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敏为什么赫敏为何不能嫁给哈利利 历史文化政治

赫敏为什么不能嫁哈利:英国人的等级与种族观念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有效期至:
最后更新:
浏览次数:
联系人齐开元(先生)
会员 [当前离线]
电话0地区天津-南开
地址九龙湾宏开道8号其士商业中心
赫敏为什么不能嫁哈利:英国人的等级与种族观念
赫敏为什么不能嫁哈利:英国人的等级与种族观念
独家网 榆木
《哈利·波特》风靡整个世界,单单电影即在全球收获将近80亿美元票房,小说销量早在2011年即达到4亿册,还带动了盈利能力更持久的DVD、在线游戏、主题公园等。这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小巫师在东亚的魅力丝毫不输欧美。去年墨西哥导演吉尔默·德尔·托罗向日本动漫前辈致敬的好莱坞大制作《环太平洋》在日本遭遇票房滑铁卢后,就有评论感慨,《哈利·波特》系列之后,好莱坞在日本已经没有像样的拳头产品了。
英国小说加美国资本,又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英美强大的文化输出能力。之所以说“又一次”,是因为英国的流行文化,经过美国资本的包装、传播,首先征服美国,继而借助美国这个平台红遍全球并不是孤例。音乐方面,有披头士、滚石、U2、酷玩等著名乐队,当年披头士登陆美国时之火爆甚至被惊呼为“英国入侵”(BritishInvasion);电影方面,除了《哈利·波特》系列,还有007系列、福尔摩斯系列等等,更不用说杰森o斯坦森、凯特·贝金赛尔、凯特·温丝莱特、雷德利·斯科特、克里斯托弗·诺兰等在好莱坞大红大紫的英国演员和导演(后二者分别是《黑鹰坠落》和《盗梦空间》的导演);大卫·贝克汉姆退役之后仍在全球拥有超高人气也令人惊讶不已。
言归正传。《哈利·波特》中,哈利和赫敏郎才女貌,被众多哈密认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最后赫敏却嫁给了“三人组”中的罗恩,连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森都认为,罗恩不一定真的会让赫敏幸福,哈利其实更适合赫敏。那么,才貌双全的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故事的主角哈利呢?这里从英国人根深蒂固的等级和种族观念为诸位看官“解读”一番,并非严肃学术论证,仅博诸君一笑。
中国人对“等级差异“、“民族差异”并不敏感,中国人不习惯从等级、民族成份方面考虑问题。例如,中国自古以来“夷夏之辨”的标准是文化,而不是民族、种族。而且,中国社会的流动性一向较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即是明证。相反,在国土狭小、民族众多、宗教语言错综复杂的欧美国家,“民族成分”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文化问题,也是个很现实的政治问题。再者,欧洲一直有着区分贵族与平民的传统,社会阶层较中国固化,流动性较低。这些都是哈利和赫敏婚姻关系的很基础的问题,搞清几位主角的民族成份、等级地位尤其重要,这是赫敏婚姻问题的前提。
首先,故事的几个主角:哈利、罗恩、赫敏、金妮、马尔福,都是哪个民族的?当然,他们都是英国人。但是,英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他们具体是什么民族呢?稍微留意下他们头发的颜色,就会发现,罗恩和他的父母、兄妹(包括金妮)的头发都是红色的,马尔福父子的头发是铂金色(浅金黄色)的,哈利的头发偏黑,赫敏则是一头褐色头发。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不是同一个民族的。
英国的主体民族的正式称呼是“盎格鲁-撒克逊族”,但这仅限于英格兰地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还包括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人的民族,现在称之为“苏格兰族”、“爱尔兰族”、“威尔士族”,不过这三个民族的祖先在古代还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凯尔特人”。英国历史是从罗马帝国开始的,汉宣帝五凤四年,罗马将军凯撒渡海进入不列颠岛,将这个岛屿变成帝国的西北省份,从此英国人有了自己文明史。凯撒在不列颠遇到一些当地的土著人,这些部落的来源不明,是否是一个民族也不确定。不过黑头发的罗马人没有功夫理会更多的细节,凯撒给他们起了个拉丁语的名字:“凯尔特人”,在凯撒的战地日记里,凯尔特人最典型的体貌特征,就是他们标志性的红头发。
罗马帝国晚期国运衰落,老家大致在现在德国境内的“日耳曼人”冲入罗马帝国境内,肢解了罗马帝国,建立起一系列日耳曼族的小国家,史称“日耳曼人大迁移”。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族”,就是这场大迁移的结果。“日尔曼”现在已经成了德国的代名词,其实这个名称也是罗马人给他们起的,当时日耳曼人还在部落状态,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被罗马人称为“日耳曼人”,而是用自己部落的名字自称。日耳曼人中有三个来自丹麦附近的部落:分别是撒克逊(Saxons)人、盎格鲁(Angles)人和朱特(Jutes)人,一起渡海迁移到了不列颠岛。人数最多的盎格鲁人把这片土地命名为“盎格鲁人的土地”(Angland),中古英语A相当于今天英语的E,后来就演变成了英格兰England。撒克逊人留在德国的部分同族,以族名命名了现在德国北部的“萨克森州”(Sachsen)。朱特人,把部落名称写在了丹麦最大的半岛——“朱特兰”(Jütland)上,一般翻译为“日德兰半岛”。日耳曼人三部落渡海来到不列颠之后,互相联合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朱特人很少),以便团结起来征服当地人。当地的罗马人本来就不多,因此主要的征服战争,就针对原住民凯尔特人。大部分凯尔特人被杀或者沦为奴隶,少数幸存者,只好躲到更西更北的荒凉地区,北部高地的凯尔特人成了苏格兰人的祖先,西部山区的凯尔特人成了威尔士人的祖先,西北爱尔兰岛的凯尔特人则成了爱尔兰人的祖先。后来开发北美的殖民运动中,波士顿地区聚集了大量爱尔兰移民,现在美国NBA里还有一支“波士顿凯尔特人队”。
简单的说,现代英国人有两大族源: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前者是征服者,后者是被征服者。两个族群的差别是可以从体貌特征上看出来的。凯尔特人是红头发,三个日耳曼部落的老家都在波罗的海附近,这个地区的纬度已经很高,日照稀少,纬度越高的民族头发颜色就越浅,因此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典型特征,就是头发是金黄色的,或者说头发颜色越浅的,就越是“纯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哈1的开场亮相,马尔福和卫斯理一上来就剑拔弩张,听到对方的家姓就互相瞧不起,就是民族因素在起作用。作为胜利者的后代、“纯种贵族”的德拉科·马尔福向来以自己的血统和浅色头发自豪,而鄙视罗恩的民族,因此张口第一句话就是重提卫斯理家的“红头发”。英国观众都能看明白,马尔福肯定是“纯而又纯的盎格鲁撒克逊族”,罗恩肯定是凯尔特族系之一。夹在中间的哈利呢?哈利是黑头发,为什么马尔福不歧视黑头发的人呢?前文提到,英国最早的文明史始于罗马帝国,欧洲各国都已罗马文明为自豪,就像战国中的齐楚燕秦吴越各国都以“周礼”为尊、以自已有姬周血统(至少是母系)为荣一样。哈利的黑头发,是他血统高贵的象征,他拥有和凯撒一样颜色的头发!作为日耳曼人征服者后裔的铂金色头发的马尔福,瞧不起红头发的凯尔特人后裔罗恩是正常的,但在罗马人后裔黑头发的哈利面前,就不能再炫耀自己的高贵血统了。
赫敏头发是褐色的,这意味着她是个普通的英国人,她头发的颜色是大多数英国人头发的颜色。这就涉及到英国人的等级观念。在早期的英国历史中,无论盎格鲁撒克逊人还是凯尔特人,内部都已经发生了阶级分化。有人以农牧业、手工业等为职业,也有人专门以战争为职业,即武士阶级,其领袖则称为“王”,这些职业大体上都是世袭的。日耳曼民族大迁移之后,盎格鲁撒克逊武士战胜了凯尔特武士,成了英国贵族(严格地说还有后来的维京人、诺曼人,这两族也属于广义上的日耳曼民族),大部分凯尔特人或者被征服成了奴隶,或者和盎格鲁撒克逊族的平民混杂在一起,融合成现在的普通英国人,也就是平民。
贵族与平民的划分,一直是英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的重要特点。号称“人人生而平等”的英国,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法定的贵族国家。英国女王作为贵族之首,她既不是民主竞选的,也不是推选或者指定的,而是依照血统原则继承的。女王之下,还有大大小小的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教会贵族、法律贵族等共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人组成的贵族院(上院),和剩下几千万人选举出来的平民院(下院),理论上是平级的,二者加上国王,共同构成英国政治的中枢——英国国会。历史上,上院曾经拥有比下院多得多的权力。即使在贵族制度高度式微的今天,上院也仍然是英国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2009年,英国才历史上第一次成立了“英国最高法院”,此前上院一直是英国的最高上诉司法机构,也就是说,最高司法权一直在贵族手中。贵族精神对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民间对贵族精神的追求,比上流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戴安娜王妃实际上是伯爵之女,却被王室宣传为平民王妃,并引起全世界的疯狂追捧。
现实中的贵族和平民,对应着《哈利·波特》中的一对常见的概念:“纯血”(pureblood)和“麻瓜”(muggle)。麻瓜(muggle)是罗琳创造的英语单词,词根来源于mudblood,blood是血统,mud是泥巴,因此中文译成“泥巴种”。在英文中,mud可以引申为肮脏、混杂。Muggle或者mudblood,翻译成汉语中的“杂种”应当更准确。这个词的关键,就在于“混血”。贵族和平民的分界线有很多,最主要的一点,是血统。平民不介意血统是否混杂,而贵族们则坚持近亲结婚。贵族认为,优秀的人群如果世代坚持近亲结婚,其后代就会特别优秀,或者说,对于优秀的人群来说,近亲结婚有利于这个人群长期保持优势。这就是英国王室即使因为遗传的血友病屡次减丁,也坚持只和其他王室通婚的原因。子女的头发的颜色是由父母决定的,金发和金发生金发,红发和红发生红发,金发和红发多混杂几代,颜色就不那么纯粹了,就成了普通英国人的褐色头发。在儿童文学作品里就简化成:纯红和纯金是贵族,褐色则是平民。在英美主流文化中,坚持人种、出身方面的“歧视”或曰“区别对待”(discrimination)是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
顺便提一句,原著作者罗琳女士今年接受《泰晤士报》专访时坦承让赫敏嫁给罗恩是个“错误”,这是她最初的构思,纯粹是个人决定,与文学没有太大关系。“与文学没有太大关系”或许说明罗琳女士当初确实是根据英国人的等级、民族观念来构思故事情节,只是后来考虑到《哈利·波特》红遍全球,其他国家、地区的观众、读者未必能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政治内涵,如此考究也就没有必要。不过,此文提醒大家,标榜“人人生而平等”的英国,“歧视”其实无处不在。
本文根据翟文喆《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哈利·波特》中的历史、文化与政治》整理而成。
本文为独家网约稿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张秋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英国人的文明观 《哈利·波特》系列中除了最受关注的哈利和赫敏的婚姻问题外,还有几条感情线索:哈利和张秋、赫敏和克鲁姆、比尔·卫斯理和芙蓉·德拉库尔,佩蒂尔姐妹也曾在哈4中的舞会上与哈利、罗恩携手。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对中都有一方是外国人:张秋是中国人(华裔),克鲁姆是保加利亚人,芙蓉是法国人,佩蒂尔是印度人。其中,只有芙蓉和比尔最终结为夫妻,其中又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这里从英国人的文明观为诸位看官“解读”一番,同样,并非严肃学术论证,仅博诸君一笑。
芙蓉·德拉库尔来自布斯巴顿魔法学校,这个学校明显是法国的。英法文化互相渗透很深,往往不需要特别标记互相就能心领神会。例如,光看芙蓉o伊莎贝尔o德拉库尔(FleurIsabelleDelacour)的姓名就足以判断她是个法国人,这是个典型的法国姓名。Delacour可以分解成“De”、“la”、“cour”三部分,其“De”是法国贵族姓名的标记,含义相当于英语的of,“la”相当于英语的定冠词the,后面的姓“cour”其实是贵族的封地的地名,这个名字意思是“库尔领地的伊莎贝尔夫人的女儿芙蓉小姐”,就像孟德斯鸠的正式姓名“查理o路易o德o色共达”,意思是“色共达领地的路易老爷的儿子查理”。这种复杂的命名方式只在法国拉丁系文化中使用,是法国贵族文化的一部分。
芙蓉·德拉库尔
另外,布斯巴顿魔法学校的校徽,精巧细致,其中的花纹叫“金百合”,是法国国花和法国波旁王室的标记。
布斯巴顿魔法学校校徽:金百合
英国人对法国人,有一个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差不多相当于从小为抢一块糖经常打架的表兄弟之间的感情。在英国人的文化观念中,法国代表的拉丁文化纤细、精致、优美,一如布斯巴顿魔法学院的姑娘们的服饰和她们的校徽。布斯巴顿魔法学校的所有学生都是漂亮温柔的姑娘,在霍格沃茨的欢迎仪式上,女孩们身着浅蓝色服饰和礼帽、伴着飞舞的魔法小鸟和蝴蝶,以柔美的舞姿轻哼浅吟着进入大厅,将法国文化的精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布斯巴顿的入场表演
因此,安排芙蓉嫁给比尔,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英法两国从百年战争开始打了几百年仗,难免互相轻视,因此芙蓉嫁入苏格兰族的卫斯理家也有些鄙视法国的意思,法国美女也只能嫁英国的二等贵族,更高贵的门第,则要留给自己人。
芙蓉和丈夫比尔·卫斯理(中),右边是比尔的父亲
硬汉克鲁姆来自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他是保加利亚人。哈4中,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驶往霍格沃茨的船的帆上,印着俄罗斯国徽的图案——双头鹰。
维克多·克鲁姆入场
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驶往霍格沃茨的船的帆上,印着俄罗斯国徽的图案——双头鹰
在欧洲文化圈中,保加利亚其实就是小号的俄罗斯,他们的关系就像今天的汉族和满族,一般不用区分太细。保加利亚人和俄罗斯人不仅都是斯拉夫族,而且还是不分你我关系非常要好的斯拉夫族,又同样信奉东正教。“保加利亚”这个词来自东欧的第一长河:保加尔河,只是俄语中把“保加尔”读作“伏尔加”而已。在英国人看来,克鲁姆这个“伏尔加国”的选手,其文化原型是明显的。哈4中布斯巴顿和德姆斯特朗在霍格沃茨大厅的表演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出英国人对法俄两国的不同印象:如果说布斯巴顿魔法学校代表了法国拉丁文化的纤细、精致、优美,那么,德姆斯特朗则传递出俄国人在英国人心目中简单、强壮、粗暴的印象。
克鲁姆和赫敏在舞会上
先说强壮。维克多·克鲁姆是三强争霸赛勇士之一,保加利亚国家魁地奇球队找球手,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找球手,高大魁梧。德姆斯特朗的学生全部是男生,在霍格沃茨的欢迎仪式上,他们的服饰是毛皮大衣和帽子,简单实用,没有复杂、精美的装饰。在雄浑有力的男声伴唱和乐声中,他们挥舞着手杖,冲刺进入大厅,一位德姆斯特朗学生用魔法棒吹出一只火鸟,在这表演营造出的气氛中,克鲁姆目不斜视、霸气十足地登场亮相,不仅吸引了赫敏了目光,也让罗恩惊呼:天哪,是他!再说简单。哈4中,赫敏和哈利谈到金蛋之谜时,赫敏说她从来不和克鲁姆谈论比赛的事,甚至她和克鲁姆在一起时都很少说话,克鲁姆只是看着她学习,倒不是因为争吵、发生矛盾,而是因为克鲁姆不善言辞,她觉得克鲁姆更像是一个“身体的存在”(physicalbeing)。言下之意很明显,简单的克鲁姆不善于复杂的思考和表达。最后粗暴。三强争霸赛的第二场比赛是在一个小时之内去湖中救出一位自己珍爱的人,他们被绳子捆住脚,固定在湖底,需要解开绳子,带他们浮出水面。哈利和霍格沃茨的另外一位勇士塞德里克·迪戈里分别用手和魔杖解开绳子,克鲁姆则暴力得多,他上半身变成大白鲨,一口咬断了系在赫敏脚上的绳子。显然,聪明的赫敏不可能和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克鲁姆走到一起。
根据皮肤、头发的颜色,佩蒂尔姐妹来自印度,她们在片中的形象明显低于克鲁姆、芙蓉和张秋,只是衬托赫敏、芙蓉、张秋的陪衬。
姐姐帕瓦蒂·佩蒂尔和哈利在舞会上
妹妹帕德玛·佩蒂尔和罗恩在舞会上
还是以哈4中的舞会为例,佩尔蒂姐妹轻佻浮躁,欲望强烈以至“饥不择食”,完全没有女性应有的矜持和优雅。姐姐帕瓦蒂·佩蒂尔先是近乎咬牙切齿地要求哈利搂住自己的腰,再是当另有人邀请她跳舞时,对方仅仅一句“MayI have your arm?”(能请您跳支舞吗?字面意思是“我能挽您的胳膊吗?”),她却急不可耐地回答“Arm, leg, I’myours”(胳膊、腿,我是你的了!)。这样的女性根本配不上贵族罗恩和“被选中的那个人”(The Chosen One)哈利。这两个作陪衬的倒霉女孩之所以选择印度而非中国,是因为英国人统治过印度百年,在心理上占有巨大优势,看印度人就像看家仆。
代表中国文化的张秋在片中端庄、优雅,是拉文克劳学院魁地奇队的找球手。在英美文化中,体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支球队中成为队长或者表现优异往往会被认为有领袖气质。在三强争霸赛期间举行的圣诞舞会前,哈利邀请张秋作为自己的舞伴,但此时,她已经答应了另一位勇士,塞德里克·迪戈里的请求。
张秋和塞德里克·迪戈里在舞会上
尽管如此,张秋和哈利在彼此心目中依然有着美好的形象。每次相遇时含情脉脉地对视,邓布利多军团中哈利手把手地教张秋魔法,最后发展成“有求必应屋”里槲寄生(情人草,这种植物在西方有着特殊的文化含义)下的深情一吻。
“有求必应屋”里的槲寄生/情人草
张秋和哈利在“有求必应屋”里的深情一吻
可见,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评价远高于印度。但是,张秋还是没能与哈利走到一起,而是金妮·卫斯理。虽然从种族、等级角度看,金妮是英国贵族,但是片中她与哈利的交往的情节很少,以至于最后二人的结合稍显突兀。事实上,从英国人的文明观的角度看,英美对中国文化也谈不上崇敬,他们真正崇尚的是自己的文明,所以一定要在文艺作品中表现出中国人的缺点,以维持自己的心理优势。一般认为,英美人认为中国文化最大的缺点,是中国人懦弱和缺乏勇气。英美的主流文化是征服者的文化,崇拜强者,遵守规则,最瞧不起叛徒。因此哈5中张秋被乌姆里奇拷打而背叛邓布利多军团之后(作为对照,哈利也经受了刑罚,但挺过来了),她和哈利的关系也就彻底结束了。
张秋未能经受住乌姆里奇(穿粉红色衣服者)的拷问而背叛了邓布利多军团
简言之,英国人能接受同源的法国人芙蓉嫁给自己的二流贵族卫斯理,距离更远的文明,如简单粗暴的俄罗斯人、懦弱的中国人、曾经是家奴的印度人,找找异国情调谈谈恋爱还可以,结婚是不行的。张秋自然就无法嫁给哈利。
除了以上四对感情线索涉及的四个文明外,《哈利·波特》系列中还出现其他文明的形象。魔法部长福吉(有的翻译成“夫子”)是日本姓名,白人长相;魔法部国际交流司司长巴蒂o克劳奇,是日本衣着相貌,白人姓名,这两个人共同构成《哈利波特》中的日本文化元素。
魔法部长福吉,白人相貌,日本姓名
魔法部国际交流司司长巴蒂o克劳奇,日本衣着相貌,白人姓名
必须明确,在欧美主流观点中,日本文化是有独立性的,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从来不是一回事(这里也有利益因素)。不过,欧洲人对日本文化的评价低于中国文化,在欧洲人看来,日本人谨小慎微、唯唯诺诺、机械死板却又傲慢刚愎,重视礼仪却缺乏道德感,谈恋爱都缺乏感觉,只适合做公务员。欧美文化中公务员可不是什么好名词,两个部长,片中基本上也是反面角色。
古灵阁的原型很明显是银行,尤其是瑞士的银行,而犹太人擅长经营金融业世人皆知。从体貌特征上讲,犹太人普遍身高不高,并且拥有一个大鼻子。片中古灵阁精灵也是如此,矮小、长鼻、尖耳。英美主流文化中对犹太人的评价并不高,一般认为他们唯利是图,为了一块银币出卖良心。所以哈7中,妖精拉环又出卖了哈利一次。欧洲有着久远的反犹传统,并不是说说而已,在儿童剧中都有渗透。
古灵阁柜台后的精灵,矮小、大鼻子
还有黑人文化。一个是哈利的室友迪安o托马斯,另一个是魔法部官员金斯莱o沙克尔,还有哈6中无名的酒馆女招待。在英国主流观念看来,黑人谈不上有独立文化,基于人种的差异,亦不便同化到欧美文明里,于是出场也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表现,大多是跑龙套的角色。要不是照顾美国观众中有不少黑人,可能这个龙套都不给。
迪安·托马斯(右起第一个)
金斯莱·沙克尔
哈6中的无名酒吧女服务员
数到现在,还有一个大的文化体系没有出现——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这个文明唯一一次出现,只是张照片,那是罗恩一家去埃及旅游时拍的。英、法、德、俄四大文明都出自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从中世纪斗到“911”,在影片中作为正面形象出现会触犯英美观众的心理底线。如果非要出现一点点色彩,只能展示他们的古代文明时段,因为埃及和金字塔也算是基督教文明源头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信仰之后的那些元素,就不能在影片中出现了。
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只在卫斯理一家去埃及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中出现过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人对“日耳曼—德国”文化的态度。《哈利·波特》中另一个血统纯正的日耳曼后裔即卢娜家族,卢娜父女也有一头和马尔福差不多的浅金黄色头发。英国人对日耳曼老家民族的态度一直比较纠结,血缘上比较亲近,但利益上又有明显的冲突,和德国打了两次世界大战。好像自己的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但现实中又可能和自己争夺家产。因此,《哈利·波特》全剧中日耳曼文化圈的形象代表,由卢娜和马尔福两个家族分别出演,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但他们都是英国人。
马尔福父子
简言之,英美国家潜意识里世界各个文明的分量,对谁看得重些,对谁看得轻些,谁是对手,谁是朋友,谁是家奴,谁可以结婚,谁只能恋爱,是很有分寸的,细节可以随意,大原则决不能违反。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实力,英美文化给予这些外国形象的地位有着微妙的差别。在英国人的主流观念里,中国、俄罗斯这种对手级别的民族或者文化有一定地位,但是最优秀的,无疑是自己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哈利·波特》固然精彩,但对于其中的“文明的冲突”,我们不可不察。
独家网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赫敏为什么不能嫁哈利:英国人的等级与种族观念由香港商路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提供,该企业负责赫敏为什么不能嫁哈利:英国人的等级与种族观念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商务路路通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为什么赫敏不能嫁给哈利 论欧洲的文化_百度知道
为什么赫敏不能嫁给哈利 论欧洲的文化
提问者采纳
西方人似乎并不怎么喜欢这一设定!,罗恩和赫敏都为哈利的事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优秀完美的女主往往会嫁给救世主一般不同寻常的男主,但人尽皆知,JK罗琳曾经想让赫敏和Draco在一起,就不可能,就是拍电影的一种方式而已.!为了避免这种罗恩迷失的感觉,其实并不涉及什么文化。然而.。所以如果哈利娶了赫敏?我是德赫党,日本火影忍者佐助和小樱的结局也是证明(其实中国如果有三人组的话也应该会这样)。没发现,罗恩就称赫敏为女友了么。别想太多女主嫁给男主是纯粹的中式思想(电视剧&电影).。事实上.罗恩就tm是个路人甲,好像过了一个假期,哈利不论各方面都小胜于罗恩(智商也是醉了),除非恋爱肥皂剧!不光这样,依照原著,更受关注。但是事实上。但是赫敏较罗恩而言,哈利和赫敏相当优秀.:哈利 罗恩 赫敏这三人是大名鼎鼎的格兰芬多铁三角,也就是说!,男二一定会和女一在一起的,为什么没有在一起呢,按照正常逻辑,出了欧洲,就没有这样写,两个人都十分的重要,但因为叙述太过麻烦.,罗恩从一开始就注定男二号?单单从电视剧上来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赫敏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我也好疑惑~为什么哈利和赫敏直接没产生爱钱那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哈利波特》中的历史、文化与政治(完整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哈利波特》中的历史、文化与政治(完整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二次元同好交流新大陆
扫码下载App
汇聚2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Waiting for new surprise.......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1021)|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看了一篇长文,关于哈利波特和赫敏为什么不能结婚的问题',
blogAbstract:'这两天的闲暇工作都贡献给一篇长文了,原名叫做:
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哈利波特》中的历史、文化与政治 来源: 翟文喆的日志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利波特赫敏h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