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正宗的汪豆腐乳扣肉的正宗做法的做法

香浓滚烫的汪豆腐|姜末|慈姑_凤凰资讯
香浓滚烫的汪豆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此佳肴,只恨不能天天享受。还好,过了蟹季,冰箱里多存些猪油炼好的蟹油,化开来,照样可以炖一锅浓香滚烫的蟹黄汪豆腐,大快朵颐,过一把馋瘾。
原标题:香浓滚烫的汪豆腐汪豆腐是一味平民美食。水乡百姓家家做,常常吃。尤其寒冬时候,炖得滚烫的一锅汪豆腐,热气腾腾地盛进盆,端上桌,你一汤匙他一羹勺地舀出来,努起唇尖,略吹一吹,一吸溜,马上就进了嘴,入了喉,滑进了胃,周身的寒气瞬间让喷香温热的汪豆腐赶跑,马上就暖和过来了,咂咂嘴唇,感觉又香又美。也许窗外还飘着雪花,真正的滴水成冰,桌前的一家人却吃得鼻尖上冒汗,那种食物的满足感,真的能让人感到幸福。关于汪豆腐的得名,美食作家汪曾祺在名篇《豆腐》中写过,“大概因为上面泛着一层油”,也就是油汪汪的意思。汪老笔下的汪豆腐,是用虾子酱油作佐料的,红烧。却与我们水乡大不相同,水乡人爱的汪豆腐,一般是清清白白的,绝不会倒进酱油,要的就是那种清淡,首先是色彩上的淡。汪豆腐的做法其实不难,大早起来,到豆腐坊买两块水豆腐,细细地横切,竖切,直至成小指甲盖那么大的豆腐丁,开水略烫一烫,去其豆腥。又剁姜末、葱花,最好还得有点猪肉渣,家里炼猪油留下的,那可是做汪豆腐的绝配,一并也切碎。打火,倒油,姜末、葱花先入锅,刚煸出香味,即倒进豆腐丁,略炒一炒,又入油渣,加高汤。盖上锅盖,一锅好看的洁白、葱绿、姜黄、焦橙,在汤与火的热情帮助下,“咕嘟”、“咕嘟”让它们相互问候,彼此融合去。待锅内滚开时,勾上薄芡,撒点细盐,再焖一焖,眼看着汤汁渐少,鱼眼似的在那里冒泡,撒一把翠绿的蒜花,马上出锅,那滋味,肯定馋得你流口水。热气氤氲中,尝一尝,嗯,爽滑,鲜香,柔嫩,鲜美极了。只是别太急,可别烫着了——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啊,尤其是汪豆腐!也有加了芋头丁或慈姑丁的,水乡的龙头芋曾走进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如今已是名噪天下。将龙头芋刮去表皮,“笃笃笃”剁成细丁,加了虾米,先入锅煨烂,再加入洁白的豆腐丁,烧开之后,勾芡,撒入一小撮青嫩的香菜末,即可上桌。清清淡淡的,鲜美又粉糯,入口即化,滋润得很,能当菜,亦可当饭,好吃着呢。若是以慈姑丁做汪豆腐羹,则需加些五花肉切成的细丁,撒些水乡人爱吃的橙红虾子,添些肉香、鲜味与菜色,越发的勾人眼球,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最让人食指大动的还得数蟹黄汪豆腐,水乡大闸蟹上市时最好。将张牙舞爪的大螃蟹蒸得彤红,剔出蟹黄、蟹肉、蟹油,加姜末、葱花,入锅炝好,以油滑透,烹料酒去腥,倒入雪白的豆腐,加清水烧开,马上就是一股诱人的蟹香。少不得还得勾芡,略收去汤汁。此时的豆腐丁已让蟹黄染成一片金红,油汪汪的。出锅时,倒些胡椒末,再撒些青蒜花,那色彩更是养眼,迫不及待地舀一勺入口,一片蟹香拥裹着豆腐的清嫩,在蒜与姜的相助下,益发叫人味蕾绽放,美不胜收。如此佳肴,只恨不能天天享受。还好,过了蟹季,冰箱里多存些猪油炼好的蟹油,化开来,照样可以炖一锅浓香滚烫的蟹黄汪豆腐,大快朵颐,过一把馋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468530
播放数:463730
播放数:32205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二次元同好交流新大陆
扫码下载App
汇聚2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细雨流沙的存在着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1349)|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83064',
blogTitle:'高邮汪豆腐(山塞版)',
blogAbstract:'那个\"汪\"是高邮话,可惜,普通话怎么讲我就不知道了~~\r\n以前很想学会,今年过年看妹妹烧的。每一次已经成功,只是第二次~~总是第一次比第二次好,说不出来为什么,几乎没有一次例外的。慢慢的才能接近第一次的水平,看来什么东西都不是一天二天就可成就的。\r\n进入正题,当然写下不是给别人看,是怕自己不记得了。\r\n材料,豆腐一块,开泮一小把,油渣(就是猪肠上的专门叫猪油的那块肥油肉,切块后熬出油后的,没有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呵呵……有是最好啦……那个用于烧菜是好香的)\r\n调料,糖,盐,鸡精,淀粉(调成水后有半碗)。\r\n&\r\n做法:\r\n1。豆腐切成小小块,下油抄,抄个二至三分钟。加豆腐二倍的水,放水入开洋,油渣,糖(多放点没有关系,放少了调不出鲜味),鸡精。\r\n2。大火烧开后再煮上三分钟点左右,加入调好的定粉勾芡,要不停的翻抄至豆腐很稠时盛出即可。',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0,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细雨流沙的存在着',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丝瓜汪豆腐的做法_丝瓜汪豆腐怎么做_美容菜谱
功能性调理
您的位置:&&&&&&&&&丝瓜汪豆腐的做法丝瓜汪豆腐的做法详细介绍
分享丝瓜汪豆腐的做法,让更多人知道
分类标签:菜品口味主要工艺
食材明细100克150克50克25克15克3克2克&
丝瓜汪豆腐的做法详细步骤
1. 将鲜丝瓜刮去皮洗净切成片,豆腐切成片,下入开水锅内烫一下,捞出控水;
2. 榨菜洗净切成片;
3. 番茄用开水烫一下去皮切成片;
4. 炒锅注油烧热,下入丝瓜煸炒,放入番茄片、榨菜片、豆腐片、开水烧开;
5. 将锅盖盖煮至豆腐浮上汤面,撒入味精、精盐即可。
丝瓜汪豆腐的做法小贴士
食物相克:
番茄:西红柿忌与石榴同食。
美食分享,让更多人知道
上一道菜:
下一道菜:
猜你还喜欢,相关食材菜谱
欢迎分享您做丝瓜汪豆腐的心得,感谢您的参与!
正在加载评论内容...
美食菜谱推荐
稻米300克,鸡蛋70克,猪肉(瘦)125口味:酸甜味┊工艺:其他
豆腐(北)1000克口味:香辣┊工艺:炸
丝瓜200克,水发香菇15克,香油10克
长糯米1杯,素肉碎1/2杯,老豆腐1块
&黑木耳20克,红枣20枚,冰糖适量
&丝瓜480克,猪肉(肥瘦)2
&苦瓜150克,豆腐(北)400克
&豆腐(北)500克,狗肉100克
&猪肉(瘦)375克,红萝卜40克,洋葱(白
&番茄100克,菠菜100克,柠檬15
&豆腐(北)1500克
&牛蹄筋500克
&冬瓜250克
&豆腐(北)100克,咸鱼250克
&豆腐(北)300克
&猪皮100克(将猪皮晒干油炸而成)
&菠萝200克,杏仁200克,豆腐2
食友最常做的菜肴
新鲜出炉的美食汪丁豆腐汤
汪丁是很鲜美的鱼,而且刺少,适合小孩子吃。儿子吃了其中一条上的所有鱼肉,一个劲地说好吃,我和老公两个人拼一条吃,嘻嘻,还是儿子最重要啊,我们这条鱼的巴掌肉还是给儿子吃的呢,鱼脸以前都是我吃的,有了儿子就成儿子专利了。
制作时间:30分钟-1小时
用餐人数:
汪丁杀好后洗净备用
锅内热油,入汪丁略煎
加入豆腐和水
烧到汤浓稠,起锅
<p class="ft10 orange mgt3 like_count"
data-item-id="
汪丁的大刺杀和洗的时候要当心哦。
更多类似菜谱
作品展示(0)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汪曾祺先生在《豆腐》一文中说:“汪豆腐”好像是我的家乡菜。豆腐切成指甲盖大的小薄片,推入虾子酱
油汤中,滚几开,勾薄芡,盛大碗中,浇一勺熟猪油,即得。叫做“汪豆腐”,大概因为上面泛着一层油。用勺舀了吃。吃时要小心,不能性急,因为很烫。滚开的
豆腐,上面又是滚开的油,吃急了会烫坏舌头。我的家乡人喜欢吃烫的东西,语云:“一烫抵三鲜。”乡下人家来了客,大都做一个汪豆腐应急。周巷汪豆腐很有
名。我没有到过周巷,周巷汪豆腐好,我想无非是虾子多,油多。
“汪豆腐”,他处不见,惟有汪曾祺先生字间有。说是“汪曾祺豆腐”又有何不可?就像民间的“陈麻婆豆腐”,《随园食单》里的“蒋侍郎豆腐”。创造一个菜的人可以留名于世,发扬一个菜的人也可享有美名。我愿“汪豆腐”--“汪曾祺豆腐”也像别的美食一样流传开来。
“汪豆腐”中不可缺少的配料是虾子,也写作“虾籽”的。江浙人说起虾子就眉飞色舞,回忆起小时候的一碗虾子酱油猪油拌面、虾籽馄饨来是垂涎三尺,认为是鲜中之极品,“打耳光也不肯放”,“鲜得来眉毛也要落脱了”。以前南货店都有虾子卖,自己家里也可以做。子虾上市的时节,把虾在清水里漂洗,虾子会自然落在水里。滗去水,捡去虾须杂物,煮开加酱油或加酱油煮开,就是虾子酱油。吃拌面的时候加这个,“鲜得来一塌糊涂”。
有个出生在日本的台湾作家叫陈舜臣,看介绍名气很大,早期写推理小说,中后期写历史小说,作品有《中国五千年》、《太平天国》、《诸葛孔明》、《耶律楚材》、《成吉思汗一族》等等,拿过几乎所有的日本文学奖项。我看完他的一本散文集《美味方丈记》,看到最后的“陈舜臣大事年表”,73年49岁时因为中日恢复外交关系访华,经香港去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旅行,游记《丝绸之路》开始连载;76年《敦煌之旅》出版;79年,作为NHK电视台特别节目《丝绸之路》制作成员之一赴西安等地,同行成员还有井上靖、司马辽太郎等人。——看到这里,才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井上靖。我记得早些年有一部电影就叫《敦煌》,就是根据井上靖的原著小说改编的,88年出品。显然是那次的敦煌之行给了他灵感,写了这么一部小说。
说完上面这么多废话,吐槽一下陈舜臣这个人的中国常识。既然是写中国历史小说的,怎么就对中国的民间生活那么错误百出?错成这样还写历史小说?
他在一篇《调味双雄——酱油和辣椒》里写到虾籽酱油:
“将虾籽加入酱油中煮,然后过滤,便可制成‘虾籽酱油’。虽然没有亲口尝过,不过听别人说,这种酱油挺腥的。
竟然连这样的东西也敢吃。
这让人不禁半是佩服,半是吃惊。都说味觉存在个人差异,其中内容还真是包罗万象呀!
正所谓人各有所好。”
——竟然连这样的东西也敢吃?竟然连这样的文字也敢写?
扬州蒋家桥的虾籽馄饨,那是扬州本地人才知道的小店。吾友十六说:蒋家桥饺面店的馄饨吃完之后,也是一层虾籽。这种东西,有的时候就吃,没有了,也是一样徒唤奈何。蒋家桥的虾籽馄饨,和六必居的不相上下,个人觉得那口酱油汤略微窄了点-﹣碗太小。吃完后,把汤喝干,碗底仍有一层虾籽。这就是虾籽馄饨的意思。在日本发明味精之前,有的是各种取鲜之法。虾籽馄饨真好吃。不用绉纱那么薄的皮,不用柴片那么少的肉,不用久煮的高汤,就是一碗酱油汤。
说得我想吃虾籽馄饨了,明天就煮。
这碗汪豆腐我忘了勾薄芡,浇完热油才想起这回事。不过也不错,口感更清爽。酱油用的是香港出的“美味栈头抽”,厚可挂壁,酱香浓稠,非市间寻常酱油可比,价钱也辣花花,一瓶500克的,售价28元。但是,真正酿造久晒的酱油,又岂起兑水的可比。吃过这个酱油,什么牌子的都不如了。
汪豆腐,内脂豆腐切指甲片,推入滚开的虾籽酱油汤里,滚几开,勾薄芡(不勾也行),盛出,撒葱花,浇热油(有猪油更佳)。即成。
没勾芡的做法,虾籽沉底,搅一搅,舀一勺,就可以看见棕红色的虾籽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洛阳豆腐汤的正宗做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