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使当那一天真的来临临

宁乡县文物局_靳江之源:厚重的文化之风赴面而来(上)
靳江之源:厚重的文化之风赴面而来(上)
&&&&&& &编者按:靳江是宁乡四大河流之一,是我们的母亲河。千年万年以来,她用不竭的甘霖滋润着楚沩大地,养育了两岸的人们。同时,她也是一条历史的河流,沿途有丰富的历史民间传说,美丽的人文山水风光,探寻她的发源地,沿途发展变化情况,就是探寻宁乡的发展脉搏,触摸宁乡的心跳。一直以来,有关靳江流域的历史文化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报道,大美靳江始终笼罩在一块神秘的面纱里。为揭开其神秘美丽的面纱,《今日宁乡》经过精心策划,组织特刊部三名记者骑自行车沿靳江流域进行深入采访。&&& 靳江发源于湘乡市金石镇,流经我县东湖塘、花明楼、大屯营、道林四个乡镇,于长沙岳麓区的柏家洲村附近汇入湘江。全长87.5公里,流域面积781平方公里,其中经过宁乡51公里。此次“靳江行”大型采访活动,旨在探索靳江的发源地,流域内基本情况,了解她的大致脉络;探索流域内历史文化、风景名胜、民间传说;反映社会发展变化,以小见大,从普通人入手;探索县内外交流情况,邻近县的发展变化对我们的启示等。《今日宁乡》于7月1日在靳江源头湘乡市金石镇举行活动启动仪式,随后特刊部三名记者骑自行车,冒着酷暑沿靳江进行采访,采写了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今日宁乡》从本期开始,推出“《今日宁乡》·靳江行”大型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 传奇两头塘&&&&&&& 这里是湘乡金石镇,这里是两头塘,靳江的源头——&&&&&&&& 两头塘面积30多亩,两边青山夹峙,一川稻浪翻金,山风吹来,山呼海啸,绿波如海;塘水清清,绿波荡漾,活力十足,看上去十分养眼。两头塘就静静地卧在青山之间,睡在地势的最高处,千年万年以不变的姿态示人。&&&&&&& 这是一口充满传奇色彩的水塘。&&&&&&& 传奇之一是历史悠久。两头塘自古有之,存在了千年万年,当地年纪最大的老人对它的存在时间也说不清,只知道他们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辈,就是喝着两头塘的水长大的。和一般水塘纯属一地不同的是,两头塘虽面积算不上很大,只有区区三十多亩,却为两村所共有,其中双湖村占三分之二,金石村占三分之一。&&&&&&& 传奇之二是永不枯竭。从东南方向流出的水成了靳江的源头,经宁乡四个乡镇,于岳麓区柏家洲附近注入湘江,然后注入长江,汇入波涛滚滚的太平洋。千年万年以来,无论多久不下雨,这口水塘始终不干涸,总是以其涓涓细流润泽着当地群众,成为一口生命的水塘和靳江的源头。据悉,如果不有意识将水放干净干塘,该水塘是从来不会干的。
&&&&&& 传奇之三是未淹过人。今年已102岁的蔡谢氏自六岁起从我县麻山一带带到当地人家做童养媳,从此一直住在两头塘边,喝两头塘水长大的她虽然年高,但身康体健,至今生活尚能自理。据其介绍,一般的水塘难免出现淹死人现象,两头塘却是一个例外,这里水面较宽,水质很好,很多村民在此洗澡,但从未淹死过人!&&& 两头塘是有灵气的,她的灵气润泽了靳江两岸。靳江是一条并不算长的河流,然而,她又是一条极其神奇的河流,金石镇原属湘乡,和韶山相距仅十多公里,现有数个村划归韶山市,而韶山,却是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靳江的源头是毛主席的故乡,而她的上游则出了湘乡历史上惟一的状元王容,她的中游出了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还有古楚大夫靳尚等历史风云人物。一条不长的河流,串起了两位伟人和众多历史名人,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吗?
神奇白果树&&&&&&& 距两头塘仅一公里之遥的金石镇大湖村莲花屋场,长着一棵10多人才能合抱的参天古银杏,因春天开花如白雪,秋末结实似雪球,所以被人们称为白果树。相传湘乡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南宋末年才子王容的母亲卢氏听了八字先生说的“在屋侧栽白果树一棵,可保你的崽长命富贵”这句话,携3岁多的王容亲手栽种,历经800余年风雨,该树依然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当我们在靳江发源地两头塘村民的指引下来到白果树前时,还是被其苍老又挺拔、粗壮又茂盛的外景所折服。我们第一眼见到这赫然大树就被震撼了,那大树犹如巨伞,遮天蔽日,主干12个人手拉手也围不过来。树的四周用铁栏围住,铁栏周围,农夫席地而坐议事闲聊,孩童绕着古树嬉戏玩耍,情侣石凳相依喁喁细语,还有小鸡欢快地觅食,白鹭翩翩飞过……&&&&&&& 这是一株罕见而神奇的白果树,表面上看它是由三棵树组成的,实际上又为同一根生发。站在这棵古老的银杏树前,就像站在一位历史老人面前,我们深深地感到一种沉默和沧桑所折射出的力量,那班驳的树皮、那深刻的裂痕,都好象在向我们诉说着曾经历过的漫长而又沉重沧桑艰难的岁月。相传,白果树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当月亮升起,光华如水,重重叠叠的柔藤植物在树身上轻轻缠绕,微风吹过,树影轻摇,在浓淡有致的黑影里,能听到银杏树轻微的叹息声。此时临近正午,轻风吹过,古银杏似乎开始在阳光下起舞,在风里轻唱,在它那斑驳的树影下,散落着岁月的沧桑,从千年前走来,我们沉醉在这银杏的叹息声中了。&&&&&&& 当我们向周围的村民了解白果树的故事和传说的时候,村民们众口一辞地向我们推荐了一位80岁的老人李定中,并且非常热情地帮我们打通了老人的电话。接到电话后,李定中当即骑摩托车从韶山赶过来,26公里路程,36分钟赶到,让我们怎么也难以相信,这是一个80岁的耄耋之年的老人所能做出来的事情。&&&&&&& 顾不上休息,满身风尘的老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这棵白果树传奇的故事。&&&&&&& 1958年,席卷全国的“大跃进”使大湖这样偏僻的小山村也无法幸免,许多树木化作了大炼钢铁的熊熊炉火。时任金石公社民兵队长的李定忠看在眼里,痛在心头。一天,李定忠的好友胡四公找到他,惋惜地说:“莲花屋的那棵白果树明天会要‘作古’了。”李定忠听完这话再也坐不住了,当晚就找到公社书记,恳求道:“白果树是珍贵古树,您一定要救救它。”书记答应了。翌日清早,果然就有数十名群众围住古树,当有人抡起大锯准备下毒手时,李定忠赶到了,竭力劝阻,然而狂热的人们根本听不进他的劝告。情急之中,李定忠挺身而出:“你们除非先锯了我,否则别想伤树一片叶子。”正僵持之际,公社书记来了,说树不能砍,古树终于免遭厄运。&&& 1997年7月,已经退休三年的李定中为让古树重焕青春,多方求助,向政府申请,向社会募集。年逾古稀的他骑着一辆摩托车四处奔波,一年中竟骑坏了四个车胎。一次,他在募捐途中翻倒在一个山沟中,摔断了腿,他躺在家中养了半个月伤,在伤处绑了两块夹板,拄着拐杖又踏上了募捐之路。他的精神感动了社会各界,湘乡市政府将这棵古银杏列为重点文物,立碑保护,市林业局还拨出了保护专款。李老的亲朋戚友也纷纷解囊捐资1万余元。&&&&&&& 老树春深更著花。李定忠数年心血和汗水的浇灌,使这株千年古银杏又绽新绿。如今它高达22米,树围12米,覆盖面积近1亩。每当夏夜来临、繁星满天时,附近村民纷纷扶老携幼到树下纳凉、聊天,不时还有吹拉弹唱之声从此处响起,飘荡在寂寞山乡的夜里,浸润着山里人的心田。&&&&&&& 古树历经岁月沧桑,阅遍人间风雨,不惧烈日寒霜,顽强不屈,豪气凛然。一个又一个有关这棵白果树神奇的传说,有严肃的正史,诸如其生长年代、历经朝代等等,也有许多无以考证的甚至与现实相去甚远的神话,尽管其逼真的描述能让人置身其中,几乎与这棵白果树一起书写过那些神话的来由,但仍然会让一些严谨的社会人士将信将疑,毕竟与我们现代的生活背离而驰!有的说,这棵白果树历经千年的演化,如今已经具有灵气,只要你在树下烧香,一定能避难祛邪,你许的愿也能成为现实!有的说,这棵白果树,数百年不知道有多少人从树上掉下,但从没有摔伤过人。有的说,就是这棵白果树,使得方圆千里一片祥和。还有的说,果实成熟后谁都不能上树采摘,要等到白果自然落地才去拣拾,如果有谁不按规矩非要上树采摘,那此人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甚至你在心里对它不忠,或者诅咒它,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还有名有姓地举出一二例,听起来有点让人毛骨悚然,使人们不得不对这棵白果树产生畏惧和敬仰之情!但我们听完这些传说,莞尔一笑之余,却也觉得,这些生动的传说也点缀着这棵古老白果树的传奇。因为有了这些传说,使得很多人不惜千里之遥,驱车前往看一看古树的绰约风姿。细细想来,这些传说无不在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人间也许存在着因果报应,但愿天下人都向着真、善、美的一面,把假、丑、恶都深埋于地下,湮灭于历史的灰尘中。从这样一个侧面想,这些离奇的传说,又似乎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佐料,能给我们生活带来轻盈的欢乐和朗朗的笑声!&&&&&&& 故事延续了历史,历史反哺了故事。靳江源头古老的白果树,历经风雨雷电而依然故我,坚守一方热土而忠贞不变。玉树临风,神韵卓绝,默然承载着沧桑荣辱,这是一颗神奇的白果树,也是靳江“活的文物”、“绿色的化石”,作为重要自然资源和极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她一定会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为靳江永增秀色!
本地新闻省市要闻全国咨讯
本网站由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