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舞蹈身体妙妙妙秒评课分析

评课技能_胡志刚的博客_新浪博客
第十四章 评课技能
在当前的教研活动中,学校经常要求教师对所听的课作出一些课后点评与评论。然而,要对自己和别人的教学做好评价,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却不那么容易。有的老师在点评时束手无策,语言苍白无力,缺乏理论上的支撑;有的则泛泛而谈,不着边际;有的碍于同事情面,一味吹捧&&&&&&种种不良现象,不一而足,影响了评课的质量,削弱了评课对改进教学所起的作用。出现这种乱像,或者是教师评课的态度有问题,或者是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储备、或者是经验积累不足,而对评课应遵循的原则及评课的方法、技巧的知之甚少也是影响教师评课质量的一大原因。当前,评课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学交流与评价活动,是提高教师从教能力,促进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因此,本书专门列出一章,对微格教学中的最后环节——评课技能进行阐述,向大家介绍评课技能的涵义、评课的内容、评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评课技能的评价,并根据化学教学的特点,列出不同的课型评课案例供大家参考。
第一节 评课技能的涵义
一、什么是评课
评课是一项常规的教学研究活动,一般指评课者在随堂听课后对授课教师这节课的教学行为和结果进行的一系列评价活动。科学化的评课可以客观地评判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并以此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利于教师改进教学。评课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学交流与评价活动,是提高教师从教能力,促进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
二、评课的作用
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评课,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领导可以发现不足,推介经验;专家可以了解动态,发展教学理论。
(一)导向作用
评课本身就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通过好课标准评价目标和评价体系的指引,可以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应达到的程度指明方向。这样,通过评课过程的不断反馈和调节,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教学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不断强化和提高。因此,评课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和指挥的作用。
(二)激励作用
上课者通过评课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促使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改进教与学,启动他们的内驱力,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这是评课功能的重点。
(三)改进作用
运用反馈原理,通过评课及时获得有关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好的地方得到强化,缺点和不足得到改正,使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提高和优化,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鉴定作用
评课能对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和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通过评课来比较、区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以便制定周密的计划,有利于今后的指导和培养。
(五)教研作用
评课作为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工具,通过评价不断地明确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应选择的方法和程序,为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拓展了一条有效途径。
三、评课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评课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评课其特点和要求都有所不同。
(一)依据评课的目的划分
评课的类型很多,依据评课的目的,可分为对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示范性课堂教学所做的观摩式评课;旨在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授课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的培训式评课;旨在发挥集体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评课参与者的教研水平的研究式评课;旨在衡量课堂教学水平,评价授课教师教学素质的考核性评课。
1.观摩性评课
观摩性评课通常是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做课,组织专家与其他教师对授课教师的示范性课堂教学作点评,交流、总结其教学经验,从而使参与评课的青年教师从中受益。
2.培训性评课
培训性评课一般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参与。在随堂听课的基础上,可先由授课教师自我评课,再由青年教师充分评课,最后由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评课。提高性评课旨在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授课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
3.研究性评课
研究性评课一般以课题组或学科组为单位,通常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写出教案,然后指定几位教师分别讲课,课后逐一进行集体评课,不断完善教学方案。研究性评课旨在发挥集体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评课参与者的教研水平。另外,在教学改革的尝试阶段通常也采用这种评课形式。
4.考核性评课
考核性评课一般由学校领导或上级教育部门组织评课专家组,在随堂听课的基础上,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效果作出一系列综合评价,侧重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专项测评。考核性评课旨在衡量课堂教学水平,评价授课教师的教学素质。
(二)根据组织形式划分
根据组织形式,评课也可划分为个别面谈式、小组评议式、书面材料式、调查问卷式、陈述答辩式、点名评议式、师生评议式、专家会诊式和自我剖析式等形式。
1.个别面谈式
听课者与执教者面对面地单独交流;更容易进行双向沟通。既可以保护执教者的自尊心,探讨问题也更容易深入。当然,这只限于听课人数只有一两个人的情况下采取。
2.小组评议式
人数较多往往采取小组评议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学校举行一些示范课、研究课等。程序主要为:一是执教者说课。二是听者评议。三是领导、专家总评。
3.书面材料式
评课要受时间、空间、人员、场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不便在公共场合交谈的问题可以通过书面传达自己的见解,还可以填写举办者设计的评课表。
4.调查问卷式
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是学生学习效果调查表,二是听课者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表,三是教师自评表。这要根据评课者或组织的需要来决定。
5.陈述答辩式
先有执教者陈述自己的上课设想、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特色、教学成败等问题,可有侧重地谈谈。接着就像辩论比赛一样,评课者提问,双方再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总结。最后,权威专家点评。
6.点名评议式
这种评议方式有点像考试,有评课组织者或负责人采取点名的方式请参加评课者进行现场点评。
7.师生评议式
这是体现教学民主的一种评议方式。执教者评议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方式、合作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等,多肯定积极因素,少批评。学生则主要评议教师上课的精神面貌、自己学的情况,有没有没搞懂的知识等方面。
8.专家会诊式
邀请专家对执教者的课进行会诊,更容易帮助青年教师扬长避短,尽快迈上课堂教学的轨道,尽快成长起来。由于专家看问题比较准确,比较深人、能够有理有据,所以专家会诊更有说服力。
9.自我剖析式
这是重要的一环。在听取了别人的评价后,执教者要及时进行反省性的修改、优化,进行二度设计。特别是在反思时要根据自己的不足,探究失误的原因并及时记录,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
另外,依据评课主体可分为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
(三)微格教学评课
以上评课都是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而微格教学是一个运用教育技术的手段有控制的教学实践系统,带有实验室情境的性质;微格教学中的评课,主要任务是让实习生或年轻教师掌握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技能,在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对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反思,逐步提高教学评价能力。在这种微格教学这种实验室情境下的评课,依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采用自我剖析式、小组评议式、师生评议式三种形式。也可以将三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先由授课教师自我评课,再由小组成员充分评课,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评课,以提高评课质量。
第二节 评课的内容和要求
课堂教学是评课的主要对象,而看似平常,并不平常的课堂教学,涉及到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学生活动的组织等等多个方面。构成教学的各个要素就成为我们评课的内容。
一、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是教学实践和教学价值观的体现。教学思想的优劣,不仅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还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针对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首先应从教师教学思想方面作出肯定与否定的评析。具体来说,从教学的宏观模式来看,是素质教育的模式,还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是对社会需求和学生终生发展负责,还是对学生一己一时(升学)负责。从教学的微观过程来看,主要评价教授与反馈是否注意到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个性,体现差异性;教与学的组织是否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角色作用,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是否融洽和谐;教学活动是否体现了情感意识,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否注重了精讲精练,体现以思维训练为教学重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德育渗透等是否有所偏废或顾此失彼的现象,是否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评教学态度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教学态度是否严谨认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看:
一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课程标准等相关资料及学情是否研究透彻、把握准确。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或过高过低,重、难点把握不准,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不清楚,出现知识性错误等,首先就是一个教学态度的问题,是教师课外的功夫下得不够造成的。之所以不将其归因为教学水平问题,是因为目前教师队伍基本是“科班”出身,且各类配套“教参”齐全。
二是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教案不熟、教具不全;演示实验课前不试做,课堂上出现问题;课堂表现慌乱以至丢三落四,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就属于课前准备不充分。
三是课堂表现是否严肃。偏离课题夸夸其谈,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不注意留心学生的反馈和情绪反应,表现目中无人;遇到偶发事件,采取不负责的处置方法等现象,就属于课堂表现不严肃。
评教学态度,一是要结合教学常规、工作要求,以体现教学管理的严肃性;二是要结合教师本人的成长进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确立正确的教学态度和人生态度。评教学态度,要注意就事论事,不可笼统直言“教学态度”好坏,不可夸大其辞,更不可就事论人。
三、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教学之初,教师要明确陈述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经常提醒学生关注教学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使自己达标的内容及其活动上。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条重要措施。评价教学目标要注意:①目标的表述是否准确、合理、明确具体,是否有明确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并且便于检测。②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这可以通过观察教学过程(三维学习目标是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检测教学效果(课堂结束时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确定。
四、评教材处理
处理好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就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教材的能力。评析对教材的处理,一是看教师对教材理解是否深刻、正确。如,对所教内容的地位作用的理解是否正确,能否看出教材编写的思路和深意,深入理解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否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等;二是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合理、得当。如,是否能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形成明晰的教学思路;能否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捕捉教材中的或与教材有关联的甚至是各种迁移性质的能训练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材料,用活教材,在探究、讨论与练习的实践中使学生活学活用,把能力提高;还要看教学内容份量安排是否适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理论联系实际的事例材料是否准确、科学、典型,是否贴近社会和学生现实生活,是否有说服力;作业布置是否难易适度、分量适中,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等等。
五、评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能反映出教者教学措施的编排组合,衔接过渡,教学内容的详略和讲练是怎样安排的。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我们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能不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应做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时间安排恰当,过渡自然,预习、质疑、实验探究、讨论总结、练习提高等环节有机结合。我们还要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在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学生的学习纪律和信息反馈,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了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六、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评价教法运用主要评价教学方式手段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认知规律,是否灵活且有实效;是否激发学生兴趣,是否启迪学生思维;是否注重学法指导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是否正确、有效地使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
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因此教学方式、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更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评课时,要看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否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适用、适时、适当,而不是搞花架子,赶时髦。
七、评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达到自己学习的目的,这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评学法指导要评价课堂教学中是否渗透了学科思想方法的传授;是否对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了解决疑难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教师的学法指导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能否积极地提出问题,并主动地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八、评教学实效
评教学实效,要从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两方面分析。
1.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如何,一是看学生学到多少东西,受到哪些教育,二是看学生获得了多少激励和满足。前者主要体现在学生知识的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以及思想方法、政治观点、道德信念和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它是当堂教学效果的实质所在;后者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上。
评教学效果,要结合预定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现实的教学设备、设施条件以及学生的学力状况、班级性格等进行。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的遗漏或遗憾,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视为教学效果好。
2.评教学效率
评教学效率,则不仅要评出教学效果的好坏,还要算一算时间帐。教学效果好,但容量小,属于整体教学效率不高;弄简成繁,枝节问题纠缠不休,表现明显的徒劳无功,属于局部教学效率不高。
九、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布局合理,格式规范,设计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无笔误和错别字,书写流利、字体工整美观,板画是否娴熟规范。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精神饱满,态度热情,仪表端庄,举止从容,表情配合讲解变化生动,富有感染力;身体尽量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广泛。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做到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流利,语速快慢适度,语调高低适宜、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讲解使用学科专业术语、准确清楚、无知识性错误;语言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过渡自然,无废话和口误。
4.看操作。看教师能否恰当运用各种教具以及运用教具的熟练程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熟练。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是否照顾到全体学生,并达到良好效果。
根据上述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构建评课的指标体系,划分评价的不同等级,为当前开展评课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价值标准,来测评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实际效果。
第三节 评课的程序和方法
任何评价都是在信息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所做的价值判断,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将极大影响评价的客观公正性。评课的信息一般来自于课堂观察,因此,随堂听课或观看教学录像是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最重要方法,也是课堂教学评价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一、准备阶段
(一)熟悉课标,掌握教材
在评课中获得发言权,关键在于精通业务,掌握课标精神,熟悉教材。因此,我们平时要善于学习,使自己具有较厚实的教学理论,了解教学改革的最新形势,吃透课标精神,这是其一。其二,还应在听课前认真阅读教材,了解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内容等,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准备怎样教,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不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只有做到评课前有准备,才能在听课中看到教师的经验和找出闪光点,才能在评课中意见提得准确且具有指导意义。
(二)了解执教者的基本情况
上好一节课的决定因素在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决于教师的素养、能力。我们应对教者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的课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对业务能力差的教师,用骨干教师评课标准去评议他,那他的课会毛病很多,这会挫伤了他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对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你用低水平的标准评议,对他的再提高就没有帮助。
(三)确定听课重点
教学评价的内容广泛,如果要对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观察和评价,不仅对评价者而言不太现实的,而且容易使评价流于宽泛,缺乏针对性,无论是对听课教师还是对授课教师而言,帮助都不大。因此,教师在听课前必须确定观察的重点,以便听课时能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记录,而不是不分主次地观察所有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评课时才能以详尽的事实作为依据,有重点的进行评价。一般每次听课最多确定两个到三个听课重点,因为无论评价者的经验有多丰富
, 要求他注意太多的听课重点都是不现实的。
那么怎样确定听课的重点呢?
首先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意见确定重点。有些评价对象认为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练 ,听课者就应该如实地记录教师的语言,
特别是教师的过渡语。有的评价对象认为自己课堂教学结构安排不够合理,不能很好地控制教学时间,
评价者就应该记录教师在各项教学活动中的用时,在听课后的反馈中与该教师讨论哪些地方讲得不够 , 哪些地方过于拖泥带水 ,
哪些是可以省去的不必要的环节。
还可以根据评价者的意见确定听课的重点。例如评价者在对评价对象作了一定的了解后 , 认为该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启发性 ,
或者评价者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课堂观察经验 , 认为目前教师普遍存在着提问方式不当的问题,
那么就可以把对提问技能的观察作为观察的重点。听课者应该如实地记录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回答 , 然后在听课后的反馈与讨论中 ,
与教师探讨一下提问的技巧和效果。 例如 , 可以把教师的提问分为:识记和再认问题 ( 只需找到书上的词语即可回答 ,
或者只需回答“是” “不是”、“对”、“不对”的问题),归纳和推理性问题( 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推理的问题
)、创造性问题(答案不惟一 , 需要学生提出自己独特见解的问题 ) 等 , 指出教师各类提问的多少 , 提问应该难易交叉 ,
既考虑到基础知识教学的需要 , 也考虑到创造力培养的需要。
(四) 设计观察记录表和评价表
1.课堂记录表
听课前如果能够根据听课重点设计一份记录表,会提醒自己观察的方向、注意的要点,并能防止记录不全或记录混杂。一般的课堂记录表的表头包括学校、班级、教师姓名、课题、听课时间等。记录用的课堂记录表可以分为两栏,一栏为课堂教学实录
, 第二栏为评析。如表14-1
表14-1 听课记录表
学校 班级 授课人 时间
教学科目 章节 课题 课型
课堂实录 (板书、投影、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实录一般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但是一堂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很丰富,要非常详细地记录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在设计记录表时,不妨采用分类法,根据听课重点设置几个栏目。例如对于新手教师或实习生,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以及提问和过渡语上通常存在较大问题,这时可以将课堂实录栏再细分出三栏:第一栏记录“教学环节和时间”,第二栏记录主要提问和过渡语,第三栏记录板书和投影。如果听课重点是看“学生怎么学”,那么就有必要专门列出一栏记录学生的提问、回答和活动。通过分栏,可以对授课教师的表现进行有类别的记录,听课更有方向,评课更能重点突出。课堂记录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不采用表格的方式,而采用综合描述或对话记录的方式。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有经验的评价人员。
评析一栏主要记录自己当时听课时产生的随感和评价,包括对教学方法选用、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语言的特点、教学思想的体现等的思考和评价。一般来讲引起听课者思考的多为如下方面:一为施教者亮点即成功之处,比如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巧妙的教学设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某一问题的独特的处理技巧,一个意外事件巧妙处理,一个巧妙的引入过渡承转,独具匠心的留白,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个贴切的词语;二为施教者瑕点即不足之处,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重新思考设计,在以后自己教学时得以改进和提高,同时以此为鉴,也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犯或不犯同类错误,减少失误,提高教学水平,三为学生的困惑和独特见解发现,可以使我们了解学生的思维,对教学设计的疏漏的进行补充和完善;四位听课者受启发闪现出来的灵感,马上记录下来可供评价交流探讨。
2.观察量表
在确定了观察重点后,对于可以量化的部分,也可以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帮助我们进行观察记录。采用课堂观察量表进行听评课是一种定量研究课堂的方法,科学编制的课堂观察量表不仅可以指引观察重点、节省记录时间、还可以为分析教学行为和策略提供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依据。例如利用学生回答问题数量情况统计表,观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看教师是否关注每个学生,从中也可看出学生的座位编排是否合理;而对教师提问以及学生回答情况记录,这一记录可以反映教师设计问题的水平(包括问题的难度和数量是否适当)、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以及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也可以反映整个课堂的开放与封闭、预设与生成情况等。
虽然课堂观察量表具有很多优点,但是编制较为困难;又因为课堂教学是生成性的,情境性的,量化的过程中往往会丢失宝贵的信息,并难以概括课堂的全貌,因此在听课记录中较少采用。
对于一些考核性的评课,听课前往往还会为评课者准备一份课堂教学评价表。这些评价表是在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之上设计的表格或问卷,听课者可根据其中所列项目确定观察要点,以便将观察到的表现与表中选项对应打钩。如下表14-2
表14-2 基层课堂教学评价表
表现指标 表现好的例证 A B C D E 表现差的例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合理,内容选择适当
教学有明确重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内容散乱
重点明显偏离课标
解决难点问题 回避难点
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面向全体学生 内容明显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多数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方法 教师能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授课速度及内容 节奏过快或拖沓
注意直观,讲演结合,指导观察与思考
教学方法配合体现重点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照本宣科
不利用教材和教具
教学方法单一
将概念和技能充分应用于日常情况
联系学过的材料 没有启发性
不注意知识的迁移
教学表达 教师的解释和指导均清楚并有系统
语言规范、简练、流畅
板书简要、工整、清晰、美观 教师的语言逻辑混乱
口齿不清、语速过快
抑扬顿挫、有激情 语调平板、不吸引学生
教师的学科知识 内容与科目相关且正确
教师掌握正确的应用技能
教师对学科的内容、应用及教学趋势有透彻的认识 出现科学性错误
教师态度及管理方式 教师教学投入、热情
关心学生、有耐心 对学生冷淡、不耐烦
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是指导者
用建议的方式解决纪律问题 教师是权威
用指责的方式解决纪律问题
学生情绪和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学生无精打采
师生缺乏交流
活动的转换井然有序 课堂秩序混乱
在一些基层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 ,常常采用评价表的方式 , 把指标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几等, 或者让评价者给每个指标按
5 分制的标准打分。为了避免不同评价者对每个等第的标准理解不一 ,
评价表中应该列出对不同等第表现的描述作为参考。这种评价表指标以及标准一目了然 ,
对于评价经验不够丰富的人员比较有帮助。但是这类评价只给出结论 ,
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难以有切实的帮助。着眼于教师发展的评价应避免采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发展性评价是对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的进步所作的评价
, 而不是与他人作比较。所以 , 在使用评价表的同时,
“质”的描述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一成不变的,好课的标准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探究教学法也不是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任何课型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阶段选择适当的指标,而不是用划一的指标来评价不同类型的课,评价表时应当在充分考虑评课的目的、类型以及评价的对象基础上来编制或选用。
二、听课阶段
(一)进入课堂
评价人员应该在上课开始前就进入教室 , 坐在教室的后面或角落里。这样既能看清学生和教师的活动 , 又能避开任课教师的视线 ,
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对任课教师的压力和对学生视线的干扰 , 消除课堂听课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听课记录
课一开始 , 评价人员就进入记录状态 , 将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行为、活动转换的时间记录下来。记录时尽量避免与教师和学生的目光接触
, 以免干扰教学过程。
听课过程中可以观察的内容很多 ,
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环境和课堂教学条件、课堂气氛等。要完整地记录教师和学生的一言一行是不可能的,记录内容必须根据评价的重点有所侧重和选择。还应及时把自己对教者某一教学环节的感受写在听课笔记相对应的地方,为评课准备好第一手材料。
经验丰富的评价人员比较重视记录教师的导入和过渡语、教师的提问、教师独特见解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情况的反馈、学生的提问、学生独特的见解、典型错误、学生在听课时的表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各项教学活动所用时间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记录
, 可以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例如 , 教师的导入和过渡语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构思 ,
经验丰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课的导入以及不同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
力求流畅、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再如,记录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情况的反馈 , 可以看出教师是否贯彻了有效教学的一些原则 :
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 , 理解和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 以及他们学到了什么。
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表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记录上课开始的时间和各项活动实际占用的时间则有助于了解教学结构和时间分配以及授课者的授课重点。这包括
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堂课必须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读书、思考、练习、交流等学习活动。我们在评课时就要看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要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分配。要看不同层次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⑤计算非教学时间。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三)记录方法
为了尽可能记录丰富的内容 , 课堂记录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采用一些速记的方法 , 记一些关键词 , 起到提示作用 ,
在课后整理时再及时补充使之完整。也可以采用符号作评论 , 如用 “√”、“ &”、
“☆”分别表示学生回答正确、错误、有创意、鼓励等。对于一些实验课、技能课等也可采用图表记录法,将操作程序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三、课后调研、整理阶段
(一)搜集学生反映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要评价一节课,除了听取教师讲课的过程和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外 ,
最好还要搜集学生的反映,特别是在诊断性评价或研究性评价中。听课教师在课后可选择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教师在评课时就会更加客观、科学。一是在课后发放问卷和调查表让学生填写,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也就是当上完课时,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在大样本的比较研究中用这种方法的比较多。二是课后与一些学生个别交谈,了解他们对所教内容的掌握程度
, 以及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 , 例如可以将教师提出的问题变化一下方式来问学生 ,
或者针对学生课堂上的回答或练习的答案进行反问:真的是这样吗 ? 你能肯定是这样回答吗 ?
或者举一个反例让学生辨析等等,主要目的是看看学生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二)整理听课记录
整理听课记录的主要任务有两个 : 一是理清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思路。听课记录也是评价者领会教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活动安排的过程 ,
听课结束后 , 虽然作为评价人员,说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思路不成问题 , 但是重新看一遍课堂记录,
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思路进行再次梳理仍然是必要的,有利于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结构安排作出统筹考虑和评价。二是把重要的细节补充完整。听课时,由于来不及把细节记录下来,只是大概地记一、两个提示性的关键词,所以听课结束后要及时整理
, 时间一长就回忆不起来了 , 就会损失很多有意义的内容。三是针对听课重点对课堂记录表进行整理分类统计
,得出结论。例如为了查明教师提问所涉及的学习水平,可将记录下来的教师的提问进行分类:识记和再认问题,归纳和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等 ,
并统计各类提问的多少 ,从而看出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做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评价。
(三)拟好提纲,确定评价重点
写提纲之前,应先对所听的课进行较全面的回顾,再看看教材,翻翻听课笔记,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拟出评课的提纲,如本节课的优点或经验、主要特点、不足和需要探讨的问题、建议等。
四、评课阶段
如果不借助录像设备 , 仅仅依靠眼看、耳听、手记的信息 , 很难做到定量的评价
,所以课堂听课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必要时辅以量表评价。定性描述的评课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结构、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等几方面阐明这节课的得失,既要有观点又要有依据,要体现这节课的“质”。为了突出重点,一般不作面面俱到的评价,而是选择比较有意义的、有典型性的方面作点评。评价还要从建议的角度,指出可供选择的改进做法。评课要想评出观点、评出水平,评出实效,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一)评课遵循的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
评课应尊重事实,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评价课堂教学。通过听课仔细观察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这是评课的主要事实依据。评课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测评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没有任何情感因素和虚假成分。评课结论必须真实反映授课教师现有的教学业务水平,不能人为拔高或随意贬低。另外,评课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功底和评课经验,才能够科学、客观地分析评议他人的课堂教学。
2.重点突出原则
尽管我们在前面谈到了评课可以从九个方面去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评课要面面俱到。评课要体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原则。评课时切忌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主次不分。无论是教学中体现出特色的地方还是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应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结合实际教学过程,详细地进行分析评点;而次要的则宜简略地讲,点到为止,如本章所附案例三和四。评课还应做到语言简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评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评课既不是生硬的、泛泛的理论说教,也不是简单的、细琐的教学行为描述,而是一项理论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评课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围绕着“如何教”来阐明观点,切忌泛泛而谈和平铺直叙。例如有些评价者只给出优秀、合格、不合格这种简单的结论
,或只说“不错” 、 “讲得比较熟练 ” ,这种笼统的反馈意见 , 这些模糊的评语 ,
对被评价者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所以,评课不仅要有教育教学理论的科学铺垫,而且要有教学例子的有力论证,说好要指出好在什么地方 ,
说不好也要指出不好在什么地方,做到夹叙夹议,这样的评课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 , 一位教师在评点一节化学课时说
:“这节课有采用探究教学方法的意图 , 但教师没有调控好 ,
表现在学生讨论时没有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暗示太多,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也没有解释清楚,可能是因为课堂时间不够的原因。关键是在教学时间结构上安排还可以更合理一些。教学重点没有抓准,作为高一化学必修课,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只要求简单应用,然而你在教学中花了一般的时间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讲解和练习。这里只需要举一两个简单计算的例子和练习就可以了,重点应放在影响化学反映速率的因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上。”
4.激励性、指导性原则
评课要坚持激励性和指导性原则。评课者要以帮助、促进者的身份,站在授课教师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用诚恳的态度提出中肯的意见,充分肯定闪光点,以激励为主,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建议的角度
, 指出可供选择的改进做法。
5.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要求评价时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受评对象,做到因课制宜,因人而异。如前所述,教学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任何一种因素都会对上课产生影响,用一个标准或少数几个标准是无法进行教学评价的,而任何一个标准也是不能对所有的教学进行评价的。因此评课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适宜的评价标准。而对于不同水平的授课教师,评课的重点也要因人而异。例如对能力较弱的教师,评课的侧重点宜放在备课、上课等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方面,评课的目的重在鼓励和引导他们尽快入门;而对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评课的目的则是在充分挖掘、总结优秀教学经验的同时,全面深入地提出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使教学精益求精。甚至面对个性不同的授课教师,评价人采取的语气和评价策略也要相应改变,这就涉及到评价的艺术性原则了。
6.艺术性原则
评课要讲究说话技巧,掌握谈话的方法与策略。评课的语言要做到简明、易懂,避免晦涩、生僻,语气要平和谦虚,避免说教的口吻。评课还要注意人的心理变化,掌握评议的尺度。例如,对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评课者宜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指出问题所在,或者保留部分问题在私下交谈时再议。此外,评课者提出问题宜委婉含蓄;提出教学建议时,尽量使用商量的语气。评课者要以帮助、促进者的身份,站在授课教师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用诚恳的态度提出中肯的意见,这样的评课才能使授课者和听课者都乐于接受。
(二)注意事项
在掌握上述评价原则的基础上,评课时还应注意如下要点:
1.及时反馈
通过评课及时获得有关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有效,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这是评课利用反馈原理而起到的改进作用。因此听课结束后要“趁热打铁”,及时反馈。特别是需要使用评价表评分的评课,评课人的评分应当及时,如果评课时间拖延较长,就会产生对评课印象淡化,这样也会造成评分误差,因此,评课最好当堂打分,或课后30分钟以内。如果需要集体讨论后才能给予反馈,或者采用录像滞后评价方法,也必须抓紧时间,
否则不仅会使接受评价的教师感到不安,也会因为不了了之、没有回音,时间一长,连教师也忘了你是针对他哪一节课、哪一个问题来说的,从而丧失了评课的意义。
2.发扬民主
评课要发扬民主,调动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尊重每一个人的问题与建议,做到人人敢讲,畅所欲言。评课不能把授课教师排除在外,也不能仅仅由专家评,应该让所有参与听课的人都来评价,包括听课的学生。针对听课中出现的问题,评课者与授课教师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民主讨论,可以使评课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得到升华,让参与教师能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一己之技。
3.统一认识,统一标准
这一点是针对使用课堂评价量表进行评课而言的。因为评课是以评课人的主观感觉为评判依据的,由于评课人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观念等不同,在评课中对某些问题会产生不同认识、理解,在评课时会造成认识上的误差,因此评课人在评课前应先学习评课要求,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标准,将“量化”的过程中的误差降到最低。
第四节 评课技能的评价
如前所言,评课可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统计两种方式,同样,对评课技能的评价既可依据评课应遵循的原则进行“质”性点评,也可采用量表形式统计得分。或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一、评课技能评价量表
表14-3“评课技能评价量表”,就是以评课应遵循的原则作为评价标准编制的,其中一级指标中的量表设计可以省略,原因就在于评课可以只是“质”性的。因此,此表只作为评课技能评价时参考使用。
表14-3 评课技能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A B C D E
评课原则的掌握 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兼顾整体,把握重点
理论联系实际,有理有据
语言精当,评议尺度适当
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或建议,指导性强
评课量表的设计 指标体现评价目的
指标明确具体
分数权重分配合理
注:每级赋值分别为A级90分~100分;B级80分~89分;C级60分—79分;D级0分~59分。
二、评课案例
〖案例一〗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原理教学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基本定律之一,是初中学生在化学科学习中第一次接触严密规范的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教材编写内容也是学生在化学科首次学习定量实验方法,本课的学习对后续化学原理和定量研究的学习具有重要的示范指导意义。下面谈谈本人对林老师执教本课的看法。
一、教学思想符合新课程理念
从本节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经历探究活动,真正的将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具有良好的课改意识。
二、教学设计、教材处理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它的学习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它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既是推出化学方程式的前提,反过来又有助于加深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但有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表面上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在具体情景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从微观上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认真挖掘、组织课程资源,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包括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分组探究实验,推导出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活动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体现出教师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教教材”。接着又通过蜡烛燃烧、碳酸钙与盐酸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这2
个反应似乎与质量守恒定律存在矛盾?学生通过猜想、思考、讨论、表达与交流,认识到它们与质量守恒定律没有矛盾,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认识;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让学生主动建构质量守恒定律的较完整意义,这些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较好体现三维目标
本节课教师通过演示、分组实验,以及讨论、归纳等手段,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目标—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在探究实验活动中,学生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如托盘天平通过多次实际操作也能比较熟练使用。本节课在推导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从始至终注意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特别注重在定量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放心放手,学生自主合作,在民主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认真研究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进行记录与分析、讨论与交流、归纳与总结,较完整地学习了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定量实验研究的方法,在做科学中学科学,提高科学素养。另外,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及相关科学家努力探索的经历,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也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比较自然地达成教学的情感目标。总之,本节很好地体现了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让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得益非浅。
四、课堂教学结构条理清楚
整节课围绕质量守恒定律的推出及应用开展教学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虽然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探究实验内容多,但一点都有不显得零乱,整个课堂教学有序有线、丰富多彩,使学生处始至终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兴奋度,学习效果好。
五、师生配合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探究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语言清晰亲切,处处体现对学生的爱护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如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边调天平边介绍天平使用方法,师生同步动手,配合默契、感情融洽,在探究过程中多次渗透观察、比较、归纳等方面的学法指导。由于师生的良好互动和共同参与,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预订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六、三点建议
1.多媒体的使用在创设教学情景、展示微观动态过程、提高课堂效益等方面有良好作用。本节课多媒体的使用大多恰到好处,制作也独具匠心,但播放的幻灯片数量过多,可能造成学生视觉疲劳,而且会影响学生探究活动的连续性,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建议把表达式书写、实验现象总结等幻灯片删除。
2.学生在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分组探究实验中,有同学测得的数据“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教师不能忽略过去,应帮助分析原因,或让这些同学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这样更有利于保护、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实验完成后,应留下一定时间,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实验完成情况及疑问。
〖案例二〗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实验探究教学
今天听了荆秀红老师《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这节课,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主要特点我认为是:自主 探究合作 互动
一、精心设计,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荆老师在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无现象的情况下,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反应?猜想以下用什么方法证明?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在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老师没有泛泛地讲,而是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相关的题目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呆板受教的状况,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学生带着渴求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
二、 别具一格的引导过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喜欢逐条讲深讲透,把自己所知道的内容一字不漏地传给学生,使学生学得被动、枯燥,这正是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灌输知识,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当前所进行的化学课改必须摒弃的。荆秀红老师的这节课,突出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完成。在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反应,由学生说出实验方案后,由学生实验,出现的现象由学生分析解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盐和中和反应定义的得出都大胆放给学生,这样做,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让他们在“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知识。
三、师生、生生互动,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节课问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如:在学完中和反应后,让学生讨论:做完化学实验后形成的酸性或碱性的废液,是否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应怎样处理?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自然地将中和反应知识迁移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再如在学生自学完溶液PH的测定方法后,由学生测定了十几种溶液PH。以及,在学完本节课内容后,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这样同学们兴趣高涨,整堂课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组内相互合作,同学们从团结合作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交流。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出重过程和方法教育。
我认为:本节课在开始时,实验氢氧化铜 、氢氧化铁跟酸的反应,有点不妥。因为学生对氢氧化铜
、氢氧化铁这两种碱不是很熟悉。若将该实验在探究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后完成,用它明显的实验现象,来巩固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得出盐和中和反应的定义,就更加完美了。
〖案例三〗 《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组实验教学
洪老师年轻好学,本节课大致分成三大块
,即钠的性质、铝的性质、镁铝锌铜分别与酸的反应。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们的反映。(生:本节课,我很高兴,很开心,增强了我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了化学与我们生活的联系,老师与我们的对话,让我对学习疑点有了更深的认识)。看得出,课堂上,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学习是投入的,学习效果也不错。我将其归纳为三点。其一,有趣。能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到神奇的实验现象,学生觉得很有趣味,但不止于此,我认为不能忽视的原因还有,教师的指导很到位,实验效果很好。这是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其二,有用。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如鉴别真假黄金、用铝锅做酸菜鲜鱼汤等生活现象,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可贵之处还在于,洪老师在学生关注生活之中有化学的基础上,还引导学生用化学科学的知识去认识生活、解释生活之中的问题。可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三,洪老师很善于及时给学生以鼓励,课堂气氛很热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效果较好,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感染,学习热情较高。当然,需要防止追求表面热闹。
两点建议:
1.分组实验中生成性的问题较多,还需要增强捕捉生成性教育资源的意识。
2.与实验室中的实验相比,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往往要复杂得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我想,既要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又要告诉学生认识复杂的事物需要抓住主要矛盾。这里面应该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了。
〖案例四〗 《盐类的水解》复习课
刚才,大家听了侯作海老师上《盐类的水解复习》课。这位老师对此次展示课活动高度重视,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学方案数易其稿,相信在这个打磨的过程中,老师本人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侯老师勇于挑战复习课,其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侯老师的课,学生从刚开始上课心情紧张,到后来慢慢放松,渐入学习佳境,在这节课上,学习的主动性很强,不易走神,学习效率很高。原因何在?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有正确归因,才能取回真经。我认为,原因有三,其一,侯老师讲课时语言比较幽默,这是让学生心情放松的主要原因;其二,侯老师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节奏把握得好,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被牢牢吸引而不易走神;其三,课前布置学生做好了准备工作,事先复习了盐类的水解,因此,课堂教学推进比较顺利,侯老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是新课程提倡“备学生”的具体体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两点建议:
1.多关注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某一同学很顺利地回答了问题之后,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已经明白了(当然,我们不可能达到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明白的境界,但是,需要让多数学生能跟上教学的节奏),可以将节奏放慢一些,关注基础较差的同学。
2.教学内容还可以进一步精致。我始终坚持教学如同作战,地毯式轰炸可能导致广种薄收;而重点进攻往往能克敌制胜。但是,重点进攻能否取胜,关键在于摸清敌情。因此,任何时候,充分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均不过分。
〖案例五〗 《化学反应速率》试讲片段
——微格教学
(篇首说明:本案例根据陈燕老师07年微格教学评课记录整理,学生李双双为化名)
李双双同学在《化学反应速率》片段教学中,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流畅,语言简洁,语速适中,在速率表达式教学中(将录像拉至09:01时刻回放),通过难度递增的两个习题引导学生得出速率表达式中隐含的几个信息和注意事项,讲解清晰、准确、到位;能做到边讲边板书,书写工整、流利、清晰,布局合理,以图形表示3组探究实验,非常直观、简洁;大家再来看看她的PowerPoint幻灯片(打开ppt),跟你们大多数同学有什么不同吗?(小组同学观看、议论,教师倾听、总结)对,你们的ppt一般是板书的重复,有的同学甚至把自己所有要说的话全部写入ppt中,把ppt当作电子文稿了,而双双同学的ppt里只有图片、例题、练习题目和实验方案,主板书都在黑板上,ppt只作为辅助工具,与黑板板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对ppt的设计和使用表明了双双同学对课件等教学辅助工具的认识很到位,特别值得表扬。此外,我统计了同学们这个片段教学的时间,90%的同学花费25分钟左右,个别同学讲了37分钟。大家想一想,这节课里有学生的实验探究,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操作、汇报和总结,时间是很紧迫的,而通过实验得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几大因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也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主要环节,这些都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因此,本节课应当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探究。双双同学的讲解只花了17分14秒,但是该讲的都讲了,而且清晰、明了,这要归功于她的语言干净利落、没有废话,习题例题数量难度适中且有代表性,能很好的说明问题,以及板书设计合理科学,教学手段使用恰当。这些都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但是,双双同学上课也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音量偏小,并且语调单一,让人感觉教学平淡、无激情。如果加大音量,语调抑扬顿挫、随着讲解的内容的变化,表情和语调都能随之变化,加上你在语言上的其他突出优点,你的讲解一定会更吸引人!
我想,你可以找一个相声剧本,或话剧剧本,《老舍文集》中就有,再找个不妨碍他人的地方,每天大声的、变换角色的朗读其中的片段,也可以多收听一下中央广播电台的情景剧节目,多加模仿和学习,一定可以得到提高的!
双双同学的第二个问题在于教学姿态,你看(放映录像06:50——07:05)在习题讲解时,你始终侧着身子,在你左边的学生只能看到你的背影,被冷落。如果稍稍再侧过来一些,让背部贴着黑板,这样你就可以完全面向学生,眼神就可以关注到所有的学生,注意面就大多了。
第三个问题是,从速率概念过渡到影响因素(放映录像10:08),虽然结合教学导课中所举生活实例,告诉了学生存在影响因素,并准备用实验探究法找出这些因素,但是却没有明确进行实验探究的意义。而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就是要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因此我想,如果在你的过渡语“……事实证明,反应速率是可以控制的。”后面再加上一句话“只要我们找到影响它们反应快慢的因素,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去控制它。下面就让我们来通过实验将这些影响因素找出来吧!”,学生可能更明白实验的意义,参与探究的热情会更大一些。
最后一个问题是“问题解决”环节的教学顺序有待商榷。大家看,“问题解决”这一板块在教材(苏教版化学必修2)中的位置,是放在几大影响因素的总结之后,之所以如此设置,就是想让学生能应用以上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前提是这几个因素学生都已经知道了。双双同学是先不介绍“反应物接触面大小,反应物颗粒大小”这一影响因素(放录像15:33——),直接呈现问题解决中与之关联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似乎想用探究法让学生得出结论?(双双解释说:我是看到教参上这么写的,还没有想到他有这个意图)同学们用教参,没问题,但是一定要用心思考别人这么设计,他的意图是什么,有没有道理?对于你教的班级学生是否合适?按我个人的意见,如果课堂时间允许,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较高,教师的善于启发引导,采用探究式未尝不可;而对于新手教师,由于对课堂的掌控还不能做到游刃有余,启发不好,学生将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讨论无果。因此,建议大家第一步还是按照教材设计的思路走,
先介绍知识点再去应用巩固。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探究法来教学,要考虑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要算算教学效率。关于这一点,教学论课程中可以找到选择的依据,希望大家学了理论也要用理论,用理论指引教学行为,可使大家免走很多弯路。
总的来讲,双双同学试讲态度非常认真,教学基本素质较好,可以说颇具潜力,好好努力改进,将是个不错的老师!
[思考与练习]
1. 观看教学录像或小组微格听课后,写出评课意见,并对评课意见进行小组评价交流。
设计一份课堂观察记录表及评价表,带入中学课堂教学见习中使用,见习后,整理听课记录,撰写评价意见,带入课堂交流评价意见、讨论记录表及评价表使用效果及改进。​
(摘自&胡志刚主《&化学微格教学》一书。&&&&&&&&&&&&&&&&&&&&&&&&&&&&&&&&&&&&&&&&&&&&&&&&&&&&&&&&&&&&&&&&&&&&&&&&&&&&&&&&&&&&&&&&&&&&&&&&&&&&&&&&&&
胡志刚的博客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13,925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体妙妙舞蹈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