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泄漏了名字和mac地址泄漏

欢迎访问华北信息网!
超7成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 包括姓名住址(图)
(原标题:超七成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 包括姓名家庭住址) 河北秦皇岛海港区临港物流园区一家快递公司内,快递员正在分拣快递包裹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中央综治办、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规定,自今年3月开始,居民寄快递需要实名投寄。 早在快递实名制推出伊始,这项制度就引起了来自各方的广泛讨论:一边,一桩桩血淋淋的案件让人们呼吁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管;另一边,面对当下个人信息安全严重泄...
(原标题:超七成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 包括姓名家庭住址)
河北秦皇岛海港区临港物流园区一家快递公司内,快递员正在分拣快递包裹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中央综治办、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规定,自今年3月开始,居民寄快递需要实名投寄。
早在快递实名制推出伊始,这项制度就引起了来自各方的广泛讨论:一边,一桩桩血淋淋的案件让人们呼吁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管;另一边,面对当下个人信息安全严重泄露的现状,不少人对快递实名制下个人信息的安全表示了担心。
超七成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重庆市市民小吴向笔者抱怨道。
前不久重庆市的小吴刚购置了新房,可是接踵而至的各种骚扰电话却让她平添了几分忧虑。“我们家买房子以后,总是接到各种装修公司的电话,有的时候一天甚至能接到十来个,可是我都不知道这些公司是从哪里得到我的电话的。”小吴说道。
在现实生活中,像小吴一样面临这种困扰的人不在少数。
有数据统计,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网民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中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包括网民的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包括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软件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在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上,82.3%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给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荆涛博士向笔者这样解释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状况:客户的大量个人信息因快递业务被保存在快递物流管理系统中,而该系统中所存储的就是社会买卖关系的数据海洋,当然也包括个人身份信息、电话、工作单位及家庭住址等,而对这些海量信息的监管仍有盲区。
“比如一个区县一级的快递公司中转机构能够掌握本区域近期所有的物流流转信息,在目前地下经济链条中对个人信息买卖明码实价的背景下,难免有人抵制不住诱惑。”荆涛说,“这就是为什么生了孩子就会有人推销母婴用品,买了房子就会有人推荐装修,买了汽车就会有人推荐保险一样。”
建议被侵权人直接问责快递公司
“我国法律对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有明确规定,然而在落实上却存在不少问题。”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文萍认为,“由于在确认侵权人以及取证、举证等问题上存在较大难度,使得公民通过诉讼来维权变得十分困难,侵权人的责任也难以追究。”
“不同于大批量信息的泄露,零星、个别的信息泄露情况的出现,公安部门很难打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张永和介绍,“信息收集过后会一级一级上传,任何一级都有可能发生信息泄露,即便是对于公安机关,这个调查难度也非常大,更不用说公民个人了。”
取证、举证的困难降低了违法成本,但背后却依然有巨大的经济收益。根据去年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统计,仅2015年,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人均约124元。
“因此,快递实名制的推动,需要我们建立起一整套相关制度来规范快递行业,这包括确立相关责任以及完善追责机制。”张永和说,“比如一旦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被侵权人可以直接对快递公司进行问责,让快递公司承担信息泄露的责任。而对快递员个人的监督责任就会因此转移给快递员所属的快递公司,这样诉讼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强化客户信息安全需部门支持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从国家的信息安全,到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从法律、意识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徐文萍说。
对快递行业的监管需要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去年10月22日,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安监总局等15个部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并全面推行“三个百分百”。
“近年来民营快递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快递行业鱼龙混杂的情况,引发了不少问题。因此,在快递公司的设立上,需要工商部门对快递公司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能力有一个严格的审查。”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教研室主任周尚君认为。
此外,在对快递公司所持有的个人信息的销毁上,也需要相关单位的支持。“强化客户信息安全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的支持。比方说,企业在集中销毁快递单时就遇到了难题:由于快递单材质特殊且量大,很多回收处理公司并不接收。如果企业自行焚烧销毁,会造成空气污染并存在火灾隐患。快递单销毁还需要相关产业或政府部门的支持。”周尚君说。
运用技术手段管控公民个人信息
“信息保护是一个整体工程,我们现在对信息保护的程度还有待提高,除了制度的构建,在很多其他方面还可努力。”徐文萍强调说。“比如说我们的身份证号,仅仅凭这一组数字,一般人只要稍加解读,就可以提炼出一个人籍贯、生日甚至性别等等信息,这非常不安全。在西方一些国家,这些信息是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进行加密,只有相关专家才能解读。”
“就目前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设立权限的方式对快递实名制下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管控。”荆涛说道,“比如快递员通过设备扫描寄件人的身份证,寄件人的个人信息就会通过这个设备经云端传入终端服务器。而一般的快递工作人员没有查看的权限。这样信息和快递件分两头走,就可以减少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荆涛进一步解释道,这其中需要比较权威的第三方提供协助。他建议说,我国的二代身份证内设有一个芯片,如果快递员手持的设备通过芯片与第三方的信息终端对接,同时让第三方再与公安部门的信息库对接,就可以保证寄件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公安部门的介入也可以为公民个人信息加一重保障。
“实现安全快递不仅仅指公共安全,同样也应当包括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要让公民享受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便利而非受其所累,只有 ‘两个安全’一并实现,才是安全快递的应有之义。”张永和说道。
(编辑:华北信息网)
上一篇:下一篇:
1、作品类型:本频道可发布各类文学、摄影作品,尤其欢迎反映公众生活状态的文学作品和人物摄影;
2、作品要求附文字说明:单幅50字左右,组照300字左右;
3、作品质量要求:分辨率为72,宽、高均不超过950像素;
4、投稿邮箱:十天内免登录
2000w酒店开房记录惊现网络 姓名手机号住址全部泄露(图)
最近几天,据称来自如家、汉庭等酒店的“2000万开房信息”在网上风传,这2000W酒店数据大约有1.7G大小。在这些数据中,大部分包含个人姓名、住址、手机号等信息,个人隐私遭到疯狂泄露。
网上下载到的2000W开放信息,包含11个文件。
在百度上查询“2000万开房信息”,可以查询到多个网页,但多数提供的地址是无法打开的。经多次检索,记者找到了其中几个下载包的地址。如其中一个文件名为“某酒店2000W数据(完整1.7G)种子和先整理出来18-30岁MM个人资料开房信息.rar”,大小为138.95M,发布人为“di********”。
在多个2000w酒店数据文件包中,目前能下载到的最大的一个文件包约为793.59M,分为11个文件,包含2000w酒店开房记录。分享时间为日20点06分,截至10月22日晚21时40分,共被下载3.75万次。
网上提供下载的2000W酒店开房记录,793.59M,包含11个文件。
此前媒体报道称,有软件工程师表示,这2000万数据和乌云网报告数据字段差异很大,应该不是同一批。慧达驿站公司市场部总监韩冰前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查开房”网站数据库的字节和信息内容,与此前乌云报告的漏洞数据库并不一样。
一周前,国内安全漏洞监测平台乌云发布报告称,多家酒店开房记录被某无线上网认证管理系统供应商存储,并因系统有漏洞存存在泄露隐患。该公司之后称漏洞确实存在,但已修复,并称未造成开房记录等住客个人信息泄露,如家等涉事酒店也称未造成信息泄露。但是,记者的实测结果显示,大量的住客个人信息实际上已经遭到泄露。
本文来源:北方网
责任编辑:zjyang
参与网易房产电商、尊享惊喜购房优惠!
  网易购房直通车打造舒适看房、放心买房的一站式贴心服务,直通车网友可享受合作楼盘的独家额外购房折扣优惠。
报名方式:1、直接拨打 400-0报名; 2、或填写以下资料进行网上预约:
手机号码:
楼盘名称:
关键词阅读:
男子因犯罪在三门峡监狱服刑,血清经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是阳性,后来发现系误诊。8成网民个人信息遭泄露 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
关键字:&8成网民个人信息遭泄露8成网民信息遭泄露网民信息遭泄露网民个人信息遭泄露个人信息安全
竟然有近8成网民个人信息遭泄露,看来我国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还比较严重。7月22日,2015年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发布了《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报告》显示,近一年来,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人均124元。其中,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
8成网民信息遭泄露
《报告》称,其中,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包括网民的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包括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软件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
 《报告》还罗列了网民遭遇到的五类典型诈骗现象,其中最严重的是“冒充银行、互联网公司、电视台等进行中奖诈骗的网站”,占比达76.3%;其次是“冒充10086、95533等伪基站短信”和“冒充公安机关、卫生局、社保局等公众机构进行电话诈骗”,占比都超过半数。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柳琴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 资讯速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上起名字大全免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