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攀拍过什么电影?那个周星驰的_(喜剧之王周星驰国语版)是不是他演的小胖,那个时候他演的时候是不是就遇见是很

周星驰拍《喜剧之王》这部电影时为什么起这么一个名字,感觉和电影内容无关啊?
周星驰是我最喜欢的一名演员,今天在知乎看@索思的一系列关于星爷的文章,非常过瘾。不过在看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喜剧之王》这部电影里面周星驰所扮演的尹天仇在电影里从头到尾貌似没拍过喜剧,自编自导的《雷雨》还有本来要和娟姐(莫文蔚)合拍的却最后无疾而终的电影,这个应该都不是喜剧风格。。。更不要说那些“临时演员也是演员”的龙套镜头了。。。。莫非当时星爷以这样一个标题暗喻自己在影坛的地位。小弟才疏学浅,希望大牛指点一二。。。。。。(或者是不是本身我这个问题就很无聊啊,汗。。。。)
按投票排序
喜剧 老香港称为 笑片,里面的演员笑点多为 有个人被整出糗 ,我们换位思考下,出糗丢脸的那个人换作是你,虽然周围的人嬉笑,你心里肯定是百味杂陈的,周星驰在电影里就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在邻舍、妓女、剧组的圈子里,他的唯一存在感就是充当一个笑话,虽然舞台效果上这是喜剧的表现,其实从电影内容来说,这段恰好是为了表现尹天仇这个人物的悲,直到飘飘、娟姐对他爱让这个人物由悲转喜,到最后吴孟达与他的卧底任务把他的故事推向高潮,转为尹天仇自我价值的最终体现,片名大概想说的是,就算我是个笑话,等遇到懂我的那个人,我就是她的喜剧之王。
其实,《喜剧之王》这个片子是《喜剧之王是这样炼成的》的缩写。和《大腕》是《大腕的葬礼》的缩写是一样的道理。
这是个自传式电影啊!
徐克评价周星驰:我非常喜欢他的电影,但不喜欢他作品的悲观。周星驰说:还是有人能懂我。周星驰演的电影很多都是小人物,如警察、厨师、小混混等,包括这部喜剧之王里面的”演员“。以小见大,小人物的经历最能反映周星驰自己经历过的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小人物的遭遇是可悲的,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更能凸显其背后的辛酸。
小时候看过一个动画片……讲的好像是主人公要当一代歌王,但是他不会唱诙谐歌曲。然后就一直练习,有一个可以给演唱者唱的歌评分的一个机器。主人公开始时候分数很低,然后他越是各种逗~试图搞笑的唱,分数就越低……后来,他好像是受到了巨大打击……极度的悲伤,万念俱灰……再唱诙谐的歌曲就分数很高了……极度悲伤,所以诙谐~
其实真正的含义是悲剧之王经历了各种悲剧的人生
全片所传达的就是喜剧之王是如何炼成的。结尾处星爷功成名就,写的就是他电影事业的成就。但在这之前,他所经历的种种痛苦,都是成就喜剧之王的必要元素。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你现在的位置:&&&&&&专题:“喜剧之王不是喜剧”(草根周星驰——)
专题:“喜剧之王不是喜剧”(草根周星驰——)
香港电影研究部落QQ群:.
本群致力于探讨香港电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定期开展群话题讨论,每期话题讨论结果都会对外公布。本群诚邀各位同仁及各方有识之士共同参与,建议、讨论、评价。非诚勿扰。欢迎歧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香港电影研究部落()群话题讨论
标题:“喜剧之王不是喜剧”(草根周星驰——)
编号:第15期
时间:日至日
策划人员:徐克@阮邦邦
内容: 努力!奋斗!
&&&&& 准确的说,我是一个演员。
&&&&& 小姐,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龙套的话,可不可以不要加个“死”字在前面?
&&&&&&&&&&&&&&&&&&&&&&&&&&&& ——
从“宋兵乙”到“无厘头之父”,从最开始的“屎尿狗屁”的笑话到的内涵转变,从商业到艺术,周星驰攀登到小人物成功的巅峰。是搞笑明星还是文化英雄?是低级俗套还是艺术大师?是平平艺人还是喜剧之王?。在华语影坛,从来没有一个人引起如此大的分歧与争论,这样的争论从学界到民间从未停止。
不管是“后现代主义大师”还是向特定人群销售幻梦的天才商人,无人否认香港这个叫做周星驰的艺人兼导演,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做着电影,娱乐着大众也抬高着票房。星爷本人视票房成绩为圣经膜拜,也许他万万没料到,当“无厘头”成为一种风格,当风格引领出一股时尚,当时尚被学院派解剖与研究后,他的电影被导读成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草根阶层”代言人与中国电影“后现代主义”之重。
对周星驰而言,一切修饰的语汇都只能是种陪衬,比如无厘头或者后现代主义。还是星爷自己说的最好:我只是一个演员。
本期专题:“喜剧之王不是喜剧”(草根周星驰),回顾周星驰的所有电影,讨论周星驰的方方面面,关于周星驰早已经是被探讨的稀巴烂了的老老老老话题,欢迎极富创意、个性的见解和评论。
论点提供:
1、 周星驰电影风格概述、分析、关键词。
2、 周星驰电影中粗鄙语言的深层读解。
3、 周星驰与不同导演合作的电影比较。
4、 周星驰时代与许冠文时代的喜剧对比。
5、 周星驰历次电影风格转型分析。
6、 周星驰电影班底解构。(导演、编剧、配音、配乐、星女郎、极品配角……)
7、 谈谈周星驰电影对你的影响。
8、 谈谈你对“倒周事件”的看法。
9、 文章阅读:(周星驰原创)附后
10、从下列的周星驰作品中,挑选一部,为它写一段影评。
1993年:龙过鸡年》
1992年:》
1991年: 上海滩赌圣》
(在香港电影史上,由于一些影人具有特殊的票房号召力,不论他们的身份是监制、导演或是主演,他们都是影片创作的核心,主宰影片的风格,影片完成后被贴上他们的姓名标签,而其他主创均处从属地位,比如李小龙电影、成龙电影、周星驰电影亦是如此。这种约定俗成的概念既具有吸引观众的品牌意识,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具有科学性的文本范畴。)
(以上仅作参考,一切跟周星驰电影有关的都可。欢迎独特、有个性的见解。字数不限。鼓励原创!群内讨论完毕或已想好请回复。讨论成果将会对外公布。)
一、周星驰档案
香港演员、导演。祖籍浙江宁波,生于香港。中学毕业后考入香港无线电视台艺员训练班。结业后成为无线艺人,最初曾在等剧集中担任临时演员。1983年起任主持儿童节目“430穿梭机”,长达五年,颇受欢迎。
  1987年被派回戏剧组,主演了、,逐渐显露独特的喜剧才华。1988年应李修贤之邀出演电影,获第二十五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90年出演电影,创当年香港最高票房纪录。后又相继主演、(1991)、系列、(1992,获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奖)、两集、、(1992)、、、(1993)等,皆票房大热,掀起一股无厘头旋风。1994执导电影。1994年主演刘镇伟导演的与,获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奖,但当时反响不大;数年后反被内地青年学子交口称赞,广为传放,极受推崇。
  1994年起开始自导自演,包括(1994,合导,参与编剧)、、(1996,合导)、(1999)等,成绩皆不俗。这一时期参演作品相继有等。2001年独自执导、主演,编导与演技均获肯定,获第二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六项大奖。
  2004年导演,相当卖座,并获第四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以及第二十四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奖。他是香港最为重要的喜剧片演员与编导之一。
  2007年推出。目前在筹备。监制的作品包括日本电影和好莱坞电影。
二、周星驰电影班底(周家班)周星驰参与幕后制作之心早就有之,当年王晶、杜琪峰、刘镇伟拍电影他就没本分的演戏,而是千方百计参与幕后——尽管他说他知道这样做公司老板不会多给一份钱他。后来在刘镇伟的鼓励下,周星驰做起了导演,还合伙开了电影公司,真正开始掌控起电影制作来。 周星驰主导电影晚,周家班是一个后起的班底。成员都以干劲较足的“新丁”为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周星驰的认真过度,想创新的他把一些合作多时的老前辈老朋友黄一飞、罗家英、李力持等人都得罪了,留下的门徒就只剩下那些无法不忍气吞声的年轻人们了。林子聪、陈国坤、林子善、酱爆等人就是其中主力。甚至林子聪、陈国坤、田鸡等人还参与进了周星驰电影创作的许多领域(编剧等),同时也得到了周星驰的足够信任,周星驰的,导演评论声轨就有他们的份。 所谓的周家班,牵强起来拍电影可以从99年的开始算起,然后01年的真正成形,开始步入正轨,新片盼望他们成熟。
导演层:李力持(7次)王晶(7次)陈嘉上(3次)刘镇伟(4次)杜琪峰(2次)徐克(1次)高志森(1次)柯受良(1次)梁家仁(1次)张坚庭(1次)马伟豪(1次)吴宇森(1次)午马(1次)李修贤(1次)黄柏文(1次)
编剧层:王晶(9次)李力持(5次)刘镇伟(技安)(3次)邵丽琼(2次)陈嘉上(2次)谷德昭(2次)马伟豪(1次)阮世生(1次)梁家仁(1次)黄百鸣(1次)
配音:石斑瑜
配乐:黄英华、卢冠廷、胡伟立、赵季平、日向大介
星女郎:张敏、吴君如、朱茵、梅艳芳、张柏芝、莫文蔚、赵薇、黄圣依、李卉、张雨绮、徐娇
戏骨:吴孟达、陈百祥、黄一飞、黄秋生、罗家英、钟镇涛、梁家仁、苑琼丹、张达明、秦沛、夏萍、谷峰、薛家燕、黄韵诗、吴启华、朱咪咪、林雪、田启文
高手:元华、元秋、董志华、行宇、赵志凌、袁祥仁、贾康熙、梁小龙、郑佩佩、刘家辉、徐少强、刘洵、倪星、徐锦江
极品:李健仁、何文辉、陈凯师、林子善、冯勉恒、八两金、刘以达、郑文辉、黄一山、李家声、程东、梁荣忠、鲁芬、林子聪、陈国坤
票友:刘镇伟、李力持、文隽、元奎、江约诚、黎彼得、谷德昭、向华强、吉米?怀特(Jimmy White)
三、周星驰电影票房
1990年荣获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一名。
1991年暑期强档、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一。
1992年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一名(这一年是周星弛年)。
1993年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一名。
1999年周星驰再度领跑。
2001年创造了香港有始以来最高票房,达到出道以来的事业顶峰。
2004年在次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打破了华语片记录)。
2008年成为年度香港华语片票房冠军。
1988年到2008年,周星驰从影20年共有8次冲冠,分别是:1990年(票房4133万),1991年(票房4384万),1992年(票房4988万),1993年(票房4017万),1999年(票房2984万),2001年(票房6074万),2004年(票房6128万),(票房5140万)
1990年到1993年,周星驰连续四年冲冠,这个记录之前只有许冠杰能够做到,之后成龙的最好成绩是三连冠。近年来随着周星驰拍片进度放缓,这样的成绩恐怕连周星驰自己都难以复制。
1992年,在香港被称为“周星驰年”,在香港当年十大卖座影片中,分别挤占前五名,垄断性占领香港电影市场。
&&&&&&&&&&&&&&&&&&&
四、周星驰获奖项及荣誉全记录
1988年,凭借电影获得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1989年,凭借电影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提名;&
1992年,凭借电影获得亚太电影展最佳男主角奖;&
1994年,获得香港十大红人第一届金彩虹演艺人奖;&
1995年,凭借电影获得香港电影剧院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6年,凭借电影获得香港影评人学会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奖;&
2002年,凭借电影获得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杰出青年导演四项大奖。此外,还获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奖,成为21届金像奖大赢家;&
2002年,凭借电影获得第七届香港金紫荆最佳导演奖;&
2002年,凭借电影获得第八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电影奖;&
2003年,凭借电影获得日本东京七份体育报主办的第45届蓝丝带奖;&
2005年,获得第一届大马全球华人金艺奖的最受欢迎电影金艺演员奖;&
2005年,由周星驰监制、编剧、导演、主演的电影获得第十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电影和最佳男配角(元华)两项大奖;&
2005年,电影获得第2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奖。此外,还获得最佳男配角(元华)、最佳剪接(林安儿)、最佳动作设计(袁和平)、最佳音响效果(Steven Ticknor、Steve Burgess、Rob Mackenzie & Paul Pirola)五项奖;&
2005年,电影获得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周星驰)、最佳女配角(元秋)、最佳视觉效果(钟志行、马永安、谭启昆、洪毓良)、最佳造型设计(陈顾方)奖;&
2005年,电影获得阿姆斯特丹电影节Silver Scream Award;&
2006年,1月20日,凭借电影获得被喻为“亚裔奥斯卡”的"2006亚洲卓越奖”在2006亚裔影视戏剧艺术颁奖晚会颁发的最佳电影和最佳电影表演两项大奖…&
五、周星驰演艺生涯经历次转型
第一次以1989年与吴君如合作的为标志,第二次转型以1995年刘镇伟导演的为标志,第三次转型是1999年,该片深入喜剧表演形式,星爷自编自导自演,应该算是第四次,但的转型更彻底,不过还是应以为分水岭。
六、倒周事件
就在众多签约艺人解约背叛老板周星驰之际,曾任香港金像奖数届主席的文隽18日撰文称周星驰时代宣告结束,向周星驰开炮:“统治华语片二十年的周星驰的时代已经结束”,孤独又自傲的星爷频频“碰钉”可能真的会面对演艺事业的最低潮。言语尖锐的文隽甚至表示,今天家财万贯的星爷,穷得只剩下钱!一时间圈里圈外众说纷纭,贬星捧星者针锋相对。“倒周潮”在3月中旬闹得纷纷扬扬,达半月之久。
七、文章阅读:(周星驰原创)
☆其实没有过一个周星驰时代☆
作者:周星驰
&& 生活中的我既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滑稽,也不是很沉闷而内向的人,我很普通,不是特别的人。生活中喜欢笑,也喜欢别人笑,所以我喜欢在电影中用轻松的方式来表现,虽然电影中有喜怒哀乐,有情绪的起伏,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观众开心,让观众感到世界是美好的。
&& 拍了那么多搞笑的电影,其实早就笑不起来了,你想啊,灯光、摄影、周围那么多人,“NG”再“NG”,早就笑不起来了,但看到观众笑,还是很高兴。
&& 我不是特别聪明的人,但希望尽量做好,除了付出,没有别的秘密。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现在拍的电影不像以前那么夸张,比如以前嘴巴可以张的很大,但现在就张不了那么大了,可能肌肉有问题。周星驰的时代老早就过去了,其实没有过一个周星驰时代,只是有这样一个人出来,有自己的风格与方法而已。
&& 我跟葛优没的比,因为葛优不只是演喜剧,我看时哭了,看又笑了,我要多向葛优好好学习。我只知道自己的电影是喜剧,我的喜剧是不错,但还可以更好。
杜鹃儿:坐。呐,有一段戏呢我想你帮我试一试,我们是恋人,这个呢,是我临死前的和你的一段对白,你看看。
&天仇:我是演?
杜鹃儿:你做尹天仇,我做杜鹃儿,好了吗?
天仇:好了。
杜鹃儿:叫ACTION呐?
导演:ACTION 。 (天仇把鹃姐抱在怀里)杜鹃儿:天仇
天仇:鹃儿(天仇已经热泪盈眶)
杜鹃儿:天仇,我。
天仇:你不会有事的,鹃儿。(说着鼻子里已经流出了鼻涕)
杜鹃儿:我不行了。
天仇:鹃儿,我这一辈子已经受了太多的挫折(鼻涕渐渐拉长),我实在太累了,如果连你也失去,我真的支持不下去了。
杜鹃儿:你,保重。
天仇就;鹃儿,鹃儿你不要死呀鹃儿(鼻涕马上就要流到杜鹃儿的脸上),鹃儿你回答我,你张开嘴巴回答我,鹃儿。(鼻涕离杜鹃儿只有一毫米了)
导演:CUT。你有没有搞错呀,一大坨鼻涕流下来?
杜鹃儿:他演的很投入啊。
导演:不止投入,还很澎湃呢!
 杜鹃儿:我下部戏想找你做男住角,怎么样?
  天仇:好
  杜鹃儿:人物性格、背景关系、故事大纲、剧本还有原著小说你可以拿回去参考一下,相信会对你有帮助,拍摄时间表和角色的造型全都在这,我们会尽快找人帮你设计的,没问题吧?
  天仇:每天肯定都有便当可以吃吧?
&&&& & . ......
 PETTER:哦,尹先生你介不介意把剧本还给我们?
  天仇:哦
  (天仇把剧本伸向PETTER。但是攥着不撒手,PETTER用两只手都拿不过来。)
  杜鹃儿:天仇,别这样。(天仇放开了剧本,PETTER倒在沙发上)
  天仇:对不起。
&& &......
这两处是我受触动最大的地方,我所以才最佩服星爷。
我觉得以前的星爷不是不再复返,是星爷不愿复返,他想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更有意义的电影
1991年的、喜剧之王“周星驰”和冷面笑匠“许冠文”有一场争夺鸡头的戏、两个年代的喜剧代表的碰撞、让俄难忘。
纪念曾经的周星星,将不再复返的周星星。我不愿意叫他星爷,是因为我喜欢曾经那个给我们带来更多欢笑的周星星。我理解他的转型,没有哪个演员愿意一辈子只做个喜剧演员。但我会永远怀念周星驰的周星星时代,那是永存我们青春记忆中快乐的一部分。
首先,我只是个高中毕业,肚里没有多少华丽的词藻。
我不想说什么什么周氏风格,什么什么后现代主义,我比较喜欢星爷2000年以前的电影!单纯的搞笑。
我心中的电影,是这样的,电影就是娱乐,就是为了让自己放松。不需要解释什么什么大道理的。我非常感谢星爷,能在他的电影中度过愉快的时光。
我以前也研究什么什么周氏风格啊什么的,后来感觉很累,星爷就是给我们创造快乐的。
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几乎所有星爷的影片中全都能找到李小龙的影子,星爷这样的方式纪念自己的偶像,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不要拿嘲笑的眼光看待
还是喜欢以前他戏中演员,尤其是那些搞笑的小角色,像成奎安,黄一飞,陈百祥,徐锦江,吴君如,苑琼丹~~~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还不时出现个“老演员”客串一把!!
最近这几部电影真的没以前搞笑了,不知道是星爷“江郎才尽”了还是怎么了,身边的演员也不怎么样,就“田鸡”,林子聪,元华~~~那几个人。
很怀念以前的那种电影,希望星爷 再能拍出那些纯属娱乐的电影。
1、 周星驰电影风格概述、分析、关键词。
& 周星驰的电影代表了香港后现代文化的特点。周星驰电影中的价值体系相当复杂,既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的消解崇高、离析正统、削平深度等色彩,又夹杂着传统的道德人情价值标准,还包含了大量的小市民的庸俗甚至恶俗的审美、价值取向,对此我们应当客观地对待。他赋予其电影以丰富的后现代元素,从而使他的电影别开生面,不拘一格。
& 上世纪90年代起,各种文化思潮风起云涌,文化论争尖锐冲突。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中国,面对政治的民主化、文化的商品化、技术的中心化等世界趋势,一种名曰“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对中国现有文化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有位教授曾经用“人人皆话语,个个谈文本,解构不离手,颠覆不离口”来形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这一大景观。这种被西方学者们称之位“反一切、不信任一切、藐视一切”,“怎么样都行”的哲学与思潮,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电视消费和文化创作领域的诸多层面,特别是新兴的电影电视文化领域。后现代主义对小说,散文等文字领域在许多年前早已涉猎,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了。美国学者杰姆逊1认为后现代是消费文化的必然产物,而消费文化又是工业社会的必然结果。后现代对经典的工业主义的背叛,当然本质与形式都无一幸免—在本质上,它抛弃了现代主义的逻辑、理性与宏大主题以及历史感,形式上则另辟蹊径、反对严密与和谐,主张时间与空间的融合、符号与形象的拼贴。
后现代在华语地区的崭露头角,应避不过香港。正如Ezra.F.Vogel所言,香港“俨如区内工商业、金融、教育及文化的大都会”。2由于香港具有的特殊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及由此产生的中西交融的文化传统,香港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在风格上不仅与其原来的宗主国英国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在世界全球化浪潮中显出自己与众不同独此一家的文化特色。
当香港市民既对西方的商业文化充满向往与渴望,同时又斩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既有的纽带,整个香港社会充斥着物欲和急功近利,相应地,文化也往往是休闲、娱乐、广告、包装的代名词,而对传统文化的牵绊,使香港市民想要发掘人生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两者的碰撞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心理,想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中发掘人的终极价值,但现实的社会文化环境却让他们迷惘和不知所措,于是只能通过无奈的自我调侃和自嘲去掩饰内心的无措。3在这个时候周星驰适时的出现了。
周星驰自1988年在电影中崭露头角之后,至今已经主演了50多部影片,他以独特的“无厘头风格”驰骋影坛十几年,而今周星驰的喜剧片广受欢迎已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文化现象。周星驰是当代香港电影界一位颇具实力的演技派影星。他以独具个性的表演影响并最终支配了参演影片的内容、风格及思想,开创了别具一格以“搞笑”为能事的“无厘头影片”,从而成为香港喜剧电影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创作者。对于周星驰的电影,有人贬之为粗俗浅薄、荒诞不经,也有人将之尊为后现代文化的至尊典范,由此可见,对周星驰电影中的价值观做一下梳理是极有必要的。周星驰电影中的价值体系相当复杂,多种价值观并存、混杂、交错,既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的消解崇高、离析正统、削平深度等色彩,又夹杂着传统的道德人情价值标准,还包含了大量的小市民的庸俗甚至恶俗的审美、价值取向。
1、周星驰的后现代叙事模式&&
周星驰的影片消解了各种深度模式,不再试图对哲学的必然、人生的意义、人性、社会的本质等深度主题作挖掘和表现,影片以轻松的无深刻意义、无直接指涉的搞笑形态存在着。在周星驰电影里,周星驰取消了任何因果性和确定性的追求,消解了宏大叙事的深度模式,在他的电影制作中排除了意义统一构成的可能性和终极价值存在的可能性,成了这样一种状态:自我的荒谬,自我的萎缩,自我的缺席,自我的零散化……5其实仔细想一想,周星驰其实从一开始就特别“偏爱”具有拼贴(collage)风格的电影,像里面,唐僧的only you,经典的“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也来自王家卫的;在中,何金银的出场很具搞笑效应,模仿中的斯瓦辛格:漆黑的夜,闪电交加,一货车旁,何金银肌肉虬结,身无寸缕,其眼神无比坚毅,交织着无怨无悔,然后他慢慢的站了起来。跟着便是两个警察过来盘问。事出有因,何金银自述是将全身自己所有,包括底裤,送给一个全家需要帮助的人。但警察不信,当他是白痴加露体狂看待。接着是画面闪回跳跃:那个接受帮助的人回家,他的妻子感叹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人!”。而在他的一部里,周星驰以动漫、夸张并且充满喜剧感的手法,加上精彩特技,向观众表现充满市井味道的香港文化。后现代的特征真是发挥到了极致。
&周星驰的风格丰富多彩,严肃的、胡闹的、反叛的、嬉皮的……不一而足,角色良莠不齐,才子、打手、清官、小人……踏歌而来。什么剧本都得心应手,什么情节都令人叫绝,什么理论都能从周星驰身上看出象征意义。
文变染乎世情,90年代的转折突变,香港社会的商业大潮,全球性的思想漫衍都在无厘头电影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和普遍的渲泻。“再也没有什么神圣了”,“一代不如一代了”,“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人们在反思和回顾经典文本的同时,也利用经典文本表达现代内容,或者模仿或者反讽,从而产生强烈的喜剧性效果。与徐克的孤傲怪异、关锦鹏的委婉怡然以及王家卫的游移恍惚相比,无厘头电影更加轻浮浅显,通俗易懂,在有心无意间冰释消解了经典文化。无深度无责任无距离的戏谑解构赋予了周星驰无数种文化的可能,“这种人并不想严肃的对待可能性,因此这可能性也就不会含有这种风险:他选择了某种决定并因此束缚住了自己。”
2.消解历史厚重感
周星驰电影的这个特点,源自于香港人对于历史的虚无意识,体现在对电影常用原型的戏仿颠覆上。
首先是对清官原型的解构。周星驰有一系列古代公案题材的电影,像、、等,周星驰在里面扮演清官或者讼师。清官原型在我国传统文艺中早已定型,他们一般忠君爱国、清正廉明、济世救民,这一原型的出现是传统社会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民众救星意识的体现。但在周星驰的这类电影中,周星驰的争讼往往都是维护个人利益为主,伸张正义为次,周星驰取胜的手段也不再如以往是依靠清官坚定的道德情操与智慧,而往往是小人物的小伎俩,比如中,周星驰是依靠无意中在妓院学得的一手能把死人说活的吵架本领取胜的。包龙星:“你是柠檬头,老鼠眼,鹰勾鼻,八字眉,招风耳,大翻嘴,老羌牙,灯芯脖子,高低膊,长短手,鸡胸,狗肚,饭桶腰,我要是你,我早就自尽了!”令人听后啼笑皆非。周星驰这类影片的现代实利主义消解了传统的对清官的童稚憧憬和幻想。
其次是对英雄原型的消解。中国向来有英雄情结,在武侠片中有仁义、正义、侠义、飘逸的侠客,在神怪片中有自由自在嫉恶如仇的孙悟空,在警匪片中有正直勇敢视死如归的警察,但在周星驰电影里,这三类英雄被置换成了有着各种缺点的小人物。
在周星驰的中“反清复明”的大义被解释为夺回清朝抢走的金钱和女人,韦小宝率众查操鳌拜家,他先以贪污罪大胁迫多隆交出贪污的银两,按照常规似乎应该有一个清正廉明的形象出现,出乎意料,韦小宝并没有把这种高风亮节的形象持续下去,他将多隆贪污的银两全部纳入到了自己的腰包。韦小宝却还振振有辞:“我一定要再启奏皇上,要他恢复明朝对付贪官的剥皮法”。在中,韦小宝插科打诨,把原本历史上十分重大的事件,编置于荒唐的情景中,在嬉笑怨骂中,一切统统变形扭曲。比如历史上号称贤君的康熙帝,在电影中是一个喜欢戏谑的人,跟韦小宝之间甚至还可以不顾君臣之礼,玩一些低俗的游戏;吴三桂父子虽然权倾一方,在韦小宝刀剑的逼迫下,竟然争先恐后的抢夺免死金牌,把历史上原本钩心斗角一触即发的政治争斗,表现的轻松诙谐。虽然,这部电影改编自金庸的小说,但是周星驰在电影中加入了很多他独特的创造,因此这部电影在大概情节沿袭了金庸小说之外,基本上就是周星驰具有个人风格的创造。
在里,孙悟空已经转世投胎成为平常人,而后又以凡人的聪明狡诈盘旋于追踪唐僧的众妖魔鬼怪之中,又以月光宝盒感悟到自己几百年前的显赫身世,又借助月光宝盒的神力倒流至五百年前追寻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情节就架构在五百年的倒流与回转中,主人公随心所欲地辗转于现在时、过去时以及现代与过去并存的时态影片中还有许多情节细节设令人拍案叫绝,孙悟空向观音哭诉唐僧的罗嗦、连观音也真的无法忍受,紫霞仙子钻进转世后孙悟空的体内观察那硕硕大无比、外表粗糙的心脏等等, 历史的原貌被改写了,其厚重的神秘感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荒诞的戏剧效果。类似这样的场景在周星驰的电影中比比皆是,多不胜数。
在前期的电影中,周星驰不大喜欢在电影中正襟危坐高谈阔论人生道德,即使是偶尔有这样的场景,他也是一笔带过。后现代文化对一些老生常谈的常常沦为做秀表演的神圣道德加以拒绝,把附庸风雅、严肃庄重、精英意识等特点作为反动的东西而排斥掉。在电影中,周星驰不以塑造道德高尚的角色来取得观众的欣赏,相反,他有时候故意将一个具备高尚道德的角色塑造得低俗世故。
在中,包文星为替民妇打官司,伸张正义,不惜到妓院去学习骂人技巧,在打官司与方唐镜唇枪舌剑的过程中屡骂脏话,并出言不逊逼的气势凌人的公公目瞪口呆,不敢再插手案子。整部电影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虽然包文星有时候近似无赖,但是其别具一格的审案方式却使人耳目一新。包文星在电影中其实还是有他的人生信念,但是周星驰在表演上没有一味地去表现这种崇高的信念,而更多的以玩世不恭的方式来诠释包文星的追求和理想。在出乎寻常的表现中,传统的崇高形象业已坍塌,出现的,是沾染着的浓郁。(6)
在中勇敢无私的孙悟空成了贪财好色贪生怕死的山贼,在、里立了功的警察有着种种不得志、被压制。在这些影片中,消解了传统英雄的无欲则刚的光环,将其还原为有着七情六欲,有对金钱、权势、女色的欲望,自私软弱的草根小民形象。
后现代人告别了诸如传统、历史、连续性﹑而浮上表层,在非历史的当下时间体验中去感受历史意识消失产生的断裂感。对于历史的态度实质是一种对时间的哲学观。历史感的消退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拥有了一种“非连续性”的时间观。时间断裂了,历史也随之消失,消失了历史感的创作,一切都变得没有根底,如同镜花水月,空中楼阁,虚幻之处看似真实,真实之处其实虚幻。[7]后现代文化在一种极其自由的状态下生长,它可以变成一种纯粹想象力的游戏。正如弗洛伊德曾说过:“艺术则像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了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
借助于毫无顾虑的想象,周星驰在电影中大刀阔斧的修改着历史和有关历史的传说。
在中,历史上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四大才子”,不仅没有了传说中的温文尔雅,反而吊儿郎当,游手好闲,闹出一幕幕喜剧:唐伯虎与一个无赖为争取到华府当佣人的机会,两人反唇相讥,不惜以损残身体作为代价;祝枝山嗜赌成性,输钱之后不顾面子苦苦哀求唐伯虎作画替他还账。杰姆逊把后现代文化的诸种创造称为“成堆的碎片”。因为“主体已经失去了越过时间多层次积极地延伸其前张力和再张力,以及将过去和将来组成连贯一致地经验的能力”
3.类型化的情节与人物
不同于卓别林“我即真理”的社会讽刺喜剧,周星驰电影不再采用以喜剧形式揭示悲剧实质的深度模式,也拒绝对社会、人生、国家、民族等宏大主题作表现,同时放弃了站在精英文化立场上的启蒙和反思精神,毫无负累地沉浸在大众文化的市俗的肆意狂欢之中。周星驰电影的戏剧冲突大部分是表现善和恶的冲突,电影结局是毫无悬念的善对恶的战胜。9
周星驰电影中“善”、“恶”的代表符号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好人”、“坏人”,一种是一个角色自身(一般是由周星驰扮演的主角)的善恶角力。周星驰电影中的人物没有过于复杂多面的性格,一般是类型化的好人和坏人,人物是善恶忠奸壁垒分明,一眼可辨。尤其是电影中的坏人,往往是脸谱化符号化的,他们或者身份即为黑社会老大、打手,或者在品行上极尽穷凶极恶、卑鄙下流、阴险狡诈之能事。电影绝不寻找和表现造就这类恶人的社会、文化、个人原因,也不试图本着塑造丰富立体的性格目的在这些恶人身上加上些微的善,而是彻底地将这些恶人当作“恶”的符号来使用。相应的周星驰扮演的角色就是“善”的代表,是好人。最终好人打败了坏人,符合了“善”对“恶”永远的胜利。
在的周星驰由恶少变为惩戒恶劣学生的教师只是因为他知道了他原来不是有钱人的亲生子,生父只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中周星驰开始一心要做个贪官,只是后来被陷害入狱这才开始伸张正义,其直接目的在于使自己得救。在中,“除暴安良是我们做市民的责任,行善积德是我本人的兴趣,所以扶老太太过马路我每个星期都做一次,如果是碰到国定假日的话,我还做两、三次呢!”
所以从这两方面看来周星驰电影中最常用的善恶冲突模式是抽离了社会文化意义的抽象符号,并无具体而深刻的指涉。
4.颠覆审“美”,宣泄“审丑”的狂欢
与传统艺术追求美轮美奂不同,在周星驰电影中“丑”的形象大行其道,一些丑陋的难登大雅之堂的事物大量在电影中出现,像屎、尿、屁、口水、性器官、丑陋的人体、奇丑的人在周星驰电影中几乎成了标志性的影像。屎、尿、屁、口水如中周星驰抹了别人一脸屎;中周星驰让梁家辉舔鞋子,鞋子一伸过来竟然沾满了屎;中周星驰设计让前来寻衅的丐帮淋了一身屎尿;里周星驰用一个屁打翻了牛魔王的小牛精;周星驰与人打架竟然是比赛互吐唾沫。性器官、丑陋的人体如中出现了生殖器的主观镜头,而且片中用生殖器来搞笑的噱头俯拾皆是;周星驰被毒蛇咬后嘴唇肿得如香肠一般出奇的大。周星驰电影中还大量使用长相丑陋的演员,比如经常与其搭档的吴孟达鼻孔朝天,体态蠢笨;周星驰电影中还经常出现一位身材粗大,相貌丑陋,满脸胡茬还手挖鼻孔的“如花”姑娘———男人式的女人。一些周星驰影片还故意丑化女主角,如里的火鸡面有伤疤而且暴牙,里的阿美头发脏乱满脸脓包。传统影片中原本俊美的形象在周星驰电影中也往往被丑化,中陆小凤花满楼等传统影片里一表人才的侠客在这里一个个塌胸驼背,满面雀斑,猥琐龌龊,里面传统影片里金童玉女神雕侠侣变成了一对一个精瘦一个肥胖的中年夫妻。相对于传统艺术致力于在精神领域的徜徉,周星驰电影中人的身体获得了被表现和展示的权利,这种肆意审“丑”是对传统的艺术高雅的颠覆,充分体现了后现代艺术的俚俗和狂欢色彩。10周星驰电影的肆意颠覆、离析正统是以其世俗性作为基点的,这就决定了影片既拥有大众文化对正统和精英文化的消解的先锋色彩,又有不可摆脱大众的心理深层的传统的道德和情感,甚至无法去除传统思想中保守、落后、消极的部分
我觉得天才自有天才的范儿,如果周星驰像某些明星一样善于外交手腕,那他便脱离了天才的光环,而沦为俗人……
走艺术这条路的,若落了俗,大家还有你表演干什么,自己看自己就行了
坦白的说.周星驰是一个成功的人.虽然是句废话,但是也可以也是一句实话,从此可以延伸到他为什么成功?为什么会成功...
他早期的作品就是以一种轻喜剧的感觉出现..慢慢的他顶峰的无厘头,他选择了一条属于也适合自己的路去走,然后,他成功了..
他早期的电影中.存在着很多脏话啊,荤段子之类的,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的出现,才给的电影注入了一种新的血液,让人觉得更加容易接受..
他跟很多导演合作过,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三个,李力持,王晶,刘镇伟..
其中,和李力持合作的最多.也是我个人认为合作最默契最成功的导演,当然了,和刘镇伟的大话西游是一个经典巅峰之作.
但是从周星驰大部分的电影中来看,和李力持合作的不失为部部经典,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看了不下3遍..
周星驰的电影中,有一些御用班底,这些人的存在,使得星星的电影更加的大放光彩..而且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周星驰开始刻意的去捧红一些新人,也就出现了星女郎这个名词.
小时候看周星驰的电影,每次总会笑的很开心,这样说吧..在那段时间里,别人一说起喜剧,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周星驰,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周星驰已经代表了香港喜剧,已经是一种典范,无厘头的搞笑风格..
如果拿许氏幽默和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对比的话,周星驰的幽默更加贴近百姓,有很多所谓的粗俗的语言和事物来表现出来,让人感觉更加贴近自己的生活,更容易让人接受理解并捧腹大笑..这就是喜剧的成功点..他的幽默包含着对平凡生活的关注,更充斥着一种市井气息的特点..
从赌圣到逃学威龙,从唐伯虎点秋香到大话西游,周星驰将无厘头发扬光大,并使之走向世界..让香港喜剧走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他说过,功夫巨星李小龙是他一生的偶像.他也一步步的将自己的电影慢慢的走向功夫喜剧的范畴,从少林足球开始,一直到功夫,周星驰在自己的电影当中加入了大量的功夫场面,他将过去以语言和无厘头搞怪的风格,同动作场面以及电脑设计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功夫喜剧风格.
周星驰的喜剧从口碑上看,成功的多是些古装剧,可能是古装剧往往跳开了年代的束缚,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更显得如鱼得水,他可以在电影中加入更多的现代气息,显的更能的吸引观众..
拍于1992年,也是周星驰片子最多最集中的一年,这部片子也是他早期作品中比较独特的一部,和他往常卖座的赌片和喜剧武打不同,这是一部喜剧法庭片,片中的角色是个有学问的秀才,这样的文角在他以往的片子中可以说是空前,没有想到的是,此片不但赢得了当年票房第一名,还为周星驰夺得了亚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据说获奖原因是戏中主角宋世杰在打赢一场糊涂官司以后,流下的一滴戏剧性的眼泪.在这部影片中,主角的身份虽然是个秀才,但相对于朝廷官员来说,还是小人物.并没有真正脱离周星驰的角色轨迹,尽管影片中的戏闹成分很多,但看起来更像是熟人间的一场玩笑.这种达成默契的幽默感和玩笑方式一直是周星驰与观众平等交流共同游戏的最佳手段,以至于如此一个从始至终都以个人利益为主以替人伸张正义为次的古代律师,被演绎的自然,逗趣而不惹人反感..到最后为他夫人闯入公堂开始,才与正义沾了点边..以至到最后的结局,,都充斥着玩笑感觉...从整体上说,这是个成功的电影.
任何一部成功的电影都会有许多的甘愿做“绿叶”的配角.
&星爷的电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许多大牌的“绿叶”
&如下:1.吴孟达(二当家)
&&&&& & & 2.罗家英 (罗三藏)
&&&&& & & 3.李建仁(如花)
&&&&&&& & 4.黄一飞(大师兄)
&&&&&&&& & 5.陈百祥 (康亲王)&&&&&&&& & 6.叶兢生(八两金)
&&&&&&&& & 7.吴君如 (三故)
&&&&&&& & 8.何文辉 (酱爆)
&&&&&&& & 9.张敏(梦罗)
&&&&&& & 10.黄一山(小乌龟)
正是这些“绿叶”让星爷的电影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也创造了香港电影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我记不得第一次看周星驰的电影是在什么时候,年轻的时候,很是声嘶力竭的为香港娱乐圈做辩解,因为很多人都认为那只是纸醉金迷的生活,人们往往忽略很多曾经被感动的事情而一直不愿意去承认。后来我才发现说的再多也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所以只好选择放弃了。
& 周的电影里,早期和后期都有很多个分野的地方,他在自己的角色里添加了很多别的演员懒得去添加的东西,对于他来说,电影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更是一个懂得如何为野心修桥铺路的人。所以很多人甘心只是个演员,但是他能一直迈到很多领域,因为很多事情他想自己掌控,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很少和别的大牌明星合作的原因。他能掌握的人必须符合他的要求,而这些人并不会很多,而且人也会变,未必今天在你这里出了头,就要一辈子感激你,所以很多人离开他的圈子,这是人和人必然的矛盾。只是希望他,可以把事情处理的更圆满一些。
& 回头看很多他早期的电影,仍然想笑,仍然觉得达叔只有在他的电影里才闪光,仍然相信他还可以领航香港。虽然他已经在慢慢的老去,但是我们这些70年代或者80和90年代的人仍然无限的憧憬他缔造出更辉煌的成绩,虽然他一年一年的在减产。
& 当然是最经典的,每句台词,每个场景,都能深深的映到我的灵魂里去,第一次看不懂,第二次看笑,第三次看哭。这是周的神来之笔。
& 是一部向李小龙致敬的电影,气势恢弘,制作精良,是他所有电影里最出色的,最为严谨的作品。
& 是在向他自己的一生做个交代,这个交代里充满了辛酸,认真,嘲笑,还有可怜。但是天仇仍然坚持下去,这才是星星所有电影的核心,所有的小人物都能通过努力而得到目标里的那颗星星。这个表述方法在他之前的电影里一直在沿袭,在这部电影里,他似乎要做一个总结。
& 因为有个赵薇不死不活的出现在里面,曾经让我很不愿意看这电影,但是后来也习惯了看赵揉出的太极馒头。人不好去鄙视别人,尤其是别人并没有得罪你的时候,不喜欢可以看少一点,但是最好不要乱出声去指责。几年后重看香港金像奖,这部电影居然是周一生最辉煌的作品。在台上拿奖拿到手酸,但是个人对这个电影并没有太精彩的感觉。
& 其实这才是无厘头的开山之作,虽然现在看来有点幼稚,但是我一直都觉得星爷这个头衔就是因为这电影而加冕。
喜剧之王真的写出了很多香港演员的心声,“其实我是个演员”,这是多么执著的精神,一个只想为演员而生的演员,这一点,周星驰做到了,吴镇宇也做到了,还有千千万万个演员也做到了。谁能说李建仁没有做到,演了一辈子的如花,不为别的,只因为他是一个演员。我希望我们能够向所有为演员而生的演员致敬。
---起起落落的人生轨迹,讲述的是一位“食神”经营失败后卷土重来最终得以顿悟的经历。留给人印象最深的不仅仅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星爷依然的笑料跟风格,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人人都是食神!我想,这或许代表了港人乃至国人的一种可贵的精神理念:不论出身,只要是肯埋头努力,谁说不能超凡入圣?
星爷在电影里一夜白头,依旧无数次地给这个场景感动。面对我们周围的人,珍惜与朋友亲人或者是爱人相处的每一天,许多平时觉得很平凡的东西,在失去的时候却让人更加遗憾。
在天涯上看到一组数据:在至今为止的华语片香港票房的TOP50排行榜中,“双周一成”的影片占了39部,为78%,其中由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就有等18部,占了36%,且在TOP20中周星驰有10部影片入围,这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一个奇迹,尽管他从影以来主演的影片只有大约50部。
电影作品能成为观众视为永恒的经典,票房上又获得成功,“喜剧之王”实至名归。
喜剧之王不是喜剧!因为我看的时候哭了!是唯一一部看周星驰的电影哭的!总共两次!一次是他被达叔扮演的管理辱骂,然后边走边唱:“屎 !我是一滩屎........!漫画的穿插!莫名的流泪!在被人欺负后的辛酸!还有一次是他的角色被原来的演员替回了!但他很天真的在争取其他角色的演出!那种态度我看了很感动!也莫名的流泪了!有多少辛酸成就的喜剧之王!
刚才摁错了不好意思。
&我喜欢食神,因为食神周星驰的表演很感动人,也有很张狂的表演,那样的动作看起来很来劲。也有搞笑的梦遗。
& 很喜欢啊,还有周星驰真的是一个好演员,
很喜欢,虽然星爷只是个小配角,但是能在张彻的一干弟子下出演个角色真的是很难的。也许这是唯一一个将周星驰赋予真正悲情的角色,小鱼终究是小鱼,黑道的社会如此,白道更是这样。也许站错队不要紧,要是跟错人那就有的好受的了。周星驰的角色是坚毅、正直、义气及于一身,也正是因为这点害死了他,世界奇妙多变,人心到底是怎样的谁能看透?
以前基本不看喜剧之王的觉得不怎么好笑相比以前的电影后来知道了一句台词我是一位演员后就看了& 个人觉得真的好棒 有人拿他和阿甘比 我觉得差不多吧 虽然没阿甘那么有影响 但也是极品了
喜剧之王不是喜剧,那是因为他的喜剧基础是严肃的。所以他的生活也是严肃的,所以喜剧之王不是喜剧。我爱周星驰
只有星爷的电影,才能让我捧腹大笑,星爷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喜剧片
很久以前就很喜欢星爷的电影,只要看到有他的碟都买回来看,演技很经典,神情很迷人! &
喜剧之王的确是映射出了很多龙套演员的心声! 我想这也是星爷成名前的辛酸经历!
--------------------香港电影研究部落楼主
徐克@阮邦邦
从来都没有一个周星驰时代
对于这个姓周的家伙,早想写一些关于他的文字,哪怕在网上查到他的基本资料时都赫然写明“学历不高”的字样,哪怕他拍的影片有大多数都被列为“三级片”,哪怕他的电影里到处充斥着“生儿子没屁眼”的粗言烂语,可是谁也无法抹去他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不菲功绩,你可以不认识某高官某部长或是某某大富豪某个学界名人,但是却不能不认识周星驰。
周是一个很低调的人,除了在他主演的电影之外,很少能在电视荧屏广告里看到他代言的身影,这是本人相当佩服之处,和香港知名导演徐克较相似。他说他很佩服内地笑星“葛优”,称他既能演喜剧也能演催泪片,而自己只能演喜剧,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来都没有一个周星驰时代”。
20年前,别人称他“星仔”,20年后,大家称他“星爷”,现在也许又要加上“星导”的牌号了。《长江7号》的放映,连曾荫权夫妇都来“助威”,这则消息让我听后惊了又惊,周星驰的影响力竟然深入到政界人物,记得几年前,周被邀到北京大学作演讲,在场的北大才子纷纷请周再次演艺《大话》里那段早已深入骨髓的爱情经典,周没有记住,反而是那群北大才子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念了下来,“事件”曝光之后,引起了各媒体的关注和各学界名人的探讨,最后得出一个结论:1个周星驰胜过100个大学教授。
周星驰被影迷捧为“喜剧之王”无话可说,用一种大历史观的观点来看待周现在的地位,他无疑是“东方的卓别林”。每当4月1日,我看着各大媒体热情扬颂逝世的哥哥张国荣的时候,我在想,哪一天如果我们的周星驰也退出了电影行业,消失于屏幕,会有多少人怀念这位巨星曾经给我们带来过的一切,对此,我默默地低下了头。
同时,周对社会的影响之一是嬉笑怒骂中揭露丑恶、批判社会。有一影迷称其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说周在一些作品中对政府欺压百姓,贪污腐败,社会风气败坏,黄,毒,赌等现象进行了严肃的鞭挞和无情的揭露。之后还列举了中国的近现代出现的另一位解构主义大师,并说这位大师和星爷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正疑惑这位大师是WHO?接着这位影迷列举了周和他的七大相似点:
首先,因为星爷是在他死后三十年才出生的,所以人们才称星爷是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可能也是为了向这位大师致敬吧。其次,星爷跟他本是同宗,即都是周家的子孙。第三,两人虽然不在同一时代,但,同为浙江人,老乡啊。第四,两人都有相似的经历,都是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都是由母亲带大。第五,两人的职业生涯都是坎坷不平,历尽艰辛。第五,两人都是关注劳苦大众,批判社会黑暗。第六,都创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在艺术的探索中,达到了高不可攀的境界。人们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的。“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这需要高超的艺术功力。”这段话评价星爷是不是也是恰如其分啊?第七,两个人,都是出名的臭脾气,倔强,不苟言笑。行了,不说了,我怀疑这根本就是一个人,因为他们太象了,或者,他们之间有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笔者在没看完这位周粉丝的七大描述时,已猜到他所言的解构主义大师是谁了,没错,就是周树人,中国近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但是把周星驰和鲁迅联系在一起还真可谓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位影迷“太有才”了,也足见他对星爷的溺爱程度,不过称周星驰是“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本人还不敢苟同,首先,对周星驰的电影,我喜爱它,最直接的感受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轻松,相信大多数的影迷都冲着这一点。其次,我始终相信电影是“一个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应过分强调突出一个人的功劳。再者,星爷没有用“揭露丑恶、批判社会”来标榜过他的电影。(大多是以“搞笑”为绰头)不过,我并不否认周星驰的电影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最后这位影迷还具体给出了他的理由:
虽然,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同,但是,所起到的作用绝对一样。社会是人民的社会,不是当权者的舞台,不管处在哪个阶层,大家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我们说话的权利,我们一定要跟定星爷,将社会一切黑暗的,灰色的,丑恶的,变态的东西揭露出来,批判它,打倒它,星爷教导我们说“要冲破一切封建的枷锁”。 一对于鲁迅是否是解构主义大师的问题.首先要明白解构主义的概念,对此我来说说自己的一点简单看法,当然不一定对,呵呵。解构即剖析,颠覆,即用一种思想颠覆你头脑中固有的,已经根深蒂固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颠覆"这个词充满了斗争,激烈,更新换代,气势恢弘的意味,在文学艺术领域,又有谁真正能担当的起这个词语,可以称的上是大师呢? 鲁迅是文学大师,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也许我并没有资格来对他妄加评论,在那样一个动乱的时代里,他的笔无疑是一柄厉刃,字字滴血,渗透在那个冷漠无情的世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那个奴性泛滥的社会,鲁迅为世人敲响了警钟。 鲁迅的文章讨伐了专制了封建文化,引领了新文化的潮流,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里,诺大的中国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只有鲁迅和一批他那样的知识分子在做极力的挣扎和对旧势力的斗争,他们用革命的思想洗涤着封建社会的残渣,颠覆着人们的思想。批判人性的罪恶,讽刺和批露社会的黑暗。 因此我们说鲁迅是解构主义大师.他不仅仅解构文化,解构人的思想,更像一把厉刃解构着那个社会。二 而现在的星爷,首先一点就是所处时代的不同,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里,很难有惊天动地革旧除新的事情发生,因此也就很难出现时世的英雄。 “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被他们演绎的入木三分,带给世人无穷的精神力量,在嬉笑怒骂中颠覆人们的思想,可称之为一种至高的境界。“社会是人民的社会,不是当权者的舞台”,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才崇拜鲁迅,崇拜星爷,因为他们代表的就是平凡人的世界,呐喊着普通人的呐喊.颠覆着时代的潮流,时间在流逝,这种精神却会永久流传。 三 我不晓得星爷是否教导我们说“要冲破一切封建的枷锁”这样的话,但是,星爷,始终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星爷。
对于以上理由,本人觉得是言过其实了,有点“事后孔明”而至“无中生有”,周星驰“坐下来,饮杯茶,吃个包”的文化反映了草根生活的一面,而对于“揭露丑恶、批判社会”值得提起的还有香港另一位喜剧演员许冠文,一篇名为《周星驰,许冠文,香港,时代意识--体念草根情结的不朽英雄篇》的文章深刻阐述了这一点,在此,将全文引述,从香港喜剧电影史的全局出发,来解读二位喜剧明星所扮演的真正角色,或许更具说服力。
全文如下:
周星驰和许冠文谁人不晓?网上拿他们作对比的贴子早已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但所幸从来没有出现“他算老几”的言论,毕竟两人在香港喜剧电影史上都是一早被摆上神台的人物,少了其中一个,香港喜剧电影似乎是横看竖看都不像样~~~        许冠文和周星驰是两个时代,是港人从“为两餐乜都肯制”过渡到“不由自主”的社会标志之一。7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全面起飞,但伴随而至的是打工仔“做到甩肺”的无奈,在“捱生捱死都系得鸡碎咁多”的普遍现实之下,港人渐渐凝聚了一种对社会的集体怨愤之情绪,不断寻求发泄和自我安慰。这时,《鬼马双星》便“正逢其时”地出现了,片中夸张无情的世情讽刺和肆无忌惮的嬉笑怒骂正好迎合了当时打工仔欲“空前释放”的满腔怒火,因此票房也大获成功,更成为许氏王朝的“开山之作”!到了1976年的《半斤八两》,许冠文则对劳动遭残酷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现状作了一番大控诉,令观众在放声大笑之余亦悟出其中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涵,《半斤八两》其实就是当时香港社会的一个缩影,我相信当年在戏院看片的观众,亦会不时发出感叹:唉,那不就是我吗?        整个70年代,许氏兄弟共计4次登顶香港电影票房镑,并2打破票房记录(《鬼马双星》和《半斤八两》),其中《半斤八两》取得的票房成绩前后保持了四年之久,直至1980年才为成龙的《师弟出马》打破,这在香港电影史上无疑又是一项记录!但从1981年的《摩登保镖》开始,许氏兄弟影片中的社会讽喻便被影人批“不伦不类”,尽管票房成绩再创辉煌,但始终未能达到《半斤八两》的水准;1982年,许冠杰以200万港元的天价片酬成功被新艺城撬走,失去小弟的许冠文亦暂时停止了类型创作,取而代之的是渐渐温馨化,家庭化的温情喜剧,《铁板烧》算是一个开始,后来的《神探朱古力》(1986),《鸡同鸭讲》(1988),《合家欢》(1989)乃至90年代的《新半斤八两》(1990),《神算》(1992),《抢钱夫妻》(1993)等都无一不贯穿了家庭遭遇的命题,如:《神探朱古力》胡惠中儿子遭绑;《鸡同鸭讲》许冠文与其岳母三番两次为面子“过招”;《合家欢》“大陆表哥”许冠文与“香港丈夫”黄百鸣因生活习惯不同导致行为差异;《新半斤八两》洪欣因家庭不幸,对许冠杰假扮的盲佬心存同情;《神算》摸骨佬千盯万嘱许冠英照顾自己女儿等等。以上情节除了削弱那种辛辣的讽刺意味,亦增添了较为煽情的戏剧效果,这在许氏70年代的作品中似乎只有1975年的《天才与白痴》略为明显(精神病人用脑电波向女儿道歉一段)。        许冠文作为打工仔阶层的“发言人”,在影片中总会以不同的身份去批判社会现状,不过他在影片中的角色又总是“高人一等”:从《鬼马双星》到《半斤八两》到《摩登保镖》,他便总以“大佬”的形象出现,为人颇有心计兼自作聪明,却总是弄巧成拙;同时在他之下又有另一阶层遭他利用剥削,便以许冠杰和许冠英为代表,因此三兄弟在影片中多数处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对立面中,直至1990年的《新半斤八两》亦不例外;1982年许冠杰跳槽新艺城后,许冠文亦继续“利用”许冠英,《神探朱古力》,《鸡同鸭讲》,《新半斤八两》,《神算》等片中许冠英的形象亦多是许冠文的“跟班”,同时遭遇亦更倒霉。不说,连1983年许冠文仅担任监制和编剧的恐怖笑片(如果它真的算是)《追鬼七雄》,许冠英也“坚持”一贯本色,不过那次跟的并非许冠文,而是郑则士!相比之下,许冠杰在电影中尽管也是被剥削阶层,但他总能在关键时刻立下奇功,如《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新半斤八两》等皆是如此,《半斤八两》甚至成为新老板与向许冠文提出“五五分帐”,的确为打工仔“扬眉吐气”;而可怜许冠英70年代受尽老板压迫,80年代仍做足“跟班”,似属未能出头的那班打工仔的现实写照,亦恰好与许冠杰的角色形成对比,反映出当代社会打工仔的不同境遇。        很多香港影人说1986年是“许冠文所代表的喜剧世界”的终止年,与内地观众所认为的90年代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兴起终结许冠文时代有所不同。影评人皮亚就曾指出:“起码自《欢乐叮当》开始,许冠文富有社会性的喜剧电影便劣评如潮!”虽然许冠文仍是香港电影的票房保证(《鸡同鸭讲》,《合家欢》,《新半斤八两》,《神算》的票房仍保持较高数字),但电影综合水准的退步亦是不可否认的:1989年《合家欢》中的大陆来客形象虽生动,但亦被批评是“丑化大陆民众形象”;1990年的《新半斤八两》许冠文继续以“孤寒老板”形象示人,已令观众厌烦,远不如9年后许氏兄弟的聚首来得吸引;1992年《神算》变为江湖算命佬,找来黎明合作,但当年曾有影评人说:“除了商业绰头,其他都莫名其妙,不知所谓”,因此《神算》亦算作是许冠文时代的真正终结!        许冠文本人的“固步自封”当然是其中一项,但皮亚亦指出:1986年着实是香港人情绪,前途问题,甚至喜剧电影主流类型转化的一种重要分水岭。原因当然是两年前中英签署的“联合声明”所致,香港因“1997”而形成的社会低气压从此便萦绕不散,同时80年代香港经济高度繁荣亦让港人从此毋需再担心所谓“温饱问题”,取而代之的则是对前途的忧心仲仲,1997对其家庭乃至整个香港社会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无人能够预知的,因此普遍的心态便转为“不由自主”,相比于关注社会矛盾,不如尽心尽情地癫一场!
这时,周星驰的无厘头时代便应运而生了!        影评人庞奴曾指出:作为一个演员,周星驰的语言发声,周星驰的演法,是最能被90年代香港人挪用及认同的一个,周星驰的发声,是一种无权者的发声!其实,香港人在100多年来饱受英国人的歧视,做足三代“二等公民”,但同时他们又对回归后的生活不甚乐观,所以与其在中国和英国中间做“夹心人”,还不如自寻出路,做出真正的香港特色!而在周星驰的电影中,他对白里那种“混合了广东俗语,港式英语,地道的食自GAG”的“语言游戏”,也不正是典型的“香港身份”作用下的产物吗?        而香港作为一个高度自由的大都市,从来就不愿为政治所缚,因此周星驰的“放逐”作风,亦正好能代表港人在“大限”之前对所谓“权威”的一种“顽抗”:如《九品芝麻官》中包龙星便毫不避嫌地大骂李莲英;《武状元苏乞儿》中苏灿亦对皇帝不屑一顾;《百变星君》中李泽星“变形”将校董三人吓成神经病;《国产凌凌漆》的结尾凌凌漆亦不理“上级指示”,继续沉浸在男欢女爱当中。。。。这皆是其无厘头文化对香港民众内心呼声的戏谑化,夸张化。        而香港人在97之前出现的“移民潮”亦无疑是持有一种“逃离”的心态,这在周星驰电影中亦有所体现。如1991年的《上海滩赌圣》,周星驰扮演的赌圣便从1991年的香港回到1937年的上海,甚至战胜“法国赌神”赢得赌局,在另一个时代所向披靡,威风不已,这其实亦是表现当时港人的一丝感慨:对未来缺乏信心,还不如时光倒流!而在1995年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中,至尊宝不断“逃离”白晶晶自杀身死的现实,一次次“时光倒流”将其阻止,最后甚至回到500年前,这同样折射出港人企图“改变过去”从而“扭转未来”的疯狂联想,从中反映“无从选择”的失落感。        周星驰的电影也并非只是“得餐笑”的,他亦有反映社会现状的作品出现。《国产凌凌漆》无疑是最明显的一部,不管是否丑化形象,但始终对当时大陆存在的民生问题等有所影射;《破坏之王》中何金银与“断水流”大师兄举行生死拳赛,电视台总监李力持则始终在一旁欢呼雀跃,惟恐不够“血腥”,尽管相比10多年前的《卖身契》仍过于无厘头化,但仍能与《卖身契》中许冠文主持“大搏杀”游戏一样,对电视台为增加节目收视而不择手段的残酷行为作出讽刺。        亦有香港影人指出:周星驰的“放逐意识”亦是香港人现状的反映。如《大话西游》中至尊宝戴上“金刚圈”化身齐天大圣,本想忘记一切,紫霞的死却让他再次留恋人世,可“金刚圈”又将他死死箍住,他最终还是回到“孙悟空”的身份当中,除了将转世的至尊宝和紫霞撮合,亦只有回头一望,随即翩然上路。孙悟空受“金刚圈”所缚,只得以无奈的悲情结局收场,因此才有影人认为:马骝精的悲剧,同样是香港人的悲剧!其中之联系,实质上亦并非巧合那么简单的。而《国产凌凌漆》则是在所谓“放逐”下的自由,凌凌漆风度翩翩地在猪肉档旁举起酒杯悠然自得和结尾男女在猪肉档尽情欢爱,都是类似的“放逐”心态;而凌凌漆被国家召唤,但过程中又遭到追杀,甚至连“上级”亦是金枪大反派,所以正如影人所说:“而不过是自觉不属于那帮人”,所以一头一尾亦是“倒不如闲云野鹤地活此一生”了。        1992年是公认的“周星驰年”,因其作品如《鹿鼎记》,《神龙教》,《武状元苏乞儿》,《逃学威龙2》等票房都在3000万以上,《鹿鼎记》则超过4000万;而 《审死官》和《家有喜事》更以“双黄蛋”的姿态打破票房记录(4900万和4800万),风头可谓一时无俩!但我们换种方式思考的话,又会否联想到当年香港经历的时政风波呢?当时,“末代港督”彭定康发表施政报告,提出一系列所谓“政改方案”,顿时令中英两国关系恶化,而需看两国政府脸色生活的香港人更是惊恐焦虑,一时间仿佛遭出卖疏离。而这时周星驰电影的大举入市,不正符合港人“倚赖喜剧的幻想世界,去倒置既定符号,开展游戏人生”的主观心态吗?抛开所谓政治顾虑,在无厘头文化中“做个自由人”,对香港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自在的呢?《武状元苏乞儿》中苏灿能“奉旨乞食”,《九品芝麻官》中包龙星在能大败常昆父子,《家有喜事》和《97家有喜事》“常欢”和“老恭”皆能肆意疯癫作怪,《回魂夜》甚至能想到“打鬼用巧克力”等荒唐手法,从某种角度来讲,皆是颠覆大众传统后流露出的潜意识宣泄,反映出港人“苦中作乐”的偷欢之心态。        事实上,周星驰的无厘头亦是充满狂欢气息的“嘉年华”。有人认为周星驰的电影“很神经质”,但无可否认,当年又确实有那么一批观众的神经线适合这条“神经质的”。影人皮亚就曾说《食神》中周星驰在天台破口大骂是“无厘头文化中充满语言暴力的一次纯感官发泄”,“仿佛是国旗一上一落前的狂欢嘉年华”。当然我认为此评论如果放在《九品芝麻官》中也许更合适,周星驰不但自封“吵架王”,还有骂直柱子骂活死人而至公堂上以粗口“审案”,令原本粗俗的对白似乎又多了一份兴奋和癫狂。《回魂夜》中猛鬼出笼,周星驰不仅出动多种法宝整鬼,甚至用报纸折成“飞行号”一飞冲天,其疯狂程度实在令人印象难忘,同时令大厦捉鬼一场变得仿如鬼节的一次血腥暴力却过瘾之极的“狂欢大会”!《百变星君》中周星驰疯狂变身,最后还化身“黄老太”力战强敌机器人,实如魔术表演般变化多端,越搞越癫,都是不计较后果的感官发泄,乃至一种“世纪末癫狂”的情绪冲击;而到了1997年,《算死草》中陈梦吉以一句“你判的是环首之刑而不是环首死刑”解救何欢,“捉字虱”式的无厘头文化更超越正常法律,达到一种彻底“放肆”的地步,同时又在表达对回归后的社会法制建设不大乐观的一种心态~~        或者我们又可以再作联系:97前香港人总是“朝惊晚怕地惟恐会影响到自身家庭的安稳”,而《百变星君》中徐锦江又将“黄老太家庭百科全书”输入周星驰的电脑中,片中电饭锅,铲子,牙膏,吸尘器,马桶,烫斗乃至微波炉等平凡的家用设备逐一被“特效化”,似在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令港人在“大限”前稳固家庭关系,都可以看作是当时社会脉络下的电影意识。        许冠文和周星驰的电影皆反映人性,许冠文多为辛辣讽刺,无论观众觉得多夸张,始终以现实境况为依托;而周星驰却近乎全盘颠覆正常人性,无厘头地发癫发笑,这又与许冠文的风格有所不同。许冠文的喜剧令观众读懂社会的丑恶实质,在笑声中领悟到人情冷暖,甚至触动落泪,而周星驰的喜剧则激起观众潜在的“疯癫”本性,再加上97前港人流露出的“不由自主”,无厘头文化更成为“香港人”身份的最佳见证!而两人最大的相同点无疑是遇上需要“发声”的年代:许冠文崛起的70年代打工仔因受不平等对待而渴望发声,为劳动阶层打气,揭露剥削阶层的残酷丑恶,同时又不断渴望闯出前路,发足社会底层人士的“白日梦”;到了周星驰崛起的90年代,渴望“发声”的群体便扩大到香港每一位无权者身上,百年来的殖民生活令他们不甘沦为“英国人”,又不愿成为彻底的“中国人”,因此97前为展现欲“自求出路”的立场,他们便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周星驰,除了籍此排解焦虑和苦闷,亦在其无厘头文化中发掘出真正的香港地道色彩,在“倒数岁月”里为香港人威番!        在香港人心目中,许冠文和周星驰早已不是“冷面笑匠”或“喜剧之王”那么简单了,他们早已作为香港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成员而被推向神坛!从许冠文到周星驰,香港的喜剧电影经历了两个时代,而香港人的前途也走过了两个时代,而对整个香港社会而言,更是走过了两段“刻骨铭心”的岁月,这都是许冠文与周星驰在香港这个小岛上写下的重要一笔!
以上为所引文章的全部。
周星驰是香港众多“草根明星”之一,在“未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的文化背景下,从起初“跑龙套”的岁月开始,到如今有了如日中天的江湖地位,说不上可歌可泣,但也足以使我像崇拜李嘉诚一样地去欣赏周星驰,其代表作《喜剧之王》是其演艺生涯的反映,“对不起啊,导演。嗯...... 根据角色的背景性格呢,等一下演的时候,在节奏上我想再调皮一点,但是又带点矛盾,你看怎么样?”周在说起这段台词的时候,称这是真实存在过的,就是当年拍《射雕英雄传》时,周求导演让其再档一招然后才倒下的情景,当时的这位导演是杜琪峰。
“屎,你是一滩屎。命比蚁便宜。我开奔驰,你挖鼻屎。吃饭!?吃屎吧你!”现在仍然记得这首在《喜剧之王》出现的背景音乐。当时引起了我些许的同情和感伤,不过,好在周的电影总是以笑料登场,以圆满结局。
周很感激对其帮助很大的两个人,李修贤,万梓良。在谈及李修贤时,他说,“如果不是李修贤,我不去会拍电影。”而这种阴差阳错,我只能说太有戏剧性了,不过,说得老土一点,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因与外因关系的辩证原理来解释,以周的天赋,成名是迟早的事。我不是拍其马屁的人,不会因为他红与不红来论人,文章前面,我说要用一种大历史观来看待周现在的地位,那么他的地位是什么,我想,用如此大的篇幅来写他(虽然相对于为其写书的人,篇幅还是很小),在研究香港电影的来龙去脉的时候,如果失去周星驰这一极具代表性的角色研究,那么,香港电影史恐怕将失去一半的色彩。
周星驰的成功除了他演技高超,表情丰富之外,善于转型也是一大原因。在其演艺生涯主要经历四次转型,第一次以1989年与吴君如合作的《流氓差婆》为标志,第二次转型以1995年刘镇伟导演的《大话西游》为标志,第三次转型是1999年《喜剧之王》,该片深入喜剧表演形式,星爷自编自导自演,《功夫》应该算是第四次,但《长江7号》的转型更明显,不过还是应以《功夫》为分水岭。周的演艺风格在逐渐地转型当中,但喜剧形式的主旋律却没变过。在星爷每次改变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周星驰的喜剧已走到镜头的声音”,但我想,不变才是死路。或许哪一天,周星驰不再演戏,退出荧幕做名符其实的“星导”,这一点谁也不敢保证。
他那“无逻辑”“神经质”的台词在戏里也越来越少,而这些正是大家无法忘记的片段。“介绍Pizza的男朋友给你认识,他的发型又衰又难看,又没什么钱,也没读过书,性能力又马马虎虎,不过都算一表人才啦。哈哈……”这一句是周星驰“不由自主”发声的典型。说得较为“爱国”的,譬如“你们大家都是女人,何苦自相残杀呢?就算是鸡,都有爱国的。”而下面这段似乎更哲学了“A: 十年了,已经十年了,我还以为国家已经把我忘记了。B: 怎会呢,就算是一条底裤,一张厕纸,都有它的用处。”& 关于星爷的经典台词相信已有网友整理成册遍布网络了,但我愿引用《喜剧之王》里星爷的那句开场白,那才是成功的根本原因:星爷面对大海,大声呼喊:“努力,奋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是将他的经典台词抄下来背个滚瓜烂熟,还是把它录成mp3用作手机铃声,或许我们还可以记一记他的档案:
周星驰,原藉浙江宁波,中学毕业后考入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1983年结业后成为无线艺员,同年被派任儿童节目《四三○穿梭机》主持,做了四年。1987年他被派演戏剧,他参演的第一个剧集是《生命之旅》,之后他又主演了《他来自江湖》等剧集,其中最得好评的是《盖世豪侠》。在该剧中演出了他独特地表演风格。1988年他得到导演李修贤的赏识,让他演《霹雳先锋》一片男主角之一。这是他参演的第一部电影。由于演出优异,因此获得台湾二十五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他那非逻辑性和带有神经质的演技,开创了“无厘头”文化,成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环,因而他担纲演出的电影更历破票房记录,为香港喜剧带来另一出路和高峰,他还在继续前进……
--------------------香港电影研究部落
只觉一阵媚笑........
但为什么要媚得这么露骨........
就因为对他已然享受着"成功人士"的光环..的羡慕...
完全无视周星驰现在透支着过往荣光...
无视当他的电影正离人群越来越远...抱上美圆的时候还谈什么"草根的意义"
对于港产片的当下来说~
周星驰电影的国际资本化...无疑是对整个90年代的背离..
过去的东西...在当下的周星驰电影之间已经没多少联系了.....
-----------------------
拜托....无事就请别意淫周星驰.......叫多了星爷也终将变成星大爷.........
--------------------
很长很精品
--------------------大聲喊一回,宣泄心中不滿。我想瘋一把。
收藏了 LZ~
--------------------壮志尚在,孤高何妨?
--------------------
--------------------热爱电影
喜欢周星驰请进来:
--------------------只有了解《佛法》的人,才会真正拥有快乐。佛是每个有思想的地球人必须去认识的老师!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
39640名成员4967个主题
可用积分:25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星驰喜剧之王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