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之塔首抽什么好Zhongshenmo

地藏经下载 八十八佛礼拜忏悔文视频 大忏悔文拼音版--学佛网
&地藏经下载 八十八佛礼拜忏悔文视频 大忏悔文拼音版
发布:阿弥陀佛&[ &]&& 日期: 23:24:00&&
☆ 地藏经[大藏经校对版]下载(带拼音):
☆ 地藏经[大藏经校对版]下载(带拼音):☆ 地藏经[美国万佛城英文版]下载:& && & ☆ 礼佛大忏悔文下载(带拼音):& && &&&&&☆ 礼佛大忏悔文下载(不带拼音) :& &&&& & ☆ 劝发菩提心文下载:& && && && && && &
☆地藏经读诵(不同时间长度)
地藏经读诵 [大藏经校对版]录音下载:
地藏经读诵 [大藏经校对版]录音下载:
地藏经读诵 [大藏经校对版]录音下载:
地藏经读诵 [大藏经校对版]录音下载:
地藏经读诵 [大藏经校对版]录音下载:
☆礼佛大忏悔文录音 [原拜忏录音26分52秒]: ☆礼佛大忏悔文拜忏录音重制文件(10分钟到30分钟不同时间长度,每半分钟一个)
☆礼佛大忏悔文念诵录音文件(9分钟)☆礼佛大忏悔文真人示范拜忏视频&&☆礼佛大忏悔文[flash视频 18分41秒]: ☆礼佛大忏悔文[wmv视频21分51秒]: ☆童音念诵礼佛大忏悔文(陆续征集中) ☆磕小头图解 ☆磕大头图解 ☆绕佛[四字音]:
☆追顶念佛:
视频: 大忏悔文读诵视频
li &fo &da chan hui wen
礼 佛 大 忏& 悔&& 文
da &ci da bei min zhong sheng, &&&&&&&&da xi da &
大 慈 大 悲 愍 众&&& 生, &&&&&&&&大 喜 大 舍 济 含 识;
xiang hao guang ming yi &zi yan, &&&&&&zhong deng zhi xin gui ming li.
相&& 好 光&&& 明& 以 自 严,&&&&& 众&& 等& &至 心 归 命 &礼。(一拜)
nan mo gui &yi jin gang shang shi,&& &&&&&& &&gui yi fo,&& &&&gui yi fa,& &&&gui yi seng.
南 无& 皈 依 金 刚& 上&& 师。(一拜) 皈 依 佛,&& 皈 依 法, &&皈 依 僧。(一拜)
wo jin fa xin:& &&&bu wei zi qiu ren tian fu bao, &&&&sheng wen, &yuan jue, &&&&nai zhi quan cheng zhu wei pu sa
我 今 发 心:& &不 为 自 求 人 天 福 报、&& &声& 闻、 &缘& 觉, &&&乃 至 权& 乘&& 诸 位 菩 萨;
wei yi zui shang cheng, fa pu ti xin, &yuan yu fa jie zhong sheng, yi shi tong de a &ru duo luo san miao san& pu ti.
唯 依 最 上 乘, &发 菩 提 心,愿 与 法 界 众& 生,& 一 时 同 得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一拜)
nan mo gui yi &shi fang jin xu kong jie yi qie zhu &fo.
南 无 归 依 十 方& 尽 虚 空& 界 一 切 诸 佛。(一拜)
nan mo gui yi &shi fang jin xu kong jie yi qie zun fa.
南 无 归 依 十 方& 尽 虚 空& 界 一 切 尊 法。(一拜)
nan mo gui yi &shi fang jin xu kong jie yi qie xian sheng seng.
南 无 归 依 十 方& 尽 虚 空& 界 一 切 贤 圣&& 僧。(一拜)
nan mo ru lai,& ying gong,& zheng bian zhi,& ming xing zu,& shan shi,& shi jian jie,
南 无 如 来、 应 供、&& 正&& 遍& 知、 明& 行& 足、 善 逝、& 世 间 解、
wu shang shi,& diao yu zhang fu,& tian ren shi,& fo,& shi zun
无 上& &士、 调 &御 丈& 夫、 天 人 师、 佛、 世 尊。(一拜)(以下一佛一拜)
nan mo pu guang fo,&& &nan mo pu ming fo,&& &nan mo pu jing fo,&& &nan mo duo mo luo ba zhan tan xiang fo,
南 无 普 光& &佛;&& &南 无 普 明 &佛;&&& 南 无 普 净 佛;&&& 南 无 多 摩 罗 跋 旃& 檀& 香& 佛;
nan mo zhan tan guang fo,&&& &&&nan mo mo ni zhuang fo,&&& &&&nan mo huan xi zang mo ni bao ji fo,
南 无 旃& 檀& 光& &佛;&&&& &&南 无 摩 尼 幢& &佛;&&&& &&南 无 欢& 喜 藏? 摩 尼 宝 积 佛;
nan mo yi qie shi jian le jian shang da jing jin &fo,&& nan mo mo ni zhuang deng guang fo,&& &nan mo hui ju zhao fo,
南 无 一 切 世 间 乐 见 上&& 大 精 进 佛;&& 南 无 摩 尼 幢?& 灯&& 光&& &佛;&& &南 无 慧 炬 照 佛;
nan mo hai de guang ming fo,& nan mo jin gang lao qiang pu san jin guang fo, nan mo da qiang jing jin yong meng fo,
南 无 海 德 光&& 明& 佛;& &南 无 金 刚& 牢 强? 普 散 金 光& 佛;&& 南 无 大 强& 精 进 勇& &猛& 佛;
nan mo da bei guang fo,&& nan mo ci li wang fo,&& &nan mo ci zang fo,&& &nan mo zhan tan ku zhuang yan sheng fo,
南 无 大 悲 光 &佛;&&& 南 无 慈 力 王 佛;&& &南 无 慈 藏 佛;&&& 南 无 旃& 檀 窟? 庄&& 严& 胜& 佛;
nan mo xian shan shou fo,&& &nan mo shan yi fo,&& nan mo guang zhuang yan wang fo,&& &nan mo jin hua guang fo,
南 无 贤&& 善& 首 佛;&&& &南 无 善 意 佛;&& &南 无& 广&& 庄&& 严& 王& 佛;&&& 南 无 金 华 光&& 佛;
nan mo bao gai zhao kong zi zai li wang fo,&& nan mo xu kong bao hau guang fo,& nan mo liu li zhuang yan wang fo,
南 无 宝 &盖 照& 空& 自 在 力 王 佛;&& &南 无 虚 空& 宝 华 光& 佛;&&& 南 无 琉 璃 庄&& 严 王& 佛;
nan mo pu xian se shen guang fo,&&& &&nan mo bu dong zhi guang fo,&&& &&nan mo xiang fu zhong mo wang fo,
南 无 普 现& 色 身& 光& 佛;&&&& &&南 无 不 动& 智 光& 佛;&&&& &&南 无 降& 伏 众& 魔& 王& 佛;
nan mo cai guang ming fo,&&&&&&& nan mo zhi hui sheng fo,&&&&&& nan mo mi le xian guang fo,
南 无 才 光&& 明& &佛;&&&&&&& 南& 无 智 慧 胜& 佛;&&&&&& 南 无 弥 勒 仙& 光& 佛;
nan mo shan ji yue yin miao zun zhi wang fo,&&& nan mo shi jing guang fo,&& nan mo long zhong shang zun wang fo,
南 无 善 寂 月& 音 妙& 尊& 智 王 佛;&&&& 南 无 世 净& 光& 佛;&&&& 南 无 龙& 种&& 上&&& 尊 王& 佛;
nan mo ri yue guang fo,&&&& nan mo ri yue zhu guang fo,&&&& nan mo hui zhuang sheng wang fo,
南 无 日 月 光& 佛;&&&&& 南 无 日 月 珠 光& 佛;&&&&& 南 无 慧& 幢&&& 胜&& 王& 佛;
nan mo shi zi hou &zi &zai li wang fo,&&&&& nan mo miao yin sheng fo,&&&&&& nan mo chang guang zhuang fo,
南 无 狮 子 吼? 自 在 力 王& 佛;&&&&& 南 无 妙& 音& 胜&& 佛;&&&&&& 南 无 常&& 光&&& 幢&& 佛;
nan mo guan shi deng fo,&& nan mo hui wei deng wang fo,&&& nan mo fa sheng wang fo,&&& nan mo xu mi guang fo,
南 无 观& 世 灯& 佛;&&&& 南 无 慧 威& 灯 王& 佛;&&&& 南 无 法 胜&& 王 佛;&&&& 南 无 须 弥 光& 佛;
nan mo xu man nuo hua guang fo,&&&& nan mo you tan bo luo hua shu sheng wang fo,&&&& nan mo da hui li wang fo,
南 无 须 曼& 那 华& 光&& 佛;&&&&& 南 无 优 昙 钵 罗 华? 殊 胜&& 王& 佛;&&&& 南 无 大 慧 力 王& 佛;
nan mo a &chu pi huan xi guang fo, nan mo wu liang yin sheng wang fo, nan mo cai guang fo, nan mo jin hai guang fo,
南 无 阿 z 毗?欢& 喜 光 佛; & 南 无 无 量& 音& 声& 王& 佛;&& 南 无 才 光& 佛;& 南 无 金 海 光 佛;
nan mo shan hai hui zi zai tong wang fo,&&&&& nan mo da tong guang fo,&&&&& &nan mo yi qie fa chang man wang fo,
南 无 山& 海 慧? 自 在 通 王& 佛;&&&&&& 南 无 大 通& 光& 佛;&&&&& 南 无 一 切 法? 常& 满& 王& &佛;
nan mo shi jia mou ni fo,&&&& nan mo jin gang bu huai fo,&&&& nan mo bao guang fo,&&&& nan mo long zun wang fo,
南 无 释 迦 牟 尼 佛;&&& &南 无 金 刚& 不 坏 佛;&&&& 南 无 宝 光& &佛;&&&&& 南 无 龙& 尊 王&& 佛;
nan mo jing jin jun fo,& &&&&&nan mo jing jin xi fo,& &&&&&&&&nan mo bao huo fo,& &&&&&nan mo bao yue guang fo,
南& 无 精 进 军 佛;&&&&& 南 无 精 进 喜 佛;&&&&&&&& 南 无 &宝 火& 佛;&&&&&& 南 无 宝& 月 光& &佛;
nan mo xian wu yu fo, &&&nan mo bao yue fo,&& &nan mo wu gou fo,&&& nan mo li gou fo,&&&& nan mo yong shi fo,
南 无& 现 无 愚 佛;&&& 南 无 宝 月 佛; &&&南 无 无 垢 佛;&&& 南 无 离 垢 佛;&&&& 南 无 &勇& 施 佛;
nan mo qing jing fo,&, & nan mo qing jing shi fo,&& nan mo suo liu nuo fo,&& nan mo shui tian fo,&& nan mo jian de fo,
南 无& 清 净 佛;&&& 南 无 清 净 施 佛;& &&南 无 娑 留 那 佛;&&& 南 无 水& 天 佛;&& 南 无 坚 德 佛;
nan mo zhan tan gong de fo,&&&& nan mo wu liang ju guang fo,&&&& nan mo guang de fo,&&&& nan mo wu you de fo,
南 无 旃& 檀& 功 德 佛;&&&& 南 无& 无 量& 掬 光& 佛;&&&& 南 无 光&& 德 佛;&&&& 南 无 无 忧 德 佛;
nan mo nuo luo yan fo,& &&&&&&nan mo gong de hua fo, &&&&&&&&nan mo lian hua guang you xi shen tong fo,&
南 无 那 罗 延 佛;&& &&&&&&&南 无 功& 德 华 佛;& &&&&&&&&南 无 莲 花& 光? &游 戏 神& 通& 佛;&&
nan mo cai gong de fo,&&&&&& nan mo de nian fo,&&&&&&& nan mo shan ming cheng gong de fo,&&&&&&
南 无 财 功& 德 佛;&&&&&& 南 无 德 念 佛;&&&&&&&& 南 无 善& 名&& 称?& 功& 德 佛;&&&&&&&
nan mo hong yan di zhuang wang fo,&&&&&& nan mo shan you bu gong de fo,&&&&&&&& nan mo dou zhan sheng fo,&&&&&&&&
南 无 红& 焰 帝 幢&&& 王&& 佛;&&&&&& 南 无& 善 游& 步 ?功 德 佛;&&&&&&&& 南 无 斗 战& 胜&& 佛;&&&&&&& &&
nan mo shan you bu fo,&&&&&&&&& nan mo zhou za zhuang yan gong de fo,&&&&&&& &&nan mo bao hua you bu fo,
南 无 善& 游 步 佛; &&&&&&&&&南 无& 周 匝 庄&&& 严 功& 德 佛;&&&&&&&&&& 南 无 宝& 华 游 步 佛;
nan mo bao lian hua shan zhu suo luo shu wang fo, &nan mo fa jie zang shen e mi tuo fo.
南 无 宝 莲& 花? 善& 住? 娑 罗& 树 王& 佛; &南 无 法 界 藏 身 阿 弥 陀 佛。(以上八十九位佛,八十九拜)
ru shi deng yi qie shi jie,&&& zhu fo shi zun,&&&& chang zhu zai shi. &&&shi zhu shi zun,&&& dang ci nian wo: &&&&
如 是 等 一 切 世 界,& 诸 佛 世 尊,&&& 常&& 住 在 世。&& 是 诸 世 尊,&&& 当& 慈 念 我: &&&&
ruo wo ci sheng,&&&& &&ruo wo qian sheng,&&&& &cong wu shi sheng si yi lai,
若 我 此 生、&&&& &&若 我& 前& 生,&&&&& &从 无 始 生& 死 以 来,
suo zuo zhong zui,&&&& ruo zi zuo,&&&& &ruo jiao ta zuo,&&&&
所 作 众&& 罪,&&&& 若 自 作、&&& &若 教 他 作、&&& 见 作 随 喜;
ruo ta, ruo seng,&&& &&&ruo si fang seng wu,&&&&&& ruo zi qu,&&&&&& ruo jiao ta qu,&&&&&&
若 塔、若 僧、&&&& &若 四 方 僧& 物,&&&&& 若 自 取、&&&& 若 教 他 取、&&&& 见 取 随 喜;
wu wu jian zui,&&&&&&& ruo zi zuo,&&&& ruo jiao ta zuo,&&&&
五 无 间 罪,&&&&&& 若 自 作、&&& 若 教 他 作、&&& 见 作 随 喜;
shi bu shan dao,&&&&& &ruo zi zuo, &&&&ruo jiao ta zuo, &&&&jian zuo sui xi.
十 不 善 道,&&&&&& 若 自 作、&&& 若 教 他 作、&&& 见 作 随 喜……
suo zuo zui zhang,&&&& huo you fu cang,&&&&& huo bu fu cang,&&&& ying duo di yu,&&&& e &gui, chu sheng,
所 作 罪 障,&&&&&& 或 有 覆 藏、&&&&& 或 不 覆 藏,&&&& 应 堕 地 狱、&&& 饿 鬼、畜 生,
zhu yu e& qu,&&& bian di xia jian,&&& ji mie li che,&&&& ru shi deng chu,&& suo zuo zui zhang,& jin jie chan hui.
诸 余 恶 趣、&& 边 地 下 贱,& 及 篾 戾 车,&& 如 是 等& 处。& 所 作 罪 障,&& 今 皆 忏 悔。(一拜)
jin zhu fo shi zun,&& dang zheng zhi wo,&& dang yi nian wo. &&&wo& fu yu zhu fo shi zun qian,&& &zuo ru shi yan:
今 诸 佛 世 尊,& 当& 证& 知& 我、& 当& 忆 念& 我。&& 我 复 于 诸 佛 世 尊 前,& &作 如 是 言:
ruo wo ci sheng, ruo wo yu sheng,& ceng xing bu shi,& huo shou jing jie,& nai zhi shi yu chu sheng, &
若 我 此 生、 若 我 余 生,& 曾& 行& 布 施、 或 守& 净 戒,& 乃 至 施 与 畜 生,&& 一 抟 之 食;
huo xiu jing xing,&&& & &&&&&&cheng jiu zhong sheng,&&&&
或 修 净& 行,&&&& 所 有 善&& 根;&&&&&& 成& 就& 众&& 生,&&&&&& 所 有 善 &根;
xiu xing pu ti,&&&&&&&&&&&&&& ji wu shang zhi,&&&&&&&&& suo you shan gen.
修 行 菩 提,&&&&& 所 有 善&& 根;&&&&&& 及 无 上& 智,&&&&&&&&& 所 有 善& 根。
yi qie &he ji,& &&&&&jiao ji chou liang,&&&&&& jie xi hui xiang &a &ru duo luo san miao san pu ti.
一 切 合 集,&&& 校 计 筹 量,&&&&&&& 皆 悉 回 向&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ru guo qu,&& wei lai, &&&xian zai zhu fo,&&&& &suo zuo hui xiang,&&&& wo ye ru shi hui xiang.
如 过 去、 未 来、&& 现 在 诸 佛,&&&&& 所 作 回& 向,&&&& 我 亦 如 是 回 向。
zhong zui jie chan hui, &&&& &&&&&&ji qing fo gong de, &&&&yuan cheng wu shang zhi.
众&& 罪 皆 忏& 悔, &&&&诸 福 尽 随 喜;&&&& 及 请 佛 功 德,&&& 愿& 成& &无 上&& 智。
qu,& lai,& xian zai fo,&&&& yu zhong sheng zui sheng.&&&&& wu liang gong de hai,&&&& &wo jin gui ming li.
去、来、 现 在 佛,&&& 于 众& 生& &最& 胜。&&& &&&无& 量& 功& 德 海,&&& 我 今 皈 命& 礼。(一拜)
suo you shi fang shi jie zhong,&&&&&&&&&&&&&&&&&&& san shi yi &qie ren shi zi.&
所 有 十 方& 世 界 中,&&&&&&&& &&&&& 三 世 一 切 人 师 子。
wo yi qing jing shen yu yi,&&&&&&&&&& &&&&& yi qie bian li &jin wu yu.
我 以 清 净 身 语 意,&&&&&&&&& &&&&& 一 切 遍 礼 尽 无 余。
pu xian xing yuan wei shen li,&&&&&&&& &&&& pu xian yi qie ru lai qian.&
普 贤& 行 愿& 威 神 力,&&&&&&& &&&&& 普 现 一 切 如 来 前。
yi shen fu xian sha chen shen,&&&&&&& &&&&& &&&&& yi yi &bian li sha chen fo.
一 身 复 现& 刹& 尘 身,&&&&&&& &&&&& 一 一 遍 礼 刹 尘 佛。(一拜)
yu yi chen zhong chen shu fo,&&&&&&&& &&& ge chu pu sa zhong hui zhong.
于 一 尘 中&& 尘& 数 佛,&&&&&&& &&&& 各 处 菩 萨 众 会& 中。&
wu jin &fa jie chen yi ran,&&&&&&&&&&& &&&& shen xin zhu fo jie chong man.
无 尽 法 界 尘 亦 然,&&&&&&&&& &&&&&& 深 &信 诸 佛 皆 充& 满。
ge yi& yi qie yin sheng hai,&&&&&&&&&& &&&&& pu chu wu jin miao yan ci.&
各 以 一 切 音 声 海,&&&&&&&&&& &&&& 普 出 无 尽 妙& 言 辞。
jin yu wei lai yi qie jie,&&&&&&&&&&&&& &&&&&& zan fo shen shen gong de hai.
尽 于 未 来一 切 劫,&&&&&&&&&&& &&&& 赞 佛 甚 深 功& 德 海。(一拜)
yi zhu zui sheng miao hua man, &&&&&&&&&&& ji yue tu xiang ji san gai.&
以 诸 最 胜&& 妙& 华& N,&&&&& &&&&& 伎 乐 涂 香 及 伞 盖。
ru shi zui sheng zhuang yan ju, &&&&&&&&&&& wo yi gong yang zhu ru lai.
如 是 最 胜& 庄&&& 严 具,&&&&& &&&&& 我 以 供 养& 诸 &如 来。
zui sheng yi fu zui sheng xiang, &&&&&&&&&&& mo xiang shao xiang yu deng zhu.&
最 胜& 衣 服 最 胜&& 香, &&&&&&&&&&&& 末& 香& 烧& 香& &与 灯 &烛。
yi &yi jie &ru miao gao ju, &&&&&&&&&&&&&&&& wo xi gong yang zhu ru lai.
一 一 皆 如 妙 &高 聚,&&&&&&&& &&&&& 我 悉 供 养 &诸 如 来。
wo yi guang da sheng jie xin, &&&&&&&&&&&&& shen xin yi qie san shi fo.
我 以 广& 大 胜& 解 心,&&&&&&& &&&&& 深 信 一 切 三 世 佛。
xi &yi pu xian xing yuan li, &&&&&&&&&&&&&&& pu bian gong yang zhu ru lai.
悉 以 普 贤 行 &愿 力,&&&&&&&& &&&&& 普 遍 供& 养&& 诸 如 来。(一拜)
wo xi suo zao zhu e &ye, &&&&&&&&&&&&&&& jie you wu shi tan chen chi.&
我 昔 所 造 诸 恶 业,&&&&&&&&& &&&&& 皆 由 无 始 贪 _ &痴。
cong shen yu yi zhi suo sheng, &&&&&&&&&&& yi &qie wo jin jie chan hui.
从& 身 语 意 之 所 生,&&&&&&&& &&&&& 一 切 我 今 皆 忏& 悔。(一拜)
shi fang yi qie zhu zhong sheng, &&&&&&&&&& er cheng you xue ji wu xue.&
十 方 一 切 诸& 众&& 生,&&&&&& &&&&& 二 乘& 有 &学 及 无 学。
yi &qie ru lai &yu pu sa, &&&&&&&&&&&&&&&&& suo you gong de jie sui xi.
一 切 如 来 与 菩 萨,&&&&&&&&& &&&&& 所 有 功 &德 皆 随 喜。(一拜)
shi fang suo you shi jian deng, &&&&&&&&&&&& zui chu cheng jiu pu ti zhe.&
十 方& 所 有& 世 间 灯, &&&&&&&&&&&& 最 初 成& 就 菩 提 者。
wo jin yi qie jie quan qing, &&&&&&&&&&&&&&&& zhuan yu wu shang miao fa lun.
我 今 一 切 &皆 劝 请, &&&&&&&&&&&&& 转&& 于 无 上&& 妙 法 轮。(一拜)
zhu fo ruo yu shi nie pan, &&&&&&&&&&&&&&&& wo xi zhi cheng er quan qing.
诸 佛 若 欲 示 涅 盘,&&&&&&&& &&&&&& 我 悉 至 诚 而 劝& 请。
wei yuan jiu zhu sha chen jie,&&&&&& &&&&&&& li &le &yi qie zhu zhong sheng.
唯 愿& 久 住& 刹 尘 劫,&&&&&& &&&&&& 利 乐 一 切 诸 众& &生。(一拜)
suo you li zan gong yang fu, &&&&&&&&&&&&& qing fo zhu shi zhuan fa lun,
所 有 礼 赞 供& 养& 福,&&&&&&& &&&&& 请 佛 住 世 &转 &法 轮。
sui xi chan hui zhu shan gen,&&&&&&& &&&&&& hui xiang zhong sheng ji fo dao
随 喜 忏 悔 诸& 善& 根,&&&&&&& &&&&& 回 向&& 众&& 生& 及 佛 道。(一拜)
yuan jiang yi ci sheng gong de, &&&&&&&&&&& hui xiang wu shang zhen fa jie.
愿& 将& 以 此 胜& 功& 德, &&&&&&&&&& 回 向& &无 上& &真 法 界。
xing xiang fo fa ji seng qie, &&&&&&&&&&&&&&& er &di rong tong san mei yin.
性 &相 佛 法 及 僧 伽,&&&&&&&& &&&&& 二 谛 融 &通 &三 &昧 印。
ru shi wu liang gong de hai, &&&&&&&&&&&&&& wo jin &jie xi jin hui xiang.
如 是 无 量 功& 德 海,&&&&&&&& &&&&& 我 今 皆 悉 尽 回 向。
suo you zhong sheng shen kou yi, &&&&&&&& jian huo tan bang wo fa deng.
所 有& 众&& 生&& 身& 口 意,&&& &&&&& 见& 惑 弹 谤 &我 法 等。
ru &shi yi qie zhu &ye zhang, &&&&&&&&&&&& xi jie xiao mie jin wu yu.&
如 是 一 切 诸& 业 障,&&&&&&&& &&&&& 悉 皆 消 灭 尽 无 余。
nian nian zhi zhou yu fa jie, &&&&&&&&&&&&&&& guang du zhong sheng jie bu tui.
念 念& &智 周 于 法 界,&&&&&&& &&&&& 广 &度& 众&& 生& 皆 不 退。
nai zhi xu kong shi jie jin, &&&&&&&&&&&&&&&& zhong sheng ji &ye fan nao jin.&
乃 至 虚 空 世 界 尽,&&&&&&&&& &&&&& 众&& 生 &&及 业 烦 恼 尽。
ru shi &si fa guang wu bian, &&&&&&&&&&&&& yuan jin hui xiang yi ru shi.
如 是 四 法 广 无 边, &&&&&&&&&&&&&& 愿 今 回& 向& 亦 如 是。(一拜)
nan mo da xing pu xian pu sa.
南 无 大 行 普 贤 &菩 萨。(三称毕起立)
礼佛大忏悔文字解
&&&3 &&&&&&&&&&
忏。忏悔。忏除以往的过错,不造未来的罪业。
悯。悯众生。就是怜悯众生之苦。
济。济者济度也。
缘。缘觉。又名独觉,亦称辟支佛,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缘觉已出三界生死烦恼,但犹滞涅空寂,故未能从空出假,广度众生。
识。含识:就是天人等六道含有业识的众生。
权。权乘菩萨,该菩萨已发大心普化众生,由於无明未破,功行尚浅,所以还没有达到真实菩萨的地位。
虚。尽虚空界,就是遍虚空世界的意思。
圣。贤圣僧,就是证到果位的僧人。
应。应供,佛十通号之一,梵语称阿罗诃,应该供养之意思,因如来圆断三惑,万得圆成,福慧具足,普应九界供养,故名应供。
解。世间解。解是明白晓得的意思,就是说,世间诸法,佛智无不了解明达。也是佛十通号之一。
逝。善逝。善是好、妙的意思,逝是去、往的意思,谓佛正智破三惑尽,妙出世间而成佛果,即成佛果,虽来化现,不复染于生死了。佛十通号之一。
御。调御丈夫。以柔性众生调和之,以刚强众生御伏之,即调御众生的大丈夫,因佛身有微妙相,故称丈夫。
旃。多摩罗跋旃檀香佛:多摩罗跋,华译为离垢,即离开一切污垢的意思。旃檀,华译为与药,能除从病,喻佛众德,妙香普熏,众生离垢清净。
幢。摩尼幢佛:摩尼是如意珠宝,幢乃为高悬之义,喻佛德高悬如意摧邪辅正。
积。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无尽法藏,令众欢喜,如意智聚,普度群迷。
矩。慧炬照佛:三慧火炬,令人照破烦恼。
牢。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金刚牢强而发光,智德坚固以普照。
窟。旃檀窟庄严胜佛:佛身八万四千毛孔,皆出旃檀妙音,普熏法界,庄严佛身。
盖。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慈悲宝盖,普复虚空,以自在力,为十界王。
慧。智慧胜佛:智慧胜力、令诸众生大破三惑烦恼。
胜。妙音胜佛:如来八音,无有远近,悉皆洞闻。
威。慧威灯王佛:无碍慧辩,威震十方,法灯圆照,自在融闻。
愚。现无愚佛:现智慧德相,永无三惑之愚。
优。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翻灵瑞华,三千年一现,表轮王出世故,佛出世间遇于此华,故云殊胜。
垢。离垢佛:离诸垢污,真体独露,本来清净。
勇。勇施佛:勇施财法,广化众生。
施。即勇施佛。
坚。坚德佛:智德坚同,化度无边。
掬。无量掬光佛:掬,摄也,两掌合捧也,如来妙相,摄取光明重重无尽。
戏。莲华光游戏神通佛:莲华开放,光彩遍辉,游戏神通,应化三界。
斗。斗战胜佛:佛具智慧箭,斗战必胜,四魔外道闻之则伏。
币。币同匝。周匝庄严功德佛:功德庄严、周遍十方,化化不绝,利益无量。
蔑。篾戾车:此处释为恶见,是指不信因果,毁谤三宝的人。此种人不但无出世希望,还要堕入恶道里去,受千万世的罪报。
始。无始:前生又有前生,生生无尽。
集。一切合集:大小善根全部聚集起来,悉皆回向。
畜。畜生:属三恶道之一。畜生亦称旁生,形旁不正,互相食啖,常受惊怖。
贱。下贱:奴仆役使,为人轻贱。
余。余生:指此生以外的生死,也即无始以来的生死。
N。妙华N:用最美好的花织成花环,供养诸佛。
伎。伎会:喻用最悦耳的音乐来供养诸佛。
伞。伞盖:用宝盖供养诸佛。
烛。用最好的灯烛来供养诸佛。
辞。妙言辞:即一切极妙的声音。
筹。校计筹量:校计是比较功德的意思,筹量是通盘筹算的意思,就是说要把自己所有种种福德善根,一齐回向于无上佛道。
刹。刹尘身。一个佛刹化成像微细的灰尘那样小,自己的化身也要化到这样多,来遍礼诸佛。
昔。过去,以往也。经中是说从无始一念妄动以来所造的一切恶业,今在佛前忏悔。
痴。痴:痴心也,三毒之一,贪、_、痴三毒,是构成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因。由惑造业,由因得果,三业造罪,落三恶道。
迥。同回,回向:回事向理,回因向果的意思。
谛。谛是真实不虚的道理。 二谛:真谛和欲谛。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称胜义谛,是真理上的实义,也即圣人所见到的真实理性。俗谛:是俗事上的实义,也即凡无所见到的世间事相,圣人以空为实,凡夫以有为实,故皆称“谛”。
昧。三昧:又名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念,把心住於一处而不散乱之意。
弹。弹谤:就是毁谤三宝,若有此种罪业,必堕无间地狱,千万劫难以脱苦。
搏。一搏之食:就是以很少量的食施之,功德亦甚大。
惑。见惑:从见上起的迷惑。
边。广无边:也就是说四种法广大得很,无量无边。
贤。大行普贤菩萨:修无尽供,供无尽佛曰大;诸行勤作,穷劫不倦为行;行弥法界为普;位邻极圣为贤。无边胜福莫越行门,诸佛菩萨从行门出。华严会上推普贤为长子,以其行愿周遍广大,故曰愿王,若众生依十愿修行,当体与佛同契,一定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而者品位可以很高。
穷。威德无穷极:念佛法门,普被三根,阿弥陀佛的威力和功德是无穷无尽的。
业。三业罪:即由身、口、意三者所造的十恶罪。
境。西方境:就是现出西方极乐世界的圣境。
称。称如来名:就是称念阿弥陀佛圣号。
精。精进。此处讲是念佛人应该专一努力,倍发念佛求生净土的心愿。
总。总愿成佛道:就是学佛的最终愿望。乃是成佛道。
誓。慈誓摄我:阿弥陀佛的慈悲大誓愿来摄受,使我不走到邪路上去,仰仗佛的大愿力而灭烦恼业障,得生净土。
恋。贪恋:对身外之物贪得无厌,对一切东西都依依不危坝姆浅V兀囟槁淞馈
颠。意不颠倒;临终之人,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能够明明白白,像修禅入定一样。
台。金台:阿弥陀佛手中执的金色莲台。念佛的人往生极乐,佛及诸大菩萨手执金台来接引,於一念顷,生极乐园。
梵。梵:清净;刹;寺院。伽蓝的护法神,护持清净的寺院,永远安宁,不被魔鬼邪神所扰乱。
翰。翰屏:翰是辅翼的意思,屏是屏遮的意思。如屏风和门前围墙,挡风遮雨,比喻护法神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为什么要忏悔
我们为什么没有出三界?就是无始劫以来,从没有认识到自己有无量无边的罪业。这些罪业是怎样来的呢?原来,都是在前世或长久以来,与众生有了不同的牵缠和纠葛关系。有的是互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帮助而形成的善缘;有的是彼此争执、抢夺、侵犯、伤害、凌辱等而形成的恶缘。这就形成了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的关系。彼此的各种因缘,不论是良善的还是不善的,缠结得愈深,彼此就愈容易在来世的轮回中再次相遇。属于情感引起的业缘,这次就用情感的形式解决;物质或生命引起的业缘,这次就以同等的形式偿付。
六道轮回的根本实质,就是众生与众生之间,冤冤相报,相互还债,无有边际,没完没了。受报期间不肯接受,又造新业,为今后受报又种下了因。千方百计把人家的据为己有,结果还是命中有的有,命中没的,偷也偷不到。本来命中有的,用偷的形式取得,反而会造下深重的罪业。
忏悔罪业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不会再作。忏悔就是向我们的冤亲债主道歉,请求他们原谅。我们的身口意无时无刻不在造作着各种罪业,如果能够依善知识引导,努力忏尽罪业,就能彻底扭转堕落恶趣的命运。我们应该明白,在往昔我们都曾造过堆积如山的恶业,如果不想承受这些恶业所感的苦果,一定要精进忏悔业障!
《占察善恶业报经》里讲得很清楚:“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因为罪本身是缘生缘灭的,它没有实在的自性,只是一种妄有。罪业本是虚幻不实的,因为众生妄心执著,故有罪生罪灭的实在感。一旦我们破除了心中对罪的执著,它也就随缘散而灭,这就是忏罪的原理。
地藏七提倡依《礼佛大忏悔文》忏悔,在佛前顶礼108次,真诚祈请88尊佛慈悲加持,忏悔众罪,回向功德,发愿断恶修善,从心中消除罪障。
忏悔方法中,至诚礼拜88佛,最为殊胜,最为简便,亦最为常用,极易感应,得见瑞相,身心轻安。足以证明,罪灭障除,堪可进功,修行办道。是故古德大善知识,将之列入早晚课诵。从普光佛到一切法常满王佛,这53尊佛号,出自《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经云:“若人闻此五十三佛功德名号,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不堕恶道;若能称诵,世世见佛;若复有人,恭敬礼拜五十三佛,彼之所有五逆十恶、四重八弃,种种重罪,一齐消灭。过去千佛,现在千佛,未来千佛,皆因称诵,恭敬礼拜五十三佛,而早成佛。” 从释迦牟尼佛到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这35尊佛功德名号,出自《佛说决定毗尼经》。《宝积经》云:“一切众生,若有身具五逆十恶重罪之者,万劫千生不通忏悔,应须顶礼三十五佛,至心忏悔,一切罪障,皆得除灭。”
由此可见,称念礼拜88佛,功德威神不可思议,能除一切极恶重罪。是故我等末世行人,不论罪障迷惑,若轻若重,悉应至诚恭敬礼拜88佛功德名号。亦如过去现在未来三千诸佛,早得成佛。
关于此版本的说明
本文选用的是寺院通行的早晚课诵集中《礼佛大忏悔文》之版本,系宋朝时密宗不动法师所编订之原文,是最通行的版本。目前其他所有版本均系在此原文基础上改动而成。特此说明。
礼佛大忏悔文注释
本文是宋朝的不动法师编定出来的。不动法师是梵僧,修行密宗的金刚部,功夫很深,所以也称金刚法师。礼:礼拜,顶礼。忏悔:悔恨过去的罪业,并求消灭过去所造的罪业,立愿永不再犯。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归命礼:诸佛都能用大慈心,大悲心,哀怜众生,用大喜心、大舍心,救济有情(众生);用相好光明来庄严自己的身体,做此功课的大众都以真诚恭敬的心,归命诸佛,顶礼诸佛。慈:慈心,能使众生受到快乐,给众生快乐,叫慈心。悲:悲心,能使众生不受苦恼,为众生拔苦,叫悲心。喜:喜心,众生离苦得乐,心里替他们欢喜,叫喜心。舍:舍心,即对一切众生平等看待,舍去憎爱的心,叫舍心。愍:哀怜。济:渡、救助。含识:凡是有情都有一种知识性,包含在身体里,故叫含识,因而以含识借代为有情(众生)。严:庄严。众等:指作此功课的大众。至心:至诚心。归命礼:归命诸佛,顶礼诸佛。
金刚上师:密宗称的金刚上师,就是指佛的法身,法身佛:毗卢遮那如来。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现在发心修行,不是单为自己求得人间富贵或求得到天上的快乐等福报,也不是想要证得声闻、缘觉的果位,乃至大乘的各种权教里头所讲的一切菩萨果位。我唯一依据的是最上乘的佛法,发大菩提心,愿同所有一切众生,马上一同证得佛的无上菩提(成佛)。权乘菩萨:指天台宗所讲的藏教、通教、别教三教的菩萨,因为功行还浅,没到真实菩萨地位,因而不能够称做真实菩萨,所以就叫权乘菩萨。尊法:尊贵的佛法,因法是一切诸佛的大师,是成佛的法宝。贤圣僧:指证得果位的僧人。包括声闻、缘觉、菩萨。其中没有证得法身的称做贤人,证得法身的称做圣人。十住、十行、十回向三种菩萨,叫三贤,即贤僧:声闻、缘觉皆为贤僧。十地菩萨,叫十圣,即称为圣僧。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一切诸佛的十种通号。这此名号是表显佛的功德的。释迦牟尼、阿弥陀是别号,是各别不同的。
如来:a.佛有不变之体,随缘之用,所以叫如来。如:不变;来:随缘。佛的法身是不变的,不生不灭的,佛度众生是随着机缘的,随缘而行。b,如来,乘真如(真实、如实)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成佛)。c.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d,如(像)诸佛而来。e,如实而来。
应供:佛应该受到一切众生的供养;罗汉只能受三界众生供养,独佛受九法界(一切众生)的供养。
正遍知(正遍觉):其道真正,无法不知,即真正遍知一切法。也有译成正遍觉的。正,不偏不邪,说法无差;遍,没有遗漏,智无不周;觉,超出生死梦,不生不灭。
明行足:a.佛依戒定慧之脚足,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叫明行足。明:指阿耨多罗三藐菩提;行足:脚足,指戒定慧而言。b,明:指宿命、天眼、漏尽三明(对过去、现在、未来,全都透彻明了通达);行:指身口意三业;足:满足;三明满足身口意三业,叫明行足。唯佛身口意业具足(圆满)。
善逝:去得好,到不生不灭的好地方去;善:好;逝:去。
世间解:佛看了世间的一切相,不论有情世间,还是无情世间,都明白了解。世间:包括有情(众生)世间和无情(国土、山河等等)世间。解:明白晓得。
无上士:佛是一切众生里头最尊、最上的人,再无比佛更加尊贵、更加无上的人。
调御丈夫:佛是丈夫的调御师,佛能调御可度之丈夫(男人),使入修道。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有时用软美语,有时用苦切语,有时用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调:用软美语化导人;御:用苦切语和强力制伏造恶人;丈夫:指男人,在这里也包括调御女人。调御:劝化制伏。
天人师:天神与人的教师。因佛度化天、人较多,度化别道较少,故称天人师。
佛世尊:佛和世尊合为一个名号。(见《佛学大辞典》)佛: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智者”。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修行品位。取得最高成果,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天上人间,大家都尊敬,所以叫世尊。
从“南无普光佛”起,到“南无一切法q常满王佛”:总共53尊佛的名号,出现在《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上,照经里说,听到这53佛名号的人,就能在百千万亿阿僧}劫,不堕落到恶道里去。能念这53佛名号的人,生生世世,常常可以见到佛。能恭敬顶礼这53佛的人,所有五逆十恶,种种重罪,一齐都可消灭。过去庄严劫的一千尊佛,现在贤劫的一千尊佛,未来星宿(xiu秀)劫的一千尊佛。这三千尊佛,都是因为称扬赞叹、恭敬礼拜这53佛,所以能够早成佛道。
从“南无释迦牟尼佛”起,到“南无宝莲华q善住q娑罗树王佛”:共35尊佛,都出在《决定毗尼经》上。一切众生,如能顶礼这35尊佛,哪怕五逆十恶等种种重罪,都可除灭。
&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一切佛的心性,都包藏着一切法界,所以叫法界藏身。独把这法界藏身四字,加在阿弥陀佛名号上,是表示把礼拜称念88佛的功德,回向极乐世界,庄严净土,求愿往生。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像上述等等所有世界的诸佛世尊,都是常住在世。请你们这许多世尊,要慈悲哀怜记念我们众生。如是:指上边89佛。等:包括一切佛。常住在世:佛都是常住在世的,即使现了涅的相,并没有真地入了涅。只是福薄的众生,无缘见佛。
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是我这一世,或我前世,以至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个生死的身体,一直到现在,所造的种种罪业,若是自己亲造的,若是教旁人造的,或是看见旁人造罪,不但不阻止,反而跟他生欢喜心。若:若是、如果。无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表示时劫很长,是无量无边的。自作:自身造。他作:别人造。见作随喜:见别人造恶,生欢喜心。
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若是在塔庙里供养的东西,或是常住僧人以及四方游僧的东西,如果自己盗取,如果教别人盗取,或是见别人盗取不但不阻止,反而跟他生欢喜心。塔:是供养佛身舍利的。在这里不单指供舍利的塔,还包括一切的寺庙庵院以及一切供佛菩萨的地方。僧:指寺院中常住的僧众。四方僧:从各处来的游方僧。总之,凡供养三宝的东西,都有不能随便拿,如盗取罪很大。《智度论》上说:“盗佛灯油者,当堕黑暗地狱。……”取:拿。这里指盗取、强取、不给而取。
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五无间地狱的罪,如果自己亲自造作,如果教别人造作,或是别人造作,不但不阻止,反而生欢喜心。
五无间罪:今世前世所造的应下五无间地狱的罪。五无间地狱:无间,就是没有间断或间隙的意思。此狱是最大最苦的地狱,有五种没有间断的事情:a、时无间,日日夜夜受罪,没有一时停歇,直到经许多劫数,罪满方止。b、形无间,狱墙周围一万八千里,高一千里。墙是铁的,上下中间,皆是大火。狱中有一铁床,横竖各一万里。一个人受罪,自观身体装满铁床,无间隙; 千万人受罪,也各自观身体装满铁床,也无间隙;而且互不阻碍。c、受苦无间,各种刑罚,多得说不尽,而要一样一样都轮流到,连接不断。d、趣果无间,因果之间没有间断,寿终直堕无间地狱,无间隔。不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一样。e、命无间,若堕此狱,一日一夜,总要处死一万次,生一万次,随死随生,随生随死,从入狱开始,一直经过百劫千劫,无有间断。
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恶业,如果自己亲自造作,如果教别人造作,或者见别人造作,不但不阻止,反而他生欢喜心。
十不善道:即十恶业,十恶业有身三种:杀生、偷盗、邪淫;口业四种:妄言,绮(qi起)语、两舌、恶口;意业三种:贪欲、嗔(chen抻)恚(hui会),愚痴(chi吃)。意,是造业的因;身口,是造业的缘。因缘和合,结成罪业。
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过去所作的罪业,有的遮盖隐瞒,怕别人知道;有的不遮盖隐瞒,为所欲为。罪障(业障):由于造罪所造成的障碍,障碍修行。造罪不仅障碍出世的清净法,也障碍世间的善法。覆藏(cang仓,阳平):遮盖隐瞒。覆:遮盖。藏:隐瞒、隐藏。
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篾戾车,如是等处:应该堕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受苦,或者生到其余诸恶道,或者生到阎浮提(南瞻部洲)极边远的地方,或是做下贱的人和做有恶见的人,受如此等等苦报的地方。诸余恶趣(恶道):有的经典指修罗道、魔鬼、邪神。边地:南阎浮提极边远的地方,佛法不易流通到,难免轮回。下贱:受苦的奴仆,难以闻到佛法,难以得闲修行。篾戾车:梵语,译为恶见,其见解不但违背佛道,并且是造罪,故名恶见。
所作罪障今皆忏悔:所作罪障,现在全部忏悔,誓不再造。
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现在诸佛世尊,应当知晓我并应证明我的忏悔是真心的,还应当时时忆念我。
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我还要在诸佛世尊面前,发这样誓言:
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于畜生,一抟之食:若是我今世,若是我其余的千千万万世,曾经作过施舍,或者守过清净的戒法,一直到施舍给畜生一团吃的东西。此生:今世。余生:除了今世,从无量劫到现在所经过的千千万万世。曾:曾经、已经。布施:六度之一。分为三种:a、财施,施舍财物于人;b、法施,说法度人;c、无畏施,以无畏施于人,救人厄难。守净戒:身口意三业都清净,都不犯戒,叫守净戒。抟:同“团”。
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或者在身口意上修过清净的佛道,所有的善根;或者成全救度过众生,所有的善根;或者修三种菩提,所有的善根;以及发过修学无上智的心,所有的善根。菩提:有三种,a、依文字般若,证得方便菩提。方便:随机应变。b、依观照般若,证得实智菩提。实智:真实性的智慧,完全合乎道理。c、依实相般若,证得真性菩提。真性:无虚假,无改变。净行:起心动念,一言一行,皆合佛道,毫无犯戒。成就:成全、救度。无上智:佛的一切智,都称无上智。
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上边所说的一切福德、善根,聚集起来,比较功德,筹算衡量,全部回向诸佛所证的无上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像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所作的回向一样,我也照样回向。一切:包括上述种种福德和善根。合集:聚集起来。校计:比较功德。筹量:筹算衡量。
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所有一切罪,全部忏悔消灭,立愿永远不再造罪;种种修福德的善事,全部随己所喜;还要请一切诸佛常住在世,并转大法轮,度脱众生,我愿意修成佛的无上智慧,而成佛。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佛,在众生中是最尊、最上、最第一。佛的功德无量无边,像大海一样深广;我现在愿意把性命都归托给佛,至诚恭敬地礼拜佛。众罪:所有一切罪。诸福:种种修福德的善事。尽:全部。随喜:a、随己所喜,各随所喜;b、见人做善事而心中欢喜,或随人为善,也叫随喜;c、游谒寺院。请佛功德:指请佛常住在世,并转法轮,即讲佛法。去来:过去未来。最胜:最尊、最上、最第一。皈命:把性命归托给佛。礼:至诚恭敬地礼拜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在所有十方的世界里头,三世中所有人道里的狮子(佛),我都用清净的身业、口业、意业,完全礼拜到,一尊也不遗漏。这是由于普贤菩萨行愿的大威神力,我才能够周遍地出现在一切如来佛的面前;因为我的一个身体,还化现出像微尘般的佛刹那么多身体,所以对微尘般的佛刹中的佛,能一尊一尊地周遍地礼拜到。人师子:人道里的狮子,这是譬喻佛像狮子一样威力无穷。狮子是百兽之王,佛是九法界之王。师:通狮,这是通假字。以清净身、语、意礼佛:礼佛的时候身体要端正;心中要至诚恭敬,无有妄念;口里除了称佛名号,就是赞佛功德。刹尘身:化现出像微尘般的佛刹那么多的身体,即无数佛国那么多的身体。刹尘佛:像微尘一样多的佛刹中的佛,即无数佛国中的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在一粒微尘里头,有像把一切世界完全化成微尘那样多的佛,各个都住在无数菩萨围绕的法会当中;重重无尽的法界,所有一切微尘,也都是这样,要深心地相信诸佛充满其中(每一粒微尘中,都充满诸佛)。每个化身的人在诸佛面前,都用一切极妙的声音海洋,共同宣说出无穷无尽的美妙言辞;一直要到未来的一切时劫,都称赞佛的很深很深的功德大海。尘数佛:像把一切世界,完全化成微尘那样多的佛。(每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有一尊佛。)各处(chǔ楚):每位佛都住在……;处:住。亦然:也是这样。各以:每个化身人都用……;以:用。普:普遍,共同。出:发出、宜说出。尽于:一直到……。
以诸最胜妙华N,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拿出众多顶好的极美妙的可以装饰在头上的花N,还有乐人演奏的各种乐器,还有可以涂手涂身的涂香,以及可以悬挂在佛的高座的上空的伞盖;像这样许多最好的庄严供具,我都拿来供养十方三世所有佛。最好的衣服,最好的香,各种香末和烧的香与油灯、蜡烛;一样一样都像一座一座妙高山聚在一起,我全部拿来供养十方三世所有的佛;我用广大的能够解悟极深难懂的道理的心,深深相信所有的十方三世所有的佛。我还愿全凭普贤菩萨行愿的威神力,普遍地去供养十方三世所有的佛。最胜:最好、顶好。华N:古印度人的装饰物,穿花成串,悬于身上,或作头饰。后来,也指花环。因而作为庄严佛前的物品。在庄严佛前的花N,有的用种种的宝物刻其花形,多有用金属刻花N,来供养佛菩萨,今日有用塑料制品。伎乐:由乐人演奏的音乐,用以供养佛菩萨。这里指各种乐器供佛。涂香:六种供具之一。涂香于身手,供养佛菩萨。“天竺国热,又以身臭故,以香涂身,供养诸佛及僧。”涂香有二种:一者用旃檀木等,在身上摩擦来涂抹香味;二者把种种杂香捣成粉末,用来涂身及熏衣服,并涂地壁。伞盖(宝盖、天盖):悬挂在佛、菩萨及讲师、读师的高座的上空,多用丝绸及缎子做成,既可防灰尘,又可增加威严气氛。庄严具:庄严的供品。末香:各种香末。烧香:烧的香。灯烛:油灯、蜡烛。妙高:妙高山,即须弥山。须弥,是梵语音译。妙高,是汉语意译。胜解:对极深难解的道理,能够解悟。深信:深心相信,毫无怀疑。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以前所造的众多恶业(罪业),全部由无始以来的贪嗔痴起因的;从身、语、意上发生出种种的恶业来,所有这一切恶业,我现在全部忏悔,永不再造。昔:以前、从前。无始:没有元始,不知元始,《佛学大辞典》(2162页):“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辗转推究,故众生及法的元始,不可得,故云无始。”贪嗔痴:贪欲、嗔恚与愚痴三种烦恼,这三种烦恼,荼毒人最剧烈,所以称三毒。身语意:即身业、口业、意业。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十方三世所有众多的众生,和声闻、缘觉二乘中的有学和无学的两种修行人,以及所有的佛和菩萨,他们所有的功德,我都跟着他们一同欢喜。二乘:这里指声、缘二乘,即声闻乘与缘觉乘两种修行方法。声闻:原指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听其说法的弟子,后泛指听佛讲法而得道者。也指修习四谛而得道者。缘觉:观十二因缘之理而断惑证理者;或因飞花落叶之外缘,而自己觉悟到无常,断惑证理者。有学:没有断尽见思惑,尚须修学功夫,以断见思惑。声闻前三果都是有学。无学:见思惑完全断尽,不必再用修学功夫,叫无学,声闻四果阿罗汉是无学。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十方所有的世间明灯(佛),包括最初成佛的人;我现在对这一切诸佛,全都恳切地劝,至诚地请,求他们宣说无上的美妙的佛法。世间灯:譬喻能照破众生心里头的种种黑暗的佛。最初:指最初成就的佛,即在无量劫最初的佛,就是开辟世界的佛。也有人讲成:现在刚才。成菩提:成佛。转法轮:指佛宣讲佛法。法轮,喻佛法;转,喻宣说。佛转法轮:如转轮圣王转动宝轮一样。于:对。转于无上妙法轮:请诸佛对至高无上的美妙的法轮要给予旋转,其义是请诸佛宣说佛法。
诸佛若欲示涅,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诸佛如果要示现涅的相,我全都要至诚恳切地劝请他们不要涅。唯独希望诸佛长久地住在世界上,使所有的广大众生都能获得利益而快乐。涅:不生不灭,永不受三界轮回,安乐无为,解脱自在。刹尘劫:佛刹像微尘一样的多,时劫,也像微尘一样多的劫数。可见刹尘劫的年头的长是无量的,无法计算。利乐:有利益于众生,使众生获得快乐。
所有礼、赞、供养,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所有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的福德,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及随喜功德、忏悔业障等诸善根,我一齐回向给众生,(愿意他们离苦得乐),一齐回向给无上佛道,(愿意像佛一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礼:礼敬诸佛。赞:称赞如来。供养:指广修供养。随喜:随喜功德。忏悔:忏悔业障。回向众生及佛道:即明颂第十大愿王普皆回向,其中暗颂随顺众生、常随佛学两愿。这四句包括了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的全部内容。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我现在愿意把这最胜的功德事相,回向给无上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唯一无二,真实无妄,一切法都可融通,都可收摄。包括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四法界的本体,就是众生与佛平等的自性清净心。这心是万法的主体,万法都是从心中生出来的,所以心就可以称做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谛融通三昧印;如是无量功德海,我今皆悉尽回向:性的佛、法、僧伽三宝(自性三宝)和相的佛、法、僧伽三宝(别相三宝),圣人所见到的真实的理性的真谛,凡夫所见到世俗的事相的俗谛,这些都一齐融会通达无碍地显现于佛的清净的三昧之中。佛有像这样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海洋,因而,我现在全用至诚的心回向,立誓要修成自性的无上佛道。性:自性。在内的永恒不变的本质,常称法性。相:形相、相状、相貌、法相、名相。现于外的,可以分别认识的现像。性的佛、法及僧伽,即自性三宝,相的佛、法及僧伽,即别相三宝(别体三宝、化相三宝)。二谛:真谛、俗谛。真谛,圣人所见到的真实理性,不是虚妄的;俗谛,凡夫所见到的世俗的事相。融通:彼此混同,而无差别叫融,通达无碍叫通。三昧印(定印、入定印):于禅定时所结的手印,这里指佛在禅定时的清净,如大海一样印进万物。三昧:正定,离开偏斜,断绝昏沉散乱,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无妄想、杂念,内心非常清净。
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馀;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所有的众生们的身、口、意三业,由见起的迷惑、毁谤三宝、坚持人我执和法我执等等;像这样的一切众多的业障,全部消灭尽,一点也不剩。一念一念的智慧光,周遍照到一切法界,广度一切众生并没有退转的。见惑:由见上起的迷惑。弹谤:毁谤三宝。我法:我,为人我执,执着身体里一定有一个我。亦名我执、我见、身见。法,法我执(法执),虚妄分别诸法,认为客观外界有独立自存的实体。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直等到虚空世界全灭,众生及众生的业、众生的烦恼全消灭,我的心愿才算结束;像这样的四种法广大无边,我情愿现在的回向也如此没有穷尽。四法:指虚空世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的烦恼。业:分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大,供养无穷无尽的佛,叫大;行,没有一样不修,并且勤恳至诚,一点没有怠惰,叫行。这种功行,周遍诸法界,叫普。地位差不多同最圣的佛一样,叫贤。因为上边所发大愿,都是学普贤菩萨的样,所以末了要三称普贤菩萨的名号,皈依普贤菩萨。
本文泽注的主要参考书:
《朝暮课诵白话解释》
《普贤行愿品白话解释》
《佛学大辞典》
《佛教文化百科》......
礼佛大忏悔文(八十八佛礼拜忏悔)视频
(佛像念诵)
1 &&&&&&&&&&
相关搜索:
读诵" href="/programs/view/wqFYUlVUUco/" target=_blank onmousedown="return vc(this,',','36',1,'1','16:11')"><IMG alt="<>读诵" onerror="VIMG.brodcast('img_erro',this)" src="/it/u=,&fm=20" onload="VIMG.brodcast('img_load',this)">
读诵" href="/programs/view/wqFYUlVUUco/" target=_blank onmousedown="return vc(this,',','36',2,'1','16:11');">&&礼佛大忏悔文&&读诵
&&2 &&&&&&&&&&
相关搜索:
礼佛大忏悔文读诵视频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
猜你还对这些相关资料感兴趣(全部:地藏经下载 八十八佛礼拜忏悔文视频 大忏悔文拼音版)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用心去做,随缘结果。学佛网,您身边的网络学佛修行道场,我们时时刻刻就在您的身边!
学佛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魔手游什么职业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