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杀原形2博士在哪里开 户在哪里可以玩??

    反思2015的湖北罗田王博士的返乡笔记  ##########2015年就要过去了,2016年马上到来了。回头看看“博士生的春节返乡笔记:看沧海桑田,看人情冷暖”,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也是罗田人,对农村的情况也比较关注,特别关注家乡的情况。  本文将按照原文的顺序,谈谈自己的想法,  以下以##########开头和结尾为我本人的反思,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  ##########回家过年,是现在外流人口的期盼,读书的同学要回家过年,在外打工的人也要回家过年,大家都重视过年的习俗。特别是在外的人,更想回家过年。每年的春运,大家都看得到。为什么更想回家过年呢?因为我们在城里是边缘人,我们在城里还无法完全立足,即使我们住在城里,没人来拜年或者到其他人家拜年,我在广东东莞,或者深圳过年,就是跟平时是一样,不一样的是街上的人更少,还没有平时热闹和喧哗,没有了家乡的过年时候的氛围和习俗,没有人拜年,有的只是跟家乡的亲戚打电话拜年。我在广东过年,也没有像老家一样祭拜祖上,更不能“送亮儿”,祖先在湖北,在广东祭拜他们,估计他们也来不了广东享用祭品。  有故乡的人,我作为70后,是有故乡的。现在很多农村的孩子,出生就在父母的打工地,讲普通话,他们的出生地与他们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没有接受农村那种熟人社会所带来的传统知识的教育,他们已经不能传承很多东西,他们是没有故乡的人,他们不会爱出生地,出生地没有给他们带来关爱,他们也可能不会爱故乡,他们脱离了家乡的熟人网络社区,他们也不知道谁曾经对他们家有恩,谁对他们有怨恨,甚至对老表之类的,也是见面之交,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网络。各类媒体上关注留守儿童的报道多有讨论,但是对在外地出生成长的儿童则较少关注,这是一些没有故乡的人。当然这类人的数量不是很多,不占多数,但是他们内心的归属感在哪里。##########  我的家乡在湖北的大别山区,L县。我导师王晓明教授在2004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L县见闻》,写的就是这个地方。王老师以我家乡为对象,揭示了当时农村的破产状况,人的精神的颓败,以及乡村文明的没落。我家所在的那个村子,是一个东西两座大山夹住的狭长谷地。一个村子由十来个“塆子”组成,一个塆子有几十户人家,我家那里叫王家塆。  直到现在,我每到一个地方,凡是碰见两山相夹或两排高大的建筑物相夹,我的第一意识就是,这两座山或两排建筑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我在外面经常迷路,尤其在城市里。上海7号线有两个靠得比较近的站:“长寿路”和“常熟路”。我好几次下错站,以致现在每到这两个站就紧张,怕弄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我家乡的方言里,“长寿”和“常熟”是完全一样的读法。人要靠语言来思维,这个事情让我意识到:对有家乡的人来说,是用方言来思维的。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90%的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经过十七八年的积累,很多同学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还有了自己的事业。平时在群里,他们交流的最多的是工作问题,车子问题等,言谈中总少不了炫耀。  ##########罗田的80后,90后都在外面打工,罗田经济是打工输血型的经济,甚至70后也在外面打工,村里留守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妇女。  在城里有房有车,是这些年轻人的追求的目标,实现了这些目标,可以说实现了人生的理想,大家在外不就是赚钱吗?当年外出打工可能就是为了找一碗饭吃,没有想到在城里买房,也没有想到买车,至少在我90年代外出打工的时候,我只是想要找一份工作,还债;房子车子离我很远很远。很多人只是想赚钱回家建房子,或者买个摩托车,有一份工作,毕竟在当时我们一无所有。当我1995年漂泊在广东时,BP机是很让人羡慕的东西,更别说房子和车子了。为什么要炫耀,因为有房有车一族认为已经拥有的东西超越了自己的期待,他们不需要你知道他们受了多少苦,歧视,他们只要你知道他们的成功,分享他们的喜悦。关于炫耀,肯定要在朋友圈炫耀!你在异乡的城市里,你开宝马,别人是不在意的,别人不认识你,别人也不羡慕你,也不妒忌你,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你!在朋友圈内就不同了,同学老乡之间,他们知道你的过去,知道你以前的贫困和无奈,在不认识的陌生人人社区里炫耀是锦衣夜行,完全没有意义。只有在同学老乡中炫耀,他们才认同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华丽转身。重要的不是炫耀,可能是没房没车的同学老乡认为是炫耀,他们更多的是在希望大家的认同,觉得他们是成功的,他们是有能力的,他们是从穷二代奋斗出来的。如果有人认为这是炫耀,我支持这种炫耀。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曾经被视为不能成才,不能成功的,读书成绩不好的学生,现在他们没有凭借知识,而是通过奋斗,努力,吃苦,获得了丰硕的物质回报,他们现在要的大家的精神认同。##########  但有一次,有个同学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一个同学紧跟着说,他五年没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说起回家的情况。有一个说:不管怎么样,今年过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另一个说:如果能在家乡找一个两千块钱的工作,就回去算了。还有一个说:能找个一千块的工作,我这边什么都不要,也愿意回家。  ##########回家,在外打工的人,心中的痛,他们想家,他们有故乡,但是他们不经常回家,他们要在外地打拼,他们要节约春运的路费和时间,中国几亿人在外地做事,在外地生活,他们太需要回家了,但是他们回家了,他们在家乡没有他们的生存地方,他们有的只是乡愁而已,他们还是要出来打工的。罗田这样的贫困县,没有像样的工业,只有农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给新生代农民。在公务员公开招聘之前,有权有势的人进入,占据了各类党政机关,各类国有企业,造成各类机构人员膨胀。2012年湖南省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发生员工携汽油瓶烧死3名党组成员死亡,烧伤多人的事情,正是县级城市的就业困难的具体体现。##########  我有一个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已经十年没有回家。有一天他在qq里突然对我说,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因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去我家玩,我爸妈用腊肉下面给他吃。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他还记得,其实我知道,这是因为他太想家了。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有位老师主持来沪青年工人的社会调查,最近在访谈工人。有一个打工者说:我真希望邓小平没有搞改革开放,我也愿意日子苦些,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每天跟父母和孩子在一起。  回家过年,其实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一件事。套用贾平凹的话来说:家乡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乌鸡的乌,那是乌到了骨头里面。  回家的交通  十多年前我上本科的时候,从大西北到武汉,坐的是那种编码没有字母只有四个数字的绿皮火车,22小时,通常要晚点两三个小时。西北往武汉的路线,不是人流最多的,但春运那个挤啊,大大超出了今天90后的想象。好在那个时候,学生一般都可以提前集体订票,买得到座位。而站着回家的,几乎全都是农民工。每次上车的时候,无论有票的还是没票的,都一窝蜂往车上挤。  我对过年回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我背着一个包,提着一个包,与同学一起,从第一节车厢狂奔到第十几节车厢,然后被后面的人推着挤上了车。上车后一分钟,车就开动了。我记得火车广播里号召大家发扬风格,让站着的乘客挤一挤。大家真的很友好,四个人的坐位,挤了五六个。火车过道里人贴着人,想蹲下来都没有办法,连厕所里也挤着好几个人。  男乘客还可以想办法,可苦了女乘客。记得有一次我身边坐着一个在西安读书的大学生,他要小便,就脱下外套让我给他挡住身体,想把尿撒在矿泉瓶里,但他很紧张,用了十几分钟才勉强撒出来。我还记得有一次身旁坐着一个从西北打工回家的河南妇女,尽管有位子,但她实在太困,太想睡觉了,就把位子让给别人坐,自己钻到座位底下睡觉去了。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当年提出的一部分先致富,先致富的带动后来人致富,区域经济政策的差别对待,造成中国中西部地区变成了廉价劳动力输出地,打工者辛辛苦苦干一年,回家过年真不容易。我曾在1996年春节买到一张假火车票,容易吗?你看到了挤在火车厢的回家的人,还有很多买不到车票,请不到假的人。##########  应该要肯定,我们国家这十年间的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铁路线路的增加,尤其是动车和高铁的开通,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火车站、火车上,起码不会像过去那么拥挤了。  过年回家那种路途的遥远、时间的漫长、竞争的激烈、拥塞以及不安全感,让我对“男儿有志在四方”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厌倦。所以,本科毕业时,我找工作坚决要回到湖北。后来我就在家乡隔壁的县城一中当老师。自2004年到2011年来上海读研之前,我再也没有遭受春节回家难的痛苦。尽管从隔壁县回家的汽车在过年时依然被塞得满满的,但毕竟只有两个多小时,实在挤不下,还可以花两百多块钱请出租。我在上海读研的这几年,其实也没有遭受回家难的痛苦,因为上海到武汉的高铁和动车很多,普通车也有几趟,买票很方便。  今天各位出行,如果坐火车,不是高铁就是动车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那种速度慢、见站停的普通列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谁在乘坐普通列车?  我想大家肯定一下子就能给出答案:除非没有其他更好的交通工具,学生不会坐,城市人不会坐,主要是那些底层的老百姓,比如农民、农民工在坐。  去年暑假和寒假回家,我特意选择坐慢车,16个多小时的硬座。就是要看看是哪些人在坐慢车,看看慢车上还是不是过去那个样子。的确,主要是农民、农民工在坐慢车。对农民工来说,选择坐慢车,比动车起码节约一半的钱,比高铁节约三分之二以上的钱。从深圳到武汉,高铁一等座要八百多,二等座五百多,但慢车硬座不到两百。尤其对于全家在外打工的人,从深圳到武汉,可能要节约一千多元,这对农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不过,慢车也没有过去那么挤了,因为农民工虽多,但很多都被动车和高铁分流了——既有主动的分流,也有被动的分流,因为价格便宜的慢车越来越少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今年12306网站通告的春运期间的加班车,三分之二以上的是非动车高铁。这个安排还是挺人性的,因为说到底,加班车就是为了农民工而加,低价位的车符合他们的需求。  而且,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  在动车上,相对比较安静,大家不是玩电子产品就是睡觉,相互间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热烈地交流,还有打牌、吃东西的,做什么的都有,也有用劣质手机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担心打扰到别人,也没有人认为别人的做法对自己是一种干扰。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  对比动车高铁与普通火车,很容易就能发现这里的阶层差别、生活方式的差别。而且你还能感觉到,底层人的心理,比我们想象的要乐观得多,健康得多。底层的状况虽然普遍很糟糕,但大家还是很听话地活着,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如果在外面活不下去,还有家园可以退守。  开私家车回家过年,在青年打工者中越来越普遍。我待会进一步讲这个事情,因为它的意义大大超出了交通工具本身。  骑摩托车回家的情况,大家可能在新闻里看到了。每年春节,总有摩托大军回家过年。我的一个表哥,每到过年时就让他的儿子坐汽车回家,而自己骑摩托车带老婆回家,路上要两天一夜。另一个表哥也是骑摩托带老婆回家,有一年在途中撞了人,不知是真撞还是被讹诈了,反正被人家扣了一天多,赔了一万多块才放人,半年的收入就这样没有了。
  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  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在老一辈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比如,我和我的众多表哥,小时候一起上山捉鸟,下河摸鱼,关系好得不得了,但这一二十年来,他们一直在外打工,我一直在外读书和工作,一年最多在过年时见一次,平均下来每年还没有一次,因为他们不是年年都回家。拜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亲戚家吃饭喝酒聊天,甚至留宿一晚,现在大家都骑着摩托车拜年,去亲戚家匆匆走一遭,放下东西,客套几句,就要离开了。平时的生活啊情感啊什么的,都没有来得及交流。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  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现在农村的人际关系交往,没有以前那么密切,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交网络,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和外出时间的长久,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了。以前记得小时候,大约是80年代,90年代吧,人们走亲戚,谈论着去年收成如何,今年要种植那些作物,要选用什么杂交种子,农业生产中要注意什么,哪家有猪仔,哪家有母牛要生小牛,小牛卖不卖,多少钱等。他们有很多谈资的,因为他们都是农民,他们从事的事情是一样的,他们有共同的话题,他们交流生产经验,交流农业资源的交换等等。现在大家不再关注农业生产了,他们不再关心农业的收成,农业的效率了。很多新生代农民根本就没有农业生产的经历,他们不会谈。走亲戚只是维护着这种社交关系网络而已,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把很多时间花费在现有血缘关系的提升方面。你是我的老表,所以我才到你家走动,而不是因为你是我的朋友。外出人员春节期间在家的时间很短,他们可能要陪伴父母,他们也要打打家乡的麻将,他们很忙。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最主要的还是他们认为保持这种亲戚关系即可,他们不需要加强这种血缘关系,除非他们能在外出打工中提供协助。他们过年回家谈论的话题集中在:1. 你在哪里打工;2. 你今年赚了多少钱;3.明年什么时候外出等等。熟人社会已经变成了半熟人社会了。贺雪峰对此有专业的论述##########
  更让人悲哀的是:农村的日常生活充满着深刻的悲剧。自打工潮于九十年代兴起以来,很多农村人一直在外打工,二十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平均到每一年可能就十来天。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都不在身边。没有来得及为父母养老送终,成为许多人终身的悔恨。  ##########这里有点夸张,新生代农民都是外出打工,这是事实,农村是老人,儿童,妇女的天地,说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很夸张。现在的农村的农业生产,特别是我们那里,基本上是老人农业,都是老人在耕种土地,如果以55岁以上为老年人为划分界限的话。但是在90年代到2000年左右,农村的老人自杀的有几个。在这个期间,农村老人没有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但医疗费用越来越高。##########  每次回家,看到我身边的老人摇摇欲坠的样子,我就觉得心里难受得很。  如果一个人为了生存,连爱父母爱子女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你怎么可能指望他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你怎么可能指望他能用超出金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的价值?所以我想说:现代生活是一种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  在农村,还有什么可以将农民动员起来?  自从2006年免收农业税之后,中国农村的基层组织主要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不再与农民的根本利益发生关系,也不再能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处于“个人自治”的状态。  ##########为什么要把农民组织起来?人民公社把农民组织起来了,结果了?把人身绑缚在土地上,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的自由了,农民变得是中国改革中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下岗职工很多程度上还是要求政府部门提供生活援助,要分配国有资产,而农民,除了仅有土地之外,他们就有了自由,包括人身自由,就业自由,思想自由,他们自己管自己,个人自治。下岗职工,政府部门还提供再就业培训,失业待业生活补助,农民就什么都没有,靠自己,在农村网络中竞争。利益以及利益的交换就可以把农民组织在一起。##########  (1)春节的力量。亲人团聚,过年拜年。过年的力量,亲情的力量,是当下动员中国人最有效的力量。这也是过年最让人感觉温暖的东西。当然,以前过年时的各种集体活动,都已消失殆尽了。  (2)祭祀。中国农村还是保持着过年、过十五给祖宗上坟“送亮”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去祖宗的墓地给祖先点蜡烛,烧纸钱,放鞭炮,与祖先交流。很多已经在城市安家的人,也会赶在大家三十这一天开车回老家给祖宗上坟。许多曾被废弃的祠堂,这些年也逐渐恢复起来了。  (3)葬礼。很多老人没有挨过冬天。过年前后,是老人逝世的高峰时段。丧葬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媒体上动不动就喜欢报道某某地方为举办葬礼大肆挥霍,让大家误以为这是普遍现象。其实恰恰相反。相比古代,今天的丧葬已是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贵生重死”的观念早已失衡了——大家越来越贵生,对于死,不再有敬重,不再让死者享受哀荣;对于天地,不再有敬畏。  但丧礼,在现实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本家一个叔叔亡故——本家人和四面八方的亲戚来给他守丧,守丧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像过节一般,交流一年的生活情况、见闻和感想,称赞中央的政策,谴责干部的腐败……深夜里交谈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守丧完毕,大家集体出力,将他抬到山上,让他入土为安。  社会学者经常用“原子化”来形容今天农村的现状,说白了就是,农村原有的那种共同体已经消失了,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原来那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往,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到过年时相互串门,集体上街玩等等。为死者守丧和送葬,在农村反而成了村里人团聚和交流的一个契机。这也是我在家乡看到的唯一能够让大家团聚的方式。  妻子?房子?车子  (
  妻子?房子?车子  (1) 妻子。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农村的男青年来说的。在今天的社会,农村男青年在本地找媳妇越来越难。一来,这是由中国男多女少的现状决定的。而且,农村稍微长得好看点的女孩子,基本都嫁到城里去了,愿意嫁在农村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二来,农村青年讨媳妇,要具备的物质条件很高,现在普遍的一个情况是:彩礼六到八万,房子两套:在老家一栋楼,在县城一套房。这个压力,并不比城市青年讨老婆的压力小。  ##########对性资源的争夺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或者说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男多女少的情况下,男方必须有更多的条件才能在择偶竞争中占有优势。长得好的女孩子基本上嫁到城里去了,这个是基本事实,曹锦清在《黄河边的中国》中已经看到新生代的农民墙壁上看到港台明星的照片,甚至有三点式的照片,说明80后的农村青年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哪里地位高,漂亮的女人就嫁到哪里去,于建嵘在《安源实录》中被采访者的话,当年安源煤矿工人社会地位高,漂亮的女人都喜欢嫁给工人,也就是当年超过50岁的老工人家的妻子,在2001年,很多煤矿工人都找不到老婆,因为工人的社会地位下降了很多。  随着男女比例更加失调,男方娶老婆的条件会更高。娶不到老婆的人对社会要造成什么影响,什么危害,我们将在今后几十年了要承受的苦难了。  现在另外一个情况是越穷的的地方,女孩就会到远嫁他方,比如我们村里就有来自贵州的2人,四川上门女婿1人。##########
  过年的时候,打工的青年男女都回来了。只要哪一家有适龄女孩子,去她家的媒人可谓络绎不绝。这在乡村已成了一门生意,农村说亲,几乎到了“抢”的地步。如果初步说定一个,男方至少要给媒人五百块,最终结婚时,还要给上千的报酬,有的甚至要给到两三千。  传统的农村婚姻,从相亲到定亲到结婚,要三四年时间,男女双方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现在却不同,年里看对的,过了年,马上定亲,然后女青年跟着男青年出去打工,等到半年过去,女方怀孕了,立刻奉子成婚。  曾听过一个搞量化统计的学者对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农村孩子结婚越来越迟。但我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女孩子难找,男孩子一到二十岁,父母就张罗着给儿子物色对象,物色好对象之后,既怕女孩子变心,又考虑要到城市讨生活的现实情况,就催着孩子赶快结婚。可以想象:在现代社会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中,这样的婚姻会出现多少问题!事实上,农村离婚的情况,也是与日俱增的。  (2)房子。刚才已经说了,现在农村人娶老婆要房子两套:一套在家里,一套在县城。其实县城的那套房,平时都空着,只是过年时回来住,但对年轻人来说,那就是城市生活的一种代表。过年时,有的也会把父母接到县城过年,但父母住不惯,在县城过了大年,初一就赶回来了。在老家的生活是“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而在县城除了那套房,什么都没有。  但是,为了添置这两套房,将来给儿子娶媳妇,很多家庭是举全家之力在外打工。  (3)车子。近些年来,对在外打工五年以上的农村青年来说,对一种东西的渴求,可能比对房子和妻子更为强烈,那就是车子。车子不一定要多么好,五万,八万,二十万,各种档次的都有。老百姓不认识车子的牌子,不知道车子的价位,只知道这些车叫“小车”。不管什么小车,关键是要有!  在农村,房子是一个媒介,车子更是一个媒介——是你在外面混得好,有身份的代表,房子不能移动,车子却可以四处招摇,表示衣锦还乡。很多二代、三代农民工,当下最大的期待就是买一个车子。尤其对那些好些年没回家的人来说,他再次回家,必须要有辆车,否则他怎么证明自己?  春节的县城,到了水泄不通的地步,这些车子绝大部分都是从外面回来的,与此同步的情况是:物价飞涨。  ##########车子涵盖了很多心理,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不是城市的生活方式,至少不是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它还是可以炫富的工具;它是财富的象征;它还是社会地位优势的体现。##########
  知识的无力感  这十多年来,外界对于农村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农民工身上。众所周知,他们在城市打工的日子很苦,而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往往无人照料。其中酸甜苦辣自不待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农村日子过得较为殷实的,也恰恰是这些有几个成员在外务工的家庭。(仅仅只有一个成员务工,通常不足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应该说,他们的辛劳和泪水还是得到了适当的回报。  倒是有两类家庭,他们处于最困难的境地,却往往被忽视。一类是孤寡老人。一类是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庭。  在第一类家庭中,这些老人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败,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有人会问:国家不是有低保吗?是的,他们中的确有部分人吃上了低保。在我的家乡,低保的额度是每年八百。但是,绝大部分这样的老人,仍在低保的福利之外。因为他们处在农村的最底层,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低保名额通常被身强体壮者拿走。甚至,有些村干部为了堵住所谓“刁民”的嘴,不让他们到镇上或县里反映村里的问题,就把这些人变成低保户,有的甚至全家吃上低保。“有钱人吃低保”,早已成为农村公认的一桩怪事。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家家户户给这些孤寡老人送点东西。  这里所谓第二类家庭,主要是指有孩子在1980年代出生的家庭。这些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一直都在经受教育收费的最高峰,没有哪一坎能够躲过。并且,二十多年来,农村税费多如牛毛,家里一年的收入,不够交税。大人内外应付,心力交瘁。最要命的是,作为满载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的工作时,又面临结婚、买房等种种压力。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  最近一个博士师兄请吃饭,他说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回家,感觉很难融入到村子的生活,所以他每年过年他都回去得很迟,来学校很早。为什么呢?因为当你一出现在村子里,村里人其他的不问,就问一个问题:“你现在能拿多高的工资?”所以,他过年回家,基本不出门。这个体验跟我是一样的。你要问我过年在家乡看什么,其实我没看什么,因为一大半时间是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写东西。  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农村教育费用高的问题,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家庭承担了太多的教育费用。在大学生包分配以前,考上大学意味着光明的前途,社会地位的提高,可预期的财富和福利。可是大学生不分配之后,期望落空了,而且落差太大,投入太多资源。接受教育变成一个连续多年的投资,农户的经济连续多年处于净输出的状态,如果可以在最后回收投资收益,那么这项投资还是值得的,关键是现在的投资回报不是那么理想了,读书的人就开始怀疑投资的意义了,也就是知识对个人的经济效益了,如果没有效益或者回报太差,那么为什么要投入,也就是为什么要读书?知识无用论就有了市场,作者大概不好直接用知识无用论这个看来并不被社会认同的词语,而是自创了一个新词“知识无力感”,其实读者可能也不明白什么叫“知识无力感”。现在百度百科里面的词条解释都是源于作者的首创,它是这样解释的:知识无力感是指高学历与收入之间未能形成平衡。也就是学历未能换来所期待的收入。因此,导致一种深刻的失落感。  农户因连续多年的教育投入是家庭代际剥削,也是家庭内部投资的结果,在农户连续价值输出的期间内,农户家庭经济贫困,这是自然的,但是投资没有产出,或者产出离原来的期望差距很大,那么心理失落感肯定很强,所以不能把该类家庭的贫困完全归结于教育费用高。  没有读书的人比读了书的人混得好,有车有房,这是社会事实,就像以前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也是社会暂时的现象,有了知识,是一生的财富,不一定马上就会改善自身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没有读书的人,也不一定没有知识的人,他们在打工生涯中,了解社会,理解社会运转的方式,寻求市场的机会,他们在社会这所大学学到了很多东西,相反地,很多读书人就是肯书本,本来我们现在社会发展变化很快,但是教材,知识更新却没有同步,到了社会,就会一片茫然,何来教育的回报呢?##########  小结  说了上面这些,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对于我这样漂在外的农村大学生,回家过年既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也是一件情怯的事情。  回家究竟看什么?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是很多事情却不停地往你心里撞,也就有了很多感受。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
  写得很好  我在浠水,12月份才回来的  
  @小宝6-01-01 20:52:45  写得很好  我在浠水,12月份才回来的  -----------------------------  你好,老乡,我还在广东,这个原帖已经不火了,但是农村的问题,大家对它的理解还是有待深入。谢谢关注!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僵尸博士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