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菲电视原声大碟替姐姐唱歌是那集

《梅艳芳菲(电视剧)》全集在线观看_电视剧_吉吉影音_七五影院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梅艳芳菲(电视剧)
【电视剧观看小贴士】:[TS/TC:抢先非清晰版] [DVD:普通清晰版] [BD:蓝光高清无水印版] [HD:P高清版]
- BD和HD为全集版 点评梅艳芳菲(电视剧)
PPTV在线观看()
吉吉影音在线观看()
优酷在线观看(免费去广告在线观看,优酷视频全集)
奇艺在线观看(免费去广告在线观看,奇艺视频全集)
土豆在线观看(免费去广告在线观看,土豆高清全集)
qq播客在线观看(免费去广告在线观看,腾讯视频全集)
qvod在线观看()
乐视在线观看(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梅艳芳菲(电视剧)剧情介绍:
七五小编剧情介绍中文剧名:梅艳芳菲  地区:中国大陆   出品:凤凰卫视 湖南电广传媒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团体   类型:传记 言情   集数:38集  主创人员:  &制片人:郑凯南   &总导演:赵宝刚   &编剧:吴文辉 
陈炜饰方妍梅
  贺 刚饰刘德华
  黄浩然饰张国荣
  娟 子饰方 妈
梅艳芳菲全集内容简介  歌坛巨星、1代天后方妍梅强忍着子宫颈癌晚期的病痛,给歌迷奉献最好的也是最后1次的演唱会。   阿梅诞生在灯红酒绿的港岛,10岁就和妈妈、姐姐结伴卖唱养家。1次意外邂逅小警察刘家华,两个春心萌动的少女都爱上了他。为了撮合姐姐和阿华,阿梅尽力压抑住自己的情感。在阿华的鼓励下,姐妹俩参加了&新星选秀&大赛,姐姐失声落选,阿梅因表现出众从此踏入星途。   星途发展上其实不顺畅的她与初露星相的何耀文相识,2人性情各异,却暗有默契,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终结下1生不背叛的坚贞友谊。   阿梅的歌唱天赋、她的百变形象、她仗义豪放的性情,都成为众人注视的焦点。而她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同样成为媒体竞相追逐、报导的话题:从当红日本歌手高桥,到富家公子周世雄;从已成为天皇巨星的家华,到挚友何耀文;和1厢甘心爱着家华的林文娴;跟自己较劲上位、&肉身换奖座&的朱美惠& &   光辉的同时,对阿梅来讲,最大的打击来自于身旁所爱的人逐一失去:姐姐患子宫颈癌去世,挚友天皇巨星耀文病发去世,阿梅发现自己虽然成为巨星,却失去了幸福的意义。家华的及时出现,使两人的感情终究冰释前嫌。可苍天弄人,她被查出也得了子宫颈癌,她谢绝了所有的关心和医治&&   此时,香港爆发了&SARS&病疫,全港堕入1种失望的状态中,身为香港演艺协会会长的阿梅,号令全港明星带动港人抗击&SARS&。在自己生命中最后1次的演唱会上,她向陷于低潮的香港人传递着1个信息:&就是自己在人生最艰巨的时候,都不言放弃,而是加倍地努力;希望每个香港人也都能抖擞精神,面对艰辛,接受挑战。&幕后  由赵宝刚执导的《梅艳芳菲》在深圳拍摄。该剧描述了香港歌星梅艳芳的1生,由陈炜、金裕亭、黄浩然主演。为了不引发纠纷,剧中的人物全部用化名,比如主角叫方妍梅,她姐姐叫方妍梅,刘家华是指刘德华,何耀文指张国荣,剧情也是以梅艳芳和几个男人的情感为主线,像梅艳芳酒吧被打耳光、张国荣自杀等香港娱乐界事件都进行了躲避,虚构情节占了近8成。  剧中方妍梅的扮演者金裕亭表示:&梅艳芳和姐姐之间的情谊是剧中的1条线,我的造型比较斯文慎重,陈炜则结实1点,赵导说我的服装以裙子为主,陈炜以裤子为主。印象最深的1场戏是姐姐得宫颈癌去世之前,两姐妹在1起,我跟陈炜回顾之前卖唱、还债的种种往事,说希望等妈妈百年以后能够葬在1起全家团圆,说得我自己都起鸡皮疙瘩,陈炜也哭得控制不住了。于6月中旬关机,在这几天要拍的1个大场面就是梅艳芳开演唱会突然失声了,我从国外回来替她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
本站提供全集在线观看是从自各大视频网站(优酷、乐视、奇艺、土豆、QVOD、百度影音、吉吉影音、影音先锋、西瓜影音、暴风影音)小编收录,电视剧《梅艳芳菲(电视剧)》由七五影院第一时间首发上映,请把网址推荐给您的好友,这样可以让附近的好友搜索到你在看该电视剧。
喜欢看《梅艳芳菲(电视剧)》的人还喜欢看梅艳芳一个在HK演艺圈不容忽视响当当的名字,一个见证了HK娱乐界一个时代的人。在七年前的今天,抛下无数喜爱她的歌迷,影迷,挚爱亲朋,抛下一生挚爱的演艺事业,撒手西去。往生净土。从此人海两茫茫。人世间再也听不到她浅吟低唱的《似水流年》,辛酸的《女人花》,娓娓道来的《似是故人来》。只留下了她的芳华绝代,留下了无数思念。梅艳芳是一个传奇,短短的四十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有时看着她的照片,听着她的歌,看着一个个银幕形象,竟还是那么鲜活。仿佛未曾离去。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我还会陪着你哭,陪着你笑,只不过,你在那边,我在这边  斯人已去,往事如风~~~~~~    留下只有思念,    一串串永远缠    浩瀚烟波里    我怀念 怀念往年    外貌早改变    处境都变    情怀未变    送给永远的梅艳芳~~~~~~~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永远怀念梅姐!
  从昨晚开始就心情低落,每天都在想念,12.30格外伤感,却又记得2003告别演唱会上阿梅那么坚强地告诉所有人:要活在当下!微笑着思念你,Anita!  
  新浪策划:梅艳芳七周年忌 “芳华绝代”人生路  .cn/m/c//.shtml
  “唯独是天姿国色不可一世,天生我高贵艳丽到底,颠倒众生吹灰不费,得我艳与天齐。”    
——梅艳芳《芳华绝代》  
  前言:梅姐离开七年了。这七年,娱乐圈依旧热闹非凡,依旧不乏惊喜,但始终少了一个艳冠群芳的身影,每每回头,深感有她在的难得——她那追求完美性情,百变独特的演出,提携后辈的大姐大风范……都难以复制。在她的七周年忌辰,新浪娱乐挑选了她“芳华绝代”的28件往事,和大家一同回顾这位舞台天后的精彩人生:  
  【芳】——芬芳人生    
1,出身之苦    
梅艳芳早在六岁时就已登台献唱,但她的童年却是在歧视与嘲讽中度过的:当时舞台卖艺的女孩往往被称为“歌女”,虽然都是唱歌的,但与“歌星”地位却相去甚远,故梅姐常被同学当怪物看待,甚至同学家长也警告其子女:“不要跟这种歌女玩。”    
除了疏远,梅姐即使穿上歌衫登台后乘巴士回家,车上乘客也会带着鄙夷的眼光将她从头看到脚,所以每当梅姐回忆这段往事,都耿耿于怀地说:“当时我被人用眼光侮辱得很厉害。”    
2,身兼多职    
由于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梅艳芳从小就在母亲经营的“锦霞歌舞团”及酒吧内与姐姐梅爱芳以“姐妹合唱团”的名义献唱,但随着年龄增长,家中逐渐负债累累,为还清债款,梅姐惟有身兼多职,唱歌、主持、打鼓、服务生、柜台、酒保甚至洗碗工都做过,而当年身着单衣顶着寒风在酒店后门洗碗的日子,也是她最惨痛的遭遇之一。    
3,难忘初恋    
梅艳芳人生中第一次初恋,发生在她13岁那年,对方则是她的家庭教师,梅姐回忆道:“哪怕根本不用见到他的人,只要能够听到他的声音,就会激动得发抖。一旦见到他,就会有一种想扑进他的怀里的冲动。”    
少女情怀总是诗,但由于年龄与身份的差距,梅姐最终没能开展这段初恋,甚至与这位教师的联系都因兄长干涉而中断,但对于性情刚硬的梅姐而言,这段充满非议的初恋,却是最让她难忘的。    
4,舆论攻击    
梅艳芳如日中天之际,媒体舆论对她的攻击却是此起彼伏,诸如“整容”、“隆胸”、“堕胎”之说甚嚣尘上,一度令梅姐不堪其扰。尤其1987年,梅姐因胃病住院,舆论竟称她因感情不顺服食过量安眠药自杀,继而闹出“嗑药引发肾脏病”之说,虽然最后一切得以澄清,但梅姐为此还是吃了不少苦头。    
5,广告爱情    
梅艳芳最经典的广告,就是拍于1988年的铁达时“天长地久”系列手表,其广告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也因此广告深入民心。不过对梅姐而言,最让她难以忘怀的还是与来自澳门的男主角Michael相识相恋,更一度传出要与男友移民澳洲的消息..。.虽然这段恋情只维持了一年,但却令梅姐刻骨铭心。    
6,尊重原创    
梅艳芳当红的80年代,所有一线歌手都崇尚改编日本流行歌,当年梅姐的许多热门经典,也少不免奉行“拿来主义”。但1989年推出的唱片《淑女》,却是当时乐坛极其罕见的全原创专辑,而对于天皇巨星而言,则更近乎前所未有——鲍比达、伦永亮、郭小霖、黎小田与徐日勤一人包办两首歌曲,如此合作形式在香港流行音乐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见梅姐身为香港乐坛中间力量,对原创音乐可谓相当重视。  
  很爱很爱她
  7,痛失亲人    
梅艳芳的兄弟姐妹里,与她感情最好的就是姐姐梅爱芳。梅姐说,童年时每当有事发生,都会是她挺身而出保护姐姐,“比如姐姐怕黑,两个人如果其中一个去厕所,另一个一定要站在厕所门外陪伴对方。”而当年姐妹俩参加新秀歌唱大赛,由于梅爱芳半途被淘汰,她惟有将希望都寄托在妹妹身上,直至梅姐夺冠,梅爱芳甚至与母亲抱头痛哭,“为我出人头地流下真挚眼泪。”故她认为,自己的成就有姐姐一半功劳。    
2000年梅爱芳因宫颈癌去世,梅姐更为此痛哭流涕。    
【华】——华丽事业    
8,新秀大赛一鸣惊人    
梅艳芳的舞台神话始于1982年的“第一届全港新秀歌唱大赛”,当时她选了徐小凤的《风的季节》,结果在舞台上平地一声雷!    
当时,梅姐的台风得到满分(50分),为之评分者则是黄沾,而同为现场评委的顾嘉辉听罢梅姐演唱后,亦大感惊为天人,故待梅姐入行后,“辉黄”随之为她打造新歌《心债》。更值一提的是,由于梅姐在大赛上的表现,连日本著名音乐人渡边正文都对她相当赏识,更邀其参加1983年的东京音乐节!    
9,《坏女孩》挑战禁忌    
梅艳芳众多唱片里,尤以这张《坏女孩》最挑战禁忌,除主打歌《坏女孩》以极具挑逗性的歌词令人血脉贲张,梅艳芳的封套形象也由传统变为反叛,其短发造型更被人称为“梅艳芳发型”跻身时尚主流。    
《坏女孩》在1985年销量达八白金(40万张),非但打败了当时所有女星,风头更不让谭咏麟专美,这张专辑也奠定了梅艳芳的歌坛地位。遗憾的是,《坏女孩》在国内至今仍是禁歌,80年代梅艳芳赴广东开唱,当地文化部门也特别提醒她不要演唱《坏女孩》、《妖女》及《烈焰红唇》三首。    
10,《烈焰红唇》演绎性感    
1987年,梅艳芳推出专辑《烈焰红唇》,以性感形象轰动全城——毕竟之前她拍唱片封套几乎连手臂也不露,《烈焰红唇》非但大露香肩,被称为“改良泳装”的服饰搭配黑丝袜高跟鞋的造型在当时而言更是大胆开放,何况主打歌《烈焰红唇》歌词也在描绘女性情欲,故唱片一出,几乎第一时间成为公众话题!    
11,“梅廿八”到“梅三十”    
1987年至1988年,梅艳芳在红馆举行《百变梅艳芳再展光华演唱会》,这是她第二次个人演唱会,更创下史无前例的二十八场记录,从此梅艳芳获圈中人赠名“梅廿八”;1990年,梅艳芳举行第三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场次达到30场,是为当时香港女歌星之首,故再被人称作“梅三十”。
  12,演唱会“限制级”表演    
梅艳芳于1992年举行告别演唱会,更在现场挑战麦当娜,以许多大胆出位的表演令观众哗然,当时城中一度对梅姐的尺度作出“香港前所未有”的评价。    
演唱会上,梅姐除与女舞蹈员进行贴身热舞,更穿起颜色不同的性感服饰,甚至安排了黑帮歌舞剧上演,令当时的观众看得面红耳赤,听觉视觉都达到了“刺激”的地步!    
13,“违禁”献唱遭封杀    
梅艳芳对歌迷是出名的“有求必应”:于1994年重返舞台后,她就大张旗鼓地宣布赴内地举行演唱会——当然,官方仍事先声明她不准唱《坏女孩》..。.    
1995年,梅姐于广州天河举行演唱会,当时由于歌迷强烈要求,她还是跨出“危险”的一步,现场唱出《坏女孩》,虽然许多敏感歌词她都以“啦啦啦”代替,但官方仍将她封杀,故直至2002年她才有机会赴上海开唱。    
14,意志力奉献传奇    
对许多梅迷来说,2003年那八场《经典金曲演唱会》是梅艳芳留下的最珍贵的记忆:尽管重病缠身,梅姐还是勇敢地站上了舞台,除为排练每日睡眠更不足五小时,何况还要在现场穿上达36公斤的宫廷服和高跟鞋,为此仅是一个蹲下站起的动作就让她双脚剧烈颤抖,更令人感动的是,当时梅姐为坚持最佳状态,甚至暂停了化疗..。.    
正是由于梅姐的好强与意志力,一连八场演唱会她都交出了完美的演出,即使那是最后一次以百变形象露面,她也将之逐一实现,故此最后这一次演唱会,可以说是她最精彩的谢幕!
  胭脂扣
  不是歌迷不是影迷,但还是喜欢这个女人,喜欢这个女人浅吟低唱的《女人花》~
  【绝】——绝步影坛    
15,曾江提点演技    
梅艳芳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幕前演出,是1983年的TVB剧集《香江花月夜》(王天林监制,饰方芷湄)。当时,梅艳芳拿着厚厚一叠写满台词的剧本近乎手足无措,为了尽快投入状态,她惟有选择“事倍功半”的方法:先集中精力念熟对白,正式拍摄时再照本宣科..。.    
众所周知,如此“笨表演”方式很难交出满意答卷,所幸梅艳芳很快遇上了“良师”曾江:“曾江跟我有最多对手戏,也最带我入戏,虽然他样子很凶,但他叫我不要怕,集中精神空看着他演戏,一路下来知道他没那么凶,自己也轻松了,就可以入戏了。”    
故,纵观梅艳芳的电影历程,曾江称得上是她的第一位“伯乐”。    
16,首位“最佳女配”    
1984年,梅艳芳凭《缘分》夺得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此前,金像奖从未给配角设立奖项,直至第四届才开始,梅姐可谓首位获“最佳女配角”的演员,何况《缘分》只是她第三次演戏(之前是《疯狂83》和《表错七日情》),就能打败凭《倾城之恋》提名的焦姣,演技备受瞩目。    
17,《胭脂扣》名留影史    
“我从82、83年进入电影圈,都以喜剧为主,没有导演敢找我做一些严肃角色,因为我的样子比较摩登。但关锦鹏大胆起用我,《胭脂扣》的成功令到其他导演开始信任我,所以这部电影是我整个电影生涯另一个开始,一个转折点。”    
痴情女鬼“如花”非但是梅艳芳电影的分水岭,亦为华人女演员创下新纪录:梅艳芳凭此片连夺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及亚太影展三料影后,而该战绩直至张曼玉演《阮玲玉》方告追平,何况梅艳芳当时仍被人称为“歌星”,能够赢得如此巨大的肯定,足见其演技之精湛。    
18,《夕阳之歌》英雌本色    
观众看《夕阳之歌》,往往会觉得是徐克为梅艳芳塑造了“女英雄”形象,实则非也,应是梅姐的个人特质让她与角色相互融合。    
梅姐曾如此评价《夕阳之歌》里的周英杰:“我小时候梦想做英雄,长大希望做律师、女**,可以好威武,电影里徐克安排我开枪打斗,俨然一个女英雄,令我现实中不可能做到的事在电影中可以达成。”多年后,梅姐又在《钟无艳》里反串齐宣王,再次过了一把“英雌本色”之瘾。
  19,《川岛芳子》百变男装    
梅艳芳自称:“现实生活中我希望简单点,但演戏嘛,越复杂越好,我最喜欢《川岛芳子》。”    
在娱圈拥有“百变梅艳芳”之称,演绎“东方魔女”则可谓舍她其谁——导演方令正说:“一开始就这样想,也始终认为除梅艳芳之外别无其他选择,不是因为她的名气,而是她的外形和气质,在香港芸芸女演员中大多是那种‘美貌与智慧’型的漂亮女人,我觉得只有梅艳芳才能给人有离经叛道的‘坏女人’那种感觉。”    
然而,梅艳芳虽为《川岛芳子》耗尽演技与心血,但当年金像奖影后提名中,她却无奈出局,对此影片监制泰迪罗宾说:金像影后不提名梅艳芳是评委有眼无珠!    
20,《乱世儿女》化身打女    
90年代常会见到梅艳芳在银幕上拳打脚踢,如《赌霸》、《东方三侠》等,但若说梅姐首次触电,还是这部《乱世儿女》。    
《乱世儿女》最精彩之处,在于梅姐许多武打场面都亲身上阵,且大秀高难度“飞毛腿”,故当年戏院观众都惊叹:“梅艳芳是真打呢!”然而梅姐自知其苦,例如拍摄时在半空中被武师踢中,当场动弹不得,另一场戏还让她一边打架一边跳舞,难怪梅姐自称拍完后“手脚都好像不是我的,腰酸骨痛,全身散掉了似的。”    
21,《十面埋伏》永留遗憾    
严格来说,梅艳芳参演的最后一部作品应是张艺谋的《十面埋伏》,但随着梅姐病逝,最终未能成行。    
其实合作之初,梅姐仍不顾身体问题向张艺谋提出“武戏照演”,而张艺谋也愿意等待其化疗后康复入组,故此在梅姐病逝后,整个剧组特意为之默哀一分钟。
  梅艳芳喜欢提携后辈
  【代】—— 一代风范    
22,个性传统    
梅艳芳的性感形象几乎都集中于音乐(专辑封面、演唱会)领域,但让她在电影里演激情戏,她却是一万个不愿意!话说拍《胭脂扣》时,梅姐已有“激情”底线,就是让哥哥隔衣**,其他诸如摄影机下脱衣缠绵,她尽皆回应“免谈”,更声称“宁愿与女人亲吻及有肌肤之亲也不能和男主角拍床戏”。    
23,情同兄妹    
梅艳芳曾说自己一生只得两知己,就是张国荣与陈百强,相比之下,她与哥哥的感情更佳。    
面对公众拍照时,梅姐从不介意与哥哥搭肩搂抱甚至坐其身上;同台演出时,两人会在对方身体不适时代之献唱;有时甚至在外地登台,梅姐也要哥哥哄她入睡,而每次哥哥都是等她睡着后再悄悄回到自己房间;甚至据闻梅姐与赵文卓拍拖,哥哥都是“媒人”。  
  24,不掩陋习    
梅艳芳爱迟到,早已是当年影圈人皆共知之事——1988年成龙为《奇迹》举行拜神仪式时,梅姐准时到场,结果让吴耀汉惊讶道:“你竟然没有迟到,真是奇迹!”可见一斑。    
据闻,梅姐迟到亦有规律,通常是录唱片半小时,拍电影三小时,与她合作过的人都对此颇有微词。但梅姐对于这个“小秘密”却从未掩饰,并称有时拍戏拍到三更半夜,大清早却要起身,难免会迟到,否则就是为出席活动挑选服饰,但挑来挑去都没中意的,结果就把时间耗去了。    
所幸,久而久之,周遭朋友伙伴也都习惯了梅姐的迟到。    
25,爱好独特    
梅艳芳的爱好其实很特别,例如作为艺人,她并不喜欢待在家中看录影带或镭射影碟,而是只要有喜欢的电影上映就一概跑到戏院去看,且来者不拒,即使人头攒动的首映场也会大摇大摆地入场观看,甚至观影过程中不理会他人目光,遇上喜剧场面就哈哈大笑,完全弃自己身份于不顾;    
梅艳芳爱看张彻的功夫片,皆因她曾经痴迷狄龙、姜大卫和傅声;她还喜欢看卡通片,但绝非迪士尼动画,而是日本的《乞嚏大魔王》、《小甜甜》和《城市猎人》。    
26,不敢学车    
梅艳芳最红的时候家中曾有三辆车,但当时她却连车牌都没有,皆因自言“不敢学”。    
但并非梅姐胆小,其“惧驾心理”实则来自爱狗:话说她童年时曾亲眼目睹小狗在街上被车撞死,而后自己的爱犬也难逃厄运,从此令她耿耿于怀,生怕自己开车上路会撞到行走的狗只,故惟有打消考车牌的念头。    
27,投身慈善    
当年梅艳芳宣布告别舞台时,仍不忘声称“愿意为慈善出力”,而梅姐多年来的善举,更为娱圈内外肃然起敬:成立“四海一心基金会”、发动成立“香港演艺人协会”、参与组织艺人抗击《东周刊》登不雅照、    
率全港演艺人举办“1:99音乐会”抗击SARS,更曾助养多名儿童兼为宠物狗提供爱心帮助.。.可以说是香港演艺圈最具善心的“大姐大”。    
28,提携后辈    
80年代梅艳芳就开始提携后辈,而她的提携方式则是收徒,红透一时的组合草蜢,就是她最得意的门生。草蜢也回忆道,当年他们推出第一张专辑《烈火快车》时,就是梅姐带他们去挑服装、选造型、拍封面,而每当梅姐演出,也必定让他们在旁伴舞伴唱伴舞,即使草蜢举行歌迷会,梅姐也亲自到场助阵,故蔡一智曾感恩:“很多东西都是从她身上学到的。包括我们这些年的造型,我们早年跟着她到处表演,吸收了许多表演经验,到现在都很受用。”    
其后,梅姐又相继提携了谭耀文、何韵诗、彭敬慈等后辈,如今他(她)们得以在演艺圈站稳脚跟,想必亦是最让梅姐欣慰之事。(阿蒙)  
  梅艳芳。。。。。。  一声叹息
  七年代,梅花在天堂开得越发艳丽,
  日夜为你着迷,时刻为你眷恋,思念是不留余地!  芳华绝代,一旦遇上,便即沦陷,我的眼里只有你!  亲爱的,祝福你在净土一切安好!
  还像当初钟意你~~~~~
  特别喜欢阿梅和好友们的合影,她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开朗好动,人缘极好。  这是和徒弟们在一起,草蜢,许志安,谭耀文
  7年了,怀念梅梅!
  芒果娱乐网  【梅艳芳逝世7周年:芳华绝代笑泪人生】  /news/star/zt/1.html
  芒果娱乐讯:日凌晨被认作是香港演艺界的“大姐大”梅艳芳因病逝世,终年四十岁。时间过去了七年,再次听着那首辛酸无奈的女人花,看着哪些她生前留下的百变模样的图片,不得不感叹原来她走了以后同样也带走了我们的青春。
  想念梅姐  7年了,梅姐你还好吗
  今天是梅艳芳的七周年祭日。    目前,在网祭网上,梅艳芳纪念馆已经有1685次的访问量,并有多名网友为她献花留言等。      梅艳芳她虽然已经离开了,但她的百变形象和深厚的唱功会被众人深深记住的,她也会在我们心中永远地活下去。如果你曾经被梅艳芳的精湛歌艺、华丽服饰、夸张浓妆或者大胆表演震撼过的,那就一起为她点烛祈福,祈祷梅姐在天堂快乐,一路走好!    
  1.生老病死说不上传奇,可梅艳芳却已是传奇,红颜永不会衰老,留下无尽芳华。这是一个为舞台而存在的女子,舞台是她的生命。她属于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也属于她。
  Mui 怀念你 你在那里一切安好!
  2.在她的爱情经历中,只有体验,没有后悔。刘德华:她的性格是宁可天下人负她,而她决不会负天下人。她对新人、对一些需要照顾的人,她会照顾得无微不至。
  怀念梅姐、怀念哥哥~~~
  4.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开创华人娱乐圈“包装”时代的第一人。  
  5.男人,那个不自私?
  ANITA想你,一切安好··
  为了梅姐,也为了哥哥。。。。一晃7年了
  从来都喜欢那首芳华绝代,可惜从来没有男声可以合唱。
  6.梅”艺超群、“艳”光灿烂廿载,“梅”容永存、“芳”华志留心中。  
  7.一颗灿烂明星的殒落,让世人无限哀悼,她在影坛歌坛创立的优异业绩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她充满活力的生活勇气和战胜病痛的顽强精神令人万分敬佩    
  2003,哥哥走了,全国非典了,我人生中的唯一一次表白也因为自己的怯懦最终失败了。以为这一切已经是完结,哪知道即将告别命运多舛的2003时,梅姐也走了。。    2010也即将过去,原来我已经走了这么远,身边离得最近的人也即将离去。仅以此马克纪念我已经逝去的青春和即将逝去的婚姻。
  8.张国荣:我们是好拍档,大家都是工作狂,演唱之时,我们可以有默契之至。虽然她年纪比我轻,但是人生经验丰富,而且懂得体谅别人,以致我对她无话不谈,仿如两兄妹般。梅艳芳是个永不言败的女孩子,她信心强,野心也大,所以她会尽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应得的一切。  
  我不追星
但是这女子值得尊敬
  9.才华横溢,黯然骤落。绝代芳华,似梦如花,侠义佳话,永留人间
  很多明星都是去世后我才开始喜欢的,原谅我的后知后觉。  张国荣,黄家驹,迈克尔杰克逊,当然还有我们的梅姐!
  10.2003年11月,身患癌症的梅艳芳带病踏上红馆舞台,举行了人生最后的演唱会。谢幕一刻,她身披白色婚纱,把自己嫁给了深爱的舞台。从五岁登台表演到人生谢幕,这个女子把自己大半辈子献给了音乐,她是真正属于舞台的百变女王。    
  11.梅艳芳纵横歌坛二十一载,世界巡回演唱会与香港本地演唱会共计292场。2009年,经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评定,梅艳芳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文/埖幵菂声祭    以此怀念  
  那啥,亲爱的楼主,我是不是很无耻地截了你的楼?(不知道你是否发完鸟...)  如果是那样,请原谅我,也是爱梅心切,嘿嘿  您继续.......
  怀念Anita。
  来张青葱的
  怀念梅姐,天堂里快乐!!!!!!!
  love~~怀念
  7年我们依然在此守候,天堂的你好吗?
  梅姐,永远怀念你    凡尘中的奇女子,天堂里快乐!!!
  永远的宠儿梅艳芳  
  这一天,重看2003经典金曲演唱会,浓浓的感伤化不开,依然忍不住流泪。    《我愿意》 /v_show/id_XMjA5NzQ2MDI4.html    
  香港女星中至梅艳芳以后再没巨星了,歌影双栖巨星,特别是那种担待很多女星都没有,那种一呼百应的气势很多女星都没有。
  怀念梅姐,也怀念那个时代,明星们比较自律有责任感,
  哎…………
  《夕阳之歌》 /programs/view/GBlBPaky_oc/    这是有心人将CD1和CD2中的话与歌分别剪辑下来 合并。    最后的婚纱与长阶,孤寂的背影与豁达的byebye,画面转灰,泣不成声!
  梅姐并不孤独,天堂有哥哥陪伴
  %转自梅艳芳贴吧  《似水流年》回忆版
串起多年来阿梅在不同场合演唱的《似水流年》    浩瀚烟波里
怀念往年  外貌早改变
情怀未变    /%C3%B7%D1%DE%B7%BC/shipin/play/5be18ee814fe3b/
  转自youku  《悼念舞台女皇梅艳芳逝世七周年》    /v_show/id_XMjMyOTg5NzY4.html  
  阿梅是我最喜欢的女艺人之一.《梅艳芳菲》是我唯一在网吧看完的电视剧.原来都是七年了.
  转帖  七年祭
《永不凋零的女人花》  /u85/v_NTc1MTcyMjY.html    
  怀念梅姐  怀念那个时代  顺便祭奠下逝去的青春
  香港列女系谱学——梅艳芳辞世七周年 (李展鹏)  转自:.tw/chinpang/post/
  香港列女系谱学      ——梅艳芳辞世七周年      李展鹏    梅艳芳为何后继无人?      近几年,每当有人这样问,涉及的往往不限於有关女歌手的讨论,还有对香港流行文化江河日下,被整个大中华市场边缘化的关注。是的,台湾竟然完全不需香港电影的助力,而生产了像阮经天这种有潜质有偶像魅力的年轻影帝,内地的黄晓明等小生亦已蓄势待发,但是,香港的年轻男星的代表竟然是林峰!这种对比,直教人心寒。如果香港流行文化工业日后要靠林峰,前景之堪虞可想而  知。在这样的担忧下,如果问「梅艳芳何以后继无人」,倒不如问「梅艳芳是怎样炼成的,因为梅艳芳的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到一整个时代香港女歌星独特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折射出当时香港流行文化的多元与开放。而这种多元开放的失却,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一个开始谈情欲的时代      梅艳芳的成功,跟性别角色的突破有莫大关系。八十年代的梅艳芳,重新定义了女性。在头两张唱片《心债》及《赤色梅艳芳》的长曲发斯文形象之后,刘培基小试牛刀,把梅艳芳的长发剪掉,而有了《飞跃舞台》的中性硬朗形象。有别於当时的潮流,《飞跃舞台》一碟有不少节奏强劲的歌,更甚的还有不少有关情欲的歌词:《留住你今晚》、《点起你欲望》及《发电一千volt》等,光是歌名就渗出情欲气味。当时是一九八四年,同期其他女歌手的流行曲是《情义两心坚》(张德兰)、《随想曲》(徐小凤)及《酒干倘卖无》(苏芮),可想而知,梅艳芳跟她们在风格上作出了激进的决裂。  《飞跃舞台》之后,梅艳芳进一步发挥中性形象,《蔓珠莎华》及《似水流年》时期的西装打扮深入民心,唱片大卖。然后,在一九八五年,划时代的《坏女孩》出版,梅艳芳架上太阳眼镜,浓妆艳抹,加上大胆的台风,为八十年代的香港流行曲——甚至是整个香港文化——创造了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这张唱片一方面破尽销量纪录,卖出四十万张;歌曲《坏女孩》及《梦伴》等唱得街知巷闻之余,梅艳芳的形象成为当时女性争相模仿的对象,市面上纷见粗  眉、大墨镜及深色眼影。但另一方面,却有卫道者(用今天的说法是道德塔利班)起以抨击,「意识不良」及「教坏细路」之声此起彼落,电台甚至禁播《坏女孩》。但这种反挫力量没有阻止梅艳芳大红大紫,相反,在争议声中,梅艳芳形象的代表性反而更被彰显,接下来的《妖女》及《烈焰红唇》,在情欲题材及形象方面更为大胆。其实,就像梅艳芳所言,罗文才是「妖」的师傅级人物。他在梅艳芳走红之前就极尽妖艳之能事,作开路先锋。但他以男儿之身,早期歌曲又多是正气之作,所以在八十年代初期的大胆尝试未竟全功。直到梅艳芳与刘培基的合作,那种坏、妖、姣才得以发挥。    梅艳芳的系谱:林忆莲、刘美君      在八四及八五这两年间,因为梅艳芳的大胆开创,一时间扭转了香港女歌手的风格,并打开了一片女性的天空——在《坏女孩》以前,女歌手典型是高贵斯文的徐小凤汪明荃张德兰,在《坏女孩》之后,则有林忆莲刘美君等。一九八七年,推出第三张唱片的林忆莲烫了一头野性曲发,唱出《激情》,再来的《灰色》则开始了她电子舞曲时代。后来,无论是《烧》(「拼命碰也冲不出,你共我那些原始的心里愿」)或《三更夜半》(「三更夜半,找一夜情解我闷」)都可见脱胎自《坏女孩》的痕迹,是女性情欲的呼叫与探索。至於刘美君虽然在舞台上的动感不及梅艳芳及林忆莲,但在《坏女孩》的遗风下,她从八七年出道就以另类歌词令人注目:《午夜情》讲舞女故事,《最后一夜》讲一夜情,那句「以后未来像个谜,不必牵强说盟誓」甚具时代意义。从来大胆的刘美君,九0年推出《赤裸感觉》一碟,全碟几乎全是情欲歌曲,内容更加赤裸,也更加深刻。到了九十年代,梅艳芳慢慢淡出,但郑秀文把头发染金大跳劲舞,其走红模式仍然是一套「坏女孩模式」。  
  在《坏女孩》的深远影响下,有些跟梅艳芳本来风格风马牛不相及的女歌手也调整风格:以清纯少女形象出身的陈慧娴搞了个夸张的怀旧造型大唱《反叛》,同样清纯的创作歌手林志美也要唱跳舞歌曲《摄石人》。不只后来者受到影响,就是前辈也在梅艳芳风潮下多作尝试:本来高贵大方的甄妮后来也酥胸半露唱《七级半地震》。以上女歌手未必擅於台风舞蹈,但在那个「后坏女孩」时代,如果不来点反叛,不来点情欲,不来点动感,就似乎会落於人后了。      这阵坏女孩梅艳芳的风暴,有几点值得讨论。虽然今天很多人常用梅艳芳的巨星魅力对比现今歌星的平庸,但其实,这其中除了有资质与实力的差异,还有时代的差异。首先,从经济层面看,八十年代是香港经济火速发展之时,当时一大批一大批的香港人或致富或晋升中产,在社会流动激烈的时代,人们需要在流行文化中寻找认同。而梅艳芳当时华丽夸张又时尚的造型,便成为众人仰望的对象,人们从她身上找到阶级流动的象徵。我曾在其他文章中提到,八十年代正是香港人不再认同许冠杰《半斤八两》的打工仔形象,转而认同反叛的坏女孩的时期。坏女孩的形象,无论是墨镜、化妆、发型、或是牛仔装上的一串串饰物,都是一连串有别於「打工仔」的消费品;至於歌词的情欲题材,亦显示当时社会风气的迅速转变。    最好的时代静悄悄地过去      另外,从七十年代就大量吸收西洋流行文化的香港(代表是许冠杰及温拿),到了经济火红的八十年代更是紧贴欧美,梅艳芳的破格性别形象,遥遥对应的是美国的麦当娜、英国的Boy George及David Bowie。当时香港是唯一一个有这种人物的华人地区。当然也有政治因素,八四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政治上的无力感与对前景的不安感,让整体经济活动更白热化,流行文化被视为逃避主义的最佳栖身之所,一个当时被认为没有未来的城市,竟然吊诡地创造了电影业与流行曲的最辉煌时代。      最好的时代总是静悄悄地过去。八十年代之后,香港迎来了一个以四大天王及卡拉OK为代表的相对保守及平庸的时代,并延续至今。后来,香港再出不了梅艳芳、张国荣、达明一派。从梅艳芳的例子可见,八十年代与近二十年香港流行文化的最大差异是:前者的那时代,歌星与创作勇於走在社会前面,甚至往往挑战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坏女孩》令社会震动,刘培基还要创作出更夸张的《妖女》,刘美君的《赤裸感觉》亦是前无古人;后者的那个时代,则是歌星与创作人生怕观众不卖帐,不敢造次,四大天王大多数是走乖乖仔加稳阵情歌路  线,主打歌最好是「世界key」,在K场人人可以唱。另外,前者的那个时代,观众渴望的是高不可攀的耀目巨星,但九十年代之后,观众喜欢歌星像邻家女孩男孩,最好不要走得太前,不要太有侵略性,於是才有了后来当时得令的杨千嬅、容祖儿,就算是歌神陈奕迅都跟巨星魅力与叛逆文化扯不上关系。以梅艳芳为代表的那个系谱,渐渐走进历史,在梅艳芳逝世之后更正式寿终正寝。我们失去的何止梅艳芳?我们失去的是一个派别,一股风潮,一个充满创造性与包容性的时代。    (澳门日报演艺版,12月30日)  Create_.hk
  粉丝悼念梅艳芳逝世7周年 捐20万内地建校  /10/P7GVSFO.html    据香港媒体报道,梅艳芳逝世7周年,歌迷会昨晚(12月30日)于艺穗会天台举行《今夜只因您2010》悼念活动,现场摆放梅艳芳的电影造型照,并播放她的影片。  网易娱乐12月31日报道 据香港媒体报道,梅艳芳逝世7周年,歌迷会昨晚(12月30日)于艺穗会天台举行《今夜只因您2010》悼念活动,现场摆放梅艳芳的电影造型照,并播放她的影片。场内聚集过百位来自香港、大马、日本的歌迷,仪式开始前,众人先起立默哀1分钟。委员Elsa表示,歌迷会一直秉承梅艳芳的善心,稍后会将筹到的20万元捐给内地建学校。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 )
  梅艳芳去世七周年纪念活动 全球歌迷齐聚香港  //000E/.html
  [日香港讯]今日是已故巨星梅艳芳的死忌,为纪念偶像,梅艳芳国际歌迷会昨晚于中环艺穗会举行《今晚只因你2010》纪念会,逾二百名歌迷一同悼念梅姐。会场的布置主要是以梅姐生前参演电影的造型照,纪念会开始时,全场歌迷默哀。     国际歌迷会委员Elsa表示,这晚除了香港歌迷之外,有的更来自马来西亚、日本及国内等,梅姐逝世七年了,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歌迷之间以不用约会,自发性到昨天就会**起来纪念偶像。会上,他们将会播放由梅姐主演的电影片段和主题曲,长约45分钟。为了达成梅姐生前的一颗善心,歌迷会有意在内地山区兴建学校,预算会捐助20万善款。     此外,今午歌迷会分别送上一个生果篮和巨型花篮到省善真堂,以拜祭偶像梅姐。    
  怀念~~
  始终思念~~愿你远方安好
  思念绵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艳芳菲大型模仿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