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希腊神话中的恶魔有那个恶魔和影子有关

外国神话中恶魔的名字叫什么?_百度知道这是一个开脑洞的选题,这是一个开脑洞的选题,这是一个开脑洞的选题,重要的话说三遍。出于对权力的游戏的喜爱和作为吃货的兴趣,截了好多图,查了好多资料之后,开始了以下这篇《权力的游戏》的饮食研究,主要针对中世纪的饮食历史。我们一切建立在假设本剧的剧务人员真实还原了七国的真实饮食文化,并且具有高超的历史素质,熟读马丁老爷子的小说的前提下。修改内容---------------------------------1,增加“中世纪四体液说的内容”2,增加一份食谱3,修改知友@和@提出提出的“野猪”图片的错误(原本放了“疣猪”图片)4,修改知友 提出的七鳃鳗的其实是软骨的5,评论里的热点集中在散养的猪和野猪那种更好吃,关于这点我觉得注意力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个人认为在当时对脂肪的追求应该胜于对风味的追求。(想像一下年复一年的吃没有脂肪瘦肉是种什么感受)6,其他补充在文中标注7,这个肆意妄为的选题放在我们的饮食公众号里真的很失败(阅读量比其他文章低很多),一度郁闷的打算放弃这个专题了。没想到在知乎这么受欢迎,非常感谢点赞的知友们,心里暖暖的。--------------------------------------------第一趴,权利的游戏的时代背景--------------------------------------------------------------------------------第一个问题就是权力的游戏这部美剧究竟以哪个时代作为背景的?你肯定会说——废话,当然是中世纪了。然而中世纪跨度有1000多年,分为初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饮食习惯都不相同,马丁老爷子究竟是参考了哪个阶段?咱们就从剧中来找答案!先看这张图,我们放大点先看这张图,我们放大点没错!是餐叉!没错!是餐叉!餐叉的出现,说明了剧中的历史背景应该在中世纪的中期至晚期(公元年)。 为什么这么说呢?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最初能理解高水平饮食文化的大众也随之消失,中世纪初期的欧洲饮食是极其粗糙的,不仅做法不讲究,还直接用手抓东西吃。中世纪的中晚期贵族开始使用刀叉等餐具,不过叉子真正的普及还是要等到文艺复兴时期了。(《食物:历史的味道》)11世纪某些贵族开始尝试使用餐叉,但是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件太矫情的事。叉子的使用历史基本是这样的↑↑叉子的使用历史基本是这样的↑↑第一季,北方领主们的会议上,虽然也都是贵族,却没有一把餐叉。↑↑这说明在当时并不是所有贵族都会使用餐叉,剧中也只有兰尼斯特家族和拜拉席恩家族的部分成员使用餐叉,这两个家族都是显赫的贵族。Arya在小酒馆里吃的黑面包和炖菜更是直接上手了,老百姓用餐普遍就是一把勺子。咱们总结一下,《权力的游戏》剧中。叉子虽然已经在皇宫出现,但普及程度很低。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权力的游戏》的时代背景更接近中世纪中期(公元年)。这么简单?光凭一把叉子就下结论?注重细节的LZ是不会干这种事的。下一个细节——剧中的贵族饮食明显的 不!够!奢!华!中世纪有一种工作叫切肉侍从,他们的工作就是把烤出来肉现场给贵族们切割好。片里只有老兰尼斯特身边才配了一名切肉侍者(Arya),而且用餐就是一份单人套餐,简单至极。剧中皇后皇帝神马的还要自己手动切肉,这么羞羞的事不可能是中世纪晚期的贵族作风。而且到了中世纪晚期,欧洲贵族们那叫一个豪。一般的晚餐都要分四五次上餐,接近现代西餐。勃垦第公爵的一餐有十二三盘菜,分几次上菜。食物用银盘装着,盘子上先垫上面包,面包上放置菜肴,切肉侍从上菜之后会根据顺序把每一道菜处理好,放到东家面前,场面还是很气派的。勃垦第公爵的一餐有十二三盘菜,分几次上菜。食物用银盘装着,盘子上先垫上面包,面包上放置菜肴,切肉侍从上菜之后会根据顺序把每一道菜处理好,放到东家面前,场面还是很气派的。@ 补充“瑟曦吃饭也是一轮一轮的,先沙拉,浓汤,然后是烤鱼,几轮蔬菜配坚果,肉食硬菜,最后是甜点。有专人上菜布菜。史坦尼斯是天生对这些享受不感兴趣”·以上两点,我们确认了《权利的游戏》的饮食结构接近中世纪中期,大概再公元年。------------------------------------------------------------第一趴完----------------------------------------------低调羞耻的加个广告——“吃货的科学指南”公众号 (二维码自动识别)第二趴,各地的食材资源--------------------------------------------------------------------------------这一趴主要是体力活,我基本把片中有关吃的镜头全部截图整理,试图总结出规律。首先是北境(Winter Fell)-------------------------------这是我拼的一张北境准备迎接皇帝的宴会准备,一大块整牛肋排,左侧的佣人在采集浆果两大女强人坐在一张桌子上用餐,这是唯一的一次,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大量的水果和派。皇室贵族们在winter fell的一餐,注意画白圈的地方,这是中世纪饮食的槽点之一。皇室贵族们在winter fell的一餐,注意画白圈的地方,这是中世纪饮食的槽点之一。咱们来细细分析中世纪国王素来有到领地蹭吃蹭喝的传统,各地的领主们自然也竭尽所能的高规格支持。欧洲早期运输业不发达,封地的租子很难上交。聪明的国王们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带着一大帮子家臣到处去吃,甚至还有吃撑死的。后来运输方便了,但是大规模宴请的风俗却保留了下来。所以根据中世纪的传统,这次King Robert来到Winterfell自然是受到最高级别的款待,那么这些食材自然也就是winter fell最高档次的。来看第一个关键食材——水果水果对于中世纪的贵族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什么呢?首先,能摆出丰富的水果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实力。很多水果并不是本地产的,需要进口和长途运输。因此实力弱小的贵族只能吃得到本地的水果,这点过了上千年貌似也没有什么变化。其次,水果是重要的甜味来源。中世纪的欧洲有多惨?他们很难吃到糖!因为蔗糖是进口货!价格和想聊差不多。香料有多贵?也就差不多等同于黄金吧。蔗糖很贵,那剩下的获取甜味的来源就只剩下蜂蜜和水果了。悲催的是,蜂蜜也很贵,基本都拿来做点心。因此水果即使对普通百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谁都受不了每天都只有咸味一种口味。相比较起来,中国人就太爽了,春秋时期就已经掌握了淀粉制糖技术,也就是我们说的麦芽糖。想像一下,这原料成本得多低!也就是说在中世纪之前1000年,中国的老百姓就普遍吃得起糖了。然后就是肉类,镜头里面交代了,北境晚宴准备了整块的牛肋排。中世纪的贵族肉食主要是牛肉、羊肉。而猪肉一般是老百姓吃的。虽然我们现在觉得猪肉很好吃,但是当时猪却并不好吃。首先饲养方式就决定了这种猪不好吃。当时的猪都是放养的,白天自己去树林里找吃的,晚上回家睡觉。这样的猪会是什么样?对比一下家猪和野猪就知道了。对比上面两张图,你觉得哪种更肥美?当时的猪驯化的并不好,也不是吃饲料长大,所以肉应该相当难吃。再加上农民伯伯要等到猪长到冬天再杀比较划算,所以那时候的猪肉就更老了。至今欧美人还是热衷于吃牛肉,还是当年没把猪养好落下的病根。再来看之前提到的那个白圈标注的食物,就是它!没错!就是鱼中世纪由于教堂下令斋戒,因此一年中有一半时间是不能吃畜肉的,只能吃鱼和小飞禽。因此鱼类在中世纪绝对是贵族饮食。而由于不易保存,新鲜的鱼更是珍贵。欧洲很多国家都靠海,因此捕鱼业也一直很发达。然而老百姓是吃不到的,鱼在中世纪被炒到很贵——价格是肉类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新鲜的鱼更是天价。所以当时也有很多商人建鱼塘养淡水鱼,有一个记载,一个农民去鱼塘帮忙,干了三天的活,鱼塘主人给了他一条鱼作为工钱。由此可见一条鱼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工人三天的工资。我们根据影片的截图,来总结一下北境的饮食结构。------------------------------------------------------------------------------------------------------水果——有,但是不多,类只有三四种(葡萄、橙子、梅果,梨)肉类——北境的肉类似乎很丰盛,还有新鲜的鱼类,再加上北境属于森林繁茂的地区,各种野味应该也很充足。------------------------------------------------------------------------------------------------------总的来说北境的物产丰富,有点像中国的东北地区。民风彪悍,料理方式豪放(新鲜的鱼用柠檬和盐盐一下直接生吃)。下面看King's Landing---------------------------------------------------------------------------------------三傻和arya来到君临城的一顿下午茶,放大点看winter fell瞬间被秒成渣渣!这只是一顿下午茶,而我们之前发的那是接待过往的宴会。这顿下午茶里下十种水果,刺角瓜、木瓜、各种葡萄、石榴、橘子,花花绿绿的,足以验证kings landing的富足。你以为《权力的游戏的》首都的饮食就是这么简单?NO!这段小恶魔说了一句,excellent lamprey pie,翻译过来是完美的七鳃鳗派。关于这个,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略微搞笑的帖子,里面说这个七鳃鳗是传说中的一种怪鱼。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确是有七鳃鳗这种鱼类的,他们就生活在英格兰的淡水水域中。七目鳗是一种高级食材,欧洲的上流社会从中世纪开始就视其为珍馐。文献记载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爱吃七目鳗,结果有一次在诺曼底吃了太多的七目鳗后死去。直到今天,在南欧的一些国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包括东亚的韩国等,七目鳗仍然是一道昂贵的名菜。这货长相是这样的这货的生存习惯是这样的这货的生存习惯是这样的然而,七鳃鳗派的具体食谱我并没找到。一般适合做鱼派的鱼都是鳕鱼,金枪鱼这种肉比较整,刺比较少的鱼类。但是根据普通鳗鱼来推断,这应该也是一种很多小刺的鱼类,怎么把它放进派里实在想象不到。但是我上谷歌搜索fish pie以后出现的永远不要低估英国人做黑暗料理的才能!不管怎么说,单从食材来说,小恶魔赢了!king's landing也甩了winter fell几条街!七鳃鳗万岁!补充一个题外话——中医中也有七鳃鳗的记载:"滋补强壮。治口眼歪斜:七星子鱼捣烂涂敷。向左歪敷右面,向右歪敷左面。而且它的嘴长的是这样的没有牙的话,是不是有种飞机杯的既视感?没有牙的话,是不是有种飞机杯的既视感?//补充道:“七腮鳗是无颔目,这一整目的鱼类都是没有硬骨只有软骨的。所以不影响做派。他和鳗鱼只有名字相似。”//这样的话,七鳃鳗果然是比较适合做派了七鳃鳗的梗就玩到这,下面来看一下乔弗里的婚礼。皇帝的婚礼必定是不一般的肉不用说鱼也不用说然后还有土豆,等等...土豆?放大看还真是土豆!这难道是HBO的BUG?放大看还真是土豆!这难道是HBO的BUG?我们来看看土豆的历史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 马铃薯的生长,比其他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1650年马铃薯已经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开始在欧洲普及。 土豆在1586年才被人发现能吃!我们之前说的《权力的游戏》这部剧的时代背景应该是年这个时代根本就不该有土豆!也许你要问,会不会是你把《权力的游戏》的时代推理错了?绝对不会!因为单从服装上看,全篇也不是中世纪晚期的风格12世纪的着装12世纪的着装15世纪的着装你说HBO是把土豆弄错了,还是把整个剧的服装弄错了?我的观点是,原来的道具师那天可能拉肚子。因为全剧中唯独只有这一集出现了土豆,应该是临时工干的好事...//经回复中 @ 补充,在断手被斯坦尼斯俘虏的时候,盘子里面也有土豆,由此可见道具师很可能连续请假了两天。刚才又翻看确认了一下,此处剧情位于第三季第6集。//另外,评论中提到架空剧不应该在意土豆这种真实的历史。关于这点,其实影视圈是有一个规矩,比如说这里的时代背景参考哪个年代,那么不论是否是架空历史,相应的道具师也应该了解相应的历史中应该出现的食物。比如《琅琊榜》虽然是架空历史,但是其中的服饰道具也需要符合参考的年代规范。咱们再来看看king's landing的婚礼还有什么对,结婚用的时候吃的鸽子派!《权利的游戏》中,结婚必吃鸽子派,这是维斯特洛大陆的风俗习惯。鸽子派既是一种食物,又是一种表演——里面不止有鸽子肉,还有活鸽子。切开之后,内层的鸽子会飞出去,劲爆炫酷吊炸天。关于鸽子派,历史上也是有其原型的。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一个厨师为了取悦贵族,把小鸟放在派里,切后小鸟就直接飞走,只是不知道他们打算怎么处理鸟屎。当然,吃完鸽子派的下场是。。。这样的关于君临城的食材介绍就先到此为止,总结一下就是-------------------------------------------------------水果——最牛逼的!肉——最牛逼的!-------------------------------------------------------多斯拉克人吃什么?--------------------------------------------------------------最神奇的是Essos大陆上的多斯拉克人,很多人都说他们的原型是曾经肆虐欧洲的蒙古人。但是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啊!多斯拉克人呢?牧呢?吃的都是兔子啦,鹿啦神马的,不养牛也不养羊。分明就是原始人嘛,咱们龙母跟着也算是受了苦了。狩猎民族最大的问题是猎物的质量,要知道驯养的动物脂肪含量要比野生动物多得多。而作为即狩猎又四处游荡的多斯拉克人,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糖和脂肪严重不足,大草原上很难采集野果,野生动物脂肪含量又低。他们能长得这么壮实只能理解为是基因突变了。相关类型的狩猎采摘为主的人类身体素质,其实可以参考非洲人,没有固定碳水化合物来源,并且没有稳定畜牧的民族只能保证健康,不会健美。相关类型的狩猎采摘为主的人类身体素质,其实可以参考非洲人,没有固定碳水化合物来源,并且没有稳定畜牧的民族只能保证健康,不会健美。这种健美先生体型才是本剧最大的BUG这种健美先生体型才是本剧最大的BUG//@补充说:“多斯拉克人的主要放牧对象是马,主食应该也是马,第一季第二集乔拉莫尔蒙提到多斯拉克人两种东西最为富足:草和马,人不能以草为生。丹妮莉丝怀孕后侍女去要求提高饮食标准处也提到了不想再吃马肉,同时说起没有兔子、鸭子、狗和羊,这些应该是狩猎或者少量养殖的节日调剂。不过不记得直接出现过放牧马群的镜头,所以只能推测一下”//这个对于畜牧不太了解,不知道马的生长速度和成本是不是真的可以作为肉食来源饲养,因为历史上好像没有过以马作为肉食来源饲养的民族。欢迎有相关经验的知友补充。长城以北吃什么?如果说草原上的物产丰富,起码是能养活多斯拉克人。那绝地长城以北的野蛮人们更是生存处境堪忧了。寒冷地区生存的人类需要更多的脂肪。而蛋白质转换为脂肪的效率很低,所以爱斯基摩人要靠吃脂肪丰富的海豹肉维生。截图中我们看到,大多数野蛮人的食物就是可怜的肉干,领导干部们倒是可以吃点烤野鸡,但野鸡野兔的脂肪量是不足以帮助他们度过寒冬的。从这张地图来看,长城以北还是临海的。我们姑且认为他们和爱斯基摩人一样,不打仗的时候能获取丰富的海洋资源,借此活到了今天。乌鸦们吃什么?相比较墙外的艰苦生活,绝地长城脚下生活的守夜人们,过得还是蛮滋润的。我们找到马丁老爷子的一份菜单,墙上的人们的饮食如下↓↓白面包、羊肉、带培根的炖菜、新鲜蔬菜,这是上等人的生活嘛。考虑到绝地长城的地理位置,运输成本一定不低。看来举七国之力支持乌鸦们的工作并不是开玩笑的。看看进城以后的伙食质量。。。-----------------------------------以上是《权力的游戏》的物产资源分析----------------------------------休息时间再加个无耻的广告,“吃货的科学指南”好啊,就是好,就是好---------------------以下是第三趴——七国的菜品分析--------------------=========================================NO.1炖菜=========================================炖菜从中世纪一直流行到工业革命时期。其实也就是欧洲人的大锅乱炖——把碎肉,麦粉,蔬菜,香料扔到锅里煮成粘糊糊的状态出锅即可。吃的时候,人们习惯配硬面包蘸着吃↓↓也有时候则是将面包挖一个洞,再将炖菜倒进去,就像这样↓↓上图是小说中一道著名的贵族炖菜,叫做“姐妹乱炖”。里面的原料包括韭菜、胡萝卜、大麦、螃蟹肉、牡蛎、鳕鱼,属于炖菜中的战斗机。大多数时候,炖菜只是穷人的食物。《权力的游戏》剧中,炖菜只在4处地方出现过——绝地长城、猎狗和Arya留宿的农舍、旅途中的小饭店、战场前线。中世纪的炖菜流行,很大原因在于穷人能获取的肉类质量不高。那时候的猪未完全驯化,更接近于野猪和家猪的中间状态,肉质较硬,饲养过程也很豪放(散养出去自己找吃的)。秋季宰杀之后,大部分肉都会被腌制成肉干储存起来,这些猪肉脂肪含量低,直接吃很难咬动,只好放到锅里慢慢煮烂再吃。而炖菜配面包的原因则是当时老百姓家里用不起烤箱,要去面包师父那里一次买回一周的份量,所以大多时候面包的硬度用来防身都没问题,在炖菜里泡软了才咬得动。剧中还提到了另一种著名的炖菜——褐色炖锅(Bowl of brown)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平民饮食。诞生于King's Landing底层的跳蚤馆子之中。对于底层百姓和无家可归者来说,褐锅就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支柱。菜如其名,褐色源自混乱的材料和长期的闷煮。小饭馆中的褐锅是不断火的,老板会不断添加各种廉价的食材进入炖锅,最终形成了一道混沌而不知其味杂烩。褐锅中的确是有肉的,坊间对于肉的来源有五花八门的传说,有人说是老鼠肉,有人说是蛇肉、也有人说是被处决犯人的人肉。褐色炖锅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戏剧冲突——King's Landing上层享用七鳃鳗的同时,下层人只能靠材料未知的褐锅为生。这种灼人双目的强烈冲突也隐隐的预示了日后大麻雀迅速崛起的基础。红袍女巫在小说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像你这么大时,每天就像活在炖锅中,生活也只能用炖来形容。”褐色炖锅食谱如下------------------------------------褐色炖锅需要的食材
2.5公斤的混合肉,比如:1公斤的牛棒骨或肋骨2杯碎羊肉500克碎牛排2个鸡大腿1只老母鸡3杯黑啤酒1大锅牛肉汤1碗大麦2个去皮去核的苹果1颗洋葱2个胡萝卜切段1大勺盐2汤勺Poudre Forte混和香料中世纪的特有香料,主要成分是5份肉桂,3份姜粉,2分肉豆蔻,1份丁香,1份荜澄茄,0.5份黑胡椒。如果你嫌麻烦,直接两勺五香粉代替即可。根据口味附加大蒜、蜂蜜、辣椒油等任何食材。制作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多技巧,把所有的肉类加水扔到一个大锅内,中高火煮6小时。然后添加大麦、苹果、洋葱、胡萝卜和调味料,继续煮约两个小时。
这么一大份褐色炖锅够10人吃了,所以你的先有个大party,配上超市买来的全麦面包(扔24小时,硬邦邦的配着炖锅吃更有风味),大家打开电视边看《权力的游戏》边吃绝逼有范儿!
tip:褐色炖锅的关键是要黏糊,如果你发现粘度不够就可以加点黄油炒面(西餐常用的增稠方法,嫌麻烦直接放淀粉)=================================NO.2派==================================跟炖菜相比,派就是有钱人的饮食了。虽然从本质上讲,它更像是把炖锅中的东西塞进面壳,然后放入烤箱。穷人不吃派的一个原因是买不起做派用的硬件——普通家庭既没烤箱又没模具,所以派注定不是老百姓的料理。开会的时候吃派算计人的时候吃派宴会的时候还是吃派《权力的游戏》中的上层人士还真是热爱吃派啊,只要“贵族+晚餐”这两个关键字凑在一起,派就必不可少。欧洲人继承了罗马人的饮食观念,认为一天之中只有晚餐才是正餐,早餐和午餐只需要随便吃点东西即可。也正是因为这样,几乎所有西方人的趴体都是在晚上,或许也是因此才有了晚宴这个称呼。剧中明确指出的派的种类有——鸽子派、七鳃鳗派和腰子派。上期讲过了鸽子派和七鳃鳗派,那我们这期就来看看腰子派。虽然如今老外们事儿逼事儿的这不吃那不吃。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可是把猪身上能吃的部位都吃的干干净净。在那个不用担心胆固醇的年代,动物内脏可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宝贝。腰子派属于下层人的派——虽然劣质的肉类放在派里咬不动,但是内脏就没问题了。只是香料依旧属于昂贵的贵族调料,没东西去腥的腰子派,味道应该也不会太好。这里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寒冷地区——北境和绝地长城的居民,似乎不论贵族或是平民,都接受了腰子这种食材。这印证了上期我们提到的,北境的饮食文化还是要比南方地区更粗犷,相信兰尼斯特家族一定会对腰子嗤之以鼻吧。在最新的第六季第四集中,腰子派再次出场。当Sansa和Snow重逢以后,聊起了小时候妈妈做的腰子派。对话中讲到了,派里搭配腰子的是豆子和胡萝卜。(这里被截图坑了,外挂的字幕,结果截出图来字幕丢了)长城的伙食中,腰子也再次出现。除了我们讲过的腰子派、鸽子派、七鳃鳗派,小说中还提到了不下十余种。马丁老爷子是有多爱派这种食物啊...派的食谱稍后补充................=============================烤肉============================欧洲人也是喜欢撸串的!研究《权力的游戏》剧中出现的烤肉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既然说烤肉,我们就要来看看他们烤的是什么肉。兰尼斯特家族的餐桌上摆的是烤乳猪,虽然猪肉是平民百姓的肉食,但乳猪就不是一回事了。刚养了一两个月的小猪就拿来烤了吃,老百姓可干不出这种事。烤乳猪代表了兰尼斯特顶级贵族兼King's Hand的身份。这是弑君者在斯坦尼斯阵营里的一餐——一大块肉排。除了大肉排,我们还见到了餐叉,土豪气息扑面而来。斯坦尼斯是什么身份?以前那叫王爷,现在是立志成为国王的男人。从身份和肉质来看,这块肉排应该是牛肉没错了!到了恐怖堡和铁民那里,烤肉的原料就变成了禽类。要知道,中世纪的禽类在肉食中的排位远远不如畜肉(天鹅和山鹑除外)。毕竟最上面的两位都是皇亲国戚,比上不足,只能比下有余了。烤兔子——这大概是老百姓唯一能吃得上的烤肉了。新鲜的兔子烤起来应该味道不错,只怕不够这三个人分吧。中世纪的烹调方式只有煮、烤、煎、炸,炸由于要耗费大量的油,所以也只有皇室能消耗得起。对于普通群众来说,煮是最草根的烹调方式。从硬件上,烤箱是贵族才用得起的东西,面包是拿原材料到面包师傅那里统一烤制的。从软件上讲,农民兄弟们自己养的牛是要干活的、羊是要产奶的,不到老的干不动是万万不能杀的。他们自己饲养的动物到宰杀的时候肉质已经非常差了,并不适合用来烧烤。中世纪烤肉实在没什么食谱可言,撒点盐和香料阉一下就开烤了...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以后再补充点烤肉的食谱吧。==============================点心==============================《权利的游戏》中出现过很多点心,但是最出名的就是柠檬蛋糕,这也是Sansa的最爱。柠檬蛋糕是《权力的游戏》女性的最爱,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黄油、柠檬、鸡蛋、糖。而且柠檬蛋糕并不仅仅出现在宫廷中,普通街巷的面包店中也有出售。为什么是柠檬蛋糕?柠檬蛋糕的流行或许源于中世纪蔗糖的缺乏,甘蔗在欧洲和香料同属于进口货,一小把蔗糖的价格堪比黄金。所以中世纪的人们能获取的糖类添加剂只有蜂蜜和水果(这也是为什么剧中任何一餐都离不开新鲜水果)。柠檬蛋糕主要体现柠檬的酸爽,所以对蜂蜜的需求量低一些。这或许就是柠檬蛋糕流行的原因。//@ 补充:艾琳姨妈说过,柠檬蛋糕在北境很稀缺,因为柠檬运到北境的花销很大,所以应该是柠檬蛋糕在南方比较流行。此处位于影片中的第四季第5集,下面这段对话上面说过蔗糖要到14世纪水磨坊出现后,才在贵族中开始流行,只是依旧价格昂贵。17世纪日通过殖民地内那些万恶的甘蔗园和奴隶制度才最终拉低了蔗糖的费用。由于蔗糖的缺乏,中世纪诞生了很多暗黑水果菜。下面就介绍一下柠檬蛋糕和考苹果的食谱柠檬蛋糕 Lemon Cakes食谱2 1/2 杯面粉
2个柠檬碾碎
1/3 杯糖粉(中世纪木有这个,自己做的时候加上比较好)1 1/2 茶匙牛奶
将烤箱预热至180摄氏度,铺上油纸。把面粉、柠檬和蜂蜜混合起来。然后加入黄油、全蛋和蛋黄,搅拌均匀。可以适量加入更多面粉,直到面团的粘度可以很容易地用手抓起。
把面团揉成小球,把它们放在准备好的烤盘上。这里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距离,防止膨胀的时候粘在一起。
烤15分钟,等到蛋糕上层变成金黄色。让蛋糕冷却一分钟再把它们取出来。这时候可以在上面浇上蜂蜜、当然也可以浇炼乳。烤苹果Baked Apple菜谱是一道17世纪法国菜谱,为了更有中世纪的感觉,我将食谱中的糖替换成了蜂蜜。黄油,蜂蜜和肉桂,加上柔软的烤苹果,有点像没有派皮的苹果派。
食谱1汤匙肉桂粉
2匙黄油,融化
烤箱预热至180摄氏度。
把肉桂,蜂蜜和黄油混合在一起。把苹果切成两半,挖出中间的核,这时的苹果就像一个小碗↓↓把苹果放在烤盘里,盘底倒上水。在苹果内塞入刚才混合好的黄油汁。盖上盖子放进烤箱一小时,就可以取出来震惊你的小伙伴了。=========================生食================================生鱼生食本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的西餐也有各种生蚝和生鱼。只是和现在的菜比起来,《权力的游戏》中出现的那些生鱼就实在是...片中大量出现了这种整吃生鱼的菜肴,一般都配上柠檬。做法应该是柠檬和盐简单腌制,然后就直接装盘。可惜的是,我没有找到怎么吃这道菜的史料,所以我特想知道怎么用刀和勺子吃鱼...直接用手抓,是最合理的办法了吧↓↓这种吃法合理的解释大概来自于贵族们的炫耀心理。在上一期,我们提到了中世纪的鱼很贵——新鲜珍贵的鱼甚至可以是一个国王送给另一个国王的国礼。这一切都源于中世纪的斋戒,那是有基督徒每年只有100多天是可以吃肉的,在不能吃肉的时间里就用鱼代替。于是鱼的价格被越炒越高,一条普通的小鱼也价值普通人几日的工资。因为只有生吃或者烟熏才能表现出食材的新鲜,新鲜的鱼显现出贵族土豪的财力。普通人能接触到的鱼大多是风干的鱼干,盐腌的咸鱼也不是老百姓吃得到。欧洲雨天多,晒盐并不简单,所以日照时间很少的瑞典人民,发明了火遍淘宝的“瑞典臭鱼”,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挑战一下。生蚝、蛤蜊、扇贝如果选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食物,那么Arya卖的生蚝一定名列前茅。除了壮阳的生蚝,Arya的手推车上还有蛤蜊和扇贝。没错,这些贝壳类的食物在中世纪都是可以生吃的,而且都被认为是壮阳的。(稍后有时间更一下欧洲中世纪的壮阳药)当然生食中最有名的非这道菜莫属——------------------------新增内容-------------------------这次更新先跳出来说说西方人的养生学。四体液说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漫天遍野的传那些养生理论,老外们照样免不了俗,他们看的不是黄帝内经,而是“四体液说”。假如中世纪有朋友圈,大概会是这样...体液说来自古希腊文明,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50年)认为人体由四根(火、水、土、气)构成;希波克拉底在其所著的《论人的本性》一书中说,人体内部由血液、黑胆、黄胆、黏液四种体液组合的比例不同,构成了各人的不同气质。体液说有着游戏一样的属性表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不同的食物对应不同的体液属性,有的阴冷有的温热,吃下合适的食物可以调整人体的体液平衡,从而治愈疾病。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跟我们中国的养生很像啊。其实中外的养生都有如下特点:1,历史非常悠久2,都由哲学家创立3,把所有事情简单化儒家自古以来主张一点——“法先王”。什么意思?说就是:“老的东西都是好的!”
这种崇尚古人的做法放在文学艺术上没什么问题,但是放在科学上就不太合适了。科学理论现在是3年一小步,5年一大步,这种几千年前的哲学家整出来的医学理论,就更加的...哲学家的厉害就在于让你有种...有意思的是,欧洲也经历了相似的状况,古希腊罗马诞生了辉煌的文明,然而日耳曼人占领了欧洲之后,一切的科技和文化都停滞了。一群野蛮人抓着罗马文明的尾巴过了1000年,导致了他们对诞生于古希腊的体液说始终保持着盲目的崇拜。在这种大环境下欧洲就诞生了以下这些奇葩的中世纪饮食观中世纪的养生学将每个人与食物最适宜的特性相连,以此达到和谐状态-温暖而潮湿。烹饪是一种可以改变食物的性质,加热可以让湿冷的事物变干,蒸煮则能让食物变得潮湿。不过他们认为改变食物性质的方法不止烹饪这么简单。《论烹饪》中,有一道为病人特别设计的食谱。把钻石、珍珠、红宝石、蓝宝石等享有盛誉的珠宝放在丝质或亚麻的小袋子里,加上六十至八十块小金片,与阉鸡同蒸。宝石的尊贵气势可以让肉类更高贵和温暖,甚至可以击退病魔。15世纪的著名美食家普拉庭纳也推崇体液说,他认为不能在食用水果之后进食蔬菜,因为它们都是极为湿冷的食物。所以我们现在常吃的蔬果沙拉,在中世纪上层菜谱中是不会出现滴。他还认为硬乳酪是一种有助消化的食物。原因是硬乳酪可以“封住胃里的食物,防止蒸汽升至头脑中”。(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前段时间流行的“水果要饭前吃,饭后吃会和食物混在一起发酵,变成烂苹果”)下面顺着说说以形补形躺枪最惨的是土豆(这个其实不是中世纪,先放在这里一起说吧)因为人们认为它长得像麻风病人的皮肤,所以对土豆敬而远之。还有人认为土豆的毒性有催情作用,是邪恶不洁的食物。这种以形补形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兰花根茎补睾丸补眼睛以及我们下面要说的...“壮阳”的生蚝生蚝壮阳的说法在西方由来已久,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量的科学家试图证明这点。比较常见的现代说法是,生蚝含有大量的锌,锌是制造精子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吃生蚝可以壮阳。我们查一下食物表,发现生蚝含锌71.2毫克/100克,的确很高。然而再往下看,小麦胚粉含量23.4,山核桃12.6,羊肉6.06,香菇(干)8.47,而人体每日的推荐量仅为15mg,正常饮食并不容易缺乏。而且锌的UL(最高摄入量)是每天45mg,长期大量摄入超过推荐量的锌(如每天吃3两生蚝)可发生贫血、免疫功能下降、HDL胆固醇降低等不好的影响。况且男性一次射精只需要0.015mg左右的锌元素,一只生蚝30多mg的锌,你是打算用多久?但是不管怎么说,中世纪的欧洲人还是很信这套的。它解释了为什么在《权力的游戏》第五季中,Arya这种未成年少女会被允许进入妓院售卖生蚝。短短几个画面,生蚝壮阳被多次提及,看起来生蚝在中世纪的欧洲算是公认的壮阳食品,地位上完全不逊色于中国的鞭类。最终卖生蚝的少女PK吃生蚝的嫖客结果是这样的给大家提供一个用到生蚝的菜谱中世纪的奶油蘑菇生蚝汤这道菜出现在King's Landing,小恶魔餐桌上。不同于现代的奶油汤,这道奶油汤具有典型的中世纪的味道,杏仁牛奶丁香和肉豆蔻等香料体现了独特的味道。2汤匙黄油1个洋葱,切碎半杯白葡萄酒半杯鱼高汤(碎鱼熬)1杯草菇切块1汤匙糖一杯半杯杏仁牛奶1杯生蚝肉一点点姜粉一点点丁香和肉豆蔻黄油在平底锅里用中火加热融化,炒洋葱到变色,约5分钟。在一个单独的锅中,将葡萄酒和鱼高汤组合起来,烧到沸腾,加入蘑菇,热量调低,盖上锅,煮10分钟。把糖和杏仁牛奶加在葡萄酒和鱼汤中,保持低温不要煮沸腾。加入生蚝,香料。等到沸腾,搅拌到汤变浓,出锅。----------------------------这次更新先到这里------------------我们的公众号在举办“做权力的游戏中的料理,赢空气炸锅”的活动,有兴趣的知友可以参加哦。我还会回来的!
这个问题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br&作者乔治·马丁曾经说过,冰与火之歌受到&b&英格兰史和玫瑰战争(蔷薇战争)&/b&的启发,但又不是照抄历史。要知道马丁大学期间辅修的专业就是中世纪史,而且他在写冰与火之歌前把所有他能找到的中世纪相关的历史资料都看了一遍,他家里还专门有个房间摆满了历史书。&br&所以要猜出他的想法确实很困难,因为经常会发现书中的人物和事件融合了各种人物和事迹,又加上了马丁自己的扩充。这种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让人更难找寻历史上的原型。&br&&br&(我不是历史专业的,下面推测的内容如果有错误,欢迎指正)&br&&br&先从人物说起&br&&b&冰与火之歌中取材自真实历史的人物:&/b&&br&&b&劳勃·拜拉席恩 和 爱德华四世、亨利八世&/b&&br&&img src=&/1e1fc78d742d74_b.jp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1e1fc78d742d74_r.jpg&&劳勃年轻时是个英勇的战士,能够领导叛乱,并且在艾德·史塔克的帮助下推翻坦格利安家族几百年的统治。&br&爱德华四世年轻时也是战士,同样在弟弟理查·内维尔(后来的理查三世、格洛斯特公爵)的帮助下击败亨利六世,登上王位。&br&劳勃死前让艾德摄政,辅佐他的幼子乔弗里,但是后来却导致了五王之战。&br&爱德华四世同样死前遗命弟弟格洛斯特公爵为摄政,辅助他只有12岁的儿子爱德华五世。但他死后英格兰再次陷于混乱。&br&劳勃即位后酗酒,沉迷于打猎和比武,并且有很多私生子。最后死在猎杀一至野猪时。这倒是和亨利八世一样,他也沉湎于酒肉和女人,在一次捕鱼后染病去世。&br&&br&&b&瑟曦王后 和 玛格丽特·安茹、伊丽莎白·伍德维尔&/b&&br&&img src=&/7ee3fd7513c41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7ee3fd7513c41_r.jpg&&马丁在瑟曦身上融合了很多英格兰王后的特点&br&瑟曦是劳勃的王后,而伊丽莎白是爱德华四世的王后。她们的长相也非常接近,都是金色头发、面容美丽,瑟曦年轻时被认为是七国最美的贵族女子之一,据说伊丽莎白也是不列颠最美的女子。如果你看过卷五,瑟曦在君临的遭遇和伊丽莎白在爱德华四世死后的遭遇非常相似。&br&而且两个人性格上都是将自己的欲望或者家族的需求摆在其他任何事情之上(这点在紫色婚礼上最为明显)。&br&另外瑟曦在劳勃死后,作为她儿子乔佛里的代理管理国家,这点和玛格丽特很像,只不过玛格丽特是代替自己的丈夫,亨利六世。不过亨利六世和乔佛里的都像是疯子。而之后瑟曦对艾德的所作所为导致了五王之战,玛格丽特则被公认为挑起了玫瑰战争。&br&&br&&b&艾德·史塔克 和 理查三世&/b&&br&&img src=&/ca4a564f8fb9e5a34c6b9ee_b.jpg& data-rawwidth=&458&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8& data-original=&/ca4a564f8fb9e5a34c6b9ee_r.jpg&&理查三世就是前面爱德华四世的弟弟,格洛斯特公爵。同样的,作为琼恩·艾林的两个养子,艾德也算是劳勃的弟弟。&br&爱德华四世期间,理查非常的忠诚,而且也有非凡的军事才华,因而被赐予英格兰北部的广大土地,并且作为北方总督抵御苏格兰人,同时也远离了国王的朝廷。在当地,理查被广泛的拥戴,人们认为他非常的公正无私(虽然莎士比亚的戏剧里不是这样)。这和艾德太相似了,同样是北境守护,同样是远离君临多年,同样是公正无私受人拥护,而且在劳勃死后也做了年幼国王的摄政。&br&而且,爱德华四世死后,理查三世宣布他的两个儿子源于不合法的婚姻,而没有王位继承权。这和艾德发现乔佛里、托曼不是劳勃亲生儿子后的行为完全一样。&br&(不过理查三世后来选择了史坦尼斯的方式:自称为王,因此他的结局和艾德还是不一样)&br&艾德的死则和理查三世的父亲非常相似,两个人都是被当众斩首,然后人头被插在长矛之上。&br&&br&&b&培提尔·贝里席 和 克伦威尔&/b&&br&&img src=&/c0d83b0a757dfd0e0223e2ea_b.jp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c0d83b0a757dfd0e0223e2ea_r.jpg&&如果劳勃和亨利八世相仿,他手下的财政大臣“小指头大人”,就亨利八世手下的克伦威尔差不多。两个人都是出身不高,培提尔来自五指半岛最小的贵族,克伦威尔则是一个酿酒师的儿子。&br&两个人都很有心计,克伦威尔暗地背叛了自己的盟友安妮·博林,看着她被处死。培提尔则背叛了凯特琳·史塔克,而且参与了谋杀乔佛里的行动。&br&&br&&b&罗柏·史塔克 和 爱德华四世&/b&&br&&img src=&/3feead23_b.jp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3feead23_r.jpg&&爱德华四世再次出现了,这一次是他的婚姻。&br&“红色婚礼”的缘由是罗柏娶了简妮·维斯特林(电视剧中是个护士),背弃了之前与佛雷家族的婚约。&br&爱德华四世的表哥华威伯爵曾代表他与法国讨论联姻,以争取与法国人结盟对抗兰开斯特家族。但是爱德华却在此时秘密迎娶了一介草民的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的家族还恰恰是兰开斯特的支持者(冰与火之歌中维斯特林家族是西境兰尼斯特家族的封臣)。这导致了华威伯爵的叛变,投靠了兰开斯特。&br&除此之外,两人的军事才华都非常突出,罗柏从未打过败仗,爱德华四世也几乎没有输过。罗柏曾经施放过一个兰尼斯特间谍,来迷惑泰温公爵,同样的计谋,爱德华四世也曾使用过。&br&一个像称王后的爱德华,一个像年轻的爱德华,劳勃和罗柏的名字都一样(Robert/Robb)&br&&br&&b&乔佛里·拜拉席恩 和 兰开斯特的爱德华&/b&&br&&img src=&/63f085b7ff31965c19aeb8_b.jp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63f085b7ff31965c19aeb8_r.jpg&&都是小孩子,都神经质而且残忍,死的时候年龄都不大。&br&不多解释,看下米兰公国的大使对爱德华的描述:他除了砍-头和制造战争以外什么也不说,似乎他已经掌握了一切,或者自以为是战神,或者已经安然坐稳了王位。&br&这个描述换到我们的小国王身上也没问题。&br&&br&&b&丹妮莉丝·坦格利安 和 亨利·都铎(亨利七世)&/b&&br&&img src=&/5af9fc190cf_b.jp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5af9fc190cf_r.jpg&&其实作为女王,丹妮莉丝整合了很多英格兰女王的优点,也整合她们花痴这一点……&br&不过作为打算跨海争夺王位的龙女王来说,亨利都铎的经历和她确实很接近。爱德华四世在位时,亨利也是在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法国,没钱没军队(爱德华当时称亨利是The Imp…这是冰火里提利昂的绰号)。龙女王和亨利都是王位正统的继承人,两个人的旗帜上都有龙。&br&丹妮莉丝在狭海对岸慢慢积蓄力量的时候,获得了前御林铁卫队长巴利斯坦·塞尔弥的帮助,亨利在巴黎的时候也接纳了逃亡的兰开斯特军指挥官,牛津伯爵。&br&&br&&b&凯特琳·史塔克 和 塞西莉·内维尔&/b&&br&&img src=&/19aecebce56a3298deaf6d92_b.jpg& data-rawwidth=&833&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3& data-original=&/19aecebce56a3298deaf6d92_r.jpg&&上图是凯特琳和塞西莉(Cecily Neville),凯特琳是罗柏的母亲,塞西莉则是爱德华四世的母亲。&br&书中的凯特琳其实是很漂亮的,这和塞西莉一样,她曾被称为“The Rose of Raby”。两人的丈夫都在壮年时去世,塞西莉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将最年轻的两个儿子送去了海峡对岸的勃艮第,自己留下来辅助长子爱德华四世,这和凯特琳的做法如出一辙。&br&两人都为了儿子和家族的事业发挥自己的外交手段,凯特琳为了争取佛雷家而答应联姻,后来又去南方寻求和蓝礼的联合。塞西莉则是长年为爱德华出谋划策,发挥自己的人脉关系联络各方势力。而他们的儿子都秘密的娶了出身低微的女子,这两位母亲都是极力反对却最终无可奈何。&br&在凯特琳为了赎回女儿放走詹姆之后,罗柏将自己的母亲软禁。塞西莉也曾因爱德华擅自处决了自己的兄弟克拉伦斯而与他反目,母子的关系一度难以维系。&br&两个母亲最后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凯特琳看着自己的大女儿被困在君临,二女儿不知所踪,后来又得到消息说留在临冬城的两个儿子被烧死,最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长子被杀。也许塞西莉的命运还要更悲剧,她的次子埃德蒙(Edmund)年仅17岁就在一场战役后被处决,他的女儿安妮(Anne)在难产而死。她的长子爱德华背着她处决了克拉伦斯,而爱德华自己也在四十岁时染病而亡,后来即位的理查三世据说谋杀了她的两个孙子。最后,她看着自己最后的儿子理查三世被杀。&br&&br&&b&凯特琳、莱莎姐妹 和 &/b&&b&伊莎贝尔、安妮·内维尔姐妹&/b&&br&&img src=&/03b9abee57fc2b441c3a19d_b.jpg& data-rawwidth=&506& data-rawheight=&6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6& data-original=&/03b9abee57fc2b441c3a19d_r.jpg&&徒利公爵两个女儿 和 华威伯爵的两个女儿&br&书中徒利家两个女儿成长过程中,出身小贵族的培提尔·贝里席作为养子和她们一起长大。华威伯爵家也有这么个出身低微的人,就是弗朗西斯·洛弗尔(Francis Lovell)。&br&后来凯特琳和布兰登·史塔克订了婚,培提尔为此与布兰登决斗。这又涉及到另外两人,克拉伦斯和理查三世曾为了安妮·内维尔打得不可开交。&br&&br&&b&席恩·葛雷乔伊 和 乔治·金雀花(克拉伦斯公爵)&/b&&br&&img src=&/e64a5eb94d44b_b.jpg& data-rawwidth=&623&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3& data-original=&/e64a5eb94d44b_r.jpg&&席恩是巴隆·葛雷乔伊的唯一的儿子,他曾有两个哥哥,但都死在巴隆大王的叛乱中,而年幼的席恩也作为人质送到史塔克家做养子,因此席恩和罗柏一起长大。&br&乔治·金雀花(George Plantagenet, Duke of Clarence),是爱德华四世的弟弟,他的父亲和另一个兄长埃德蒙在对亨利六世的叛乱中被杀,当时他才7岁。&br&五王之战伊始,罗柏派席恩前往铁群岛说服自己的父亲支持北境,但到了铁群岛的席恩却背叛了罗柏,不仅没有通告罗柏信息,还趁机率兵占据了临冬城。&br&历史上,乔治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由于他娶了伊莎贝尔·内维尔,因此在他岳父反叛他兄长爱德华四世时,他投靠了自己的岳父。&br&从书中看,席恩虽然反叛了罗柏,但是发现自己的父亲和铁民们都不将他当一回事,所以他内心也很纠结。而乔治同样在投靠岳父之后,发现自己的忠诚被利用了。&br&还有一点相似之处,铁民信仰淹神,因此席恩在铁群岛上的“重生”仪式就是被按在海水之中。而据说乔治因为背叛兄长被处死时,也是被淹死在一个酒坛子中。&br&&br&&b&珊莎·史塔克 和 约克的伊丽莎白&/b&&br&&img src=&/3db71110ebb9_b.jpg& data-rawwidth=&664&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4& data-original=&/3db71110ebb9_r.jpg&&珊莎是史塔克家的长女,一直有良好的教育,行事言语都符合其贵族女儿的身份,从小就梦想成为王后。&br&约克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York),是爱德华四世的长女,后来成为了亨利七世的妻子,英格兰的王后。她更知名的形象是扑克牌上的梅花Q。&br&珊莎目前有两次婚约,一次是国王乔佛里,一次是提利昂。年轻的伊丽莎白也有两次婚约,一次是诺森伯兰伯爵的儿子乔治,一次是法王路易十一的太子查理。&br&&br&&b&泰温·兰尼斯特 和 理查·内维尔(华威伯爵)&/b&&br&&img src=&/431abfd4a64b4_b.jpg& data-rawwidth=&887&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7& data-original=&/431abfd4a64b4_r.jpg&&年轻的泰温·兰尼斯特是兰尼斯特家族复兴的功臣,作为国王之手的他将国家治理的井然有序,但是由于疯王伊里斯对他的轻视,而愤然离开君临,后来甚至加入了劳勃的叛军,推翻坦格利安家族的统治。他的女儿瑟曦也嫁给了劳勃。&br&理查·内维尔(Richard Neville, 16th Earl of Warwick),同样是治国之人,在社会各阶层都有威望。他曾协助爱德华四世登上王位,并且实际掌权好多年。在爱德华四世从他手中收回权力时,他选择的反叛。他有一个绰号叫做“Kingmaker&.&br&&br&人物先写这些(有感兴趣的人物欢迎在评论中提出来,我会尽力补充)&br&另外,关于&b&琼恩·雪诺,马丁是受到了《星球大战》中卢克·天行者的启发&/b&&br&电视剧里很多演员的确定都有马丁的参与,看看史塔克家这几个人和泰温,样貌和历史上这些人确实都挺像,这倒是让我想到下面这个&br&&b&玛格丽·提利尔 和 安·博林&/b&&br&&img src=&/e1b8dad4cdf06fe71937_b.jpg& data-rawwidth=&785&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5& data-original=&/e1b8dad4cdf06fe71937_r.jpg&&上图左边是亨利八世和安·博林……其实玛格丽身上安·博林的特点不算多,不过谁让演员Natalie Dormer(剧中玛格丽的扮演者)之前在《都铎王朝》中还演过安·博林呢&br&&img src=&/873dc3a379e67ee165f080b9a1cc5524_b.jpg& data-rawwidth=&495&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5& data-original=&/873dc3a379e67ee165f080b9a1cc5524_r.jpg&&&br&&br&&b&冰与火之歌中取材真实历史的桥段:&/b&&br&&b&“红色婚礼”&/b&&br&即便是这么震惊的剧情,历史上也有相似的事件,马丁说过他的灵感来自于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晚餐”(The Black Dinner)和“格伦科-惨案”(Massacre of Glencoe)&br&&img src=&/c46d7b87eddd36f227bc10eb_b.jpg& data-rawwidth=&516& data-rawheight=&8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6& data-original=&/c46d7b87eddd36f227bc10eb_r.jpg&&1440年,苏格兰国王为了击败权倾朝野威胁王权地位的“黑色道格拉斯氏族(Black Douglas Clan)”,主动求和示好。他邀请年轻的道格拉斯伯爵到爱丁堡城堡参加晚宴,并承诺确保他的安全。在宴会结束的时候,国王的手下在击鼓声中端出一只象征死-亡的野猪头颅。道格拉斯伯爵明白自己落入诱杀陷阱,但已无力回天。&br&1692年2月,效忠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的苏格兰坎贝尔部落进犯苏格兰格伦科峡谷,与当地未效忠新王的麦克唐纳部族协议共同遵守当时通行的待客法则。然而与麦克唐纳部族有世仇的坎贝尔部落,最终在对方热情款待之后杀了该家族38名成员,妇孺皆未幸免,格伦科峡谷此后又被称为“哭泣谷”。&br&&br&&b&宾客权利&/b&&br&维斯特洛的宾客权利,是说客人来到主人屋檐下做客,吃了主人提供的面包和食盐之后,就享有宾客权利,此后双方不得加害对方。因此在红色婚礼前,凯特琳坚持要佛雷大人提供给他们盐和面包,并且让罗柏吃了它们。&br&这一点确实是源自历史上的真实习俗,在古希腊时期宾客权(right to hospitality)就已经存在,主人至少要招待好客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后来在中世纪这种权利更进一步,主人和客人不得加害对方,否则会永远遭受神的谴责。&br&&br&&b&”紫色婚礼“&/b&&br&&img src=&/2f6ecf72e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2f6ecf72e_r.jpg&&紫色婚礼,就是乔佛里国王和玛格丽王后的婚礼,这场大快人心的婚礼在历史上也有原型。不过并不是在玫瑰战争时期,而是更早的时候。&br&1135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外甥布卢瓦的斯蒂芬(Stephen)抢先赶到伦敦宣布继承王位,剥夺了亨利指定继承人玛蒂尔达(Maude)的继承权,英格兰因此爆发内战。内战持续了近20年,直到斯蒂芬去世前一年,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伯爵亨利率军渡海登陆,双方签订协议在斯蒂芬死后由亨利继承王位。&br&此时,斯蒂芬还有一个儿子尤斯塔斯(Eustace),他也是法定继承人。但是在一次宴会之上,尤斯塔斯却突然噎死,至今人们还在怀疑这是意外还是有所预谋的投毒。重要的是,他的死彻底解决了继承权的问题,结束了英格兰的内战。&br&&br&&b&比武审判&/b&&br&比武审判在冰与火之歌中多次出现,提利昂被捉到鹰巢城时,猎狗被无旗兄弟会抓住时,提利昂被指控谋杀乔弗里时。被判有罪的人和审判他的人选择比武来决定最后的裁决结果,他们可以自己上场,也可以选择代理人。七国的人民也相信审判的公正,因为他们相信这是神的裁决。其实,还有一种更加神圣的审判,七子审判:两边各派七个人参加比武,直到一方全部认输,这在七国历史上出现的次数极少。&br&&img src=&/da6aff475a18c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a6aff475a18c6_r.jpg&&在中世纪的欧洲,类似的比武审判也是存在的,据说源起于日耳曼人,后来在神圣罗马帝国、法国和英国流传开来,形式也和小说中差不多,由代理人来进行比武直到一方认输。&br&&img src=&/373b3edc75dcbcbbed06cd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373b3edc75dcbcbbed06cd_r.jpg&&&br&&b&呓语森林之战 和 陶顿战役&/b&&br&呓语森林之战是罗柏的成名之战,罗柏和佛雷家结成联盟之后,他独自率领全军九成的骑兵,约4000人,南下奔流城。在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呓语森林之后,诱使詹姆率领兰尼斯特军约2000骑兵进入全套。最后的围攻之中,詹姆被俘,兰尼斯特骑兵全军覆没,罗柏的近卫也有伤亡。&br&这场战役本身和陶顿战役的形势没有太大相同之处。陶顿战役中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在陶顿相遇,到达战场的时候约克家人数要少的多,但是利用风势弓箭手齐射略微扭转了局势,之后两军进行了长达数个小时的肉搏战,在约克的援军到来后,约克家才占据优势,击溃了兰开斯特军。战役中有近3万人丧生,是英格兰史上最大规模和伤亡最惨重的战役(当时英格兰人口也不过几百万)&br&&br&相似之处在于战后两方指挥官的态度(罗柏和爱德华四世),战前两人似乎都没亲历过大型战斗,在战争中击杀敌军取得胜利都是他们的唯一目标。但是战后,两人对战争的态度都有显著改变。&br&罗柏战后和席恩的对话:&br&&blockquote&罗柏:我将两千人送进了坟墓。&br&席恩:吟游诗人将传颂他们的牺牲。&br&罗柏:是啊,但是这对死人又有什么意义呢?&/blockquote&罗柏此后再也没有在战争中提起自己的胜果,更多的是对战俘和伤者的宽慰。这和爱德华四世后来的做法非常相似,在之后的战争中,爱德华尽力避免大规模战斗,同时对战俘的态度也更加宽容。&br&&br&&br&&b&冰与火之歌中的宗教:&/b&&br&首先,马丁在创造这个世界里的宗教时,很明显参考了罗杰·泽拉兹尼(Roger Zelazny)和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的作品,有很多向他们作品致敬的地方。&br&比如,冰与火之歌中好多宗教的神似乎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人,书中的七神是在安达斯山现身的七个人,这个设定在《光明王》中体现的最为突出。而千面之神的设定,又是借鉴自《安珀志》。&br&不过在这些宗教之中,马丁又融合了现实中的宗教的特点。另外书中的宗教更多是借鉴现实宗教和神话的一些特征,而并没有采用现实中的相关故事作为小说中事件的映射。&br&马丁认为引用现实中的宗教和神话,就足够构建他所需要的一切了,这和他对待小说中的语言的态度是一致的。而且他也承认他没有托尔金那样的能力,可以创造自己的神话。&br&&br&&b&七神 和 天主教&/b&&br&七神的设定,和基督教三位一体是类似的,但是马丁又将原始的母性崇拜融合在了里面。所以我们看到七神中有三个女性角色:少女、圣母和老妪。加上三个男性角色:天父、铁匠和战士,正好是平等对应的,最后再加上代表死亡的陌客。&br&而且由七神而带来的骑士制度、等级制度、教堂、教士,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基督教的特点。&br&&br&&b&光之王(红神) 和 摩尼教&/b&&br&光之王拉赫洛,是源自东方厄斯索斯的宗教,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宗教:一方是代表光明的拉赫洛,另一方则是他的死敌寒神,代表黑暗和死亡。&br&这和摩尼教的教义几乎完全一样,同样是光明和黑暗的二元对立,同样都有对于火焰的崇拜。&br&&br&&b&千面之神 和 伊斯兰教阿萨辛派&/b&&br&千面之神是无面者的宗教,而无面者又是个刺客组织,他们信仰的是死亡。&br&历史上最出名的刺客宗教就只有伊斯兰教的阿萨辛派了,他们也有完善的刺客组织,用死亡来传播真主的教义。&br&&br&&b&异鬼 和 Aos Sí&/b&&br&小说中的异鬼是身形高大、细瘦,肤色苍白,眼睛如冰一般,比任何人类的眼睛都要湛蓝深邃。而传说中夜王娶的那个异鬼女人则是肌肤如月亮般苍白,眼睛如星辰般湛蓝。&br&这种长相和爱尔兰传说中一种叫做Aos Sí(也有叫Sidhe)的精灵差不多。不过两者的行为方式却是大相径庭……&br&&img src=&/e82bca266c77fe72048d31_b.jpg& data-rawwidth=&830& data-rawheight=&9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0& data-original=&/e82bca266c77fe72048d31_r.jpg&&&br&&b&乌鸦 和 北欧神话&/b&&br&不像托尔金在构造中土世界时大量借鉴北欧神话,虽说马丁之前的作品中大量的参考北欧神话,在冰与火之歌中几乎没有(感兴趣的可以看下他的《沙王》)。&br&最明显的是渡鸦。按照马丁的说法,维斯特洛面积约有南美洲那么大,在现实中人们远距离传送信息都是使用信鸽,那么马丁为什么不用信鸽?&br&因为在北欧神话中,主神奥丁的左右两肩上分别有两只乌鸦,乌鸦是穿梭于生死的送信者。马丁取用了这个设定,然后还专门选了鸦属中个头较大的渡鸦……他自己说是因为这样乌鸦就比鸽子更能抵抗空中的捕食者。&br&&img src=&/441ccad14ac870a92b30bd8ebe416d4c_b.jpg&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441ccad14ac870a92b30bd8ebe416d4c_r.jpg&&&br&&b&冰与火之歌 和 希腊神话&/b&&br&&b&(这一段有大量剧透,慎入)&/b&&br&希腊神话本身在西方文学中就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冰与火之歌中自然会有希腊神话的影子&br&&ul&&li&拜拉席恩三兄弟 和 宙斯、波塞冬、哈迪斯:这个三兄弟的设定其实很有意思,因为如果按照玫瑰战争来做参考,那么劳勃绝对不止两个弟弟。但是放到神话中恰好合适,何况波塞冬是海洋和天空之神,史坦尼斯是海军大臣和龙石岛领主,两人性格也差不多。而蓝礼,他早早就去见冥王哈迪斯了。(这段是扯淡的,已经被马丁给否定了……下面的才是重点)&img src=&/44e2fc1fcf_b.jpg& data-rawwidth=&418& data-rawheight=&5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8&&&/li&&li&瑟曦 和 天后赫拉:从性格上来说,瑟曦绝对是赫拉的翻版。她和劳勃之间只有婚姻没有爱情,赫拉和宙斯也是。瑟曦对劳勃的糜烂生活虽说严格限制,但也挡不了他私生子满地跑。看看宙斯的子女,和赫拉的态度,完全一致。&/li&&li&提利昂 和 狄俄尼索斯(酒神):提利昂的出生导致了她母亲的死亡,而且现在种种证据表明他是伊里斯二世的私生子,而不是泰温的儿子。酒神是宙斯和塞墨勒的儿子,他出生的出生同样导致了母亲的死(严格的说不是,但是结果差不多)。酒神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坎坷,之后他推动希腊人建立了法则,自己也维护世界的和平。提利昂的坎坷经历自然不用说,按他的志向和才能,最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也许只能靠他。(最重要的也许是提利昂自己说过的那句:“我可是XX和美酒之神”)&/li&&li&“魔山”格雷果·克里冈 和 刻耳柏洛斯(地狱犬):克里冈的家徽就是三只狗,地狱犬常见的形象就是三只头的狗。两者都是邪恶和恐怖的代表,他们也都没有自己的意识,只是纯粹的听从主人的安排。而且后来魔山死后被复活为斯壮爵士,这象征着地狱犬从冥界被带到人间。&img src=&/4dc6ec0fd9e42c7cc506a1197669ade5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4dc6ec0fd9e42c7cc506a1197669ade5_r.jpg&&&/li&&li&艾莉娅 和 阿尔忒弥斯:阿尔忒弥斯是月亮女神与狩猎的象征,从卷四开始,艾莉娅的POV基本就围绕这两点开始了,她住的地方、她的狼梦、她的训练,都是与月亮和狩猎相关的。阿尔忒弥斯在民间有很多名字,艾莉娅后来也有了很多名字。另外,月神有很多的动物植物陪伴,比如马、猎犬、蛇,甚至湖、树林等等,这些在艾莉娅的POV中都有出现,并且有着非常详细的描述。&/li&&li&石心夫人 和 尼俄伯:尼俄伯是忒拜国王安菲翁的妻子,她生育有很多子女,这也成了她吹嘘的资本。由于她吹嘘自己的子女比女神勒托的多,结果她的孩子全部被勒托的儿女阿波罗和阿尔忒弥斯杀死,悲痛欲绝的尼俄伯化为了石像,永远承受着痛苦。石心夫人很明显借用了这一传说。&/li&&/ul&&br&&b&关于三国&/b&&br&马丁自称是三国志游戏(&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Romance_of_the_Three_Kingdoms_III%3A_Dragon_of_Destin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II: Dragon of Destiny&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忠实粉丝,但是他自己也说过对中国的“中世纪”了解不多,所以我们不知道他到底在里面加入了多少三国的内容。但是有一点是他承认的:&ul&&li&詹姆·兰尼斯特—吕布,三国中马丁最喜欢的角色是吕布(肯定是因为游戏中武力最高)。詹姆的武力虽说没有多少直接的展示,但是很多人和事从侧面显示出他强大的实力。最重要的一点是,詹姆弑君的行为必然是来自于吕布。&/li&&/ul&&br&&br&&b&七大王国的建筑&/b&&br&虽然维斯特洛大陆的形状很像英格兰,上面七国的战乱也像极了8世纪的不列颠七国(这两个七国的历史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是马丁对七国描述太少了),但是七国上下的各色建筑,马丁算是满世界扒来的。&br&&br&&b&君临 和 君士坦丁堡&/b&&br&君临的地理位置也许很像伦敦,但是整个城市的模板绝对是君士坦丁堡&br&&img src=&/af14b5c72fbab_b.jpg& data-rawwidth=&814& data-rawheight=&11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4& data-original=&/af14b5c72fbab_r.jpg&&上面是君临,下面是君士坦丁堡。两个城市都是依海而建,以及最明显的贝勒大圣堂和圣索菲亚大教堂、红堡和拜占庭皇宫。&br&而且&b&贝勒大圣堂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翻版&/b&&br&&img src=&/86fbcafe494c6ffe3ec28f_b.jpg& data-rawwidth=&1432&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32& data-original=&/86fbcafe494c6ffe3ec28f_r.jpg&&这里补充下黑水河之战,也有当年君士坦丁堡被围攻的影子。马丁书中描写的野火,和当年君士坦丁堡所用的“希腊火”如出一辙。&br&&blockquote&在西元8世纪,拜占庭使用名为“希腊火”的武器,这一种由硫磺,石油和石灰复合而成的有很强杀伤力的可燃性武器。君士坦丁堡将其向舰船或陆地上的来犯之敌发射。&br&即使漂浮在水面上,“希腊火”也能够燃烧,因此,把“希腊火”洒落在木船周围也能给予敌军以重创。&/blockquote&&br&&b&国王大道 和 条条大路通罗马&/b&&br&以君临为中心,七国内有多条主要道路。从君临到绝境长城的国王大道,从君临到凯岩城的黄金大道,从君临到高庭的玫瑰大道,以及从君临到风息堡的道路,还有凯岩城到高庭的滨海大道,凯岩城到艾林谷的河间大道。&br&这种构造和当年罗马帝国的交通状况是相似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自然也是条条大路通君临。&br&&img src=&/0d7978bce87c92feba61da_b.jpg& data-rawwidth=&748& data-rawheight=&12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8& data-original=&/0d7978bce87c92feba61da_r.jpg&&&br&&b&旧镇的参天塔 和 亚历山大灯塔&/b&&br&旧镇的参天塔是海塔尔家族的家堡,位于旧镇港口出海口处,建造于征战岛之上。它既是城堡也是灯塔,照亮整个旧镇港湾。同时它也是七国最高的建筑物。&br&再看亚历山大灯塔,建在亚历山大港出海口出,位于法罗斯岛上,建成后很多个世纪都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筑之一。下图两个都是设想图(左参天塔,右亚历山大灯塔),因为现实中的亚历山大灯塔已经完全毁坏&br&&img src=&/6fdcb6fab44e7ec7ffaa07a_b.jpg& data-rawwidth=&932& data-rawheight=&6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2& data-original=&/6fdcb6fab44e7ec7ffaa07a_r.jpg&&&br&&b&绝境长城 和 哈德良长城&/b&&br&这是马丁自己承认的,没什么好说的,地理位置都是在大陆最北,作用都是防野人保护长城以南的文明。这个就不贴图了。&br&当然我还是觉得绝境长城更像我们的万里长城(哈德良长城和北方长城肯定也是受汉长城的启发)&br&&br&&b&鹰巢城 和 新天鹅堡&/b&&br&这也是马丁自己承认的,不过只是地理位置略像而已。&br&&img src=&/9f3c79fa1e8ea251cd359f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9f3c79fa1e8ea251cd359f_r.jpg&&&br&&b&凯岩城 和 爱丁堡城堡&/b&&br&凯岩城是兰尼斯特家族的家堡,是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雕刻而成,修建在上面的城墙和其他建筑物使得城堡的防御能力更加强大。&br&而爱丁堡城堡是建立在一块巨大的火山岩之上,也是极其完美的防御工事,远眺北海,三面悬崖。&br&&img src=&/bfc4876dc4fbcc65add32d05_b.jpg& data-rawwidth=&1555& data-rawheight=&11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55& data-original=&/bfc4876dc4fbcc65add32d05_r.jpg&&&br&最后,冰与火之歌中还有很多罗马帝国的影子,在坦格利安王朝的历史中有所体现。而古瓦雷利亚自由堡垒和古吉斯帝国、洛伊拿帝国的争斗又类似罗马和迦太基、马其顿等争夺的历史。这些估计在《冰与火的世界》之中会有所体现。&br&上面的内容除了有说明的之外,其余都是基于个人推测,不代表原作者的观点。&br&&br&PS.引述一些马丁的原话:&br&&ul&&li&宏观上看,“权利的游戏”以及续集的情节都是受到玫瑰战争这个我最喜欢的历史事件的启发。但并不是说我在照抄历史。我写作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兴趣就是把事情搅得模棱两可,以及制造悬念。另外,书中那些角色,他们大部分都是产自我的脑子里,只有小部分的原型来自历史。()&br&&/li&&li&我承认冰与火之歌受到了玫瑰战争的影响,但是没必要将我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跟历史上一一对应。我喜欢用历史感来调剂我的作品,但是单纯地抄写历史这种事我可没有兴趣。()&br&&/li&&li&(关于维斯特洛的四季)长季节这种构想在科幻和奇幻故事中很流行,我曾在我20年前写的一个短篇中也使用过。(关于《勇敢的心》)勇敢的心不是我故事的原型。()&/li&&li&我是泰德·威廉姆斯《记忆、悲伤与荆棘》(这本书)的粉丝,事实上如果没有受到他的作品的启发,我是写不出这个系列作品的。我书中还埋有许多我对其他我喜欢的奇幻著作或作家的“致敬”片段呢。()&/li&&li&(关于多恩)我确实取材自威尔士,但是我还放入了很多非威尔士的元素。比如连绵的山脉之南,是一片如同西班牙那样干燥酷热的土地……你也会注意到是娜梅莉亚领导下的洛伊拿人给这里带来了独特的文化,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有什么可以匹配的事件,那也是渡海而来的摩尔人对西班牙一些地方影响()&/li&&li&(关于魔法和神话)如何正确的处理魔法元素是奇幻故事写作最棘手的地方……我首先做的事情之一就是重读托尔金的作品。事实上,现今所有优秀的奇幻小说,都广泛的受到托尔金作品的影响。(马丁从小就是托老的书迷)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托尔金对魔法的使用是如此的小心……因此我也尝试了类似的方式。()&/li&&li&(关于丹妮莉丝往东走能不能绕过去)这个世界也是圆的,可能比我们的世界要大一点。这让我想到了万斯的《大行星》()&/li&&li&我试着把不同民族和宗教的特征混合起来,来创作我想象中的民族,因此他们和现实世界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多斯拉克人,他们基于蒙古人、匈人、阿兰人,但是他们的肤色又像美洲印第安人。而魁尔斯人混合的更多,我自己也记不清从哪些地方取材的了。()&/li&&li&(关于领主)领主这个头衔(lord,中文版有公爵、伯爵的区分,在原著中都是没有的,统一都是lord,包括一些有产的骑士),不仅仅代表了荣誉,也附带了一些特权和法定的权利。就像现实中,他们可对自己领地上的人民行使法律。()&/li&&li&(关于托曼是叫托曼一世还是托曼三世的称呼)当然是托曼一世。这些都是按照伊耿征服之后的排序,之前的国王就不算了。这和诺曼征服后的英格兰是一样的,长腿爱德华就是爱德华一世,就不考虑1066年之前的那些撒克逊的爱德华国王了。()&/li&&li&(关于伊班人)如果把维斯特洛看作不列颠群岛的话,那么伊班差不多就是芬兰,只不过是以岛的形式。()&/li&&/ul&&br&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这个问题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作者乔治·马丁曾经说过,冰与火之歌受到英格兰史和玫瑰战争(蔷薇战争)的启发,但又不是照抄历史。要知道马丁大学期间辅修的专业就是中世纪史,而且他在写冰与火之歌前把所有他能找到的中世纪相关的历史资料都看了一遍,他家…
黑水河之役 Battle of Blackwater&br&&br&高票答案说这段类似三国赤壁是误读,因为有明显相似得多的历史。&br&黑水河中把史坦尼斯烧得惨败的“野火” Wildfire,在小说中是一种液体燃烧武器,可以长时间燃烧,在水面上一样起作用。只有炼金术士公会能够制作,制作过程声称使用了魔法。野火被放在小陶罐里,里面还有石质隔间。可以用沙子来扑灭野火。&br&&br&按照如今的眼光,野火肯定是一种有机燃料,效果类似凝固汽油弹。&b&历史上和野火最相似的著名武器叫做“希腊火”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Greek_fi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reek fire&i class=&icon-external&&&/i&&/a& ,亦称“罗马火”“海洋之火”等。&/b& 在7世纪左右由拜占庭帝国投入实战,并在东罗马帝国漫长的历史中屡次起到奇效。&br&&blockquote&678年,&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98%25BF%25E6%258B%%25BC%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拉伯&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E9%E7%2599%25B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哈里发&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A9%%2598%25BF%25E7%25B6%25AD%25E8%E4%25B8%%25B8%259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穆阿维叶一世&i class=&icon-external&&&/i&&/a&对拜占廷帝国发动了陆地和海上的联合进攻,在陆战受阻后,便集中海上力量,攻占了&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A6%25AC%25E7%2588%25BE%25E9%25A6%25AC%25E6%258B%%25B5%25B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马尔马拉海&i class=&icon-external&&&/i&&/a&东南沿海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9F%25BA%25E8%258C%25B2%25E7%25A7%%2596%25AF%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基兹科斯&i class=&icon-external&&&/i&&/a&,作为发动大规模海上进攻的基地。&b&6月25日,阿拉伯舰队向君士坦丁堡发动总攻。拜占廷海军出动装有希腊火的小船,对载有攻城器械和士兵的阿拉伯军舰展开了火攻。阿拉伯舰队总指挥&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6%25B3%%E6%258B%%2596%25AF%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法达拉斯&i class=&icon-external&&&/i&&/a&命令舰队撤离,但已有大约三分之二的船只被焚毁。&/b&&br&&br&717年夏季,阿拉伯人兵分两路,再度攻打拜占廷。一路十余万的陆军由哈里发&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A5%25A7%25E9%25A6%25AC%25E7%2588%25BE%25E4%25BA%258C%25E4%25B8%2596%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奥马尔二世&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弟弟莫斯雷马萨统率,跨过了赫立斯滂海峡(即&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E9%E5%25B0%25BC%25E7%2588%25BE%25E6%25B5%25B7%25E5%25B3%25B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达达尼尔海峡&i class=&icon-external&&&/i&&/a&),从&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E9%259B%25B7%25E6%2596%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色雷斯&i class=&icon-external&&&/i&&/a&方向严密封锁了君士坦丁堡与欧洲的陆地联系。同时,&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98%25BF%25E6%25AF%%259D%259C%25E6%2596%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比杜斯&i class=&icon-external&&&/i&&/a&率领近两千艘阿拉伯战船团团围住了君士坦丁堡的水上进出口,此外还有后备部队不断的从其他地区调拨过来。阿拉伯军队在尝试了陆上进攻未果之后,便决定采取封锁的战术,把君士坦丁堡变为一座死城。&b&9月1日,阿拉伯人的一支舰队企图封锁&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E8%25A7%%25B9%25B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金角湾&i class=&icon-external&&&/i&&/a&,拜占廷皇帝&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E5%25A5%25A5%25E4%25B8%%25B8%E6%258B%259C%25E5%258D%25A0%25E5%25BA%25AD%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利奥三世&i class=&icon-external&&&/i&&/a&立即命令舰队出战,使用希腊火烧毁了二十艘阿拉伯战舰,其余的军舰则均被俘获。&/b&此后,因惧怕希腊火的攻击,阿拉伯舰队再也不敢突入金角湾,坐视拜占廷运粮船向君士坦丁堡运去补给。&b&718年春天,利奥三世在得到了准确情报之后,伺机出兵,使用希腊火摧毁了阿拉伯舰队。在这次围城战中,阿拉伯军队一共使用了2560艘船只,回到叙利亚和&/b&&b&&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A%259E%25E6%25AD%25B7%25E5%25B1%25B1%25E5%25A4%25A7%25E6%25B8%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亚历山大港&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却只剩下5艘。&/b&&/blockquote&&br&看到了吧,和黑水河一样的从水上进攻首都,被烧惨。&br&带铁蒺藜的希腊火手榴弹(看看和野火的陶罐描述多么相似,比东吴草船像多了吧):&br&&img src=&/7cb1cf9387aeee44eb5b674a17f27365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7cb1cf9387aeee44eb5b674a17f27365_r.jpg&&&img src=&/71a19061b43caabbd4d731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br&&br&布拉佛斯的泰坦巨人 Titan of Braavos&br&&br&&img src=&/caf5335bfc815ee7cdaa6_b.jpg& data-rawwidth=&182&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2&&所有奇幻史诗类作品这类东西(Lotr中的Argonath等)都有且只有一个原型:&b&罗德岛太阳神铜像&/b&&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Colossus_of_Rhod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lossus of Rhodes&i class=&icon-external&&&/i&&/a&&img src=&/353d5fb5afac_b.jpg& data-rawwidth=&340& data-rawheight=&5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0&&
黑水河之役 Battle of Blackwater 高票答案说这段类似三国赤壁是误读,因为有明显相似得多的历史。 黑水河中把史坦尼斯烧得惨败的“野火” Wildfire,在小说中是一种液体燃烧武器,可以长时间燃烧,在水面上一样起作用。只有炼金术士公会能够制作,制作过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微信公众号“吃货的科学指南”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话恶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