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马蜂窝旅游网 蚂十一层多少钱

十一国庆节
【十一旅游哪里人少】十一旅游景好人少的地方
更新时间: 18:05:36来源:<
十一旅游哪里人少?十一黄金周旅游,走到哪里都是人,这是每年热门景点必有的一景,游客抱怨这不是看山看水看美景,这是看人来了啊。那么,十一旅游哪里人少?十一旅游景好人少的地方有哪些?十一去哪里旅游人少?下面就和蚂蜂窝小编一起看看十一景好人少的景点吧。&十一旅游哪里人少?安岭安岭位于的最北面,也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地区。岭的旅游景点线路以“北国林都”之称的加格达奇为中心,往西、往北辐射。除此之外,还有呼中寒温带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瓮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布河漂流、十八站遗址等各类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旅游资源日益丰富。安岭的秋天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山水画,绝不是用七彩颜料所能绘成的;岭的秋天是一首多音色的交响乐,绝不是七个音符所能弹奏的。秋天到来之际,山上的柞树叶变成了红色,还有一些绿色的针叶,其间夹杂着白桦,颜色好看极了。秋季是采山人的季节,山珍开始成熟了,榛蘑一片片的,榛子也灌满了浆,蓝莓散出一团团紫气,弯下腰便随手可得,蓝的外面还有溥溥的一层霜,让人垂涎欲滴,还有那野草莓稍一走近就能闻到她那沁人心脾的香气。&十一旅游哪里人少?作为80后一代来说,是否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三味书屋,还有咸亨酒家。。。这就是了,的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至今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古时的吴越会稽之地,近代的鲁迅先生故乡,在十一国庆节长假到,在古城小铺内点几碟茴香豆、品一壶老黄酒,体验江东人民的悠闲生活。在这个时节去,正好可以赶上的黄酒节,作为一年一度的黄酒节,在每年10月举行。中国黄酒节是以中国名酒——黄酒为载体,进而开展的集旅游、文化、经贸于一体的大型庆典活动。黄酒节始办于1990年,随后基本上一年一度,承续至今。节日庆典有大型开幕式、文艺晚会等表演活动,也有“品老酒,尝美食,游古迹”的盛大旅游活动。&十一旅游哪里人少?,一座处于北方的边陲小城,与接壤,在江的对面就是。,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的起点,也是中国万里海疆最北端的起点,有着沿海、沿江以及沿边的优势地理位置。的虎山长城坐落在省市郊20公里处,是中国明长城最东端的起点,其南临中朝两国的界河,且与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隔江相望。距考证,虎山长城大约始建于明朝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十一国庆节到旅游,来这里待上一两天,你会发现这里是真正的宜居之地。并且这个季节去,或许可以看到银杏林的那一抹金黄。&十一旅游哪里人少?&,传说中的香巴拉王国。极目远跳,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憾人心魄,1145个高山湖泊散落于嶙峋乱石间,碧蓝如玉,景色极为壮观,因而被誉为最后的香巴拉。&一条悠长奇绝的山路,穿越尘嚣,向天空延伸;一队队无比虔诚的朝拜者,不辞辛劳,艰难跋涉,只为双脚踏上这块圣洁之地,奉献身心地为之叩首。秋季(9月-10月)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季节,十一国庆节去旅游,时间刚刚好,这个时候的外的红草地与黄色的万亩杨树林让人置身于色彩的海洋,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这个季节的夜晚和清晨观看神山如梦如幻。的住宿主要住在这三个区域:县城、日瓦乡、村和龙同坝。&若想静心感受“神山圣湖”之美,合理安排好在的住宿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十一旅游哪里人少?被誉为“明珠”,自古便是鱼米之乡,有鼋头渚、灵山大佛、影视城等景点。就旅游来说,并没有、和的名气大,但你可以在这个被誉为“佳绝处”的城市泛舟悠闲游于,在之滨赏玩湖光山色,或者坐着手摇船在水弄堂里看着河道两岸的炊烟袅袅。午饭时,去崇安寺或者南禅寺悠然寻吃,咬上一口甜中带鲜的小笼,然后悠闲地游于南长街满是文艺范的店铺之间。这个被称作“明珠”、堪比“小”的城市,这个从商朝建市、历史上的四大米市之一,让我们看到了积淀已久的韵味,它有着江南城市惯有的柔美,更多了些鲜活的人情味,到过才知道“是个好地方”这句话所言非虚。每年9-11月份,是旅游的黄金季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橘子挂满枝头,每年一度的菊花展更会让你大饱眼福。今年国庆高速免费吗?&以上就是蚂蜂窝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十一旅游哪里人少的地方,国庆出游期间,游客较多,需要提前买票及预定酒店。
大兴安岭酒店推荐
289起/双人
713起/双人
499起/双人
589起/双人
389起/双人
540起/双人
免责申明: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相关目的地:&&
正在发生的旅游热点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D0:{ 兰州。初相识。经停。}出发那天,杭州下着蒙蒙小雨,我背着45L的大背包,斜跨相机包,肩抗三角架,架势十足地上路了。大巴一路坐到萧山机场,经过三桥时,钱塘江两岸的高楼在迷蒙的雨雾中隐隐绰绰。我被大背包挤在狭小的座位上,可一想起马上就踏上大西北的土地,全身的细胞都要沸腾起来了。到了机场,见到一起从杭州出发的另两个同伴——丹姐和Kama,已然都是一身冲锋衣的装扮。值机,托运行李,安检时因为是飞往兰州的航班,又被多问了几句,比如“你们是一起的吗”“几个人啊”,等等。后来一想我们乘坐的飞机是经停兰州,飞往乌鲁木齐的。敏感地区,安检自然也更加严格仔细了。因为是飞往新疆的航班,所以在候机厅的时候就看到了好多维族打扮、轮廓很深的人。等了不多久,准时登机,窗外还是下着蒙蒙细雨,雨点打在圆形的机窗上,我心里一阵激动,掏出丹霞地貌和巴丹吉林沙漠的资料临时抱起佛脚来。坐在右手边的姑娘好奇地往我这边望了望,问道,这是什么啊?我说,旅游景点的介绍。你要去旅行吗。她说,去哪儿啊。张掖和巴丹吉林,我回答,你也是去玩吗?恩。她点点头,又摇摇头,没听说过。我心里一阵讶然。转念一想,说不定人家是飞乌鲁木齐的,所以不知道甘肃和内蒙的景点。飞机平稳地飞行在云层之上。正值夕阳西下之时,火红的光芒染红了天边的云彩,蔓延成长长一条光带,艳丽而壮观。那是此行我看的第一个日落,当然那时,我还不知道此次旅行原来是一个“日出日落之旅”。我在安静的机舱里认真地学习着丹霞地貌和沙漠景观,我想我当时的神情一定是非常认真而专注的,所以坐在我左手边的大叔在醒来很多次以后,终于忍不住问,你是学啥专业的?这要是以前我还做学生的时候,我一定会非常严肃且认真地告诉他我的专业,因为本姑娘我学的就是我手上拿着的地理和旅游。但是现在若再一副学生模样地告诉人家我学什么的,难免有点装嫩的嫌疑。于是我摇摇头,说道,不是的,我就是在看些景点的介绍。大叔好奇地看看我手中“张掖丹霞”、“巴丹吉林”的大标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也不知道他是真知道还是不知道。。。将近三个小时后,飞机在兰州中川机场顺利降落。出机舱,我用力地吸吸鼻子,呼吸着那微凉的带着西北特有的干燥的空气。虽然已经暮色四合,但只穿一件外套,也不觉得冷。中川机场不大,和萧山机场一样属于简陋型的。走到取行李处,看见丹姐远远地冲我招手,她身边站了另三个姑娘——虫虫、猫猫、羊羊。她们上海的飞机过来,比我们早到半个小时,就在机场与我们汇合。为什么都是动物哦?我问。那么羊和猫会打架吗?大家笑。 &
& 机场大巴带着我们开向兰州。窗外是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只是车上一股难闻的味道,让我不适地放缓了呼吸。。。 机场很远,汽车在夜色中开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城市的灯火。高速出口收费亭上赫然亮着红色的“兰州”两个大字,路边也渐渐有了霓虹闪烁的招牌。我心里想,本姑娘在中华版图上的脚印终于踩到大西北的省份了,也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吧。只是深夜达到,看不见奔流的黄河,也看不到雄伟的黄河大桥。因为第二天一早就要坐火车去张掖,我们提前在网上订了离火车站不远的汉庭快捷兰州兰大店,对面就是兰州大学。说到兰州大学,又有老黄历可以扯了,遥想当年高考时,分数不高不低的,老师会推荐兰州大学,从综合排名上看兰大也是个很不错的211大学,但是地处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干燥多沙的气候,让很多家长都将它排除在考虑范围内。想到这,我又趴在车窗上,多望了兰大几眼。大巴停车的地方离汉庭很近。虫虫一个10年未见的大学同学早在那等我们了,等我们放下行李安顿好后,带我们去了一家叫“马大胡子”的据说吃羊肉很有名的老字号。手抓羊肉、黄焖羊肉、烤羊排,还有土豆片和腌萝卜,配上大碗茶,西北的风味立刻就到位了。而且,西北的羊肉果然是没有膻味,让除了羊肉火锅之外就不敢吃羊肉的小诺也大快朵颐了一把。而此行的第七个队员小过弟弟,也在羊肉宴上现身了。他比我们早一天到了兰州,去了一趟夏河的拉卜楞寺,在这天晚上也和我们汇合了。& &茶足饭饱,沿着兰州深夜安静的街道散了散步,打的回到汉庭,舒舒服服地洗了个热水澡。明天上路后,下一次再洗澡洗头,就不知道是啥时候了。。。&
& ------------------------------兰州住宿:汉庭快捷兰州兰大店,家庭房237元/晚。交通:萧山机场大巴20元,中川机场大巴30元。
D1:{ 张掖。彩丘。落日。}一夜无梦。6:00的闹铃准时响起。起床,收拾行囊,灌了西北的第一杯水。虫虫和猫猫说,为了保持更久一点的洁净,所以要在早上洗头洗澡。汉庭的早餐要7点才有,我们就饿着肚子向火车站出发了。昨晚本来想着早上如果起得早的话,就在附近找一家面店尝尝大名鼎鼎的兰州拉面,但是其他人貌似都没有此想法,于是我也懒得起得更早了。从汉庭走到火车站大约10多分钟。反正每个城市的火车站附近都是这个城市脏乱差的集中体现之地,尤其对于兰州这样的西北工业城市。远远望去,火车站就躺在大山下,门口立着中国旅游的标志——马踏飞燕,远处能看见高高的烟囱冒着灰烟,而另一侧则是另一个迎着朝阳的大工厂。
我们乘坐的T9205次是兰州到张掖最快的一趟火车,约5个多小时。刚离开兰州的一段路沿黄河行驶,可以看见滔滔的黄河水。黄河流到此处,水已经不清了,掺杂了泥沙。昨晚深夜坐车什么也看不见,现在终于看清了甘肃地区的沿途风貌了。远方是重峦叠嶂的群山,不像南方长满绿油油的树木,而是以褐色的裸岩居多。黄土高原一马平川,田野里规则地搭起稻草垛子,成片的白杨树笔直挺立。间或还可以看到田地间黄土砌成的房子院子,在开阔的田间显得孤独而凄凉,这就是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真实写照吧,不免让人觉得有点心凉。越北上,窗外的景色便越辽阔,也更苍茫。广阔的土地那边连绵起伏、沟壑蔓延的山脉,据猜测就该是祁连山脉了。田野也越来越少,除了偶然的高粱地玉米地,就是大片大片的长着小灌木的荒漠了,真正的一马平川啊。。。
快看,火车头!kama指着窗外说道。我趴在窗上一看,果然,因为轨道是弯的,火车转弯时我们就看到了我们这辆火车的红色火车头。不多久,他又喊道,看,那边还有一列火车。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在平坦的大地的那一端另一列火车也正在向前进,在辽阔的大地上转了个大弯,然后和我们交错开过。 & & & 路过天祝的时候,对藏区很感兴趣的小过说,这里是个藏族自治县。路过武威的时候,我想起一个大学的老同学,虽然知道他不在老家,但还是拍了个照给他发了条微博。说起武威,就是那中国旅游的标志——马踏飞燕(铜奔马)出土的地方。武威,位于甘肃省的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武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武威”。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历代王朝曾在这里设郡置府。东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国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成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是中西交通的咽喉,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因此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文化遗存丰富,是甘肃省的文物大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 & 武威古称凉州,说到这个,第一反应就是凉州词了。于是猫猫开始在火车上拽起诗词来。先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只是我们这次时间不够,去不到嘉峪关和玉门关。然后是更有美感的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沙场已没有,不过沙漠倒是有的。到时候来个“醉卧沙漠”也不失是个好主意。大家这样说笑着,时间过得倒也很快。12点50分,我们竟然准时地到达了张掖火车站。(一般来说,这里的火车都是要晚点的)。出了火车站,约好来接我们的车还没到,于是好奇的小诺又对火车站门口的祁连玉石研究了一小会儿。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 &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这是柳永著名的《八声甘州》。《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是从唐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音节慷慨悲壮。而这“甘州”便是张掖的古称。张掖,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古为河西四郡之一的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龙首二山,在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张掖绿洲,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既有南国风韵,又具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之说。地处河西走廊咽喉地带的张掖,曾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西魏(535-556年)时期,西域商队云集张掖,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城市。隋代(581-618年),张掖成为连通河西和西域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来张掖,主要就是冲着近几年名声大起的丹霞地貌来的。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这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 & 从张掖到丹霞景区,再到沙漠,最后到达额济纳的路程,我们是在网上联系了张掖顺达汽车租赁公司。给我们开车的师傅姓张,人是不错的,但是好像没怎么开过这些路段,识路很不靠谱,而且我们联系的张老板和这位小张师傅之间貌似也没沟通好。这也是造成我们之后几日一直耽误行程的原因(后续会详细地提到)。因此,真的非常不推荐这家租车公司!我们在张掖的甘州特色风味美食广场吃午饭,这里有家很有名的“吴记排挡搓鱼”,是张掖的特色小吃。一条条面就像小鱼儿似地,是拿面条一截截搓出来的。搓鱼和炒菜是分别上的,吃的时候要把它们拌在一起。那小小的一条条搓鱼真是考验拿筷子的能力,那个老板大概是对我们使筷子的技术实在看不下去了,很体谅地拿了勺子给我们。还遇到一个挺独特的饮料叫杏皮水,是用杏子做成的,我从虫虫那蹭了一口,觉得有点杏子烂了的味道,不习惯。 &
吃完饭,我们到租车公司和老板确定了下行程和付费方式,随后便启程赶往张掖丹霞景区。一路都是尘土飞扬的路,这俩丰田金杯也是有些年头了,关了窗还是觉得车厢内都有股尘土的味道,大家的头巾、披肩,从此时就开始派上用场了。一路除了尘土,就是路两旁高高挺立的钻天杨,有了些黄叶子,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路过黑河大桥,看到浅浅流淌却很清澈的河水。当然,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之后的一路我们都与这条黑河不离不弃。路上还看到一大片一大片晒玉米的平地,金色的玉米粒铺成巨大一片,小张师傅说那是种子公司在晒玉米种子。Kama和我几个摄友就开始YY要是能从高空俯拍,一定特壮观~ 大约开了一个多小时,前方有个“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欢迎您”的彩色照片和路牌,拐进去一段路后,就看到一个很简陋的公园大门(门票上显示是东入口)和很简陋的售票处。虫虫他们下车买门票,大约是买票时听说还有个西入口,要进那个入口还需再购票,于是我们开始犯糊涂了。而且我们预定的住宿“老雷家”距离这里也很远,按照之前我们和老雷儿子小雷的联系,我们应该是先到他家放置行李然后再玩景点的。
反正当时大家就是各种混乱,尤其是这个东入口修的真不像一个正规的景区。虫虫只好再给小雷打电话询问情况,小雷电话里的意思就是你们先到我们这里,然后再去景区云云。虫虫只好决定我们先去老雷家安顿了再说。小张师傅虽然说是他带客人来走的都是这个入口,但他也是不太确定,所以只好把我们送到了网上很红的那个“老雷家”。说起这个老雷,在这里还是很有些名气的。据说张掖这一片丹霞地貌就是因为他因为他带领了几个摄影师拍了几张照片而名声大噪,还修了一条从自家村口通往景区的道路。而现在,他们家自然也就成了旅游者、摄影爱好者的聚居地。当然,更多的旅游接待工作都是他的儿子小雷在操办。我们之前就是一直和小雷联系的。后来见到这个小雷,不管网上怎么评价他,反正给我们的印象,也是不怎么靠谱的人。电话里他让我们先到他家,到了他家后,又说到时候跟着他的车走好了,可转身人又找不到了。我们只好转问老雷下午应该先去哪个景点,明天去哪个景点看日出,哪个景点还要再买票等等。老雷用他那西北口音很重的普通话外带手势,才让我们稍微弄清楚了这东南西北的关系: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分为三个部分:肃南的东入口、临泽的西入口、冰沟丹霞景区。东入口的彩丘和冰沟景区都属于肃南县,所以购一张票即可。西入口属于临泽县,要去的话就要再买票(40元)。西入口就在他们家边上,和东入口的景色比较类似,不去也无所谓。而冰沟景区适合第二天早上去看日出。(东入口可以自己的车开进去,西入口不能进车,必须坐景区的观光车,20元。)所以最后的结论简直让我们晕倒,就是——回刚才的东入口,看彩丘!我们当时那叫一个郁闷啊,这一来一回可要折腾一个多小时呢。小张师傅只好迅速地把我们送回下午到过的景区门口。方才一路看到钻天杨树、湛蓝天空还觉得挺美丽的,现在再看第二遍立刻觉得不讨喜了,毕竟这来来回回地折腾要浪费好多时间,而且,眼看着太阳就要西斜了,我们那叫一个心急如焚啊。。。
再次回到东入口已经快6点了,还好这里的天黑得晚。师傅把我们送到敖河观景台,下车一看,已经有很多人在山坡上支起三脚架了,我们二话不说,立刻扛起三脚架也飞奔上山坡。真是不登顶就不会知道。这一爬上去,映入视野里的那一片红,那叫一个震撼啊!连绵起伏如波浪般的丘陵,镶嵌着一条条丝带似的白、黄、青、灰……纹理交错,沟壑深邃,色彩斑斓,气势如虹,像上帝不经意打翻的五色油彩,又像一曲充满节奏感的交响乐。正是夕阳西下时,落日的余辉洒在橘红色的山坡上,漫山遍野一片金红色,真正是应了那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虽然早就在网上见过无数彩丘的照片,但当身临其境时,扑入视野的那种磅礴的气势、壮观的情景,叫人忍不住“咔咔咔”地连摁快门,不愿错过每一个角落,每一种颜色。
这就是张掖肃南的彩丘——彩色丘陵。虽然总是被统称为张掖丹霞,但实际上,彩丘是彩丘,丹霞是丹霞。“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因以中国广东省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名“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严格来说,彩色丘陵与丹霞地貌是在同一类岩层上发育起来的,这类岩层被学者们称为“红层”。红层一般发育在地址时期内陆盆地的河流或湖泊环境中(不是大海哦~),所以其岩石的组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盆地边缘往往堆积着巨厚的洪积相混杂泥砾,往盆地中心则渐变为洪、冲击砾岩,沙砾岩,砂岩与河、湖积细沙,粉砂岩或泥质岩。相对来说,从盆地边缘往中心,所形成沉积岩的硬度会越来越小。根据目前研究,大部分丹霞地貌发育在相对坚硬的砾岩、沙砾岩和砂岩的红层地区,而相对较弱的粉砂岩和泥质岩则发育成红层丘陵,后者由于没有赤壁丹霞,所以一般不认为是丹霞地貌。因为丹霞地貌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物质基础必须是红色的陆相碎屑岩;是要有陡崖坡,就是要有悬崖峭壁。而形成彩丘的红层大多是软弱的泥质岩,难以保持悬崖峭壁。彩丘的红层大多数是粉砂岩或泥质岩,而红层中包含多种色彩的夹层,构成以红色为基调的杂色岩。但是如果在某一个地段,形成彩丘的红层比较坚硬,发育了大量的陡崖坡,那么它就有理由被称为丹霞地貌,可称为“彩丘式丹霞地貌”。(参考《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10月号,总第564期,塞北 西域 珍藏版)
& 斜阳西斜,我们的影子在红色的土坡上落下一道道长长的影子。
我们从前方的彩丘上走下来,又爬上高高的敖河观景台。站在这个高度,可以看见更广阔的一片片丘陵,有些色彩鲜艳浓重,有些覆着深色的植被,如波涛般起起伏伏。
太阳从层峦的那一端慢慢地落下来,红光染红了天边的云霞。远山够勾勒出连绵的黑影。彩色的丘陵在落日下慢慢地沉静下来,慢慢隐去了她那华丽的颜色。
我们从敖河观景台下来,上车沿着土路继续往前开,原来前面还有好几个观景点。在第二个观景点下来时,太阳已经完全落到山后。其他队友没有下车的兴致,可我和羊羊还是忍不住跑上去。迎面走来的游人看到我们,说道,来晚了,太阳已经下山了。我们沿着游步道爬上去,才发现这里的七彩山要比刚才看到的更加壮丽更加波澜涌动。可惜天色已暗,彩丘的颜色远不如方才鲜艳。像一位在白日里浓妆登场的女子,此时也卸了妆,栖身安眠了。&
我们上车继续前行,又到了一个叫刀山火海的观景点,此时已是暮色四合,一轮圆月挂上天幕了。“火海”的轮廓在夜色里此起彼伏。我们还是忍不住下车,沿着游道走了走。 虽然景区里立着“请勿入内,保护资源”的警示牌,但是还是会有游客就是要从游步道踏进那些彩带般的土坡上。彩丘的土质极其松软,那些纹理、沟壑哪里经得起这么多人踩踏啊!后来整理的照片的时候也发现,有些平行纹理的彩色条纹上有模糊、断裂的地方,大概就是被游人们踩的。这么美丽的大自然的恩赐,这么几百万年形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踏之何忍啊?!2006年,“中国丹霞”联合申请了世界自然遗产,唯独张掖丹霞缺席,据说是因为经费不够,旅游基础设施跟不上。想想入口那个简陋的大门,想想售票员司机含糊不清的信息,想想两个县都想从中分一杯羹的多头管理……这么珍贵的地质遗产,却不能被好好地保护起来,真的叫人扼腕痛惜。因为下午来来回回在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以至于不能看到彩丘的全貌,我们都觉得有点遗憾。带着这些遗憾,我们驱车出了景区,又沿着那条下午走了一个来回的路回到老雷家。吃晚饭的时候,此行的最后一个队友Wayne也达到老雷家和我们汇合了。8人坐在老雷家的小院里,Kama打开一瓶从张掖买的当地白酒。我们尝着老雷自家院子里种的新鲜小菜,对着漫天星空,浅酌小酒,与新朋友们举杯共邀明月,深夜的寒意顿时消退很多,也是惬意万分。------------------------------张掖住宿: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子村老雷家:30元/晚人。吃饭:张掖吴记排挡搓鱼10元/人;老雷家晚饭186元/8人。门票:张掖丹霞地质公园40元/人。
D2:{ 丹霞晨光。巴丹吉林。姗姗来迟。}不知道是不是十一期间游客太多了,小雷同志在给我们安排房间时也表现出极大的不靠谱。就给了我们一个房间,里屋4张床,外屋一个大炕加一张单人床。我们连同司机4男5女,盘来盘去,也只有让男士睡里面的4张床比较合适。而我们四个姑娘就挤在那一张大土炕上。经历过之前在四川的旅行,这次我特地带了一条床单(俺娘本还说让我带被套,可以像睡袋一样钻进去,被我嫌沉否认了)。我把床单往炕上一铺,和衣而眠。半夜里被冻醒了两次,以为天亮了,一看手机才1点多。后背硌着又硬又冷的土炕,侧身或平躺,反正怎么都不舒服。凌晨醒来,同睡炕上的丹姐和猫猫一同抱怨这一晚真是被冻死了。彼时只有5点钟,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墨色的天幕上,繁星低垂。那些星星看起来那么大,好像离我们特别近特别近,一颗颗闪着耀眼的银光。 就着屋外水龙头里冰凉的自来水抹了把脸,灌了一杯热水,冲了一杯泡腾片。而昨天说会在早上带领我们去冰沟的小雷也没有动静,似乎已经走掉了,也没通知我们。我们上了车,只好凭着小张师傅的记忆,朝着冰沟景区开去。一路上又是黄土飞扬,颠颠簸簸,可以想象那个路有多么差。天空中还挂着一轮弦月,映着远处连绵山脉的黑影。虽然在黑暗中走错了一小段路,幸好还是在日出前赶到了冰沟景区内。此时天已经蒙蒙亮。车子颠颠簸簸地行驶在红棕色的山岩之间,两侧峰岭林立,怪石凸起。千万年来被流水风雨侵蚀留下的垂直节理清晰分明,粗犷而苍茫,有点《天地英雄》中姜文带着驼队躲避响马子的那个山谷的感觉,虽然那个场景是在新疆的克孜利亚大峡谷拍的。
& 我们在叫做“卢浮魅影”(一说“布达拉宫”)的观景台下停车。下车又看见细长的山脊上密密地站满了支着三脚架的人影。沿着狭窄的被人踩出来的山脊小路爬到顶处。环顾四野,广阔的天地间,红色巨岩耸立如屏,笔直的岩柱拔地而起,高低错落,疏密相生,怪石嶙峋,峰丛林立。另一侧的山谷则是千沟万壑,起伏连绵,太阳还没升上来,整个山谷沉浸在一片静谧里。看到没?前面是雪山!羊羊抬手指着前方,兴奋地回头对我说道。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在重重叠叠的层峦之后,在白蒙蒙的山岚之中,隐隐约约有一道白色的雪山,连绵起伏,在熹微的晨光迷迷蒙蒙,若隐若现,梦幻得像遥不可及的仙境一样。那一定就是祁连山!我兴奋地说道。见过云南的玉龙梅里,见过四川的贡嘎央迈勇,而西北高原上的雪山不似西南的雪山那么雄奇,那么险峻,那么直插云霄。平缓起伏的祁连山上覆着莽莽白雪,银装素裹,姿态优雅,就跟这大西北的土地和人民一样,隐忍,低调,沉默,刚强。
& 冰沟丹霞地貌区,在张掖肃南县康乐乡西北约3.5公里一带,为白垩系下统新民堡群下部的褐红色泥岩、页岩、粉砂岩及淡红色含砾粗沙岩、沙砾岩、砾岩所构成。因沙砾岩较坚硬,经风化后,形成相对凸出的层状岩凸。这些层状岩凸限制了其上方泥岩的侵蚀,使该岩墩上方形成凸包状,也保护了其下方泥岩不受侵蚀,而形成小的颈部并与岩墩主体相连。
& 冰沟主要景区,从沟底至沟两侧的丹霞顶部,相对高度约100-110米左右。沟的西北坡,是典型的“顶平、身陡、麓缓”的丹霞地貌。西北坡的上半部分基本为高达50米左右的丹霞赤壁,其上可见到明显的垂直节理,也可见到不少由薄层硬岩层所形成的短小层状岩檐。 & 沿垂直节理的侵蚀、风化、使节理外侧的岩体与山体分开而形成不少高耸的岩柱。岩柱耸立如林,千怪万状,似物似景,堡状、锥状、塔状、形象各异,惟妙惟肖,组合有序,栩栩如生,如万古今城,似千年石堡。有个别岩柱顶上还因风化、吹蚀作用,形成明显的穿洞。这种发育在岩柱顶上的穿洞,在丹霞地貌中极为罕见。这些丹霞赤壁、岩柱及其各种造型地貌,形成冰沟风景区的精华所在。&
& 后来在网上看一段对冰沟丹霞的比喻:“像是废弃的城堡,又像是古老的战场;像是生物灭绝后的遗迹,又像是人类迁徙后的弃地。这里不像地球却如火星,这里不是桃源更似魔域。”真是觉得贴切万分。
& 山脊小道上站满了人,也支满了三角架,要走过去都要小心翼翼地绕过这些三角架,一边留意着两侧陡峭却松软的土坡。天越来越亮,后面有人喊,太阳要出来咯!我回头,看见身后的山峦后的光线越来越强,那团强烈的光晕越来越高,越来越亮,渐渐照亮了我们眼前的空旷山谷。
& 脚下的山谷蜿蜒,突兀浮沉,连绵不绝,沟壑万千。山脊、沟谷、连绵起伏的曲线、交织交错的脉络,在清晨的万张金光中渐渐变得亮堂。而前方,丹霞赤壁被阳光撒上了一片红光,那一块被叫做“布达拉宫”的宫殿式巨大岩屏在朝阳下,红色的岩体和阳光交相辉映,光影斑驳。天空清明,云朵聚散,气象万千。
& 终于明白为什么老雷要叫我们在清晨日出的时候来这里了。
& 因为上午要赶往阿拉善右旗进沙漠,我们看完了日出便驱车离开了冰沟景区。梨园河浅浅流淌,两岸是如切如磨的山体陡岩。河边的玉米田连绵,白杨树迎光闪耀,一派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 &
& 在车上,我依然恋恋不舍地趴在车窗上看着窗外嶙峋耸立的赤壁丹霞,意犹未尽。直至现在,当我想起彩丘,想起丹霞,仍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这是少有的我去过之后还想着再去一次的地方。觉得没看够,没看透。那千万年的岁月留下的痕迹,山峦浩淼,远离尘嚣,沧海桑田,一眼万年。
& 我们回到老雷家吃了早饭,收拾了行李回到车上。但其实更合理的安排应该是早上直接拿了行李上车,看完冰沟直接回张掖。这样往返一次老雷家,加上在张掖小张师傅回了趟公司研究他的GPS,着实让我们耽误了不少时间。出张掖时,都已经是中午11点半了。而按照原定计划,我们是要在12点赶到阿拉善右旗的。我们在张掖买了水、水果、八宝粥,以备沙漠之需。汽车从张掖开往阿拉善右旗。出城,首先路过了“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杨树笔直成林,芦苇金黄连片,蓝天上白云丝丝缕缕,真的会让人恍惚自己究竟是在塞上,还是江南?“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绿洲张掖,足以颠覆脑海中原有的对塞北的所有印象。
& 继续北上,两侧依旧是粗犷辽阔的丹霞地貌,山体通红,壁立千仞,如刀削斧劈,起伏不绝。 &
& 看,那是骆驼吗?!当我还在对广袤的大地惊叹感慨时,坐在我身边猫猫眼尖,指着另一侧的窗外兴奋地喊道。全车人几乎是同时都靠向那一侧往外瞧。果然,山前平坦的黄土地上,几头高大的野骆驼正在信步前行,昂头挺胸,姿态优雅。这是上路后我们第一次看到骆驼,大家都很兴奋,端起大小相机嚓嚓嚓地抢拍。 &
& 渐渐地,地势越来越平坦,从起伏陡峭的赤壁丹霞变成大片大片的荒漠戈壁,一望无垠,苍茫无迹。贫瘠的黄土上有河水流过的痕迹,但是早已干涸,只留下白色的盐渍,长着稀疏的小灌木。看来已经出了甘肃,进入内蒙的地界了。天空高远,灰色笔直的公路直通前方,好像漫漫没有终点。
& 车里逐渐安静下来,大家也有点倦了,开始打起盹来。我看着窗外苍茫而又单调的荒漠,忽然倍感肃杀寂寥。心想,当年陈子昂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时,是不是也是面对着这样的景致。
大约三点钟,我们到了阿拉善右旗的巴丹吉林镇外。进巴丹吉林沙漠,我们是联系了沙漠珠峰旅行社,据说进沙漠的车子80%都是他们家的。若是平时去的话,他们是可以到阿右旗镇上接的。但是十一旺季,我们需要自己到达巴丹吉林沙漠地质公园门口。小张师傅对这一带很不熟悉,还好一路都有检查站或警察可以询问。而且大西北,都是一条路直来直去的,不像东南部的发达地区,单单高速公路就可以把人给绕晕了。下午三点半,我们到达沙漠公园的入口。入口处是巴丹吉林沙漠博物馆,蓝白相间的颜色,造型却特别像UFO。后来才发现,那是一个以蒙古包为原形的建筑物。沙漠珠峰的吉普车很快就来接我们了。他们家的吉普是统一的很亮眼的明黄色,漂亮且帅气,车顶插一面小红旗,迎风招展。 &
& 但是,进沙漠,又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坐上车的时候,老板娘就跟我们说,那天有ZF的人来,公园管理处要征用旅行社的车,叫我们进景区的时候就说我们和旅行社是事先签好合同的,必须要进去。果然,到了景区大门前,有人拦住了我们,说我们的车子不能进。于是,虫虫、丹姐、羊羊、Kama都陆陆续续下车,到景区管理处讨个说法去了。小诺很乖地坐在车上,守着行李。因为师傅说,车上没能没有人,否则,那些人就要把车征用走了。沙丘、沙海就近在咫尺,而另一边则是管理处门口闹闹哄哄的人群,游客、老板和景区的管理者在热烈地交涉。ZF用车,游客就先靠边,管你是不是早就签好合同的,说起来真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而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偏远地带,大概也没有什么民主法制可言吧。我看着远处的蓝天、金沙,心里却还是充满希望。想想自己大老远的来到这里,一定会如愿以偿的。我们的RP果然还是不错。大概僵持了一个多小时,虫虫他们回来了,举手一扬——走!真的可以走了!我们各自上车,大门口的车栏杆升起,我们终于走进了巴丹吉林的怀抱。
-----------------------------& & 巴丹吉林沙漠,这个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中国最美的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山以北,弱水以东。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第一、第二分别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系蒙古语,“巴丹”是由巴岱(人名)演变而来,“吉林”(吉仁音译)是数词,即六十。相传几百年以前,有一名叫巴岱的牧民居住在巴丹吉林沙漠的大沙山旁,他历尽艰辛,在这片沙漠中找到了六十个大小不一的海子,后人为纪念他,故将这片沙漠名为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主要属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其在阿右旗境内的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占阿拉善右旗总面积的39%。在整个沙漠内部,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巴丹吉林沙漠海拔高度在米之间,沙峰相对高度在300-500米之间,以其奇特的造型和高陡而著称。沙山沙丘、风蚀洼地、剥蚀山丘、湖泊盆地和谷地交错分布,沙漠中部是高度约为200-300米的复合型沙山,形态复杂,高大密集,最高的巴彦诺尔、吉诃德沙山高度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
& 正如我所相信的,好事多磨。那迎面而来的漫漫黄沙,映着下午明晃晃的阳光,顿时晃到了我的眼睛,直至灵魂最深处。视野所及之处,皆是一座接连一座的沙丘,高低起伏,连绵成海,巍巍不绝。沙地上没有固定的道路,一道道弯曲的车辙重复交错,延伸向远方。越野车在沙地上飞快驰骋,伴随着剧烈的颠簸。它飞速地冲上一座沙山,然后又沿着陡峭的斜坡快速滑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心脏在那一瞬间会有失重的感觉。还没有从前一个沙丘的失重和尖叫中恢复过来,越野车又冲上了另一个沙山。当达到峰顶,看到脚下差不多有50度倾斜的斜坡,还来不及惊叹,车子就已经飞快地直冲下去了。难怪这被称为“沙漠冲浪”。临行前,就听说再不晕车的人,坐上沙漠越野车,也会被颠得七荤八素一塌糊涂,不禁让人心有畏惧和担心。而当真的坐上了这车子,我们倒觉得是一种享受,就像是坐游乐园里的过山车,直上直下,心惊肉跳,又像是乘船颠簸于狂风巨浪中,排山倒海,惊险刺激。
& 还没体会够这样的惊险感觉,前方出现了一片像是在动工的区域,待近了一看,这栋在建的房子后是一个湖泊。师傅停下车,说,这就是巴丹湖。巴丹湖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南缘,是进入巴丹吉林沙漠的门户,是一个罕见的淡水湖。司机师傅说只有在沙漠的边缘才有淡水湖,之后在沙漠中见到的海子都是咸水湖。
& 围着湖边修了一条栈桥,一直通到对面的沙山下。湖的南边长着一片芦苇,也就是正在动工造房子的地方。后来在网上找到一条报道,得知这里是今年5月31日刚刚开工的巴丹湖旅游服务中心(大本营)。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要建成集住宿、餐饮、会议、休闲、度假、信息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巴丹吉林景区入口服务楼、巴丹吉林核心区高端会所将相继开工建设。看着这样的报道,真是让人哑然失笑。我们来看沙漠,本就是来体验与寻常生活不同的大漠荒凉,吃不好住不好也都是与之一致的体验。而建起这样所谓的“集XX、XX……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中心”,把沙山、海子改造地和城市度假村一样,又有什么意义。想起一个朋友做西北某地区的区域城市规划,发微博说,“连洗澡水都没有的地方,还想开发漂流?!”我帮她改了改,应该是“连冲厕所的水都没有,还想开高端会所?!”Kama在旁边说道,这种地方建宾馆,要不要窗子呢?要是有窗子,那么服务员岂不是很惨……唉,这人工化的东西不看也罢,我们稍作停留,就上了车子,继续前行。行不多远,前方又出现一个小湖泊,波平如镜,完完整整地倒映着水边的沙山,完全看不出那原来是个倒影!我们连忙叫师傅停车,下车近距离地走到水边。师傅说,这个是“盐湖“。的确,一看就知道是个咸水湖,盐分含量一定不低。就看那水边一圈的白色,就是水晒干后留下的盐渍。
&离开盐湖,继续感受惊涛骇浪般的沙漠冲浪。越往沙漠腹地行驶,车辙的痕迹就越来越少,满眼黄沙,顽强地生长着一簇簇的黄蒿、沙米、骆驼刺,荒无人烟的苍茫感也越来越足。于是我们不免开始讨论在这样荒无人烟的地方,万一被扔下的怎么办?会有狼吧。我说。这里有狼吗?我们这儿正好有只羊。丹姐姐问我们的司机。我们这辆车的司机阿布师傅是个蒙古人,身材高大,晒得黝黑,看上去不苟言笑,很是严肃。有。阿布师傅说道,沉默了一下,又补充道:灰太狼。全车的人都被他逗笑了。 & & & 巴丹吉林沙漠据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相对高度最大、湖泊最多、鸣沙声最大的沙漠,因此它所形成的景观和风格也最为独特。“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形成了巴丹吉林的“五绝”。若是平时去,在景点上有更多的选择,可以自行安排。但是黄金周游客量大,所以旅行社也也就规定了几条路线。我们的路线是五绝全景二日游。原定的安排是这样的:“10.3 沙漠入口-巴丹湖-音德日图神泉-必鲁图珠峰-巴丹吉林庙从沙漠入口出发赴巴丹吉林庙,一路体验惊险、刺激的汽车冲浪,观赏神泉,攀登沙漠珠峰,午餐后登仙女峰,观仙女湖,鸟瞰巴丹吉林庙全景,朝拜沙漠故宫,晚餐。宿牧家招待所。10.4 巴丹吉林庙-诺尔图-宝日陶勒盖-沙漠入口早餐后,赴漠中江南-诺尔图,游湖观景,拍摄美丽的诺尔图湖;赴宝日陶勒盖,滑沙体验鸣沙,沙湖垂钓,中午返回沙漠入口。”“第一绝:沙峰——必鲁图,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海拔1617米,相对高度500多米,比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高沙峰高出70余米,素有“沙海珠穆朗玛峰”之称。第二绝:奇泉——音德日图神泉。音德日图海子号称有一百单八泉,“磨盘泉”就在海子中一块破水而出的大石头上,石头约有1米多高,顶部大致有3平方米,状如磨盘,其上泉眼密布,泉水披挂而下。据说这个泉的水被称之为“圣水”,旧社会王爷不让妇女靠近,现在当地人依旧遵守着这个习俗。”这些都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介绍。然而,由于我们这天进沙漠实在太晚了,所以也没法按照计划的行程安排去到音德日图神泉和必鲁图珠峰。因为为了保证安全,沙漠里严禁夜间行车,所以第一天下午,看得出司机师傅也是在飞快地赶路。但即使只是看那沿路的沙漠风光,就已经足够让我息声屏气,叹为观止,连眨眼的功夫都觉得是浪费。 &
& 每到一个上坡,师傅就会固定住档位,加足马力冲上去,很有技巧性。这沙漠,可真不是一般人都能开的。师傅开车技巧娴熟,我们自然很是放心,完全醉心于窗外的风景。当我正对着脚下路过的一个海子拍照时,车子在上坡时滑了一下。师傅倒退下来,重新从侧面上坡,但车子还是从溜了下来。这车身一侧,脚下的那个海子完全展露在我们的正面了。我和羊羊看到海子异常兴奋。虽然这后来被Kama形容为“不知者无畏”。。。阿布师傅让我们下车,爬一小段沙丘,他开着空车先爬到坡上,这样更安全。我们因为能走下车而觉得异常开心,毕竟这一下午我们都坐在车上在赶路,沙山近在咫尺却触摸不到。而现在,我们的双脚终于踩在这细软的沙粒上了。但我们显然开心得太早了。沙子松软,基本是往上走一步,往下滑半步。短短的一段坡,我们却走得异常艰辛,气喘吁吁。但爬上坡顶后,极目远眺,又被映入眼帘景色震惊了!眼前是千里瀚海沙丘如波,层层叠叠,如波涛翻滚,涌向天际,蔚为壮观。峰尖往下延伸是沙脊,沙脊之间形成的沙窝里分别躺着两个海子,在落日的逆光里,静静地依偎在沙山的怀抱里,安宁祥和。
& 我们回到车上,师傅说,这两个海子叫做“双海子”,因为它们相依相偎,就跟孪生兄弟一样。 &
& 落日西斜,阳光斜射下的天空蓝得特别深,特别透,特别纯粹。红色的余辉洒落在沙山上,大漠变成了金黄色的一片。吉普车在沙山间奔驰,转弯。沙丘高低错落,连绵不绝,呈现出各种“S” 型、“Z” 型的曲线,不管是左侧,还是右侧,都是无比优美的曲线,让人应接不暇,就像是上帝随意一挥笔,画出了世间最美最柔的曲线。越前往沙漠腹地,耐旱的植物也越来越少。极目望去,平坦的沙上布满了如水波、如耳廓、如蜗牛壳一样的波纹,层层叠叠,细细密密,纹理清晰,映照着阳光,如丝绸般顺滑。那,或许又是风神的杰作。 &
& 我望着满眼的黄沙,不免觉得有些单调。说道,为什么没有骆驼呢?Kama回答,你看到的那些沙山上走来一队骆驼的照片都是拍照的人花钱雇了驼队上去走一下的。我:呃 O__O’’…(真是一盆冷水啊。)Kama(作安慰状):等会儿我们如果还有时间,也雇个驼队上去走一圈,也拍几张照。 &
& 六点半,太阳已经慢慢降到山脊线上了。师傅把我们载到一个沙山的高处,让我们看日落。面前是浩瀚无际的沙海,高低起伏,连绵不绝。天边的那一轮落日洒下万丈光芒,给整个沙漠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轻纱。 我爬上一处沙坡,仰面躺下。沙面细软如绸,光滑如丝,头顶上是没有任何污染的最纯净澄明的天空。我仰面望着天边那一轮红日,渐渐地沉到远山下,白色的弦月挂在半空中,我的伙伴、我们的吉普车在逆光中成为一道静谧的剪影。
& 在计划此次行程之前,我都还不知道,原来沙漠也是像我这样非探险、科考级别的旅游者也能进入的。沙漠,从小时候的寓言故事,到上学后的地理课,对它所构筑的所有印象,就是荒无人烟、是不毛之地,是生命禁区,是只有类似于仙人掌这样的植物才能生长的地方。我从来不知道原来沙漠里还有这般散落如珍珠的海子,还有芦苇荡漾的清水碧波,还有牧民居住的村庄。所以,也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也走进了沙漠。穿行在连绵的沙丘、沙海之间,能亲触这无边无尽的黄沙,俯仰之间,沙漠浩瀚,天地辽远,生命苍凉。
& --------------------- & 大约7点钟,我们在天黑之前赶到了晚上住宿的庙海子边的巴丹吉林嘎查。“嘎查”,蒙古语,就是我们所说的村的意思。庙海子,蒙语“苏敏吉林”,意为“有庙的海子”。海子边有座沙漠深处的古庙——巴丹吉林庙。这座藏传佛教寺庙建于1755年。据说,在建庙过程中,从银川、武威、张掖等地雇用木匠、画匠、泥匠,从雅布赖山拉运基石,从新疆天山驮运栋梁,从几十里路外用骆驼拉砖运物而建造。当时取藏语名为“噶勒丹彭茨克拉布吉林”,庙宇分上下两层楼阁式建筑,占地面积达273.7平方米。令人欣慰的是,在“文革”中,此庙由于其地处大漠而免遭破坏,成为阿拉善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寺庙。这座白墙金顶汉藏混合的建筑背靠沙山,面朝湖水,庄严肃穆,幽静典雅,被称为“沙漠故宫”,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地标,也是牧民心目中神圣的殿堂。寺外还有一座白塔,在黄沙蓝水间显得格外抢眼。夕阳映红沙山,连同湖岸婆娑的柳树与古庙一起静静地倒映在水中,如梦似幻。只是天色已暗,我们之能从嘎查远远地望向那一片幽深的水域和水边的白塔,内心虔诚,祈祷平安顺利。 &
& 另一辆车的张师傅负责张罗我们的住宿。大概也是因为黄金周人多的原因,我们8个人的住宿竟被安排在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而且这原本应该是牧民自己住的房子,大概也是旅游旺季腾出来接待游客,他们自己去住临时搭的简易帐篷了。好不容易分配好晚上各自睡觉的床位,张师傅过来通知我们晚饭做好了。我们在一间貌似村民开会用的公用房间里吃饭。这也是第一次见到了沙漠里的特有的沙葱。很简单的几个菜,就要四百大洋。反正要在这样的地方吃点热乎的东西,就不能心疼银子了。Wayne和Kama不忘掏出他们从张掖背过来的酒,虽然这一点酒精并不能让我们“醉卧沙场”,但是,烈酒之于大漠,怎么都是应景的。 &
&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夜幕低垂,繁星闪烁,银汉迢迢暗渡。沙漠的夜,清冷,空灵,空气中有深秋的味道。我想我这一辈子,能有几个夜晚,会是在这茫茫的沙漠中度过的呢。这个时候,我不想说什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不想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却想起了李商隐的《嫦娥》,或是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张师傅用Kama的激光笔,指着天空,给我们上起天文课。这七颗最亮的是北斗七星,这一条光带是银河,银河的这边是牛郎星,那一边是织女星……我望着北斗七星组成的勺子,它们的位置这么低,好像就靠在天边,和我那一年在四川甘孜看到的是那么不同。恒星的位置不会改变,改变的,是我的所在。那一年,我在雪山脚下,现在,我在塞北大漠。而以后呢,也要去更多的地方,看天空,看星星。 & & ------------------------------ 巴丹吉林沙漠公园门票:80元/人。 沙漠住宿:100元/晚 人。 吃饭:老雷家早饭5元/人,沙漠晚饭400元/8人。 交通:张掖-丹霞-张掖包车350元/8人;巴丹吉林沙漠吉普车2600元/辆4人。
D3:{ 最美沙漠。苍茫戈壁滩。披星戴月。}在沙漠的一夜,晚上睡的迷迷糊糊中觉得嗓子隐隐作痛。醒来后又不痛了,他们说大概是太干燥了。这天原定是6点起床,6点半出发去看日出。结果一屋子的人都以为别人会上闹钟,竟然一觉睡得死沉死沉,直到带着睡袋在外面睡帐篷的Wayne咣咣咣地在屋外敲门,喊着6点20啦!屋内里的人才猛然惊醒。飞快地收拾行李,用屋外主人打的水抹了把脸,便快速地爬上越野车。师傅飞速地往前方的沙山驶去。我们住的小房子和小村庄渐渐消失在蓝灰色的视野里。天蒙蒙亮,远处的沙山在昏暗的光线中勾勒出一道道交错的曲线。师傅在半山腰把我们放下,说,把你们送到这么高的地方其实是不允许的,但是今天出发时间晚了,就破例了。你们赶快爬上去吧。太阳要出来了。
我们向前望去,脚下这座沙山往前延伸的沙脊,蜿蜒如刀刃,沙壁如削,峰尖高耸云天。我们踩着沙脊线往上走,虽然此处的沙子比昨天走过的那一处要实些,但还是一步一滑,每踩一步,半个脚就陷进去了。
天边慢慢地出现些许红光。虫虫和Wayne走得很快,已经爬到了顶上,冲我们喊道,快上来,太阳就要升上来了!我望着远处那道红光,不免想加快脚步。在这里,真的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力不从心”,即使我再想快点迈开步伐,但是沙坑陷脚,就是走不快。口干,气喘,心急,真真像当年体育考试跑800的情景重现。。。
当我终于爬到顶峰,东方那一轮红日也正从远处的山脊线上一跃而起,天空被染成一片通红。层层叠叠的沙山就如同海啸卷起的巨浪,排山倒海,风起云涌,气势磅礴。太阳的红光一层层地扩散、延展,就像浴火涅槃的凤凰,带着燃烧撕裂的美丽,整个天地仿佛一个初生的婴儿在这一片红色的光芒中慢慢张开眼睛。
我们伫立在沙山顶峰,就这样怔怔地望着那来自天与地的壮阔和力量,被震撼地顿时失去了表达的能力。那种力量,刺伤眼睛,触动神经,击中心灵。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那一瞬间的震撼和感动。
转身,脚下的庙海子还隐匿在大山的阴影里,幽深的湖水像一块温润的墨玉,镶嵌在高大的沙山脚下。我和KAMA说,等太阳再升上来一点,阳光照到湖面上,一定会很漂亮。
但我们没等到太阳升起来,就上车奔向下了一个景点。因为阿布师傅说,下一处景色在太阳初生的时候更漂亮。阿布师傅果然没有骗我们。朝阳的金光下,连绵起伏的沙丘如波如鳞,一半映照在阳光下,一半落下半月形的阴影,金光闪闪,如梦似幻,美丽绝伦。而眼前出现的那一大片湖泊,更是让我们眼前豁然一亮。师傅说,前方那个是诺尔图海。那是巴丹吉林里最美的一个海子。此时我们还在高处的沙丘上,前一辆吉普车已经快开到湖边了。我估摸着看全景需要的高度,连忙地对师傅说,我们在车里下车,我们自己走过去。& & & & 诺尔图,蒙语意为“海子、湖泊”,是巴丹吉林沙漠中最大的海子。站在这个高度,可以拍到诺尔图海的全貌。清澈的晨曦中,她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水晶,倒映着身后雄伟的沙山。湖边绿树青青,芦苇依依,真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在茫茫的大漠之中。
当年,那个叫巴岱的牧民在沙漠中找到了六十个海子,而现在,被勘察到的湖泊已经有144个。在沙漠里,竟然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海子,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按理说,巴丹吉林沙漠属于温带干旱和极干旱气候区,气候极为干旱,降水稀少。这里年降水量只有40-80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均匀地分布着144个海子,而且无论冬夏水位恒定,不增不减。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咸湖中有清泉涌出,咸甜水相伴相生。看,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而不可思议。
我们踩着沙坡慢慢走近诺尔图,湖边散落一片白色的蒙古包和简易房。这里是沙漠里的一个旅游接待点,专门在旅游季节里接待徒步、旅游的客人。
师傅把我们带到湖的另一侧,我们下车,往湖边走去。沙地里顽强地生长着各种绿色的小生命,在阳光下,生机勃勃,生趣昂然。
诺尔图,不管哪个角度,怎么看都很美。
看,这就是沙葱。丹姐叫住我,指着沙地上一抹绿色。我蹲下身,细瞧这小小的生命,它比我们平常见的小葱更圆更粗壮,好像蓄着充足的水分,细细一闻,有浓浓的葱味。有人说,在沙漠里,飘到这里的第一粒芦苇种子是伟大的。他们来到大漠,孕育了绿洲,孕育了生命。
继续前行,太阳已经升到沙山之上。天空干净地没有一丝云彩。前方沙窝里又出现一个月亮型的海子,湖水湛蓝,湖边长着一圈毛绒绒的小草,像镶嵌着一条金色的链子。师傅说,那个也叫诺尔图,是诺尔图南湖。
太阳越来越高,照耀得整片沙漠灿灿发光。一座座造型奇特的沙丘、沙山一座倚着一座。它们的向光面闪耀着金光,而逆光的一面仍是黑色的,明明暗暗,交织绵延,构成一道道优美柔和的弧线,如花样体操运动员向上甩出的丝带,又像佛朗明哥女郎舞动蹁跹的长裙。
师傅把我们停在一片空旷的沙丘上。这里大概是鲜有人停留的,起伏的沙坡上除了孤零零的几道车辙,一个脚印都没有。今天每次停留都是在湖边,现在大家踩到这漫天的黄沙上,都异常地兴奋,撒开脚丫子欢蹦起来。在光洁的沙坡上留下一连串的脚印,在沙子上写下到此一游的大名,在沙地上打滚、劈叉,更厉害的,是虫虫和羊羊站在沙地上,迎着太阳,摆出经典的瑜伽动作,绝了!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在这漫漫的黄沙上,好像所以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被忘记。所有的烦恼,所有的琐事,所有的纷纷扰扰喧喧闹闹,在这里,都不复存在。这里不是桃花源,却比桃花源更遥远,更宁静。
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宝日陶勒盖。这也是巴丹吉林的“五绝”之一 —— 鸣沙。巴丹吉林的鸣沙与美国鸣沙、甘肃敦煌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鸣沙相比,沙丘高、面积大,是世界最大的鸣沙区,被誉为“世界鸣沙王国”。1995年,惘野町中日合作鸣沙学术调查团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考察后认为,“巴丹吉林沙丘所发出的声音类似直升轰炸机的声响,又酷似雷声,沉闷而深远,25公里处可清楚听见。”师傅把我们停在鸣沙山下,我们抬头一看,这沙坡平滑陡峭,高有上百米,延伸至蔚蓝天空。还好,沙坡上有一个木质的梯子,方便人们可以踩着木头爬上去,不至于一步三滑。师傅说,你们把鞋脱了,上去也方便,滑下来也方便。于是大伙儿兴奋地脱了鞋子,一个接一个地走上木梯子。这里的滑沙和我在秦皇岛黄金海岸的沙丘滑沙不一样,没有木板,没有任何工具,只要双手拨动沙坡,双腿驱动,手脚配合,便能顺着光滑的沙子滑下来。滑动时,果然有鸣沙的声音,虽然不像宣传中描述的“飞机轰鸣”或“雷声隆隆”,也的确会发出“噗噗噗”的响声,有趣至极。
鸣沙山下,有一片澄净的湖水,方才从车上过来时,我就很想下车看看了。现在,趁着大家在比赛滑沙时,我又悄悄地跑到那一片水边。湖水清澈明净,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水中央长着一片茂盛的芦草,绿中泛黄,直直挺出水面,映着后边的沙山和前面的碧波。流水潺潺,天空澄明,阳光灿烂,在路上的日子,如此美好。
回沙漠公园的门口的路上,远远地看见几匹骆驼,两头大骆驼带着两头小骆驼。我们连忙让师傅停车,慢慢地走进他们。其实,骆驼真的是好漂亮的动物。长长的睫毛,睁着一副无辜澄净的大眼睛,它们的下眼睑有一道黑色的纹路,就好像是泪痕一样。虫虫说,看它们那无辜的眼神,多么忧郁而悲伤,我们不要打扰它们了。
又经历了大约40多分钟的沙漠冲浪,我们又看见了公园门口那个蒙古包造型的建筑物。不过这次远远地沙漠里望过去,倒还挺漂亮的。不知道是一早上没进食给饿的,还是坐车颠的,肚子还是有点不舒服的。这真是一次减肥的旅程啊,因为沙漠越野车很颠簸,所以我们昨天中午就没吃饭,今天早上的早饭当然也不能吃。刚才一直拿着相机对着窗外拍啊拍,所以没感觉,后来收了相机,注意力没被分散了,倒有点难受起来了。不过总的来说,这一趟颠簸下来,我们总体的战况还不错,8个人中有2个人壮烈地翻江倒海了。另外,女生的忍耐力明显要比男生好。12点钟,我们准时出了沙漠。忍不住回头依依不舍地再看一眼巴丹吉林。她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我没去过其他沙漠,没有比较,但她真的很美很美。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这次的沙漠经历吧,包括一路颠簸的艰苦、7个人挤一间屋子的简陋、看到美景的感动,都在我们的脑海中都留在了深刻而不可磨灭的印象。最美沙漠,巴丹吉林。再见。&
我们在中午来到巴丹吉林镇。巴丹吉林是这个镇子的新名字。在做攻略的时候,看到阿拉善右旗的政府所在地都是额肯呼都格镇,即使在那看到一些公告,也都是写的“额镇”。然而,2011年5月,额肯呼都格镇这个旧名已被废止,阿右旗旗府所在地被批复更名为巴丹吉林镇。理由很明了,因为巴丹吉林沙漠71%的面积在阿右旗境内,因为巴丹吉林沙漠是阿右旗最重要的旅游资源,而由于原来的旗府所在地地名与景点名称不一致,致使不能充分发挥品牌宣传作用,所以,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他改名了。不管镇名是什么,反正我们还是习惯性地称他“阿右旗”。小镇建得还是满有特色的,邮局、剧院的招牌上都写有蒙语,房子以白色、蓝色为主,是蒙古包的颜色。这个镇子,就是太冷清了点,怎么说,这也是国庆节啊,大街上都没什么人,见到几个好像也是旅游者。我们在一家饭店吃了这里独特的面片(西北的面食就是劲道啊),想着去邮局寄明信片,到了门口一看,夏令时竟然要3点才开门!
小过因为要提前回银川,从阿右旗直接回去,不再和我们去额济纳。我们送别了小过,继续踏上了北上的路途。而下一站,就是那有着“世界上最华丽的金色”的额济纳。一路依旧是茫茫的戈壁滩,一眼望不到边,天苍苍野茫茫,满眼荒凉。途中路过了海森楚鲁怪石林,因为门口那像“蘑菇云”一样的巨大石盖,我方才刚在明信片上见到过。海森楚鲁怪石林、额日布盖大峡谷、曼德拉岩画和巴丹吉林沙漠一样,都是阿拉善右旗很著名的景观。对于这种独特的地貌景观,我一直有着超乎寻常的向往。那是地球历经亿万年运动留下的鬼斧神工的痕迹,是斗转星移的变迁,是沧海桑田的传说。只是此行时间不够,不能一一去感受。从阿右旗到额济纳,有近480公里的路程,车子要开7个多小时。一路上,我们又经历了一次日落,我们沿着公路往前,太阳就一直在我们的左手边,慢慢地,一点一点沉到地平线下。夜幕再次降临。
到达额济纳的达来呼布镇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那马路两侧高耸明亮的街灯,迎面而来的霓虹闪烁的大宾馆,饭店门口一桌桌的人声鼎沸,大街上的人来人往,顿时让我有些不适应。这就是那遥远的中蒙边境的小镇?相比于巴丹吉林镇白日里的冷清,达来呼布的夜晚也太热闹了一点。不过,据统计,每年十一,都有20万人涌入额济纳,旅游者人数大大超过当地人的数量。所以,这架势也就不足为怪了。难怪,9月初,虫虫打了网上所有能找到的宾馆号码,都一律告知——客满了。早就被那些俱乐部预定完了!后来我们预定了老白客栈,但是,开着马3来接我们的这对小夫妻并不是老白。看来,我们又被转手了。这对小夫妻领着我们的车到了他们位于胡杨花园的房子。是间套房,三室两厅一卫,看起来刚装修没多久。他们说平时他们是自己住的,到了十月旅游旺季的时候,就出租给旅游者们。这套房间对于我们来说,小是小了点,但是大家都在一起,可以坐在一张餐桌上吃早饭,可以盘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热闹倒是很热闹的,毕竟有家的感觉,温馨。------------------------------额济纳住宿:胡杨花园套房200元/晚人(500押金)。吃饭:阿右旗午饭117元/9人。交通:张掖-巴丹吉林沙漠-额济纳包车2900元/8人。 &
D4:{ 居延波清。关塞长歌。日落怪树林。}昨晚到得晚,洗完澡后睡觉时就更晚了。他们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大概是前一拨客人走了没上水,于是那一出最俗的打完沐浴露刚好没热水的悲剧就华丽丽地发生在我身上了。大西北的晚上,洗一个冷水澡,浑身寒毛竖起来的感觉,这辈子也不会有太多次吧。不管前一天多晚睡,第二天依旧是5:40起床,因为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日出!今天的行程安排是上午走北线:居延海日出 - 神树,下午走南线:黑水城 – 怪树林日落。
出门时,窗外还是一片漆黑,我们在额济纳约的司机早就在楼下等我们了。繁星满天,闪闪烁烁,北斗七星低低地垂在天边。路两边是影影幢幢的树影,那低低的一簇一簇的,司机师傅说,是红柳。渐渐地,天边出现一丝红光,沿着地平线镶上细细的一条,东方露出鱼肚白。诺:真的是鱼肚白色呢,忽然发现这个比喻真是形象!羊:发明这个词的人肯定是个渔夫,天天躺在船上看着看着,就发现那不就是鱼肚的颜色么。诺:呃,o(╯□╰)o……羊你的想象力真是丰富。
路上很顺利,40分钟就到了居延海的入口,有穿着军大衣带着厚毡帽的人站在路边要求客人停车买票,看着真是不规范。师傅说这几天人已经少多了,都不堵车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额济纳排在最后一站的原因,希望人能少点,毕竟是国庆假期的末几天,总有一批游客已经撤了。到了居延海,下车一瞧,水边已经是人山人海,那窄窄的木栈道上也是挤满了人,大家的目光全部朝着同一个方向——东方。那一刻,终于有了“黄金周”的感觉。之前在张掖、在巴丹吉林,都是天苍苍野茫茫,辽阔天地间看到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现在,居延海边那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帐篷,顿时提醒我这是国庆长假旅游旺季。居延海的早晨极冷无比,这些人扛着深夜的严寒在这里露营,为了就是一睹这居延清波、连天芦苇在日出时的美景。我拎着三角架沿着水边想寻找一个站得住脚的地方,一边小心着露营者们留下的排泄物和垃圾。水边的泥土潮湿松软,一不留意就会踩到沼泽陷下去了, 好不容易在一大群三角架找到一方弹丸之地,我支好三角架等待着日出。双脚即使不动,也会慢慢地陷进松软的泥里。我一边后悔应该继续穿沙漠时的那双鞋,一边忍受着从脚底直直透上来的冰冷。前方的地平线越来越亮,红光染红了地平线上方的天空,橙色的太阳在地平线上露出一小截,黄澄澄的,像一枚泛着油光的咸蛋黄。
那颗蛋黄越升越高,到了地平线上,轻轻向上一跃,就整个脸儿都露出来了。橙红色的光芒映着天空,映着水面,整个视野都是红色的。
大片大片的芦苇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高低错落,随风摇曳,弯成优美的弧度。毛茸茸的芦花被阳光打成了透明,在风中飞舞蹁跹,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如柳棉,如浪涌,如雪飘。逆光的光晕影影绰绰。温暖,美好,比得过任何小文艺小清新的画面。&
居延海,或许是额济纳除了胡杨林之外最有名的地方了。居延,是匈奴语,意为“天海”。《水经注》中将其译为弱水流沙,汉代时称其为居延泽,魏晋时称之为西海,唐代时始称居延海。那句我们时刻挂在嘴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王维的《使至塞上》全诗是这样的: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首联里的“居延”,就是这一片居延绿洲。虽然除了留下的古诗,很少人知道“居延”,但它却是比“楼兰”更有名更意义重大的地理名词,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更是一种历史和文化。早在三千年以前,这里就是一个水草丰美、牛羊遍地的游牧民族的“天堂”。汉代时,这里就有了农垦的历史,是我过最早的农垦区之一。
历史上,在居延地区有两个很大的湖泊——东部的苏泊淖尔(蒙古语,意为母鹿湖)和西部的嘎顺诺尔(蒙古语,意为苦湖),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居延海和额济纳离不开千里之外的祁连山。每当春季,暖风吹化祁连山上的冰雪,汇成奔腾的大河,冲进巴丹吉林沙漠;雨季到来后,补充水量的雨水又汇入河流。这条河,就是我们在张掖时就见到过的黑河。黑河,这条中国的第二大内陆河,他是河西文明的生命之河。他从祁连山蜿蜒而来,宛如一条晶莹的飘带,延伸向额济纳旗。黑河进入额济纳后叫额济纳河,又称弱水。他在过了狼心山后分成多个支流向北蔓延,最后交汇在苏泊淖尔和嘎顺诺尔一带,于是形成了一个扇形绿洲,这就是天边的绿洲——额济纳。位于额济纳北部的居延海,就是黑河水的归宿。自古以来,由于黑河的浇灌,居延地区成为西北大漠深处的一片广袤的绿洲,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在华夏多民族的历史上,这里是汉家皇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要塞,是兵家必争必守之地。《史记o匈奴列传》中记载:“(汉)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城居延泽上。”后又在这里设郡立县。南北朝时期,柔然占领这里;隋唐时,这里属于突厥;宋代时,这里在西夏国的统治之下,是当时西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但是,千年来对这块土地的开垦,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以及当地对水土资源过度开发,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入黑河下游的水量逐渐减少。河湖干涸、林木死亡、草场退化、沙尘暴肆虐等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省际水事矛盾更加突出。就是这样一条在大漠戈壁中不断创造绿色奇迹,滋养了两千多年河西文明的生命之河,步履蹒跚几度断流,差点走上了枯寂的衰亡之路。就是这样一片碧波万顷的水乡泽国,几十年里多次干涸,终于变成赤地千里的荒漠,成为北方沙尘暴的发源地。风起额济纳,沙落北京城。所幸的是,总有做实事的科学家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黑河流域管理局成立,正式实施对黑河干流的水量统一调度。2000年,黑河首次跨省际分水成功;2002年,首次将黑河水送进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经过连年补水,如今居延海终于又重泛碧波。
看日出的人渐渐四散去,我收了脚架往回走,刚才挤了很多人的最佳位置现在终于没什么人了。我走到水边,脚边是清澈澄明碧波荡漾的湖水,芦苇丛丛簇簇,长得比人还高,迎着朝阳,随风摆动。层层叠叠,疏疏密密,高高低低,如梦似幻。我在那一瞬间,仿佛跌进了一场梦境里。
大诗人王维除了那首著名的《使至塞上》,另有一首《塞上作》,更能描绘居延海的风景——“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站在湖边,遥望身后那一片茫茫大漠,俯看眼前这一汪被风吹皱的碧水,我忽然想起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张骞,想起手持汉节十年牧羊的苏武,想起直捣匈奴勇冠汉军的骠骑将军霍去病,想起出塞和亲独留青冢的落雁美人王昭君。弱水流沙居延泽,这始终是一块充满传奇和故事的地方。
驱车离开居延海,终于看清了早上来时的那条笔直的公路,看清了路两边茂密丛生的红柳林,还有间或的一片一片的胡杨林。 高大的树干耸立在蓝天与白沙之间,染过秋霜的叶子黄得发红,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比金色更耀眼,更炫目。
我们终于忍受不住这美景的诱惑,连忙叫师傅把车停在路边,跑进了那一片胡杨林。这似乎是某家农户的后院,不远处的沙地就是哈密瓜田,胡杨树外围着木柴捆成的栅栏,参参差差,充满田园风情。
天空是透明的湛蓝,一株株高大繁茂的胡杨林妖娆地立在沙地上,尽情地舒展着她们美丽的身段,体态优雅,婀娜多姿。
她们的枝杆曲折延展,伸展成华美的曲线,如鸥鹭翻飞,如虬龙出水,如鹰鹫展翅,如灵蛇曼舞。密密匝匝的叶子被一夜的寒露染色,黄中隐约还透着浅浅的绿,正是美得刚刚好。
& 阳光从层层叠叠的枝叶间穿过,满树的叶子如铃铛般瑟瑟摇晃,闪耀出一世界的金光。那样一种无与伦比的金色,那样一种至纯至真的绝美,美得刺眼,美得张扬,美得让人顿时失去了所有语言,屏息凝神。 &
& 我们在胡杨林里尽情地摁动快门,虫虫和猫猫在路口等我们,顺便买了一个哈密瓜。这里的哈密瓜也没有想象的便宜,小小的一个也要十五块钱。不过的确是很甜很甜,当我们从胡杨林出来时,那个小哈密瓜就剩下更小的一块了。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片田园风情的胡杨林,我们继续往前,就到了神树的门口。三百多年前,土尔扈特人初来额济纳,见胡杨林密集,其中“神树”巍然耸立挺拔,枝叶繁茂。于是,土尔扈特人怀着崇敬的心情供奉着神树,一些古老的传说更是给它附上了神秘的色彩。每逢祭拜时节,远远近近的牧人们都回到神树前诵经祷告,祈求风调雨顺,草畜兴旺。我站在神树面前抬头仰望,这株“胡杨树之王”,已是3000岁的高龄,足足高27米,粗壮的树干需6-8人拉手才能合抱。经历了3000多年的风雨,神树至今依然以旺盛的生命力守护着额济纳绿洲。现在,在它周围30多米的范围内又分蘖生长出5棵粗壮的胡杨,当地的牧民把它们称为“母子树”。我们似乎来得有些早了,神树的枝叶还是碧绿的,只有下部枝干一些叶子已经泛黄。粗壮的树干上挂着一道道五颜六色的经幡。树下,游客排着队围着树干绕圈,据说这是当地人祈求许愿的习俗。我们也加入了祈福的人流,围着神树顺时针慢慢地走三圈,心怀虔诚,带着最美好的愿望。因为,相传,凡是在神树下合掌许愿的人都会得到神树的庇佑,求得吉祥平安如意。
& 驱车回达镇的路上,看到不远处的一道平静的河水,我想那一定就是黑河。或许,应该称他额济纳河,或者弱水。黑河,中国西北三大内陆河之一,发源于祁连山北麓中段。他的上游在青海祁连县境内向东流淌,但是在流动了一段距离后,它忽然向北流,切穿祁连山,流到了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孕育了张掖这个大城。他流经沙漠盐沼凹地,汇集了一路的支流、雪水、雨水,又浩浩荡荡地来到内蒙古沙漠中的额济纳。黑河河谷是阿拉善高地唯一有人定居的地区,是中亚丝绸之路的故地。正因为孜孜不倦的黑河水,才孕育了古老的居延文明,滋养了美丽的额济纳绿洲。所以说她是塞北的母亲河,一点都不为过。 &
& 我们在河水一个大拐弯的地方下车,走到水边。水面宽阔,浩浩汤汤,河水平静地缓缓流淌,安宁祥和。河边红柳繁茂成林,火红一片,如火如荼,像是给河岸镶上了一层红边。 &
& 河的那一岸,是起伏的沙地,沿着河岸疏疏朗朗地立着几株胡杨树。都说胡杨是逐水而长的树木,有水的地方,就有他们桀骜的身姿。 &
& 西北荒漠,早晚温差的确很大。早上在居延海,我冻得穿上了羽绒服,到了日上三竿时,明晃晃的日头又晒得背后都要出汗了。我们在中午回到达来呼布镇,昨晚到得太晚,只看见满街的霓虹和饭店。现在终于可以看清这个位于西北边陲的小镇子。达来呼布,蒙语,意为“大海的深渊”。达来呼布镇,简称达镇,是额济纳旗旗府所在地。因为金秋的胡杨林,这个常驻人口只有2.5万的小镇每年要接待20多万的旅游者。达镇很小,统共也就三条大街,中午的达镇也很热闹,因为早上去看日出看风景的游人们都回来了,街边都是卖水果、卖旅游纪念品的店铺,穿冲锋衣的旅游者来来回回,把小镇子装点得五颜六色。一路看到很多宾馆、饭店,想想这么多宾馆,我们竟然一个也预订不到,这个游客量真不是吹牛的。我们在一家蒙菜餐馆吃午饭。蒙菜的味道我不是很习惯,口味偏重,骆驼肉也没吃出独特的滋味来。吃完饭,想去邮局买明信片,结果又是一个三点才开门的邮局。中午阳光太烈,正好让我们可以躲在屋里休息休息,有人午休,有人上网,阳光从窗外洒进来,屋里安安静静的。我拿出巴丹吉林沙漠的明信片,给远方的朋友们写祝福。
下午2点半,我们出发前往南线——怪树林和黑水城。过东河大桥不远,便有拦路的设施把我们挡住了,要求买票。反正要进入这片领域,就是要买怪树林-黑水城的联票。那看着像是临时搭起来的圈地设施估计也就是十一时候用用,过了这阵儿应该就不用买路钱了吧。车子沿着公路一直往前,我们原计划是先去黑水城的,但是路过怪树林之后,就看见一片胡杨林稀稀疏疏地散落在昏黄的沙海之上,在斜射的阳光下,显得苍茫肃杀。我们又受不住心中的那份好奇和对光影的追逐,连忙让师傅停车,我们走下马路,踩着沙子往那片怪树林走去。一路便都是胡杨枯死的“残骸”。树根,树枝,或者树杈,四散在沙地上,干枯地泛着白色,粗糙干裂,好像碰一下就会化成灰一样。就像是一个远古时代的战场,将士们的尸骨散落一地。荒凉悲戚。 &
& 这一片胡杨林,完全不似我们上午在居延海附近看到的那一片,那么清新田园,那么充满生机茂密盎然。在这里,我几乎找不到一棵完整的胡杨树。每一株都有一部分树枝是枯死的。深褐色的枝丫曲曲折折地蔓延伸展,像一个老人苍老干枯的手臂,充满绝望和恐惧。
&&& 而远处那一片更加稀疏零落的胡杨,东倒西歪,姿态佝偻,就像是战场上最后存活下来的几个战士,互相扶持着,维系着最后一线生命。 &
& 这里不是一岁一枯荣,而是一树一枯荣。这里的胡杨,每一株都是生与死的结合。生和死,这么紧紧相依,就像他们所说的,在这里,天堂和地狱只有一步之遥。 &
& 萧索、肃杀、苍凉、悲戚……面对这片怪树林,我想到的只能是这样惨戚戚的形容词。他们就在怪树林的旁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和怪树林一样的原因——“缺水”而变成这幅景象。或许,很多年后,这里又是另外一片怪树林。虽然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 &
{ 日落黑水城,岁月远去了鼓角争鸣。}一抹落日西垂戈壁,余辉洒落一片黄沙。我们在太阳西斜时来到黑城遗址。黑城遗址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约35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黑城,蒙古语“哈日浩特”。在西夏时称黑水城,“黑水”在西夏党项族语为“亦集乃”,也即“额济纳”(变音)。之所以称为“黑水”,是因为在元代之前黑水河曾流到这里,哺育了这座城子。黑水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是西夏黑水镇燕军司驻地,到西夏鼎盛时期,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城堡,逐渐变成一座经济、文化都较发达的繁荣城市。当时的黑水城内,官署、民居、店铺、驿站、佛教寺院以及印制佛经、制作工具的各种作坊布满了城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公元1226年,北方“蒙古汗国”的成吉思汗率蒙古军第四次南征,首先攻破了黑水城,并由此南下,直取西夏的国都中兴府,次年,西夏灭亡。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这里成为当时“北走岭北、西抵新疆、南通河西、东往银川”的交通要冲和元朝西部地区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马克o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东方天堂。1372年,明朝征西将军冯胜攻破黑城后,明朝随即放弃了这一地区,此后黑城便在尘封的历史里沉睡了几百年。 &
& 1886年,俄国学者波塔宁在额济纳考察时发现了黑水古城。1908年4月,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这里掘得大量西夏文物,其中包括珍贵的汉文、夏文对照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及《音同》、《文海》等古籍,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和掠夺行径轰动考古界和史学界……黑城遗址是研究西夏历史和居延文明的重要始源地,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2001年6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居延遗址统一保护。
& 塞外的天空是那么澄澈和纯净,太阳还未落下,一弯银月已经升上天空。太阳已经滑落天边,我们站在沙地里,影子被拉成又细又长的一道。天空高远,沙海空旷,前方那座灰色的古城在苍茫的天色下,显得格外苍凉孤寂。河水改道,水源枯竭,昔日的绿洲被沙漠吞噬,曾经的喧嚣都已随王朝的鼓角争鸣一同远去,繁华城池最终成为沙海中的孤城残址。我不自觉地放慢了呼吸。空气干燥,带着风沙的味道。是不是西部的风里,都漂着来自久远岁月里悲怆苍凉的味道?是不是塞外的月亮,总是这样寥落而孤独地看着世间的沧桑变迁?黑城现存的城墙是元代留下的,平面长方形,足足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城内,曾经的官署、府第、仓敖、寺庙、民居、街道都只剩下破败的断壁残垣。城外西南角,一座伊斯兰教的穹庐顶清真寺孤零零地屹立在白茫茫的荒野上。而西北角的城墙上,至今还巍然耸立的5座覆钵式佛塔,经历数百年的风沙侵蚀,也已裂痕斑斑。它们像是守护古城的卫士昂然挺立,成为黑水城的标志。 &
& 那黄土夯筑的古老城墙,正在逐渐被流沙掩埋。在千百年风沙的削磨下,露出层层叠叠斑斑驳驳的泥土。我怔怔地看着它们层层剥落的节理,甚至不敢伸手去触碰,那是太过遥远的故事,太过沉重的痕迹,我心戚戚然。我穿过拱形的城门,登上那高高的城墙,太阳刚好在那一刻沉到地平线上。古老的城池笼罩在火红的霞光里,城墙上的佛塔在逆光里成为庄重的黑色剪影。那一刻,周身所有的人流和喧嚣仿佛都不复存在。岁月轮转,把我带回那个神秘的逝去的国度。 &
& 我们从黑水城飞车赶到怪树林,刚跑进怪树林,就看见看那一轮落日正贴着地平线沉下去。天边还剩下一道红光,天空是很深的蓝色,怪树林在昏暗的光线里,愈发地显得萧瑟阴森。 &
& 怪树林,位于达来呼布镇西南28公里外那纳林河岸边的狭长地带。这里曾经也是一片茂盛的胡杨林,因90年代初黑河上游无度用水,造成下游地下水位下降,这里的胡杨树几乎全部枯死。远远望去,胡杨树死去的树干或直指苍空,或匍匐扭曲,或昂首挣扎,那些散落在沙地上的枯枝更像是晒干了的白骨,满目苍凉,犹如殊死恶战后的古战场。传说黑水城的勇士们突围后战死在这里,他们不死的灵魂化身成这一片怪树林。每当风沙吹过枯枝时,能听到那些死难将士的呻吟和呐喊。传说总有富有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而当我看到那一株株干枯致死的胡杨树横七竖八地倒在沙地上,真的犹如尸体遍野、白骨横陈时,我的心不是不沉重而难受的。 &
& 怪树林门口的介绍牌上写着——“怪树林已经成为“警世林”,它沉重地向人们敲响了必须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总是有人在试图敲警钟,可以又有多少人听得见,看得见?比如那些爬上黑水城脆弱斑驳的土墙搔首弄姿的游客,比如怪树林遍地的矿泉水瓶……额济纳70多万亩的胡杨林现在仅存30万亩,这个世界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还能存在多久?唏嘘哀叹的同时,能有多少人开始反思。在自然界存活了300万年的沙漠英雄,最终敌不过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贪婪。这究竟是这个物种的悲哀,还是自以为是的人类的悲哀? &
& 昨晚那个冷水澡终于起作用了,下午上车的时候我开始感到后背发凉,额头发热,很明显的感冒症状。我在睡前吞下一颗感冒药,一边祈祷着感冒不要严重起来。------------------------------额济纳住宿:胡杨花园套房200元/晚o人。吃饭:午饭镇上某饭店370元/7人,晚饭达镇农夫烧烤505元/7人。门票:居延海30元,神树10元,黑水城怪树林联票80元。 交通:额济纳两日包车550元/辆o4人。
D5:{ 八道桥日出。胡杨的童话。宛如画中游。}感冒最难熬的莫不是堵塞的鼻子,本来就干的喉咙在感冒的作用下更加变本加厉地发痛。一早醒来,第一反应就是抬手探探自己的额头。还好还好,新康泰克起了作用。烧已经退了,头也不怎么晕了。黑河流入额济纳后称额济纳河,古称弱水。因水道浅宽且多沙,当地人不惯造船,用皮筏摆渡,古人往往以为水弱不胜舟楫,故称“弱水”。在清浅流淌的弱水之上,前前后后共有八座桥,桥头水边分布着我国最为壮观的胡杨林,这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今天我们的安排就是沿着东线,优哉游哉地看胡杨。5点半,我们出发前往八道桥。车子开过七道桥,八道桥,路边已经看不到什么胡杨树了,只有成片成片的红柳树,长在干枯的河道旁。到达八道桥,前方是一处小小的沙山,山上已经站了一排人。我们原本是想看胡杨林日出的,这小小的被人踩满脚印的沙山,对于刚出巴丹吉林的我们来说,实在没什么吸引力。于是大家一致决定不为这小沙丘浪费20元的买路钱了。我们爬上路边另一片长满红柳的小沙丘,看着又一天的太阳缓缓地从天边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了!
看完日出,我们又沿着七道桥、六道桥、五道桥回来,一路两边都是茂密的胡杨林,但是路边都围着高高的铁栏杆,只有在岔路旁留有小小的豁口。叶子已经落了一地。在清亮的晨光里闪闪发光。
到达四道桥时,正是阳光最好的时候。密密匝匝的黄叶子笼在枝头,闪烁着晶莹透亮的金光。如潮如汐,绚烂耀眼,染黄了整个视野。
到了这里,才发现昨天看到的那些胡杨树都只是小打小闹,这里才是真正的大场面,真正的胡杨成林。这里的胡杨树更粗壮、更遒劲、更雄浑。茂密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如金色的云霞涌动。
他们的枝干形态万千,曲线优美多姿,或直指蓝天,或优雅后仰,或倚身斜倾,像是舒展优美的舞姿,又像是展开帅气的武术招式。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很早以前读胡杨的故事,就记住了这句话。四道桥也有成片枯死的胡杨,树干干枯地没有一丝水分,一道道深深的裂痕犹如刀割,有些树干已经中空,只剩下干裂的树皮竟然还坚强地挺立着,好像伸手一碰就会碎成灰。倒而千年不朽。他们是以一种更惨烈的方式,化为灰烬,随风而逝。
胡杨,这地球第三纪残留的树种,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根据1935年在新疆库车县千佛洞和甘肃敦煌铁后沟发现的胡杨树叶化石,推断起来这种“沙漠英雄树”在600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被视为活着的植物化石。
胡杨树耐旱、耐寒、耐盐碱、抗风沙,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荒漠沙地中唯一能成林的树种。他们在最恶劣、最残酷的环境之中昂然挺立,用不屈不饶的身躯阻挡着风沙,保护着沙漠绿洲。
胡杨还有别名异叶杨,或三叶树,因为他的一棵树上可长出多种叶状。幼小的胡杨,叶片狭长而细小,宛若少女弯曲的柳眉,人们常把它误认作柳树;壮龄的胡杨,叶片变成卵形,如同夏日的白桦叶;进入老年的胡杨,叶片定型为椭圆形。几种不同形状的树叶挂在同一株树上,奇妙绝伦。
越来树林深处走,便越幽静神秘,像进入了宫崎骏笔下的幽隐森林。蓝色的天空被密密匝匝的树叶阻挡在外,阳光透过黄叶之间的缝隙洒落下来,细细碎碎地落在白色的沙地上,光影闪烁。偶有牧民领着驼队哒哒地走过,扬起的沙尘在光线里飞舞,朦胧迷幻。那一瞬间,时光仿佛都停滞了,定格成最绚丽的金色童话。
我们在树林里一直往前走啊走啊,然后就看到了前面的马路,大概就是四道桥的出口了。我们正考虑怎么去二道桥,忽然前面开过一辆公交车,在我们前面停下了。“去二道桥吗?”我们跑过去问。“上来吧。”售票员冲我们喊道。都在公路上搭上公交了,真是有意思,虽然那5块钱的车费的确有乱收费的嫌疑。我看着窗外的红柳树啊,远处的胡杨林啊,就在眼前齐刷刷地向后退出。没多久,就到了二道桥。哇,我们很兴奋!因为终于看到水,看到胡杨林在水里的倒影了。&
秋水盈盈,日光晃晃,水畔林立的胡杨树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茂密的枝叶投下斑驳的黑影。光影交错,浓墨重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油画中。
相比于四道桥的自然野趣,二道桥经过了人为的修饰,更像是一个胡杨林公园。有弯弯曲曲的木栈道,有人造木栅状的栏杆,有标识百年古树的绿色铭牌。
我们沿着木栈道穿行在胡杨林里,这里貌似有很多年轻的胡杨树,枝干纤细,直直地挺立,树叶交叠在一起,在正午明亮的日光下,闪闪发亮。
大概因为是十一假期的最后两天了,大概因为是大中午,二道桥的人特别少,整个林子里都安安静静的。木栈道曲曲折折地蜿蜒向未知的前方。闲适地走在木栈道上,特别惬意。
下午五点半,Kama和Wayne去东河大桥拍日落去了,我们几个则回到一道桥。从一道桥走向景观桥,路边的胡杨亭亭玉立,阳光从树林后照过来,打透了那些年轻的小叶子。
我们都是追逐光线的孩子,抱着相机,奔跑在洒金的阳光里。撑开手掌,看橙色的光芒从我们指尖一线一线地划落。金子的叶子在我们身边闪闪烁烁,像极了文艺电影里美好清新温暖的画面。
河的那侧,连绵的胡杨林如一片金色的云霞倒映在水里。一轮银月已经爬上半空。记得刚出门时,还是一弯如钩的弦月,而现在,已经是半月了。在路上的日子,时间仿佛过得很慢。可一转念,原来已经走在行程的末尾。明天,我们就要踏上归途了。
夕阳西斜,渐渐收去了他的光芒。
暮色四合,深蓝的天色中,胡杨树的叶子看上去是红褐色的,融在朦胧的路灯光中。周遭重归宁静。
------------------------------额济纳住宿:胡杨花园套房200元/晚o人。吃饭:午饭门口面馆人均10元;晚饭铁锅炖菜420元/7人。门票:胡杨林联票(四道桥、二道桥、一道桥)80元。
请问你们是什么时候去的?
回复~冬冬~:11年的十一假期
回复宛小诺:国庆期间去那里旅行的人多吗?看你的照片似乎没什么“亲戚”,呵呵
回复~冬冬~:人还是多的,但是毕竟地域广阔,看不出来,张掖和巴丹吉林还好。额济纳人更多。
回复宛小诺的图片:
回复宛小诺的图片:金黄色的真好看呢
回复勇:嗯哪 秋天的时候满眼都是金色的!!
很美很美,,动人心魄
请问额济纳的住宿能给个电话什么的么?或者在什么地方找?今年十一准备去呢~可是住宿实在无从下手啊~
回复红魔小KK:不好意思,竟然现在才看到你的留言,蚂蜂窝竟然一直没有提醒显示。。。你上网搜老白客栈,我记得有个博客的,如果老白家住满了,他会把你分给其他开家庭旅馆的人。我们就是被转到其他家的,不过他家是套房,也还不错。
回复宛小诺的图片:
漂亮!想去!
大赞呀!!!这么好的游记竟然没人顶 想问楼主 巴丹吉林的住宿是多少钱呀
回复浅凉:好像是100每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蜂窝旅游网 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