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想玩单反拍星空又没啥钱,D3200怎么样,一般就是出去旅游拍拍,和星空

&&杩充拱涓 浠浠娓告跺╁浜 抽灏煎悍D3200濂洪㈤d釜18-55澶磋涓琛
浣濂斤寰楂蹇戒负浣瑙g
涔板璇╁凹搴锋浣宠斤杩涓よ
寮ヨ锛浣宠斤澶撮芥瀵圭┈杈撅ㄦ鸿韩涓借借ㄥ涓60D寮濮╁渚夸锛蹇ISO锛藉钩琛$绛锛烘逛究锛╁告虹稿ヨ浠锋间楂广
灏煎悍锛涓D90寮濮╁鸿韩椹揪锛澶寸璇AF-S澶存椹揪锛浠ヤ鸿韩板娌℃椹揪澶达灏遍瑕ㄥ锛娌℃ㄥ杩凹搴风涓涓夯
-------------------------------------------------------------------------
哄归ラㄧ骇哄璇村э
IS)濂 绾2899
9瑰DIGIC 4锛1200涓锛绾ラㄦ哄;
550D(18-55 IS II)濂 绾3999
9瑰DIGIC 4锛1800涓锛浣宠藉濂界ラㄥ锛宸茬浜э涓灏涓;
600D(18-55 IS II)濂 绾4199(寮虹锛т环姣楂)
9瑰 DIGIC 4 1800涓锛姣550D澶浜缈昏浆灞(缈昏浆灞瀹)绾垮护;
650D(18-55 IS II)濂 绾4459
9瑰涓ぎ瀛锛ㄥ村ㄥ瀛瀵圭 DIGIC 5+1800涓锛缈昏浆瑙哥靛灞颁浠eラㄦ哄锛瀵圭郴缁ㄩ㈠绾эц戒锛浠锋肩璐点
D3100 濂(18-55 VR )濂 绾2950
1400涓 11涓 EXPEED 2 涔函ラㄧ哄
DVR)濂 绾3399
2416涓 11涓 甯ユ 2012骞04 澶у广
DVR)濂 绾3899
1620涓 11涓 甯ユ 2012骞04 EXPEED 2 杞 т环姣涓
涓甯娌″涔哄锛ц借舵涓灏锛涓杩浠锋艰锛涓寤鸿璐拱
杩浜烽芥ラㄥ绾ф猴昏川琛ㄧ宸浜澶灏锛D3200纭姣杈楂锛涓杩ㄤ板澶хх娴锋ョ典锛佃涓涓哄1200涓х哄
姝らラㄧ璇锛浣宠600D/650D锛灏煎悍D锛涓涓ゅ勾绾ф鸿韩涔涓浼绯韫寰澶便
褰舵辩璇锛e氨舵璐电哄ц界稿瓒濂藉
---------------------------------------------------------------------
璇磋版藉冲涔寰娆㈢涓讳绐鸿锛′欢涓:
1.瓒澶ц瀹规;(涓ゅ50 1.8澶达寰渚垮锛寰澶)
2.瓒胯瀹规;(浣宠芥55-250锛渚垮)
3.绂昏╄杩瓒瀹规(璧拌瑰э妯$逛浼浣浜锛)
------------------------------------------------------------------
崇濂藉锛瀛ソ涓蜂瑗:
1繁哄ㄧ璇存功锛浣涓涓告猴涓iPhone锛灏借芥镐
2绾界害褰卞袱锛甯哥稿ㄧ锛瀹
3缃缁涓澶ц绮惧褰辩卞ソ瑷璁洪藉浠ョ锛浣浼惰
--------------------------------------------------------
浠ヤ璧甯瀵规ㄦ甯╋濡婊℃璇锛璇烽绾虫绛璋㈣阿!当前位置:
单反入门教程(中)【很长很长很详细,建议转走保存】
作者: 南开研究生
【上部请戳原文链接】五、我所总结的拍摄经验和技巧1.人像方面在说人像之前我得说:理论上任何都可以拍人像,从狗头到牛头,从50定焦到200长焦,甚至是鱼眼和超广角镜头。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人像还是需要一只大光圈定焦镜头!比如50f1.8、35f2、40f2.8等等。(举了几个算是低端的镜头,你要有钱你可以尽情买贵的,比如50f1.2什么的······)[辨认镜头的型号和参数什么的,请移步至第七章,或者点此]当然了,很多童鞋一开始买的是套头,比如18-55和18-135。这两个头是变焦旅游头,因此不适合人像的入门学习。但请记住这并不代表它不能拍人像!在文章最开始那段话就说过了,大光圈并不是摄影的全部!如果你能用好手中的套头,同样能出好片!下边这张就是550D+18-55套头拍的照片,JPEG直出无任何PS:(更多参数请点此)还有在时间上,拍外景人像最好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多一直到太阳下山,这时候光线的角度和强度会使得皮肤的质感很舒服,同时背景(焦外)也会比其他时间更好。如下图,逆光,拍摄于下午4点37分:(1)逆光照的要点好吧,我先说逆光照。所谓逆光就是相机与光照方向相反,也就是镜头基本正对着光源(偏点角度也算)。光源一般是阳光、灯光,有时候是闪光灯- -。拍逆光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很容易跑焦(就某些入门机和镜头而言),另一个是光的变化很快导致曝光效果时常变化。跑焦的问题我时常在用550D+501.8的时候碰到,比如下午5点的太阳不温不火,但是若是像下图中这样构图,阳光还是会干扰到对焦(有时候小痰盂甚至会来回拉风箱)。解决办法就是,自己稍微移动下位置,把画面里的太阳“藏”到人的后边去,一般是被头遮住的样子,这时候画面就没那么亮了,不会有太多光线直接进入到镜头里干扰对焦。这时候对焦在头部,不要松开快门,然后平移自己(或者说相机)的位置重新构图,拍下照片。第二个问题,光的变化快指的是,当拍摄一组逆光人像的时候,你不可能喜欢每张都是大太阳出现在画面同一个位置,所以你时常会调整构图,包括时常会抛开太阳而去拍一些人像的细节(比如低头拍脚,或者水平的角度拍手中的动作啊神马的),这时候因为太阳从画面中消失了,相机接受的光线就会大幅下降,我们的曝光三参数也需要作出大幅度的调整。这就关系到我们该使用AV模式还是M模式拍摄了,现在我列出拍摄逆光组照时这两者的优缺点,在我们真正拍摄的时候,需要权衡利弊外加尝试,来选择其中一种来拍摄。AV模式:光圈优先就是让相机来决定你除了ISO和光圈值之外的那个参数(快门速度),那这样的好处是,当时调整好自己需要的曝光补偿之后,假使你移动了画面改变了光线强度,相机会立即通过测光来根据现在的光强来重新调整曝光参数,这样的话被测主体在前后两张画面中的明暗程度也差不多了,不会出现你把太阳赶出画面后画面就欠曝了这种情况。这是AV的优点!AV的缺点也很明显,正因为此模式下的曝光数值时常被相机调整,所以你拍的类似角度的几张照片曝光程度都可能不同,不是很统一。就比如上边那张图,类似的构图会使得中心测光点在手上,或者脸上,或者背景和阳光中,各种光强不同的地方,这样相机很容易出现一会曝光过一点,一会曝光欠一点的情况。总之,我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测光方式设定在“评价测光”(一般都是用的这个)或者“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样对整个画面测光,则类似构图下的各张照片曝光数据会比较接近。M模式:比较上边的AV模式,不难发现M模式的最大优点便是可以在拍逆光组照的时候使得类似构图的照片明暗程度都差不多,你只要调好三个参数,那么你也不用担心画面中阳光被挡来挡去影响数据了——简单点说就是你的照片基本都是一个亮度。缺点也较明显啦,你拍完逆光突然想低头拍个细节什么的,画面很容易就欠曝。那解决办法只能是自己在构图改变之后(特别是拍摄方向与阳光所成角度改变很大的时候),注意根据相机上的测光指示来改变某个参数(我一般都是改快门),你要是对曝光比较熟悉了,直接揣测一下然后改个数据那就更快更好了。一般我用M模式拍逆光的情况是:现场光比太强了,比如在背景是茂密芦苇的情况下,随着你的位置、风吹什么的改变,阳光通过芦苇照过来的光线强度会改变得很快,改变幅度也大,这时候不得不用M模式把参数给定下来。顺带提一下另一个情况也很适合用M模式拍(非逆光),就是现场光线很弱,而你又想要对曝光作精确把握的时候。就比如拍摄下边这张照片,当时貌似已经是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最后的一点光线透过树林照到MM脸上,因为这点阳光实在是太弱了,要是把曝光结果交给相机去决定,我很容易失去对这仅有的光线的掌控,那我就选择了M模式,然后尝试拍了几张,精确调整好三个曝光参数,这样下边的拍摄就会令我非常满意。(2)关于色调色调的话,主要是靠白平衡偏移和照片风格来实现的,那这个其实没啥好解释的技巧,就是你喜欢什么样的氛围,你就得按这个氛围去选择色调就好。至于什么样的氛围需要什么样的颜色来创造,就得看自己对艺术的感受能力了——好吧,其实还是得多看网上的照片才对,多多留意日系森女系欧美系各种风格的照片都是偏什么色调,然后再在自己的拍摄中尝试。我的经验是,对于情绪温暖或者安静的画面,我会用淡黄,或者暗黄色调;对于特别宁静的、偏向于森女系风格的画面,或者靠近水边的画面(特别是海边),宜使用淡蓝或者深蓝色调;对于室内和静物一起的照片,比如茶杯啊八音盒啊什么的,可以试试蓝+绿的色调;对于一些情绪明朗的或者愉快的画面,可以考虑粉色调,也就是洋红+红色,如下图:而对于饱和度,拍摄人物就不要调的过高了,倒是调低点很适合拍清新风格和森女风格的片子;若是拍夏天阳光下的小景,提高饱和度会有很棒的效果哦!而且你也可以尝试在提高饱和度的同时降低锐度和反差,效果也很独特!总之,我说的永远不会成为你的经验,你自己去尝试才是王道!对于这块色调看的云里雾里的童鞋请自觉往上看第二章第2、3小节!(3)背景的选择对于有虚化控的骚年来说,背景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要以为既然背景被虚化了它就没啥用,背景虽然虚了,但是它还是牢牢控制着虚掉部分的色彩,还有焦外光斑的分布和密集程度。因此你要注意的是:首先你要背景虚的漂亮,你得找一个背景有光的地方,注意不是直射光,而是反射光,因为只有像阳光照到一大片灌木叶子上然后再反射回来的光,才是均衡的、到处都有的;同时这个反射光最好是分散的,一个点一个点的,同样是为了背景光斑分布均匀。其次你得注意背景物体的颜色,如果是你要的颜色那最好,若是你拍个素颜小清新的,背景一大块艳红,也不太好。最后你得懂得运用背景的美,简单点说就是你别一味想着把背景虚掉(很多人觉得这样才看起来专业),实际上有时候保留背景的细节,或者直接把背景和人物拍的一样清晰,会比全部虚掉的画面更有感觉!这就需要你得好好控制自己的光圈和对焦距离(背景虚化程度和光圈大小、焦距长短还有对焦距离这三者都密切相关,具体见第七章),有时候试着缩小点光圈,使得背景别虚的那么惨,也许照片会更耐看!如下图:这图光圈是f5,如果光圈太大把前后景都虚化了,画面感反而不好。这里给个初学者容易忽略的建议,就是大光圈镜头虚化最好的当然是最大光圈了,相信大家刚开始拍也灰常喜欢最大光圈,比如501.8的f1.8。但你也许可以尝试一次,在拍人像的时候把光圈收几档,比如收到f2.8,或者f4来拍,等你把照片传到电脑上细细品味的时候,会发现收几档光圈之后的画面真的好很多!特别是人物脸庞的细节。(4)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一般的人像摄影,人物需要的动作和表情的精髓就两个字:自然!你动作可以设定很多,表情也可以要求MM摆很多,但一定要自然!别的就不多说了,主要是我很多时候也非常愁人物没啥动作,拍起来就不带感······(5)角度这个也是需要不断尝试才OK,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脸型,都是不同的。当然,在你为脸型而设角度的时候,也要注意把画面中其他东西考虑进去,比如人物和阳光的角度、比如镜头视角变化可能带来的新的画面感······总之还是要根据模特和现场环境来尝试和设定。呐,比如我就喜欢拍女朋友的侧脸(6)沟通当个端相机的是有多不容易啊!因为和模特的沟通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真的我和女朋友已经“合作”了一年多了,默契自然很高,但即使如此,有时候我也得耐心跟她解释我要拍的画面,这样她才更容易配合我的设想而摆出需要的姿势和表情。而仅有的几次和别人的合作,我的经验也是类似的,就是和你的模特要有充分的沟通,要把你的画面设想(即使她有些听不大懂)跟他们说,他们心里才有数。当然,抓拍除外。下边帖一张局部的人像照来稍稍讲解下:首先,很多人好奇这个绿色的背景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公园的一处路边矮灌木(大部分应该是茶花)而已,叶子表面是蜡质的,又是接近椭圆的,且每片的朝向是不规则的,因此阳光从前边照到上边,那些叶子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光,它们被充分虚化了就是图上这个样子滴。·········也许有人还看到了彩虹,这个这个我也不清楚,算是意外收获··········然后,这张照片算是抓拍的,不是摆拍。我当时看到这片背景,然后拉她过来给她拍,拍了几张傻乎乎的表情,觉得找不到感觉,然后我就开始调设置了,把饱和度调稍微高点,根据刚才试拍的几张来调整曝光补偿,光圈是f2,ISO是200。这时她嫌无聊,于是拿出润唇膏打算涂,于是我说你涂吧,不过你稍微转一下,然后上去调整了一下她的朝向,使得她脸的朝向大约与阳光成120度角的样子,同时迅速检查了下相机是否处在连拍状态。(注意这个很重要!拍人像特别是抓拍人像,请选择相机的连拍模式!即使你的连拍速度很慢,也比单拍强百倍)然后她一边涂我就一边微微蹲着咔嚓咔嚓地拍了好几张涂完就不拍了,涂的整个过程大概也就10秒的样子。人像就说完了,我给她拍的人像基本都放在《我是你的摄影师》和《你听得到》两个相册里边,有问题可以直接回复照片问我。2.晴天的风景风景照经验不多,拍的也不算好一般喜欢拍大太阳下的各种景色,比如老房子或者学校里的一些细节神马的。预先要把饱和度调高点,还有注意阳光的位置和角度,一般来说顺光拍的风景照片会比较舒服,逆光的话适合有夕阳的时候。特别注意一点是在阳光下千万别太相信自己的液晶屏,因为阳光太强了,你很容易误以为回放的照片拍的欠曝了。所以要么根据相机测光来,测光曝光都没问题那就别太在意液晶屏回放的画面了;要么把液晶屏的亮度提高,这个不太推荐,因为万一拍过之后忘了调回来,以后拍正常光照的片子又会欠曝(屏幕太亮会让正常的片子显得过曝),我就这么杯具过。3.延时摄影我比较喜欢延时摄影,非常喜欢,主要是看了很多国外的延时摄影作品。拍的话呢,你需要一个能调时间的快门线,推荐永诺MC-36B,淘宝价格加邮费120。如果你不用这种自动快门线的话,你得用电脑上的佳能软件(从附送的光盘安装)连接相机来拍摄,非常麻烦(我第一次拍就这么搞)。据说安卓或者IPHONE有应用可以实现这个,不过我没试过。延迟摄影的具体经验见我写的两篇日志:《无锡夏末经验帖》《延时温岭经验帖》欢迎分享对应的两个延时作品:《无锡夏末》《延时温岭》4.夜景不在行的东西就稍微提一下吧:(1)若是同学聚会(野炊神马的)的抓拍,你得把ISO开高(3200或更高),光圈开到最大,以保证快门速度,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打开内置闪光灯。或者干脆用TV模式,把ISO设为自动,快门速度设为1/80s。(2)若是要拍有大光斑背景的图,如下图。那你需要一个大光圈镜头(f2.8至少的,一般都要1.8,越大越好)。然后用M模式,把ISO开到能忍受的程度(我用1600)。之后要选择背景,背景灯光最好是:1.点状而且相比周围亮很多2.最好是不规则的,规则的光斑不大好看3.要足够多。然后注意自己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你拍的东西越近则效果越好,但是过于近了你又对不上焦。(比如小痰盂的最近对焦距离就长达0.45,这灰常令人蛋疼)(3)长曝光的话,你需要一个三脚架和一个快门线,然后记得打开相机的“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和“反光板预升”功能。然后曝光模式选择M模式,街拍的话也许你要用B门来曝,多尝试几次。如果是拍星空的话(不是星轨),我看过很多样片和数据,自己也尝试过,基本的数据设置是:至少要广角,等效全副30以内的焦距,超广角就更OK了;要大光圈,开到最大,一般2.8至少的,若是f4.5也可以,但是你得加高ISO了;快门释放时间请注意最好用30秒,过长了会出现星轨的痕迹;关闭镜头的自动对焦开关,然后把镜头的对焦指示点转到“∞”处——这个要注意了,不要把对焦环拧到底!到底反而不是对焦在无穷远,注意要对到“∞”处即可!然后相机最好还要设成延迟2秒释放快门,要保证相机一开始就是稳定的。5.对焦方面上边那张大光斑背景的图跑焦相当严重,我就先说一下夜景对焦的问题吧。晚上黑不溜秋的对焦灰常蛋疼,像上边那张图的话,你可以让模特站着不动,然后让她自己(或者有个助手)打开的灯光照在她脸上(就是你要对焦的地方),等你在灯光的配合下对焦完了之后,把镜头的自动对焦关了然后再拍,或者对完焦就直接重新构图拍了好了·········记得得把手机撤了。好了现在来仔细说说对焦。先来点悲伤的:因为器材的原因,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的镜头和低端的相机出现跑焦真的是难免的,低端镜头那拖拉机般的对焦声我是不感冒的,但是跑焦这个就让人蛋疼无比了。而且有些镜头(比如我的小痰盂)有时跑的厉害有时又不跑,有时室内弱光不跑室外却又起劲地跑。[此处作更正:跑焦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焦平面没有在对焦点上,但是相机确认为已经合焦了。其实取景器里看也是没对上。只是机身认为对上了而已]好了不废话了,下边直接罗列下跑焦的三个原因及解决方法:(1)镜头。大部分跑焦原因都来自于镜头,一般都是低端大光圈镜头(如小痰盂),或是副厂镜头(如适马50)。那有的头是时好时坏的,比如我的小痰盂,大部分时间是不跑的,偶尔跑下;有的则是一直在跑,比如我的适马50,那一直在跑的头若是装在稍微高端的机子,你可以通过机内调校来弥补,若是机身无法调校,那只能是对完焦再手动补一点(用全时手动,或者相机相应地往前或者往后一点点我也知道这很不靠谱···)。总而言之买到了老是跑的镜头那是一件非常郁闷的事情!(2)相机和相机设置。不得不承认入门机对镜头的驾驭能力总是有限的!就比如哥的小痰盂在550D上会跑,在稍微高端点的机子上跑的概率就小了。不过这都是废话,下边来说点实际的:首先要注意光圈!大光圈是造成跑焦的重要因素之一,你平时可以尝试下在f1.8、f2.8、f4下的跑焦概率都是多大,基本的情况就是光圈收的越小跑焦越轻。其次注意你使用的对焦点!一般来说相机最牛逼的对焦点都是中间那个,比如我就都用中间的对焦,旁边的对焦精度实在······总之还是用中间的吧,现在有的机子中间还是双十字对焦点呢,别浪费了。(3)现场光环境。上边提到过,拍逆光的时候很容易跑焦,再或者,光线太弱的时候也容易跑焦。这些都是因为进入镜头的光太强或者太弱造成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对焦表面光的量,使得其易于对焦,比如遮住强光、在弱光环境下补光来辅助对焦、然后重新构图来拍。还有表面过于光滑或者色彩单一的东西容易对不上焦(或者跑焦),尽量先对焦到相同距离别的物体表面上(要选择易于对焦的表面),然后重新构图来拍。比如你想拍一面色彩单一的墙,有时候可能碰上不好对焦的情况,那么你可以先把焦点移到画面旁边墙上的进行对焦(这里的前提是,你到插座的距离和你到墙的距离差不多),对好之后再重新构图拍摄。上边这种方法如果能灵活运用,可以解决很多对焦问题!下边再举个例子:比如我要拍地上一滩水里倒映出来的建筑(比如塔啊什么的),但是直接对着水里的建筑对焦的话很容易失败(焦点对到水面上去了),这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先抬头对着真实的那座建筑对焦,然后关闭镜头自动对焦开关(相当于锁住对焦),重新把镜头对准水里,构图拍摄。这是因为,一般建筑比较高大(至少十几米什么的),离你也远(至少要几十米),那么真实建筑和你的距离,还有水中建筑虚像和你的距离,两者是差不多的,故可以用这种偷换对焦物体的方法来避开对焦困难的情况。同样的道理你还可以运用到“估焦”上边!比如你躲在路边要拍一个自行车刚骑到跟前的画面,如果你对远处骑过来的自行车持续追焦,操作稍微有些麻烦而且也不精确,效果也不太好(如果你是新手)。那么你完全可以作一个预判:预先想好画面里自行车的位置,然后你把对焦点移到那个位置的路面上进行对焦(要保证此对焦距离和自行车到达这个位置时它和你的距离相近),完了不要松开快门,重新构图,等自行车进入画面预定位置了你再按下快门![7月26日补充]此处贴上职业婚礼摄影师邓小棠的一个视频讲解,里边讲到的经验更丰富,而且他的估焦是完全靠经验直接设定的:/v_show/id_XMzQ1OTU5MTY4.html最后说一下微距的对焦(精细的人像拍摄对焦也可以参考):因为景深太浅,一不小心主体就会虚掉,所以你得上三脚架,然后最好打开实时取景,把对焦点放大10倍来手动对焦(佳能的话,按相机背面右上角那个放大按钮),然后使用快门线来释放快门,这样才够精确。下图就是这么操作拍的:6.稍微提点视频的技巧视频的话我一概用手动对焦,更容易控制。然后一般我们不需要全高清的格式,720的就足够了。然后如果没架子的话,为了使画面不晃,你需要把相机后部直接帖在自己胸口上防震;但如果你要看拍摄内容而只能手持的话,建议不要死死抓着相机刻意去“保证”它不动,因为这样会使得手太紧张了而抖得频率更大,抖的幅度虽然不大但是频率很大的话播放出来挺难看的。建议双手放松,让相机随身体自然地晃动,这样播放出来的画面虽然有明显抖动,但是还算舒服。还有有的人拍视频常常会卡住或者突然断掉,大部分是因为相机存储卡速度跟不上。现在市面上SD卡很杂,速度和质量很难保证。总之拍全高清或者60帧的720P视频,你需要一张速度为class10而且质量好的卡,我都用sandisk的卡,有一张8G一张16G。金士顿的不建议买,用过一次,不靠谱。如果你对视频感兴趣的话,欢迎参观我的日志列表,我基本都会为自己做的每一个视频立日志。但恕我不会为视频制作分享经验,因为非编软件的操作说起来有点复杂,我也只是玩玩,大家看看开心就好。六、关于购买器材的一些经验我玩摄影也就一年多,器材方面经验算是很少了——至少对于那些器材党来说。人人上有很多器材和技术兼有的牛人,我等只有流口水的份。下边讲些入门最先会碰到的一些器材问题,我就按我碰到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说吧。0.特别篇——如何选择自己的第一台由于很多人看到此文的人都来问我怎么选相机(他们还没买),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写一段来帮助这些童鞋进行初步的判断。而由于一直以来,在3000元到6000元之间预算的相机购买计划,都会因为究竟选择微单还是而无比纠结。我也时常在各个摄影小组里边给那些纠结的同学解答,但是最后我发现依然是很多人支持微单,很多人支持入门单反;很多人觉得微单已经完爆入门单反了!而另一些人(比如我)坚持玩摄影还是得上单反,即使是入门单反!——所以,此处我不会把微单的选择给考虑进来,以免引起争端。微单和入门单反各有好处,当然很多人也适合体积小巧画质同样优秀的微单!我唯一能告诉大家的是:去年寒假我爸强力劝我别买单反而买微单的时候,我坚定地选择了单反,而现在我很庆幸自己当时做出了这个选择。好的,我们开始选择,我来个高效率的判断方法吧,根据问题来得出我给你的建议:(a)你喜欢拍什么或者怎么拍?A.只是旅游时候出去拍拍,包括一般的人像和风景。B.主要想拍出好看的人像或者小清新的静物什么的。C.想主要拍风光,但不同于旅游时的随便拍拍。D.主要为了拍视频记住自己的选择,然后我们开始为自己判断:(1)如果你觉得自己会(或者将会)有兴趣热爱摄影,喜欢花点时间研究如何拍出好照片,请转到(2);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台旅游时出去留念下的相机,请转到(3)。(2)如果你打算一开始投入固定的预算,以后不会投入太多买千元以上镜头(或者不会再升级机身),请转到(3);如果你会根据自己以后玩摄影的情况,适度地再投入千元以上购买镜头(或者升级机身),请转到(4)。(3)如果你上边的选择是A,则直接根据你的预算去选择一个套机,注意不要把钱都投在套机上,你还要花几百买配件比如相机包。如果你的选择是B,建议你先考虑买一个50/1.8镜头(总预算五千以下)或者50/1.4镜头(总预算五千以上),然后根据余下的预算去考虑购买对应价格的机身,余下的预算多的话可以买套机或者单机另配一个大光圈变焦(如腾龙B005)。如果你的选择是C,请先选择一支几百元的三脚架,然后根据余下的预算来确定机身和镜头,镜头可以是1855、18135套机镜头(总预算六千以下)或者15-85镜头(总预算六千以上),预算更高的话,可以考虑1740、24105等红圈镜头。如果你的选择是D,建议不要买定焦镜头,买一个无防抖的变焦大光圈镜头(如腾龙A16),然后根据余下预算买机身。(4)如果你的预算和后期投入都挺大,请转到(5);如果你想先试试自己的摄影天赋,一开始投入多,后期根据自己兴趣来投入,请转到(6);如果你想先投入不多(五千以下),后期有钱就投,包括镜头和机身,请转到(7)。(5)先根据你的预算来选择尽量好的机身!比如预算七千则选择60D,预算再高点就建议直接买5D2。然后根据余下的钱来买镜头:如果选择A,推荐18-200镜头;如果B,推荐50/1.4或者24-70或者17-55/2.8镜头,后期购入万元级定焦,非全副可以考虑升级全副;如果C,推荐一些超广角镜头(如图丽11-16/2.8或者原厂10-22或者适马10-20镜头),后期考虑升级全副;如果D,推荐24-70或者17-55/2.8,不推荐买定焦。后期同样升级全副,且更推荐5D3。(6)先考虑能尽量满足自己最需要拍摄主题的镜头,比如B对应大光圈定焦,C对应广角镜头,D对应大光圈变焦。然后用余下的预算去买机身(即使是1000D这样的低端机身,都会使得选择变得更正确)。(7)机身的选择参考(5),但是在选择的同时要注意一开始购买镜头的性价比,推荐购买副厂的镜头,镜头类型参考(5)。如果你第一次投入的机身和镜头比重配的好(镜头类型丰富、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可以很安心地存钱考虑上全副;如果几年内无此想法,则建议一开始把镜头的预算投在少量甚至一只镜头上,后期再存钱买别的镜头。注意事项:(1)买套机会很方便很省事,但是套机头贬值很快,因此如果你是想认真玩摄影的少年,建议一开始还是好好为自己的镜头作选择。(2)副厂头性价比高,很适合预算不多的初学者,请不要排斥副厂头。(3)如果你预算足够,那就尽量买全副机身;如果刚开始预算不足,则不要买太高端的APS-C机,存钱以后升级;如果无此嗜好,可以考虑买高端APS-C。(4)如果你无对单反的特殊爱好,同时又选择了A,那你完全可以去考虑一下微单或者长焦机。(5)有肩屏癖好的少年,请无视我关于选择低端机的言论;但我还是要说明,低端机和高端机(都是APS-C)在画质上的差别远远没有像他们的价格上的差别那样夸张,因此低端机也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6)上边说的都是佳能的机器,喜欢尼康的完全可以按价格对号入座!比如佳能四位数机器对应于D3200,佳能两位数机器对应于D7000,等等。尼康佳能宾得都不错,你在同样价位选择任何一台机子都不会失望的。但需要说明的是:宾得较为小众,你需要提前认识它的镜头群;尼康的话,除了D3200和D5100那一档没有马达之外,别的档选择性和佳能相同。而没马达意味着你在买50/1.8镜头的时候,如果要实现自动对焦,佳能只需600多,而尼康要1400多(你要用600多的无马达版那也没办法,但我的几位朋友用过都说受不了),这是你唯一要考虑的,别的都一样。佳能的话,低端镜头(如1855)的做工素质稍逊色于尼康宾得。(7)请尽量参考自己周围朋友的机型和品牌来选择,品牌一样意味着你们有更多的沟通语言,还可以互相借用镜头。(8)此节纯属个人建议!注意是个人建议!且是个人给购买者的一对一建议!因此请有异议者明确这一点并谨慎评论!此节还有什么问题请留言提出!谢谢1.购买相机和镜头这里只针对单反或者索尼。卡片机什么的,个人认为现在技术都很高了,既然你就打算买个卡片级别的也就说你没打算怎么深入地玩摄影,那就依照你能出的价格然后挑个外形喜欢的就好!现在相机技术发展得很强了,你那价格买的相机绝对满足你需求(别被坑就行)。关于购买,个人的建议是,机身绝对要在正规实体店买大陆行货!即使不带税(没发票只有收据)都可以,就比如佳能的产品,盒子都是有一次性封条的,买行货一般都问题不大不会遇到翻新机。机身在网上买所谓“港行”风险很大,主要是可能买到翻新过的机器(特别是5D2这样的老机子);即使你运气好买到个正宗港行,到时候保修起来也说不准(我没类似经验,所以这个地方也不能乱说)。但是记住,不管机身镜头是不是在实体店买,千万别在实体店买任何的配件!!!包括存储卡、相机包、三脚架、备用电池(不包括原装电池)等等等等,都不要在实体店买!!!这个很重要!下边第二节会细说。好的现在我来解释一下我所理解的“大陆行”、“港行”、“水货”之间的区别。此处若有错误欢迎指正!“大陆行”就是正规店卖的大陆行货,一般来说是价格最贵的,但是因为进货渠道是正规的,所以99%的大陆行货都能令你放心,即使使用之中有问题也能正常保修。为什么是99%呢?那我就得来解释含税和不含税。因为是行货,所以国家要收缴一部分的税去养着那帮公务员,而这个税占的比例是挺大的(比如我上次去买的时候,若是含税的话就是4%的税),大部分实体店都可以跟老板说我不要发票(也就是不含税),但是老板给你的东西肯定也是跟含税的东西一样的,只是没发票。但是含税的优点就是它100%保证是正品,因为老板绝对不敢给你开假发票(东西不是正品则无法开正规发票,而假发票拿去报销什么的话,会查得出来的,到时候老板就完了)。而不含税的话,99%也是没问题的!唯一的1%只在一个老板嘴里听说,说是有的店家很牛逼,专门买了佳能的行货箱子(很可能是回收回来的)然后把翻新机装进去卖给不要发票的人······据说这种事情是有的,不过很少,毕竟佳能的封条技术性挺高,很难仿制(它拆了就粘不回去了)。总之买行货基本都OK的,不用担心。另外的话,淘宝上也卖大陆行,在天猫里,不过那价格没啥优势,而且都是必须含税带票的。“港行”和“水货”是挺难搞清的两个东西,不过这指的是在淘宝上。实际上,“港行”和“大陆行”概念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是在香港地区卖而已,而且国家规定港行不可以在大陆销售。我上次去过一次香港,了解的情况是港行确实比大陆行便宜很多!但我真的不清楚港行发票是否能在大陆为机子保修(正规保修点需要你出示发票)。不过呢,我们一般不大会跑香港去买个相机,于是淘宝的器材商就火了。淘宝上所有的不卖大陆行的器材商都声称自己的东西是绝对的“港行”,只不过有的店只是这么说说而已,而有的店说他们可以给你购买时的发票,还四码合一神马的。我个人的观点是:机身的话,特别是多年前出的机子,淘宝每家“港行”店都有可能卖翻新的机器!如果是翻新的机器的话,那基本跟“水货”归为一类了。什么是“水货”?水货也就是走私进来的产品,是非法渠道过来的,我也不知道为啥它们能在淘宝上卖的很火。而水货是真的无法保证其质量的,特别是机身!也许是个旧机器翻新的完全有可能!但是个人觉得,镜头是问题不大的!我看过无数个买镜头的买家评论,有问题的无非就是镜片里有几颗灰(不影响成像的),或者副厂镜头的跑焦,没人会碰到比如镜头无法开启或者无法对焦什么的问题。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镜头翻新的技术门槛比较高,成本也大。所以,在淘宝上买镜头,如果你不考虑保修什么的,那就放心地买吧!!!不过注意要挑销售量最高的那两家,然后一定要寄顺丰(可能要贴钱,但是不差这点钱),而且要买官方标配,别买套餐哈,因为套餐里的UV镜大多为双层镀膜,但是有句话说得好:“UV只有多层UV”。意思是双层镀膜的UV质量远及不上多层镀膜的UV,所以你最好要自己另外买个UV。此处补充一位童鞋的建议:我建议若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话。。买镜头还是去实体店买比较放心。就像深圳的华强北。。也非常便宜。因为能找到很多网店的实体店。入港买更便宜。或者可以去淘二手。当然要看好成色。我的第一个非狗头是小痰盂,当时恰逢日本地震,器材各种涨(我的550D套机是地震前买的),但是我又实在想要,就在实体店花750大洋买了——当时还不敢在网上买。后来我买过55-250、YN560、腾龙17-50、适马50/1.4——都没有问题,除了适马预料之中的跑焦。而淘宝上的价格大家都懂的,镜头的质量大多OK不用担心它的保修。所以,镜头的话就网上买好了没问题的。(如果你钱多,或者有行货癖好,那当我没说)2.淘宝购买器材的特别攻略(7月28日补充)都说淘宝败家!但是那是女生啊骚年们!看着那个高跟鞋想买那个连衣裙想买那个啥水啥露啥霜的也想买——如果你是个玩摄影的爷们(或者妞),你一定要理智!克制!·········虽然我自己都挺难做到的,收藏夹里塞了一大堆镜头········好了先说说最一般的注意事项:买器材的话搜了之后先按销量来排个名,然后再挑销量最高的那几家。对于一些价格贵的东西(特别是镜头)来说,销量高的基本可以放心去买。进去看的时候你要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评论上,看的越多越好,记得把大家说的和镜头相关的问题仔细看,如果是好几个人提到的(比如镜头触点有痕迹什么的)问题,你就得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了。对于镜头而言,一般的问题就是里边有几颗灰,或者跑焦,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不过在一些大的淘宝店,跑焦镜头是可以包换的!你可以专门去找这样的店家(就说事先和店家在旺旺上确认好是否能调换)。等你决定要买了,注意回去看看宝贝描述里边,有没有送东西的!很多店家是买一送三或者买一送四等等,当然,送的是镜头纸啊存储卡槽啊一类的小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他们都会写着“不拍不送”!意思是你要把这些东西根据他们的链接指示,和镜头一块拍下,才会送给你。所以如果你“贪小便宜”的话可别忽略了这个!关于退货,如果你对跑焦什么的忍耐程度低,那你每次买一定要旺旺和店家问清楚能不能退货!还有,不管能不能,每次买的时候都最好买保险(在购买按钮的上边有一个可以打钩的保险项目),只要五毛钱。如果你退货的话可以得到10元的邮费补贴。买贵重的东西的时候,特别是镜头一类的,一定要询问店家是不是发的顺丰,不是的话你可以加钱给店家让他发顺丰。记得镜头一定要发顺丰!不然真没啥保障!我以前是有一些固定的镜头购买店家,但是那是一两年前的事了,现在形式变了很多,所以当我要买镜头的时候基本都是比较几家销量最高的来选择。3.购买一般器材别的器材,就比如存储卡什么的配件,上边提到过了的,千万别在实体店买!原因在于实体店专门赚这一块的钱!说实话实体店的机器,单机或者套机什么的,其实并不贵!他们并不赚多少的。但是他们在配件上实在是赚的太狠了。举个例子,一年多前在实体店一张sandisk的容量8G速度class10的SD存储卡,他们随口报给我的价格是400+,而之后我在网上买的正品价格是180;后来价格再跌的时候,我的16G同规格SD卡在网上花了230就买到了。其他的东西包括三脚架相机包什么的,道理也一样,别在实体店买,你网购的话至少能省40%或者更多的钱!不过这也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你别被实体店的JS蛊惑就好——那些店主会软硬兼施想方设法让你在买了相机之后在他们那边买配件,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我的550D是我爸在老家买的,当时看上这个日本产的550D了(日本本土产的机器质量会好很多,不像台湾或东南亚),然后谈了个很满意的价格,然后店主说我们开始谈整个的价钱吧(意思是说开始一样样加配件)。几乎每家店主都是这个德性,从温岭到路桥到无锡。这听起来貌似是很关心你的,帮你配件都配好,省的你再麻烦,一步搞定嘛哈哈!但是这也就是陷阱了。买之前我跟我爸说过淘宝的情况,所以他当时坚决不要在那家买配件,然后很搞笑的事情就出现了:那家店主就不卖相机了!!懂了吧?他们赚钱都赚在配件上。然后我也陪丁瑞去买过单反,是在无锡,店员也是一模一样的套路,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是被他们忽悠出了“一整套设备”,其中就包括两百块的我也叫不出名字的SD卡。总之说了这么多,记住配件别在实体店买就好了。什么?你怕招架不住?好!哥发明的最有效的对决办法就是:等你们都商量好了机器价格之后,当店家提到配件什么的,你直接说“那些配件我都买了!存储卡相机包三脚架都在网上买好了!”——记住一定要用最最坚定的语气最最不能挽回的眼神说出这句话!就像她企求你不要离开但是你已经有了一枚前凸后翘的妙龄新欢一样坚定无情木有一丝退步的余地你懂么!!!此招甚好,店主绝对不会再提第二遍“配件”这两个字——当然了,他还卖不卖给你机身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般是会卖的,你只需享受他无奈的表情就好了3.1三脚架和闪光灯(7月24日补充)三脚架几乎是一个摄影师必须的装备,不过作为初学,三脚架完全可以买个非常之便宜的,即使是非常便宜的三脚架,用的到的时候比没有强很多。我刚开始买了个几十块钱的,就已经能胜任很多场景的需求了!当然了那样的三脚架首先做工就很差,也很容易坏,稳定性也不好。因此,我的建议是,若是你资金还算充裕,建议第一次购买就直接买个上百的三脚架。我第二次买的三脚架是BK-555(其实是有点山寨的),感觉还算好,短小精悍又不重。买三脚架的要点个人总结为以下几点:1.有钱就尽量买好的脚架,这个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没跑的!2.一定要注意重量问题!一公斤多点比较合适,到了1.5公斤以上的话,不适合长时间背在身上带到野外去了(同时背着相机镜头)。3.长度也要考虑,我时常在温岭无锡之间来回,脚架买的短小塞的进旅行箱。关于脚架更高层的内容我就说不好了,因为我买过最好的也不过是280RMB的,大家可以问问有高级三脚架使用经验的摄影师。下边来说说闪光灯。闪光灯的用处最多的是人像摄影,其次是人文地理摄影。不过一般的人像都是棚拍,以及户外的精致写真会用到。我对闪光灯了解就更少了,我买过一个YN560闪光灯,但是因为不太会用,几个月后又出掉了。买闪光灯的建议是:首先千万别买手动的!要买一个能TTL的闪光灯,我的YN560就是因为木有TTL,然后我就怂了。TTL的意思是闪灯的输出光强是可以受相机控制的,而相机会根据曝光量来选择让闪光灯给出一个啥样的光量最合适,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曝光会比较正常。要是手动闪光灯,你得自己去设置输出光强······这是很蛋疼的一件事,具体如何你试了才会知道。当然,这是建立在我水平很菜的基础上的,闪灯大师怎么用手动头我们就不多说了········其次,买一个无线引闪器也是必须的!不过有的相机机身自带无线TTL功能。闪光灯也没啥好说的了,有钱尽量买好的,原厂就更好了。3.2其他周边配件(7月28日补充)(1)先说说存储卡。在上一章已经提过一点了。还是推荐大家买SANDISK的卡,容量8G够了,但是若是要拍视频以及长时旅行的话,建议买一张副卡(我有一张16G的);速度的话,SD卡买class6的也可以应付一般情况了,但是如果你要拍视频和连拍的话,记得一定要买class10的卡!而CF卡的话200X够了的。这里说一下,网上见过无数人说自己拍高清视频会卡住,或者拍几秒后罢工,或者直接就不能拍——这些情况全部是由存储卡速度不够造成的!另外,相机内自身会有一定的缓冲容量,也就是说,相机拍了视频并不会直接往卡里存,而是向相机内的缓存存储(这个缓存大小貌似相机说明书里没有给出具体数值),然后再转存到存储卡里。如果你的卡的速度还行但是不能完全满足视频的速度,那一开始视频是可以拍的!但是过几秒缓存转存到卡上的速度不够造成视频都积累在缓存里,这时相机便停止工作了——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个情况,以为是相机出了问题,实际问题在于存储卡。对了,出现上边这种情况的话,相机屏幕右侧会出现一个类似于电池电量显示的标志,且里边的容量在不断增加,其意思就是堆积在缓存里边的视频越来越多,等那个标志满了,则会停止工作。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买个好的卡。目前我只用过三种卡:SANDISK(闪迪)、金士顿、创见。闪迪的话,是最贵的,但是假货情况也是最少的,特别是SD卡(指淘宝上),但是它的CF卡假货率挺高,在淘宝上买要小心!多看评论。用过的闪迪三张卡(一张16G-class10-SD卡,一张8G-class10-SD卡,一张16G-200X-CF卡)全部都实测没有任何问题,特别是那张8G卡,已经伴着550D用了十几个月了。金士顿的话,我很喜欢买这个牌子的U盘。但是,淘宝上的假货满天飞,存储卡也是一样的。虽然很便宜但是即使它是真的也保证不了质量。我买过一张32G的class10金士顿SD卡,当时为一个舞团拍摄视频,这张卡拍照片什么的都OK,然后视频的话一开始拍了十几分钟没问题,后来就出现上边说的相机缓存标志了。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后来这张卡就莫名其妙坏了!当时才刚买,而且给别人拍了挺多东西,很着急。电脑完全读不出来了,相机也不能用。后来通过软件数据还原折腾死了才把很多视频从里边还原出来·········然后立马把它退货了。创见是借的别人的,是8Gclass10SD卡,我放进550D拍视频不到3秒就迅速出现缓存标志而且立马就停止拍摄了(注意和上边金士顿不同,它没坏掉)。然后我也很郁闷,把它放回朋友的D3100试着拍最高清的视频格式,结果完全没问题。所以我也不知道究竟是那张创见的卡和550D不兼容呢,还是D3100的视频格式需要的速度比550D低,打了个擦边球。总之,有钱就上闪迪的吧!淘宝价格:我那张8G的不到两百,16G的SD两百五左右,16G的CF要两百七。(2)相机包。请尽量不要购买实体店的所谓“原装相机包”,特别是那种单肩的小包,他们一般是作为购买“全套相机和配件”的一部分,质量很差。我见过那种包,做工和质量真的非常差,非常不靠谱,尽管它上边会打着尼康或者佳能的LOGO。我没买过大品牌的相机包,不知道实体店和淘宝的差别,不过呢,一般的相机包做的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一开始买了个双肩的大包,里边分上下两层,下层能放大概一机两镜(镜头不太大的话),上层能放出去旅游时的衣服什么的,包面上小口袋很多,然后最靠背部的地方还有专门放笔记本电脑的地方,包包挺大的,屁股底下还有个隐蔽的开口,里边放着一个防雨罩(这个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相机和镜头不要碰水,因此不要买没防雨罩的大包)——跟大家说了这么多,意思就是具备以上功能的电脑包都不错的。不过这个电脑包有两个缺点:一是没有专门固定三脚架的地方,如果徒步或者骑车去外边带着三脚架的话,很不方便;另一个是双肩包普遍比较大,长途旅行是个优点,但是就市内的短途拍摄的话很不方便(注意尽量不要把相机放在非相机专用的包包内!没保护容易损坏。也不要直接背在身上就出去)。因此我后来买了个单肩的包包,也是淘宝上买的,质量做工都不错。平时上课的时候就把器材放在宿舍柜子里,然后把这个包当书包。而且这个包的提手部分刚好可以固定住我的三脚架,所以很满意。注意买小包的时候最主要的是看大小(因为同一个淘宝页面的宝贝,会有很多档尺寸供你选择)!多看店家的图片(一般有真人的模特做演示),很多女生容易买到包之后觉得太大········另外,做工方面尽量买个金属扣子什么的就够了,要求无须太多。还有防雨罩也是必须的!实在没有那也得挑个声称外部材质能防雨的!(3)别的小东西。镜头纸这个东西是很容易成为附送品的!所以平时就别专门想着去买它了,我上次给我爸买个清洁套装,结果店家也没跟我说就送了镜头纸·······我现在已经有好多本镜头纸了,基本都是网购器材送的。清洁套装和屏幕贴膜(有的人喜欢精钢贴膜)都是需要的,注意那个气吹要买个大的!我第一次买了个品胜的气吹挺小的,被老爸嘲笑了。屏幕贴膜至少得贴着,保养好对以后二手卖出价格很关键的!金刚保护屏的话······据说会影响LCD的显示效果,但是我没用过(买了还没贴)。你如果像我一样平时很爱护自己的器材,很注意不让它磕碰,一个贴膜就够了的。你也许还需要的东西我罗列一下,自己根据需要购买:闪光灯柔光罩、热靴盖(佳能是不送的,尼康有,主要是防灰)、快门线、取景放大器·····(4)干燥箱。胶片时代过来的人貌似很看重这个,现在玩单反的骚年们一般不太注重这个。不过你要是拥有上万的昂贵器材,还是强烈建议买个像样的干燥箱(最好是电子干燥箱),因为镜头这个东西是很容易受潮发霉啊什么的(这个发霉不同于我们一般的理解),一旦镜片上出现霉斑,成像会有挺大影响。特别是住海边湖边的人,要注意这点。还有,如果是低端机的话,下雨天尽量别拿出去拍,粘上水了也要尽快弄干。而高端机子和镜头虽然有“防滴溅”功能,但是不是防雨!(我是有点极端的爱护电子设备的癖好······可以忽略我)不过据说宾得K5K7可以直接放水龙头下边冲。(5)UV镜。我全部都买的肯高多层UV,记得不要买双层的!然后UV邮寄的时候里边的那个钢圈很容易掉出来,那个不是什么山寨货,貌似挺常见的。买了之后就直接给镜头装上,我一般喜欢先买UV再买镜头,这样就不会出现镜头到货了而UV没到货而直接裸着前边去拍的情况,嘿嘿。额,超广角的话谨慎装UV,会出现暗角。或者你也可以买高级的UV,比如B+W牌的,或者肯高有超薄的··········此处再做补充:一般的广角加多层UV问题不大,但如果你又加偏振镜的话,得使用超薄UV。(未完待续)【上部请戳原文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3200单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