那种很方便&br&&br&刚开始的时候放在桌上光线不好,每天回去打开透透气,用个小台灯补补光,现在直接放在西面的阳台上,保持20度,湿度70%-80%,盖子也不用打开,心情好了,可以打开透透气。&br&&br&之前走的歪路&br&刚开始是真不懂啊真不懂啊,烂掉了3棵网纹草,千叶吊兰只剩杆子了,后来一狠心拔了,然后不知为何缸里的白发基本都完蛋了&br&&br&现状&br&迷你椰子,剩下3棵网纹草,还有遍地的大灰藓,长得相当happy,当中夏天有次小飞虫大爆发,打了点药就好了,现在冬天了虫子数量明显减少,偶尔土里长出像杂草一样的小苗,看心情,不爽就拔之&br&&br&到了15年2月才来补图,真是惭愧&br&&img src=&///f0ea1eeb4ba127aee46bcc_b.jpg& data-rawwidth=&4288& data-rawheight=&2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8& data-original=&///f0ea1eeb4ba127aee46bcc_r.jpg&&&img src=&///e7af8907abc4e_b.jpg& data-rawwidth=&4288& data-rawheight=&2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8& data-original=&///e7af8907abc4e_r.jpg&&&img src=&///406bcf4de8c1b4c0ca7f21d_b.jpg& data-rawwidth=&4288& data-rawheight=&2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8& data-original=&///406bcf4de8c1b4c0ca7f21d_r.jpg&&&br&日 增补&br&计划往里面加点狼尾蕨,现在缸里面有点空空的
好吧,没有人回答,我就来答一下吧,去年8月开始养苔藓之前都是小打小闹,搞些小瓶子,今年6月看到豆瓣上上有人晒了苔藓缸,决定也搞个苔藓缸。准备材料1. 宜家温室,好像99一个2. 苔藓,当时准备了大灰藓和白发藓3. 其他植物,当时比较黑心,准备了很多,…
来自子话题:
会发生以下事情:&br&&br&伦敦人在纽约出差:“您好,我们能不能17:00见个面?”&br&纽约人:“开什么玩笑,17:00我睡得正香呢!”&br&伦敦人:“哇,你真幸福,17:00了还能睡觉,我15:00就起床了。”&br&纽约人:“15:00,你那是还没睡吧!我们13:00开始上床睡觉。”&br&纽约人他爸(老人,还未习惯新规定):“看你们懒的,我们那时候23:00才睡觉。”
会发生以下事情:伦敦人在纽约出差:“您好,我们能不能17:00见个面?”纽约人:“开什么玩笑,17:00我睡得正香呢!”伦敦人:“哇,你真幸福,17:00了还能睡觉,我15:00就起床了。”纽约人:“15:00,你那是还没睡吧!我们13:00开始上床睡觉。”纽约…
来自子话题:
因为没有钻石,所以选择了同样很坚硬的花岗岩送给你。&br&如果钻石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话,花岗岩从保存上来说比钻石次一点点。&br&虽然没有钻石那么高贵剔透,但是花岗岩朴实敦厚啊。&br&如果喜欢他,还在乎他送什么吗?至少是有在想送你礼物了,心意有了就好。&br&&br&其实放你自己知道的地方就可以了,你要是觉得这个礼物寒碜就藏起来,如果觉得意义重大就放在显眼的位置。&br&如果你绘画可以,还可以在石头上作画,定做一个底座装上去不要太高端大气上档次啊,到时候摆哪都是你们俩感情的见证!&br&如果石头的大小可以放进包包里,你还可以防身。&br&&br&如果不折腾的话,放在抽屉里,柜子里,盒子里......都可以,想他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怨他的时候拿出来摔摔。&br&&br&更新&br&&a data-hash=&45bb9dabb40f3b82b1646b& href=&///people/45bb9dabb40f3b82b1646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萝莉寺卿& data-tip=&p$b$45bb9dabb40f3b82b1646b&&@萝莉寺卿&/a& 说。。。 &br&&img src=&///c499f89c4c130aa841daf846c7071b56_b.jpg& data-rawwidth=&1032& data-rawheight=&1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2& data-original=&///c499f89c4c130aa841daf846c7071b56_r.jpg&&我看了一下百度百科,截图如下。&br&&img src=&///ceb3eab9a9f1b41744bfcb71_b.jpg& data-rawwidth=&1660& data-rawheight=&6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60& data-original=&///ceb3eab9a9f1b41744bfcb71_r.jpg&&&br&&br&我也不是特别懂,大家看呢?&br&&br&更新&br&第一句话原来是说花岗岩的硬度仅次于钻石,知友指正,我修改了一下,现在应该没有什么分歧了。
因为没有钻石,所以选择了同样很坚硬的花岗岩送给你。如果钻石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话,花岗岩从保存上来说比钻石次一点点。虽然没有钻石那么高贵剔透,但是花岗岩朴实敦厚啊。如果喜欢他,还在乎他送什么吗?至少是有在想送你礼物了,心意有了就…
推荐看一下《全球通史》,感觉能解决你说的大部分问题。&br&维基百科提供历史年表,我自己看起来觉得比较有价值,推荐给你,中国历史:&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5%B9%B4%E8%A1%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历史年表&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世界历史:zh.&b&wikipedia&/b&.org/wiki/&b&世界史年表,&/b&你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时间对应,然后跨空间去寻找你感兴趣的地区发生的事件,然后看到感兴趣的直接点击看其维基百科的词条。&br&另外,我建议你了解下《中西交通史》,&br&&blockquote&“民族迁徙与移植;血统、语言、习俗之混合;宗教之传布;神话、寓言之流传;文字之借用;科学之交流;艺术之影响;著述之翻译;商货之贸易;生物之移殖;海陆空之特殊旅行;和平之维系(使节之往还、条约之缔结等);和平之破坏(纠纷、争执与大小规模之战斗等)。”&/blockquote&在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之上,通过学习交通史,你会形成一套独特的思维框架,把东西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整理出来,逐渐发现世界历史相互影响相互运作相互联系的机理所在,是个很有趣的过程。&br&如果你只是爱好者,推荐你看一些纪录片,我个人比较喜欢克拉克爵士的《文明的轨迹》(Civilisation),通过几个主题(逻辑或者理念层面的),把原本纵向发展的历史横向来理解,确实会帮助你建立框架。&br&总之,要想建立世界文明史时间空间的联系,一定要多积累素材,这样的话很多联系会在你不断后续学习的过程中自动建立(当然,不学习历史的方法论和形而上学肯定达不到专业学者甚至专业本科生的水平),有点类似于乔布斯说的:&em&connecting&/em& the &em&dots.&/em&&br&软件、游戏、普通网站做得往往没那么深层,不如读书或者找这方面专业的人请教来得有效和深入。上我课程的有一个研究生有玩一款游戏叫做文明,他跟我讲过这个游戏对于理解人类文明发展有很好的切入点。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试试看。&br&&br&历史学不是自己的专业,自己的业余爱好而已,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推荐看一下《全球通史》,感觉能解决你说的大部分问题。维基百科提供历史年表,我自己看起来觉得比较有价值,推荐给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zh.wikipedia.org/wiki/世界史年表,你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时间对应,然后跨空间去寻找你感兴趣的地区发…
来自子话题:
水被紫外线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它们瞬间又被数千度高温电离,分散成为等离子团,然后被每秒数百公里的太阳风吹回地球,变成极光的一部分。太阳:还给你,劳资不缺这个。
水被紫外线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它们瞬间又被数千度高温电离,分散成为等离子团,然后被每秒数百公里的太阳风吹回地球,变成极光的一部分。太阳:还给你,劳资不缺这个。
来自子话题:
1.不能。&br&2.招财鱼是热带淡水鱼,不是海水鱼。&br&3.招财鱼放江里必死无疑,无法过冬。&br&4.即使能存活,也是外来物种,禁止野放。&br&5.只有把&b&能在野外生存的动物放回其原产地的栖息环境&/b&才叫&b&放生&/b&,其他全部属于&b&杀生、作死、装逼、伪善 or 无知&/b&。
1.不能。2.招财鱼是热带淡水鱼,不是海水鱼。3.招财鱼放江里必死无疑,无法过冬。4.即使能存活,也是外来物种,禁止野放。5.只有把能在野外生存的动物放回其原产地的栖息环境才叫放生,其他全部属于杀生、作死、装逼、伪善 or 无知。
来自子话题:
我觉得地质应该很好写,显生宙、元古宙 、太古宙、冥古宙这些词玄幻味已经很重了。
我觉得地质应该很好写,显生宙、元古宙 、太古宙、冥古宙这些词玄幻味已经很重了。
来自子话题:
上次,去野三坡,上山的时候山边清泉石上流,哗哗的,同行不少人拿茶杯接,还去洗脸,说对身体有好处。&br&&br&下山时,发现泉水停了……&br&&br&大家:&img data-rawwidth=&52& data-rawheight=&46& src=&///8afe90fcf297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52&&
上次,去野三坡,上山的时候山边清泉石上流,哗哗的,同行不少人拿茶杯接,还去洗脸,说对身体有好处。下山时,发现泉水停了……大家:
来自子话题:
相对于台湾而言的“大陆”是政治概念&br&相对于海南而言的“大陆”是地理概念
相对于台湾而言的“大陆”是政治概念相对于海南而言的“大陆”是地理概念
这题。。。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放着我来。。。。&br&&br&本人虽然是美国不知名学校geography phd 在读,但是好歹也学了六年geography了。来,我来告诉大家 用例子说明,我们都干了什么。&br&&br&你肯定以为地理不过就是拍拍好看的照片,认认世界地图,然后假装自己游遍世界各地,顶多你就是知道四季变化的原理,公转自转的周期。童鞋,图样图森破。&br&&br&地理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大的方向。&br&&br&&b&1. 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人与空间分析紧密联系)&/b&&br&空间分析在我心中,宾州州立大学和ASU是一等一的做的好的。&br&比如:&br&pen state 的这个短片系列,如何用你的手机定位,最快的找到你想找到的地方,建立模型,建立手机的app去精准定位,并且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比如你想找到最近的餐馆,那么,哪种参观最适合呢?建议大家看完这个短片系列,我很久以前看的可能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我觉得做的特别好。因为地理空间分析结合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科,统计,还有大数据分析等等。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个领域也很有趣。&br&&a href=&http://geospatialrevolution.psu.edu/episode1/comple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eospatial Revolution Project&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8efefa859df643_b.jpg& data-rawwidth=&668&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8& data-original=&///8efefa859df643_r.jpg&&&br&再具体一点,你要新建一个垃圾场,这个选址问题,包括和市中心的距离,坡度的限制,垃圾场的大小,风向,等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这时候,选址问题可以用arcmap来做,轻松解决。进一步说,现在大数据分析很火,和地理空间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连开个餐馆都要最佳选址了吗?&br&&br&再比如,我的认识一个老师本科是cs出身,后来做了地理空间分析。他做过一个研究是去尽可能的收集咖啡,并且去手机咖啡豆的产地。把咖啡的销量,和咖啡豆的产地,以及人们不同口味的选择去做一个定量的分析,(1) What are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winners and losers in the competition? To what extent does the geography of a farm’s location drive the price its coffee eventually sells for? (2) What are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flavors in Central American coffees? Does the oenological concept of &i&terroir&/i& transfer over to coffee?&br&&br&&br&好吧你可能还是不太清楚什么是地理空间分析。那么我给你一个被可视化的地理空间分析的简单的图,让你理解的更直观。这里例子很有趣,他把美国人发twitter的数据给分析了,动态的表示了24h内,美国境内人们心情的变化。其中有几个很有趣的点。比如,如何分析每个人发的twitter是高兴还是不高兴?&br&&a href=&http://www.ccs.neu.edu/home/amislove/twittermood/?utm_campaign=Facebook+Page&utm_content=Pulse+of+the+Nation+US+Mood+Throughout+the+Day+inferred+from+Twitter&utm_medium=postitat&utm_source=faceboo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ulse of the Nation: U.S. Mood Throughout the Day inferred from Twitter&i class=&icon-external&&&/i&&/a&&br&因为有同学打不开youtube,那我截个2图。&br&这个地图是被转化过的,左边有点变形是因为左边,也就是加州西海岸发twitter的人很多,这是被数量化的地图。可以看出在东部时间半夜两点,西海岸的人比东海岸的心情要好。&br&&img src=&///01fb45e337a5943dca68f992d4613a64_b.jpg& data-rawwidth=&1192& data-rawheight=&6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2& data-original=&///01fb45e337a5943dca68f992d4613a64_r.jpg&&&img src=&///8d7c99719d7eaa8eca53b2efa7f97a75_b.jpg& data-rawwidth=&1035& data-rawheight=&5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5& data-original=&///8d7c99719d7eaa8eca53b2efa7f97a75_r.jpg&&&br&&br&&b&2. 人文地理方向 (主要类似文科,多定性分析,about activity distribution)&/b&&br&这个方向我觉得有点类似大家所理解的国家地理杂志做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去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域人的不同,重点在人。不过有趣的是,我接触过一个美国学生,他主要研究不同地区,声音会有什么不同。就是soundscape。 还有一个学生做的是不同地方气味的不同,smellscape。 &br&&br&&b&3. 自然地理方向 (定性分析,自然环境方向)&/b&&br&这个方向就比较广了。研究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land use change detection), flood, drought, 还有森林覆盖度,生物量等等的研究。&br&第一个例子,纽约时报做了这么一个美国干旱变化的动态图。打开看看很不错。&br&&a href=&/interactive/2014/upshot/mapping-the-spread-of-drought-across-the-us.html?_r=0&abt=0002&abg=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interactive&/span&&span class=&invisible&&/2014/upshot/mapping-the-spread-of-drought-across-the-us.html?_r=0&abt=0002&abg=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再比如,&br&&a href=&http://www./World-Climate-Maps.html#warm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orld Climate Maps&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世界气候图。&br&&br&关于遥感,我看过一个很有趣的文章,是利用航拍图,去做building detection。 根据这个楼的形状,密度,以及道路的分布状态分析这个地区的贫困程度。并且和经济学的某些指数进行回归分析。&br&Measuring intra-urban poverty using land cover and texture metrics derived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br&附上论文链接&a href=&/science/article/pii/S269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easuring intra-urban poverty using land cover and texture metrics derived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综上所述,当你不能忍受北京的雾霾的时候,当你不能忍受导航指错路的时候,当你要开一个餐馆,想进行最佳选址的时候,你都会接触到,地理学科。&br&&br&&b&只要人在这个世界上,和地理位置,空间打交道,那么,空间分析,地理学科的分析,就一定是有用的。&/b&
这题。。。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放着我来。。。。本人虽然是美国不知名学校geography phd 在读,但是好歹也学了六年geography了。来,我来告诉大家 用例子说明,我们都干了什么。你肯定以为地理不过就是拍拍好看的照片,认认世界地图,然后假装自己游遍…
来自子话题:
&b&1、入海径流多寡。&/b&台湾岛没有大河,也就浊水溪、淡水河这种小河,水量不大;且台湾东海岸以基岩为主,入海河流也很难带来大量泥沙。中国大陆的入海河流很多,水量很大。长江、珠江、闽江、黄河、海河、辽河……携带了大量泥沙使得近海颜色变黄。大陆没有太大入海径流的地方,比如三亚、北海、香港、青岛等处晴天时海水也是蓝色的;PS 因为没大河取淡水,所以这些地方古代也不是很发达。&br&&b&2、近海产业&/b&&b&。&/b&大陆沿海海水养殖很发达,沿海工业布局也很多,这些也导致海水变浑;另外,中国近海有很多世界级港口:2013年全球十大海港中,7个位于中国沿海,详见:&a href=&/chanye//jy.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年全球十大最繁忙港口排名&i class=&icon-external&&&/i&&/a& ,海港船舶带来的污染也是很“可观”的。&br&&b&3、海水深度。&/b&大陆沿海的海水的确统统都是大陆架的海水,而且大陆架非常宽广;而台湾东海岸面对的是大陆坡,近海海水深度迅速下降。一般说来,海水越深密度越大,含氧量也越高,当然蓝色也越深。&b&下图可以对比一下台湾东海岸和福建沿海的水深。&/b&&br&&img src=&///1a05a2809321fde29d168eb8ceae20b9_b.jpg& data-rawwidth=&342&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2&&&br&&b&4、天气及空气质量。&/b&台湾的日照时长接近大陆南方沿海地区,&b&但由于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大陆沿海&/b&(特别是福建以北的沿海地区),也就是大晴天、大蓝天比较多(当然应该是没有三亚那么多)。大陆沿海如果阴霾比台湾多,也会造成海水不如台湾蓝的印象。天空蓝则海水蓝的原理是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而使海水显出蓝色,这叫做“拉曼效应”,详见:&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6%9B%BC%E6%95%88%E5%BA%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拉曼效应&i class=&icon-external&&&/i&&/a&
1、入海径流多寡。台湾岛没有大河,也就浊水溪、淡水河这种小河,水量不大;且台湾东海岸以基岩为主,入海河流也很难带来大量泥沙。中国大陆的入海河流很多,水量很大。长江、珠江、闽江、黄河、海河、辽河……携带了大量泥沙使得近海颜色变黄。大陆没有太…
来自子话题:
不该控制,下这个结论简单。&br&&br&问题在于,每年新增的几十万人、未来新增的几百万上千万人往哪放?&br&&img src=&///8f1ccf0fdfce7da9cc9ec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f1ccf0fdfce7da9cc9ecb_r.jpg&&1)迁都,目前看是没太大可能;&br&&br&2)分散优势资源,北大迁往南阳,清华迁往石家庄,问题是,谁愿意走?&br&&br&3)资源不分散情况下,怎么抑制人口迁移?目前看就是高房价高物价不给户口。&br&&br&总结性的问题就是:人那么多,资源又有限,分给谁,怎么分?&br&&br&这个问题,看不见的手解决方案就是价高者得,今年2万/平,过几年5万/平。
不该控制,下这个结论简单。问题在于,每年新增的几十万人、未来新增的几百万上千万人往哪放?1)迁都,目前看是没太大可能;2)分散优势资源,北大迁往南阳,清华迁往石家庄,问题是,谁愿意走?3)资源不分散情况下,怎么抑制人口迁移?目前看就是高房价…
来自子话题:
&img src=&///935a5a3a727a8f4ac80c_b.jpg&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6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935a5a3a727a8f4ac80c_r.jpg&&红色箭头内,为江苏省的海岸线。&br&江苏省的陆上及临近海域发育&b&苏北-南黄海盆地,&/b&是我国东部的一个含油气盆地。地质上的“盆地”概念是指在&b&一段较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不断沉降的地区&/b&。盆地中的隆起与坳陷,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凹陷的沉降量更大,隆起的沉降量较小。&b&凹陷区在地表为平原或海域,隆起区则视其被沉积物埋藏程度的不同,分为现今隆起区和已被埋藏的古隆起。&/b&&br&&br&北部连云港地区属于千里岩-鲁苏隆起区,该隆起区现今在地表仍有留存——&b&连云港的那两座山和岛,&/b&向南还有一点很小的山头。向南是&b&中部-滨海隆起区,&/b&该隆起区在陆上部分似乎没有残留了,应该是被不断堆积的沉积物埋藏了,海里可能也大抵如此。向南的&b&南部坳陷&/b&组成了江苏省的大部分海岸线,这是长期沉降区,地表不发育正突起,因而既没有山也没有岛了。再向南的勿南沙隆起-通扬隆起,我不确定这两个隆起是否连在一起。在陆上,通扬隆起区至今仍发育&b&很多未被沉积物埋藏的正突起&/b&,俗称&b&山&/b&,又名&b&小山包子&/b&。南京及周边的很多山包都属于古老的通扬隆起的一部分。向东去,常熟-太仓-昆山一带还偶有几个小山头,再向东到了上海,就只有南部的佘山了。由此,勿南沙隆起应该也是大部分已被沉积物埋藏的古隆起。&br&&br&&b&综上&/b&,江苏省的海岸线因为大部分位于已发育数千万年并继续发育的苏北-南黄海盆地区内,仅有北部靠近盆地边缘处有少量地表正隆起并形成岛屿,其他区域的沿海岸地区已无正向隆起发育,因此不具备发育离岸岛屿的条件,基本是纯粹的沉积充填区,地貌上为大型河流-三角洲环境,俗称冲积地貌。
红色箭头内,为江苏省的海岸线。江苏省的陆上及临近海域发育苏北-南黄海盆地,是我国东部的一个含油气盆地。地质上的“盆地”概念是指在一段较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不断沉降的地区。盆地中的隆起与坳陷,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凹陷的沉降量更大,隆起的沉降量较…
来自子话题:
从题主的思路来看,人类才是不应该保护的。&br&求折叠
从题主的思路来看,人类才是不应该保护的。求折叠
来自子话题:
闲着无聊就看了一下知乎和贴吧,对于这个行业满满的负能量,也发现很多的同行师兄师姐们都准备转行,也有很多学生在询问工作和考研哪个好,但是大家讨论的主题都没有变——不景气的地质行业我们如何生存!&/p&&p&
地质春天已经过去,寒风已经悄然来临,这是很多人对地质行业的评价,我想这样的形容无疑是很确切的。听过很多地矿局的局长或者总工谈这个行业,认识也都差不多,至少固体矿产这部分已经饱和,国家的投入也在下降,从2012年开始行业发展基本开始走下坡路。&/p&&p&
放眼现在工作的和正在准备工作的同行们,主题基本都是准备改行,想上研究生逃避就业。现在地质行业混的好的,要么就是2011年以前就业的前辈,无论学历与否,无论毕业院校与否,至少现在都混的还不错,有点思想的少说也是项目负责了。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第一当时大环境好,家宝总理还在任职,地质行业国家投入的多;第二就是当时毕业生人数少,单位缺人,那时候大家感觉行业很好,争先读地质专业,谁曾想,经过三年多行业急剧下滑。&/p&&p&
谈谈我对大家关于改行和考研的两个问题的理解,我也是学地质的,可能工作经验不多,这些也仅仅是自己的一点点理解,和很多人的想法和认识会有冲突,所以有不当之处也希望大家原谅。&/p&&p&&b&关于改行&/b&&/p&&p&
我认为改行之前至少要问自己几个问题,现在的我努力了吗?改行的我一定会努力吗?改行以后我怎么办?虽然老套的问题,但是我想很多人可能想过第三个,但是没有想过前两个。我姐姐的研究生导师大学、研究生、博士生所学的专业完全不相干,但是人家可以成为中科院的教授,我想绝不是专业的问题,更多的可能在自己。因为现在苦,因为现在累,因为现在工资少,想着改行,其实干哪一行都不容易,记得有个日本男优说过”大家羡慕的男优工作其实不好干,你的服务对象不是女优,而是摆着各种姿势服务摄像机,拍摄过程中毫无兴趣可言,但是你要让丁丁时刻坚挺“,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钱不是容易赚到的,付出的努力一定和你的报酬正相关。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想着拿多高的工资,但是你所做的事情值得老板给你发这么多的钱吗?地质行业确实苦,但是我认为这种苦只是暂时的,像这种越老越值钱的行业,前几年只要能坚持下来,春天一定回来的。&/p&&p&
我同学他老爸是我们那边地质队的总工,当时他去那边同行的十几个,只有两个不怕苦努力干了下去,最后留下来当了总工。就是那句话,走到到最后的笑到了最后。很多人在想我想前三年买房结婚,然后买车生孩子等等。我们身边本地同学来学校家长开几十万的车送,我也羡慕,但是细想,人家孩子这么大,奋斗二十几年了有车有房了不挺正常的么?可能你奋斗十年就可以获得这些东西,为什么要嫌弃现在呢?可能你嫌弃的不是现在的工作,而嫌弃的是现在的你。&/p&&p&
努力工作,增加一点自己的情商,察言观色,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正常的升职不是太大的问题,可能是你努力的不够,没有坚持下来,才会想着改行,如果你努力了,看到了你应该得到的收获,我想你会乐此不疲的!&/p&&p&&b&关于考研&/b&&/p&&p&
考研没错,有利有弊,最主要的事看看研究生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衡量,那么我告诉你:大学里如果你每天八点起床,你在没课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九点以后起来,平日没有计划生活,考试也是临场复习,那么你就工作吧,因为读研确实不适合你。有人可能说我说的太绝对,但是我不会去解释我说的对不对,因为上研究生的目的你都没有搞清楚,大学期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么上了研究生你告诉我你会怎么做?习惯很难改的,尤其是研究生时间支配相对宽松,那么颓废就更容易了,还不如工作来的直截了当,用钱束缚你比用自觉性束缚你效果好很多。有人可能会学历什么的牵扯进来,只要你想工作好,你自己就会提升你自己的,那时候的学习目的性和目标会更明确,效果也会更好,不过不排除破罐子破摔的可能,而且很多人也正是这种情况。所以我认为有了明确的目标,你会知道自己做什么,那时候你做任何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最适合你的。&/p&&p&
说到女生学地质,我只想说两点,第一女生学地质没什么怕的,工作是自己找来的不是等来的,只有未雨绸缪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你的诚意和努力会让你有个好工作的,第二就是哪个学地质的女生没有男朋友,请跟我联系!就像网上说的,有了好工作不愁好男友。虽然话是这么说,但也体谅一下地质工作者,说到男追女,如果女生不喜欢人家地质男,那就请你狠狠的拒绝,地质男不能跟你一直耗,本身就难找妹子,浪费光阴还交学费!但是好男人绝对地质男,也希望同胞们不要气馁,只要让自己闪光,总有一个拿着望远镜的小女神会发现你的微亮。&/p&&p&
说了这么多,可能批判多了点,但是其实细想可能就是我们的期望过高,少了脚踏实地,地质人可能正需要这种脚踏实地才能支撑起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身躯吧!&/p&&p&
文笔拙略,不当之处请见谅,以此共勉!&/p&
闲着无聊就看了一下知乎和贴吧,对于这个行业满满的负能量,也发现很多的同行师兄师姐们都准备转行,也有很多学生在询问工作和考研哪个好,但是大家讨论的主题都没有变——不景气的地质行业我们如何生存! 地质春天已经过去,寒风已经悄然来临,这是很多人…
感谢邀请!&br&我的研究方向也不是遥感,只能说个大概,还请知乎上的专家指正。&br&&br&首先,任何绝对温度大于0的物体都会向外进行红外热辐射。&br&那么,理论上只要知道了这个&b&红外热辐射值&/b&,就可以&b&反演&/b&物体的表面温度。&br&要“精准”的测量地球表面温度,那么就要在&b&红外热辐射值&/b&和&b&反演&/b&这两个环节下功夫。&br&1)&b&红外热辐射值&/b&&br&观测红外热辐射值,本质上观测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br&目前的气象卫星针对不同波段安装有不同的传感器,对于远红外波段有专门的传感器进行观测,得到的就是一个像素观测值:DN(digital number)。经过简单的转换(其实也不简单)就可以将DN值转换为红外热辐射值。&br&2)&b&反演&/b&&br&反演就是建立合适的模型将热红外辐射值与地表温度对应起来。&br&最基本的模型是黑体辐射模型,也即 Stefan–Boltzmann 定律:&br&&img src=&///equation?tex=L%3D%5Cepsilon+%5Csigma+T_s%5E4& alt=&L=\epsilon \sigma T_s^4& eeimg=&1&&&br&式中,&img src=&///equation?tex=L& alt=&L& eeimg=&1&&是辐射,&img src=&///equation?tex=%5Cepsilon& alt=&\epsilon& eeimg=&1&&是热发射率,&img src=&///equation?tex=%5Csigma& alt=&\sigma& eeimg=&1&&是 Stefan–Boltzmann常数,&img src=&///equation?tex=T_s& alt=&T_s& eeimg=&1&&是黑体温度。&br&看到这个公式,貌似问题就解决了,未知数就一个&img src=&///equation?tex=T_s& alt=&T_s& eeimg=&1&&嘛,松松的解个方程就得了。但是(总有“但是”的),问题才刚刚开始——&br&首先,&img src=&///equation?tex=L& alt=&L& eeimg=&1&&其实是不知道的。气象卫星观测到的热红外辐射值并不仅仅来自于地球表面,一般而言是由大气向卫星(向上)的热辐射、大气向地球表面(向下)热辐射的反射量和地球表面穿过大气的热辐射(我们想要的东东)这三部分构成。因此,需要一个不大简单的过程将我们想要的部分从总的热红外辐射量中分离出来。顺便说一句,在大气传输过程中,地表热辐射能通过3-5μm和8-14μm两个窗口,因此相应的传感器也就要在这两个波段的观测上下功夫进行设计。&br&其次,&img src=&///equation?tex=%5Cepsilon& alt=&\epsilon& eeimg=&1&&也是不知道的(好吧,居然也不知道。。。)。热发射率与地球表面的类型(逼格高一点的说法叫&b&地物类型&/b&,也就是草地、雪地、森林啊什么的)有关。所以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将这个量得到。&br&实际中采用的反演模型都是由以上最基本的模型出发,利用其它信息(如近地气温、卫星上针对其它波段的观测等),综合的得到更为精确的地表温度。
感谢邀请!我的研究方向也不是遥感,只能说个大概,还请知乎上的专家指正。首先,任何绝对温度大于0的物体都会向外进行红外热辐射。那么,理论上只要知道了这个红外热辐射值,就可以反演物体的表面温度。要“精准”的测量地球表面温度,那么就要在红外热辐…
来自子话题:
&p&&b&慕尼黑&/b&&br&=========更新來了==========&br&这两天在发愁自己的微信号怎么能被更多人关注呢,顺手一答就给自己挖了个坑,只好过来填了,谁让咱说话算话呢,正好也把老照片拿来晒一晒。&br&我喜欢慕尼黑的原因请看最底部的原答案,更新完全是晒图的。&br&我去慕尼黑是在10月初,也正好是慕尼黑啤酒节(当地叫十月节)的时候,酒店、机票都非常紧张,所以我在没有拿到签证的情况下就先预定了住的地方,而且是全付款不能退钱的那种,还是很冒险的。&br&&/p&&p&&img src=&///1ac7d30aec73e6052bcf6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1ac7d30aec73e6052bcf6_r.jpg&&出机场第一眼就看到了传说中的奔驰出租车,立刻返回机场去坐地铁:),这直接导致我在慕尼黑没有打的,所以不知道价格。但是慕尼黑公交很便宜,有一种多人、多天的公交票,一张票可以多个人在一周之内乘有轨电车、公交车、地铁等任何公交工具,非常划算又方便。这些信息可以问写着大大Information标志的咨询处,每个火车站、地铁站、著名景点都有。&br&&/p&&img src=&///a0cac102ccbddeade274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a0cac102ccbddeade274_r.jpg&&我租的是一个公寓套件,带卫生间、客厅、厨房,很适合全家出行。由于时差反应比较严重,我每天一早就出来散步买早点,这是我住处附近一个小超市,店主很Nice,因为还没正式开门我就去了,所以每天都和他聊一会儿,他有个漂亮女儿英语比他讲的好。德国的牛奶很好喝,特别是那种高脂含量的牛奶,而且非常便宜。店主还给我喝他Uncle自酿的蜂蜜,据说是阿尔卑斯山野花蜜,我带回来一瓶送朋友。朋友喝了以后说不错,不知道是真不错还是给面子O(∩_∩)O~&br&&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aaafd436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aafd4364_r.jpg&&&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b8a87ec18b3fae0928ac07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8a87ec18b3fae0928ac07b_r.jpg&&慕尼黑街景。其实我准备了很多街景照片,神奇的是我感觉漂亮的一张都传不上来,就这两张能上传(知乎这是啥高科技啊,真是给跪了)。&br&老城区街道不宽,但很干净,都是传统老房子。新城区要现代风格一些,道路宽阔,而且都设有自行车专道。&br&这里人都很nice,我有一次在老城区迷路了,一个大姐把我带回了住处,然后才离开,让我非常感动。店员见到我也都很客气,在双立人的商店还碰到一群上海的游客,都是老人,我就临时做了会儿翻译。大妈把我当成了厨具专家,围着我问哪种菜刀好用,我真是回答不上来。&br&&img data-rawheight=&1024& data-rawwidth=&680& src=&///76f3fad9f19848b6bdfd8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76f3fad9f19848b6bdfd88_r.jpg&&慕尼黑的老市政厅,中间那个高塔在中午十二点会放音乐,各种小人、小动物转圈圈,所以这个点全世界的游客都集中在这里了,其实我感觉还好啦(好吧,奶爸感觉没啥意思呢)。这是大家看完热闹都散了以后拍的。&br&&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380e750af78acf28eec43c19f400085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80e750af78acf28eec43c19f400085f_r.jpg&&这么热闹的地方,各种街头艺人是不会放的。有很多表演音乐然后卖CD的,水平还挺高的,驻足欣赏一下挺不错。如果你眼力好的话,其实能看到蓝色旗子那儿有个Information服务点。慕尼黑对游客的服务还是非常赞的。&br&&img src=&///03ab6dfeaf09063dbdc541e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03ab6dfeaf09063dbdc541e_r.jpg&&我们打算坐火车去Fussen的新天鹅堡。这是慕尼黑火车站,那个Information的小房子就是咨询处,另外在卖票的地方也有人可以咨询,所有人英语都很好,交流完全不会有问题,列车时间、站台也用英语写的很清楚。&br&&img src=&///edced7ea8bc24687cc37_b.jpg&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edced7ea8bc24687cc37_r.jpg&&这是列车车票自动售票机,火车分快车和慢车,价格相差很多。有英文界面,不用担心看不懂。据德国人讲,德语就是古老的英语,英语就是简化的德语,反正有些词确实一看就知道啥意思,但是有些词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Exit差别就很大,不过呆几天也就认识了。&br&&img src=&///c44cb843d98eb9a5efe7_b.jpg&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c44cb843d98eb9a5efe7_r.jpg&&慕尼黑火车站就像个大的Shopping Mall,卖什么的都有。这是火车站的警察叔叔,配枪的哦,本来想合个影,但是没敢(奶爸还是很惧警察的),于是就拿手机偷拍了一下,结果被发现了Σ( ° △ °|||)︴&br&&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980ee8ed08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80ee8ed084_r.jpg&&这是途中火车路过的小站,是不是有电影里面男女主人公相遇的氛围感。&br&&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3dc348cde89afed5771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dc348cde89afed57713_r.jpg&&这就是Fussen站了,是这列火车的终点站,所以不用担心坐过站。一路上都有个马来西亚的大叔跟我聊天,他以前在德国工作过,这次是带全家来旅游。此君非常健谈,但口音就比较难懂,而且他太太就一言不发。后来我做公交车的时候还碰到两个在慕尼黑读机械的印度学生,刚开始聊天语速还比较慢,后来聊热络了那语速和口音,真是招架不住啊。&br&&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d00edf95add04ee5a8f82f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d00edf95add04ee5a8f82fa_r.jpg&&下了火车跟着人流上这路公交车,就直接到新天鹅堡的脚下了。&/p&&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2cb4bf2c54a2e8fa34849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2cb4bf2c54a2e8fa34849c_r.jpg&&由于大雾,加上我摄影水平一向比较稳定(很烂),所以我拍的天鹅堡是这样的。&/p&&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c8ad19e7840daeac969a06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8ad19e7840daeac969a062_r.jpg&&人家明信片上拍的是这样的,哎!&br&&/p&&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d3eaf87c21d01b6dfbc4b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d3eaf87c21d01b6dfbc4bf_r.jpg&&来回的火车外的风景全是这种大片大片的草地,还有散养的牛,漂亮的农舍。去新天鹅堡只要一天时间就可以来回。其实新天鹅堡已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了,附近还有国王湖,也很美,但是我们要去Outlets (给想去购物的同行者当翻译%&_&%) 所以没有去。&/p&&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57c86dc049def163819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7c86dc049def1638191_r.jpg&&还是说回慕尼黑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十月节(慕尼黑啤酒节,其实真的不只是啤酒啦)的关系,当地很多人都穿着巴伐利亚传统的民族服装。很多大叔穿着小马甲,戴个小帽,帽子上面还插根羽毛,很像音乐之声中走出来的人物。而且我穿着秋衣秋裤加户外服都冷,他们都穿短裤啊!( ⊙ o ⊙ )&/p&&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a6bda9ddd9a7e99f2890d0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6bda9ddd9a7e99f2890d03_r.jpg&&我在地铁上问一对儿小情侣有什么餐厅推荐,他们介绍了意大利和法国餐厅(根据我后来的经验,德国人的推荐绝对靠谱,相比德国菜,意大利菜和法国菜简直太好吃了)。后来我坚持让他们推荐一个当地有名的巴伐利亚餐厅,他们就推荐了这一家。德国人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民族,啤酒、香肠我非常喜欢,不过猪肘子我真是吃不下,还有那酸包菜简直要了我的命。不过我本来就喜欢喝凉水、吃西餐所以还比较适应,同行的人对米饭的思念真的是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后来什么景点、购物、风景都不在乎了,拼了命地找中餐馆。&/p&&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a1da6fa4c1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1da6fa4c17_r.jpg&&好了,说十月节吧。其实去十月节很简单,你跟着大街上的人流走就行了。很多人早晨就去啤酒屋喝酒,一直到深夜,还是蛮拼的。这是路过一个教堂拍的,就是想给大家看看没有雾霾的天是啥颜色的,因为奶爸都快忘记了。&/p&&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942eb848926afe974ddd9a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42eb848926afe974ddd9ab_r.jpg&&&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6c218dfee27db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6c218dfee27dbf_r.jpg&&其实慕尼黑啤酒节不光是啤酒,还卖各种小吃,还有各种游戏项目,很多一家老小来这里玩儿的。感觉像中国的赶集、赶庙会一样。&br&&/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08f203ca917dceffeef347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8f203ca917dceffeef3472_r.jpg&&&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54751aee5ee736e797e2d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4751aee5ee736e797e2da_r.jpg&&当然啤酒帐篷是最热闹的地方,里面人山人海,很难找到位置,很多人都站着,我们中午到的时候已经是这么多人了,好在我们脸的辨识度比较高,有人给我们腾出了位置。我感觉啤酒帐篷就是男女交流(调情)的地方,这里哪国人都有,而且都非常的high,中间有个舞台,有乐队和歌手表演,一段表演结束就集体干杯。&/p&&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fe17df4df1ec6b7db9db35d6a001470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fe17df4df1ec6b7db9db35d6a001470f_r.jpg&&谁说老外不劝酒。我旁边有个澳大利亚的哥们儿不停跟我碰杯。他辞职带着女友环游世界,还在我胳膊上写下澳大利亚的地名,让我去那儿旅游。两杯啤酒下肚,大家就都称兄道弟了。其实啤酒帐篷里的照片都不是我拍的,我的相机在周围几个老外手里转悠,到我走的时候才回到我手里。&br&&/p&&p&&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1024& src=&///4faccde947b4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faccde947b46_r.jpg&&这是表演的舞台。晚上10点多歌手唱Country Road的时候,我已经喝醉了,只记得和几个德国哥们儿搂在一起跟着歌手吼,然后我就断片儿了。后来听同行的人说我抓着一个德国妹子猛聊,还留电话,还非让她来中国找我,不过我全都记得了,汗啊!&/p&&br&&p&=========原答案==========&br&有宝马,安联等大公司,经济发达,失业率低,&br&治安好,相对来说很安全,城市很干净,&br&有好吃的香肠,加上各国餐馆,可以满足自己的胃,&br&相距不远的Fuson有山有水,还有新天鹅城堡,&br&有博物馆岛,各种展览可以一饱眼福,&br&有争气的球队,可以当个开心的球迷,&br&有个在欧洲口杯不错的好工业大学,&br&有个全球知名的啤酒节,可以看到德国人一下变得外向又疯狂,&br&有很美的老城区,交通也很发达,去哪儿都方便,&br&年轻人都会英语,交流无障碍,人都很友善,&br&城市足够大,不会有落入某村的感觉,但又不像巴黎那么庞大和拥挤,&br&虽然只在这个城市待了几天,但是非常喜欢,后来碰到一个荷兰教授,他到过全球很多地方,最爱的也是慕尼黑^_^&/p&
慕尼黑=========更新來了==========这两天在发愁自己的微信号怎么能被更多人关注呢,顺手一答就给自己挖了个坑,只好过来填了,谁让咱说话算话呢,正好也把老照片拿来晒一晒。我喜欢慕尼黑的原因请看最底部的原答案,更新完全是晒图的。我去慕尼黑是在10月…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生唐朝当皇帝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