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面食里面放什么能让油炸出来的酥饼放置时间长久且还是杏仁咖啡酥脆小饼干的口感,谢谢!

台湾夜市小吃 美食攻略
观光客到台湾的主要旅游景点排名,第一名就是夜市。要大快朵颐台湾出名的小食,夜市是最佳地点。无论台北、台中、高雄,从北部到南部,台湾每个城市几乎都有红火的夜市,它集合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地道的乡土原味,可以说是台湾文化的缩影。台湾夜市名气大,要归功于台湾娱乐节目《食字路口》。夜市最基本的“配备”包括个性流行衣服的摊位、打气枪、飞镖的玩乐摊位以及有各种小吃的摊位,而每个夜市又有自己的风格。跟我们来,看看名列台湾前三位夜市的“杀手锏”。夜市上的小吃让人垂涎欲滴。状元 士林夜市 最著名最平民化台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士林夜市可分为两大部分:慈诚宫对面的市场小吃及以阳明戏院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东路、文林路围成的区域。那里是年轻人的天堂,是流行衣服和首饰最多的夜市。每当华灯亮起,士林夜市即步入繁华。鸡排、大香肠、大饼包小饼、广东粥、蚵仔煎、生煎包等最为出名,还有铁板烧,夜市的出品更加价廉物美。夜市以学生为主要的消费族群,价格也比一般的商店便宜许多。特点:最平民化的夜市地点:台北士林区剑潭路、基河路、大东路、文林路交通:坐捷运在剑潭站下车必食小吃生炒花枝:士林夜市最推荐的小吃,老板娘对品质严格要求,连蚵仔都要排队“站”好。冰馆:最推荐芒果冰,还有青蛙下蛋,这种独特甜点因形状像蝌蚪所以取名为“青蛙下蛋”。阿宗面线:一群人站着在吃阿宗面线是台湾一景,福建米面淋上海鲜、猪肉、菇类等。阿给老店:将油豆腐切开塞入冬粉,再用新鲜鱼浆将切口填补,非常美味。榜眼 逢甲夜市 人潮最多小吃最多在台湾,逢甲夜市号称人气最旺、小吃最多,且是多种小吃的发源地,地位可想而知。据说,这个夜市人潮每天约有3万人次,假日则超过10万人次。文华路小吃和俗称“盒饭巷”的逢甲路20巷,更是挤得动弹不得。逢甲夜市大约形成于1963年,是伴随许多台中人成长的夜市。主要范围以文华路、福星路及贯穿其间的逢甲路为主,当前约有1500多家登记在案的摊贩和商店,数量之多居所有夜市之冠。逢甲夜市以“俗搁大碗”特色闻名远近,10元(新台币,下同)饮料、40元盒饭、2元水饺,口味好而实在。特色小吃号称全台第一,也是海外观光客到台中必访的夜市。逢甲夜市还有很多创新有趣的小吃,如章鱼小丸子、蜂蜜柠檬芦荟、可丽饼、胡椒饼及懒人虾等,都是发源于此。尽管创新口味层出不穷,但老逢甲人念念不忘的,还是陪伴走过艰苦岁月的老滋味。成龙鸡排、梅香盒饭、一心素食……吃在嘴里,仿佛又回到那段春青无敌时光。特点:全台湾最挤的夜市地点:台中文华路逢甲大学交通:从台北搭乘火车至台中火车站转乘往逢甲夜市公车;搭乘客运公交可在台中朝马站下车。必食小吃大肠包小肠:逢甲夜市第一人气商品,所谓大肠就是糯米肠,小肠是指香肠,有原味、辣味、黑胡椒和哇沙米等口味可供选择。一口煎饺:大小刚好就是可以一口丢进嘴里,分量很适合胃口不大的女生。建议一定要加酱油膏和辣椒酱,才够香!可丽饼:以料多、口味多样化著称,它的饼皮还可以要求要脆脆的或是软软的,很贴心,很多台湾媒体都有专程来报道过,也是必吃食物之一。探花 六合夜市 历史悠久六合夜市的格局有点像香港庙街,两旁是摊档,每到傍晚,六合夜市成列的小吃摊云集,两排近200个摊位,小吃种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高雄特色木瓜牛奶及盐蒸虾更是不可错过的美味。盐蒸虾、木瓜牛奶、筒仔米糕、臭豆腐、海鲜粥、十全药炖排骨、担仔面、土魠鱼羹等等算是高雄市的招牌特色。六合夜市诸如衣服摊、杂货摊等并不多见;除了小吃,最多的是牛排店,大大小小有十多家,主要卖点是平价、家庭式的牛排套餐。此外六合夜市里还有许多拥有异国风味的摊位,如土耳其人卖着土耳其冰激凌、墨西哥人卖着墨西哥脆饼,还有日本人、印尼人也来此地摆摊卖饰品,十分特别!特点:异国风味浓地点:高雄市前金区六合二路交通:六合夜市距高雄火车站约十几分钟路程,沿中山路直行右转至六合路即可到达。必食小吃担仔面:首推这里的担仔面,坐在摊前吃一碗热腾腾、滑溜溜的面条,发现自己原来这么容易满足。外加个卤蛋,也只要30元新台币。海鲜粥:以大骨、柴鱼熬成高汤,再搭配花枝、鲜蚵、鲜虾、文蛤等材料,已经出名20多年,平常一天就能卖2000多碗。筒仔米糕:香喷喷的糯米上,淋有肉香四溢的特制作料,是许多老饕的最爱。其他台湾夜市一览基隆庙口夜市:基隆庙口夜市全年无休,享有“种类之多,全台之冠”的美誉。淡水老街夜市:近年来因古董店及艺术品店进驻,营造出民俗色彩与怀旧风味。桃园观光夜市:地方小吃、民俗工艺品、冷饮、热食、糖果、茶具等一应俱全,尤以传统小吃最具知名度。新竹城隍庙夜市:属三级古迹的新竹城隍庙创建于清朝,庙宇规模大,市集小吃摊24小时无休。小贴士:价格:大排档夜市食物多在30~50元新台币左右(相当于人民币7~12元左右)。提醒:夜市卫生状况良好,但餐巾纸最好自带,且夜市通常没有桌子,都是打包带走的。
饶河街观光夜市位于台北市松山区饶河街,范围从八德路四段至抚远街交叉口的慈佑宫,全长约为600公尺,是台北是数一数二受欢迎的观光夜市,更是台北市第二座成立的观光夜市。每逢周末假日,饶河夜市总是人山人海,夜市已成为台湾的特点而聚集了许多外来的旅客,饶河街观光夜市更是海内外游客来到台湾旅游的不二选择。走进饶河街夜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街道两侧整排整排的店面,中间的道路上设了两排摊位,两侧有走道,吃小吃的人可以围坐在中间的桌子周围慢慢吃,不像士林夜市那样很难找到可以坐下来慢慢吃的地方。除了美味逼人的上百家小吃摊外。饶河夜市还有许多服饰商店,廉价的流行商品,玲琅满目的小玩意儿逛也逛不完。让你来这里一饱口福的同时,顺便可以购得很多自己喜欢的小装饰,小礼品,带回家。||||||||光一個夜市的美食就寫一大篇了,可見樓主真是美食愛好者。||吃货一枚||That'sall?||貌似內地很多人無法接受藥燉排骨的中藥味?!||有浓郁的当归味,个人非常喜欢||推薦愛當歸味的你試試羅東夜市的阿灶伯當歸羊肉新鮮的羊肉片現刷吃起沒有腥味很嫩有些部位帶點筋QQ的味覺口感雙重享受||看了好馋||药炖排骨还是很不错的,饶河夜市是生活味多于观光的。||饶河夜市几乎每一档小吃都被我拍下来了,海量图啊
回到深圳发现自己很累,吃累着了。什么台北宁夏路夜市,华西街夜市,高雄六合夜市,宜兰罗东夜市,统统扫一遍,身为一个痛苦减肥中的吃货,我容易么~~~这次的行程安排其实并不科学。台北-高雄-台北-宜兰-台北,在高雄跨年是为了和@za一起,其实我挺怕人多的场合的。一般人会选择去台北跨年吧,今年台北有郭富城和张惠妹,听说元旦上午小马哥有露面,而且元旦日是这个月总统府唯一的一次大开放日,可以参观1到3楼。和小马哥擦肩而过,不能说不遗憾啊~~~下面还是按时间顺序报报流水帐吧。到台北已经是29日的下午。跳下机场大巴,搞不清方向,左右望望,咦,有人在排队,买包子?没吃飞机餐,正饿着呢,果断决定加入队伍,买了个高丽菜肉馅的,顺便问路。我在agoda预定的酒店就在忠孝路和复兴南路交界路口附近,地理位置极度好,离机场大巴站点和捷运忠孝复兴站步行也就3分钟。但是酒店有点怪,是在一栋大厦内,没有前台,没有招牌,要打电话给工作人员来带路,房间设施简单,像是单身公寓多一点,工作人员把钥匙交给我,就走了。放下行李,自然是研究在机场咨询台拿到的免费地图,还是选择了去西门町逛逛,然后去华西街夜市。到捷运站,先办了一张捷运悠游卡。台北和高雄的捷运都非常方便,几乎要去的所有景点都在捷运站步行范围之内。而一张悠游卡台北的捷运和公交通用,甚至可以在宜兰的公交车上使用。离开台湾前在任何一个站点都可以退卡退钱,但要扣除20台币的手续费。捷运板南线直接到西门町和龙山寺(华西街夜市)。本来只打算逛逛西门町,然后到华西街吃东西,但是没忍住,先是看到很多街坊在一家“赛门甜不辣”打包,坐下来吃了一份甜不辣,难怪街坊们连汤也要打包,他家的清汤味精味不重,萝卜的甜味明显,不好意思地说,我喝了两碗~看到苦瓜蜂蜜水,来一大杯;对面是鱿鱼焿,尽管跟老板强调了是小份,但是等我出来,已经是捧着肚子动弹不得,看来即便到了华西街夜市我也难有作为:在远传电讯的门市办了张卡,7天无限上网加150元电话费,一共是台币650元。需要登记通行证和入台证。《哈比人》,国内好像还没上映,刚好是我想看的片子。罢了,我还是看场电影,回去睡吧!待续。||12月30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信义诚品书店犯了一个错误,起太晚了。去台北故宫博物院,必须赶早,避开旅行团的人潮。捷运淡水线在士林站下,去问咨询台,工作人员交给我一张纸条,写着士林站出去以后可以转乘到故宫博物院的巴士,红30,304等数趟车都可以。故宫博物院的门票是NT160元,一天内有效,可以反复进出。背包需要存,相机可以带进去但是要放在包里不能拿在手里。家里有两本李霖灿先生的书。他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其书斋名为”外双溪绿雪斋“。“绿雪”是纪念上个世纪30年代他在丽江盘桓时为之神魂颠倒的玉龙雪山,详见他的《神游玉龙山》;外双溪则是台北故宫所在地。一直觉得这个地名很风雅:“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这许多愁”。从李霖灿先生所著的《中国美术史稿》中,我对诸多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名画名瓷是仰慕已久,到亲眼看到时还是会激动得有点起鸡皮疙瘩。不过,上午9点过后旅行团的游客排队看白菜和红烧肉,已经把楼梯排了个水泄不通,我是不想挤了。里面人多得要缺氧,中午过后就出来了。故宫负一楼的邮局是个好地方,免手续费换钱,汇率还高过机场(当时是1:4.56)。建议在这里一次换足。还可以到旁边的礼品店买有趣的明信片寄回大陆。虽然人多到崩溃,邮局工作人员的态度还是无可挑剔的亲切有礼。在台湾这么多天,只有元旦在高雄那天是晴天,其他时间全部有雨。从故宫博物院出来,冷雨袭人,钻进路边一家小小的豆浆店,一碗热气腾腾的咸豆浆,一份现摊的蛋饼,驱走了寒意。我才知道原来永和是个地名,并非商标。街头这么多家庭作坊式的永和豆浆,和连锁店并无关系。如果是爱逛书店的人,诚品书店真的可以呆一整天。诚品在台北有好多家分店,信义店是旗舰店。捷运市政府站出来走两分钟就是。这一站也是“市政府转运站”,可以乘坐到台湾各地的客运大巴。书么,自然是多而全,不必说;吸引我的是各种本子和花布,真是漂亮!但是价格真贵,而且翻翻背面,产地又是大陆。怎么我在大陆就没有看到过呢。待续。||12月31日,台北-高雄专门从台北到高雄跨年的人也不少,好在是提前在台湾高铁网预订了高铁车票,提前半小时去台北车站取票,很顺利,核对了预定编号和证件,2分钟搞定。如果不是元旦这样高峰时段,平时可以电话或网络购票,在7-11等一共3000多个取票点取票,非常方便。台北至高雄的高铁车票往返台币3000多,相当于人民币600多(汇率4.56),不便宜。台铁相对要便宜很多,但是台铁要6个小时,高铁只要1个多小时。自然要尝试有名的台铁便当啦!经典的排骨饭,60台币一份。手掌那么大的一块大排,下面埋着同样面积的豆腐干,一个卤蛋,咸酸菜,米饭。米饭太软,大排太硬,酸菜太甜,吃了两口都剩下了。卤蛋和豆干不错,吃完了。说了这么多缺点,其实我只是不饿加上挑剔,这份便当作为火车快餐来说相当有良心,值得尝试。||到高雄后,下午za骑机车带我逛了菜市场,丰富的水果和各色卤菜,煎炸食物,什么都想吃。在高雄市区游了车河,下午去了一个叫“红毛港文化园区”的收费景点,了解一些历史上高雄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晚上直接到了六合夜市。这家摊档专卖我心心念念要吃的乌鱼子。幸亏先尝了尝,这口味真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建议先买小份尝试,指头肚那么大的一小片乌鱼子,加上葱和萝卜同吃,50元。喜欢了再买,不喜欢的话也不至于浪费:12月31日晚上台湾各地均有跨年演出,艺人们到处赶场,当红的明星可能一晚赶三个城市,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台北的开场是郭富城,压轴是张惠妹。和大陆的跨年晚会不同的是,台湾的跨年都在免费的公众场所。倒数后还有烟花。高雄的梦时代跨年演出今年号称有55万人,压轴是陶喆。五月天当时也在高雄开演唱会。当晚天气非常冷。结束后,从散场到我坐上地铁,大约用了22分钟。地铁站虽然拥挤但有序,工作人员的嗓子都是嘶哑的,劝导大家不要跑,安全第一。待续~~~~~~||作为一个吃货,在还不能吃饭却又饿了的尴尬时间看到这个帖子,实在是不怎么好受啊||蜂蜜苦瓜汁是好东西这是个丰衣足食的台湾游记||吃货表示扛不住了~||1月1日,高雄,旗津旗津是个狭长形的小岛,像根细长的筷子傍在高雄的左边;它原本和高雄连在一起,后来因为港口建设,二者连接处被挖断。现在旗津是个观光休闲吃海鲜的好地方。交通方式:捷运西子湾站出来,走到轮渡码头,乘坐轮渡到旗津,船票NT15,可以刷高雄的捷运卡。高雄捷运美丽岛站很有特色,其设计在国际上获过奖。美丽的穹顶:数幅3D图画,引得不少人来拍照:旗津天后宫,来烧香的信众不少。满大街都是小摊小吃,也有海鲜饭店,都以100元一份作为号召。za告诉我,其实一份的份量很少,并不划算。花枝丸几乎在台湾各地的夜市都能吃到,但可能是原材料新鲜的缘故,旗津的花枝丸特别弹牙,肉特别甜。满街都是烤小卷,小卷就是小的鱿鱼。我一直不懂鱿鱼和花枝的区别是什么。这家的花枝天妇罗是独一份,首先个头就很惊人,比网球还大,刚炸出来趁热吃,里面颗颗花枝粒和虾粒分明,绝对不能错过。不过,两个人吃的话好撑啊!论斤秤,不论个卖。旗津流行吃“切番茄”。番茄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蘸料是绵白糖,极细极细的姜茸和生抽。古怪的搭配,但是滋味特别,好吃。从旗津返回轮渡码头,附近有好多家甜品店,这家福泉是za她们常光顾的,牛奶雪花冰好细腻香甜,即便没有红豆什么的都很好吃。唯一的缺点就是份量太大了,吃了半天都吃不完。四色布丁也是女孩子比较喜欢的。国立中山大学也在附近,这里过去曾是蒋公行馆:温暖的太阳晒得人昏昏的,我拉起帽子和头巾,在池边的长凳上睡了个甜美的午觉。当天傍晚乘高铁返回台北。这次住的是另一家酒店,靠近捷运双连站。晚上懒得出门,就在隔壁人气很旺的“鸡肉饭”,吃了碗肝连冬粉。待续。||1月2日,总统府,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华西街夜市去总统府可以乘捷运在台大医院站下,出来刚好是二二八纪念公园,有些老人在此晨运,在连战先生祖父的塑像前,我向一个老人家问路,他干脆直接带我一路走到总统府门口,顺便聊天,告诉我他之前曾在深圳开工厂,现在退休,工厂由儿子打理。总统府平时只开放1楼的参观区域,每月只有一天是大开放日,1至3楼都开放,包括接见重要宾客的场所,而昨天,也就是元旦,就是大开放日,小马哥也在。悔青肠子了我~~~从指路到登记到解说,所有的工作人员态度都亲切得不像话。不过里面不能拍照,只能在参观结束的地方拍。还设了台子专门给游客盖纪念章。||从总统府步行约15分钟就能走到中正纪念堂,以及自由广场。国家戏剧院、音乐厅什么的,都在这周边。走累了,回酒店睡午觉,4点才起来去国父纪念馆。捷运有国父纪念馆站点。下午将近5点时,就听到导游招呼,大批大陆游客狂奔上阶梯,挤入纪念馆内,原来是卫兵换岗的仪式,也就是俗称帅哥耍大枪。好在有台湾:正在参观,突然人潮又朝外涌,又到降旗仪式了:这个时候我突然听到义勇军进行曲,一时恍惚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再仔细辨别,不会是幻听,于是拉住旁边一位工作人员大叔,问他这音乐是哪里来的。他解释,也难为这些当年的老兵,他们会专门到法×功聚集的地方放义勇军进行曲,还有歌唱祖国什么的,表示不认同法×功。大叔兴起,对着我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两个话痨算是有缘,就两岸人民关心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最后暮色中挥别,我要去华西街夜市啦!从国父纪念馆台阶望向台北101:龙山寺,华西街,就是电影《艋舺》拍摄的地点,不过我无心寻访古迹,直奔夜市而来。捷运龙山寺站下(龙山寺和西门町只有一站之遥),步行到华西街夜市。整个华西街夜市被一条街划开,分A区B区,似乎B区更有特色。只介绍我认为最值得推荐的吧:双喜鱿鱼焿和小王瓜仔肉。双喜鱿鱼焿有两家店,从捷运走过来的路上就能经过一家,而且是白天也营业的,夜市里面的老店,则只在晚上开:鱿鱼焿就是勾芡的汤,加上肉焿和烫鱿鱼。区别在于汤和鱿鱼汆烫的火候。小王清汤瓜仔肉,是肉条和酱瓜加上大骨长时间熬成,汤确实是清的,爽口不油腻,清甜味道也是酱瓜的味道,肉条也厚实有口感。汤配上精致的肉燥饭,一共70元,汤可以无限续碗,任添不嫐,不过我也只好意思添了一次。这家小王清汤瓜仔肉,是我强力推荐,也是到华西街夜市最值得吃的。||mark||这肉燥饭看起来有点象卤肉饭,又一吃货开始饥肠辘辘啦台北的野柳个人认为是比较独特的地质地貌,值得去看看||透過文字的抒發....圖像的解析...怎麼每樣食物似乎都美味極了~流口水...||1月3日,台北-宜兰从台北车站出发,乘坐上午的台铁去宜兰的罗东镇,78分钟,238台币。已经通过朋友帮忙选择了宜兰罗东的这家民宿-欢乐满屋。我之前以为民宿和大陆的客栈一样是在城市或古镇里,没想到的士真的把我带到乡下一片田地中。罗东和宜兰相距一站,10来公里,从罗东车站的士到民宿,也要10来分钟,200来元。细雨中拖着行李下了车,大大的前院,亲切温文的老板娘迎接我,进客厅放下行李,一大杯热热的金桔茶就递到我手上。3层楼,一楼是大大的客厅和餐厅,舒适温馨。二楼三楼几间房,装饰风格都不同,有分红浪漫的,清新的。我这间,蓝色的,不错吧:后面有一个更大的后院,可以散步,一个种着睡莲的池塘,若干辆单车。老板娘周到而爽朗,三言两语之间,就和我敲定了我在宜兰的行程安排。天气不好,东边的海滨,和西南的山路,都不适合去,那只能在宜兰周边转,为了尽可能多去些地方,包车比乘公车方便很多。老板娘先送我去第一个景点:国立传艺中心。这里的门票是150元台币。是民间艺术展览、民俗展示的地方,也有不少精致有特色的手工工艺品售卖,不过价格不菲,我就没下手买了。内有戏台,演出大戏《廖添丁传奇》,廖添丁是日据时代的一个侠盗,行侠仗义,和日本人做对,日本人屡屡想捉拿他。前半场在街头演出,类似于秧歌、旱船,后半场加入剧情,又像话剧又有歌舞,不过以台语居多,旁边还坐着个说书人,担任解说和旁白。剧情比较狗血,图个热闹吧。飘雨的天气越来越冷,街边有卖黑糖姜茶,用的杯子和星巴克一样好看,捧在手中暖乎乎的。传艺中心内有个餐饮中心,里面有七八个饮食摊档,不同风味。我要了个猪扒大虾虾卷的铁板套餐,159台币,味道不错哦:||下一站,冬山河亲水公园。冬季的冬山河不收门票。传艺中心内有码头,有鸭母船摆渡去冬山河,50元台币。也可以在传艺中心的入口处,有专线巴士,22元台币,可以刷悠游卡。坐在巴士上,一开口就被认出是大陆来的,独自出行总容易得到额外的照顾,一路和司机聊天,聊到后来司机大哥如梦初醒:“小姐你要去哪里?”“冬山河~”“唉呀已经走过了!”我弱弱地问“那怎么办~”司机大哥:“你陪我到火车站,然后我送你回冬山河”~~好吧,继续游车河吧。整个公园内只有我一个人,打着伞迎着风疾走,太!冷!了!这个地方在夏天一定很适合全家出游:一个小时以后,我瑟瑟发抖着在公园门口等车,车一停,门一开,司机说:“咦,小姐,又是你哦~”还能说什么呢,缘分啊!车上的乡亲们,从大叔到小萝莉,听说我要去罗东夜市,七嘴八舌跟我推荐各种好吃的,其中义丰葱油饼一出,个个都猛点头。拜托,葱油饼啫,有没有那么夸张啊~跟着司机回总站,然后他专车载我去了罗东夜市~没走几步,一种奇异的葱香拽住了我的脚步,先是看到炉子上正在烙的饼,再一抬头,咦,可不正是义丰么!先拍个招牌:时间还早,还没有他们说的排长队,赶紧买了一个,30台币,不算便宜。烫烫的拿在手里,一口咬下去,立刻想仰天长叹泪流满面:怎么会这!么!好!吃!就冲这个饼来罗东也值了啊!掏出手机拍饼,激动得连拍几张都是糊的。几口就快吃完了,当时的冲动是立刻转身回去再买一个。不行不行,我是来吃夜市的怎么能上来就让两个饼给打发了呢。根据老板娘的攻略,一定要试的有包心粉圆:甜食,很大一碗,建议几个人分吃一份就好。鱿鱼王的汆烫鱿鱼和虾仁肉圆:这个虾仁肉圆,我分了一多半给隔壁的两个小姑娘。鱿鱼是汆烫熟以后以独家的酱料和九层塔凉拌。很好吃,老板见我是一个人,很好心的给我半份。鸭血肥肠臭豆腐煲。台湾的臭豆腐,其实都不怎么臭的:||好,继续||不错啊,美食看着都流口水但愿LZ比较好运气,没遇上微博上所说的事情。||主要接待大陆旅行团的餐厅。。。我这一路都没进过这种团的餐厅~||葛巾,那是紅毛港文化園區高雄的捷運一卡通和台北的捷運悠遊卡及7-11的icah悠遊卡都不相通用,但7-11的icah悠遊卡在台北交通或特約商店購物消費是通用的,且有折扣及紅利集點可兌現折現或相關商品優惠券或其他特約商品,所以,在台灣旅遊由其台北,有張7-11icah悠遊卡是很方便的,省了找零的麻煩.本來還想找妳去參加元旦的升旗典禮,參加還有贈品可領,但怕妳起不來,因為升旗典禮在早上5點半左右就要到場了.妳沒說妳要看小馬哥,不然就等妳在台北跨完年後再到高雄來也行,或以後再來也行阿.妳這次的行程為了來看我,真的是跳躍很大,浪費了很多車資及時間.下次要來南台灣玩,建議飛高雄另,魷魚小卷花枝透抽.......是很類似的海中生物,但長像不大一樣,吃起來的口感及在食材中的應用也不相同.希望下次妳來時有機會陪著妳玩透透..........ps:就妳愛喝湯的習性來說,在台灣很多小吃裡都能免費續湯,但當湯喝飽時,後續的美食只有看的份了.||楼主MM,是MM没错吧,看在这么能吃的份上才这么猜的。。。。。请问你在各处的住宿是怎么订的?价格几何?我打算春节期间去,住宿应该比平时困难吧?是不是一定要提前订好呢?||泡著妳遠帶來的茶...莫名的感動...想念妳喲...要幸福的~葛巾~||喜欢就好:)||呵呵我是挂牌吃货。台北和高雄的住宿都是预订好的,通过agoda。台北的分别是多新台币,元旦期间又贵又难定,所以我就提前定了。春节的状况我不清楚,但如果拖家带口的话,最好还是预订比较放心。建议定捷运站附近,出去玩方便很多。宜兰住民宿,是朋友推荐的宜兰欢乐满屋民宿,很不错,老板娘可以帮助安排设计线路。联系方式在磨房黄页有。价格自己问吧,淡旺季相差很大。||收藏!||hiahia,你指出的捷运卡的错误,我已经修改啦~~~年纪大了记性真差!其实可以从香港直接飞高雄,然后从高雄到台北,台北再回香港,这样行程设计更合理。不过也无所谓啦,高铁、跨年,都是难得的体验~~~
之一说明篇所以爱台湾,必然少不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满足的了自己的馋嘴。正统地菜系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最爱那街头巷尾的、大小夜市的各路美食小吃。“台湾小吃,是台湾生活与文化街头特色食物的总称。特色是就地取材,可分为市集摊贩小吃与老店小吃两类。要对台湾小吃下一个准确性的定义并不是那么容易,或许可以尝试做以下区分:狭义而言,仅指发源于台湾的小吃,如:珍珠奶茶;而由于小吃的变化性极高,易于随地域、时间有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广义的来说,亦可以包括那些于台湾兴盛、创新,而于台湾随处可见甚至发扬光大的庶民美食,如:烤肉、生煎包、蚵仔煎、肉粽、担仔面、卤肉饭、炸鸡排等;至于最广义的定义,甚至可以包括任何在台湾十分普及的小吃或甜品,像是葱油饼、臭豆腐、珍珠奶茶等。”——摘自《维基百科》,更多内容可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台灣小吃【做个广告: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再介绍每一种小吃前,要先做如下说明:一是台湾没有城管,所以经常在大街小巷就可以看到走街串巷的小吃或者各种小店,我在忠孝东路上就看到过卖猪血糕之类的;二是台湾小吃地沟油用的少(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即使是流动的摊贩或者只有几个座位的小店,都可以放心大胆地大快朵颐,无需担心因卫生问题导致身体不适;三是很多台湾小吃店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店,所以,对于原料的取材上大可放心,店家不会为了多挣几些黑心钱而降低原材料的品质,以次充好。本来这只是我之前的感觉,后来,我同学家的店更确认了我这种认识。所以,尽管都是小吃,尽管可能外形工艺上不像各路大餐那样讲究,但绝对确保口味和品质;四是不管去台湾的哪里,一定要去找夜市,那是台湾的一道绝不可忽略的风景,也绝对会让你大饱口福。五是找吃的就往人多的地方去,不要忘记排队就好。想吃正宗的就不要怕排队,为了嘴,排会儿队,值。六是有的小吃店或小吃点的传统是每天定量,卖完为止;或者每周固定哪一天是休息日,不对外营业。管你有多少人想排队想吃,今天劳动量就这么多,不为了多赚些钱而拼了老命。另一方面,这样也能更好地保证美食的品质,不会为了追求量而丢掉了原本关注的重点,陷入恶性循环。我们身边是有多少这种活生生的例子啊,好吃,就哒哒哒开一堆分店直营店的,最后把口碑都开没了。最后就歇菜了。七是大部分小吃都可以找到比较有代表性的店,或者说每个地区都有人尽皆知的美味,比如说彰化的肉圆、嘉义的鸡肉饭、台南的度小月担仔面、淡水的阿给和铁蛋、九份的芋圆等等等等。到了台湾,随便奇摩一下,你便知道在你要去的地方,你应该吃什么。八是,这点很重要,又让人很悲愤。五年前我去台湾和一个月前去台湾,那各路小吃的价格,他们居然居然都没怎么变化。比较起来,同样的东西,在北京吃,价钱已经比那边多一半甚至快一倍了。话说人家台北也是大都市好么,话说你凭什么口味不地道价钱还那么高捏!举例,北京一个饮料店的珍珠奶茶价格在15-20之间,台北一家饮料店的珍珠奶茶价格大概在台币45-60之间,折成人民币那就是10-13啊,而且人家那用的还是鲜奶呢,人家的珍珠还更Q捏。不要说容量有差,容量都是一样的好不。。。补充一点,九是,后续所有文中提到的大吃小吃均为本人吃过的~所谓亲身经历了,吃过了,才有发言权嘛~~台湾小吃种类太多,再加上口味选择的原因,我再怎么吃,怕也吃不全~所以是免不了会漏了很多的~~但并不是说,那些就不是特色~就不好吃~特此说明~||有的店甚至10年價格也不會變。50嵐的珍珠波霸鮮奶茶中杯約500ml價格為35元,一杯拿鐵latte7-11全家才40元約8元人民幣,一般來說是40~60元8~13元人民幣,可是內地的latte味道還可以的都是over20元人民幣,內地都是有錢人^^||楼主怎么不和在一起写呢这样分开不利于受到更多关注啊期待楼主和在一起哦||同意呀,楼主请合在一起!!||第一次发不知。。。现在知道啦~~呵呵谢谢~||之二“主食的故事”今天刚刚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借用其中一个名字好了,主食的故事。在各种各样的台湾小吃中,主食类小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就拿各种各样的面和各样的饭来说好了。卤肉饭、牛肉面、担仔面、面线、米苔目、鸡肉饭、便当。卤肉饭这个想必是当前普及度最广的台湾小吃了,很多的快餐馆不管是台式的、港式的还是根本就什么式都不是的,几乎都能在其菜单上找到这个名字。这次再去似乎时间真的太短,所以都没时间再去吃一次卤肉饭。但个人觉得,北京这边的卤肉饭也算做得比较成熟了,钱柜的、鹿港小镇的、还有南锣鼓巷一家叫“菊儿人家”的,卤肉饭的味道都做得不错。但觉得,这里的卤肉饭和台湾的区别在于,在那边,似乎卤肉饭真的只是一小碗饭上边加一点点卤肉和酱汁就好,但到了这边,就料很多了,青菜啊、萝卜干啊、姜片啊、卤蛋啊一应俱全,几乎都被当成大菜来吃了。究其原因,如果不加这些料,可能是怕别人怀疑不用心不正宗吧,但岂知,过了点~。多说一句,永和的卤肉饭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卤肉饭。。。牛肉面当初没去台湾的时候,一直不明白康师傅牛肉面图片中的牛肉为什么是炖的,而不是兰州牛肉面那样的。那时候在北京也没吃过李先生之类的红烧牛肉面,所以真的是困惑了很久。到了台湾,对牛肉面印象很深很深的有一件事,第一天见指导老师,老师说请吃饭,说他知道很地道的一家台湾牛肉面馆,(如果我没记错是叫老张牛肉面,记错了就真是记错了。。。)结果那天不巧的是,自己下午吃了很多东西,晚饭时除了点牛肉面老师又多加了很多小吃和小菜,于是乎,我最后一大碗面,剩下了大半碗,老师有些吃惊地看着我说,“不合胃口吗?”真的是很尴尬,只能用力地解释下午吃太多,又吃太多小吃,面的分量又太大blablabla。。。当时还后悔自己应该点冬粉而不是要面条,大概量也就没那么大了。。。(这里要说的是,相较起来,台湾人似乎更节俭,很少浪费食物,比如点的东西基本都会吃完,不像是我们吃饭习惯了点一堆,然后剩下。至少我接触过的所有台湾人都是这样的。这直接导致了我本次的台湾之行,每次吃东西,都不好意思剩下,量再大,也都吞下。。。于是每天都吃很撑。。。⊙﹏⊙汗)鉴于此次经历,我在台湾再也没跟人吃过牛肉面了。。。。现在在北京倒是常吃了。。。好吧,介绍一句牛肉面,我吃到的,肉真的烧的很烂,不会塞牙,很香,没那么腻(至少印象中是这样的)。很多老店都是号称肉和汤汁怎么怎么样熬炖、要多长多长时间等。嗯,如果真是饿了,来一碗是真的不错!担仔面担仔面是台南的名小吃,最有名的当属“度小月担仔面”,为什么叫“度小月”呢,维基告诉你,“台南清明时节与夏季七至九月份时常有台风侵扰,风雨交加导致不易出海捕鱼,故渔家生计顿时艰困,因此称台风来袭频繁、生计维持不易的月份为‘小月’。以捕鱼为业的洪芋头在无法出海捕鱼时候,常于台南市水仙宫庙前叫卖面食以维持生计、度过小月,并自名‘度小月担仔面’,书写在摊前所吊的灯笼上。”主要成份为:面条、米粉、豆芽菜、香菜、虾仁、少许汤汁以及独门肉燥。我第一次吃担仔面是在一个夜市的小摊位,吃完了第一感觉,这面条好像方便面的面啊。然后就是去台南奔那家最有名的“度小月”,果真名不虚传,味道很好,尤其是卤蛋,那印象是相当滴深刻。所以如果去台南,还是推荐去尝一下~面线到台北,第一次吃的是西门町有名的阿宗面线,没有座位,以站着吃闻名,人很多,每人端着纸碗在街边秃噜,煞是壮观。后来又到夜市吃过,在澎湖也吃过。细细的面,糊糊的汤,或是大肠或是蚵仔或是猪脚的主料,自己可以加辣椒、酱油膏、蒜汁之类的调料。大肠不会有膻味,蚵仔也不会有其他异味之类的。口感嘛,面线的汤比一般面的汤药稠很多,面很细很软的那种。口味吧。。。还真难形容。反正我还算比较喜欢。还有一点,话说猪脚面线好像有去晦气的意思,所以,发生不好事情的人啊通常都会吃猪脚面线去晦气。比如我之前看台湾电视剧,一个人从牢里出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吃妈妈准备的猪脚面线;还有我一个同学在台湾交流的时候发生车祸,于是之后就一直吃猪脚面线~呵呵~【拍的照片之前被我自己给删掉了,又不愿从网络盗图。。。于是,想看图片的麻烦自己找吧~】米苔目这个东西是这次过去朋友的妈妈专门带我当做早餐去吃的,我之前没吃过。配上油豆腐和山猪肉,这早餐也吃得太奢侈了些~~哈哈,记忆犹新的是,一小盘山猪肉都是我吃的,又不好剩东西下来,于是乎,我的早餐又撑到自己了。口感嘛,有点像我们这边的桂林米粉,但是短短的,比桂林米粉更有嚼劲。还叫米筛目,顾名思义,就是制造时把粉团经过筛子般的擦板,从洞眼(目)中搓出粉条。我吃的是汤粉,应该还有一种做法是炒,但我没吃过。汤粉就是煮汤里边加点肉丝、葱花、虾米、蔬菜什么的~~自己可以再加醋或辣椒。鸡肉饭台湾的鸡肉饭以嘉义为最有名,特别是位于中山路中央喷水圆环旁的老店[喷水火鸡肉饭],据说喷水鸡肉饭的创始老板姓林,是将当时的卤肉饭作改良,也就是白饭不淋上卤肉及卤汁,改为将火鸡肉块铺在白饭上,再将卤汁淋上去,成为第一碗火鸡肉饭。(还是维基告诉你)鄙人因为很爱吃鸡肉的关系,所以几乎所有跟鸡肉有关的美食都喜欢。这鸡肉饭也不例外,比卤肉饭还爱。其实我觉得鸡肉饭就是把卤肉饭的猪肉换成火鸡肉,不是肉块,也是肉碎,但又不是那种完全碎了的状态。【不好意思,照片又被我删掉了。。。】便当哈哈,便当,盒饭也。但我怎么就是喜欢台湾的盒饭呢。从炸猪排饭、卤猪排饭、猪脚饭到鸡腿饭、各种鸡排饭,我都爱啊。当然也有一种不爱的就是控肉饭,有点像我们的梅菜扣肉的那个扣肉。也可能是我当时吃的那家不地道,觉得肉有点腻。。。当当当当,我最爱的,当然就是那想了五年,这次去历尽千辛万苦还专门再去吃的“泰式椒麻鸡饭”(话说这名字怪怪的,怎么像是泰国的。不管,反正我是在台湾吃到的)。在台北科技大学附近光华商场的一个美食街上。这次朋友告诉我说椒麻鸡搬家了,从哪里搬到哪里了,我说,你放心吧,我肯定能找到。果真不出所料,必须不出所料。我那吃货的心。主菜鸡腿,应该是炸过的,但在炸之前又做了什么就不知道了。反正肉很嫩,皮很脆。浇上特有的调味汁,一点酸、一点点辣;配菜一般都是笋、圆白菜、再加些其他小菜,萝卜条啊、苦瓜啊之类的,然后米饭上再浇上一层肉燥和卤汁。哇。。。真的是没有比这更美味的了。再说一句,这一大坨,才人民币不到20。。。我想到了北京永和的卤肉饭的价钱。。。唉。。。不说了,上图。ok,口水流了一地了。。。再写下去,夜里做梦枕头都得湿了。。。哈哈~~今天先到这里吧~晚安,马蜂窝。||之三——夜市闲食小吃之一:鸡排、盐酥鸡、蚵仔煎、东山鸭头、滷味、盐水鸡、甜不辣鸡排我的大爱!五年来一直念念不忘滴,期间数次馋不过到北京石景山和前门的所谓“台湾街”去解馋,味道和品质虽然差得多,但也总算解了一时的念。最出名,我也觉得确实灰常灰常好吃的,就是士林夜市“豪大大鸡排”。每去必排队。鸡排肉厚味美,外面脆,里面嫩。而且,只要45块NT哦~~人民币10块啊。。。做法分炸的和碳烤的,碳烤的我似乎没什么印象吃没吃过了(图片右下角那应该就是碳烤)~~但是这炸的实在是太好吃啦~~(大概也因为本人比较喜欢鸡肉啦~~)盐酥鸡好像也叫咸酥鸡。鸡肉小块小块,咸香酥脆,还有里边美味的九层塔,一种怪怪味道的绿色菜,(三杯鸡里也会放这个),当然里边不光有鸡肉,还可依个人喜欢加入不同的蔬菜、小吃之类的~~维基知识普及ing:咸酥鸡原本是将鸡肉切成小块,先以酱料腌渍入味,再裹上油炸粉(地瓜粉、低筋面粉、糯米粉、调味料等的混合物)或调味过后的面粉浆,再油炸的料理,不过其实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全称。咸酥鸡在台湾夜市或市集当中随处可见,咸酥鸡摊位中除了油炸小块带骨或去骨的鸡肉外,通常也一并卖炸甜不辣、猪血糕、鱼板、三角骨、鸡皮、花椰菜、花枝须、马铃薯条、番薯条、四季豆、洋葱、皮蛋、香菇、芋粿、青椒、高丽菜、银丝卷、玉米笋、鸡胗、冻豆腐、豆干、鸡心、鸡屁股、豆皮、芋饼、薯饼等食材,有的摊位会兼卖香鸡排。咸酥鸡是高温油炸类食品,食客们点好要吃的食材后交给老板之后,将所选食材下锅油炸,有许多咸酥鸡摊位在炸好起锅之前,会加放九层塔下锅爆香,起锅沥干油后洒上胡椒盐,也可视需要洒上辣椒粉再拌匀装入纸袋,也有的摊位会拌上大蒜末(泥)、生洋葱或再加入酸菜。它气味浓郁、口感酥脆,因此使许多饕客趋之若鹜,是少数不在夜市也能存活的小吃种类之一。现在北京的很多地方也有在卖了,但是一看到那卖相,我就不想买。。。于是乎,虽然也想了很久,但还真的没在北京吃过~~蚵仔煎先想到了《转角遇到爱》。。。台湾念成(偶啊煎),大概是这个发音。。。原料蚵仔(应该就是牡蛎那种东东吧。。。)、鸡蛋、蔬菜(小白菜啊、茼蒿之类)、加些太白粉勾芡水。油煎熟后再淋酱。类似还有什么虾仁煎之类的。我现在是颇有些遗憾,因为07年去台湾那时,自己非常的不喜欢牡蛎这类东西,所以在那边都没好好吃,大抵只是尝尝味道而已,后来去了一次广西,对着各种贝类、花蛤等大快朵颐,于是从此爱上这鲜鲜的味道了!几乎每个台湾的夜市都可以找到蚵仔煎,于是,尽可以去解馋啦~~东山鸭头起源于台南市东山区。但我在台南是没顾上吃它了,在台北倒是吃上过几次。以鸭头、鸭脖子为主,也会有鸭翅、鸭内脏、鸭舌头等,还会有甜不辣、猪血糕、油豆腐、海带之类的搭配。甜咸口味,偏甜。先以酱汁卤,再过油炸。哈哈,附赠卖鸭头的小帅哥一枚(话说这张没拍好,本人很像潘帅~)滷味说的不是那种卤味拼盘那种小凉菜,而是一种“热”的滷味。犹记得在那上学的时候,晚上九十点钟回到寝室,到旁边的餐厅选上几样喜欢的肉和菜,打包回寝,然后电脑里放着电影,嘴里吧唧着滷味。幸福啊,就是那么简单啊!做法是将食材放入锅内用酱油卤完捞起。可吃的食材范围相当广泛,鸭血、高丽菜、冬粉、猪血糕、花椰菜、四季豆、香菇、秀珍菇、青椒、玉米笋、鸡胗、冻豆腐、豆干、鸡心、鸡屁股、鸡脖子、鸭舌、鸡肠、豆皮、面都可以做成卤味。好在,此次在澎湖,又吃到啦~哈哈盐水鸡我好像真的很喜欢鸡肉呐。。。呵呵,这是完全不同于鸡排和盐酥鸡的另一种做法。我想从名字上来看,应该和南京的盐水鸭差不多吧~~那就不多说了~加上些黄瓜、笋片,撒上些调味料~开吃吧~甜不辣这个好像现在也普及多了。经常看到北京的街头,挂着什么“艋胛”甜不辣之类的。有点类似火锅吃的那个鱼豆腐那种食物。煮过或炸过,然后加酱实用。这个,俺不太喜欢吃,所以介绍的也少一点啦~哈哈||||继续更新~之四——夜市闲食小吃二:药炖排骨、肉羹汤碗粿、胡椒饼、车轮饼、可丽饼、割包四神汤、花枝丸、手抓饼、水煎包。药炖排骨是冬天比较常见的小吃,是一种肉骨茶,取猪肋排骨瘦肉块熬煮。所谓药炖,自然味道是与一般的炖排骨味道是不一样的,有一股很特别的清香味,不知道里边到底是加了什么中药料~~主料是排骨,可以蘸些调味辣酱吃,汤也是这道小吃的一大特色,而且汤喝完可以叫老板给免费再加汤~~饶河街夜市的很有名,也很好吃~~~肉羹汤碗粿肉羹汤,我的理解就是,类似我们这边的汆丸子,但是那丸子是不规则形状的~~汤会比一般的汤稠一些,肉羹很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肉里边加了鱼浆的关系~~~碗粿(发音哇贵,实际倒是不贵~\≧▽≦~啦啦啦),介个东西,就是我的一个噩梦,实在是不合我的口味。。。犹记得当时是沾了一口,再也不想碰第二下了~~是将米浆以小火加热且不断搅拌至糊化状,倒入碗内,加入佐料,再清蒸而成,并搭配酱油膏食用。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什么味道。。。上图,左边肉羹汤、右边碗粿。胡椒饼最有名,当属饶河街夜市出口处的福州世祖胡椒饼~~从出摊开始就有队排~~~皮酥脆,馅料足,应该是混合了肉和葱花吧~因为加了胡椒的关系,有一点点胡椒的辣味~在类似我们这边烤红薯的那种大箱子里烤制~~见图右上角。维基知识普及ing:胡椒饼是来源自于中国福州地区猪肉馅烤饼小吃“葱肉饼”,1980年代开始在台湾流行起,早期称为“福州饼”,后因饼加胡椒,逐渐由“福州饼”音讹为“胡椒饼”;同样是制作胡椒饼的店家,个别制作技术及材料搭配不同;冬天寒风咻咻时节,吃上几块热呼呼胡椒饼,烤饼皮酥脆内馅油汁,辣味香口齿生津通体舒暖,倍受欢迎。要纠正百科中的一句,一般情况下,一块就饱了,吃不了几块。。。因为个头还挺大的~~车轮饼又叫红豆饼~形似车轮,故得名~这种类型小吃,应该是来源于日本吧~外皮是两个由面粉、鸡蛋、砂糖制成的盖子扣起来,里边可以加红豆沙或者花生泥~是不是还有加奶油的,记不太清楚咧。。。刚刚出炉的车轮饼,有点外焦里嫩的意思,咬一口,满口热气腾腾的馅料~~这样一张图取自宁夏路夜市,成品、半成品、制作过程全有了~~~外带附赠另一个小帅哥~哈哈~照片没拍到的是,排起来的大长队~~可丽饼源于法国,据说又称法国薄饼还是什么法国蛋饼的~~师大路夜市的比较有名~做法类似俺们这的摊煎饼~~但是不翻个,而且口味和食材也大相径庭~~是脆的。。。里边可以选择添加各种料~水果啊~蔬菜啊~巧克力啊~各种各种~~好吧,上张图,应该就都看明白了~看到没,右下角那家,马英九签过名哦~嘻嘻~割包四神汤这两种,一般都搭配出现~也可以作为正餐用~~割包(台念挂包),亦作刈包或虎咬猪,好像现在北京永和大王也有,但没吃过。。。以长椭圆扁形面皮(类似馒头的口感,很暄),对折起来包覆馅料的食物。传统馅料通常是片状五花肉、酸菜、花生粉及香菜几样,因为花生粉的关系,微甜,主咸味。四神汤,四种药材炖猪小肠熬成的汤~查了下,四种食材应该是薏仁、芡实、莲子、山药(不要问偶芡实是什么。。。偶也不知道。。。)我喝着吧,总感觉有股醪糟的味道。。。所以不太喜欢~倒是大补的~什么健脾胃、固肾补肺、养心安神、增强免疫力之类的~花枝丸就是墨鱼丸~~本来是没什么特别印象啦~但此次去澎湖,却着实惊艳了一把~不是现场吃的~而是买回生鲜的,回到家朋友的妈妈亲手炸制~哇~味美的呀~所以,提一句咯~类似的还有什么章鱼小丸子啊~鱼丸啊~贡丸啊~之类的~手抓饼手抓饼本常见,但却是我在求学期间,每去饶河街夜市必吃的东西之一~~做得实在是很有嚼劲,饼有好多好多层~~香香的味道~还号称是“天津手抓饼”,不过,百科告诉我们,那地名并非是真的原产地,而是一种宣传的噱头~~见小摊老板手不停上下翻、戳、抹酱~就很有食欲~~现在的北京街头也见比较多了~不多说了~水煎包有别于生煎包的纯肉馅,水煎包加入了高丽菜(就是大头菜)等食材,台湾的水煎包是二次大战后由外省人带入并演变成在地口味的。饶河街夜市和宁夏路夜市的都非常非常滴好吃。。。俺同学墨嗓先生家所在的南雅路夜市水煎包,麽有吃过甚是遗憾~~因为那也是有很多报道滴~此次去,本意要尝,无奈时间实在是没排开~同学说一定要吃新鲜的,打包的凉了就不好吃了~所以~好吧~不知道还有没机会~嗯嗯~~看这一张张照片,回忆着曾经的味道~我想,还好我晚上吃的很饱,不然,后果真难想象。。。||看了都想飞回台湾去大吃一顿了。。。。||台湾的咸水鸡和这里的盐水鸡之类的真的不太一样。||这图片。。。。不是盐水鸡的图片呃~~~||之五——那些饮料和甜品们~~啊~钟爱甜品和饮料的盆友们有口福了~~珍珠奶茶这个必须排在第一位。这个小知识可以普及下:早期仅有珍珠奶茶一种称呼。到了约1988年时,台南市海安路一家叫“草蜢”的小贩,取当时女星叶子楣的灵感,将珍珠奶茶改称波霸奶茶。以后在南台湾日渐产生波霸指大粉圆、珍珠指小粉圆的说法。随着南台湾连锁店至北部展店,此种分类亦因此渐被台湾居民接受。珍珠奶茶的“珍珠”是由地瓜粉制作而成的粉圆,而粉圆加入奶茶之前,通常还会先浸泡糖浆,确保粉圆在偏甜的奶茶中,仍可以保持甜味。而基底通常使用红茶,但也有店家提供绿茶珍珠奶茶(通常称为珍珠绿奶或珍珠奶绿)。目前台湾还可以看到珍珠绿茶、珍珠红茶等饮料,或是将“珍珠”当成一种选项,让客户指定加入任意饮料当中。在珍珠奶茶出现之前,刨冰、豆花中添加珍珠以增加口感也是很常见的。——维基百科。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饮料店。做奶茶的原料可以选用奶精还是鲜奶,一般鲜奶会稍微贵一点~~可以自由选择甜度和冰量~~(台湾几乎所有的现调饮料都可以自己选择甜度和冰量~)之前在台,对这个倒是没什么特别感觉,因为随处可见,随时可以喝到嘛~~可能家家都挺好喝,所以也没在意~~在北京又待了几年,然后再回去,和朋友一起再喝那里的珍珠奶茶,朋友问,有差别么?我定定地看着他,笃定地说,真的有!奶茶更香醇,珍珠更多更Q~~价钱更便宜啊。。。。(捶胸顿足中。。。。)青蛙下蛋青蛙撞奶这两个名字奇特,其实我觉得是和珍珠奶茶大同小异~~青蛙下蛋是台湾夜市著名的小吃之一。因其煮熟之后,中心会呈现白白的一点,看起来像是青蛙卵因而得名。其实,青蛙下蛋就跟珍珠粉圆是一样的,在台北市士林夜市的青蛙下蛋摊位,通常直接加糖水或者再加一些奶精饮用,而其他地方也也将其加在刨冰里当配料食用。最早的青蛙下蛋是使用"山粉圆",后来因夜市开始选用粉圆做为材料,因口味让大众接受,也就渐渐让大众认为青蛙下蛋就是使用粉圆。青蛙撞奶中的青蛙也指的是粉圆,粉圆与珍珠奶茶所用的略不同,需特别调制,炒糖后再用黑糖加甘蔗熬煮。撞奶就是加的鲜奶,“一次跟著台北公館附近的人龍排隊,喝了一杯「青蛙撞奶」後,喜歡上有QQ嚼勁、帶有天然甜味的黑糖粉圓,加上滿滿新鮮牛奶撞出的美味,讓我從此吃不慣其他飲料店的「珍珠」。自此「青蛙撞奶」成為奇緣每到公館時的必備飲品,更是夏日逛街最愛”,以台北公馆的最为著名。类似的还有“青蛙包二奶”,“包二奶”是指用鲜奶及炼乳做为调味。维基还告诉我们一个小故事,由于在中国,“包二奶”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敏感,有违道德的行为,日开业于上海的青蛙包二奶奶茶店,被上海虹口的市工商局认为该店使用包二奶做广告的行为违反社会良好风尚,涉嫌违反《广告法》,责令修改或停业。。。停业。。。芒果冰“芒果冰是近年来在台湾掀起一股热潮的夏日冰品,有别于传统的刨冰,加粉圆、芋圆、仙草等,它加入的是新鲜的芒果、炼乳以及芒果冰激凌覆盖在挫冰或绵绵冰上面,有着清凉解暑的功用,在现在讲求高品质以及新鲜卫生的社会环境,造成很大的回响。许多地方的传统冰店都纷纷卖起芒果冰或各式水果冰。”-wikimedia大大的一盘,光看到,就已经过足瘾了~~类似的还有红豆冰、其他水果冰品等等~~北京来说,鲜元素家绵绵冰的还不错~~~爱玉是由爱玉子制成的一种类似果冻口感的东东~淡淡透明的黄绿色~~最常见的搭配就是爱玉冰,将爱玉冻加入碎冰跟柠檬汁。很清淡~~没什么特别的味道~仙草芋圆仙草,颜色是龟苓膏的那种颜色,黑棕色,味道也和龟苓膏似的,有一股淡淡的中药味~~~但,我就是喜欢这奇怪的味道啊!烧仙草、仙草芋圆,都是比较常见的甜品!这次去台,和朋友妈妈逛菜市场,买了一大块的仙草回家,自己把仙草戳成小碎块,倒入冰冰的养乐多,不仅健康,而且味道超赞啊!没吃够的说。。。。芋圆是一道著名的台湾传统甜点。以芋头蒸熟后压成泥,加上地瓜粉及水拌匀成团,搓揉成长条形再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煮至浮起捞出即成芋圆。在台湾吃了“鲜芋仙”,前阵子发现北京也有了~~于是屁颠屁颠地赶紧跑去吃。。。结果还点错,吃的和在台湾吃的不是一种,所以没得比较。。。糗了~麻糬花莲特产~但是新鲜现做的还是要在夜市吃~发音,“麻吉”。一种糯米制的食物,软而有黏性,里边有馅料~~一般新鲜的,外裹花生粉~~软软、QQ、弹弹~~源于日本。我想了想,现在北京有些地方卖的那“摩堤”很是类似~~乌龙绿茶在台湾求学的四个月,“清心”家的这饮料就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便宜~好喝~~微糖、少冰~好怀念!取台湾盛产的高山茶作为原料~~味甘~清凉~~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只是知道,我在北京的这些年,只要去大悦城,只要看到鲜元素,只要不是晚上,都要要上一大杯碳烤乌龙绿。甜甜圈DONUTS~应该来源于西方吧~是一种用面粉、砂糖、奶油和鸡蛋混合后经过油炸的甜食。最普遍的两种形状是中空的环状、或中间有包入奶油、蛋浆等甜馅料的封闭型甜甜圈。我怎么就是觉得,北京的甜甜圈,那么那么齁甜呢~~好吧~黑松沙士黑松沙士为台湾本土生产的最有名碳酸饮料之一。据统计,沙士占全台湾碳酸饮料的市场三成以上,而该厂牌沙士又占台湾沙士饮料的九成占有率。由黑松公司发明及生产的该饮料,改良自1930年代上海的利尿中药饮品。在加入只有寥寥少数人知道的独特秘方与调配方式后,成为台湾极为流行的饮料。事实上,自1950年上市以来,该沙士成为台湾独特的饮料饮品。虽与可乐在口味上极不相同,在台湾,沙士常与可乐相提并论。而几乎是沙士同义词的黑松沙士,成为西方可乐少数无法打败的同类型碳酸饮料。1990年代茶饮品尚未于台湾盛行前,黑松沙士为台湾人最常喝的饮料之一。不但如此,该饮料也曾有不同传说与喝法。其中一种,就是将黑松沙士倒在杯子后,加入盐,据说此喝法可以更为解热。另外也有传说,加入生鸡蛋或温过的加盐沙士可成为治疗感冒的偏方。——wikimedia这个东西,在我当年刚刚到台湾的时候,同学送来过。那感觉,就跟我第一次喝可乐似的,喝了一口,其余直接导入池子里了~~~当然这个我是坚持喝完了~~只记得那有种奇怪的味道的碳酸饮料~再也没想也没再喝过了~~红豆汤圆这个其实很常见~~要说的其实是红豆汤,里边的汤圆是没有馅的,但是糯糯的汤圆~汤圆又分大颗的和小颗的~我就觉得吧,台湾好像很擅长做这些东西~熬煮时间够长,红豆够烂,汤圆也够Q软~~(等等,为什么,我忽然想起了北京的豆汁呢。。。)今天到这里~||你是台湾人么~~真幸福~想吃就可以飞回去了~~||黑松沙士是台灣人記憶中的一道風景線,因為小時候只要有感冒,又不想吃苦苦的藥,老媽就會把沙士加鹽給我們喝,一來是因為小朋友喜歡喝甜的飲料,一來是因為沙士加鹽時一下子會冒很多汽泡對小朋友有吸引力~~~~~||昏倒,我点错了。。。||唉,也没办法想回去就回去,所以只有在这流流口水了。。。。||呵呵看来不只是传说~~真的还可以治感冒啊~||继续更新~之六——台湾各地必吃~~吃,是旅行中的一项重要事情。到一个新鲜的地方,体验不一样的口味,给舌尖不一样的体验,尽情享受在别的地方享受不到的美食美味,这才让旅行完美。台中——无骨鸡爪冻、太阳饼无骨鸡爪冻已经剔了骨头的鸡爪,应该是用卤的,犹记得当年在台中棒球场看完台湾和韩国的比赛,然后晚上买了几盒鸡爪冻直下高雄,到高雄吃得那叫一个美。很软,很烂,用记忆中的感觉来说,卤得鲜香,是真的很好吃。。。太阳饼是一种甜馅薄饼,内馅是麦芽糖,源起于台湾中部台中市的点心,为台中的名产之一。太阳饼名称并未注册商标,以致后来同业的店家皆可使用此名。太阳饼的形状近似圆形,饼皮酥而易碎,食用时容易掉落;多半为直接食用配浓茶之茶点,也有置放饼在碗内,冲泡热开水呈现粥样吃喝。早期制作的比较大,一般食用前多会均分成四块,近年来则有较小的太阳饼出现,以方便拿取食用。其包装外盒也颇具特色,最早是由台湾画家颜水龙所设计的向日葵图案构成。——wikimedia是台中不错滴伴手礼哦~~花莲——麻糬花莲的麻糬是全台湾最有名的,而花莲最有名的当属曾记手工麻糬。麻糬在前篇已经介绍过了,这里说的是可以作为伴手礼带走滴~~以純手工精製的麻糬,有紅豆、綠豆、黑豆、花生、芝麻、椰子、抹茶、水果、芋頭、蕃薯、素肉鬆、冰淇淋等多種口味,因應現代人的健康概念,還推出以紫米製成的紫米麻糬。飽滿的豆餡包裹在薄薄的外皮內,既不甜膩,也不黏牙,綿密帶Q勁的口感,特別受歡迎。第一代創辦人曾水港先生沿街叫賣至今,始終堅持傳統手工製法,因不加防腐剂,所以保质期都不是很长~~犹记得当年,俺买了大大小小的有十包。。。宜兰——牛舌饼饼是形似牛舌的长椭圆形,或许也是其名的由来。宜兰的牛舌饼的特色是形状窄、长、薄,口感脆、硬,无内馅,可算是饼干的一种,因此除了在常温下食用外,冷藏后另有一番风味,材料是面粉、砂糖、蜂蜜等,将材料混合且杆成长薄形状,并在表面中心纵划一道切痕后烤制而成。现在某些店家还会加入奶粉制成牛奶口味的牛舌饼。【sorry,这个照片不见了。。。】嘉义——鸡肉饭、方块酥鸡肉饭已经在前面第二篇介绍过了~所以不再赘述啦~~方块酥四四方方一小块,非常滴酥脆,以面粉、奶油或猪油、芝麻及糖等原料制成的多层的东东。比较道地且有名的属嘉义老杨方块酥~~(嘻嘻,俺们本家~)维基百科普及:方块酥的起源,有一说是由改良中国北方的烙饼与酥饼小吃,另一说法是改良自河北翻毛月饼与烧饼,为的是让仅有早上才贩卖的北方面食早点,可以随时取食,且更加酥脆易存放。【sorry,还是木有照片】台南——棺材板、虾卷、蚵卷、担仔面台南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小小的古城印象,感觉更传统。吃的担仔面前面第二篇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再说了~棺材板棺材板是台湾小吃之一,取谐音,寓意升官发财。有些店家为求吉利,将其改称为官财板。棺材板的前身是用西式酥盒加上鸡肝等中式配料做成的。一开始不称棺材板,而为鸡肝板。据闻某日,台湾大学考古队来到这家点心店品尝鸡肝板。在茶余饭后,考古队与许六一闲聊之际,一位教授忽然说:“这鸡肝板外形很像我们正在挖掘的石板棺呢!”。而生性乐观开朗的许六一听完后,便爽朗地回答:“那从此我的鸡肝板就命名为棺材板吧!”。因此,这个有点耸人听闻的名号“棺材板”便取代了鸡肝板的称号。而由于形状和偏甜的口味都很特殊,使得棺材板一炮而红,遂成台南著名小吃之一。——wikimedia名字叫得吓人,其实就是厚吐司片过油炸,然后中间挖空,再放入鸡肉、豌豆、萝卜等以高汤煮成再用些牛奶勾芡,再放上土司的盖子即成。虾卷蚵卷去台南之前,早早地在奇摩上了解到,周氏虾卷和陈家蚵卷是一定要吃的。嗯~果真不负期待,味道很不错,料也很实在~~有点类似春卷的那种把虾或者蚵仔包起来炸制的~~彰化——肉圆肉圆是一种台湾的特色小吃,名称得自于外观,一般为直径6~8厘米左右的半透明扁圆形,是一种以地瓜粉、太白粉等材料作成的半透明肉圆皮包裹猪肉与其他配料的食品。彰化肉圆是台湾彰化县的特产,相传是由位于彰化市的一名肉圆摊业者吴许水桃所创。肉圆外皮多以甘薯粉制作,内馅视各家口味不同而有差异,但多数店家用猪后腿肉制成的绞肉,佐以香菇为主。调理方法先将肉圆连同容器放入蒸笼蒸熟,固定外型,待食用时,再油炸而成。台湾早期民生物资缺乏,农村只好以番薯当主副食,嘴巴吃久了也会馋,家庭主妇以番薯粉和米粥煎成饼,蒸或煮成家中的零嘴。最开始是以热的肉圆为主,内容物有绞肉笋子等等,但随着时间的过去人们渐渐发明了吃"冷"的肉圆,为了口感上的搭配,才将配料改为瘦肉及香菇等比较爽口的内容物。店家也发现,清爽的凉圆在炎热的夏天这种吃不下东西的时节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也就慢慢的广为流传,变成彰化的特殊名产了。——wikimedia因为吃彰化的肉圆是朋友带过来的,而且,大概是当时不太饿,所以,并没有觉得自己非常喜欢吃。也未能拍的照片。以下这照片是九份的红醩肉圆~~彰化的形状类似,但是没这么红,这个是因为内馅泡了红槽,所以才呈红色。高雄——木瓜牛奶顾名思义,原料就是木瓜加牛奶~其实这东西现在基本上哪里都可以见到了~~~就不多讲啦~~很稀饭就对啦~澎湖——黑糖糕、仙人掌冰、花枝丸花枝丸前面已有。黑糖糕,听到名字,我本人是没什么兴趣的。这种甜甜的类似蛋糕的东西,我一直都不怎么理会。但朋友讲说,你尝下,真的很好吃,我就尝了下,嗯,没错,是真的不错。虽然黑糖是主原料,但是并没有很甜,而且糕本身很松软,手工做,没什么添加剂,所以保质期很短,大概只能放个两三天。不管,喜欢,就吃个够吧~仙人掌冰外婆滴澎湖湾啊,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啊~~有仙人掌,必有仙人掌汁和仙人掌冰~~仙人掌冰是一种澎湖当地发展的特色冰品,以仙人掌的红色果实原汁作为冰品佐料。澎湖食用仙人掌的学名为“CrabCactus”。1645年由荷兰人引进栽植于澎湖的归化种植物,原产于墨西哥至西印度一带,为多肉植物类,茎的形状为椭圆形多刺,开黄花,成熟果实里外是红色的,另类称“澎湖红苹果”。——wikimedia在澎湖期间,我先后吃了仙人掌冰、仙人掌果实和仙人掌汁~发现我还满喜欢这个东西的,很清淡的味道,红色偏紫一点~~那果实,还有天然的唇膏效果,吃完了,嘴唇都红红的~哈哈终于轮到台湾北部啦~~九份——芋圆、草仔粿、芋粿芋圆,九份的芋圆是最最最最好吃的,最最最最好吃的九份芋圆就是赖阿婆芋圆~~好像前面已经介绍过芋圆了~~所以直接上图~QQ、弹弹~~好吃呀~草籽粿芋粿这个就比较少听说和比较少见了~~~九份最有名,最有名阿兰家的~草仔粿(台湾闽南语之称法,或称草粿),台湾客家语称为艾粄,为台湾中元普渡和扫墓祭拜之米制食品,多搀入鼠曲草而为草色,扁平约巴掌大小,外或有龟印,内以萝卜切丝剁碎为包馅,味道咸,绿色外表,以植物叶为垫。草仔粿,清明节前后,屋前屋后常生一种状如小汤匙的植物,浅绿色高约30厘米左右,全身有细绒毛。因为生长于屋前屋后的小草,所以民间习惯称为厝角草学名鼠曲草,特色是纤维特别多,客家人喜将和糯米作成粄食之有淡淡草香,春季采摘后晒干可以贮存,如果现采现作有绿色呈现而且较有草香。因为含纤维多就算加糯米做成糕也不会造成肠胃负担。芋粿芋粿(闽南语),又称芋粄(客家语),为中元普渡时之米制食品,先以糯米研磨之米浆压干后,再和芋头去皮切成丝及油葱香料搅拌,再细分约巴掌大小一块一块压平后放置于弓蕉叶上,再放入笼床后置于灶上大鼎以热水炊熟。——wikimedia味道不会形容,其实,样子看起来,也不会很有食欲~~我个人,不喜欢那个草仔粿,芋粿还不错~~看看照片,上边是在锅里蒸的样子~下边是成品~左边绿色的是草仔粿,右边的是芋粿。淡水——阿给、铁蛋淡水阿给,做法是将油豆腐的中间挖空,然后填充炒过的冬粉(我记得就是类似那种细粉丝)、浸泡过卤汁,以鱼浆封口,加以蒸熟,食用前淋上甜辣酱或其他特殊酱汁。铁蛋,比我们这边正常的茶叶蛋和卤蛋颜色更深一些~应该也算是卤蛋的一种~口味也和卤蛋类似~但感觉皮更硬脆一点(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叫铁蛋的原因?哈哈)分大小,大的是用鸡蛋做成,小的是用鹌鹑蛋做成~制作很费时,据说要一个礼拜~~还有很多起源传说~详见这里。【照片删掉鸟。。。】深坑——臭豆腐深坑老街的臭豆腐名不虚传。闻起来,其实感觉不像我们这边那些路边的炸臭豆腐的那种味道~~以纯手工制作的方式加以盐卤的“深坑豆腐”闻名,炸的也是很不错~~用朋友的话说,“这是我在台湾吃到的最好吃最爱吃的东西~~”哇哇哇~~去台北动物园的时候,顺道拐个弯,去尝尝吧~~金包里老街——鸭肉去野柳地质公园的时候,一定不要错过了这离得不远的金包里老街的鸭肉。引用别人的话,“由於吃客眾多,金山鴨肉的餐桌得以一間間來算,只要市街上有標著號碼的空間就都是金山鴨肉的「地盤」,勤快點的食客可以自己點自己端。老闆說,坐滿的時候,足足有上千人之多,所以走在擁擠的金包里街上,與你擦肩而過的十之八九是來吃鴨肉的。可以滿足上千人的脾胃,金山鴨肉自有一套料理的絕招,首先得使用飼養130~140天左右的鴨隻,品種是正統的土番鴨,這種大小的鴨隻肉質比較成熟,嚐起來口感圓潤,也帶有熟悉的甘甜味,金山鴨肉堅持不放味精與其他的佐料,鴨肉或鴨湯所呈現的甜味,完全是一點一滴熬煮出來的成果,更難得的是,老闆利用密封的輸送管運送熬煮完成的鴨湯,以利製作鴨湯麵及其他菜餚,雖然是露天店面,但衛生百分百。因應越來越多遊客外帶的需求,「金山鴨肉」已經發展出真空外帶禮盒包裝。新鮮現宰的鴨肉以真空盒包裝,拿在手上,還可以感覺到鴨肉的溫度,香氣四溢,有的客人出國前還專程來此外帶,準備帶出國品嚐。觀光客喜歡整隻整隻買,在地人卻喜歡買個鴨頭、鴨腳回去啃,當作下酒菜。肚子餓的話,點一份鴨湯麵裹腹,這有上好的湯頭供你品嚐。除此之外,視季節不同有不一樣的菜單,其中茭白筍、小卷也都是金山鴨肉滿受歡迎的美味,記得不要錯過。”凤梨酥台湾遍地都可以买到的,去了必须带回的伴手礼,凤梨酥。虽然现在北京的超市什么地方也都有这个酥那个酥,但是味道,真的是差太远了,太多了。。。非常滴推薦新北市的:驊珍食品的凤梨酥,里边还有蛋黄~真的是非常的好吃~还有他家的台北县饼也不错~~||之七~~完结篇~我不爱吃苹果、梨、桃、西瓜,但是很爱木瓜、芒果、芭乐、莲雾、火龙果等等热带水果~~另话说,台湾的苹果和梨是真的比较贵,按个卖。。。本篇就简单滴说说,收个尾吧~莲雾,清清淡淡地甜味。芭乐,好像也叫番石榴,最爱芭乐掏去籽,切成小条条,然后拌上梅子粉。。。夜市有售或者自己做~~除了正常吃的熟木瓜和芒果外,还灰常灰常滴喜欢个别夜市贩卖的青木瓜和青芒果。泰式凉拌青木瓜就是这东西,我此次再去台湾,专门奔了饶河夜市去,但不知是不是店家搬了地方,找了两圈都没有找到,只能抱憾而归。青芒果~同样是加梅子粉~在高雄的一个小夜市吃到~夜市常见这种吃法和卖法~左边是小番茄,右边是莲雾~其他零七八碎的~再说几句~台湾因为环海的关系,其实海鲜很多,也算是特色~尤其在高雄这种港口城市~~但是似乎,我好像在那边吃海鲜比较少~~基本上只吃了蛤蛎类的东东~所以,呵呵~就不多说了~关于永和豆浆~我没机会亲自去永和那个地方,尝尝那道地的豆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在高雄的永和吃了一次,感觉是,那小门面真是有够小,有够简陋,跟北京这边的永和大王可完全不是一个风格~所以,北京这里的大概又是本地化产物了吧~吃的那个豆浆也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点的是咸豆浆和加辣的~~老油条台湾的鼎王火锅家的老油条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滴好吃!!!后来在北京很少见到火锅店有老油条,有一次在呷哺呷哺看到了,立刻点了,于是,于是就失望透顶了~~臭臭锅~大街小巷还挺多这种招牌的~~什么三妈臭臭锅之类的~算是一种小火锅,一人一锅,是用臭豆腐做的火锅,里面加蛤蜊、白菜、鱼丸、蟹棒、大肠等等一锅煮好,可以沾沙茶酱吃~台湾的黑糖冬瓜茶也不错~~在北京好像都没见过~便宜好喝~好啦~能想到的,比较有特色的,基本都列出来了~~吃货篇,也基本算可以完结了~嗯嗯,最后还一句,鸡屁股在台湾也是一种算蛮常见的小吃,还曰美容养颜佳品。。。但从未有勇气尝试~~~最后附上吃货一枚~~~||台湾的美食及小吃专家,我真的很佩服你的美食才能,可来台湾开美食馆餐厅,看了我都肚子饿了。我是台湾的嘉义,你说到嘉义的火鸡肉饭,是纯火鸡肉,我给你补上嘉义的火鸡肉饭相片。||强帖||哇!爆强滴帖子!!一定要加关注哈~~||呵呵谢谢~~一方面把自己的回忆留下,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为需要的朋友提供参考~||\^o^~谢谢肯定~||哈哈专家实在是不敢当啊~~只是自己实在贪吃~于是才有了这些记忆~谢谢你的图片哦~我上次吃火鸡肉饭都还是在四年前了~好怀念啊~||真的佩服专家的才能,心细整理出台湾美食小吃,嘉义的火鸡肉饭是用真正的火鸡来做的。这张在田园丁山区中摄到的火鸡。||呵呵这活得火鸡我还真没见过~~~其实本来照片可以更丰富些~但之前有一次整理照片,当时就想着很多照片觉得没什么用了,便删掉很多。。。。没想到,用的时候发现,剩很少了~~比较遗憾~在写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为了让别人更加理解各种小吃,引用了不少百科知识,解释的更清楚些~\^o^~||火鸡早期的台湾农业时代,家家户户都有养用火鸡,现代是很少养殖,可能在专业养殖场才有,我很好奇你来台湾几次,看你的描述美食小吃,比我们当地还有经验,看的我目不暇接,真想你如果对台湾美食好深度了解,很有专业的天份,食排第一次又是民生必需品,大家对美食都有好感,满足口欲,那么的奇怪你就偏偏少了台湾嘉义的火鸡肉的相片,我又是台湾嘉义当地人,就来填补你的相片一角。||呵呵我去过两次。2007-08年在那边做交换学生四个月,然后今年5月又去自由行了一次~~~所以其实大部分还都是之前吃到过的,其实本来是有鸡肉饭的照片啦~如我之前回复的,自己之前抽筋删掉了很多有价值的照片。。。现在后悔不迭。。。是灰常滴感谢你帮我补了鸡肉饭的照片啦~~||呵呵有你这在地人的肯定,好开心啊~~O∩_∩O谢谢||你在台湾有那么长的时间,难怪你对台湾美食小吃,了如指掌,火鸡肉饭的老板娘风趣,对自己的火鸡肉饭有信心,其实你看到满满一碗火鸡肉饭卖人民币10元,肉鲜物美,老板娘喜欢有人在网路提起她开的店。我住在嘉义阿里山公路的起点,有几缘来嘉义我请你去吃火鸡肉饭。||呵呵谢谢哦~越说越觉得自己口水要流了。。。上次吃鸡肉饭,就是从阿里山回台北的途中专门去吃~真的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去呢~我真的是大爱台湾啊~||有梦最美,我以前会落脚在蜂窝,是说隔着台湾海峡两岸,不可能见面的,但,一年的时间过去,在日光倾城小组,结识越多的朋友,怎么想做梦也梦不到,竟然再找不到推辞的理由不去上海与大家见面,这有可能吗?或许在台湾大家不见的会来见面,但相隔数千公里远的路程,竟然真的有一天要飞越台湾海峡去上海聚会,缘,还是很难说,所以,我说就当是梦就好,有梦最美,那天梦想还是会成真,你有天可能再度踏上台湾这片土地来旅游。||不错,有帮助~||哈哈,厲害,吃得真廣,形容得很貼切,深入,給您拍拍手||呵呵说得对,有梦最美!四年前从台湾回来就没想过自己还有机会再去~结果今年就真的实现了再去的梦~||\^o^没白忙活~||哈哈~又一个在地人的肯定~O∩_∩O谢谢||你不是去台湾旅游的吧?你是在台湾住过一段时间吗?||一看就是一个吃货||我07-08年在那边待过四个月~~然后今年又自由行玩了一次~~||呵呵这能当做夸奖不?!||交流学习吗?还是工作?||之前是学习~~交换学生~一个学期~||幸福啊~去的哪个学校?哪个城市?||台北~国立台北科技大学||谢谢你的分享,其他你其他的分享。||呵呵谢谢关注~~会再继续开始其他的部分~||当然美食家吗懂得生活||呵呵谢谢~~“家”不敢当。。。||才剛剛吃完晚餐現在肚子又餓了~謝謝您的分享!||呵呵,谢谢!真羡慕你在高雄,肚子饿了都可以随时吃到这些好吃的~~我就不敢奢望啦~||||||黑松沙士源自洋饮料并如可乐音译---SARSA RootBeer采用的原料就是罐上写的Sarsaparilla学名Smilaxregelii科类植物的根.原来是天然饮料,现在估计用合成香料.国外也有卖.||我也是讀這所!||呵呵,校友噢||唉~我想回家了~||自己本来没觉得那些小吃有那么诱人吧~珍惜吧。。。我们去一趟多么滴不容易~||专家级的啊||谢谢肯定!||“每次吃东西,都不好意思剩下,量再大,也都吞下。。。于是每天都吃很撑。。。⊙﹏⊙汗”哈哈哈!很可愛的小女孩!||太好吃了,就是没有价格?||呜呜我想回家想台湾的小吃想疯了我....每次回去都会胖....疯狂想念一回去就一直吃一直吃...哈哈哈哈||||价格的话实在是很难都记得很精准了(大抵是脑子里只记得那美味了没地方放价格标签了~)~~不过其实相比起来都没有特别贵的~大部分东西折合到人民币的话一般在8-30之间吧~~||呵呵既然回去就放开吃吧~~胖也是值得滴~||好吃鬼||学习了!好多美食啊!||哈哈必须的~||||垂涎欲滴||幸福啊!!!!||呵呵有机会可以亲自过去品尝啊~绝对不会后悔的~||||没你这个命,不在自由行城市,健康检查签证,旅行社要价3000RMB。无语啊!||呃。。。。那么贵。。。那只能再等等了~看以后能不能全面开放鸟~~||厲害!巨細靡遺||谢谢~||全面开放绝对不可能。香港都回归15年了,也没说要全面开放!!1||唉。。。也是。。。那看来你只能琢磨琢磨换个户口了~~~||拍的好!||换个户口还不止3000元啊!!!!||谢谢哦~||呵呵说得也是~~那。。。擦擦口水算了吧~~~哈||寫的好,我都餓了!||呃。。。你占了天然优势,饿了就随时可以去吃到,羡慕ing||||
新北市:1.板桥南雅夜市---南雅夜市位于新北市板桥区南雅东路与南雅南路一段口,因邻近板桥后站,因此又称『板桥观光夜市』。南雅夜市以小吃为主,有名的小吃包括:奶瓶爆米花、麻油鸡面线、水煎包、炼乳银丝卷、鲜蚵料理、螃蟹热炒、臭豆腐火锅、药炖土虱等;夜市附近的油库口面线、石头肉圆、黑肉圆、鸦片粉圆也相当有名。2.永和乐华夜市---永和小吃最有名的就是永和豆浆,永和豆浆老店位于中正桥头永和路二段上。永和除了豆浆之外,在永和乐华戏院或中信戏院前也有一些小吃摊,几乎以热食为主,其中以乐华戏院一带的乐华夜市较为集中,乐华夜市位于新北市永和区永平路、保平路十八巷、保福路一段等地,设有皮件、服饰、美食商店及各式台湾小吃等,主要小吃包括:红糟豆乳鸡、盐酥鸡、蚵仔煎、寿司、虾仁煎、肉圆、猪血汤等台湾传统小吃。3.淡水老街夜市---淡水位于距淡水河出海口3公里的北岸,是个古老的小镇,地理、人文景观皆很丰富,附近的古迹及淡水夕照、沙仑海水浴场等景深具观光价值。海鲜是淡水招徕食客的招牌,此外硬而结实的阿婆铁蛋、香脆可口的许义鱼酥、渡船头的鱼丸汤和肉包、阿给等,皆为淡水有名的小吃,可让您不虚此行。4.汐止观光夜市---位于汐止区行政中心正对面的观光夜市,从1993年设立迄今已18年,夜市小吃以陈隆猪脚面线和鮢过鱼料理较为有名,是其它地方少见,有招牌红烧和清炖猪脚面线,及用石斑鱼同科的鮢过鱼汤和鱼排,猪脚和鮢过鱼Q软入味。古早味猪肠冬粉,和炭烧排骨面、清蒸羊肉面、筒仔米糕和清蒸肉圆的摊位,也有专卖日式咖哩猪排饭,意大利面和各式焗烤饭、面等。桃园县桃园县最大的夜市首推中坜观光夜市。中坜观光夜市位在新明路上,紧邻新明国小,自与中央西路的交叉路口开始,整条新明路皆是夜市,故又名新明夜市。中坜夜市的排骨酥块颇具盛名,另外臭豆腐、当归土虱、当归猪脚、葱油饼、豆花、木瓜牛奶、蛇肉等也是当地有名小吃,地点就在市中心,从中坜火车站徒步约20分钟就可抵达。新竹市城隍庙夜市---新竹小吃以中山路城隍庙和法莲寺庙前广场为中心从新竹火车站徒步约15-20分钟可达,城隍庙小吃几乎可说是新竹小吃的代表,该夜市形成至今约有四十几年的历史。城隍庙庙前广场以贩卖各类小吃热食,包括米粉、肉圆、贡丸、加志粥、鱿鱼羹、肉粽等,而位于东门街及中山路两侧的摊位,则贩卖当地的特产,诸如米粉、贡丸等新竹特产,方便外地游客采购。
罗东夜市:位于罗东镇的罗东夜市,由民生路、民权路、公园路、兴东路围成方块状,是当地逛街购物的中心,其中小吃部分几乎全部集中在罗东公园四周,故有公园小吃的称号,其中较有名的包括咸米苔目、熏鸭、搣肉、肉羹、龙凤腿、豆腐卷、米粉羹、当归羊肉汤、葱油饼、春卷、七里香碳烤、卜鸭、鸭赏、海鲜等,便宜又美味。宜兰东门夜市---东门夜市以东港陆桥为中心,与桥平行路线以小吃摊贩伟主,垂直路线则以生活商品为主;宜兰东门夜市的小吃十分多样化,包括:基隆庙口大肠面线、宜兰米粉、员山鱼丸米粉、葱油饼、一串心、各式卤味、东山鸭头、烤肉、摇摇冰、八宝甜汤等。花莲县公正街夜市---公正街夜市位于花莲市中心,夜市规模不大,主要小吃为小笼包、蒸饺、水饺、贡丸汤、肉粳等,价廉物美,值得尝尝。公正街夜市南滨夜市---南滨夜市位于南滨公园,白天是踏青观海之景点,晚上则为夜市所取代。兼具吃、喝、玩、乐四大性质是南滨观光夜市最大的特色,小吃有牛排、蚵仔煎、火锅、大肠包小肠、炭烤海鲜、水果茶、花生卷冰淇淋等,此外还有露天欢唱卡拉OK海产店、还有BB枪射气球练习场,各式各样的电玩,一元打弹珠,驾驶碰碰车,射箭练习场等应有尽有。自强夜市---自强夜市位在"自强路"及"和平路"交叉路口花莲市与吉安乡交界处,夜市以小吃为主,包括:面线、蚵仔煎、广东粥、火锅、咸酥鸡、春卷、官财板、拉面、臭豆腐、烤肉串、寿司、日式盖饭、各种新鲜现打果汁、茶品、咖啡、豆花、烧仙草等小吃。此外也有一般夜市也存在的游戏摊贩与拍卖装饰品的小贩在此进驻。台东县正气路观光夜市---原先为水果街的正气路在近年发展为观光夜市,除了台东当地特色水果外亦增加不少小吃进驻,包括竹筒咖啡用竹桶装咖啡、飞鱼卵香肠、炒螺肉、烤山猪肉、葱油饼、金仑咖啡、美浓冰淇淋等特色小吃,靠海的台东,各色海鲜当然也不会在夜市中缺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酥脆麻花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