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罗马假日图片(最好有罗马假日的在理发店的那一张)谢谢

一部永恒的杰作和一次无聊的翻拍——从《一夜风流》到《罗马假日》
一部永恒的杰作和一次无聊的翻拍&&&&&&&&&&&&&&&&&&&&&&&&&&&&——从《一夜风流》到《罗马假日》1934年弗兰克 坎普拉拍摄了《一夜风流》。这部被当时的许多影评人认为仅仅是优秀的喜剧商业片,却出人意料的在那年的奥斯卡上打败了《埃及艳后》和《瘦子》这样的种子选手,独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剧本五项大奖。二十年之后,威廉 怀勒拍摄了一部及其相似的《罗马假日》,被当时的观众,特别是中国观众奉为经典,并且也获得了最佳服装、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剧本三项大奖。而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前一部被所有的电影学院作为研究的经典范本,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而后者,却成为各种被高估的电影榜单的常客。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1934年的时候,神经喜剧正进入高峰期,在海斯法典盛行的那个年代神经喜剧作为一种“没有性的性喜剧”被处于大萧条时代的压抑美国,所普遍的接受和欢迎。而《一夜风流》作为神经喜剧的第一步杰作,自然也是具有极大的开创意义。在片中,对于男女关系和爱情的隐晦暗示和描写,在当时都是一种真正的开创。即便当时的影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层重要的意义,但看看后来的所有的经典神经喜剧,如《我的高德富里》、《育婴奇谈》。似乎都有《一夜风流》的影子。而到了1954年的《罗马假日》基本上就是完全抄袭了《一夜风流》的整个故事架构。即落跑的上层社会的千金小姐,与一个落魄记者由互相利用,到产生爱情的故事。但同样的故事,二十年过去了是否会有更好的改变呢。答案是:没有。从人物设定,到故事的发展,《罗马假日》似乎摒弃了一切神经喜剧时期所留下的优点,回到了简单的商业童话故事之上。让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是如何将《一夜风流》的神经变为不疼不痒的童话的。首先故事的开始,由奥黛丽 赫本所扮演的公主因为忍受不了无聊的生活,而选择出逃,电影花了很大的笔墨描写一个公主的无聊繁忙的生活,这也是她选择最终出逃的唯一原因。严格来说,这种原因其实是一种毫不迫切的没有原因,也是将角色简单化,脸谱化的童话选择。毕竟,在一个童话中,太过于复杂的角色,是没法让孩子理解的。而《一夜风流》却聪明了许多,开头只用简单的几场戏,就表现出了女主角为了和爱人结婚而逃离贵族家庭的前因后果。显然是更加聪明更加复杂的处理。紧接着,《罗马假日》里派克的出场,也显得毫无特点,一场简单牌局,无法明显的交待人物的性格。我们只是简单的看到了一个帅气的美国记者。仅此而已。而《一夜风流》却更漂亮的使用了一场电话的戏,让克拉克 盖博饰演的记者形象,一下子就鲜明了起来。而这一切只是用了挂完电话后的几句话而已。而且盖博的记者其实有着更充分的动机,他需要钱,也需要这个报道。而派克却仅仅是一次无关紧要的赌局。接下来,顺理成章,两个人都选择了抓住这条新闻。自然两人有坠入爱河,但不同的是《一夜风流》是一种对抗式的戏剧发展,而《罗马假日》却只是悠闲的片段发展。当然,罗马的生活片段是很浪漫,很美好,但这种润色的美好,又怎能和层层深入的剧情故事想比较呢,要浪漫的氛围很简单,帅哥,美女,再加上一个异国情调的地点就可以,《罗马假日》正是这么做的,而《一夜风流》用的是对抗,误解,以及隐喻,高超的艺术手法,让《一夜风流》更胜一筹。经过一场歌厅的闹剧,《罗马假日》达到了它的高潮戏,而在这样的一段戏中,更是直接使用了一句《一夜风流》的台词(看过两部电影的,应该很容易能找到)。而《一夜风流》却由于绝无冷场的戏剧冲突,让全片都处在高潮之中。结尾是两部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弗兰克 坎普拉借用耶利哥墙的倒塌,达到了性暗示,和压抑情感爆发的高潮,但却有些好莱坞电影的俗套,但这个结尾也恰恰是,神经喜剧所必须有的类型特点。而惠勒的作品,却故意和坎普拉走相反的套路。但却落入了另一个俗套,让女主角毫无征兆的找到了公主的责任,最后又因为现实而让男女主角无法打破那一层墙,让浪漫增加了一些现实。虽然不能说是不好的结局,但刻意的走反经典神经喜剧的路数,确实也是太过明显了。总体来说,《罗马假日》是一部漂亮的浪漫电影,有着美丽帅气的男女主角和一座浪漫的可以发生爱情的背景城市,虽说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和《一夜风流》比较起来,却少了那分神经和复杂的气质。何况《一夜风流》拍摄在《罗马假日》的20年前。当《一夜风流》越来越成为影史的一座标杆之时,中国的影迷却把《罗马假日》放在了更高的位置,这也确实是某种文化和对艺术鉴赏甚至是历史的差异造成的。也许是因为中国引进《罗马》在一个正确的时间,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或者是因为长久的奴性封建社会,让中国人,对于美丽公主的爱情,有着某种特殊的情节,觉得高高在上的主子,注定是无法和奴才走到一起的,而又无法接受《一夜风流》中那种穷小子迎娶千金小姐的美国精神,这又有谁知道呢。不过,想到另一部在国外被公认为烂片的《茜茜公主》,也成为了中国观众眼中的永恒经典,也许,这其中也有着某种联系吧。
分享到微信
  写到我心坎里去了,第一个来顶
  非常失败的比较。Screwball Comedy确实是从一夜风流开始的。不过罗马假日和他完全不同类型。而且,,是一次完美的解构。
  
  故事里是公主。这就说明,编剧的用意是让这个故事成为童话。而且讲故事发生在罗马,注意,不是公车站,不世俗,标签好了回溯与复古。对传统爱情的赞美。所以没有巧妙的,略带尖刻调情的话语。有的只是优雅。
  
  之后,这个女人和这个男人有四十年的友谊。。。
  这才更是童话。
  
  
  童话就应该被你鄙视?
  《罗马假日》是一部漂亮的浪漫电影
  --------------------
  那就讓它維持在浪漫電影的行列不就好了?呵呵
  不過經你這麼一說
  好似我應該再重看這兩部片的
  但...要先有時間啊~
  飄走~~
  其实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懂的老师非要我们写《罗马假日》的分析。。我对这个片又毫无感情。。索性拿另一个片把它比下去。。。骂它一顿好了。。我对童话没太多偏见。。只是觉得在这里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而童话只不过是无能的表现而已。。。
  一般认为,童话是叙述文学的最高形式,因为作者必须(假设)认为他的观众仅仅具有最基础的认知能力的情况下表达所有的观点和美学。
  
  如果一部作品先有了成人小说版A,然后有了趋于平淡、简化、但却有效地表达了相同内涵的童话版B,那么我倒觉得从A到B是一种进步而不是退步。
  
  罗马假日蛮好的 我拿他学英语,电影拍到这个分上可以了,更严肃和复杂的故事不适合这种媒体形式。
  呵呵 跟LZ一样
较推崇《一夜》 对《罗马》没好感
  不知道为什么!
  喜欢《一夜风流》多一点,《罗马》总有些做作的感觉。不用理性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
  是的。我也喜欢一夜风流多一些,对白精彩又自然。不过罗马假日有赫本,没有办法。。。是要这么热。
  我从来没办法欣赏罗马假日,假不唧唧的浪漫和没有演技只有脸蛋(抑或气质,如人云亦云之说?),没有剧情,关键是没有立场。一夜风流,别的不说,在那个啥禁欲法典下的隐晦对抗,岂不正合我这个对某些特别不对天朝时宜的人的胃口?
  终于找到知音,茜茜公主真的很假
  赫本虽然美,却也是当年的票房毒药
  还是赞同LZ和Lemmin的观点
  感觉上我也是更喜欢一夜风流,也许是因为感觉上其比罗马假日更真实,虽然其也只是一个编出来的故事。
  非常同意。
  奥黛丽赫本就是罗马假日经典的唯一原因。
  换个女演员来演,那部片子就是一失败的翻拍片。
  我也喜歡羅馬假日, 只是一夜風流實在太棒了
  一夜風流吸引的是男主角, 羅馬假日則是女主角搶鏡多了, audrey hepburn是最可愛的公主
  别人说罗马是翻版这部的,也说罗马没这个好,我就来看这部了,果然更好。
  昨天才看过这篇影评,结果晚上电视某个台就放了罗马假日~赶紧上来回个贴,看能不能攒人品赞到放一夜风流^^
  
  一夜风流不记得看过没,LZ描述的场景我有点印象,就是怎么都想不起结局
  
  至于罗马假日,只看过一遍..我记得不愿意再看的原因只有一个, 就是结局不喜欢~
  
  可能就像LZ说的引进时机的问题,因为第一次观看的年纪,让罗马在我记忆中占了个位子,现在就很难再客观评价这部电影
  觉得罗马假日中间有很多风趣的小段,比如三个人在小店的那段。至于结尾,本来Rome Holiday这词就是有悲伤意义的(和这个词的词源有关源自古代罗马使奴隶、俘虏等持武器格斗的事迹; 或源自 Byron的诗罗马假期
  (以他人之牺牲为乐的娱乐)。不能因为结局不美好就不喜欢啊。
  我也不是不喜欢罗马假日,但是我还是更加推崇一夜风流,或者就让我套用peter的一句话来说明吧,他说他喜欢生机勃勃,有生气的女人。作为观众的我,也喜欢生机勃勃的电影,而一夜风流做到了。
  
  罗马假日看了一半突然没兴致再看了
  
  一夜风流是越看越爱,看到结尾意犹未尽
  罗马假日最迷人的点是hepburn,一夜风流是整体都太好看,要做影片分析神马的,当然要选一夜风流。
  非常同意。
    奥黛丽赫本就是罗马假日经典的唯一原因。
    换个女演员来演,那部片子就是一失败的翻拍片。
  +1
  哈哈。还没看到《罗马假日》看到楼主的点评,突然有点不敢去看,哈哈
  同对《罗马假日》无感,大爱《一夜风流》,虽然以前不知道《一夜风流》早拍了20年,而且先看的《罗马假日》
  我蛮喜欢《罗马假日》的,不过对于《茜茜公主》这部大烂片。。。。。
  
  只能说时也命也,当时中国这种封闭几十年的环境,就是把《三枪》或者《无极》引进过来,一样会被吹捧为永恒经典的。毕竟那会儿人什么都没看过。
  盖博完爆派克
  永恒的杰作没错!无聊的翻拍倒也不至于。这个残酷的社会还是需要一些童话般的寄托的。
  一夜风流可以说是爱情戏剧的鼻祖,每一句对白都那么有趣,剧情流畅生动,女主角大腿拦车那段后来被多少人模仿,可见有多经典
  不反對你的見解,從藝術的角度來說也許一夜更勝一籌,但是若論喜歡,個人還是喜歡羅馬一些,也許是對演員的偏愛吧,
  無論是赫本或是派克,都是非常喜歡的和尊重的明星,但是蓋博。。。
  我不反對他是個很有個性特點的演員,可能他的私生活和一些不太好的
  傳聞讓我對他愛不起,拍亂世佳人的時候跟費雯麗不和,每次拍親熱戲
  傳聞他就吃很多大蒜。。。雖然費雯麗也有不好的地方,一個巴掌拍不響
  
  所以蓋博的片子我很少看,考爾白時期比較早,瞭解不多所以沒什麽印象
  長相當然也沒有赫本有親和力,羅馬的成功並不是當時的中國人待見的,是後期這兩個主演的生活態度和品質讓我們愛屋及烏,不光羅馬,赫本和
  派克所有的片子我差不多都愛,無論好片或爛片,就那麼回事。
  赞,当我看完罗马假日后的失望无人理解时,此影评拯救了我。
  罗马假日,真心看不出靓点。
  赫本美,也不会美在这一步电影上。
  ---省省吧,《一夜风流》对决《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是日美国上映,日香港上映,198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并于同一年在国内上映。
  
我们再看看87年中国(包括香港)拍摄并上映的影片,比较优秀的并被列入中国100年影史100部最佳电影的有:
  25 1987《红高粱》内地,张艺谋
  49 1987《秋天的童话》香港,张婉婷
  50 1987《倩女幽魂》香港,程小东
  54 1987《龙虎风云》香港,林岭东
  
除此之外还有口碑不错的由张丰毅、陈佩斯主演的《京都球侠》,吴天明导张艺谋吕丽萍主演的《老井》,另外动画片《葫芦兄弟》等等。
  
  
1987年的农历春节费翔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之后王杰做着《一场游戏一场梦》,看了《罗马假日》之后又听懂了齐秦的《花祭》-“留下来陪我...留下来,留下来”,回忆回忆那时你几岁?时代痕迹是:兑换券、出国潮、大件儿指标,彩电,凡是沾&洋&边儿的一概受追捧。
  
《一夜风流》与《罗马假日》除了题材有些雷同,其他基本没什么可比性。
  
1998年AFI100部最伟大的美国电影榜单中,《一夜风流》排名第35,《罗马假日》名落孙山;而AFI百年百大愛情電影中《罗马假日》排名第四,而《一夜风流》排名第38。
  
《一夜风流》是以爱情做背景,反衬着一种对待顺境逆境的态度,是典型美国精神的宣扬与宣泄,时代背景是刚刚过去的世界范围的年的大萧条;罗斯福的上台加新政,重燃民众信心;你人风流了,你的生活也就风流了,风流不是只属于富人阶层。
  
到了1953年,二战过后将近10年的和平富足;人们多多少少都有健忘症,有意的也好,无意的也罢,爱情成了和平时期的缺一不可的作料儿。《罗马假日》是标准的靓妹帅哥加异国风情加挂结尾的淡淡忧伤;过眼难忘的是24岁青春无敌的赫本靓的不是一般二班,胜在她内外通透的贵族气质-赫本出身贵族家庭。在1987年的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将近10年,《罗马假日》在中国公映,你感觉呢?基本是通吃了!年纪在40上下的人,可能感触更深些吧,不止看了1、2回的。如果她曾被刻入了你的成长轨迹,一种年轻时代的美好,可能她就是你的&rosebud&(《Citizen Kane》)。
  
  
而在2012年的今天,你有没有安安静静完完整整的看过一遍《一夜风流》呢?
  
电影拍摄、上映的年代和时代背景,决定了留给受众/观众观影后的感受,而时间将洗去的是我们个人包括感受,留下的是那些音像;《罗马假日》作为爱情经典片依然会登上若干榜单,而《一夜风流》也会继续留在各个影视戏剧学院的教科书上。
  
因此,不能放一起评论的东西就不要牵强了吧,否则永远是鸡对鸭讲。
  一样的经典,罗马假日广为人知关键在于赫本和它的商业氛围。
  两部电影的成功机制是不一样的,谢谢比较
《罗马假日》和《一夜风流》可以说是有关系的,单单从剧情来说,的确有很多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这一点无法说出谁更胜出一筹。我们可以说一夜风流是神经喜剧的鼻祖,但是不能说是永恒的杰作吧,人无完人,电影也一样。人们的眼光不同,对电影的感受也不同。一夜风流的确很有意思很好看,我是名大一的学生,在今年上课老师放的,我是第一次看,在2012年,这部电影也可以让很多人捧腹大笑。但是罗马假日也可以让我们为之感动,不是吗?
  
  
很多时候,话说的那么绝对,很没意思。但是你的比较的确很有意思,你对一夜风流的了解也比我多,还是很受教的,谢谢。
  非常赞同楼主的见解。楼上有人说罗马假日是由于男女主角帅气,故如何如何云云,呵呵,难道有谁能比的过一夜风流里Claudette Colbert的高贵气质么?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能经受岁月的洗礼,而不失现实意义(人性美)。一夜风流二十年前看,感触不深;十年前看,会有新的认识;现在再看,心情竟久久不能平复,难以言表。有人说是由于Gable的表现或者说是名声,实则不然。一夜风流是Colbert带着Gable入戏,而不是相反,有兴趣者可看看美国影评家的评论。Gable在拍一夜风流时的名气没有Colbert大,且略显青涩,与乱世佳人时的表演不可同日而语,而Colbert的表演则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身体语言的表现,绝对是登峰造极(注意眼神和手势)。罗马假日本人几乎毫无印象,也不想再看,可一夜风流本人看过的次数可以用三位数来形容,Capra绝对是大师级人物,他的作品根本就不给你留有任何存有破绽的地方,情节丝丝相扣,逻辑严密。虽然不是所有情节都那么符合常识,但逻辑上你挑不出毛病。本人看了上百遍,不得不佩服Capra的严谨。美国百年来的喜剧大师第一位当属他。最初选演员时,有四位拒绝了,Colbert是最后的选择,也是从头到尾抱怨着拍完的,据Capra本人说,Colbert不太喜欢他,呵呵。Bette Davis想主演,但人家没要她,非常失落。没有Capra,Colbert估计难以拿到1935年的奥斯卡奖,当然,埃及艳后没准儿也能替补上去。总之,一夜风流的的确确是一座丰碑,或曰标杆。本人孤陋寡闻,的确不知还有谁的作品超过了一夜风流。哦,对了,一夜风流获得了5项奥斯卡大奖,该记录直到1975年才被扯平。用葛优的话说就是:我还是相信群众。
  我每次对这种明明是更好的东西 却反而被埋没的事 就会有种好想让大家知道真相 看看谁才是金子的冲动! 所以太谢谢楼主啦 为一夜风流发微! 罗家假日在一夜风流面前根本就是渣渣嘛 虽然我专业的不太懂 但整个故事结构包括叙事方式 一夜风流丰富得多 ps一夜风流得当年最佳影片 最佳剧本 最佳导演 最佳男演 真的实至名归嘛!
  同感。。。罗马假日要不是看在赫本的份上,,,,,
  ……说真的,实在不明白赫本的奥斯卡怎么会是罗马假日拿的,那片真心不知所云,我爱她后来的片多多了,比如窈窕淑女(就算不是她自己唱的,那演技杠杠滴,特别是前面扮粗俗卖花女那段,刚出来楞没人出来),比如第凡内早餐和修女传神马滴……
  
  一夜风流就简而言之一句话~各种喜欢,没啥好挑的~至于幕后花絮,没啥兴趣……囧
  同意,一夜风流比罗马假日好看。但是赫本真的太惊为天人了。
  这也确实是某种文化和对艺术鉴赏甚至是历史的差异造成的。
  
  ———————————————————————————————————————排这句话。。。我本身看电影也是存在这个问题。以前偶然间看了一点《罗马假日》的片段,因为以前无意识的会对大家捧上经典的东西的莫名排斥,就搁浅了。看楼主对比,现在再去看看这部。
  其实罗马假日完全是赫本的个人秀,其他全是陪衬
  就一个外行人而言,一夜风流拍得更聪明一些,而罗马假日则更漂亮一些,各取所需吧。
  回归电影形式的本质,
  觉得有点好笑,那些喜欢比较的人往往只知道他比较的这点内容,既然只知道这些,就拉一起比较,以为这样显得自己有见识,哎~~不信可以回看每个比较贴,结论均相同
终于找到知音,茜茜公主真的很假
赫本虽然美,却也是当年的票房毒药
终于找到知音,茜茜公主真的很假
赫本虽然美,却也是当年的票房毒药
  原来我的感觉没错,我当时看了也觉得《茜茜公主》哪有那么好,怎么那么多喜欢她的人呢?我还强迫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观点错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国外的烂片而已,我不用再纠结了。
一般认为,童话是叙述文学的最高形式,因为作者必须(假设)认为他的观众仅仅具有最基础的认知能
一般认为,童话是叙述文学的最高形式,因为作者必须(假设)认为他的观众仅仅具有最基础的认知能力的情况下表达所有的观点和美学。
如果一部作品先有了成人小说版A,然后有了趋于平淡、简化、但却有效地表达了相同内涵的童话版B,那么我倒觉得从A到B是一种进步而不是退步。
罗马假日蛮好的 我拿他学英语,电影拍到这个分上可以了,更严肃和复杂的故事不适合这种媒体形式。
  我比较欣赏这条评论,感觉比较全面的讲到了两片的内在联系,有平衡感。
  不能更赞同
  点一万个赞!
   大多数人喜欢罗马假日的人没机会看见,于是少数人以为自己就是独醒的人。 觉得大众庸常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只有自己独善其身,去泥沙淘到了真金。
    喜欢苹果,就一定要以苹果的标准去评断梨子的口感差,还沾沾自喜洋洋自得,我没觉得这姿态有多漂亮。
    
    我比较赞同上面有个同学的看法,必须依托两个电影各自的时代背景去分析,一个大萧条时期,一个战后十年和平期,各自诉求不同。不能因为其中一个合了自己的口味便理直气壮去嘲讽另一部。秀兰邓波儿的电影当年也是绝赞,如今给一个完全不认识她的人去看她的黑白电影,能有当年的美国人的那种热爱么。
    至于依据榜单排名来挤兑罗马假日的,更无语,你不是找一个权威榜单,而是找一个符合自己心意的榜单,并树立它为权威。
  失败的翻拍云云实在不知所谓。一个导演拍了两部题材相似的电影,则后者必是翻拍,这个观念当真狗血-一个写了几十部作品的言情作家或者武侠作家,我们是不是也大可认为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对处女作的复制再复制?滑稽!
  诚如前面的回复所言,你喜欢吃苹果,未必要拿贬低梨子来陪衬,须知别人也许就喜欢吃梨。
  我就爱吃梨,但不会反对你爱吃苹果,喜欢吃就吃好了!
---省省吧,《一夜风流》对决《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是日美国上映,1954
---省省吧,《一夜风流》对决《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是日美国上映,日香港上映,198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并于同一年在国内上映。
我们再看看87年中国(包括香港)拍摄并上映的影片,比较优秀的并被列入中国100年影史100部最佳电影的有:
25 1987《红高粱》内地,张艺谋
49 1987《秋天的童话》香港,张婉婷
50 1987《倩女幽魂》香港,程小东
54 1987《龙虎风云》香港,林岭东
除此之外还有口碑不错的由张丰毅、陈佩斯主演的《京都球侠》,吴天明导张艺谋吕丽萍主演的《老井》,另外动画片《葫芦兄弟》等等。
1987年的农历春节费翔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之后王杰做着《一场游戏一场梦》,看了《罗马假日》之后又听懂了齐秦的《花祭》-“留下来陪我...留下来,留下来”,回忆回忆那时你几岁?时代痕迹是:兑换券、出国潮、大件儿指标,彩电,凡是沾"洋"边儿的一概受追捧。
《一夜风流》与《罗马假日》除了题材有些雷同,其他基本没什么可比性。
1998年AFI100部最伟大的美国电影榜单中,《一夜风流》排名第35,《罗马假日》名落孙山;而AFI百年百大愛情電影中《罗马假日》排名第四,而《一夜风流》排名第38。
《一夜风流》是以爱情做背景,反衬着一种对待顺境逆境的态度,是典型美国精神的宣扬与宣泄,时代背景是刚刚过去的世界范围的年的大萧条;罗斯福的上台加新政,重燃民众信心;你人风流了,你的生活也就风流了,风流不是只属于富人阶层。
到了1953年,二战过后将近10年的和平富足;人们多多少少都有健忘症,有意的也好,无意的也罢,爱情成了和平时期的缺一不可的作料儿。《罗马假日》是标准的靓妹帅哥加异国风情加挂结尾的淡淡忧伤;过眼难忘的是24岁青春无敌的赫本靓的不是一般二班,胜在她内外通透的贵族气质-赫本出身贵族家庭。在1987年的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将近10年,《罗马假日》在中国公映,你感觉呢?基本是通吃了!年纪在40上下的人,可能感触更深些吧,不止看了1、2回的。如果她曾被刻入了你的成长轨迹,一种年轻时代的美好,可能她就是你的"rosebud"(《Citizen Kane》)。
而在2012年的今天,你有没有安安静静完完整整的看过一遍《一夜风流》呢?
电影拍摄、上映的年代和时代背景,决定了留给受众/观众观影后的感受,而时间将洗去的是我们个人包括感受,留下的是那些音像;《罗马假日》作为爱情经典片依然会登上若干榜单,而《一夜风流》也会继续留在各个影视戏剧学院的教科书上。
因此,不能放一起评论的东西就不要牵强了吧,否则永远是鸡对鸭讲。
  “绝无冷场的戏剧冲突,让全片都处在高潮之中”
这句说的太好了,本片从开始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内心,因为有趣的冲突,演员的形象与表现都深得人的喜欢。
---省省吧,《一夜风流》对决《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是日美国上映,1954
---省省吧,《一夜风流》对决《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是日美国上映,日香港上映,198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并于同一年在国内上映。
我们再看看87年中国(包括香港)拍摄并上映的影片,比较优秀的并被列入中国100年影史100部最佳电影的有:
25 1987《红高粱》内地,张艺谋
49 1987《秋天的童话》香港,张婉婷
50 1987《倩女幽魂》香港,程小东
54 1987《龙虎风云》香港,林岭东
除此之外还有口碑不错的由张丰毅、陈佩斯主演的《京都球侠》,吴天明导张艺谋吕丽萍主演的《老井》,另外动画片《葫芦兄弟》等等。
1987年的农历春节费翔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之后王杰做着《一场游戏一场梦》,看了《罗马假日》之后又听懂了齐秦的《花祭》-“留下来陪我...留下来,留下来”,回忆回忆那时你几岁?时代痕迹是:兑换券、出国潮、大件儿指标,彩电,凡是沾"洋"边儿的一概受追捧。
《一夜风流》与《罗马假日》除了题材有些雷同,其他基本没什么可比性。
1998年AFI100部最伟大的美国电影榜单中,《一夜风流》排名第35,《罗马假日》名落孙山;而AFI百年百大愛情電影中《罗马假日》排名第四,而《一夜风流》排名第38。
《一夜风流》是以爱情做背景,反衬着一种对待顺境逆境的态度,是典型美国精神的宣扬与宣泄,时代背景是刚刚过去的世界范围的年的大萧条;罗斯福的上台加新政,重燃民众信心;你人风流了,你的生活也就风流了,风流不是只属于富人阶层。
到了1953年,二战过后将近10年的和平富足;人们多多少少都有健忘症,有意的也好,无意的也罢,爱情成了和平时期的缺一不可的作料儿。《罗马假日》是标准的靓妹帅哥加异国风情加挂结尾的淡淡忧伤;过眼难忘的是24岁青春无敌的赫本靓的不是一般二班,胜在她内外通透的贵族气质-赫本出身贵族家庭。在1987年的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将近10年,《罗马假日》在中国公映,你感觉呢?基本是通吃了!年纪在40上下的人,可能感触更深些吧,不止看了1、2回的。如果她曾被刻入了你的成长轨迹,一种年轻时代的美好,可能她就是你的"rosebud"(《Citizen Kane》)。
而在2012年的今天,你有没有安安静静完完整整的看过一遍《一夜风流》呢?
电影拍摄、上映的年代和时代背景,决定了留给受众/观众观影后的感受,而时间将洗去的是我们个人包括感受,留下的是那些音像;《罗马假日》作为爱情经典片依然会登上若干榜单,而《一夜风流》也会继续留在各个影视戏剧学院的教科书上。
因此,不能放一起评论的东西就不要牵强了吧,否则永远是鸡对鸭讲。
  点赞,作者的初衷其实自己也说了,很大程度上是在抵制自己老师,罗马假日有点躺枪。至于他的比较,没有什么太多可取的。不喜欢就不喜欢,非要煞有介事的拿出一番言论来证明,通过贴标签来影响更多的人就没啥意思了。我觉得作者就是个普通电影爱好者,一家之言,听听就行了。
  ps我其实看到你的名字才停了下来,orchid,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曾经住过一个酒店是这个名字
---省省吧,《一夜风流》对决《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是日美国上映,1954
---省省吧,《一夜风流》对决《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是日美国上映,日香港上映,198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并于同一年在国内上映。
我们再看看87年中国(包括香港)拍摄并上映的影片,比较优秀的并被列入中国100年影史100部最佳电影的有:
25 1987《红高粱》内地,张艺谋
49 1987《秋天的童话》香港,张婉婷
50 1987《倩女幽魂》香港,程小东
54 1987《龙虎风云》香港,林岭东
除此之外还有口碑不错的由张丰毅、陈佩斯主演的《京都球侠》,吴天明导张艺谋吕丽萍主演的《老井》,另外动画片《葫芦兄弟》等等。
1987年的农历春节费翔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之后王杰做着《一场游戏一场梦》,看了《罗马假日》之后又听懂了齐秦的《花祭》-“留下来陪我...留下来,留下来”,回忆回忆那时你几岁?时代痕迹是:兑换券、出国潮、大件儿指标,彩电,凡是沾"洋"边儿的一概受追捧。
《一夜风流》与《罗马假日》除了题材有些雷同,其他基本没什么可比性。
1998年AFI100部最伟大的美国电影榜单中,《一夜风流》排名第35,《罗马假日》名落孙山;而AFI百年百大愛情電影中《罗马假日》排名第四,而《一夜风流》排名第38。
《一夜风流》是以爱情做背景,反衬着一种对待顺境逆境的态度,是典型美国精神的宣扬与宣泄,时代背景是刚刚过去的世界范围的年的大萧条;罗斯福的上台加新政,重燃民众信心;你人风流了,你的生活也就风流了,风流不是只属于富人阶层。
到了1953年,二战过后将近10年的和平富足;人们多多少少都有健忘症,有意的也好,无意的也罢,爱情成了和平时期的缺一不可的作料儿。《罗马假日》是标准的靓妹帅哥加异国风情加挂结尾的淡淡忧伤;过眼难忘的是24岁青春无敌的赫本靓的不是一般二班,胜在她内外通透的贵族气质-赫本出身贵族家庭。在1987年的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将近10年,《罗马假日》在中国公映,你感觉呢?基本是通吃了!年纪在40上下的人,可能感触更深些吧,不止看了1、2回的。如果她曾被刻入了你的成长轨迹,一种年轻时代的美好,可能她就是你的"rosebud"(《Citizen Kane》)。
而在2012年的今天,你有没有安安静静完完整整的看过一遍《一夜风流》呢?
电影拍摄、上映的年代和时代背景,决定了留给受众/观众观影后的感受,而时间将洗去的是我们个人包括感受,留下的是那些音像;《罗马假日》作为爱情经典片依然会登上若干榜单,而《一夜风流》也会继续留在各个影视戏剧学院的教科书上。
因此,不能放一起评论的东西就不要牵强了吧,否则永远是鸡对鸭讲。
  点赞,作者的初衷其实自己也说了,很大程度上是在抵制自己老师,罗马假日有点躺枪。至于他的比较,没有什么太多可取的。不喜欢就不喜欢,非要煞有介事的拿出一番言论来证明,通过贴标签来影响更多的人就没啥意思了。我觉得作者就是个普通电影爱好者,一家之言,听听就行了。
  ps我其实看到你的名字才停了下来,orchid,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曾经住过一个酒店是这个名字
  羅馬有另一主角, 他的名字叫....羅馬.....
喜欢《一夜风流》多一点,《罗马》总有些做作的感觉。不用理性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
喜欢《一夜风流》多一点,《罗马》总有些做作的感觉。不用理性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
  虽然 喜欢 一夜风流 也是喜欢的 到死
但傻逼楼主这样评价罗马假日 就真是太sb了
全都是一些不知道从哪里参考的烂数据
就在这里瞎bbb
派克和赫本塑造的形象
你用现在这种傻逼眼光来评价过去
就已经不公平了
  忍不住吹多句,
我兩部電影都在電影院看的....
喜剧 / 爱情
弗兰克·卡普拉
克拉克·盖博 / 克劳黛·考尔白 / 沃尔特·康诺利 / 罗斯科·卡恩茨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黛丽赫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