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杜萍 中山大学1987年的个人档案

楚天明珠·南有嘉鱼-----《南鄂大地起宏图——建国60周年咸宁巡礼》嘉鱼县概貌
楚天明珠·南有嘉鱼
-----南鄂大地起宏图—建国60周年咸宁巡礼
嘉鱼县概貌
素有“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嘉鱼县,县城古名沙阳堡,县地泛称沙阳。夏、商、周属荆州,春秋战国属楚,秦属南郡,汉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置沙羡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设置沙阳县,南唐保大11年(公元953年)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得名,立县建制有1729年的历史。这里是三国“赤壁之战”吴军的大本营、南宋岳飞抗金屯兵的要地,现保存有吴王行祠、孔明取箭所、岳公亭等历史文化古迹。“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是《诗经》对文明嘉鱼、小康嘉鱼、和谐嘉鱼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描绘。建国以来,嘉鱼县隶属关系经历了6次变化:1949年5月嘉鱼解放后属沔阳专区;1951年7月改属大冶专区;1952年6月撤销大冶专区后属孝感专区;1959年12月实行武汉市带县体制,撤销孝感专区后属武汉市;1960年4月与武昌合县,1961年6月恢复孝感专区后重属孝感专区;1961年11月复置为嘉鱼县,1965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咸宁地区,一直属现在的咸宁市管辖。
嘉鱼地处古云梦泽东南边缘鄂东南、咸宁市西北的长江中游南岸,地属武汉城市圈,北与武汉接壤,南近洞庭岳阳,东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和107国道,西与荆州洪湖隔江相望,县城距武汉市区86公里,由京珠连接线上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到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2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纵贯全境120公里,史称“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县域地形狭长,东西最大水平宽38.75公里、最小水平宽3.75公里,南北直线长58.5公里、弧线长81.25公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为丘岗地区,西、北部为冲积平原,境内无高山,素称“南嘉第一峰”的大岩山海拔高程243米。全县国土面积1018.42平方公里,现辖8镇1场82个行政村,总人口36.9万,耕地面积46万亩,大体形成“一山三水四分田,两分道路与庄园”的地貌格局,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江县市之一。
建国以来,嘉鱼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阶段,勤劳、智慧的嘉鱼人民,经过60年的努力奋斗,让过去这块贫穷落后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嘉鱼,呈现出万顷蔬菜叠翠,万吨鲜鱼泛波,万两黄金溢彩,万亩园区兴隆的繁荣景象!今天的嘉鱼,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正奋力为建设鄂南经济强市勇挑重担、多作贡献!
万众齐心打基础& 百废俱兴展佳绩
----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十七年
日,嘉鱼全境解放,14万嘉鱼人民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了建立和健全各级党政机构、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计划地大力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各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全县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战胜了1954年的特大洪涝灾害和三年自然灾害。建国17年,全县各项建设事业尽管遭受严重挫折,在曲折发展中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国民经济恢复增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旧中国留下的这块废墟上进行了最深刻、最广泛的社会变革,建立了崭新的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断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总量逐步壮大。1949年,全县实现社会总产值2758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工农业总产值2563万元、国民收入2175万元、国民生产总值2392万元、财政收入仅2万元。1965年,全县完成社会总产值71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6645万元、国民收入4974万元、国民生产总值5621万元、财政收入337万元,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1.6倍、1.6倍、1.3倍、1.4倍和167.5倍,年均分别递增6.1%、6.1%、5.3%、5.5%和37.3%。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建国17年,经过开展土地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全县农、牧、渔产品产量稳步提高。1965年,全县粮食产量80265吨,与1949年相比增长103.1%; 棉花产量2492吨,增长10.1倍;油料产量2280吨,增长9.4%;麻类产量910吨,增长188.9%;牲猪出栏1.64万头,增长118.7%;水产品产量2965吨,增长246.8%。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466万元,是1949年的2.3倍,年均递增5.4%。工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949年,全县36家工业企业没有一家全民、集体企业, 1965年,工业企业所有制形式由其它性质全部转变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41家工业企业中,全民企业15家、集体企业26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县工业产业结构加快向轻工业转变,轻重工业比由1949年的1.68:1转变为1965年的13.9:1,196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179万元,与1949年相比增长5.1倍,年均递增12.0%,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110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3.3%,与1949年相比增长8.1倍,年均递增14.8%,轻工业发展明显快于重工业。
---城乡市场逐渐繁荣。建国17年,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指导下,全县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为繁荣市场,扩大货源供给奠定了物质基础,城乡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品货源日益丰富。1965年,全县国合商业商品购进总额1201万元,比1949年增长12.1倍,年均递增17.4%,其中农副产品收购额1078万元,增长13.0倍。主要农副产品社会收购量与1949年相比,粮食增长1.8倍、食用植物油增长8.1倍、牲猪增长5.0倍、家禽增长1.4倍、鲜蛋增长46.6倍、水产品增长1.2倍、棉花增长12.1倍、苎麻增长2.7倍;国合商业收购食糖191吨、卷烟2719箱、酒259吨、棉布6.2万米、肥皂4200箱、缝纫机110架、手表200只、自行车34辆,煤炭1.5万吨,与1949年相比均有大幅增长。市场供应明显改善。在市场货源供应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不断提高,商品销售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吃的商品中,肉、禽、蛋、糖果等营养丰富食品的销售量越来越大;在穿的商品中,绸缎、针织品的销售增长明显高于棉布等商品的销售增长;在用的商品上变化更为明显,缝纫机、自行车、手表等高档耐用商品从无到有,销售逐年增长。1965年,全县销售食糖25.38万斤、卷烟1850箱、酒36.7万斤、食盐206.19万斤、棉布102.61万米、毛线0.11万斤、胶鞋2.86万双、火柴2385件、肥皂2948箱、暖水瓶0.42万个,全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926万元,比1949年增长1.5倍,其中消费品零售额1535万元,比1949年增长1倍;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391万元,而1949年几乎为零。商业网点逐步增加。为适应商品交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解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商业网点,1949年设立国营贸易商店,1952年建立供销合作社商业,1956年建立公私合营商业,经过一系列改革,到1965年,全县商业机构发展到358个,从业人员2120人,其中零售商业机构281个,从业人员1161人;饮食业机构47个,从业人员192人;服务业机构14个,从业人员163人。全民所有制商业机构由1949年的5个发展到85个,从业人员由45人增加到885人,增长18.7倍;集体所有制商业机构从无到有,发展到190个,从业人员1152人,促进了全县商贸经济的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金融秩序得到改善。194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嘉鱼县支行成立,开办城乡储蓄业务,当年全县仅有城镇储蓄存款余额400元,各项贷款余额2000元,银行现金收入7万元。1965年末,全县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5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939万元,银行现金收入1844万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1.14万倍、9694倍和262倍,其中工业贷款29万元、商业贷款1552万元、农业贷款361万元,为促进全县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基础设施渐趋加快。解放初期,我县各项基础建设“一穷二白”,农业生产水平极低,完全靠“望天收”;交通运输十分落后,全县没有一个正规港口,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仅靠292只机帆船沟联水上交通;邮电通讯、电力供应规模甚小、设备陈旧。建国后,全县人民自力更生,大力开展兴修水利,加快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了建设家园的高潮。1949年起,全县加固长江堤防132.47公里,加修、兴修围堤197.26公里;扩建、兴建塘堰2236口,面积10824.4亩,蓄水量1289万立方米;扩建、兴建涵闸105座,秒流量1425.06立方米;1957年起,全县兴修水库16座,面积19.59平方公里,库容1.3亿立方米;兴修排灌渠道2026条,长1925.1公里;1959年起,全县兴修机电排灌站208座,装机381台,功率39764千瓦,秒流量268.83立方米,逐渐形成防汛、排涝、灌溉三大体系。水陆交通、邮电通讯和机械发电也都得到较快发展。1949年,全县内河通航里程151公里,年旅客运输量5600人、货运量500吨。到1965年,全县水运年客运量1.33万人、货运量12.03万吨,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1.4倍和240倍。1958年,我县开始陆上汽车货运,1960年修筑武(汉)嘉(鱼)公路,1964年开始汽车客运, 1965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82.4公里,其中晴雨通车里程37.9公里,有民用汽车8辆,年客运量2.1万人、货运量8.91万吨。1949年,全县仅有1家邮电所,邮路总长度53公里,长途电话1路、市内交换机总容量10门、农村电话杆路总长度67.5公里、邮电业务总量300元、函件1.24万件、农村电话13户,年邮电业务收入100元。1965年,全县拥有邮电所5处,邮路总长度576公里,长途电话电路3路、市内交换机总容量160门、农村电话杆路总长度320.9公里、邮电业务总量17.03万元、函件27.86万件,年邮电业务收入13.75万元。1951年1月,我县投资8.5万元新建新民电米厂,3月建成发电,白天加工大米,晚上供城关及鱼岳镇机关和少数商户照明;1952年起,簰洲、渡普、陆溪三镇相继购置设备,发电照明;1960年,县发电厂拥有180马力动力1台、100千瓦发电机1台、200千伏安变压器4台,年发电量55.1万度。1949年到1965年17年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0万元,农业生产条件和交通、邮电、电力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县教育、文体和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教育事业:建国初期,全县只有1所中学、6所小学,在校学生共计1500人,基础教育十分落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均为空白,文盲半文盲遍及城乡。建国后,在加快恢复经济发展的同时,扫盲教育开始起步,教育事业加快发展。1965年,全县小学增至219所,在校学生22610人,教职工人数达到648人;普通中学发展到11所,在校学生1300人,教职工人数111人,其中高中1所,在校学生160人,教职工人数13人;新发展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80人,有教职工15人。1949年,嘉鱼县立初级中学有7个班,在校学生207人,教职工10人,1956年更名为嘉鱼县第一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班。1958年秋,全县各公社共兴办农业中学11所,学生303人,主要采取半耕半读形式,共有耕地1325亩,课程为文化课和农业生产技术课,1959年秋农业中学合并为4所,分别是簰洲农中、渡普农中、鱼岳农中和陆溪农中,共有学生366名,耕地114亩,1964年,老官、朱砂、头墩农场复兴分场也相继办起耕读中学。建国17年间,全县累计培养小学毕业生11910人、初中毕业生2215人、高中毕业生247人,考入大专、中专人数86人。文体事业:1950年10月,嘉鱼县文化馆成立,以鱼岳镇西正街300平方米的旧商会房屋作馆址,1956年筹资4.5万元进行改建,并先后建起了图书馆、新华书店,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1965年,全县有文化事业机构6个,电影放影发行机构5家,影剧院2座,座位2214个,藏书1.8万册。广播事业发展从无到有,1950年8月,县人民政府设立收音站,1956年建立广播站,除转播中央与省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外,开始试办本县新闻和文艺节目,1958年增设天气预报, 1965年,全县共发展广播站3个,广播喇叭总数超过1000只。卫生医疗事业:建国初期,全县仅有1所拥有10名卫生技术人员的小医院,包括个体医生在内,卫生技术人员也只有152人,医院病床10张,卫生条件差,疫病散发流行。围绕改善人居卫生环境,1952年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1956年开展了除“四害”活动;1960年春,全县城乡动员29万人次治理卫生环境,改进厕所,在公共环境卫生得到改善的同时,医疗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1965年,全县有卫生事业机构38个,其中医疗、防疫单位17个,床位数242个,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1.22个,卫生事业从业人员430人,医务人员272人,其中医师45人、医士38人,全县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解放前流行的霍乱、天花、恶性疟疾、头癣等传染疾病和血吸虫病、麻风病、血丝虫病等地方病得到有效遏制,传染病和地方病发病率明显降低。
---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解放前,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加上利益分配极不合理,人民生活贫富悬殊,农民倍受高额地租盘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城镇居民谋生困难,收入微薄,度日如年。建国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多。1965年,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9元,比1949年的64元增加45元,增长70.3%;全部职工人数9063人,是1949年的13.1倍;年末全部职工工资总额379.6万元,是1949年的26.4倍;年人均收入207元,是1949年的2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30万元,比1949年的1万元增长29倍;全县人平储蓄存款余额1.51元,增长20.6倍。全县社会商品购买力总额达到1903万元,比1949年的785万元增加1118万元,增长1.4倍,其中消费品购买力1605万元,增长1.6倍;国民收入消费总额2665万元,比1949年的720万元增加1945万元,增长2.7倍。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房屋面积6.3平方米,比1949年增加1.46平方米,增长30.2%。1963年12月,投资1万元新建自来水厂,日正式供水,日供水1000吨,城区居民从此吃上干净的自来水。随着人居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均寿命明显提高。1949年,全县基本没有80岁以上老人, 1965年,全县60岁以上的人口8272人、70岁以上人口2746人、80岁以上老人有333人,人口平均寿命由1949年的40岁左右延长到60岁左右。
励精图治抓生产& 逆势排难搞建设
----饱受磨炼徘徊发展的文革十年
“文革”十年,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工农群众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积极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特别是在1974年冬,掀起了治水、治土、治山热潮。十年动乱期间,全县经济虽然在饱受磨炼中徘徊发展且增长缓慢,但基础建设与建国17年相比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国民经济曲线增长。“文化大革命”前几年,全县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下降,但“文革”后期几年,社会秩序逐渐步入正常,工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生机,“文革”十年全县经济发展仍呈现缓中有增的态势。1976年,全县实现社会总产值11152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与1966年相比增长40.5%;国民收入5810万元,增长4.5%;国民生产总值6623万元,增长5.4%;财政收入666万元,增长115.5%;工农业总产值10843万元,增长46.0%,其中农业总产值6692万元,增长10.1%。传统种植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农业中的结构比重不断提高,全县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的比重由1966年的75.6:3.0:9.5:6.0:5.9转变为81.9:1.0:9.8:2.4:4.9。粮食产品稳步增长。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9360吨,与1966年相比增长41.8%。金融机构对各行各业的贷款余额明显增加,为支持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76年,全县银行各项贷款余额4392万元,比1966年的2224万元净增2168万元,增长97.5%,其中对工业的贷款余额1010万元,对商业的贷款余额2602万元,对农业的贷款余额745万元,与1966年相比分别增长15.6倍、44.2%和1.1倍。
---工业经济开始起步。建国初期,全县工业仅有几家手工作坊,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主要工业产品也只有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糕点、白酒、皮棉、竹木器和小农具等少数几个产品,年工业总产值193万元。由于当时国家投资十分有限,全县工业着重放在改造私营工业,由个体工业向公私合营工业过渡,1951年开始建立动力加工业,1956年起建立机械工业,并全面完成私营工业改造,工业发展开始起步。1957年,全县各种形式的工业企业发展到67个,拥有固定资产70万元,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72万元,并相继建立了纺织、缝纫、饮料、皮革、农机修理等工业部门。“大跃进”曾一度给全县工业发展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损害,工业生产出现滑坡,经过年的国民经济调整,工业生产又得以恢复。“文革”十年动乱的前6年,工业生产受挫,速度明显下降,后4年经过全县人民的努力,先后建成了砖瓦、水泥、造纸、船舶制造、化学肥料等一批骨干企业,为抑制我县工业大滑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在1949年全县工业以铁业、木业、篾业、五金业和编织业等手工业为主的基础上,新发展了纺织、服装、食品、制造、建材、采掘和印刷业等七大产业,其中纺织业新办了县床单厂、嘉鱼棉纺织厂、簰洲镇麻纺厂、县羊毛衫厂和县线厂等重点企业;服装业新办了县服装厂、簰洲服装厂、陆溪服装厂、渡普服装厂等重点企业;食品业以稻米加工、面粉加工、油榨业为主,新建了鱼岳油厂、簰洲油厂、渡普油厂、陆溪油厂、县麻糖厂、簰洲食品厂、嘉鱼酒厂和簰洲酒厂等重点企业;制造业新办了簰洲造纸厂、鱼岳油毡纸厂、县造船厂、县钢管厂、县农机修造厂、渡普农业机械厂、县电机修试厂、县纺织电机厂、簰洲电线厂、簰洲橡胶厂、渡普标准件厂、县纺织配件厂、县模具厂、县化肥厂、县玻璃厂等重点企业;建材业以生产砖瓦、水泥等产品为主,新建了11家砖瓦厂,县水泥厂于1970年6月投产;采掘业以采煤、采石、采砂为主,1976年全县采煤12390吨;印刷业新建了县印刷厂和簰洲镇第一小学印刷厂等企业。另一方面,工业效益明显提高。1976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121家,与1949年相比增加85家,增长2.4倍,与1966年相比增加76家,增长1.7倍,其中国营33家、集体经营88家;职工人数6631人,增加5108人,增长3.4倍;完成工业总产值3934万元,增长4.0倍;职工人均总产值0.59万元,增长37.2%;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470万元,增长7.5倍;年实现利润124万元,增长2.5倍;年上缴税金269万元,增长5.7倍。
---治水兴电成绩显著。“文革”期间,全县兴建农田水利大小工程1800多处,完成土石方5100多万立方米,是“文化大革命”前17年完成土石方总和的1倍多。特别是1974年至1976年,完成土石方3500多万立方米,比“文化大革命”前17年完成土石方总和还多1000多万立方米。1970年8月到1972年6月,从西梁湖至余码头的一条排水港,扩建为9公里长、100米宽、5米深的人工河,在余码头1958年修建的单孔、秒流量1立方米的排水副闸改建为长25米、高9米、宽6米,秒流量800立方米的9孔大闸。1975年在三湖连江水库东灌区兴建了余码头8台800千瓦的电力排灌站,其中3台排灌结合。1976年,修建马鞍山35台155千瓦的电力排灌站。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从1976年开始,先后开挖了三湖连江工程排灌沟渠1565条,总长1116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25.4万亩。1976年,全县三合垸堤、护城垸堤、四邑公堤和合镇垸堤等150华里的长江干堤和护县洲垸堤、永乐垸堤、复兴垸堤、平安垸堤、谷洲围堤、团洲围堤等江洲围堤以及双合垸堤、接里垸堤、珍湖垸堤、长港围堤、陆码河堤、金水河堤等河港堤防普遍加高培厚;新开挖了百里长渠、西干渠、东干渠、龟嘴台渠、新街排水河等大中型渠道20多条;新建余码头、三乐闸、永逸闸、丰收闸、后垸闸、马鞍山排灌闸等大中型电力排灌站6个,全县防汛、排涝、灌溉等水利设施得到有效改善。1968年,我县开始办电, 1976年,全县架设35千伏线路98公里,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直接变电站7座;拥有主变压器6台、33000千伏安,6-10千伏配电变压器345台、51653千伏安,35千伏变电线路8条、98.2公里,6-10千伏配电线路19条、476公里,220-380伏配电线路483.8公里;全县总装机容量47350千瓦,年用电量2360万度。
1976年10月,全党全国人民取得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全县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两年时间,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1978年,全县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5191万元,与1976年相比增长36.2%,年均递增16.7%;国民生产总值9431万元,增长42.4%,年均递增19.3%;国民收入9261万元,增长42.2%,年均递增19.2%;工农业总产值13430万元,增长23.9%,年均递增11.3%,其中工业总产值6556万元,增长57.9%,年均递增25.7%,农业总产值6874万元,增长2.7%,年均递增1.3%;新增工业企业23家,新增职工人数1493人,职工人均总产值7600元,比1976年增加1700元,增长28.8%,为改革开放全县经济社会的提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抢抓机遇谋发展& 扬帆奋进挑重担
----全面开放跨越发展的三十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总方针,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30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大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封闭内向型经济向开放外向型经济的转变,由盲目粗放型发展向科学集约型发展转变,全县经济社会步入提速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快车道,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谱写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嘉鱼县先后被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水产百强县、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平安县和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全省工业经济先进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先进单位、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先进单位、全省“福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全省蔬菜大县、全省十强水产县,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连续两届被省委表彰为全省先进党委中心组,连续三届被授予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累计受国家级表彰20多项、省级表彰100多项、市级表彰300多项,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之乡、螃蟹之乡、鮰鱼之乡和黄金之乡。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县上下按照“一主三化”的发展思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紧抓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施“兴农富民、兴工强县、城市带动、协调发展”战略,举全县之力“建设大园区、招引大项目、培植大产业、发展大交通、优化软环境、美化新家园”,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经济总量明显壮大。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9.92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38.4倍,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年均递增13.1%;人均GDP达到16237元,增长46.1倍,年均递增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1亿元,增长728.3倍,年均递增24.6%,累计投资达160亿元;完成地域财政收入58750万元,增长62.3倍,年均递增14.8%;农民人均纯收入5280元,净增5146元,增长38.4倍,年均递增13.1%;城镇在岗职工人年均工资16278元,净增15802元,增长33.2倍,年均递增12.5%。2009年元至6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9.76亿元,同比增长15.4%;规模工业增加值12.04亿元,增长3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4亿元,增长47.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867万元,增长20.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98元,增长10.3%。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1978年,全县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56.6:28.6:14.8,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半壁江山”,且农业主要以传统的粮食、棉花种植为主,传统种植业占农业的比重达86.7%。通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降低,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提高,逐步实现了由一产业主导型向二、三产业主导型的转变。2008年,全县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26亿元,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75亿元,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91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2.1:39.6:28.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1978年相比下降了24.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接近70%。
(二)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现代农业长足发展
30多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兴农富民”战略,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农村农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呈现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良好态势。
---农村改革有序推进。1979年,县委、县政府率先在农村实施改革,全面推行并逐步完善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革新了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体制,赋予了农民自主的生产权和产品支配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1985年,全县开始农村经济的第二次改革,提出了“稳定粮油棉、发展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由产品农业向商品农业的历史性转变,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从事商业、运输、建筑、服务等行业,全县农民工劳务人员逐年增加,达到5.2万人,年劳务收入4亿多元,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2004年,全县开展了土地二轮延包工作,进一步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的政策,给农民发展生产吃上了“定心丸”。2002年,全县开始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4年率先在全市推出了“一降两补三取消”的惠农套餐政策,当年减轻农民负担1200多万元,2005年起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近5年来,全县累计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补贴及农资综合补贴11170万元,各项补贴资金均以“一卡通”形式发放到农户手中,做到了不截留、不克扣、不走样。为巩固农村改革成果,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率先推行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全县8个镇全部实行了党政交叉任职,党政班子职数由原来的107人减少到72人,减幅32.7%;工作机构由112个精简到32个,精简71%;“七站八所”全部实现了机制转换和人员身份置换,人员由998名精减到461名,精减53.8%。嘉鱼县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农村土地二轮延包、财政编制与政务公开等工作被评为全省优秀等次。
---传统农业稳步增长。2008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84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44.5倍,年均递增13.6%。种植业稳中有增。2008年,全县实现种植业产值18.81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31.0倍,年均递增12.3%。传统种植业产量增幅不一,其中粮食总产182466吨,与1978年相比增长45.3%,年均递增1.3%;油料总产8461吨,增长299.1%,年均递增4.7%;苎麻总产9135吨,增长10.3倍,年均递增8.4%。林特业发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初,嘉鱼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率先从意大利引进意杨新品种,加快发展林特产业,1990年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1991年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2002年,县委、县政府创新造林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县林业发展的意见》,促进了全县林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07年,全县上下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的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林特产业,两年新开发林地面积2.4万亩,新建连片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林特基地15个,推进林权流转面积3.7万亩。2008年底,全县林地面积3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35%;全县林地活立木蓄积量126万立方米;林地中有茶园0.9万亩、果林0.95万亩、楠竹1.38万亩,年茶叶产量1370吨、水果产量3249吨;年林业产值3300万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54.0倍,年均递增14.3%,形成了堤路林带化、涂滩片林化、农田林网化、村庄林荫化的营林新格局。畜牧业规模壮大。依托项目加快养殖结构调整,全县畜牧业实现了由传统副业型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变。2008年,全县畜牧业产值3.43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49.5倍,年均递增14.0%。牲猪年末存栏10.5万头,当年出栏15.4万头,是1978年的2.8倍;家禽年末存笼88.4万只,当年出笼105.8万只,畜禽肉类总产量13769吨,禽蛋总产量2156吨,均在1978年基础上成倍增长。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发展加快,目前全县各类适度规模经营的养殖大户达到390余户,其中万头养猪场1户、千头以上大户5户,户平年出栏优质肥猪近2500头;家禽养殖千只以上大户46户,年养禽6万只;特禽养殖大户5户,年养鹧鸪、肉鸽2万余只。
---特色农业形成规模。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县委、县政府依托农业优势资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县蔬菜、水产业从零星种养,逐步发展成为两大特色支柱产业,打响了“北有寿光、南有嘉鱼”的品牌。2008年,全县蔬菜复种面积达到45.5万亩、产量95万吨,与1998年相比,面积扩大了26.8万亩,年产量增加了63.6万吨;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4.2万亩、水产品产量7.1万吨,面积增加了6.1万亩,年产量增加了3.6万吨。通过大力发展板块基地,全县已建成46万亩无公害蔬菜、20万亩优质稻、18万亩双低油菜、15万亩速生意杨、6 万亩优质苎麻、3万亩芦苇、2万亩优质茶叶、2万亩优质桃李、17万亩螃蟹养殖、3000亩珍珠养殖等十大农业种养基地,美国斑点叉尾鮰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达到2000亩,亲本7.2万组,年产种苗6亿尾、成鱼200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叉尾鮰苗种繁育基地;新街茅洲垴蔬菜科技示范园面积发展到9390亩,潘家湾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园辐射面积已超过1万亩,全县形成了“一镇一色、一村一品”和“千亩成片、万亩成区”的种养格局,蔬菜、水产两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现代农业全面发展。通过突出重点和特色,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打造特色品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全县高效现代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优质农产品品牌不断增加。坚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新建了潘家湾、簰洲湾、新街3个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加强了与北京三安公司和武汉小蜜蜂公司的合作,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积极推广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全县水产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率达到80%;大力实施“双百工程”,重点引进试种100个蔬菜新品种、培植100个科技示范户,全县名优品种覆盖面不断扩大。到2008年底,全县有19个蔬菜、水产品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牌达到163个,培植了“联乐牌”蔬菜、“田野牌”瓜果、“簰洲湾牌”螃蟹等一批地方农副产品品牌,先后被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区”和“全省优势农产品蔬菜板块建设先进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快发展。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来客商来嘉鱼投资新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先后引进了广东国美、武汉山绿、洪发水产、广园食品等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嘉鱼。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4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5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带动农户1.2万户,辐射农作物种植面积40多万亩,年为农民新增收入2亿元。通过推进“四个一批”工程,在渡普、潘家湾、新街等蔬菜、水产主产区新扩建冷库20个,实现了农产品就地冷藏、加工、转化、增值,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依托农村基层组织、基层供销社和当地销售能人、种养大户,全县共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73个,其中专业协会18个、专业合作社22个,网络农户6885户,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500多个蔬菜营销窗口,发展农村经纪人3000多人,嘉鱼的蔬菜、水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我县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对农业的贡献明显提高。全县建立了县、镇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和“服务到村、落实到户”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科技服务直接到户、良种推广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格局,先后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新品种栽培技术、水稻轻简化栽培、无公害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剥麻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100多项,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编制了《嘉鱼县“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和簰洲湾镇簰洲村等48个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以潘家湾镇和7个省级示范村、8个市级示范村为重点,加快农村“一建三改”、村容整治、清洁家园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累计硬化通村公路951公里,82个行政村及农场生产队通路率达到100%;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1.3万口;改建自来水厂6处,已解决农村4.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目前官桥八组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省的典范之一,2008年全组生产总值达6.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3万元,集体总资产达11亿元,先后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庄”、“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十面红旗”、“全省农村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100多项。
(三)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拉动效应明显凸现
兴农能够富民,兴工才能强县。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全党抓经济,着力抓工业,关键抓效益”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30多年来,嘉鱼县工业经济经历了从起步到提速,从国有到民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10多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扩大对外招商为抓手,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积极优化投资环境,打造投资“洼地”,全县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新发展,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工业经济全面振兴。197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556万元,拥有固定资产3885万元,且仅有砖瓦、水泥、化肥、造纸等几个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县工业规模迅速壮大,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工业总量不断壮大。按1998年统计口径全县有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0家,与1978年相比新增56家,资产总计达11.3亿元,年工业总产值15.9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23.2倍,年均递增17.3%。从1998年起,工业统计制度改革为统计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时,全县仅有规模以上工业20家,目前全县规模企业已发展到111家,与1998年相比净增91家,增长4.6倍。2008年,全县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75亿元,与1998年相比增长11.3倍,年均递增28.5%;完成工业增加值21.54亿元,增长11.1倍,年均递增28.3%。工业效益不断提高。1998年,全县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税金2146.4万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4.1倍,年均递增8.5%。2008年,全县1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2亿元,利润总额4.6亿元,上缴税金9334万元,与1998年相比分别增长12.9倍、22.5倍和6.8倍,年均分别递增30.1%、37.1%和22.8%。从2003年起,全县规模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始终保持在200以上,产销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2009年元至6月,全县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47.5%;利润总额2.3亿元,同比增长40.8%;上缴税金7467万元,同比增长22.1%;资产总额达到42.5亿元,同比增长37.2%。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县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三个明显转变,即在所有制结构上实现了由国有、集体向民有民营的转变,在规模上实现了由“小而全”向“规模化”的转变,在产业结构上实现了由“轻型化”向“重型化”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08年,全县民有民营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达到95%;年产值过亿元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11家,中型企业发展到6家,年税收过100万元企业17家,其中税收过1000万元企业2家,过3000万元企业1家;轻重工业比由1978年的1.37:1转变为2008年的0.73:1,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12.6%。
---企业改制率先完成。嘉鱼县工业经济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于80年代中期,到1988年底,全县乡镇及村办企业达3995家,年完成总产值24536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1.3%,并以此辐射农村,带动了就业,活跃了市场,富裕了农民。到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县工业企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路子越来越窄,工业企业呈现资不抵债企业多、停产闲置企业多、亏损企业多的“三多”局面。为摆脱困境,县委、县政府先后采取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改造、租赁经营等多种办法对企业进行改制,但这些作法由于没有触及到企业产权这根“神经”,没有真正明晰产权,原有的风险抵押金、职工股金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刚性债务”。 1998年底,全县36家国有工业企业资不抵债29家,停产、半停产企业达25家,清产核资平均资产负债率达171.9%,工业经济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从1999年开始,嘉鱼县率先在全市推行了以整体拍卖、破产拍卖、先租后卖等方式为主的企业民营化改制,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兴工强县”战略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县直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嘉鱼县企业产权交易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指导企业改革,通过“卖”、“破”、“引”、“治”相结合,先后引进浙江洁丽雅集团出资2800万元整体购买原嘉鱼棉纺织厂,引进宜昌客商张永政等人出资2200万元整体购买县化肥厂,引进浙江盛宇集团出资560万元整体购买原床单厂。到2003年,全县89家国有、集体工业企业进行民营化改制的企业达到78家,占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87.6%,盘活存量资产7亿元,重新安排近5000名职工上岗,妥善安置职工1.2万人,企业民营化改制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嘉鱼经济开发区是200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家集高新技术、加工制造、纺织为一体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东至京珠连接线,南连官桥八组,西邻三湖连江风景区,北靠嘉鱼县城,总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6.7平方公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管理开发区,聘请专家对开发区规划进行了两次修编,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完成了开发区2.2平方公里“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和“绿化、美化、亮化、硬化”等配套建设,实现了园区“两水”、“两气”和“三电”的集中供送;对落户开发区的项目,由县政府组织专班实行“保姆式”服务,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倾斜。以园区为平台,先后引进了盛宇染织、岐丰管业、卓尔纺织、中石特种钢管等30多个项目落户园区,其中新投产项目12个,在建项目23个,开发区规模企业发展到38家。2008年,开发区规模企业完成产值49.1亿元,同比增长56.7%;上缴税金4480万元,同比增长50.2%;2009年元至6月,开发区规模企业完成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16.3%;上缴入库税金3264万元,同比增长34.7%,经济总量占全县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嘉鱼县是全省首批对外开放县市之一。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围绕“大招商、招大商”做文章,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2004年专门成立了正局级的招商局。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探索推行了节会招商、专班招商、委托招商和活动招商等办法,成功举办了三届“龙舟节”和两届“簰洲湾螃蟹节”,先后从县直机关和各镇选派了62名优秀年轻干部,由县级领导带队,赴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驻点招商,聘请50多名外来客商为嘉鱼招商代理人,坚持每年组团赴香港、厦门、兰州、深圳等地参加全国性的招商引资推介会,每年在广州、北京、武汉等地举办“同乡会”。通过一系列有效形式,先后引进香港稳健、浙江盛宇、天津岐丰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嘉鱼。近几年,全县累计引进外来投资客商500多人,引进项目300多个,合同引进资金12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0多亿元,其中由境外客商投资的项目有海鑫合金、奥康轻工等13个,投资过亿元项目有葛洲坝水泥、方圆船舶、高强锰业、山湖温泉、比伦生活用纸等17个,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80亿元,年上缴税金达6亿元。目前,全县外向型经济占全县工业的比重达到75%以上。
---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从1978年至1998年20年间,全县工业发展基本呈现“小而全”的格局,200家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涉及食品、纺织、建材、化工、机械、造纸等10多个行业。“十五”期以来,全县按照“办大工业”的指导思想,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扶植支柱企业发展,全县工业企业逐步形成了以采矿、纺织、化工、建材和加工制造五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2008年,全县五大支柱产业涉及企业79家,占企业总数的比重达到72.5%,完成产值61.8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85%以上。采矿业主要以蛇屋山金矿、虎山金矿、高强锰业等重点企业为龙头;纺织业主要以洁丽雅纺织、盛宇染织、卓尔纺织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化工业主要以风华化工、中天化工、富民酿造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建材业主要以万树木业、葛洲坝水泥等企业为龙头,加工制造业主要以岐丰管业、中石特种钢管、方圆造船、华义泰特钢等重点企业为龙头。近几年,全县在改造提升五大支柱产业的同时,依托优势板块资源,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培植发展精细化工、钢管制造、船舶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集群。目前,钢管制造业正在申报纳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船舶制造业正争取纳入全省船舶制造产业规划。
---品牌创建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科技兴工、质量兴工作为发展工业的重点工作来抓,支持和鼓励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自主科技创新步伐,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2000年9月,田野集团高强度低松驰钢缆索被省政府命名为“湖北名牌产品”;2000年11月,田野集团高性能铸造铝镍钴永磁合金被国家计委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并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1年8月,“田野”牌商标被省政府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2006年,田野牌高性能铸造铝镍钴永磁合金、长江缆索和岐丰公司岐丰牌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被评为湖北名牌。1989年,联乐产品荣获全省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荣获湖北省家俱协会“最佳质量奖”;1992年获省消费者满意杯金奖;1993年被轻工部和中国家俱协会授予特别推荐产品;1996年被评为“湖北市场畅销产品”,联乐注册商标被评为湖北著名商标;年连续七年被评为“国家A级产品”称号;2005年,“联乐”牌席梦思获“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06年,联乐牌弹簧软床垫、沙发被评为湖北名牌。地方特产嘉鱼麻糖自1983年以来,多次被评为省、部优质产品,多次荣获中国食品博览会、省级精品展销会金奖和消费者满意金杯奖,2006年被评为湖北名牌。“簰洲湾”白酒牌系列产品荣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首届台湾中华酒饮文化交流展示会金奖”,“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湖北省著名商标”等称号。截止2008年底,全县自主培育中国名牌1个、湖北名牌5个,引进外来中国名牌3个。
---投资环境明显优化。牢固树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努力在优化环境上胜人一筹,在抢抓机遇上快人一步,投资环境得到明显优化。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推行了县级领导挂牌服务、部门承诺服务和专班跟踪服务,由工作专班负责对所联企业和在建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组建了县行政服务中心、环境整治办公室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的实际问题,查处部门“三乱”行为。全面规范了“一站式”办公、“一费制”结算等制度,统一制作收费明白卡发放到企业,代收各项费用,统一支付给各部门,做到一卡管全年、卡外零负担。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部门服务企业现场办公制度,每位县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坚持每月深入所联企业或项目现场办公2-3次以上,每年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300多个。对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县委、县政府坚持邀请企业老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个体工商户代表,开展行风评议和综合考评,对倒数三名的部门负责人进行诫免谈话,并责令限期整改。一系列有效措施,为投资者在嘉鱼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30多年来,全县人民致力于加快交通、电力、通讯、水利以及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城镇管理力度,发展旅游朝阳产业,着力建设山水园林城,打造绿色生态县,全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镇功能明显提升。1978年,全县城区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仅有一条主要街道,5条分支街道,街路总长9公里,绿化用地8公顷,自来水供水能力2000吨/日,给排水管网7公里。城镇设施不断完善。2008年,全县城区人口增至10.5万人,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人均拥有道路广场面积18.5平方米,城区绿地率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8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万人拥有公汽8.85标台;城区用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93.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6.8%,污水集中收集率65%。以打造武汉后花园为目标,年均投资过亿元,先后建成了沿湖千米沙滩浴场、人民广场、人民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高品味市政公用设施以及中北家园、三湖春天、水岸新城等一批高档商住小区,引进了中百仓储、武汉丽红等大型超市,完成40余条街道的改造新建,启动了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区功能日趋完善。城镇管理不断加强。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积极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推行专业队伍常年抓、综合整治突击抓、社会力量配合抓的管理模式,对城区主次街道推行划片责任包保、“路段包保”和“门前四包”责任制,全天候24小时保洁,定期开展检查,严格奖惩兑现;全面取缔了城区“麻木”经营,组建了2个出租车公司和公汽营运公司;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文明卫生评比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提高了市民文明创建意识,城区面貌大为改观,两次荣获湖北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小城镇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嘉鱼的小城镇基本上都是面积不到0.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00人的“马路型”小集镇。目前,全县8个小城镇面积普遍达到2-3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其中潘家湾镇被列为全省重点小城镇,潘家湾镇、渡普镇、簰洲湾镇被列为全市重点乡镇。
---水陆交通四通八达。2008年,全县境内公路里程达2104公里,拥有武嘉、嘉赤、红簰、咸潘、京珠连接线等省道二级公路5条,嘉陆、陆高等县乡公路10条,乡村公路130条,共长962.6公里,公路通村率达100%,从嘉鱼到武汉、温泉、赤壁和县内各镇车程均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全县建有公路客运站4座,乡镇客运点12个,年客流量38.7万人次。水路交通沿长江建有6个港口,其中千吨级深水港口2个,潘家湾5000吨级深水码头1个;沿江共有码头27个、泊位36个,港口岸线共长7公里,年吞吐能力300万吨。2008年,全社会完成旅客周转量31700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3070万吨公里,分别是1978年的12.5倍和13.2倍。随着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规划的实施,武嘉一级公路改造工程已立项开工建设,2010年可建成通车,届时从嘉鱼县城到武汉市区仅需45分钟车程。另外,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武嘉高速、咸宁至嘉鱼、嘉鱼至仙桃高速等高速公路以及嘉鱼港沿江码头群建设规划已通过审批,将于今明两年相继开工建设。3年内,嘉鱼将彻底改变“过境无高速、过江无大桥、出行无好路、水运无码头”的现状,成为东西贯穿、南北相连、四通八达的武汉卫星城市。
---水利建设规模空前。嘉鱼县滨江含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是一个水患大县。1978年,全县防洪、排涝、抗旱体系虽已初步形成,但堤防标准普遍偏低,水库、涵闸、泵站等工程基本上都是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三边工程,隐患多、保障能力差。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年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特别是从1998年冬至2003年底的5年时间,累计完成长江堤防建设工程投资5.5亿元,完成土方总量2678.4万方,整治长江堤防97.565公里,堤顶高程普遍达到35.10~32.16米,堤面宽达到8~10米。先后完成崩岸整治34公里,穿堤建筑物整治26座,修筑堤顶防汛路面98公里,砼六角块护坡65.5万平方米,修筑防汛哨屋56座,种植护堤林150万株,长江堤防抗洪能力明显增强,设防水位普遍提高0.5米以上,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提高1米以上。大规模开展了水库除险加固、泵站更新改造、灌区续建配套、平垸行洪、农村安全引水、土地整理、双低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了三湖连江水库除险加固、余码头泵站更新改造、幸福河流域土地整理等大型工程建设。2008年,全县境内114.724公里的长江堤防已达到国家二、三级堤防标准;有江洲民垸14处,其中双退5处、单退9处,单退民垸堤长55.72公里,内湖围堤2处,堤长62.77公里,保护耕地面积116.9万亩;水库19座,其中大(二)型、中型各1座,小(一)型7座、小(二)型10座,总库容1.3141亿立方米;塘堰1874口,总蓄水量1877.46万立方米;干支斗农渠道2026条,共长1925公里;固定排灌站 542座,装机723台、总计48448千瓦,秒流量共&349立方米;排灌涵闸105座,秒流量1425立方米,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1.1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7.43万亩,机电排灌面积27.32万亩。
---电力通讯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已建有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110千伏输变电线路28条,共长306.73公里;6-10千伏输电线路58条,共长1098.81公里;220-380伏输电线路1684条,共长2085.1公里,全县城乡通电率100%,年供电量39009万度,人均用电1057度,分别比1978年增长7.5倍和5.3倍。1978年,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仅1220门,邮电业务总量仅39.54万元。改革开放30年来,全县通讯方式经历了从手摇式电话到光纤程控电话、手机3G时代的飞跃。2008年,全县市话期末户数达到1.52万户、农户2.18万户、小灵通1.02万户,ADSL用户7552户,电话普及率达12.8部/百人,电话入户率33.9部/百户;年末手机用户88265户,达到77.5部/百户。全县邮电部门完成业务总量8372万元,是1978年的212倍。
---旅游建设方兴未艾。嘉鱼山青水秀,人文、自然景观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三国古战场陆口、南宋文化古迹、三湖连江风景区,还有依托蔬菜、水产、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起来的一批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官桥八组已成为全国工农业示范点和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由于缺乏系统性规划开发,全县旅游产业到上世纪末都没有大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县将旅游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确立了打造旅游新县的发展目标,开展了三湖连江风景区创“A”活动,官桥镇官桥村、鱼岳镇牛头山村正在申报湖北旅游名村;陆溪镇珍湖正在申报生态农业示范点,珍湖农庄、铁坡农庄、官桥雷家庄、伴云山庄等正在申报星级农庄,全县旅游开发加快推进。截止2008年底,全县发展有资质旅行社3家、二星级宾馆2家、准三星级宾馆2家,星级饭店客房166间,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以上,年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目前,投资6亿元的山湖温泉度假村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计划于日正式开园营业,有望建成离武汉市最近的“华中第一泉”;桃花岛五星级酒店和投资1800万元的牛头山狩猎场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同时,我县还与杭州宋城集团、中青旅集团、浙江德高集团、深圳华侨城集团等投资商洽谈意向,以打造“武汉后花园”为目标,在三湖连江风景区建设集游、娱、食、购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区。如今的嘉鱼,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更靓,已经成为一座宜居宜游的江南新城。
(五)规范市场管理运作,财经贸易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嘉鱼县财经贸易飞速发展的三十年,通过不断规范财政收支和金融管理,推动金融、贸易市场化进程,全县财经贸易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财政收支健康运行。30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公共财政和效益财政为指导,以规范财政分配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大胆改革创新,大力培植财源,不断规范收支管理,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切实服务经济建设,率先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任务,推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和政府采购,财政调控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8年,全县实现全地域财政总收入5875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指标达到1813元,分别是1978年的63.3倍和53.2倍,年均分别递增14.8%和14.2%。在财政支出上,用于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比例不断增加。1978年,财政支出为680.62万元,2008年达52842万元,增长76.6倍,其中用于农林水等农业生产支出增长36.9倍,用于文教科技卫生经费增长62.9倍。
---金融保险突飞猛进。1978年,嘉鱼县仅设有人民银行、建设银行、信用社两行一社3家金融机构,保险业务处于停办状态,全县各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826万元,城镇储蓄存款12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120万元。1979年,复建了农业银行支行,1984年设立工商银行支行,后陆续设立中行支行、农发行支行,2006年成功引进江苏吴江村镇银行新组建了嘉鱼吴江村镇银行。保险业除设立了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财险、寿险两家分公司以外,近年来相继引进了平安、泰康等知名保险公司在嘉鱼设立了分支机构。自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开展信用环境专项治理和“信用嘉鱼”创建活动,树立了“诚信嘉鱼”品牌。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191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8942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48307万元,分别是1978年的341.3倍、1468倍和36倍;年实现保费收入6268万元,同比增长38.5%。
---外经外贸起伏攀升。改革开放前,嘉鱼县外贸出口主要以农副产品为主,1978年,全县商品出口额为305.83万元,其中农副产品199.64万元,工业产品106.19万元。从1978年开始,工业产品出口比例逐渐增大,1980年首次超过农副产品,逐渐占主导地位。工业产品以轻工业产业为主,主要是棉布、棉纱、麻制品、床单、皮件制品等。特别是90年代末到2003年,全县皮件行业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实现外贸出口额3023万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其后受国际需求形势和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外贸出口出现大幅下滑。近几年来,嘉鱼县不断扩大招商,引进了一批外资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出口企业,全县外贸出口逐步回暖。2008年,全县实现外贸出口额5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8.0%;实际利用外资265万美元,同比增长10.5%。全县现有外贸出口企业8家,分别是嘉鱼县进出口公司、嘉鱼稳健医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嘉鱼县凯尔服饰有限公司、嘉鱼汇昌皮件有限公司、湖北世天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嘉鱼山绿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和昌化工有限公司、湖北安达鞋业有限公司。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从80年代至90年代初,相继取消了统购统销的各种票据证件,推行了国营、集体企业民营化改制和相关职能部门撤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第三产业经营从以国营、集体、合作社形式为主,逐步转化为以国企民营化、个体私营化为主、相关职能部门实行市场监管的模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显著提升。1978年,全县拥有商业机构388家,其中全民所有制285家、集体所有制92家、个体11家,从业人员1.11万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2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仅为14.8%。2008年,全县个体工商户5194户,私营企业295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完成产值30230万元,实现营业额113020万元。全县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91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为28.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9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是1978年的49.4倍,年均递增13.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9.56万人,比1978年增加7.6倍。
(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推动了嘉鱼经济快速发展,嘉鱼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大为改观,社会环境安定和谐。
---文化体育百花齐放。30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文体设施建设,积极倡导全民健身运动,文体事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县有文化馆(站)9个,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楚剧团1个,电影公司1个;华书店1家,发行网点2处,文化、出版物经营网点131个;体育中心1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个,体育场2坪,4.9万平方米,综合体育馆1座,田径场2座;有乡镇运动场地164个,计21.7万平方米,全县安装健身路径18条。县楚剧团参加“全省百团上山下乡”演出活动,每年演出均超过220场;文艺创作每年达到500件以上,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参展、参演)100件以上,其中舞蹈《土疙瘩.情疙瘩》荣获湖北省第五届“楚天群星奖”银奖、全国第十届“群星奖”优秀奖,歌曲《中国象棋》荣获第七届“楚天群星奖”优秀奖;散文集《最后的乡村》、诗歌集《青春如雪》分别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嘉鱼呜嘟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5年,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呜嘟演奏家毕寅生携呜嘟参加“香港湖北周”演出活动,展示了嘉鱼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年,成功举办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湖北簰洲湾螃蟹节,李谷一、费翔、汤灿等艺坛名家登台献艺。农村文化长足进步,2004年全县农村文化体制改革获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年,先后对5个镇文化站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新建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67家、农家书屋14家。全县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493公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人口34.97万人。截止2008年底,参加省级以上体育竞赛8队次、69人次,获团体3-8名的3队次,获单项个人名次2人次,向省、市体育院校输送学员34名。2008年,先后举办了“喜迎奥运·共创文明”万人签名长跑、“奥运加油·中国加油”全县女子乒乓球赛等大型体育活动。
---科技教育不断进步。嘉鱼县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科技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2008年,县财政对科技的支出为1254万元,而1978年几乎为零;对教育支出2008年达到1.19亿元,占财政收入的20.3%,比1978年增加80.8倍,教师年平均工资达27301元,比1978年增加26821元。科技事业:目前,全县共有科技开发机构12个,建立各类协会30个,有会员8600人,与30多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技术创新队伍不断壮大,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10人,其中高级职称419人,享有国务院津贴7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市专项津贴4人,每万人中拥有科技人员112人。30年来,全县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00多个,完成科技攻关41个,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50多个,获省科技进步奖7个,转化新技术、新成果100多项,实施专利技术1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率80%以上。教育事业:全县以“普九”教育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和2007年,先后完成了县一中整体搬迁和东方红职校新建。2005年全县实现“普九”债务剥离,完成D级危房改造;年,全县实施校舍维修改造学校72所,新建、改扩建、维修总面积93709平方米;年全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项目学校5所,校舍新建面积11740平方米。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91所,其中高中5所、初中18所、小学66所、电大1所、职校1所。全县在校学生52464人,其中高中7275人、初中21181人、小学21928人、电大216人、职校1864人;全县教职工2929人,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61人,市级骨干教师237人。1998年,被评为全省学校灾后重建先进县;2001年,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2008年1月,被湖北省评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成为咸宁市首批获此殊荣的唯一县市。2008年高考全县上一本线人数251人,上本科线人数突破1500人,上线人数、上线率、上线万人比连续六年居全市同类学校之首,全县中考综合指标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医疗卫生显著改善。1978年,全县医疗机构263个,职工人数713人,病床157张,年门诊16.6万人次。通过整治医疗市场,取缔非法行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到2008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投入、先进医疗设备保有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医疗技术水平,都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镇疾转站、村卫生室为主体的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和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和村组卫生室为依托的医疗救治体系。通过大力开展疾病控制、计划免疫,全县传染病发病率从1978年每10万人6513.27人,下降到每10万人110.04人,先后成功抗击了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疫情传播。目前,全县共有国有医疗卫生机构16个,民营医疗机构1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个、预防机构2个、卫生监督执法机构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1个、镇卫生院8个;在职职工1080人,其中高级职称76人(正高4人),中级职称412人;现有床位706张,年门诊数40余万人次,年住院病人2万余人次;房屋总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全身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800MA大型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彩色电子胃镜等一大批现代化诊疗设备。
---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嘉鱼县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方针,落实中央的各项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以养老就业、医疗保险、城乡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08年,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0696人,参保率达93%,参加农民养老保险人数2847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490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9300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227176人;城镇低保对象10853人,全年发放低保补助金1200万元;农村低保对象9502人,月发放低保补助金44.4万元。全县现有社会福利机构17个,其中城镇国办1个、个体民营3个、农村福利院10个,建有福利工厂1个,收养性单位床位数1122张,“五保”对象1949人,其中集中供养921人、分散供养1028人。2008年11月,启动了首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建成17584平方米。抗灾救灾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先后圆满完成了“96、98、99”洪灾、08年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灾后重建工作。目前,全县社区公共服务和防灾减灾建设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断显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环境保护取得了较好成效。严把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坚持战略环评制度,以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导向,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污染,先后否决了2个投资总额达3亿元的重污染项目。大力实施节能减排,从技术上控制污染。对县境内重点污染源进行了在线检测,加大了能耗企业的技改力度,启动了风华化工、嘉能热电和兴宁化工3家企业的整体搬迁工作。坚持开展综合治理,从监管上控制污染。提前一年关停了16家排污不达标的“五小”企业,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三湖连江截污和城区陆码河治污工程建设,招商引进了北京桑德集团投资8000万元新上污水处理项目已启动实施,正计划新上垃圾处理场项目。2008年,全县规模企业能源消耗总量明显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2.3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较上年分别下降1.52%和2.1%,集中饮水源地水达标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声环境处于轻微污染水平,环境辐射处于安全状态。
---计划生育全面落实。嘉鱼县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人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1978年,全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4.94‰和8.4‰,到2008年出生率为9.98‰、自然增长率为5.59‰,分别下降了4.96和2.81个千分点,与全国同步进入了低生育水平阶段,有效的缓解了快速增长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的压力。“十五”以来,全县以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为主线,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计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99年进入全省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先进县(市、区)。2001年10月嘉鱼县潘家湾镇被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2001年12月,县计生协被湖北省计划生育协会授予“全省计划生育协会县级红旗单位”称号。2002年3月推出了计划生育“十项改革”和“十项规范”措施,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2002年12月,嘉鱼县计生局被省人事厅、省计生委评为“全省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2003年县计生协会被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评为“全国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先进拓展项目点”;2004年11月县人口计生局被评为全国人口计生系统作风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奖励扶助政策、“少生快富”工程、阳光计生、双千帮扶活动等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开展了关爱女孩和独生子女、计生干部系列保险活动,每年投保金额达100多万元;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日益健全,全县共有1个县级技术服务站,8个镇级计划生育服务中心,82个村级服务室,全面实行了计划生育免费服务,群众生育观念得到改观,到2008年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95%;已婚育龄妇女综合措施落实率92.3%;群众对计划生育的综合满意率达95%以上。
---社会稳定态势良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嘉鱼县始终把社会稳定工作摆在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切实落实第一责任,社会稳定工作始终保持平稳态势。大力开展平安创建,综合治理卓有成效。坚持法制教育与打击犯罪两手抓,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000多起,除政法系统专业干警队伍以外,还组建了内保机构30个,治安调解、治安保卫组织186个,乡镇治安联防队12个,护厂队51个,护村队88个。全县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建立健全信访机制,切实解决群众诉求。在全省率先组建了群众工作部,率先开展了“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率先开办了“信访超市”,建立健全了县、镇、村、组四级信访网络和信息报送机制,落实了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和“四访促和谐”制度,进一步畅通了信访渠道,化解了一批积案和骨头案,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近年来,全县信访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群体性事件。不断强化监管治理,安全生产保持稳定。建立了“双线三级”责任制,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坚持专项整治同隐患排查治理紧密联系,突出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运输、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和治理,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企业,该关停的关停,该整改的整改,保障了全县安全生产无事故。
(七)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嘉鱼县委始终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大局,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工作成绩斐然,执政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基层组织全面巩固。1978年,全县设有党组1个,党委16个,党总支40个,党支部524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嘉鱼县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党建、非公党建和社区党建工作基础,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嘉鱼县坚持在农村基层和社区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双建双带”、“九员一长”等示范工程和主题实践活动,安排了6名县级领导兼任6个社区第一书记,选派了16名机关优秀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投资6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村级办公活动场所56处、社区办公场所6处,县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县西街社区被命名为2007年度全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对全县新发展的200多家非公企业,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党建覆盖面达到100%。在“三会一课”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三无一发挥”(党员身边无事故、无次品、无浪费,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题活动,全县共建立党员责任区37个,示范岗89个,有效发挥了非公企业党员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针对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在全县8个乡镇和6个社区分别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在82个村设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点,落实党员“安家工程”1670人。目前,全县设立党组24个,党委37个,党总支45个,党支部569个,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巩固。
---干部队伍不断优化。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培训方式,完善干部选任机制,努力以为民务实的良好党风、政风,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实行干部试用期制度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坚持机关干部逢进必考、科局班子竞争上岗、年轻女干部公开选拔,让一批批年轻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以县委党校为基地,每年开办两期局级干部进修班和中青干部培训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对农村主职干部开展学历培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或驻点招商,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的工作能力。按照上级党委要求认真做好党员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三讲”、“三个代表”、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学教活动,党员政治素质普遍得到提高。目前,全县党员总数已发展到15460人,比1978年增加7979人,农村党员和女党员分别达到9823人和2173人。党员文化结构也进一步优化,拥有研究生学历30人,本科1125人,大专2398人,中专、高中5064人,占到党员总数的55%以上
---党风党纪不断加强。坚持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入手,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部门的工作职能相结合,与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相结合,与特色创新工作相结合,对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嘉鱼县出台了《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设置了“十条禁令”,县委常委会还带头作出了“十项廉政承诺”,并在县党务政务公开栏中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县坚持实行领导干部谈话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着力治理干部大操大办、同城公款宴请和抹牌赌博等不正之风,促进了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不断创新纪检监察机制,2005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纪检派驻机制试点工作;2008年9月在全省率先开展纪检监察机构综合派出改革,成立了两个综合派出纪检监察室,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中国纪检监察报》、《湖北日报》、《楚天风纪》、《荆楚廉政网》、《咸宁日报》、《咸宁风纪》等各大媒体和省市工作简报,先后对嘉鱼纪检监察派出制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刊载,省内20多个市州县以及江西、安徽、湖南、四川等省多次组织来嘉鱼学习改革先进经验。
---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健全了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议事规则、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党务公开、村务要事“三会决策”等制度,各级人大坚持依法监督,政协履行民主监督,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拓宽人民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落实了党管武装制度,加强了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化普法教育,公民法制意识增强,推进依法行政,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全面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居)民自治活动,开展村“两委”成员的培训工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坚持和完善了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城乡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得到发展,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依法治县良好格局。
---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今年3月,嘉鱼县委、县政府在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下,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县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共有72个,涉及19个党委、24个党组、38个总支、275个支部,参学党员5046名。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结合嘉鱼的实际,做到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县委成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完善了整改建制协调督办机制,成立了综合组、调研组、宣传组、秘书组、指导组等5个工作专班,抽调了30多名年轻干部集中办公;建立了7个督导组,县财政预算了100万元专项经费。在认真开展前期调研、准确掌握参学单位基本情况和党员队伍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3个阶段9个环节的目标任务,县委常委会实施方案确定了17个方面的活动议程,真正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优质量、重实效,做到了规定动作规范开展,自选动作灵活多样,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实践效果群众满意。重点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坚持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边学边查边改,注重在学习中发现查找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了“六个一”活动,通过举办封闭学习班、专题报告会及开展理论考试、演讲比赛、优秀征文和电视访谈等活动,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突出“改革创新”特色,突出“务实为民”特色,把解决突出问题、为群众办实事放在首位,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出偏差,真正取得“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三个方面的实际成效。选定了19个调研课题,组织县四大家党员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调研,开展问卷调查,并邀请有关专家对嘉鱼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把脉,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和举措。围绕“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进军全省第一方阵”主题,层层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推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经济大发展。
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09年,嘉鱼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分析新机遇,描绘新蓝图,确立了“建设大园区、招引大项目、培植大产业、发展大交通、优化软环境、美化新家园”的发展思路和“三增两超一下降”的发展目标,即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6.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4.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800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到2015年,力争全县GDP达到2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把嘉鱼建成“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新县”。我们坚信,只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克难奋进,有着“楚天明珠”美誉的嘉鱼县一定能够为建设鄂南经济强市勇挑重担、多作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档案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