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之圣智指的是谁?

12、“菩萨以方便力拔除根本业緣”,怎样拔出根本业缘

13、主命鬼王成佛时的德号是什么?

14、阐释“无边身如来”、“宝性如来”、“波头摩胜如来”、“拘留孙佛”德号的含义《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10、11讲学习题库

1、为什么国王遇最下贫穷之人能亲手遍布施,就是具足修六度

2、阐释“乐不可喜苦可喜,乐则昔集福德尽苦则恶业罪障净”

3、阐释[勤学三难事,取三主要因修三不退失]

5、坚牢地神请法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6、“于住處南方清洁之地供地藏形像”“南方”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7、简释“虚耗辟除”“多遇圣因”。

8、修行要远离哪六种颠倒

9、《地藏夲愿经》中最后出来当机的是虚空藏菩萨,有什么表法的深义

10、简释“一切众会,俱复瞻礼合掌而退”。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習题库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第1讲学习题库

1、试阐述儒家五常与佛教五戒律的会通之处

2、按五戒的要求去行持但不受戒的人和受持五戒的人功德有何不同?

3、小乘别解脱戒、大乘显宗菩萨戒大乘迷宗三昧耶戒有何同异?

4、解释下偈并说明是那位大德的开示。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能利他岂可能?

是故无存贪有心护持净戒佛子行。]

5、什么是戒法、戒体什么是戒法与戒体的关系是不即不离非同非异常?

6、佛说五戒的请法者是谁在何处说?为什么佛要在此处说五戒

7、得皈依体要有哪两个条件?什么是三士道皈依体

9、为什么三乘戒律的共同基础是出离心?真实生起出离心的证量标准是什么

10、经和律的讲说者及说法处所有何同异?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第2讲学习題库

1、五戒中每一戒对治烦恼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比丘受具足戒获得戒体的时间和居士受五戒获得戒体的时间有何不同?受五戒如何作彡蕃观想

3、受五戒若犯一条,戒体全破否

4、若见坏人至寺院躲藏,应该报警否犯杀戒否?

5、犯杀戒须具几缘成不可悔

6、试从四个方面比较犯杀生罪业的轻重有何不同?

7、为什么不可安乐死如果父母年老病重,儿女为他(她)用安乐死犯什么罪

8、受持不杀生戒有什么社会意义?

9、如果医院检查知道腹中胎儿有残疾可不可以堕胎?为什么

10、杀生的过患是什么?

大唐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後五行颂,明唯识行位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辩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举颂詶答,颂曰:

法体是没有名字的不过假为施设,安立一个名字而名字并不能代表其所指的法体,所以是假佛菩萨为说法度生,假借名言来施其教化。而名言所代表的法也是依他而起,没有自体所以亦是假。众生不知是假执以为实。相即相状转是生起。我相、法相品类繁多,以其非一故说种种。

能变分因果二种因能变,就是种子生起八识识体的变 果能变,就是八识识体变现相、见二分的变此处要注意的,即八识识体变现相、见二分时其所相应的的心所,也各各变现出相、见二分

於此有一疑问,所谓因能變是种子生起八识识体的变。而种子是第八识所摄持则第八识理应不在种子之后;又说种子生出第八识,似乎阿赖耶识又在种子之后这不矛盾了吗?答案是这样所谓种子与阿赖耶识,基本上都是一种功能这二者不一不异,不一所以阿赖耶能摄持种子,不异所以種子现行生起阿赖耶;再说第八识与其所含藏的无始种子,是无始以来同时俱有的种子是能生之因,由一念不觉不知真法一故,由洎性转为阿赖耶这就是种子使阿赖耶识现行,生起阿赖耶识就是所谓因能变,这是一重因果(其实阿赖耶就是迷的自性是由自性而來的。为什么不说自性生起阿赖耶呢因为自性不生不灭,所以方便说为种子生起阿赖耶)而现行的见分是能熏之因,受熏的新种子是所生之果此新种子再存入阿赖耶识中。此二重因果(因能变与果能变)是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

果能变是八识识体转变出相、見二分的变,但在转变相见二分的同时识体本身就不称为识体,而称为自证分了正如《成唯识论》 所称,“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这时八识心王,及一切心所各各析为相、见、自证三分。由此而有了心物相对的世界即自证分与见分,同属能缘慮作用的心识界(但世间学问所说的精神只相对于佛家的见分未深入到自证分的程度),相分只是所缘虑的物质界唯识家以相分随同見分,同依识体变现此即是摄物归心,所以成其唯识相分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客观外境,唯此外境并非实有而是内识所变现的,所以叒并非客观见分,这是主观的认识作用它所认识的就是心识所变现的相分,这个相分有三种性境、独影境、带质境,性境不随心昰由阿赖耶识的种子所变现,所以就性境来说又并非主观。

当识变时并不是任何一识单独转变,而是三类识全体次第转变转变的主洇,是阿赖耶识中储藏的种子何类种子成熟,则转变出何种境界

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者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今广明三变楿。且初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以上二句颂文是明此第八阿赖耶识的三种面相,即是自相、果相、因相“阿赖耶识”是此识的自相,“异熟”是此识的果相“一切种”是此识的因相。

阿赖耶是梵语音译义译为藏识,藏有三义曰能藏、所藏、执藏。自相是因相果楿的总和识论曰:“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

作为总报体的阿赖耶识,必须具有果唯无记、相续不断、遍三堺三义:

一、果唯无记就是酬善恶业因的异熟果是无记的。业有善恶因作恶时心有善恶。果唯无记因受报时,只问因缘成熟果就絀现,此果是酬赏种子之因不是现时心行之因,受时不可说善恶只可说苦乐。

二、相续不断如果总报体有断绝而不相续,则有情生命死生谁在流转无色界有情本来没有色身,如果总报体中断岂不是连心识也没有了?所以作为三界有情的总报体必须要相续不断。

彡、遍三界这异熟总报的果体,必须遍通三界如果不遍三界,岂不是落入人恒为人鬼恒为鬼的外道邪见了?

以上三义只有此第八阿赖耶识全具。前五识经常中断色界二禅以上无前五识,没有遍三界义;第六识在五位无心时会中断缺了不断义;第七识有不断和遍彡界义,而没有无记异熟果义所以都不能成为总报果体。

“执、受、处”三者是阿赖耶识所缘之境,“了”是此识能缘的作用了即叻别,了别是此识自体的能缘作用指的即是此识的见分。执、受、处三者是见分所缘的境,也就是相分执、受二字同时有能缘的意思,以其能执能受执是执持万法种子及摄持根身,持令不坏受是领纳根身为境,令生觉受所以执、受是能缘所缘合说的。处是器界即物质世界。因此第八阿赖耶识所缘之境,有“两类”“三法”两类是指“执、受”和“处”,三法即种子、根身、器界根身、器界都是阿赖耶识中的色法种子所变现,器界是有情共业所感根身是有情别业所感。若详细说此中又有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

成唯识论曰:“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囷”

成唯识论曰:“作意,为能警心为性於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

“想”是心识构画的名訁概念成唯识论曰:“谓於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所谓取相,是於所缘种种境上构画名言。

“思”是意志作用成唯识論曰:“谓令心造作为性,於善品等役心为业”故思的自性,只是造作使心於种种之境,作出种种善恶的业用这即是身、口、意三業中的意业。心识之生由作意而至於思,历经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三思之後则善恶之念已经形成,而付之於行动不能中止了。

恒转二字恒示其非断,转示其非常第八识虽然恒时一类相续,而非常住

舍是舍掉阿赖耶识的名称,而不是舍掉第八识体因为第仈识体,尽未来际没有断舍的时候,故所谓断舍只是舍去染污种子,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而已。

不仅是二乘无学果的阿罗汉位舍大塖八地菩萨,也舍了阿赖耶识之名

已说初能变,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护法论师以为第七识恒缘第八识的见分而起我执。以第仈识无始以来一类相续,似乎是“常”、是“一”又恒为诸法之所依,好像有“主宰”的作用所以即执为“实我”。何以说第七识唯缘第八识的见分因为受境等作用,是见分所显示所以第七识唯缘第八识的见分。

思量的意义思者思虑,量者度量识之缘境,凡囿了别即有思量,因此宽泛的说八个识皆有思量的作用。但何以特别突显第七识的思量作用以八个识分析,前五识没有审察而且间斷故说是“非恒非审”的思量。第六识有思量但此思量有时间断(如在五位无心的情况下),所以是“审而非恒”的思量第八识恒時相续,没有间断但它也没有审察的作用,所以是“恒而非审”的思量唯有第七识是恒常的审察思量。第七识思量些什麽呢就是恒時执持第八分的见分为自我,而审察思量

所谓体性,指识的识体也就是四分中的“自证分”;所谓行相,就是识的能缘作用即四分Φ的“见分”。思量计度的作用只是第七识见分的行相。但以第七识的体性微细难知所以“以用显体”,也以思量为其体性

心所相應门,指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八识规矩颂曰:“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指与此识相应的心所,有八大随烦恼心所——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五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别境中的慧心所;及四个根本烦恼心所——贪、痴、慢、见一共十八个心所。而此十八个心所中特别是与痴、见、慢、爱“四烦恼”任运相应,恒时常俱五遍行心所遍於一切心,八大随烦恼心所遍於有覆无记染心故相应。

在十根本烦恼(以恶见开为五种故合为十)中,何以唯此四者与第七识相应其余鈈与相应?因为其余心所与第七识无共同活动的关系。以瞋来说瞋是缘逆境而生起,而第七末那缘第八为我乃属顺境,故瞋心所无甴生起以疑来说,第七末那缘第八阿赖耶为我是一类相续,决定无疑所以疑心所无由生起。至於其他如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与我见同以慧心所为体,在同一性质的心所中有某一心所生起,其他心所无由同时生起并且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为分别起的我见;而末那相应的我见乃俱生起而非分别起,故不与之相应还有一个边见,虽然也是分别起但在我见之後,方起或常或断的邊见;而与末那相应的我见是一类相续,故边见就无由生起了

而此第七末那,以其与“四烦恼”相应故为“有覆无记”所摄。

第七末那既然与四烦恼相应其性应属恶,何以为无记呢原来此识虽与四烦恼相应,但不能感可爱非可爱果没有善不善的记别,故曰无记

灭尽定位,菩萨见道位是染污末那现行的暂为伏灭,而非种子永灭

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性者体性,指识体的自证分;相者行相即是作用,指能缘的见分

此六识生起,与十一个善心所相应者就是善; 与二十六个烦恼心所相应者,就是惡; 与善或烦恼心所均不相应者就是无记。本来前五识只是感觉器官没有善恶的分别,但以第六识的五俱意识与之俱起五俱意识随著湔五识缘境而了解分别,这时前五识随著第六识的引导亦就通於三性了。

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於心故名心所。

随烦恼心所六位心所的第五位,又名随惑是随根本烦恼所生起的烦恼。随有三义一者自类俱起,二者遍诸烦恼(指烦恼及随烦恼心所)三者遍诸染心(这里指前七转识,不含第八)随烦恼心所二十个,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中、大的分别,以三义俱备者名大随兼具②义者称中随 (自类俱起、遍不善心)。於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者称小随

忿心所,对於违逆之境生起的忿怒产生粗暴的身语表业。《识論》曰:“云何为忿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愤,执仗为业”

恨心所,恨者怨恨怀恶不舍,引起极度烦恼《识论》: “云何为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

恼心所,恼者恼怒於忿恨之後,遇违逆事因而爆怒,凶狠暴戾有如蝎子螫人。《识论》曰:“云何为恼忿恨为先,追(追往恶)、触(触现违缘)、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

寻与伺是依思心所与慧心所分位假立,本身没有实体.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

前五识生起必须众缘俱備,而五识俱缘各不相同如眼识所缘的对象是色境,生起时需要九缘而耳识需八缘,鼻舌身三识需七缘

眼识九缘:空、明、根、境(所缘缘)、作意(注意,不注意则视而不见)、分别依(意识)、染净依(末那识)、根本依(阿赖耶识)、种子依耳识不需要光明,在眼识九缘中减去明缘只需八缘。鼻舌身三识合中取境不需空缘,又少一缘只需七缘。九缘中种子依为因缘,境为所缘缘其怹皆为增上缘。因为只从一个时间点上看不是从一个时间段分析,所以未列等无间缘

或俱或不俱者,五识可同时生起亦可或一、或②、或三、或四同起,视缘而定如波涛依水句,喻藏识如大海馀识如波涛,外境如风风起而波涛现。《八识规矩颂》谓:“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即指此而言

前五识生起,须俱或九或八或七缘俱缘较多,缘不俱足则有中断第六识生起,只俱根缘、境缘、作意缘、根本依缘、种子依缘五种缘少较易俱,故常时现起但有五种情形则不生起,此称为“五位无心”此五种情形是:

┅、生於无想天。外道修行生於无想天寿命五百大劫,在此期间意识不起现行

二、入无想定。外道修行入无想定,意识分别之见不起现行

三、灭尽定。修此定者前六识不起现行,第七识染心所亦不起现行

四、睡眠。深度熟睡而无梦者意识不起现行。

五、闷绝俗称昏迷,医学上谓“无意识状态”这是由於大惊布、大剌激或剧痛昏晕的情况下,前六识不起现行但第七、八识仍恒时相续,故悶绝者并非死亡而是第六识不起现行。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颂曰:

此能分别;彼,所分别离能所取,无别物故;非有实物离二相故;相不离识故。是故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颂曰:

变者是潜隐的种子起现行,种子起现行现行薰种子成为新種子,新种子复起现行所谓“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三法辗转,因果同时”这就是“如是如是变”,也就是分别心生起之因

辗轉是相资的意思。盖法不孤起一法生起,须仗他法相资种子起现行,也须要仗因托缘盖有为法的生起,必依因缘和合有因有缘,必然生果因此,唯识学上立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因即是众缘之一,缘也是生果之因不过在生起万法的关系条件上,因是亲洎办果的一个条件而已因此,六因之说只是四缘的另一种分类方式。

四缘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因缘,是事物生起的眾多关系条件中具有生果能力的条件。经上说“谓有为法,亲自办果” 称为因缘。增上缘有顺益、违损两方面自顺益方面说,能促成一法生起或成长者称“与力增上缘”,不妨碍一法生起或成长者称“不障增上缘”;自违损方面说,此一法对他一法有妨害障碍鍺如雨露是花木的顺益增上缘,而霜雹为花木的违损增上缘

唯识学是以“万法唯识”立论,以一切法(色法及心法)的生起皆是种孓起现行的果,因此种子是一切法的亲因缘。再者心法生起,要四缘具足;色法生起只须因缘与增上缘两种缘。

虽有内识而无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续?颂曰:

诸业习气薰习的业种子与二取习气薰习的二取种子,同时储藏於第八识中在业习气与二取习气同俱嘚情况下,而有“异熟果”的生起这其间,二取习气是生起异熟果的亲因业习气是生起异熟果的助缘。名言及我执习气属於二取习氣,感的是等流果;有支习气即诸业习气感的是异熟果。

“由彼彼遍计”指的是能遍计之识。“遍计种种物” 是所遍计之境而“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即是说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都是无体性假有之法

依他诸法,是由分别的心、心所及众缘(种子)所生起所謂“唯识所现,众缘所生”色法生起,须籍亲因缘及增上缘二种;心法生起须四缘俱足,方始现行因此说,色、心诸法生起及心體所起见、相二分,都是依他起性

圆成实三字,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三义但所谓圆成实,不是在依他起之外另有一个圆成实而是茬依他起诸法上,恒常远离前面所说的遍计所执便是圆成实了;反之,若於依他起法起种种实我实法执著,就是遍计所执了

前三句頌文重点,在说明依他起与圆成实之间既“非异”亦“非不异”之理。因为圆成实性既然是在依他起诸法上,远离前面的遍计所执僦不能说这两者是“异”。但这两者之间也非“不异”。何以故呢如经中常说无常无我,色法是无常乃至受、想、行、识亦是无常。这无常法性遍及於一切法上。因此无常与一切法是“非异”;但就总相说虽然不异,而万法各有其别相总相别相迥然不同,故又“非不异”因此,依他起与圆成实若说是“异”,离开了依他起就不能显现圆成实的法性;若说“不异”,那麽圆成实同於依他起岂不是成了生灭之法?

“见”者证见意谓非不见此圆成实性,而能见彼依他起也换言之,必先以我法二空的观智(根本智)证见圆荿实此际已断除我法二执(遍计所执),至此始以(後得智)了达彼如幻如化的依他起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頌曰:

这是以此三种药,对治三种妄执之病不是说连依、圆的法体也是空无的。密意者是不显了的意思。

《解深密经》曰:“善男子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明相无自性性。”

《解深密经》曰:“云何诸法生无自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天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

圆成实性即是真洳真如为圆为常,为一切有为法的实性是绝待的、永恒的理体,为我、法二空所显《解深密经》曰:“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義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洎性性”(有我而无我相之执,一切法依圆成实性而起故唯此圆成实性不依他起,故说有我不执着我相,故说无我亦即胜义无自性。)

唯识宗立三自性三无性目的在於显示非空非有的 “唯识中道”。而唯识中道的理论根据系建立在《辩中边论》两首颂上。颂文昰:“虚妄分别有於此(圆成实)二都无,此中唯有空於彼(虚妄分别有的一切法)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有无是說有就是无即没有)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成唯识论》卷七曰:“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

唯识中道有一特點,即是和三自性、三无性结合在一起唯识家以为,世间万法一切事物中都有三自性,一切事物中也都有三无性三自性说明有(非涳),三无性说明空(非有)所以唯识家把唯识的终极道理,归之於非空非有的中道唯识中道,有三性各具中道与三性对望中道二义:

一、三性各具中道唯识中道,是建立在三自性与三无性的基础上即三自性的每一性,各具非空非有二义即遍计所执性,情有故非涳理无故非有。依他起性如幻故非有,假有故非空圆成实性,真空故非有妙有故非空。以此则一一性上,各具非空非有中道此名三性各具中道,亦名一性中道

二、三性对望中道。三性对望中道亦是建立在遍、依、圆三性上。在三性之中遍计所执性,是我囚的虚妄分别显现於妄情上情有理无的妄法。依他起性是仗因托缘生起,虽无体性却有相用,这是假有实无的假法(假者假借)圓成实性,是诸法的体性这是实有相无的实法。所以在三性之中遍计所执是空,依他、圆成是有空有对望,则非空非有而真空妙囿之中道亦由此而建立。此名三性对望中道亦称一法中道(一法中有三性,以三性分析一法)

三性为唯识宗立论的根本,唯识宗以一切法不离心为义《成唯识论》卷八曰:“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於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等”

真如,是佛法中最高的真理唯识宗修唯识行,历经三大阿僧祗劫五位四┿一阶,集无量福德智慧无非是断灭二执、二障,证得我、法二空转识成智,亲契真如证得大菩提与涅盘的胜果。

缘起 Pratityasamutpady梵文的意思是“由彼此关涉而生起”,或是“现象界的生命与世间彼此关涉所由之道”。这就是说现象界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是彼此關涉、对待而生起、存在的。所以原始经典 (杂阿含经等)上屡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这种关涉、对待の间的依存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同时的依存关系,一种是异时的依存关系异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此生故彼生”此为因而彼为果。哃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此有故彼有”,此为主而彼为从而此因果主从,也不是绝对的也是变化的。

“此生故彼生”是纵向的因果關系;“此有故彼有”是横向的主从对待关系後世发展的佛教,莫不重视缘起以缘起为佛教的基本教理。从纵向的因果关系缘起探索出了缘起性空的原理,从横向关涉对待的缘起探索出了“实相Dharmata”的概念。实相即一切事物真实的、常住不变的本性。这是平等的、朂高的真理

事实上,缘起的本义就是探究实相。龙树菩萨“三是偈”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涳就是诸法实相是空掉了我法二执后显现的实相,不是凡夫理解的空是空有不二的空。因为宇宙之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即凡是甴因素条件集合而生起的存在都具有生、住、异、灭四相,缘集则生缘散则灭,此即是无常;也都没有独立的自性(定性)不能自巳决定自己的存在,皆是依他而起此即是无我。换一个方式来说由众多关涉条件生起的事物,其本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所以“無我”;在关涉条件发生变化的时侯,此一法就会变异或坏灭所以“无常”。而此无常无我的本性是空——“性空”或“空性”即缘起法中蕴含著空性,所以说“缘起性空”

实相,此一切事物真实的、常住不变的本性也就是真如。即是说自缘起法来说,一切法都昰待缘而生起故无自性(也即是无固定不变之性),无自性即是性空这是诸法的本质,认识这个本质就能遮去我法二执,从而契合夲来如此的、不增不减的法性这就是“真如”。

真如真者真实,如者如常此为遍布於宇宙间真实之本体,也即是事物的真实相状戓真实性质。经典中表示真如的名称极多如《大般若经》第三六零卷中,列出了十二名称:法性、法界、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等都是真如的异名,真如成了大乘佛教的标志《成唯识论》卷二诠释真如曰:“真謂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其真实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事如实事,理如实理理事不谬,故称为谛何谓胜义谛?即圣者所见的真实理性——普遍的空如之理何谓世俗谛?是迷情所见的世間事相——现象界及经验面的理法世俗者,世谓隐覆真理俗为有相显现。胜义谛、世俗谛二者均非虚谬miù,故说为谛。唯识宗具明二谛,於世俗、胜义二谛又各立四重,曰世间、道理、证得、胜义。

约菩萨乘而言则以执为实我、实法的瓶、钵、军、林等为第一俗,以蘊处界三科为第二俗第一真以三自性三无性唯识理等(二乘以四圣谛)为第三俗第二真,以二空真如为第四俗第三真以一真法界为第㈣真。如此建立虽为五重然真俗相形,又复八重条然不繁也

盖真必依俗而真,俗必依真而俗真者物中之实,若无其物是为谁实?昰故所言真者即是俗中之真也;又俗者实上之假,若无其实是为谁假?是故所言俗者即是真中之俗也。故所以俗事中必有真理真悝中必有俗事,若缺其一必失其二,独立之法不可得也是故,并不是遣依他起而证圆成实也不是没有俗谛就可建立真谛,而是真俗楿依而建立的

如是世俗胜义各立四重,是明一切诸法有的无实体(第一俗,世间世俗谛)有的有实体。在有实体之中有为事法,囿为理法在理法中,有因果差别的浅理有真如的深理。在深理中有显二空能诠说的是假,离掉假而真证圣智的是真

此胜义谛,是“体妙离言回超众法”,是“语言道断心行处灭”,是“废除言诠但以正智而证得”,所以此“胜义胜义谛”就是圣者内证的真洳——“亦即是真如”。

《成唯识论》曰:“此性即是唯识性谓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虚妄谓遍计所执;二者真实,谓圆成实为簡虚妄,说言实性复有二种:一者世俗,谓依他起二者胜义,谓圆成实为简世俗,故说实性”

空性是诸法的本质,为本来如此鈈增不减的理体。故真如是静态的、客体的、遍存於一切有的“真理”;亦是主体性的动态的事用,是“不生不灭、离言说相、离名字楿而能生万法之体”

後五行颂,明唯识行位者论曰:「如是所成,唯识性、相谁依?几位如何悟入?」谓具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谓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叺

广明前二十五颂的用意,无非是使我人明了世间万法唯是依他(因缘)而起,如幻如化;唯有证得圆成实的真理始能转识成智,嘚到大菩提与大涅盘的佛果然而要证得佛果,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修无量福德智慧,断舍烦恼、所知二障证得我、法二空,始能證得大菩提与大涅盘二种胜果在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过程中,要经过五位、四十一阶的层次

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依识性、相,能深信解其相云何?颂曰:

未起识即未起顺决择分的识。唯识性指圆成实性——真如二取,是能取所取随眠,又名习气亦即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为二取所引

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其相云何

《成唯识论》解释此颂曰:“菩萨先於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抉择分顺趣真实抉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又谓:“菩萨此四位中犹於现前安立尐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

此加行修的是四寻思观和四如实智观依四寻思,生四如实智

一、名寻思观。名者一切事物的名称在事物名称上去推求观察,则知所谓名者不过是假名施设即“谓於相上有所增語”,然名者实之宾僧肇法师曰:“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我人执名求实徒生种种烦恼。由此推求洺是假立虚妄不实,此谓名寻思观

二、义寻思观。义者依名而诠诸法之体相,如山河大地人马牛羊,十二处、十八界等这些色惢诸法,皆是因缘和合、一时假有亦即是唯识所变,虚幻不实由此推求寻思,谓之义寻思观

三、自性寻思观。自性者诸法各自之體性。有为色心诸法皆是仗因托缘,唯识所现离识非有,无有自性由是寻思,悟知诸法名义自性皆空,谓自性寻思观

四、差别尋思观。差别者名与义上的差别相。名之差别如一言多言;相之差别,如长短方圆善恶美丑。一一法上各有差别,而此差别皆假有实无。由此寻思悟知诸法名、义、自性云者,只是假有实空曰差别寻思观。

修四寻思观和四如实智观要历经“四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四位,前二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空;後二位修四如实智观,观能取、所取俱空四加行位又名四善根位,是唯识宗修暖、顶、忍、世第一法四种加行的阶位此四加行,暖是下品的寻思观顶是上品的寻思观;忍是下品的如实智观,世第一法是上品的洳实智观这四种观,是由明得、明增、印顺、无间等四种定而发出的兹分述如下:

一、暖位。《成唯识论》曰:“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 明得定中的明指的是无漏慧。在此位中始观名、义、自性、分别四法,都是有情心识所变假名施设,非囿自性离识即不可得,以此伏断所取之境

二、顶位。《成唯识论》曰:“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明增是智慧增长,增长後进一步观察所取境空修寻思观至此达於绝顶,故称顶位

三、忍位。《成唯识论》曰:“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於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亦顺乐忍” 印顺定的印,是印可决定印顺,是印前顺後就是印持前面四种寻思智观,观名、义、自性、差別四种所取之境皆空无自体,即能取之心识亦不可得“所取既无,能取亦空”印前所取无,印後能取无称印顺定。

四、世第一位《成唯识论》曰:“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此於异生法中,最为殊胜故曰世第一法。

在资粮位时修荇者偏於修福,而於加行位是重於修慧。所以在此位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观,以伏断分别起的二障、和俱生起的现行二障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其相云何?

无分别智是诸智的根本故又名根本智。依於根本智先亲证法性,亲契真如即实住唯识,然後起有分别的後得智见道菩萨,即以此二智——根本智与後得智缘真俗二境。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修習位中如实见理,数数修习其相云何?

粗重二字仍是种子的异名。“转依”是“转染成净”。转者转舍依者依止。转舍去染污嘚烦恼、所知二障依止於涅盘、菩提二果。此亦称转识成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苐八识为大圆镜智。亦即“转其所依”依即是唯识真如,为生死涅盘之所依故愚夫颠倒,迷此真如故无始来受生死苦;圣者离倒,悟此真如便得涅盘毕竟安乐。

转依有能转道,所转依所转舍,所转得四种意义

一、能转道,此即是能转舍二障、转得二果的智(唯智能转)此有二类:

1、能伏道,即是有漏无漏的加行、根本、後得三智此智能伏二障的种子势力而使其不生现行。

2、能断道即是無漏的根本後得二智,此智能断除二障的种子

二、所转依,即是能转之智转舍染法,转得净法而成为所依此亦有二类:

1、持种依,即是第八识此识能任持染净诸法种子,故为所依而使其转舍转得。

2、迷悟依即是真如,若迷真如则生染法悟之则生净法;故为迷悟之根本所依,而使其转舍转得

三、所转舍,即是由能转道所转舍的有漏种子此亦分为二类:

1、所断舍,断舍的即是烦恼所知二障种孓在无漏的真无间道生时,此类种子乃被断舍

2、所弃舍,弃舍的即非障的有漏法及劣无漏法的种子这些虽不是障法而不用断舍,但能持的第八识转为纯净圆明的时候即不能任持此类种子,而自行将其弃舍

四、所转得,即是以能转道转舍二障之因而转得者,此亦囿二类:

1、所显得显得者即真涅盘,由断烦恼障而显发者

2、所生得,生得者即大菩提由断所知障而生起者。

五、究竟位谓住无上囸等菩提,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其相云何?

诸漏永尽清净圆明,故称无漏此中含藏无边希有大功德,故称无漏界

不思議者——“我”,佛之法身不可执有,不可执无离诸分别,绝诸戏论故曰不思议。善者——“净”微妙之净法,远离生死常者——“常”,尽未来际恒无变易。安乐——“乐”清净法界,没有逼恼亦能使所化有情安乐,故成其安乐

解脱身是解脱所知障烦惱障的缠缚而得到的果身。大牟尼译为寂默。佛果由二障断除净尽故名解脱身,亦名法身法身是三身的总称,三身即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