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 民歌送情郎十月望郎歌词

浏览器不支持嵌入式框架,或被配置为不显示嵌入式框架。
陕西民俗网
  首页 & 民俗网 & 风俗漫谈 & 正文
            
紫阳民歌 客家山歌的历史嬗变
责任者: 戴承元
来源:网络 │ 发稿: 16:30:39 │ 编辑:mslzq │ 作者: 戴承元 │ 点击:
  明清两代,由于战乱频仍,灾荒连年,地处兵家冲突之地的川东和陕南(包括今汉中、安康、商州三市)人口大量死亡和流徙,以至大批田地荒芜,经济衰落。为了恢复民生,落实赋税,明、清两代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移民垦荒政策,有组织地强制人稠地窄地区和南方富庶地区的大批农民迁入陕南垦荒,即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而延伸的“湖广填陕南”运动。在这一移民大潮中,生活在闽粤赣皖湘鄂的大批客家人,或因逃避战乱兵燹,或因躲避苛捐杂税,或因天灾人祸,或因人多地窄等种种原因,也成群结队流入千里沃野荒芜凋残的汉水河谷和广袤的秦巴山区。
  紫阳县位于陕南大巴山山区,明清两代迁入的客民“以鄂、川、湘、皖人居多,赣、豫、闽、粤人次之。”今天的紫阳民歌,几乎荟萃了各省民歌的精华,雅俗兼容,风格多样。考察紫阳境内各种类民歌的衍生与发展,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在川陕山水相连的南部高山区,高亢明亮、拖腔悠长、尾音下滑,具有浓郁四川民歌特色的紫阳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随处可闻;而擅唱小调的民间歌手却多集中在汉江流域的汉城、焕古滩、城关镇、洞河镇一线。这里交通便利,农业灌溉条件较好,商业繁荣,正是两湖、江西、安徽、福建、广东移民的聚居地。特别是在汉江沿岸的各个集镇,聚居着大批来此经商的两湖及江南商贾的后裔,这里所传唱的小调歌词,相当一部分都反映了市民生活情调。这里的小调音乐,具有音调平和、旋律优美、柔丽婉转的南方音乐特点,与用假嗓演唱的高亢明亮的山歌号子、山歌调子形成鲜明对比。
  以紫阳民歌为典型代表的陕南民歌,这种“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特点的形成,正好体现了客家山歌在陕南这方热土上的历史嬗变。即使经过南北融合后的种种嬗变,我们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依然可以寻觅到由紫阳客民原籍地区传入的客家民歌所留下的印记。
  一、客家民歌在紫阳民歌中的再生与变异
  民歌是一种地域特色浓郁的民间艺术,是俗文化。乡土性、通俗性是它的本质。尽管南方诸省民歌对紫阳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但这绝不意味着紫阳民歌是南方诸省民歌的原样照搬。移民所带来的南方民歌要适应紫阳的人文环境,适应紫阳土著居民和来自不同地区客民的共同的审美需要,能够被他们接受和欣赏,还得来一番或多或少的本土化的改造。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点。清代诗学大师、嘉应州(今梅州)人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卷一《山歌》中记载的客家山歌“土俗好歌,男女赠答,颇有子夜吴曲遗意。”紫阳民歌在这方面的特色尤为突出。
  例1:湖南山歌《你要去,我要缠》:
  郎好比蜜蜂子飞上天,姐好比蜘蛛子挂屋檐,
  有朝一日投在我的罗网上,你要去,我要缠,
  那时节,才叫你好汉难打离身拳。
  无独有偶,闽西客家山歌《滕缠树》又是一番意境: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郎是山中长青树,妹是山中百年藤哎,
  树死藤生缠到死嘿,树生藤死死也缠。
  一个“缠”字,直抒胸臆,唱出了热烈、朴实,带有自然野性的激情,表达了对爱情生死不渝的信守与追求。再看看紫阳山歌《蜜蜂钻天》:
  郎变蜜蜂飞上天,姐变蜘蛛网屋檐。
  蜜蜂落在青丝网,郎要起身姐要缠。
  小郎想打离身拳,你今难上又加难。
  歌词语言不尽相同,句式也不相同,但词意完全相同。此歌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也有流传,歌词大同小异。云、贵、川本是同一方言区,在同一方言区流行同一首民歌是常见的现象。四川在紫阳明清移民时期既是两湖和江南地区流民移入的地区之一,又是紫阳的客民源流地之一。在地理位置上,两地山水相连,语言又相近。所以,川湘滇黔同一首民歌在紫阳会聚,整合成紫阳特色的《蜜蜂钻天》,也是极有可能的事。
  例2:多省流传的山歌《看你抬头不抬头》:
  妹在河边饮牯牛,哥在山上打石头;
  石头落在牯牛背,看你抬头不抬头。
  紫阳山歌《放花牛》:
  姐在河下放花牛,郎在高山打石头。
  石头落在花牛背,看姐抬头不抬头。
  牛儿抬头望青草,姐不抬头看水流。
  前四句大体相同,只是把称呼由“妹”和“哥”改成了“姐”和“郎”,把“牯牛”改成了“花牛”。
  例3:安徽民歌《莲蓬结子在心里》:
  走下田来把头低,妹问情哥可有妻?
  “郎的妻子就是妹。”
  “你在人前少要提。少要提,
  莲蓬结子在心里。”
  紫阳山歌《莲蓬结子在心里》
  走在人前把头低,乖姐问我可有妻?
  “我的妻子就是你。”
  “你在人前要少提,莲蓬结子在心里。”
  歌词内容相同。在语言表达上的细微差别表现了两地不同的语言习惯。仔细吟咏推敲,可以感觉得到,前者把“少要提”三字重复一遍,为全篇增加了一种节奏变化――由长句到短句,又由短句到长句――使感情更为柔婉一些,体现了南方民歌的特点。
  例4:四川山歌《山歌不唱不开怀》:
  山歌不唱不开怀,磨子不推不转来,
  酒不劝人人不醉,花不逢时不乱开。
  虽然是四川山歌,但考察四川人口的渊源,几乎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来自闽粤湘鄂的客家人。再看看同名紫阳山歌:
  山歌不唱不开怀,磨儿不推不转来,
  酒不劝人人不醉,花不逢春不乱开,
  姐不约郎郎不来。
  后者前四句只有两个字与前者不同,最后加了一句歌词,成了紫阳通山歌常见的五句式。
  例5:江苏民歌《娘问女儿》:
  郎在对岸把水挑,姐在房中把手招;
  娘问女儿做什么,“纺完棉花伸懒腰。”
  姐家门前一棵槐,手攀槐枝望郎来;
  娘问女儿看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
  姐在田里拔黄秧,眼泪滴在秧梢上;
  娘问女儿哭甚事,“今年下的癞猴子秧。”
  紫阳和四川两地也都有这种用母女对话的形式表现青春少女相思之情的民歌,歌词也大体相同或类似。下面这两首民歌就是在紫阳和四川都有流传的民歌,歌词一字不差。《姐在屋里把手招》:
  郎在外面学鸟叫,姐在屋里把手招。
  娘问女儿做啥子,“纺完棉花伸懒腰。”
  《我望槐花几时开》:
  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槐树望郎来。
  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
  另有紫阳民歌《郎在对门挎树叶》与江苏《娘问女儿》也很类似:
  郎在对门挎树叶①,姐在屋里把脸黑。
  娘问女儿黑啥子,早饭猪草还没得②。
  我要上山挎枸叶③。
  与江苏《娘问女儿》相比,紫阳和四川的这几首民歌的歌词具有大巴山区本土的特点:“学鸟叫”、“高高山上”突出了大巴山区的环境特点;“啥子”、“没得”、“挎”(枸叶)都是紫阳的方言词。
  四川是客家人大量聚集的地区,同时又是紫阳移民源流区域之一,在明清大移民时期,紫阳和四川完全可能共同接受湖广闽粤和江南文化的浸润和异化。而且四川与紫阳同属西南官活区,《姐在屋里把手招》和《高高山上一树槐》这两首歌极有可能自四川传入紫阳。毫无疑问,此三地同一首民歌一脉相传,不会是偶然现象,而是与移民活动有关系的。笔者企图对川、紫两地《高高山上一树槐》这首歌从音乐上作以比较来进一步印证这一观点,可惜查到的四川这首歌的乐谱是当代作曲家丁善德先生编的曲,已经不是原生态的民间音乐了。不过,丁先生这支曲子毕竟是根据四川民歌音乐素材改编的,那种浓郁的四川民歌风味与紫阳同名原生态音乐曲调相比较,即使是外行也显然听得出来,这是两支不同的曲子。这就是说,两地受同一客民源流区民歌的影响,依然产生了不同的本土化变异。紫阳的《我望槐花几时开》既不等同于江苏的《娘问女儿》,也不等同于四川的《姐在屋里把手招》和《我望槐花几时开》。歌手立足紫阳人民的审美需求,对外来民歌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
  例6:湖南土家族民歌《虽然只隔一层纸》:
  油纸扇子二面黄,一面姐来一面郎。
  虽然只隔一层纸,要得会姐想断肠。
  紫阳山歌调子《二面扇子二面黄》:
  二面扇子二面黄,一面描姐一面郎。
  虽然只隔一层纸,好象隔了一匹梁④。
  两首歌词词意完全相同,词句大体相同。“好象隔了一匹梁”是紫阳人形容两人难得有机会相会的形象性说法,既表达了紫阳多山的地理环境特点,又具有紫阳的方言特点。
  例7:湖南民歌《小妹郎多乱了心》:
  天上星多月不明,塘里鱼多水不清,
  地里草多苗不长,小妹郎多乱了心。
  紫阳通山歌《真心真意待情人》:
  (男)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坑多路不平,
  塘里鱼多混了水,姐的郎多花了心,
  没得真心待情人。
  (女)天上星多月也明,地下坑多路也平,
  塘里鱼多不混水,姐的郎多不花心,
  真心真意待情人。
  比较一下这两首民歌,我们认为后一首是从前一首稍加变化而来,其变化一是把原来的四句式变成了紫阳通山歌的通用格式五句式,这也是“本土化”的表现;二是把一段歌词发展成了两段歌词,增加的这一段女声对答歌,突出了情姐对有爱无婚的情郎的真心真意。
  例8:江西民歌《肚里山歌万万千》:
  一把芝麻撒上天,肚里山歌万万千。
  南京唱到北京转,回来还唱两三年。
  紫阳民歌《我的山歌有万千》:
  一斗芝麻撒满山,我的山歌有万千。
  南京唱到北京转,回来还能唱几年,
  词意相同,词句大致相同。江西是紫阳客民主要源流地之一,紫阳县的各个集镇都有江西会馆。紫阳这首民歌显然是从江西传入。
  例9:川北通江县民歌《拿去西方拴太阳》:
  太阳落土要落坡,主人叫声搓索索。
  索索搓到丈二长,拿去西方拴太阳。
  这首歌讽刺了地主的贪婪、残酷。地主恨不得拴住太阳永远不落,好让长工日夜不停地为他干活。长工们就编出这首歌来挖苦地主。
  紫阳民歌《东家要我搓索索》,歌词几乎与此完全相同:
  太阳溜溜要落坡,东家要我搓索索。
  索索搓了丈二长,拿去西边拴太阳。
  川北本来就与紫阳南部高山区山水相连,属于同一方言区,人民往来频繁,在明清移民时期有大批四川农民移居紫阳。紫阳县的文化工作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曾在本县桃园公社作过抽样调查,被调查的36名老民歌手中有29人原籍四川和湖北。歌词中“索索”一词是典型的四川方言(四川话把绳子叫“索索”),在紫阳那首《东家要我搓索索》的歌中依然保留着这一四川方言词。我们有理由认为,这首歌是经落户紫阳的四川人从原籍传入紫阳的。
  例10:湖南常宁民歌《郎在高山喊一声》:
  郎在高山喊一声,妹在房中侧耳听。
  拿起麻篮我倒了粉,拿起衣裳丢了针。
  紫阳民歌《郎在门外喊一声》:
  郎在门外喊一声,姐在房内侧耳听,
  前门走来后门转,手拿花线掉了针。
  字句虽有不同,词意如出一辙。都是喧染情姐听到情郎的声音以后,如何神不守舍,心慌意乱。我们认为,后一首是由前一首变化而来。
  例11:湖广民歌小调《十绣》。
  湖北全省五大方言区内普遍流传名为《十绣》的民歌小调,湖南省有类似的《六绣》流传[16)。在紫阳县和安康市汉滨区也有小调《十绣》。紫阳现在发现的有六种不同的名为《十绣》的民歌,其中四种歌词基本一致,只是段数有多有少,都是唱中国古代通俗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如曹操点雄兵,李三娘磨房产子,观音菩萨普救众生,杨六郎镇守边关,七仙女下凡,包公断案,尉迟敬德手拿钢鞭,孟姜女送寒衣等。这一歌词内容与汉滨区《十绣》、湖北各地《十绣》以及湖南的《六绣》都大同小异。而明清移民时期,紫阳县和汉滨区都有大批两湖流民流入定居,因此,我们推断,紫阳和汉滨区流传之《十绣》均为自湖北传入之民歌小调。
  例12:多省民歌《才是啄木鸟啄春桩》:
  耳听山脚梆梆响,以为情妹洗衣裳;
  丢了碗筷往那跑,才是啄木鸟啄春桩。
  紫阳民歌花鼓子《姐儿河下洗衣裳》:
  耳听河坝里棒槌响,定是姐儿洗衣裳;
  我沿山架岭⑤走拢去,才是个啄木倌儿啄树桩⑥。
  虽然词句多有不同,但构思的思路是相同的,都是先设置一个误会,最后才揭开谜底;开始都误以为“情妹(姐儿)洗衣裳”谜底都是啄木鸟啄树桩。两首歌中的“才是”一词是湖南方言词,是“原来是”的意思。虽然记载《才是啄木鸟啄春桩》的《民间情歌三百首》一书未注明“多省”是哪几个省,但从“才是”这个方言词来分析推断,这首歌很有可能是经由湖南流民传入紫阳,后发生本土化变异的。
  例13:河北民歌《回娘家》:
  风吹着杨柳,刷啦啦啦啦啦啦,
  小河里流水,这哗啦啦啦啦啦啦,
  谁家的媳妇她走啊走得忙呀,
  原来她要回娘家。
  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香粉她的脸上擦。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
  一片乌云来,一阵风儿刮,眼看着山中就要把雨下。
  躲又没处躲,藏也没处藏,豆大的雨点往我身上打。
  淋湿了大红袄,吹落了一枝花,胭脂花粉变成红泥巴。
  飞了一只鸡,跑了一只鸭,吓坏了背后的小娃娃。
  哎呀,我怎么去见我的妈?
  紫阳民歌(八岔)《回娘家》:
  姐儿今年一十八,急急忙忙要回娘家。
  脑壳上梳起个牛屎巴⑦,背上背起个奶娃娃,
  怀里揣起苦荞粑⑧,衣襟统起包谷花⑨,
  左手提个鸡子,右手提个鸭。
  天上蒙蒙雨,地下溜溜滑,扯起就是一扑爬。⑩
  脑壳上绊(11)散了牛屎巴,背上绊哭了奶娃娃,
  怀里绊烂了苦荞粑,衣襟里绊散了包谷花。
  鸡子绊得咯咯叫,鸭子绊得叫嘎嘎。
  不怪我爹来不怪我妈,只怪我们女儿好(12)回娘家。
  两支叙事民歌情节相同,歌词句式相同,层次结构相同,只是语言不尽相同。河北民歌《回娘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东方歌舞团演员朱明瑛演唱并被电视播放以后即风传全国。如果在此之后出现紫阳民歌《回娘家》,就有可能是当代紫阳歌手改编了这支河北民歌,这就与“移民”的话题无关了。但这支紫阳民歌《回娘家》是紫阳县文化馆的音乐工作者在年期间所举办的“民间歌手学习班”上采录到的,演唱者是地处川陕边界的高山区紫黄乡55岁的农民覃承元,按当时的紫阳特别是紫阳高山地区的信息闭塞程度和文化生活落后的状况,一支尚未在全国流传的千万里之外的北方民歌,如果不是亲传口授,是难以让一个55岁的农民会唱而且加以改编的。由此推论,这支河北民歌经由移民的途径传入紫阳,再经过本土化的变异而产生出紫阳民歌《回娘家》,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那么,紫阳是否有来自河北的客民落籍呢?我们在史学文献中查到了两条线索:
  (一)陈良学先生的《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一书中曾引述著名史学家戴逸主编的《简明清史》和《故宫掌政丛书》中所记史实以论证清王朝的“圈地”运动导致北方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从顺治元年以后,清王朝为了安置大批涌入北京的满族贵族、官吏和八旗士兵,下令圈占京城附近三百里内各州县无主土地。后来发展到五百里内,无论有主无主的土地,一律圈占。最后圈占范围一直扩展到了山东、山西的部分地区和江苏的徐州。当时的直隶省下辖九个府,除了广平、大名二府以外,其余七府共计七十七州县,二千余里的地面上,都布满了被圈占的土地。在长达26年的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去土地的北方农民,背井离乡,展转流徙,相当一部分定居于陕、鄂、川各地。
  (二)查1989年版《紫阳县志?人口志》,关于居民祖籍,县志记载:“据清同治、光绪年间紫阳县署诉讼卷(部分)著录原被告120人,籍贯本县者29人,鄂36人,湘24人,川16人,赣6人,皖5人,闽、浙、冀、粤各1人。”这里提到了,在这120个打官司的人中,有祖籍河北的1人。
  我们没有证据证明第二条线索中那个祖籍河北的人就一定是清代直隶省移住紫阳的人,但至少,上述两条线索都说明了,在清代移民时期河北农民流落定居于紫阳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推断,紫阳民歌八岔《回娘家》极有可能系由清代移民时期落籍紫阳的河北客民传入的河北民歌变化而来。
  这种两地或多地民歌中,歌词相同或相近的情况在紫阳民歌中还有很多,限于本文的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二、客家乡情感在紫阳民歌中的反映
  例14:紫阳民歌《桑木扁担》
  互联网上有署名张勇的文章认为紫阳民歌“直接来源于南方的唱本”[17]。我们不了解张勇先生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什么,不了解他是否对原始资料作过考证研究,因此我们对“直接来源”一说持保留态度;但从对紫阳《桑木扁担》一歌的歌词内容来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它所反映的不是紫阳的社会生活,而是江南地区(尤其可能是江苏一带)的社会生活。
  《桑木扁担》在紫阳有三种版本:两种山歌调子,一种小调。
  山歌调子之一:
  桑木扁担软溜溜,我挑担白米下苏州。
  苏州买我好白米,我买苏州好丫头。
  有钱之人吃白米,无钱之人泪双流。
  山歌调子之二只有两句:
  桑木扁担软溜溜,装船白米下荆州。
  小调:
  桑木扁担软溜溜,挑担白米上扬州。
  扬州爱我好白米,我爱扬州好丫头。
  第一首歌词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自相矛盾之处:首先,挑担卖米养家糊口的农民绝对买不起也养不起丫头即婢女;其次,“我”既然买得起丫头,就必然是一个“有钱之人”,又怎么会发出“无钱之人泪双流”的感叹呢?难道他边买丫头边同情穷人吗?如果有人说歌词中这个买丫头的人不是给他自己买的,而是受主人之命,为主人代买丫头,也是于理不通的:有资格为主人采买丫头的人必定是主人信得过的高级奴仆(即“管家”之类),绝不会是一个挑着担子卖米的劳动者。
  第二首歌词虽然只有两句,但两句之间的矛盾也是明显的;第一句既然唱的是“扁担”,为什么第二句却甩开扁担把白米装上了船呢?这样两句之间就失去了联系。如果有人认为第一句用的是“起兴”的手法,不必坐实,那也是讲不过去的,因为从第一首和第三首的歌词看,“桑木扁担软溜溜”是写实,而不是起兴。相比之下,第三首的小调歌词就很合情合理。一个乡下农民进城卖米,为城里姑娘的美貌所动心,心生爱意,这是人之常情。因为是“爱”不是“买”,所以这首歌词里的“丫头”就不宜再作“婢女”解,而应做“姑娘”解。至今在许多方言中还是把小姑娘称作“丫头”的。
  通过比较,可以认定,第三首(小调)《桑木扁担》,是比较真实可信的最初传唱的民歌《桑木扁担》,而前两首山歌调子是在紫阳传唱的过程中或由于本地歌手的改造,或由于字音的以讹传讹,而发生了变异的作品。从第三首(小调)《桑木扁担》的歌词来看,它所反映的应当是江苏特别是扬州一带的社会生活。紫阳距离扬州有数千里之遥,当时又不通车船,绝不可能有人挑担白米到扬州去卖。据此推断,这首歌当是原籍江苏的紫阳客民从原籍传入紫阳的民歌。有趣的是,改造这首歌的紫阳民间歌手们靠山唱山,靠水唱水。第二首山歌调子《桑木扁担》是原洞河公社的歌手唱的,洞河集镇是紫阳境内汉江著名的水运码头,又是湖北客民的聚居地,于是,洞河的民歌手按照他们的理解,“理所当然”地把“挑担白米上扬州”改为“装船白米下荆州”。殊不知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是湖北著名的鱼米之乡,紫阳的白米运到荆州肯定是没有市场的。而第一首山歌调子《桑木扁担》是原双安公社的歌手唱的,双安地处川道坝子,远离汉江,不通舟船,本地人运输货物,习惯于挑担,所以双安的歌手认同了原歌的“挑担白米”而没有像洞河歌手一样改为“装船白米”。
  例15:紫阳通山歌《郎在荆州考秀才》:
  郎在荆州考秀才,写封书信带回来。
  书信高上(13)没写别的样,
  叫姐打把金锁银锁铜锁铁锁,
  一锁东门,二锁南门,
  三锁西门,四锁北门,
  五锁姐的房门,不准开,
  留到情哥慢慢来。
  按常理,紫阳人参加乡试(考秀才),只能在兴安州城所在地应试,而这里的主人公却要跑到远隔千里之外的湖北荆州去应试,其原因在于受到了户籍的制约。很多客民在移居新地之后,既要为谋取生路而开荒辟土,又要为落籍入户而奔波。我们从很多移民的谱牒和墓碑中都可以看到,客民在记述自己的迁徙史时,都要表明自己的籍与贯。但是,毕竟有不少移民因生计艰难,陋居山野,“今夕在此,明夕在彼”,根本无力购置田庄和坟庐,所以也无法在移居地入籍。有些移民虽然颇有经济实力,并且在移居地已经购置了田地房屋,但因为居住未满二十年,依然也难以入籍。
  流传在陕西紫阳县的这首通山民歌《郎在荆州考秀才》;就描述了一个通山籍移民因尚未取得紫阳民籍,而不得不回到湖北荆州去参加乡试的情景,这是一个地主阶层的移民,歌曲中可以体察到其家产的富有,有着东门、南门、西门、北门,是一座不小的庄园,尽管如此,也无法就近应试。封建社会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也和今天参加高考一样,考生必须遵守属地原则,试卷首页必须填写祖宗三代的名讳、籍贯以及业师的姓名等等,阅卷时卷首也是密封的,只有在录取时才启封考察其籍与贯,如果未取得应试地的民籍,试卷则是无效的。根本无法弄虚作假或疏通关节,其严厉程度远远超过今天。歌曲通过留守在家中妻子的口吻。表达了夫妻别离后的复杂心理。歌曲从金锁数到铁锁,从东门依次数到北门,这种用文学上的排比句、音乐上的“跺字句”(即一字一顿的句子)来把某种意思加以强调的手法,都是紫阳本土民歌的常用手法。
  例16:紫阳山歌调子《倒扳桨》:
  河下撑船河下划,岸上大嫂喊喝茶。
  不吃烟来不喝茶,黄州转来到你家。
  到你家来到你家,蜜蜂不采窝边花。
  从紫阳沿汉江行船到湖北老河口、汉口,再继续沿长江而下可到黄州(今黄冈市)。在明清时代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这是一条黄金水道,紫阳本地商人和外地客商大都沿此航道贩运。
  山货特产。后来襄渝铁路贯通紫阳至武汉,加之汉江沿线几座电站大坝的阻隔,这一条水路交通线才变得萧条起来。但历史上,老河口和汉门从来都是紫阳以至整个陕南的货物集散地,紫阳的商人都是把山货特产装船运至老河口或汉口卖出,再采购货物装船原路返回紫阳。黄州与汉口相比是小码头,一般不会有紫阳商人过汉口不卸货而转航黄州。只有到紫阳贩运山货特产(特别是茶叶)的黄州客商,才会不在汉口卸货而直航黄州。湖北在明、清大移民时是紫阳县第一大客民源流区,当时有大批黄州人移住紫阳。后来有许多黄州客商凭借这些同乡关系,在紫阳和黄州之间做生意。由此可知,这个唱“黄州转来到你家”的歌手不是紫阳商人,而是常年往返于紫阳至黄州两地之间的黄州客商,或者黄州客商包租的货船上的水手。这支歌是反映黄州客商生活的民歌。
  例17:紫阳民歌《五姐与孟才》。
  这是一支叙事歌,又名《犯法五更》。歌词一共十五段,叙述清朝乾隆五十三年时,湖北省郧西县刘孟才与五姐相爱,后来刘孟才因杀人罪坐监,五姐用银子打通关节,县老爷答应可以不判死刑。这个民间故事不是如孟姜女故事、梁祝故事那样的在全国广泛流传的经典故事,而仅仅是一个局部流传的地方性故事,在一般情况下,难以越过省界,传入远隔千里之外的紫阳县这样一个当时信息非常闭塞的山区小县。所以,可以推断,这首歌是通过移民途径,由流入紫阳的郧西人传入的反映郧西社会生活的民歌。
  例18:紫阳山歌调子《麻篮调》:
  黄州麻篮广东线,一步挑在姐门前。
  乖姐出来买麻篮,请问麻篮多少钱?
  别人要买三毛三,你今要买不要钱。
  买你麻篮给你钱,为何说出不要钱?
  《麻篮调》是一支叙事歌。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共有九种曲调。九种《麻篮调》其歌词大同小异,仅有完整与不完整的区别。这里所引歌词是比较完整的三种之一,内容是货郎与小姐调情。其中第一句提到“黄州麻篮”,值得我们注意。
  麻篮,即北方人所称“笸箩”。是一种家川器具,形如脸盆,比脸盆稍扁,常用来装针线、布头等女工用品。麻篮以竹子和藤条为制作材料,先用竹篾条编成骨架,再在篾条上缠以藤条即成。竹子和藤条在紫阳满山皆是,麻篮的编织工艺也并不复杂,紫阳的普通篾匠都会编,货郎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到千里之外的湖北黄州去进货。即使黄州出产的麻篮特别精致、美观,是著名的地方特产,这种本小利薄、装船运输所占空间又大的商品也不值得长途贩运,因为从黄州到紫阳,要在长江和汉江上逆水行舟上千里,贩卖麻篮的利润还不够付船费,商家不会不算这个帐。那么,合理的解释就只有一种:这本来就是一首反映黄州地方风情的黄州民歌,由于移民的原因,从黄州传到紫阳,又经紫阳歌于的修改、加工,演变出了其他几种词曲的《麻篮调》。例如。有一种《麻篮调》在挑货叫卖的前边,加上了砍竹、划篾、编织的叙述,把“黄州麻篮广东线”改成“麻篮编起广藤缠”。等等,这样,贩卖就变成了自产自销,货郎的身份相应地就变成了篾匠的身份。调情的主要情节没有变,后半部分歌词也大体相同,但“贩运”的痕迹却荡然无存。就这样,这支黄州民歌就演变成了紫阳民歌。
  例19:紫阳小调民歌《回麻城》。
  这是一个男女二人且唱且说,有简单故事情节的类似小歌剧的作品,共有八段唱词七段对白。男角是一个来自湖北麻城的算卦先生,女角是一个独守家门的少妇。女子要求算一算 丈夫几时回家,男子回答说今明两年不能回来,进而劝说女子跟他一块儿,“到我麻城去玩一玩吧”。女子一开始是骂他“放屁”、“烂腮”,后来就慢慢打听起麻城的出产、吃食以及此地到麻城的路程。算卦先生高兴地一一作了介始。最后,二人一齐上路向麻城进发。歌中那位来自湖北麻城县的算卦先生提起家乡便问一答十,喋喋不休,夸赞不已的自豪劲儿,鲜明地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再从唱词和对白的语言来分析,女子用的是紫阳方言,例如“麻城先生奴的哥,奴家脚小走不到个么多。”“个么多”就是紫阳方言,即“那么多”的意思;而男子用的是湖北方言,例如“哎,娘子,该莫是问我麻城吃些什么东西的话?那清早起来,烧酒一瓶,黄酒一罐,瓜子、花生,把娘子吃得肥肥胖胖,这都是我麻城过早的东西。”其中“该莫是……的话?”就是湖北方言中常见的句式,即“是不是……?”的意思;“过早”也是湖北方言,即“吃早餐”的意思,至今,紫阳县的湖北移民后裔聚居地的居民依然把吃早餐称作“过早”。这两种不同方言在歌词和道白中的运用,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两个人物的不同原籍。
  例20:小调《十里墩》
  紫阳民歌中有小调《十里墩》,内容是情姐送别情郎,从一里墩依次送到八里墩沿途所见景物和景物所引发的情感。“墩”是田野里凸起的棱柱体高大土堆。紫阳为土石山区,土层一般只有一寸到几寸厚,以下便是石头,很难见到土墩这样的地理景观,因而也没有“X里墩”这样的地名。而湖北、湖南常有土墩之地貌,常见“XX墩”之类地名。可见,小调《十里墩》原是一首两湖地区的民歌,反映的是两湖地区的自然和社会风貌。
  例21:小调《十里墩》
  紫阳小调《卖杂货》中,货郎与买货的少妇之间有这样一段对唱:
  (女)货郎你贵姓?你不像这里人,
  家住某州并某县,说与奴家听。
  (男)家住苏州绍兴村,龙安县里人,
  离城不过二三里,小小王家村。
  嫂嫂你贵姓?你不像这里人,
  家住某州并某县,说与货郎听。
  (女)我家住苏州绍兴村,奴家本姓陈。
  请问你卖的什么货,说与奴家听。
  从中可以看出,二人都是苏州移住紫阳的客民,仍保留着原籍口音,互相听出对方不是紫阳本地人。货郎说自己“家住苏州绍兴村”,可又说是“龙安县里人”,似乎是把自己现在的家庭住地与祖籍分别来介始的。查《辞海》(1999年版),龙安为“古县名。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因龙安山名,治今四川安县东北。……蒙古中统五年(1264年)废入安州。”再查“安县”条,安县“唐为龙安、西昌、神泉等县地,元为安州,明改安县。以县北龙安山得名。”大概货郎祖上原住四川省的安县,后来迁居苏州。货郎本人“一出家中五六春,走州过省份,贩卖杂货过光阴”,从苏州来到陕南紫阳县,又巧遇自己的苏州老乡、从苏州移民到紫阳的这位大嫂。这首民歌就讲述了这样两个江南老乡在北方巧遇的故事。
  例22:紫阳小调《上茶山》。
  紫阳民歌中还反映了来自湖广的商人利用紫阳客民中的老乡关系到紫阳收购、贩卖茶叶的历史事实。让我们看一首紫阳小调《上茶山》。据现在收集到的,这支歌有四种不同的版本,其中比较完整的只有两种,另外两种只有片断的歌词。现在我们只对这两种比较完整的歌词进行分析。
  《上茶山》版本一:
  每年有个三月三,收拾打扮上茶山。
  人人都说茶山好,他做的活路要工钱。
  左手拿个茶蔓子,右手又拿个大包袱。
  上山银子五十两,下山银子五十双。
  《上茶山》版本二:
  正月打扮是新年,二月打扮上茶山。
  上山银子五十两,下山银子五十双。
  挣得少来用得多,哪有银子讨老婆。
  心想请个摇钱会(14),人小面窄请不拢。
  中间还穿插了男女对白,后面还有大段男女对唱,都是有关爱情的内容,与我们论述的主题无关,故从略。
  从歌词中可以看出,这个上茶山的人是一个小本经营的茶叶商贩,他在每年的清明前后(农历三月三即清明节前后,正是头道茶采摘时节),上茶山收购茶叶。上山时他要向茶山主人交一定数日的购茶款(“上山银子五十两”),在山上他要付给采茶人一定的劳务费(“他做的活路要工钱”),这样,他在下山时合计已支出“银子五十双”了。“左手拿个茶蔓子,右手又拿大包袱”,正是他现场验收茶叶的生动写照。由于他“挣得少来用得多”,连老婆也讨不起。
  那么,我们又凭什么断定这些茶叶商贩当中就有外地商贩呢?在紫阳另一首小调民歌《顺采茶》中我们可以找到证据。《顺采茶》共有13段歌词,从正月依次唱到腊月。第一段是:
  正月采茶是新年,收拾打扮看姣莲。
  自从今日看过你,朋友约我上茶山。
  你在家中放耐烦。
  二、三、四段内容与第一段基本相同,大意都是“朋友约我出远门”,“做买卖”。第五至八段是妻子嘱咐丈夫早早回家,路上注意安全,注意健康。第九至十一段是妻子对丈夫的想念。第十二段是妻子对归来的丈夫说:
  世上生意由你做,明年不许上茶山,
  丢下奴家受孤单。
  第十三段是丈夫的回答:
  世上生意我不做,明年我还上茶山,
  茶山顶上真好玩。
  从这些歌词中可以分析出,这个“出远门”“上茶山”“做生意”的商人不是本地人,而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商人重利轻离别”,他离家后妻子常年孤单,以至于害怕他第二年再去。如果是本地茶商,他在一季茶叶收购、贩运完毕后完全可以回家,到下个茶季再上茶山,用不着春天出门,到冬天才回家。
  进一步探究,我们发现,在这些外地客商中就有来自湖广一带的茶商。关于这一点,同样有紫阳山歌调子《有心恋姐你就恋》为证:
  有心恋姐你就恋,你趁奴家在茶园。
  再过三天茶摘完,郎回湖广姐回川。
  相交一回难上难。
  为什么“茶山顶上真好玩”?这支歌做了很好的回答。茶叶采摘、加工,有很强的时间性,正如紫阳农谚所说,“早摘三天是宝,迟摘三天是草。”紫阳是川陕茶马贸易中著名的茶叶主产区,每到采茶季节,整个茶区男废耕,女废织,全力以赴投入采摘和加工,因为人手紧张,常要雇请短工,而且采茶以女工为多,因为女子眼尖手灵,采茶效率常常超过男子。歌中这个抱怨男子不够主动的“姐”看来就是来自与紫阳山水相连的四川采茶女工。那个“有心恋姐”的男子,歌中已确指他来自湖广。他不可能和这个女子一样,是个采茶季节工。因为采一季茶最长不过一个月时间,假若他千里迢迢从湖广一带来紫阳采一季茶就回去,那他挣的工钱还不够他的路费。联系前面几首民歌(《上茶山》、《顺采茶》),我们不难确认,这个从千里之外的湖广来到紫阳茶山的男子,正是一个茶商。
  以上是我们对民歌歌词进行分析以后推断出的结论。那么,历史文献中究竟有无外地商人特别是湖广商人到紫阳收购、贩卖茶叶的记载呢?经查,在安康地方史学者陈良学的专著《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和1989年版《紫阳县志?茶叶志》中都记载有这方面的史实。清代同治以来,商人深入农村收购山货土特产或以洋货换取山货的现象越来越多[1]。每到茶季,外地客商即从各地纷至沓来[1],在紫阳境内沿汉江和任河的小镇宦姑滩、县城、洞河、瓦房店、毛坝关等地长驻茶行或茶栈,以现金或实物收购茶叶转销外地[2]。紫阳茶“向东销售者,几全用水运,经湖北老河口转销于鄂豫两省西部之地”[2]。而两湖及江南客商在陕南各地经商,一般都是利用同乡关系,通过同籍移民的引荐和帮助而进行的,这在前述两部文献中都有大量记载。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紫阳民歌《有心恋姐你就恋》、《上茶山》、《顺采茶》,就是历史上湖广商人通过同籍移民关系到紫阳收购、贩运茶叶的真实写照。
  三、客家乐曲和方言在紫阳民歌中的反映
  从音乐方面来说,民歌的曲调必须适应本地方言在语音方面的特点,唱出来才能不拗口,才能传达出当地方言的那种特殊韵味,也才能为群众所接受。这样就形成了每个地方民歌音乐的基本特点。因此,外地民歌传入紫阳以后,在传唱的过程当中,会很自然地受到本地民歌音乐的某些同化影响,发生某些变化。从我们目前搜集到的材料来看。传入紫阳的外地民歌从歌词到音乐都没有发生过任何一点变化的情况,还没有发现过一例。
  从歌词方面来说,各地区的民歌歌词除了使用民族的共同词语以外,各地还有各自的方言词语,最简单直观的表现就是,同一事物在各地有不同的指称。外地民歌传入以后,歌手很自然地会用本地方言改造歌词,使之适应本地的语言环境,被本地人理解和欣赏。
  (一)紫阳民歌中存在大量南方方言语音和语词。
  例23:紫阳小调《钱棍歌》。
  “打钱棍”又称“打连钱子”,是紫阳民间流行的一种传统文艺演出形式。在装饰的细竹棍两头装入铜钱,表演者通过在全身各处敲打,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同时边唱歌边配合做出各种舞蹈动作。《钱棍歌》就是打钱棍者唱的歌。《钱棍歌》中有这样的歌词:
  冬月烘笼子(15)搭了架,腊月又把年猪杀。
  这个年猪不算大,刚好杀了一百八。
  肥的瘦的掌柜吃,骨头棒棒伙计们吃。
  这里的“吃”念做“洽(qia)”的音,这是湖南湖北方言。这支歌共八段十六句,每句尾字都押发花韵,一韵到底。演唱这首歌的原团结公社现苗河乡农民歌手夏章林,就把“吃”发为qia,如果不发这个音,这两句就不押韵,就与整首歌不协调。这说明,这支歌是原籍湖南的紫阳客民创作的,甚至有可能原本就是湖南民歌,后随移民传入紫阳。
  例24:紫阳小调《探妹歌》第六段:
  六月探妹三伏热,长袍短褂穿不得,
  穿一个剪刀齐,免得旁人说。
  第十一段
  冬月探妹下大雪,人不留客天留客,
  就在我家歇,哪管旁人说。
  这里的两个“说”字都读“学(xue)”,是鄂西北黄冈、麻城、红安、黄陂一带方言读音。紫阳本地方言“说”的声、韵母均如普通话“说”,只是声调有别而已。
  类似例子还有紫阳小调《点兵歌》,称祖父为“公”,称父亲为“伢”,是两湖、江西、广东的方言;紫阳小调《四季相思》等歌曲中把“什么”称为“么子”,是湖北方言;还有例6《回麻城》湖北方言“该莫是……的话?”,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了南方诸省方言特别是湖北方言对紫阳民歌的影响。当然,四川方言对紫阳民歌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但紫阳和四川本属于同一方言区――西南官话区,所以这种影响也可说是紫阳民歌语言本身的一种属性或特点,故从略。
  (二)紫阳部分小调音乐与南方小调音乐具有相似性。
  例25:紫阳小调《虞美人》与江苏小调《码头调》曲调比较:
  紫阳小调《虞美人》有三种大同小异的音乐曲谱,分别由南方移民聚居地三大集镇――城关镇、瓦房店、洞河的民间歌手演唱的录音整理而成。我们记录了洞河镇民间女歌手陈和兰、张福荣演唱的曲谱,不禁使人联想起苏州民歌《姑苏风光》来。《姑苏风光》是由几个独立的小调调子联缀而成的一首较为长大的叙事性歌曲[18]:流行于苏州的时调《姑苏风光?码头调》,属于民歌中的小调类,曲调非常的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吴语地方特色。
  反复玩味、比较以上两首民歌音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旋律具有相似性。只是《码头调》旋律线在主干音上下频繁波动,装饰意味儿较浓,显得更加婉转、活跃一些;而紫阳《虞美人》减少了旋律线条的波动,显得要质朴一些。这种差异与两地方言特点有密切关系。人们常用“莺声燕语”形容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苏州话除了“轻”、“软”的特点以外,在声调上,调值的起伏较大,富于歌唱性,在外地人特别是北方人听来,苏州人吵架都像唱歌。《码头调》活跃、婉转的旋律契合了苏州方言的这一特点,使词曲配合和谐。苏州民歌曲调传入紫阳,歌手们按照紫阳西南官话的音调特点对旋律进行了改造,去掉了一些装饰意味儿的音,减弱旋律线波动的幅度,减小波动的频率,使曲调由华丽变得比较质朴。这种曲调犹如中国水墨画上空灵意境所显示的自然图景:千里山川、无垠天空、滚滚波涛、静静田园,是自然生命场所构筑的宇宙生命能量的相互律动,是天人合一的美妙意境。
  吴语形成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明清时期成为上层人士学习的时髦语言。吴语主要通行于中国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和安徽南部。使用人口约八千万,在中国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而清代前期移居陕南的江浙和苏皖移民数量不少,尤其以太湖移民为著。于是,具有浓郁的吴语地方特色的江南小调便也在陕南落地生根,经过与各地移民民歌的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特色。
  例26,湖南桑植小调《上四川》与紫阳小《幺姑十八春》的音乐比较:
  《上四川》
  正月是新年哪,郎要上四川,
  双手扯到郎衣衫,你早去就早回还。
  四月忙插禾,山上花花儿落,
  搭起板凳垫起脚,是等你来帮帮我。
  七月闹天干,郎去大半年,
  门坎擦得裤脚烂,是两眼都望穿。
  十月音信断,眼泪已流完,
  几时望得我郎转,洗手谢苍天。
  紫阳小调《幺姑十八春》,是一首叙事情歌,前半部分采用第三人称口吻叙述封建礼教对女子的百般禁锢,而一对青年男女“设计”冲破禁锢,大胆幽会;下半部分则采取男女对唱形式,表达男女见面之后的激动心情,每段三句组合,含蓄的比兴给人以急迫、不言自明的感受:
  幺姑十八春,爹妈不放心,
  高打院墙紧关门。
  院墙八尺高,门儿九道肖,
  你是神仙也难撬。
  院墙八尺矮,门儿九道拐,
  你是神仙也难开。
  二人设一计,上坡砍树去,
  坡上杨柳做楼梯。
  楼梯丈二长,搭上姐屋梁,
  鹞子翻身上姐房。
  郎在房上看,姐在屋里转,
  恐怕四山人看见。
  揭开三页瓦,看见象牙床,
  红绫被儿绣鸳鸯。
  手扒木儿梁,脚踏粉壁墙,
  一步跳在姐楼上。
  小郎来得稀,没啥待承你,
  我屋里有个大公鸡。
  那鸡杀不得,那是个叫鸣鸡,
  怕你爹妈打骂你。
  爹妈我不怕,有话来对答,
  就说是天上黑鹰抓。
  鸡儿抱在怀,拿把钢刀来,
  轻轻割住他一点血。
  鸡儿拔了毛,收拾锅里炒,
  再加上大香和胡椒。
  板凳二尺长,坐的姐和郎,
  轻言细语谈家常。
  客家山歌是青年男女寻偶的桥梁,在这类活动中。自然的男女激情在歌声中燃烧,相对宗法观念控制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说,客家青年男女在歌声中自由传情亦不失“野性”的生命本真。以上紫阳小调与《上四川》的调式、节拍、音高相同,特别是旋律极其相似。在紫阳民歌的小调歌曲中,曲调与此大致相同的作品还有许多,如《嫁女歌》、《十劝》、《张家二姑娘》,等等。可以说,这是紫阳民歌小调音乐基本型之一。紫阳民歌音乐的一个基本型怎么会与湖南这首民歌音乐如此相似呢?是谁影响了谁?我们知道,历史上只有“湖广填陕南”之说而没有“陕南填湖广”之说。所以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说:不是紫阳的《幺姑十八春》、《嫁女歌》等流入湖南演变成《上四川》;而是湖南民歌《上四川》音乐随着湖南移民流入紫阳,经过本土化的变异,成为了紫阳民歌小调音乐的一个基本型。
  包括紫阳县在内的整个陕南,位于陕西省这块“北地”的南区,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它的历史文化积淀都不属于关中、陕北的黄土文化。清秀、浪漫、雄奇、艳丽的汉水文化滋润着这块土地,加上历史上移民活动带来的以两湖和四川为代表的巴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紫阳民歌“北地南腔”、“南北交融”的特点。我们在这里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历史上的移民活动在紫阳民歌中的艺术的反映,论证了紫阳民歌从内容到形式与紫阳客民源流地区文化的某些渊源关系。进行这种“文化寻根”式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紫阳民歌“北地南腔”、“南北交融”特点的理解;通过对“南歌”如何在紫阳发生本土化变异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民歌的“乡土性”的本质和“变异性”的特点。这就是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的初衷。
  [注 释]:
  ①.挎:紫阳方言,“采摘”,但比采摘动作幅度大。
  ②.没得:紫阳方言,“没有”。这句的意思是:为猪煮早饭的草还没有。
  ③.枸叶:枸树的叶子,一种猪饲料。枸,在这里读如“构”。
  ④.梁:山梁。一匹梁,即一座山。
  ⑤.沿山架岭:紫阳方言,即从山梁上绕着走。沿,在这里读如“院”。
  ⑥.啄木倌儿:紫阳方言,啄木鸟。啄,在这里读如“抓”的阳平调[tsua31]
  ⑦.牛屎巴:已婚妇女梳的一种发式,层层盘旋向上,状如牛屎。
  ⑧.苦荞:荞麦的一种,其粉味微苦,有清凉作用。粑:饼子。
  ⑨.统起:把某物装进去或包起来。包谷花:一种传统食品,把包谷粒干炒成开花状,味香脆。
  ⑩.扑爬:身体向前摔倒。
  (11).绊:读如“板”,音[ban53],摔。
  (12).好:喜好。
  (13).高上:紫阳方言,上面。
  (14).摇钱会:旧时民间的一种经济互助组织。入会者共同凑钱轮流资助每个入会成员。有困难的会员提出受助申请,就叫“请会”。
  (15).烘笼子:一种取暖器具。在瓦盆外面罩以竹篾条编的架子,瓦盆中放入炭火,把手、脚放在竹架上取暖。
  说明:本文所引歌词作品,凡能查明体裁种类的,均在文中注明,如“山歌”“小调”;凡未查出体裁种类的,一律称之为“民歌”。
<AREA title=分享到Twitter shape=RECT coords=21,0,37,16 href="javascript:void(location.href='/home?status=Now%20reading%20<>%20'+encodeURIComponent(location.href))">
 相关链接:
浏览器不支持嵌入式框架,或被配置为不显示嵌入式框架。
浏览器不支持嵌入式框架,或被配置为不显示嵌入式框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月望郎歌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