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怎样的玄藏玄奘法师成佛了吗

这幅众所周知的“玄奘法师像”,非玄奘?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玄奘纪念堂竖立立的雕像竟不是玄奘?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藏画写错了标签吗?知名旅日古书画专家陆宗润于8月9日上午在自己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其对于佛教艺术史上著名图像《玄奘法师图》的考证,从对图中行脚僧人腰间所配利器和其穿戴的分析,陆宗润认为,这幅被广泛认为是玄奘法师的图像其实并非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位唐代高僧,也不是中国古代的僧人,而极有可能是以日本贵族为原型所绘的。
  他今天对澎湃新闻表示,这件事不小,玄奘非玄奘是第一波,第二波可以是玄奘在哪里,第三波找到的僧人像是不是玄奘?澎湃新闻得到陆宗润授权现将全文刊登如下。
  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期间,曾特别提到了唐代玄奘高僧当年在中印两国宗教交流方面立下的丰功伟业。唐僧的母校那烂陀大学也于当年9月1日正式复课,重新开始招生,中国政府特为此提供了资金援助。2007年,玄奘纪念堂于玄奘取经终点,那烂陀寺(大雷音寺)附近落成完工,纪念堂门口伫立着一尊巨大的玄奘法师雕像,明贤法师重走玄奘西行之路到达终点后曾特别来此参拜。
  这座雕像的造型源出于宗教艺术史上一知名图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图像应当并不陌生。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百家讲坛系列之《玄奘西游记》一书封面及每章标题页均以此图为配。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外交通史籍丛刊系列中的《大唐西域记校注》也将其用作开篇配图。
  画中所绘为一位中年行脚僧人形象,长眉,微须,束腰,草鞋。身后经D中一卷卷经卷清晰可见。僧人一手持经卷,一手持佛尘,经D上方一盏孤灯垂坠,照明前路。腰悬配饰,似刀似剑。
  目前,该图像最广为流传的版本共有两处,其一为绢本设色画,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200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扶桑之旅”展览,该画作有幸得以在中国展出。根据展览的说明文字所言,此画绘于镰仓()后期,其造型依据中国所请画样绘制。其二为石刻,刻绘于玄奘法师灵骨塔所在地―兴教寺,石碑高1.76米,宽0.67米,右上角题有“玄奘法师像”字样,左上角刻有欧阳竟无题诗。此中日二版本造型完全一致,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日本所藏绢本画是自兴教寺石刻取材摹绘。
  “玄奘法师像”,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早对这幅图像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日本学者松本荣一,此后还有王静芬、李翎等中日学者纷纷参与其中,就其造型艺术来源影响及所绘僧人形象展开讨论。根据其在中国展出时展览陈述所言,此画作原型当为唐代高僧玄奘。而中国国家博物馆李翎则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她认为,至少现有资料并不足以推断出此行脚僧人像即为高僧玄奘。
  之前各方观点孰是孰非暂且不谈,笔者在此想从另外的角度对这一画作的具体绘制对象做一简要探讨。在此之前,首先应当澄清的是,关于兴教寺的石刻,除上文所提及部分,石刻左下角还有文字,因拓本多不清晰,前人学者少有留意。该文字内容为:“民国二十二年冬月长安李枝生摹绘郭希安刻。”由此可见,兴教寺石刻图像并非原创,乃是自他处“摹绘”而来,因此,通过认定该石刻图像为临摹对象确证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行脚僧人图为“玄奘法师像”之论点当难以成立。
兴教寺石刻拓本
  窃以为,对 “玄奘法师像”中行脚僧人身份提出质疑的最有力论据之一在于其腰间所配利器上。李翎曾著有研究文章发表于《故宫博物院院刊》,称此图像中僧人所配为“戒刀”。针对这一看法,笔者特别查阅了佛家典籍求证。“戒刀”是指僧人用于裁剪衣物、修理头发的刀子,“戒”字在前,提醒僧众绝不可以此伤人。《大宋僧史略》中提到:“及持澡罐、漉囊、锡杖、戒刀、斧子、针筒,此皆为道具也。”而关于戒刀的具体尺寸,宋代诗人黄庭坚在《还神冈圆首座戒刀颂》一诗中写道:“平生受用,三尺吹毛。”似是指戒刀长度为三尺左右。此外,《祖庭事苑》中说:“戒刀,《根本杂事》云:&佛在室罗伐城&&此是大刀,不是刀子,汝等应知有三种刀子,谓大、中、小。大者可长六指,小者四指,二内名中。其状有二:一如鸟羽曲,二似鸡翎,不应尖直。"其中明确定义了“戒刀”的尺寸共分大、中、小三种。分别为4至6指长。在现存的一些石窟中,也能找到戒刀的绘画或雕塑造型。其中新疆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第31窟左壁第三幅的壁画“剃度图”中出现的是半月形的剃刀,安岳毗卢洞石窟十炼全景中反复出现的则是约半臂长的直刀。从外观形制上看,后者与“玄奘法师像”中行脚僧人腰间所配长度相差较大,且无鞘。画中所绘与其称为“戒刀”,更像是带鞘的佩剑。依据佛经所言,剑属凶器,僧人不得佩剑,因此笔者大胆猜测,“玄奘法师像”所绘人物形象恐非取材于中国古代僧人,而是另有来处。
“玄奘法师像”(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局部
  其二,画中所绘僧人衣物穿戴也与我们通常的认知有所不同。关于唐代僧人的衣着式样,可以以敦煌石窟中保存的图像作为参考。敦煌研究院的蔡伟堂等学者曾对敦煌石窟中描绘的僧服的历史沿承做了整理概括,将出现于敦煌石窟中的僧服造型主要分为袈裟、僧o支、偏衫、裙等几种。其中石窟中出现的几处行脚僧造型多身穿窄袖裙衫,脚蹬木屐。法国吉美博物馆所藏藏经洞出土的两幅“宝胜如来”图中,所绘制的僧人形象也均身着交领对襟衫,直袖或收口窄袖,单色无装饰。这样的穿着衣饰也与行脚僧的形象含义更加契合。“玄奘法师像”中的僧人衣着锦绣华贵,褒衣博带。这类大袖衣裙的僧衣式样在唐代僧人服装中只是偶有出现,多见于隋唐时期供养人造型中,此前的行脚僧人图像中尚未有所发现。此外,画中僧衣繁复厚重,图纹精致,边沿处甚至有华美绣花,这均不应为行脚僧当有之服饰特点。
  结合以上两点,我们大胆推断,这幅行脚僧人图的取材原型并非中国古代僧人。综合参考日本相关方面研究成果,以及日本确证可考的玄奘像,同时考虑到中国古代权贵也有将自己的形象用作宗教绘画原型的先例,这幅画作很有可能是以日本贵族为原型绘制而成的。若此推论成立,则上文论述的关于佩剑及服饰方面的不合时宜之处均能够得到完美解说。当然若要论证这一点,还需要进行日本服饰方面的考证研究。只是如此一来,玄奘这一中国古代著名的高僧,其图像造型究竟源出何处就又有待重新考证了。
甘肃省榆林窟第三窟西夏《唐僧取经图》局部
(责任编辑:UC001)
&&&&&&</div
社区热帖推荐
揭秘网红生活真相……[]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玄奘之路 的评论 (18)
数年前,我曾在喧闹的人群中,仰观你的模样,彼时,身着袈裟,手持法杖,双目微合,面容安详的你,矗立于大雁塔南面不远之地。我虽处拥挤的人流,但却仿佛自动忽略了那些蜂拥与你合影的游人,只与你一人遥遥相对。穿越千载时光,我似乎仍能感受到你内心的平和与虔诚。一时的盛名与荣耀犹如过眼烟云,终将慢慢散去,执着的信念之光却能超越时空,感动人心。 数年之后,我才能真............
33/34&有用
那西行万里的唐僧,早已在你我心中印刻下了极深的印象,曾几何时,我们只知道唐僧,而不知道他的真身其实是玄奘,就像,我们只知道《红楼梦》,而不知道它的原名其实是《石头记》一般
剧情化了的的历史总是记忆的深一些
而纪录片《玄奘之路》将史实与剧情做了一个很完美的结合,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角度去分析这部纪录片
一 故事的载体 动感的镜头
如果说,故事是历史人文............
20/21&有用
28岁朋友推荐看了这部纪录片。玄奘对求法的执着,同时心系传扬,回国翻译16年,以及唐太宗慧眼识人,不计前嫌,重用人才。从这部片子可以看到很多。他不仅是个高僧,更是翻译家,冒险家,精神领袖。
首先说说玄奘的辛苦求佛路,几经周转,穿越沙漠,雪山,无比煎熬。好在高昌国国王力挺,结拜为兄弟,为后续穿越到印度助力了不少。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需要朋友。
在印度求学,............
今天下午看了一下午CCTV9 ,六集的《玄奘之路》看完了。三藏法师玄奘之所以这么执着于佛法大概与他的身世有关系,因为他是一个孤儿,就跟雷锋一样。没有了亲情和家庭作为精神寄托他只能把情感寄托于佛法和寺院,毕竟他10岁就出家了,寺院和佛法就是他的家,这样把弘扬佛法当成其毕生的事业也就有了强大的动力。
玄奘无疑也摊上了好时候,他所处的时代还是一个中原佛法相对............
玄奘的影响远远超出宗教之外 十九年时间 一百一十个国家 五万里行程
公元七世纪初期 他以坚定的意志和独一无二的智慧 征服了丝绸之路
玄奘是古代世界首屈一指的旅行者 旅行的意义在于传播文明
他在印度学习佛法 也在印度成为佛学大师 今天玄奘的故事 被写进印度学生的教材 凡是读过书的人 很少有人不知道玄奘的名字
十岁踏入佛门 十三岁剃度 二十七岁时为求佛法而西行 ............
当年玄奘走过的取经之路,哪怕在当今,也非一条简单的旅行线路。 因为信仰,玄奘萌生了向西朝圣求佛之念;因为信仰,驻守边关的将领公然违抗朝廷,帮助玄奘偷渡出关;因为信仰,玄奘超越肉体极限,穿越死亡沙漠,翻越死亡雪山;因为信仰,高昌王给玄奘的继续西行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 我也曾去过青海和甘肃,参观过丝绸之路的始端、塔尔寺和莫高窟。隔壁大漠,物质贫乏,确实更............
人物:麹文泰、戒日王(诗罗逸多)、戒贤、唐太宗、辩机、窥基-圆测(《三藏法师传》)、佛陀(诞生-得道成佛-初转法轮-涅槃)、康宁汉姆(即卡宁厄姆)、斯坦因(敦煌石窟)、法显《佛国记》
地点:偃师陈河村(玄奘出生地)、丝绸之路中线(去)和南线(回)、海上丝路、凉州(大云寺海藏寺)、瓜州-玉门关-白墩子、莫贺延碛(瓜州到哈密八百里沙海、四天五夜滴水未进九死一............
一个离经叛道毅然偷渡出国的少年,一个艰苦跋涉不屈不挠的探险家,一位满腹经纶名满天下的大师,一名晚年为了弘扬佛法不得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却绝不辱没其名号的高僧,但多少年以来,我们只知道他叫“唐僧”,只知道他长的细皮嫩肉,只听过他讲“阿弥陀佛!”或者“你这泼猴!”但我们不知道其实他真的徒步行走了五万里,游历了一百一十个国家,不知道他耗了十九年时间,............
第二遍看完《玄奘之路》之后,发现自己成了玄奘的脑残粉。那么,历史上的玄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玄奘是一个非常笃信佛法的人。他十岁如佛门,十三岁剃度。一生苦苦追寻佛法的真义。更不惜为了破除心中的疑惑踏上西行的路途。但其实从理性观点来看,玄奘选择西行是个风险非常高、几乎不可能成功的事。无论是自然环境的恶劣还是沿途的强盗以及其他未知的危险都能轻易阻挡玄奘............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豆瓣电影。
终于决定为这部纪录片写影评。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即使被打动,也很少会静下心来认真的写出内心的感受。并且对于我来说,越是好的作品,我越无法描述出我内心的感受,我觉得自己苍白的文字无法比拟那种震撼人心的感动。所以以下的文字是感性的,比起较为理性的评论,它更像是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感受。
我也是看着《西游记》长大的人,这部经典的文学著作陪伴我度过了很长一段时............
50/50&有用
玄奘西行路线 :   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玉门关——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逯迦国(今新疆阿克苏)——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昭武九............
36/37&有用
10年灿漫童真,18年寺院苦修,19年印度求经,19年归唐译经。这是玄奘的一生。是玄奘,而不是唐僧。 看纪录片《玄奘之路》,是一个常识更新的过程。旧日那个迂腐孱弱的唐僧印象在逐渐淡出,代之以一个智慧而孤独、德高而执着的信徒模样盘踞脑海,想起便几分动容。 原来,他并非是从小长于寺院的遗孤,他的祖父曾官拜至太守,他的家庭小富安康,父母皆知书达理,可说是阖家美满有............
11/11&有用
看完全部《玄奘之路》,再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眼酸心热。无论是人体还是经书,最终都会消亡,而文字得以流传。我记得那年到长安,大雁塔旁,玄奘像前,不算了解,所以没有特殊感受,今天回想起来,那巍峨身影,舍身求法的精神,让我深深震撼。“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玄奘为取真经,前后17年,行5万余里路途,历100多国,一生译佛经1335卷。翻............
凑活看这个影评吧 反正我每集都哭了
6小时的纪录片不短不长,也让我在这6个小时里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我不断地想要尝试着理解他,我始终觉得理解一个人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尽管高山仰止。
玄奘幼年失去双亲,早早遁入了空门。我初认为,拿得起,才会有放得下。只有真正体验过,才会有上善若水的境界。就如他的弟子辩机最终仍然恋恋红尘,这便是很好............
如果我对生命始终还有疑问,始终追求终极使命,对世界充满好奇,开放的接受时代变化与新事物,那么我就还活着。生命就还有无限的可能性,就不要奇怪我如何从哲学到商业,到宗教,宗教又到科学,到艺术和设计的转变。
记录的欲望来自于长久思考至感动自己哭的一刻,如果喜极而泣是一种情绪释放,那么我的眼泪便往往留给我寻到 我信仰的光的时候。
03 ............
看得出来导演在一定程度上努力拔高玄奘的形象,但其实,看下来更多的是悲哀,玄奘虽穷其一生宣扬佛教,其才智过人,口才雄辩,并且精通人情世故,但不论在大唐还是当今,他创办的法相宗始终没有得到最大的弘扬,在唐朝被道教压制(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发生在当时),当今就更是没几个人知道。
不过最让我触动的是,为了宣扬佛法玄奘委曲求全的和皇室频繁互动,甚至于第一大............
标签: 万物空 陷落 玄奘到达那烂陀寺Na^landa^ 到达鹿野苑 佛陀所领悟所传的法 已过去百年 掌灯者离去 佛法式微 玄奘流泪了 跳出来 很多最珍贵的东西慢慢变浑浊变模糊 然后只能从只字片影里察觉到 对于这种感觉 会让生命一下想清很多东西 心中世界的羁绊浮着一层层灰......
有这么几个片段印象很深刻
玄奘回到长安后,长安百姓官员狂欢喜迎玄奘的回国,把佛像佛经抬出来游行,但玄奘自己没有参加,他明白人的意志丧失可能不是在困难的时候而是在成功的时候。
玄奘在于阗,想回长安,怕太宗降罪于他(当时西行求法是违法的行为),写了封言辞恳切甚至有些拍马屁的信给唐太宗;回到长安后,想翻译佛经,但是要有一笔庞大的资金,他积极的想办法与唐太............
(共 18 条)
用你的鼠标投票
······
如果你觉得一篇评论对你有帮助,请你点击“有用”。你的投票直接决定哪些评论出现在豆瓣首页和“豆瓣最受欢迎的评论”里,以及在书、电影和音乐介绍页里评论的排序。
所有“没用”的点击都是匿名的。
订阅玄奘之路的评论: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当前位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玄奘法师西行至高昌国。)时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玄奘法师西行至高昌国。)  时高昌王麴文泰使人先在伊吾,是日欲还,适逢法师,归告其王。王闻,即日发使,敕伊吾王遣法师来,仍简上马数十匹,遣贵臣驰驱,设顿迎候。  法师入城,王与侍人前后列烛,自出宫迎法师入后院,坐一重阁宝帐中,拜问甚厚,云:“弟子自闻师名,喜忘寝食,量准突路,知师今夜必至,与妻子皆未眠,读经敬待。”须臾,王妃共数十侍又来礼拜。是时渐欲将晓,言久疲惫欲眠,王始还宫。方旦,法师未起,王已至门,率妃已下俱来问礼。王云:“弟子思量碛路艰阻,师能独来,甚为奇也。”流泪称叹不能已。命国统王法师,年逾八十,共法师同处,仍遣劝住,勿往西方,法师不许。  停十余日,欲辞行,王曰:“已令统师咨请,师意何如?”师报曰:“留住实是王恩,但于来心不可。”王曰:“弟子慕乐法师,必留供养,虽葱山可转,此意无移。乞信愚诚,勿疑不实。”法师报曰:“王之深心岂待屡言然后知也但玄奘西来为法法既未得不可中停以是敬辞愿王相体。又大王曩修胜福,位为人主,非唯苍生恃,固亦释教悠凭,理在助扬,岂宜为碍。”王曰:“弟子亦不敢障碍,直以国无导师,故屈留法师以引迷愚耳!”法师皆&辞不许。王乃动色,攘袂大言曰:“弟子有异途处师,师安能自去,或定相留,或送师还国,请自思之,相顺犹胜。”法师曰:“玄奘来者为乎大法,今逢为障,只可骨被王留,神识未必留也!”因呜咽不能复言。王亦不纳,更使增加供养,每日进食,王躬捧盘。  法师既被停留,违阻先志,遂誓不食以感其心,于是端坐,水浆不涉于口三日。至第四日,王觉法师气息渐辍,深生愧惧,乃稽首礼谢云:“任法师西行,乞垂早食。”法师恐其不实,要王指日为言。王曰:“若须尔者,请共对佛更结因缘。”遂共入道场礼佛,对母妃张太妃共法师约为兄弟,任师求法,还日请住此国三年,受弟子供养;仍屈停一月讲《仁王般若经》,中间为师营造行服。”法师皆许,太妃甚欢,愿与师长为眷属,代代相度。于是方食,其节坚贞如此。(选自《三藏法师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伊吾王遣法师来:告诫&&&&&&&&&&B.&仍简上马数十匹:挑选 C.又大王曩修胜福:从前&&&&&&&&&&&&D.&弟子亦不敢障碍:阻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屈留法师以引迷愚耳——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请自思之,相顺犹胜——夫晋,何罪之有 C.其节志坚贞如此——工欲善其事 D.乃稽首礼谢云——乃一气之余烈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到高昌时,受到高昌国王麴文泰的热情迎接,不仅派使者远道接引,而且与王妃等连夜在宫中读经等候。 B.麴文泰诚心向佛,敬慕玄奘,想要留玄奘在高昌国中供养,软硬兼施,但玄奘求法心意坚定,不为所动。 C.玄奘无法说服麴文泰放他西行,于是绝食以明其志,想要感动麴文泰,麴文泰终于同意放他走。 D.玄奘与麴文泰在高昌太妃面前结拜为兄弟,同意留在高昌讲经三年,待高昌为他准备好行装后,再度西行取经。 4.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王之深心岂待屡言然后知也但玄奘西来为法法既未得不可中停以是敬辞愿王相体&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弟子慕乐法师,必留供养,虽葱山可转,此意无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玄奘来者为乎大法,今逢为障,只可骨被王留,神识未必留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模拟题
1.A2.C3.D4.&王之深心&/&岂待屡言然后知也&/&但玄奘西来为法&/&法既未得&/&不可中停&/&以是敬辞/愿王相体 5.(1)弟子仰慕敬爱法师,定要留下法师供养,即使葱山能够转移,弟子这片心意绝不&能改变。  (2)玄奘前来是为了求得大法,如今遇到阻碍,大王最多只能留下我的骸骨,却留不住我的神识(心)啊!(意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玄奘法师西行至高昌国。)时高..”主要考查你对&&文言文阅读,语句停顿,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一词多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文言文阅读语句停顿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一词多义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文言文的考察: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一、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四、“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语句停顿:即断句。古代的文献典籍是不加标点的,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历年的高考对断句尤其是文言文断句这块也很重视。  给古文断句可分四步进行:(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3)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  特殊词语服务断句,可概括为如下:“曰”后冒号(:)“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则”、“以”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边加圆圈(。),“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  要注意的是,借助特殊词语断句,要建立在明确词意的基础上。例如“曰”译为“说”的时候,后面断句。(4)注意句式,辅助断句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如“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可以根据对称的句式结构断成“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 停顿常用的六种情况:1、主谓之间要停顿。2、谓宾之间要停顿。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语句停顿点拨:总起来说,应把握“两个原则”,遵循“八个规律”。
一、两个原则 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如:①“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今”是一个词,“天下”又是一个词,不能把“天下”断开,“今”和“天”不能连读。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是两个词。“中”是其中,“间”是夹杂,两个词不能连读。 ③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以”为古今异义词,是“可以凭借”之意,中间应稍作停顿。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如: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唐贤今人诗赋”是个短语,不能断开。否则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②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也”表提顿,按意义应归于前。
二、八个规律 1.主谓之间要停顿。(注:主语是单音节人称代词此处停顿可忽略不计) 如: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城/非不高也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⑥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⑦其一/犬坐/于前 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如:①必有/得天时者矣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⑤余/尝求/古仁人之心⑥受任/于败军之际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如:①盖/大苏/泛赤壁云②然则/北/通巫峡③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⑤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⑥已而/夕阳在山 ⑦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如: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躬耕/于南阳④告之/于帝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 如:①是/进亦忧,退亦忧②是/知也③是/地利/不如/人和也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以上只是文言句子停顿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朗读时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重在“语意”上花功夫,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一定看好题目所要求的划分几处,依意群来标示。 7.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恒公》)8.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犬坐于前。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八种方法,而这八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三、特殊说明 1.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地名人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错误。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①虞山是山名。 ②他姓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对古代对男子的美称。2.停顿应体现出省略成分: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①今齐地/方千里 ②今/天下三分4.表时间和方位的词后边也应稍作停顿。 技巧突破: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 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f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犬坐于前。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五种方法,而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文言实词: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大纲要求: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指出了考查范围,即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文中”是给出确定实词含义的具体语境;“理解”“含义”则说明高考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但又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照搬和死记,而是借助具体语境,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部分知识点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二、常见题型:在文言文阅读中常作为第一题进行考查。考试题型主要有下列两种。题型一:给出四个文中词语的解释,选出错误的一项。这是最常见的题型。题型二:从试卷上的文段中选出四个词语,再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四个相同的词语,不给出解释,让考生自己比较它们意义或用法的不同。三、注意几种情况:
1.注意词的古今义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3.注意通假现象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5.要注意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
1.利用音形的分析来推导如觐,从“见”旁可以推出“拜见”;“造”解为“到”、“去”。
2.利用语法结构推导例: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泰,“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
3.利用联想的方法推导,平时我们学过不少文言文和成语,在解题时,利用学过的知识并迁移过来,也是不难解决的。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4.利用组词来推导,文言文词语都是单音节的,现代汉语是双音节的。将单音节的文言词语,作为语素组成双音节的现代汉语词组,然后根据实际去选择一个最恰当的。
5.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几类。与实词相比,虚词数量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却很高。主要的虚词有:之、乎、者、也、而、然、矣、焉、哉、虽、以、其、为、则、乃、故、于。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一些常考的虚词:
若(1)连词,表假设,如果。(2)指示代词,此,这个。(3)副词,表推测,好像。(4)第二人称代词,你。(5)连词,相当于:“或”。(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于”。
者(1)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2)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 “的东西”。(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4)助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方面”“……样东西”“个”“样”之类。(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而“而”是古代汉语使用很频繁的一个虚词,常用作连词,有时也做代词、助词。“而”作为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可表示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修饰关系等。 第一,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二,表承接关系,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不是转折的意思,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第三,表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或不译。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第四,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第五,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例子: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推敲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
(1)文本迁移法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
(2)事理检验法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
(3)语境推断法看虚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虚词的褒贬异议。
(4)语法推断法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虚词的含义。
(5)互文见义法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
(6)成语推断法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翻译句子:翻译文言句子要掌握翻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做到明白、流畅、简洁。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点:(1)留:把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朝代、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器具、官职、职称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保留不译。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文惠君”。 (2)补:指将文言文中省略的地方恰当地补出来,将数量词和分数相应部分补足。如:“果地震陇西”中省去了“于”。 (3)删:指将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词删去不译,如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有些关联词语、结构助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陪衬部分都可略去不译。 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中的“夫”可略去不译和“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中“往来”是偏义复词,陪衬部分“来”,也没有必要译出。 (4)换:指如果古文中的单音词现代汉语变成了双音词,古文中的单音词在现代汉语变成了另外一个单音词,古文中的词语在现代汉语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语,古文中的说法现代汉语变成了另一种说法,翻译时都应换成现代汉语。另外词类活用词应该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也应换成本字。 如:“乃使蒙恬北守藩篱”中的“藩篱”应译为“边防”。“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应译为“高官厚禄”。 (5)调:即有些句子(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互文见义语句等)在翻译时词序或语序需要调整,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如:“何谓得之于心”应翻译为“什么叫在心里得到它呢?”;“石之铿然有声者”应翻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 (6)贯:即意译。所谓意译,就是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按照原文的意思用比较准确的现代汉语将其翻译出来。因为古代汉语有些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或者句子的结构,表达方式比较特殊,如果用直译的方法,译出来以后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所以,只好采取意译的办法。 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这个句子中的“开张”是扩大的意思,“圣听”是对皇帝听闻的一种尊敬的说法,现代汉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只能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翻译。整句话可译为“确实应当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古文今译方法:
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例1: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原文: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 上面的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 但对直译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增补词语也是必要的。
例2: 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鞌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状语“三”调整为补语。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就不符合“达”的要求。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例3: 原文: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韁,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由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但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水平。古文今译常见错误: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例(1)中的“爱”字正是吝惜义。“吾何爱一牛”应译为“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如果不明古义,就会误译为“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例(2)的“卑鄙”是个词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识浅薄。可译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如果把这个词组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就误译成道德品质恶劣的意思了。
2.因不了解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错误也很多。例如: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1)“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果不理解,就会译为无法理解的“小了鲁国”。这句应译为“孔子登上东山而觉得鲁国变小了”。例(2)的“犬”是名词用作状语,不理解就会误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
3.因不了解古代生活与典章制度而误译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也会造成误译。例如:(1)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袁枚《黄生借书说》) (2)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例(1)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进士取得做官资格称“通籍”,意为朝廷中有了名籍。不了解就会误译为“精通书籍”。例(2)的“举进士”是“被推举参加进士科考试”。如果不了解唐代的科举制度,就会误译为“中了进士”。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准确通顺地翻译古文,最重要的是结合上下文准确地理解每一个词。以上虽然列了一些常见错误,不过从考试的角度说,这样的问题不常遇到。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掌握古文翻译方法上。&古文直译: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例如:原文: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 (1) 原文: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郑杀申侯以说于齐》) 对译: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你容纳的。 调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容纳你的。(2) 原文: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宋·蒋捷《一剪梅》宋·蒋捷《一剪梅》宋·蒋捷《一剪梅》对译:谁为做事?谁让听我的? 调整:为谁做事?让谁听我的? (3) 原文:邴夏御齐侯。(《齐晋鞌之战》) 对译:邴夏驾车给齐侯。 调整:邴夏给齐侯驾车。 (4) 原文: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对译:晋侯饮赵盾酒。 调整:晋侯使赵盾饮酒。 (5) 原文: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对译:先生不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收债到薛地吗? 调整:先生不觉得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到薛地收债吗? 例(1)的“女”是前置宾语,翻译时要调到动词“容”的后面。例(2)的“谁”、“孰”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翻译时要移到介词“为”和动词“令”后面。例(3)的“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翻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例(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使动用法,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酒”。例(5)的“羞”是意动用法,“于薛”是补语,翻译时要调为状语。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例如: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 对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衰落, 增补: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 原文:三而竭。(《曹刿论战》) 对译:第三次便泄尽了。 增补:第三次〔击鼓〕〔士气〕便泄尽了。 原文在“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谓语动词“鼓”,在“衰”、“竭”前面省略了主语“士气”。翻译时分别补出“击鼓”和“士气”,这样才能使语意清楚。 增补词语时应该慎重,要“惜字如金”,只有在不增补词语原意就无法表达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增补。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例如: 原文:狼度简子之去远。(《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
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像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1) 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公叔段。 译文: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下庄公和公叔段。(《郑伯克段于鄢》) (2) 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年四十七。(《柳子厚墓志铭》) 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3)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译文:“道”可以用言词表达的,就不是“常道”。 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保留不译;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原文(3)中的“道”、“常道”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保留原貌。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一词多义: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有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文言文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几个义项,多则几十个义项。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比较重要的4个“xing”:
信:本义是话语真实。(1)形容词。意为“诚实”“忠诚”“守信”。如:A.信臣精卒。(《过秦论》)B.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2)动词。意为“相信”。如:A.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B.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屈原列传》,这里“信”可进一步引申为“亲近”“宠爱”之意。)附虚词用法:用作副词。(1)表随便,可译为“随意”“随便”。如: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2)表确凿,可译为“实在”“确实”“的确”等。如:烟波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兴:本义是共同把一件东西举起来。用作动词:(1)兴起,发生。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2)发动。如成语“兴师动众”。又如:怀王大怒,大兴师伐秦。(《屈原列传》)(3)兴办,创办,复兴,振兴。如成语“百废待兴”。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一说“兴”为形容词,意为“兴旺”“兴盛”,在此活用为使动词。)
行:本义是道路,读háng。(1)动词。读xíng。 ①运行。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②行走。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③行动,执行,奉行。如成语“行之有效”,又如: A.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B.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行古道:奉行古人求师之道。)(2)名词 ①读xíng,意为“品行”“品德”。如: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B.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②读xíng,一种古诗体,属歌行杂体。如:《琵琶行》 ③读háng,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如:(陈涉)蹑足行伍之间。(《过秦论》)附虚词用法:副词,读xíng,可译为“将要”“即将”。如成语“行将就木”。又如: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行休:即将完结。)
幸:本义是幸运。(1)动词 ①宠爱,宠信。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特指皇帝到某处,可译为“驾临”“来到”。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③庆幸。如成语“幸灾乐祸”。附虚词用法:副词,有两种情况:表情态,可译为“侥幸”“幸亏”“幸好”。如: A.……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B.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表尊敬,相当于“希望”,有时不必译出。如: A.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传》,冀幸:希望。) B.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不译。)文言实词集锦 :
1、爱吴广素爱人(爱护,加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喜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喜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爱护)而臣衰,窃爱怜之《触》(怜爱)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吝惜)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吝啬)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通“薆”,隐蔽) 2、安君者,知人安民(安抚)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安享,感到舒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安稳,安定)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勾》(怎么,哪里)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使……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3、被泽被后世(施及,加于……之上,引申为蒙受)被火之后,无处安身(遭受)文天祥被执于五坡岭(介词,表被动)被发行吟泽畔《屈》(通“披”)将军身被坚执锐《陈》(通“披”,穿)凝霜被野草(覆盖)操吴戈兮被犀甲(穿)
4、倍每逢佳节倍思亲(加倍)倍以结之,则民不倍(背叛背弃)愿伯俱言之不敢倍德也《鸿》(违背)
5、本本在冀州之南《愚》(副词,本来)墨之道,兼爱为本(根本,基础)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活》(量词,册) 6、鄙齐孝公伐我北鄙(边境)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平庸,卑微)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自谦,代词)蜀之鄙有二僧《为》(边境)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地位低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边境)越国以鄙远《烛》(以……为边境)
7、兵可汗大点兵(军队)兵刃既接《寡》(兵器)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军队)勒兵,下令军中《信》(军队)
8、病君之病在肠胃(疾病)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患病)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困苦不堪)
9、察徐而察之《石》(细看,观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明察,了解)微察公子《信》(观察)人又能以身之察察《屈》(洁白的样子)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考察,举荐)
10、朝于是入朝见威王《邹》(朝廷)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期年不听朝(朝政)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早晨)能谤讥于市朝《邹》(朝廷)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朝见)
11、曾曾益其所不能《愚》(通“增”增加)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曾不若孀妻弱子《愚》(竟然,简直)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竟然,简直)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竟然,简直)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竟然)
12、乘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乘坐)可以乘虚直抵其城(趁机)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卫风氓》(登上)
13、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假如,果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啜泣而就也《祭》(假如,果真)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也《祭》(确实)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假如,果真)可谓智力孤为,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确实)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祭》(真诚的心意)
14、除洒扫庭除(台阶)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修治,整理)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承蒙国恩,除臣冼马《陈》(任命官职)
15、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告别,辞别)臣等不肖,请辞去《廉》(告别,辞别)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道歉)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言辞,文辞)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托辞,说辞)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告别)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托词,辩解之辞)归去来兮辞(古代一种文体)
16、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跟随)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顺从,跟随)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听从)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介词,由)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通“纵”缔结盟约)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通“纵”缔结盟约)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介词,由)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使……跟从)
17、殆骊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大概,恐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几乎,近乎)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危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报》(大概,恐怕)农者殆则土地荒(通“怠”,懈怠)
18、当当窗理云鬓(对着,向着)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抵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抵挡,抵御)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两者相抵)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过》(方,值)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方,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阻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时候)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判罪)
19、道会天大雨,道不通《陈》(道路)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取道)治世之道(方法)背道而妄行(道义)道不同,不相与谋(志向)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道理)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道路)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玄奘法师西行至高昌国。)时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205613687829396630565028413827067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赶跑前来骚扰玄奘法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