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防雷 能不能造个&js quot json解析;雷神

喂喂喂,听说了吗,今年南方要发98年那样的大水,这是真的吗?注意,这里藏着个幕后黑手,那就是厄尔尼诺。数据统计分析,6月7日和8日,31个省会级城市都曾出现过降雨,海口、郑州、石家庄、济南相对易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5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快翻出你的童年照,好好和现在的自己比一比,看看你真的失去童年了吗?
数据帝扒天气:风电真能“偷走”北京的风吗?
中国天气网独家报道 最近一篇《谁“偷走”了北京的风》的报道在网上流传,认为内蒙古风电大发展和京津冀雾霾增多是同步出现的,2013年北京风力呈现断崖式暴跌。难道这两年北京的风真的骤减?风电真能“偷走”北京的风,导致雾霾加重?
2013年北京风力断崖式暴跌是假 减弱是真
《谁“偷走”了北京的风》通过北京2013年大风日数得出北京2013年风力断崖式暴跌的结论,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就好比,因为全年级考试得满分的人少了,就判断全年级学生的成绩都是大幅退步了。且文中说北京2013年大风日数(瞬时风速超过17米/秒)为1天并不属实,应为3天。
从北京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对比图中可以发现,风速大的年份,大风日数不一定是偏多的。反过来,大风日数少的年份,平均风速未必偏弱。以1983年和1981年对比为例,1983年大风日数(29天)几乎是1981年(15天)的2倍,但平均风速比1981年还少了0.1米/秒!因此,光看大风日数来说北京的风速暴跌,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北京的风速最近3年确实减少了。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因为风电大发展导致的吗?
风电影响风速就像蚂蚁绊倒大象
为了搞清楚风电发展和北京风速变小的关系,数据帝决定把目光放到更长远的时间周期中。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北京的风速在波动中减小。其中,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北京的平均风速较大,1972年达到了顶峰(3.2米/秒)。从70年后期开始,北京风速就在减小,1990年减小到了低谷(1.8米/秒)。
按照《谁“偷走”了北京的风》报道,风电装机量主要是2008年以后突飞猛进的,因此在1972年-1990年这段时间风速减小,显然是不能算在风电头上的。那么,2008年风电大发展以后呢?
报道中提到河北张家口地区风电发展迅猛,是“中国风电第一市”,在北京上风口,令人不安。数据帝选择了风电场附近相邻的两个站点——张家口和张北来进行风速对比,两地相距40多公里。如果风电真的对风力有影响,张家口和张北的风速应该减小。事实是2008年风电大发展后,两地的风速不降反升。
风电场一般集中在张家口北部的张北、尚义等坝上地区,张家口市处于其下游。年,张北风速增加,张家口没有变化。如果上游风电发展导致下游风速减小的假设成立,那么2011年张北风速减小,张家口的风速也应该减小,但事实上却维持不变,尤其是年,张北风速有所加大,张家口增速更快。不但没有因为风电设备增多,拉开差距,反而缩小了差距。由此可见,风电发展对临近地区风速的影响并不大。
这个结论从国外的实验研究也能找到依据。丹麦科技大学Risoe实验室Frandsen通过设置9000平方公里范围的大规模风电场,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大型风电场的局地大气环境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大型风电场下风向风速减弱的影响经过约30~60公里的距离以后就可以恢复。在风电大户中,河北张家口距离北京上百公里,内蒙古距离北京就更远了。因此,北京上游的内蒙古、河北开发风电资源,对北京风速的变化影响微乎其微。好比一只大象马上要摔倒,就算大象脚下的蚂蚁伸了一下腿,也不能认为是蚂蚁绊倒了大象。
而美国斯坦福大学Maria通过建立风电机组叶片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动量参数化关系,估算由于大型风电场建设带来的全球和区域大气能量的损失,结果显示,如果用风能满足全球对能源的需求,风能开发对1公里以下大气层能量的损失大约0.006%~0.008%,影响微乎其微。
到底是谁“偷走”了北京的风?
不是因为风电发展,那北京风速减弱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风的本质是空气流动,导致空气流动的根源是空气温度和密度的差异。由于陆地和海洋性质不同,冷热变化有差异,冬季陆地冷于海洋,风从亚欧大陆的腹地(西伯利亚)吹向太平洋,所以北京冬季多西北风。
由于全球变暖,尤其是80年代以后暖冬的增多,减小了冬季海洋和欧亚大陆的温差,因此空气的流动也就不如之前快,风速也相对应减小。从冬半年强冷空气和寒潮次数的年代变化来看,60-70年代的寒潮和强冷空气相对较多,80年代明显减少,90年代以后又稍有增多;对应风速变化来看,60-70年代北京平均风速较大,80年代明显减小,90年代又有所增大。如此看来,北京的风速变化还是自然因素起了主要作用。当然,全球变暖也有很多原因被归结为人类活动,科学界一直有争议,但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应该都是存在的。
除了全球变暖,城市化发展增加了地面附近的摩擦作用,高大的城市群会产生绕流阻力,也使得风速可能会减弱。除了北京,同样的风速变化也表现在北方其他一些城市,比如郑州、沈阳、西宁也出现了风速先下降、之后又有所提升、总体震荡下降的趋势。不过,天津21世纪以来风速还呈现加大趋势,这可能因为天津临海,城市热岛效应使得海陆风的作用加强。
小注:绕流,就是流体遇到障碍物,一般从其周边绕过,这个在自然中很常见,比如在河流中的石头,水流会从旁边绕行。在地球上,青藏高原的绕流作用也很明显,在其下风处的四川盆地,风速就很小。
为了感受城市发展对风速变化的影响,数据帝还选择了甘肃民勤(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郭勒草原边缘)、内蒙古小二沟(大兴安岭森林边缘)这三个接近自然环境的站点,三个站点90年代的风速虽然也弱于60-70年代,但没有北方省会级城市那么明显。
因此北方城市风速的减小,应该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
结语:风电发展对治霾有功无罪
北京的风速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城市发展的影响。要是归结于风电发展,那就冤枉了。从这种联系中推导出风电发展会加重华北雾霾,更是冤上加冤。上期APEC蓝的启示中提到了,风电作为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矿物质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治理雾霾的一大希望,不应该被错杀和扼杀。
注:本文所述属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本文版权归中国天气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微信关注我们,阴晴冷暖尽在掌握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刘文静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数据帝:既然能防雷 能不能造个“雷神”?_天气预报_新浪网
数据帝:既然能防雷 能不能造个“雷神”?
  中国天气网独家报道 春末夏初,伴随着一场春雨一场暖,天空也一天比一天热闹。一声巨雷、一道闪电,常常劈出不少悲剧。不过,数据帝今天不聊悲剧,咱们来聊聊悲剧之外的雷电,它能劈出氮肥劈出负氧离子,甚至劈出新能源。顺手赠送全国以及全球雷电地图,一眼看明白哪里最“雷”。
  雷电瞬间功率是三峡水电站的50倍左右
  雷电雷电,有雷声有闪电,而给我们制造麻烦的主要是闪电,并且是云地闪。咱们平时看到的大多数闪电都是云中闪,这种情况就好比看天上神仙大战,噼里啪啦很热闹,一般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是,如果他们打着打着不小心劈到地面上,就是云地闪了,它是雷击事故的元凶,防雷防的主要就是它。
  一般云中闪与云地闪的发生比例为3:1,云层中水汽发生冻结的高度越低,越容易产生云地闪。在热带地区的冻结高度较高,云中闪和云地闪的比例约为9:1;而在北纬60°的挪威,该比例为1:1。我们都知道雷电制造悲剧靠的是电,那这些电能不能拿来用呢?
  其实,雷电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就释放出来,其瞬间功率是巨大的。闪电发生时两端平均电压可以达到1000万伏,平均电流10万安培,那么在闪电的一刹那,功率可达10亿千瓦,甚至更高。而我国最大的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才2240万千瓦,闪电的瞬间功率大约是三峡水电站的50倍左右。
  可惜,闪电的放电时间极短,平均持续时间0.25秒,一次闪电的能量约7万千瓦·时(度),而平均一小时北京城市用电量达到180万度。一次雷电释放出的总能量,远远不够北京一小时的城市用电量。但在地球上每一秒钟就会产生100次闪电,如果将这些电能进行持续收集,其实是一个非常可观的能源。而早在200多年前,就有人试过收集雷电。
  人工“用”雷现实吗?
  富兰克林是第一个提出用实验来证明天空中的闪电就是电的的科学家。不过,没有证据表明他把这个实验付诸了行动,如果被真的雷电电到的话,很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富兰克林了。
  不过,富兰克林提出的这个引导闪电的想法后来被法国人实现了。1752年5月法国的布丰伯爵托马斯·弗朗索瓦·狄阿里巴(名字长到没朋友),在巴黎北边的玛丽村竖起了一根12米长的金属杆,下面插进一个空酒瓶。金属杆被闪电击中后,一位助手前去查看,结果烧伤了手指,还产生了一股硫磺味。实验证明,闪电与人造的电是一样的。这次实验也是人类对云地闪的首次探索和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已有中国、美国等几个国家掌握了人工引雷技术。在雷暴条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向空中发射一个拖拽金属丝的小火箭,雷电沿着这个导线打到地面上,这样本来随机乱来的自然雷电就变得可控制了,也给了我们近距离研究雷电的机会。
  不过,目前人工引雷主要是研究如何防雷,“用雷”尚未实现,因为没有容量巨大的电容器来收集雷电。
  雷电地图告诉你哪里最“雷”
  如果要研究如何“用雷”,那就最好了解到哪里机会最多,数据帝这么贴心当然替你扒好了。
  NASA有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闪电分布极不均匀,大概70%的闪电发生在热带地区的陆地上。刚果(金)及其周边国家是全球雷电最多发的地方,因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空气遇到陆地上的山脉阻挡,空气上下对流非常旺盛。
  其中,最常发生雷击的地方是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山区的小村庄kifuka,海拔约975米,这里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约发生158次雷击。
  虽然我国没有进入世界雷电高发区的榜单,这不代表我们国家雷电不多。每年6-8月,云南、广西、广东、海南、青藏高原中部都属于雷电高发地区,平均一个月有超过10天出现雷电。因雷电频发而得名的广东雷州,平均一年有接近80天出现雷电。
  这样的雷电你肯定不知道
  除了新能源的潜质,雷电还有少有人知的好处,比如产生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因雷电落到地面的氮肥有四亿吨,如果全部落到陆地上,等于每亩地施了约二公斤氮素,相当于每亩地节约了大约30块钱的肥料钱。全球陆地面积大约是1.49亿平方千米,这简直是省钱王道啊。
  再比如,雷电可以净化空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个。有研究表明,有雷电日的负氧离子浓度明显偏高,日平均负氧离子浓度比无雷电日多500多个,堪称天然空气净化器。
  当然好处再多,不研究出利用方法也没有什么卵用。不过,人工用雷也不见得就是天方夜谭,毕竟通过人工引雷已经初步做到了,说不定哪天真能造出个发电“雷神”呢。(文/李磊田 设计/任成英)今日天气重点
喂喂喂,听说了吗,今年南方要发98年那样的大水,这是真的吗?注意,这里藏着个幕后黑手,那就是厄尔尼诺。数据统计分析,6月7日和8日,31个省会级城市都曾出现过降雨,海口、郑州、石家庄、济南相对易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5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快翻出你的童年照,好好和现在的自己比一比,看看你真的失去童年了吗?
一、勇往直前(12道选择题)
1. 当暖空气推动冷空气移动时,这一过渡带叫做(B)
A、冷锋&&& B、暖锋&&&& C、静止锋
2. 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在气象上属于( C )天气系统。
A 行星尺度&&&&&&& B 大尺度&&&&&&& C 中小尺度
3. “雪花开六出”是北周诗人庾信《郊行值雪》诗中的名句。这句诗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雪花下了六次&&&& B.雪花覆盖地面六厘米&&&& C.雪花是六角形&&&& 【C】
4. 二十四节气中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是哪些?【B】
A.大暑、小暑、大寒、小寒
B.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C.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5. 目前我国静止卫星区域快速扫描,对于同一区域的观测最快达到几分钟一次?(A)
A. 6分钟&&&& B. 10分钟&&&&& C. 15分钟
6. 雾滴中有病菌吗,会不会有碍人体健康?(A)
A、有,会&&&&&& B、有,不会&&&& C、没有,不会
7. 雷电是发生于( A )云内、云与地、云与空气之间的击穿放电现象。
A 积雨云&&B 雨层云&& C 层积云
8. 天气预报中常提到副热带高压,一般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常为(B)天气。
A 多雨&&B 晴热&&C 凉爽
9. 我国2013年9月发射的风云三号C卫星,增加了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主要目标是增强以下哪类监测能力?(C)
A.提高成像观测能力
B. 提高大气温度的探测能力
C. 提高大气污染气体监测能力
10. 台风的直接灾害主要包括暴雨、大风和( A )。
A 风暴潮&&&B 雷电&&&C 龙卷风
11. 天气雷达是利用( B )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探测大气中的降水或云中水滴的浓度、分布等,了解天气系统的结构和特征。
A 气溶胶、汽车尾气、PM2.5浓度等
B 雨滴、云状滴、冰晶、雪花等
C 温度、湿度等
12. 位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对我国的天气影响很大,它是一个(B)系统
A、冷性高压&&&& B、暖性高压&&& C、暖性低压
二、分秒必争(判断题40道)
1.季风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太阳辐射是季风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错)&&& (海陆热力差异)
2. 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对)
3. 气象卫星上可以穿透云层观测到地面的是紫外臭氧探测仪。 (错)& (微波类仪器)
4. 使大型气球上升到平流层进行气象、天文、环境等多学科探测试验的气球叫做定高气球。(错) (平流层气球)
5. 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有害,为人类构筑安全屏障的气体是臭氧。 (对)
6.& 气象符号中 8字倒躺为 ∞ 的表示的是沙尘暴。&& (错)
7. 遇到雷暴发生时,在操场上的同学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回到室内。(对)
8. 入春是指气温上升到候(5天)平均气温高于10℃以后。(对)
9. 空气运动的方向总是从高温指向低温。(错)&& (高压指向低压)
10. 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日落红云升,有雨在明朝。(错)&&&& (来日是晴天)
11. 气团是指在水平方向上大气的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块。 (对) 改大范围的空气团
12. 气象观测场周围有一圈栅栏,高度小于1.2米。(对)
13. 气象站用来盛放温湿度等探测仪器的百叶箱漆成白色是为了保护探测仪器。(错)
防止太阳辐射对探测仪器的照射造成数据与实际有误差
14. 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地中海气候型。(对)
15. 晴朗的白天,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对)。
16. 云主要是由空气下降增温而形成的。(错)& (上升绝热冷却)
17. 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是《京都议定书》(错)&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8. 每一种天气变化的物理过程都伴随着或起因于热量的传递或交换。(对)
19. 在天气预报中,预报风力时我们常听到风力3到4级,阵风5级。这里的阵风表示的瞬间风力最大风速。&& 对
20. 浓雾指水平能见度在50~30米的雾。(错)&& (500~50米)
21.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摄氏度。假设地球上没有温室效应,那么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将是零下19摄氏度。 ( 对)
22. 对流层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空气吸收太阳辐射。(错)& (空气吸收地面热辐射)
23.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 (对)
23. 我国梅雨区域主要发生在华南地区。(错)&& (江浙)
25. 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大气层稳定称为逆温。(对)
26. “一山有四季”形成的原因是纬度因素。& (错)&& (地形)
27. 紫外线的强弱取决于太阳的高度角。&&&&& (对)
28. 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对)
29. 气象要素对战争的影响很大。&& (对)
3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可能达到100%
(错)& (不可能)
31.因其特殊的地形,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的天气气候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是(黄土高原)。 (错)& (应是青藏高原)
32. 平均而言,在对流层中每上升100米,大气温度的变化是下降1度。(错)
(应是下降0.65度)
33. 太阳目前的热能来源是氢的核聚变反应。&&& (对)
34. 东亚大槽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东经140度)附近。&&&&&&&&&&&&&&&& (对)
35. 造成我国长江流域初夏的梅雨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是江淮气旋(对)
36. 天气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能被云雨粒子反射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大气探测工具。(错)
37. 西太平洋沿海国家中,受台风袭击最多的是日本。(错)& (中国)
38.十雾九晴或雾兆晴天,主要指的是平流雾。&&&& 错&&& (辐射雾)
39.寒露风多发生在我国的西部。&&&&&&&&&&&&&&&& 错&&& (南方)
40.天气预报是根据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某一地区未来的天气作出分析和预测。对
三、默契考验(40道)
立春、云、闪电、冰雹、沙尘暴、气象卫星、气象站、气候资源、PM 2.5、洪涝
立夏、雾、寒潮、台风、梅雨、大气污染、天气预报、百叶箱、气候变化、青藏高原
霜降、紫外线、暴雨、雾霾、臭氧、龙卷风、温室效应、厄尔尼诺、温度计、二氧化碳
大寒、雪、彩虹、酸雨、大气压、热带风暴、人造卫星、降水量、大气层、人造卫星
四、火线抢答(选择题 20道)
1.气旋是大气中水平气流旋转而形成的大型涡旋,气旋中天气常发生剧烈的变化,那么南半球气旋是什么旋转方向?(B)
A. 逆时针旋转&&& B. 顺时针旋转&&&& C. 视气压情况而定
2. 郑和下西洋是利用了(C)
A、台风&&&& B、海风&&&& C、季风
3. 飑线是指风向和风力发生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它常出现在雷雨云到来之前或冷锋之前,春、夏季节的( A )里最易发生。
A 积雨云&&&B 雨层云&&C 高积云
4. 看似透明的大气层其实厚度极大,大气有可能向外泄漏空气分子并在那里会出现美丽的极光的高度在(b)
A. 100 千米左右&& B. 900 千米左右&& C. 30 千米左右
5. .气象卫星资料预处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C)
A. 图像拼接&&& B. 制作动画&&&& C. 定标和定位
6. 造成飞机颠簸的主要原因是( A )。
A 大气湍流&&&B 空中大风&&C 浓厚云层
7. 南极春季出现臭氧洞,北极春季未出现过臭氧洞,其主要原因是( C )
A& 北极地区氟里昂等污染物质浓度低于南极
B 北极春季平均臭氧总量比南极高
C 北极春季平流层极涡中的温度高于南极
8. 玉树银枝,梨花竟放的北国风光别具风韵,这是气象上所说的哪一种现象?(A)
A、雾凇&&& B、雾& C、积雪
9. 当温度和湿度分别在什么范围内时人体感觉最舒适?(C)
A、16-20℃,30%-40%& B、20-25℃,40%-50%& C、18-20℃,50%-60%
10. 一天中紫外线最强是以下哪个时段?(B)
A、8-10时& B、10-14时& C、16--18时
11. 以下哪个选项是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正确解释?(A)
A、农历七、八、九月(也称孟秋、仲秋、季秋)& B三个秋天& C、秋季的三个节气
12. 干热风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哪个区域?(C)
A、长江流域&& B、西南、华南地区&& C、华北、河西走廊
13. 你认为一天中,下列选项的哪一个时间段的空气最清洁?(B)
A、上午8-9时& B、下午15--17时& C、早晨6-7时
14. 以下哪个因素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B)
A、气象条件&& B、城市化&& C、气候变暖
15. 《京都议定书》又称《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请问签订《京都议定书》的具体时间是何年何月?(A)
A、1997年12月& B、1985年6月& C、2004年3月
16. 下列哪一个选项是媒体报道中所说的缺水的主指?(B)
A、降水&& B、水资源&& C、有效降水量
17. 海市蜃楼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A)的反常分布是海市蜃楼形成的气象条件。
A.气温;&B.降水;&C.风速;
18. 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测量(B)
A.湿度&&& B. 径向风速&& C. 温度
19. 世界上最早“城市光化学烟雾”事件出现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C)
A、英国伦敦&& B、日本东京&& C、美国洛杉矶
20. 东亚季风活动对我国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A)
A、有直接影响&& B、影响很小&& C、没有影响
五、一锤定音(问答题6道)
1. 什么是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效应就是一种城市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它的形成一方面是在现代化的大城市中,数百万人日常生活所发出的热量,还有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散发的大量热量。另一方面,城市的建筑群和柏油路面热容量大,反射率小,能有效地储存太阳辐射热。
2、为什么在台风眼里反而没有风?
在台风中心大约直径为10公里的圆面积内(称为台风眼),由于外围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外面的空气不易进到里面去,那里好像一根孤立的大管子一样。所以台风眼区的空气,几乎是不旋转的,因而也就没有风。
而在台风眼区,空气是向下沉的,因而云消雨散,会出现暂时的晴天,夜间还能看到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一般只有6小时,台风眼就过去了,接着天气又重新变得很恶劣,仍然是狂风暴雨。
3.什么是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有哪些特征?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有利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气候条件。包括太阳辐射、热量、水分、空气、风能等。
气候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不可或缺性;第二,自然性;第三,利弊相生性;第四,多样性。
4. 世界十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1.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2.土壤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减少;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4.水荒制约发展,影响生活;5.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资源急剧减少;7.人口爆炸,危及自然生态;8.有害人工化合物泛滥,贻害人间;9.有害废弃物的转移,贻害世界;10.残留物质,伤害环境 。(列出8项可给满分)
5. “冰冻三尺”需几日之寒?
三九严寒的天气里冰冻的程度应当最厚,其实最大的冰冻厚度是出现在冬末春初,因为冰冻厚度与“负积温”有关。所谓“负积温”是指冬季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累积总和。天气越冷,负积温就越高,冰冻也就越厚。实验证明“冰冻三尺”,大约需要-780℃的负积温。假设该地区整个冬季平均气温为-12℃,那么780÷12=65(天)。也就是说,这个地区冰冻三尺约需65日之寒。
6. 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是如何利用霞来预测未来天气的?
根据霞的生成原理,早晨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水滴已经很多,而且云层已经从西方侵入本地区,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雨;出现火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示西方已经没有云层,阳光才能透过来造成晚霞,也就是本地区的上游天气已经放晴。这样,在原来笼罩本地区的云层东移以后,本地区天气将转晴。
1. 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太阳是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A)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2.预计热带气旋在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本地时,本地气象台将发布( C )。
A、热带气旋消息&&&&&&& B、热带气旋警报&&&&&&& C、热带气旋紧急警报
3. 季风在冬季是由(B)
A、海洋吹向大陆&&&& B、大陆吹向海洋&& C、南方吹向北方
4.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是一种典型的(C)
A、阳历&&&& B、阴历&&&& C、阴阳历
5. 当有剧烈磁暴产生时,地球高层大气的密度会(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6. IPCC第五次研究报告指出,自1880年到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大约升高了( B )。这种气候变暖是由气候本身的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
A、1.0℃&&&&&& B、0.85℃&&&&& C、1.25℃
7. 24节气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哪个节气? A
A& 夏至&&& B& 冬至&&&& C& 秋分
8. 冬季哪种天气过程降温幅度最大?&&& B
A& 冷空气&& B 寒潮&&&& C强冷空气
9、形成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是什么?&& C
A 经纬度&&& B& 地域&&&& C大气环流
10. 发生中暑现象最主要的气象条件是什么?& A
A.气温&&&& B.湿度& && C.气压
11.在开阔地遇强雷雨时怎么办?&& C
A 快速奔跑 && B 站立不动&& C 抱膝下蹲
12. 极端天气是指&&&&&&&&&&& A
A& 比较少见的坏天气&& B 经常出现的坏天气
C很少见的天气
13. 一般从哪个节气开始, 我国就会出现春雷? A
A 惊蛰&&&&& B 雨水&&&& C 立春
14. 影响人体舒适度的首推气象要素是什么?&& A 气温
A& 气温&&&&&& B& 湿度&&&&& C& 风力
15. 空中云水资源是指?&&&&&& B
A 蕴含于云中的水资源&& B 存在于大气中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总量
C 已降到地面的水资源
16. 三个孩子中( C )说的正确?A小红:明天和后天的气候会很热& B小艳:10年后全球天气会明显变暖&& C小刚:20世纪70年代气候比现在要冷。
17.新疆的哈密瓜之所以甘甜主要是因为( B )。
A 气候干燥&&&& B 气温日较差大&&&& C 雪水灌溉
A、大气作用&&&&& B、地震&&&&& C、火山喷发&&&&& D、高速太阳风
18. 以下物件中,可用作研究青藏高原远古地质时期气候特点和变化的是( B )。
A 地表下挖掘出的动物化石&& B 冰川深处取出的冰芯
C 修筑铁路时发掘出的古代瓷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张永宁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uot 如何转成引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