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98长江洪水涨洪水围观的人把墙踩垮

[转载]毛泽东凭吊中山陵如何面对围观群众?【图】
【毛泽东走出孙中山祭堂来到外面宽大的平台上,指着整个陵墓区,划了一圈,留下一句评价:“它对我们来说,是有某种特殊意义的。”他这句话,也许不仅仅指中山陵对我们有特殊意义。言外之意,还指孙中山本人,对我们有特殊意义。这种意义,需要细细的体会。毛泽东回到中山陵广场,被浏览的群众发现。有的人不敢相信,连忙揉揉自己的眼睛,凝神望去,真是毛泽东啊!大家上前拥住身穿黄呢军大衣,头戴军帽的毛主席,情不自禁地呼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毛主席微笑着摘下军帽,举过头顶,不断挥着,向远远近近的群众致意。他很感动,喃喃自语:“这就是人民啊,他们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我觉得毛泽东的这句话说得还是很有水平的。】&&&&&&&
毛泽东凭吊中山陵
&&&&&&&&&&&&
■ 洪烛
日,毛泽东乘“洛阳”号军舰到南京。这可能是他第一次到南京。至少是解放后,他第一次到南京。他想了什么,怎么想的,没人知道。在南京的土地上,他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极其丰富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肯定会思考国民党的往事,想起蒋介石,也想起孙中山。第二天下午,他乘车从省委招待所出发,在陈毅等人陪同下直奔东郊的中山陵。
插一句,西康路33号的省委招待所,民国时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司徒雷登住过。
据孙宝义、张同锡编著的《毛泽东的祖国山河情》讲述:毛泽东前来谒陵,为防止游人围观,公安部门曾拟定从陵墓西侧开辟的小路进入陵门。毛泽东表示反对:“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祭奠革命先辈,走小道成何体统嘛。我就要走大道。”进入门首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的祭堂,他在孙中山坐像前献了花圈。花圈上的飘带是他亲笔书写的,上款是“孙中山先生灵右”,下款是:“毛泽东敬挽”。献完花圈,他肃立默哀了三分钟,尔后又认真地看看四周墙壁上刻写的《建国大纲》。他面色严肃,半晌不语。陈毅见他伫立己久,怕他受累,上前轻声提醒:“主席还有几处地方呢!”毛泽东嘴里应承着,还是一块一块细读碑文,直到全部看完,才从祭堂走进光线幽暗、气氛肃穆的墓室。
读书读到此处,我很好奇,毛泽东在孙中山祭堂阅读碑文,为何这么仔细?按道理这篇《建国大纲》,毛泽东早就读过的,了然于胸。莫非在这特殊的场合他读出了新感觉?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毛泽东那一刻的想法,让若干年后读书的我猜测不出来。即使当时站在他身边的陈毅,恐怕也无法把握吧。我能想像的只是笼罩在孙中山祭堂的一片宁静,站立在那片宁静中的毛泽东,显得很深沉。也许,他联想到了孙中山的命运,自己的命运,以及这个国家的命运?
书里还记载,柯庆施向走进墓室的毛泽东低声介绍这穹窿状的墓室直径约16米,顶部图案是国民党的党徽。毛泽东抬头仔细地看了看,问:“那孙中山先生遗体安放何处?”柯庆施手指石圹内的孙中山塑像:“这上面的白色卧像是大理石制作的,安放中山先生遗体的紫铜棺就在卧像下面的5米深处。”毛泽东听明白了,点点头。书里这一段描写得很细致:他朝孙中山卧像久久凝视,然后无限感慨地长叹一口气,又背着手绕着墓穴转了一圈。毛泽东一行走出祭堂来到外面宽大的平台上,举目远眺。山上,山下,松涛滚滚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毛泽东徜徉良久,不言不语,然后双手叉腰,指着整个陵墓区,划了一圈,留下一句评价:“它对我们来说,是有某种特殊意义的。”
他这句话,也许不仅仅指中山陵对我们有特殊意义。言外之意,还指孙中山本人,对我们有特殊意义。这种意义,需要细细的体会。伟大的历史都是如此,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慢慢消化,才能真正吸收到其中的营养。
《毛泽东的祖国山河情》还有如下描述:“往西走去,毛泽东在一棵雪松树前站住了。此树高约五六米,枝叶繁茂,像一把巨伞。他摸摸伟岸的树干,眼里流露出抚今追昔的感慨。顺着台阶往下,来到墓道的半腰上,此处东西两侧各有一只三足铜鼎。在这里仿佛听到了中国革命者的呐喊,令人激动不己。当毛泽东又回到中山陵广场时,被一些浏览的群众发现了。有的人不敢相信,连忙揉揉自己的眼睛,凝神望去,真是毛泽东啊!”大家上前拥住身穿黄呢军大衣,头戴军帽的毛主席,情不自禁地呼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毛主席微笑着摘下军帽,举过头顶,不断挥着,向远远近近的群众致意。他很感动,喃喃自语:“这就是人民啊,他们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我觉得毛泽东的这句话说得还是很有水平的。中山陵之行,一定也深深地印在他的记忆里。毕竟那就是1953年。后来,这样的场面他见得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大了。
毛泽东凭吊中山陵后,在中山陵八号(原孙科公馆)歇歇脚,又去参观紫金台天文台。毛泽东登上自己描写过的风雨钟山,俯瞰尽收眼底的南京城区,自言自语:“真是虎踞龙蟠今胜昔啊!”他转身跟同行者讲解:“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最早是诸葛亮给孙权讲这里的地形时说的,可到了现代,情况有了一个小小的变化。南京这个地方,我看是个好地方。有一位先生,叫章太炎,他说龙蟠虎踞系古人之虚言,是古人讲的假话。看起来,这在国民党是一个虚言,国民党在这里搞了几十年,结果被人民赶走了。如今,在人民的手里,我看这完全是实言,是现实,南京还是个好地方。”
孙宝义、张同锡两位,还记录了毛泽东在紫金山的一个小插曲。当时,陈毅说这里不远处有一个龙脖子,也是当年太平军与清军血战的地方。曾国藩的湘军就是从那里用炸药把城墙炸开个口子,攻进南京的,现在痕迹还在。毛泽东很感兴趣:“在哪里,我们去看看。”顺着山路,来到了龙脖子。毛泽东率先过去,拨开树枝与荒草,找到清军攻城处的遗迹,约三米多高四米多高长的城墙豁口。毛泽东沉思很久。陈毅指着城墙洞口处的一块石碑:“瞧,上面有文字,记载了湘军攻城及太平军与之激战的经过。”陈毅一边念,毛泽东一边点头,最后感慨万千地对大家说:“在西柏坡时,我就提出来,要大家看《闯王进京》,看来这出戏今后还要看。太平天国革命历史也要建个博物馆,这是极有意义的。”
毛泽东这次南京之行,既想到了孙中山及其创建的国民党,也想到了洪秀王及其太平天国。南京历史上的大事件,他没少想。站在紫金山天文台,他看见中山陵掩映于一片绿树丛中,南京城内却灰蒙蒙的,便嘱咐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中山陵的树是国民党种的,我们共产党为什么不把城市绿化起来呢?这件事你要负责抓,书记挂帅嘛。”南京至今仍是绿化很好的城市,既得益于国民党时期的传统,也和毛泽东的这句嘱咐不无关系。毛泽东心里,肯定希望南京的现实能比国民党时期更美。他早就说过,要让虎踞龙盘今胜昔嘛。
凭吊中山陵的第二天,24日下午,毛泽东又在陈毅陪同下,来到下关码头,依次检阅了“南昌”“广州”“黄河”三艘战舰。登上“南昌”舰时,陈毅向毛泽东介绍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毛泽东紧握陶勇的手:“你就是陶勇,我久闻你的大名了。你仗打得好啊。四年前你用大炮轰了英国的皇家海军,我就感到这东海舰队司令员非你莫属了。”毛泽东还在下关到燕子矶的江面上,观看鱼雷快艇的演习。当“南昌”舰全体指战员请毛泽东题词,毛泽东泼墨挥毫:“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有气魄啊。连同早几天为“长江”“洛阳”两舰的题词,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惟一手书的内容相同、时间有别的五幅题词。是啊,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这和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祖国,不无关系。
毛泽东红色地理之旅&第十三站:南京&&
【原载金鹰报】
南京,让毛泽东诗兴大发的城市文*洪烛
&& 南京,是一座曾经让毛泽东诗兴大发的城市。
日晚间,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亲自起草并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随即在千里之外打响,第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五百公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天险,剑锋直指南京。21日清晨,毛泽东听说解放军势如破竹地摧毁国民党长江防线,在对岸登陆,激动地用那支刚刚在军用地图上画下箭头的红蓝铅笔,写下两行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他最明白此役之核心是打南京。
4月23日早晨,秘书叶子龙拿着报道南京解放的《人民日报》号外,赶来向毛泽东报告,据说毛泽东高兴得像孩子似的手舞足蹈,一拍桌子:好,我看蒋介石还有多大本事!他走到院子里,坐在一张木椅上,仔细阅读捷报。这幅情景被摄影师徐肖冰、侯波夫妇抓拍下来。历史记住了那个让毛泽东心花怒放的早晨。正是在那一天,毛泽东奋笔疾书,写成两天前己构思了开头的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么多年后读这首诗,我仍然觉得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滚烫的。毛泽东诗词之所以气势非凡,在于与时代有一种互通的效果。它是在为历史作注解,但无形中又使历史成为自身的注解。毛泽东为南京写的这首诗,其实是用炮火写的,书生的笔根本无法企及。那种扭转乾坤的气度与力量,想模仿也模仿不了。
日,毛泽东乘“洛阳”号军舰到南京。第二天下午,他乘车从省委招待所出发,在陈毅等人陪同下直驰东郊的中山陵。西康路33号的省委招待所,民国时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司徒雷登住过。
据孙宝义、张同锡编著的《毛泽东的祖国山河情》讲述:毛泽东前来谒陵,为防止游人围观,公安部门曾拟定从陵墓西侧开辟的小路进入陵门。毛泽东表示反对:“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祭奠革命先辈,走小道成何体统嘛!我就要走大道。”进入门首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的祭堂,他在孙中山坐像前献了花圈。花圈上的飘带是他亲笔书写的,上款是“孙中山先生灵右”,下款是:“毛泽东敬挽”。献完花圈,他肃立默哀了三分钟,尔后又认真地看看四周墙壁上刻写的《建国大纲》。他面色严肃,半晌不语。陈毅见他伫立己久,怕他受累,上前轻声提醒:“主席,还有几处地方呢!”毛泽东嘴里应承着,还是一块一块细读碑文,直到全部看完,才走出祭堂。
毛泽东走出祭堂来到外面宽大的平台上,举目远眺。山上,山下,松涛滚滚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毛泽东徜徉良久,不言不语,然后双手叉腰,指着整个陵墓区,划了一圈,留下句评价:“它对我们来说,是有某种特殊意义的。”
他这句话,也许不仅仅指中山陵对我们有特殊意义。言外之意,还指孙中山本人,对我们有特殊意义。这种意义,需要细细的体会。伟大的历史都是如此,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慢慢消化,才能真正吸收到其中的营养。■
洪烛,1967年生于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作品有诗集《蓝色的初恋》、《南方音乐》等,长篇小说《两栖人》,散文集《我的灵魂穿着草鞋》《眉批天空》等。获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
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萌芽》文学奖等奖项。
在南京百姓眼里他只是一位慈祥老人
毛泽东在南京的一言一行,透露和预示着时代的动向。然而,在百姓的眼里,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走进工厂,来到田间,亲切地寒暄、真诚地问候,每一句话都让人倍感温暖;而在饭桌上,他俭朴自律,每一餐的伙食费都用不完……
文*《现代快报》记者&
南京栖霞区十月广场的毛主席雕像
到田头询问农民工分南京军区司令部编研室主任王建丰告诉记者,日,毛泽东主席来到南京,参观了很多地方和接见了很多人,但他见得最多的,却是普通老百姓。在这些视察中,他一直强调的是:“你们不要把我和群众隔开!”
76岁的李明奇对毛主席当年来到玄武湖乡红光农业社的事情印象很深刻。他告诉记者,那一天,天气很好。他跟社员们一起上工挖掘塘泥。正忙着,忽然就看到有好几辆小汽车从山间路上开来。“那个时候是很少能见到汽车的,一下子来那么多辆,肯定不是普通的人。所以大家都直起身子张望。然后我就看到我们农业社的社长孙其金在整理衣服,很激动的样子。小车上下来很多人,有一个人的个子显得特别高,身材很魁梧。孙其金小跑着迎上去。我们一下子都叫了起来,是毛主席!”
李明奇和其他人赶紧从田里上来,靠近毛主席。毛主席问一个社员:“一个劳动日能分多少钱?”“一块五角九分六。”毛主席掰着指头一算说:“收入还不坏。”
吃饭时爱听京戏
一国领袖毛泽东,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一心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而他自己,在生活起居、日常饮食上,却尽量放低标准。亲历了接待任务的原南京饭店经理、江苏省旅游局副局长黄少武记得,毛主席所有的菜肴也就是辣椒、腊鱼、腊肉以及新鲜蔬菜等,基本上一点海鲜都没做过。黄少武特别提到,“毛主席好像非常喜欢吃苦瓜。”
当时给毛主席安排的伙食标准,大概是每天5元钱,“因为毛主席总是交代少做一点、少做一点,所以实际上5元钱都花不了。”令黄少武特别感动的是,当主席离开宾馆时,还特地要求随行工作人员结了账。
92岁的东郊宾馆老员工丁福根,在饭店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老人仍然很激动,“从西康路33号到中山陵5号和8号,都是我负责给毛主席服务的!”
丁老说,主席最爱吃的还是他家乡的湖南菜,但每餐吃得并不多,吃得也很简单,最多也就一个荤菜,两个素菜。而且他老人家吃饭的时间跟别人不一样,一般都要到上午10点左右才吃早饭,下午2点多才吃午饭,忙到夜里11点多才吃晚饭。记忆中,毛主席喜爱听京戏,每次回来,工作人员都会给他放京戏唱片,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放得多。
多次相处,更让丁福根亲身感受到毛主席的平易近人,“他老人家特别客气,经常跟我们这些服务人员打招呼,拉拉家常。每次给他上菜,他都要说好几次‘谢谢’……”■
昔日警卫回忆当年接待毛主席场景
“主席坐小马扎看报纸,一晃三个小时”
文*《现代快报》记者&
郑春平作为国家主席,毛泽东忧国忧民、四处奔走,他所到之处令人极为振奋,自然要倾尽全力接待。在南京停留时间较长的几次,他主要下榻于以下三个地方:西康路33号的江苏省委招待所、中山陵5号东郊宾馆、中山陵8号。
在司徒雷登的住所住了3天
日的南京,春寒料峭。毛泽东乘“洛阳号”军舰来到南京,这是他建国后第一次视察南京,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下榻的是西康路33号中共江苏省委招待所,现在的西康宾馆。
毛泽东下榻的西康宾馆在民国时期是美国驻华大使馆,是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住所。始建于1946年的这3幢西式楼房至今仍然保留着当时的外观。毛泽东下榻的是后中楼,是专门腾出来的一块地方,目前这里叫2号楼,多次整修后格局已经发生了不少改变。
从肉联厂运来冰块降温
南京紫金南麓东郊宾馆内绿阴遮道,大部分的建筑和布局早已大变样,只有1号楼屡经整修仍然存留。1号楼里伟人的身影早已远走,但如今年逾9旬的黄少武(1953年黄少武才30岁,在江苏省公安厅六处负责警卫工作)几乎每年都要到这儿来一次,这已经成为他离休后雷打不动的“习惯”,回忆当年接待毛主席的场景,好像每一丝气息都能感知……
1957年7月,毛泽东又一次来到南京,下榻中山陵8号。7月份的南京正是“大火炉”发威的时候,中山陵8号原来是孙中山长子孙科住过的别墅洋房。院落内绿树成阴,走廊则紫藤缠绕,屋顶是平的,专门建有防暑降温的蓄水池。根据当时的条件这里已经算是比较幽静清凉的地方,然而南京实在太热了,接待班子刚到时,室内温度和室外基本一样,一量还是有37℃!
有人提议,“用大冰块来降温!”此举获得一致同意,南京饭店的交通队赶紧开着大卡车,到下关的肉联厂买来冷库里的大冰块。毛主席下榻的房间里也很快添置了几口大缸,把大冰块放到大缸里,再把电风扇挪到水缸后面,对着冰块吹……等到毛主席一行即将到来时,房间的温度已经降到了33℃!
学中南海,大床的一半用来放书
在中山陵8号的这次接待中,黄少武充分参照毛主席在中南海的工作、生活习惯制定各项接待方案。其中,最让主席随行人员满意的,就是跟中南海一样的大床。黄少武给毛泽东准备的是和中南海一样大小的硬木板床,里面半边稍微高一些,整齐地排放着一排书籍。这些书也是临时从南京图书馆调集来的,主要以古籍为主。
第二天早上毛主席八点多起床,先在院子里散散步、活动活动,九点多钟开始看报纸,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报纸足足有20多种!黄少武说,他至今都对毛主席看报纸的情形记忆犹新,“因为报纸太多了,主席就让我们直接排开摆在客厅的地板上,他自己拿个部队里用的那种小马扎(小凳子),坐在一堆报纸中间,看一份就挪一个位置。手里还拿着红、蓝色铅笔,不时地在报纸上写写画画……等报纸看完,已经两三个小时过去了。”■
毛泽东丢弃的墨宝被“抢”走
文*《现代快报》记者&
1953年2月,毛泽东在南京视察军舰时与海军官兵合影
毛泽东来南京,往往都与重大的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例如,1953年初,毛泽东南下视察海军,这次视察就和不久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的“放蒋出笼”政策有关;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南京,此后,大炼钢运动在南京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第六舰队副司令员紧张得忘了年龄
1953年2月毛泽东到南京时,检阅了下关江面的三艘舰艇。时任海军“种子”部队第六舰队副司令员的冯尚贤,回忆当年被毛主席接见的情景依然激动万分。
日晚,冯尚贤和第六舰队刘中华政委兼司令率领“广州”、“南昌”两舰和第五舰队的“黄河”舰及31大队的两艘快艇,星夜兼程奉命由上海开到了南京下关码头,等待毛主席的视察。
当时跟着毛主席一起来视察的有公安部长罗瑞卿、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参谋长张爱萍。毛主席身着土黄色的风衣,在蒙蒙的细雨中,面带微笑,他和所有同志握手,并且都问了姓名、职务。第六舰队刘司令向主席介绍了冯尚贤,主席问他:“噢,我看你很年轻嘛,你多大岁数?”冯尚贤的心怦怦地直跳,慌乱地回答说:“43。”话刚出口,立刻觉得不对了,赶快改口说:“不对,33。”
主席扔下的墨宝被人捡走了
当毛主席来到“南昌”舰驾驶室时,舰长曾泉生拿出了一个小本子和钢笔,请毛主席题词,毛主席就给他在小本子上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字。冯尚贤见了,就很恭敬地把预备好的纸张双手呈送到毛主席面前,说:“请毛主席写三张题词。”毛主席微笑着接了过去。
随后,冯尚贤就引领着毛主席来到预先准备好文房四宝的那间窄小的雷达室,毛主席在雷达室里那张小桌子上奋笔疾书,观通长曹福彬、雷达兵于庆海扯着宣纸,副政委陈友仁在一旁吹气,让墨迹快干。主席很快写了三张题词,内容是一样的:“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毛泽东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四日。”
在写字的时候,有一张主席不满意,他便微笑着搓了一下就扔掉了,雷达员方刚很机灵,赶紧把这至宝拾了起来。因为雷达室太小,冯尚贤当时站在了门口,心里那个痒呀,恨不得捡到主席墨宝的人是自己。
在南京掀起大炼钢铁高潮
-21日,毛泽东视察南京,并指示各级党委要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一手抓铁一手抓钢。在这之后,南京的大炼钢铁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全市“钢铁大军”达10多万人,高峰时有32万人。南京无论市区、农村,到处可见竖起的高炉。单是那种小于1.5平方米的就有9200座。家家户户找炼铁炼钢的原材料,很多人家真正是“夜不闭户”了,因为大门上的螺丝钉都已撬出来上缴炼铁了。那时最受欢迎的东西是吸铁石,大人小孩拿着它,一有时间就会撅着屁股,在各个角落里到处吸。■
热土·故土
西康宾馆2号楼旁,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下,记者取出了这捧热土。头顶的这棵大树亲历了当年伟人在此处流连的身影,而树下的土也许曾被伟人轻轻踏过吧。时光流逝,这树,这大地没有改变,就像我们没有改变对那位伟人的崇敬之心一样。&
拯救红色记忆
南京解放首条新闻稿出自毛泽东之手
文*《金鹰报》大学生志愿者王敏
大学生志愿者王敏
日23时,人民解放军从挹江门进入南京。南京解放了!
第二天早晨10点,在整整11个小时后,新华社正式发出南京解放的消息,这也意味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了。在这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解放南京的重大消息为何要推迟11个小时发出?
原来当时人民解放军用的是手摇马达供电的发报机,这些发报机只配备给总分社和兵团分社,解放南京时,因为部队行军速度太快,记者和支社常常走散,支社和分社也常常联系不上,这就导致新闻不能及时发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在写《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的电讯稿时,用了“人民解放军正在向南京急进,如果昨夜没有入城,则可能于今日入城”这样留有余地的句子。
毛泽东的电讯稿原件一共有两页,第一页是毛泽东的笔迹,第二页则是“国大”代表马青苑和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发给毛泽东的那份请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的电报,毛泽东直接拿过来,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然后和自己已经写好的内容,并成了一条新闻稿件。
这种利用新闻化平淡为神奇的做法,正是毛泽东擅长的,而在电报原件上,毛泽东磅礴大气的修改与原文纤细秀丽的字体也形成有趣的对比。
同一天下午,八兵团分社在镇江乘火车抵达南京,负责解放后有关南京的新闻报道。与此同时,新华社发出通知:南京的接管、恢复等新闻稿件,兵团分社可以利用原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直接向总社发稿,不必再经由三野总分社转发。
如今,在新闻界信息不能及时交流的情况已经鲜少发生了。作为南京大学一名新闻系的学生,我始终坚信:前辈们在战争年代里冒着危险,满腔热血地跑新闻的劲头和智慧,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领悟。
&&&&&&&&&&&&
【每日一诗】&&&&&&&
黄河【长诗节选】&■
黄河流过郑州市,遇见了我
我路过郑州市,遇见了黄河
在那座著名的铁路大桥上面
犹豫着该怎样打招呼——
黄河,你的眼波还那么混浊
是否能认出我是谁,或谁是我?
多年不见,你变浅了,我变瘦了
有什么办法呢,无论河流或者诗人
不过是大地上的匆匆过客
我送给你一首诗,而你
连一朵浪花都舍不得送给我
黄河是李白的情人
你最好别碰她
除非,除非你拿出一首更棒的诗
来跟李白决斗
否则黄河理都不理你
头也不回地奔向入海口
到目前为止
只有那位唐朝的诗人,曾经使她
在纸上停顿了几分钟!
我在北京,想念黄河
如同想念两地分居的恋人
爱情是一种渴,嗓子里冒烟
浑身着火了:只有你可以救我!
让黄河改道很难
索性改变自己吧
你等着,我就要变成一列火车
穿过保定、石家庄、安阳、焦作……
从郑州铁路大桥大呼小叫地驶过
只有你,只有你可以认得出我!
左手长江,右手黄河
我该有多么宽广的胸怀?
左手牛郎,右手织女
银河是插足的第三者?
左手水稻,右手小麦
谁在喊着饿,谁在喊着渴?
左手打鱼,右手晒网
今天到我家,皇帝轮流做?
左手李白,右手杜甫
诗写完了吗?诗是写不完的
左手耕耘,右手收获
斗胆地说一句吧:我是祖国,祖国是我
眼角的鱼尾纹,波光粼粼
一个俨然已成为国母的河流
平息了年轻时的火气,变得慈祥
迈动古代的小脚,踉踉跄跄出远门
胳膊挎着篮子
装满上游的土特产
黄河,一万里长的裹脚布
在南水北调穿黄工程的隧洞口
他头戴安全帽,蹲在吊车下面
吃午饭:一大海碗
长得不能再长的面条
筷子再举高点
就能把眼前的黄河给挑起来
他也正在使劲啊……
灯光一闪,我抢拍了这张纪念照
拍下他脸上来不及擦去的尘灰
一个民工,比一个诗人更有权利
说自己是喝黄河水长大的
在河南,在山东,在陕西
在宁夏,在甘肃,在青海……
无论在哪里遇见黄河
总觉得它在撞击我
躲都没法躲
即使在电视上也一样
新闻联播报道小浪底水库
黄河之水扑面而来
我下意识捂住胸口:心跳得好快哟!
无论在照片中、画布上、课本里
你都美得像真的一样
黄河,其实我也有一肚子苦水
想找个人说一说
投宿小浪底工地宾馆
我在席梦思上睡得很香
窗外的黄河仍然流啊流
它的床要硬一些,想睡也睡不着
波涛像一个人长吁短叹
“历史也是一种负担啊……”
我梦见一条失眠的河流
被河床上的鹅卵石硌得腰酸背痛
而它无法梦见我的梦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那么就不用跳了,那么就不用洗了
那么就静静坐在岸上
一坐就是一个下午
一遍遍地搓着自己的手
别人对你的误会
根本不用解释
是走还是留?不用去想
瞧一瞧黄河全明白了
该来的时候来,该走的时候走
还没看见你,就闻到你的气息
浓得化不开的土腥味
呛得我想咳嗽
像小狗那样耸耸鼻子——
“黄河来了,携带一吨又一吨的黄土
不停地撑拌着
仿佛要捏制出一个又一个黄种人……”
终于明白为什么把你称作母亲
黄皮肤的我们都是你生下来的
“这哪是黄河啊?分明是
来自青藏高原的泥石流,或者说
是一股液体的沙尘暴,威风凛凛……”
有人问我传统是什么
我说传统是黄河
有人问我黄河是什么
我说黄河是传统
在我想当先锋诗人的年龄
常遇到类似的问题
我总会坚定地回答——
传统是裹脚布,黄河是洗脚水
该解开则解开,该泼出去则泼出去
而今,先锋老了,一双不合脚的鞋子
走起路来松松垮垮的
倒是挺想把黄河或者所谓的传统
当成捡回来的鞋带,弯腰系紧
黄河,不断地泼水
向中下游泼去,向太平洋泼去
黄河,像大款花钱一样泼水
一大把一大把地泼
一大盆一大盆地泼
把怀里的鱼也泼出去
一点儿不知道心疼
黄河,像泼妇一样泼水
泼出融化的雪水,泼出冰块
一边泼一边尖叫,真够疯狂的
仗着有喜马拉雅这座大靠山
今天晚上,又向我脸上泼水
把我穿的西装给淋湿了
我忽然很羡慕黄河:如果自己
能像泼水一样写诗,就是李白了!
诗,应该是语言的泼水节……
“黄河从地图上流过……”
不,它在画一张地图
画出左岸的村庄,右岸的城市
画出身后的雪山,眼前的海洋
画出昨天的农事,今天的工业
画出地面的建筑,地下的文物
画出生者的祸福,死者的麻木
不,它把地图当成自画像
勾勒出一个充满矛盾的自己
“没有它的冲动,就没有我们的历史……”
当我看见你,你从我眼睛里流过
眼泪是溢出来的浪花:“洪水时代,人类爱哭!”
我来了,我看见,我就被征服
所有人都把你称作母亲的时候
我拒绝了,我有自己的亲生母亲
她很渺小,对于我却很重要
所有人都把自己当作你的儿子的时候
我拒绝了,我只想做历史的孤儿
连名字都不需要
我很渺小,只是一棵树、一根没心没肺的草
让别人去享受伟大的传统、去沾你的光吧
我总躲得远远的,只敢偷偷地
把你瞧一瞧:心啊,为什么更快地跳呀跳?
黄河,请原谅我的渺小,原谅我
由于渺小,而产生的骄傲
你就是你,正如我就是我,并不会
因为别人的赞美而崇高,也不会
因为别人的污蔑而垮掉
接了一个报道“南水北调”的活儿
沿着黄河采风,渐渐地
忘掉任务了,忘掉自己带着任务来的
渐渐地,忘掉自己了
不是来采风,只为了让《诗经》里的风
吹一吹我。“十五国风吹我,好舒服哟!”
做个采诗官没啥意思,要做就做
一缕不识字的风,吹到西、吹到东
我吹着风,风吹着我,我吹着我,风吹着风
喘口气的工夫,黄河从我唇齿间流过
从指缝间流过:“我认识它,它不认识我!”
黄河、长江,一双筷子
伸向远处美滋滋的大海碗里
该挟点什么呢?每天
挟一个太阳,止渴、止饿、止痒、止痛
别怪我胳膊伸得太长,那是因为
我只爱远方。这最经得起考验的爱
拥有了还想再拥有:因为它本质上的无法拥有
黄河,一看见你
有人就想哭
哭自己的祖先,被席卷而去
消失在看不见的下游
哭自己也将同样消失
连一朵浪花都不如
哭还会有别人,替身一样出现
站在我空缺的位置,继续哭……
哭天,哭地,哭树木。黄河有多长
人类的泪腺就有多长
铁路大桥、防洪堤坝、摆渡的舢舨
都是暂时的,必将随同
混浊的泪水一起消失
在黄河面前,人没啥了不起的
哭着哭着,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一只
会流泪的动物
即使这样,也构成黄河小小的支流
想在黄河里洗洗手
洗去一些书卷气,染上一些土腥味
想用黄河水洗洗脸,面孔或表情
多多少少会发生一些变化
心跳也加快。洗洗眼睛
既看见了前世,又看见了来生
洗洗手帕,在风中晾干
为下一次流泪而预备的……
索性跳进黄河洗个澡吧,屏住呼吸
或者尝试着用鳃呼吸(写诗的稿纸
是我过滤情感的鳃)
越洗越干净,或越洗越沧桑
把衣服留在岸上,把影子和往事
留在岸上,洗着洗着
我逐渐变成了另一个人
黄河会拐弯。黄河累了的时候
会打盹,每打一个盹
都会无意识地放慢脚步
或改变路线。它每拐一个弯
就等于打了一个盹。曲曲折折的黄河
是一个时常被惊醒的梦境
它在赶路。强忍住困倦
直到流进大海,才敢踏踏实实
睡个好觉,再也不需要醒来……
站在黄河流经山东这一段
堤岸上的我,仅仅是它打盹时所梦见的
我因为它的梦而变得真实
我因为它的召唤而来到这里!
一个诗人,要么选择长江
要么选择黄河。他需要精神上的继母
一个诗人,一生中既不曾歌颂长江
又不曾赞美黄河,他就不算是
这块土地孕育的诗人。他就是私生子
一个诗人,不管喝长江水还是黄河水
长大的,他永远眷恋乳汁的滋味
他等不到情感上的断奶期
诗歌是最好的童话。一个以婴儿的眼睛
打量世界的诗人,终生敏感而纯洁
我则更为奢侈:前半生选择了长江
后半生又选择了黄河
我是一个儿子,却同时拥有两个母亲
黄河太混浊了。似乎鱼也无法生长
鱼纵然有鳃,也会窒息
我沿着河岸走了十公里
没看见任何鱼的影子
黄河里除了水,就是沙子
(沙子,莫非是一些渴死的鱼?
或者说,鱼已彻底退化成了沙子
期待着河流的重新孕育?)
我沿着河岸走了十公里,从济南到德州
没看见鱼的影子,却看见一个钓鱼的人
竹篓是空空的,可他仍然手持钓竿
坐守着,纯粹作为一种习惯或者仪式?
他不是在钓鱼,是在钓鱼的影子!
耐心的渔翁,什么时候
才能学会绝望?但我相信你
即使绝望了,也不愿意放弃
用独特的方式为黄河守灵
不管有没有鱼,只要还有
最后一个钓鱼的人
黄河——就是活的!
《诗经》里的黄河,比汉乐府里的黄河
要激烈一些
流的是爱,流的是情
汉乐府里的黄河,比唐诗里的黄河
要激烈一些
流的是画,流的是琴
唐诗里的黄河,比宋词里的黄河
要激烈一些
流的是火,流的是冰
宋词里的黄河,比元曲里的黄河
要激烈一些
流的是金,流的是银
元曲里的黄河,比明清小说里的黄河
要激烈一些
流的是男中音,流的是女高音……
今天它终于流到我脚下
刚刚打湿我的裤腿与膝盖
唉,那些书可以不读了!
我想像的黄河,永远比现实的黄河
要激烈一些
一会儿流的是梦,一会儿流的是醒
使我一会儿热,一会儿冷……
现实的黄河,更像冒名顶姓的替身
惴惴不安地从我眼前流过
生怕被识破似的。是黄河欺骗了我
还是我欺骗了自己?
一群刚出生不久的鸭子,摇摇摆摆
冲下堤坝,去黄河里试水
脚蹼的划动中,故乡一点点远了
可它们还是体会到某种阻力
这是它们第一次看见黄河
而黄河,甚至记得这一群家禽的祖先
同样的画面,每年都会上演无数遍
鸭子当然不了解黄河是什么
只知道河里的水,有点儿冷
赶鸭子下河的诗人,才会尾随着
发一些多余的感慨……
黄河两岸,有着一模一样的树木
一模一样的村落,一模一样的人
一模一样的人,种着一模一样的庄稼
又有着一模一样的想法
看不出谁是谁的倒影
都显得无比真实。也许这一切
原本就是一个整体
只不过被黄河均匀地分开了
看不出谁更多一些或少一些
彼此成为使对方获得满足的另一半
那些姓黄的人有福了
他们与黄河同姓
那些黄皮肤的人有福了
他们与黄河相同的肤色
那些喝黄河水长大的人有福了
他们的血管构成种种支流,回荡隐秘的涛声
黄河流域,地图上很小的一块
但可以随同那些有福的人
四处流浪,覆盖全世界
渡口在哪里?渡船在哪里?
划船的人在哪里?搭船的人
又在哪里?对岸的村庄在哪里
墓地又在哪里?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
都在哪里?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只找到自己迷路的影子
被河水冲得歪歪倒倒的
我站在河的这一边,找失传的古渡口
对岸,说不定有一个被雨打湿的幽灵
也在低头找啊找
他找的是回家的路
黄河的这一段,所有人工的建筑都拆除了
只有流水,只有流水……
从黄河归来,我开始关心自己
血管的硬化程度,脉膊的次数
血液的流速,乃至血液中的含沙量
正如我关心黄河里
那些沙子的含金量
我不是水利学家,只是个诗人
写诗,等于是在血液里淘金
我努力发掘自己与黄河的血缘关系
山东的黄河和山西的黄河
有什么区别?白天的黄河和夜晚的黄河
有什么区别?早春二月的黄河
和寒冬腊月的黄河,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黄河和当代的黄河
有什么区别?即使同样作为守望者
我眼中的黄河,和你眼中的
有什么区别?黄河在变
变得太快了,快到了
每当眨一下眼……
蜜蜂分辨出两朵花的区别,我发现了
黄河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
它的永恒,来自于无数的瞬间
我的凝视,不过使某个瞬间变得具体了……
雨落在黄河上
像是接吻,水与水的接吻
天上的水与地上的水,碰撞时
发出接吻的响声。听得我都有点醉了
看来它们都有些渴呀!
水也会渴,并且知道:怎样解渴
雨点溅起的水花,使我看见了
黄河的嘴唇。平常总是藏起来的
只为雨打开,却从不让我亲吻
其实我也渴呀。是否可以趁着雨声
偷偷吻一下?哪怕只是远远地
给黄河送去一个湿漉漉的飞吻……
一位画家画黄河,从锡皮颜料管里
挤出了太多的黄颜色
甚至不需要调稀一些
就直接涂抹在画布上
我站在旁边指指点点:应该多用
一些绿颜色,给黄河两岸
种上一片片瞬间就能生长的树
和永远不会枯萎的草
画家听从我的建议,这么做了
他的画,在背叛现实
却更接近未来:终有一天
覆盖两岸的绿色,不是画出来的……
我枕着黄河入睡,没有想到
黄河也有自己的枕头
青藏高原塞满雪花的鸭绒
拍打一下,枕在上面
可以美美地睡一觉
醒来,已到了入海口
没谁来得及打听
它梦里有什么?是否梦见
枕着波涛入睡的我……
黄河的波浪翻卷着
一双看不见的手
在搓一根看得见的绳索
搅动了两岸的黄土和冷空气
直到变得烫手
黄河九曲十八弯
每拐一个弯,都打一个结
把自己甜的心事、苦的心事
全系在这根拽不直的绳子上了
黄河第一弯是最美的
像一只蝴蝶结
一只想飞却飞不起来的蝴蝶
本想伸手够一够
离入海口还有多远?
两只手臂就彼此缠绕起来
怎么也解不开
内心的纠结,只有
到了大海里,才能想得开
一条无名的河流,汇入黄河
之后,就拥有了名字
它也姓黄了,伟大的姓氏
昨天它还是无名氏
今天已变得大名鼎鼎
我们不关心黄河的支流从哪里来的
只知道:它就是黄河
黄河的一部分
黄河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亲戚
同样也是黄河,使它们一夜成名
我来青海,为了寻找三江源
寻找黄河源,无意间发现
其实黄河有着更多的源头
黄河,也曾经是无名氏
黄河并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只是顺势而下,一路拥抱着
许多同样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河流
到了入海口,才发现自己并不是
一个人,“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那些无名的战友使黄河声名赫赫
大海,是它们明天的名字
&中文/繁體《千年一夢紫禁城》作者
【出版者推荐语】北京,是中國最霸氣的一座城市,因為北京有一座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歷史最貴氣的一道烙印,端詳這烙印,總讓人百感交集:既有愛與恨的味道、更有血淚的味道,仍至鐵與火的味道。因為紫禁城總是逐鹿問鼎的金戈鐵馬、獵獵旌旗、絕世英主、一代佳人、亡國之君、殺頭忠臣、當權官宦、碌碌士子…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留下一段又一段的韻事、美事、恨事、憾事等等。沒有一本書再能比《千年一夢紫禁城》把紫禁城寫得更好了!因為作者在火中,在水中,在荊棘中,尋找著紫禁城古老的靈魂。這麼執著的作家少見──不斷從各方面探索著它的靈魂。作家也必須交出他的靈魂,然後他才能看到別人未見的、別人忽略的。他不是匆匆走一遭,而是經年累月的浸在紫禁城古老的靈魂裡。上天總算沒有虧待這書的作者,靈光稍縱即逝的特殊共鳴或是千錘百煉之後的智慧結晶,並不是每一個有心造訪紫禁城的人可以獲得的。作者是努力而後幸叩模覀儎t是因為讀它而幸叩模
洪燭原名:王軍,1967年生於中國南京。1985年被保送進武漢大學。現任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出版:長篇小說《兩棲人》、詩集《南方音樂》、《你是一張舊照片》、散文集《我的靈魂穿著草鞋》、《浪漫的騎士》、《中國人的吃》、《眉批天空》…等多種。其中《中國人的吃》等在日本、韓國、台灣已出版。&
《北京A to
Z》(英文版)新加坡出版公司&
《北京A to
Z》(中文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著者:洪烛 李阳泉
&&&&&&&&&&&&&&&&&&&&
《红楼梦》林黛玉贾宝玉性格最大差异是什么…
洪烛新书《北京:城南旧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
:京东价&#6
&&&&&&&&&&&&&&&&&
洪烛新书《北京:城南旧事》后记节选:地图上的北京
&&&&&&&&&&&&&&
阅读一座城市有多种方式,譬如实地考察,或者浏览史料。我力图以当代人的视角,剖析北京这座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的古老城市。2003年,北京市规划建设委员会筹建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我受聘为文案顾问,使自己多年来研究北京历史文化所做的知识积累得到发挥,同时又更全面地接触到有关北京的图文资料。位于北京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于日正式对外开放。展馆共分4层,分别以展板、灯箱、模型、图片、雕塑、立体电影等形式介绍、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荣幸地参予进这项工程,其原因又很偶然。北京市规划建设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新华书店见到我的《游牧北京》、《北京的梦影星尘》、《北京的前世今生》等专著,很喜欢我的研究角度和抒情风格,想方设法通过出版社联系上我。一拍即合。那一年里,我不得不暂时中断诗歌创作,参加了一系列专题会议和项目研讨,撰写并不断修改着策划方案和各种文稿,周末经常带着几位助手加班,一直忙碌到第二年春天。虽然辛苦,但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武功”大增。我在此基础上酝酿升华,尝试用文化散文的笔法来重新审视、勾勒北京的轮廓及细节,便于当代读者了解北京的古迹与往事。
后来,我还连续几年为《北京规划建设》杂志担任专栏作家,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一系列新作。每一期都有编辑的推荐语,譬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作者的眼中也有一千个北京。不同的是角度各异,互有倚重,相同的是老北京的沧桑厚重辉煌。规划、建筑界人士从专业视角对北京的精读细研,我们早已不再陌生,但作家眼中的北京又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似乎并未熟稔。为此,我刊特刊登洪烛的系列篇章,以便让我们跟随作家洪烛一道走近北京的前世今生,寻找这座城市古老的灵魂。”
北京旅游一直是世界热点,为了展示人文北京,我还与李阳泉合写了畅销书《北京AtoZ》,一部北京文化词典,在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出版后,被新加坡出版公司购买英文版权,翻译成英文于2006年出版,全球发行。
我的《北京的金粉遗事》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推出后,台湾知本家出版公司购买了该书繁体竖排版权,2005年易名为《千年一梦紫禁城》在海外出版发行。我不敢自称“北京通”,但绝对是北京文化的铁杆粉丝。
感谢中国地图出版社的王毅先生,策划并约组了我的这部书稿,还为之起了一个响亮的书名:《北京:城南旧事》。《北京:城南旧事》里的每一篇文章,都牵扯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我的记忆。是的,记忆就像一块块补丁。它们汇集到一起的主要理由,只是因为它们产生于同样的地点——北京,并且在这同样的背景烘托下呈现出情绪上的差别。
【内容简介】
让我们跟随洪烛的脚步,一道走近北京的前世今生,寻找这座城市古老的灵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作者的眼中也有一千个北京。而这是我们与洪烛的北京。北京旅游一直是世界热点,跟洪烛一起领略人文北京历史北京文化北京美食北京。城南原本没有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月光照耀北京城,照耀城墙也照耀城门。没去过城南,没去过城南的老胡同,等于没来过北京,城南是北京的另一半。它代表官方的北京,却象征着民间的北京,土著的北京,老北京。它们不用演绎就是一段城南旧事。而所谓的城南,则是由星罗棋布的一个个地名组成的。北京上空的月亮,与图腾的华表、盘踞着九条大龙的回音壁、祈祷江山社稷的五色土、残缺的城门楼子同在,照耀着四合院与胡同地带,照耀着城南旧事,也照耀着徘徊在历史长廊的游人。
【编辑推荐】
到北京旅游不为摩天大楼,不为霓虹灯,只为寻找滚滚历史长河下遗留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和地道美食。洪烛20多年来于京城各地踏迹寻根,用笔墨浓情吟唱一曲曲皇城根的情歌,美景过目,历历入心;独特视角亲述文人眼中不一样的京华风物,小旅游,大史家。历史与现实交错,景色与体悟契合,带你游玩民谣里的北京,白话文的北京,方言的北京。没去过城南,等于没来过北京。
《北京往事》洪烛 著
周一渤摄影&&&&&&&
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内容提要】洪烛《名城记忆》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选取中国的十座名城和十座小城,层层铺开,娓娓道来。《名城记忆》旨在为中国的名城画像,为读者铭刻那些值得人回味与存留的诸多名城记忆,继承城市的内在精神,为城市的发展指引美好的方向。作品并不单纯地沉湎于怀念过去的辉煌,而是呈现出这些城市各种交错的画面,来体现在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积累中所蕴藏的一种刻骨铭心的文化力量。在旧与新、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碰撞中,引领读者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其深沉的笔调不仅浸染着这些古老名城历史的沧桑和沉重,而且渗透着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追求。
洪烛著《仓央嘉措心史》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东方出版社推荐语:《仓央嘉措心史》作者从仓央嘉措角度出发,写仓央嘉措作为一个精神领袖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之间的矛盾。文字优美,感情表达深入。此书深受藏区文化爱好者、旅游爱好者、对仓央嘉措感兴趣的读者喜爱。
洪烛《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
新华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
定价:36元
【编辑推荐】洪烛继2004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闲说中国美食》,2006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舌尖上的狂欢》之后,2012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新书《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可谓“中国美食三部曲”。我们通过本书可以看到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感动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日本青土社购买海外版权,翻译成日文全球发行。《朝日新闻》刊登日本汉学家铃木博的评论:“洪烛从诗人的角度介绍中国饮食,用优美的描述、充沛的情感使中国料理成为‘无国籍料理’。他对传统的食物正如对传统的文化一样,有超越时空的激情与想象力……”日文版易名为《中国美味礼赞》。
洪烛《舌尖上的狂欢》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老北京人文地图》洪烛 著
2010年12月第1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桥梁被洪水冲垮 追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