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迪庆州德钦县的一位农村小伙,我的小名叫洛桑,我家在澜沧江江边永嘉云岭乡乡西当村荣中小组,我们生

楼主照片都很棒 这一条线路真是走了不远 学习了!
利亚我可是从头到尾看完了呀,感觉又回顾了一遍那6天的点点滴滴,想你们啊!写的真好,学到好多知识好多知识呀 哈哈
楼主很用心的拍照片,差不多同样的时间我也去了飞来寺、雨崩、香格里拉,楼主比我幸运看到日照金山和梅里雪山的很多景象,而我……看来只有再去了~
利亚,你真是一个心思细腻的男淫
都是大片啊,赞一个
学习贴、知识贴,收藏了,强烈建议上蜂首啊
回复曦格犸的图片:这颜色真美~这么好滴游记为啥木有人顶哇 照片很棒
雨崩& 一直向往的地方
回复关关:嗯嗯,很美,也很能让人想明白一些事情~
回复马哥:谢谢!
回复幼兒園小跟班兒:谢谢夸奖~^^
回复祺某人:确实挺考验运气的~~有机会可以再去~ 我想,这条线路如果我再去一次,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回复三少:谢谢夸奖~
回复小米:是的~~有机会可以亲身体会一下的~
回复麦子:谢谢~~
回复mr巫哈哈:大郎。。。
回复小白兔的玄米茶:感谢支持,虽然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但是我依然怀念这场旅行
回复幼兒園小跟班兒:谢谢~~希望能够带来帮助~
回复曦格犸:同怀念啊,真的很想你们啊利亚。你在秦皇岛么现在?有空来青岛玩哦,我已经回家啦
看到你雨崩的照片 就让我想起今年元旦的时候徒步几个小时就是为了到雪山下面 一睹芳容哎 好怀念 看着你照片就想起了一路的艰辛 不过真的很值得
赞,非常不错的片片!
哈哈 &居然在蚂蜂窝又看到你啦学长~ &大赞一个
我在这帖子学了好多!!!带着敬仰,带着故事,带着疑问去旅行才不枉此行~~
照片拍得真好,特别是雨崩那里,让我又想起神圣的卡瓦格博爷爷,想起那三天,想起那群可爱的驴友,那些憨厚的藏民!!
一直有想徒步去,只是路过两次中甸都没去成。
因为时间去云南玩的时候没去成雨崩,后悔死了,照片真美,藏了,,,
之前去的时候没看到日照金山,你的日照金山看的激动啊~~~!!!! 看你的游记再走一遍雨崩~!!
很赞的一篇游记,尽管还没看完,但是不得不佩服楼主的精神,你的文字和图片感染了我,雨崩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而且是个非常神圣的地方,我相当之佩服你的勇气,加油~
美图,摄人心魄
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2008年雨崩村之行历历在目。当地真的比几年前生活环境好了很多很多。不过,景色依旧,真是个值得怀念的地方。
不错 想起过年去的时候 不过景色不同
身未动,心已远。这就是我当年出发去雨崩前的心境。时过境迁,然每当看到有雨崩游记时仍不会情不自禁起来,尤其是如此美丽的画面和意蕴的文字
无论你是爱骑行的正太,爱搭车的萝莉,还是爱逃票的美女,或者是穷游的屌丝们,你们大家的家庭,来到户外群,你会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和睦 欢乐,自由。 欢迎你们大家的加入……喜欢背包旅游,徒步,搭车,骑行,野外求生…喜欢挑战自己,尝试不同的方式旅游的驴友分享经验/搭友地方,旅游群
会很耗体力吗?我是预定9月走这条线路的,可以告诉唐强的微信联系方式吗。赞一个,知识来自细心的积累。加你了!
再加上泸沽湖和扎巴推荐的明永冰川就是我下下次的行程啦
回复曦格犸的图片:真漂亮 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回复曦格犸的图片:恍若仙境 怎一个美字了得 楼主幸福的旅程叫人羡慕藏胞心中的格桑花――记德钦县云岭乡邮递员尼玛拉木_新闻中心_新浪网
藏胞心中的格桑花――记德钦县云岭乡邮递员尼玛拉木
  尼玛拉木穿着那件最喜爱的红灯芯绒上衣,两个沉重的绿色邮包十字交叉背在身后,又一次走在梅里雪山脚下澜沧江边的弯弯险道上。
  离尼诺村民小组还有一段路,尼玛拉木就被等候在家门口的春宗阿妈认出来了,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庞堆满笑容,双眼盯着山道说:“像格桑花一样鲜艳漂亮!肯定是尼玛拉木来了。”几分钟后,尼玛拉木满头汗水站在老人面前,她打开邮包,把代买的创可贴、药品和发票、找补,一一交到老人家手中,谢过“进家喝碗酥油茶解解渴”的盛情邀请,匆忙地向下一站走去。
  尼玛拉木脚下这条像哈达一样系在大山上的小路,有117公里长,最宽处只有两尺,窄的地方需要侧身才能走过,遇悬崖绝壁,就靠两根溜索滑到对岸。因为经常走这条路的人是乡邮员,当地藏民亲切地将其称为“山间邮路”。尼玛拉木已经在这条艰险的山路上奔走了10年,每月走5趟,行程总计超过7万公里,从不间断、毫无缺损地把党报党刊、信件、汇票和入学通知书、居民身份证等送到居住在雪山峡谷深处的群众手中。
  “全乡每一位父老乡亲都是我的服务对象,看到他们打开报刊和信件时开心的模样,我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无比光荣!”尼玛拉木自豪地说。一条“山间邮路”,尼玛拉木把它走成了维系德钦县云岭乡5400多藏族百姓的“心路”。山道
  陡峭的山道,常遇落石袭击。许多次尼玛拉木都机敏地躲过了,而2002年冬天的那一次她没有躲过,一群山羊蹬落下一些碎石,石借山势,直奔山下的尼玛拉木而来。尼玛拉木身背沉重的邮包,稍微跑慢了一步,茶杯大的石块砸在她的右脚背,顿时鲜血直流。
  钻心的疼痛,让尼玛拉木难以忍受,她一屁股坐到地上,双手捏住受伤的脚,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没有药、没有包扎的绷带,她抓了一把细灰撒在伤口上,止住了血。“返回吧,前边的路还长着呢,怕走不动了。”这个念头在心里一闪而过后,又被她否定了:“没有完成任务返回,我做什么邮递员?”尼玛拉木撩起衣袖擦干泪水,奋力起身,一瘸一拐向前走去!
  云岭乡下辖红坡、查里桶、果念、西当、斯农5个村委会,分散于东、南、西、北4个方向。
  尼玛拉木的任务不但要把每天源源运来的报刊、信件等送到每个村委会,沿途还要分发给群众,她先用两天时间送完澜沧江下游10公里处的查里桶村和东侧山壁7公里处的红坡村,第三天开始走西路和北路,踏上果念、西当、斯农3个村单程为41.5公里的邮路,平均5天半走完一个来回。10年,3600多个日夜,这位年仅33岁,身高只有1.56米的藏家女,把格桑梅朵般绚烂的青春年华融进绿色邮路,周而复始忠实地履行着职责。
  2003年7月的一天晚上,尼玛拉木冒着大雨,踩过一道道泥石流从北线刚回到所里,桑称所长交给她一份特快专递。尼玛拉木才从北线回来,又要往北线去,况且伸手不见五指,大雨如注,需要步行5个小时的悬崖山路。她刚要出门,被所长拦住了,“不能走,你一人去遇到险情怎么办?回家好好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去送,出了问题我扛着。”尼玛拉木回到家里,整夜睡不踏实,早上5点钟就起身出发了,行走5小时把信件交给尼诺村民小组此里农布时,汗水和雨水浇透了她的全身。此里农布一家人望着尼玛拉木雨中远去的背影,感动得连连为她默念平安!
  每年中高考过后,送录取通知书是尼玛拉木最辛苦的事。一次,为了送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尼玛拉木跑了6天,才在一个高山牧场找到这名考生,看着考生激动的神情,她满身的疲劳瞬间烟消云散。村民们说:“尼玛拉木干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误过我们的事”。2004年7月,为了到羊咱村民小组鲁追家送一封挂号信,她连闯3道泥石流,衣裤浸满了泥浆,当鲁追从尼玛拉木手中接过无半点污损的信件时,不住地责怪自己让尼玛受苦了,逢人便讲:“万一姑娘在途中出点什么危险,我一家人怎么担当得起?”
  随着一阵尖利的金属摩擦响声,尼玛拉木背着邮包,绳子一头系在腰间,一头挂到溜索滑轮上,从澜沧江东岸 “飞”到西岸,神情从容、无所畏惧!
  邮路从澜沧江东岸云岭乡政府上游约20公里处被悬崖截断,只能靠溜索“渡”到西岸,再沿路往北走。10年里,尼玛拉木至少在这条溜索上来回走过1200次。乡里的同志说,1978年有两位邮递员在这里过溜时牺牲了,尼玛拉木的弟弟16岁那年也被汹涌的澜沧江水吞噬。也许尼玛拉木不愿意再提及这些伤心事,她给我们讲起了第一次过溜的经过:虽然生长在澜沧江边,但干邮递员以前从没过过溜索。1999年1月上班的第一天,老所长桑称边教她分发邮件,边教她过溜,拴好滑轮和绳子,所长往前溜过去接她,好害怕!但第二次就自己过了,次数多了,也就无所谓了。
  雨天过溜,险像环生,雨水容易让溜索刹车失灵,许多人过溜都避开这样的天气。尼玛拉木清晰地记得,第一回雨中过溜时,速度减不下来,结果撞在对面的木桩上,半天爬不起来,至今还心有余悸。
  尼玛拉木是个女儿、妻子、母亲,但她视事业高于一切。2001年5月,离产期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她仍然行走在邮路上、过溜索。桑称所长几次劝她休息,她总是回答说:“再跑两趟吧,我们农村妇女临产前还在地里劳动呢!”所长强行“没收”了她的邮包,她这才歇下来。产后才20多天,她把孩子托付给母亲照看,靠家里两头牦牛奶喂养,她又走上了邮路。现在孩子已经7岁了,只把奶奶、爷爷、父亲当作最亲近的人。
  尼玛拉木走邮路时经常穿在身上的那件红芯绒衣服,鲜艳夺目,好漂亮。记者问她:“干吗不穿绿色制服去送邮件呢?”
  她爽朗一笑:“穿红色衣服好处可多了。”从她告诉记者,梅里峡谷属于砂壤堆积的裸露地貌,风化严重,草木难生,满眼枯黄色调,穿上一件红色衣服点缀其中,显得生机勃勃。“红色惹眼,老乡想叫我办点事,老远就看见我了。”
  盛夏,山间邮路上酷暑难当,从砂砾壤反射过来的强光叫人睁不开眼。毒蛇会在这时聚集在路边灌丛中纳凉,好多次,尼玛拉木被蛇吓得惊慌失措,背着沉重的邮包另劈险路前行。老乡告诉她,蛇最害怕红色,穿上红衣服蛇就会远远避开,可以放心行路。
  红色,成了尼玛拉木邮路上的保护色。
  2006年春季,进红坡村的邮路上方修建一条进村公路,开山炸石,尘土飞扬,但每次尼玛拉木穿着红色衣服从远处走来,工人们都要特意停工10多分钟,让她安全通过。
  尼玛拉木的邮包里,除了报纸、杂志、信件和挡雨的塑料布,充饥的糌粑面、饼干外,记者还发现了一叠用红布包裹着的移动电话充值卡。拉木告诉说,德钦山高路远,一封普通平信送到收件人手中,成本达167元,一份报纸的成本是3元左右,所以沿途尽量做一些增值业务,给单位多增加点收入。
  在德钦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邮路成为艰辛的代名词,尼玛拉木是众多付出艰辛劳动的邮递员中的代表。德钦县邮政局局长杨利民告诉记者,常年奔波在雪山峡谷邮路上的邮递员,上了40岁年纪身体就“散架”了,有的积劳成疾,有的甚至牺牲在邮路上。
  去年,尼玛拉木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沿途的乡亲们都称她为“盛开的格桑梅朵”,因为,这是藏民心中最吉祥的花!
  本报记者 李毅铭(云南日报)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钦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