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生日快乐白话怎么说说

孙郁:从白话文的兴起到汉字的简化
来源:搜狐文化
  孙郁:我原来报了这个题目,但昨天参会突然发现有一点偏离,所以我这个题目改为:从白话文的兴起到汉字的简化。
  今天周令飞先生、还有苏士澍先生都在座,苏老师过去我们是同事,在国家文物局十多年的同事,他最有资格来谈这个话题,所以我心里有点胆怯。
  大家知道,我们这个论坛是以鲁迅冠名的“鲁迅的文化论坛”,鲁迅先生一生翻译的作品比他自己创作的还要多,他一生一共留下了六百多万字的文字,翻译文字超过了三百万字,他写的小说、杂文包括他日记、书信加在一起将近三百万字。在二十多年前我就说了,鲁迅首先是一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一个作家。我们一般印象中,鲁迅就是个作家,可实际上鲁迅大量的时间在从事翻译,他一年最多出三本翻译的专著,有时候一年一本,可是他写的作品,杂文或者小说也就一年一本。从数量来看,鲁迅先生在翻译方面投入的精力是非常大的。
  他为什么要翻译?因为鲁迅觉得,中国的汉语的表达有限度,他认为他们一代人的表达出现问题了。这最早是他的老师章太炎先生给他的启发。大家知道,章太炎先生早年有一本书叫《书》,后来改名《检论》,用的是古老的文言写作的,可以说是佶屈聱牙,文章使读者、包括鲁迅年轻的时候都说读不懂。章太炎为什么要用那样的一种语言?就是章太炎也认为我们的汉语出现问题了,他认为,清政府那么多年我们的汉语表达出现了问题,所以他要回到周秦汉唐那里去。
  当时,鲁迅受这种复古主义的影响,对六朝的文章非常关注。他的书法――刚才周令飞先生讲了郭沫若先生的那句话――他的书法就有古风,但后来发现,复古是一个问题,百姓接受不了。到了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开始提倡白话文,提倡简化汉字。在这里边章门弟子起了很大的作用,鲁迅、周作人、朱希祖、沈兼士、钱玄同这些人,都是为汉语拼音、简化汉字做了很多的努力。他们基本都懂拼音文字,懂外文。鲁迅先生的德文非常好,他的德文藏书里面,哲学著作、语言学著作很多,他最推崇的尼采先生就是一个文字学家。尼采撕裂了德语,在德语的表达里面建立了一个新的、智慧的表达方式,对鲁迅的影响特别深。
  在德国文学史和文化史,每一个重要时期都会出现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或者是小说家、诗人,他们都试图超越前人的表达,建立一个新的逻辑,从尼采到今天的策兰。策兰在德国法西斯灭亡以后,他认为德语被污染了,他用德语写作,但德国人看不懂,说他是外文写作。其实,他们都用德语写作,因为他们认为,母语有无限的表达的空间和表达的可能性。从德文的文化传统,鲁迅在翻译德文文献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无限多样的可能。因为他懂得这一点,他懂得拼音文字,许多章门弟子也懂得拼音文字,所以他们都看到了汉语和汉字的缺点。现代学者已经意识到,在翻译英文时,因为母语不能对应,所以出现了一些新词,中文的单位是字,英文没有对等于字的文字符号。从这个层面可以看出,汉语确实有它的限度。
  五四那代人希望通过改变我们的文字和我们的词语,能够使我们进入到现代化的文化潮流里来。在这个过程里,像钱玄同先生推动汉字改革,是用力最勤的一个人,他对音韵训诂非常有研究,章门弟子像吴检斋先生、钱玄同先生、沈兼士先生,他们对字体的结构和字的演变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钱玄同由于受到当时世界主义思潮的影响,包括他对世界语的推崇,包括日语――大家发现日语也在发生变化,从夏目漱石到有岛武郎,在这些作家的写作里发现日语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日本有个著名的学者,他写过一篇关于世界语的文章,他认为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语言的表达也有了变化,今天的日本青年要想读一百年前日本思想者的文章也不太容易,因为词语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给钱玄同他们一个错觉,把汉字假设为一种与现代性不可兼容的存在,汉字在逻辑的绵密与传达的精细方面,都可能存在先天的弊病。
  胡适、蔡元培都多少抱有类似的看法,蔡元培先生曾经把一个世界语的著名学者爱罗先珂介绍给鲁迅,爱罗先珂在北大讲世界语,就住在鲁迅家里,常常和鲁迅聊天。他们对拼音方案的态度和对西化的态度,多少说明了那个时候、那一代人的一种文化期待。人造语可以解决技术的功能,但无法与自然语有一种承载的功能。世界语是一种人造语,而我们古老的汉语是一个自然语,自然形成的,它们有不同的功能。钱玄同大概只能从技术的层面来讨论问题,但对承载的功能思之甚少,汉语自有一种审美的、和一种承载的功能。在翻译实践不多而白话文还不得发展、文言文一统天下的时候,他的判断显得急躁和脱离语言的规律,在意图伦理的支配下,这样的一种思考,对文字表达的复杂性未能得到彰显。五四新文人的精神困境和突围意识里的问题,都给后人留下诸多思考的难题。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点是开启民智。因为教育普及的困难,文字变成了人们审视的对象,他们认为老百姓看不懂繁难的象形字,所以说要改变文字;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要进行社会的改造,普及教育,提高老百姓的知识水平,才能够进入到汉字。当时没有社会革命,革命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所以人们对汉字的理解是在一种意图伦理内,是一种比较简单化的想象。而且有意思的是,当时外国学者、知名学者到中国来,他们也攻击中国的汉字,比如刚才我讲的爱罗先珂,乌克兰的一个诗人,他来到中国以后说,“因为中国有文字的障碍,你们知识分子不单与欧美的文化相隔绝,而且与你们自己的人民相隔绝,这种障碍比古代的万里长城更坚固,比专制君主的野蛮性还要危险”。胡适先生的老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杜威先生来到中国以后,也感叹汉字的难认,他说,“中国无论如何倾向进步,其文字都是前途的障碍,他说文字是你们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大障碍”。
  这两种势力的会合,在民国知识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学者加入了汉字改革与中国语文思考的行列,争论也在此之间出现,各种各样的混战,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里面,其实问题非常之复杂,文字、语言、文学,是不同层面上的存在,涉及到国语、汉字和国语文三个方面。但是,当时人们没有把它们清晰地分解成三个问题来讨论,混在一起。从白话文的提出到文字改革的呼吁,有一个精神的、逻辑的必然过程,那就是寻找新的适用的载体。人们对文言文的唾弃,可能是其内在的机理缺少现代性的表达途径,文言文的缺点可能在白话文里得以克服,这没有引起论述者们注意;汉字的简化可能伤害语意表达的内在逻辑,这一点也被漠视。我们从当时章门弟子、很多学者的论述来看,他们一方面简化了论述的逻辑,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对简化汉字、拼音文字过于乐观了。
  像聂绀弩先生,曾经写过好几本书,――他是个作家,很有意思,当时讨论语言问题、文字问题很多是作家,现在都是搞文字学的、汉语言文字学的人,――当时都是作家在讨论语言,而且这些作家都有很好的修养。鲁迅的藏书有大量的小学著作,包括陈独秀先生《字义类例》一出版鲁迅就买了一本,鲁迅当时想写一本书叫《中国字体变迁史》,他们就在讨论这个问题。聂绀弩还有钱玄同他们都很推崇鲁迅,鲁迅难道不也是用古老的文字写出精善的文章吗?同代人无法看清同代人文化选择的正误,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些。
  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在启蒙激情下的诸种思考,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他们只是在思想层面追问选择的可能性。不过,在与强大的传统书写对抗时,主张汉字改革的人忽略了两点事实:一是民智的开发需要社会的改良,通过结构的变革可以使成千上万的人成为汉语的主力军,用白话文来写作、用汉字写作;二、白话文还在实践中,它与文言文有不同的功能,钱玄同、聂绀弩等人所说的汉语的问题,其实很多是文言文的问题。后来白话文的实践证明,外来语可以融汇在白话文中,其内在的弹性是文言文所没有的。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语言与文学争论的历史,显示了一代人表达的焦虑,内在的、强烈的表达的焦虑。除了世界语的提出以外,对民间语言的调查、借用也提到研究的话题里,这种选择的价值走向是由象牙塔走向民间、由古代语走向现代语。他们在文学大众化的思考里把文章与文字视为被动的存在,而没有看到人的思想可以激活古老的文字,从而给新文学注入新鲜的血液,精神的鲜活定可以带来语言的鲜活。这在鲁迅后来的实践里已经被证明了。
  鲁迅在晚年延续了早年钱玄同一些思想,比如,他对汉语表达的不精密的思考。鲁迅翻译的一个特点就“硬译”,――但他早期的翻译非常的儒雅,非常的得体,如严复讲的“信达雅”,这种味道,用钱钟书先生的话说,翻译的最高的境界是化境,就是用母语把西洋文“化成”中国的语言。可晚期的鲁迅不是这样,他硬译,他要把那种非常逻辑化的、多义性的、充满了灿烂智慧的辞章,嫁接到我们汉语的母体里,使我们的汉语也具有这样一种张力。
  比如他翻译普列汉诺夫和卢那察尔斯基的作品、他们的美学文章的时候,他就严格按照德语和俄语的表达秩序,中国人看了就不习惯,后来说鲁迅“硬译”是一条绝路,把汉语书写引向了绝路。可是鲁迅认为,我们的汉语确实是有问题的,中国没有数理逻辑,没有物理学家、大数学家,是因为汉语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是一种诗化的表达,汉语的逻辑性是欠缺的。所以,他主张硬译以改变我们的语言。
  他举的例子是什么呢?东汉的佛经翻译就改变了我们的汉语。我们注意一下,我们看诸子,尤其是先秦诸子的文章,一直到司马迁的《史记》,那是地道的汉语的思维,可是到了六朝以后,你会发现“彼岸世界”出现了,时空发生了变化,表达的维度拓展了。这就是佛经翻译的很大的贡献。佛经的翻译,在开始也是觉得佶屈聱牙,可后来被中国人接受,汉语的表达的厚度就增加了。所以,在鲁迅那里,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人们的努力,它可以从扁平变为立体,从单向变成多维。
  鲁迅这种“硬译”的冲动,这种翻译的冲动,确实让同代人很难理解,但这种像唐&吉诃德战风车的努力,使他成为了我们民族的一个英雄,他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路上拓展了一条新的汉语书写的路径。鲁迅先生通过翻译,他发现了、创造了新的句子,这种表达,不仅文言文没有这样的功效,连世界语也难有这样的佳绩。鲁迅在无意中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钱玄同和沈兼士、包括过去的吴稚晖等等他们所提出的一些疑问。
  今天审视那一代人的言论和思想,会感到他们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进行对话的。首要之点是,大众还没有受到教育的途径,社会充满了不公;他们没有从社会改造层面意识到改变窘态的可能,而是从文字上着手,以此为突破口,自然有进入歧路的危险。
  鲁迅在《门外文谈》里谈论过字是谁创造的、怎么来的,谈到写字就是画画,以及古代的文与言不一致的问题。特别应注意,鲁迅是在文盲甚多的空间来讨论这个话题的,在这样的语境里他的所思所想并不过激,而且有许多道理。从思想来讲,鲁迅认为古书里有很多不好的因素,读了未必让人聪明,大众在没有受到古文污染的时候,以新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可以保留他们的诚真之气的。
  据周有光回忆,当年苏联倡导文字改革,列宁就希望苏联的文字要有所变化,后来斯大林没有采纳他的思路。50年代初,毛泽东到莫斯科拜访斯大林,请示关于中国的文字改革的问题,斯大林很赞成,当时中国是共产国际的一个部分。回来搞汉字改革,当时的负责人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长吴玉章先生,组员有王力、魏建功、吕叔湘,还有现在唯一活的周有光先生,106岁,他今年还在写作还在思考。苏联当时提出这个语言改革也是为了大众,因为苏联有好多少数民族,他们也希望大家都语言共通,都有这种改革的冲动。后来发现了问题,发现语言是有自己的规律的,每一个民族的语言有自身的规律。当时,苏联一位领导人到中国来找外交部长陈毅,说你们中国拼音文字要用俄文字母;陈毅就回答说不行,我们只能用现在我们的拼音的字母,因为我们东亚的语言有独特性。曾经有很多很多的讨论。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鲁迅那一代人、尤其鲁迅先生,是把汉语的功能和潜质发挥到极致的一个人。但他对此不置一词,似乎看清了自己的智慧,他所着眼的是汉字的局限,或者说文言的局限,看到了局限才有创造的冲动。他在写作的过程中,摄取了日语的元素,也从德文中受到启发,又能以口语、方言为文,于是,汉语的内在的力量辐射出来,给人以奇崛之美。我们看他的手稿,他的书写有章法,乃民国书法的精品,其间有六朝的味道、宋元以来的舒朗小巧,古风之中卷出诗意的涟漪,都非一般人可以比肩。他恰恰是看到了旧的书写的有限性,才能不随众俗,在方寸之间见出奇气。
  我们从这里读出了那一代人的苦心,在面对汉字与汉语的时候,他们不是匍匐其间,而有超越的渴念,在超越而又无法超越之间,他们的审美纬度得以打开,汉语的魅力也在其间有了自己的展示。
  我觉得,鲁迅是在多种语境下来看汉语的,他的藏书里面有日文、德文、英文和俄文,他在世界大的语汇里来反观自己的母语,而不是我们今天――包括我自己,在说汉语好的时候,只是在自己单独的语境里来谈汉语。这个是不行的。鲁迅站在人类文化的流脉里来反观自己的母语,他会发现很多问题;也恰恰是这样的一种反观,使他具有了新的一种创造力。
  从一个民族的发展史看,语言文字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但也有其内在的规定性。鲁迅、钱玄同那代人思考汉字与汉语的表现力,是从变化的需要提出来的,因为是探索性的讨论与实践,成就与偏差都有,一些基本的观点成为后来学界不能不面临的话题。母语的变化与发展,是靠历史的积淀方能实现的,鲁迅后来的翻译实践,留下了很多的遗产,值得我们总结,他的实践多于口号,他知道自我更新的重要。表面看来,今天他们的问题意识被整体的文化理念所否定,我们会否定鲁迅那一代人很多、特别是“废除汉字”的看法,但在未来的发展中,未必没有参考的价值。
  敢于向母语挑战的人,可能是最能丰富母语的思想者。我们看看五四以来的文章与艺术,那些伟大的存在,多是有创新的人们完成的,他们可能在意识的表达里存在盲点或错误,但因为有超越的意识的存在,使得母语有了无限的生机。经历了新文化的沐浴与洗礼,我们对自己的文化遗产的珍贵性,定会有着与前人不同的认识。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UC003)
原标题: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旅途看的不只是风景……[]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有人用古文翻译流行语,服了!_网易新闻
有人用古文翻译流行语,服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有人用古文翻译流行语,服了!)
现在,人人都在追赶着潮流,穿流行的衣服,梳流行的头发,也说着流行的话。但大家似乎都忘了,我们的古文有多美。于是,最近一群有才的网友们便用古语翻译了下那些耳熟能详的流行语。
还真别说,大白话被这么“翻译”了下,顿时就“高大上”起来了。不信?跟我们一起去看看。
【1】原文: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
翻译: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2】原文:有钱,任性。
翻译: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3】原文:主要看气质。
翻译: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
【4】原文:也是醉了。
翻译: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5】原文:人要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翻译: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
【6】原文:别睡了,起来嗨。
翻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7】原文: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翻译:欲图大事,莫拘小节。
【8】原文:你这么牛,家里人知道么。
翻译:腰中雄剑长三尺,君家严慈知不知。
【9】原文:心好累。
翻译:形若槁骸,心如死灰。
【10】原文: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翻译:方寸淆乱,灵台崩摧。
【11】原文: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翻译:城中戏一场,山民笑断肠。
【12】原文:重要的事说三遍。
翻译:一言难尽意,三令作五申。
【13】原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翻译:天高地阔,欲往观之。
【14】原文: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翻译:君莫欺我不识字,人间安得有此事。
【15】原文: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翻译: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据《报刊文摘》
有人用古文翻译流行语,服了!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浙江老年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请教 林海峰-经典(粤语) 里面一些句子词汇的意思。 地道的广东话者请进。_百度知道
请教 林海峰-经典(粤语) 里面一些句子词汇的意思。 地道的广东话者请进。
先解释一件事,很多粤语式的口语化歌性质跟RAP(说唱)是一样的,当中有些歌词是为了使歌曲达到押韵,旋律通顺而套用进去,实质要表达的内容无绝对的定义,甚至与前后文意思并不一致。所以歌词的本身要直接翻译出来的话,可能看上去会有点词不达意的。事先跟你说清楚这点,你就别太在意每一个字眼的意思了。“金烧猪突然识飞天”
金烧猪是什么来的?其实就是烤乳猪全体,金只不过是回应前一句歌词的金手金厄颈链金牌“手松松丢低一千叹碗顶级翅捞伊面”
翻译整句话随意丢下一千块吃碗顶级的鱼翅伴伊面。(意思就是做了一千块钱的贺礼,然后在吃鱼翅伴伊面)“家家起万年拍照片”
起万年啥意思呀?是“家家喜万年拍照片”,不是起。你的歌词有误。就是大家都很开心,聚在一起拍大合照。“花仔变大人”
花仔是?花仔就是指处男。”在这个晚上刘华做嘉宾“
刘华在这里是谁?一般指的就是“刘德华”,香港那边除了用“华仔”外,也很喜欢用这个称呼叫他的。“姨妈姑姐 部长亲戚 大家欢呼等你湿吻”
湿吻是什么意思?就是舌吻啦,亲吻的时候舌头会伸到对方嘴里去的那种。&白婚纱真胸的女神 抛花抛俾姓邓 &
抛给姓邓?邓是谁呀?真胸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胸部没有做过隆胸,也不会用那些加了垫子的胸围,完全自然的状态.另外一个是指衣服里面什么内衣,胸围之类的都没穿. 姓邓这里就是一个押韵用词了,指代就是一位姓邓的客人而已.“唔衬到衬 登登登登”
唔衬到衬 翻译成普通话。。从不相配到很相配的意思.就是暗指新人从一开始不被大家看好,但到最后都能终成眷属的意思.后面的&登登登登&就是婚礼进行曲开始的那个旋律的音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以前香港人为面子,炫耀 食物会贴上金萡 而烧猪=乳猪 所以金烧猪=金(萡)乳猪
广东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聊天白话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