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切尔诺贝利之战何时度尽劫波

30年之后的切尔诺贝利 这些涂鸦告诉你这里不是“鬼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0年之后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这些涂鸦告诉你这里不是&鬼城& 30年前的今天,发生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那场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爆炸将普里皮亚季的一切停摆在日,慢慢
30年之后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这些涂鸦告诉你这里不是&鬼城& 30年前的今天,发生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那场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爆炸将普里皮亚季的一切停摆在日,慢慢地,一些艺术家闯入这座巨大的空城,将他们对这场灾难的苦痛记忆以涂鸦的形式表达,30年来,这些涂鸦依旧驻守在这里,似乎宣告着&在这儿还有生命&。
▲废弃的楼房放射性标志与花朵涂鸦构成一幅奇异的场景,生与死在这里静默地抗衡,人们总希望灾难之后能有些美好的东西盛开在废墟之上。
▲男人、女人、和孩子这些痛苦的表情在痛诉着至今还有无数的人为30年前的那场爆炸受难。左边远景中那座庞大的圆形物体就是事故发生8周后苏联政府应急抢建的&石棺&,石棺将发生核爆炸的4号反应堆进行了完全的覆盖,目前,即将达到石棺的使用寿命,新的掩体&NewSafe Confinement&在2007年时正式启动,计划完成后将把4号反应堆的核废料包裹100年,可就像核污染不能被彻底清理一样,人们的心中的伤痛也成了永恒的创伤。
一些涂鸦带着一种悲伤的天真,很多是孩童的形象,&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无法想象那些艺术家在创作时,面对举目疮痍是如何能够忍住眼泪。
▲废弃的幼儿园保育室
▲废弃的游泳池这里是普里皮亚季曾经的游泳池,事故发生之后政府召集了3600名士兵清理反应堆上的石墨,他们被称为&清理人&,没有人告知他们辐射的状况有多严重,甚至还有一些士兵曾使用过这里。这些&清理人&受到的高度辐射在往后大多以癌症或其他形式疾病表现出来。
▲他们在嬉戏,他们也在悲泣。 这是最让人痛惜的一组涂鸦,失去了所有色彩,只剩下黑色,如同发生爆炸时的普里皮亚季一样。有人称事故之后的普里皮亚季为&鬼城&,而这些墙上的涂鸦成了游荡其中的&鬼魂&,但对于那些仍然选择不顾禁令回到普里皮亚季的人们来说,故土上的一切都不应该消逝,这里曾经不是,今后也不应该是鬼城。
[责任编辑:王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切尔诺贝利事故30周年,他们还在撒谎掩盖真相!
  今年是震惊全球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发生30周年。很多媒体更是在这几天纷纷抛出专题,控诉着核电站的危害...
  其中,一组被各大媒体所广泛引用的数据最令人揪心:有239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患病,其中有45万是儿童。
  然而,事情的真相,却与这些数字所描绘的恐怖场景,相去甚远....
 如今,反核与反转基因一样,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问题的范畴,并常常被各种组织和政客操控。真相与谣言并存,但往往夸大的数字更容易吸引眼球。
  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就是如此。是否反核,可以是一种态度,但不能造谣和捏造数据。
  比如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就曾被媒体拎出来重新批判过,但数据却矛盾重重:
  1)日CCTV2财经:30人当场死亡。320多万人受核辐射影响。
  2)日CCTV新闻频道:至少9万3千人死亡,27万人患癌症。
  3)凤凰卫视系列节目《核去核从》,提到了至少四组数据(大概):
  ,内部报道:500万人受害,几万人致死;报道:1致死,60万人受过量辐射;第三方独立报告:3万-6万人致死;:可能 4000 人受过量辐射致死。
  4)日央视7套《军事纪实》特别节目《揭秘核泄漏》,引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字:此次核事故的直接死亡人数为53人,另有数千人因受到辐射患上各种慢性病。
&  而在切尔诺贝利事故30年,这一数字又变成了239万人患病,45万是儿童...
&  其实,夸大的数字主要来自反核阵营的&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与政客的文字游戏、甚至是捏造,却基本上找不到出处和权威的证据。
  那么可信的数字是多少呢?事实上,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几十年来一直跟踪调查,并公布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的报告。这里引用《光明日报》的报道《切尔诺贝利:被夸大的历史悲剧--国际核能专家谈切尔诺贝利事故真相》,因为这些数字是有正式报告的:
  &从1986年到1996年,国际上召开了不少会议,评估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最具权威性的是1996年4月在维也纳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举办的"国际切尔诺贝利事故10年大会"。大会目的是总结切尔诺贝利事故10年来对社会、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后果。来自71个国家和20个国际组织的845名科学家,以及280名记者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由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部长主持,白俄罗斯总统、乌克兰总理、俄罗斯民防、应急和消除自然灾害部部长以及环境部部长等政府高级官员也应邀参加。
  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大会报告认为,这起事故共造成30人死亡,其中28人死于过量的辐射照射,另外2人死于爆炸。其长期的健康效应,根据10年的观察,主要表现在儿童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比如,白俄罗斯靠近切尔诺贝利的戈梅利州,年在37万名儿童中发现甲状腺癌172例,而在白俄罗斯其余州共196万名儿童中只发现143例;乌克兰北部靠近切尔诺贝利的6个州,年在200万名儿童中发现甲状腺癌112例,而在乌克兰其余各州共880万名儿童中只发现65例。到1996年这批确诊为甲状腺癌的儿童有3名死亡。除儿童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外,迄今尚未观察到可归因于这起事故的其它任何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加和由该事故引起的遗传效应。
  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环境后果,大会报告的结论是,这起事故后的头几个星期内,核电站厂址周围10公里内的针叶树和某些小哺乳动物,曾接受到致死的辐射剂量。到1986年秋天,辐射剂量率已降到最初的1%。1989年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开始恢复。没有观察到对生态系统的严重的或持久的影响。曾有新闻媒介报道说,有数千平方公里的区域受到污染。实际情况是,科学家利用非常灵敏的辐射测量装置,将很低的放射性物质沉积活度水平标在地图上,从而使这个地图看上去有很大的覆盖范围,而这个图中的大多数地区由放射性沉降物引起的辐射剂量低于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天然辐射本底剂量。
  2000年5月,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在维也纳开会,评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4年来的辐射后果。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是联合国系统中专门评价电离辐射水平和健康效应的一个科学委员会,由各国在这个领域中最有权威的科学家的代表和顾问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发表专门报告,其报告被认为是国际上公认的在这个领域中最有权威的报告。鉴于媒体的错误报导,那次会议专门讨论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后果,通过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主席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信,澄清有关事实。&
  事故20年后的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国合开发计划署在日内瓦联合发布新闻,公布了一份由8个联合国专门机构以及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政府联合组织的切尔诺贝利论坛报告。报告称:&一个超过100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得出结论:总共最高可达4千人可能最终因受到2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辐射而死亡。不过,到2005年中为止,因受到此次灾难的辐射而直接致死的不到50人,几乎全部是受到高度辐射的抢险工人。他们当中很多在事故后几个月内死亡,也有的迟至2004年才去世。&
  另外,该报告中,还澄清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婴儿出现&变异&的谣言:
  &因为受污染地区居民受到的剂量相对较低,没有男性或女性生育率降低的证据或可能性。同时,因为剂量很低,没有死产、不良妊娠结果、分娩困难,或者儿童整体健康受到影响的证据。白俄罗斯受污染和未受污染地区的先天性畸形都有轻微但稳定的上升,是因为上报得更充分,而不是因为辐射。&
  至于网上流传很多各种变异动物或人的照片,则都是伪造的。因为从科学原理来说,就可以推论出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可见,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卫生组织都认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伤亡情况和后续影响,并没有今天很多媒体炒作的那么严重。可如果我们偏听偏信那些被过分夸大的核事故,然后拒绝盲目核电站。那么假如我们将全世界现有的400多座核电站全换成火电站,按我国的目前煤矿死亡率,每年要直接致死2000个矿工,尘肺病给矿工带来的长期痛苦更是触目惊心。每年因传统燃料造成空气污染死亡的人数更是达到300万。这些真正严重的伤亡数据和后续影响,可比核电站吓人多了...
  另一方面,太阳能、风电虽然正在大力发展,但同样因为存在诸多问题,短时间内不可能取代像火电站这样的传统能源。
  所以,两害相权应取其轻。在真正的绿色能源成为主力以前,如果因为夸大核风险,追求绝对安全而导致核能倒退,那么又要求改善空气质量的我们,恐怕真的只能&用爱发电&了...探访30年后的切尔诺贝利
来源:中新网
  这是4月19日拍摄的乌克兰北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前的纪念碑。
  今年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灾难30周年纪念日。日,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逾8吨强辐射物质泄漏,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核辐射侵害。30年后的今天,在乌克兰,普通人可以“有条件地”出入这片禁区中的一部分区域。
  新华社记者戴天放摄
& & & & & &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探访30年后的切尔诺贝利
今年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灾难30周年纪念日。日,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逾8吨强辐射物质泄漏,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核辐射侵害。30年后的今天,在乌克兰,普通人可以“有条件地”出入这片禁区中的一部分区域。
  这是4月19日拍摄的乌克兰北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前的纪念碑。
  今年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灾难30周年纪念日。日,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逾8吨强辐射物质泄漏,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核辐射侵害。30年后的今天,在乌克兰,普通人可以“有条件地”出入这片禁区中的一部分区域。
  新华社记者戴天放摄
感谢您阅读: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当前位置: &
切尔诺贝利30年之殇(1)
11:15:51 &北京青年报 & &
上一张下一张
&&&&日,位于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苏联核电站4号机组突然发生爆炸,造成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核灾难。尽管30年过去了,但这场灾难犹如一场难以熄灭的大火,仍带给人们无尽的伤痛和反思。&&&&渡尽劫波伤犹在。核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是甲状腺、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病变,其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甲状腺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与事故前相比,白俄罗斯核污染地区儿童罹患甲状腺癌的病例增加了33倍。&&&&如今,在白俄罗斯、乌克兰等核事故受灾国,仍有约500万人生活在核污染区内。监测核辐射水平、清理土壤中的污染物、为受辐射人群提供康复治疗……事故善后工作成为了一场旷日持久、代价高昂的战役。白俄罗斯外长马克伊日前在联合国总部出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纪念摄影展时表示,在消除核污染方面,国际社会的援助还远远不够,尚不清楚需要多少年可以完全清除污染。&&&&切尔诺贝利之殇,举世震撼。然而,25年后日本福岛发生的核事故却表明,人类似乎并未真正痛定思痛。乌克兰国家环境中心能源政策专家帕休克直言:“如果能吸取切尔诺贝利教训,尤其是对紧急情况常备不懈,福岛核事故的后果不会这么严重。”&&&&30年后,人们再次纪念切尔诺贝利,是为了牢记“谎言是最大的魔鬼”的训诫。作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仅有的两次7级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虽然在性质上有所区别,但都暴露出信息公布不及时、不充分的痼疾。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对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封锁信息并反应迟缓,加重了生命财产损失。而日本政府则在福岛地区儿童甲状腺疾病高发、农产品污染等问题上遮遮掩掩,引起受灾民众和邻国强烈不安。&&&&30年后,人们再次纪念切尔诺贝利,更是为了警示人类摈弃偏见、加强合作。核安全无国界,但当前在核事故善后方面,国际社会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对责任国也没有统一追责制度。在此情况下,各国尤当严自律、共合作。
精彩高清图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