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两个作用是其中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指的是

百万公众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百万公众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21年​百​万​公​众​网​络​学​习​考​试​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鲁教版2013年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鲁教版2013年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鲁教版2013年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练习1 鲁教版必修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读下图,回答1~3题。&1.图中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a& &B.bC.c& &D.d2.a~e中,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A.a& &B.bC.c& &D.d3.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①箭头Ⅰ可能增强 ②箭头Ⅱ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解析: 第1题,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中,只有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其余均为长波辐射。第2题,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它将地面辐射的热量大部分又返还地面。第3题,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答案: 1.A 2.C 3.D4.(;大庆高一检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答案: A(青岛高一检测)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5~6题。5.深秋季节,霜冻多发生在(  )A.阴天的夜晚& &B.多云的白天C.晴朗的白天& &D.晴朗的夜晚6.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 因不包括(  )A.上冷下热& &B.水汽、杂质含量多C.对流旺盛& &D.二氧化碳含量多解析: 第5题,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但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故易发生霜冻。第6题,对流层大气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旺盛,空气上升过程中易成云致雨;水汽、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答案: 5. D 6.D (;泰州模拟)某学 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 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 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7~8题。 &7.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 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 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8.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解析: 实验的结论是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气温足足高了3 ℃,主要原因是土对气温升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验证了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答案: 7.D 8.B9.下面少数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B.鄂伦春人说“我们这里纬度高,夏 季白昼长,日照长,故太阳辐射最强”C.维吾尔族人说:“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最强”D.藏族人说:“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因此太阳辐射最强”解析: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加上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台湾因雨季长,降水多,太阳能资源并不丰富;东北和x疆因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能资源也比青藏地区少。答案: D沈阳中心气象台日9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目前丹东市区已经出现能见度为 100米的浓雾,预计还将持续3~4小时,请注意防范。据此回答10~13题。10.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 ,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加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加大,水汽易凝结,晴好天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解析:  深秋初冬,天气晴朗干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差,地面热量散失的多,水汽易凝结。白天,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强烈的上升气流将地面的沙尘带到天空,可以作为水汽的凝结核。答案: D11.白天大雾天气,空气能见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  ) A.大雾对太阳辐射具 有吸收作用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 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D.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折射作用解析: 白天大雾,云层厚,大雾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空气能见度降低。答案: B12.大雾看起来轻盈神秘,其实危害无穷。下列关于大雾带来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B.连 续雾天利于污染物扩散C.使呼吸道疾病与关节、腰腿痛等发病率显著增加D.导致高压线路短路和跳闸解析: 大雾造成近地面层能见度低,对航空、公路交通、海洋船运来说都是高危险天气;大雾出现时,大气停滞少动,连续雾天会导致 污染物难以扩散,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及至生命。由于湿度过大,人们呼吸不畅,心情抑郁不安,呼吸道疾病与关节、腰腿痛等发病率 显著增加。雾滴附着在输电线路瓷瓶、吊瓶等绝缘设备表层,使输变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导致高压线路短路和跳闸,造成“污闪灾害”。答案: B13.关于对大雾灾害 的预防,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B.禁止人们大雾天出行C.加强雾害发生时的舆论宣传D.有关部门和 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应急工作解析: 交通部门要增强防御雾害意识,对交通枢纽和交通干线根据大雾的能见度水平和路面状况,科学合理地采取限速、限量和封闭措施。而不是限制人们的出行。答案: B二、综 合题 14.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什么?(2)A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__________,该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 km高度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___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4)某飞机起飞时,机场 风雨交加,飞机起飞后,迅速作爬升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5)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解析: 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所以对流层的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B层为平流层,因臭氧的存在,大量吸收紫外线,一方面使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 另一方面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大大减少,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层越高距地心越远,地球的吸引力越小,故大气密度越来越小。答案: (1)中 对流层厚度为12 km(2)地面辐射 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3)补绘曲线略。O3(臭氧) 臭氧(4 )平流层水汽和固体杂质少,天气晴朗,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飞机升至平流层比较安全。(5)逐渐变小15.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根据下述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材料一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 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材料二 见下表。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形成条件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④有充足的凝结核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 m/s);④大气稳定(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雾。(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雾。(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______雾。(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1)仔细表中辐射雾和平流雾的概念和特征,不难看出,辐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平流雾四季皆可出现。(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形成雾,符合平流雾的特征。(3)“十雾九晴”是指雾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和清晨。晴天大气保温作用较弱,地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降温,水汽凝结形成雾,一般属辐射雾。(4)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夜晚地面辐射强,再加上水汽充足,尘埃多,易形成辐射雾。 答案: (1)辐射 (2)平流 (3)辐射& (4)辐射雾。 形成原因:①位于我国的湿润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充足(空气湿润);②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④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2)_高一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2)
【高一地理】 学习啦编辑:陈哲凡
本文已影响 10406人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三)
  课题: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解读;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为新课标要求的学习目标。重在运用图表,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所以授课时以图表的出示为主线,可反复出现大气受热过程图,如多媒体,板图,学生自画图等。而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则是学生理解受热过程的两个部分。与之有关的非主干知识如塑料大棚原理,温室效应作为案例依据时间和学生素质灵活安排。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天为什么是兰色的?温室效应,塑料大棚等现象熟悉,但成因不知道所以好奇心强,可利用这个特点引起学习兴趣,读图做图是薄弱环节,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教材分析:
  1.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
  2.太阳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受到吸收,反射,散射等削弱作用,但是大部分还是到达了地面。而大气对地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这样地面就成了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保存在近地面的地&气系统中,又通过大气逆辐射起到补偿作用,使大气具有保温作用。第一部分贯穿了地面与大气的能量转换这样一条线索,理解了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就就掌握了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应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过程与方法:启发中观察、交流、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运用图表明白大气受热过程,运用原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的提问为主导,辅助案例教学和课件演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兰色的?
  学完今天的课程同学门可以解释更多现象
  提问:1。晴朗的夏天如果一片云遮住了阳光地面温度会怎样?为什么?
  2.为什么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你没看见太阳就能看见天空亮了?
  3.为什么白天气温高?
  过渡;通过以上提问我们发现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吸收了统称削弱作用。
  看书33页和图2-1-2填表;
  大气中谁在进行削弱 太阳辐射中谁被削弱了 占太阳辐射总量的百分数 对应的自然现象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吸收作用
  提问:既然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百分之四十七为什么赤道的地面温度明显高于两极?(得到底纬太阳高度角大被削弱的少所以地面温度高的结论)
  过度:地面升温后发出地面辐射(给出长波短波辐射的概念)谁会得到地面的热量?
  提问:回忆对流层中温度分布规律,为什么?谁是大气的热源?
  多媒体出示;大气受热过程
  第一步太阳辐射,第二步地面辐射,第三步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提问: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哪一步?
  提问:我们常见的温室大棚原理类似于大气的作用,试解释
  提问:现在地球温室效应越发严重,试用所学原理解释。
  课堂练习:说出下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并按照因果关系排列字母顺序
  思考: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大气,那么试想月球上昼夜的地面温度与地球上有何不同?为什么?月球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吗?
  各种答案
  温度降低,依据物理学过的反射原理判断反射
  思考可能回答不上来
  白天有太阳辐射
  看书图填表
  思考为什么晴天是兰色的
  看33页图2-1-3迁移上一章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得出结论
  得到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热源的结论
  明确三步的因果关系
  回答问题
  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跨学科知识的迁移
  解释生活现象,学有用的地理
  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概括能力
  锻炼读图能力,通过复习学习新知识
  层层探究得到结论
  学生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察学生是否学会知识
  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
  大气中谁在进行削弱 太阳辐射中谁被削弱了 占太阳辐射总量的百分数 对应的自然现象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吸收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版图:大气受热过程
  学习评价:1。能够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够掌握地理基本画图技能
  3。能够正确运用地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初步学会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世界观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原因。
  教学目标:
  掌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不同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候变化的原因。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了解各种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和特殊性。到当地气象台站,了解家乡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归纳总结的出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采取适当的措施,规范自身的行为,抗御异常气候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重点、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的成因
  教学方法:
  图示法、图解法、相关联系法、比较鉴别法、综合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程 [导入新课]
  演示北京和罗马的景观图片,要求同学们找出二者的不同。然后给出北京和罗马所在的地理纬度。结果同学们会发现,两地的地理纬度均相同,但是自然景观却大不相同,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两地处在相同的纬度却出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讲授新课]
  [板书]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我们知道北京是什么气候类型啊?
  [回答]温带季风气候
  [提问]温带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呢
  [回答]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展示北京和罗马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让同学们观察,罗马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回答]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设问]那为什么这个地区会出现这种气候特征呢?
  请同学上黑板画出三圈环流示意图,并标出7个气压带、6个风带。
  带领同学们共同回忆各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干湿情况的影响。
  用多媒体展示地中海地区和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同一张图对比展示,并且标出罗马的位置)
  [提问]全球的气压带、风带是固定不变的吗?
  [回答]随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展示动画,让同学们观察,地中海地区冬、夏季分别由什么气压带、风带控制。学生找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接下来展示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给出此地区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让同学分析归纳其气候特征。然后给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亚马孙平原的地理位置进行对比得出,迟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因太阳辐射强,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形成了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观看北京和罗马的自然景观图片
  思考问题
  复习上节课内容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思考问题,并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
  复习旧知识
  观看动画,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分析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思考问题
  讨论分析并归纳
  先从实例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图片引出教学新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
  培养学生对日常事物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其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复习旧有知识,和学生一起回顾,以起到对新知识的铺垫作用。
  利用动画形象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降低空间想象的难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新知识记忆的加深,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2)]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92人看了觉得好
676人看了觉得好
【高一地理】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2691套总数:5340209套专访:3042部会员:2267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2.1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图版)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2.1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图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中图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5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412KB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热源:__________。
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______。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代号 削弱作用 成因或特性
A 反射作用 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对________的作用
B 散射作用 大气中的__________或细小尘埃对可见光的作用
C 吸收作用 具有______性:______强烈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________
2.影响: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两极______。
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地暖大气:上图中D为__________,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______和二氧化碳吸收。所以,______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2.大气暖大地:上图中E为____________,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2.各国交通部门都规定“红灯停,绿灯行”,其科学依据是(  )
A.与大气对不同波长的散射有关
B.与大气逆辐射有关
C.与大气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有关
D.与大气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有关
考查点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下图中A、B、C、D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4.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  )
A.大气辐射增强
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大气逆辐射减弱
D.地面辐射增强
方法技巧练                 方法一 图示法理解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a、b两地海拔高度相同。读图完成1~2题。
1.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2.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b处的地面辐射弱 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b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
方法技巧 
方法二 图解法分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下图为“昼夜太阳辐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_____作用,D是__________辐射。
(2)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__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__________,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________(高或低)。
(3)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__________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的____________作用增强,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要________(高或低)。
(4)若北京5日一天24小时都多云,4日一天24小时晴朗,则全天温差小的是________日。
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
1.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C.大气是通过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D.地球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2.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现象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完成3~5题。
3.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4.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
5.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起作用的主要是(  )
下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示意图”,右图为“太阳辐射略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两支同样刻度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一刻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读数与瓶外的相比(  )
D.变化不定
7.右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   B.   C.   D.
8.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
地势高,离太阳近 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云层厚,而且夜长 地势高,空气稀薄 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二、综合题
9.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运用上述原理,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层 ③大气 ④可见光 ⑤空气分子 ⑥选择 ⑦臭氧 ⑧红外线 ⑨递减 ⑩地面辐射水汽 地面 大气逆辐射 缩小 温度
基础达标练
1.B [A选项为大气的散射作用;C项为大气的反射作用;D选项为空气中的凝结核较多。]
2.A [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具有选择性的特点,空气中的尘埃等细小颗粒容易散射蓝光、紫光,红光不易被散射,所以醒目。]
3.C [与海洋比,陆地热容小,吸热和放热均快,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海洋上空有云时,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昼夜温差小。]
4.C [晴朗的夜晚,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降温幅度大,易出现霜冻。]
方法技巧练
1.A 2.B [第1题,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对流层中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第2题,b处由于地势较高,大气较为稀薄,因此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保温效果差。]
3.(1)反射 大气逆 (2)反射 减弱 低 (3)吸收 逆辐射 高 (4)5
1.D [大气可吸收太阳辐射,但其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
2.A [A项是指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B 4.D 5.C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分别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多云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地面温度高,不会有霜冻。]
6.A [由于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而对瓶内的红外线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使绝大部分热量保存在瓶内,所以透明玻璃瓶内的温度比瓶外高,读数要大。]
7.D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及云层能强烈吸收地面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8.C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较强;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气温较低。]
9.(1)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③ (3)沙漠白天天气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4)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减少寒潮造成的损失。
解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推断①~④的含义。结合图示相互关系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沙漠白天天气晴朗,大气的透明度高,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能够增强大气逆辐射,燃烧湿草可以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含量。
教材P32 探索
用白炽灯照射两个烧杯,水和沙的温度都在升高,但沙的温度升得快,温度高,水的温度升得慢,温度低。关掉白炽灯后,水和沙的温度都在降低,但沙的温度降得快,温度低,水的温度降得慢,温度高。上述现象说明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比沙变化慢,幅度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水的热容量比沙的大,因而水的温度变化慢,幅度小。
教材P34 阅读
火山喷出的颗粒物飘浮在大气中,增强了大气的反射、散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蓝色光线进一步减少,因而使日出和日落时的太阳变得更红。
教材P35 思考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多云的夜晚,云能增强大气逆辐射,气温较高,故晴朗的早晨比阴天的早晨寒冷一些。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