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年二甲进士称曾生隆

80 / 88 页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柴姓字辈排行
& & 山东章丘柴氏字辈:“......广念齐象树本会荫......”
  山东宁津柴氏字辈:“茂化起凤自玉德”。
  山东阳谷柴氏字辈:“桂金保春勇”。
  山东宁阳柴氏字辈:“永元连立士茂龙”。
  山东枣庄柴氏字辈:“昭修培政可以作栽”。
  安徽阜阳柴氏字辈:“心灯义继贤”。
  安徽寿县柴氏字辈:“德修文化远”。
  安徽岳西、宿松柴氏字辈:“用正维元修延树德代有伟人绍宏先业继世超横名传邦国家道日兴永垂方策念□□同根笔起中叶克词书香文章作伯长发其祥天寿平格组武斯承咸登桂籍始祖柴植”。
  河北沧州柴氏字辈:“春义乐美嘉智诚秉仲华英杰增国荣德盛福兴发”。
  河北广平柴氏字辈:“树振玉清现”。
  河北邢台柴氏字辈:“保文兰万丙建”。
  四川广元柴氏字辈:“世元春登风天学玉良辰永正安邦定国家万载兴”。
  四川宜宾柴氏字辈:“绍方连万显子永文世元朝进观光士廷登俊秀贤忠良开国远道德作君先大启宗支茂荣昌复应天”。
  四川资阳柴氏字辈:“乾坤开泰日六合奠山川世生应有道万国耀超先典礼遵时训诗书续祖传芳声昭继述大泽格家贤积厚光流远长修必胜年枝荣垂发秀本固德承全孝义敦和美文章甲弟连宏恢英俊启富贵久延绵”。
  河南商丘柴氏字辈:“新广明德绪克念自佐贤”。
  河南新县柴氏字辈:“继保应守……”
  湖北荆州柴氏字辈:“士门原启开传万年安帮国定家发人兴”。
  湖北蕲春柴氏字辈:“其福隆盛茂家传守典常仁心曾杰庆恕道启真祥”。
  江苏丰县柴氏字辈:“朝善继宗德正大光明”。
  江苏仪征柴氏字辈:“国庆宝家有”。
  辽宁抚顺(彰武)柴氏字辈:“永德……”
  辽宁沈阳柴氏字辈:“春国林永万”。
  浙江江山柴氏字辈:“太定启宗襄继肇建兴昌英俊拱熙佑钟秀总贤良文明宜亨萃福禄应运彰衫积永顺庆恩施重德光宽厚恒丰裕恭敬实安康仁静元延寿爱广振奇匡和平通敦让宣百增孟云显徽存茂盛蕃衍彝懿纯龙凤喜竞爽桂兰乐遇春珠圆多润泽金丽生辉因慈孝遵谟烈吉士为帝臣庇木俲荣藟万年蒉笃亲”。
  浙江宁海柴氏字辈:“凤天汝必崇大其德以振尔功有承(成)”。
  重庆巫溪柴氏字辈:“学荣华富贵万事永同宗孝友承先绪立录振祖功光官齐有志文明庆世宏”。
  重庆合川柴氏字辈:“朝廷多富贵安邦定国成”。
  黑龙江宾柴氏字辈:“永玉山文广明英兴学志”。
  贵州瓮安柴氏字辈:“廷端汝立大
  天津柴氏一支字辈:“俊寿慈恭宝”。
  云南柴氏一支字辈:“天茂如佐景大国朝春枝元永文美思发兴毓其芳裕尔坤纲亮镒廷秀龙凤焕光鸿麟琼魁科甲连升”。
  柴氏一支字辈:“希尔绍贤泽春林孝在先克念仰宗明成家为国本”。
  柴氏一支字辈:“文华尚国武振兴邦”。
  柴氏一支字辈:“广绍晓玉……”
  柴氏一支字辈:“诗书春荣孔清定永平安”。
  资料有待补充。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柴姓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姓启柴举;望出汝阳:典出柴氏渊源和郡望。
  龙泉附彩;貂珥殊荣: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柴绍妻平阳公主从夫征战,所部号“娘子军”,彰明了柴氏前贤的徽行。下联典指汉高祖时柴武以将军斩韩信,封棘浦侯。
  却金还友;杀敌勤王: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钱塘人柴车,字叔舆,明永乐年间以举人官兵部主事,升兵部侍郎。明英宗时,因为官廉洁干练,受命协赞甘肃军务,曾几十次上疏,都能指出时弊,后官至兵部尚书。他曾路过广信,广信太守是他的老朋友,送他一罐蜜。他打开一看,原来是黄金,便退了回去,又对友人说:“老朋友了解你,你还不了解老朋友啊!”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柴涓,字浩然,官鄂州崇阳知县。宋靖康初年,金兵围困京城,宋钦宗下诏书召天下兵马勤王(起兵救援王朝),鄂州各县还都未行动时,他率领所募集的六百人已经出发了。过淮河以后,蒲圻、嘉鱼二县的兵也赶到了。他率兵先与金人作战,乘胜追击十余里。金兵大军一到,二县兵都撤退了,他奋战而死。
  功高鄂渚;望重西山: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柴涓,字浩然,官鄂州崇阳知县。明靖康初年,金兵围困京城,宋钦宗下诏书召天下兵马勤王,鄂州各县还都未行动时,他率领所募集的六百人已经出发了。过淮河以后,蒲圻、嘉鱼二县的兵也赶到了。他率兵先与金人作战,乘胜追击十余里。金兵大军一到,二县兵都撤退了,他奋战而死。下联典指柴景松(失考)。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柴姓近现代名人
  柴春霖:(),字东生;甘肃皋兰人。著名民国时期官吏。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柴春霖历任九江南污铁路局文案,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政府教育部秘书,修订法律馆顾问,法权讨论会秘书长,众议院议员,国务院参议,山东清理官产处处长,河南省豫西豫北行政长官等职。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立法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柴春霖逃往台湾,续任“立法委”。
  日,柴春霖在台北病逝,终年六十五岁。
  柴世荣:(),原名兆升;山东胶县人。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九一八”事变后,号召群众奋起抗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率所创建的抗日同盟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奉命调入原苏联境内,任第八十八旅第四步兵营营长。
  1943年在执行任务时牺牲。年五十岁。
  柴书林:(),河北张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5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二十团营政治教导员,第六团总支书记,中共晋察冀边区平北地委敌工部副部长,中共张北县工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察蒙地分委副书记兼办事处主任,冀热察区察北专区专员,冀热察军区冀察军分区参谋长、军分区副司令员,华北南下干部总队四支队副司令员,皖南军区池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先后参加百团大战和平津、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干部部办公室主任,华东军区工程兵部第二副主任,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兼建筑部部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上海市人防办公室主任,上海警备区正职顾问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柴成文:(1915~),原名柴军武;河南遂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入遂平小学读书,因闹学潮受学校记大过处分。1930年到汝南第六中学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考入开封高中。1935年响应“一二九”运动,参加开封卧轨请愿示威活动。1936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俄文班,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遂平组织平津流亡同学抗日促进会,同年到西安联大。1937年参加八路军,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任抗大军事队第四期第一大队第六队第八班班长,第九队副政治指导员,第一大队政治处青年干事,1939年任第一大队第二队政治指导员,抗大第二分校第一大队政治处干部股股长。1941年任第十八集团军总部情报处参谋、情报股股长。1942年在十字岭战斗中,带领一个班随彭德怀突围。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任晋冀鲁豫军区情报处副处长。1946年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整军科科长。1947年任晋冀鲁豫军区情报处处长。1949年任中原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中原军区代参谋长。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情报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参赞。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秘书长,朝鲜军事焦点委员会委员,1955年任驻丹麦王国公使,1956年回到军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国防部外事局局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板门店谈判纪实》、《板门店谈判》等。
  柴启琨:(1919~),山西河津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第二大队排长、连政治指导员,教导第五旅第十三团营副政治教导员,第十三团政治处保卫股股长,滨海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警备旅第一团政治处主任,第二团政治委员,华中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九师第二十五团政治委员,浙江军区警备第一旅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浙江军区第五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陆战师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水兵师(原第二十九军第八十五师)政治委员。1954年12月率领水兵师师部和所属第二团(叶挺团),从福清出发到昆山,与海军已有的一个陆战团和坦克教导旅合并为海军陆战师。1955年海军陆战师完成了步兵分队战术训练、坦克分队战术训练、炮兵分队战术训练等科目训练。海军陆战师参加了辽东半岛登陆战役演习,上陆部队乘登陆舰渡海,到达预定登陆地点附近海域,换乘登陆艇和水陆两用坦克,在距离目标六十链(1链=185.2米,六十链约为十一公里)处实施登陆作战。1957年海军陆战师移交给南京军区,整编为上海地区警备部队。调东海舰队,历任舰队干部部部长,舰队政治部副主任,舰队航空兵政治委员,后升任海军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柴玉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天津警备司令部第三二十六师师长。
  柴意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五十七师第一六九团团长。
  柴泽民:山西闻喜县人,中国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大使。第六届全国政协外事工作组副组长,第七届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柴松岳(1941年11月~):浙江普陀人。历任浙江省副省长,副书记,代省长,省长,国家电监会主席。
  柴静(1976~):山西临汾人。19岁在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到北广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现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持人。
  柴璐 (1977~ ):陕西西安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主持人,主要研究公共管理。曾担任《中国新闻》记者。现担任CCTV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CCTV新闻频道改版后的《新闻30分》、《法治在线》、《国际时讯》栏目主播。
  柴智屏(日~):台湾可米瑞智文化传播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台湾艺坛的“神秘魔法师”。柴智屏被台湾娱乐圈誉为最美丽的制作人,2002年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而她根据日本漫画改编制作的《流星花园》,更一手炮制了人气偶像F4。柴智屏制作过多部偶像剧,收视率均相当耀眼,素有“偶像剧教母”、“神秘魔法师”之称。
  柴文瀚:港岛区议员&&蓝山县有柴姓分布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 && && && && && && && && &&&蓝山县姓氏之308庞姓
& && & 庞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一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庞姓族人是周文王的后裔。根据《千家姓查源》的记载,庞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因受封于庞乡,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受封地名&庞&作为姓氏。而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庞氏出自姬姓,是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姓氏。后,毕公高的儿子庶受封于庞,后代因以庞为姓氏,望族出于谯国,居于始平郡,即现在的陕西省兴平县东南部;谯国郡即今天的安徽省毫县。
姓氏来源庞(páng)姓来源有:
折叠源流一毕公高赐封其支庶之子于庞乡,后世子孙以封邑为氏,称庞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庞氏正宗。庞氏族人大多尊奉毕公高为得姓始祖。
折叠源流二源于高阳氏,出自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百家姓注》记载,颛顼有八子,号称&八凯&,分别形成了八个以高阳氏为中心的氏族部落,其中之一名叫庞降。在庞降的后世子孙中,有以祖上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庞氏至今。庞降被庞氏族人尊为得姓始祖。
折叠源流三源于襄阳庞氏。相传,古时襄阳有一大户,其家富盛,好为高屋,乡党荣之,曰庞高屋,后遂以庞为姓氏,子孙世代因袭之。
折叠源流四源于西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汉书·王莽传》记载,西汉时期,西羌族人中有庞恬。当为汉化改姓为氏。当时庞恬率族人活动在以青海湖为中心的地区。直至唐朝贞观年间,青海湖地区始为大唐王朝控制。至唐朝开元年间,该地区被吐蕃、回纥等民族轮流控制,西羌民族逐渐分化瓦解,除极少部分迁徙至西南滇、黔地区得以保存外,其他的大部皆融合于各个民族之中,而原来的庞恬所部早以庞为氏,融入汉族中了。
折叠源流五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⑴.满族庞佳氏,满语为P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青城子(今辽宁海城),后多冠汉姓为庞氏。⑵.满族尼玛哈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氏,金国时期为女真尼庞古部,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庞氏、俞氏、于氏、余氏、胜氏。
折叠源流六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瑶族、壮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庞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庞氏,世代相传至今。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 &庞降、毕公高。周初著名政治家。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建立后,他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后被周武王封于毕国,爵位为公。世称毕公高。武王驾崩后,其为顾命大臣之一,他与周、召二公等一起辅政,毕公高支庶有封于庞乡者,后世子孙以封邑为氏,称庞姓。因毕公高名声显赫,他们尊毕公高为其得姓始祖。
庞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一位,人口约二百三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7%左右。
& &古庞乡今无从考,春秋以前庞姓于史书鲜见。战国时魏国有庞涓,赵国有庞火爰,西汉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庞真。东汉时,见诸史册之庞姓人达十六人,如庞参、庞俊父子为河南缑氏(今偃师)人,庞萌为山阳(治所在今山东金乡)人,庞雄为巴郡(治所在今重庆北)人,庞奋为辽东属国都尉,庞德公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这些史实表明,魏晋以前,庞姓人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重庆、辽宁等地。三国蜀有庞德公之侄庞统,魏有南安狄道(今甘肃陇西)人庞德(其从兄庞柔入蜀)。扶风(今陕西凤翔)人庞迪,酒泉表氏(今甘肃高台西)人庞淯。可见此际庞姓已播迁于四川、甘肃等地。两晋南北朝时,庞姓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了庞姓南安郡望、南阳郡望、始平郡望、谯郡郡望。隋唐之际,庞姓上述郡望依旧兴盛,并以其为主源向四周扩散,如陕西之榆林、泾阳,山西之太原、代县、太谷、平遥,山东之菏泽,江苏之徐州,安徽之寿县均有了庞姓人定居,并有一支庞姓入迁浙江泉州。宋元之际,由于中原一带刀兵四起,避居南方者渐多,使得庞姓在南方各地分布更广,并有一支入迁广西北流,后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需要指出的是,北宋有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庞籍入朝为相,并子孙显贵当朝,使得山东庞姓名噪一时。明初,山西庞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等地。明末清初,满清军队屠川,川籍庞姓避逃于云贵高原。而不久的湖广填四川,又使湖北、湖南之庞姓入居四川。乾隆年间以后,山东庞姓有闯关东到东北者,亦有华东、华南之庞姓渡海赴台,进而远播海外。
& &如今,庞氏族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在广东湛江吴川,在山西省的翼城县,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化州市木贤乡、湛江市坡头区坡头镇朱依村,尤以廉江市那良村人口较多约有一万多人,四川省的绵阳市盐亭县等地皆有分布,尤以广西,山东、河北为多,此三省之庞氏约占全国庞氏人口的36%以上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始平郡:西晋时期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市一带地区。
南安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东汉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为县。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
南安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以望立堂。
始平堂:以望立堂。
高阳堂:以望立堂。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湖南湘潭中湘石羊庞氏二修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初修于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清)庞义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遗安堂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熟海虞庞氏家谱二十卷,(清)庞绍渠、庞敬熙等续编,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庞氏宗谱,(清)庞启鲸等纂修,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遗安堂传钞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注:有清道光年间增补。
湖南湘潭中湘石羊庞氏族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庞白铣修,庞白儒纂,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缺第二十二~二十四卷)。
广东南海庞氏族谱十二卷,(清)庞越樵总纂,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江苏常熟海虞庞氏家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庞应璐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二十一卷下册、第二十二~二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
全国庞氏大同宗谱,(民国)庞德辅总理,庞海樵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高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崇阳县档案馆。
江苏苏州庞氏家谱,(民国)庞兴诗编,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图书馆。
浙江萧山苎萝庞氏宗谱四卷,(民国)庞贤兴、庞曹槐等重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遗安堂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北崇阳庞氏宗谱二十二卷,首四卷,(民国)庞海樵、庞煜候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久胜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广东廉江庞氏族谱十六卷,(民国)庞藻生、庞紫云等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广州大昌支店铅印本十五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廉江庞氏族谱七卷,(民国)庞耀枢等重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安铺道源印务书局铅字排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西充庞氏字辈:1&荣华富贵&。
西充庞氏字辈:安邦定国 兴人义务 永保万年
河南偃师诸葛镇庞氏字辈:&万世佰中传福寿永康健文明新道德恒成永长远&。
河南偃师翟东村庞氏字辈:&清世承恩广桂兰绍士林炳文成俊秀培玉恒生金&。
河南偃师城关镇庞氏字辈:&清世辰恩光桂兰兆士林秉文承俊秀增益恒生金&。
河南邓州庞氏字辈:&文广林富玉卫集佳振邦&。
河南汤阴菜园镇庞氏字辈:&永少佳世远,显照百年贤&。
广西防城、博白庞氏字辈:&积德权举彩甲贤能胜世&。
广西合浦庞氏字辈:&家永远怀(维)祖德&。
广西北流庞氏字辈:&方宏发达……&
广西庞氏一支字辈:&兴正美富贵&。
江苏新沂庞氏字辈:&景振洪维学&。
江苏滨海庞氏字辈:&庆开学古希贤&。
安徽定远庞氏字辈:&春(德)兴家国&。
安徽庞氏一支字辈:&天家福化在明良士得克传永又长&。
云南昆明庞氏字辈:&金兴正应文祖汉国德天仁厚流芳远恩泽永达昌光明联显耀宽洪科第先安邦臣辅朝世代观华年&。
四川绵阳庞氏字辈:&魁云星光远福英德泽明加应永珍&。
湖北崇阳庞氏字辈:&西启再明良&。
浙江天台庞氏字辈:&成(慎)就(修)光列宪茂学正(振)邦加荣昌绍先德傅宗万季宏&。
辽宁普兰店庞氏字辈:&永兴家业利&。
广东阳春庞氏字辈:&朱成斐有章庞得显明扬荣宗耀祖世泰其昌&。
山东东平庞氏字辈:&灵玉传国玺昭碧重连城□□□□□显宗念贤荣&。
吉林长春庞氏字辈:&广士文成振显占庆玉书&。
山西大同庞氏字辈:&国宗起建守兴善乃尔有明成进树必理永复学恒&。
上海宝山庞氏字辈:&乐进礼学来康&。
庞氏一支字辈:&世士文玉正大光明家庭有守应天顺兴兆德显元永继荣登&。
庞氏一支字辈:&永可定家邦&。
庞氏一支字辈:&玉中万效志安国&。
重庆庞氏一支字辈:延远光忠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1、庞姓是中华古老姓氏之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2、家规家训勉励后人。庞尚鹏讲:&轻浮则矫之以严重,偏激则矫之以宽宏,暴戾则矫之以和厚,迂迟则矫之以敏迅……&。
3、堂号来历脍炙人口。如遗安堂出自后汉庞德公。刘表讲:&先生不肯受官禄,将何以遗子孙乎?&庞德公则对:&人皆遗之以危,吾独遗之以安。&拒绝出仕。
战国时魏国将领。早年与孙膑同学兵法,涓后仕魏惠王,自认为能力不及孙膑,乃阴谋断其膑骨(即膝盖骨),后为孙膑设计杀于马陵道(今山东范县西南)。
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东汉末刘备谋士,初与诸葛亮齐名,号&凤雏&。从刘备入蜀,谋策居多,为刘备军师中郎将,后在进军雒县途中,中流矢而死,年仅三十六岁。
南安狄道人,三国魏名将。先从马腾,后事张鲁,后同张鲁一起降曹。曹操知其勇猛善战,拜其为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后被水淹七军,为关羽所擒,不屈而死。
庞德之子。王隐的《蜀记》指出庞会在父亲死后随邓艾、钟会讨伐蜀国,蜀国灭亡后,便将关氏后代尽杀,令关羽一脉尽断。
太原(今属山西)人,南北朝时北齐大臣。爱交游豪侠,高欢常去其家做客。高欢起兵后,弃家投归,为兼行台,仓部郎中,后擢安州刺史。
白州(今广西博白)人,唐初任左骁将军,为辽东行军总管,与苏定芳征高丽岭西。兵近蛇水,盖苏文来攻,孝泰身先士卒,冲杀在前,过关斩将。但因出征遥远,接济困难,寡不敌众,偕同十三子为国捐躯。孝泰逝后,部署尊其遗嘱:&泰生于白州,死当归白州。&将其头颅取下护送归里,葬于云飞山巅。此&千古英杰&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博白人民和两广庞姓子孙的垂仰和崇敬。
唐末桂林戍卒起义首领。唐末为防止南诏东侵,从徐州藩镇召募士卒八百人,戍守桂林,约定三年轮换,六年后,当权者仍然食言,戍卒遂发动暴动,并推他为首领。北归途中,饥民纷纷响应,队伍迅速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战死。
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西北)人,唐末朱温部将。初从黄巢,后事朱温。唐昭宗光华二年(八九九年)冬,唐武安军节度使马殷,派李琼攻连州,城破后,庞师古自杀。
太谷(今属山西)人,五代十国时后蜀名将。公元九三零年,石敬瑭征西川,攻占剑门天险,庞福成率兵袭破唐营,以少胜多,扭转战局。
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北宋大臣。进士出身,历任侍御史、天章阁待制等职。西夏元昊反,为陕西安抚使,又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用名将狄青。宋夏议和后,任相五年。
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人,北宋医学家。少从父学医,年未二十即通黄帝扁鹊医书。为人治病,十愈八九。著有《难经辨》、《伤寒总病论》、《本草补遗》等。
南海(今广东广州)人,明朝官吏。嘉靖年间进士,曾任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等职。&一条鞭法&是其首创,为政颇得民心。浙江、福建、广东皆感德之,立祠祭祀。有《百可摘稿》。
江苏常熟人,清代大臣。道光年间进士,历任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等职。后迁工、刑等部尚书。
广东吴川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曾因策划广州新军起义未果,亡命日本。一九一一年参与广州起义被俘,宁死不屈,被清廷杀害,年仅二十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四川达州市人,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庞中华作品精选
庞中华作品精选
(PONG Oi Lan, Scarlett)1959年-)香港前亚洲电视节目主持人,亦是投资顾问。本身是注册药剂师,现任沙田区议会(火炭)议员,属亲建制派的新世纪论坛成员之一。
演艺明星。辽宁省阜新市人。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 《两只蝴蝶》《杯水情歌》《吹眼睛》 《你是我的玫瑰花》等。
央视主持人。主持过的节目有:《倾国倾城》、《寻宝》。
中国著名花样滑冰双人滑选手。2010年3月,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第100届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庞清/佟健的表现近乎完美,短节目和自由滑成绩均排名首位,最终以总成绩领先第二名德国名将萨维琴科/索尔科维近7分的较大优势,再次获得世锦赛冠军。
台湾资深演员,曾经为周润发、秦汉配音。后去三立、民视、台视演闽南语剧。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四言通用联
望出始平。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庞姓的源流和郡望。
五部侍郎。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末刘备谋士庞统(179-214),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初与诸葛亮齐名,号&凤雅&。司马徵称这&南州士之冠冕&。后从刘备入蜀,谋策居多。建安十九年(214年),进围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北),率众攻城,中流矢而死,追赐爵关内侯。下联典指清代尚书庞钟璐(),字宝生,又字华玉,江苏常熟人。道光进士。历任编修,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侍读学士,光禄侍卿,内阁学士,吏、户、礼、兵、工等部侍郎,后迁工、刑等部尚书。卒谥文恪。
孝行无双。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寿春人庞严,字子肃,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文章语言峭丽,为人刚强不阿。太平年间官至京兆尹,后为翰林学士。下联典指北宋江陵人庞天佑,在家乡教授经籍。父亲病了,他割大腿上的肉给父亲吃;父亲双目失明,他号啕大哭。祈求上天保佑,还为父亲舔双腿;父亲死后,他背上土封墓,又在墓旁筑庐守孝,昼夜号哭。真宗时,旌表其门。
宰相田园。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蜀汉襄阳人庞统,字士元,曾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刘备取得荆州,以他为谋士,与诸葛亮同任军师中郎将。后跟从刘备入蜀,建议刘备进兵成都,被采纳。当时名士司马徽曾说他为&南州士之冠冕(首位、第一)&。下联典指北宋大臣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大中祥符年间进士。西夏兵侵犯边境,他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修筑城寨,募民耕种,严肃军令,加强防御,并筹划议和。宋、夏和议后,回京任枢密副使,继任参知政事、枢密使,皇佑年间任宰相,封颍国公。晚年作诗有句:&田园贫宰相,图史旧书生。&
南州家声。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汉庞德公从子庞统,字士元,司马徽称为&南州士之冠冕&。
南州凤雏。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三国蜀汉·庞统。
五言通用联
朱紫谁为号;
青山绝点埃。
--庞蕴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居士庞蕴《杂诗》中诗句联。庞蕴,字道元,衡阳人。工诗,《全唐诗》选有他的诗作七首。
折叠七言通用联
千秋功烈留三国;
一代忠贞属二师。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庞统祠联。祠在四川德阳江镇白马关侧,始建于蜀汉,祀蜀军师庞统。
愿以铁锤平社会;
欲将机杼织人生。
--庞人铨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现代剧作家庞人铨()自题联。庞人铨,湖南潭人。
才非百里腾骥足;
颂民地天乐桑耕。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汉末齐备谋士庞统的事典。鲁肃在庞统被免耒阳令后说:&士元(庞统)非百里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提展其骥足耳!&
从古大才非百里;
至今有庙祀双江。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四川省德阳市庞统祠墓二师殿联。
八言通用联
孝妇感天,曾闻鲤跃;
德公避世,偕隐鹿门。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广汉人姜诗的妻子庞氏,随夫侍奉婆母,极为孝顺。婆母喜欢饮长江水,她便按期去长江汲水。婆母嗜鱼,据说家门前忽然涌出泉水,每日有双鲤跃出来。下联典指东汉末襄阳人庞德公,躬耕于襄阳南岘山,与诸葛亮、司马徽、徐庶等友善,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徽为&水镜&、侄子庞统为&凤雏&,被誉为能知人。刘表曾以礼相请,他不去,刘表问:&先生不肯受官禄,将拿什么留给子孙呢?&他答道:&人们都把'危'留给子孙,我却留给子孙'安'。&建安年间与妻子一起隐居鹿门山。
蓝山县有庞姓分布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 && && && && && && && && && && &&& 蓝山县姓氏之309汤姓
【汤氏源流】
汤氏系出子姓有二,其始祖均为成汤。
1、成汤,帝喾(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枣商朝,定都于亳。由其后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是为河南汤氏。
2、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传至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改姓子,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祸及,于是又改子姓为汤姓。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汤姓分布】
因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的发祥地应该是今河南省境。商朝自商汤至纣王亡国,其国都先后有7次迁徙,即商汤时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县北);至仲丁时,迁都于嚣(今河南荥泽县西南);河禀甲时,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县西);祖乙初时,迁都于耿(今山西河津县南);后再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县);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偃师县西),改国号殷,称为殷商;到武乙时,再迁都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直到纣亡。因此汤氏再商代就遍布于全国各地,但至秦汉之际,汤姓却主要以古时的中山河范阳两郡所辖之境为其繁中心。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的汤姓人家,应该大多来自此地。汉文帝时,汤隆的玄孙汤得新自开封迁至晋陵(今江苏常州),其子汤璋又徙居交趾(治所再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有汤姓将佐自光州固始(今属河南)随从前往,在福建定居。宋代,汤氏主要分布于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福建、四川等省。宋时有秋浦(今安徽贵池)人殷崇义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得名讳,改姓名为汤悦。明代,汤氏有迁入今广东、广西者。从清康熙时开始,广东汤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以后再尤台湾迁巴西、日本、毛里求斯、印尼、新加坡、泰国、帝汶、澳洲等地。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郡望堂号】
摿俅ㄌ脭或捻褴?脭:都是因为明朝汤显祖命名的。汤显祖是临川人,所以叫摿俅ㄌ脭。他的书房叫捻褴?脭,又被族人做了汤氏的堂号。他在朝做吏部主事,性格直爽看到皇帝不采纳忠臣的谏议,还往往把提意见的人治罪,,于是决定冒死奏本向皇帝提抗议,于是被罢了官。他回到家里,一方面继续奏本抗议,一方面编写剧本,著有《玉茗堂集》。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县)。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历史名人】
汤显祖:明朝戏曲家、文学家。因触怒权贵,被劾归里。之后居家二十余年,精心研究词曲,专事著述,写成《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世称摿俅ㄋ拿螖。
汤 和:明代初年开国功臣。因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被授封信国公。明太祖朱元璋谋解诸将领兵权时,首先上书归返故乡。
汤贻汾:清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笔致秀逸,兼工草书和诗,与戴熙并称撎来鲾。
汤 厘:元代理论家。精通古代文物和书画鉴赏,著有《画鉴》1卷。
汤世澍:清代诗书画家。国子监生,写生鲜丽,为近世江南赋色家一大宗。书学米芾。
汤克宽:明朝抗倭名将。曾屡败倭寇于温州、奉化、宁海、宝山、苏州、松江、海丰,后为广东总兵。
汤天池:铁画家(铁画是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相传,他受邻居萧云从的影响比较大,是铁画的创始人。
姓氏联典·汤
  起源主要有三:①系出子姓,始祖成汤,以谥号为氏。成汤,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灭夏建商后,定都毫。死后谥成汤。其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②出自子姓,商末宋国君偃之后,因避祸所改。《史记·殷本纪》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反叛后,把商旧都周围分封给商纣王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传至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改姓子,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祸改子姓为汤姓。③出自改姓及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载,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去草头成汤姓;宋代有汤悦,本姓殷,建隆初避宣庙讳改姓汤;满、侗、蒙、土等民族均有汤姓。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始祖:商汤。
  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由于商朝历经七次迁都,故商代汤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围一带中原地区。秦汉时期,汤姓尤以河北一带繁衍最旺,故在汤姓的发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阳郡两大郡望。此期亦有汤姓南迁于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史载,汉武帝时,南越归顺,武帝派汤璋于交趾,职刺史。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军阀混战,中原时有烽火,汤姓遂大举南迁,主要向东、南两个方向避乱。唐末五代时,从黄巢起义始,中原汤姓再度南迁,其路线大致由河南到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上述诸多次南迁使得源于北方的汤姓遂成为南方姓氏。宋代以前,汤姓名人零星见于史册,宋代以后,大批汤姓名人涌现,且多出于东南一带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湖南等省境,可见,后世汤姓是称盛于这些地区的。宋代汤姓有宰相汤悦和汤思,出安徽、浙江二地,族人因此显赫,成当地名门望族。明代有开国功臣汤和,出安徽凤阳,死后追封东瓯王。另洪武、永乐年间,汤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陕西、湖北等地。清康熙年间,广东汤姓陆续有人入居台湾,进而徙东南亚一带。今日汤姓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居多。目前汤姓人口列全国第九十位。
  中山郡 战国为中山国,都顾(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县)。后燕以为都城。隋废。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
  范阳郡 三国魏黄初七年(226)改涿郡置,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唐幽州范阳郡本涿郡,天宝元年(742)改置,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又为方镇名,本为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亦改为范阳。宝应元年(762)改幽州节度使,并兼卢龙节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阳县(原涿县,唐改)。大历四年(769)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掬星堂、吞星堂 汤悦,安徽贵池人,梦飞星入盘,文思日进,官至南唐宰相、宋拜其为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封陈县男,食邑300户。
  玉茗堂 明朝汤显祖,书房叫玉茗堂,又被族人做了汤氏的堂号。他在朝做吏部主事,性格直爽看到皇帝不采纳忠臣的谏议,还往往把提意见的人治罪,于是决定冒死奏本向皇帝提抗议,于是被罢了官。他回到家里,一方面继续奏本抗议,一方面编写剧本,著有《玉茗堂集》。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中山、范阳。②自立堂号:临川、义士、叙睦、光裕、双桂、丹桂等。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江西余江汤氏字行:开明国钟安,宽济辉根植。
  某支汤氏字辈:宋代谱派:寿范绍先业,安世贵廷德。惟载希克明,学钦常对阙。旧谱字派:光应维崇善,荣宗广树仁。贤良华国用,忠义佐朝兴。济美英才起,嗣徽孝友敦。星云昭瑞庆,诗礼振家声。
  湖南湘阴汤氏派语:旧派语:守子友彦大,兴梦应必贤,世邦能启立,中正德安然。礼义才良士,孝弟最为先,金玉成龙虎,富贵又从前。新派语:礼义懋昭,允迪烈光,钦惟成式,咸宜宁章,修明教学,崇尚端方,于时克绍,载锡其昌。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汤惠休,南朝宋齐间诗人。字茂远。原为僧,宋世祖命他还俗,官至扬州从事史。常从鲍照游,以诗赠答,时人称为“休鲍”。其诗多情语,辞采绮艳。钟嵘《诗品》云:“惠休淫靡,情过其才。”原有集四卷,已佚。今存诗十余首,载《玉台新咏》及《乐府诗集》,以《怨诗行》较著名。事见《宋书·徐湛之传》。
  汤思退(?-1164),南宋臣。字进之,处州(今浙江丽水)人。中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正字。附秦桧,官至知枢密院事。隆兴元年(1163),符离师败,力主和议,许割海、泗、唐、邓四州,为言者所论,旋贬居永州。张观等七十二人上书论其奸邪误国,请斩。忧悸而死。
  汤和(),明初将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人。与朱元璋同乡,一同起兵。渡江后,守常州,御张士诚。统兵取浙东、福建、四川,守备西北,均有战功。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自请解除兵权,深得朱元璋欢心。次年,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以御寇。死后,追封东瓯王。
  汤克宽(?-1576),明抗倭名将。邳州卫(今江苏邳县)人。将门出身。官至都督佥事、广东总兵官。倭寇初起,他在浙江御敌有功。嘉靖三十四年(1555),又与张泾等大破倭寇于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旋从俞大猷人粤,破倭寇,留驻广东。万历初年,调赴蓟镇。万历四年(1576),鞑靼攻古北口,他率军追击,遇伏战死。
  汤显祖(),明戏曲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临川(今属江西)人。万历进士。历官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遂昌知县。后以抑豪强触怒权贵被劾,居家20余年,精研词曲与传奇,以著述为事。所著《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称《玉茗堂四梦》。其中尤以《还魂记》(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最负盛名,另有诗文《玉茗堂全集》。
  汤应曾,明末琵琶演奏家。江苏邳州人。家贫。幼爱音乐。从蒋山人习艺。后为藩王召见,奏《胡笳十八拍》,为世所知。善弹古曲百余首。人称“汤琵琶”。曾随边军至嘉峪、张掖、酒泉等劳军,弹《塞上曲》。后辞归。明亡携母流落淮浦。
  汤斌(),清臣、理学家。字孔伯,号荆岘,安徽来安人。顺治进士,官岭北道参政,乞归从孙奇逢学。康熙间应博学鸿词科。历《明史》总载官、内阁学士等。禁书坊刻小说,令州县建学社讲孝经。疏减田赋,济江北灾民。终官工部尚书。治程朱理学,也不废王守仁之说,提倡“身体力行”。有《洛学篇》、《睢州志》等。
  汤贻汾(),清画家。字若仪,号雨生、琴隐道人,晚号粥翁。居南京。世袭云骑尉,曾任三江守备等太平军攻克南京,投水死。擅画山水,亦写墨梅、花卉,笔致秀逸。兼工行草书和诗有《琴隐园集》、《画筌析览》等。
  汤球(),清史学家。字伯玕,安徽黟县人。同治举人。师从俞正燮、汪文台,博通经史,特精考据辑佚。辑有王隐等九家《晋书》,陆机等九家《晋纪》、崔鸿《十六国春秋》、谯周《古史考》等多种,贡献卓著。
  其他汤姓名人有北宋官吏汤悦,画家汤正仲;南宋大臣汤思退,理学家汤汉;元书画理论家汤厘;清工艺家汤鹏,诗人汤右曾,画家汤嘉铭等。近当代汤姓名人有近代立宪派人士汤化龙、汤寿潜,国民党将领汤玉麟、汤恩伯,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生理学家汤佩松,畜牧学家汤逸人,工艺家汤子博,哲学家汤用彤,电影导演汤晓丹,羽毛球教练员汤仙虎等。
&&蓝山县有汤姓分布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 && && && && &&&蓝山县姓氏之310农姓
农姓,中国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20位。来源出处有三:一是出自神农氏;二是出自以官名为氏;三是他族改姓和少数民族。
姓氏源流农(Nóng 农)源出有:农
折叠源流一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神农氏即炎帝,又作列山氏、烈山氏、厉山氏、连山氏、赖山氏、姜王氏……史籍《易·系辞》中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为有天下的王,为炎帝、赤帝、农皇。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传说,炎帝神农在位足有一百二十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三百八十余年。神农氏有个儿子叫柱,又叫农,即炎居,其后代中有的就以农作为姓氏,称为农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农氏。另外,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神农氏的后人为农正之官,职掌农业生产和祈祷丰年等事务。后人就以官称为姓氏,亦称农氏。
折叠源流二源于官职,出自古代官吏农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上古时期,少昊设立负责农政的官员为农正,全称为&春扈氏农正&。据史籍《史记·三代世表》的记载,到了尧帝时期,&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大农就是当时主管农政的官职。到了西周时期,&春扈氏农正&简称为&农正&,类如当今的农业部部长。农正下属有农师,为上士大夫,具体负责农田耕作之管理;有农史,负责记载农事、物候、气象、收成、仓储等;有农役,专职负责农事过程中的相关具体事务。在农正、农师、农史、农役等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农氏、春氏、扈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折叠源流三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农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农父,是西周初期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各项农事、国土管理、堪定诸侯境界等政事,全称为&地官大司徒&,农父是其白号,历届农正、司农、田官、农官、农士等皆隶属于大司徒任命管辖。在地官大司徒(农父)以及司农、田官、农官、农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折叠源流四源于官职,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农都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农都尉,是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负责开拓边疆地区的农业,掌管屯田植谷之农政,以及相关的屯垦军民之人事政务,隶属于大司农管辖。在东汉时期,农都尉改称为&典农都尉&。到了三国时期以后,该官称被废黜。在农都尉、典农都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折叠源流五源于官职,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农仓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农仓长,全称为农仓长令(有学者考证为农仓长使),是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负责农仓藏谷,囤积粮食,为与匈奴、西羌、南夷等的系列战事服务,后逐渐成为固定官位。农仓长是国家粮仓的最高行政长官,隶属于水衡都尉府,属下有农仓丞、农仓中士、农仓下士、农仓徒士、以及农仓役者若干。在农仓长、农仓丞、农仓中士、农仓下士、农仓徒士、农仓役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阅读权限200积分31150精华27帖子
贡献49 金钱18293 威望29
源于羌族,出自东汉时期羌族苏农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秦、汉时期,羌族人中本有苏农氏部落,后族人大多改汉字单姓为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壮族,出自宋朝时期壮族先民侬洞侬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壮族农氏,源出北宋时期广西侬洞壮族起义军首领侬智高的侬部。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农氏,出自古老的蒙古族贞部落,在明朝时期有转迁驻扎、定居于他力压音道伦格日之地者。
蒙古贞部落,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群体,史书称蒙郭勒津,就是后世所称的土默特部。
早在明崇祯中期,蒙古贞部落即归附于后金政权,在1637年,皇太极在其聚集地设置了土默特左翼旗,以旗制行政机构掌管蒙民事务。
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古贞部落族人创造和发展了蒙古贞地名风俗文化。在今辽宁省阜新市蒙古贞部落世居地,多有以蒙古语命名之地。
蒙古语&他力压音道伦格日&,汉义就是&农家七间房&,以其时该地有七家农户而命名,称为地名,即今辽宁省阜新市伊吗图乡七家子。后在斯地定居的蒙古族贞部族军民中,有人以地名改取为汉姓者,即称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索佳氏,满语为S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鄂尔坤(今蒙古国鄂尔坤河流域)、吴尔湖(今黑龙江鹤岗南部)、俄漠和(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界凡(今辽宁抚顺李家乡界藩山)、马尔墩(今辽宁新宾上夹马尔敦村)、大凌河(今辽宁锦县)、长白山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索氏、曹氏、农氏等。该支满族农氏始祖为索佳·农起,满洲正红旗人,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索佳·农起出任山西巡抚,他悉心整顿吏治,任劳勤苦,最后竟病逝于任所,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汉化为姓氏者,称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农吉勒氏,满语为Nonggile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农氏、吉氏等。
80 / 88 页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绪年间进士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