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抗日剧激情戏与强奸戏时会有性冲动,很内疚,特别看了金陵十三钗强奸镜头与国产抗日剧

> 看《金陵十三钗》了解 南
看《金陵十三钗》了解 南京抗日景点推荐
【点睛】万众期待中《金陵十三钗》于12月15日6点公映,本来看电影是件放松快乐的事,但跟历史题材结合起来,不免回忆起那段屈辱史,进电影院前只看了看剧情介绍,心情已经沉重起来,索性带大家看看那些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南京景区,提前走进《金陵十三钗》的历史吧。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图片来源:微图)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日落成开放。现在已成为国际间祈祷和平与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立 &好评 &差评我要打分:
版本说明:[DVD:标准清晰版] [BD /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4M以下的宽带的用户和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FLASH]:需要安装FLASH插件,点击下载最新的, 在线观看无须安装播放器。
[FLASH]:需要安装FLASH插件,点击下载最新的, 在线观看无须安装播放器。
[快播]:需要安装播放器才能观看
HDBDHD国语TS
[百度影音]:需要安装播放器才能观看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 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 保护众人的英雄。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 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 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电影 “金陵十三钗” 的更多信息
编剧创作:刘恒 严歌苓制作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出品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映日期:日英文片名:The Flowers of War
入选榜单:
(1). (2). 
同类型作品
同演员作品
同导演作品
网友补充点评
第 1 楼 网友评论:南京沦陷,四面楚歌。曾经的泱泱大国,在南京沦丧后,从此被人称为东亚病夫。《金陵十三钗》通过影片中女学生、洋人、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命运的描述,一方面传播主流思想,倡导和平,并且激励当代中国人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另一方面通过主人公命运的描写,说明不论曾经多么辉煌,多么有能力,最终仍然难以真正改变命运,即使他们挣扎过,但依然难以左右命运。张艺谋的片子总是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金陵十三钗》确实值得一看。
第 2 楼 网友评论:个人觉得《金陵十三钗》这是张艺谋近几年来拍得最成功的一部电影,很用心。我喜欢这一类型的题材,以为历史背景,更让人铭记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这部电影,所叙述的对象也很独特,以风尘女子和女学生,两个截然不同的题材来展开剧情,更能突出人心最真实的一面,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心中即使有很多无奈,悲愤,也只能忍气吞声。电影一开始,佟大为和他的战友们尽力与日本人对抗的那一段,所拍出来的效果极其震撼,而结尾以秦淮河女人牺牲作为代价来挽救几个女学生的命运,看了之后,让人心里压抑很久,除了难过还是难过,很多人在看完这影片之后,眼睛都红红的,光从这一点看,这部电影是成功的,至少它使观众内心久久都无法平静。
第 3 楼 网友评论:好长时间没有看到《金陵十三钗》这种深触内心的片子了,从进影院前看到剧照的感觉到出来后看到剧照意味深长的感受,真是太大的不同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多么讽刺的诗句,玉墨的勇敢、睿智、机瑾,折服了所有人,就算是特殊行业的人也会有比正常人还要细腻的内心和对他人的奉献之心。这次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是让我们所深思的,佟大为所带领的部队,为了那些教堂中的女学生,在没有坦克等先进武器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学生们的撤离,佟大为自己奋斗最后与他们同归于尽,都在显示着军人的情操.影片的爱恨情仇,充斥在其中,体现着身在南京人们的忐忑心境,深深地触动心灵.
第 4 楼 网友评论:《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写出了人间真情,妓女不只会卖身和挣钱!他们也是有情感的,这部影片体现出了人间真情,在最后关头,几位逃命的妓女为了就十二名中学生,挺身而出替他们去日本人那里,其实也写出当时人们的爱国和团结,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不仅仅写出了十几位妓女的心,还以记叙的手法写出了其中一位中学生的想法!很出色!很感人!我喜欢《金陵十三钗》这部片子
第 5 楼 网友评论:我觉得正是因为《金陵十三钗》作品中触动了一些中国人特有的情结,所以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认可,让人忘记艺术上不够好的地方,放任自身被打动。而外国人反而不会被触动或者眩惑。民族文化的话题太大,我一时也说不清,但我觉得从进入现代以来,我们的民族文化已经被改变了,和外来的东西交错难分,如果非要分出何为纯粹的本民族的东西,会陷入一个文化本质主义的怪圈里。如果你说的是导演为了迎合外国的眼光谋取商业利益和声名,这个问题也不是我写文章时关心的,如果我看这个问题,我只能说他的确不算是自我的、超越性的艺术大师,而只是个通俗大众文化的创作者,如果这样,进行各种市场化的操作,我觉得都是正常的,只要没触及某些底线,还可以接受吧。如果你说的外媒的反应是真的,我也不奇怪,因为我看这部影片中可以肯定的东西(与本国其他抗日电影比较)不是通常外国人会觉得有趣的东西。正如大红灯笼、菊豆等影片,展现出的愚昧、劣根、前现代的东西,所谓的“伪民俗”,那些满足了外国人对中国猎奇的想象,而这一次影片展示了一些内在有现代感的东西,女学生和妓女角色同样可以置换到彼时欧洲国家的环境中去,一些外国人反而觉得《金陵十三钗》缺乏“中国特色”也不一定。如果说红灯笼和菊豆是所谓“民族文化”,可能很多国人更恨得咬牙切齿,我认为本片没像以往那样强调“民俗”这张牌,那张牌已经打烂了,包括英雄和埋伏。另外我个人一点偏颇的拙见,举凡抗日的故事,大概只有我们国人稍受撩拨,便极度敏感,大家很容易被打动,也很容易被触怒;而在国外,我们的抗日的事远没有犹太人那么受瞩目,外国人对于这个题材天然比我们迟钝得多,因此他们可能更看重艺术技巧如何,而没有主观感情色彩在里面。强调民俗,是“讨好”外国人;给故事一个国际化的包装,讲述好莱坞式的人性救赎主题,在目前很多人看来,也是“讨好”外国人;或许第三世界国家无论怎样都逃不过“讨好”外国人吧,如果非要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不说张这样商业气息越来越浓重的人,整个非西方文化电影界的艺术导演,在奔向欧洲三大艺术电影节时,是不是也要被称作“讨好”呢?那些获奖的非西方的艺术片导演,他们完全靠的是您所说的“苦心孤诣的原创能力与永不过时的想象力”吗?一点也没有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政*的因素吗?如果接您说的文化的话题,我觉得问题在于文化之间权力地位的不平衡,找到一条不“讨好”的路不容易,冯小刚算一个,而他是被公认很商业的,是在您所谓的“盲目、急功近利的大环境”里成功的。或许在您看来,很多人对《金陵十三钗》这部片的接受和肯定是应当被批判的;但在我看来,相当数量的观影者(如果你说的“八成”是确实的话)对这部影片的接受和肯定是既成事实,我把这个事实作为分析而非批判的对象。如果您把“八成外国媒体否定”视为您的论据之一,恕我直言,我不认为您是从国人的感情和接受层面想这个问题,当您为“自身的民族文化”的丧失而痛心时,您恰恰忽略了您所谓“八成”国民的感受—当下人们的文化意识/潜意识是怎样的。至少我不认为“民族文化”会完全孤立于国民的感情倾向而存在,我不认为肯定《金陵十三钗》的人们都是被片方的市场营销手段所操控,我相信有感情和潜意识因素在里面。假如说要建立一种中国人独特的民族的感受力和鉴赏力,那就更不该拿外国人的负面评价作为论据。至于导演是老当益壮还是江郎才尽,创作者的轨迹有太多个人化的、不可琢磨的因素,观众该为他承担多少责任,我觉得很难判断,“不可推卸”未免言重了。若说时代各种复杂的互动因素造成了中国电影目前某些不令人满意的状况或许还说得过去,但从庸俗物质现实的角度看,现在中国电影业难得活得不错。我个人宁可它如此,能改进更好,也不想它回到90年代濒死的状态。这部电影虽然题材老旧,但还是给我一种清新的感觉。画面精细宏伟,有时代特征,人物感情处理的隐忍内敛,人性主题也十分突出。但我个人认为全篇没有高潮又处处是高潮,以至于看下整片以后感情没有找到爆发的突破口,太过压抑。《金陵十三钗》特色就在于残酷的故事从一个小女孩的口中展出,但她没有记住残酷,却记住了美丽,我们总能抛下痛苦的,记住美好的,这就是人的本能,也是影片要表达的人性美。
第 6 楼 网友评论:现代化基本可以与西方化等同,在《金陵十三钗》这个意义上,英语和洋装代表西方化,至少是西方化的表象。我觉得现代化的话题其实非常复杂,电影这种擅长表象的媒体并不是最适合探讨复杂话题的媒介。只能通过把问题简单化来和大众沟通。
第 7 楼 网友评论:这个问题说来话长,也不是绝对的等同,得看从什么角度讲。从客观现实来说,现代化不可避免包含西方化的内容,如果同意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那么在东方国家,这个过程就是由西方强行推动的,西方把现代工业文明成果推行到东方的时候,让东方与之同化似乎是个必然的附加条件,也可以说是东方想换取那些文明成果必然付出的代价。如果从正面角度看,德先生、赛先生哪个不是舶来的呢。清朝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先进科技文明,但他们最终剪掉了辫子,而不是像清政府希望的那样只学实用型的知识,文化上仍维持原有的传统。事实证明,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在整个东方世界中,唯一较成功地处理了这个矛盾,并跻身现代国家之列的是日本。即使讨厌日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而日本民族原本就很擅长在吸收其他文明同时,保护自己原有的东西,唐朝时就是这样。当然日本也酿成了灾难,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到了可以造巨舰大炮的程度,传统的封建军国主义仍根深蒂固,只有赛先生,没有德先生,所以给亚洲带来了灾难。
第 8 楼 网友评论:说实话,有个论点值得怀疑:《金陵十三钗》并没有依靠国外人来救赎吧,他最终的依靠因素还是国人自己,洋人约翰在实际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啊。我觉得这也是《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与之前电影最大的区别—约翰拯救的最大的人应该是自己而已。本来在看电影之前还觉得又会是那种描写安全区在日本人的威胁中风雨飘摇的老路子,可老谋子用一柄武士刀把那种墨迹给斩落的干干净净 其实我们对于而战历史的解读最初也是来自我们的民族主义的爱国教育来完成的,要想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战争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身经历,但那已不可能了,还有就是通过祖父辈的回忆。但是我们更多的还是通过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去了解战争,我想之所以现在战争中出现了相当多的西方色彩,是因为当下中国的语境中有许多敏感的地带,让你无法通过对中华民族自身去挖掘我们的历史,这是很可悲的。我们的近代历史思考往往是与西方的对比,而西方对于历史的思考则是像《生死朗读》那样对当下和未来进行探索。其实《南京,南京》给我的震动感和冲击力要大于《金陵十三钗》这部片,《南》有它的死穴,但《南》比十三钗更复杂,有些地方做的更细,写实感更强。
第 9 楼 网友评论:这种分析十分专业,但从解读的角度讲,这属于二次解读,不一定就是电影作者的意思,而是文章作者的意思,虽然本文的作者写的十分有理有据,不得不说还是分出来侧重点的。元素和隐喻,不是被指认的。一般电影不能较好的叙事,而是在电影中注入情感,来左右大众观影时的思路,您的解读是独立的,有理有据的,但是张艺谋等主创,是否真的也这么想就很难说了。
第 10 楼 网友评论:这是我看到的最深刻,中肯的评论了。那一句中国本民族男性在面对侵略时的无能为力,只能依靠中国女性委身侵略者,或讨好西方文明获得资助。这类付出巨大牺牲的女性往往在战后得不到待见,男人怕看到这样的女性,想起自己是多么的不堪与屈辱!
第 11 楼 网友评论:人物形象和带给人的联想会因片而异,因语境而异。而且,中国的片子还不够多,如本片这样典型的女学生叙事还不够多,不足以做出更涵盖性的判断。以好莱坞的类型分析来说,因为牛仔足够多,才能够涵盖性地提出牛仔形象的文化价值问题。看日本的话,姬百合式的女学生散见于各种战争电影之中,多到可以进行一些分析。比如一般的日本战争片,军人总有一个女学生式的纯真妹妹,日本军人的战斗被置换成了保护她们的行为。
第 12 楼 网友评论:我有很大异议。第一女孩父亲的角色再片中并不是买办的出身。《金陵十三钗》片中说了是上海交通局。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包括现在。当时会外语的人不一定是买办人员。买办本身就是指与洋人生意产生的一种人。而片中女孩父亲的角色是官员而非买办,在当时也可能是留学生,也可能是专业的日本语人员,不一定代表买办阶层。如果说片中说他给日本军官很多值钱的东西,也可以用他作为官员从中受。而得。来解释。所以不一定反应这个阶层,第二神父保护孩子不一定代表他考虑过那些国家层面上的事情。第一次举巨型旗帜来保护孩子也只是表明他当时是内心的反应。因为他当时想的更多是如何保护自己,然后激情下才出手救人。并不是他自己觉悟到无论如何也要保护中国的现代化萌芽。哪怕后面保护孩子也不能说明他是为了中国未来现代化道路而牺牲那些女人的。第三士兵表现的不是男人的有心无力。佟大为通过自己的行为保护女孩,女孩父亲的角色也是,男孩也是。这个跟妓女的一样。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保护孩子。佟大为认为军人保护他们是应该的,而且他是军人就不会躲起来,这个可以从开始他们保护女孩子看出,军人对平民的保护。女孩父亲是冒着被杀的风险送着送那个的。男孩信守着自己对养父的承诺。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保护了女孩,不能说是无力。第四女孩对于妓女的好感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保护。因为开始是女孩们为了保护妓女就到处逃亡可以看出他们认为保护别人是一种告上的没得,毕竟他们是天主教会的学生。此外对于这些15岁左右的女孩,他们平时就很少能见到成年女人,这些女人让他们看见了他们平时很少见到的动,自然会有好奇感。他们美丽妖娆,这些是女孩们的心中所想,难道现在的初中生会自愿穿着单色的衣服出门吗,是他们追求美的年纪。而且最后妓女剪发也不代表他们的现代化。当时中国的学校不只是教会学校,很多事公办校,普通人也是可以选择上学的,不能因为这个否定了他们的现代性。而且女学生们学习的也不是现代化知识。思想上反而更加封建保守。要知道美国在当时也没有女权主义思想呢。如果当时是男孩,不行神父就会让男孩去死。第五关于人本军官的问题。《金陵十三钗》片中表现的的确是颇为文雅的军官。但是结尾处女孩父亲的死去也说明了高级官员并不是充满人性。但是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当时的屠杀领就是高级军官下令的。所以不错在高低军人的思想问题。而且你也应该知道《金陵十三钗》这个片子的结局。所以看出并没有让高级军官像个人。以上为我的愚见。我觉得我们的角度不同。我觉得应该看每个角色的想法,不能只是去看导演的想法。毕竟电影好评与否靠观众而不是导演。
第 13 楼 网友评论:我分析这个人物的职业,是想说明女孩们出身中上阶层,交通局的公务员,也算是城市白领吧。至于约翰的想法,我也不认为他认真考虑到现代化的问题,我是觉得整个影片有这种隐喻色彩。至少,我觉得他考虑到未成年人的问题,考虑到这些女孩本来可以有更理想的人生,即使没有战争,妓女们的人生也不可能和女学生一样有建设性。且不说对社会的建设性,就对个人自我的建设性而言也是如此。我认为未成年的女学生有现代性的隐喻。个人觉得。至于女孩看女人,我不认为她们是很少见到成年女人,在家中或者其他场合她们很有可能看到各种端庄贤淑的大家闺秀,但她们大概没有见过美得这么放肆的女人。如果套用您初中生的比方,我觉得今天的初中生会渴望长大,可能会喜欢运动名牌,也可能会喜欢英伦范、日韩范,但未必会对街边小姐们的衣着打扮有多向往。尤其是好学生,呵呵。而且就我了解,女孩子在那个年纪会比较羞涩,假如拿到姐姐送的更成熟更女人的衣服,就算心里觉得好看,表面上也会说穿不出去之类。军人的话,的确是有心无力,他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他能力有限,如果没有约翰,他的牺牲不能改变女孩们的命运。我所谓的无力,不是精神上的,是客观现实的条件和物质条件。第四条,我觉得您说的有一定道理,我知道中国当时不是只有教会学校。我觉得妓女剪发本身不是现代化,但是她们试图从外表向女学生靠近,并试图感受另外一种身份,这是另外一条与她们本身不同的人生之路。我认为这条路是正常的现代人的人生之路,当然也只是个人认为。最后第五点,我想我和您的看法差不多,我觉得把这个军官表面上表现得有人性,但他最终仍是刽子手,这更说明那一点点人性在军国主义机器下是微不足道的。我文中有说这个问题,其实和您的意思差不多。“长谷川代表的日本军人就是披着现代性外衣的野蛮人。”“长谷川并非人道主义者,他不过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机械地遵循上级的命令,偶然流露出的一丝人性在军国主义教条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这与《辛德勒名单》中的纳粹军官略有相似,他或许人性未泯,但他的灵魂已经被魔鬼占据。”关于导演的想法,我记得我文中好像没有提张艺谋,也没有提导演,我的分析完全基于《金陵十三钗》影片本身,以及和其他影片的比较。与您的印象正相反,我并不关心导演的想法,而是把作品/文本作为独立的事物在观察。我觉得我们观点的分歧可能是关于“隐喻”的吧,您说的好多是现实,而我倾向于把银幕上的一切作隐喻性的联想,我把《金陵十三钗》这部片看作一个寓言。我的想法当然有我的疏忽,但正像您说的我们的角度不同。我个人的观点是,当事物被搬上银幕时,它们是原物,同时也不再是原物,银幕赋予了它们更多意义,隐喻的、文化上的。如果您不同意我这个观点,那我们考察同一部片的出发点就不同。至于文风像官方,呵呵,个人的原因,少点个性吧。不是为了夸《金》才这样,我写别的也是如此,习惯难改呢。
第 14 楼 网友评论:我觉得人再低微,也是有最基本的尊严的。身份和尊严有关,但身份只是一件外衣,人还是人。我们的分歧或许在于对妓女这个职业的人的看法吧,你可能对现实中的这种人也很鄙夷,但我尊重她们生存方式的合理性,我宁愿平视她们。当代中国妓女的现状,恰说明一些底层女性如果想以最轻易的方式赶上城市化,融入中国不断加速的现代进程,享受相应的发展成果,这是一条道路。虽然不光彩。和《金陵十三钗》片中的时代状况有一定可比性。至于《金陵十三钗》片中妓女的尊严,把身体当作物品来买卖,可以说是商品社会的畸形逻辑,但买卖也是有规则来保障的。我觉得她们可以对中国人倚门卖笑,可以对洋人卖弄风情,但不接受日本人的强暴,抵死反抗。至少前两者付出钱、珠宝和代价,并且以礼相待。从这个角度讲她们虽然卑微,但仍然保留着最基本的尊严。所谓“商女不知亡国恨”,不过是杜牧这种士大夫兼花花公子因为自己无力而牢骚感慨罢了。集体中个体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对等,“商女”这些在性别和身份上都处于最底层,最无权的人,谈不上对当时唐王朝的义务。《金》中也是如此,妓女们的行为某种程度上算是对这句诗和自以为是的上层男权的反讽。
第 15 楼 网友评论:当女主角声泪俱下的哭诉自己身世,卖淫是被逼,是被继父强奸的时候,这种老掉牙的戏码让人反胃。大部分妓女都是为了钱才卖淫的,这种被迫的实际上很少。即使是被迫也是因为缺钱才“被迫的”,所以不是我鄙夷她们,主创人员也极力美化她们成为妓女的因果,但同时又让她们风骚无比,真是矛盾无比。她们没有说不接日本人,给了钱侏儒也可以。老外没给钱也来来了,这才是没有尊严的犯贱行为。那个孩子,那两个可怜的孩子死的时候还是处男啊!我想起了一部电影,几个成年人为一个快死的小伙子找了妓女,让他尝了滋味再死去,这是多么好的戏码啊,也有人性化的光辉!
第 16 楼 网友评论:外国人没有钱,但是可以换汽车啊,动机是很现实的。至于两个人的感情发展,那是后来的事。表现的拙劣还是巧妙,且不论,这个叙事我是可以接受的。至于被迫还是为钱,我其实并不关心,我没有像你那样留意她们究竟是为钱还是被迫,而且我觉得为钱是很正常的,今天也是如此,恰恰是工业社会高度商品化的和人异化的症状。的确,她们没有说不接日本人,但《金陵十三钗》影片的策略让日本人不花钱买,日本人要抢要虐待,没有涉及如果日本人花钱她们卖不卖的问题。你说主创人员美化她们成为妓女的因果,我并不认同“美化”,我觉得只是说明她们不是天生淫荡。恰恰通过交待她们的因果,有意无意地交待了当时中国底层困窘的生活状况,她们是被中国当时不完善的现代化进程抛弃的一群人。现代化的初步成果由女学生们的阶层享受了。我不认为这些交待是为她们的堕落辩白,而是突出一种阶层差异,说得更直白一些,国府时代中上阶层的优越生活建立在底层的痛苦之上。至于你所谓的“头牌和洋鬼子睡”的问题,我觉得在两人发生关系之前,玉墨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转换,她外表从妓女变身成了女学生的模样,这种身份转换就算不是实质性的,也是隐喻性的,因为电影这种媒介只能用表象来隐喻其他东西。她因为仗义救人而洗脱了自己,约翰和她的关系还原为乱世中男人和女人的关系,而不是嫖客和妓女的关系。如果是嫖客和妓女的关系,那就是她献身,约翰提供卡车。但在约翰救不了她们的情况下,她和约翰做爱,是因为对方很难得地把她当一个平等的人来看,这是日本人做不到的。你在强调她和约翰做爱带来的负面感受时,你强调的是妓女的身份。但正像我方才说的,妓女的身份在我看来就是一层外衣,鲜艳的旗袍脱了,换上素装,人可以变换人格面具到别的身份中去,但人最基本的尊严是不变的。另一方面,我认为约翰没有什么“头牌”的概念,这是翠喜楼恩客和屏幕前观众的概念,他那一刻只是当玉墨是一个美丽又值得他敬佩的女人。《》中,玛琳娜最后做了妓女,德国人不像日本人那么糟糕,他们花钱买,玛琳娜卖,后来被本民族的人谩骂殴打。但那部影片的同情点在玛琳娜身上,大部分观众也如此,你是否赞同谩骂殴打的人群呢?又或者说,所有对妓女表示一定程度理解的《金陵十三钗》影片你都反感呢?你说的那部影片我没看过,但我似乎觉得你肯定它是因为你站在濒死的年轻男人的角度,你同情点在他身上。战争作为一种高度男性化的行为,男人打输了,很自然会联想到去势。艺术作品有意无意会有这个意思,不止《金陵十三钗》这部片。很多时候潜意识的感觉就是如此。我觉得蛮正常的。
第 17 楼 网友评论:很多电影有那种成人礼般的剧情,可惜乔治和浦生被主创人员视若无睹。在古代,妓女是很多男性的性启蒙者,可惜她们的感情全投向了老外。13钗除了主要的那两个,其他的仅仅成了凑数的脸谱,甚至没有名字。我觉得彬彬有礼的日本长官是败笔。日本人就算缺慰安妇也用不着这样处心积虑地搞一个大阴谋去满足低级下流的欲望。大街上被奸杀的有的是,还用重兵把守,亲自视察,威逼利诱?让人匪夷所思。既然铁了心要把对立面搞成禽兽,还弄那么一出干嘛?以至于我看到最后,感觉他们是小题大做,人家要的也许就是唱圣歌,感觉些许内心的平静。最后的语焉不详,也让观众更觉得存疑。这样的模棱两可实际是失败,偏离原著的。甚至剧中人也搞不清让她们去的目的是什么。我对结局极其失望。《金陵十三钗》影片虽然用了旁白,但很多当事人没经历没在场的事情也演了出来,不能用“以后再也没见过”这样的乏味言语草草了事。
第 18 楼 网友评论:我是从隐喻角度来看,我觉得现实的事物到了银幕上多少会产生超出现实的新意义。我想很多人对那位德国军官都有和你一样的同情,包括我在内,但我对他的同情并非建立在你所说的这些信息之上,其他很多人或许也一样。是因为《金陵十三钗》影片塑造了他那一刻的良善和帮助,大家才同情他,视他为被历史和国家捉弄的普通人,哪怕他是虚构的,也没关系。当然,如果有现实原型的话,这样的“人性化”可以更理直气壮一些。换个更敏感的话题,以台湾来说,那里没有发生南京式的大屠杀,是相对平静的殖民统治,一些日本移民和台湾人建立了私人的交往,这是事实。但当《海角七号》涉及这一事实时,触痛了中国被帝国主义殖民的神经,因此受到了不少批评。我觉得,《钢琴师》德国军官的形象或者辛德勒的形象未尝不会触痛一些犹太人的神经,只不过我们不是犹太人,我们认可这种人性化的表现。而且,我并没有直接说《钢琴师》“美化”德国军人,恰相反,我有说“人性化的敌人更利于表达战争的复杂性,这并非简单地美化敌人”。正如,我也不认为,日本电影表现彬彬有礼的军人就是简单的“美化”,不能否认在万千人之中会有具有人文精神的军人,小津安二郎也上过中国战场,据说没亲手杀过人。但是在一个封闭的文本中,一个人往往被视为一群人的代表。这时候,无论这个人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他在现实中是什么样,都成了一种隐喻性的符号。我文中的意思是,很多国家的战争片不回避出现人性化的敌人,因为很多时候,这更接近现实,而不是“美化”。只有当习惯了“妖魔化”敌人的战争片模式时,才会认为“有人性”就是“美化”,虽然某些处心积虑的“美化”往往以“人性化”的面目出现,但并非所有的“人性化”尝试都是“美化”,必须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才行。妖魔式的脸谱化有实际作用,能够激起民族情感,让我们记住苦难,但却有简单化的危险,让我们不能更深切地从现实角度认知一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和个体在战争中的体验。总而言之,我认为我们能否接受“人性化”的敌人,并不取决于这样的敌人是否真的存在—这大概是您留言中想说明的,而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战争,持现实主义、和平主义还是正义战争论的战争观。“现实主义”和“和平主义”的战争观截然相反,但两者的共性在于不把战争责任归于单独的个人,而我们中国的历史决定了,主流战争观是正战论,敌人就是侵略者是罪人。另一方面,我们能否接受“人性化的敌人”也取决于昔日敌人反省的态度,其他这些国家的战争片之所以能够跳出狭隘的民族情感,关注普遍的人性,是因为交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已经达成了历史谅解,但中日之间的真正和解似乎遥遥无期,好在不能达成和解的责任主要不在我们一方。
第 19 楼 网友评论:在日俄战争之后,中国东北就是日本传统势力范围了。尤其是铁路,张最早的起家和日本人有很深的关系,日本人给过他各种赞助,后来他想摆脱日本控制,于是被暗杀。而且日本占领满洲之后,的确又经历了一轮新的工业化发展。我觉得东北和台湾可比的是殖民地经历和伴随殖民地的现代化经历,是对日本的问题,和1949大撤退无关。这种殖民地经历很多层面,包括教育和企业,满洲国的教育制度是基本仿照日本的,这可不是张作霖搞的,我认为这是现代化的重要一方面。《海角》里台湾少女的日本恋人是学校老师,《悲情城市》里台湾人和日本朋友是同学。如果满洲国成了既成事实,统治了像台湾那么久,满洲国人对日本平民的态度未必和《海角七号》差太多。你说的台湾本省外省矛盾我只知道一点点,不敢多说,的确我也觉得和日本人没关系。我说的台湾学者评《海角》的文章是台湾日本综合研究所所长许介麟在联合报民意论坛发表的《海角七号:殖民地次文化阴影》。我提《海角》是看到台湾和日本文化联系的一面,和你说的本省外省矛盾好像不是一件事。我说犹太人优秀不是道德品行上的判断,而是从世界上犹太裔的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企业家的成就。而且他们的民族经历很特殊,能够存活下来,不止是偶然,就算是达尔文意义上,也算“优秀”吧。你所谓中国人对犹太人有好感,或许是因为两个民族都在世界各地分布,并且被其他人敌视吧。我谈不上对他们有特殊的好感,但对他们的文化和经济成就是承认的,并且我不认为是靠运气。正如你说的犹太人可恨的劣根的地方,其他民族的人也认为我们华人某些地方很可恨,但“好”和“坏”这样简单的判断对于一个民族的实际状况并没有多大说明性。至于你说我把电影看成“神话”(不是“神化”哦,你或许有误解),这大概真是我们最根本的分歧。我的确是把电影当作神话性质的文化仪式来看,这问题说来话长,我只能说不是我个人的看法,有相当可观的一派是这么看的,我属于这一派。简单说,电影作为工业产品诉诸于大众,而在当代大众需要高效率的接受一套文化编码,而不是所有人都有心情慢条斯理地看历史书那么复杂的解释,这算是叙事的经济学吧,所以通俗电影(个性化的艺术片且不论)总是把复杂的事简单化为神话,把人物变成某种文化的代码,这套运作不是显性的,而是隐蔽的。不止电影,通俗文化商品都有这种感觉。另一方面,电影的时长有限,容量有限,并且是只能用表象来表意的媒介,它不擅长像书本一样详细讲述宏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复杂性,当它展现一个历史事件时,就会有隐喻感在里面。历史和现实一旦搬上银幕,就包含裁减和修饰的成分,而这些裁减和修饰常常是服务于神话目的的。原谅我掉一下书袋来说明,马克费罗的《历史和电影》中说:“我们应当对历史影片主题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制作需求、写作能力、创作者的失误等因素多加留意,因为货真价实的历史其实隐藏在这些地方,而不是《金陵十三钗》影片所呈现给观众的“过去”。”“背景和人物的选择以及艺术家的举措从来都非出自无心或偶然。电影工作者的艺术首先在于恪守原则;其次在于尽量避免出错,并尽力按照通俗剧的要求和观众的意识形态需求选择适合的素材。对细节是否真实的考虑起着遮羞布的作用(joueler?leduncache-sexe),目的是模糊影片中潜在的意识形态。”克里斯蒂昂的《历史学家与电影》:“历史并非一个简单的故事库,历史并非一旦被搬上银幕,就要像小说一样受到现实的限制,但电影人在再现一个社会事件时,与历史学家一样,也要考虑这一事件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考虑该事件发生的时间段的选择问题以及这一事件的文化基础问题。”罗兰巴特《神话学》,神话的功能就是把历史转换为自然,把复杂的社会问题聚合成概念系统,从而使它们成为常识性的。巴特将通俗形式看作是依赖某种成规的重复进行文化交流的手段。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制片厂对标准化技巧和故事公式—确立的成规系统的依靠,并不仅是生产的物质方面经济化的手段,而且还是对观众集体价值和信仰的应答的手段。虽然类型片的生产从制片厂的角度代表着物质经济的形式,然而从观众的角度它代表一种叙事经济的形式。一种类型和神话密切相亲之处在于,它把某种社会或历史经验浓缩为冲突与解决的戏剧性格局。”
第 20 楼 网友评论:我也认为《鬼子来了》是一部很有力的影片,而且不是很简单能说清楚的,看《金》也想起姜文的片子,有些问题我还没有想得特别清楚。关于靖国的问题,我看过日本进步学者高桥哲哉的《国家与牺牲》和《靖国问题》,作者探讨得很深入。需要注意一点,如果要从深处理解靖国问题,就不能只盯住东京审判的战犯(以东条为代表)。首先,东京审判问题多多,某种程度上正是审判细节的漏洞、不公正、不彻底,给现在的日本右翼留下了空间。高桥哲哉很鲜明地指出:在日本,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政府以“甲级战犯”的合祀为理由批判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在彻底追究日本的战争责任。然而在我看来,恰恰相反,中国政府是想通过把问题限定在“甲级战犯”合祀这一点上,寻求达到某种“政*解决”。追究“甲级战犯”合祀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对其他问题不加追究。所谓其他问题,是关于日本对待“殖民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靖国神社自明治以后,祭祀了所有对外战争的日本军人。“明治以后,日本每隔几年就有一场对外战争,日本帝国就是通过在这些战争中获胜而取得大片殖民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大殖民帝国的。靖国神社与日本殖民主义之间有深入骨髓的关系。”如果把日本上世纪30-40年代在亚洲的战争视为殖民主义极端膨胀的结果,放在之前日本对外战争的延长线上来看,就会发现,即便对于中日“十五年战争”造成的破坏道歉,也仍然是不彻底的,当然现在他们拒绝反省和道歉更糟糕。正因为他们把中国东北视为与俄国战争取得的势力范围,因此即使很多自由派非右翼学者,也只承认七七事变之后是侵略,之前的满洲事变是殖民阴谋,还谈不上侵略战争。不能从根本上反省殖民主义,就不可能真心对中国这样的被殖民国家道歉。然而作为殖民主义的即得利益者,日本之外的其他西方国家也没有真心道过歉,战败后美国占领反而促使日本人更坚信,日本和西方都采用殖民策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但日本因为打输了,才被迫成了罪人。换言之,日本人视帝国主义时代和殖民主义为当时的历史潮流,他们拒绝为历史潮流道歉。这样战争整体的非正义性质就被淡化了,至于战争中的具体的非正义行为—如南京大屠杀,他们辩解说是历史的悲剧,战争中不可避免的暴力事件。我并非认同对方的逻辑,但我想对于靖国的认识应当比现在一般媒体上更深入一点,了解对方的逻辑才能更有力地反驳。之前提到的进步学者高桥哲哉,他批判右翼政客把近代殖民主义整体作为今天日本和平与繁荣的基础加以评价。然而他也意识到在现有国家框架下,这种对死者的美化是很难颠覆的。他具有比较强烈的无政府主义倾向,“任何一个拥有军事力量,有可能进行战争或行使武力的国家,必然拥有一套彰显战死者的仪式,通过这一仪式,将战死的悲哀转化为荣誉,以此来动员国民参加新的战争或武力行使活动。”这套思维根深蒂固存在于任何国家,无论他们之前的战争性质是侵略还是反侵略。理论家的理想虽难以实现,但有一定道理,高桥引用康德的话:“为了杀人和被杀而雇用人,只是把人当作机器和工具供国家使用,这样的使用与我们自身人格上的人性权利完全不相称”。以上是日本进步派学者的看法,其实右翼势力主要集中在政*,学者虽然也有些右翼分子,但进步的自由主义者在日本学界还是很有力量的。不过从我上举的观点,可以看到,他们和我们关心的问题不太一样,我们可能更关心具体的道歉,哪怕是不彻底的,而他们更关心战争记忆背后更深的心理动机。
第 21 楼 网友评论:康德的话可视为理论家的理想吧,他这样的哲学家很多时候的确是在理论层面。我理解康德“为了杀人和被杀而雇用人,只是把人当作机器和工具供国家使用,这样的使用与我们自身人格上的人性权利完全不相称”这句话时,觉得是针对国家拥有军队,并命令军队杀人和牺牲这种人类现象而说的,某种程度上康德认为军队的存在是不合理的,高桥哲哉甚至认为目前这种形式的国家的存在也是不合理的,只要世界上存在以国家为单位的人类组织形式,战争和军队的杀人与被杀就不可避免。这些理念在现实层面也不是完全无意义,类似瑞士那样奉行和平主义的中立小国,相对来说没有把人当作武器,即使二战时也没有。我不知道您如何看绝对和平主义、无政府主义这类理想,但我觉得康德的话和这些思潮是有关系的。或许在您看是“无力的辩驳”吧,因为至今和平主义还仅仅是个理想。慰安妇问题,在海外掀起维权运动之前,中国官方没有为自己国家的慰安妇说话,中国的民间也没有像现在一样关注中国慰安妇,她们忍辱负重活着。我明白您对于日本政府无视慰安妇的愤怒,我也感到愤怒,但中国官方过去的漠视事实上的确错过了向对方质问的最好时机。受害者受了伤害,首先要自己喊出来,再看加害者的反应并应对,在战争结束初期清算阶段,中国没有支持慰安妇发出控诉的声音,我这里的“受害者”不是指慰安妇的个体,而是她们归属的国族,仅凭她们个体声音太微弱了。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关上门本国人有应该反思的地方,那些慰安妇同辈的、周围一起生活的人曾经如何看她们,是否给与了她们同情和帮助,还是很冷漠。我想恐怕是很冷漠的,最底层被忽视是个事实,在许多国家都是如此。俺一直感觉除了《鬼子来了》那样的“禁片”才能多少干出点儿“僭越”之事来(个人认为《鬼》片超越得也并不算很有份量,姜只是在利用某些“超越因素”来圆他那个黑幽架构)。谋子用镜头玩隐喻的能力俺也一点儿不意外,象《红高粱》《》《有话好说》之类从技术上说也都能算得上佳作。俺真正感兴趣的是民间的舆论基调(包括宣传、学术研究)在象《金陵十三钗》片这样的推动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推出这部片子或许正代表着某种幕后思维的转变。
第 22 楼 网友评论:我的确是把电影当作神话性质的文化仪式来看,这问题说来话长,我只能说不是我个人的看法,有相当可观的一派是这么看的,我属于这一派。简单说,电影作为工业产品诉诸于大众,而在当代大众需要高效率的接受一套文化编码,而不是所有人都有心情慢条斯理地看历史书那么复杂的解释,这算是叙事的经济学吧,所以通俗电影(个性化的艺术片且不论)总是把复杂的事简单化为神话,把人物变成某种文化的代码,这套运作不是显性的,而是隐蔽的。不止电影,通俗文化商品都有这种感觉。另一方面,电影的时长有限,容量有限,并且是只能用表象来表意的媒介,它不擅长像书本一样详细讲述宏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复杂性,当它展现一个历史事件时,就会有隐喻感在里面。历史和现实一旦搬上银幕,就包含裁减和修饰的成分,而这些裁减和修饰常常是服务于神话目的的。原谅我掉一下书袋来说明,马克费罗的《历史和电影》中说:“我们应当对历史影片主题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制作需求、写作能力、创作者的失误等因素多加留意,因为货真价实的历史其实隐藏在这些地方,而不是影片所呈现给观众的“过去”。”“背景和人物的选择以及艺术家的举措从来都非出自无心或偶然。电影工作者的艺术首先在于恪守原则;其次在于尽量避免出错,并尽力按照通俗剧的要求和观众的意识形态需求选择适合的素材。对细节是否真实的考虑起着遮羞布的作用(joueler?leduncache-sexe),目的是模糊影片中潜在的意识形态。”克里斯蒂昂的《历史学家与电影》:“历史并非一个简单的故事库,历史并非一旦被搬上银幕,就要像小说一样受到现实的限制,但电影人在再现一个社会事件时,与历史学家一样,也要考虑这一事件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考虑该事件发生的时间段的选择问题以及这一事件的文化基础问题。”罗兰巴特《神话学》,神话的功能就是把历史转换为自然,把复杂的社会问题聚合成概念系统,从而使它们成为常识性的。巴特将通俗形式看作是依赖某种成规的重复进行文化交流的手段。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制片厂对标准化技巧和故事公式—确立的成规系统的依靠,并不仅是生产的物质方面经济化的手段,而且还是对观众集体价值和信仰的应答的手段。虽然类型片的生产从制片厂的角度代表着物质经济的形式,然而从观众的角度它代表一种叙事经济的形式。一种类型和神话密切相亲之处在于,它把某种社会或历史经验浓缩为冲突与解决的戏剧性格局。”如果您不同意以上类似的观点,只能说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根本性的分歧,您感兴趣的或许是对作品进行的美学分析、艺术技巧分析之类的角度,而我倾向于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并不觉得所有电影都适合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有些电影从文化的角度看不出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但是我一直认为与历史叙事有关的影片是可以进一步读的。,这的确是我看到的十三钗,如果给人附会的感觉,我比较惭愧,因为还真不是故意要拔高《金陵十三钗》这部片子。而我个人对各种评价角度还是持比较open的态度,“仿佛不延伸挖掘到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文明冲突层面就不算看透这部电影似的”,这或许是您的感觉,但我在文中并没有这样说,我自己也不这样认为,更万万不敢妄称自己的读解是对此片权威性的正解。我觉得看一部电影,“看”和“读”的过程很有趣味,但我不追求“看透”,因为那样就把电影当成一个过于固定的僵死的物体了,而一部电影作品其实是很多符号聚集的蛮复杂的系统。另外,您如果觉得我评得过于“形而上”,我理解您的意思,但我还没到完全“空对空”发议论的程度,也还不至于完全抽象大谈政*或哲学之类。我的分析是建立在所有具体的人物形象上的,甚至包括人物的衣着打扮、举止习惯,在我看,这也有对“人物形象塑造”进行分析的成份了吧。另外,您觉得“现代性”之类抽象的词汇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人们凭空想出这样一个词,然后拿现实中的事物去套用吗?我觉得这类“形而上”的词汇恰是对现实中事物症候的抽象概括,哪怕有不准确或模糊的地方,但不经抽象,我们恐怕很难思考纷纭的现实。
第 23 楼 网友评论:如果说是韩国电影中对日的负刻画,我倒是看到过一些文字,也知道日本电影的相反倾向。比如日本学者四方田提到“与丑化日本人的韩国电影相比较,大多数的日本电影反而只表现持肯定性的价值观的韩国人的形象。这是一种弗洛伊德意义上的隐蔽记忆,将韩国人表现为有道德的,对这些韩国人友好的日本人自然是合理的、有道德的,因此20世纪日韩两国的交涉史也是有道德的。这种理想化的韩国人形象将充满矛盾的多层现实隐蔽了起来,在尽是甜蜜的人道主义的故事里隐藏歧视和迫害韩国人的观念。这和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里实行的人道主义救济相通。”我提起这个并非反驳您的观点,只是忽然想到了。而且,我很想知道您怎么看农村空间中的抗战叙事之于我们的历史意义?除却宣泄仇恨,更主要的是什么?我之所以更注意“宣泄仇恨”的一面,是看到一个资料,荷兰学者布衣在比较德国和荷兰的二战记忆时指出,德国把纳粹视为民众的敌人,而“我们(荷兰人)的敌意,是针对德国民族及人民的,而不仅是针对某个意识形态。是德国人侵占了我们的家园。”布衣回忆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老师们讲述着反抗者们的英雄事例,通过与反抗者认同,每个荷兰人都是英勇的爱国者。相反,战前荷兰人对德国纳粹思想的认同,对雅利安民族的欣赏和崇拜都被尘封在抵抗叙述之下。布衣认为“荷兰人都是英雄”的想象是集体记忆对民族屈辱的逃避,“困扰我们的,不是我们能否身着军服气冲霄汉;不是能否越过制高点,突进于机枪火力或芥子毒气之下;而是我们能否参加抵抗,是否会为酷刑所压垮,是否肯冒自己也被遣送的危险帮犹太人躲藏。我们的心理阴影不是战争,是占领。占领给人的感觉是羞辱—不仅由于领土及主权的丧失,而且人性的弱点活生生地暴露无疑。那时候可没什么英雄,只有傻瓜才让自己掉进假想的英雄行为里。”我觉得布衣的分析一针见血,侵略国与被侵略国表面上处于同一空间,但集体记忆却截然不同。联想到日本和中国二战叙事的差别,日本电影是建立在“战争记忆”之上的“战争叙事,日本人把当时不明智的军国主义政府视为民众的对立面,而我们的敌人是所有的日本人。中国的集体记忆与荷兰有共通之处,实际上是一种“被占领”的记忆,“被占领”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复仇叙事”,为了消除那种无地自容的屈辱感,只能用英雄人物的反抗来安抚民众的心灵创伤。
第 24 楼 网友评论:中国是一个有故事的国度,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超越我对中国电影的期待,尽管我们的导演参差不齐,但是我明白最有机会排除好电影的还是我生活的地方!《南京南京》给我的冲击感比较大,或者说它尝试的尺度太大了,以这种方式碰触敏感话题,导演要么是太大胆,要么是没意识到;《拉贝日记》中规中矩,少亮点;《金》各方面算比较平衡的,用我的话说,讨巧。其实,我也有点悲观地觉得,南京惨绝人寰的故事是无法讲的,无论如何努力,可能都很难让人满意。目前有的这些尝试中,《金陵十三钗》还好吧,不像《南》那么冒失,但我承认《南》给我留下印象更深,我只看了一遍《金陵十三钗》,但我看了4遍《南京南京》,不停地在想其中的一些问题。又或者说《金陵十三钗》相对好分析,《南》让人难开口。
第 25 楼 网友评论:国外电影在很多方面非常出色,比如好莱坞,著名的导演,顶尖的演员,各类顶尖的技术人员,他们有着成熟运作的电影工业,几乎每个电影生产技术环节都比国内电影业要高出许多,所以优秀的影片产出比较多,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否定和冷落国产电影的理由!在中国,撇开商业大片不谈,其实很多小投资影片还是很不错的,比如去年张猛的《钢的琴》,今年韩杰的《hello树先生》,这些故事出色,又有深度的电影,让我们看到还是有很多导演是在认真做电影的;另外我也很期待老谋子的《金陵十三钗》,原著小说吸引了我,又有这样独一无二的历史事件
第 26 楼 网友评论:《金陵十三钗》电影看了,值得推荐,如今国人太多偏执。电影都没出来的时候就给低分数,绝对的偏见,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故意为之。看完了电影再说有些人说战争场面不如集结号,南京南京,说得也对。但是,却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读懂战争场面在金陵十三钗中只是作料,为整个故事做穿线用的,张也不会刻意去表现战争场面的惨烈,宏大,其实这样也避免了落入一般战争片的常规模式,《南京南京》也是不错的电影,但是对历史的表现是不同的,国外也是如此。《》以战争取胜,但同样的二战题材《黄金时代》和《柏林苍穹下》等却不以为然,斯皮尔伯格的《战马》也马上来了,对一战的描写刻意让大家再次来说战争的事,看是不是战争都得宏大,关键要看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张艺谋这次的角度选的很特别,妓女在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中有着特殊的位置,而对于南京,更是如此。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就是很好的佐证。不管怎样,所谓众口难调,看完这部电影,从影院出来,心情很压抑,我不一定说这部电影有多好,思想深刻不深刻,也不一定让我读懂那段历史,但是却让我读懂了南京这座城市的哀伤。
第 27 楼 网友评论:我也觉得还行 《金陵十三钗》的画面感很强教堂的玻璃女人的旗袍和整体人物的妆容都不错第一个子弹的特写,贝尔走出教堂找2女子那刻和扯桌布裹胸那段的镜头都很好看配乐蛮好的第一次看大叔演这个浪的角色一个片子换了N多造型那个女猪不认识演得不错不过在看的时候老在想要是换成爱德华诺顿和汤唯会是什么效果
第 28 楼 网友评论:我觉得每个人对我们国内的导演看法都不一样吧!·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大家·电影看多了·对电影的品质要求就提高了·大家好像对深沉的电影感兴趣·刚刚看电影的时候都是喜欢一些故事比较明确,很容易懂的影片·要有动作·解救人质啊·英雄·爆炸效果·有车飙车打斗的·这类影片基本就很容易喜欢了·虽然现在也是喜欢好莱坞的这些题材影片·但是更喜欢一些·盗梦空间·蝙蝠侠之黑暗骑士·还有阿甘·当我一些朋友介绍影片的时候·我第一毫不犹豫的介绍了·盗梦·黑暗骑士·或谍影重重·可是为什么基本我的朋友都不是很喜欢这类影片!·而且看他们看不下去了(我一直觉得这些影片都是经典啊!)·其实张艺谋·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电影的色彩吧·可能大家对张艺谋看法都不同吧·有些人会一直在那边骂·我觉得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吧!而且每个导演他们想法和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出来的作品也是不一样的·从看了他得英雄·觉得电影·也可能变成这样子的·那么浓的色彩·今天看到LZ写到了这个·说国内的影片期待分那么低·但是话说回来吧!·其实这个低也证明的张艺谋的能力吧!自从我上时光开始·基本看期待分都是很高的·但是到了出了预告片后·期待分就开始下降了·等影片上映后就开始继续下降了·但是张艺谋的这个部影片·确从低分往高分走的·之前我看到的金陵十三钗期待分是6.9分慢慢的出了预告·后面到现在上映了已经到了8.2了
第 29 楼 网友评论:我刚刚看完《金陵十三钗》.对照我之前在这里的发言.我第三次去看老谋子的电影.如果去掉个人感情不说.客观的说.对比的分数(这个片子我也看了).我觉得这个片子起码应该拿到9.0分才行.起码把故事讲好了.而且剧情也没有太多得硬伤.就我观影的感觉来说.他是把我压在椅子上老老实实的看了整部电影.和之前的让子弹飞一样.虽然有人夸大床戏的意味.但是个人觉得这些镜头是必要的.同时我比较喜欢的是后面的开放的结局.留下一点想象的空间.这个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要重申一下演员的表演还是比较到位的.
第 30 楼 网友评论:张艺谋更多的是对颜色、构图、气氛的把握。但镜头的衔接,叙述故事的灵性和对演员表情和肢体细节的把握都略显不足。我举个例子大概你就能明白,张艺谋的电影里从没出现过哪怕是类似大陆导演姜文在《让子弹飞》中,四处奔走的鸭子这样的东西。而从演员角度讲张艺谋的电影,除了菊豆中的巩俐又让大家记住了谁呢?梁朝伟,张曼玉,还是周润发?顺便插一句,张艺谋的确已经算是好的导演了,但是离世界级顶尖导演,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就目前中国电影人的气氛来说,他要想进步恐怕难于上青天了。不过他还算是有的救的好导演。
第 31 楼 网友评论:我也觉得很期待克里斯蒂安·贝尔和老谋子擦出火花,老谋子是一个好导演这毋庸置疑的,克里斯蒂安·贝尔绝对的是演技派超一流高手,我个人非常喜欢他!我看过他主演的《》和《机械师》非常之喜欢!伟大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所以《金陵十三钗》一定会是这么多年华语电影的一次超越,我相信张艺谋!他拿手的就是这样有深度的偏文艺一点的电影,之所以分打得这么低我想这还是因为曾经所谓的中国大片让大家一再失望的结果!这的确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其实中国是有一些很不错的小成本文艺片的!个人觉得中国电影在亚洲除了日本应该是水准最高的了!文艺片是我的最爱!很期待这部《金陵十三钗》给9.3的期待分!
第 32 楼 网友评论:《金陵十三钗》就如人家十几年前的《拯救大兵瑞恩》。中国的电影和人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为什么不发扬国特色呢?韩国的电影就以人物内心的细腻见长,一样是灾难片,他们就拍的很有韩国特色。还比如印度片,从来没失去他们载歌载舞的特色。日本也是,他们从来就没失去自己的风格。我们国内的类似《钢的琴》这种片子,其实真的不错。但是这次的金陵十三钗,说实话,不管是技术上还是情节上貌似没什么大的新意。
第 33 楼 网友评论:其实关于南京题材的影视作品很难有所发挥,因为这是中华民族之痛,稍不留心就会走偏,招致千古骂名。所以张艺谋避重就轻,只把事件作为背景,不讨论不展示立场,只表现牺牲与救赎,算是取巧,不过最后表现出来的还是比较成功,实属不易。至于战争戏,我个人认为是出于商业目的,但编剧很聪明的用李教官和玉墨的对话与影片主题串联起来,并且这也是后来玉墨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 34 楼 网友评论:商女也知亡国恨,炼狱之城秦淮歌。六亿的成本的确不是盖的!整部片子无论是色彩还是摄影都拿捏的十分到位!没有看之前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毕竟每个人的观影口味都是不一样的!但看完了以后!真的是非常精彩!这部片子算是国产的最高水平了吧!只是整部片子有一些沉焖与压抑,整部片子也没有高潮!不过相对于小冯的唐山大地震,老谋子对于情感的拿捏程度是十分的到位!并没有大地震的那种到处的煽情!总的来说!今天的钱没有白花了!
第 35 楼 网友评论:我也是刚在电影院看完《金陵十三钗》,我没楼主如此高深,但这电影还是比我感觉要好的,本来不打算看~就想应该和《南京南京》差不多!但《南京南京》我还真是一点眼泪都没有,就是会有点点到为止的感觉,就是要到你流泪前就停住了!今晚看了《十三钗》开头到中部,那眼泪就哗哗的流,我都不想的,只是就这么流!我都听到大部人都在哭,那我也只好尽情了!《十三钗》看完满足吧,可能我们都受到红色教育影响,心里都存有民族主义精神吧,所以看了都会很伤感,但是让我看《辛德勒名单》的时候却感觉很惨,没有伤感!这可能是我还缺少的普世价值观吧!《十三钗》有几个地方我觉得不应该有的,首先是日本兵的台词感觉太生硬了,也不应该有两女的回去找东西,不应该有床戏!找猫也是不应该有!
第 36 楼 网友评论:里面唱的歌非常煽情,非常棒,这个片段也非常的好!个人认为好的地方:1、开场的战争,渲染了南京的当时的状况,和南京任人宰割的无奈!2、这些妓女们一开始的那种自私和轻佻,表现得很好!3、整体上剧情很紧密,逻辑也完整!不够的地方有:1、佟大为怎么做到身上绑住那么多的炸弹引线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健康的身体给他啊。2、书娟的爸爸,汉奸的身份被发觉的时候,学生们表现都恨和怀疑书娟的,但后来场面学生都听书娟的话,没有过渡啊,这是为什么?3、妓女的民族感来得太快;4、取琴弦还有点个人私情可谈,取耳坠似乎有点难于理解;5、妓女去献身的前一天晚上,缺乏一个集体的悲痛场面。总体来讲,比较满意这部电影,也有情,也有义!
第 37 楼 网友评论:影片接近真实的反映了那个时候人们的苦难,比如十三钗沦落为妓女的悲惨经历以及悲惨遭遇促成的刻薄冷漠,还有那个汉奸父亲的无奈的悲惨的选择,那个时候普通人们就是那样的穷困与悲惨,当然还有比这更悲惨的,那时的她们太弱小了,影片中国军的奋战与十三钗替女学生赴魔鬼宴席的决定是在给人以希望,难道影片就不该给人以希望吗?很多的中国人并不能深刻的去体味那时候普通人的穷困、愚昧、悲惨,影片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影片的营销炒作能让很多的国人去影院观影从而比较深刻了解那段历史的苦难、希望、坚强的话,即便营销的炒作手段不够光彩,那也比不炒作很少人去看好许多。我们何必去苛求那么多呢?
第 38 楼 网友评论:《金陵十三钗》小说之前就看过了。喜欢作家严歌苓很久了,她写的《赴宴者》、《少女小渔》、《扶桑》等等很多书大多我都看过。她在书中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可以折射出人性的美好。尤其是她去描写妓女,我现在还记得自己在北京时夜晚读《扶桑》的场景,书给人的震撼是真实,其次才是情节和生动的描写。她是为非常优秀的作家和编剧。更是一位才女。张艺谋导演能拍《金陵十三钗》,我认为是去展现这本优秀的小说。张艺谋的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一直都习惯于在华丽的背景下展开叙事,虽然情节苍白,场面上却十震撼人。但《金陵十三钗》无疑要创造一个先例,那就是在残破和血腥的抗日战场上,为我们讲一个“见义勇为”的故事。145分钟的影片,恰到好处地将影片分层。影片开首便是哀鸿遍野,枪击声鸣鸣,中国受难人群惶恐逃命,到处是子弹划破空气的声音,紧接着是神职人员、金陵女学生、13个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李军人和小伤兵在教堂里聚汇。就地安营后,暂时牵动的心慢慢平息不久便再次面临新一轮的考验,正值此时,妓女们只得选择属于她们的归路,即她们的不归路。一个个在腥风血雨中奋斗的战士们,一群群躲避追击的教堂女学生们,一位位苟延生存的妓女们,还有见钱眼开最终被唤醒良知的假神父约翰,为守卫女学生的安全不惜失去自己生命的李将军,一心为女儿逃难的汉奸孟先生,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他们的身份地位,都是现实所迫,各人有各人的难处。或从日,或抗日,或远走高飞。在战争的蹂躏下更锐化了他们的性格。电影用大量的镜头表现了国军英勇抗战,尤其是扮演李教官的佟大为,简直颠覆了我对他过去影片中形象的看法。他作为神枪手,演绎出了军人的无敌和壮烈,他完全有机会保命,但是他看重的是别人的命,那千千万万的,浴血奋战的同胞们,这是他的责任感与尊严。起初,约翰给人的印象是放荡不羁的登徒浪子。当日军冲进教堂并且欺凌女学生,在约翰心里日月积深的罪恶事例串烧,尚未泯灭的良知,促使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这些孩子、这些女人。日军猖狂到一个外国人也无法坐视不管,欲出手相救时。可见,其对中国人造成的阴霾深如壁悬。当最后一个镜头,约翰开着车,载着孩子们离开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眼眶的泪水打转着,他是不舍那些妓女,更不舍玉墨。影片中,十三钗起初是纸醉金迷世界里只图享乐的妓女,她们的行李箱里无不是金银手镯,胭脂水粉。日夜献歌奏乐。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她们都是孱弱的女子,眉清目秀,才艺双馨。职业注定她们是魅惑女子,勾引男子,让他们整天游手好闲于幻天酒地之中。国难面前,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秦淮河里的妓女们不惜脱掉华服换上学生装,替学生们去日军那唱歌。尽管其中有人多么不愿,难道她们会让同学送死?当他们踏上车的那刻,就证明她们是知道亡国恨的,这里流淌的是女儿血。我想自己对妓女这样的形象内心是有怜悯感的。就像海报上的那只滴血蝴蝶,面对如同地狱世界一般的黑暗,妓女们完成了一次人性根部的疼痛而美的重生。电影减少了战争场景,减少了大量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惨境白描。妓女们最终流下的血,简直比白雪还要洁净。
第 39 楼 网友评论:还没进影院的时候,听人说,《金陵十三钗》这部张艺谋的作品比他以往的作品差多了。我想这又是记者的骚扰吧,但他们也没有像当年那么大胆的揣测张艺谋影片的收视率。我看过之后无非又是心灵的一次震撼。张艺谋的影片总给我这样的感觉。《金陵十三钗》它又是张艺谋的力作。我想,从影院出来的人没有人抱怨过这部影片的无聊。他的题材很老,但他的故事就是这么吸引人,他从另一种角度讲述这个老故事。影片以一个教堂女学生为眼睛,她的所见所闻所想。她经历的苦难,最后的救赎。仿佛能猜测到故事的结局,但还是被感动了。最后秦淮河女人的牺牲。
第 40 楼 网友评论:看了《金陵十三钗》整部电影,我觉得里面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大人物,也没有大战斗,它以一个很小的故事来讲述南京沦陷的那段生活。从一个小故事中反映了中国人那时的痛苦不堪,以及日本对中国的残忍,这样的小故事反应的却是一段忘不了的历史.让我们不会忘记。从片子的效果来看,不论是战场的画面还是在教堂里的画面,都给我们震撼!无疑这又是一部佳作!
第 41 楼 网友评论:要拍就把中国人的血泪史真实的拍出来
第 42 楼 网友评论:中国人永不能忘的屈辱史。谢谢老张。让我们更深的记住。
第 43 楼 网友评论:这虽是一段屈辱史,却也是不容忘记和规避的。不论在何时,不自强,就只有等着挨打,正是知耻才能后勇如何
第 44 楼 网友评论:批判的人你们自己去想想吧,想想你的先人如何把幸福的生活留给你们,这些幸福的生活背后又是什么.拍这个电影只是让你们记着,南京屠杀远远不止这些,不要一天到晚就在网络上乱敲键盘瞎起哄。
第 45 楼 网友评论:电影,艺术嘛!认可的提些体会,否定的提些建议,说白了就是喜欢就去看,不喜欢就走远点,别一天没事就喜欢往其他的方面去乱批判,发现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别盯着人家“六个亿”,那钱是偷你们家的啊?。
第 46 楼 网友评论:那是一段屈辱史。是中国人就不做亡国奴。
第 47 楼 网友评论:这部片子很有内涵,看懂的人能真正被触动。顺便再说下那些无聊的喷子,我们贬低的人往往是比我们强的人。
相关声明:
乐酷网提供收录的剧情片金陵十三钗在线观看数据来自-国内大型视频平台以及百度影音和快播西瓜等资源。本站未参与此片任何制作与下载,仅供WEB引用。
还没有账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陵十三钗强奸第几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