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演员单仰萍近况汪涛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陶慧敏,女,日出生于浙江瑞安,毕业于。现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理事,江苏省青联常委。 1978年进入越剧团当演员。1982年越剧《》与《》,这两部片子是她走向银幕的开始。1983年成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1989年因参演电视剧《》而受到关注。 2000年在电视剧《》里扮演了一个性格似火的女主角。2003年获得江苏省,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4年荣立。2009年主演环保事业题材电视剧《》。2014年参演家庭情感轻喜剧《》 。
影视成就: 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学会奖、第十七届特别奖和评委特别奖、金鹰奖女主角提名奖
其他成就: 大校军衔,国家一级演员
毕业院校:
影视作品: 《》、《》、《》、《》
获奖 0 次,提名 0 次&&&&获奖效率值:0%
个获奖演员中
找个明星来PK:
或者看看他们:
获得各奖项数值对比
相关奖项知识
以上图表基于2015年8月前的数据统计。对于有异议的信息(如年龄、血型、影片等)可完善相应词条内容,以对数据进行改善和质量提升。
1983年进入小百花越剧团。1982年越剧《》搬上银幕是她从舞台走向更绚丽的银幕生涯的好机遇。在长影拍《五女拜寿》时,她同时又拍摄了《美丽的囚徒》,这两部片子是她走向银幕的开始。1989年因参演电视剧《》,被观众关注,之后一直以“小白菜”称呼。1989年主演电影版的《》,饰演多愁善感林黛玉。2000年在电视剧《》里扮演了一个性格似火的女主角。2002年、、、陶慧敏等明星参演的20集电视连续剧《》。2003年荣获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称号。2004年荣立二等功。2004年参演电视剧《》,陶慧敏在剧中塑造了一名全新的女军人形象。2004年参演的话剧《》正式入围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
日晚,出席第十五届中国颁奖典礼活动。2007参演电视剧《》,一直以正面形象出现的陶慧敏首次以反派角色的特务曲曼丽形象出镜。2008年主演电视剧《》,在剧中扮演的女主角艾艾。2009年3月陶慧敏、领衔主演的现代家庭苦情剧《》,在剧中与高昊在剧中饰演一对苦命母子。2009年主演环保事业题材电视剧《》,饰演一位“贤内助”。日,由、、主演的《》在天津卫视全国首播。2010年、、等主演出席电视剧《》在南京举行开播发布会。2010年加盟《衣被天下》,倾情演绎单亲妈妈。2011年应制作人邀请在《》中再度"苦情",饰演家境贫寒的妈妈万红霞,与翁虹,张翰,江铠同等一众偶像剧演员对戏,而这也是陶慧敏首次参与演出青春偶像剧。2011年主演电影《》。陶慧敏挑梁出演女一号。2011年与、、合作出演国际时尚都市剧《》,在剧中出演安琪( 饰)、安娜( 饰)两姐妹的母亲“郝星雨”。日签约吉林加一土产有限公司,成为加一有机人参形象代言人。2012年主演电视剧《》,饰演祁母。2012年出演的都市情感伦理剧《》,在剧中饰演一个很爱发飙、喝酒的妈妈。2012年陶慧敏到访深圳卫视《》。2013年主演电视《》,饰演郑正。2013年参演的电视剧《》在辽宁、四川、吉林三大卫视黄金档热播,饰演牛桂花。2013年参演家庭伦理剧《》,饰演京剧票友宋茹君。2013年陶慧敏、田小洁在邀约之下为《》剧组的开场客串,演绎马锦魁与牛美丽的前度故事。日陶慧敏领衔主演的励志电影《抱养奇缘》在山西开机。影片中陶慧敏一改以往的温婉形象,不仅要扮老还要扮丑,出演一个百般刁难、蛮不讲理的农村妇女叶兰。2014年4月与、、等主演谍战大戏《》,饰演一位来中国寻子的日本母亲。2014年参演家庭情感轻喜剧《》,剧中与携手谱写了一段跨越三十年的“倾世绝恋”。
上映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2014年《抱养奇缘》叶兰
刘潇珂,高斯,2014年《》周志鸿刘之冰,洪晓熙,李雪健2011年《》迟敏2010年《》客串--------2005年《》隋丽娜, 徐玉昆,1996年《》雷一嫂王思圣、陈海劼、1995年《》小灵妹孟洪峰1992年《》林小妹、、1989年《》 林黛玉,,1986年《》殷红、牛飘、潘沙泉1982年《》五小姐五凤
参演电视剧
首播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2015陆军1号傅颖、、2014年傅文佩----、、2014年曼云, 、、2014年太后 、、 邬君2014年、、2013年、2013年----2013年天使的微笑何佳宁2013年雷太太、2013年牛桂花、、2012年郑正、、2012年凛子、、2012年宋茹君、、2012年祁母、、2011年秀瑶 、、2011年妈妈 、、2011年桂花、、2011年星雨柯翰辰、李旭敏、、2011年杨沪、 2010年邵芳、王伟庭、2010年万红霞、、2010年王文琇----、范明2010年杜美兰倪大红、、2010年小影妈妈、、2010年一个好汉两个帮周月桂、2010年王芳、、2009年水莲、沈严、、2009年衣被天下文若兰、2009年莎莎、陶慧敏2009年顾乃香、、2009年西王母、、2008年叶清扬、2008年商雪娟陆剑民、2007年曲曼丽、、 2007年高洁2007年李淑芬2006年苏真轩南、2006年陈美珊、、2006年唐月卢红均、李响2006年何美晶张龙禹李宗元、2006年马翎子曾晓欣、陈冬冬、方子哥、 2006年陆萍 轩南,、2005阿琼,、2005三嫂子、2005、2005王太后程前、2005梅雨晴孙晓光、潘雨晨、2004年程梦晞 、、2004年乔喜珍、程建勋、2004年高宝妹、、2003年平阳公主、2003年/我是女人商君茹、、2002年莲姑、、2002年孙秀敏李保田、2002年韩雪 、、2001年惠茹----、2000年、、2000年西厢传奇崔莺莺、、2000年翁同和小白菜程建勋1999年 1998年柯月秀程建勋、1998年、、1997年深圳情缘宋小蕊--------1997年香叶--------1997年吴巧云----、、1996年乡村女法官付金芝--------1995年观世音贺米生、、1995年小灵妹--------1994年 山那边有个海叶紫--------1994年 小凤--------1993年小晴1992年中国商人辛萍萍 、、1989年小白菜、、
年份作品  饰演剧团2007年《》交响版越剧薛宝钗----1990年 《》1986年《》晴雯1983年 《》瑞香1982年 《》五凤1982年 《》 秋华1982年 《》1982年 《》曾桂娟 瑞安越剧团1981年《》方丽珠 瑞安越剧团1981年《》冠珠 瑞安越剧团1980年 《玉蝶传奇》雪莲 瑞安越剧团
时间MV名称合作演员2011年 《还是家温暖》耿为华,,孙洪涛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2005年----《》荣获2004 年第三届南京军区“前线文艺奖”《》特别荣誉奖
2004 年----全军“”《》
女主角奖、荣立2003年 ----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荣获2003 年----江苏省称号 ----荣获2008年9月----全军个人表演《那一方星空灿烂》二等奖1996年第十五届 《》金鹰奖《乡村女法官》女主角提名奖1994年第十二届《》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二等奖1994年第四届浙江省电视剧牡丹奖《蚕乡恩怨》二等奖 1991年第十七届《》特别奖和评委特别奖1991年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学会奖1989年第九届《》金鹰奖
《》(提名)1986年第三届《》《》女角第二名1986年----浙江省戏剧节《大观园》演员三等奖1982年----温州地区优秀和浙江省越剧《》 荣获
陶慧敏给人秀外慧中的感觉(新浪娱乐),荧屏形象温婉(网易娱乐)。陶慧敏饰演各种角色有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尤其是在不少家庭剧中成功塑造了“真善美”的传统母亲形象,令其成为观众喜爱的“母亲专业户”(红网娱乐)。
1984 陆建华 何赛飞、陶慧敏、茅威涛
1986 于中效、 陆建华 陶慧敏、王福友、牛飘
1990 王进 陶慧敏、剧雪、沈蓉
1996 史凤和 吕晓禾、陶慧敏
1995 孟洪峰 郭昶、陶慧敏、陈肖依
2011 张建成 刘劲、陶慧敏、杨涵斌
2013 邓衍成、 陈强 陈冠霖、万美汐、毛晓彤
1995 贺米生 陶慧敏、王思思、梁丹妮
2010 沈悦、 沈严 郭广平、陈宝国、韩雪
2011 柯翰辰 杨幂、冯绍峰、迟帅
2013 邵警辉 刘小锋、黄曼、程煜
2012 王瑞 李娜、徐百卉、李歌
2010 高翊浚 陈键锋、佟丽娅、杨雪
2012 黄文利 刘晓洁、傅程鹏、陶慧敏
2009 郑方南 林永健、陶慧敏、戴娇倩
2012 杨文军 李晨、马伊琍、刘芸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我是特种兵之国之利刃》主要演员
内地60年代演员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优酷土豆网公开分享的内容,仅供喜爱戏曲的网友学习,不存储任何资源。本站是一个戏曲爱好者建立的个人非盈利性的戏曲网站,不接受任何商业广告,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给管理员发邮件:,我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2008-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优酷土豆网公开分享的内容,仅供喜爱戏曲的网友学习,不存储任何资源。本站是一个戏曲爱好者建立的个人非盈利性的戏曲网站,不接受任何商业广告,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给管理员发邮件:,我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2008-梦剧院 新闻 ※
魔镜歌词网徐玉兰越剧作品全集
徐玉兰越剧作品全集
徐玉兰,越剧小生坤角,日出生于浙江省新登县,1933年立夏
徐玉兰便装照
进新登东安舞台科班学艺,初学花旦后习老生。日自组玉兰剧团。1952年7月,率团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1953年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文工队。1954年春随剧团调回上海,编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二团(后转入改名红楼剧团),担任主要演员。
  徐玉兰唱腔的特点是高亢激昂,热情奔放,刚柔并蓄,华彩跌宕。徐玉兰嗓音条件好,音色甜亮,音域宽广,常用音区为11度,唱腔中较多吸收越剧传统的“喊风调”以及绍兴大班、京剧中高扬的旋律和轮廓鲜明的润腔方法,旋律多在中高音区展开,音调大起大落,她的唱腔突破了越剧曲调较为平稳婉约的格调,注入高亢昂扬的因素,尤其是其[弦下腔]突破了原来的唱腔功能,在悲伤痛楚之外更能表现激昂奔放的情绪。如《北地王·哭祖庙》这段[弦下腔],开头一句[倒板]曲调高昂激越,气氛强烈,整个唱句的音调、形式及落音中吸收融化了绍剧[正工]、[二凡]的因素,为全曲奠定了悲剧性的基调。唱段高潮部分“把先帝东荡西扫、南征北剿……白白断送在今朝”这一垛句,则吸收了京剧[高拨子]的高昂音调及节奏形态,唱法上
则运用越剧的润腔处理,使这段唱曲调激昂,节奏铿锵有力,人物的感情如江河喷涌而出。周恩来总理就曾称赞道:“谁说越剧都是软绵绵的?徐玉兰的《》就很高亢壮烈么!”
《西园记》徐玉兰(右)饰张继华王文娟(左)
徐玉兰的常用乐汇丰富,并始终以各种形态反复贯串于唱腔中,因此特征音调鲜明。特别是起腔、甩腔旋律华彩,节奏多变,如《红楼梦·》的起腔“今天是从古到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称心满意的事啊”,音调自低到高,层层上扬,在“事”字上跳至最高音,然后快速下行,整句唱音域宽至13度,淋漓尽致地宣泄了人物当时的感情。
  徐玉兰表演富有激情,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具有俊逸潇洒、神采夺人的艺术魅力。尤其是扮演风流倜傥的角色,独步越坛。嗓音嘹亮,旋律常在中高音区进行,唱腔除继承越剧传统老调外,广泛吸收京、绍、杭等剧种的声腔成分,具有高昂激越的特色,被称为徐派。
  越剧的小生流派之中,唯徐玉兰的声腔最为阳刚,但又不失越剧本体的隽永和优雅。客观地讲,她的形象与贾宝玉是有距离的,但凭着扎实的艺术功底和非同一般的创造力、表现力,几乎使其成为再世的贾宝玉,以至人们总要习惯地把后来者与其对照,可见她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之魅力和影响力。
  代表作有《红楼梦》中贾宝玉、《》中张珙、《》中李梦龙、《》中张珍、《》中刘谌、《西园记》中等。
  其中徐玉兰主演的《北地王》、《红楼梦》被誉为徐派小生的两大丰碑之作。
  学生和传人有、金美芳、、、钱惠丽、郑国凤,徐持平、、、、刘觉、等,其中以、、、最具代表性。
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红楼梦》影带封面
1992年7月,所灌《红楼梦》唱片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徐玉兰唱腔集成》问世。
  1992年摄制了8集电视片《徐玉兰艺术集锦》。
  1994年10月传记《徐玉兰传》。
  2004年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徐玉兰影集》。
  1921年12月27日生于越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富阳新登一户汪姓人家,因属“玉”字辈,取名玉兰,后来送给同住新登的徐家,遂名徐玉兰)。
  30年代初,女子越剧在江南一带的城乡盛行,徐玉兰受其祖母白小娥的影响,渐渐迷上了越剧。
  1933年立夏,进新登女子戏班“东安舞台”科班学艺,初学花旦,后习老生。文戏师傅俞传海,武戏师傅是徽班文武老生袁世昌。学习过长靠短打、大小花脸和猴戏等基本功,能从三张半高的桌子上翻下。曾扮演过《寨》中的赵云、《》中的武松、《大刀收关胜》中的关胜、《》中的开口跳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
  1933年11月随科班来演出于南洋桥叙乐茶楼,与名旦一起演《》。后来又与男班演员和花碧莲合演《》等戏。
  1939年11月11日,农历己卯年十月初一日,东安剧社分拆,徐玉兰、吴月奎等组“兴华越剧社”,演出于上海长乐戏院,并特邀金香凤、孙妙凤加入;水云剧团新人金艳芳与汪笑真、等原东安剧社的部分人员组成“东南剧社”,演于上海汇泉戏院。
  1933年后,徐玉兰又随 “东安舞台”跑码头演戏,足迹遍布浙江、江西一带。
  1934年初返浙江。
  1937年初,随“东安舞台”第二次到上海,先在老闸戏院,后到大中华戏院、南洋戏馆、会乐戏馆、南市戏馆演出。曾与、、王杏花搭档,还曾和名角儿一起演大班《杀子报》等。“八一三”事变后返乡。
  1939年初,随科班再度来上海,在曹家渡三明戏院,相继演出一批新剧目。
  1939年11月与等组建兴华越剧社。
  1941年1月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六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募捐运动在上海新新电台举办“全市女子越剧大会串”,施银花、屠杏花、、、筱丹桂、、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徐玉兰、、、等38位演员,参加播音演唱。
  1941年7月29日至30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筹募捐款委员会主办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大会,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举行,日夜共演4场。剧目有《御笔楼》、《采桂别桂》、《》、《》、《》、《林慧娘》、《》、《碧玉簪》、《红玉公》、《》、《拾玉镯》、《女钦差》、《书房会》、《》、《马寡妇开店》等。参与主演的有、王杏花、、、商芳臣、筱丹桂、、袁雪芬、马樟花、徐玉兰、赵瑞花、竺素娥、邢竹琴、范瑞娟、尹桂芳、竺水招、姚水娟、李艳芳等演员。
  1941年12月19日,在上海老闸戏院与施银花搭档正式挂牌改演当头肩小生。与三大名旦之一的施银花首演《》,一举获得成功。
  1942年6月施银花邀徐玉兰赴宁波演于天然舞台。
  1945年6月21日,傅全香、徐玉兰在九星大戏院合作主演《》
  1942年下半年与施银花一起至宁波演出。之后,徐玉兰又与二肩花旦搭档,“唱红宁波半爿天”。
  1943年6月,徐玉兰从上海请来先生排练剧本戏,改变了越剧原先那种无文字、无剧本、轻舞美的弊端,把越剧从“幕表戏”一举推进到“剧本戏”这样一个全新的表演形式,揭开了宁波越剧革新的序幕。
  1944年初秋,徐玉兰应傅全香之邀重来上海,两人搭档在斜桥路新开张的美华大戏院演出。
  1945年下半年与搭档。先是在天宫大戏院,后转至国泰戏院。两人上演的《》一剧,轰动一时。当时,徐玉兰被公认为越剧三大名小生之一,与、齐名。
  1945年9月1日,徐玉兰参加,与筱丹桂合作演出于大来剧场。
  1945年12月24日,为筹募嵊县善后救济经费,假座天蟾舞台举行全沪越剧大会串。剧目有筱丹桂、徐玉兰的《青衫迷》;邢竹琴、王水花的《大堂会》;袁雪芬、范瑞娟的《忠魂鹃血》;姚水娟、张桂莲的《血溅洞房》;傅全香、张湘卿的《送凤冠》;尹桂芳、竺水招、徐天红的《两代儿女》;尹树春、玉牡丹的《大劈棺》;金香琴、的《御笔楼》等。
  1947年5月25日,上海国泰大戏院上演筱丹桂、徐玉兰主演的新戏《是我错》,演至10时35分,剧场西面天花板坍塌,17名观众受伤。
  1947年7月29日,越剧界一批著名演员在上海四马路大西洋西菜社聚会,为联合义演签订合约。在上面签名的有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张桂凤、吴小楼、傅全香、徐天红、范瑞娟(次序按合约原件排列)。这十位演员人称“越剧十姐妹”。
  1947年8月19日,因在上海的越剧演员处处受着老板的控制、盘剥和欺凌,她们渴望有自己的剧场,能自由地演戏。为了筹建创建越剧实验剧场,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等十个年轻的越剧演员,发起举行联合大义演。演出剧目是《山河恋》,地点在。这十位演员是: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竺水招、徐玉兰、筱丹桂、徐天红、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此十人并称“”。
  1947年9月25日,徐玉兰自组,演出于上海龙门大戏院,首演剧目为编剧、导演的《》,搭档的旦角是戚雅仙。并聘请、、等一批新文艺工作者担任编导,排演了《》等一批新戏。在龙门大戏院、国泰戏院和明星大戏院演出。
  1948年,先后与、、搭档。
  1948年9月23日,玉兰剧团迁往演出,王文娟加盟,首演剧目《风萧萧》,由方隼编剧,殷鸣慈导演。由此开始了徐玉兰与王文娟的长期合作。
  1949年7月,参加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相继演出了《》、《》、《玉面狼》等剧,以配合当时的民主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受到政府的表扬。
《萧十一郎》徐玉兰 饰萧十一郎
1950年6月30日,上海影剧工会越剧分会在中国大戏院举行成立大会,选举范瑞娟为主席、徐玉兰为副主席。
  1951年6月2日,上海越剧界集会于文联礼堂控诉张春帆。袁雪芬、傅全香、徐玉兰、邢月樵等演员,在会上列举了张春帆欺压越剧艺人的罪恶行为,要求政府严厉惩处。
  1952年7月,率玉兰剧团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越剧队,成为总政文工团下属的一个越剧队。
  1952年10月,参加中央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观摩演出大会,在《西厢记》中饰张珙,获演员一等奖。
  1953年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文工队,深入前线为中朝人民的子弟兵演出,并做交换战俘的服务工作,获得朝鲜劳动党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和志愿军司令部授予的二等功。
  1954年春玉兰剧团调回上海,编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二团(后转入上海越剧院),担任主要演员。
  1954年秋,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与王文娟因《春香传》一剧双双荣获华东戏曲会演表演一等奖。
  1955年随团去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饰《西厢记》中张珙。
  1955年6月19日,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团长,副团长,秘书长,副秘书长胡野檎,主要艺术人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和吴琛、、、、等。
《梁祝》徐玉兰饰梁山伯王文娟饰祝英台
同年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西厢记》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观看了《西厢记》的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7月24日,为驻德苏军演出了《》、《拾玉镯》、《楼台会》等剧目。
  1955年7月30日,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离开柏林,赴苏联访问演出,团长许广平,副团长张东川,秘书长王志成,副秘书长胡野檎,主要艺术人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吕瑞英、金采风和吴琛、刘如曾、顾振遐、苏石风、幸熙等。中国越剧团在苏联明斯克、莫斯科演出《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8月15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米高扬、别尔乌辛等,观看了《梁祝》的演出,观后在剧场休息室接见了剧团的同志,伏罗希洛夫还亲手把一束束鲜花分送给被接见的剧团同志。9月9日,在莫斯科演毕《西厢记》后,苏联方面将“惊艳”一场摄成电影。9月10日,离开新西伯利亚回国。
  1957年6月1日,上海越剧院二团由庄志编剧、石景山导演,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北地
《北地王》徐玉兰 饰 刘谌
王》,在大众剧场上演。[4]
  1958年2月18日,由上海越剧院二团徐玉兰、王文娟主演,徐进编剧,吴琛艺术指导,导演的《红楼梦》,首演于共舞台。《北地王》、《》被誉为徐派小生的两大丰碑。
  1958年6月28日,为纪念关汉卿从事创作700年,上海越剧院二团由徐玉兰主演的《》,在大舞台首演。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2月17日至4月3日,根据中越文化合作协定,由上海越剧院组建的中国越剧团赴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在河内、海防等9个省市演出28场,观众逾20万人次,演出剧目有《红楼梦》、《追鱼》、《党员登记表》、《打金枝》、《断桥》、《风雪摆渡》、《拾玉镯》、《盘夫》、《评雪辨踪》等。任团长,吴琛任副团长兼艺术指导。主要演员有徐玉兰、王文娟、吴小楼、金采风等。胡志明主席两次接见全团人员并合影,授予剧团越南民主共和国一级劳动勋章和一面“团结和友谊”的锦旗。
《红楼梦》徐玉兰 饰 贾宝玉
1959年6月,上海越剧院新编历史剧《则天皇帝》上演于上海艺术剧场。该剧由吴琛等编剧,吴琛、徐玉兰导演,王文娟、等主演。
  1959年7月16日,上海越剧院二团与天马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彩色越剧艺术影片《追鱼》,导演,徐玉兰、王文娟主演。
  1959年9月23日,赴京参加国庆10周年演出的上海越剧院在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剧院负责人和主要演职员有胡野檎、徐玉兰、王文娟、顾振遐、刘觉等20人。周恩来与大家作了长时间交谈,对越剧的发展、音乐唱腔的改革和男女合演等问题,谈了看法。
  1959年9月30日,上海越剧院二团与天马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的彩色越剧艺术影片《追鱼》完成。该片由应云卫导演,徐玉兰、王文娟主演。
  1959年,去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
  1960年3月2日,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男女合演的《》,首演于丽都大戏院,由吴琛、徐玉兰编剧,导演,主演。演出受到文艺界好评。《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戏剧》等报刊载文赞扬。
  1960年7月22日,第三届全国文代会开幕。这次会议是“文代会”与各协会的代表大会穿插进行。上海越剧院的袁雪芬、吴琛、徐玉兰、王文娟、顾振遐、苏石风,合作越剧团的戚雅仙和北京越剧团的范瑞娟、傅全香,上海京剧院的、、、、王燮元、马科、梁斌等出席。
  1960年12月23日至1961年1月26日,上海越剧院以上海越剧团的名义,首次赴香港演出。团长、副团长袁雪芬,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及男演员史济华、刘觉、等。共演出剧目计有大戏《西厢记》、《红楼梦》、《碧玉簪》、《金山战鼓》、《追鱼》,小戏《打金枝》、《阳告》、《行路》、《断桥》、《拾玉镯》、《做文章》、《评雪辨踪》、《盘夫》等。
  1961年7月14日,由中共浙江省委主办,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在杭州饭店招待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党政代表团,周恩来总理陪同观看,观后会见了徐玉兰、王文娟。金日成主席当面邀请该剧访问朝鲜。
  1961年8月17日,由上海市委外事处主办,上海越剧院徐玉兰主演的《打金枝》,在友谊电影院招待加纳总统恩克鲁玛。
《春香传》徐玉兰饰李梦龙王文娟饰春香
1961年9月8日至10月18日,应金日成首相邀请,上海越剧院二团以“中国上海越剧团”名义,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朱光任团长,袁雪芬任副团长,章力挥任秘书长。演出剧目有《红楼梦》、《西厢记》、《春香传》、《打金枝》、《盘夫》、《挡马》等。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等。《红楼梦》特为庆祝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作了演出。金日成、崔庸健等朝鲜党政领导和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以科兹洛夫为首的苏共中央代表团,观看了演出。
  1961年10月下旬,中国上海越剧团访朝演出归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团人员,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等。又偕同、,陪同剧团同志参观北京清朝恭王府遗址。刘少奇、周总理均看了汇报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合影留念。
  1962年,与王文娟一起赴朝鲜辅导朝鲜唱剧《红楼梦》,受到金日成主席的
《红楼梦》徐玉兰饰贾宝玉王文娟饰林黛玉
  1962年7月,徐玉兰与王文娟主演的《红楼梦》被摄制成电影。
  1962年12月底至1963年1月中旬,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率领上海越剧院徐玉兰、王文娟,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朝鲜唱剧《红楼梦》的排练进行辅导。金日成在首相府接见徐平羽、徐玉兰、王文娟,并合影留念。
  1964年10月7日,由上海市外事处主办,上海越剧院演出的《打金枝》(吕瑞英、等主演)和《母子会》(徐玉兰、主演),在友谊电影院招待以范文同总理率领的越南党政代表团。
  1964年10月10日,上海越剧院二团97人参加了金山县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吴琛、徐玉兰、王文娟等均参加,为时8个月。[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徐玉兰曾赴新加坡、泰国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1989年10月12日,中国唱片总公司为庆祝中国唱片出版事业4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共设2个奖项,88个单位和个人获奖。获奖的戏曲曲艺类演员:、、、周信芳、、、、童芷苓、、、、、、、、、、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傅全香、、、、、、、、、、。获奖的戏曲曲艺类单位:无锡市锡剧团、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西安易俗社
  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1992年7月,徐玉兰所灌《红楼梦》唱片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徐玉兰唱腔集成》问世。
  1992年,徐玉兰摄制了8集电视片《徐玉兰艺术集锦》。
  1993年4月,八集电视剧艺术片《徐玉兰艺术集锦》在上海电视台首播。
  1994年10月,传记《徐玉兰传》出版。
  2003年6月27日,徐玉兰在宁波新芝宾馆多功能厅参加“宁波越剧革新60周年纪念活动”。
  2004年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徐玉兰影集》。
  2006年3月4日,题为《越剧“生”角流派》的演讲在音乐厅举行,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戏剧作曲家等与越剧戏迷们见面交流。《越剧“生”角流派》是原定这次徐派、范派的演讲主题。范派艺术创始人范瑞娟听说有这个活动之后,非常想到现场与她朝夕思念的观众见面。可是,由于医生坚决反对她带病出席任何活动,范瑞娟只能通过老姐妹转告大家:祝当代的越剧明星们,新戏越来越多,越唱越好,继承前辈风采,发扬自己特色。祝关心越剧事业的戏迷越来越多。徐玉兰在讲台上深情地说:“眼睛一眨,越剧诞辰已百年。想想心情就激动,自己的舞台生涯已经有70多年啦。从草台班子起家,一路坎坎坷坷,直到越剧兴旺发家,我们是越剧发展的见证人。令人欣慰的是,这个百年前的草台班子,如今已经登上了世界舞台。我们不能忘记越剧的祖辈、不能忘记在幕后对越剧音乐默默耕耘、奉献智慧的老师们。”在贺绿汀音乐厅里,连波播放了他精心剪辑的越剧生角流派的代表唱段。钱惠丽、韩婷婷、王君安为戏迷演示了《红楼梦·洞房》、《梁祝·楼台会》、《·赏月》等片段,受到阵阵喝彩。[6]
  2006年3月27日,时值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特别选择越剧的发源地和越剧的发祥地上海进行双向传送异地直播。这台晚会开创两个“第一次”,即首次以双向传送异地直播的现代电视传媒手段来运作戏曲节目;首次让艺术家们以“走红地毯”的方式拉开晚会的序幕。名家荟萃共襄盛举此次晚会可谓名家荟萃,不但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吕瑞英、金采风等悉数到场,越剧中坚力量钱惠丽、、、、、等也共同参与这台晚会的表演。同时全国其他越剧院团的领军人物、、、张小君等也以访谈、再现表演等多样形式祝贺演出。名家新秀会聚两地,共同演绎各个流派代表唱段,展现越剧发展百年华彩。此外,晚会现场还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绍剧名家父子、电影表演艺术家、、音乐家、影视明星等倾情参与,共襄盛举。上海本地其它剧种的艺术家们更是当仁不让,粉墨登场,名家、名家、名家、、影视明星等都将反串大联唱,祝贺越剧百岁。见证了越剧百年发展的老艺人——94岁的“小歌班”艺人老先生还亲临晚会现场为观众们献唱一段。
  2006年4月9日,作为越剧百年系列活动之一的首届“戏剧艺术越剧票友大赛”在西塘水上舞台拉开序幕。来自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的越迷们在此摆开擂台,追忆剧作家顾锡东。徐玉兰为优胜选手颁奖。
  2008年5月23日,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SMG综艺部、SMG广播文艺中心、上海兰生越剧发展基金、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协办,上海越剧院、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联合承办的“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义演专场的票房全部收入和现场募集捐款送达灾区。此次义演,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的一批知名的中青年明星演员如章瑞虹、、、、王志萍、郑国凤、、韩婷婷、参演;浙、闽在沪的越剧演员如、等加盟登台;老一辈艺术家王文娟、金采风、毕春芳、周宝奎、、范瑞娟、徐玉兰、等获悉消息后也上台与大家一起表达老一辈艺术家们抗震救灾的情怀。在整台演出的最后,这些老艺术家和所有演员一起,共同进行配乐朗诵《坐标》。演出在盛舒杨演唱的歌曲《祈祷》中开场,演唱一段评弹开篇《蝶恋花》,清唱《一封来自灾区前线的信》。义演活动得到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大力支持,SMG文艺中心将义演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广播音乐会”特别节目直播。
《红楼梦》
《越剧菁华》
《西园记》
&《徐玉兰艺术集锦》
《皇帝与村姑》
&《春香传》
《打金枝》
《西厢记》
&《西园记》
&《北地王》
&《忠魂曲》
&《红楼梦》
发表评论:
馆藏&2315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剧演员单仰萍近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