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什么袁大头最值钱值钱

袁大头哪年的最值钱
袁大头哪个年代最值钱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银元是舶来品,它初入中国,大约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则在清乾隆年间以后。市面上有像三帆银币、竹子银币、甘肃造袁大头等一些发行较少的银元。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存世最多的银币品种可数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银元”。&
一提到银元收藏,也不得不提“袁大头”。所谓的“袁大头银元”是指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的银元货币,因这些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而得名。国际金银价位的涨跌,也刺激了传统的收藏市场,近五年的时间,民国年间的“袁大头”可谓涨跌不停。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袁大头”的收藏依然有较大的价值空间。&
价格不稳收藏市场只增不减&
由于收藏“袁大头”的门槛较低,因此这个领域的火爆程度一度可与邮票市场相媲美。特别是在2005年——2011年,不断上涨的纸币收藏价格显现出了超强的赚钱效应,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投身其中。“袁大头”也未能在本轮下跌中幸免。据山西古玩城“康园”主人老康介绍:“袁大头”2008年初市价410元/枚,2011年最高一度被炒到880元/枚,目前已经回落到630元/枚。“从2012年年初开始,国内的钱币收藏市场就表现出明显的下滑势头。进入2013年以后,市价徘徊在600元/枚上下,但由于它是实物货币,介于人们对贵金属的认可,以及对历史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数。”老康说道:“‘袁大头’的变现能力比较强,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此外,对于长期投资而言,短期内的价格动荡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按照家庭投资比例配置,每年适当入手部分‘袁大头’,还是很有意义的。”&
市价走高还数稀世品种&
在经历了两年前白银价格的波动之后,今年以来,“袁大头”的市场价格持续平稳,一些细分币种出现了上涨的势头,尤其是“袁大头”中比较稀世的品种。如面值壹圆的普通版“袁大头”2005年的价格在60元上下,到2006年就涨到120元左右,而现在少于200元根本买不到;面值五角的“袁大头”也由2005年的300元左右涨到了现在的500元。&
我国近代的银元有许多珍品,著名的有:广东省造库平壶两寿字银币;陕西省造库平七钱二分光绪元宝银币;湖南省造库平七钱二分光绪元宝银币;奉天造一两光绪元宝银币(光绪29年);福建官局造库平七钱二分光绪元宝银币;中华民国21年“金本位”银币(三种);中华民国15年、18年孙像试铸壹元银币(两种)。这些银元极罕见,因此价格也就水涨船高了。如甘肃省铸造发行的标有“甘肃”字样的“袁大头”目前的成交价在3500元左右;鹰洋边、t字边、光边边齿的银元现在每枚均突破了万元大关。最珍贵和罕见的是民国三年的签字版壹圆(袁世凯像右侧刻有意大利雕刻专家鲁尔治?乔治的拉丁签名“l?giorgi”),更是近代银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估计目前的价格在几十万元。&
去伪存真外形重量是关键&
据了解,民国三年“袁大头”是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银元,分有不同版本,在正面的图案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背面的图案和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民国三年“袁大头”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点”,而其他年版民字无“点”。铸造量较少的版别有:“o”记版、粗发版、三角圆版、开口贝版、加铸“甘肃”两字版、背双星版、大胡须版、大耳朵版等。&
据老康介绍,“袁大头”有500多个版别,作为普通收藏投资者,要想在收藏“袁大头”时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除注意银元的品相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把好质量关,把仿品拒之门外。那么,如何辨别“袁大头”的真假呢?&
首先看外形:看外形结构,真的“袁大头”采用透打的形式,将银元冷压成各种文字、图案、花纹,其色泽光鲜自然,纹饰深浅适度,边缘线条粗细均匀,间距也疏密一致。人像、发丝、胡须、穗芒等细微之处清晰有度,很生动,如果是假的,版别的立体感较差,成像比较僵。此外,还可以通过称重量来辨别:“袁大头”的标准重量应该是26.6克,成色88%。正常银元在流通过程中经过磨损,其重量也应在26克左右,这也是区分真假银元的一个标准。
上海鼎司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北路188号华京大厦4楼&
联系电话:
&凯文经理&
有古玩想出手,哪里比较好呢?
不知道你们对你藏品的出手是不是很焦虑呢?藏品想要出手但是又不想承担太高的风险,也不想等那么长的时间怎么办?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正真的
低风险 低投资 短周期藏品变现呢?也不知道你们在藏品出手的途中是否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呢?
1、手里有好多的藏品但是没有好的渠道出手,卖东西难于买东西
2、找拍卖公司合作结果大多数都是以流拍告终,前期投资了那么多却没有任何回报
3、只懂的不停的购买藏品不懂藏品购买后该如何出手变现
4、只是一味的收藏品从没考虑收来的藏品如何出手,结果钱全部砸进去发现危机之后想赶紧出手几件东西来回笼一下资金,最后才发现出手藏品实在太难
5、对拍卖公司一次又一次的给予厚望却一次又一次的换来失望
很多人都在想:我们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藏品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变现呢?况且我们不想承担走拍卖时的那种高风险,这个问题让很多人处于无奈。我们藏家的东西如果不能变现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永远也只是一件东西,就算价值几百万几千万只要一天不能变为现金它就是一件东西。如果你手里有瓷器但苦苦找不到买家,如果你有青铜器但苦苦无法出手,如果你有名人书画但无法找到好的途径出手。那就联系我吧
这里现金收购名家字画、名家紫砂、瓷器、玉器、青铜,清晚期之前合同承诺100%成交,10天兑换交易,欢迎各位藏家来电咨询
收购范围:
1、瓷器:民国之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古玉器“润、透、白、”为佳;
3、书画:古代或近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4、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楠木、金银器青铜器、陨石等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袁大头哪种最值钱_百度知道
袁大头哪种最值钱
袁世凯像银元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袁像) 壹圆 齿边
150000元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袁像)
120000元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 壹圆 高缨
6000元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 壹圆 低缨
5000元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 壹圆 签字版 80000元中华帝国洪宪纪元 壹圆 飞龙 6000元中华帝国洪宪纪元 壹圆 飞龙 大字 8000元中华帝国洪宪纪元 壹圆 飞龙 高缨 12000元中华帝国洪宪纪元 壹圆 飞龙 签字版 15000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角 无 10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角 签字版 12000元中华民国三年 贰角 无 60元中华民国三年 贰角 签字板 15000元中华民国三年 中圆 无 500元中华民国三年 中圆 签字板 1500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圆 七分面像 6000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圆 七分面像 签字版 8000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圆 齿边 19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圆 齿边 三角圆 19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圆 齿边 开口贝
(甘肃版) 20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圆 齿边 面“甘肃” 450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圆 齿边 O版 25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圆 齿边 阴阳面 1500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圆 齿边 签字板
80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 壹圆 T字边 25000元中华民国三年 壹圆 人字边 25000元中华民国五年 壹角 齿边 250元中华民国五年 贰角 齿边 80元中华民国八年 壹圆 齿边 350元中华民国八年 壹圆 齿边 牛口造 400元中华民国九年 贰角 齿边 3000元中华民国九年 壹圆 齿边 200元中华民国九年 壹圆 齿边 无点年 250元中华民国九年 壹圆 齿边 牛口造 250元中华民国九年 壹圆 齿边 O版无O 500元中华民国十年 壹圆 齿边 横点年 190元中华民国十年 壹圆 齿边 7点年 190元中华民国十年 壹圆 齿边 &华&旁有点 190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袁大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因手上有好的钱币想出手但找不到好的买家而发愁
上海佰嘉国际有限拍卖公司可以帮你操作
你可以联系客户部经理胡经理
你也可以添加微信
或者添加邮箱
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中国钱币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古钱币近期拍卖信息如下:
  拍品名称 估价(万元) 成交价(万元) 拍卖日期
  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广东省造----300-300万-----345万-----
  清宣统 大清长须龙金质样-----200-300万-----345万-----
  咸丰 重宝大清宝福一百铜-----280-280万-----322万-----
  庚戌春季云南省造宣统元宝----200-300万-----319万-----
  元代 &兴国路&五十两银-----100-260万-----311万-----
  明代&征完万历二十七年分----150-300万-----286万-----
  明代 &嘉靖四十年十月-------100-200万-----280万-----
纲钱指国家或地方政权法定发行的一类钱币。由一种纲钱的不同版别派生出&目钱&。纲举目张,构成钱币的统系。以纲钱为线索可了解货币沿革史;以目钱为线索可涉足古钱币鉴赏与考古。下文主要由历朝纲钱沿革解读古代相关的政治,经济与历史变幻。
纲钱体系从秦汉到明清可分二大阶段。第一阶段:秦汉与隋唐以铜铸币为主,是以秦&半两钱&和汉&五铢钱&为主干铢两体系阶段。第二阶段唐宋到明清除了铸币出现年号,宝文体系有别于前铢两体系外,还出现纸币与银本位体系,下分叙。
先秦货币初探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
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
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
中原地区 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例如货布)。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和&布&同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足等类别,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地区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地。
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 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于山戎 、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币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西北方的秦国 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
两种。战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南方楚国 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 &形似鬼脸,为&贝化&二字组合。蚁鼻喻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量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各地征战、渔猎、制陶,纺织与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与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是诸侯割据的产物。随经济与商品交易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求并相应促进币制出现统一与标准化趋势。
秦汉&半两钱&
秦统一六国后,政治统一要求经济统一作基础,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统一文字,度量衡同时,也统一了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20两)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钱文&半两&与实重相符,这种方孔圆钱从此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二千多年。为何取这种形制呢?主要是环形便于携带,而方孔穿绳索铜钱不易旋转,可防磨损。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制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秦朝方孔圆钱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法定的货币。
鉴别战国和秦朝的&半两钱&可从书法入手。战国币钱文&半两&为大篆:而秦朝币钱文&半两&为小篆。相传秦币由宰相李斯所书。大概受此影响,秦朝之后的钱文大都出自达官贵人或书法名家之手。宋朝还出现皇帝御书钱。中国古钱币与西方货币的区别之一是中国古钱版面以钱文为主,流通币极少有图案为主的,而西方货币则以动植物,人象等图案为主。古钱上的书法艺术为另一话题当别论。
据说秦始皇为防备百姓造反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这势必影响铜钱的铸量。因铜价极高,货币流通量不足,故秦半两钱价值很高。汉初发生&秦钱重(价高)难用&问题。汉承秦制沿用半两钱,但刘邦当皇帝时国家很穷,改铸了许多小钱,先后出现&榆荚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等。一两为二十四铢,因对秦半两大幅减重,&半两&名实不符。尤其是一种小半两,形似榆树果实而称&榆荚半两&重不足1克,直径不足1厘米。汉还允民间私铸与郡国铸币,引起币制紊乱与通货膨胀,至汉武帝大改币制。
汉&五铢钱&
1、汉武帝首创&五铢钱&。
北周内郭五铢
汉武帝即位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急需开辟财源。同时郡国自由铸钱,造成币制混乱,物价上涨,威胁中央财政。于是汉武帝公元前118年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上林三官&即钟官(掌铸钱)、辨铜(掌原料)、均输(掌制范),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三官钱。五铢钱质量高,改变了货币混乱现象,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从汉武帝起历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共七百多年。五铢长期为历朝法定货币。因五铢钱轻重合宜,中国以&五铢&为主要形制的方孔圆钱还影响日本、安南、朝鲜等国。而泰国的货币单位仍称&铢&与此不无关系。
2、新莽币制大乱与铸钱精品问世。
西汉晚期,王莽建新朝,托古改制,滥发货币。如:&大泉五十&是王莽上台后为解决经济危机而铸行的一种大钱。&泉&是&钱&字的借用。王莽相信 纬学说,在他夺取刘姓天下后,为讳忌&刘&字,刘字由卯、金、刀三字组成,故钱文中不用&金&字而用&泉&。一枚&大泉五十&重量只及西汉五铢钱重量的二个半,却要当五十个五铢钱用。意味着每发行一枚大钱就要从百姓手中夺走四十七个半五铢钱财富,这必然引起人民不满,于是民间仍用五铢钱交易。为此王莽以重刑酷法规定:凡敢私藏五铢钱者将作为犯人充军戍边。由币制混乱可见王莽统治不得人心,必垮无疑。此外还有一种大钱名&刀平五千&即一枚大钱当五千个五铢钱。如此大额钱币必有人冒死伪造。为防盗铸私钱,除颁行刑法重治外,另创造了一种新币形,即把古代刀币和圆钱结合,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枚双色金属钱币。为防假私铸而使&大泉五十&、&刀平五千&等官行币&做工精绝&,这一扭曲风情也令后人千年叹息。
东汉恢复西汉以来的五铢钱制度,到东汉末年,董卓进京毁五铢钱,更铸小钱,引起通货膨胀,货币制度再陷混乱。
3、&六朝五铢&劣钱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分裂时期,战争频繁,政局动荡,社会经济遭破坏,史称此时&钱法大坏&。为了省铜,五铢钱越做越小,有&鹅眼&、 &鸡目&之称,更有剪凿边圈,称剪边五铢,一枚钱改二枚,面额却大,百当千用。钱币界把这一时期五铢钱统称为&六朝五铢&。六朝即建都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一时期五铢钱除铸造粗劣且钱文革率、笔画不全。有将&五铢&写成&五金&者,也有写成反文&铢五&的。但期间五铢钱也有个别例外的,如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史称&重如其文&,质量上乘,不仅使人想到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成功改革。
4、隋朝&五铢钱&与传闻。
隋代隋文帝铸造&开皇五铢&结束了汉末以来三百多年钱制庞杂局面,这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有人辨认隋&五铢钱&五铢的&五&即&X&字左边加竖 | 为&|X&,放倒后似为&凶&字。于是有人说是隋的凶兆,预示其灭亡为时不远了。故隋朝&五铢钱&较好辩认。其实这种写法北魏也曾有过,这不过是老百姓借此诅咒隋末战乱而已。
唐朝起方孔圆钱由铢两体系转变为以&文&为单位的年号、宝文体系,沿革两宋至清,这是货币发展的第二阶段。
1、唐高祖首创&宝文&&年号钱&
唐代是一个经济文化都发达的强盛朝代。据考唐高祖武德年间621年铸行&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铢两定名的钱币体系,而开创了唐宋以后以&文&为单位的年号,宝文体系铜铸币。&开元&有创始,首创之意,&通宝&即流通的宝货。其在重量单位上有大突破,古代衡法二十四铢为一两。&开元通宝&开创十进位制,每枚重二铢四 为一文钱,积十文钱重一两,即十钱一两&以钱代铢&。开元通宝在唐代铸行二百多年而使币制长期稳定。唐以&文&计数,以钱两为重量单位的宝文钱体系沿袭到清朝历时千年。另相传唐高祖铸行的&开元通宝&由初唐书法大家欧阳间所书的增文采,被誉书法币。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为对付财政困难、铸造大钱,称&乾元重宝&。这是最早称&重宝&的钱,一文重宝当开元钱十文,引起通货贬值,物价飞涨,盗铸严重,人心不安。至晚唐唐武宗废佛,取佛铜大量铸&会昌开元&钱,使延续了半个世纪的通货紧缩现象才有所缓和。&乾元&,&会昌&均为纪年。
五代十国是军阀割据混战分裂时期,由于政权林立,货币五花八门,是一个货币混乱时期。币材除铜外还有锡、铁等。大额钱币当十当百,甚至当千当万流行。钱制的混乱复杂反映出割据战乱带来的经济恶化。
综上所述,铜铸币方孔圆钱从铢两体系转变为年号,宝文体系为货币发展一大转折时期。
两宋到明清除铜铸币外,还产生了纸币与银本体系为货币发展的又一转折时期。
1、两宋&年号钱&、&御书币&与&纸币&
两宋的铜铸币以采用年号为显著特点。据考证年号首创于汉武帝,而&年号钱&始于十六国时四川成都李寿的&汉兴钱&。最后一枚年号钱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铸行的&洪宪元年,当十铜元。&此钱随袁世凯垮台,存在不到四个月。&年号钱&因铸有年号,标明铸造时间,使人在考证古币年代时可一目了然,这在钱币形式发展上是一个进步。历朝年号钱中宋、明、清三朝的钱币最容易收集。
另外,历代书法中要数宋朝见著。相传宋神宗元丰年间所铸元丰钱有篆、隶、楷、草四种书体,其中苏东坡手笔的隶书钱文沉着、豪迈,被称&东坡元丰&。宋哲宗年间司马光和苏东坡用篆、行两种书法写过对文钱&元裕通宝&。使宋朝流行书币币对文钱。擅长书法的皇帝耐不住寂寞,也往往在钱文上一展身手。由皇帝书写的&御书钱&,据考证第一人为宋太宗赵炅,而历代皇帝中书法成就最高为宋徽宗赵佶。他治国安邦无能,&靖康之耻&与儿子钦宗一起被掳为金兵俘虏。但对琴棋书画情有独钟,尤其是书法&瘦金体&铁画银钩,别具一功。宋朝书法币见著与皇帝身体力行推崇不无关系,尤其是年号御书钱流行。此钱文风到明朝有变。明代中叶开始钱文都出自匠人之手,字体呆板,不讲布局结构,谈不到书法艺术了。
两宋时期铸币铜铁钱并行,因铜器比铜币值钱,有毁钱铸器现象,少见铜钱而出现铁钱。另外随经济重心南移,货币流通扩大,两宋产生的纸币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这纸币是一种象征性货币,它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与造纸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也有关。北宋的纸币主要有交子,南宋有会子、关子。交子、会子都是当时对票据、证券、况换券类的俗称。而币值是否稳定成为经济财政局势的晴雨表。
辽、宋、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与汉族交往中受中原经济文化影响,除了使用唐宋所铸铜币外,也发行过民族文字与汉文类铜铸币。
2、元代币制以纸币为主
元代曾铸行过少量铜钱,但货币主要流通纸币。这在中国古代是较突出的。元代的纸币称为钞。原钞本不许挪用,纸钞发行量有严格限制。但元末政治腐败,皇室奢侈,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政府只好靠滥发纸币来弥补,引起物价飞涨。加上黄河改道泛滥,天灾人祸,故称&开河变钞祸根源&,可见滥发纸币与元朝灭亡很有关系。
3、明朝由纸币政策转 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体系。
发行纸币在货币史上虽是一个进步,但历代统治者无不利用它来剥削,掠夺人民而使纸币纸策崩溃。如明朝初朱元璋就推行纸币政策,发行&大明宝钞&与铜钱并用。但大明宝钞不定发行限额,也没准备金,很快就导致通货膨胀,故明中叶嘉靖年后,宝钞已不能通行,民间主要用白银和铜钱。如明朝&班匠&以银代役、雇工工资,富豪积家产等都主要用银量了。银量被铸为一定标准的银锭从元朝开始,从元朝至元年间开始,银锭自名&元宝&,这是中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同时民间流行铜制钱,质材由青铜转黄铜,铸行以年号为号的通宝钱。
4、清朝铜钱,纸币和机制币
清代铜钱沿用明朝的制度,主要铸行小平钱。清代铜钱中以咸丰钱最为复杂,钱文有通宝、重宝和元宝之分,面值不同,钱局不同。清朝民间商务大数用银,小钱用钱,钱、银并行。
清初一百年以银锭为主币,征税一两以上必须收银,清朝各州县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田赋,完粮必须是足银。因中央不铸造统一流通银两,民间使用的银子未必是足银,各地银锭形式、成色、平码不同,因此每逢纳税前由银匠和银铺将民间散银熔铸成足银上当。一些银匠勾结吏役趁机在银两成色,分量上苛剥百姓,造成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清朝后期银锭开始向银元转化。明朝中叶起,在对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用他们的银元购买中国丝、茶、瓷器等,使各种外国银元开始在中国流行。到清道光年间,从签不平等《南京条约》开始,赔款用的银元都是&洋钱&,当时中国本国还没银元。库存洋钱不足抵销数目剧增的对外赔款,于是迫使清末政府开始自己铸造银元。中国最早的机制洋式银元为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俗称&龙洋&,因银元背面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同时出现机制铜元,又称&铜板&。机制银币和铜元的出现对中国传统的银两货币和方孔圆形为主的铜钱制是一种巨大冲击。[2]&
清代发行的纸币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钞又可分铜钱票(可兑换方孔铜钱)、铜元票(可兑换铜元)、银两票(可兑换白银)、银元票(可兑换银元)四种。发行纸币开始有库银准备金、钞本来凭证。
综上所述,从两宋到明清,纸币产生与流通,白银货币地位日益提高和明清开始确立银本位制的纸币制度,晚清机制币体系出现,为中国货币史发展的第二阶段后期情况。
以上所列为流通钱币史,钱币界还有众多非流通性货币,如压邪用的压胜钱,祷福避邪的镇墓钱和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杰出人物的纪念币之类此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钱币俗称&花钱&,在货币流通上无足轻重,但对民俗研究却可提供珍贵史料。
历朝钱币编辑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始出现了形态各异的古钱,其形状大多模仿当时的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中国钱币学会会员 西安金泉钱币博物馆戎畋松:&像楚国,它是从贝币发展成文字贝,这种文字贝被俗称为鬼脸钱,蚁鼻钱。中原地区,农业区它从劳动工具农具铲演变出来这个布币,沿海跟北部地区,渔猎地区又根据它的渔猎工具--刀削,演变出来刀币。&
这品钱叫武阳三孔布,为什么叫三孔布呢,因为它上面有三个小孔。你看到没有,这上面有三个小孔,这个地名呢是叫武阳,背后叫一两,三孔布它有两种等级,一个是十二铢的,一个是一两的。
秦始皇兼并六国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巩固封建统治和发展封建经济,统一了钱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外圆内方的半两钱,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币制改革。这种铜币它避免了以往钱文复杂难辨,大小各异,轻重不一,币值不明等弊病,制定了适应需要的重量和形制。半两钱作为我国钱币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在形制上从此固定下来,并为历代沿袭,直至清末。
开元通宝钱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钱币自秦始皇统一货币后的第二次钱币革命,它持续流行了一千三百年。
汉代商业活动繁荣,钱币制度也有了重大改革。汉武帝元狩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18年开始铸造五铢钱,该钱轻重适宜,其大小,形制一直到隋代还继续沿用。
中国钱币学会会员西安金泉钱币博物馆戎畋松:从唐高祖武德四年开始,这个公元六百二十一年,开始铸开元通宝钱,就是废掉了铢两制。那么开元通宝的历史意义是很大的,它一是废了铢两制货币体系,开始出现宝文钱,宝文钱的出现是有一种信用货币的概念。
宋 - 元 - 明
到了宋代,铜,铁钱并用,铸钱数量相当可观,十几位皇帝共有四五十种年号钱。南宋淳熙七年铸行的淳熙通宝,钱背上有&柒&字纪年,至淳熙九年后改成小写,这就是所谓的纪年钱。这种钱币纪年制度一直沿用到宋末,是宋钱的一大特征,比欧洲钱币纪年要早三百多年。
在我国元朝和明朝时期主要推行纸币,铜钱铸造较少。明中叶以后,白银成了主要货币,铜钱仅用于小额支付,但它仍然是政府发行的重点。清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吸收了西方铸币的先进技术,向英国购置了造币机器,在广州筹建造币厂,率先开创机器制币,实施了中国钱币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先进的制币技术,在光绪后期取得了成功。从此,机制币全面进入我国的货币领域。
我国各个时期的古钱币经历了风风雨雨四千年历史的考验,源远流长,琳琅满目,其形状各异,品种众多,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钱币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中国古钱币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钱币文化体系,因此它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古钱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收藏。
钱币既是商品交换的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是特殊的商品又是精美的艺术品,也是各国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状况的反映。以中国钱币为例,由几千年前贝币,布币发展到今天的印刷精美,仿伪技术先进的纸币,再到&一卡走天下&的电子货币&&货币的变化浓缩了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本产品网址:/b2b/shbaijia02/sell/itemid-.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三年袁大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