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漳州珪后村发展,公鸡每斤几元

您所在的位置: > >
  珪后村叶文龙故居
东南网1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林少波 陈亚辉 文/图)长泰县沿溪镇珪后村是漳州一个典型的沿海平原村庄,近10年来,小农生产不再是主流,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镇输出,当地村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但是,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老去,老农人的土地情结让他们希望重归故里,发展规模农业,再造一方乡土。
劳力转移的效应
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58岁的叶长兴便结束了一年的打工生活,从缅甸回到长泰县沿溪镇珪后村老家,忙着置办年货。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叶长兴都在给工厂打工。两年前,厦门一家农企到缅甸投资建厂,叶长兴便跟着前去“种蘑菇”。“每天工资500多元呢,干一个月休息一个月。”他说,10年来,外出务工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不再种田,家里盖了新房。
叶高发是珪后村党支部书记,他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2005年,农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10年后,这个数字仅为30%。”他说,改变首先源自劳动力转移。
对此,村民叶林清深有感触。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珪后村家家户户种植水稻和烟叶,并在山地大规模种植芦柑、荔枝、龙眼等果树。“上世纪90年代,种荔枝效益好,一斤能卖数元。”当时,叶林清在山上种了200多株芦柑和200多株荔枝,年收入近8万元,是有名的万元户。
好景不长。1996年以后,荔枝和龙眼价格大跳水,珪后村的果树逐渐无人问津。这时,叶林清也跟随潮流,在自家2.7亩的承包地上,改种蔬菜。只不过,小规模种植,并未给他带来多大效益。“人均耕地才1亩左右,只够自给自足,少有外销。”
2000年左右,部分穷则思变的村民试水生猪养殖,并在几年后掀起了一阵养猪热。最多的时候,全村有600多户养猪户。不过,这些养殖户在后来的生猪整治中,全军覆没。
更多的村民选择外出淘金。“一开始,村民到县外工厂打工。”叶高发表示,近年来,随着长泰本土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长泰经济开发区、沿溪镇工业区的落成,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本县就近务工。2005年时,珪后村外出劳动力近千人,占比43%;10年后,劳动力转移规模已超过60%。
当外出务工成为谋生的主要方式,农业便逐渐退居二线。“年轻人基本都出去了,家里的地,要么由老人耕种,要么转包给村里的大户。”叶林清说。66岁的叶林清已赋闲在家。儿子在村里当医生,儿媳则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县里的工厂打工,家庭年收入近7万元。而他家中的近3亩土地,早以每亩800元的价格转包出去。
劳动力转移,让村民的收入有了明显增长。珪后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时的4200元,涨到如今的近1.5万元。更为直观的表现是汽车保有量和新建住房数量的增加。10年前,全村小汽车就两辆,现在,70%的家庭开上了小汽车,95%的农户住进了小洋楼。
土地流转的障碍
外出务工改变了不少村民的生活,但现在有些人依然希望能重拾农业。
叶长兴就有这样的想法。他自称在外打“老鼠工”,一年收入三四万元。他的儿子在镇上的工厂上班,月入3000多元。妻子和儿媳则在家照顾孩子,并打理1.2亩薄田。“一季种花生,用来榨油;一季种水稻,自己吃,谈不上效益。”叶长兴说。
虽然收入还过得去,但叶长兴一直有个愿望——回归农业。一方面,源自老农人的土地情结;另一方面,则因为他坚信“农业还是有奔头的”。
原来,早在1999年,叶长兴便接触到现代农业。当年,一家台资企业在沿溪镇承包了15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水果番茄和西芹。叶长兴被聘为管理人员。此后的10年间,他又先后供职于多家大型农企。这段经历,让他见识到了农业规模化的潜力。“发展农业,小打小闹赚不了钱,规模上去了,效益才会显现。”58岁的叶长兴说,自己一直期待能够成为种植大户,通过本业致富。
叶高发告诉记者,在珪后村,不乏叶长兴这样有志于发展规模农业的农民。不过,土地流转难钳制了他们的梦想。“全村算得上种植大户的不过10多户,且种植规模大多不到20亩,与真正意义上的种植大户相去甚远。”
“珪后村的土地大多分散不连片,小农户各自为政,大部分农民观念落后,土地流转意愿低,宁可守着不出效益的一亩三分地,也不愿把土地流转给更有能力的人。”叶长兴坦言,自己曾想过把自家的土地转包出去。但由于边上的农户不同意,始终无法成行。正因如此,去年,叶长兴在漳州诏安承包了200亩土地,用于种植玉米。不过,由于对当地情况不甚了解,最终血本无归。如今,他的期待是,国家政策能够进一步破除土地流转障碍,让更多有志于回流的农民,有条件在农村施展拳脚。
除了土地流转难,叶长兴对农民贷款难也颇有微词。几年前,他打算在本村发展大棚葡萄种植,却在申请贷款时吃瘪。“银行方面说放贷可以,但必须先给大棚拍个照,作为放贷依据。如果有钱盖大棚,还需要银行贷款做什么?”叶长兴苦笑着说道。
再造乡土的愿景
农村如何转型?这个问题同样让叶高发感到头疼。
他的思路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既然土地流转难度大,不如通过增加单亩产量,提高农业效益。”按照叶高发的规划,未来村里将要引入设施农业,引导农民进行大棚种植,以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大棚种蔬菜,一户10亩地,一年也能有好几万的收入。”他说。
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珪后村发展的另一方向。“珪后村有近30座古民居、10座庵庙宫亭、23座楼寨桥堡、11座古墓,还有两棵唐代古樟树和随处可见的水井、牌匾、名人字画,件件是宝。”叶高发说,珪后村短短500多米的村道旁,完整地保存着唐代庙宇普济岩、宋代宗祠追远堂、明代抗倭遗址磐鸿楼、民国建筑叶文龙故居,文化旅游资源不可谓不丰富。
因此,从去年开始,珪后村启动了旧村改造和古民居保护工程。“我们希望打造一条集闽南建筑、民俗活动、名人传奇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线路。”叶高发表示,珪后村已计划投入600万元建设长泰首个乡情馆、大学厝风水池、赠公祠景观池等工程。其中,在建的乡愁馆,通过收集村民家中的老物件进行陈列展出,展现古村发展的历史变革。“乡村游发展起来后,将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流乡土。”叶长兴充满期待。
记者手记&&&
为农村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一到暑假,珪后村古民居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农村发生了深远的变革。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刻地改变着农村传统格局。在珪后村,我们可以从其变迁史中看到,农民正慢慢脱离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身份逐渐模糊,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最重要的是,农民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然而,推土机轰鸣,农民上楼,劳动力外流,不该是农村发展的全部。回望农村30年发展路径的同时,我们也是时候重新审视当下农村现状,并考虑如何再造乡土,建设更加具有活力的新农村了。譬如,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诸多制度性障碍。大量有志于成为新型农民的创业者,面临着土地流转困难、无地可种的尴尬。其背后既有农民观念滞后的原因,也有制度建设不足的因素。土地确权推进、土地流转平台建设,都显得刻不容缓。制度的创新与进步,将是农村发展的最大动力。
当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已经有大量的有识之士为新农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构建蓝图。以珪后村为例,有别于传统大兴土木的发展观念,当地早已意识到了留住乡愁的重要性,正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乡村文化旅游将成为珪后村新的发展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 10-31][ 05-20][ 04-06][ 04-03][ 03-23][ 03-13][ 03-12][ 03-04]
【字号 大 中 小】
大学城酷图
福建今日重点
国际国内热点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白天),010-(夜间)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长泰珪后村:一个沿海平原村的十年变迁
&&&& 09:26&&&&来源:闽南网&&&&编辑:陈顺煌&&&&
  长泰县沿溪镇珪后村是漳州一个典型的沿海平原村庄,近10年来,小农生产不再是主流,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镇输出,当地村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但是,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老去,老农人的土地情结让他们希望重归故里,发展规模农业,再造一方乡土。
珪后村叶文龙故居
   A、劳力转移的效应
  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58岁的叶长兴便结束了一年的打工生活,从缅甸回到长泰县沿溪镇珪后村老家,忙着置办年货。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叶长兴都在给工厂打工。两年前,厦门一家农企到缅甸投资建厂,叶长兴便跟着前去&种蘑菇&。&每天工资500多元呢,干一个月休息一个月。&他说,10年来,外出务工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不再种田,家里盖了新房。
  叶高发是珪后村党支部书记,他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2005年,农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10年后,这个数字仅为30%。&他说,改变首先源自劳动力转移。
  对此,村民叶林清深有感触。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珪后村家家户户种植水稻和烟叶,并在山地大规模种植芦柑、荔枝、龙眼等果树。&上世纪90年代,种荔枝效益好,一斤能卖数元。&当时,叶林清在山上种了200多株芦柑和200多株荔枝,年收入近8万元,是有名的万元户。
  好景不长。1996年以后,荔枝和龙眼价格大跳水,珪后村的果树逐渐无人问津。这时,叶林清也跟随潮流,在自家2.7亩的承包地上,改种蔬菜。只不过,小规模种植,并未给他带来多大效益。&人均耕地才1亩左右,只够自给自足,少有外销。&
  2000年左右,部分穷则思变的村民试水生猪养殖,并在几年后掀起了一阵养猪热。最多的时候,全村有600多户养猪户。不过,这些养殖户在后来的生猪整治中,全军覆没。
  更多的村民选择外出淘金。&一开始,村民到县外工厂打工。&叶高发表示,近年来,随着长泰本土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长泰经济开发区、沿溪镇工业区的落成,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本县就近务工。2005年时,珪后村外出劳动力近千人,占比43%;10年后,劳动力转移规模已超过60%。
  当外出务工成为谋生的主要方式,农业便逐渐退居二线。&年轻人基本都出去了,家里的地,要么由老人耕种,要么转包给村里的大户。&叶林清说。66岁的叶林清已赋闲在家。儿子在村里当医生,儿媳则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县里的工厂打工,家庭年收入近7万元。而他家中的近3亩土地,早以每亩800元的价格转包出去。
  劳动力转移,让村民的收入有了明显增长。珪后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时的4200元,涨到如今的近1.5万元。更为直观的表现是汽车保有量和新建住房数量的增加。10年前,全村小汽车就两辆,现在,70%的家庭开上了小汽车,95%的农户住进了小洋楼。
   B、土地流转的障碍
  外出务工改变了不少村民的生活,但现在有些人依然希望能重拾农业。
  叶长兴就有这样的想法。他自称在外打&老鼠工&,一年收入三四万元。他的儿子在镇上的工厂上班,月入3000多元。妻子和儿媳则在家照顾孩子,并打理1.2亩薄田。&一季种花生,用来榨油;一季种水稻,自己吃,谈不上效益。&叶长兴说。
  虽然收入还过得去,但叶长兴一直有个愿望&&回归农业。一方面,源自老农人的土地情结;另一方面,则因为他坚信&农业还是有奔头的&。
  原来,早在1999年,叶长兴便接触到现代农业。当年,一家台资企业在沿溪镇承包了15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水果番茄和西芹。叶长兴被聘为管理人员。此后的10年间,他又先后供职于多家大型农企。这段经历,让他见识到了农业规模化的潜力。&发展农业,小打小闹赚不了钱,规模上去了,效益才会显现。&58岁的叶长兴说,自己一直期待能够成为种植大户,通过本业致富。
  叶高发告诉记者,在珪后村,不乏叶长兴这样有志于发展规模农业的农民。不过,土地流转难钳制了他们的梦想。&全村算得上种植大户的不过10多户,且种植规模大多不到20亩,与真正意义上的种植大户相去甚远。&
  &珪后村的土地大多分散不连片,小农户各自为政,大部分农民观念落后,土地流转意愿低,宁可守着不出效益的一亩三分地,也不愿把土地流转给更有能力的人。&叶长兴坦言,自己曾想过把自家的土地转包出去。但由于边上的农户不同意,始终无法成行。正因如此,去年,叶长兴在漳州诏安承包了200亩土地,用于种植玉米。不过,由于对当地情况不甚了解,最终血本无归。如今,他的期待是,国家政策能够进一步破除土地流转障碍,让更多有志于回流的农民,有条件在农村施展拳脚。
  除了土地流转难,叶长兴对农民贷款难也颇有微词。几年前,他打算在本村发展大棚葡萄种植,却在申请贷款时吃瘪。&银行方面说放贷可以,但必须先给大棚拍个照,作为放贷依据。如果有钱盖大棚,还需要银行贷款做什么?&叶长兴苦笑着说道。&[1]&&长泰珪后村:一个沿海平原村的十年变迁
  长泰县沿溪镇珪后村是漳州一个典型的沿海平原村庄,近10年来,小农生产不再是主流,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镇输出,当地村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但是,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老去,老农人的土地情结让他们希望重归故里,发展规模农业,再造一方乡土。
  珪后村叶文龙故居
  A、劳力转移的效应
  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58岁的叶长兴便结束了一年的打工生活,从缅甸回到长泰县沿溪镇珪后村老家,忙着置办年货。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叶长兴都在给工厂打工。两年前,厦门一家农企到缅甸投资建厂,叶长兴便跟着前去“种蘑菇”。“每天工资500多元呢,干一个月休息一个月。”他说,10年来,外出务工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不再种田,家里盖了新房。
  叶高发是珪后村党支部书记,他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2005年,农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10年后,这个数字仅为30%。”他说,改变首先源自劳动力转移。
  对此,村民叶林清深有感触。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珪后村家家户户种植水稻和烟叶,并在山地大规模种植芦柑、荔枝、龙眼等果树。“上世纪90年代,种荔枝效益好,一斤能卖数元。”当时,叶林清在山上种了200多株芦柑和200多株荔枝,年收入近8万元,是有名的万元户。
  好景不长。1996年以后,荔枝和龙眼价格大跳水,珪后村的果树逐渐无人问津。这时,叶林清也跟随潮流,在自家2.7亩的承包地上,改种蔬菜。只不过,小规模种植,并未给他带来多大效益。“人均耕地才1亩左右,只够自给自足,少有外销。”
  2000年左右,部分穷则思变的村民试水生猪养殖,并在几年后掀起了一阵养猪热。最多的时候,全村有600多户养猪户。不过,这些养殖户在后来的生猪整治中,全军覆没。
  更多的村民选择外出淘金。“一开始,村民到县外工厂打工。”叶高发表示,近年来,随着长泰本土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长泰经济开发区、沿溪镇工业区的落成,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本县就近务工。2005年时,珪后村外出劳动力近千人,占比43%;10年后,劳动力转移规模已超过60%。
  当外出务工成为谋生的主要方式,农业便逐渐退居二线。“年轻人基本都出去了,家里的地,要么由老人耕种,要么转包给村里的大户。”叶林清说。66岁的叶林清已赋闲在家。儿子在村里当医生,儿媳则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县里的工厂打工,家庭年收入近7万元。而他家中的近3亩土地,早以每亩800元的价格转包出去。
  劳动力转移,让村民的收入有了明显增长。珪后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时的4200元,涨到如今的近1.5万元。更为直观的表现是汽车保有量和新建住房数量的增加。10年前,全村小汽车就两辆,现在,70%的家庭开上了小汽车,95%的农户住进了小洋楼。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朋友圈:1、打开手机软件“微信”--“发现”--“扫一扫”。2、对准左边二维码进行扫描3、识别成功后,弹出是否浏览该页面,点击确定。4、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
12345678910后村介绍_福建漳州长泰县岩溪镇后村资料简介
福建漳州长泰县岩溪镇后村
地名:后村隶属:行政代码:身份证前6位:350625长途区号:0596
邮政编码:363000车牌号码:闽E行政级别:村 后村相关网站:??????????????
  一、基本情况:
  岩溪镇后村位于本镇的中心腹地,整个村庄地势低平,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后村南邻本镇前村,东邻长泰二糖厂、西邻本镇甘寨村、北邻本镇霞美村,距县城15公里,距镇区2公里。省道207与县道592穿过本村,村庄内道路交织如网,村主干道均为硬化水泥路,交通十分方便。全村1245户,总人口4896人,劳力2365个(外出劳力1390个,占58.8%),其中女劳力1176个,分布于8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党员189人,其中女党员42人,占22.2%,按行业划分建立9个党小组。全村总面积13280亩,其中耕地面积3890亩。
  近年来分别获得“全国敬老模范村”、“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全省敬老模范村”、“漳州市第八届文明村”、“漳州市民主法制示范村”、“长泰县第十届文明村”、“长泰县计生协会先进单位”、“岩溪镇全面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岩溪镇发展工业先进单位”、“全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长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漳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授予“农村老龄体育工作示范村”;被长泰县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授予“流动妇女平安之家”;被长泰县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年先进单位”;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十佳优美村庄”;2011年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2327万元。(农业产值1416万元,占11.5%)。全村人均纯收入10830元,税费改革后村财收入35万元(主要经济收入:集体企业、山地承包款及其他收入)。村创办集体企业有: 龙眼山,东仔坑等,年创产值250多万元。目前全村水果面积2230亩( 其中荔枝300亩,龙眼660亩,香蕉670亩,其它杂果600亩)。水稻播种面积l320亩,蔬菜2600亩(其中商品蔬菜1300亩)。蘑菇0.6万平方米,鱼池面积460亩,并大力开展林权制度改革,种植经济林近7000多亩,开发宜林宜果山地,发展规模种植,引导村民种植绿化树木1800亩。
后村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后村怎么看? ---说两句吧!
全国地名搜索
区划: ? ? ? ?
??岩溪镇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漳州珪后村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