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胡智鹏的专利鹏

33701人阅读
iPhone开发(330)
前日,Macbook的硬盘不幸挂了,于是将开发环境迁移到Mac Mini下。大家知道,对于Xcode来说,最麻烦的就是各种证书、ProvisioningProfile的配置问题。将原来的各种开发证书和.p12证书导入到mini上,接下来就碰到了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先是无法development(可以debug),发现是证书导错了(没有用Agent证书,只有Agent可以发布)。于是制作证书请求,重新下载证书。等到部署的问题解决后,又发现无法调试——真机可以,但模拟器不行,一进入程序就退出,不报任何错误。试了各种招数都不行,怀疑是模拟器问题。于是卸了Xcode重装。重启后问题解决。但又出现新的问题。模拟器可以调试程序了,真机调试可以编译,但无法运行,报错codesign failded with exit code 1。网上查了下资料,没解决问题。后来打开错误日志发现下列描述:iPhone Developer: Hongyan Yang (GNF23CPXYK):ambiguous (matches &iPhone Developer: Hongyan Yang (GNF23CPXYK)& in/Users/km-cn/Library/Keychains/login.keychain and &iPhone Developer:Hongyan Yang (GNF23CPXYK)& in /Library/Keychains/System.keychain)Command/usr/bin/codesign failed with exit code 1原来是钥匙串系统帐号和登录帐号中的证书冲突了。打开钥匙串,查看登录帐号中的开发者证书(注意identifier为 GNF23CPXYK 的证书):查看系统帐号下也有两个identifier为GNF23CPXYK 的证书,显然导证书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把证书导进了系统帐号,并且还重复了。把这两个证书删除,关闭钥匙串,问题解决。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2892081次
积分:29281
积分:29281
排名:第113名
原创:244篇
译文:140篇
评论:1371条
阅读:28323
阅读:46007
阅读:52017
阅读:73748
阅读:127356
(4)(5)(4)(4)(5)(4)(5)(5)(4)(4)(4)(4)(4)(4)(4)(4)(4)(4)(4)(5)(4)(5)(5)(6)(9)(5)(6)(4)(5)(5)(5)(5)(5)(4)(5)(5)(5)(6)(5)(3)(6)(5)(5)(6)(5)(6)(6)(3)(6)(8)(8)(5)(8)(8)(9)(4)(8)(10)(10)(10)(10)(11)(6)(4)(4)(8)(5)(5)(1)(3)(3)(1)(10)(2)(2)(1)(2)(2)巴萨手记:怎么拿苏神签名 韩国梅西现身没人认识_西班牙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巴萨手记:怎么拿苏神签名 韩国梅西现身没人认识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诺坎普现场旗帜飞扬
  新浪体育讯  伸不开腿的经济舱,漫长的看不到头的非欧盟入关长队,身穿北京冬装内衣早已浸湿,迟迟找不到托运的行李……所有一切的不适感在踏出巴塞罗那机场的一刹那都终于变得值得,只是,想象中的大红太阳没有看到,同行的北京大哥直接问我,“你说这不是雾霾吧?”
   如何得到苏亚雷斯的签名
  从机场出来,我们就无视生物钟直奔甘伯体育城——巴萨的训练场。当时已经是西班牙时间的下午,按照时间表,巴萨一线队开始于11点的训练已经结束,这也是对阵马竞之前最后的一堂训练课。体育城门口站满了和我们一样希望能“堵”到的球员的球迷,不过我们也知道,球员停车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
为梅西而来的小球迷
  事实也确实和料想的差不多,第一个开车出来的是穆尼尔,他朝球迷用力挥了下手便飙车而去,之后的桑德罗也丝毫没有停车的意思,不过,对于这两位边缘小将,现场球迷似乎也并不是多感兴趣,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梅西、内马尔以及苏亚雷斯。
  现场第一个高潮源于苏亚雷斯,乌拉圭人开车出来,现场瞬间一片欢腾,高呼他的名字,希望他能停下车。不过,苏亚雷斯也只是在车里朝球迷微笑着挥手,并没有停车的打算,不过,苏亚雷斯刚一离开,现场突然爆发了第二次骚动,大批球迷开始往马路对面奔去。原来,就在苏亚雷斯准备驱车离开的时候,他突然决定调转车头,专门停车给马路对面的一位球迷签了名。
这位手持乌拉圭国旗的球迷起初和我们站在一起
  这名球迷有些上了年纪,他披着一面乌拉圭国旗,显然就是冲着苏亚雷斯来的。起初,这位球迷和我们差不多站在一块儿,可能是感觉这样下去希望不大,他改变了策略,脱离大部队并独自站到了马路另一边的拐角处,这样的改变也取得了奇效,要知道,球员开车出来后便要面对一个十字路口,这位球迷甚至站错了方向——苏亚雷斯原本是要向另一个方向转弯的。
  即便站错了方向,他身上的乌拉圭国旗还是引起了苏亚雷斯的注意,并成功得到了苏亚雷斯的签名,这样别出心裁的求签名方式或许可以给其他球迷提供一些借鉴。当时和同行的朋友聊天,大家只能感叹为啥巴萨没有中国球员,否则我们也披个五星红旗。
  韩国梅西现身没人认识
  虽然肯定等不来中国面孔,但我们却等来了一张韩国脸——号称“韩国梅西”的李升祐。甘伯体育城后边就是拉玛西亚青训营,李升祐从那里和两名队友一起走了出来。不过和想象中不太一样的是,李升祐在巴萨球迷心中的位置似乎远远没有我以为的那么高,现场最多时接近一百个人,但是似乎谁都没有认出他来。
和李升祐的合影
  看到李升祐后,我跑到他跟前求合影,他当时第一反应有些蒙,显得十分腼腆,不过随即就答应了我的请求。李升祐的出现也让我对后面的拉玛西亚青训营产生了浓厚兴趣,便跑过去拍照。不过,训练场的位置都很高,从外面只能看到高耸的铁丝围网,其他什么都看不到。
拉玛西亚青训营
  差不多下午两点,一辆载有众多小球员的大巴停在了拉玛西亚青训营门口,其中就包括已经名誉全球的哈维-西蒙斯。门口的俱乐部工作人员告诉我不准拍照,我也只好眼睁睁看着哈维-西蒙斯从我眼前经过。随后我开始和那位工作人员大叔套近乎,然而他用极其不熟练的英语对我说:“here no English.”西班牙人英语差果然不是说说而已。
  最终我们也没能等来梅西,或许已经从别的出口离开了?现场有几个小朋友明显就是为梅西而来,失望也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做一天纯粹的球迷
  第二天就是和马竞比赛的日子,我们参观完圣家族大教堂便提前来到了诺坎普球场,去追随这座高迪之城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梅西,以及他的巴萨。
  成群结队的球迷,鳞次栉比的街头小贩,拥挤的官方商店……
  球票早在之前就已经预定好,我们就直接进入了诺坎普。球场的安检并不严格,保安只是象征性地瞅了一眼我的背包,包括矿泉水这些东西他都毫不在意便放行了。对阵马竞应该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重要主场比赛之一,俱乐部也非常重视,他们在每个座位上都放置了一面巴萨的旗子,吹响开场哨之前还组织大家一起挥舞。
梅西的任意球
  我们就坐在巴萨上半场进攻方向的球门后面,是的,梅西和苏亚雷斯的进球就发生在我们眼前。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一块死忠球迷区,他们整场比赛都一直在有组织地进行呐喊助威、敲鼓,以及朝我们身后的看台竖中指,那里应该有客场的马竞球迷。
  平时的工作就是和足球比赛有关,所以很少有机会以这种轻松的心情来享受一场比赛,尤其还是在诺坎普球场。做一个非理性的球迷,就像球迷本来应该的样子。科凯为马竞首开纪录,等待他的当然是漫天的嘘声;内马尔被踢倒,裁判没有表示,嘘声伺候!尽管我也没看清对方后卫是踢到了皮球还是人;而当裁判吹罚巴萨球员犯规的时候,我们就和周围几个球迷一起喊“无聊!”不过,马竞中场奥古斯托因伤被抬下场,现场九万多名球迷还是为他送上了掌声。
现场球迷朝我们身后的看台竖中指
  下半场易边再战,由于马竞不久后就只剩下9个人应战,所以战火一直在远离我们看台的球门附近蔓延。不过我们还是有幸看到了布拉沃那次非常精彩的神级扑救,以及随后抱住他的格里兹曼。下半场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皮克,很明显,他在巴萨球迷心中的地位太高了,他只需要在底线处护球然后制造门球,就足以收获全场如潮的掌声,死忠球迷区甚至还开始高喊“皮克!皮克!”比赛临近结束,大家又开始高喊路易斯-恩里克的名字。
  裁判吹过终场哨,当地的球迷很快就都退场,很多像我们一样的外国人则留在看台上合影留念。我看着这些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球迷,我们因为足球、因为对同一支球队的喜爱而在这里相遇,真是一种奇妙非常的感觉。
  (荷西 发自西班牙巴塞罗那)
文章关键词:
收藏&&|&&&&|&&打印&&|&&关闭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写在牦牛背上的戍边日志_新浪军事
写在牦牛背上的戍边日志
  吾甫浪沟(塔吉克语,意为艰险的河谷),蜿蜒在帕米尔至喀喇昆仑山的崇山峻岭之间,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巡逻线往返全长392公里,是全军陆地边防执勤点路途最远、路况最险的巡逻路线之一,也是全军唯一因道路险峻而需要骑牦牛巡逻的边防线。
  走一趟吾甫浪沟,就懂得了边关
  担负巡逻任务的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每次都要翻越8座海拔5000多米的冰达坂、30多次涉趟冰河,随时可能遭遇暴风雪、山体滑坡、泥石流和猛兽袭击。
  漫天风雪中,看不清巡逻官兵的脸庞,牦牛和官兵变成一个个移动的雕像,但巡逻边关的坚毅与执着穿越苍茫风雪,伸向远方的界碑……这是4年前,我随官兵巡逻途中用手机拍摄的一组图片《冰山雪岭牦牛伴巡逻》中的镜头,这组图片打动了无数读者,获得庆祝建军85周年全军摄影展金奖。
  从此,我与吾甫浪沟结缘。两年前,我担任红其拉甫边防连政治指导员,多次奉命带队前往吾甫浪沟执行巡逻任务。今年8月31日,我作为某边防团卡拉其古边防营教导员,再次与红其拉甫边防连巡逻分队巡逻吾甫浪沟,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艰苦习以为常,变化润物无声
  11时12分,副团长胡智鹏带领我和连长张国亮、军医罗辉、班长姬文志、下士王少帅以及塔吉克向导拉齐尼、护边员加尼丁等共10人组成的巡逻分队,踏上了赴吾甫浪沟巡逻的征程。
  11时30分,趟过红其拉甫河后,由于巡逻使用的牦牛是前几天从牧民家借的,彼此“不相识”,它们顺着山坡、河道乱跑,向导拉齐尼让大家下来牵着牦牛走。
  说起拉齐尼,他可是边防官兵和驻地牧民人人称赞的“高原雄鹰”。2009年9月,他从全国双拥模范先进个人、当了39年向导的父亲巴亚克手中,接过戍边“接力棒”。
  有几头驮运物资的牦牛跑远了,拉齐尼和加尼丁追了近3公里,终于将它们赶了回来。16时05分,巡逻分队来到海拔5250米的吾甫浪达坂。前行穿过一个小峡谷时,一阵风刮过,就听到山上的流砂、碎石呼啦啦而下,大家走一步看三步。
  傍晚时分,大家在一块避风处宿营。搭帐篷时,我发现这次带的帐篷比两年前的轻便柔软、更加保暖。胡副团长说,为了改善巡逻执勤条件,上级专门配发了新式睡袋和新型保温双人帐篷,大家晚上可以好好地睡个暖和觉了。
  巡逻战士目光,温暖界碑冰川
  9月1日10时整,我们开始了第二天的艰险路程。骑牦牛之前,拉齐尼反复检查了牦牛鞍子,并多次提醒我们:骑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攀登悬崖峭壁时,要迅速下牦牛,防止发生意外。
  12时24分,海拔4639米。路越来越险,山坡坡度由原先三四十度陡增到七八十度。牦牛每迈出一步,都听到脚下的石头“哗、哗、哗”直响,再看一看左侧三四百多米深的悬崖,几名第一次参加巡逻的队员浑身直冒虚汗。突然,下士王少帅的牦牛到处乱窜,引得其它牦牛有的直向悬崖冲去,有的相互顶撞……在拉齐尼和加尼丁帮助下,牦牛慢慢稳住了脚步。
  大家只能牵着牦牛在坡度七八十度的半山腰上艰难行进。这时,班长姬文志的牦牛一惊,缰绳将他带了一下,他身子顺着山坡向山底滚去,幸好被一块大石头挡住,才没有坠入深渊,但他的左腿却被撞得青了一大块。
  在悬崖峭壁上,我们经历了4次险情,1头牦牛的脚被石头划伤,班长姬文志和上等兵姜雷两人险些滑入悬崖。
  16时15分,海拔4320米。我们开始向峡谷冰河挺进。这条峡谷最宽不足20米,最窄只有约4米,高不见顶,在冰冷刺骨的河水来回穿梭,大家真正领略了峡谷坠石的惊心、雪山冰河的寒冷。
  涉趟冰河时,加尼丁骑的牦牛鞍子肚带突然断了,一下子将他摔到冰河里。冰冷刺骨的河水将加尼丁冲出两米多远,好在河水不急,没有发生危险。
  17时39分,我们到达了冰川脚下的宿营点,界碑就矗立在河岸边的山峰上。即将看到界碑,大家虽然气喘吁吁,但还是争先恐后地向海拔4710多米的界碑爬去。等爬上山峰时,都累倒在界碑下。
  当我们轻轻地抚摸着界碑上那鲜红的“中国”两个神圣而庄严的大字时,泪珠从眼角滚落下来。大家顾不上休息,立即对界碑及附近的国界标志进行勘查和维护。而后,巡逻分队向国界标志致以军礼。
  巡逻返回的路上,大家一起唱起连队自编的《国门卫士之歌》:
  没有闪烁的霓虹,没有喧嚣的人流,脚踏帕米尔的冰雪,守护着祖国的边境;为了神圣的界碑,为了边关的安宁,我们愿默默地奉献青春……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卡拉其古边防营教导员 王 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智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