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腊八节 施粥 山东熬粥时不说话

腊八粥 □ 顾文显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小时候,常见母亲吃白果红枣或核桃时,总要抓出一把锁进抽屉里。问她,说留着做腊八粥。后来到农村,见奶奶做饭时,也刻意挑稀有的粮种留下一点,也说要过腊八。我因此记住寒冬时有一个叫作“腊八”的节日。旧历腊月初八早晨,热腾腾、黏稠稠的腊八粥端上桌来,色泽红里透黄,煞是鲜艳,玉米高粱大豆大米小米绿豆小麦黍米花生核桃红枣……当然是常见的主打,稀有的意思一下充数,如加上点白果、松仁,内容就更丰富。这顿节日餐有其自己的特色:节日的正餐大多在中午和晚上,春节在半夜,惟独这腊八粥是清晨就吃。我想这与时令有关系,老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化(也有说‘冻掉下巴’的)”,嘎嘎冷的天气,饱餐一顿热粥出门,顶添件衣服了!端上腊八粥,奶奶就说故事:有一家子,好吃懒做,熬到腊八这天,断了顿,只好把各种粮食的囤底扫巴扫巴,凑合熬了一顿粥,吃饱了出去找活干,这才有了生路。往后为提醒后人不得偷懒,腊八这天必要做杂粥。母亲有文化又懂些佛学,她告诉我,腊八是佛教的节日,释迦牟尼修行到腊八这天,大雪铺天盖地,他看见草丛中有一母老虎产了三只崽,母子四口眼看要饿死,佛祖大为怜悯,便舍一身,活四口,做了老虎的美餐,他老人家也修成了正果,这叫做《释迦牟尼舍身喂虎》。佛祖得道,这当然是佛家重要节日,每到这天,大寺沿街舍粥,小寺也可以免费供乞讨的穷人腊八粥吃。母亲还说,旧时官府亦在这天搭粥棚,吃不上饭的,端碗排队,轮到了,给一勺,吃完再排队,相当相当隆重的。凡节日除了吃,总要有假日等辅助项目,这一天,妇女们不用推磨做针线,可以找女伴坐于热炕头上聊天,交流刺绣技术或心得,故民俗谚语有“冬不推(磨),腊不碾,十月一日不转转”之说。奶奶讲的朴实,母亲讲的生动。无论劝人博爱还是诫人勤劳,都使腊八节显得很有意义。我不管。那时贪吃,山区一年四季玉米饼子当家,吃得够够的,猛换一顿腊八粥,撑个肚儿圆,不是节日又是什么!时至今天,日子好得出乎意料,经常往饭桌前一坐,不知道点啥菜,这也未免枯燥乏味,换一餐腊八粥,成了吃稀罕,连孩子都高兴。小粮贩瞅准商机,提前给你兑好了杂粮,不用特意积攒搜集,市场上拎一袋就是,就算贵点儿,如今哪个在乎几块钱的投入?成全了商贩,方便了你,这叫皆大欢喜。若仍嫌它粗糙简陋,可以自己加点莲子什么的,放燕窝鱼翅都没人干涉。想想感慨良深。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人们在饮食上精益求精,倒衬托了这顿腊八粥,当年算改善,今天还是改善!我想,那两个有关腊八粥的故事,切切不要忘记,它真像腊八粥一样,越品越有滋味……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您好,分享的企鹅
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摘要]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中国的每个节日都有一些饮食习俗,而这些饮食习俗都有有来历、有典故的,那么,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关于腊八粥有什么典故呢?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又有一个传说,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这样就给腊八节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么说,人们吃腊八粥,都是以庆祝丰收为内容的。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八粥典故典故一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典故二皇帝喝粥在安徽流传皇帝喝腊八粥的事故:朱元璋小时候家中贫困,在财主家放牛,他经常挨打受骂,饥肠辘辘。有一次他牵牛过独木桥,老水牛跌到桥下摔折了腿,财主把他关在一间屋里,三天三夜不给饭吃。他饿慌了,发现一个老鼠洞,一挖开发现一个老鼠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红枣……什么都有。他就把这些东西煮了一锅粥吃,觉得比什么都香甜。后来,朱元璋打了天下,做了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一天晚上,朱元璋又想起当年这种粥来,传令御厨用各色五谷杂粮煮成粥进奉,大宴群臣,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因而赐名“腊八粥”。典故三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转播到腾讯微博
欢迎关注大申网健康频道微信(微信号:sh-jiankang)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回复“1”就可看到健康攻略:雾霾严重如何防止宝宝受伤害
回复“2”就可看到健康攻略:打一次疫苗到底能管多久?
回复“3”就可看到健康攻略:什么时候看病诊断效果最准确?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hysx3]
热门搜索:
如果你还觉得上海的冬天太冷,那很有可能是因为你还没去这些餐厅。
全新奥迪A8L更适合国内消费者的喜好。
回顾2015年亲子足迹,去过哪些最好玩的地方?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新闻热线:021-
灵隐寺腊八粥昨天开锅熬制
&nbsp&nbsp&nbsp&nbsp昨天是腊月初一,灵隐寺的腊八粥开始熬制了。&nbsp&nbsp&nbsp&nbsp灵隐寺斋堂门内,老远就能闻到香甜的腊八粥味,穿着白色工作衣、戴着白色工作帽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盛粥、装碗、整理包装盒。&nbsp&nbsp&nbsp&nbsp灵隐寺的腊八粥为什么那么好吃,与它的真材实料分不开。它由八种材料组成,红枣是小红枣,红豆是大红的,桂圆是本色的带壳桂圆,蜜枣是中等大小的,花生是红皮小花生,莲子是带芯的,白果是新鲜白果带壳的。&nbsp&nbsp&nbsp&nbsp煮好了腊八粥,要凉一凉才能装碗。一般凉透时间白天是5小时,晚上两个多小时。45度角倾斜,粥不滑落证明已经凉透了,可以盖上盖子。&nbsp&nbsp&nbsp&nbsp本周日,就是腊八节。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灵隐寺提供给每日商报近3000份腊八粥,委托我们送给市民。&nbsp&nbsp&nbsp&nbsp为了保证腊八粥新鲜可口,我们将在领到腊八粥的1月16日(本周六)就进行派送。当天,我们会在社区、企业、博物馆等地进行发放,附近的居民可以就近领粥。&nbsp&nbsp&nbsp&nbsp如果市民想要领粥的话,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人在杭州”,届时会公布具体地点。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灵隐寺腊八粥昨天开锅熬制
日 15:31 来源:杭州网
&nbsp&nbsp&nbsp&nbsp昨天是腊月初一,灵隐寺的腊八粥开始熬制了。&nbsp&nbsp&nbsp&nbsp灵隐寺斋堂门内,老远就能闻到香甜的腊八粥味,穿着白色工作衣、戴着白色工作帽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盛粥、装碗、整理包装盒。&nbsp&nbsp&nbsp&nbsp灵隐寺的腊八粥为什么那么好吃,与它的真材实料分不开。它由八种材料组成,红枣是小红枣,红豆是大红的,桂圆是本色的带壳桂圆,蜜枣是中等大小的,花生是红皮小花生,莲子是带芯的,白果是新鲜白果带壳的。&nbsp&nbsp&nbsp&nbsp煮好了腊八粥,要凉一凉才能装碗。一般凉透时间白天是5小时,晚上两个多小时。45度角倾斜,粥不滑落证明已经凉透了,可以盖上盖子。&nbsp&nbsp&nbsp&nbsp本周日,就是腊八节。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灵隐寺提供给每日商报近3000份腊八粥,委托我们送给市民。&nbsp&nbsp&nbsp&nbsp为了保证腊八粥新鲜可口,我们将在领到腊八粥的1月16日(本周六)就进行派送。当天,我们会在社区、企业、博物馆等地进行发放,附近的居民可以就近领粥。&nbsp&nbsp&nbsp&nbsp如果市民想要领粥的话,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人在杭州”,届时会公布具体地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赞美腊八粥的句子(腊八节心情说说)
腊八粥,熬出的是岁月的悠长;腊八粥,那是乡愁的延伸;腊八粥,那是妈妈的爱抚;腊八粥,那是甜蜜的梦呓。又是腊八快到时,我的心和浓香的腊八饭柔和在一起......
【第1句】中国人过腊八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就已过腊八了;还有记载宋朝抗金英雄岳飞吃腊八粥的点滴故事;再则还有明朝黄帝朱元璋煮腊八粥的奇闻轶事。历史如烟云一去不复返,消失得难以寻觅,但那流传久远的腊八习俗依然沿袭至今,盛兴不衰,进入普普通通的寻常百姓家。
【第2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冰心
【第3句】常听人説,小孩子爱过节,是呀,腊八的粥香,欢欢的歌声,甜蜜的笑语,美美的衣食,深深的祝愿,有节日就是有了一种,陶醉,父母心,儿女情,家门口老树下,守望远方的老父母,推算儿孙的归期,整洁了又整洁的杯碗,翻晒被褥,盘备喜爱的食物,清扫庭前院后,弯腰扫去了的是多少牵挂思念,是因为有家,才有节日的温暖,有节日,就有了团圆的温馨,心中的节日,要陶醉,最牵挂,情缠绵,爱思念,是温暖,情真意沉沉。
【第4句】腊月即农历的十二月,那也就是岁末了,接近新年的味道了。忙碌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该歇歇脚,享受一下生活的闲情逸致。把田间、地头自耕、自种的五谷杂粮洗漱干净,再配以树上结的红枣,土里长的花生&&放在一起煮熟炖烂,加上适量的糖,就做成了可口香甜、营养丰富的腊八粥。
【第5句】今天是腊八,我以节日为引,以文字喻情,以幸福为愿,以笑容为礼,为朋友送上真诚的祝福:愿亲爱的朋友人生如腊八粥般丰富多彩,也像腊八粥一样永远甜蜜!今天是腊八,腊八是指每年农历十二月(即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第6句】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冰心
【第7句】柴火烧的灶,映照着一双饱含希冀的眼睛,火苗跳跃着,舞着,像是念叨着想念的歌谣。耳边响起一首歌&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深情在回荡,这炉火依旧旺着,可锅中不是鸡汤,是腊八粥。盛着大米、小米、红豆、芸豆、花生、黄豆、红枣、栗子的粥在不停地翻滚着。
【第8句】又是一个腊八节,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腊八粥,那一丝丝的甜意,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腊八节&&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腊八也是个很特别的节日,早早地就盼望着腊八节的到来。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们放学就约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着自制的冰车,女孩拎着个大篮子,一路小跑,直冲我们冬天的乐园&&村外大河边。
【第9句】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粥内有大米、小米、绿豆、枣、栗子、桂圆、葡萄干、青丝、玫瑰、红豆、花生、冰糖等材料。《红楼梦》所记配方:各色米豆加五种菜果(红枣、栗子、花生、蒙用、香芋)。各地腊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第10句】腊八的早晨,早早起床,和姐姐弟弟争先恐后,端上妈妈做的红红的腊八粥,跑到院里,抢着去喂昨晚放在每个门口两边的冰凌人儿,用红色的豆子给他安上小嘴,看着似笑了的冰凌人儿,心里别提有多美&&不觉太阳已经升起,尽管没了孩提时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腊八粥依然给人以浓浓的回味&&
【第11句】腊八粥的香味就在鼻尖上回荡着,甜了味觉,酸了心思,思乡呀。思念亲人的恩情,家乡的炉火。想起每每和外婆一起熬粥的时候,我都要问: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呢?外婆就说:&妮呀,你爸爸不是在部队吗,回不来了,是不?咱把好吃的东西都放在粥里,熬啊熬啊,然后再盛出一大碗。放在雪地上冻着,就不会坏了,等过年,爸爸回来了,咱就端给他吃,好好尝尝瑞雪兆丰年的味道呀!&原来,是要开始过年了,是等待,是想念,是兆丰年呀。其实,腊八节,在我心中就是浓香的。无论多晚,我都要守住腊八粥熬好的那一刻。
【第12句】小时候,每到腊八这天,常会听到老辈人说起腊八节的来历和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据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牵牛走过一座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第13句】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粥文化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而又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熬粥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需要耐心。说到耐心,家庭主妇的我真的感觉到熬粥的功夫了。熬粥前要先将米用冷水浸泡一小时,先用大火煮开,再换慢火熬煮&&这熬粥的过程真的像一首诗写的:&人生好比粥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张罗。&把熬粥与人生相比,不无几分道理。
【第14句】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过年的气氛日渐浓郁。清代的袁枚在《随园食谱》里,对粥作了一个权威的论定:&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这就要掌握火候和放水的多少,放水多了,就成了稀粥。我们这儿的风俗习惯在过生日的那天早晨都要熬红稀粥,是以喝为主。腊八这天熬出来的粥,就成了一项主食,尤其难得的是,除了袁枚所说的米和水之外,还有各式各样配伍不同的果品,其米温润,其果甘甜,其香浓郁,其味悠长,成为粥中之极品。熬腊八粥,投入不算太大,破费不多,操作不算太难,一学就会;吃腊八粥,滋润果腹,暖心热身,在寒冷的腊月天里,手捧滚烫的腊八粥,想着关于腊八的各种传说,那真是精神加物质的双重享受。
【第15句】喜欢熬粥的&熬&字。很多时候,日子不就是熬过来的吗?熬,字典的解释为: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熬也是将物料放入汤水中,加调料,用旺火煮滚后转中、慢火长时间加热至物料软烂成菜的烹调方法。所以,熬,是慢功夫。常言说:急火出菜,文火出药。所以,用功夫熬出来的东西,总是别有一番味道,无论是苦是甜。(
【第16句】腊八是粥,更是节,腊八节,是不尽的相思味道。日子,是每年重复的节气链接的,生活,是这节气中浓浓的思念和幸福的守候涂抹的。多少的牵挂和不舍,回忆和感动,在这思乡的画卷里缓缓流动,不息。
【第17句】读小学时背古诗,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一联,只是句子烂熟于心,却不理解诗句的意思,后来才得知,这诗句原来是说的关于腊八节腊八粥的另一个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六年苦行,每日仅食一麻一米,最后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的这一天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第18句】人生的意义重在&熬&,腊八早晨的粥也得熬,民以食为天啊!早晨4点起床,把米泡上,5点把泡好的米下锅。现在我的锅里已经熬上了腊八粥。这粥熬好后,是一家有来享用的,这粥里不只是香甜的味道,更充满了人世间的无限情爱,家庭的无限温暖。边熬粥,边在电脑前敲打这篇文字。写一会再到锅前用饭勺顺时针不停地搅拌着锅里的腊八粥。在感受亲情的同时,也在思索人生。细想人生不也是在&熬粥&吗?自己就是掌勺煲粥的人,粥的好坏全在自己。只有步骤分明,有条不紊,才能从容自在。
【第19句】曈曈昶色腊日醺,醇醇乡韵盈柴门。佛粥碗碗辞旧月,八宝粒粒迎新春。累月饥色今荡尽,经年饿殍盼无存。盛世犹唱是欢歌,尧舜古风羡清淳。
(作者:佚名 编辑:jddxx118)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四节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腊八节喝腊八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