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吹唢呐视频歌词

  唢呐在中国一直是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乐器。在江西赣南民间,唢呐有着非常深厚的群
  众基础,每逢家中要举办婚寿礼、盖新房、庆丰收等喜庆活动时,都一定会请唢呐乐手前来助兴。在赣南各县各式各样的唢呐中,最有特色的当属于都唢呐。2009年,于都县被国家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唢呐)艺术之乡&,如今的于都,乡乡有唢呐队、村村有唢呐手,还出现了&父子唢呐&、&祖孙唢呐&等。
  晨报记者康婧
  &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由酉⒙压&这四句话是在于都唢呐乐手中口口相传的顺口溜。在江西于都县,唢呐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于都人几乎人人都爱听唢呐,人人也都能吹上两曲。每逢节日或家中办大事的时候,人们总要请上一支唢呐队前来助兴。
  客家大迁徙&成就&于都唢呐
  于都是全国有名的唢呐之乡,这也是于都人为之骄傲的地方。在于都,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许都和唢呐有过一段不解之缘。&唢呐在我们这里流传好久了,我记得我爷爷就曾经告诉过我,他的爸爸就是我们村里吹唢呐的高手。每逢村里哪家办婚丧嫁娶之事,都会请他去吹奏。受他们的感染,我在年轻的时候也经常吹唢呐。&于都县宽田乡的葛大爷告诉记者。
  据于都县志记载,在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曾颁&大成乐器于天下&,其中的龙笛便是唢呐。但实际上,唢呐在民间的流传远比朝廷颁布的&乐器于天下&要早得多。据于都县文化馆馆长何小兰告诉记者,唢呐早在西晋的时候(公元265~316年)就由波斯、阿拉伯传入我国,而独具特色的于都唢呐则和客家人的大迁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的一些汉人为躲避战争,不得已离开自己生长的中原故土,率领族群开始向南方迁徙。最后在现在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地方安居下来,而这支南迁的汉族人就将自己称作为客家人。&何小兰说,&客家人的到来将中原文明带入,还和当地的土著畲族文明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客家文化。而于都唢呐就是那个时候产生的,是客家文化很重要的一种代表形式。&
  特殊的吹奏形式&&&&公婆吹&
  作为已经流传了1600年的于都唢呐,它有着与其他唢呐完全不同的吹奏形式。它融入了当地的采茶调、采莲曲、民歌等,使得现有的将近300首唢呐曲牌风采各异。&于都唢呐每个曲牌听起来都与众不同,但最有特色的一定是&公婆吹&。现在所说的于都唢呐大部分都指的是&公婆吹&。2008年,于都唢呐&公婆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何小兰介绍说。
  据江西省于都县唢呐艺术传承人刘家盛介绍,&公婆吹&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在吹奏时采用的是两种型号不同的唢呐,&公&唢呐的音色高亢嘹亮,&婆&唢呐则低沉深厚,两者交替吹奏,相互呼应。&除了音色的不同之外,&公婆吹&的结构也非常有特色。&刘家盛说,&公唢呐比一般的唢呐要长30厘米左右,在喇叭口上节加了5寸长的铜管,所以发出的声音响亮而雄厚。而婆唢呐在天心处加上了一节2寸左右的黄竹筒,喇叭口处加了5厘米左右的铜节,所以发出的声音有点像男低音,非常有磁性。&
  &花样式&吹法层出不穷
  除了在演奏风格上十分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之外,在吹奏的方法上也可谓&花样百出&。
  作为于都唢呐的传承人,刘家盛老人笑着告诉记者,如今在于都,唢呐吹得好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要把唢呐吹得精彩才是最为难得的。&现在很多人都可以用鼻子来吹奏了,最精彩的还是换手吹。我们用左脚打锣,右脚踩钹,单手举一支唢呐,吹一阵之后,再换到另一只手。中间曲不中断,衔接得十分好。&刘家盛说,&除了这些特技,在很早时,有人还可以把颤音、滑音、单音、单吐、双吐、花舍等技巧运用自如,还有的甚至可以用唢呐来模仿各种鸟叫声,非常逼真。&
  除此之外,于都的唢呐艺人还有很多&绝招&。有人在冬天吹唢呐的时候,不仅手不会僵直,还会冒汗;有的人在夏天连续吹几个小时,喉咙都不会觉得干。
  几度沉寂几度兴起
  经过了1600年的发展,于都唢呐和其他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经历了数次沉寂和兴起。&以前老一辈人对唢呐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们在平时经常能看见吹唢呐的艺人,有些老人甚至自己还精通唢呐。但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随着外来事物的增多,唢呐的吹奏乐手在于都也有所减少。&何小兰说。
  据江西省于都县禾丰镇的刘金瑞老人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是于都唢呐比较繁盛的时期,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属于自己的唢呐班子,出现了很多&祖孙唢呐&、&父子唢呐&等。但后来随着外来事物的增多,每次出去吹唢呐赚的钱已经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了,许多唢呐艺人因此都放弃了。
  &我们都知道,唢呐这种乐器的传承主要是靠祖祖辈辈原始的口头传播方式,很少会有专门的创作乐谱,所以留存下来的记载并不是很多。&何小兰说,&为了使唢呐这门古老的艺术得到较好的传承,于都县专门成立了于都唢呐研究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和老艺人开展挖掘整理、理论研究,每年举办一次唢呐大赛活动,并在县长征源小学等学校办起了唢呐培训班。现在,全县共有唢呐乐队800多支,唢呐乐手2000多人。&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于都唢呐这门艺术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让它继续绚丽地绽放。&何小兰说。客家音乐 画外音――大余年歌、于都唢呐、兴国山歌采访侧记
14:24&&来源:中国广播网&
  采访/林玉明&&& 文/刘国梁
  大余的年歌淳朴敦厚、于都的唢呐热情四溢、兴国的山歌婉转缠绵。一聊起这些,赣州市的文化当事人无不眉飞色舞,没有一个不如痴如醉。当他们碰到认可、欣赏并极力试图了解这些艺术的采访者时,就像见到了知音一样,那种热烈的阐述欲望和恨不得倾囊相授的直率与坦诚恐怕连最慢热的人也能够被感染!
  日至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杂志社“民歌中华行”采风组对这些极富魅力的传统艺术进行了采录,与当地专家学者一道,在文化的发生地看到、听到、触到了这些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就像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一样客家人须臾不可离的音乐艺术。
  年歌――回归的传统
  年歌,故名思义,是人们在春节时演唱的一种民歌,一般是从正月初九开始一直唱到正月十五。它由道教的道歌演变而成,歌词朴实淳厚、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年歌按演唱顺序分为“拜神歌”“请神歌”“路歌”“堂歌”和“送神歌”五个部分,各部分曲调基本相同,仔细聆听又有不同的韵味。最早的年歌歌本相传是明代做过刑部知事的刘永编辑而成,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刘永这位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吉村镇上村的村民,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所编纂的年歌至今仍在影响着他的后世子孙。
  年歌传承的不仅仅是音乐,更为重要的是对民间文化的继承。在存在普遍信仰的年代,人们把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期望寄托于神明,他们祈祷、礼拜,通过音声供养希望得到神灵的庇护,由于演唱的歌曲是给神听的,这些卑微的演唱者便不敢也不能对其随意更改,年歌传承的稳定性正基于此。
  年歌汲取了《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等很多儒家经典中的文化。儒家的文化借助民歌的形式进行推广。这种形式并不鲜见,在那些贫苦农民没有能力读书的年代,这种形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知塑造了多少人的价值操守。也许这也正是刘永“劝农兴学”的本意。
  采访对象:
  魏先发:1945年生,农民,年歌第十九代传承人。
  张永禄:1948年生,农民,山歌歌王
  采访地点:大余县吉村镇农民业余剧团
  采访时间:日上午
  记者:您好,两位是一个村的吗?
  二人:对,我们都是右源村的。
  记者:大概从多大开始唱民歌的?
  张永禄:我啊,8岁。
  记者:这么小就开始唱了?
  张永禄:我小的时候,老人家就带我出去唱。
  魏先发:我们这边就是这样,在市面上会唱,请到家里面会唱,到野外也会唱。
  记者:歌曲的调子多吗?
  张永禄:基本是一个调。
  记者:是什么调?
  魏先发:哎呀,我们讲不出啦,这个1、2、3、4、5我们都搞不清楚。
  张永禄:我们老一辈就是这样唱的,我们跟着他们唱。
  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承靠的是口传心授,与音乐院校中的教育不同,它并不十分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而是让人们在学唱这口口相授的民歌时,认识了尊卑礼仪,理解了词义,学会了唱歌,让唱者与听者全身心地浸染于当地的文化之中,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
  记者:歌词呢?
  张永禄:歌词有很多。现编的也可以,老书(年歌歌书)上的也可以。年歌不像山歌,它不可以骂人,不可以勾妹,都是讲吉利的话。平日是不会唱的,过年的时候,大户人家就会叫我们去他们的祠堂唱歌,请我们吃晚饭。吃完晚饭到庙里去请神来,对着他家里的祖堂唱歌。要奉神,然后再唱歌本上的歌,一问一答地唱。
  记者:是男女一问一答地唱?
  张永禄:都是男的,女的不唱年歌。年歌不是山歌。
  魏先发:年歌没有女的唱。
  记者:是劳动的时候唱,还是在家里唱?
  张永禄:不,都不是,到歌堂里边唱。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项阳研究员认为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这一点在年歌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这一点,它才穿越600余年的时光,流传至今。唱年歌有很多禁忌,如平时不能唱,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女人不准唱,这体现了客家的文化特点,是汉族的等级观念,即所谓的夫权、父权社会的体现。
  记者:那你们平时也唱山歌吗?
  魏先发:唱啊,但是山歌就是野歌,谈情说爱的多。
  记者:你们唱的都是雅的?
  魏先发:对呀,年歌是雅的,山歌是野的。
  记者:您会唱山歌吗?
  张永禄:我是“山歌王”啊!
  记者:能给我们唱一首吗?
  张永禄(唱):
  石壁流水一条槽,因为恋妹哥起痨。
  因为恋妹哥起病,三餐吃饭用茶淘。
  魏先发(对):
  心肝哥哥唔要病,您要恋妹也易得。
  好比青山杨梅树,当夜开花当夜结。
  记者:这首山歌有歌名吗?
  两人:这个没有名,山歌是随便唱的,看见什么都可以唱。
  虽然口里说着山歌是粗野之曲,但是年近七十的二人唱起山歌来,根本不假思索,信口拈来,其熟稔程度甚至远胜于年歌,让人听来也更有味道,更有激情。演唱者那被无情的岁月刻刀雕刻的满脸皱纹也舒展开了,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光。
  在封建时代的大多数时间里,人们被封建礼教牢牢地束缚,正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一个个的“非礼”让情窦初开的年轻人情何以堪?
  而只有在这山歌里,在田间地头、山间溪旁的大舞台上人们才可以放开禁忌无所畏惧地吼两口,把心底最深处的最朴素、最真情的话语化成一句句歌词,倾吐出来。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宣传让民间艺人面对我们的话筒时,思想上不自觉地有了一定的提防,可是精神上的放松是无法掩饰的,“我是山歌王啊”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更证实了这一点。
  记者:民歌里您最喜欢唱什么歌?
  张永禄:山歌啊!
  记者:那你最喜欢和最想唱的山歌是什么?
  张永禄:有很多很多!还喜欢唱老古板的调:
  老妹妹,吃了晚饭上屋背。
  屋背有棵大红树,
  红树底下唠嗑来。
  记者:类似这样的歌您能唱多少首?
  张永禄:起码1000首吧,这个想要怎么唱就怎么唱了,调调都一样的。计划生育、改革开放的内容我也唱过,歌词都是自己编的。
  记者:像您这个年龄,以前娶媳妇时也唱歌吗?
  张永禄:要唱的,媳妇是对歌对来的。我媳妇也会唱。
  记者:以前男女老少都会唱吧?
  两人:差不多,特别是老一辈。现在年轻人不唱了,就算会唱的也不会大张旗鼓地唱了。
  记者:结婚之后还唱吗?
  张永禄:唱啊,上山砍柴的时候唱。山歌就是在山上唱的,在家里一般不唱了。
  两位歌王非常热情,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越来越热烈。歌王们的兴致起来了,我们的胃口也被吊起来了,多想把他们能唱的歌都听一遍,让自己的耳朵灌满这淳朴的乡音。
  于都唢呐――倾斜的天平
  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非遗)以后,非遗一词便如插上了翅膀,飞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现在恐怕想找一个不知这个词儿的中国学者已经很难了。
  唢呐,是老百姓最为喜闻乐见的乐器之一。在赣州各县市中,唢呐音乐最有特色的要数于都唢呐。据不完全统计,于都县共有唢呐乐队800多个,唢呐乐手2000多人,是个乡乡有唢呐队、村村有唢呐手的名副其实的“唢呐之乡”。
  流传在当地乐手间的四句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由酉⒙压!毙蜗蟮厮得髁诉锬旁谌嗣裆钪械闹匾匚弧
  于都唢呐有两种形式:公婆吹和平吹。所谓公婆吹是由一公一婆两支唢呐共同吹奏乐曲;所谓平吹是指由普通唢呐吹奏乐曲。由于公婆吹是于都的特色吹奏方式,被列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而同样拥有丰富的曲目的平吹却没有,对此,当地的年轻乐师有着自己的看法。
  采访对象:余凌云,1982年生,农民,平吹唢呐代表人物
  采访地点:于都县文化馆
  采访时间:日
  记者:余凌云,你们村有多少人?
  余凌云:3200多人。
  记者:村里边有多少人会吹喇叭?
  余凌云:我们那个村有十几个,他们都是我一个家族的,我们有个乐队,有30多人。从我曾祖父起就开始吹唢呐,到我这已经四代了。我爸爸、叔叔都会吹。
  记者:你吹唢呐多少年了?
  余凌云:我吹了很久,12岁就开始吹唢呐,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当时我爸爸带我去做红白喜事。初中毕业之后就独自去吹了。
  记者:那你是传承人吗?
  余凌云:没有列入传承人。以前县文化馆负责“非遗”那个人到我叔叔那里,到我们家里去,我叔叔没有好好跟人家聊,后来才找到现在的传承人。我听我爷爷说,我曾祖父的师傅也是我们当地的,传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七八代了。我们平吹的唢呐也有公婆吹的调子,什么事我们就吹什么曲子、什么牌子、什么调子。
  记者:你们经常吹的有多少曲目?
  余凌云:七八十首吧,结婚、乔迁、做满月、庙会、闹元宵的曲子都不一样,什么好事吹什么曲子,都是祖传下来的,这些曲子只有我爷爷手上有,很多都失传了,我叔叔自己还会编曲。
  记者:你有没有想传给自己的孩子?
  余凌云:想教给大儿子,但怕耽误他的学习,要不然早就教了。他现在略懂一点。
  公婆吹唢呐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公婆吹唢呐演奏者的地位、名声与日剧增,人们的关注度也逐渐聚焦于其上,而与之世代为伴的平吹唢呐则略显冷清。公婆吹唢呐的入选是由于它是于都县特有的形式,在艺术性上与平吹相比并无二致。我们还记得由于国家和社会对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的推崇,一方面促使了以韩起祥为首的三弦伴奏说书形式的推广,而另一方面从一个侧面促使了横抱琵琶伴奏的说书形式的衰落,陕北说书中那横抱了千年的琵琶逐渐在国家在场的力量下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令无数音乐家为之扼腕。当今很多非遗项目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我们应如何抉择?
  记者:你的唢呐用工尺谱,还是简谱啊?
  余凌云:一开始是用工尺谱,我也学过。现在我家里还有。我曾祖父留下了160多首工尺谱曲牌。等到我这一代,我叔叔跟我师兄就把它们全部翻译成简谱了。
  记者:为什么到后来用简谱了?
  余凌云:简谱比较规范,更易懂。工尺谱都是口授啊,他要唱给你听,他如果不唱的话,你自己去看肯定看不懂。还有就是节拍分不清楚。那个简谱就分得很清楚了。
  乐谱转变、乐器转变、乐曲转变,演奏中所有行头的转换都是民间乐师根据时代自由选择的。曾听一位音乐学家讲过这样一段故事:他带一批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歌手去人民大会堂演出,在临上场的时候,有些五六十岁的老歌手穿着民族服饰歪歪扭扭地走上台。他上前一看,原来这些歌手居然穿着不太跟脚的高跟鞋,令这位专家哭笑不得。对于这些选择我们应当尊重,但这些选择都具有合理性吗?
  五四以来,一批文化大家曾大力宣扬打倒孔家店,更有甚者要求废除中国的文字,改用拼音文字……这无非是在积贫积弱的条件下人们极度自卑,渴望迅速改变的表现。在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在文化相对论的关照下,我们还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吗?
  就像每种语言都有自己存在的必要性一样,每种记谱方式均是母体文化的衍生物,浑身上下散发着本土文化的特质,任何一种记谱方式都无法完好地覆盖另一种。我们应如何抉择?
  记者:现在一年出去办事多吗?
  余凌云:很多了,我们乡有八个村,六个村红白喜事都是我做,邻近的乡镇,迎聘、乔迁、满月啊……一年到头都在做。庙会、法事我们也做。五至八月庙会比较多,正月喜事比较多。
  记者:那你平时除了吹唢呐还做什么?
  余凌云:开了个小店,卖香烛。等于是跟吹唢呐配套的。
  民间音乐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只要我们不蓄意破坏,它们会根据自身的规律衍化更新。我们也不用过于担心经济发展对于民俗艺术的影响。在经济发达的香港特区、新加坡等地,对于传统艺术的需求甚至数倍于我们,我们该如何抉择?
  兴国山歌――传统的延续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管辖。95%以上的人口均为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只有用山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兴国山歌以独特的民间风格、灵活的形式、多变的手法、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旋律、深远的影响,扎根于人民之中,历千百年而不衰,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对兴国山歌的描述。相信很多人对于兴国山歌并不陌生,一句“哎呀嘞”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情肠。在当代的传承中,兴国山歌的曲调依旧,但当地人的生活环境变了,用乐需求变了,兴国山歌该如何延续呢?
  采访对象:郭德京,1957年,农民,歌王
  采访地点:兴国县良村镇
  采访时间:日
  记者:您唱兴国山歌多少年了?
  郭德京:唱了30多年了,1978年正式考进山歌队就开始唱了。
  记者:那您不干活吗?
  郭德京:这几年不干了,专门唱歌。之前都是边干农活边唱歌。
  记者:平时上台机会多吗?
  郭德京:多,我们文化馆安排每年都要到农村里面唱两百场。我们现在有一个专门的山歌演唱小分队,总共有6个人,两个人一组,把党的政策,唱到山歌里宣传。
  记者:那等于是半专业状态了?
  郭德京:我们等于是专业的山歌演唱队,我是省级的非遗传承人。
  记者:参加过什么比赛吗?
  郭德京:参加过很多,如:广东梅州市的山歌擂台赛,广东的山歌邀请赛,这两个比赛都得过歌王;广西柳州的比赛得了金嗓子奖,还到过湖南、山西、浙江卫视做节目。
  兴国山歌在国内的知名度颇高,与很多少数民族的传承人不同,它的传承人开始走上了半职业化的道路,这与我国近代城市文化兴起之初的情形有些许类似,是经济发展和国家推动双重力量的作用之下形成的现象。这种发展样态是其本身适应社会发展的表现。
  记者:您演唱的是原生态的兴国山歌?
  郭德京:对,都是没经过加工的,没经过谱曲的。
  记者:山歌的调是一个调?
  郭德京:兴国山歌的调是一个调,但"哎呀嘞"三个字有好几种唱法。主要的变化是歌词不一样。斗歌主要是考试肚材(即兴编词的能力),随便出个题目就能唱的。
  记者:您比赛的时候敲锣吗?
  郭德京:有的时候不敲锣,广东梅州的歌手不敲锣。我去比赛的时候他们说你对不出来的时候就敲锣,所以我去那里比赛的时候不用了。
  记者:之前您跟谁学的?
  郭德京:跟了好多师傅,
  记者:主要学什么?
  郭德京:学谐音,学平仄,跟写诗一样。
  记者:主要学的是歌词。有没有学过怎么唱高音之类的?
  郭德京:没有,这全在你自己,你唱起劲来了,音自然就高了,你还没打起劲来那就很平坦。
  记者:兴国山歌跟情歌有区别吗?
  郭德京:就是词不一样。情歌是兴国山歌最传统的,以前田里边劳动啊,山里边砍柴啊,我们找对象都是用山歌对唱。首先试探你出嫁了没有,不讲话用山歌来表达。
  记者:您现在当师傅了吧?
  郭德京:对,徒弟也在山歌队。
  记者:自己小孩在学吗?
  郭德京:没有,出去打工了。
  记者:老婆唱吗?支持你唱山歌吗?
  郭德京:老婆不唱了,她支持唱,唱山歌嘛没关系。
  记者:这两年国家对原生态民歌越来越重视,您还得接着往下唱。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刘敬敏于都唢呐_百度百科
于都唢呐是江西省的汉族民间音乐。唢呐,是一种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一般百姓家里举办婚丧寿庆、盖新房、庆丰收、上大学等等,都要请乐手来热闹一番。村坊上举行迎神赛会,或其它大型活动,也必定有以壮气氛。然而,在各县市中,最有特色的要数于都。据统计,于都县共有乐队800多个,唢呐乐手2000多人,是一个乡乡有唢呐队,村村有唢呐手,常常能听到唢呐声的“之乡”(1993年江西省文化厅已授予于都县该称号)。
于都唢呐历史
于都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于都民间便“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于都人称为“鼓手”,实为“吹鼓手音乐”。其乐器以扁鼓和为主,配以锣、钹等,所以俗称“吹打”。当地手就有这么四句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冇声冇息蛮难过。”
于都唢呐音乐特色
于都吸取了“灯腔”、“茶腔”音乐的内涵与特色,曲牌繁多。据调查,老曲调有280多个。分为喜调和悲调两种:喜调轻快、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吹奏讲究“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乐协调。”是客家八音最主要的乐器,也是客家人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乐器。
于都唢呐演奏方式
吹奏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十分轻便灵活,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限制。演奏分路行、坐吹两种。路行吹奏的曲调,一般为《将军下马》、《下山虎》、《百凤朝阳》、《春景天》等欢快热烈的曲牌。坐吹,即乐班围桌而坐,配合琴、笛、进行吹奏。常用曲牌有《十堂花》、《扬州调》、《结心草》、《洞房》等。对吹的曲牌有《公婆调》、《斑鸠调》等细腻悠扬的。齐奏,就是几十人甚至一、二百人在一起同吹一支曲子,也即大合奏。这时,激越而气势磅礴的演奏,会把整个场景推向高潮。置身其境,你会感觉到一种精神在升华,因为这是壮美和力量的汇合,是客家人勇敢顽强、开拓向上精神风貌的展现!
企业信用信息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优酷土豆网公开分享的内容,仅供喜爱戏曲的网友学习,不存储任何资源。本站是一个戏曲爱好者建立的个人非盈利性的戏曲网站,不接受任何商业广告,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给管理员发邮件:,我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2008-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于都唢呐“公婆吹”(精装16开带函套.印内多图)
开&&&&&&本:大16开
页&&&&&&数:166页
字&&&&&&数:
I&&S&&B&&N:
售&&&&&&价:150.00元
品&&&&&&相:
运&&&&&&费:广东省东莞市
快递:15.00元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1件)
商品分类:
关 键 字:
品相描述:
全新、有原装盒套。
详细描述:
本书共6章,内容包括:概述、“公婆吹”唢呐、“公婆吹”乐班、“公婆吹”曲牌、“公婆吹”传说与风俗、“公婆吹”发掘与保护。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敬告各位书友:6月9号回老家过节,暂停发货。17号恢复正常。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都唢呐公婆吹迎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