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科幻片为何流行科幻电影???

有哪些经典的科幻电影值得推荐?
【涂诗语的回答(4916票)】:
有空了就再来加上一些朋友提醒我漏了的电影了,谢谢各位。
再次感谢很多朋友的推荐,再次更新补上一些好的了~
好多朋友推荐了好多我漏了的好科幻电影,谢谢大家支持啦~其实有些很赞电影我还没有去看也不是很好写评价了。。其实科幻电影挺多的,不好的我也不会写在这里啦~有空我会尽量补上大家提到的好电影的啦~大家不要急嘛。。你们说的电影都很赞的啦!貌似这是第三次修改了。。。欢迎大家继续推荐好科幻电影给我~
看到好多人收藏了这个答案~(收藏时顺手也点个赞呗~)谢谢大家的支持~我再来修改一下好了~
找了一些图片看起来好看一点。。然后又加了几部刚想起来的电影。。大家有什么好的科幻电影推荐都说说吧~大年初一在写这个。。。时间关系以后再写了。。。
太多了!说到科幻我就有点激动…我是科幻电影迷。。我慢慢来回想着说吧…下面排名不分先后吧
黑客帝国,绝对经典让人眼前和思维都一亮而且场面超级炫酷的科幻大片,开创了子弹剪切特效,动作加上科幻深邃思维,必须强烈推荐。
十二只猴子,在穿越时空的思维上做的挺严密的,故事也很让人动情,剧情挺棒。很多电影迷都推荐这一部电影。
异次元骇客,可以说,它在思维上比黑客帝国还更胜一筹!绝对让你惊叹让你拍案叫绝!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提名。没有很酷炫的场面,一层一层的构思已经足够震撼你。
移魂都市,一开始就让你觉得很迷茫很吸引人,故事一层层展开,然后开始清晰,整部电影色调很黑,到最后有光芒的时刻,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值得一看。
第九区,非常深刻的一部科幻电影。绝对算得上是经典之作。科幻的故事背景就让人眼前一亮,加上故事情节对现实社会一些丑恶现象深刻的讽刺,让人移情其中,惊叹,也是必看之作。
源代码,也是构思非常巧妙的一部电影,到最后一刻真的非常动人,让人感觉到幸福。
感官游戏,挺少人知道的一部电影吧,但我强力推荐。构思的未来的游戏世界,环环相扣,绝对也能让你惊叹。一个细节让我回想时很惊讶,1999年的电影,最后似乎所有人拿着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在玩,那时还没有吧?!回想了一下那个情节,我觉得特别震惊,1999年竟然能预测到智能手机!现在还不清楚什么情况。
少数派报告,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演汤姆克鲁斯,剧本来自菲利普K迪克,无疑的好科幻电影,不用评论太多了。自己去看吧。
盗梦空间,诺兰著名科幻经典电影,众所周知的,不用评论了。
银翼杀手,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是科幻电影的top1,其中思考的东西一直值得我们思考,但是我要说的是菲利普K迪克的原著比电影好看几倍!!电影特效很棒,但是故事内核远远不及原著!建议看原著!!!
云图,评价分化挺大的电影,但是它六个小故事都是非常棒的,听着云图六重奏(真的觉得挺好听的钢琴曲),看云图人类不同时期的一些小故事,还是多少会有一些体会的。
星际穿越,大神诺兰的电影,豆瓣评分9.1,不用介绍了吧。(很喜欢那个都是海洋的星球~虽然海啸。。。)
异形系列,绝逼经典科幻电影,看看它的粉丝有多少你就知道了。(异性前传普罗米修斯也可以看看)
终结者系列,去看看有多少人期待终结者5吧。。。肯定值得看。
彗星来的那一夜,小成本科幻电影,但是真的很烧脑!很刺激很有意思!绝对脑洞大开!推荐。
I型起源,不是说这部电影是多么好的科幻电影,但是!它讨论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一些东西不是唯一的。作为科幻迷,怎么能错过这个讨论的电影呢?
回到未来,老的系列经典,我当时随便看了几眼就被吸引住了。
无姓之人,到最后就发现整部电影是多么宏大,关于一生的电影,很推荐,值得一看。
冒名顶替,剧情紧凑,巧妙到让你最后一秒都深陷其中,菲利普原著。
香草的天空,汤哥当年从墨西哥买下了这个剧本!可见剧本魅丽有多大。主要与爱情、人生有关的科幻电影。背景设定吸引人。
蝴蝶效应,很多人奉为经典的系列。环环相扣的蝴蝶效应都从一件事开始,第一部和第三部比较好看。
人类之子,很严肃的一部科幻电影,也是可能的未来,2007土星奖最佳科幻影片。
千钧一发,关于基因歧视的,冲破障碍,佳片有约推荐过,详细评价可以看看佳片有约。
侏罗纪公园,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作品,1993年就有那样的特效特技,让人惊叹。
A.I.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的探讨很深入,机器人的情感,也很动人,经典之作。
E.T.外星人,真的是一个美丽童话,不能错过的经典。
太空漫游2001,硬科幻的代表作。超前的科幻想象!
星球大战,小时候看的时候觉得特别炫酷!的确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超时空接触,很多人心中最好的科幻片。绝对是经典之作。
攻壳机动队, 引用一位朋友的评价,尽管这是一部动画,但事实上相当部分在后来科幻片中出现的概念和思考,在这部探讨人、机、社会、人工智能关系的电影中,已经走得较远了。
阿凡达,当年红遍全球,3D效果很赞,经典科幻电影。
银河系漫游指南,想象力很丰富的一部经典科幻电影。
独立日,特效很棒,经典。
星际迷航,生命力非常强的科幻电影系列,粉丝众多。
PS:菲利普K迪克的作品被改编电影都都成为很经典科幻电影,向他致敬。
下面说一些可能算不上经典但是不错的科幻电影。。
人生遥控器,会让你思考自己人生的软科幻。
全面回忆,原著菲利普,挺不错的。
地球停转之日(08的,旧版实在太老了…),让人类反思自己一些行为的电影,基努李维斯在里面很帅。
黑洞表面,刺激,有点惊悚,不错的科幻片。
遗落战境,也是构思有趣的电影,加上英雄主义,一气呵成的电影,不错。
我是传奇,像生化危机但是不一样,佳片有约推荐过,佳片有约评价挺细的。
月球,不错,低成本创造好电影。
太空运输,有点沉闷,但是构思不错。
深空失忆,看起来很爽的一部电影,刺激,让人满足的科幻片。
环形使者,看起来挺有趣。
机械纪元,对于机器人这方面的思考应该数一数二的。
前目的地,形成的时间环挺缜密,不错。
超验骇客,好剧本,好演员,可惜导演不怎么样。。。
时间机器,穿越的时间那是相当的长,推荐一下。
明日边缘,有点像源代码但是有另一番风味。
我,机器人,很多人都一直在期待第二部的电影。
超体,不是期待中的那么满意。
她,人与操作系统之恋。
猩球崛起,人气很高,想象力也充足的科幻片。
时间规划局,故事背景设定就让人眼前一亮,还算不错。
第五元素,很久以前看的,生化危机女主,值得看看。
极乐空间,第九区导演的作品但是比第九区差挺多。
楚门的世界,不算严格意义的科幻电影,科幻边缘,但是作为剧情片值得称赞。
心方慌/异次元杀阵,就是...刺激!
逃出克隆岛,也是挺多人喜欢的。
生化危机,不解释。。。
致命魔术,虽然不算科幻的感觉,但是揭示了魔术的本质,诺兰作品,比惊天魔盗团好看多了。
永无止境,一种药可以让你逆袭。
创战纪,场景绝对科幻大片。
命运规划局,爱情软科幻。
地狱神探,不算科幻吧。。。不过挺赞。
太空一号,科幻背景不错。
记忆裂痕,吴宇森导演的,不是让人满意但可以看看。
科洛弗档案,很短,拍摄方式很特别,挺好的。
撕裂末日,软科幻背景挺赞的,帅气的贝尔。
鹰眼,关于厉害的超级计算机。
时空罪恶,也是时间环挺完整没什么漏洞的电影。
地心引力,评分很高,故事不错。但是其实这部电影更多是在已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上的电影,不算真正的科幻吧。
惊变28天,类似于生化危机,但是开头是不一样的风格,有新意。
记忆提取,感觉节奏很慢的一部电影,内容还是值得看的。进入别人记忆,看上去很有趣。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影片主要是围绕男主角展开的,外星人只是种仿佛存在人内心的媒介。比较深刻的一部电影。最后所有人都离开地球了,只剩下男主。
安德的游戏,科幻效果不错的电影。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没有任何特效,从角色的对话展开故事,谈论的非常广泛,而且有波澜转折,编剧真的很厉害。但可能对一些人来说有点沉闷。
黑暗风暴,这个电影很久以前在电影频道看过但是现在一直找不到资源。关于黑暗物质的科幻。
灵幻夹克,挺让人感动的电影,与时空穿越有关,最后一刻很美好。
钢铁侠,第一部在硬科幻方面做得真的不错。超级英雄科幻片。
k星异客,有新意,很温暖的电影。
星际之门,题材很有意思的科幻电影。
寂静的地球,题材很不错。
机器管家,很让人感动的电影。
黑洞频率,主打亲情的科幻影片,时空方面挺不错的。
时空线索,故事节凑不错,有自己的亮点。
神秘代码,凯奇大叔的电影,不过这部电影不是烂片,科幻构架还是很有趣很吸引人的。
太阳浩劫,画面不错的电影,比预期好看一些。
发条橙,影响力很深远的一部电影,我还没有看,不过看了简介,对我来说是一部一定会去看的一部电影。
后天,科幻内容挺丰富的灾难片,视觉效果很好,挺赞的。
2012,也是经典的灾难片,有科幻成分,效果挺不错。
天地大冲撞,剧情没有太多特色,不过可以看看。
。。。感觉还有好多好科幻电影要推荐啊。。。可惜一下子记不起来了!!!先这样吧,也写累了。。。
全部都是原创。。。作为科幻迷,真的一写就停不下来啊!!!爱科幻电影!写了这么多,看了的给个赞呗!
【顾星宇的回答(66票)】:
既然问的是经典那就写超过十年前的吧(正好和
这个问题互补~)。阅片不算多,只列几部本 muon 看过且喜欢的(星战 & 星际迷航的坑太大不想填)
有图有贾丝婷碧波,前者均来自豆瓣
1927年德意志的默片。元素丰富,里程碑级别
(不过个人感觉演员的表演夸张得让人分分钟出戏……也许是时代问题)
神作无误!是太空片,更是哲学片。星际穿越(等众多科幻)里有很多向它致敬的镜头
人 or 机?
中间带乱码的那个单词是 Tannhauser = =中间带乱码的那个单词是 Tannhauser = =
软科幻,心理学,深深加重了答主的中二病嗷嗷嗷嗷嗷嗷 _(:3」∠)_
讨论了很多不明觉厉的哲学问题。Cyborg(义体人)不能再炫酷 ,素子姐姐 prpr. BTW 黑客帝国是借鉴攻壳的
答主的科幻入坑作,Neo 是小时候的男神~子弹时间的经典不用多说
05年的科幻喜剧,不算老片,但终极答案42和忧郁哒萌萌哒 Marvin 已然成为被玩坏的 meme. 笑点满满啊哈哈哈
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 ( o ?ωo? )?
【魏雷的回答(325票)】:
《星际穿越》上映的那个晚上,夜空像是一块被冻透了的玻璃,我走在下面,缩头缩脑地等着它发出龟裂的脆响。
可惜什么也没有发生,那一片墨蓝只是温柔地看着万家灯火,任由怀里的星星发出微弱的光。
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满天繁星的景色了,就像没办法用准确的时间刻度来衡量成长一样,我们也说不清到底从哪一天开始不再抬头仰望了,身边有那么多饭局要赶,有那么多钱要赚,有那么多权力要抢,谁会在意天上还有没有星星。
在清凉的夜风中,顺着父亲的手指,奶声奶气地数着七颗北斗星——天枢、天璇、天机、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这样的记忆可曾重新浮现?
在梦中,抑或在电影里。
也许,我们握住不放的,不仅仅只是银幕里的优美幻象,还有心中的那一刻定格。
科幻从来都不只是人类的梦,它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世界观。
既然我之前大言不惭地告诉大家说我是看着科幻片长大的,那么排出心中的TOP10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特别说明:这个榜单只是我最喜欢最有纪念意义最符合我的个人口味的十部科幻电影,绝不是“最好的十部科幻电影”,绝不是“最推荐的科幻十部电影”,也绝不是“最不无聊的十部科幻电影”。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榜单没有包括动画类作品,科幻题材作为二次元的主力,单列一张榜单毫无压力,就不要来这里添乱了。
另,鉴于时下对各种幻想作品的类型分辨不清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正文开始之前尽量简短地说一下如何区分不同类型,以免有人出现“为什么没有《指环王》!”这种不必要的愤慨。
总体而言,我们现在经常接触到的幻想艺术大体有以下几类:
【神话】:这是历史最悠久的幻想类型,它的主要目的是解释自然及社会现象,主要特点是故事中有“神”存在。代表作品:希腊神话。
【传说】:由神话演变而来具有一定历史性的故事,未必会出现神,但是经常会有一些超自然的事物出现,比如吸血鬼,比如射落太阳。神话和传说经常出现交融的现象,比如刑天勇猛,死后还能继续战斗,那么他的对手就被安排成了神祗。代表作品:《白蛇传》。
【科幻】:在科学理论或技术的基础上所展开的想象,这里的“科”是“科学”的意思,再强调一遍,一定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百度百科“科学幻想”词条中简介部分的解释是极不准确且不负责任的)。科幻是一门关于“可能性”的艺术,科幻作品中所描述的情形不一定会发生,也不一定不会发生,它所表现的是“假如这些发生了将会怎样”。历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出版于1818年。很多人会感觉这个作者的名字有点熟悉,因为她的丈夫是英国著名诗人珀西雪莱,《西风颂》大家知道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魔幻】:建立在“魔法”之上的想象,这里的“魔”是“魔法”的意思,魔幻的历史也有年头了,可能起源于祭祀活动,用水晶球或者龟甲什么的预言未来,是远古时期祭司们经常做的事情,发展到后来出现了魔杖、飞毯、魔咒等一系列道具。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故事里出现有魔力的事物。有人认为魔幻是奇幻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定论,但并无不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魔幻”与“魔幻现实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关系。代表作: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
【奇幻】:广义的奇幻包含一切没有科学依据的想象,因为奇幻一词是从英语“fantasy”翻译而来的,这里的“奇”本意是“奇异”,所以这种说法并无不妥,但略显宽泛。狭义上奇幻的主要特点是有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区别的没有科学依据的幻想世界(比如“中土世界”),或者是在现实社会中加入超自然因素(比如有些人或是所有人都可以不必遵守自然规律,比如存在长生不老药),总而言之,作品有一个独立的世界观。奇幻作为一个艺术类型的具体划分目前尚无定论,上述说法是我比较认同的一种,仅供大家参考。代表作:托尔金《魔戒》系列。
【玄幻】:中国特产,以修真、悟道为主要特色,“玄”的本意指“玄学”,这个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988年香港“聚贤馆”出版的小说《月魔》的序言中——“一个集玄学、科学和文学于一身的崭新品种宣告诞生了,这个小说品种我们称之为‘玄幻’小说。”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这个类型似乎跟真正的玄学联系越来越少(虽然原本就不多),玄学逐渐沦为噱头。代表作:黄易《月魔》。
【童话】: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象征、拟人的手法塑造形象,以适宜于儿童阅读的作品。简而言之,是写给儿童看的,大人不看。代表作品:安徒生《海的女儿》。
大概大家会经常遇到的就是上面几种类型啦,想全面覆盖其他所有的不太现实,也没有必要,简单了解即可。
咳咳,跳过了上一段的大家注意看这里看这里——
Now,here we go!
NO10.《异形》系列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异形是宇宙中最恐怖的生命体。这个潜藏在无边黑暗中的怪物有着可以唤起人类恐惧的一切特征:肮脏、嗜血、灵敏、强壮、无声无息、存在于认知以外。
没有人会忘记异形开膛破肚钻出人体的那一幕,这大概是寄生类外星生物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想想你的肚子里孕育着这么一个东西,姑娘们,你们有什么理由停止尖叫呢?
当然,如果它只单纯的是一部成功的恐怖片的话,即使是被一些人认为是史上最好的恐怖片,恐怕也不会进入这个榜单。也许连制片商自己当初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创举——由四位这个时代最具风格化的导演共同完成一个系列:1979年的雷德利斯科特,1986年的詹姆斯卡梅隆,1992年的大卫芬奇,还有1997年的让-皮埃尔热内,四位注定会被后世称为大师的导演用二十年时间构筑了一个来自宇宙深处的恐怖传说。
好吧,这么说有点吹捧的嫌疑了,毕竟《异形3》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大卫芬奇甚至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闹得水火不容,拒绝承认这是自己的作品。
要知道这可是大卫芬奇的处女作啊,这得有多恨……
我们无法得知如果导演的想法完全被注入到这部电影里会是什么效果,不过即使仅从现在的成片来看,也能对他想要实现的构思有所推测。
在荒凉破旧的监狱里,曾犯下过各种残忍罪行的恶棍们和英雄一起,和如神一般无法捉摸无法战胜的对手进行殊死搏斗。大卫芬奇用一个充满了宗教意味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藏于人性之中的主题——“牺牲”。
在罪案中探讨宗教主题是大卫芬奇最喜爱的手法,但是这一次正是他强烈的个人风格(准确地说是强烈而残缺的个人风格)给他带来了非议,浓厚的“说教风”并没有像《七宗罪》一样得到大家的认可。相比较而言,《异形4》就采用了一种更聪明的办法,让-皮埃尔热内用一个可以贯通一切的主题——“爱”,在这个原本冰寒恐怖的系列里注入了一丝温暖。
当然,宣扬爱不等于撒狗血,这个后来创作出名作《天使爱美丽》的法国导演巧妙地用“母性”将人类和寄生者从感情上联系在一起,虽然这么听上去可能会隐约地感觉哪里不对,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它真的是你孕育出来的——无论它是异形还是其他什么——你们之间也许都会有一种奇妙的关联。
“母爱”这个词有没有可能拥有更广泛的意义呢?
这样的讨论本身就是科幻作品无可替代的价值。
你以为这就完了?
作为一个法国人,让-皮埃尔热内被好莱坞称为鬼才是有原因的。在这部给美国人的“见面礼”中,他通过对机器人考尔的塑造,引出了一个更深邃的问题——
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科幻史上的经典问题,但导演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去跟风讨论“他们和真正的人类相比有何相似”,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和人类已经如此相似的他们和真正的人类相比还有何不同”。
有何不同?
当身为变异克隆体的女主角得知她的朋友是机器人时,她说,“原来你是机器人,难怪了,我想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人类。”
当然,这个问题在这一部电影里不是主题,也许只是导演兴之所至而添加的调味品。而当2012年异形的前传《普罗米修斯》上映时,人们发现,《异形》系列的开创者雷德利斯科特接过了这颗火种,将“人的起源和本质”提高到了主题的位置。
普罗米修斯从神那里盗取了天火,他为此受到了永世的惩罚——每天都有一只巨鹰啄食他的肝脏,第二天肝脏复原如初重受其苦,日复一日不得解脱。雷德利斯科特在解释片名时说,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一种技术,因为得到了这种技术,人类被“以一种永恒的可怕方式”所惩罚。
由于《普罗米修斯》只是一个拥有完整故事的三部曲的第一部,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看到导演想展示给我们的世界。仅从第一部来看,人类被设定为起源于名为“工程师”的外星物种。工程师为了消灭人类而培育出了异形,不料却遭到了反噬。但是最终异形还是找到了人类,并成为了人类永远的梦魇。
从现有的剧情来看,机器人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却在异形入侵人类的过程中扮演了一种极其暧昧的角色,所以我们有理由猜想,雷德利斯科特想要通过《普罗米修斯》三部曲所表达的,很可能不仅仅是在一个已有的故事框架内探讨“人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试图通过展现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回环往复的关系,来揭示出生命进化的法则: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很不幸,人类作为苍茫宇宙中的一个普通物种,必有一天会成为旧事物,当那一天来临,即使替代者潜藏在宇宙深处的一艘运输船上,人类也没办法阻止它的步伐。这是人类的宿命,也是异形这个形象令人恐怖的根源所在。
NO9.《发条橙》
如果让其他人列这个榜单,10个人里至少有8个不会把这部电影排进榜。原因有二,第一,这是一部反乌托邦电影,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披着科幻外衣的政治电影;第二,这部电影表现的主题引起了很大争议,虽然电影获得了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4项提名,但是英国直到2000年才将其解禁。
那么该不该把它放入科幻影史TOP10呢?
对我来说,想拒绝它,仅凭以上两条原因有些过于苍白了。反乌托邦是科幻的重要类型,而《发条橙》是史上最伟大的反乌托邦电影,主演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仅凭这一部电影便已名垂青史。
“乌托邦”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是“想象出来的理想社会”,“反乌托邦”顾名思义也就是“反面的理想社会”。通常在反乌托邦主义作品所创造的社会中,物质文明泛滥并高于精神文明,精神依赖于物质,并受控于物质,人类的精神在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因为国家的物质资源通常会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显而易见地,反乌托邦主义很容易就会演变成反专制主义,历史上著名的反乌托邦作品也大多是这个类型,比如近年来受到无数青年学生狂热追捧的《V字仇杀队》,比如几乎成为了反乌托邦小说代名词的《1984》。
老实说如果《发条橙》也是一样的路数,那它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因为我认为《1984》基本上就代表了反专制小说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正是它的离经叛道带来了后来多舛的命运。
以“自由世界”自居的资本主义国家欢迎人们攻击专制体制,但是他们容不得有人攻击道德制度。
其实在哪都一样,道德是社会的最后底线,一旦崩溃,会引起整个上层建筑的倒塌。
从这个角度来看库布里克几乎可以说是在“作死”,因为《发条橙》所讨论的主题是:道德选择权。
详细地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恶是人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从根本上防止人类行恶是不可能的;
第三,所以,人应该有选择作恶的权利。
这种理论即使在今天大概也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大逆不道。
伯吉斯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在小说的结尾描写了主人公长大之后成为了一个成熟的男人,自然而然地担负起了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那些不堪的往事,和青涩的岁月一起被留在了对青春的嘲笑里。
但是库布里克并没有采用这个结局。影片在医院对主人公强制性“治疗”失败之后戛然而止,主人公又重新回到了无恶不作的放纵之中。
伯吉斯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英国也禁止此片上映,直到30年后库布里克辞世方才解禁。
库布里克本人对影片主题的解释是:“影片的中心思想探索了自由意愿的问题。在被剥夺了选择善恶权利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失去人性?我们会不会变成,如标题所讲,一个‘发条橙’?”
对于“发条橙”这个词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伦敦地区俚语,形容奇怪的东西,“标志着把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机体上”。另一种说orange(橙)是马来语“人”的意思(伯吉斯曾在马来西亚工作),发条橙就是“发条人”,即任人支配的人。
这两种解释只是说法不同,根本意思是相通的。
美国是一个由清教徒创建的国家,浓厚的宗教观念带来的是保守的社会风气,尤其是60年代嬉皮士运动爆发之前。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电影每个类型都有相对规范的模式,无论是剧本还是表演都按照一定的套路,没有离经叛道,也很少有个性的挥洒。
短短十年时间并不能让传统从观众的脑海中消褪,但是库布里克用在当时看起来惊世骇俗的场景使《发条橙》被深深地印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恶贯满盈的少年们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摧残着这个世界,他们杀人、强奸、抢劫、斗殴,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仿佛成为了罪恶的颂歌,而暴力却在圣洁的音乐中显示出了从未有过的纯粹。这并不是后来风行一时的黑色暴力美学,后者的奥义是赋予暴力形式美,而库布里克看起来并没有这样的打算,他要用“真到近似于假”的真实给予观众最直接的刺激,美与丑恶同时存在,我们的世界不就是这样?
或许也必须是这样?
谁知道呢。
NO8.《12只猴子》
如果世界已经毁灭,时间可否给我们机会从头来过?
人类不止一次地想改变过去,这个物种做过太多让自己的后悔的事情,所以幻想着有某种办法可以回到过去,试着让故事继续,至少不再让你离我而去——咳咳,哎都别跟着唱了——这也是一种顺理成章的想法。但是假如真的能够回到过去,你却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外祖母杀掉了,更要命的是她当时还没怀上你母亲呢,那你可能就会有点小尴尬了,因为没有你母亲就没有你,可是没有了你,又是谁杀掉了你的外祖母呢?
这就是“外祖母悖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物理学家们创造出了“平行世界”理论,就是说当你杀死外祖母的那一刻,你所在的时空将从现在的时空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没有你母亲存在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和你进行时空穿越之前的世界是平行的,互不干扰。
那你在哪呢?老实说我也不清楚,这个理论说法多,争论也多,论证过程像我这样的数学小白根本没法看,有兴趣的亲可以自行了解。
《12只猴子》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你无论怎么样都不可能杀掉你的外祖母,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阻止你。因为你的时空旅行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结局早已注定,你只能被迫重复那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无法更改。
这个理论看起来合情合理,只是这样一来,人类岂不成为了命运的傀儡?
你以为不是么?
你如何能够确认你所改变的命运真的就是“被你改变”的,而不是“本应如此”的呢?
好吧,我承认这是不可知论。
只是面对着在滴答声中不停向前的时间之轮,自诩伟大的人类即使拼尽了全力,也还是显得那么渺小而无奈。
更加令人悲伤的是,被绑缚在人类命运十字架上的主人公,最终发现自己永远也无法跳脱出这个循环。他小时候所目睹的凶杀案一直以来不断在睡梦中重演,直到他生命完结的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原来那个在他面前被杀死的人,就是他自己。这就意味着他的生命就是这么一遍一遍地不停重复着,无法终止,也无法改变。
这样的情况被称为“死循环”,就好像坐上了一列火车,却发现车在绕圈。但这也正是这部电影迷人的地方……喂,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做的讨论都是建立在未来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基础上的。
主人公第一次时空穿越所到达的地方是哪里?
有没有可能未来的一切真的都是主人公的幻想呢?
未来的科学家们留下的电话号码貌似从来都没有被打通过吧,所有事件的解释也都是他自说自话而已,他用来证明自己的唯一办法是可以“预知”尚未发生的事情,但是那些事情真的是被他“预知”到的么?甚至于,他最后的死,会不会也是在无意中模仿梦境?
人类真的有办法区别现实与梦境么?
你觉得自己现在是清醒的么?
怎么证明?
NO7.《人工智能》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少先队员,去济南玩的时候,顺手买来了一盒DVD,居然是国语版的。
不久之后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我为了打发时间决定再看一遍,父亲看到我手里的东西后对我说,不要再看这个了,这部电影污染心灵。
明明是在传达爱的主题,为什么会被家长们认为是污染心灵呢?
小时候的我不懂,也没有坚持自己的选择,为了这点事闹出不愉快可不值得,于是我换了一部动作片,走出书房。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尝试着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看,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孩子们需要有一盏神灯为他们实现梦想,需要有一个礼物在他们醒来时出现在袜子里,需要有一个人告诉他们王子和公主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哪怕这盏灯也会招致世界毁灭,哪怕圣诞老人会被袜子熏倒,哪怕公主终有一天变成皇后,这些全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中,他们需要的,不过是信念而已。
但是《人工智能》摧毁了他们的世界,用一种成年人的方式。
我们很容易就注意到这部影片的分级是PG-13,美国电影协会对这一级别的解释是:13岁以下儿童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于儿童很不适宜。
换句话说,这部电影不是拍给孩子看的。
回想起来,看了一部不是拍给自己看的电影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爽的事情。
《人工智能》改编自英国科幻作家布莱恩奥尔迪斯的短篇小说《去年夏天的超级玩具》,小说讲述了一对由于政府进行严格的人口控制而无法取得生育许可的夫妇购买了一个和正常孩子几乎没有区别的智能机器人,小机器人大卫给了他们全身心的爱,却没有感受到作为父母的人类回报给他同样的感情,而这对夫妇虽然曾经依赖于大卫的爱,但是在得到了准生证后毫不犹豫地将他抛弃了。
在小说中,大卫一直在问,怎么才能辨别什么是真实的,什么不是?
我认为他质疑的是人类的感情。
爱是什么?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自我的感觉?是永恒的延续,还是即时的需求?爱是平等的么?如果对方非我族类呢?
斯皮尔伯格没有照搬原著的故事,但是他用电影对小说中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爱是嫉妒、是任性、是索求、是不顾一切,是让他看到自己最糟糕的脾性,但同时也是信任、是恩慈、是奉献、是包容忍耐,是给他自己最特别的关怀,爱可以跨越一切障碍,消除一切怨结,化解一切冰寒,永不止息。
《人工智能》巧妙地化用了原著中孤独和真实的主题,通过主人公对“真实”的追寻,揭示出只有爱才是世界唯一永恒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拍摄这部电影是一代大师库布里克一生的夙愿,但是他知道,如果用自己的手,创造出来的一定会是一个类似于《发条橙》的黑暗世界,于是他把这个计划交给了曾经执导过《E.T.外星人》和《辛德勒名单》的斯皮尔伯格。可惜的是,在影片开拍之前,库布里克突然与世长辞,斯皮尔伯格决定亲自撰写剧本,了却好友的遗愿,他说,“80年代,我从斯坦利口中得知了这个让人无法忘怀的美妙故事,我被其中科学与人性的巧妙融合深深吸引了,斯人远去之后,就让我来为他讲述这个故事吧。”
或许,也只有斯皮尔伯格才能创造出这样令人心碎却又感人肺腑的残酷童话。
小机器人大卫历经千难万险,在海底的蓝仙女雕像前祈祷了3000年,只为了使自己变成“真实的”人类,却在醒来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的神明化为齑粉。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
为什么只有在世界灭亡的那一天,他才能得到爱?
愿世上所有注定离去的天使得到安息。
NO6.《星球大战》系列
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星球大战》系列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即使我把它放在第一位,也不会让别人说出半个不字。
对于许许多多的科幻迷来说,《星球大战》是“继摩西开辟红海之后最为壮丽的120分钟”,如果当初没有这部电影,他们也许根本就不会入科幻这个坑。
对于整个电影行业来说,《星球大战》是一座里程碑,第一次,宇宙以一种如此震撼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第一次,太空歌剧作为一种艺术体裁登上电影界的最高殿堂;第一次,科幻电影以一种印钞机的方式,带领好莱坞开始了全球扩张,仅正传第一部(新希望)全球票房就有近8亿美元,要知道这可是在1977年。
作为影史上最经典的太空歌剧作品,《星球大战》在科幻外表包装下的其实是一颗侠客的心,绝地武士们手持光剑冲入敌阵的情景会不会让你联想到中国武侠片里一骑绝尘的侠士,抑或西部片中独自对抗恶势力的牛仔?
长久以来,太空歌剧并不被正统科幻迷们承认为一种科幻类型,甚至于“太空歌剧”这个称谓在初始之时也有着浓浓的讽刺意味,它最开始所指的是那些不在乎科学基础,一味追求故事的新奇刺激,以至于“激光枪+半裸少女”泛滥成灾的那一类作品。
实际上,科幻作品长期以来不被主流文化认可,甚至被认为是低幼和浅薄的代表,太空歌剧难辞其咎。
《星球大战》的出现,使业界和观众们对太空歌剧这一类型的印象开始改观,同时也让太空歌剧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发展开始走上正轨。渐渐地,有一些人介绍科幻作品的分类时,在强调技术性的“硬科幻”和强调启发性的“软科幻”之外开始加上了第三种。
“新派太空歌剧”也由此开始盛行,甚至在大多数观众们眼中成为了科幻的代表——科幻终究还是没逃出被一叶障目的命运,只能说大多数观众追求的是故事,并且只是故事。
相对于被嫌弃的旧形式,新派太空歌剧更加注重科技上的合理性,并形成了富有历史感的特色,经常将未来与历史类比,一些相对严谨的作品受到了许多历史爱好者的肯定,80后们肯定不会忘记儿时的另一部经典《银河英雄传说》,这部改编自日本作家田中芳树同名小说的动画片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回想起当初站在电视机前手舞足蹈的懵懂少年们跟着“黄金狮子”莱因哈特一起高声喊出“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时的情景,这样的岁月又何尝不曾令人热泪盈眶。
但绝大部分太空歌剧作品的价值也就如此而已。
《星球大战》被人称为“没有营养的里程碑”。天行者卢克曾经是一名平凡少年,在身边的老人欧比旺克诺比的引导下开始成长为绝地武士——运用“原力”保卫和平的修炼者,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跟随莉亚公主对抗银河帝国的暴政,历经千难却最终发现大boss竟然是从未谋面的亲生父亲。
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很像武侠小说的青少版?
其实也的确是这样。
但是这么一个简单无奇的故事为什么历经30年却依旧得到全世界观众们的狂热追捧呢?
首先,这个传奇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童年。人类在向往未来的同时永远都无法忘记印刻在童年记忆里的那个侧影。就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变形金刚》能够得到广泛认可一样,《星球大战》唤起的是我们曾经狂热过的青春,对过往的怀念是人类难以解开的心结。
其次,在唤起老一代回忆的同时,《星球大战》作为一个系列也在给当下的孩子们制造回忆,也许20年后的人们再提起《星球大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天行者卢克,而是《星战前传》系列的主人公天行者阿纳金(没错,就是卢克的父亲)。顺便说一句,这个系列的第7部《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将在明年上映,00后的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么?
第三,一贯保持的高水准特效。你以为有多少人走进电影院是为了看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每一部都保证了强烈的视觉震撼才是影片成功的王道,更不用说第一部在当时的划时代意义,那种感觉你可以参考《阿凡达》刚上映时观众们的反应。
于是你就能明白,伟大者必有伟大之处。
愿原力与你同在。
NO5.《黑客帝国》三部曲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庄周曾经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多么生动活泼的蝴蝶啊,它感到轻松惬意,无限欢愉,根本就没有感觉到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他醒来了,在惊惶中回忆起来,原来自己是庄周啊。不知道到底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变成了庄周?
记载这个故事的典籍《庄子》写于战国中期。几千年后,当代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缸中之脑”:某人的脑子被取出来泡在福尔马林中,然后连上各种电极,模拟出各种感觉刺激大脑,让他感觉自己依然生活在原来的世界里,而这个人说不定就是你。
《黑客帝国》正是基于这个理论。
郁郁不得志的程序员尼奥在一个看起来和其他日子并无不同的一天被一群神秘人追捕,救出他的人告诉他,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是机器人做出来灌输进我们脑子里的程序,实际上地球早已陷落在机器人手中,人类作为能量来源和实验品被“种植”在机器人制造的胚胎里,只有一小部分未被控制的人类躲在名为“锡安”的小城里负隅顽抗。
这话谁会信啊?
除非他亲眼见识过清醒后的世界。
于是反抗军首领墨菲斯向尼奥展示了人类被机器人压榨的事实。
尼奥有墨菲斯船长指引,我们呢?
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在梦里,缸里,还是机器人的培养皿里?
这个问题似乎在这篇文章里已被提到多次,人类的认知局限所带来的恐怖几千年来一直在人类的头顶盘旋。
如何解决这个困扰呢?
14世纪,英国逻辑学家奥卡姆(William of Occam)在《箴言书注》中提出了著名的“奥卡姆剃刀法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法则后来成为了科学反击玄学和伪科学的锋利武器。
具体应用到到我们刚才提到的“我们活在梦中,现实世界是另外存在的”这个命题——由于人类天生的认知局限,对于“真正的现实世界”是否存在,我们无法证实,同样也无法证伪,所以它完全是一个“无必要”的“实体”,对我们来说是无意义的,所以这一假设应该被剔除掉。
就是说我们知道梦是虚幻的,那是因为我们有“梦醒”这一体验,知道清醒之后身处的世界是现实的。那么这种“现实”可以被证明么?很遗憾,不能。但是“从现实中醒来”这种体验我们从未有过——是死亡么?不知道——也没办法用任何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或否认。所以也许在我们的意识范围外存在另一个世界,但是这与我们无关,所以,这样的假设没有讨论的意义,应该被剔除掉。
在历史上,科学和神学就是这么被区分开的。
什么你还没懂?
抱歉,我已经尽力了,我大学的逻辑课也才刚刚及格而已,你去请教专业的老师吧。
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咳咳,这个主题既然是没有讨论价值的,那电影的意义体现在哪里呢?
一般认为,《黑客帝国》的创作源泉来自于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代表作《神经漫游者》,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同时获得雨果奖、星云奖与菲利普·狄克奖的著作,它成功地将“赛博朋克”这种在20世纪末出现的科幻类型带到了主流文化的眼前。
对不起,又有新名词出现了。
我也不想絮絮叨叨地做这些枯燥无味的名词解释,但是没办法,提到科幻这个词就躲不过去。
赛博朋克是英文cyberpunk的音译,这个词实际上是由“控制论”cybernetics的前缀与“反叛的生活方式”punk组合而成的。20世纪80年代,作家杜佐斯用这个词概括了在当时出现的以电脑化自动控制的社会为背景的一类科幻小说,后来渐渐发展成一种风格较为统一的流派。
赛博朋克作品所讨论的主要是在反乌托邦社会中个人与信息控制者之间的关系。美国科幻作家布鲁斯斯特林总结赛博朋克的特质时说,“待人如待鼠,所有对鼠的措施都可以同等地施加给人,而闭上眼睛拒绝思考并不能使这个惨不忍睹的画面消失。”
简而言之就是人类如何凭借人性去反抗计算机恐怖。
自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被提出的时候起,人类就对它们怀有深深的戒备。虽然关于智能机器人的研究现在仍处在起步阶段,但是人类与他们的创造物之间的战争,却在艺术作品中绵延已久。
对于这场几乎可以被预见到的战争,人们的分歧主要有两点:
第一,智能机器人能否成为生命?
第二,他们会取代我们么?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相关联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机器人要想成为生命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自主地具有行为目的性;其二,繁衍。
生命体未必都有意识,但是他们的行为都是自主而有目的的,比如困了就睡,饿了就吃,不必接受训练就可以完成交配繁衍,而繁衍更是种族持续存在的保证。我不知道机器人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一旦真的解决了,那对人类社会,以至于整个地球生态圈来讲,都会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人类不可避免地会失去对地球的统治地位,而且这只是最乐观的情况,实际上如果那时的机器人真的要毁灭人类甚至于现有的自然界,人类可能毫无胜算。
因为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之间的差距现在看来几乎是不可逾越的。
人类和地球上现有的其他物种一样,是由碳元素为有机物质基础的,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水,这种生命形式有多么脆弱大家应该心知肚明。
而硅基生命体则以硅元素为有机质基础(硅元素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运用),当然现在还没有发现有自然存在的,但是他们可能拥有的诸如耐高温、寿命长等特性都是可以预想得到的。
就如同工业文明一定会替代农业文明,更有效率的高级形式取代低级形式的统治地位,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而碳基生物与硅基生物之间的差距要比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玛雅人与欧洲殖民者之间的差距,甚至于要比渡渡鸟与猪、塔斯马尼亚虎与人类之间的差距更大,比更大还大。
我们只是希望这一天晚些到来。
NO4.《星际穿越》
终于写到这一部了。
我就是为了它才开的这个榜单我会乱说?虽然经过几天的冷静之后我开始有点怀疑把它放到这个位置是不是有点高了。
忍不住要首先吐槽的是,对于那些强行把诺兰和《三体》绑在一起的孩子们,我对你们已经开始厌烦了。
《三体》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的三部曲的总称,它被认为是中国科幻小说的最高成就,并得到大批粉丝的疯狂追捧。
摘录一段新闻:
《星际穿越》的亚洲首映地被选为中国上海,本月9日,诺兰携主演安妮海瑟薇、马修麦康第一次来到中国,出席了上海的首映发布会。尽管主办方严控媒体提问,还是没能拦住一位神情激动的粉丝,他夺过麦克,向台上的诺兰热情推荐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称其与《星际穿越》有很大相似性,建议诺兰考虑拍出来。不过当时诺兰似乎并没注意《三体》才是这一问题的重点,只是讲了讲自己选择故事题材的标准。后来那位粉丝在微博上记录道:“见到了诺兰,顺带向他推荐了《三体》,洒家这辈子值了。@三体电影,只能帮你到这里了。”(摘自《刘慈欣:三体比星际更黑暗,很难拍成电影》新浪娱乐,作者何小沁)
也是醉了。
三体迷们,我只问一句,你们能接受大规模改编么?
如果不能,《三体》永远也不可能拍成你们想要的样子好么!
电影和文字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更何况《三体》格局之广阔,思维之发散,细节之粗糙,人物之单薄,主题之黑暗,那么多形而上,那么多想当然,更何况你们连“爱”都容不下,还想过审?
不知是不是受到了《三体》的影响,居然有人说《星际穿越》对“爱”的强调太俗套,而且把格局拉小了。
什么时候感情被划到科幻的对立面去了?
什么时候“格局”这种东西成为评判作品好坏的标准了?
没有了“爱”,《星际穿越》还剩下什么?
没有了“爱”,科幻作品就会显得专业客观格局大了么?
没有了“爱”,就能显示出人性本原,就能把握住宇宙规律,就能满足你?
科幻作品本就不以人物塑造见长,再刨去了感情,科幻文学何以被称为文学,科幻电影何以被称为艺术?
还是你觉得这些都不重要?
对不起有点小激动,我要平静一下。
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灰太狼……
OK,回来道歉——如果刚才有被伤害到的人——我知道感人和烂俗之间有个“度”的问题,一棍子打死是不对的,但是我觉得《星际穿越》的处理没有问题,如果不突出“爱”这个主题,这部电影很容易就会陷入主题混乱的泥淖,因为除了感情这根线以外,其他部分实际上就是一个各种科幻经典元素的大拼盘。
诺兰兄弟创作了一个非常棒的剧本,有物理学大神基普索恩在背后把关,电影里的硬伤也多不到哪里去。考虑到诺兰并不是科幻作家,原创的剧本能够达到这个高度已经是非常值得赞叹了,但是,他毕竟不是科幻作家,对于科幻元素的运用还是停留在“道具”的层面,虽然已经非常巧妙了,但是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和专业的科幻作家相比尚有差距。
说到底,诺兰是个讲故事的人,他的电影里一切元素都是为故事服务的,而这个故事的内核,采用一个在市场上绝对保险的主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市场是什么?是大众的口味。你以为宣扬“爱导致毁灭”的小九九真要拍成电影有多少人真能接受?大众作为“社会的大多数”在道德上是相对保守的好么?
当初捧他的时候不都说他是“那个达到了艺术与商业完美平衡的天才”么,怎么现在又不接受这种妥协了?
如果按照商业片的标准来看,《星际穿越》绝对是一部接近满分的好电影,诺兰是讲故事的天才。在接触了电影的岁月里,我在银幕前笑过哭过纠结过感伤过,但是感觉到有一瞬间心脏如被冻结般停颤,这是第一次。本来想好好夸奖一番,至少是心平气和地和大家分享愉悦与遗憾,结果却被一股不明的戾气搞得满篇问号……
另外片名Interstellar能不翻译成“穿越”么?这次也就占了没有原著党的便宜,电影里也出现了虫洞能跟穿越搭上边,如果把《三体》翻译成“三体穿越”,信不信三体迷们撕了你?
NO3.《超时空接触》
把《超时空接触》排在《星际穿越》之上可能会有很多人不满意,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我的趣味,我又不是为了让你们满意才写的文章。
直接又严肃地讨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还能拍得好看,除了《超时空接触》我没看过其他的。
几千年来,神学和科学如孪生兄弟一样在人类头顶的苍穹中纠缠不清,当我们仰望星空,那股从心底升起的崇高感和敬畏感,究竟是来源于星空还是信仰?
神学自有其无解的问题,既然上帝万能,那他能否造出一块自己无法搬起的石头?
但是科学的前方永远存在无法解开的谜团,当牛顿试图解释宇宙的起源,这位本身就被尊崇为“神”的伟大科学家给出的解释是——上帝的“第一推动力”。
牛顿去世后被葬于西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亚历山大波普为他撰写了墓志铭: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
这句话当然是对牛顿一生的最高褒奖,但是,是不是显得略有暧昧?
其实牛顿从始至终都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出生并成长在一个基督教传统根深蒂固的国家,甫一出生便接受洗礼,身处于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中,接受着正统的神学教育,对他来说,信仰上帝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所以牛顿实际上并不是被很多中国人认识的那样,晚年在科学上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之后才转向神学寻求帮助,而是在成长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的同时,也将神学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
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一书中,编者专门拿出了一个章节来收集牛顿关于创世和“宇宙的计划性”的论述,里面甚至包含了他对无神论者的不屑与攻击。
由此看来,牛顿或许一直都在致力于神学与科学的融合。
科学和神学真的是能够融合的么?
按照现在流行的观点,只要人类还有欲望有需求,宗教和神就不会消失,总有一种超越人类本身的力量在人们的心中俯视着他们。
人们希望如此,因为他们需要有一种力量来维护他们的心中的底线,来抚慰他们的期盼,来满足他们的欲望,甚至于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想看的,看不到自己不想看的。科学做不到这一切,因为科学总有不能解释的事物,它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的真理明天就可能变成谬误,更重要的是科学是冰冷的,它不会因为你做了任何事情而对你露出脉脉温情,其实神也不会,但是人们希望他会,神至少能对人们露出微笑,给人以期待,无论这样的微笑是不是他的本意,无论这样的期待最后会不会是一场空,但是科学不行。
如果科学也可以这样,那它便也会成为一种宗教,而这是科学家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有一种看法认为,当科学达到了某个层次,就会变成哲学,而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更加暧昧。似乎《超时空接触》也支持这种说法,一位科学家爱上了一位神学家,这样的安排本身就含有某种指向性。
当然,无法忽略的是,对于科学家们探索与奉献精神的赞扬使这部以“科学”和“宗教”为主角的电影焕发出了人性的光辉。
有一些人不明白,有些实验或是探寻,明明那么危险,为什么总是有人奋不顾身。女主角说:“从我能回忆起来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寻找,一些人类存在的理由,为什么我们在这里?我们在这里干什么?我们是谁?如果这是一个能找出哪怕是一部分答案的机会,我认为这是值得付出生命的,你不觉得么?”
她的男友回答她,你勇敢得不可思议。
没错,探索者们,你们勇敢得不可思议。
人类的星空因你们而璀璨。
NO2.《银翼杀手》
在一个阴暗肮脏的未来,一个被命名为“银翼杀手小组”的特别警察部队奉命抓捕那些看上去和人类没什么差别的机器人。狄卡德是其中的一员,但是他在抓捕的过程中渐渐发现,身为人类的自己似乎比机器人更“不像”人,而那些试图获得与人同等地位的机器人却好像拥有更多人性。更糟糕的是,他好像爱上了一个女机器人……
《银翼杀手》是一个构造很精致的故事,但是当你看过了之前那么多的奇思妙想之后,恐怕也很难用“新奇”来称赞它,尽管这丝毫不能影响到这部电影的伟大。2004年,在由英国《卫报》发起的影史最佳科幻片评选中,雷德利斯科特的这部1982年上映的经典作品最终当选影史第一。
这部电影迷人的地方在于,它所创造的这个世界虽然阴郁而悲观,却如此真切。
我们在成长中一天天地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人类也一样。
那些我们曾经自豪过的风骨、自尊和骄傲,现在仍然在被我们继续心安理得地自豪着么?
我们乐于创造比我们自身更有力量的存在。
但是真正创造出来之后,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想想核武器。
更别说是有可能代替我们的生命体了。
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出现,人类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如何摧毁它们——也许是“他们”。
你可以说它们不是“他们”,它们不是人,所有的创造物都不是人,但是人又凭什么是人,我们自己不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今天仍在继续——认为自己也是另外某种更高力量的创造物么?
还因此沾沾自喜呢。
似乎人类的每一种文明在初始的阶段都会认为自己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且几乎每一个造人者使用的材料都是泥土,无论他是在中国,北美,澳大利亚,还是尼罗河畔。
泥土和机械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在接触科幻作品之前会想当然地认为这种“糊弄小孩子”的所谓艺术理所当然地描绘的都是以后的世界多么美好,而当他们真的看过了很多科幻作品,又开始抱怨为什么这些人创造的未来似乎大多是灰暗、悲观、不令人满意的,他们感到的更多是压抑和不安,简直是花钱买罪受。
但是今天的现实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忧虑还是向往?
《银翼杀手》改编自美国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而原著中的世界要比电影更加黑暗,甚至令人绝望。地球已在毁灭边缘,人类依赖着科技和自己的梦境在死水一般的生活中痛苦地挣扎着。
迪克在书中写道:“梅塞说,我确实是个骗局。天空是摄影棚搭出来的,上面还有颜料的痕迹。石头是软橡胶做的,打在人身上不疼。你看不到这一切,是因为你离得太近了;你必须像那些仿生人一样,离得很远很远,他们有更好的视角。他们干得很好,从他们的眼光看来,这次大揭发很有说服力;但他们将不能理解,为什么任何事情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你还在这里,我也还在这里。”
今天的你是不是自己曾经所追求的模样?将来会是么?
回头看看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我们能看到自己的未来。
如此真切。
NO1.《2001太空漫游》
唯独这一部不需要理由。
它在这,是因为它该在这,没有为什么,不需要为什么。
每个人心目中的榜单都有一个第一位,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道理,果真讲起道理来反而无法服众,再说哪有人会真的静下心来听你讲道理,那些打起了嘴仗的,哪个不是在自说自话?
艺术是用来比的么?
所以我觉得它应该在这它就应该在这,这是我的榜单,不是你的。
如果《2001太空漫游》没有被拍出来,大概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人类能够使这样的作品出现。
就好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怎么赞美都不过分。
唯一的不足在于,这部电影是纯粹的文艺片。
看不懂是正常的事情,但却没办法因此否认它的伟大。
它是奇迹。
今天的我们也许还能感觉到小时候站在无垠剔透的夜空下闻到的清新浩淼,那是天上的星星不仅仅是一个个小光点,它们是熊是马是仙女是山羊,是海格力斯的传说,是麦哲伦的故事,是牛郎和织女的等待。
地平线的那一边就是远方。
没有向往过么?
不行,还是留在这吧。
我们微渺得像一粒尘埃,蜷缩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闭上眼,不去想未来,也不去想理想。但是在某一个疲惫的夜晚,当我们偶然间抬起头看到那些曾经近在眼前的遥远繁星,也许需要那么一个机会对站在自己身旁的孩子说——
看,那是远方。
【顾星宇的回答(36票)】:
居然没有人提到弗里茨朗格的&Metropolis&(中译:大都会)1927年首映
如果谈到经典,这是必须的,永恒的一部。(多图慎入)
科幻电影里的鼻祖,是影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艺术成就令人瞩目,表现主义的代表作,甚至某种程度影响了今天的世界。
第一部科幻电影,而且后世的科幻电影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其影响。很多科幻电影直接借鉴其元素。可以说科幻电影脱胎于此。先放海豹感受一下水准,注意是1927年呀,中共瞿秋白接任陈独秀,二战还没有开始,奥斯卡奖作为一个主意被提出的1927年。
为了不剧透,我不介绍太多的剧情,而是着重解释它为什么是不可逾越的经典之作。
Metropolis是一个未来城市,分为两个阶级,劳工住在深深的地下,工作繁重。而上层住在飞艇环游的地上城,鲜衣美食,无忧无虑。故事是劳工阶级的女主角Maria闯入城市缔造者为他儿子建造的“永恒花园”,这位公子爱上了Maria,于是深入地下,被他看到的一切震惊。而他父亲害怕作为要求两个阶级融合的领袖Maria,于是要求他的疯子科学家将机器人制作成Maria的样子为下层社会制造混乱.....
maria闯进象征伊甸园的花园maria闯进象征伊甸园的花园
发动的,故障的机器象征地狱之门。发动的,故障的机器象征地狱之门。
向它致敬和借鉴的作品:(冰山一角)星球大战
大都会(手冢治虫的致敬作品,名字都一样)
LUCY(吕克贝松真是死忠粉啊)
这些电影往往借用了其中一个设定发扬光大,例如机器人的伦理问题,例如未来两个阶级的异化,例如乌托邦的毁灭,例如人在科技发展中的困境.......如今这些题材都被反复演绎,历久弥新。而你要想想,同时开创它的是怎样的天才。
不仅仅是对科技的想象,而且塑造了很多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例如“科学怪人”“疯博士”之类的:
所谓的经典就像是女魔头所说的:“那件毛衣不仅仅是蓝色那么简单”,你以为你活在经典之外其实你活在其中,你以为你不知道这电影的名字,但是它已经深刻地影响这个时间,而你变成了其中一份子。
不信?我们来看看
这是电影里的机器人这是电影里的机器人
janellejanelle
碧昂斯碧昂斯
LADY GAGA在paparazzi里
(这个背景都市就是metropolis)
事实上,LADY GAGA的名字来源于Radio Gaga
Queen的Freddie Mercury把电影女主角Maria 的脸换成他的 所以gaga的名字也是受Metropolis启发
在时尚界也常为缪斯。
科幻之外,这部影片让人惊艳之处是将基督教中对末世的描述和思考用来反思人类社会 。其中宗教的象征意蕴颇深,甚至预言了接下来的一个世纪。
1,女主角叫Maria玛利亚,这个名字就已经有了暗指玛利亚教派的意思。出场也是圣母光辉范儿。
2,机器人是邪恶的化身,出场时可以看到背后墙壁上的倒五芒星符号(邪恶,撒旦的符号)
(每次看到这里总是为27年的制作水平惊叹,这样的科技感和未来感!)(每次看到这里总是为27年的制作水平惊叹,这样的科技感和未来感!)
机器人变成玛利亚的样子。
(她的演技让人折服:纯洁和邪恶都到极致。)(她的演技让人折服:纯洁和邪恶都到极致。)
3,电影中使用了巴别塔这一符号喻指Metropolis,也指人类进步的野心。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创世纪。巴别塔是人类企图建到天上去的一座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下层老公为了Metropolis建造的梦想而筋疲力尽,引发阶级矛盾。下层老公为了Metropolis建造的梦想而筋疲力尽,引发阶级矛盾。
电影里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注解:
One man's hymns of praise became other man's curses.
4,巴比伦大淫·妇
机器人玛利亚趁机搅乱上层世界——用色·情舞蹈。人人狂乱。而她再舞台上的形象正是圣经中的巴比伦大淫·妇
那女人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用金子、宝石、珍珠为妆饰;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乱的污秽。在她额上有名写著说:奥秘哉!大巴比伦,作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
———圣经《启示录》
“手持金杯““手持金杯“
4,此刻,有趣的是,教堂里的4,此刻,有趣的是,教堂里的七宗罪随着死神出动了。变成了大巴比伦的抬轿人。
七宗罪分别是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
人群变得迷乱。人群变得迷乱。
他们狂躁的,被煽动的情绪,成了20世纪的重要的一笔。此时等待着德国的是希特勒的上台,等待着世界的是战乱,迷惘和狂乱。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之一,也是他精准的预言性。我们可以从百年前,乃至于今天,欣赏到这种狂乱的神情。
有人试图将流行文化(Pop Culture)&Metropolis&中机器人玛利亚的色·情舞蹈作比较,我认为也不无道理。
有这样一种论调:&Metropolis&就是一个控制群众的蓝图。如同Maria,如今的流行明星是从下层阶级雇佣而来,却是逐字逐句地被重新创造和设定,成为隐性的,统治阶级的喉舌。请注意看有多少流行明星有一个狂野的”他我“,有另外的名字和人格。明星们一部分的角色是将精英们的议程通过音乐和视频提上来,用他们标志性的性感和吸引力。
这在美国文化里特别突出。例如梦露深入人心的”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便是一次好的营销。在美国流行明星MV中,用性吸引力来将消费主义植入人心也是常见手法。
希特勒看过后希望弗里茨朗格为其工作,但由于弗里茨朗格的犹太血统,他反对希特勒。我不知道影片伟大的预言性来自于它的先验,还是它直接启发了某些大脑。也许某种程度上这部影片已经改变了历史。
有多少人能意识到麦当娜在Material Girl 里扮演的实际上是大巴比伦的角色?
总而言之,&Metropolis&的成就不仅是科幻电影里的鼻祖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影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不仅仅是它的艺术成就令人瞩目,也不仅仅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而是他们全部的总和,并远远不止。其渗透的共济会符号主义让人遐想连篇。里面充斥大量的缘故符号和神话只能留待个人解码。其信息量之巨大完全取决于看的人是否接受得到。由于其隐射的超人论,精神控制,道德堕落等内容相当敏感。所以这是绝对意义的“精英为精英制造”电影。(这里的精英只是elite,并不是指道德美好的人中君子)
可惜的是,原片三个小时半已经佚散,现存150分钟左右版本,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项目。但是作为最昂贵的默片(500万帝国马克),仍然能够给你带来震撼。
最后用Maria永垂影史的一瞬作为结束。
单眼一闭,她承诺要去摧毁一切。单眼一闭,她承诺要去摧毁一切。
【行远的回答(58票)】:
热门的估计大家都看过。推荐个比较冷门但是比较好看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M.A.G.I的回答(26票)】:
推荐一个冷门的:K星异客。
【毕宿五的回答(11票)】:
红辣椒 パプリカ PAPRIKA
近未来,为了治疗现代人类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精神疾病,位于东京的精神医疗综合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可以反映他人梦境的机器。
通过DC mini的帮助,梦境在显示器上呈现出来,更方便找到一个人焦虑的症结。
某日,三台DC mini失窃,与之相关的研究人员的梦境接连被人侵入,随后受到严重伤害。
美女医疗师千叶敦子另一个身份是梦境侦探“红辣椒”,她能够与患者同步体验梦境。
为避免盗贼利用微型DC进一步作恶,她不得不潜入受害者的梦中寻找恐怖分子,一场充满奇幻和惊险的争斗旋即展开……
本片荣获2007年葡萄牙奇幻电影节影评人选择奖、2006年蒙特利尔电影节大众选择奖。
出品时间:2006年
制片地区:日本
制作人:丸田顺悟
导演:今敏
编剧:筒井康隆, 水上清资
主演:林原惠美,古谷彻,江守彻
摄影:加藤道哉
配乐:平泽进
美术设计:池信孝
日本御三家之一筒井康隆最难拍的小说!
今敏大师的最后一部完成作品!
平泽进的赞到爆的OST!
开个嘲讽:
2010年《盗梦空间》的借鉴对象!
【宋字铭的回答(12票)】:
经典这种事情只有少量的作品会达成一个共识,其他的都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既然各有所爱,也难免有好多人出列了大堆大堆自己所喜欢不没有共识的~不追求共识追求数量的话,往我这里看啊~
下面是一些我瞎琢磨出来分类科幻电影~下面是一些我瞎琢磨出来分类科幻电影~
海洋类的:深海圆疑,未来水世界,深渊,惊暴无底洞,海底两万里,大西洋来客,极度深寒,烈血海底城,《红海魔影》,超级战舰
人机主题:攻壳机动队,终结者,机器人瓦力,霹雳五号,我机器人,机动战士钢弹,机动警察,机械战警,环太平洋,人工智能,铁甲钢拳,变形金刚,,阿童木,安堂机器人,铳梦~
外星人主题:第9区 天煞 洛杉矶之战 环太平洋 星河战队1 星河战队3 变形金刚 老猫 保罗 街区大作战 安德的游戏 泰星来客 超时空接触-Contact 魔茧 外星人et Taken劫持 黑衣人三部曲 第三类接触 阿凡达
末世灾难以及生化危机:疯狂麦克斯 地心毁灭 2012 后天 邮差 行尸走肉 惊变28天 三叶草 生化危机 僵尸世界大战 我是传奇 流感 铁线虫 我是传奇 杀出个黎明 活死人之地 Jericho小镇危机 迷雾 世界末日 天地大冲撞
赛博:骇客帝国 异次元骇客 楚门的世界 移魂都市 疑犯追踪 夏日大作战 黑镜
源代码 盗梦空间 入侵脑细胞 红辣椒
怪兽传说:侏罗纪公园 阿凡达 哥斯拉 异形 汉江怪物 异形前传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1 环太平洋 星界亡者之书 金刚 奥特曼 怪兽档案
星际传奇太空歌剧:第五元素 萤火虫(剧集以及电影冲出宁静号) 遥远星际 巴比伦5号 星舰复国记 星球大战 银河英雄传说 沙丘 lexx 银河漫游指南 星际传奇 星际旅行 星际牛仔~
飞向太空宇宙任务:宇宙威龙 火星任务 阿波罗十三号 万有引力 农民宇航员 兵人 2001太空漫游 飞向太空(2002美版) 飞向太空(1972苏联版) 光晕4剧情大广告 《太阳浩劫》 钢铁苍穹 2010威震太阳神 欧罗巴报告吴彦祖 阿波罗18号 月影惊魂记.Moon
时间旅行与穿越:胡博士 环形使者 黑洞频率 十二猴子 漂流教室 回到未来 时间机器 费城实验 明日边缘 超越时间线 蝴蝶效应 时光旅行者的妻子 哆啦A梦电影版系列 穿越时空的少女 终结者系列 时间隧道
想进一步了解,请驾临我的博客,文字量大概20万左右的科幻影视剧走马观花,连接在上面~
【墨珩的回答(78票)】:
想推个神秘博士(Doctor Who),虽然他不是电影是电视剧,至今已经52个年头的长寿科幻英剧,个人超爱这个。Doctor和他的同伴乘坐Tardis穿越时间和空间冒险和解决各种麻烦的故事。(Tardis=Time and Relative Dimension in Space) (图片是网上的)
【马小六的回答(15票)】:
我是觉得列片名贴个图加两句评论应该算不上推介“经典”电影吧……
利益相关:斯皮尔伯格粉。事实上我认为科幻电影入门最轻松的第一步就是把斯皮尔伯格的都看了。
科幻电影呢,看得越多就越觉得……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以无论你去什么社区要科幻片单,一定会有《银翼杀手》、一定会有《2001太空漫游》,一定会有《攻壳机动队》,再过几年的话可能一定会有《我是传奇》,可能一定会有《阿凡达》,可能一定会有《地心引力》。
这些电影未必在剧情或特效上有多出色,但是其存在对于整个电影业都有所意义,以至于后世的很多电影在主题或是模式上都逃不出他们的阴影。回味无穷、历久弥新,至少我觉得这样的电影才可堪“经典”之名。
话虽如此,我接下来所要列的这份片单,包括分类以及括号内的备注,依旧非常的主(zhuang)观(B)。(来了知乎讨论电影都得先自黑下才敢开口你们感受下。)所以很可能不对你们的胃口,也很可能对你们完全没有帮助。我能给的唯一保证就是,这份片单我挑过……当然,如果你觉得有什么该上的电影没上,可能是因为我没看过,也可能是因为我不喜欢,更可能只是因为我忘了,但还是欢迎讨论。
OK. 开始:
自然探索类:《地心游记》、《夺宝奇兵》系列(可能是因为地球相对外星而言能玩的梗太少吧,这个类型如今已经完全落寞了,《博物馆奇妙夜》大概算精神续作。)
巨型怪兽类:《金刚》、《哥斯拉》、《侏罗纪公园》;(各种爬行类动物总是主角,金刚也算是为我们哺乳类争了口气了。据说怪兽电影的风靡源自于人们心中的核恐惧,不知时至今日还是否如此。)
异形生物类:《异形》、《怪形》、《深渊》(克苏鲁神话系本身代表作品并不多,但其对科幻电影的影响毋庸置疑,尤其是初期对于外星及深海生物的构想,所以另推一部《阴宅瓦德马尔》。)
丧尸危机类:活死人三部曲、《惊变28天》、《我是传奇》(起源、升华、引号。丧尸题材时至今日可以说是已经拍烂了,《我是传奇》的最大影响不止是对于丧尸片从“冲出去”到“守下来”的剧情上的突破,大家可以把《月球》、《地心引力》和《我是传奇》放在一起看,就会有一定感受。《月球》不在我的推荐单里?毕竟我并不认为这是部把故事讲好了的影片。)
外星访客类:《第三类接触》、《E.T》、路易·德·菲耐斯的《天外来客》(如果今天所列的片子让我只能推荐一部的话,那么无疑是这部《天外来客》。虽然这是一部八十年代的影片,虽然它的影响力不如其他几部,虽然它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喜剧片,但老戏骨却以黑色幽默讨论了除外星文化接触之外,如科技反思、克隆人伦理、异星移居等诸多命题……最重要的是我时至今日仍找不到这部作品的替代品。我们会因为时代原因错过许多优秀的电影,但我不希望你们错过这部。)
外星入侵类:《独立日》、《第九区》(我觉得这一类型还没有真正出色的影片,这两部都属于矮子里挑将军,后者还是因为反类型以及把“伪纪实”发扬光大。即便是斯皮尔伯格的《世界之战》也完全拿不出手。大概是因为我觉得如果外星人能够入侵近现代地球的话人类不可能逆袭吧,故事怎么都说不圆。)
太空宇航类:《2001太空漫游》、《冲出宁静号》、《超时空接触》、《地心引力》(这个则可能是佳片最多的科幻片类型,幸好《地心引力》几乎可为太空灾难片划上惊叹号,让我不必为难。《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即便很好看,但是毫无突破可言,无论是对科幻电影还是诺兰自身,而且知乎上难道还有谁没被剧透过么?)
异星探险类:《人猿星球》系列,《索拉瑞斯(飞向太空)》,《阿凡达》(《星际迷航》系列的门槛略高,作为额外候补,但绝对也是个值得入的坑,《飞向太空》的影响力有多大?片中的飞船就叫“普罗米修斯”。我个人认为原版和翻拍版都值得一看。)
宇宙战争类:《星球大战》系列、《星河舰队》系列(另有一部《钢铁苍穹》,成片过程比影片本身要有趣的多,或许也值得一看。这个类型其实是日本动画擅长的领域,《银河英雄传说》、《太空堡垒》或是《高达》系列都可圈可点,因为不准备深入讨论动画,就不多说了,包括之前和之后的话题。)
时空旅行类:《回到未来》系列、《十二猴子》、《蝴蝶效应》系列(实际上包含了时空穿越元素的电影非常多,包括《终结者》、《星际迷航》乃至《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所以我们就只说以围绕时间旅行本身展开主线的了。另外,《回到未来》里主演博士的克里斯托弗的另一部科幻喜剧电影《火星叔叔马丁》也十分有趣, 值得休息放松时一看。啊,尼古拉斯凯奇的《预见未来》也顺带一提好了,设定还是比较有意思,实际拍得实在不咋样,可用来和《蝴蝶效应》作个概念上的对照。)
未来都市类:《银翼杀手》、《自然人》、《黑客帝国》系列(并非我特意挑选,关于人类未来都市的科幻寓言总是有着浓烈的反乌托邦色彩,也包括了其他人提到的《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以及我额外想推荐的一部《时间规划局》,这部片子的看点在于巧妙的偷换概念,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反类型片,虽然其实是爱情片。)
AI伦理类:《我,机器人》、《人工智能》、《弗兰肯斯坦》(之前知乎上已经有过关于机器人电影非常全面的回答了,但我认为讨论AI时是一定要提及《弗兰肯斯坦》的,人工智能并不局限于机器。为了避免同时推荐两部罗宾威廉姆斯出演的电影,我把《变人(机器管家)》替换成了同样改编自阿西莫夫小说的《我,机器人》,但其实更喜欢前者。)
克隆伦理类:《第六日》、《空中杀手》、《变脸》(同时空旅行一样,克隆元素也存在于许多科幻片中,包括《银翼杀手》在内,以及与人工智能类也存在诸多交集。但我认为克隆伦理要讨论的并不止是“克隆人是不是人?”“克隆人是谁?”这一层面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只是克隆人需要面对,而更深层次的“一个人如何接替另一个人生活”却只能由电影语言来讨论。所以如你所见,我把《变脸》也列在了这里,尽管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克隆题材。)
超能英雄类:《变蝇人》、《透明人》、《蜘蛛侠》系列、(漫改英雄电影自不必多说,已经成为如今科幻电影的中流砥柱,尽管其中也有《守望者》这样的反英雄主义作品,但反思才是科幻的主题。普通人突然获得超能力究竟是会变为英雄还是怪物?我倒是更倾向于后者。同类电影《超能失控》。)
推荐至此就告一段落了。这个片单的本意并不是说没列出的影片就没看的价值,而是列出有更高优先级的影片,代表了一个类型的源头或是高峰。通过累积这样一个片库基础,就能对科幻片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就能更进一步找到自己喜欢的分类。
感谢阅读,祝新春快乐。
【东京雅痞的回答(2票)】:
彗星来的那一夜。
【曹日的回答(22票)】:
先占个坑,晚上下班回来怒答!
早上看到这个问题,现在下班回来看到当初排名第一只有111赞的答案有840多赞了....
好吧,知乎的处女答就先给题主了,首先我们来看看“经典”是什么意思,来自百度百科~~~经典读音jīngdiǎn英文名classics:指具有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选择出来的“最有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性的;最的。我想,这个分号应该是“或者”的意思,那么满足其中一条就可以被誉为经典吧?好的,我们来看看“科幻电影”是什么,科幻电影是的一类,采用作为题材。确切来说,科幻电影是以建立在上的幻想性情景或假设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电影。科幻电影所采用的科学理论并不一定被主流科学界接受,例如、外星球、或等等。科幻电影常常使用可能的未来世界作为故事背景,用、或其他超越时代的科技等元素彰显与现实之间的差异。许多科幻电影会表现出对于或议题的关注,以及哲学方面如人类处境的探讨。一些科幻电影是从科幻文学作品改编而成,但科幻电影会注重撷取其中的文学或人文方面的元素,而无视科幻文学比较注重的科学严谨性和逻辑性。
看完上面百度百科给我们的科普,其实我也不知道经典的科幻电影是哪些!为什么,因为这个没有衡量标准啊混蛋!获得奥斯卡的叫经典?票房过亿的叫经典?第一次使用某某拍摄技术的叫经典?第一次是某某题材的是经典?其实,我觉得经典这个词,很大程度上是被大众捧出来的,再进一步,经典不经典,其实每个人是有不同标准的,就像别人告诉我银翼杀手是经典,我自己看了不到15分钟,我就放弃了,就算它内容再深刻,对不起,在我心中,就是烂片,至于是不是经典,那我就呵呵了。
正文在这里…上面的铺垫只是想说,下面的推荐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一方。
其实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例如按照演员,导演,类型,年份…来分类,以下的答案可能会有几种分类方法,请注意!
首先按演员来分吧,
1. 威尔史密斯
独立日,1996年电影,标准的好莱坞制造,外星人进攻地球,被地球人打回去了,地球人胜利,票房多少不知道了,属于比较受好评的爆米花电影。
黑衣人,1997年电影,至今出了3部,其实这个应该属于搞笑电影…
我,机器人,这个必须强烈推荐,改编自阿西莫夫的小说,里面最有名的应该是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这个片子看了3遍,看到后来让我思考文明社会之后,机器人和人类究竟是以何种方式相处呢?
我是传奇,虽然说也是标准的好莱坞僵尸类电影,但是我感觉更多的像是个人求生类电影,威尔一人撑起的整部电影,动作戏感情戏都不错,展现出一个男人的自律,坚守和牺牲,这部电影有两个结局哦。
2. 丹泽尔华盛顿
时空线索,属于穿越时空类电影,动作戏更加出彩,对于祖父驳论这些东西并没有解释的很清楚。
艾利之书,让我思考文明消失之后,社会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想不到文中给出的答案竟然是…bible指引了人类…无力吐槽
3. 施瓦辛格
终结者系列,不多说了,冷酷的硬汉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不过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槽点就是…男主把自己的下属送回过去,然后这个人把男主的妈给睡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第六日,现在想起这部电影来,觉得里面有一个地方很值得回味,克隆人究竟应不应该拥有人权(原文是什么权力记不太清了)
好吧,接下来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了….
林中小屋,非常规惊悚科幻电影,导演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同时也让我在一部电影里面看到了好多好多科幻生物…(美人鱼我就不吐槽了)
致命游轮,小成本高评分电影,属于时空穿越类电影,“三层梦中梦”感觉,但是看完之后有点淡淡的忧伤….
彗星来的那一夜,细节太多,一遍根本看不过来啊…最后主角腹黑,意想不到啊…另外,导演对量子物理学很有研究…恩
黑客帝国系列!!!!我最喜欢的电影!!!不光是电影本身华丽,主角阵容强大,最主要的还是内容!!!知乎上有几篇对黑客帝国的深度剖析,这里就不附上地址了,这个系列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思考机器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影响!!!
蝴蝶效应,特指第一部,第二部只是多看了里面的某些场景,第三部感觉很虐,没看,时空穿越类电影,片名就跟电影内容一样,蝴蝶效应!小小的改变也会带来巨大的变动!尤其要说明的是,这部电影有三个版本的结局!!结局请自行百度….
异次元杀阵(心慌方),电影的设定就比较奇怪…至于在逃脱的时候,展现更多的其实是人性。
星际迷航系列,火了几十年的产物,电影电视剧都有,最出彩的应该是宏大的故事背景,整个宇宙都用上了,你怕不怕!
星球大战系列,影史留名….
异形系列,好像第一部预告片很值得玩味…续集呢..流水线产物,但是并不能阻止它的经典地位!
蝙蝠侠系列,特指诺兰系列,每一步都很有深度,尤其是第二部和第三部。
迷雾,也是要单独拿出来说的!!!一部抨击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主导“爱”才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结尾很虐心…真的很虐…看影评会理解的更透彻
国定杀戮日,第一部比第二部更好!首先背景设定就够独特的了,一年当中有一天杀人不犯法….这真是…最让我觉得好玩的是,主角和黑人在房子里,反派在外面的时候,形成的那种三方博弈的感觉,牺牲一个无辜的人挽救主角的家庭,还是出于良心拯救落难的人,但是却要被追杀…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小成本,但是撼动你整个人生观价值观的电影!你怕不怕!如果有人告诉你,耶稣不是神,圣经是狗屁,推翻你多年以来一直认为正确的事情,你会怎么想….电影本身只是局限在一个小房间,电影的展开更多的是通过对话。
第九区,当年看完,现在才更有体会,以往的电影都是外星人强大,地球人弱小,但是这部电影反其道而行!刻意讽刺贫民窟!还有在利益面前,人已经不被当做人看待了,一些人性的东西,个人体会吧。
盗梦空间,记忆最深的就是那宏大的场面,各种颠覆物理定律,以及那“三层梦中梦”…结局如何,其实我也不知道…
千钧一发,当年看的时候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只要足够努力,屌丝可以逆袭!其实这部电影也是对基因决定命运这种观点的一种讽刺。
AI人工智能,电影比较长….属于温馨类电影…个人感觉一般,但是影史评价高。
阿凡达!怎么能没有这一部!人家卡梅隆筹备了13年的电影!一部眼睛享受的电影!一部获得各种视觉特效的电影!“我有大鸟我怕谁”!嗯哼~~剧本咱们就不讨论了啊
2001太空漫游,也是影史经典,有很多意识流的东西,被评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在60年代能够拍出那样的东西,你还能不给赞!!
超验骇客,如果人的思想能够永存不朽,你失去的爱人能重获新生,你会怎么想!!!又是一部人工智能的片子!!另外加上了纳米技术的外衣!
人猿星球(系列电影),这里指2000年左右马克沃尔伯格主演的那一部,结局被誉为影史最有想法的结局…当你穿越时空,历经磨难回到地球,发现地球上的人类都是会讲话的猩猩…开国元勋不是林肯,而是一只叫做凯撒的猩猩,你又会怎么想!
变形金刚,钢铁侠,复仇者联盟,X战警这种系列电影剧不多说了,标准好莱坞爆米花电影,看看过个瘾就好。
返老还童(本杰明巴顿奇事),当一个人的人生是逆生长,出生的时候是老人,死去的时候是婴儿…一生的经历也是逆着来,在养老院看尽生老病死,再走出社会体验人生百态….想想也真是觉得有够精彩的!
雪国列车,13年的电影吧,也是对人性的思考吧,还专门写过一篇影评,主角一路经历各节车厢,最终遇到BOSS,整个过程就是人类由温饱到教育,到享受,到沉迷,到颓废,最后到看透一切,孤身一人过程…还不错
以上!!!!
等有空了,再来填坑吧。
【若目田修远的回答(0票)】:
推荐两部今年还没上映的
一个是Chappie
一个是Ex Machina
【宋略略的回答(7票)】:
我比较喜欢硬科幻 。做个喜爱度从低到高的排序。
NO.7《异形》系列,题材不错,当人走向宇宙又回归了食物链。但后面越拍越变味。
No.6《月球》,《 第九区》,关于人性与科技的冲撞。但是结局太好了,如果是现实不可能有这么好的结局。
No.5《第三类接触》,《深渊》人类如何面对外来文明,是恐惧还是勇于接触。
No.4《星际穿越》新片噱头不小,可是还是让我失望了,它仍然没有跳出人类这个物种的框架。虽然耗资不少,但是表达的东西并没有比《超时空接触》多很多。
NO.3《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人工智能》,《机械纪元》告诉人类创造生命,创造一个有生命的世界并不容易,在自己创造的生命面前更不能显出上帝的姿态,否则就是毁灭。也许我们的“上帝”就在我们身旁与我们共处。
NO.2《2001太空漫游》,《2010威震太阳神》,这 两部是一个系列, 关于智慧起源。它已经走出了我们是人类的框架,我们只是一个物种而已,但我们又是宇宙里的生命种子,哪里的水源将会让我们破种而出呢。我怀疑编剧是不是从中国长大的,我觉得这是用中国人的思维写的故事。
NO.1我最爱的是《普罗米休斯》,在中国有人把它翻译成异形前传,但是这种译法完全不负责任,看者一定要完全抛开异形,这完全就不是一个内容。这部影片不比太空漫游宏大,但是给人的精神食量却要更多。有人批评它虎头蛇尾,不切实际。可是我却觉得非常真实,以我们现有的智慧我们很难理解我们的创造者不顾一切的要毁灭我们,看完影片你可能觉得在创造者面前我们只是异形而已,但是我觉得故事并不这么简单,这只是个开头,其中缘由我并不希望导演在后续影片中表达出来,我希望是更加“蛇尾”。如果其他的影片是个有解方程,解到最后恍然大悟,那我希望这部电影是无解的,这个问题一定像在数学里存在的,无解的问题有种独特的美不是吗?
【杨豆豆的回答(6票)】:
为什么没人提到 《超时空接触》以及《火星任务 》这两部电影。本人重度科幻电影爱好者,楼上的答案几乎都看过,斯以为这两部最为经典。
【杨宇招的回答(5票)】:
太空漫游2001.这绝对是经典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
【沈大头的回答(5票)】:
说到科幻片怎么能没有《回到未来》三部曲 时光旅行类最经典的影片之一。 而且,有趣的是,第二部中Marty和Dr.Brown乘坐时光机来到的未来世界正是现在的2015年哦
【李易的回答(5票)】:
推荐十部吧
1、2001太空漫游 (看完有点被震傻了)
2、黑客帝国
3、攻壳机动队(感觉是黑客帝国的动画版,不过出品日期比黑客还早;异次元骇客也是创意类似,有时间也可以看看)
4、迷雾 (情节挺繁冗说实话,但是看完以后始终忘不掉,一定要看完!!!)4、迷雾 (情节挺繁冗说实话,但是看完以后始终忘不掉,一定要看完!!!)
5、时间规划局(真喜欢这创意,应该还能再拍好点的)5、时间规划局(真喜欢这创意,应该还能再拍好点的)
6、月球6、月球
7、盗梦空间
8、心慌方(杀人类佳作)8、心慌方(杀人类佳作)
9、我是传奇(怪物类的佳作)9、我是传奇(怪物类的佳作)
10、无姓之人(看完觉得耳目一新,虽然知名度不那么高)10、无姓之人(看完觉得耳目一新,虽然知名度不那么高)
【leo托马斯的回答(3票)】:
剧情什么的我就不写,一是懒,二是写剧情再推荐给你看就少了点悬念,不过重要的还是人太懒。
有:2001太空漫游 索拉里斯 黑客帝国 超时空接触 黑洞频率 异形 原始星球(这部比较冷门我强烈推荐)异形 时空线索
【维克多在未央的回答(3票)】:
觉得去年的超体也不错,虽然我知道这部电影的评论差异很大。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经典科幻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