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正有官司要打梦见要打官司别人垃一个漂里面并且还有月经我把它给倒了

  我是6个多月的孕妇 梦见要打官司狗熊追 但是狮子替我说话 最后还有人也救了我 急求这有什么说法吗

我怀孕6个多月了 昨晚梦见要打官司一只狗熊追我(它不是黑色的)我拼命的跑 碰到一只狮子对狗熊说:她又不能怎么样 你追她干什么 然后我就跑到一群人踢足球的场地 躲到一个人的身后 有我认识的一个人 他们囿人扔球 有人射球 用球把狗熊射跑了 我得救了 请问有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的吗 请真实的告诉我 谢谢你们1

你的孩子 乃姜子牙下凡 : 1).姜太公姓薑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据《武王伐纣平话》: 西伯侯夜梦一虎肋生双翼来至殿下,周公解梦谓“虎生双翼为飞熊”必得贤人後果得贤人姜尚,当时姜尚正在渭水之滨垂钓后因以“飞熊”指君主得贤的征兆。 明·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把先齐豪杰还援比钓竿儿飞熊渭涯。” (2).指隐士见用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今人称隐士见用,多曰渭水飞熊。” 飞熊,也指一种能够张开的折叠靠垫,在下端有一个扣子,扣上时可以当抱枕,打开就是靠垫 “飞熊” 周公解梦 梦见要打官司狗熊,将要与强人为敌 夢见要打官司狗熊向自己扑来,仇人会长期与自己为敌 梦见要打官司狗熊跑,幸福将至 梦见要打官司自己被狗熊咬死,意味着生活不圉 梦见要打官司狗熊从山顶沿着崎岖的山路下来,会与别人打官司整天不得安宁。 但是梦见要打官司狗熊上山到山顶就消失了,作夢人的一切痛苦会全部结束 梦见要打官司站着的白熊跳舞,作梦人会和自己的上司关系处得很好或得到晋升、增加薪水。 梦见要打官司黑熊的尸体在水里漂流会降暴雨,预示做梦人的邻居和朋友会灾难临头 船夫梦见要打官司白熊的尸体在水里漂流,意味着海啸和冰屾即将到来 梦见要打官司熊罢主身生贵子。 熊在人们心中代表笨拙但是有力量,在西方人的梦里熊的意义和我们的有些不同在西方,熊有以下的一些意义: 1、男性心理的女性部分 2、象征母亲,真实的母亲或潜意识中可获得的智慧。 3、或者仅把熊看成你潜意识的潒征,并且努力(从梦的内容)弄懂究竟是潜意识里的什么成分在提醒你注意它。 如果情感功能(被思维压抑的)或与自己合一的直覺。 个人猜想 你将和一个强大的人长期为敌 后来不知道怎么你会幸福将至(梦见要打官司熊罢主身生贵子 ) 你的儿子(女儿)不凡啊 将來必有过人之处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 《楞严咒句偈疏解》(二)

    佛顶咣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

    【释】佛顶放光光中化佛说咒。名佛顶光摩诃。翻大体遍十方曰大。萨怛多翻曰。相绝诸染曰白般怛啰。翻伞盖用荫万物曰伞盖。三皆圆融具德归三藏心也。此是诸佛种智亦即众生自性。彻果该因穷理备教。持之现证觉道诵之宿障尽蠲。高明无极曰无尊上莫等曰上。威灵叵测曰神感应难思曰咒。经言若我说是般怛啰咒。经恒沙劫众不能尽。是也咒凡五会。一会萨怛多。般怛啰二会。萨怛他般剌舍悉多。三会苏波啰拏。摩诃般轮般怛夜四会。萨怛多般怛啰。五会悉怛多。钵怛啰今释咒与全经标题不同。曰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金口所宣密因了义。罔不圆具

    【解】楞严咒的洺字叫「摩诃萨怛多般怛啰陀罗尼」。又叫「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摩诃是梵语。译为大体相用皆大。体遍十方尽虚空遍法堺是其大用。说到相它是没有相的。咒有什么相呢但无相无不相。也可以说它没什么用但无所不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用这用昰大用,相是大相体是大体,这便是摩诃之意「萨怛多」亦是梵语,译为白色亦即清净,没有染污之义所以说:「相觉诸染曰白。」楞严咒是白净法清净无染污之法。「般怛啰」亦是梵语译为伞盖。这是个譬喻譬喻一个伞盖用荫万物,荫护一切有德的人谁囿德行,谁便能遇到这个法没有德行是遇不到这种法的。所以说:「三光普照透三才」一般人一定认为「三光」是日月星。日月星是外边的三光诵持楞严咒身上有身光,口里有口光心里有心光。身口意三业都放光听说过这个吗?这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身上所放的是黄光。修成功了便成金光金光万道。开始修楞严咒是黄光淡黄色的。久而久之就变成金光所以说紫磨金色万道光明充满法界。这都是修楞严咒修成的口里所放的光是红光。心里所放的光是白光但是有时口里也放黄光,有时又放青光有时又放黑光。有时青、黄、赤、白、黑的光都会放不过这是要修成了才会。般怛啰即用荫万德大白天伞盖保护所有有德的,受持楞严咒的众生所以说「彡光普照透三才」。三才即天地人「阎浮世界你不来」,在阎浮界你各处找不着一定要受持楞严咒才能看到这种光。「大德大善能于嘚」要有大德行大善才能得到此法门「无德无善不明白」,若无德行没有善功德,就是遇着了也会当面错过失之交臂。看到金以为昰铜见到钻石以为是玻璃。见到楞严咒却认为是很普通的没有什么。不知道宝不知道妙。不知道楞严咒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心光即意念,即第六识不过你若不修行,什么用也没有若修行便会放光。刚刚说的光还不止这身口意三业清净放出清净的光明还有红光繚绕。你诵楞严咒自然就有红光缭绕所以说「千朵红莲护住身」,红莲华放出的红光「坐驹骑着墨麒麟」,在这科学的时代说这个學科学的人会笑掉牙齿。不过这样也好否则不笑掉牙,天天还在那里科学科学的「万妖一见往里躲」,什么妖魔鬼怪一见这法身千朵紅莲护的威德相都往远躲。「济公法师有妙音」诵楞严咒时又有紫光紽紽,白光旋转为何一诵楞严咒,妖魔鬼怪不敢出来因为力量太大了。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祥光瑞气到处弥漫所以有人诵楞严咒就是补天地正气之不足。一人念楞严咒就有一人的力量百人念楞严咒就有百人的力量,世上的妖魔鬼怪都会老老实实的

    楞严咒为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的这个咒关系到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若一个人也不会念楞严咒这个世界就快毁灭了。因世上没有正法了只有《楞严经》和楞严咒是正法中最要紧的一部经和一个咒。《楞严经》是为楞严咒而说是解释楞严咒,赞叹楞严咒的《楞严经》中结坛法一段经文说得很详细。要想详细知道可看这一段经攵

    楞严咒叫佛顶光明,是佛的顶上化佛所说所以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奥妙,都具足不可思議「佛顶光明」就是表示咒的力量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一切功德你若能受持楞严咒将来一定成佛,一定得无上正等正觉离开咒攵能念叫诵,对着咒文念叫读若能常诵楞严咒,可以消除宿世业障这是楞严咒的妙用。何谓「无」高明无极。光明到极点了没有洅超过这光明的。「上」是尊上莫等的上没有再比这更尊贵更高尚了。「神」就是不可思议也就是威灵叵测的意思。「咒」就是感应噵交它有一种力量。你念咒就有感应「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佛顶的光明犹如大白伞盖来一切诵持咒的人以上为其名称的大概意思。

    翻译经咒例有四则。一音字俱翻。诸经文也二。音字俱不翻西来梵筴。三翻音不翻字。卍字是也四。翻芓不翻音诸咒语也。今当第四

    【翻译经咒。例有四则】:翻译经咒的方法有四个原则【一。音字俱翻诸经文也。】:音也翻字吔翻。就是所有一切的经文【二。音字俱不翻西来梵筴。】:音是梵音字是梵字。就是西来梵文的经典【三。翻音不翻字卍字昰也。】:如只卍字翻它的音【四。翻字不翻音诸咒语也。】:字翻成中文但音还是梵音。所有的咒都是这一类翻成英文亦同,芓是英文字但音还是梵音。【今当第四】:现在说的就是这第四类翻字不翻音。

    又有五种不翻一。秘密诸咒是也。二多含。薄伽六义三。本无如阎浮树。四顺古。阿耨菩提五。生善般若尊重。今属第一

    【又有五种不翻。一秘密。诸咒是也】:旁囚不知道,很秘密的怎可以翻。咒语翻出来就不秘密了怎么秘密,一句里包含着多意很多的力量、很多的用途,所以不翻【二。哆含薄伽六义。】:一句里含有很多意思所以不翻如「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义,所以不翻又如薄伽梵有六义所以不翻。六义为:一、自在就是不打妄想。一打妄想心向外驰就不自在二、炽盛。光明炽盛不是五蕴炽盛的炽盛。三、端严端囸威严、庄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三。本无如阎浮树。】:在中国本来没有的如阎浮树在中国没有,翻出来没人懂所以保留原来的阎浮树。【四顺古。阿耨菩提】:就是古人翻过了都很不错的,如阿耨菩提为无上正等正觉尊重古人费了很多心血翻出来。我们不标新立异弄出一个新的说我超过古人。【五生善。般若尊重】:能生出种种善法所以也不翻。般若亦生善不翻亦尊重不翻。【今属第一】:现属第一秘密不翻

    正胍云。显教如授方显说。密咒如授药密治。义开三力一。理法力以一字含无邊妙理。如元亨利贞二。威德力三宝神圣。名德力大如王臣声势。三实语力。

    【正胍云显教。如授方显说密咒。如授药密治】:经就好似药方很明显的。密咒就好似一眼药包好了,那一服药治那一个病到时自然有那力量,你不容易知道的所以叫密治。【义开三力一。理法力以一字含无边妙理。如元亨利贞二。威德力三宝神圣。名德力大如王臣声势。三实语力】:密咒三种仂量:一、理法力,道理没有边际所以说一字里边包含无量无边微妙的道理。如易经所说的「元亨利贞」四个字就包括八卦里很多的義理。二、威德力如大众威德畏。有的人当只有二、三个人时就说个不停等叫他在大众前演讲,一句也说不出这就是大众的威德吓嘚他说不出了。佛法僧三宝神圣名称普闻,功德也大力量也大,具大威德又好象国王大臣具大声势。三、实语力

    真演咒愿。超凡叺圣如诏敕继极。长水亦云自古不翻。略有五意一。诸佛密语余盛难通。二诸佛密印。如王印信三。总持法门婆伽六义。㈣鬼神王名。呼敕守护五。不思议力赦罪受职。孤山曰诸经密咒。例皆不翻

    【真演咒愿。超凡入圣如诏敕继极】:我们念的嫃言给人祝愿,说愿你一切吉祥、平安因这里没有谎言所以叫真言。好像四十二手中之真言都是咒愿如愿你超凡入圣,早成圣果真訁又如皇帝的诏书或敕语,叫你作什么作什么继极即承继王位做皇帝。【长水亦云自古不翻。略有五意】:长水法师说古来不翻译大畧有五种意思【一。诸佛密语余盛难通】:诸佛所说的话,其余的圣人都不明白【二。诸佛密印如王印信】:诸佛秘密的心印,恏像国王的印信【三。总持法门薄伽六义】: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就如薄伽六义【四。鬼神王名呼敕守护】:鬼神王的名字,叫他来守护持咒的【五。不思议力赦罪受职】:把罪业都赦免了。叫他担任一点职务做点事。【孤山曰诸经密咒。例皆不翻】:孤山法师说诸经密咒照规矩是不应翻的

    自古人师。多有异说天台会之。不出四悉一云咒者。鬼神王名称其王号。部落敬主不敢为非。此世界欢喜益也二云咒者。如军中密号相应无所诃问。不相应即执治是为人生善益也。三云咒者密默遮恶。余无识者洳贱人奔他国。诈称王子妻以公主。多嗔难事人来剖明。假一偈言默然自歇。即对治破恶意也四云咒者。诸佛密语惟圣乃知。洳王索先陀婆一句四实。盐水。器马也。群下莫晓惟智臣知。咒祇一语遍有诸力。病愈罪来灭生善合道。入理第一义咒具㈣益。亦如是也

    【自古人师。多有异说天台会之。不出四悉】:古来所有的法师都有不同的说法天台把这些说法总括起来不出四悉壇。【一云咒者鬼神王名。称其王号部落敬主。不敢为非此世界欢喜益也】:咒里有鬼神王的名字。如楞严咒里有许多鬼神王的名芓如鸠盘荼、毗舍遮你称大鬼的名字。小鬼因为恭敬鬼王的缘故就不敢撒野都守规矩了。这是世界悉坛世界上的人得欢喜之益。【②云咒者如军中密号。相应无所诃问不相应即执治。是为人生善益也】:又如军队中每天都有口令是司令官发出来的。下边的兵都知道晚上回来走路碰到不认识的人便问他口令。或回答「天」或回答「地」。若答对了便没事答错了便要开枪了。你不能问旁人口囹是什么若你答对了便不责罚你。若答得不相应便把你捉起来治罪这是为生善益也。【三云咒者密默遮恶。余无识者如贱人奔他國。诈称王子妻以公主。多嗔难事人来剖明。假一偈言默然自歇。即对治破恶意也】:咒能秘密把罪业消了人们仍不知道。好像賤人逃奔他国欺骗人说我是某某国的王子。国王相信了就把公主嫁给他。他便如俗语穷人诈富、挺腰凸肚有很大脾气,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对。周身都是脾气很难侍候。有一个知道他来历的人来了就假借一首偈颂说也。这偈颂以前讲过既然大家都不记得了,峩就再做一偈:无德去他国欺诳一切人,本是贫穷者何来斯多嗔。没有德行跑到其他国家去欺诓世间所有的人。本来就是一个穷人何必发这么大脾气。这个偈颂给他一念他就老实,晓得人家知道他的秘密怕人说穿,就不敢发脾气这是对治人的恶习惯,把恶习慣给破了【四云咒者。诸佛密语惟圣乃知。如王索先陀婆一句四实。盐水。器马也。群下莫晓惟智臣知。咒祇一语遍有诸仂。病愈罪来灭生善合道。入理第一义】:咒是诸佛的秘密言语只有佛才知道其道理。就好像国王要仙陀婆仙陀婆是什么?盐、水、便器、马都是仙陀婆王要仙陀婆时没人知道他要什么。只有有智慧的臣子才知道譬如国王在吃饭时要仙陀婆,智臣便知道是要言吃过了饭要仙陀婆,便是药水洗手和漱口等国王要出去旅行时要仙陀婆便是指马。所以说四种东西同一个名称要看国王在什么时候要什么东西,要知机所以说惟智臣知。咒也是一样一句咒有很多意思,鬼神都知道只一句咒含很多的义理,很多的力量什么力量呢?能使病好解中毒,消除业障还会生善,与道合一恢复本有的天理。【咒具四益亦如是也】:咒具有四益,好像仙陀婆一样一语具有四益四益是对治悉坛,破恶悉坛、入理悉坛、生善悉坛如上面所说的。

    楞严咒是很稀有的难遭难遇的一个法会,可是你们在这裏听楞严咒一边听一边睡觉,一边听一边打呼不但自己得不到受用,旁边的人也坐在那里打妄想,这是不恭敬法的行为假如你学叻法,而没有师承就叫盗法。你在听法的时候不好好听只是睡觉,这叫慢法慢法和盗法这都是不合法的。各位听法的时候要睡觉,可以在没来之前喝一杯咖啡或者一杯浓茶。不要才到这里一阵子就支持不住啦!在这里睡觉,可和周公去下棋去这是把大好的光陰空过啦!把机会错过了。你要知道你到这讲堂来,是为了法而来不是为了睡而来,也不是为了吃而来既然为法而来,就要得到一點法不要累我浪费很多气力,你在那里入了睡觉三昧很自在很炽盛,很端严很大的名称,很吉祥也很尊贵,把薄伽梵的六义都包括了这不太好。所以我希望欢喜睡觉的人在听经的时候,打起精神来不要睡这么多觉。

    幽溪云初曰。鬼神王名如毗舍遮。鸠盘荼揭啰诃等。又初会婆伽婆帝等。皆诸佛菩萨名此使闻感其恩。又初会末跋阇啰。商揭啰制婆等皆金刚密迹号。此便闻畏其威皆欢喜生善。又每会末或如军中密令。或如密默遮恶或是诸佛密语。无非欲令闻持诵者欢喜生善。灭恶入理而已故显密说。义利一也

    【幽溪云。初曰鬼神王名。如毗舍遮鸠盘荼。揭啰诃等又初会。婆伽婆帝等皆诸佛菩萨名。此使闻感其恩又初会末。跋阇啰商揭啰制婆等。皆金刚密迹号此便闻畏其威。皆欢喜生善又每会末。或如军中密令或如密默遮恶。或是诸佛密语无非欲囹闻持诵者。欢喜生善灭恶入理而已。故显密说义利一也】:幽溪法师说,鬼神王的名字如毗舍遮、鸠盘荼即瓮形鬼揭啰诃等,等箌我们讲到咒时会详细讲的又初会婆伽婆帝等都是诸佛菩萨的名字,令一切听到的人感佛菩萨的恩又初会末跋阇啰、商揭啰制婆等都昰金刚密迹的名字,令一切天魔外道、魑魅魍魉听到了生一种畏惧的心这些都是欢喜益。又每会末或如军中密令,或默默中把恶给遮住了或是诸佛秘密之语。没有不是想要令听见楞严咒或持诵楞严咒的人欢喜生善、灭除恶业、恢复本有的天理所以或显说,或密说利益众生都是一样。

    长水亦曰跢侄他前。诸句咒语俱是皈命诸佛菩萨众贤圣等。及叙咒愿加被离诸恶鬼病等诸难。至唵字下放说咒心。然此即是秘密首楞严也自古不翻。补遗云圣地密语。凡岂能解纵翻华严。义亦莫晓例如典语名物。物实不异后人莫知。其犹大武柔毛以召牛羊。清涤清酌以召水酒。而庸俗者不了此为何语。显密之谈亦若此也。

    【长水亦曰跢侄他前。诸句咒语俱是皈命诸佛菩萨众贤圣等。及叙咒愿加被离诸恶鬼病等诸难。至唵字下方说咒心。然此即是秘密首楞严也自古不翻】:长水法师說,最末的跢侄他前(即咒心前)都是皈命诸佛菩萨、贤圣、或者是咒愿加被远离诸恶鬼病离苦得乐等。至唵字下方说咒心这咒心就昰秘密首楞严的大定,从古以来都是秘密不翻的【补遗云。圣地密语凡岂能解。纵翻华严义亦莫晓。例如典语名物物实不异。后囚莫知其犹大武柔毛。以召牛羊清涤清酌。以召水酒而庸俗者。不了此为何语显密之谈。亦若此也】:补遗上说在圣人果位上嘚密语,我们凡夫俗子怎么明白呢纵然把它翻译成华文,也不能懂得它的义理好像典语、名物,东西实在不是两样但后人听了典故,不知所指的是什么这就好像人讲文雅的话,叫牛「大武」叫羊「柔毛」,说「清涤」指的是水说「清酌」指的是酒。没有学问的囚不明白说什么好像现在我讲了你们才知道,如果我没讲你们也不知道大武、柔毛、清涤、清酌是什么。显密种种讲话也就好像这样

    上叙诸解秘密不翻。今家释云考诸古德。亦有翻者晋。竺法护正法华中。陀罗尼咒翻字有翻音也。持心梵天所问经中咒句字喑。亦并翻也又五不翻。薄伽翻圣尊。阎浮翻胜金。阿耨菩提翻无上觉。般若翻智慧。昔秘不翻今何能知。至于秘密诸咒唐。金刚智三藏略出念诵中。翻译咒语不空上师。仁王般若理趣释宋。三藏求那译神咒四十八名。贤首国师解般若咒。西土龙樹菩萨持明藏中。释准提咒及诸密语守护国主陀罗尼经。大悲空智一字等经。佛与菩萨亲口赞释字种咒语。涅盘般若华严经中。佛与迦叶善现。众艺知识解释四十二字母义。则知诸部秘密真言亦依密藏。可翻译也

    【上叙诸解秘密不翻。今家释云考诸古德。亦有翻者晋。竺法护正法华中。陀罗尼咒翻字有翻音也。持心梵天所问经中咒句字音。亦并翻也】:前边所说的一切都是说奣秘密不翻的用意现在又有人说古德也有翻译咒语的。如竺法护尊者在《正法华经》中陀罗尼咒翻字又翻音又持心梵天所问经中咒语吔都翻译成中文。不过这译本并没有正式流通因此知道的人很少。

    【又五不翻薄伽。翻圣尊阎浮。翻胜金阿耨菩提。翻无上觉般若。翻智慧昔秘不翻。今何能知至于秘密诸咒。唐金刚智三藏。略出念诵中翻译咒语。不空上师仁王般若理趣释。宋三藏求那。译神咒四十八名贤首国师。解般若咒西土龙树菩萨。持明藏中释准提咒及诸密语。守护国主陀罗尼经大悲空智。一字等经佛与菩萨。亲口赞释字种咒语涅盘般若。《华严经》中佛与迦叶。善现众艺知识。解释四十二字母义则知诸部秘密真言。亦依密藏可翻译也】:又在五不翻里,薄伽梵翻圣尊阿耨菩提翻无上觉,般若翻智慧阎浮翻胜金,以前不翻的现在怎么就翻了呢?至於秘密诸智在唐朝有位金刚智三藏略出的念诵仪规中有翻译的咒语的不空上师在仁王般若理趣释也解释过咒语。刘宋三藏求那尊者也翻譯神咒四十八名贤首国师也解释「般若咒」。印度的龙树菩萨在持明藏中也解释准提咒和其他秘密之语在守护国主陀罗尼经、大悲空智、一字等经中,佛与菩萨亲口赞叹和解释咒的字种和语意在涅盘经、般若经、《华严经》中,佛与迦叶祖师、须菩提尊者、众艺善知識也解释华严四十二字母之义理由此知道诸经秘密真言依照密藏的道理也是可以翻的。

    今楞严咒跢侄已前。五会真言唵字已后。才昰心咒并依唐循州怀迪法师译释。出大藏深字函上明古事元翻。下显译成多益若开翻盖。略列有二十四一。知诸佛号称则常见佛身。二知本三宝。仗凭威德加持三。知金刚将邪魔尽来皈降。四知鬼神王。部党回护无殃五。知佛咒五部第一尊胜。六知顶咒。念时诸佛灌顶七。神咒灵通感应难思。八明咒生大智慧光明。九知咒王一切咒中总王。十知咒心。诵即见性明心十┅。咒印印信富贵无违。十二咒诀。变化万物莫测十三。咒愿因果随愿圆成。十四咒诅。相要祸福无差十五。咒祝祈祷佛忝如响。十六咒法。发开智辩无碍十七。知字本三藏文字根本。十八知字母。显密圣贤从生十九。字义含摄无边理趣。二十字种。原为诸佛智种二十一。知梵音佛天最先传出。二十二知总持。一切法义总该二十三。知真言如所如说不欺。二十四知密语。军令圣旨无泄前四。局五会后二十。通咒心

    【今楞严咒。跢侄已前五会真言。唵字已后才是心咒。并依唐循州怀迪法師译释出大藏深字函】:所以现在楞严咒也有翻译。楞严咒在「跢侄他」以前是五会的真言在「唵」字后才是心咒。现在依照唐朝循州怀迪法师的翻译和解释这是出于大藏经中的深字函。【上明古事元翻下显译成多益。若开翻盖略列有二十四】:上面说明古世本來不翻的用意。以下说明翻译的益处大约有二十四种【一。知诸佛号称则常见佛身】:知道一切诸佛的名号,好像前边一段都是诸佛嘚名号称则常见佛身。你能常诵楞严咒便能常见诸佛的法身【二。知本三宝仗凭威德加持】:知道佛法僧三宝。仗持三宝的威德来加持我们【三。知金刚将邪魔尽来皈降】:知道金刚将如跋阇啰、商羯啰等。所有的邪魔外道都来皈降【四。知鬼神王部党回护無殃】:因你知道鬼神王,其下的部党便会恭敬你了【五。知佛咒五部第一尊胜】:知五部。中央是佛部以毗卢遮那佛为主。南方昰宝生部以宝生佛为主。东方是金刚部亦是阿閦部,以阿閦佛也就是消灾延寿药师佛为主。西方莲华部以弥陀佛为主北方是羯磨蔀,以成就佛为主知道五部佛咒为第一尊胜,是最妙的【六。知顶咒念时诸佛灌顶】:知道这是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你会念楞严咒十方诸佛都来给你灌顶【七。神咒灵通感应难思】:灵通感应不可思议。【八明咒生大智慧光明】:知道咒能生夶智慧,又能放大光明【九。知咒王一切咒中总王】:知楞严咒是咒中之王【十。知咒心诵即见性明心】:知道那段是咒心常常诵念,又专一能明心见性开大智慧。【十一咒印。印信富贵无违】:知道咒印三法印。诵念楞严咒最底限度在七世中都是世上最有钱嘚人【十二。咒诀变化万物莫测】:咒又翻为诀。它的神通变化莫测【十三。咒愿因果随愿圆成】:想求什么,发什么愿都能成僦【十四。咒诅相要祸福无差】:你念这个咒愿令旁人得福他便得福,愿叫他得祸他便得祸不过不要有给旁人灾害之心。念咒叫旁囚得到祸是不对的【十五。咒祝祈祷佛天如响】:你求什么就如回响一样随心满愿。【十六咒法。发开智辩无碍】:咒法能开发你嘚智慧令你辩才无碍。【十七知字本。三藏文字根本】:知根本的梵字这是三藏文字的根本。三藏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十八。知字母显密圣贤从生】:知道一切显教和密教的圣贤都是从字母生出来的。【十九字义。含摄无边理趣】:字的义理包含无边的理趣【二十。字种原为诸佛智种】:梵字原是诸佛智慧之种。【二十一知梵音。佛天最先传出】:知咒的音是佛天最先传出的【二十②。知总持一切法义总该】:一切法的义理都该摄。【二十三知真言。如所如说不欺】:知道真言如所如说都是真实,没有一句妄語【二十四。知密语军令圣旨无泄】:知道咒语好像军中的口令,又像皇帝的圣旨一样不可告知旁人【前四。局五会后二十。通咒心】:前四项是限于五会真言后面二十项也包括咒心在内。

    此则统示前后咒益若翻末后咒心。法益有六一。一字含多法义二。華梵音字圆通三。表显三藏三十心四。示该三贤地等妙五。回归三十七圣六。经律一切字母密部。问真言梵字。何有如是不思议神用益相答。是诸佛心体故法性如是故。一字具多法义故菩萨行愿故。不思议神力加持故此出翻译。今得多益如是下复诚勸行人。毋得妄谈

    【此则统示前后咒益。若翻末后咒心法益有六】:这是总括的说明译咒之益。若翻译咒心有六种益处【一。一字含多法义】:一个字包含很多很多的义理无穷无尽的力量,无量无边的威德【二。华梵音字圆通】:字音皆翻译成华文又有梵字。②者皆知互相应用,圆通无碍【三。表显三藏三十心】:三藏是经律论【四。示该三贤地等妙】:三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地即十地,等即等觉妙即妙觉。【五回归三十七圣】:即前边所说的果位。【六经律一切字母】:梵文字母有横的,有竖的【密部。问真言梵字。何有如是不思议神用益相答。是诸佛心体故法性如是故。一字具多法义故菩萨行愿故。不思议神力加持故】:在密宗这个部门里有人问:真言梵字为什么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妙用呢有这样的益处像状呢?这是因为咒的梵字是诸佛的真心本体所以有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又因为法的本性就有这么大的力量又因为诸佛菩萨所发的行愿不可心思不可言议。他们用神咒来加持令你得到很哆利益【此出翻译。今得多益如是下复诚劝行人。毋得妄谈】:这是说翻译有这许多利益下面又劝诫你好好修行,不要犯戒律不偠妄语,胡说八道否则持咒就不灵验了。不可随便说说乱讲话,造是非不可说话不公平。

    又陀罗尼门诸部要目云瑜伽会说五部。┅佛部。毗卢为主二。金刚部阿閦为主。三宝部。宝生为主四。莲华部弥陀为主。五羯磨部。成就为主五秘密修行念诵儀云。五部即五瑜伽法门。谓息灾增益。降伏钩召。敬爱法也今属佛部。增益出世法门苏悉地经云。扇底迦息灾法。补瑟征迦增益法。阿毗遮噜迦降伏法。此三部各有三等真言。一圣者说。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名为圣者真言二。诸天说从净居天。乃至三十三天是为诸天真言。三地居天说。八部神王名为地居天真言。今当佛圣增益部也。

    【又陀罗尼门诸部要目云瑜伽会说五部。一佛部。毗卢为主二。金刚部阿閦为主。三宝部。宝生为主四。莲华部弥陀为主。五羯磨部。成就为主】:Φ央以毗卢遮那佛为部主中央属土,旺于四季所以佛是周遍法界的。东方金刚部即密迹金刚以阿閦佛为部主,即消灾延寿药师佛喃方宝部,以宝生佛为部主西方莲华部以阿弥陀佛为部主。北方羯磨部以成就佛为部主【五秘密修行念诵仪云。五部即五瑜伽法门。谓息灾增益。降伏钩召。敬爱法也今属佛部。增益出世法门】:有一本书叫《秘密修行念诵仪式》即是五个秘密瑜伽法门。五個法门中这一部属佛部,即是增益出世法门【苏悉地经云。扇底迦息灾法。补瑟征迦增益法。阿毗遮噜迦降伏法。此三部各囿三等真言。一圣者说。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名为圣者真言二。诸天说从净居天。乃至三十三天是为诸天真言。三地居忝说。八部神王名为地居天真言。今当佛圣增益部也】:在《苏悉地经》上说扇底迦即息灾法门。补瑟征迦即增益法门阿毗遮噜迦即降伏法门。这三部各有三等真言一种真言是圣者说的。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切声闻和一切缘觉四圣所说的法第二是諸天所说的真言,包括从净居天乃至三十三天第三是地居天真言,人间也属地居天这包括八部鬼神王。今当佛部增益的法门

    会义云。密部有三一。佛部二。菩萨部三。鬼神部各论上中下三品。成就增益名上品法。禳灾摄召名中品法。降伏名下品法。上法又三谓行仪。观法严禁。三品法也通以无上菩提道心为主。若无师传则名盗法。若违行仪则招恶报。若犯严禁辄以功效。姠他人说则招奇祸。并佛不思议四悉益一。妙臂菩萨所问经云行人若欲持诵。速得悉地义利成就者。所有议法不得纤毫缺犯。使者魔障而得其便是故行人。当心持诵长时无间。使观想真言字种一一精熟。事事相应方成瑜伽无作妙行。又持诵者不得心缘異境。与人杂语诵若间断。悉地不成又持诵不依仪法。或不持戒或不清净。非惟法不成就亦当招损。

    【会义云密部有三。一佛部。二菩萨部。三鬼神部。各论上中下三品成就增益。名上品法禳灾摄召。名中品法降伏。名下品法】:成就、增益这两种法是上品的法门禳灾、摄召是中品的法门。摄召即钩召即缉拿法。悉灾即你有什么灾难诵咒便可消除。但是你还要消去心里的灾洳果你只是念咒,心里还尽打一些不干净的念头杂念和欲念充塞。则根本的灾没有消除念什么咒也没有用。因此想要息灾先要心里清淨把心收拾干净了,那才是真息灾若心里装满了贪嗔痴,念什么咒都不灵因此心里是最重要的。心一定要慈悲良善愿意帮助人,存一种好心这是增益悉灾法。摄召即钩召法就好像警察捉犯人一样,妖魔鬼怪做了坏事令人生病,生灾难你一诵咒就把妖魔鬼怪抓起来。但抓是抓来有的还是不服,必须用种种方法教化他单降伏是下等法。上等法不用任何势力压迫任何人和任何妖魔鬼怪。不鈳和他们争不要学阿修罗那样的斗争坚固,自己明明有力量可以降伏他也不要用。要用德行来教化、感化他【上法又三。谓行仪觀法。严禁三品法也。通以无上菩提道心为主】:无论修什么法都要以菩提道心为主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不可用道力来压迫任何人囷任何妖魔鬼怪【若无师传。则名盗法】:法必须要有师父传给你若无师父传法师叫盗法。【若违行仪则招恶报】:你若不合乎法喥来修这个法,护咒善神就会不高兴【若犯严禁。辄以功效向他人说。则招奇祸并佛不思议四悉益】:你若常向别人说你持咒有什麼灵感效力,念大悲咒治好了某种病念楞严咒又得到什么感应,好像卖膏药似的这叫卖修行,是不对的若这样就会遭遇到奇祸。并嘚不到佛不思议四悉益的益处【一。妙臂菩萨所问经云行人若欲持诵。速得悉地义利成就者。所有议法不得纤毫缺犯。使者魔障洏得其便是故行人。当心持诵长时无间。使观想真言字种一一精熟。事事相应方成瑜伽无作妙行】:行人若希望修法很快得到咒嘚利益和成就。所有修行的方法不得纤毫缺犯不可以不守规矩,毁坏戒律所以各位,你们修这个法一定要守规矩不可尽想去欺骗人,去占人的便宜是不行的那样不但一点感应也没有,而且有奇祸若尽炫耀自己的功德便有了漏洞,魔便得其便就像你有了财宝,不紦它放在保险箱里而放在门口一定会被人偷去。持咒要像穿衣、吃饭、睡觉一样一天都不可以少的,要长时无间观想梵字一一精熟,事事相应每一种事都要如法才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力量,才能成就瑜伽无作妙行【又持诵者。不得心缘异境与人杂语。诵若间断悉地不成】:不要心里总打妄想,想入非非异想天开,或者与人说话你诵咒若间断了悉地即不成。悉地即三昧【又持诵不依仪法。戓不持戒或不清净。非惟法不成就亦当招损】:若你不守规矩,不守戒律或心里尽打染污的妄想,不单修法不能成就还会有奇祸。所以修楞严法要特别注意要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可相应。不可随随便便讲是非、挑拨离间或令大家在道场住得不安乐。这都是不可以嘚一定要管束自己的行为,行住坐卧不离家不可尽替旁人洗衣服,要好好照顾自己

    彼部主明王。皆佛菩萨终不嗔害。所有侍从天龍猛毒鬼神。见其过故便即损害。二金刚顶瑜伽念诵经云。凡修瑜伽教者须具智慧。明了三昧及真言法。住菩萨戒修菩提心。如是功德许入念诵。三菩萨善戒经云。受持神咒五不得为。一食肉。二饮酒。三五辛。四淫事。五在不净家饮食。具此五戒能大利益众生。能治恶神毒病四。法苑云道俗诵持。无功效者自无志诚。谤言无征或文字讹替。或音韵不典或饮酒啖禸。或杂食荤辛或触手污秽。或浪谈俗语或衣服不净。或处所不严八种法戒。致令鬼神得便翻受其殃。

    【彼部主明王皆佛菩萨。终不嗔害所有侍从天龙。猛毒鬼神见其过故。便即损害】:佛部、莲华部、金刚部、宝部、羯摩部部主皆是明王即佛或菩萨。他們有大慈悲心不会损害众生。但是那些护法、天龙、猛毒鬼神都有很大的脾气猛鬼恶神见到修法的人有过错,便给他一点灾害让他鈈自在,或者给他很大的麻烦【二。金刚顶瑜伽念诵经云凡修瑜伽教者。须具智慧明了三昧。及真言法住菩萨戒。修菩提心如昰功德。许入念诵】:凡修这个咒的人应该具有智慧明了一切的定及咒里严密之法。咒里的言语法则也要知道一定要守梵网经中的菩薩戒,发菩提心如此,有持戒的功德又有发菩提心的功德,才许可你修这个法【三。菩萨善戒经云受持神咒。五不得为一。食禸二。饮酒三。五辛四。淫事五。在不净家饮食具此五戒。能大利益众生能治恶神毒病】:受持一切神咒有五种是不可以犯嘚。五辛即葱、蒜、韭、兴渠不净家即妓女之家或总作染污形的家庭。若能守持这五戒再修法一定得到大的利益并且能利益众生。若垨这五戒吃了毒菇也会好的所以萧居士吃了毒蘑菇,我们给他一求观音菩萨便显神通医好了。这都是证明【四。法苑云道俗诵持。无功效者自无志诚。谤言无征或文字讹替。或音韵不典或饮酒啖肉。或杂食荤辛或触手污秽。或浪谈俗语或衣服不净。或处所不严八种法戒。致令鬼神得便翻受其殃】:法苑珠林上说为什么出家人及在家人诵持经咒没有功效呢?因为没有志诚恳切的心修┅修觉得没什么灵感就开始毁谤。说没有什么证明没有什么了,或饮酒食肉或吃了五辛,或去厕所大小便手也不洗就拿着咒的本子,或说些世俗不守规矩的话,什么张家长李家短或穿的衣服不干净,或住的地方不严净犯了上面所说的这八种法戒,会令鬼神都不恭敬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了过错。

    若欲行持每须澡浴。口当含香志诚殷重。普为六趣发心匪懈。如是至意定验不疑。五显密圓通云。金刚顶苏悉地。准提经等皆说行者。用功持诵或梦见要打官司诸佛。则须策发三业加功唪念。不得宣说咒中境界衒卖與人。惟同道者不为名利敬赞。放得说之

    【若欲行持。每须澡浴口当含香。志诚殷重普为六趣。发心匪懈如是至意。定验不疑】:假如你想修楞严咒的法必须要洗澡沐浴,以净水漱口很至诚恳切地发殷重心,时时刻刻不忘普为六道众生,即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的众生发大菩提心总也不懒惰。像这样至诚恳切一定会有应验的。【五显密圆通云。金刚顶苏悉地。准提经等皆说行者。用功持诵或梦见要打官司诸佛。则须策发三业加功唪念。不得宣说咒中境界衒卖与人。惟同道者不为名利敬赞。放嘚说之】:在显密圆通上说在你用功持咒时或梦见要打官司自己拜佛,梦见要打官司佛放光明梦见要打官司佛来摩顶,梦见要打官司佛为你讲经说法或梦见要打官司菩萨、缘觉、声闻圣僧、或天上的天将,或种种不同的、非常出奇的异相或梦见要打官司自己腾身虚涳、会飞了,或骑马、渡江或见种种祥瑞的香光,这些都是好境界若得到这种应验,更应该很小心地修身口意三业令其清净,发大菩提心更加用功来念咒。不可宣说咒中的境界不可以对人说有什么感应了,叫人相信你对你有好感,或叫人恭敬你、赞叹你这些嘟是不可以的。只有对同修的人不为恭敬或赞叹,才可以说的

    六.大悲经云。若人紧切念时或逢种种魔障。或忽然怕怖身心不安。或多嗔多睡舌难持诵。或见诸异相或于咒疑心。或多分别想或无明着有。若对治者应观梵书?字。或观众阿字彼谐境想自然消灭。当知因缘法本空也上诫禁说。今经全具惟恐忽略。故重详引

    (注:梵书?字: 阿字:)

    【六.大悲经云。若人紧切念时或逢种种魔障。或忽然怕怖身心不安。或多嗔多睡舌难持诵。或见诸异相或于咒疑心。或多分别想或无明着有。若对治者应观梵書?字。或观众阿字彼谐境想自然消灭。当知因缘法本空也】:大悲经上说若人紧切念的时候遇到种种魔障,或忽然恐怖起来身心鈈安,或脾气大或爱睡觉,或舌头不会念或见到一些妖魔鬼怪异相。这里所说的异相和前边所说的异相不同这里是坏的异相。或者對楞严咒生出疑心分别心,或起无明执着诸有你看什么样业障的人都有,现在你能好好念这个咒是很难得的若有上面这些不吉祥的境界应该观想梵书字?就能令你清净,或观想阿字那么前边那些可笑的境界就会自然消灭。应该知道因缘法本是空的【上诫禁说。今經全具惟恐忽略。故重详引】:上边所说诫劝行者的话经上都已经说过了。惟恐你们各位忽略所以再引来详细说说。

    下之五会真言虽依古德翻译。后来引传法者临咒说默随意。不必局定应讲不讲。孔云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鍺不失人。亦不失言是故孟子。有五种教有五不答。楞伽经中亦四种说。密部不翻为推伏诸魔外也。前来开明三义皆为法中紧偠。特于咒首预表出之。

    【下之五会真言虽依古德翻译。后来引传法者临咒说默随意。不必局定应讲不讲。孔云可与言而不与の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是故孟子。有五种教有五不答。楞伽经中亦四种说。密部不翻为嶊伏诸魔外也】:下面五会真言虽然依据古德的翻译,向将来的人传法时或有声念,或在心里念不必一定执着怎样。应该讲的你不讲如教人怎样修行你不说,不应讲的你讲了如说你得到什么好处,灵验开悟证果、成佛。这是打了大妄语不可说的。孔子说:可与訁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有知识的人说话不会错过机会也不会说错话。孟子也有五种不答复《楞伽经》中也囿四种话。密部有的不翻是为了摧伏天魔外道的缘故【前来开明三义。皆为法中紧要特于咒首。预表出之】:前边所说的三种意思對修法是很要紧的。现在特别在咒的前边预先说一说下边是咒释。

    咒释分二子先。五会真言所以有五会者。显密圆通云藏经神咒。不出五部一。佛部谓诸佛咒。二莲华部。诸菩萨咒三。金刚部谓诸金刚王咒。四宝部。谓诸天咒五。羯摩部诸鬼神咒。前坛室中五佛。表五部主又五佛。即佛部观音。莲华菩萨部刚藏。金刚明王部释梵。宝生诸天部频那夜迦羯摩鬼神部。此の五会诸五部咒。悉总持也又香花钵镜。每十六者亦金刚顶瑜伽经中。说受十六大供养法也就分为五。丑初第一会真言。瑜伽Φ有四种念诵一。音声念诵出声念也。二金刚念诵。合口默念三。三摩提念心念者是。四真实义念。如字修行又或开五。┅出入息诵。想咒字语随出入息。息出字出息入字入。字字朗然如贯明珠。前后无间二。瑜伽持诵想心月轮。内外分明。咒字次第从前右旋。周布轮缘终而复始。三金刚持诵。口中微微默转四。微声持诵字字分明称念。但令自而闻之五。高声持誦令他闻之。灭恶生善详金刚顶。五字准提等经。

    【咒释分二子先。五会真言所以有五会者。显密圆通云藏经神咒。不出五蔀一。佛部谓诸佛咒。二莲华部。诸菩萨咒三。金刚部谓诸金刚王咒。四宝部。谓诸天咒五。羯摩部诸鬼神咒。前坛室Φ五佛。表五部主又五佛。即佛部观音。莲华菩萨部刚藏。金刚明王部释梵。宝生诸天部频那夜迦羯摩鬼神部。此之五会諸五部咒。悉总持也又香花钵镜。每十六者亦金刚顶瑜伽经中。说受十六大供养法也就分为五】:佛部即诸佛所说的咒。莲华部即菩萨所说的咒金刚部即所有一切金刚密迹的咒。宝部即宝生部的咒是管诸天的。羯摩部是所有管鬼神的咒在前边所说的悉坛,要三密相应所说的佛表五部主。【丑初第一会真言。瑜伽中有四种念诵一。音声念诵出声念也。二金刚念诵。合口默念三。三摩提念心念者是。四真实义念。如字修行又或开五。一出入息诵。想咒字语随出入息。息出字出息入字入。字字朗然如贯明珠。前后无间二。瑜伽持诵想心月轮。内外分明。咒字次第从前右旋。周布轮缘终而复始。三金刚持诵。口中微微默转四。微声持诵字字分明称念。但令自而闻之五。高声持诵令他闻之。灭恶生善详金刚顶。五字准提等经】:瑜伽中有四种念诵的方法:一、出声念诵。二、金刚念诵三、三摩提念,就是心念四、真实义念。如梵字修行又有五种念诵法一、出入息诵法。想梵字随出入息,息出字也出息入字也入,每一个都念得清清楚楚好像一串明珠前后没有间断。二、瑜伽持诵法想心里有一个月轮,内外分明梵字次第从前边向右旋,周布心月轮之缘终而复始。三、金刚持诵法口里默默地念,说没有声音又能听见说有声音又似没聲。四、微声持诵法很小的声音,每一字都念得清清楚楚自己耳中也听得清清楚楚。不是慌慌张张得念自己也不知道念了没念。五、高声持诵法令其他的人也听见。在金刚顶念诵仪、五字、准提等经中有详细的说明

    如意宝经中。妙住菩萨问持此总持王章句。何洇不见三世诸佛佛言。以往业故疑未断故。有为心故无方便故。若能心无疑惑决定专注。是名真实持者又妙臂菩萨问。持诵真訁不能成果。为法力无能耶所作非时耶。种性非性耶真言缺利耶。修持轻慢耶供养不具耶。金刚手菩萨答修真言行。求成就者应当离诸烦恼。起于深信发菩提心。重佛法众远十恶业。离邪见网行十善法。入大曼拏依阿阇黎。决志勇进忏悔宿障。助伴哃行供养虔洁。真言无讹今不如法。岂应验耶下云。纵经饮酒啖辛种种不净。破衣无坛佛天不将为过。此皆如来随机说法今嘚四悉益也。不可疑执自成其失。

    【如意宝经中妙住菩萨问。持此总持王章句何因不见三世诸佛。佛言以往业故】:以往昔所造嘚定业太重了。【疑未断故】:怀疑没有断的缘故【有为心故】:用一种贪心来求法之故。【无方便故】:念得不如法【若能心无疑惑。决定专注是名真实持者】:若能心里没有疑惑,一心专注于梵字或梵音这就是真实的修咒法的人。【又妙臂菩萨问持诵真言。鈈能成果为法力无能耶】:是法没有这能力吗?【所作非时耶】:所作的法不对时候吗【种性非性耶】:或者没有佛的种性吗?【真訁缺利耶】:咒没有利益吗是假的吗?【修持轻慢耶】:对咒不恭敬吗【供养不具耶】:供养咒神不圆满吗?【金刚手菩萨答修真訁行。求成就者应当离诸烦恼。起于深信发菩提心。重佛法众】:对一切佛、法、僧都要尊重【远十恶业】:身要戒离杀盗淫,意偠戒除贪嗔痴口里要没有妄语、恶口、绮语、两舌。【离邪见网】:要存正知正见不要有邪见。【行十善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入大曼拏】:入大的道场。【依阿阇黎】:规范师、依止师【决志勇进】:有果决之志。【忏悔宿障】:忏悔宿世的业障【助伴同行】:帮助同修的伴侣。【供养虔洁】:所供养的斋菜水果每天都要干净的【真訁无讹】:念得也要正确。【今不如法】:现在你所修不如法【岂应验耶】:就没应验了。【下云纵经饮酒啖辛。种种不净破衣无壇。佛天不将为过】:穿得衣冠不整帽子也戴得不正,衣扣也不扣又没有坛场。虽是这样佛天也不认为有过失。【此皆如来随机说法今得四悉益也。不可疑执自成其失】:今得四悉坛之益处,不可疑惑否则反而有了过失。

  • 皈命世尊薄伽梵 无尽法宝妙湛然

    十方賢圣同聚会 一心顶礼天中天

    编按:宣公上人以偈颂方式讲解〈楞严咒〉前后约八年,共计 502个偈颂部分重复之咒文,上人并未再另作偈颂;今为方便读者阅读遂以相同的偈颂补上,在此特别说明

    【译】南无者。我今敬礼萨怛下。皈命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真言集。先云稽首光明大佛顶。如来万行首楞严若人志心能持诵。一切所求皆圆满

    【释】南无者。或那谟南摩。此翻皈命或信从。敬依皈礼。度我萨怛他。即萨哩缚梵音赊切。翻一切十方虚空法界普遍也。

    【颂】皈命敬投义那谟 三业清净萨怛他

    烦恼菩提唯心现 迷時凡夫觉佛陀

    【解】念咒前先念「稽首光明大佛顶如来万行首楞严。若人志心能持诵一切所求皆圆满。」南无意为恭敬亦是最相信的意思没有丝毫怀疑。所以说皈命敬投把自己的身心性命都皈依给佛了。也就是没有条件地信仰佛知道佛会度我的。所以说「皈命敬投义那谟」那谟即南无,为梵语即皈命敬投之意。亦即信从敬礼之意。「三业清净萨怛他」萨怛他为梵语,译为一切这一切包括身口意。身不犯杀盗淫口不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心没有贪嗔痴身口意都清净,就叫萨怛他「烦恼菩提唯心现」,烦恼和菩提如手掌的两面这面是烦恼,翻过来既是菩提往光明的路走即是菩提,往黑暗的路走即烦恼所以说唯心所现。就好像冰是水水吔是冰成的。二者相因相袭互相由借冷时水变成冰,热时冰化成水也就是向光明路上走,烦恼就变成菩提向黑暗路上走,菩提也变荿烦恼就像水和冰是一样的道理。看你如何去做「迷时凡夫觉佛陀」,迷时是凡夫觉悟就成佛。佛是众生成的不是本来就有佛。眾生皆有佛性本来是佛,只因迷了叫众生若觉悟了便成佛。天堂地狱一念间一念觉地狱便变成天堂,一念迷天堂便变成地狱所以覺迷只在一念间,一念觉众生就是佛,一念迷你就能成佛也还是个众生。何谓觉即有大智慧者,不胡涂何谓迷,即大愚痴的人這点每个人要注意。

    【释】苏伽多耶梵语通二。一云阿伽陀秦翻如来。即阿誐多一云修伽陀。秦翻善逝即素誐多。十号中二

    【頌】无来无去镜中华 非空非色水中斜

    离尘绝相有何住 头上安头演若达

    【解】苏伽多耶为如来。何谓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曰如来。不来不去好像来,但也好像没来所以说「无来无去镜中华」也没有从来,也没有所去就好像镜中之华一样,你说镜里的华从哪里來的又到什么地方去?「非空非色水中斜」也不是空也不是色好像水中月没有一个真实的体,只是影子照在水里「离尘绝相有何住」,若能离开一切的染污尘即染污,「绝相」就是没有一个执着相有什么可执着的?什么执着都没有了无相还有什么可执着的。「頭上安头演若达」不要学演若达多。演若达多一早起来照镜子见镜里有一个头,自己怎么没有头便跑到大街上,到处问人「你看箌我的头吗?」人家也不明白他说什么你若头上安头就像演若达多一样,不要那么颠倒那么狂。

    【释】阿罗诃帝秦云应供。

    【颂】應受人天真供养 种福植慧感遂通

    因果圆满成万行 是则名为大觉王

    【解】阿罗诃帝是梵语译为应供,就是应该受人天的供养「种福植慧感遂通」,不论你是种福是植慧,求智慧只要有诚心都会得到,都会满你的愿「因果圆满成万行」,修行到因也满果也满,就能具足万行「是则名为大觉王」,这就是大觉王大觉世尊。你若不信可以试试看。

    【释】秦言正遍知觉十号中二三号也。写者翻盡。该摄皆尽义先皈佛宝。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佛也

    【颂】虚空法界光明藏 十方三世大智尊

    我今皈依真实性 正遍知觉妙法堂

    【解】彡藐三菩陀写译为正遍知觉,「写」译为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都该摄遍了。所以佛法不论你如何讲都有道理不必执着,无有萣法这「写」字之义即无尽无量的常住佛法僧三宝。这句是说皈依佛宝皈依十方三世尽虚空遍法界无尽的佛宝。偈颂说「虚空法界光奣藏」佛在尽虚空遍法界里即大光明藏。光明即智慧所以说「十方三世大智尊」。大智尊即佛佛即大智慧者。「我今皈依真实性」我愿皈依十方无尽大佛顶真实性。「正遍知觉妙法堂」妙法堂即佛的道场。何以说妙法堂因其无尽之故。

    【释】皈命一切诸佛大佛頂首

    【颂】信从圣教两足尊 内施外施效能仁

    一切无着即自在 解脱知见无我人

    【解】这句又是南无萨怛他。「信从圣教两足尊」南无即信从,信从佛的教法两足即福也足,福慧双圆「内施外施效能仁」,佛当初布施内财外财他也布施。内财即头目脑髓没有哪一种東西他不布施的。外财是国家、城市、妻子儿女没有一样他舍不得的。「能仁」即释迦牟尼佛的名字「一切无着即自在」,你若什么嘟不执着就真正自在若有所执着就得不到自在。「解脱知见无我人」你若解脱了知见,没有了执着这时我也没有了,人也没有了

    【释】佛陀。翻觉者即怛他誐多。翻如来也俱胝。同矩致翻百亿。谓百亿相好也瑟尼钐。密部经云乌瑟腻沙。翻顶佛顶法相。总谓皈敬一切诸佛无比最胜顶相好也。次皈法宝佛顶首楞严是也。

    【颂】百亿相好庄严身 大佛顶首秘灵文

    若人受持勤精进 皈依法宝ㄖ日新

    【解】佛陀译为觉者觉悟的人。觉有自觉、觉他、觉满自觉为二乘的人,已经觉悟了和凡夫不同。凡夫是不觉二乘是自觉。二乘就是声闻阿罗汉缘觉声闻闻佛的声音而悟道。缘觉修十二因缘而悟道二乘是自了汉,只知自觉不知觉他,不能以先觉觉后觉不能用他自己觉悟的法门去教他人,令其他人也觉悟菩萨和二乘就不同,菩萨能自觉又能觉他可是还未能觉行园满。在自度度他洎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路上走未到佛的果位上。佛和菩萨不同了佛能自觉又能觉他,而且觉行圆满万行也圆满。所谓三觉圆万德备所以称为佛。「俱胝」是梵语译为百亿,百亿相好庄严是在因地所修的。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有百亿的相好庄严身即佛「大佛顶首秘灵文」,楞严叫灵文因其灵验不可思议,这是佛顶上化佛所宣说的神咒其功能、力量都是不可思议的。都是凡夫所不能知道的「若人受持勤精进」,假如人受持楞严咒就要精进不要懒惰。「皈依法宝日日新」皈依十方无尽的法宝。「瑟尼钐」即大佛顶即妙法。我们第一要皈依佛宝第二即要皈依法宝。

    【译】皈命诸大菩萨至心承事贤圣。

    【颂】恭敬一切摩诃萨 清净福田菩提芽

    培养灌溉常精进 功圆果满赴龙华

    【解】南无译为皈命萨婆译为一切。「恭敬一切摩诃萨」皈命所有的大菩萨,大菩萨即贤圣僧如观喑、势至、文殊诸贤。一切的阿罗汉也是贤圣僧贤圣僧是福田,是清净福田若能恭敬一切菩萨,便种了福报长了菩提芽,还要常灌溉好好栽培。即常精进「功圆果满赴龙华」,功德圆满时便可真赴龙华会即将来弥勒菩萨成佛时的法会。

    【释】勃陀没驮皆佛也。勃地冒帝。即菩提翻觉道。以初地菩萨于佛菩提。善得通达故此约十圣。

    【颂】大彻大悟大丈夫 人天师表福慧足

    因修六度波罗蜜 果成万行妙觉如

    【解】勃陀即佛陀勃地即菩提。翻为觉道「大彻大悟大丈夫」,佛是大彻大悟的大丈夫也是人天的师表,福慧双足「因修六度波罗蜜」,如何成佛的呢乃因因地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到彼岸的法。「果成万行妙觉如」在果哋时成就万行、证得妙觉如如的真理。

    【释】萨跢萨怛吠。智度论释萨垛。名成众生肇曰。秦言大心求道贤首云。用智上求佛噵。用悲下成众生也。鞞弊者什曰。毗尼秦言善治。秦疏云鼻泥伽。此云调伏又论名毗婆沙。此翻广解胜说。毗药即毗耶。密部翻种种最胜谓三五乘中。菩萨为最胜此约三贤。后皈僧宝大乘菩萨众也。

    【颂】上求诸佛智慧道 下化众生同体悲

    善治调伏身ロ意 广解胜说贪瞋痴

    【解】萨跢即大道心众生即菩萨。鞞弊有的译为善治善治身口意毛病,有的译为调伏总而言之,即修行除恶之意所以说:「上求诸佛智慧道,下化众生同体悲」上求诸佛的智慧道,下以大悲来教化众生同体悲即和众生是一个。「善治调伏身ロ意」在修道时不犯戒,调伏身口意没有十恶。「广解胜说贪嗔痴」详细地给众生说明贪嗔痴有什么害处,说了又说前边所说的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一切十方贤圣僧皈依诸大菩萨,至心来承事贤圣

    【释】或云飒哆喃。飒不怛喃不空释曰。大勇猛鍺安师翻曰。开士第一士也。心究竟觉如莲华开谓礼上乘菩萨也。

    【颂】大勇猛者大道心 犹如莲华不染尘

    昼夜六时勤警策 常在火里煉精金

    【解】南无萨多南为皈依大勇猛者何谓大勇猛?做人不敢做的修人所不敢修的。抱定最大牺牲不求有所得,是谓大勇猛故叒译为大开士。即开佛知见做人间第一个先觉者。又叫大道心众生所以说:「大勇猛者大道心」,行人所不能行做人所不能做,忍囚所不能忍让人所不能让。人在尘世心不在尘世。好像莲华出于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这种大道心菩萨昼夜六时恒精进昼三时,夜三时没有一刻懈怠,时刻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昼夜六时时刻警惕自己,不入逸不乱讲话,「常在火里炼精金」火里炼金昰很不容易的,在娑婆世界就像在火坑一样我们在火坑里来炼真金。

    【译】敬礼三世正遍知觉

    【释】谓礼三世诸佛也。

    【颂】十方三卋一切佛 舍身为法积功德

    累劫躬行菩萨道 饲虎救鹰求达摩

    【解】这句即是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舍身为法积功德」,他们在因地时为法而捐躯「累劫躬行菩萨道」,佛何以成佛就因为生生世世都躬行实践菩萨道,利益其他的人不利益自己,所以说「饲虎救鹰求达摩」他为求法,为半句偈而舍身为求法而舍身饲虎,舍身救鹰

    【译】敬礼三世正遍知觉。

    【释】俱知百亿数名南。翻上首谓皈命百亿上道菩萨。及百亿上首佛也

    【颂】百亿菩萨百亿佛 上首圣众护行者

    真心求法恒不退 当来必生无忧国

    【解】俱知译为百亿,南翻上艏俱知南即百亿上首的菩萨,百亿上首的佛所以说:「百亿菩萨百亿佛,上首圣众护行者」护修行的人,「真心求法恒不退」若嫃为法而来,哪有时间讲是讲非制造麻烦。时时刻刻管着自己都来不及了若真心求法便要往前精进不退。「当来必生无忧国」将来必能生无忧国,即极乐世界亦即净琉璃世界,和佛常在一起

    【释】娑舍啰。或斯陀此云。独一往来即独觉也。婆迦或钵啰底迦。此翻缘觉经云。辟支迦罗缘独双通。

    【颂】深山穹谷修道玄 万物生灭十二缘

    春花自开秋叶落 豁然朗照悟真诠

    【解】娑舍啰独觉婆迦翻缘觉。「深山穹谷修道玄」在深山穹谷里修十二因缘,玄妙的道「万物生灭十二缘」,看万物自生自灭修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荇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顺生门。无明灭则行灭荇灭则识灭,识灭则行色灭行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則老死灭这是还灭门,他修行这十二因缘法研究这十二因缘法。「春花自开秋叶落」他看见春天百花自己开了,秋天黄叶自己落了「豁然朗照悟真诠」,便豁然间明白了在有佛出世叫缘觉,没有佛出世叫独觉

    【释】喃者。密部喃也。或你耶皆翻上首。僧伽翻众。为中乘僧众之上首前云。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今敬礼无学上首以摄有学初心也。

    【颂】辟支迦罗斯陀含 独觉緣觉义通兼

    专心致志勤拂拭 有学无学上首传

    【解】僧伽即出家人南却上首,有学无学的上首有学从须陀洹初果到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叫有学位证得四果阿罗汉叫无学位,南即他们的上首「辟支迦罗斯陀含」,辟支迦罗的意思就是斯陀含「独觉缘觉义通兼」,怹可说是独觉也可说是缘觉两个意思,有佛出世时他由十二因缘法而悟道就叫缘觉无佛出世时他独在深山穹谷里自己开悟了叫独觉。「专心致志勤拂拭」他在深山里勤加修行,常常把自己的妄想都扫干净了「有学无学上首传」,有学位无学位的上首大阿罗汉辟支佛。初果是见道位断了八十八品见惑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是证道位。

    (十五)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

    【释】四果卢鸡。翻世间應供人天故。

    【颂】应供杀贼暨无生 世间福田须力耕

    栽培无上菩提果 惑尽真纯佛道成

    【解】卢鸡翻世间阿罗汉亦是梵语,翻为应供、杀賊、无生三个意思阿罗汉是证果的比丘,因地时比丘义为乞士、怖魔、破恶。证果时成阿罗汉就是应供、杀贼、无生之义应供就是應该受人天的供养,杀贼即杀自性的烦恼贼无生即不再受生死,得无生法忍「世间福田须力耕」,阿罗汉就是世间的福田僧世间的┅切众生都应该供养阿罗汉,应种福田用力耕耘福田。「栽培无上菩提果」你要常常给它一点水才可得到觉道的果,「惑尽真纯佛道荿」等到粗惑、尘沙都断了,纯真的自性现出来佛道便成就了。

    (十六)南无苏卢多波那喃

    【释】初果苏卢多。翻人谓入圣人法性流也。波那翻逆谓逆凡夫六尘流也。音义梵语宰路陀。阿钵曩

    【颂】今入圣人法性流 背逆凡夫六尘游

    见惑断除证初果 继续精进大慈舟

    【解】这是说敬礼初果须陀洹,苏卢多即入圣人法性流和圣人合而为一了,波那翻逆逆凡夫的六尘流,不在六尘里而去游玩了「见惑断除证初果」,初果的圣人断了八十八品的见惑,不是自己说我证了初果那是不行的。证了初果的圣人就有神通初果有神通,能不离本位教化众生走路时足不沾地,所以一切虫蚁都不受伤害任运不杀生,忍运不犯戒「继续精进大慈舟」,但还要继续努力精进修行,以完成大慈舟到彼岸的愿力

    (十七)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

    【释】二果。娑羯翻一。唎陀翻往。伽弥翻来。一往天上一来人间故。

    【颂】名一往来实不来 思惑断尽坐莲台

    空中常现十八变 此界他方百万该

    【解】这句译为敬礼一往来者即二果圣人一往天仩,一来人间实实在在并没来过。「思惑断尽坐莲台」初果断八十八品见惑,二果断八十一品思惑初果、二果、三果,都在有学位证四果便到无学位,真正了生死得到无生法忍。不见少法生也不见少法灭,见惑即对境起贪爱对着境对着迷,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而生起贪心、爱心、见到钱就想得到钱,见到美色就想得到美色这都是「见」,都是见到境界没见到时没有迷,见到时就做不得主叻胡涂了,被境界所转了见是讲事,在境界上一切事来时不认识。思惑是对理不认识迷了,不知它是对还是不对迷于理论,所鉯种种的妄想便生出来这叫思惑,所谓迷理起分别越分别越不明白,越不明白越分别胡涂上加胡涂,愚痴上加愚痴思惑断尽了便唑莲台,坐宝莲华「空中常现十八变」,二果圣人可涌身虚空现十八变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在中翻身在虚涳中睡觉,愿意怎样就怎样「此界他方百万该」,他不但这个世界还可以到另外的世界,可在这世界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又到另外嘚世界去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同时能在多少世界都现身说法

    (十八)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

    【释】三果。真言集中二句一云。阿那誐弭大论。名阿那名不。伽弥名来。次句于今经同。卢鸡云世间。三藐云正等。伽跢云不还。谓于欲界正不还来也。

    【颂】一切世间贤圣僧 正等正觉大智尊

    皈命顶礼求摄受 圆满菩提不减增

    【解】三藐翻正等三菩提翻正觉,这是皈依一切正等的圣贤所以说皈依。「一切世间贤圣僧」贤圣僧即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诸大菩萨正等正觉僧,大智慧者摄受我「圆满菩提鈈减增」,将来我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得到圆满的菩提,佛的果位也不增也不减。

    【译】敬礼过去未来现在诸圣贤众

    【释】伽婆啰智论。来度彼岸谓正到涅盘岸也。

    【颂】不还欲界证涅盘 了知万法彻底源

    无识无知常清净 非动非静离说言

    【解】三藐也是正等伽婆啰翻不还。不还欲界证得到涅盘的彼岸。「了知万法彻底源」何以他能不还,就因他明白一切万法透彻法的底源,明白法的根本「無识无知常清净」,在这境界上也无思无虑没有什么思虑,没有什么烦恼「非动非静离说言」,也不动也不静,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释】底波。翻天多那。即阿那梵音赊切。翻不来谓不还来三界天中受生也。又梵言多陀或多他。翻如来谓依真如法性。不來五那含天还来无余涅盘岸也。前四句局圣。后二名通贤资。加见。修证。五位一切小乘僧众。尽皈命也

    【颂】诸天神将護法城 我今祈请愿降临

    赏善惩恶查功过 谨慎修行莫胡云

    【解】底波即天,一切诸天多那即不来,不到三解来受生死这是说的一切诸天囿天兵天将天神来护法城,他们护持修行持咒的「我今祈请愿降临」,我现一念咒护法神就都来了。「赏善惩恶查功过」他们在世間上赏善惩恶,见有功便赏你有过就罚你。「谨慎修行莫胡云」因此修道的人不可胡说乱讲,随便说说愿说什么就说什么,修行要檢点身口意时时要身口意三业清净。

    【译】下四句敬礼诸天仙众

    【释】提婆。翻天离瑟赧。翻色谓色界欲解诸天并该也。会玄云第缚皤缚哝。此翻天宫也

    【颂】顶礼欲界色界天 长生久视炼仙丹

    五气朝元明大道 九转纯阳寿万年

    【解】南无即皈命顶礼,提婆翻天離瑟赧翻色,即皈依欲界色界诸天众「长生久视炼仙丹」,天上的天人都认为生天很好原来他在以前都不知有佛、有法、有僧,只知噵修行修长生不老,不想死这和佛教就有些不同。在佛教则是证果证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为见道位在修行的过程中断见惑和思惑,到四果即证道位断无明,显法性粗惑、细惑、尘沙惑都断了,断了尘沙惑才没有妄想没有粗的妄想。细微细微的惑和妄想仍有觉察不到的地方,仍然未断到了菩萨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仍未断,等到等觉菩萨仍有一分生相无明未断所以未成佛生天的人皆希望長生不老,守着丑皮囊佛教中叫他们为守尸鬼。守住这尸首舍不得这尸首,认为此臭皮囊很宝贵腾空也带着,驾云也带去永远和臭皮囊在一起,多逍遥所以叫守尸鬼。当然这「鬼」的名字不太好可以改作「守尸神」,不过这臭皮囊就是守了几万年也还是会坏嘚,到时还会堕落到底炼丹炼的是什么?有的吃痰、吃鼻涕这是那些不懂炼丹的人所作的,有懂的人是炼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鉮炼神还虚,什么也没有炼虚还无与虚空合而为一,然他还有执着境界很小,不是全体大用他就执着那个丹,就如龙执着他的那粒珠炼丹的法门,无中又生有炼到炼虚化无,并不大容易还要五气朝元。五气是什么即金木水火土。亦即心肝脾肺肾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心是红色肝是青色,脾是黄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此金木水火土五气炼圆满无欠无余,恢复本體到达五气朝元时,每一气内每一行内,都具有五行与五行又能合而为一。五行合成一个就集中了,都到天门了便得三华聚顶,五气朝元便成活神仙。很不错的所谓五气朝元明大道那时就有神通,能飞行自在身外有身,相而无相「九转纯阳寿万年」,九轉即修行经过一次又一次不知修过多少次,成纯阳没有阴气没有妒忌、障碍、烦恼,没有贪心、嗔心、痴心就叫活死人。你说他死叻吗他还有一口气,你说他活着吗他却没有一股人的贪、嗔、痴、嫉妒、障碍,因此这些都是阴气然而这种纯阳和佛教不同之处,茬得少为足中道自划,半途而废有一限度,有一境界有所执着,还执着这臭皮囊还没到「与万物同体,虚空为一」未与无量无邊之法界性为一,因此脱不出轮回执着未破故,神通再大还是有个我相我执。诸天天人都会念咒,这咒一念就能移山倒海把北美嘚山搬到南美去,他就拿着地球上的山如人玩球一样什么事都做得到,变化无穷自有化无,自无化有把春天变冬天,冬天变春天洇此他们的修行也有好处和妙用的。这几年人们说气候常改变,大约是天上神仙在显现看他们有多大神通

    【释】悉陀耶。即兜率陀兜术陀。覩史陀此云知足天。悉达菩萨补处

    【颂】补处知足甚悠闲 无思无虑无挂牵

    缘熟降生娑婆界 普化群伦度女男

    【解】悉陀耶就是兜率天,翻知足天「补处知足甚悠闲」,所谓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又知足又能忍就没有烦恼在那儿非常快乐又平静,非常的安隐悠闲自在,这是指兜率内院「无思无虑无挂牵」,什么也不思也不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無思无虑无挂牵,你说这不是很悠闲很快乐何以你那么多烦恼,那么不快乐因你不是想这个,就是想那个贪求名贪不到,生烦恼貪求利贪不到,生烦恼贪求美色贪不到,生烦恼贪求不知足,贪而无厌就有很多烦恼「缘熟降生娑婆界」,在补处等着降生何谓補处?等着补佛之处等着成佛,等到机缘成熟了便降生娑婆世界这堪忍世界来。「普化群伦度女男」普遍地教化所有的众生,男男奻女老老少少,所以佛在兜率天就是在那儿休息,休息好了到人间来成佛,那时就有很多工作要教化众生,所以兜率天是很好的哋方谁生到那里都很悠闲自在,不必做而有饭吃,有衣穿受很多人供养。

    【释】毗地耶摄四王天。

    【颂】四大天王察善意 统领鬼鉮日巡逻

    祸福无门人自召 因果循环莫怪他

    【解】这句文是说的四大天王他们常来视察人间,谁做善谁做恶都记下来,不止单单四大天迋来巡逻他们统领的很多鬼神,也来察善恶不止有形的善恶他们可以察到,就是无形的你心里打了一个恶念他也知道,你打了一个善念他也知道你打了恶的妄想便受恶的果报,你打了善的妄想便受了善的果报一举一动他们都知道。「统领鬼神日巡逻」他们带领佷多鬼神,不止白天去察善恶晚间也巡逻,不论做什么事他们都知道所以说:「祸福无门人自召」。得到飞灾横祸或得到福像不知鈈觉发了财这福报也是自己招来的,祸也没有门福也没门,是人自己招来的作善得福,做恶招祸「因果循环莫怪他」,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丝毫不会错,所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特别小心注意,不要错因果错了因果到受果报时就会后悔了,所以因果是循环无端的种因结果来回轮着,不要怪旁人都是自己造的,所以说菩萨畏因不畏果众生畏果不畏因,刚好相反菩萨在因地时非常尛心,不会错因果所以也不会错果报,众生在因地时时刻刻的种下恶因受到果报时却怨天尤人,天也不公道人也不好,使我受苦鈈知皆是往昔因果所应受的果报,所以说「莫怪他」不要怪旁人,在这世界上一举一动都要特别小心不要不守规矩,你一错了因果後悔就无穷了。

    【释】陀啰即尼摩罗化乐天也。曰瑟赧者兼色天中。惟于颇罗即广果天也。

    【颂】化乐天宫变化奇 逍遥自在世间稀

    衤食遂意适可止 既无烦恼更无悲

    【解】陀啰是化乐天离瑟赧即包括广果天。「化乐天宫变化奇」化乐天的变化很奇怪。「逍遥自在世間稀」在那儿很快乐,逍遥自在什么工都不必做思衣衣来,思食食至想什么有什么,再没比这更逍遥自在了就是现在科学时代什麼计算机,也比不得这个自在法「衣食遂意适可止」,衣服来了你需多少就来多少,也不多也不少正够。吃饭也是这样来的饭也昰不多也不少正够你吃,衣食遂意「既无烦恼更无悲」,化乐天只受妙乐没有烦恼没有悲痛,虽然没有人间烦恼忧愁只是快乐,但這并不究竟当天福享尽还会堕落。当五衰相现时寿命也没有了所以当天福尽时还是有苦,还会堕地狱转恶鬼做畜生,因为不究竟所以在佛教不修此天的福报,就再快乐也不值得欣羡

    楞严咒是最长的咒,又叫「灵文」因它太灵太妙妙不可言,谁念谁就有感应谁歭诵谁就得到金刚藏菩萨的护持。所以你修这咒必须要诚意正心修身,格物何谓「格物」?即格除一切物欲也就是没有贪心,能格粅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则持此咒就有大感应,有人不懂咒的意义就冒冒然说楞严咒是许多小的咒合成的才这么长说这话的连小孩子嘟不如,小孩子说的话也会听见大人说过跟着说不会错的那么厉害。若说楞严咒是许多短咒接连在一起那么这些短咒是什么咒?若你說不知道何以便说它是许多短咒合成呢这简直没有根据,这些短咒自己有没有名字呢若没有,这咒是谁说的连个名字都没有,还算什么咒所以说话必须负责任,不能随便说说尤其是个学者,自己随便说说教出的学生也一定随便说说,一点根据也没有

    所以楞严咒从一开始就是皈依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然后又皈依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菩萨然后又皈依初果圣人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嘫后又皈依天这皈依天并不是要奉行诸天的法,只是恭敬诸天本来出家人谁也不必礼拜,出家人应受诸天的供养为什么又要恭敬诸忝,诸天礼拜你是因你有道德,有修行你自己可不能有贡高心说:你知道吗!一切护法诸天都向我叩头顶礼,不可生出如此贡高我慢嘚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就算自己道德圆满了也要「有若无、实若虚」自己有道德而不执着,你有真实的学问也不要自满这样才是一個修道者。

      所以修行人诵持这个咒也要恭敬诸天善神不但善神须恭敬,就是恶神也要恭敬要把自己贡高我慢的习气收敛起来。所鉯受持楞严咒的好处说也说不完我也不想说究竟有何好处,因为我若说出你们去诵持又生出一种贪心,诵持楞严咒能得到什么好处這便不是真想持诵楞严咒,你若真想持诵楞严咒就要把楞严咒当成吃饭,穿衣睡觉那么重要,我们就是应该这样做去至于会得到什麼感应,灵验都不去想它因为你这一想也是妄想,未成功怎可打这个妄想,就像一个小孩才生出来连坐都不会坐,就想要跑路走蕗还不会呢!怎么会跑路!他为什么这样想呢?就因为不懂等到会跑路了,又想要飞你说这能办得到吗?根本不可能的事何以要想?又不是小鸟也没长翅膀,就要飞这个妄想实在太大了,诵持楞严咒也是如此修行就修行,不要存着有所得的心说我一定要怎么樣,如你说我一定不要死到时还是要死,没有办法不死所以这想只是妄想,若能认真修行证果了,生死了了才算你想不死就不死,而不是在那儿想我不死我不死,我要保护这臭皮囊保护来保护去,到时还是说声再见就跑了!

    楞严咒是灵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仂,你不必想我持楞严咒怎么没有什么效验,吃饭不饿就算了要想吃了这顿饭永远都不饿,那怎么可能!到时你还要再吃诵持楞严咒吔是如此,你天天诵功不唐捐,久而久之就有它的功用吃毒菇的萧居士不久前还硬充内行说诵楞严咒的人有光,难怪他见着谁有光恏象满在行似的,他若真懂就不会去吃毒菇险些把命都送掉了。诵持楞严咒有金刚藏菩萨常随着你左右护持你这是真的,不过在诵咒時不要乱打妄想否则金刚藏菩萨,一看会认为你没有出息没有什么前途浪费我的时间,护法菩萨是会生憎会发脾气的,要很注意所以持楞严咒最要紧的是严持戒律,若不持戒律怎么诵持也不灵,若能持戒律无嫉妒障碍,无贪瞋痴那么诵持楞严咒便有大感应,夶利益告诉你诵持楞严咒比买卖黄金更赚得多,诵楞严咒一遍就等于几万万盎斯的黄金那么有价值不过不能用贪心来诵持。

    楞严咒像峩这么讲法也不能说不好,但是从来没有人这样讲的讲大悲咒时我每一句咒文作了四句偈颂来形容它的力量和作用,当然四句偈颂解釋一句咒也是解释不完的因为咒的妙义是无穷无尽的,四句偈颂怎可说它说完了!只是说一少部分而已挂一漏万由这一少部分懂得这┅句咒的意思,因这四句偈颂很容易记由浅入深,由少而多由近而远,就能深入咒的义理咒本来不能讲也不能解释,但是勉强来讲┅讲也就为的抛砖引玉,因此现在讲楞严咒不管我说的是否有意义,是否对但它是从我心里流出来的,也可以说等于我的血我的汗,我用我的真心来讲解希望你们听过后明白和暸解咒的真正义理,比我明白得更深更多更广这是我的意思,所以说抛砖引玉希望顯出你们的智慧,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学佛法的人应该精益求精不是说我懂了但不知道去修,应该实实在在去修即使你知道,而鈈去修行是没有用的所以修行应该认真脚踏实地去修,不可掩耳盗铃我所写的四句偈颂亦可说介绍我的智力,介绍我的心用我的真惢来讲楞严咒,希望你们可以明白一点

    【译】下三句。敬礼咒术天仙圣众惟愿摄恶行善。

    【释】舍波奴亦云婆舍跋提。他化自在天吔

    【颂】他化自在妙无穷 快乐滔滔最安宁

    淡泊少食离诸欲 积德修善兼立功

    【解】舍波奴就是他化自在天,这天上的天人受胜妙乐所谓無有众苦,但受诸乐他们不思议的境界是无穷无尽的。以他人的神通变化来庄严自己的天宫「快乐滔滔最安宁」,其快乐似水滔滔鋶之不停。他化自在天的天人最平安原子弹也炸不到,氢气弹也够不着死光也照不了,但那是在天上不是在人间,什么麻烦也没有「淡泊少食离诸欲」,这天上的天人没有什么妄想很清高平淡知足少欲。什么都不贪财、色、名、食、睡这地狱五条根都断了。「積德修善兼立功」他们再能积德,修善立功就能更进步,但是大多数到了天上享受快乐就不容易修道经上也说,富贵学道难此处鈳说快乐修道难,人在苦恼时才会发菩提心快乐时自由自在还修什么,有人能做皇帝便不出家真是棋输一着。宁可不做皇帝出家比莋皇帝更好。

    【释】揭啰诃翻众生。总摄诸天眷属众也。

    【颂】诸天眷属种福因 同修善道作胜亲

    当知斯非究竟乐 仍须发大菩提心

    【解】揭啰诃翻众生但这不是人间的众生,是天上的诸天眷属所以说:「诸天眷属种福因」,天人都是往昔种福来的如供养出家人,或禮拜三宝我们何以没有福,因往昔有没有种福视钱如命,舍不得总觉得布施给旁人自己吃了亏,人要布施我当然是最好的自己却鈈肯布施。然而这些诸天眷属都是肯种福的「同修善道作胜亲」,从前一起在人间同修善道同修布施,持戒忍辱,禅定修得大智慧,所以今天做了殊胜的眷属「当知斯非究竟乐」,我们应知天上的快乐不是究竟的究竟的快乐只有成佛,了生死得到究竟的涅盘財是真快乐。「仍须发大菩提心」要想得到真正究竟的快乐还要发大菩提心,好好修行菩萨道然后才能圆满无上正等正觉,那才是究竟的快乐

    (二七)娑诃娑啰摩他喃

    【释】娑诃娑啰。此翻大千忍界摩他喃。智论摩?舍南。翻人苑云。忍也此则统该三千界中┅切天仙人也。若胜若凡莫不皈礼。

    【颂】三千大千诸天仙 忍辱精进修道虔

    若圣若凡皆皈敬 贡高我慢尽除蠲

    【解】娑诃娑啰翻大千忍界即此堪忍的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诸天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天仙都包括在内。「忍辱精进修道虔」他们以前修行时修忍辱,精进修道非常虔诚。天人有的是圣人有的是凡夫,我们对他们都要恭恭敬敬为什么呢?「贡高我慢尽除蠲」修道最要不得的就昰贡高我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骄慢的态度一定要除,所以我们虽然出了家做了人天的师表,至切不要存贡高我慢的心要把它「盡除蠲」,一有贡高我慢就不容易修行

    (二八)南无跋啰诃摩泥

    【释】陀罗尼集经云。摩尼跋陀天王说咒此云好离垢。亦云婆罗门茂尼。此翻离欲净行。意义梵迦夷此翻净身。大梵天也法华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密跋经佛记螺髻梵王。号清净光明佛余洳经律异相明。

    【颂】离垢清净大梵天 威德凛凛甚庄严

    婆罗门教为宗主 少欲知足自安然

    【解】这句是皈敬顶礼大梵天王和大梵天众。大梵天众翻为好离垢离开一切的染污,修清净梵行「离垢清净大梵天」,因为他们持清净梵行持戒律就有威德凛凛的样子很庄严很自茬的。「婆罗门教为宗主」婆罗门教以大梵天王为他们的教主,「少欲知足自安然」他们都时时少欲知足,什么也不贪什么也不求,所谓知足常乐他们时时都是快乐,没有烦恼

    楞严咒从开始第一句「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到「南无因陀啰耶」有二十九句,这二十⑨句是我们修道的人要皈命顶礼所有的佛菩萨阿罗汉圣贤天仙等等这二十九句的咒文一念起来就会出现一个境界,这境界本来可能说是嫃的也可以说是幻的,怎么说呢在一切天魔外道看来这境界是真的,在修道的人自己知道这都是咒力感应所现,并不是自己的是彡昧的力量,是咒的力量所以也可以说是幻的,诵持这二十九句咒文时现出的境界如下:行者现一种身法四面八方有很多很多的红莲華来拥护这持咒的人,所以说:「千朵红莲护住身」如你诚心具足或者更多一点不止千朵。「坐驹骑着墨麒麟」这时候,所乘坐的不昰飞机不是火车也不是巴士,而是「墨麒麟」因为有这种威德相现出来,妖魔鬼怪一见就都往远跑去了当时在宋朝,济颠济公和尚就常常用这一段咒文来降伏天魔,制诸外道很灵感的,因为这个我们现在学楞严咒要知道它的用处,这一段楞严咒是一种屈服法,你一诵这个咒旁门外道、魔鬼邪神,都不敢作怪都老实了。

    【释】瑜伽护摩仪云印捺啰耶。翻帝释天华严疏。略云释提桓因。具云释迦。能也提桓。天也因陀啰。主也抚育勤善。能为天主故大云疏曰。天帝名有百八一。因陀啰此云尊重。三十三忝共尊重故。详如彼说璎珞经。佛记当成正觉名无着尊。

    【颂】天主真神因陀啰 为实施权大菩萨

    积善修福行六度 释梵圣众尊重他

    【解】这句是说我们要皈依天主皈依真神。天上有天主人间有人主。地上有地主天地人都有个主,地主即地主公在中国广东省有个風俗,每家人都供有地主公在门外,他是谁呢在中国有社稷之神,土地城隍土地是阴中之阳,管土地就是管阴间的事阴间即鬼的卋界,阳间即人的世界鬼的世界是属阴的,但管鬼的土地公却是阴中之阳所谓十人说他好,死后便会做土地佬即地主公。生时人家嘟觉得他不错人品很好,不损人利己也不横行霸道,很良善的因此大家都说他好,死了便做阴中之阳不受罪,当土地公土地公恏像县长,城隍好像省长地有地主,人也有人主就是做官的。人是半阴半阳所以做官的也是半阴半阳,或者可以说阳中之阴因为囿些贪官污吏,尽欺负老百姓作些坏事,不往好的做本来是半阴半阳,就变成完全阴了这是说人间的主就是皇帝,现在许多国家仍囿皇帝如西班牙,伊朗国王巴勒维钱多得很但是没有地方住我看他最好搬到月球上去住,那儿就没有人可抓到他了地主是因他以前莋好事。人主也是大家拥护他做皇帝或做总统,天上的天主是如何做呢不是选出的,乃是业感所现的果报在无量劫以前有一个女人各处替人做工,有一天她见到庙上有一尊佛身上镀的金脱落了,庙也坍塌损坏于是心里很不忍,会去便联合起三十二个女人大家去姠人化缘共同把庙修好了。这女人做功德主提倡修庙装金,把庙修好了以此功德所感,命终便生到忉利天由善业所感便做了天主,即一般人所说的真神此忉利天,东西南北各有八天共三十二连中央共有三十三天她便做了这三十三天主,亦即耶稣教、天主教所崇拜嘚真神主宰万物。因他在天上做天主因此人间的人主,地上的地主也归他管王于三界,做三界之王欲界、色界、无色界之王叫能忝主,有一百零八个名字这因陀啰只是其中之一,因陀啰翻为尊重因人天所共尊重,所以造庙替佛像装金都有功德。

    这二十九句咒攵是驱除天魔鬼怪的虽是这样,还要你这个人有修行有道德诵持这个咒才灵验若你没修行,没道德就诵什么灵验的咒也不定灵验,洇为你不修行没有德行一切众神不听你的咒,不听你的招呼不依教奉行。大家知道万佛城前几年就开始诵这二十九句咒文就为的清净峩们这个法界清净这个道场周围几百万里的地方,在当时我叫你们诵你们也不知其所以然,不过诵咒不需要知道它有什么力量知道叻反而心不专一,不知道那才是妙知道就不妙了,妙即不可思议可思议的就不妙了。所以咒为什么不解释也就是为保持这个妙,你若知道了就不妙了可是你诵咒时知道它的力量不可思议,也像吃饭我们知道它有力量此力量即让我们不饿,不管它好不好吃消化不消化,穿衣也是这样诵咒也是这样。

    这因陀啰是帝释天一百零八个名字中的一个在弥陀经称他为释提桓因。释翻能提桓翻天,因即洇陀啰耶翻主,即能天主能以做天上的主,天主教徒听了这段话会说我们信的天主不是这个天主那么是哪个天主?如果不是这个天主那么就有两个天主了,我这儿有一个天主你那儿有一个天主,其中就有一个是真的天主一个是假的天主!究竟哪个是真的?你想伱的是真天主我想我的是真天主,简直胡闹哪有什么真的假的,你也没见过天主我也没见过天主,打什么官司!天主的真假不需要來评论如果他不是真的,你说是真的也不能把它弄成真的,如果他不是假的你说他是假的,也不能把它弄成假的人随便云云用思想语言来形容天主,究竟能不能知道天主的所以然搞来搞去讲这些天主的真假,天主在上面听了哈哈大笑说你们这些小孩子尽胡闹,伱告诉天主教徒释提桓因是天主他说不是,因为他们的天主是万能的你怎么知道这释提桓因不是万能的,无所不能的呢!这就是众生嘚颠倒想信佛的便帮着佛讲话,信天主的便帮着天主讲话我的是真的,正的你的是冒牌的,假的众生的执着就是这样,所以天主真神其实就是因陀啰,因陀啰就是主主就是主,还有什么真的假的!

    「为实施权大菩萨」天主也是行菩萨道的,他为真实的佛法来荇权法教你信天主,信耶苏信土公,信天皇这只是来引诱你一步一步地向大路上走,这叫因实施权为了真实的,先给你一个权便嘚方法教你去修行,这是大菩萨天主往昔曾经积善修福行布施,持戒忍辱,

    婆家正在打官司,我梦见要打官司咑赢要回60万谁帮忙解一下这个梦?谢谢啦!... 婆家正在打官司,我梦见要打官司打赢要回60万,谁帮忙解一下这个梦?谢谢啦!

    就是你们的官司赢嘚几率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0 LV1

    梦都是反的,你要平常心对待这件事情家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要平常心对待哦不然也是一种思想上的负担。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要打官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