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版本草纲目金陵版值钱吗

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
上中国图书网,淘绝版好书!20万种特价书 2-4.9折!
本草纲目(金陵版排印本)(上、中、下)
作&&&&者:
出 版 社:
条&形&码:
4 ; 978-7-117-03382-4
I&S&B&N :
出版时间:
开&&&&本:
页&&&&数:
定&&&&价:
一&星&价:
92.4 元(79折)&&
二星价:92.4 元(79折)&&
三星价:92.4 元(79折)
免运费政策:
本草纲目(金陵版排印本)(上、中、下)
本草纲目》52卷,附图2卷,是明朝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医药学巨著。历时近30年,三易其稿始成,初刊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世称“金陵本”。《本革纲目》编排采用纲目体例,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原则排列,即分部为纲,分类为目;正名为纲,释名为目;物以类从,纲举目张。分16部,60类,共收药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附方l万余首,附图1109幅,是明以前本草著作之集大成者。本排印本是以《本草纲目》*早的刻本金陵本为底本,参考其他有关文献整理而成。本书设计新颖,层次清晰,只收原文,不加注文,书末附有中药正名笔画索引和拼音索引,阅读、查阅方便。为中医药院校师生所必备,也可供基层医药工作者及各阶层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整理说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不朽之药学巨著,其学术成就举世瞩目。该书不仅在我国医药史中璀灿夺目,而且在世界医药史中亦占有重要位置。时至今日,学习、研究、探讨《本草纲目》及时珍学术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本草纲目》*早的版本为公元1590年由胡承龙刊刻的金陵本,其后于1603年、1606年又分别有江西本和湖北本刊行,至明朝末年,《本草纲目》版本计有7种。明以后又不断有新版本问世,到目前为止《本草纲目》版本已有30多种,其中夏良心本、张绍棠本流行较广。众多版本的《本草纲目》无疑为弘扬祖国医药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辗转刻印,也出现了不少错误。
因此,历代不断有学者对其进行校勘整理,其中尤以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的刘衡如校点本成效*为显著。199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出版了金陵版《本草纲目》,为研究《本草纲目》者提供了*早的版本。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种版本的《本草纲目》仍很多,且大多比较注重文字考据,而往往忽略了其实用性。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本草纲目》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考虑到中西医临床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的需求,本次又对金陵版《本草纲目》进行了重新整理。现将本书整理方法作如下说明:1.本书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的金陵本为底本,以江西本为主校本,同时参考了《证类本草》等有关文献,并吸取了刘衡如点校本中的一些考证结果。2.本书旨在为中西医务人员、医药院校师生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提供一种普及本,故对原书中的错别字、异体字径改,不再另加注释。全书采用简化字横排版,
以方便阅读......
本草纲目(金陵版排印本)(上、中、下)
......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
......本草纲目主治第三卷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
......本草纲目水部第五卷
......本草纲目火部第六卷
......本草纲目土部第七卷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九卷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十卷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十一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
本草纲目(金陵版排印本)(上、中、下)&&&&&&&&
您最近浏览过的商品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
多校划片后学区房到底买不买?家长陷入纠结中。[]
朋友圈里晒滑雪的人突然多起来,新的圈子正在形成。[]
& & & 正文
明代金陵本《本草纲目》修复完成 系《本草》祖本
【字号:&&】【】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左)、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陈红彦(右)和金陵本《本草纲目》收藏者晁会元(中)在国家图书馆
  □记者王惟一
  近日,金陵本《本草纲目》保护修复竣工仪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这部珍贵古籍历时4年终于修复完成。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陈红彦、古籍修复部主任胡波和金陵本《本草纲目》收藏者洛阳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馆长晁会元等出席了仪式。&[1]&&&&
明代金陵本《本草纲目》修复完成 系《本草》祖本
&&责任编辑:中江网编辑&&
本文中所记述的是德国外交部档案中记录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是以外交人员为主体的德国人群体对南京大屠杀的观察、记述和分析,这是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另一个角度的证明文本。这些材料作为第三方的冷静证词,证明南京大屠杀是无法抹杀的历史事实。这些材料使用了“亚洲式的”、“中世纪式的野蛮”这类词汇,并最早使用了“南京大屠杀”这一概念。
”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于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提出过设想和时间表,比如先富带后富、“两个大局”、“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
本文原标题:江泽民访日的意义。由于日本政府在“道歉立场”上不肯让步,中国政府内部也有过无限期延长访日的争议,但是,据中国官员告诉笔者,最后,中国当局总结认为,江泽民去日本访问的正面作用较大,至少可以增加中、日双方高层的相互了解,顺便也让日本高层人士体会到中国高层官员对各种问题的立场。
本文摘自《特别经历DD十位历史见证人的亲历实录》,曾五度进入中南海,担任中央高级领导人健康保健总管的王敏清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保健局的局长,他有一项例行的公事,就是每个星期六的上午九点,到北京医院北楼,听取有关住院的高层领导人病情的汇报。
1960年邓小平与毛泽东在北京(资料图)本文摘自《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薛庆超著,九州出版社,2011.4毛泽东逝世的时候,邓小平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处于一种活动空间仅限于自己家庭所在的大院内的“软禁”状态。他虽然不能亲自前往中共中央设置的吊唁大厅,向自己尊敬的伟大领袖和导师表达无限沉痛的心情,但仍然和家人一起,在家中设置了一个悼念毛泽东的灵堂,献上了一幅花圈,表达自己对毛泽东的无限真挚的感情。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热销排行榜
1.2.3.4.5.6.7.8.9.10.
最近浏览的其他商品
浏览更多同类商品
【 】??????????
金陵本本草纲目新校正-(全2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读者对象:
¥198.80&&&
立刻节省:¥81.20
所属分类:
&&&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52卷,收载药物1 892种,附药图1 100余幅,附药方
11 000余首,并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作为分类基础,分为十六纲、六十
类。在每一药名之下,详细分为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
附方等诸项,并逐一介绍。全书分类细致,条文清楚,切合实用。
&&& 本书是在绝对忠实于金陵本《本草纲目》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金陵本《本草纲
目》影印本的校注、勘误、标点、索引等古文献整理工作,并在必要时酌情参考其
他刻本字句,尽力再现《本草纲目》原貌,以避免多种不同刻本之间以讹传讹、损
《本草纲目》原义之弊端,确保我国中医药学术的精华内容不因某些因素而丧失
&&& 1993年8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将《本草纲目》金陵初刻本按原版式影印发
行。这是金陵初刻本《本草纲目》在中国首次影印出版,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
&&& 笔者详阅该书后,于2002年写了一篇名为《影印金陵初刻本(本草纲目)误
描误改致讹举隅》的文章,就影印本《本草纲目》描改工作提出了个人看法,并发
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上(2003年第26卷第5期)。对原著描改,虽可使一
些模糊不清之字能够辨认,但同时也增添了因描改有误而致讹之字。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获悉后,建议我对金陵本的影印本描改致误的字加以改正,成书后以
简体横排出版。他们这种对祖国经典文献高度重视、对广大读者高度负责的严
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便欣然接受了这一
艰巨但更有意义的任务&&出版《金陵本(本草纲目)新校正》一书。其直接目的
就是改正《本草纲目》影印本误描误改的误字,将这一国宝级文献&&金陵本《本
草纲目》以准确的文字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以唤起人们对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
文化的重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文化遗产,为振兴我国的中医事业贡献我们的智
慧和努力。
&&&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我国现存金陵本共有两部:一部存于上海
图书馆(全帙),一部存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略残)。
&&& 《金陵本(本草纲目)新校正》以日本大阪才叫工卜出版社影印金陵本、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上海图书馆的金陵本为底本。日本国立茨城大学真柳诚
教授在《(本草纲目)最初传入日本的纪录及金陵本的所在》一文指出:&一直给予
日本本草研究以极大影响的《本草纲目》,最初传入日本的年代,历史上的通常说
法为1607年,实际不然,当早于此,即于1604年以前已传入日本。关于《本草纲
目》的初刻本即金陵本的现存部数,历来诸说纷纭,本人调查的结果为,世界现存
十二部。如果继续详细调查,现存部数尚有增加的可能性。&这篇论文收录于钱
超尘、温长路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李时珍研究集成》一书中。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本有几枚藏书章需加注意。其中除&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朱章外,依时代先后有&中国科学社图书馆&、&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
&藏书&、&上海图书馆藏&三枚印章。
&&& 中国科学社于日在美国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自然科学
团体,社员有蔡元培、竺可桢、茅以升、严济慈等人。为了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
展,中国科学社十分重视图书馆事业。1929年1月,中国科学社在上海置地建
馆,馆名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这是中国第一个公共科技图书馆,1931年元
旦正式对外开放。蔡元培在开幕典礼致辞中说:&此馆纪念胡明复先生,因为他
是本社重要发起人,为本社牺牲极大,直至逝世日,尚勤于社务。故本社第一伟
大建筑物即以纪念明复先生。&1954年,中国科学社决定将&明复图书馆&捐献给
国家;1956年2月,馆名改称&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1958年10月,并入上海
图书馆。简单了解这段历史,可考今存于上海图书馆的金陵本《本草纲目》一段
流传经历。本书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上海图书馆金陵本简称为&上
&&&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珍藏的金陵本是日本收藏的所有金陵本中最早
传入日本的金陵本。日本收藏的金陵本除内阁文库本外,尚有日本国立国会图
书馆本(全帙)、日本东洋文库本(内有抄补部分)、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狩野
文库本(全帙)、日本京都府立植物园大森纪念文库本(有残缺)、日本武田科学振
兴财团杏雨书屋本(残)、日本宫城县图书馆伊达文库本(残)。加上内阁文库本,
日本共藏有七部金陵本。
&&& 内阁文库本有曲直濑玄朔()字迹。曲直濑玄朔是曲直濑道三
()之子。道三著有《能毒》一书,其子玄朔据《本草纲目》增补部分内
容而成《药性能毒》,于庆长十三年(1608年)撰成。因此可以考知,内阁文库本传
入日本的时间必早于1607年。&能&通&耐&,书名《能毒》,取义&耐毒&。内阁文
库所藏金陵本传入日本时间早,而且又加影印,故选取内阁本为底本。该本简称
&内阁本&。
&&& 本书以&内阁本&、&上图本&为底本。工作程序是先对两个底本互相校读,然
后再与校本逐字校读,这样做在文字正误的鉴别上更加细密准确。
&&& 本书所用校本只选取三个影响较大的本子,即江西本、钱蔚起本、张绍棠本。
&&& 江西本,指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年)夏良心、张鼎思于江西南昌主持刊
刻之本。目前江西本珍秘程度几乎与金陵本等。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
录,江西本目前国内仅存十一部,其中有的尚有残缺。国内藏有江西本的图书馆
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残缺卷39至42)、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故宫博物
院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旅大市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中
医药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浙江天一阁古物保存所、重庆市图书馆。本书
所用江西本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提供的、以数码相机拍摄的、上海中医药大
&学图书馆所藏的江西本。
&&& 钱蔚起本,指明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年)钱蔚起刻于浙江杭州六有堂之本,
又称&武林钱衙本&。我们所用的钱蔚起本是1996年9月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
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超星电子技术公司联合研制,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
华中医药文献光盘库&本草医方类(珍藏善本)&本草纲目》电子图书光盘本。
&&& 张绍棠本,指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安徽合肥张绍棠味古斋校刻本,该
本流行甚广。20世纪50年代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使用的是人民卫生出
版社影印本。
&&& 在经历了五年多的日日夜夜,以及我们写作组的通力合作下,《金陵本(本草
纲目)新校正》一书终于出版了。本次新校正,以改正&上图本&误描误改之讹字
为主要工作,所改之字逐一出注说明;同时也对底本未经描改而在初刻版中存在
的误字,以及三个校本中的一些讹字亦予出注指出。
&&& 在此,我们要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人员的全力支持和协作,致以深深
的谢意。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力量。工
作之初,我们四位校正者定下一条规矩:&尽量保持金陵本原貌。&这就大大增加
了造字数量和复杂程度,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是我们所见出版社中造字错误
率最低的出版社。本书所附&词目名称笔画索引&及&药物名称笔画索引&系由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部的编辑同志们在工作后期制作完成的,为读者查阅相
关资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谨致诚挚谢意!
&&& 最后附赘一语:我的弟子赵怀舟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在校注与校对
全过程中,他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我深感满意。&&& .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钱超尘
金类二十八种
金别录中品
&&& [校正]并入拾遗金浆。
&&& [释名]黄牙镜源太真[时珍日]按许
慎说文[2]云:五金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炼
不轻,从革不违,生于土,故字[3]左右注,象金
在土中之形。尔雅云:黄金谓之□[4],美者谓
之谬,饼金谓之钣,绝泽谓之铣。独孤滔云:天
生牙谓之黄牙。梵书谓之苏伐罗。[弘景日]仙
方名金为太真。
&&& [集解][别录日]金屑生益州,采无时。
& [弘景日]金之所生,处处皆有,梁、益、宁三州
多有,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建平、晋安亦
有金沙,出石中,烧F鼓铸为碉,虽被火亦未熟,
犹须更炼。高丽、扶南及西域外国成器,皆炼熟
可服。& [藏器日]生金生岭南夷獠峒穴山中,
如赤黑碎石、金铁屎之类。南人云:毒蛇齿落在
石中。又云:蛇屎着石上,及鸩鸟屎[5]着石上
皆碎,取毒处[6]为生金,有大毒,杀人。本草言
黄金有毒,误矣。生金与黄金全别也。常见人
取金,掘地深丈余,至纷子石,石皆一头黑焦,石
下有金,大者如指,小者犹麻豆,色如桑黄,咬时
极软,即是真金。夫匠窃而吞者,不见有毒。其
麸金出水沙中,毡上淘取,或鹅鸭腹中得之,即
便打成器物,亦不重炼。煎取金汁,便堪镇心。
[志日]今医家所用,皆炼熟金薄,及以水煮金
器,取汁用之,则无毒矣。皇朝收复岭表,询访
彼人,并无蛇屎之说,藏器传闻之言,非矣。
[颂日]今饶、信、南剑、澄州所出,采亦多端,或
有若山石状者,若米豆粒者,此类皆未经火,并
为生金。& [殉日]山海经所说诸山出金极多,
不能备录。广州记云:大食国出金最多,货易并
用金钱。异物志云:金生丽水。又蔡州瓜子金,
云南出颗块金,在山石间采之。黔南、遂府、吉
州水中,并产麸金。岭表录云:五岭内富州、宾
州、澄州、涪县,江溪河皆产金。居人多养鹅鸭
&取屎,以淘金片,日得一两或半两,有终日不获
一星者。其金夜明。& [宗爽日]颗块金,即穴
山至百十尺(1],见伴金石,定见金也。其石褐
色,一头如火烧黑之状,其金色深赤黄。麸金,
即在江沙水中淘沃[2]而得,其色浅黄。皆是生
金[3],得之皆当铸炼,麸金耗多。入药当用块
金,色既深,则金气足余。须防药制成及点化
者,此等焉得有造化之气。如紫雪之类,用金煮
汁,盖假其自然之气尔。又东南金色深,西南金
色淡,亦土地所宜也。& [时珍曰]金有山金、沙
金二种。其色七青、八黄、九紫、十赤,以赤为足
色。和银者性柔,试石则色青;和铜者性硬,试
石则有声。宝货辨疑云:马蹄金象马蹄[4],难
得。橄榄金出荆湖岭南。胯子金象带胯,出湖
南北。瓜子金大如瓜子,麸金如麸片,出湖南及
高丽。沙金细如沙屑,出蜀中。叶子金出云南。
地镜图云:黄金之气赤,夜有火光及白鼠。或
云:山有薤,下有金。凡金曾在冢墓间及为钗钏
溲器者,陶隐居谓之辱金,不可合炼。宝藏论
云:金有二十种。又外国五种。还丹金,出丹穴
中,体含丹砂,色尤赤,合丹服之,希世之宝也。
麸金出五溪、汉江,大者如瓜子,小者如麦,性平
无毒。山金出交广南韶诸山,衔石而生。马蹄
金乃最精者,二蹄一斤。毒金即生金,出交广山
石内,赤而有大毒,杀人,炼十余次,毒乃已。此
五种皆真金也。水银金、丹砂金、雄黄金、雌黄
金、硫黄金、曾青金、石绿金、石胆金、母砂金、白
锡金、黑铅金,并药制成者。铜金、生铁金、熟铁
金、瑜石金[5],并药点成者。已上十五种,皆假
金也,性顽滞有毒。外国五种,乃波斯紫磨金、
东夷青会、林早.赤金、西戎会、占城余也。
&&& 金屑& [气味]辛,平,有毒。[大
明日]无毒。& [殉日]生者有毒,熟者无毒。
[宗爽日]不日金而更加屑字者,是已经磨屑可
用之义,必须烹炼锻屑为薄,方可入药。金薄亦
同生金,有毒能杀人,且难解。有中其毒者,惟
鹧鸪肉可解之。若不经锻,屑即不可用。金性
恶锡,畏水银,得余甘子则体柔,亦相感耳。
[时珍日]洗金以盐。骆驼、驴、马脂,皆能柔金。
金遇铅则碎,翡翠石能屑金,亦物性相制也。金
蛇能解生金毒。晋贾后饮金屑酒而死,则生金
有毒可知矣。凡用金薄,须辨出铜薄。[主治]
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服之
神仙。别录疗小儿惊伤五脏,风痫失
志,镇心安魂魄。甄权癫痫风热,上气
咳嗽,伤寒肺损吐血,骨蒸劳极作渴,
并以薄入丸散服。李殉破冷气,除风。
&&& 金浆拾遗[气味]同金。& [主治]
长生神仙。久服,肠中尽为金色。藏器
&&& [发明][弘景日]生金辟恶而有毒,不炼
服之杀人。仙经以醯、蜜及猪肪、牡荆、酒辈炼
至柔软,服之成仙,亦以合水银作丹砂。医方都
无用者,当是虑其有毒尔。& [损之日]生者杀
人,百炼者乃堪服,水银合膏饮即不炼。& (颂
日]金屑古方不见用者,惟作金薄,入药甚便。
又古方金石凌、红雪、紫雪辈,皆取金艮[6]煮
汁,此通用经炼者,假其气尔。& [时珍日]金乃
西方之行,性能制木,故疗惊痫风热肝胆之病,
而古方罕用,惟服食家言之。淮南三十六水法,
&亦化为浆服饵。葛洪抱朴子言:饵黄金不亚于
金液。其法用豕负革肪、苦酒炼之百遍即柔,或
以樗皮治之,或以牡荆酒、慈石消之为水,或以
雄黄、雌黄合饵,皆能地仙。又言丹砂化为圣
金,服之异仙。别录、陈藏器亦言久服神仙。其
说盖自秦皇、汉武时方士传流而来,岂知血肉之
躯,水谷[1]为赖,可能堪此金石重坠之物久在
肠胃乎?求生而丧生,可谓愚也矣。故太清法
云:金禀中宫阴己之气,性本刚,服之伤损肌肉。
又东观秘记云:亡人以黄金塞九窍,则尸不朽。
此虽近于理,然亦诲盗矣,曷若速化归虚之为愈
&&& [附方]新五。风眼烂弦金环烧红,
掠上下睑肉,日数次,甚妙。& 集简方。牙
齿风痛火烧金钗针之,立止。o集简方。
轻粉破口凡水肿及疮病,服轻粉后口疮龈
烂。金器煮汁频频含漱,能杀粉毒,以愈为
度。& 外台秘要。水银入耳能蚀人脑。以
金枕耳边,自出也。& 张仲景方。水银入
肉令人筋挛。惟以金物熨之,水银当出蚀金,
候金白色是也,频用取效,此北齐徐玉[2]方
也。& 本草拾遗。
银别录中品
&&& [校正]并入开宝生银。
&&& [释名]白金纲目鋈[时珍日]尔雅:白
金谓之银,其美者日谬[3]。说文云:鋈,白金
也。梵书谓之阿路巴。
&&& [集解][别录日]银屑生永昌,采无时。
& [弘景日)银之所出处,亦与金同,但是生土中
也。炼饵法亦似金。永昌属益州,今属宁州。
[恭日]银与金,生不同处,所在皆有,而以虢州
者为胜,此外多铅秽为劣。高丽作帖者,云非银
矿所出,然色青不如虢州者。& [志日]生银出
饶州乐平诸坑银矿中,状如硬锡,文理粗错自然
者真。[颂日]银在矿中与铜相杂,土人采得,以
铅再三煎炼方成,故为熟银。生银则生银矿中,
状如硬锡。其金坑中所得,乃在土石中渗漏成
条,若丝发状,土人谓之老翁须,极难得。方书
用生银,必得此乃真。& [殉日]按南越志:波斯
国有天生药银,用为试药指环,又烧朱粉瓮下,
多年沉积有银,号杯铅银,光软甚好,与波斯银
功力相似,柢是难得。今时烧炼家,每一斤生
铅,只得一、二铢。山海经云,东北乐平郡堂少
山出银甚多。黔中生银体硬,不堪入药。& (宗
爽日]银出于矿,须煎炼成,故名熟银。其生银
即不自矿中出而特然生者,又谓之老翁须,其
入用大同。世之术士,以朱砂而成,以铅汞而
成,以焦铜而成者,既无造化之气,岂可入药,
不可不别。& [时珍日]闽、浙、荆、湖、饶、信、
广、滇、贵州、交趾诸处,山中皆产银,有矿中炼
出者,有沙土中炼出者。其生银,俗称银笋、银
牙者也,亦日出山艮[4]。独孤滔丹房镜源所谓
铅坑中出褐色石,形如笋,打破即白,名日自然
牙[5],日自然铅,亦日生铅,此有变化之道,不
堪服食者,是也。管子云:上有铅,下有银。地
镜图云:山有葱,下有银。银之气,入夜正白,流
散在地,其精变为白雄鸡。宝藏论云:银有十七
《(金陵本&:zls:草纲目&新校正》总151录
&&& 说明:本目录是经整理而为方便读者查阅设置的大体目录。与&《金陵本(本草纲目&新校正》目录&&《本
草纲目》总目&&和各分卷目录,以及正文的章节标题不尽一致。其后的数字表示该卷次首页所在的页码。
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一
本草纲目主治第三卷&一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
本草纲目水部第五卷&&
本草纲目火部第六卷&&
本草纲目土部第七卷&&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九卷&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十卷&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十一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九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二十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二十一卷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二卷&一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三卷&&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四卷&&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卷&一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六卷&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一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八卷一
本草纲目果部第二十九卷一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一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一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一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三卷一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四卷一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一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七卷
本草纲目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本草纲目虫部第三十九卷
&本草纲目虫部第四十卷&
本草纲目虫部第四十一卷
本草纲目虫部第四十二卷
本草纲目鳞部第四十三卷
本草纲目鳞部第四十四卷
本草纲目介部第四十五卷
本草纲目介部第四十六卷
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十蒜
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八卷
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九卷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
本草纲目人部第五十二卷
这是现在算起来最好的版本的. 户口上的青春&&&&&日本草纲目一祖三系,这个祖就是金陵本,可以说底本是最佳的
另外由于钱超尘的中医文献功底,在历代校注本,此本应该来说是整体质量最好的.....
客服专线:010- 客服邮箱:
Copyright & 北发图书网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北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明代金陵本《本草纲目》修复完成&系《本草》祖本
来源:大河报&&&&&&&&&&日10:32&&&&字号:|
近日,金陵本《本草纲目》保护修复竣工仪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这部珍贵古籍历时4年终于修复完成。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陈红彦、古籍修复部主任胡波和金陵本《本草纲目》收藏者洛阳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馆长晁会元等出席了仪式。
  10名专家历时4年修复完成
《本草纲目》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医药学著作之一。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陈红彦介绍,金陵本《本草纲目》是《本草纲目》的祖本,此前海内外共存全帙7部,国内只存2部,分别藏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上海图书馆;而洛阳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收藏的明万历二十一年金陵胡承龙刻明重修本《本草纲目》,是目前中国民间发现的唯一一部金陵本全本,十分珍贵。
据了解,目前存世的其他7部金陵本《本草纲目》有个共同缺陷,即书名页缺失,因此印制时间只有靠校勘推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洛阳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收藏的这部书名页尚存,根据其发兑者的活动年月,即可推断出其明确印制时间。因此,此部金陵本《本草纲目》是已知金陵本中唯一一套可推出明确印制时间的。
遗憾的是,这部书虽然内容完整,但书品残破,阅读十分困难,亟须修复。对此,国家图书馆十分重视,组织著名古籍权威边沙等10名修复专家,将52卷32册用金镶玉的方法修复,使用修复材料全为明代和清代早期的旧纸。经过4年努力,终于在近日修复完成。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表示,我国现有收藏单位约2800家,还有大量私人藏家,许多珍贵藏品隐于民间私藏,今后要探索并实现古籍保护从小众走向大众。这套金陵本《本草纲目》虽由洛阳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私家收藏,但国家在保护政策上一视同仁。免费进行修复保护,目的是鼓励民间人士积极参与古籍的保护与抢救。
  “金陵本”背后的故事
洛阳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馆长晁会元告诉记者,这部《本草纲目》共32册52卷,前有王世贞《本草纲目序》及两卷附图。王世贞序言中“莫剖朱紫”的“剖”字末笔有断版,附图中有66处断版印痕。这两卷附图共计1109幅图,每半面为4幅至6幅,为李时珍儿子李建元、李建木手绘,因两人不是专业画家,因此所作之画难免失真,尤其动物画图特别不准确,但明代风格十分突出。该书书名页正中竖刻颜体“本草纲目”四个大字,右署“李东壁先生辑注”,左刻“制锦堂吴吉征发兑”,书名页左下角盖有“本衙藏版”篆书朱文大印,应为金陵版印本自藏图书。
晁会元淘得这部金陵本《本草纲目》纯属偶然。2008年,家住河南伏牛山深处的一位朋友告诉晁会元,其家中藏了一套明代版的《列女传》,晁会元赶到后却发现所谓的明版本不过是民国时期的翻印本。随后,这位朋友又抱来一摞木刻本医书,称这是他家祖传的宝贝,封皮上写着《本草纲目》。晁会元半信半疑地翻看,却发现这部书的行数和刻字与其他版本的《本草纲目》完全不同,刻字歪歪扭扭,甚至有些模糊不清,但明代风格比较明显。
凭借多年的藏书经验,晁会元知道这肯定是一套罕见的古籍。将它带回家后,晁会元研究发现,这部书与文献记载的金陵本《本草纲目》特征完全一致。因金陵本《本草纲目》是古籍中的稀世珍宝,晁会元一时不敢确认,于是又调出日本内阁文库藏的金陵本《本草纲目》书影对照。他从自己手中这部《本草纲目》的药草图画中找出66处断版印痕,经对照,发现两书药草图画中的断版印痕完全一致,这是翻刻与造假办不到的。
基本确定后,晁会元又联系了国内研究《本草纲目》的权威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郑金生教授,郑金生对比书影后答复:“可以肯定这是新发现的金陵本系统的《本草纲目》明版之一,也是近年《本草纲目》版本的一个重要发现,此本价值很大,毋庸置疑。”
随后,国家专程派出版本鉴定权威李志中等多名专家鉴定晁会元手中的《本草纲目》,确定为真本后,又拨专款修缮保护此书,并由文化部颁发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证书。2013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北京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公布了全国古籍普查重要发现,晁会元收藏的这部明代金陵本《本草纲目》名列其中。
据了解,晁会元是宋代河南晁氏藏书世家后人。晁氏家族藏书风气延续至今已逾千年,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工部尚书晁迥,在其之后,晁补之、晁说之、晁冲之均为藏书名家。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私家藏书书目,清代的目录巨编《四库全书总目》,采用《郡斋读书志》的材料有300多条;明代晁(lì)编撰的《宝文堂书目》也记载了其私家藏书书目。晁会元先生收藏古籍文献三万余册,2014年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创办非国有性质的洛阳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金陵本《本草纲目》是该馆镇馆之宝。
相关链接: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医药史上的集大成之作,脱稿于1578年,后经3次修改定稿》》》
(责任编辑:马磊m)
分享文章到:
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委网信办
陕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29-
商务合作:029-
本网站由陕西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陕西日报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草纲目歌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